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分析论文(共12篇)由网友“你很皮”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分析论文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成为了初中学生的必修课。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是一门立足于综合实践、开拓创新、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课程,对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普通初级中学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课程教学低效、教学流于形式等等,因此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管理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新新的课题。目前,初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问题,成为困扰初级中学数学教师的普遍性问题。由于无法管理、不会管理、管理效果甚微,数学课教学成为教师及学生的苦差事。在初级中学数学教学管理中,由于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管理责任制、学生基础差、教学没能很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缺乏规范的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教学过程过管理缺乏创新、缺乏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原因,初中数学教学管理存在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学生学习方法陈旧、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过程管理手段滞后、教学质量评价唯一性等问题。针对目前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提出构建民主型数学课堂、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发挥教学管理的情感效应、强化课堂有效教学管理等解决策略。
一、教学相长,构建民主型数学课堂
大多时候我们都讲传统教学模式成为单向接受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指数学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讲台下进行被动式接受,这一种教学模式使初中生容易形成自身被动式的学习意识,他们会认为:课堂是老师自己的事情,教学是老师自己的任务,自己要做的就是在下面听讲。这样也就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和现状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中,数学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引导,并且要通过这一合理的引导将学生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进行培养。如果我们想要达到新课程理念中这一根本目标,我们就必须要将过去那种数学课堂教师独裁现状进行彻底改变,从而构建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信任,并且将他们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进行协调和调动,最终实现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诱发主动学习
民主和谐的教育气氛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是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学习热情只有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况下才会最大限度的去表现和发挥。师者不可高高在上,视学生为不懂事的“小不点儿”,从而与之疏远,则课堂必然会趋向紧张,造成师生之间拉开距离,产生陌生感,学生也因此不敢大胆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学生很乐于与老师亲近,教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很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因此,在课堂上要努力尽量对学生微笑,以友好赏识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一个微笑,一句笑话,一个轻触摸,一个游戏,一下子就会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情绪。建立这种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课堂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三、用心管理,发挥教学管理的情感效应
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不能忽视班主任的指导作用,在日常的学习中,班主任必须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情感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把自己最好的心态呈现给学生,不断地挖掘出中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把关心、理解、微笑、热情带给学生,在平时加强与学生沟通,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与学生做朋友,走进学生的心里,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于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应该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分析其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对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提供更多的帮助,同时,要让他们在学习中不孤单,让他们感到温暖。此外,由于初中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常会犯错误,教师应该对这类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教育的手段不能过于强硬,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让他们自己说出自己犯错误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让初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真正的成长起来,对他们将来的人生发展创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刚柔并济,强化课堂有效教学管理
有效合理的课程教学管理是提升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的重要时期,其性格发展趋于理性化,抽象思维正由“经验型”转化成“理论性”。同时由于其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的不断成熟,他们已经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加之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脆弱、依赖、孤独、焦虑等心理障碍。因此在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应遵循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并根据数学学科特色探索形成一套适用于数学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1.纪律管理—刚柔并济
有效教学应该是在民主的课堂纪律的基础上,纪律指学生和教师保持一致的倾向。允许学生积极投入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所谓民主的课堂纪律包括刚性的制度管理和柔性的自主管理。(1)刚性管理—立规矩,注重习惯养成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决定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同于其它学科,数学课比较有效的管理方法就是制定课堂管理公约。明确规定课程教学中学生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并采取适当的奖惩办法。这其中需要注意几点问题:一是执行的长效性,立规矩就要执行,否则会成为一纸空谈起不了效果。二是执行的人性化,执行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冷酷强压会造成负面影响。三是注重规则的更新和修订,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应多和学生交流来制定合理的课堂管理公约。总之,立规矩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也保证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2)柔性管理—多交流,培养自主管理多交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是课堂管理的出发点。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和他们一起探讨课堂管理的规范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教师的想法与用心,明白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还可以总结出一套全班学生都能接受的管理规范。自主化。教师在课程教学管理上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目的是激发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管理的潜能。我认为实行“轮换班长制”的课堂管理模式就很有效果。“轮换班长制”顾名思义就是每一节课一名轮换班长管理本节课的课堂秩序。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是一名领导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可以有进行班级管理的机会和权利。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熟知课堂管理的规范,同时也锻炼了管理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间形成了很强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2.组织管理—教学兼修
(1)教师管理—重学习,提升教师素养课堂管理的艺术,就是教师自身素质的艺术。作为数学教师应当不断的学习,提升和完善自己,用高尚的修养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和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信服。使得学生主动配合和学习信息技术,学生爱学了,课堂管理也就不用太费精力了。(2)教学管理—重方法,教学融入管理运用适合的数学课程教学策略让学生身心都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使他们能积极的参与和认真学习,这样会一定程度杜绝课程教学的不良行为。正所谓无为而治,但实际上已经将课堂管理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了。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不但要重视沟通交流的艺术,还要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做到刚柔并济、教学兼修,将数学课堂打造成有序、民主、有朝气的地方。从而,在班级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班级的竞争力和凝聚力,让班级管理有条不紊的进行和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华.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5(3):2-3.
[2]于敏,董玉轩.有效课堂的教学反思——针对课堂提问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34):193-194.
[3]罗大培.有效教学原则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22-23.
[4]蔡宝来,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2013,(1):12-17.
篇2: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
摘要:高效教学就是高效率的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高效教学是每一名老师都在奋力追求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高效教学;学习能力;创新意识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学术实践活动,其开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培养基础数学的人才。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能力的基础和知识的.基础。初中数学面临着中考的检验,是学生能否进入普通高中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对于教学的要求要更高一些。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高效教学是每一名老师都在奋力追求的教学境界。
1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标志
高效教学就是高效率的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提高都有明显标注。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形成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形成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能力。教学中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人才的形成打好基础。
2初中数学教学高效性的实施
高效教学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是落实在实践中的。实施高效教学有几种途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是影响高效教学的关键。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而确定,应该是最适合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比如我们常选择的任务驱动法、学案导学法等,都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我们更应该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新时期的人才标准将创新作为首要条件,因为创新是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所以高效课堂应该将创新意识培养作为首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方面上入手。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始终。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在教材内容的确定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学模式的应用上下功夫,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也是我们任课教师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吗,为学生的发展努力,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11)
[2]冯国玉.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3)
篇3: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管理策略论文
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管理策略论文
课堂管理是对课堂基本要素进行的协调和控制,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调整课堂管理措施及手段,适时解决问题,使师生关系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从而使教学活动长期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中,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不同于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它是一种典型的目的性行为。要求教师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做出教学规划与决策,采取行动,并追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教育效益。此外,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还是一种规范调整行为,老师从教育目标的达成要求出发,从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出发逐步建立起班级内学生们的共同的课堂行为规范。
新课程强调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交流中不断生成,同时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师生和谐相处的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愉快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一、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管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原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总是会报怨学生素质如何差,总是要等到上课铃响过之生学生才会不紧不慢的进教室,而且进教室后要很长时间才能安静下来。“为什么学生会这样?”这是我们要反思的内容。
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如课堂礼仪、课堂秩序等,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专心于课堂活动、能够自我管理,能表现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教师要注重运用一些策略或技巧建立良好的常规。比如:教师在上课铃声响之前站到教室门口,给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影响力,然后强化使之自然形成为学生应该遵循的行为规则。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保持良好的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温馨的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用这种平等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让课堂洋溢轻松、和谐愉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中来。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穷的追求热情。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动力,让老师的'赞扬成为学生再学习的“加油站”。
对于我们这种乡办中学而言,尖子生少,学困生多,如果你一味的去埋怨只会让你的教学更加的糟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作为教师要学会运用幽默的智慧。如:在复习《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这一内容时,当举例分析中国首善陈光标的优秀品质时
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享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进入乐学的境界。
三、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点面结合学会一种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主体概念,确立主体意识,做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让学生认识到“我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是“我和老师共同完成的”,“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而且是我主动要求做的”。在教学互动中,我们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一个主动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学习是快乐的,所以我应该主动去学习。
篇4:初中历史有效课堂策略探讨论文
初中历史有效课堂策略探讨论文
我们深知,要想实现教育的目的,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同时它也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目前,我们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现状是教师的观念不更新、守旧;教学方法很多年的一成不变;课堂效率不高效。这样的课堂现状已不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与要求,也相悖于新课改精神。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得不到重视
大多数的学校、家长和教师都把初中历史认为是副课,视为小三门,所以往往在考虑学科教学时历史课就被搁置在一边,好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花费时间就会影响主课教学,会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因此教师在对待初中历史教学时,只求能过得去,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中考指挥棒的原因,很多学生都只重视主科课程的学习,在对待历史学科的态度是,第一年认真学习,第二年兴致不高,第三年则是不当回事了。他们心里清楚,中考中历史学科派不上用场。因此在平时的历史课中,有的学生做主科作业;有的学生不注意听讲。秉持这样的学习态度是不能使历史课堂产生有效的教学成果的。
3、教师课堂提问不科学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历史教师的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前不精心设计问题,因此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随意,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没有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现今的认知水平。基于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和考试方式,有些教师提问的问题大多数是识记性的,可以直接从课本上找到相关的答案。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也会打消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4、课堂管理松散
一些初中历史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认为管理学生的任务是班主任的事。有了这种想法,就常常会出现当自己的课堂有问题时,总怪班主任管理不当,班级的学习风气差,而不从历史老师自己身上找原因。历史教师的待遇和其他主科相比也相对较低,不同的待遇和地位造成了历史教师的不满和抱怨,教学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5、缺少教研氛围
现今,初中历史教学研究存在着误区。与语数外的频繁教研活动相比,初中历史教学很少得到学科教研员的重视,初中历史教师很少有外出充电和交流的机会,即便是在学校内部进行初中历史教研活动,也只是逢场作戏。
二、改进策略
1、建立温馨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新时期,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权威式、命令式和强制式的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抗,激化师生间的矛盾,不利于教学开展。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转变自己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发展中的人。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进学生的头脑里,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感受事物,自己去分析、思考。初中学生又是一个身心都还不成熟的人,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都有不足之处,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恰当的教育策略来帮助学生。每个学生的环境、经历都不同,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接受你的教育,“爱”是连接师生的'桥梁,用用真情来营造良好的实施关系。
2、培养与营造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氛围
目前,我国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仍存在着教师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如何使初中历史教师拥有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以要学好课程,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导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点。众所周知,兴趣是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的,就像学习心理学一样,需要引导,需要诱发兴趣的产生。如何为之呢,这就要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长此以往,也就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如果对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增加了,学习状态就会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主动性就提高了,那么学习的效率就进一步提高了。
3、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作教师的就一定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的效果,都与我们教师的导语有很大关系。所以一堂成功的历史课,首先须看课堂导语是否精彩。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语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和启发诱导作用。授课前一段精彩的导语,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计的导语要精,简洁明快,不能过长;要巧,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准,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势进入新课的轨道。因为,历史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把一些较为枯燥的文字变成有趣的提问,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提高教师能力与素质
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关键。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用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只有真正转变和更新观念,才能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才能使素质教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必须努力的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次,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自己不光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应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型的教师进行创新型的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最后,教师要自我反思,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
5、注重教学评价的兼顾性和多元性
历史教学的评价,对于初中生而言,除了考试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上的评价,教师也应注意在课堂上的情感评价,要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学习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对于初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丰富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必须在适当的时间以恰当方式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表扬和激励,会使教学效果更好,从而保持教学的良性循环。当然历史学科的终极评价目标是培养学生识人明己,知往鉴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人格意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将是一项长期的、充满困惑和不断充实提高的过程,本文不过是个浅显的尝试。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成为能工巧匠,用理性串起鲜活的历史,引导学生凝视历史,思索历史背后隐藏的本质,在喧嚣和浮躁中,静下心来,不遗余力地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铎全,主编.历史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童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误区[J].中学历史教学,(5).
[3]彭永群.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文学教育:中,.
[4]郑林.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问题[J].历史教学,.
篇5:数学课堂进行有效交流的策略初探论文
摘要:有效的交流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之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数学学科特点,通过丰富交流对象,拓宽交流途径,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交流方法,并引导他们对自己及他人的交流过程做出评价,从而增强交流的有效性,提高交流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效交流 运用 引导
长期以来受升学率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常处于“师授生受”的状态。综观我们的数学课堂,往往呈现出这几种现象:(1)旁观现象:学生在讨论交流时,往往有部分学生怀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漫不经心地看着别人实验操作,看着别人发言,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2)学生交流只指向老师:有的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眼睛里只有老师,他所要交流的对象只有老师,这个课堂就是师生两人世界;有的学生在其他同学发言是仍高举小手“我,我,我”,整个课堂很热闹,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交流。(3)中等生、学困生和优等生相比,缺少交流机会。因此,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必须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一、创设民主气氛,丰富交流的对象
1、平等、和谐的师生交流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是学生最忠实、最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走下来,走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中间来。平等,既是人格地位的平等,也是学术思想的平等和真理面前的平等。学生毕竟年龄小,他的想法,他的发现可能不太成熟,甚至有些幼稚,教师应当倾听,只有倾听,才能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这种指导,不是教师直接给予解题结果或解题方法,而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以产生教学共振,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2、宽松、自由的生生交流
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有一个能让同学之间自由开展交流的良好的、宽松的氛围,能让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都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只有自由交流才能在灵感实现时就能与同伴分享,获得最广泛的支持,评价、修正并给同学以启发,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发现。当然,这种有效的自由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学生懂得尊重别人,懂得与同伴分享成果的基础上的,要让学生知道“交流之前要做好准备”“语言简练、表达清楚”“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话打断”“对别人的高明见解表示赞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争议,更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使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3、学生与计算机、教材、社会之间新型的交流
由于教材编写的不断扩充,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扩大,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已不仅仅满足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而是延伸到了与教材、计算机、社会生活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基础的双向交流,学生不仅能从教材、计算机、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受到启发,从而积极思维,也能对此进行再思考甚至质疑,进一步拓展思维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双向交流中,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结合多种感官,拓宽交流的途径
数学交流的表达方式有听、说、读、写、做等。因此,在继承传统数学教学的同时,增加数学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听数学、写数学和做数学的机会。
1、说数学和听数学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只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那么他必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过程,而通过嘴巴说是展示这具有个性化思维过程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清楚地向同学、老师表达自己的数学想法。这种数学想法包括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也包括学生解释思考问题的过程以及克服思维阻碍的策略和有待于清晰的疑点。同样,要想从同伴那里获得数学思想,就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要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听取同学的.发言。通过思考他人的想法和策略,扩展自己的知识,不断反思、修正自己思维策略,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听是为了更好的说。
2、读数学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语言,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因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nfield)说:“数学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读数学资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手段。小学数学教科书有着较强的可读性,尤其是在概念课中,我们通过探索形成概念,概括出概念。由于是学生自己概括的,使用的是学生自己的语言,不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因此,通过阅读,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如在“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概括的分数意义是这样的:把某个(种)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叫分数。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单位 “1”,若干份,在书面语言与自己的语言之间建立起联系点。除了读教科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其他的数学资料。
3、写数学和做数学
写数学和做数学并不能单一地认为传统中数学作业,题海大战。这里的写数学是指让学生通过记笔记,写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困惑、评价和意见,其中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这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具有丰富情趣和意义的,有价值的开放型题型,让学生充分体验写数学和做数学的乐趣。
三、根据学习内容,灵活运用交流的方法
1、主题——研讨
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研讨,是数学课堂交流最主要的形式。研讨的范围视需要而定,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都可以。这样的研讨有助于全体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活动交往的能力。研讨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的确定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大胆把握,也依赖于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变。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这样揭示研讨的主题:比和分数、除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法有商不变,分数有基本性质,那比有没有相类似的性质呢?如果有,是什么?你能举个例子来验证吗?围绕这一个主题,学生开展的研讨活动非常成功,不仅根据已有的知识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也举了很多的例子加以说明或验证,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丰收。又如:教学“小数的性质” 例1: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教师刚出示例题,就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相等的,相等的。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请学生研讨,学生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根据位值原则、根据小数的意义,把这些小数化成分数、联系具体的长度。这种灵活应变、开放性的研讨顺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2、展示——评议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必将得以广泛的应用,这样,学生就有大量的机会进行非常有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并形成独特的发现。将这些实践、探索、发现展示出来,请学习伙伴共同评议、相互启发,使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因劳动成果得到肯定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当然,学生的探索也一定会产生错误的发现,错误实际上通向理解的自然阶梯,是儿童走向更高理解水平的中间环节。因此,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加以评议,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中,学完例1:264+98后尝试解决例2:361-197,出现了两种方法:(1)361-197=361-200-3=158(2)361-197=361-200+3=164。教师将两种方法都展示出来请同学们评议,在评议中领悟正确的思想方法。这样做,充分发挥了错误对于学生学习和创新的价值,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质疑——辩论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说学生的大胆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那么质疑之后引导学生辩论,就是向创新迈出了具有实质性的关键一步。教师要沉得住气,善于“踢皮球”,把学生的质疑交给学生自己解决,是学生之间产生更高水平的交流。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这种“好奇”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上课老师就挑战性宣布:“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可以被3整除。不信,试试看?”同学们纷纷举出愈来愈大的数,教师对答无误。同学们惊奇了,这里到底有什么“诀窍”呢?求知若渴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成了主动探索者。
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老师不要简单地作出判决,而是随机生成,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这就要求学生要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去揭露对方的矛盾。这无疑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这个过程本身也增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传递,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原本老师苦口婆心地强调却屡不见效的知识点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解决。
例如特级教师吴正宪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请大家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吴教师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有举“√”的,有举“×”的。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吴老师没有裁决,而巧妙地说:“老师最喜欢不同的声音了,那能说说你们的理由,让大家信服吗?” 经过准备,小小辩论会开始了。在双方的一场唇枪舌剑之后,师生共同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辩论”活动中实现了共享,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正确的认识、更深层的理解,相互辩论的过程也激活了思维的火花,达到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境地。
4、优化——访问
在提倡算法多样化,解题策略多样化的现代数学课堂。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释放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同时,有些学困生会因多样化的算法而成了“雾里看花”,从而导致计算正确率的下降。因此我认为,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归纳、比较,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并对一些基本的运算通过多种方式达到熟练,使学生对计算从构建事实逐步过渡到提取事实。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不是群体或教师的优化,是个体对原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的过程,是个体学习、容纳他人计算方法的过程。如果 “访问”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引入课堂,将给课堂带来动感与鲜活。访问策略的运用,一方面,孩子们为访问好其他学生,会认真提出问题,并会很好地组织语言,力争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得更加生动、简洁,有逻辑性。另一方面,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因被访问而更加认真地回答。
如在《平均数》的教学中,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之后, 出示江南长城五一期间售出门票统计图(略),让学生估计一下,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估计得准不准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着。很快,结果出来了,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 老师来到估计张那位女同学身边摸着她的头亲切地说:“请你去问问同学,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估计得这么准确的。”
被采访的是一个小男孩:“你估计的2000张比最大的数还多,这是不可能的,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少,比最少的数要多。”
老师转过身来,摸着小女孩的头说:“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你想说什么?”
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估计的数跑到最高的数外边去了。”
一个“外边”正表现出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反思。这样,孩子们在“访问”与“被访问”中,克服了胆小,不爱动脑筋的毛病,在相互交往和友好的谈话中,弄清了知识,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了问题,也满足了同学们“访”与“被访”的需要,更加确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为与人交往要与人为善、尊重他人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四、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同伴、老师,评价的过程则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
自我评价:学生进行自我小结,总结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考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同伴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评,对该同学的方法进行互评。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同伴的方法,更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同伴,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互评后,被评学生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老师评价: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委婉地指出不足,使学生能够树立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版。
[3]孔企平,马云鹏,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小学数学教育,2003第2期。
[4]《教育研究》第6期。
[5]金美琴,如何促进有效的数学交流《小学数学教师》20第12期。
篇6: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心得探讨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心得探讨论文
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但是怎样管理课堂,却是教师的行为思想决定的。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分享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注意激发与维护好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育界永远颠簸不破的真理,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求知的起点,也是学生能够更好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将工作的着手点放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的培养,并且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使其兴趣能够长久的保持下去,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地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来打造出一份轻松,自在,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学知识真正与生活实践融于一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积极主自动去探寻数学的奥秘。比如,在教授新课“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开场的:我们教学楼前的松树,陪伴着我们一起度过了几年的初中生活,那么这颗大松树到底有多高?你能用我们手里的简单工具测量一下吗?并且提供了一副三角板和卷尺。于是学生们在小组内开始积极地讨论交流,在上台展示的时候,他们图文并茂的讲解了许多种的方法,这样的数学情境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之后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良好,或者解决存在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学生便会在这个被鼓励的过程中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二、教师要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根据对学生认知规律的了解以及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围绕教学重点以及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前设计好巧妙的自学思考题目,保证问题的.明确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来思考和探寻问题的答案,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笔者有一个很实用的教学手段:“前置作业”,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这样在教前先学,让学生明确了自己本节课的疑惑点,课堂学习中,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问题,有的放矢,并在交流讨论中积极的寻找答案。在通过“展示交流”,巩固难点,展示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肯定,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提升。自学讨论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他们初步的认知过程。
三、教师要采用积极的教学策略
课堂是一种生活,要让学生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活力,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这是笔者的课堂一直关注的。
(一)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
以前相对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在课堂上很少关心学生的情绪,只顾自己的教学,忽略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因为缺少学习兴致而在课堂上的表现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教师只会采用批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会更加降低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与兴趣变动,想尽各种办法保持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上留白,让学生有充足的自我思考的时间
学习数学要求的不只是一个正确的数学结果,计算出正确结果的过程更为重要,教师一定要秉承这样的一个教学理念,能够把数学课上成探索课,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有所发现与体验,经过学生的探索得到的知识,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一定要注意留出足够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或者质疑教师的讲授,能够做到真正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师适当选用自主互助、小组合作模式来组织数学课堂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自主互助、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效果较为显著的学习形式,它使学生在课堂上逐渐焕发了活力与生机。将一个数学问题放到小组模式中进行讨论,大家面对面的进行交谈与商议,学生的思维便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变得更加活跃起来,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达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知识的建构。小组模式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且不善言辞的学生来说,也可以降低他们的心里压力,缩小他们的表现空间,这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锻炼方式。
(四)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备课
一堂数学课,看似简单轻松,其实背后所蕴藏的是教师的各种艰辛的准备工作,一节课应该分为哪几个环节,应该选用怎样的进行方式,教师应该在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样的指导,怎么才能与学生更好的互动,这都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的实际内容,而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对上课所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准备而已。综上所述,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质量,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起课堂上的每一分钟,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作为重要的教学工作来执行。
参考文献:
[1]何仕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心得与体会.《读写算:教研版》,
[2]万耀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心得.《引文版:教育科学》,[3]叶澜教授.谈新基础教育
篇7: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心得探讨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心得探讨论文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全面实施,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简单论述了初中数学德育课程的内涵,并详细地探讨了数学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以切实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
初中数学;德育教学;融合策略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强调了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注重适当地渗透一些德育教学内容,以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在教授初中生数学知识内容的同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思想价值观,从而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为将来的成长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益的栋梁之才。
一、初中数学德育课程的内涵分析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集逻辑性、抽象性、实践性等为一体的课程,其德育功能并不像语文、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等明显,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的作用。具体而言,数学课程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课题背景、辩证因素、课堂环境及教学内容的美学价值等。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时可以通过审美教育、品质学习、世界观辨析、社会实践等多个层面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凸显出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包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课程,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人文精神,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们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概念和解题技巧,以达到切实提高初中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探讨
(一)结合德育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德育课程的内容要求,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与其他学科一样,数学知识中同样也渗透有一定的德育资源,例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这部分内容时,通过不同的图形组合与变换,使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数学图形中所包含的美学价值,从而产生想要主动探究更多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首先就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德育教学的目标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相结合,然后再通过一系列恰当的教学手段将德育课程的内容充分渗透到数学知识教学中,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内容与数学学科的有机融合。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反映没有可用的德育教学资源,事实上,数学教材本身就蕴含了大量的德育素材,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悉心挖掘。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教材中的课本例题或练习题经常会涉及到我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或者是较为典型社会案例。教师在教学中不妨适当地向学生们讲解这些题目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化背景,这对于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有效增强初中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初中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不仅能够使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起来,还能切实提高初中生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为其今后的成长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课后主动阅读和了解一些数学名人的.轶事,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够通过了解这些数学家的研究故事培养初中生形成刻苦钻研、科学严谨的数学素养。
(三)注重课堂反馈和巩固德育成果
课堂反馈与总结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学生学习成果,以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而言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应尤为注重学生们的课堂反馈情况,给予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与空间,恰到好处地融入德育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一些难度较高题目的解题方法,鼓励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与看法,同时也学会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与理解沟通,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品质,促进其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的教学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课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主动将德育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掌握课本上基本概念知识点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初中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学的实践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09)
[2]祝争辉.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途径[J].中华少年.(04)
篇8:初中体育课堂管理的策略论文
1学生违纪的具体表现形式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违纪等现象是常有的事儿。经过事件调查我们发现,这些行为从现象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1做一些干扰教师上课或违反课堂常规的事情。比如当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既不听也不看,甚至还互相谈论与上课内容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些学生则是体育意识不强,穿皮鞋,牛仔裤来上体育课;有些学生课堂上不听体育教师的指挥,我行我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打闹,影响课堂秩序等。
1.2不按时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体育课上的热身运动,进行跑的练习时,老师要求学生跑800米,学生仅跑400米;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也没有要求执行;要求学生按规定完成某个动作时,学生故意偷懒或人为降低动作的难度等等。
篇9:初中体育课堂管理的策略论文
针对以上阐述的情况,教师必须给予重视,从课堂上的细节抓起,予以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观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明确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体育课堂能否有序进行,与教师的.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建立良好的课堂组织纪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课堂奖惩规范制度,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现象及时处理,努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打造优良的学风。
2.2建立恰当的课堂常规。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课堂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从开始到结束,使学生逐渐形成有纪律有集体的班级团队。
2.3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如果对学生的教育运用不当,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教师要妥善处理好学生的违纪行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具有故意性质且已明显干扰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是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并用语言暗示来处理。总之,在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时,尽量做到不要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教学的时间和效率。
2.4正确奖励与惩罚。为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上运用奖励与惩罚是教师必要的教学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课堂纪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强化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等。同时,为了维持课堂纪律,恰当而灵活的惩罚是必须要的。因此,任何一名体育教师在进行惩罚时,都不应该带有偏激行为,更不应该进行人身攻击,要客观公正、严明有力,要使包括受处罚学生在内的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心服口服。
2.5合理评价。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特别是“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提出,深入开展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的研究,对于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体育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努力和参与程度,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6情感感染。现在的初中学生,家庭环境造成他们个性特征明显,强制的态度很难使他们欣然接受老师提出的要求。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的情感投入必不可少,一个教师冷冰冰地传授知识,没有情感交流是上不好课的。因此,体育教师要抛开个人的其他情感因素,以亲切的态度去讲解知识;以关心、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提问;以关心、热情的态度去帮助学生;以敏感、灵活的态度对待偶发事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亲切和温暖,得到鼓励、帮助。
2.7以动作启示。体育教学与一般的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区别,体育教学有其固有的独特特点,在课堂上体育教师的手势、表情及走动等动作能有效传递管理信息,是课堂上师生能相互感知到的意识信号。体育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示范、一个保护帮助动作,都会产生维持课堂秩序的无声效果。在课堂中,体育教师可通过调整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组织教学。如有时教师可站在场地中间;有时可走到分组练习的学生中去,均可得到良好的效果。体育课程设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为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公民。体育教师肩负着此重任,在教学活动中每位体育教师都要努力去管理体育课堂。要处理好课堂关系,既要管理好课堂秩序,又不能过于的严格,教师要灵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困难,坦然面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这样,才能打造高效的有质量的初中体育课堂。
篇10: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文/李卫东
摘 要:有效教学是一个时代话题。人们对有效教学认识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的过程。有效教学反映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应该用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看待有效教学。所以在此基础上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作了一番探讨。
篇11: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自己的实践教学,对数学课堂中有效教学的方法谈了自己的心得。
一、适时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机会,进行适时引导,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知识的关键处进行引导
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时,提出方程:10(x+4)2=10x+200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一个什么方程?”“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忆并明晰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和一般形式;“你能解这个方程吗?”通过学生不同方法的.解答,完成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复习。
2.在学生认知的困惑处进行引导
如,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在经过原点的直线上,过A作直线OA的垂线交x轴于点B.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经过独立探究,得出一系列结论后,师问:“对以上结论哪个需要解释?”一位女生打破沉默:“我不明白B点坐标为什么是(5,0)?”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出解释?”等。
3.在学生探索的迷惘处进行引导
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以下问题“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在经过原点的直线上,过A作直线OA的垂线交x轴于点B.点M是线段OA上的一个动点,过M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E,交AB于F,过F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G”时。教师引导:“点M运动时,哪些量也在变?”在学生发现:“由于M运动,线段EM,MF,FG的长度在变!”“矩形EOGF的面积在变!”“△EOM、△AMF、△FGB、梯形MOGF的面积都在变!”等结论后,教师继续引导:“针对上例,你能否抓住某两个变量关系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解决?”正因为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提出精彩的问题。
二、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即将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寻找不同的解题途径。它是形成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源泉。在复习课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精选一些可用多种思路来完成的典型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
如,当教师提出“折叠矩形ABCD,让AB落在对角线AC上,若AD=4,AB=3,如何求解CE时,出现了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生1:利用勾股定理,设BE=x,由折叠知BE=EF又AB=AF=3,∴FC=2,∴EC=4-x在Rt△EFC中,根据勾股定理不难解得x=1.5.
生2:利用正切三角函数,在△CFE与△CBA中,可得x=1.5.
生3:利用相似由△CFE∽△CBA,可得x=1.5.
师:它们有共同点吗?
生:都是利用方程。
师:哦,方程思想是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对学生而言,每次学习仅仅是一种经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教师都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阵地,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
三、应用拓展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运用于现实生活。要想真正活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变数学知识为数学能力,必须沟通书本与生活世界。为此,要完成两个步骤:一是让学生体验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这是数学知识内化的过程;二是让学生体验运用数学模型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这是数学知识活化的过程。在复习课中,我们要设法提供机会让这两个步骤交互作用和双向建构,从而实现让学生边学边用,用中生学。
有效教学反映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应该用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看待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策略理论是以效率为核心的理论,策略研究就是寻求最佳方法的探索,这种努力也正是一种效率追求。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1A):39-40.
[2]吴百含。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07):26-27.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昆承中学)
篇12: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开展策略论文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开展策略论文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理解,对当今的初中合作学习模式、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开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方针政策以便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一、当今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开展的现状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缺乏
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都要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学习计划,对数学知识能够完全地理解以及掌握。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在生活中收集相应的资料、查阅相关的信息。初中数学教师对这一系列的要求都相对生疏,缺乏专业素养。部分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仍然采用为学生介绍单一的数学公式,让学生根据公式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是应对考试,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无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以及创造性,更不能使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总结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得不到发展。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即使采用了合作式学习,却没有科学地规划,教师也忽略了学生讨论问题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个性特点等,这样既浪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又没有充分发挥出开展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二)学生学习技能的缺乏
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数学逻辑性思维和理解能力。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开展合作模式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在各方面加强引导,对学生的基本合作技能进行引导和培训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互帮互助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合作模式的数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这样才能使合作模式的学习效果突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有深远的影响。
二、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开展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创新性教学观念
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开展相对于传统教学有很明显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类学习,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让学生在讨论中一起合作完成教学目标。
(二)合作学习分组的科学性
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开展是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的分组有严格的要求,教师在分组时保证学生分组的科学性,只有做到科学合理地分组,才能使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体现出合作学习的高效性。首先,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中依据学生座位分组的原则,改变过于简单化的分组,体现合作学习的'协调性,将合作学习的价值及意义发挥出来;其次,教师要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小组成员交流水平、协助能力等因素合理搭配进行分组;最后,在小组合作中,将小组成员具体负责的工作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配给学生,教师再加以引导,更好地展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此提高初中的数学教学水平。
(三)把握合作学习的开展机会
自从新课改后,对教学课本的改革,在教材中会有很多需要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的内容,并且经过师生间、同学间一起合作进行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开展机会。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学习。例如,初中数学人教版中圆柱体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圆柱体实物进行测量计算,过程中小组间相互合作。小组从测量的方法开始讨论,由学生测量和记录数据,再将数据进行计算,最终得出具体方法以及计算结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了解到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和记住知识点,并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以此提高教师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三、总结
总之,为了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教师应该针对当今的合作学习的现状中出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通过师生间的共同努力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学的开展,不仅保障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还能提高教学效果,更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春静。探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5(05):69。
[2]钟亮。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价值与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6):33。
[3]包长淮。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
★ 教学论文的题目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分析论文(共12篇)】相关文章:
识字教学开题报告2022-04-29
高中英语课题开题报告2022-09-06
教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2024-03-23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论文2023-10-28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2023-02-11
数学论文范文2022-09-17
谈谈课题开题报告怎么写2022-11-25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帮扶策略研究论文2022-11-15
翻转课堂理念下《服务营销》课程教学创新研究的论文2022-05-06
学业不良高中生物理教学应对策略探究论文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