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不良高中生物理教学应对策略探究论文

时间:2022-06-03 02:34:26 物理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学业不良高中生物理教学应对策略探究论文(共19篇)由网友“敦叔”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学业不良高中生物理教学应对策略探究论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学业不良高中生物理教学应对策略探究论文

篇1:学业不良高中生物理教学应对策略探究论文

学业不良高中生物理教学应对策略探究论文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难学,知识点理解不了,考试时动不了笔,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反复失败后以致产生了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而学业不良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表现更为严重,突出表现为自卑心理严重、缺乏必要的自信心等。如何让学业不良高中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逐渐消除学习的心理障碍,达到掌握高中物理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最终目的呢?这就需要在物理教学中,针对学业不良高中生的实际,实施相应的策略。

一、正确引导,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

很多学业不良的学生反映有的知识点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正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反复失败后形成的“失败者”心态,进而由这种心态产生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正确地引导,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卸下心理包袱。

二、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业不良学生学习上的困难通常不在于智力因素,大量事实表明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突出表现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得到正确的开发或培养。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学业不良学生,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没有时间观念、纪律观念,不知道如何预习、如何听讲、如何做笔记、如何做好课后巩固复习等。针对这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首先让他们能坐得住、能静下心来,然后教会他们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如何看书、如何听讲、如何做笔记、如何复习巩固等等。

三、关注个体差异,为每一名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学业不良的学生同样如此,所以教师不能用一把标尺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表现在智力因素上,有的表现在非智力因素上。针对学生在智力因素上的差异,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语言的通俗易懂、板书的规范准确,分析、推导过程不要出现跳跃。要时刻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个别辅导、答疑解惑,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四、积极创设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自主学习环境

1、网络教室与物理实验室相结合,激发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演示实验具有直观性,学业不良学生对直观、明了的实验现象的.接受能力要强于枯燥、冗长的说教形式;而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上的应用,通过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更容易让学业不良学生接受物理课程中一些不易用演示实验来说明的物理现象。所以教师在培养学业不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要突破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传统的45分钟+教室”。

2、结合学业不良学生的实际,灵活整合信息技术。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不仅仅限于CAI一种形式上,现在网上有大量的高质量并且是免费的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图片等),网上资源为物理课题探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如在实验班讲授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一章时,教师针对每一节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

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很欣慰地发现,学业不良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很好地弥补了他们物理学习上的劣势,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被广泛调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争着向教师和同学展示他的图片、动画、演示文稿,为争得第一还是第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一章结束后,很多学生建议教师多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样的学习让他们感到自信和成功。

五、改变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表现为“重结果,轻过程”。由于学业不良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与学业优良学生存在明显差异,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业不良的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是“重过程,轻结果”,应重视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过程,重视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的改正,重视学业不良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重视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重视学业不良学生责任意识和进取心的提高,重视学业不良学生在自我激励和信心提升方面的表现。对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任一方面的提高都应予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轻结果”并不是放弃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顾,而是应该让学业不良学生明白考学并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学业不良并不可怕,重要是以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进入社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合格的公民。

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让每一个高中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业不良高中生作为其中一个特别群体,更应该得到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只要教师、家长和社会能以一种理解、宽容的心态去关注学业不良高中生,我们相信,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的公民比培养极少数尖子生更具有意义。

篇2: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归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

一、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面面观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增容扩招,大学毕业生总量逐年攀升。加入WTO后,国家产业政策日趋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才选拔注重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题诸多,容易产生以下不良就业心理。

1.焦虑抑郁心理。

焦虑是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抑郁是悲哀、沮丧、郁闷等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和沉默寡言。大学生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满怀激情参与就业竞争,结果事与愿违,必然感到失望,多次受挫会产生焦虑,若不及时调整心态,能发展成抑郁症,危害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犯罪或自杀等极端行为。

2.随意矛盾心理。

求职就业中,以我为中心,片面强调“双向选择”,常表现出随意违约频繁“跳槽”的矛盾心态。他们渴望就业急于求成,轻率辞职好高骛远。随意矛盾心理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3. 从众攀比心理。

从众是个体受群体影响,放弃自己主张,转变原有态度,在认知、判断、信念、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保持一致的现象。攀比是盲目地与他人进行不对称比较。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重组和完善时期,易忽视个体特异性,形成自我价值取向的从众攀比心理。在就业中,盲目涌向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一味追求热门行业或知名企业,想进大机关不愿下基层,常与他人攀比收入待遇、行业单位和工作生活环境。从众攀比心理使目前“有人无业就”或“有业无人就”的结构性失业现象更加严重。

4.自负偏执心理。

自负偏执是自命不凡,盲目清高,刚愎自用,不善团结的心理表现。求职时,期望值偏高,偏执地追求择业高标准,无视跨专业的职业选择,“该出手时不出手”;一旦未被录用,不从主观上检查,往往偏执地认为社会不公,人为地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5.自卑依赖心理。

自卑依赖心理常出现于两种群体:(1)家庭贫困或就业有困难的大学生常常自我评价偏低,表现出害羞、内疚、胆怯、忧伤、失望等消极自卑情绪。他们是就业的弱势群体。(2)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不成熟,遇事犹豫不决,常过分地依赖父母或亲属决策。他们应聘面试要家长陪伴,签约要家长拿主张,甚至报到时还要家长陪送。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归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正在步入成年期,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和“心理延续尝负期”,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多重价值观和人格的再构成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内因,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是大学生诱发就业心理问题的外因。

1.自身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可是大学生择业认知心理却依然停留在精英化阶段。首先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他们普遍表现出焦虑抑郁心理和自负依赖心理;其次,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容易产生自负偏执心理和从众攀比心理;第三,初次就业时,过分理想化,心理承受力差,稍微遇到点困难或不满意就表现出随意矛盾心理,在择业、就业、“跳槽”和再就业的循环中反复徘徊。

2.社会因素。

(1)传统就业观念,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大学生不顾自身条件,热衷于考研、考公务员,一心想“端铁饭碗,吃皇粮”。

(2)就业市场缺陷。全国的就业市场五花八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入市成本较高;人事管理制度仍带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毕业生异地就业派遣、落户口、接档案,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壁垒。另外,大学生招聘或使用过程中,凭关系、走后门,搞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竞争也时有发生。

(3)用人单位制度性歧视。不少单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不接收女大学生,甚至还有身高和体貌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单位劳资政策不透明,钻国家政策空子,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随意性很大。也有单位重招聘、轻培养,对招用的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这也是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

3.学校因素。

(1)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性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性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如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高校扩招,基本上只是招生总量的扩大。出于自身师资力量的考虑,高校专业设置未能同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2)高校的实习实训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实习难,找到学以致用的实习单位更难,尽管政府已对大学生实习、学工交替予以政策支持。但要做到全社会都主动吸纳大学生实习见习,关心其成长成才,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3)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必须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在毕业生创业教育,求职能力培养,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滞后。另外,高校注重“初次就业率”,强调“先就业后择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助长了毕业生仓促就业,随意毁约,频繁跳槽等随意矛盾不良心理的滋生。

4. 家庭因素。

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要感恩父母,这些家庭因素也是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诱因。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应对策略

1.构建社会防御体系。

(1)全社会都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就业促进法》,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要确保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激励用人单位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应着重解决毕业生异地户口准入和同城就业享受同等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全国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让大学生领悟到西部就业去基层锻炼的可行性和光明前景。

(2)完善公益性人才市场体系,减少人才交流环节和入市成本,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切实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用人单位应当兼顾毕业生的人格利益和其他利益,减少各种就业歧视,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就业氛围。

2.构建学校防御体系。

(1)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切实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

(2)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

(3)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以创业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行个性化和全程化指导,大力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就业平台;同时,要建立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双困”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机制,确保他们顺利就业。

3.构建家庭防御体系。

家庭是大学生心灵的港湾,父母与子女间应多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配合高校做好思想工作。在求职受到挫折时,大学生最需要家人关心和抚慰,才能重建自信。同时,高校应从新生入学起就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家长认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共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共建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家庭防御体系。

4.构建大学生自我防御体系。

大学生应从学业、就业、创业几个层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抓紧在校时间,拓展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多种兴趣爱好,构建不良就业心理的自我防御体系,学会自我排解各种心理问题,理性地参与就业竞争;还要确立创业意识,暂无条件创业应先就业,积累经验和人脉,等待机会再创业。

综上所述,只要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心和竭诚帮助,大学生毕业生就一定能自立自强,消除不良就业心理的影响,有效地破解就业难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邬备民,俞金波.对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

[3]孙丽玲.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心理[J].中国大学生就业,,(17).

篇3:高中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的论文

高中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的论文

摘要:文章阐述了造成高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而失去学习兴趣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策略

现在很多学生到高中学一阶段物理后就反应太难学了,上课觉着什么都懂了,可等到做题目时又无从下手。以至于一些意志薄弱、学习方法不对的同学过早的对物理没了兴趣,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我认为如何提高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对物理的适应是我们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本人就几年的一些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现做如下阐述。

一、初、高中物理课本的内容差别

现在的高中物理教材,与初中相比,大致有以下区别:

1从直观到抽象:如现实存在的物体--理想化模型质点。

2、从简单到复杂:二力平衡--多力平衡;静止--运动、带电体的运动,导线在磁场中的运动。

3、从无方向到有方向:如路程是算术运算--位移是画图(平行四边形法则)。

4、从定性到定量:如电阻的决定式的应用初中物理课本的内容形象生动、简单直接。所表达的思想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很多理论在日常中可以拿例子进行对比,与我们的切身感受是一致的。对于题目的计算也很少,一般只需定性的分析,在实验这一块也是团体活动很有趣,很生动,而且得出的结论与理论总结是相符的,不会出现大的误差。

二、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

初中物理,由于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容易记住。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习惯于背,不习惯于推理、归纳、论证;习惯于简单的计算,不习惯于复杂计算(如万有引力、人造卫星等题目);习惯于模仿,不习惯于创新;适应课堂大家一起回答问题,不习惯于独立思考;到多数同学不用怎么思考,把题目给出的数据直接带入公式就能得出正确的结果,也不用分析为何是这样的答案。

三、学生在解题运算方面能力欠佳

如在高中力学方面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三角知识;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万有引力、人造卫星中的幂的运算、简单的极值运算等。然而,许多学生就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都似是而非,这里既有学生本身的数学知识差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差,这一特点普通中学普通班的学生更为突出。

四、学生已有的印象和实际理论的违背

学生经历十几年的成长与生活,接触、感受到许多物理学的现象,特别是力学现象。而在初中阶段,所看到的比如运动着的车怎么是匀加速运动,怎么在路上就看不出来,这个速度如何感受到是均匀变化的,这些到高中时发现在生活中找不到了,是不是研究的问题本身就不对,还是自己到高中就变笨了。而初中的二力平衡、浮力问题,小灯泡的发光等,与他们的生活感受及生活经验绝大部分是吻合的、一致的。因此,他们有许多时候凭直观感受或主观想象,都能猜中正确的结论,在高中都不适用了,这是缺乏对生活的提炼和抽象,只不过现在的现象与你生活经验或者潜意识中存在的一些比较根深蒂固的观点与实际的物理规律相矛盾:质点实际就是不存在的,那又怎么从生活中找到那,那这时就不能固守着那些想法要学会接受新的`东西。再比如竖直上抛运动中,你怎样理解他的速度是先减小再增加的,不能总按初中的思想认为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匀速。有了变通事物接受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五、根据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

生活的丰富,对现象有很大观察欲的同学对学习物理无形中有很大的帮助,反之一些从农村上来或不太喜欢运动的同学实际对物理的理解要慢些。另外即使日常活动多参加但若不能够将想象与理论很好结合也会阻碍物理学习。这样遇到理论性较强的地方,就会感到枯燥乏味,逐渐产生厌烦心理和应付心理,加之到了高中,因生理、心理因素变化,易引起精力分散,产生一些莫名的焦虑和烦恼。日常活动少,好静厌动。这些对他们也会造成一种消极的影响,慢慢地对物理不感兴趣,逐渐失去信心。若长时间见不到成绩会心灰意冷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对此,我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1、改变上课方式按学生情况适当调整,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提高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逻辑程序和一般性的逻辑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讲加速度时我们是举两个例子:在给定相同的时间内看速度的变化从而看出速度变化的快慢,但对于高一学生本身对速度变化还不太清楚,你再给他举这个,就更难理解了,我是那你到银行存钱,虽然每月存的变少了,但总的是增加,还可由此引申,这样通俗易懂。

3、平稳过渡、降低要求给学生一个缓冲适应、缓冲阶段,这样能提高同学们的自信心。开始时,适当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新课的引入,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旧对比,前后联系,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当了解初中教材,清楚那些教过那些没要求过。另外,对教学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要作必要的复习与讲解。在进行例题分析时,不仅要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也要对数学运算作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演析,比如在讲矢量时要先讲解向量方面的问题这样有助于画图。再者在力的平衡这里会用到三角函数而初中在这里有要求的不多所以这里一定要认真的给学生画图复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篇4:体育实习教学缺陷及应对策略论文

体育实习教学缺陷及应对策略论文

一、不能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在学习体育技术动作时,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免不了产生五花八门的错误动作,而实习生在观察时由于站位不恰当,看不清学生动作,或是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缺乏抓住错误时往往找不到错误动作出现在哪里,不能指出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只是告诉学生哪是正确与错误,没有具体错在哪里,使学生一头雾水。有时候只抓住了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却忽略了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失去了指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实习学校的原因

1、场地设备不健全

实习学校存在差异,有些学校场地设备不能满足实习生教学的需要。由于设备昂贵,学校资金不足,有的体育器械买不起;还有的因为设备维护需要消耗大量资金,限制学生使用。从而导致有个别学校没有像样的体育设备。还有因为修建教学楼,田径场成了学校堆放物料的场所,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环境恶劣,室外课就干脆取消了。有的学校只能在室内给学生将一些体育理论知识,但是也有的学校为了所谓的升学率,体育课直接让主课给霸占了,使得学生失去了了解体育和锻炼身体的机会。某些学校因为体育器械不全,有的课无法开展。

2、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素质不高

实习生到了实习学校,学校就将实习生分到了当地学校指导老师门下,大部分是一对一,但是有的学校体育教师缺少,也有一对多的情况。大部分指导教师能对实习生负责,认认真真的指导,耐心教育。但是也有指导教师应付实习生,将自己的课全部让实习生代课,自己从来不到教学场地,对于实习生放羊式管理,只要实习生上课就可以,其他的事情一律不管。从而导致实习生无从下手,使实习过程效果不明显,达不到预期目的,实习生最终不能很好的独自担任教师职业,使实习阶段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3、实习学校的教学情况参差不齐由于实习学校不只是在中学,而且含有大专院校。这势必造成实习生在实习硬件和实习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教法的运用上出现了严重的差别,甚至有些落后的实习基地学校的滞后教学手段与教学的方法都不能适应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后的标准。

三、高等学校的原因

1、教育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实习准备时间太短。实习前留了一周的时间进行口令和队列队形变换和课间操等实习的培训,这对于实习生要在这一周内完成各种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来说,时间太少、任务重、效果差,使得实习生形成了匆忙应对。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备课,口令和队列队形变换和课间操等的训练,忽略了好多细节性的东西。

2、存在诸多脱节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教学中,重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轻学生的能力培养;重技术轻教材教法的教学方法。技术实践课基本上是竞技体育构建的课程体系,内容多而浅,技术为主,不能够全面把握体育教学的实质与方向,也不能够全面适应中学体育教学,在专项教学中只顾追求完美技术,忽视了教学方法及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普修课的各门教学计划都有一定的课时数的教材教法课程,但是具体落实的时候就变了形。由于实习学校场地设备和高等院校的差别,是实习生在实习的时候反映出应变能力差,表现出了一筹莫展、教无所法、谈无所道、学无多用。

3、实习生的分配不合理

由于实习联络教师作用有限,从而使联系的实习学校不同。在每届实习生实习之前,学校的教师已经将实习学校联系好了,但是也有的实习生自己联系实习学校。在自己联系学校的实习生中,有的是回到母校认认真真的实习,也有个别实习生一次也没有去过实习学校,由于实习生的实习学校不在本地,高校指导教师无法进行监督,只是实习生实习结束后拿回来的证明,现在这样的社会一个证明是很容易的。实习生所在学校设备不同,学校重视程度不同,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同,导致实习生实习态度也不同,实习效果不同。有的实习学校分配到的实习生很少,不便于实习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实习生人数少,但是实习学校体育课多导致了实习生带的课多,没有时间充分去备课。实习生人数多的学校,有的实习生一周几乎连一节课也分不到,实习期间自己独立上课的次数极少。

4、实习倾向形式化体育教育实习指导过程的形式化倾向不仅表现在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身上,高校的指导教师也能发现。作为高校指导老师,有少数指导教师为了完成任务,不全程指导学生实习,有个别的虽然在实习学校,也是走马观花,或做些简单的思想动员,在体育技能和工作能力方面很少涉及。

四、对策

1、延长实习的时间

实习总时间是保证实习效果的先决条件。加大教育实习时间比重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质量的保障,也是为了提高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确定教育实习的时间可以以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状况、教育实习功能效应显示规律、教育实习在实现体育教育培养中的作用这几方面作为依据。在这几个依据中,按照教育实习功能效应规律来确定实习的总时间是最为重要的`。体育教育实习功能效应显现规律就是学生在现有的教育实习条件下,通过教育实习实现教育实习总体目标所需要的时间。经过查阅资料表明,要全面地实现体育教育实习目标,实习总时间应以10~12周为宜。

2、建立教育实习检查评定的标准体系和反馈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实习教育实习的目的,需要建立教育实习检查评定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应包含实习生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质和量的规定与要求。制定教育实习检查评定标准要从实际出发,指标要简明扼要,体系不一定要全,但是必须突出主要的方面。教育实习的反馈机制关键在于建立信息流通渠道,比如要定期开展教师小结、总结、汇报会,设立合格的实习生信息员,及时真实的反馈实习全过程中出现的状况等,使指导老师时刻了解从计划实施到检查评定等全部环节的情况,以便于掌握和调控教育实习的进程,及时提高实习的质量。

3、调整课程设置,适应教学实际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新的体育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这就要求体育学院在可设教育课程时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课改和新课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去适应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

4、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平时

实习不是教学的目的,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这就需要在平时下功夫。学生的教学能力包括课中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分析教材能力、选择和运用教法能力、口令及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编写教案能力、教态及示范能力、课中控制调节能力、场地器材的设计和利用能力、组织竞赛和执行裁判能力、实施训练能力及公关协调能力等。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练习的机会,这样等到实习的时候才不要临时抱佛脚。

5、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

在教育实习见习阶段,指导教师要对实习生严格要求,培养好他们严谨和踏实的学风和教风。在实习阶段要做的看课、备课、说课、试教和评课五个环节要严格过关,从而使实习生养成认真备课、严谨授课、课后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高等学校应尽量邀请水平高、能力强、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担任实习的指导工作,还要制度相应的激励制度,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篇5:语文教学怪象原因及应对策略论文

语文教学怪象原因及应对策略论文

摘要:

语文学科一直是各个教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其不仅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能够指导学生更加科学地探索社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开始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与方式,但受到学生本身、传统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当前语文教学中仍存在诸如教学错位等怪象,直接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以语文教学怪象为基础,简要分析其出现原因,重点探究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

语文课程;怪象;传统文化;教学方式

语文学科作为不同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多数学校都比较重视语文教学,但就当前学生学习效果而言,语文教学质量仍有待提升,学生本身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待提升。如何突破语文教学的“瓶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当前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深入分析语文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常见怪象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受到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语文课堂中仍存在以下几种常见的怪象:

(一)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常态,不管是公开课还是日常教学课,教师都习惯性运用PPT等教学方式,甚至部分教师已经完全“摒弃”黑板等传统教学方式,直接利用短视频教学。学生虽然在观看视频、PPT过程中兴趣盎然,但就其实际效果而言,学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网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说教意味较为严重

语文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因此,部分教师为渗透德育教育、传播传统美德,过于强调语文中的“大”道理,将语文课堂转变成说教的场所,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会使得语文教学脱离教材内容,直接降低学生语文成绩,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堂目标华而不实

课堂目标是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标准,但部分教师在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追求目标上的华丽,没有将目标落到实处。如“某班语文成绩在期末上升30%”等,目标较为宏大,没有制定相应的小目标,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学生主体性地位不突出

学校在每个学期前都会为教师布置对应的教学任务,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会赶教学进度,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仍以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并没有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语文教学中出现怪象的原因

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怪象,可分为教师与学生两个部分,因此,为探究怪象的原因,也可从这两方面入手,具体如下所示: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较为依赖教师,当突然转变为自主学习时,学生会出现不适应等多种问题,如在通过PPT等方式教学时,学生无法辨别出知识的重点,即习惯于教师标出知识重难点。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不高。

(二)应试教育思想较为顽固

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经历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多种重大考试,说明当前我国的影视教育思想仍较为顽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如当前高考学子,大多通过题海战术提高语文成绩,不仅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想,还形成了学生套板思想,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缺乏实用的语文常识教育与实践教育

语文常识包括文学、文字等多种形式,但通常教师仅强调文字、语音等,而忽略了文学作品,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多采取机械性训练方式,影响到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三、解决语文教学怪象的方法

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怪象,教师应在全面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更新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基于素质化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丰富学生课堂活动,进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提出不同建议时,教师应予以尊重,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前提下,科学指导学生探索。

(二)动态评价学生成绩,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为解决语文怪象问题,教师应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转变传统期末考试定高低的评价方式,以学习过程为主,动态评价学生。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全方位记录学生日常表现,多鼓励与表扬学生,引导学生体会语文,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知识运用水平。

(三)重视语文常识教育,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重视语文常识教育,主要是指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在强调字、形、义的同时,加大对文学作品整体的研究,以丰富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知识薄弱点,针对性加入语文常识,并不断创新语文常识的记忆方式,增加语文课堂的文学意味,使得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如教师可以开展“语文常识”的`小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利用学生好胜心,提升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四)渗透其他知识教学,发挥语文教学整体价值

渗透其他知识教学,如思想品德教育、生态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等,协调语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仍必须坚持以教授语文知识为基础,在确保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再合理渗透其他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其他知识丰富语文教学活动,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当前语文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直接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学校与教师应及时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良好道德品质,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丘天,田睿,王艳玲.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04):83-86.

[2]张燕.“双证制”成人高中语文教学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教学月刊,,(06):54-55.

[3]尹震华.当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探讨[J].小作家选刊,2016,(34):79.

[4]李幼玲.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02):44-46.

[5]吕家辉.欣赏者与批评者: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的角色定位[J].教学月刊,2015,(17):70-72.

[6]刘兰兰.新疆少数民族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11):180.

篇6:浅谈民族艺术班高中化学教学特征及应对策略论文

本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湘、黔、桂交界处,其中侗族学生占90.8%,艺术教育很有特色,艺术生都很有特点,而且个性鲜明。但在会考科目——化学学习过程中,很多艺术生对化学学习方法很不正确,学习主动性欠佳,出现化学学习的兴趣不够,信心不足,化学基础不牢固。所以近年来本校化学组不断的对艺术特长生的教学进行了研讨和总结,并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化学成绩不理想主要因素

民族地区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因为化学是非高考科目,这些艺术生早在初中阶段学习程度不够,基础不扎实,甚至放弃了化学学习,造成化学成绩普遍偏低,加上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知识衔接不严密,所以出现不会写氧气、水、硫酸的化学式,确实令人堪忧。

二、化学学习方法问题

艺术生在化学学习“理解记忆”和“理解应用”知识方面,能力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课前很少进行预习,课外练习基本不做,即使做些教材上的课堂练习也是乱做的,或者是抄袭的,这种没有目的的方法,对化学成绩影响很大。

三、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由于民族艺术学生普遍对化学学习目的的认识不够明确,化学课程不重视,积极性发挥不起来,所以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想方设法去解决却是心有余力而不足,所以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是必不可少的。

四、化学教学课程内容

化学课堂授课容量方面,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因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内容太少,容易变懒,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无能为力,就容易变烦,所以在因材施教内容方面,有些化学教师对于艺术生的教学,趣味性不够,实用性不强,条理性模糊,系统性不紧密,启发性不充足,也是影响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原因。

以上几点表明:要提高民族艺术生的化学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但要从艺术生的思想入手,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改变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切合实际精选教学内容,而且还要要求教师正确选用教学方式和方法。从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艺术生的科学素养。  为此笔者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为艺术学生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因材施教,根据艺术生的能力和特点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深度。做到重能力,重课程,重方法,有探究,有互动,有反思,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启发引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培养科学态度与形成学习兴趣相结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掌握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抓住重点、难点,提高使用教材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科学性,才能有效地进行学法指导,教师要加强学法研究,不研究学法就不能改进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方法的总称。如何才能达到教学良好的效果,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探究的课题。因此,教师在研究教法时,就必须研究学法,只有这样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才能同步进行。

二、让艺术生在体验探究过程中,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和探究科学知识内在潜力,激发他们化学学习兴趣就要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对于艺术生,就要少而精选用与生活,特别是与少数民族生活相关的实验内容,把平时看到的现象在实验教学中找答案,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即解决生活现象问题,又解决化学教学问题,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观察、创新能力,比如在学脂类有机物时,就讲到侗乡有名的打油茶,有的人打得好吃,有的人打得不好吃,原因是什么呢?大家都在议论纷纷,火候不够?茶叶不好?环境问题?最后看课本以后有这样结论:要用侗乡特有的茶油把茶叶炒,油脂可以把茶碱溶解,才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当然还要有侗乡的“款”文化在里面,这才是喝油茶的境界。全体同学终于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化学也是与生活有关的知识。

三、教材注重知识条理,教学内容注意趣味性的渗透

化学式一门自然科学,必须要把化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特别我们民族艺术学生教学内容,更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在讲到氯化钠的性质时,笔者从家里那一块侗乡酸鸭肉到教室,全体同学顿时热闹非凡,都在讨论好吃不好吃,就叫几个同学回答酸鸭肉怎么制作的,然后全体同学讨论氯化钠的性质,这样很容易把教材内容学好,并能学会应用。

经过几年推广应用,笔者学校的艺术生化学学习修养有很大的提高,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形成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高效才具有真实意义,使他们学习专业艺术提高到新水平。

参考文献:

[1]舒元梯.李海涛.化学教育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月第二版

[3]吴俊明.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2)

篇7: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弱化现象及应对策略论文

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弱化现象及应对策略论文

本文主要分析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弱化现象,找出淡化语法教学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语法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语言表达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新课标重视语文的人文性,淡化语文语法教学,导致学生语言水平的整体下降。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语法学习。

一、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现状

新课改后,语文教材的编写轻视语法,以“人教版”为例,必修模块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四部分,四个模块都很少涉及语法知识;选修模块只有《语言文字应用》是专题的语法知识,其他部分根本没有直接的语法教学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语法知识教学形同虚设,初中语文很淡化语法教学,高一、高二的学生没能接受系统语法知识教育,因此,语法知识成了一些学生学习的盲区。

二、淡化语法教学带来的问题

1.淡化语法,学生难以辨析和修改病句。

句子必须符合语法规范,才能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必考点,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语法知识,学生辨析句子往往只凭语感,导致出错率很高,因此,教师要系统讲授句子成分的构成,要求学生辨析病句时,要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和附加成分,然后辨析句子是否结构完整、搭配得当、排序合理、符合逻辑。

2.淡化语法,不利于学生学习文言文。

阅读经典的古文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并能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还要掌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用法,并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语法知识欠缺,教师教学费力费时,学生收效甚微,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淡化语法,严重影响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一篇文质兼美的作文,不但要有深刻的思想、一定的写作技巧,还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但是,由于学生不通语法,导致文章语意不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文章的质量。

此外,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语法受到从所未有的冲击,学生由于没有掌握规范的语法,无形中受到网络语言的不良影响。

三、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对策

教师要结合本校情况制订一套完整的高中三年的语法教学计划。此外,教师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中,也要向学生渗透语法知识,这样学生便能在实践中轻松有序地学到语法知识。语法知识的教学要贯彻以下原则:

1.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原则。

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大都是名家名篇,是写作的典范,也是语言的典范。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随文点拨语法知识,这也是学习语法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而且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语法知识。比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中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一复杂长句,由于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多,晦涩难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主干部分(“事实”“为“明证)”,这样,句子的意思就容易理解了。

2.比较教学原则

比较法是学习语言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和英语同属语言学科,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有许多相似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英汉对比、归纳,解决一些复杂的语法问题,比如通过对语文的词性和英语词性的对比,让学生掌握一些复杂的副词、介词的用法。

教学文言文语法知识可以和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古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尤其是倒装句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它涉及语序调换的问题,如分析定语后置句“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项羽之死》),教师要告诉学生,现代汉语定语一般都是放在中心语之前的,而古文则常把定语放中心语之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翻译时就应调整语序,翻译为“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

3.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原则

文章要写得好,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并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才能对文字运用自如,任意创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结合语法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写作中的语法教学主要体现在讲评这个环节,教师要从学生的作文中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病句,让学生借助语法知识修改。这些病句来自学生的作文实践中,是学生常犯的语法错误,更具示范性。

4.语法教学与培养语感相结合原则

语法教学需要一定的语感支撑,而语感的提高则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规范才能实现。从表面看起来,语感是感性的,语法是理性的。其实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不矛盾。平时写作时如果简单堆砌理性的语言,文章就一定枯燥无味,如果仅凭语感,文章肯定就会有许多不合语言规范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能将语感和语法割裂,而要使两者完美结合起来。

篇8: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论文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奠基工程,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是否能实现。而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大教学目标之一,从而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较高的德育要求。本文对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德育要求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渗透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德育

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结合《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意见》,充分发挥课程德育功能,推动学科统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德育目标之中,提升综合育人效果。

学科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因此,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德育,是摆在广大物理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改理念下的新物理课程标准,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高新课改对初中物理学科德育要求的认识,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1明确初中物理学科德育目标,有方向性的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教学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1.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如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宋代沈括在力学和光学力面的贡献,以及沈括最早记载了磁偏角,比西方哥伦布早400多年;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我国近代著名的力学家、火箭专家钱学森,它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十分广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显示了中国卫星发射技术的新成就,更显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巨大进步;“神七到神十一飞天”,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太空行走的梦想,实现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步入航天大国的行列,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老师可以进行今昔对比,让学生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感到骄傲与自豪,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使其产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1.2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客观事实出发,以实验为基础,结合有关概念、规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应举出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的.实例,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进行正确分析,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阿基米德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这些规律本身就体现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这些结论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归纳、总结出来的。

1.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物理学是一门体系严谨,结构紧密,科学性极强的学科。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学生在学习中会受到良好的科学素养的训练,其中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严格操作、认真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爱护仪器的主人翁思想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而有重点地介绍中外科学家发现重要定律和原理的过程,则可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如英国科学家焦耳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积30余年实验研究,做了400多次实验,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法拉第刻苦自学,经历十多年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会起到良好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结合物理学科教学内容进行隐性的有机渗透

2.1结合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平面镜”这节课提到“我国大约4000多年前夏王朝时代就有了铜镜”,抒发爱国情感,再引导学生感悟从“以铜为镜”到“以人为镜”的做人道理。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2.2结合当前实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授《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章时,补充讲述我国新建设的水力、火力发电站,介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简述三峡工程等,另外也要提出我国能源形势十分严峻,例如,我国煤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藏量约462吨,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而提出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能源和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是相当必要的,最后,讲述核能的开发、利用及前景。这样,通过与实际国情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社会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等意识。

3结合学生实际,利用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1)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兴趣教育。

(2)提倡学生参加科技活动。从中加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主题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积极进取,实现自我。

(3)指导生活中的物理应用。物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在学完家庭电路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家庭电路设计、家庭电路简单故障排除等,还可以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共同研究,动手实践,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4)通过举办物理讲座、开展社会调查、组织竞赛、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具有社会责任感。在物理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相应的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体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总而言之,教育是育人,育人要育心,育心就是育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渗透,需要广大物理老师根据物理知识及物理教学的特点,以课内外活动为途径,以学习内容为载体,以教育心理学原理为依据,以渗透为主要形式,激发他们的情感,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并驱动他们的行为,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作者:宋永志 单位: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2011版新《课程标准》.

[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3]《教育学》.[4]陈永敬.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J].教育界,2014,(11):18-18.

篇9: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探讨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探讨论文

初中物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如果老师一味地灌输恐怕难以达到教学的效果。所以,作为初中物理老师,要想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物理,探索更多未知的物理知识,就要采用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价值之一表现为“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只要学生对某些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意志顽强。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呢?

一、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下,我们太注重理论与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和爱好出发来进行教学,淡化了对学生创造性学习思维的提高和培养。因此,老师要转变观念,在平常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贯彻到课堂教学中,用平等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倾听他们对课堂学习效果的想法和看法。老师还要放下身段和学生交流,不要把学当成一种接受知识的机器。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熟悉的`一些现象,探究其中的物理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探究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当然,老师要对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学习活动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为学生更深一层的探索,或者为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打气、助力,并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在课堂上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有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动手、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步伐,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老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把一些难点、重点内容置入到情境当中,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不自觉地去接受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探索,会主动、会积极地去学习。因此,作为初中物理老师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巧妙地把兴趣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等方面进行日常的物理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时,为了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划过沙、滑过冰或坐过水上滑梯吗?这时你会发现会有很多同学来参与这个话题活动,毕竟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常玩的东西,和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关联。在和同学们经过交流以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应该都见过光滑的物体吧?同学们在陷入沉思后,我告诉同学们冰是比较光滑的介质,但是它也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我们滑冰在比冰面更光滑的介质上面,我们会停下来吗?等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我就可以自然地进行衔接,给他们讲解牛顿定律的相关知识,由于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都在老师的身上,教与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巧用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少不了结合理论知识,做一些实际操作,那就是实验。老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巧用实验这个能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教学方法,一定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我们知道常做的物理实验有两种,一种是全班同学都亲身参与的,运用专业实验测量仪式器,在正式实验教室去做的实验。一种就是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随时做的小实验,用以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感和形象感,主要是以老师演示为主,单个学生尝试为辅的课堂演示实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课堂演示实验主要是由老师进行操作实验的,所以,切记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要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时时关注学生,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老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发表意见,充分调动自己的理论知识,把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很好的消化。这样才能通过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参与,才能真正使实验教学发挥它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要的教学形式就是以讲解教科书为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教科书的内容。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性,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学生这种被动学习的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在教学中,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性、能动性,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学中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自觉地对未知的物理知识进行探索、研究。

篇10: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优化策略论文

【摘要】初中物理实验直接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它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今的初中物理实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怎样有效地探究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的积极主动性,培养物理思维能力和提高综合能力双管齐下。接下来,本文会从物理实验的现实情况着手,加以苏教版的初中物理为辅助材料,重点探究和讨论物理教学方法,总结出能有效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和实验能力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授课中关键内容是物理实验,在学习和进行物理实验时,学生可以加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如今的初中物理实验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物理实验教学成果难以达到理想值。借助苏教版初中物理重点探究物理实验,归纳出能够促进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物理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和探究物理的能力。

一、目前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如今,传统观念仍影响着物理实验教学,大家比较重视理论课教学却忽视实验教学,这使得实验数量不达标,实验效果也同样不达标。调研中有一个现象,老师只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内容和结果,不要求实验操作。实验中,经常是老师先演示一遍如何进行物理实验,学生再简单的效仿,进而达到实验目的。这样的物理实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物理学习态度。这种授课状况不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也很难达到新形式课程的教学要求。基于此,强化探究物理实验,完备物理教学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二、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设计提问环节

什么是探究性实验教学?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教学方式,该方式是通过在实验前和实验中期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教学新课时,老师要创造性的构造合理的问题情境,通过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发现,之前所学内容与该知识点相悖,从而发觉新知识点的正确之处。在该情境中,学生的探索欲望会油然升起,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进行实验。比如,作者在第一章描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时,首先简明扼要地提出探讨的主题———哪些因素影响摩擦力。接下来提问学生:为何车的轮子不是方的或是椭圆的而是圆的?为何我们不易在地摊上滑倒却易在光滑的地面滑倒?为何增加压力就不易在光滑的地面滑倒?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考虑问题的关键在哪,因此可以就所提出的具体探索性问题进行试验探究。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学生在进行探索试验后提出相对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基于此,身为人师,理应激励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大胆猜想现有的问题,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物理学习中,进一步促进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提高思维创造性。因此,日常授课和学习中,我们要勤思考,想出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引导方法,引导学生不要胆怯,要大胆地吐露出内心的想法。例如涉及到的摩擦力的那一章节,作者讲述该章节时,注意到教学要求需要深入思考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具体因素是什么。因此,在师生互动时,作者有目的性地鼓励学生大胆吐露并写出自己的想法。学生所提出的猜想中有合乎题目的,也有不切题的,作者让学生对之前所提出的猜想进行分类,讨论得出较合理的猜想,为下面的探究实验作了扎实的铺垫。

(三)对猜想的问题展开实验设计

每个猜想都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方能得到最后正确的答案,这也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中之重。该环节是进行后面实验探究的关键一步,它既承接了之前的物理实验设计,也启示了后面的物理实验操作,所以老师必须高度重视该环节的设计。例如讲述的摩擦力的那一章节。学生在探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在讨论结束后自己独立的设计实验。待完成具体的实验方案后,让学生沟通探讨,最终得出能够证实猜想并能够实施的方案。但是学生的能力有强有弱,大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实验,但有部分学生不能,老师可以将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搭配分组,让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实验的主力,学生相互合作探究实验。待每个学生所设计的实验完成后,老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论证实验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论证环节

何为实验论证,顾名思义,就是学生遵循实验操作指导书,正确地完成实验操作后,科学记录实验中所得的有效信息和数据,并在表格上完善实验数据,之后利用记录的信息和数据反证之前的'猜想。实验记录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是后面我们进行归纳总结的保障。所以,老师理应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实验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论证先前做出的实验猜想,这样学生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实验论证。在探究论证时,作者将会在黑板上写下每个组的实验数据,鼓励学生详细地分析所有的实验数据,进而得出与数据相符的结论。此时,我们需要注意一点,我们都不要太在意结论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将鼓励学生放在核心地位,肯定学生探索实验的过程。学生对探究实验的热情会随着老师的认可而高涨,即使在实验中知道自己的缺点,也会积极主动的去修改和完善。同时,老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取长补短,积极进行交流分析。此教学方法可以短时内提高学生独立探究实验的能力。综合以上情况,结合教学现状,掌握好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实验情况,有效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究对探究初中物理实验大有裨益。在强化物理实验时,老师不仅要通过完善自己的能力来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还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使得实验更为科学,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8)

[2]马科.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J].赤子:上中旬,(9)

篇11: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论文

如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影响因素颇多,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就需要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2.1提高理论实践结合程度

理论灌输、技能的模仿,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的效果有限,且会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法,单纯的理论灌输,不让学生发挥个性,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利影响。为此,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应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不同的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学习不尽相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加深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兴趣等方面的了解,并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第二,集中讲授,分段教学。教师可以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但是不能停留于此,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不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分段教学,让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都有所成长。第三,实践反哺。以篮球教学为例,尽管教师教授了,学生也理解了,但是要达到精通仍旧困难。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并通过对经典比赛视频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2配给足够的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是体育教学的基础,若是脱离了这些物质载体,体育教学的效果就沦为单纯的理论讲解,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为此,高校应该配给足够的教学设施。一方面要使设施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要保证教学设施的多元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场馆上,高校也应该预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课内外的'体育锻炼,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2.3完善体育教学考核方式

考核是总结、凝练、升华的步骤,要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以往的考核评价体系,大多考核评价都较为陈旧、肤浅,未能与现时代体育精神相结合,埋没了一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对学生体育习惯、体育精神的培养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此,高校应该在完善体育教学考核方式上多加努力。考核不但是对以往的总结、升华,也是对未来的激励和引导。教师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偏向对学生能力、进步等方面的考核,而不能单纯的进行常规指标的考核。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体育精神,养成良好体育习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使其认识到体育的内涵,能够通过自己的进步,逐步领悟到体育的内核,这样才能使其得到更好地发展。

2.4更新体育课程、模式

体育课程、模式是体育教学的载体,要想取得更好地体育教学效果,就需要更新体育课程、模式,使其与时代体育的发展相契合。具体来说,要主义如下两点:第一,更新课程、教材设置。在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时候,应该以终身体育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体育课程、教材一方面要与最新的体育科学、精神相契合,另一方面要保证教学的梯度化递进,做好课程的科学布局。在教材体系上,应该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诸如保龄球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第二,更新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理论、技能是需要让学生掌握的。而为了使其更高效、愉快地掌握这些内容,就需要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使其领悟体育精神,徜徉在体育锻炼的“海洋”中。

2.5提高体育教学综合素质

当前高校很多领导对体育教学的认识较为肤浅,在人才选聘上也未指定科学的标准,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是很高,导致教学缺乏人性化因素,整体的教学质量较低。为此,高校应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对老教师的培训。对已经招聘的教师,为了提高其综合素质,可以定期安排培训,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继续教育,不断充电,满足体育教学的客观要求。第二,改善招聘标准。在招聘新教师的时候,要尽量多的选择那些专业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人才,并开展入职前培训,使其了解将来将要迎接的教学,确保其能够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结语

该文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篇12: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论文

1.1理论实践结合程度低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灌输、“手把手”式教学广泛为高校所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只是将理论知识、动作要领灌输给学生,虽然能够使学生的体质得到改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却难以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体育意识。机械的教学,让学生仅仅是领略了理论、技术要领的表层,学生单纯的模仿,这样的学习和吸收过程,不但会让学生对体育的理解陷入误区,还影响学生体育的终身发展。理论固然是高校教学的重点,但是实践同样不可小觑,两者不能有效地结合,就难以发挥体育教学的效用,从而制约体育教学的发展。

1.2教学设施还比较欠缺

体育教学的开展大多都需要专门的设备、设施,设备、设施是发展专项体育,调动学生体育兴趣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很多高校的教学设施还比较简陋。或是体育器材、场地比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锻炼需求;或是体育科目比较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是高校的重要学科,是缓解学生压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缺少教学设施的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定然会受到不良的影响,这对高校的体育建设,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都会有很大制约。

1.3教学评价、内容教单一

考核评价是每个学科都难以避免的,我国的体育教学自从小学阶段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评价内容、标准较为刻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仍然将跳远、短跑、俯卧撑等作为考核项目,几乎和小学、中学的教学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的教学评价、内容,虽然具有较强的普及性,但是也埋没了许多的专项人才,对天赋上佳的学生会产生拖累,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1.4课程设置、模式教死板

现在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存在较强的继承性,是对以往的教学课程、模式精粹而成的,但是其仍旧没有脱离于传统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单一,很多内容都较为赘余,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现在很多学生都因为死板的课程、教学模式,对体育学习失去了兴趣。而兴趣的丧失不但使其缺少了一个发泄情绪的途径,也倒逼其沉迷网络、游戏,对其终身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1.5教师综合素质教低下

现在很多高校的领导,本身的教育管理精神未能与时代相契合,对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把握不当,仍然按照以往的要求来开展体育教学。由于对体育教学的期待不高,所以在择取教师的时候标准比较低,大多都只是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证书等进行简单的考核。很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管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综合素质偏低,这样就使得单调的体育课程,难以激起半点涟漪,仍旧未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篇13: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与应对策略论文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现象为基础的学科,大多数物理知识是通过物理现象的观察与实验总结出来的。目前大学物理教学普遍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教学过程直观生动,信息量大,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但是也存在弊端。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应对策略。

1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特别是在模拟物理现象方面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例如劈尖干涉中干涉条纹的移动、振动、波动等现象,物理图像非常清晰,便于师生交流。

信息量大,以较少的学时数完成很大的教学任务。与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比有很大的优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既节约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又增加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有利于知识的认知。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类接受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视觉,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中的图像、动画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篇14: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与应对策略论文

2.1 黑板向课件大搬家。有些教师没有处理好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甚至为了减少板书内容,所做的课件基本是黑板板书内容的大搬家。课堂教学犹如播放了一遍幻灯片,只是将课件内容一页一页往下翻。尤其是一些教师把例题、练习题等内容也制作在课件中,甚至离开了多媒体就不会讲课。

这是多媒体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要求精心制作课件,要做到主次分明,切忌面面俱到。该由教师讲解的内容就要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详细生动地讲解。否则,单一的多媒体教学,就会导致按照课件呆板地念,使多媒体教学变成现代版的照本宣科。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堂课下来学生都看着大屏幕,教师只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2.2 由于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一堂课的知识量比传统教学方法大很多,学生在听课时没有时间去思考,更没有时间做笔记。

对于这个问题,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辅助教学的关系,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因此在使用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把握节奏,在重点、难点问题上速度要放慢,要让学生来的及看清楚、有思考的余地、还要有记录要点的“间隙”。教师要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控制学习进度,注意课堂反馈。

2.3 一味使用多媒体课件弱化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对逻辑推理能力的养成有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这也是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物理模型的建立、定理的证明以及一些推导和演算过程中,不仅要讲清讲透,还应同时在黑板上边作图边分析边推导。例如推导过程、数学上的处理方法、物体的受力分析等等就必须用粉笔在黑板上一步步的'做并详细的讲解。这样的过程是教师思维过程的体现,能够引导着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有些问题必须在课件上处理时,教师要适当控制节奏,让定律、公式、矢量一行行一个个地出现。例如在讲解由传播方向相反的两个行波叠加形成驻波时,既要通过动画演示叠加的过程,又要同时在黑板上进行推导,将两个方面对比分析,这样学生就会理解的比较透彻。

2.4 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受束缚,教师往往被固定在某一位置对着电脑讲课,使得教师的肢体语言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这是多媒体教学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尽可能使用具有翻页功能的激光笔,这样可以把教师从某一位置上解脱出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教学情景的设计者,需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应针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根据教学要求确定自己的课件内容,将知识点规划出清晰的层次。这样多媒体教学不仅不会束缚教师的手脚,还会发挥出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内容。

3 结论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研究,坚持课堂教学的教师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机结合。同时应结合大学物理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消除它的弊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文蔚。物理学(第四版)上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周一平。多媒体手段与大学物理教学整体组合模式探讨[J]。 大学教育科学,(1):62―66

[3] 张鸿军。物理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问题与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7):93―95

篇15:利润类应用题教学的思考的策略应对论文

利润类应用题教学的思考的策略应对论文

利润问题是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4个典型例题之一,也是初中阶段用方程思想和模型解决的最后一个应用题. 我在利润类应用题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 课前思考

苏科版九上“ 4.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问题4是:

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 为了扩大销售,增加赢利,商场决定采取降价措施. 经调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会多售出2件. 如果商场通过销售这批衬衫每天要赢利1200元,衬衫的单价应降多少元?

1. 学情分析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中的利润类问题,数量关系较多且复杂,很多学生读完题后,不知其所以然,即不知从哪里入手分析,不知道该题型的数量相等关系是什么. 所以一旦出现此类考题,失分面就非常大,不过,此题型是中考重要题型. 许多教师利用课本上的列表法梳理数量关系,但到具体问题时,却很少有学生通过列表分析数量关系,所以最后还是有很多学生不会解题;有的教师则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教学,成绩好的学生解答后,让其说出方法,教师再强调,随后让学生解答其他类似类型的题目,但效果还是不好. 这里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利润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教学难点是寻找利润类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2. 从生活出发,提纲挈领

利润类问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问题的落脚点在于“降价(提价)后获得总利润××元”. 我将“降价(提价)后获得总利润××元”定义为关键词,由题意可得“降价(提价)后每件利润×降价(提价)后所售件数=降价(提价)后获得总利润××元”. 设好未知数后,结合题中已知量,寻找“降价(提价)后每件利润”“ 降价(提价)后所售件数”,从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关键词”好比“牛鼻子”,再强壮、再有劲的牛,只要牵住它的鼻子,它一定会乖乖地跟你走.

■ 课堂实践

1. 分析、解决问题

师:商场销售这批衬衫,平均每天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每天赢利多少元?

生1:每天赢利40×20=800(元).

师:现在商场要赢利1200元,商场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2:商场采取了降价措施.

师:具体解释一下“降价措施”?

生2:在一定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2件.

师:为什么衬衫降价,赢利还多了呢?

生3:薄利多销,衬衫的`单价虽然降了,每件赢利少了,但是,商场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多了,这样,每天的赢利就多了.

师:说得对!那么,谁等于1200?即,本题的相等关系式是什么?

(学生思考一下)

生1:降价后每件的赢利×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1200元.

师:若设衬衫的单价应降x元,那么,降价后每件衬衫赢利多少元?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是多少?

生4:降价后每件赢利(40-x)元,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是(20+2x)件.

师:请大家在座位上列出方程.

(学生在座位上列方程,教师巡视后,让学生口答列方程)

生5:(40-x)(20+2x)=1200.

师:很好,与生5列的不一样或没列出来的请举手!

(教师环顾四周,发现三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没列出来)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题是谁统领着方程?

生3:1200元.

师:对,因为最后“要赢利1200元”,所以由1200元出发,寻找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和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所以“1200元”就是本题的关键词,就是本题的“牛鼻子”,只要抓住这个“牛鼻子”,整个题意的相等关系式以及方程就列出来了. 下面请大家体会和交流一下!

(教师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并与学生交流)

师 :下面,我们将本题解答完,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解方程.

(教师巡视、指导)

师:方程的解是多少?(师板书x1=10,x2=20)需要对此取舍吗?

生6:不要,因为降价10元或20元都能得到赢利1200元.

师:谁再解释一下?

生7:降价10元,就是降价后,每件赢利30元,售出40件;降价20元,就是降价后,每件赢利20元,售出60件.

师:大家理解了吗?

学生齐:理解了!

2. 引申拓展

师:本题若在“增加赢利”后,增加“减少库存”,怎样办?

(学生思考后开始跃跃欲试)

生8:将结果x=10舍去即可.

师:为什么?

生8:减少库存就是多卖出件数,只要降得价多就行了.

师:很好!所以大家在解题后要认真审题,检验所得的问题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师:若将“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2件”改为“衬衫的单价每降3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6件”,怎么办?方程怎样列?

生9:按题意,只要求出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要多售出多少件就可以了,所以方程是(40-x)·20+■x=1200.

师:解答应用题,要切实理解数量关系,条件变化了,要把握不变的部分. 将本题的“每件赢利40元”改为“进价50元,售价90元”又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教师又对问题进行引申,学生交流热烈,较好地理解了利润类问题的数量关系.

3. 小结、解释说明

师: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利润类问题,涉及的数量关系较多,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赢利多少”,这个“赢利多少”就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词,它好比一头牛的牛鼻子,只要牵住牛鼻子,这头牛再强壮或不听话,它也会乖乖地跟你走. 例如,课本中的问题4或类似题,只要抓住“赢利1200元”等,就能找出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是(40-x)元,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是(20+2x)件,从而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解方程后,对结果进行处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4. 巩固应用,拓展创新

第一组: 4人板演,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做.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3、4两题.

(1)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每千克能获得20元利润,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1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1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并尽快减少库存,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2)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每千克能获得20元利润,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1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1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3)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时,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1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1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要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4)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时,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2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2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则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第二组:一人板演,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做.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设未知数和问题的处理.

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时,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2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可增加2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每千克核桃应定价多少元?该商店应售出核桃多少千克?

第三组: 一人板演,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做.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题型的变化.

某越剧团准备在市大剧院演出,该剧院能容纳1200人. 经调研,如果票价定为30元,那么门票可以全部售完,门票价格每增加1元,售出的门票数就减少30张. 如果想获得36750元的门票收入,票价应定为多少元?

三组题板演后,讲评、纠正,强调由关键词出发寻找相等数量关系的方法,然后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是作业纸),下课.

■ 课后思考

1. 打通了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是解决应用题的基础,解决应用题若没有解题思路,将很难继续下去. 应用题是教、学的难点,难点在于解题的入口和分析数量关系,以及寻找相等数量关系. 应用题是数学知识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读完题,从哪儿入手,往下的路怎么走,简单地说就是往下要做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教师必须给学生理出路子,否则,学生拿到应用题后会无从下手,更别说解决问题了. 本课教学较好地打通了解题思路. 由读题理解“平均每天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可以求得什么入手,再到“要赢利1200元,商场采取了什么措施”,最后到“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1200元”,从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显得自然、合情合理,学生也接受得顺畅和轻松,应用起来,有路子可走.

2. 抓住了解题关键

解题关键就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即,读完题后,首先要从哪里开始突破,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课教学给学生提炼出“要赢利1200元”的问题的落脚点为解题的关键词,由它出发,寻找“降价后每件衬衫的赢利和降价后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从而解决问题. “关键词”在教学中被形象地比喻为“牛鼻子”,学生感到很亲切,今后学生在解决此类应用题时,读完题,一定都首先去找“牛鼻子”,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向性就会变得非常明确.

3. 突破了全部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建模的过程. 从现实生活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方程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抓关键词、理思路、寻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其实就是一套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很好方法. 我在此前的一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不等式(组)应用题的教学中,采用了“抓关键词,牵牛鼻子”的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 强化了巩固和应用

巩固和应用不仅要体现在新授后的练习,更应当体现在探究上,当然,更应当的是探究的训练和巩固应用训练应当对应,只有这样,“教”和“学”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到位. 本课在探究阶段就出现引申问题和问题串,层层递进,使知识和难度很自然加深,学生会感到有难度,但还是能够着;巩固应用阶段,结合探究阶段的对应训练和拓展训练,教学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所以,应用题教学的方法适合学生,再加上到位训练,效果一定会好

篇16: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原动力。学生在探知知识时,浓厚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况下学习。文章首先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与训练学生的心理特征,阐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途径。

关键字: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学习兴趣

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初中物理一直伴随学生整个初中求学生涯。由于初中物理自身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由于初中生大多处在成长阶段,很难具备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刚刚接触到的物理知识存在恐惧心理,使学生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物理学科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显得格外重要。

一、初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生心理特点分析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应当对学生心理进行分析,将物理教学特点与学生心理状况相结合,显著增强教学效果。初中生大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内心对外界世界充满好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思维活跃。然而,初中生同样面临心灵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问题。开始学习物理知识时,初中生往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造成心理上的创伤,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讨厌物理学科。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内容非常抽象,需要一定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学好物理。这些要求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而言相对较高。在教学阶段,教师如果能把握教学尺度,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一旦没有把握好教学尺度,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厌恶物理学科,害怕物理学科。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发现优质教学切入点进行教学。

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学生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一)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在众多物理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很多抽象物理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好学好问的特点,充分运用物理实验,教会学生物理知识。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硬纸片放于盛满水的杯子上,然后将杯子倒立,使学生观察到杯中水未流出,硬纸片未被水冲掉的物理现象。学生看到此景时往往感到非常惊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实验的神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器官,激发学习热情。

(二)从生活入手,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习兴趣。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改变自身角色,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并最终发现正确答案。实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实验,找出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物理是一门源自生活的学科,很多生活常识中包含丰富物理知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尽可能取用生活材料进行试验,避免替代品进行试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应当给予鼓励,不能给予不耐烦的回答,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三)加强初中物理课堂趣味性,深化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设施上,学校应加大对物理硬件设施的投入,配齐物理教学实验室,并配用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为学生物理实验提供有力后盾。另外学校应该利用信息手段优化物理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积极使用网上资源,拓宽学生思维和视野,提升物理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针对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各类资源,尤其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新闻。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伟大物理学家的一些趣味故事,如牛顿煮手表的故事。另外在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发展规律,按教学难度由易向难、循序推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

(四)灵活运用教法,创设物理情境,巩固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选择最优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使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对比论证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更深地理解学习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于危险性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代替。物理实验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物理课的趣味性、形象性,提升物理课教学质量。通过合理创建不同的实验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使学生主动记忆知识点,积极探索未知点,为学生创新打下基础。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只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学习,如鼓励学生参加物理兴趣小组、参加课外辅导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课外读书活动,多读有关书籍,使学生视野变得更开阔,让学生跟上最新时代发展潮流。如我国正在进行的北斗卫星、低碳经济、高铁速度、核辐射等与物理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科学实验。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知识竞赛问答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作者:郎永丽 王丽雪 单位:农安县开安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殿爽.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1).

[2]刘哲.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师版),(4).

[3]丁兰华.引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5).

篇17: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论文

一、设置问题

问题的设计同合作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围绕着一些问题进行的,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所以,教师对合作学习问题的设置必须要仔细。首先,要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电路图的设计,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了让结论更加普遍,我们需要对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怎样的改变?”通过讨论之后,学生就可以找出两个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其次,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例如:在进行电压这堂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神门相同点和不同点,虽然学生们在一起的讨论相当热闹,但是这一问题的答案都在书本上,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二、有效分组

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时,分组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是要对全班同学的分组进行认真的研究。在进行分组时,不是将学生进行随机的分组,而是综合考虑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别、性格和脾气。对内,老师分配的小组需要每个同学能够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而且能够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对外,小组之间能够进行公平又激烈的竞争。然后进行适时分组。这里的分组就是要求一些同学负责收集资料,一些同学负责发言,每个同学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合理评价

合作学习中,评价工作要将小组评价和小组中的个人评价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对小组的评价主要是查看小组中的成员分工是否明确,学生的个人能力同分工是否相符;而评价个人时则是查看学生参加合作学习时是否积极,最后,查看探究是否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与此同时,评价需要帮助同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四、小结

总而言之,育人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合作学习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策略。但是,老师在运用这项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分组和评价三个方面。

篇18: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策略论文

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策略论文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证学生学习与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体育教学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为此,高职院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本人,都应该重视体育教学活动.

一、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模式单一成为目前我国各阶段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共同问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采取传统的“讲、练、模仿”的教学方式,不懂得采用多变、高效的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率。而且,当前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对学生体育课程内容学习程度的判定作为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依据,忽略了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看法,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阻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体育教学设备不完善体育教学对设备器材的要求较高,比如篮球课程的学习需要篮球、乒乓球课程的学习需要球案等,但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体育硬件设备的完善存在巨大的缺陷。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增加对体育设备器材的需求也应随之增加,但高职院校对完善体育设备没有投入应有的资金,导致体育设备短缺,影响了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体育器材的短缺,增加了对体育器材的使用频率,加快了体育器材的磨损和消耗,但校方对体育器材的维修不够及时,导致大多数体育器材存在较大缺损,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使用,甚至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

(三)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对学习内容的看法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但高职院校中往往是以班级为整体进行体育教学,欠缺对每个学生个体的考虑,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较弱,导致学生对教师体育教学存在不满,降低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热情.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就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从而阻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出现问题的成因

(一)对体育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不重视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教学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忽视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对体育的不重视,会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看法,使学生丧失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学校在体育硬件设备投入不足.

(二)没有科学的教学规划,缺乏针对性学习教学规划是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不仅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还能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安排做出改变以提高教学效率.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体育课程没有科学的规划,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较低,在进行完课堂基础的身体锻炼后,大多数教师都是安排学生自由活动,没有对学生做出明确的任务规划,学生缺乏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高职院校没有对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参与度。

三、解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对学生开展针对性体育教学高职院校在对学生所学体育课程的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使学生可以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对此,高职院校可将各年级学生的体育课程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并开设多种内容的体育课程,保证学生能够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比如:部分学生喜欢篮球运动或是足球运动,学校就可在体育课程上开设与这些体育运动相关的课程,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

(二)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高职院校和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对体育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想要学习的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比如:学生在篮球课程上想学习到三步上篮或是灌篮等较酷炫的篮球技能,教师就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增加这部分的教学安排,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学校要增加对体育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完善各种体育设备并积极对出现破损的体育器材进行维修,保证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进行安全的体育学习和锻炼。

总之,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也会对学生的性格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此,高职院校应针对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做出积极的改变,以完善体育教学现状,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希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74,76.

篇19:高职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及应对策略论文

高职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及应对策略论文

[论文摘要]在高职院校中不管是理工科还是经济管理类都将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后继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工具。文章就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论文关键词]高职数学影响学习因素应对策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在高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基础学科的高等数学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数学整体水平仍然很低,数学学习效果一直不理想,教育者们一直在努力,力争探索出一条适合目前高职数学教学的途径,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深入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的因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一、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1。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存在自卑心理。近些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招生的扩大,学生入学率逐渐升高。成绩优秀的学生考入了重点大学,比较好的学生进入了普通类本科,而高职类院校的招生则属于最后录取批次,生源质量差,学生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特别是数学水平,与考入本科的学生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些学生无论是智力、学习习惯,还是能力、方法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深深地感到,他们在进校时心态不佳,往往因为自己高考不理想而具有自卑心理,总是认为自己已经被淘汰,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于是,就得过且过,没有学习动机,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安排存在问题。(1)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部分教育者及学生眼中,似乎可有可无,于是,高等数学教学的课时数和教学内容被再三压缩和删减,甚至不开这门课。(2)教材不规范,具有科学体系的高职教材尚未完全形成。现行教材内容的编写又很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注重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它的应用,注重知识本身内容而忽视了其实际背景,完全是专业数学的一种简化,不能充分体现现代数学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3)基于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的因素,教师常常为了完成学期的教学任务而疲于追赶进度,一些重要的内容难以展开,难以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了厌烦情绪,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最终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3。教学方法单调。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们探索出了许多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为高职教学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之中,不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余地,数学的学习仍然局限于课堂之内。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另外,有的高职学校的教学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学中缺少层次,从而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很好地适应不同专业的需要,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4。社会用工的需求与劳动报酬的现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多年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读书是改变人生的主要途径。但现实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高校招生急剧扩大的今天,本科生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危机,更何况专科生。许多好的单位招聘时,第一条件就是全日制本科,否则免谈。另外,用工单位对专科生的劳动报酬平均在一千元左右,缺少明确的调整工资方案,毕业生往往感到前途渺茫,没有希望。因此,他们认为在校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以后的工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应对策略

1。树立信心,端正态度,建立自主学习的模式。没有信心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习者自主学习自然无法开展下去。在数学学习中有两种态度至关重要,一种是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持的态度,第二种是他们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能力所持的态度。如果学习者错误地认为数学学习只有在传统的课堂里由教师指导、讲授并组织活动,而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思路才能成功,那么他们就会对以培养自主学习为目标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动于衷,甚至有抵触情绪,他们的成功几率也就会因此而减小。所以,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而消极的态度则会减弱学习动机。

要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必须采取以下的措施:(1)鼓励学生,提高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受学习者控制的认知过程,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努力和坚持,学生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意识到了自己是认知主体,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他们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策略,成为自主学习者。(2)在学习者自主模式下,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认知优势,使用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3)教师本身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做到自身自主,进而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积极指导学生有效学习。(4)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的学习动机是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为数学学习创造条件可以增强数学学习的动机。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并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2。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要求,进行分层次、模块式教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应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来实现,让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历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数学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要把以课堂为中心转移到课堂以外,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特别是多开展实践教学,让数学充分融入专业实践中去,以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具体采取的措施有:(1)对数学基础弱的'学生加强基础部分的学习,采用直接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最实用、最直接、最贴近专业的数学知识,以期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把应用数学部分与专业进行整合,分成模块,用有限的课时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顺利完成高职阶段的学习任务。(2)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精讲精练,力求使学生完全掌握。这些训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中常用的数学工具和基本的数学思想,以满足后继课程对数学的需要,同时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应用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改编教材,让数学内容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4)高职院校所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的版本比较多,笔者认为教学的出发点必须以学生为本,因此,任课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课对数学的需求程度,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对于专业课用不上或使用较少的内容可以降低要求。如应用电子专业应讲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内容,而对于经济类专业则应该加入线性代数的知识和概率统计的知识。另外,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讲授中加入一些数学史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研究与发展过程,了解数学家的生活故事,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加入一些现实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事例,增加学生的数学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出数学中的美。

3。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把课堂教学时间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职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它也必将带来数学教学的深刻变化。如何将课堂的时间延伸到课堂之外呢?具体的策略如下:(1)教师教授内容前,应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包括要看的参考资料。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查找,收集整理,最后由教师在课堂上解决,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提高效率。例如,学习函数极限概念时,对函数的极限定义的“ε―N”“ε―δ”语言感到很难理解,而教材中都是在讲ε、δ要多么小就有多么小,就是没讲为什么要这么小。由于布置了提前预习,学生可以进行多方的搜集,所以教师讲课时只要重点把极限定义的“ε―N”“ε―δ”语言给学生讲清楚就行了。(2)教师必须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尊重、肯定、信任,往往被学生视为一种社会认可,同时也是学生投入学习的一种动力,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3)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教学中我们就不能再局限于黑板与讲台了,而应该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软件平台,甚至利用远程教育与其他高校进行远程合作,聘请专家进行网上授课,共享其成功的教学经验,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外部刺激和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教学中难以表达和理解的数学问题变得容易,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与保持,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同时,计算机还可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4。破除陈旧观念,树立终身创业的思想。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抱怨说这社会不好,空有一身才华却得不到施展。其实不然,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我们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为动力,以崛起为目标,破除陈旧观念和习惯模式,倡导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具体策略如下:(1)加强对高职在校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思想的学习与培训,向学生讲明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让学生明白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能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2)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教育,让学生理解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他们不同于科研人员,他们要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

总之,高职数学教学应注意自身的体系和特点,教师要准确认识数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鼓励学生,相信学生,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应用环节的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体现数学的实用性、有效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探索适合各专业的高职数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是摆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工作者面前一项长期的任务,教育工作者们应再接再厉,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状况,拿出适合我们现阶段高职数学教育的好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小学教师作文教学论文

《高中的政治学困生转化对策研究》研究心得

大学生学习兴趣调查与教育改革探讨论文

浅谈初中生物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

教育管理论文选题

高中化学论文:当前实施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学生性格差异与英语教学策略

高三学生物理学习现状与教学策略论文

学业不良高中生物理教学应对策略探究论文
《学业不良高中生物理教学应对策略探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学业不良高中生物理教学应对策略探究论文(共19篇)】相关文章:

关于的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2022-07-13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题目2022-11-06

问题的,探究,解决,学生作文,奴性2022-11-07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论文2023-09-11

浅谈中职学校课余运动队心理训练策略研究的论文2023-04-05

体育教研部工作计划2022-05-07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2023-03-09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2023-05-21

浅谈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论文2022-05-08

化学心理研究建议教育论文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