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论文

时间:2023-05-17 08:11:21 数学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论文(精选14篇)由网友“monxi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论文

篇1: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论文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也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倡导探究式学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与学习

小学数学是一门注重理论性和逻辑思维的学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将难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倡导合作式学习能够充分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还可能培养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

篇2: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论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只有充分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方式的价值。

2.1 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充分提升合作学—871—习小组的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应该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加强对小组成员的技术指导与引导工作。在小组建立完毕后,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有效地分工,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明确自身的责任。在划分小组成员的职责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质,充分发挥他们各自擅长的东西,这样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开展合作学习前,教师还应该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明确合作学习的精髓和首要前提。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前,率先进行独立的自我思考,并保证思考的成效性。如果不进行自我思考就开展合作学习,那么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就缺失了。此外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还应该让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在组内的重要性,这样有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2 抓住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开展时机。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不是何时何地都可以开展的,如果开展的时机不好,那么就会降低合作学习方式的质量,也难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学会情境的创设,通过情境创设结合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在讲解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学习实践,通过划分小组的方式来让学生计算操场的面积。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提升合作学习方式的学习质量。

2.3 完善合作学习的多元评价体系: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针对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不同成员,给予相应的鼓励,积极地肯定他们在小组中的贡献,提升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如某同学口语表达能力较好,教师可以表扬其语言表达能力,某同学逻辑思维较强,教师可以表扬其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等。此外,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懂得适时介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应该积极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高素兰,小学数学合作化学习方式初探[J],新课程(中旬);2011年12期;

[2]张晓丽;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实施策略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篇3: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论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地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合作学习能够倡导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引导他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积极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解答。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并不在于让小学生记清楚九九乘法表、记住图形换算等理论知识,而是积极地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小学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运用探究式思维,带着问题去发掘原理,去探索奥秘。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兴趣学习法,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1.2 合作学习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地位发生了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客体,教师是主体,教师通过教本宣科进行课程讲解,学生被动地按照进度和计划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凸显了很多的弊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低下等。新课改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地改变学生的学习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自身的知识水平或能力需求来进行针对性地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恰好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课题或知识点,教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讨论、探讨,确保学生能够了解自身的知识薄弱点,确保学生了解新知识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再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讲授。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是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

1.3 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小学数学的逻辑性较强,思维较缜密,这也决定了小学数学的枯燥性,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难以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难以跟上教师进度的.问题。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在合作学习中,辅之以科学适当的评价方法,能够激发小学生心中的求胜欲望,激烈他们不断地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另外合作学习模式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他们遇到问题时,在自我思考遇到阻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互帮互助来提升自己,有效地分享学习经验,实现共同进步。

篇4: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论文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小学数学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不断创新。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充当教材内容的传递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对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没有什么创新可言。 我们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索。只有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才能增强交流,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彼此竞争,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自我创新。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笔者对合作学习的意义与实施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意义和现状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能够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与互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目前, 许多教师都满怀热情致力于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但学生合作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会合作或对合作兴趣不浓,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缺乏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如有些教师对学生分组不科学,随便抛出难易不辨的问题让学生去合作探究,导致学生合作学习失去必要性,同时也使学生失去合作乐趣,从而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二、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 ,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 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动手能力强的心理特点,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要积极创设合作学习情境, 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机会, 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开放的数学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先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 提问学生如果比较两个石头的大小,能比较出大多少吗? 引出教学的内容,要认识物体的大小,准确比较两个物体大小多少,就要认识物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 在学习物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时, 教师可以组织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出示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玻璃杯, 让学生看清两个杯子里水面高度一致。 按照以下的步骤让学生动手操作:

1.在 一个杯子里放入小的`石头 ,让学生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2.在 另一个杯子放入大的石头 ,再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3.让学生思考并在小组里互相讨论哪一个石块所占的空间大, 哪一个石块所占的空间小。从实验中得出体积的概念即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通过合作学习情境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养成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主要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教学内容,展示、交流学习结果,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而教师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组织合作学习时, 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积极引导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学“圆的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圆的认识”活动单。 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三个活动项目。活动一:画圆,让学生互相帮助画圆,让学生初步感受圆形的特征;活动二: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后,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已经了解的圆具备哪些特征;活动三: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圆的特征,可以安排学生分组操作, 一学生做, 一学生记录,而其他小组内学生进行监督指导。最后针对实验的结果,展开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帮助下探究圆的特征。 采用活动单模式, 能使学生主动参于教学内容,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

( 三 ) 整合教学资源 , 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数学知识多是抽象的概念、数字、符号等,而小学生多是运用形象思维去认知,这就造成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效果也不好。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充分整合数学教学资源,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作用, 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组织易于学生操作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探究的过程中, 增强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逐渐形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学,教师应该依据新课程理念,不断探索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积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合作学习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 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篇5: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分析论文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分析论文

一、合作学习概念以及特征分析

(一)合作学习概念

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表示把学生分成多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合作”、“自主自学”以及“班级合作”等学习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逐渐增加,并在不断互助与合作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达到教学目标的需求。合作学习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在积极的协作互动中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来提升团体协作和自我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特征分析

1、学生主体性较为明显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主要任务就是能够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合作学习情境。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提升其协作性和主动性,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有着显著的互动性

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完成。这就充分说明教学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习活动无条件加以关注,并在其需要时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开展互动学习,更容易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整体教学工作水平。

二、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现状分析

(一)教师难以充分发挥组织者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数学合作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将会对教学效果的好坏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只是停留在书面文件或者口头阶层,教师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其实际含义,从而难以将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无法正确把握合作学的节奏,导致整个学习活动呈现出形式化发展的状态,难以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

(二)没有把握住教学任务的'难易度

合作学习从根本上分析属于针对学生阶段性发展需求而选择的教学方法,通过和他人进行合作,让学生在他人帮助之下将自我能力水平转变成实际能力的一种。但是,在实际学习活动中,教师在选择教学任务时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学任务的难易度设置缺乏参考标准,学习数学能力之间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教学任务难度无法满足学生数学能力水平的需求,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影响教学时间、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主体参与度相对较低

要想能够保证合作学习模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能够划分科学化的合作小组,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合作小组划分标准不科学,小组内成员的素质层次和知识能力搭配不够合作,成员分工一成不变将会对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互动效果受到影响,进一步降低合作学习的整体效率。

三、提升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水平的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合作学习作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措施之一,这并不是意味着任何学习活动都要通过合作来完成。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教学任务时,要能够突出这种合作的适度性、针对性、灵活性以及适时性,避免出现合作泛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对于基础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从而在锻炼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提升合作效能,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具体来分析,以下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来完成。首先,对于应用范围广、规律性较强的数学公式或者定理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来完成。例如“字母表示数字”相关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火柴棒搭建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质疑解疑、交流合作,从而实现“字母表示数字”的教学意义;其次,对于具有挑战性、教学难度较大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方式加以解决。依靠学生的单一力量难以解决这类难度较大的问题,因此,要能够通过集思广益的教学方法来完成。例如如何通过正方形的纸张来制成容积较大、无盖的长方形,这类问题的挑战性较为明显,学生需要通过交流讨论、分工协作来解决,这种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来完成;最后,对于开放性的一些问题,在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问题的答案并非唯一,这种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进行互相交流、多方思考,从而更快地得出问题的答案。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

要想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效率,就要能够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是否能够主动积极、更好地同他人进行合作、更好地对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加以拓展受到数学教师的普遍重视。因此,在对数学应用情景加以创设时,教师要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相关知识以及具体的问题情境、数学学科的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诱发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联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进行自我综合能力锻炼等。例如在进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相关教学活动时,很多学生因为初次接受立体图形相关知识点,对于“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分不能够有效把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例举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体,包括“冰箱、空调、篮球”等物件,并引导学生对这些物件的性质和特点加以分析和总结,从而让他们在这些熟知的教学环境下提升对立体图形相关知识的认识力度,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和实施。

(三)保证学生的主体性

合作学习能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提出,让其学习数学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让他们成为初中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任,保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得以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尽可能提升教学课堂的高效性和灵活性,提升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以及积极性,引导他们利用群策群力来完成具有教学难度的任务,保证合作学习学习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和实施。例如在进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要能够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多个不同的小组,然后分组进行计算器教学,这样就能够缩小教学范围,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对计算器工具上面的各个按键功能和用法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保证其主体地位,在进行教学课件制定时,教师要能够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计算器应用知识基础,选择学生能够听懂的讲解方法,从而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结语

合作学习的出现和发展相对较晚,但是,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开始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找到和学生实际状况互相匹配的教学模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保证在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的基础之上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针对性。

篇6: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陈鸿杰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如 “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缺乏恰当性”等;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本文主要从四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浅略的探究:“优化组合,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准确设计问题,为合作学习创造空间”、“教师适时地组织、引导、参与,及时解决问题” 、“全面评价,激活合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策略;兴趣;全面评价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21世纪社会,合作意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方式多种多样,要探究出适合学生年级特点的策略,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尝试、摸索。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1优化组合,科学构建合作小组,促成学生的合作学习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法,还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平衡性,即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正好是一种合作的资源,教师应利用这差异性来促成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分组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分组。小组人数要合理,但无须拘泥于固定的人数。分组时应考虑每个小组的实力,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情况,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中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组建好学习小组,还要选拔、培养小组长,并指导组长对组内合作学习进行有序地组织和灵活地协调,保证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小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不平衡,甚至会有很大差异。此时,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教师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及时进行人员调整或重新搭配,不断地改变学生的合作对象,使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教学改革中强调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去发现和挖掘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优化组合,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交换心得,学生之间会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讲述教师没有讲清或学生没有听清楚的问题,避免“一步不懂,后面步步不懂”的恶性循环现象。这样,后进生的疑难问题能较及时得到解决,他们对学习就有了信心;优等生在课堂活动交流中能充分展现自己,满足自身的表现欲,推动了他们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要求学生算出“舞蹈小组各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36厘米、134厘米、135厘米、135厘米、136厘米、137厘米、133厘米、135厘米,这个舞蹈小组各队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不同思维层次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探究找寻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独立解答,作业在小组内互阅、互改、互评并阐述列式根据。最后从(136+134+135+135+136+137+133+135)÷8≈135(厘米);135+(1-1+0+0+1+2-2+0)÷8≈135(厘米)中看出后一种解法最新颖。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一般解法,还学会了用“假设的平均数+校正数=平均数”的创新解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能力强或思维活跃的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是出乎教师的意料,他们敢于创新求异,跨出新的境界。这种贴近生活的数学应用题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此“优化组合”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2准确设计问题,为合作学习创造空间

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而且小组合作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开展。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对所学内容进行筛选、分类,简单明了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兼顾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将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三种基本的课堂组织方式有机结合,让课堂生动活泼而富有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教学中提出恰当的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那么,什么样的问题设计才有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呢?首先教师要明确问题设计意义。问题设计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引出一个正确答案,更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应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例如:“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我设计这样的题目,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1、2、3、5、7、8、9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你会选取其中的两个数组成互质数吗?为什么?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各小组争辩激烈,课堂气氛活跃,我到各组巡视,听取同学的讨论,启发诱导,鼓励敢于发言,勇于争论的学生,引导合作讨论,步步深入。通过激烈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在七嘴八舌中,学生正确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与各自内涵,还掌握了组合互质数的规律。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3教师适时的组织、引导、参与,及时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的组织、引导、合作显得尤其重要。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难点、疑点或兴奋点时常常会产生一种迫切需要交流的欲望,激起合作学习的动力。此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在学习的难点、疑点或兴奋点处组织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指向合作的积极心理态势。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不是观望,而应是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的思维,参与学生的讨论,在必要的时间恰当地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正确的看法帮助学生学习。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交往互动中,参与合作要到位。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说些什么。当我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墨水盒而发生了争论时,他们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的,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的。我也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原来呀,那个墨水盒正面是正方形的,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我立即决定将原定的下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取消,改为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其间运用让学生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最后再举起那个墨水盒,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个长方体!”,这时我感到很欣慰,不再可惜原来设计的环节没有用上了。及时从他们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再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4全面评价,激活合作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追求个人努力上进又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机制。这就必须把以往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所以,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首先是过程评价。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事求是、全面准确地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独创性等给予恰当的评价,以便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成员的信赖思想,使各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努力与改进的方向。其次是学习结果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既体现个人的智慧,更体现团队的力量。因此在评价学习结果时,要让学生个人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又要让小组成员分享到集体成功的喜悦,及时奖励优胜小组,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下一阶段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让学生体验到小组成员合作交流所带来的的成功喜悦,进而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促进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最后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不能只是教师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生生互评,组间互评,力求全面,科学而又具有激励性。

参考文献

[1]王小凤。 《小学数学教育》[J]. 合作交流要从形式走向实质,(3)。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 .

篇7: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

殷青平

(湖北省十堰市外国语学校)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教学方法也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就应运而生。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关系着小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与理解,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篇8: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注重的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完善,探索出一条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道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小组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学生面对的就只有定理和公式,学生难以感受到数学带来的乐趣。但是,小组合作学习进入课堂,微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例如,在教授《最大公约数》这一章节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对班上学生进行5~7人的分组,将每个学生都安排合理的任务,其中缺少任何一个人都是不能够完成任务的,使学生明白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加深。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并且得到和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让小学生在交流中得到提高,在合作中将知识深化了解。

二、小组间相互挑战,交流协作

小学生处于成长的.阶段,在多方面都渴望他人的鼓励与认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权利,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力。在这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身心愉悦并且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教师也应当不定期地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挑战,给学生展现自己的一个机会。例如,在教授《通分》这一章节中,小组之间就可以找出疑问,并且要求其他小组解决,在交流过程中对新的知识进行发掘,对旧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也为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使学生在愉快环境氛围中进步,同时,为高效课堂也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适应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个教师应当重视起来,并且将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地进行完善,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余万军。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考试周刊,(01)。

[2]王淑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03)。

篇9: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使置身班集体中原本孤立的个体,在合作问题的“聚集”下,排除个体而群策群力,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技巧,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方法都十分有限,对他们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结合笔者一年来对实验教材的运用实践,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培育学习小组,逐步掌握合作技巧

许多合作学习的失败在于: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只会各说各的,各干各的,表面上有合作之形,实际上无合作之神。因此,培育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就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极其有限,在培育学习小组时,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分阶段培育学习小组的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要注意合作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巩固“4的组成”时(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9页),我让每两个人共用4根小棒,照书上小朋友的样子,一人拿小棒,一人猜,猜对后一起口述4的组成,然后换位进行。这种分工明确、操作简易的合作学习学生较感兴趣,并能顺利地进行。

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我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在多人小组建立初期,由指定的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形成了合作的意识,掌握了交往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此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我让学生轮流当组长,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有快有慢,速度快的小组完成任务后,就不能自已,开始“乱说”起来。究其因,一是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二是小组之间水平不一,组间不同质。因此,笔者认为在组建3人)的多人小组时,“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较为科学。

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性格、性别、家庭背景等差异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②应使全班各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③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防止组内同质的现象。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既能避免上文所说的“乱说”,造成课堂上的纷乱,又显得公平、利于竞争。

(三)组员编号原则

凡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了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如何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步、成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呢?笔者认为组员编号的分组原则,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比如,在组内成绩好的都编为1号,成绩中等的编为2号和3号,成绩差的编为4号。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教师就向全班声明:请每一组的某号代表本组发言,请大家同心协力帮助他,为他的发言做准备。在小集体的支持及压力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合作学习积极性高,能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在多人小组活动初期,教师还可以用编号来引导学生如何分工合作、互相帮助。比如,让几号干什么,请几号帮助几号干什么等等。尤其后者,让每组的优秀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正确率,使之不断进步,同时弥补了教师对学困生无法一一纠正的不足,因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深入钻研教材,精选合作学习内容

斯托利亚认为:“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的水平、思维的发展,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此,提供给小组学习的问题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我认为以下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一)“实践活动”内容

在实验教材中,教材编者精心设计出了许多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操作性强,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这无疑是我们的首选内容。例如:一年级下册45页中的“摆一摆,想一想”,教材设计了这样的活动:通过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该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分工的要求:几名学生摆圆片,其他几个学生对摆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记录。这样的内容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容错过的。

(二)操作探究性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缺乏定性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出来的结论,就尽量让学生自已去探索。比如,一年级上册中的“比一比”“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数的.分解和组成”,下册中的“图形的拼组”“统计”等等都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应积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动手实践来理解掌握新知。我在教学“7的分解”时,就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先把学生每4人分成一组,每小组发一套小棒,一张记录表。我先提出合作任务:“把7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然后,要求学生4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分小棒,一人记录,一人监督记录是否出错,一人大声汇报每一次的操作结果,学生很快通过操作在记录纸上得出了7的6种分法:6和1,5和2,4和3,3和4,2和5,1和6。实践证明,通过这种亲历亲为的探索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得更深刻、更牢固,探究的成功也给予了学生极大的满足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算法多样,发散思维的内容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新教材算法多样化的特点为学生的个性表现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编写特点,适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算法多样的题目,进行算法优化,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十几减9”时就巧妙地运用了小组学习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了15-9的多种算法:

生1:9个再加几个是15个呢,我就把9记在心里,再往下数到15,看数了几个,那15-9就等于几。

生2:因为9+6=15,所以15-9=6。(取名为“想加算减法”)

生3:因为15-10=5,减多了1个就还1个,5+1=6,所以15-9=6。(取名为“破十法”)

生4:把15-9看作10-9=1,再加上少掉的5就是6了。(取名为“联想法”)

生5:15-9中15的个位比9少4,得数是6,那我想是不是可以用“少4得6”“少3得7”的方法来计算。(取名为“差得法”)

此时,该教师巧妙地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各小组选用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同一组题目,看哪一组计算得又快又准。让学生对这5种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得出第5种方法既简单又快速。

三、设计活动过程,环环实施教学

低年级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乱哄哄的一片,争抢学具、争吵发言;有时却相反,气氛冷淡、被动应付。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设计好活动的每一步,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如何让活动过程活而不乱、井然有序呢?

(一)做好学具准备,充分自主探索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准备充足的学具和时间,让学生有条件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索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这样,既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又能造就更多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见解,大大提高了合作的成效。

在教一年级上册“分类”第二课时,一位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学具,提出分类要求后,立刻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分类的方法。学生得出了包括教材在内的四种分法(按颜色、图案、是否使用过、是否有橡皮分),而有些教师预想到的分法却没有出现。另一位教师与此不同: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到的分法却没有出现。另一位教师与此不同: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分铅笔,在每个学生自主探索出简单分法以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了10余种不同的分法(除前面介绍的四种分法外),还出现了二次分类,如:先按颜色分三组,在同种颜色下又按图案或是否使用过,是否有橡皮再分类。显然,第二位教师的成功之处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充足学具,让学生先自主探索,为合作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直观示范,明确合作要求

一年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经验和技能,对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性、练习性的小组活动,教师应先做出示范,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式,让学生明确如何合作。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33页“立体图形的认识”,在初步获得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后,为了让学生进一巩固此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个“摸一摸”的游戏。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技能,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我先培养了一个模拟小组(5人),活动前由他们给大家做示范(其余学生观察、倾听、学习):由组长用布条蒙住两个学生的眼睛,并分别给他们指定一个评委,组长自己当主持人。主持人从桌上拿起一个圆柱向大家展示,并说:“请摸圆柱。”参赛的一名学生摸对,允许继续摸,直到把所有图形都摸完;另一名学生摸错,则取下布条,并和他的评委交换角色。通过示范,学生不但明确了如何合作,更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当游戏的规则全部呈现完毕时,学生已热情高涨,这时,我才放手让各小组活动,发现学生活动得很有序、很成功。

(三)及时指导,提高交流技能

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教师只是提出合作任务,其他就只是来回巡查监督,把自已摆在“监工”的角色,这种作法是不妥的。一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于人交往的技能弱,在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际”问题:如,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同学,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甚至各说各的,发言混乱。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小组内部发言都尽量小声,发言要一个一个地说,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听。表达不同观点时可以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我帮你补充一下……”

四、总结评价,提高合作后劲

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指导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一般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编号的优势,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小组汇报前就用小组编号指定其名,指出他们是代表小组的名义来发言的,这样小组成员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同学,有了小组全体成员的压力、支持和帮助,汇报人会对小组汇报产生热情,从而对整个小组活动都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就能提高小组活动参预的均衡度。当然,对汇报者的发言人人都要认真倾听,允许组内成员和组外人员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但要让组内成员优先,把小组汇报扩展为全班讨论、全班交流。这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共享,使全体成员掌握课堂教学中思维的主导方向,又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差。

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发给一些小奖品,如小红花、小红旗等,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总之,通过一年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实践,我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很好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0: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探析论文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探析论文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情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按照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突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不光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发挥,这种模式给足了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思考和锻炼的时间与空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是依据相关的教育教学因素,特别是学情,依据相关的标准把学生分成一定数量的小团队或者小组,然后对各小组就行分门别类布置学习任务和设置教学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最后共同努力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模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分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依据学习的需要进行有效分组,分组的目的是激发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竞争与合作。教师作为组织者和调控者,应该发挥的作用是引导和督促。

二、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对策探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教师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既要突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所以,创设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极为重要。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较为肤浅,接触的事物较少,所以,吸引他们的东西更多的是生活化的东西。为此,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情,从学生的视角去设计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做到课堂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对课堂问题往往具有极强的探究渴望,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设计数学问题,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一定会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密切配合,相互合作。笔者在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还能有效促成合作学习的开展,让课堂充满知识性和娱乐性。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时,我首先给学生讲授了数学的对称美在建筑、美术等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然后例句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紧接着我就追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轴对称图形,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我让同学们开展小组讨论,最后总结本小组的答案。为了更加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起做起了剪纸游戏,从生活中的常识出发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以上讲解,我再让学生从理论文字的角度诠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样,从实践到理论的教学,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学习成效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二)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做什么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和了解课堂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才能很好地达成学习目的,完成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和表现,发挥评价的作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老师的有效督促和管理,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学习目标的设置和学习任务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问题和知识的探究中去,这样也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序和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重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作为,他们之间也可以实现优劣互补,要讲究人员和知识能力的配合,让他们在比较融洽快乐宽松的氛围下习得知识。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依据学情设计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让每一个数学学习小组制定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让学生尝试寻找方法、探究它的面积。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小组成员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求面积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那么成员之间就会相互商量和商讨。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三)客观评价,及时引导

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我们知道,小学生很在意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他们的表现欲望也非常强烈,为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给予他们及时的评价,鼓励他们多思考和多探究。在具体的评价上,教师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尽量不要批评,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表扬他们的勇气,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关心和在意他们的。小学数学知识往往比较简单,并且解答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一旦学生出现逆向思维或者其他创新性思维,教师要及时给与肯定,有的时候习得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维比明白问题的答案还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不要太苛刻,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和看待学生,要给与他们更多的引导,让他们爱上数学,喜欢问题探究,并且乐于思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同时,教师也要转换自身角色,明确重教更重学。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依据学生分好组,设计好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参与课堂,参与问题探究,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篇11: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探讨论文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探讨论文

一、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原则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实施必须具备以下原则:

(1)合作学习具备一定的纪律性;

(2)合作学习要充满科学性;

(3)合作学习要还给学生主动性;

(4)合作学习要充满趣味性;

(5)合作学习要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

二、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如何做到有效性

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界,这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高中、初中数学教师已经在探讨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一些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当然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针对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方法的研究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界不断探讨的话题。

1、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目前正处于自控力薄弱、思维能力发展不成熟的阶段,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调小学生合作学习的纪律问题。如,小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总结出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由小组成员拼图的方式展开合作,当学生将三角形拼接成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再来研究其面积,会更好地达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完成。

2、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科学的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的正确运用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图书、教育杂志等相关的多媒体手段不断学习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以理论为指导展开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如,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面对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经验不丰富的年轻教师可能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难免会出现些许失误,这就需要教师保持长久学习的心态,不断运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保证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科学和有效。

3、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熟练合作学习的各种技巧。在合作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分组,将学习好与学习差的学生交叉在一起,防止合作中出现分化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提问的语气、问题的巧妙设计等技巧,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问题题设的情境下展开合作学习。如,教师在讲授“角的认识”的时候,能够在合作学习中以科学合理的理论为指导,将优生和差生组成互帮小组,形成优帮差的合作团体,往往能够促进共同学习的.效率提高,这也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大表现。

4、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扮演好合作学习的角色。教师要在提出问题时充当好提问者的角色,要将问题提到位,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通俗易懂地理解所要学习的问题;在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充当好监督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既要监督小学生遵守纪律,又要引导小学生讨论问题,参与合作学习;教师还要充当好评价者的角色,对于小学生的小组组长发言,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反馈,给予鼓励和赞扬。如,教师在讲授“乘法运算”的时候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师一开始就要设置巧妙的问题,尽力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接下来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并且随时监督学生的不良行为,最后教师要充当好总结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为合作学习的最终结果做出一个公正的评判。到目前为止,合作学习已经走过了初创期和发展期,针对小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继续探讨合作学习与互动式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等其他学习模式的结合与交叉式运用,相信这也是未来教育实践中一个崭新的课题。

篇12: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论文

关于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论文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特征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掌握,忽略学生能力的探究,看重教师“讲”得怎么样,忽视学生“学”的怎么样,可以说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和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已是大势所逼。具体来讲,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将基础性和发展性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发展性思维的锻炼

以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基础性学习和发展性学习两个方面。基础性学习相对于全体学生,是对学生最低标准的要求,其主要的方向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更高的要求,而发展性学习则是基础性学习的拓展和丰富,具有延伸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再统一,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适合的发展模式,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其最终的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二)将适应性和超越性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超越性能力的培养

适应性和超越性是学生发展中相互结合的两个方面。适应性是基本的要求,重点是实现超越性,现实发展再好,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而未来的发展需要的`是对当前教育的准备、把握和对超前教育的构想;突出超越性,有利于掌握时代信息,将最新的情况、最好的方式、最科学的手段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将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人文性的发展

以发展为本位的课程教学,强调科学能力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方法和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建立学生探究和发现的情感态度。但是,发展为本的课程教学更加突出的是人文教育,突出以学生为根本的思想,重点是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注重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如何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新模式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乐此不疲。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乐学、愿学、想学,而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正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手段,它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学习热情高涨。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讨论、探究,让学生有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机会,促使学生的思维意识随着教师的引导“转”起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科学合理地进行互动,不能为了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而做表面文章,在讨论中轻轻点水,一笔带过,这样虽然在形式上看是积极,热闹的,却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

(三)由知识讲授型课堂转变为能力培养型课堂,重视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合作探究的教学新模式,不但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在听、说、读、写、想等能力方面得到应有的提高。为此,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通过小组合作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锻炼数学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四)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积极思考

新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课堂提问是有一定要求的,要尽量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这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改革,也是今后数学教学发展的方向。所谓开放式的问题指的是能够激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这样的课堂问题模式,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活跃,同时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会更多,是区别于封闭型问题的一种新的问题探究方式。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更深入的层次发展,为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总之,合作探究给学生了解教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研究教材、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营造了积极的、宽松的、和谐的气氛;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使之逐步形成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13: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论文

一、合作学习的教育意义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合作学习对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语文课程改革实施的深化

在育人方面,课程设计是总的指导,体现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深刻的意义。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化,教学方式也需要相应的做出调整。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与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基本理念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合作学习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优途径之一。在语文课改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语文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单是接收知识,而且还要积极的参与,通过这种积极的参与来达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目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能够让每个个体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这与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2.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改善与活跃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基本上是“灌输式”的教育,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老师主动学生被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机器,这与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目标是不相符合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处理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来提升学习的自觉性。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分析

1.加强学生对信息的整理

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之前,应该分配给学生一些任务,让学生自主的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从而提升所搜集的信息的价值。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逐渐的养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习惯,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语文课以及课文的理解能力。由于语文课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每个学生不可能搜集齐全,因此,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得不同的学生之间共享各自搜集的信息,与此同时,学生个体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全面理解与掌握。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上课之前,应分配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主的去完成。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詹天佑》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

(1)搜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座山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

(2)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山势,通过画图模拟出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凿井法;

(3)小组合作表演火车沿人字形铁路路线的行驶方法;

(4)通读课文,初步了解本文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学生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不仅能初步体会出詹天佑杰出的设计才能和创新能力,同时对于八达岭和居庸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也有了一个了解。在正式上课时,不仅课堂氛围活跃,而且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交流,拓宽了原有的知识面,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2.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的力度

传统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互动的机会不多。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将课堂留给学生,增强学生之间互动的频率,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互动学习带来的乐趣。作为教师,上课时不但要让学生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对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从而更加明确的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的学生之间通过学习,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小组内由于每个学生都搜集了各自不同的信息,因此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信息共享,以弥补每个个体知识不足的缺点。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对于自己的不足能够有着清醒的认识,进而在合作学习中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此外,在合作中,每个小组也应该充分的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遇到问题时,要相互协商,密切配合,共同解决。

3.安排课堂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运用知识的过程。新课改要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数是趣味性较强的文章,一些课文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表演实践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语文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对于一些趣味性很强的课文,教师可以对课文进行改编,设置不同的角色,让各个小组内的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这种带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面,与此同时,在表演中,学生必须进行相互合作,这样也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自然风物的课文,教师完全可以将课堂搬到野外,让学生充分的接触大自然,在不断的相互参与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运用的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方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将这种方式融入到教学中去,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进而论述了其教学意义,最后比较详细的分析了进行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期待这些措施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篇14: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分析论文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分析论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研究

在现代化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教师也已经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说,教师就要积极做好融入工作,找出其中的有效切入点,帮助学生学习好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说,是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上逐渐发展起来的。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难以掌握好学习的重点。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为相应的视频,以此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在这种教学视频的影响下独立掌握好知识。所以说,翻转课堂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

1.1理论基础: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来说,其理论基础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学习的理论,且在具备充足的学习时间与条件的影响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好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所以说,作为一种知识的传递载体,通过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这样也就满足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看出,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可以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来对知识进行检测,以此来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也就可以规范好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1]。

1.2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之间的对比:第一,对教学的流程实现了颠覆。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好知识,这样也就实现了知识的有效传递。且在翻转课堂中,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来实现知识的内化,这样也就实现了对教学流程的颠覆。第二,对教学的形式进行转变。通过对比两者可以看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最根本的环节就是问题,在问题的影响下来为学生营造出可以实现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挖掘出了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了个性化的发展。第三,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占据课堂中的主体,而是站在了引导的位置上来帮助学生学习,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着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所以说,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的充分的发挥。第四,对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进行了创新。在翻转课堂的影响下,微课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且对于微课来说,具有教学目标明确以及内容精湛等特点。所以说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微课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帮助学生强化的记忆,让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好学习的进度,这样也就可以便于后期复习的有效进行[2]。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

2.1采用分析逻辑法: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且对于课程设计来说,是否新颖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工作。如学生在学习“轴对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活动,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来找出其中的特征与规律,这样也就可以通过逐渐的引导来让学生掌握好这一知识[3]。

2.2利用好多媒体:对于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说,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利用好其中的视频以及声音等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将函数曲线图制作成为动画,其中还要明确标注出函数的性质,以此来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也就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确定出准确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标来说,是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确立出准确的教学目标,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且对于教学目标来说,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确立。如学生在学习“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前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内容。且对于这种方法来说,比较注重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好这一内容。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重点,同时还要确立出准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只有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探讨与研究,才能真正实现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样也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此外,教师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要从生活化的角度上出发,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4]。

3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出发,以此来保证教学活动的科学性,通过有效的辅助手段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可以掌握好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与质量。

作者:王蓉佳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赵能军.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融入“翻转课堂”[J].考试周刊,2015,(39):64-65.

[2]李昔莲.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5,(10):11-12.

[3]王鹏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考试周刊,2016,(23):73-73.

[4]廖钦敏.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5,(23):358-358.

音乐学开题报告范文

高校音乐学个人开题报告

音乐学开题报告

小区规划设计开题报告

数学课题的开题报告

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论文

小课题开题报告

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数学小课题论文开题报告

对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方向分析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析论文(精选14篇)】相关文章: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2022-05-06

教育硕士论文2023-06-23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022-11-06

数学两级分化开题报告2023-12-08

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2022-04-30

浅谈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2022-12-20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论文2022-05-06

英语小课题开题报告2023-06-25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论文2023-06-18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