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小论文?运用故事教学生动会话课堂(精选9篇)由网友“王了个嗖嗖”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学英语教学小论文?运用故事教学生动会话课堂,欢迎阅读借鉴。
篇1:小学英语教学小论文 运用故事教学生动会话课堂
小学英语教学小论文 运用故事教学生动会话课堂
小学英语教学小论文 运用故事教学生动会话课堂作者/ 袁雯
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枯燥单调的,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听,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有完整意义的事物的理解和记忆程度比对枯燥乏味的事物的理解和记忆程度要高得多。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生动幽默、通俗易懂的故事,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一、在情境中运用故事教学,感知其意义,提高语言的有效性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应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故事发展的特定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学习,在轻松的气氛中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一个设计者,可以把整节课编成一个故事,带领大家融入故事,享受知识。比如学生在学习3A unit 1 《Hello!》这一课的复习课时,我把本册书的两个小主角“Bobby”和“Sam”联系这课的主要内容创编成了一个故事:One day,Bobby meets Sam,he’s very happy,he says:…请你和Bobby交流,为自己赢得一张进入欢乐谷的门票。(这里的情境创设贴近生活,学生乐于参与,同时也复习了打招呼的用语) Now he invited Sam to “欢乐谷”with him.(PPT出示欢乐谷的场景)look,this is “欢乐谷”,here are “Big balloon”“Letters island ”“Cartoon stage”“Music boat”and“Movie Castle”。(每个地方都是一个活动,邀请学生与Bobby、Sam一起畅游欢乐谷,一起闯关,最终比一比成绩)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非常高,感觉身临其境,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真正体现了故事教学的教学目的。
学生往往会对自己所熟悉的故事更感兴趣,所以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利用一些学生所熟知的童话故事或寓言等来呈现知识,操练内容。(范文网 )如在学习5A Unit 6 《Doing house work》这一课中,为了巩固现在进行时的语法教学,我用了一个学生所熟知的小故事《龟兔赛跑》。语法的学习本是很无趣、枯燥的,但是故事图片一出示,学生的眼前一亮,都不由得读起小鸟和乌龟的对话来……
以这样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点,为学生创设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孩子半听半猜,更被它牢牢地吸引住了。对于处在“语言敏感时期”的儿童来说,故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在口语训练中运用故事教学,培养学生组织和使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口语表达是一个输出环节,应该视为“终极产品”之一,也是极力开展学生活动的重要动力。传统的口语教学法有:问答、游戏、对话、看图说话、讲故事、口头复述,口头作文与报告等。而低年级的学生在刚刚接触到英语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故事教学方法,如模拟与角色扮演、看图配音等。与此同时,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其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故事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或表演故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们用大脑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够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要运用故事教学法把英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让学生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说英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故事的情境当中去,使他们积极地思考,很愉悦地表达内容,并鼓励他们积极思维,学会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创新。
三、在阅读训练中运用故事教学,使学生获得使用语言实践的体验
当学生的词汇、语法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自然过渡到一个学习语言的特别时期――“阅读饥渴期”。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学习,这个时期都非常重要。把握好学生“使用语言实践的成功体验”这一点进行正确引导,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1. 通过读故事,学习新单词
教师通过选择或自编一些趣味性强且简单易学的故事来呈现新单词,可以让小学生在语境中去体会新的单词,同时故事都具有趣味性,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 I got a new bike.It is fast.I like it.
Ho!Ho!I got a new car.It is faster than your bike.Your bike is too slow.
Ha!Ha!I got a new motorcycle.It is faster than your car.Your car is too slow.
Hee!Hee!Hee!I got a new airplane.It is faster than your motorcycle. Your motorcycle is too slow.My airplane is the fastest.在这个小故事中,教师用学生认识的4种交通工具及它们的行驶速度来认识单词fast, fast的比较级faster和最高级fastest及fast的反义词slow。学生不用教师的解释,自己在阅读中就能领会到其意,这样的主动接受比被动接受更加印象深刻,并且也掌握了比较级、最高级这一难点。
2. 通过读故事,丰富生活阅历
学生阅读故事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世界,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拓展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丰富生活阅历,理解一些简单的道理。比如通过阅读Ma Liang学会了助人为乐;通过阅读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City Mouse了解了不同的生活方式……由于这些多方面的、精彩而有趣的故事,使得学生会更加热爱阅读。
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能为学生的童年平添丰富的精神享受,是幸福童年的一个永远抹不掉的音符。既然孩子们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那我们何不借故事的力量,让学生步入英语的世界,使英语学习更轻松、更有效!
(江苏省金坛市洮西小学)
篇2:浅谈Groupwork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Groupwork教学论文
浅谈Groupwork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Groupwork教学论文
Groupwork是英语课堂上比较多见的形式,运用得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东方红小学这次开放周的两节展示课:《On the Farm》《What Are You Doing? 》都有很多的Groupwork,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学生在这个环节表现得很精彩,他们创编的Chant和Dialogue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Groupwork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开展Groupwork,提高学习效率,值得我们思考。下面我就听课后的感受谈谈自己对Groupwork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这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尝试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教会学生学习英语。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法的转变,Groupwork是课堂教学中应用得较多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Groupwork就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合作来学习英语。它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小学英语课带来了生机。它不仅增加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学习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Groupwork,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Groupwork精神。在横向信息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Groupwork,学会尊重别人。教师已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组织者,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参与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在Groupwork活动中,大家都在为获得共同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努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依靠,共同进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一、Groupwork在教学中的作用
1、操练巩固了所学知识,发展了交际能力 《课程标准》强调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学生对新授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了解和掌握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他们是否能在适当的情景中恰当地运用。小组活动为语言知识的吸收、转化、应用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Miss Li引导学生通过pairwork, groupwork等小组活动进行大量真实而有效的操练,加深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使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成为可能。
2、增加了课堂操练的容量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Groupwork的展开,使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得以有效拓展。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存在的困惑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充分关注和积极帮助,特别避免了“后进生”在课堂上被冷落的可能。Groupwork满足了小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要,学生容易进入一种自由宽松的心理状态,可以无拘无束得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在相互启发中提高的认识方式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二、Groupwork在教学中的实施
1、课上合作Miss Li在呈现新的'句型后就及时地进入了Groupwork操练这一环节,让学生熟悉、练习新的功能项目。学生在紧张热烈的高频率练习中,可以脑、口、手并用,很快就可以掌握新的语言项目。基本可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开口,后进生也能跟得上。而在进入practice和consolidation阶段后,小组间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看图讨论、看图说话、小组调查等方式运用得较多。通过分角色活动,学生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能力较长时间地处于积极、高涨的状态之中,表演书本内容的同时还能创造性地进行改编、添加,将以前学过的语言知识活学活用。另外,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往往在表演中,为了小组的荣誉,学生们相互帮助,学习主动灵活。
2、课外合作英语学习有着很强的延续性,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菠还需要学生课外大量的投入,作为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学生间可以进行作业合作。如在教完《On the farm》课后可以安排学生do a survey ,小组展开调查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该单元的重点内容,这也是小组成员间听、模仿对话的一个机会,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大大增强,学生的英语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三、Groupwork的组织方法
1、教会学生交流与倾听关系到Groupwork能否顺利进行,在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运用英语进行表达。讨论时避免大声吵闹提醒学生只要小组内听见即可,并不一定要很大声,要尊重别人,不影响别的小组。
2、明确活动的规则和要求 为保证Groupwork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活动前要将活动的要求和规则讲清楚,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白,中低年级有时需要教师的行为示范。另外,根据活动中所用语言知识的难易度,教师也要考虑到分组的科学性和活动的可操作性,考虑到最终的效果。当前“Groupwork”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心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增加团队精神,能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怎样有效的开展这项活动,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Groupwork的实效性。
篇3:论文: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运用
论文: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运用
课堂提问是目前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有人称提问是教师的常规武器,可以使孩子产生疑问,促进思维的提升。科学课堂上,我们一直提倡基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教学,而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形式。教师从问题的精心设计,有计划、因地制宜地实施,到对学生的及时评价,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保证了教学效果。当前学校实行素质教育,花更少的时间培养孩子更强的能力,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提问几乎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故提高课堂提问效率,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值得深入探究。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能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设计课堂研究的方法及步骤,进而进行实验。在这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师生问答、激发生生问答讨论的形式,不断引导学生的思考,将学生的想法落实到课堂探究中。这些促进学生思维的课堂行为,可以说都是通过不断深入的提问达到效果的。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教师要在课堂中将提问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深入思考: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
学生在课堂上的亲身经历,最好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重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识发生论,揭示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7-11岁的儿童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能够根据具体的表象进行推理,能根据内在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和分析。我们要引起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同感,就必须要创设生动、自然、贴切的情境,给教学内容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促进孩子们将自己的经验世界与认知对象发生互动,使“同化和顺应”过程得以顺利完成。生活是创设情境的源泉,对于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思考是促进学生探究的动力。虽然我们无法将生活现实搬到课堂上来,但我们可以借助来自生活经验的二手资料、多媒体图片、视频等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对科学现象的思考,让学科学变成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亲身经历之于科学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情境来源于生活中的场景,生活中的问题产生了科学探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生活经验,设计好教学情境,从中而来的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保持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
二、好的问题设计是基础
在课堂设计中,一般可以先设计主线的问题,这些会涉及本课的重点内容。然后再根据主题,逐步拓展,形成分支的小问题,这样逐层分解,逐层递进,更有利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精心备课,当然对于课堂的提问更是斟酌再三。针对科学课不同的课型,问题的设计也不尽相同。
1.知识型: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一些知识。这部分知识以学生接受为主,教师或讲述或通过多媒体手段来介绍。这样的课型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尽量考虑到借问题引起孩子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并保持一段时间。
2.观察型:孩子在这样的课中需要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一些物体的特征和作用。这种课设计的问题需要从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出发点出发,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设计出具有层次的问题。并且通过提问不断激发学生之间的不同想法,让观察更全面。
3.探究型:重在引导孩子探究未知问题。其提问方式应围绕着各个年龄段孩子思维的发展水平,从孩子的角度来设计问题,本着从简单到复杂的观点来设计。在合适的时间提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引发孩子思维的发散和聚合。开放性问题能够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及聆听别的不同意见,但是封闭性问题仍然是必需的,它能够让教师了解孩子目前的知识发展水平,并以此来做出策略的改变等。就拿《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这课来说,问题设计就是由表及里的。①我们刚才在美丽的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同学们找得都很认真,特别是第几组、第几组,那同学们都找到了吗?②小组内有没有意见?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在组内消化;全班呢?③这些有生命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引发孩子的讨论;④为什么喝水是有生命物体必备的条件?进一步引领孩子探讨事物的本质,一步步了解有生命的物体所具有的特征。
三、问题的实施是关键
1.提出问题的时机
在课堂上,孩子的思维是跟着教师的问题走的,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合适的问题对孩子的思维和整个课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孩子在多次这样的思考后,会逐渐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会自然地去思考。
2.根据孩子的反应调整提问
首先,得给孩子充分的思考时间,并且孩子的思维都是不可预测的,特别是在课堂生成中,孩子的回答往往能够改变课堂的顺序,让课堂变得更精彩。在《冷热与温度》一节公开课中,教师提问:热水变冷的过程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同学们预测一下。课堂进入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学生好像不是很理解,可能四年级的孩子对于规律这个词还没有较清楚的认知,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如在后面多增加几个选项,“热水变冷的过程中温度是均匀下降的,还是先快后慢,还是先慢后快,还是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呢?”虽然学生的一致反映是均匀下降,但是显然他们已经理解了老师所提问的问题了。
3.把握问题难度,启发孩子创造思维
课堂提问时,按照孩子的认识特点,抓住主要内容,精心设计提问,先提出较容易回答的问题,使全班大部分孩子能回答出来,这样有利于增强孩子回答问题的信心,扫除心理上的障碍,促使孩子积极动脑。所以教师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引起孩子的求知欲,提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能太深让孩子摸不着边。我在教授“简单的机械”这一单元,复习课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过的'简单机械有哪几类?”孩子们答到,“筷子、剪刀…”刚开始,我还挺生气的,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对呢。上了几个班下来,都是这样,我开始从自身寻找原因。在上新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说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机械”,孩子们都知道他们都是机械,然而五年级的孩子还没有什么总结能力,他们只能说出具体的例子,而不是说出一类物体。一个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让我对孩子有了误解,我深感惭愧。
4.对孩子回答的评价
对孩子的回答做出评价是必需的。小学生阶段的孩子非常注重老师对他的评价,一从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表扬中来,二从回答问题老师对他的评价来判断。教师在课程中不经意的评价往往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三年级的小D是个调皮的小男生,刚开始学习科学,每次都显得特别兴奋,跟附近的小朋友聊一聊,四处看看,甚至有次班级有老师在后面听课,他都不能控制自己。我很生气,但是并没有把他拉过来教训他一顿。因为这样做向他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老师除了骂他,并不能把他怎么样,怎么办呢?一次课上偶然的机会,我表扬小D回答问题讲得很完整,在一小段时间之内,他表现非常好,小眼睛自己盯着老师,还在认真思考着。于是我“投其所好”,继续不断提问他,并且对他的回答做出及时的反馈:“想法与众不同”、“今天表现比以前好”、“是今天最认真思考的同学”等等。在老师的肯定和关注中,小D每次都认认真真上完了科学课,下课还围着老师问问题,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5.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孩子,分层提问
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总是面对有能力回答的学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恰当地分配不同难度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回答一些努力一下能解决的问题。而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孩子回答,可以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层次高一些的学生,教师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探究问题给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以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所以对于课堂提问的使用,应使班级孩子都有被提问的机会,不能使个别差生认为自己隔离在班级之外,加重自卑心理。例如,我经常会请很少甚至从不举手的同学起来回答一些设计好的简单的问题,大多数同学在答对问题的喜悦与老师的表扬鼓励下,都能够稍微提升一点对自己的自信。班里还有些孩子说话比较拖沓,此时,我也会耐心听他讲完再点评,并且在此过程中还引导其他同学尊重别人,所以这些孩子从未出现过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之类事情。总之,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以及孩子的实际水平和适当的时机,恰到好处地选择提问方式和问题,使课堂提问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种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则需要有创造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孩子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孩子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使孩子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课堂提问也可以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让孩子在积极思维、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篇4: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论文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体育生活化教学已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理念之一。本文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研究,探讨小学体育生活化的特点及实践可行性,以此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小学教学改革起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学离不开现实生活,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本文试图以体育教学的特点为起点,结合生活化探索小学体育生活教学实践的内涵意义及可行性,为改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提供指导。
一、体育生活化的概念
熊茂湘曾提出体育生活化就是人们运用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充实生活方式,维护终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关辉指出体育生活化就是人们为了获得健康,使体育活动行为渗透到个人或家庭生活当中,成为家庭生活支出构成的一种日常行为。从这些概念可以说明体育生活化是体育向生活渗透的过程,最终达到的是融入生活并改善生活,这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违背的。
二、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及必要性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学生掌握单一的动作技能为主,忽略了学生综合运用技能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实践体验,忽视了“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灌输,导致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成效低下。因此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生活化教学是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多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更能有助于小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和体育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体育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
1.准备部分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倡导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所以在课前教师除了要充分地理解教材内容,把握设计案例,并了解学生情况,更主要的是明确体育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所选内容应是他们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这样才能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设计出生活化的学习内容,这才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的理解教材和设计案例、了解学生特点,结合体育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为实施生活化教学做好提前准备。课前引入是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身体的感觉器官去充分发掘身边的实例。
2.基本部分生活化
体育课基本部分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环节,也是整节课的核心,起着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可有选择性地利用体育教学器材,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器具真正得以正确有效使用。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体育教学器材”,运用一些生活化素材,而通过让学生收集各种生活中的遗弃物和废料,用来进行学习和锻炼,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非常重要的体育信息,那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寻找到各种不同的器械进行自我锻炼。例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报纸可以说是处处可见,看过之后很多就随手扔掉,能否利用它来进行体育教学呢?回答是肯定的。如通过学生收集的报纸,可以在投掷课中充当“投掷物”,先将报纸折成纸飞机,让学生体会投掷甩手臂的动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将“纸飞机”揉成纸球,在投掷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掷得准和掷得远。这些由学生收集、开发的生活器材,既发挥了它的.潜在功能,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3.结束部分生活化
体育课的结束部分是一节完整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置是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首先放松活动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以采用,游戏、欢快的集体舞、互相按摩、自我按摩、调整呼吸、意念放松、听一段优雅的音乐,想象把自己置身于优美的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赋予人们的恩赐。可以克服整理活动中教学呆板、单调的现象,增加娱乐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疲劳,使学生紧张的情绪在笑声中得到调节,从而转移学生肌肉的酸痛感,消除疲劳,真正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接受体育的启蒙教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仅仅是一半而已,学校体育教学只能为学生学习体育打基础、起好步,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课外养成自觉学习体育和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所以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为学生设计更多更好的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如在教投掷时,就要求学生回家自己缝制一个沙包,然后在课堂中使用。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投掷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使他们体验到了劳动所带来的愉悦。体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体育。只有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才能最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结语
现在的孩子受到父辈和祖辈的溺爱,大多养成了自私、自大和孤独等不良性格,甚至有些比较极端。这些都对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与人交往和接触社会产生了很大的障碍,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很快地去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因此“生活化”是当今小学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学生活化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体育服务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而将生活融入体育,体育回归生活,才是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观。因此,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实施有效的生活化教学,进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趣味生活化的研究[J]运动,(9)
[2]朱强。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科研经纬,(9)
[3]杨建明。生活化体育教学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J]运动,(82)
篇5:乐器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论文
乐器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论文
一、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上乐器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本来就是一个很广泛的学习领域,而乐器在我们音乐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美国的音乐教育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说过:“器乐教学是通往音乐世界的桥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将音乐和乐器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领悟音乐的真谛。可想而知,乐器教学是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的,它不仅可以丰富农村小学音乐课堂,还能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二、农村小学音乐课上乐器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乐器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上起到了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却因为种种原因影响了音乐课堂的教学,从而使得乐器教育不能得到相应的完善。据调查显示,由于农村经济环境比较落后,师资上和音教器材配备方面明显不足,目前,农村里面的小学生音乐教育没有给学生打下音乐基础,大部分的学生出现音不准的现象,97%的学生都不会看乐谱。为了改变现状,上好音乐课,我们应当把乐器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原因主要是地方经济困难,学校环境差,忽视了音乐课堂上的乐器教学,同时师资力量也严重缺少。
三、实现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上乐器教学的措施
1.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几乎全部是由县级政府承担的,县级政府的教育费用,主要用于发放教师工资,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的改善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慢,义务教育经费单靠县级政府来承担是远远不够的,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2.重视乐器教学
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不能满足以教唱几首歌曲为目标,我们应当把唱歌教学与乐器教学相融合。在农村里虽然条件不足,很多乐器都没有,如铃鼓、双响筒、大小鼓等,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去划拍子,用击掌的形式拍出不同的节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丰富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比如,联欢晚会、歌咏比赛、文艺活动等。
3.发展创新乐器教育
一般来说,学生对新鲜事物都会觉得好奇,乐器也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对乐器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可以通过网上搜寻资料,自制一些简单的乐器,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去运用,制作,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瓷碗,里面放置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筷子轻轻敲打瓷碗;自行车的车铃也可以做成“碰铃”;细竹竿可以做成“笛子”;这些自制的简单乐器,你会发现他们有不同的音调,并且声音很美妙、动听。
三、加强师资力量培训
目前,农村的小学音乐课基本上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代替教学,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应当考虑到把音乐课安排给有这方面兴趣爱好和基础的教师,同时还要给教师进行一定的基础音乐知识培训。乐器教学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组成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智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乐器教育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对农村的教育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培养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应当更加重视乐器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多开展一些丰富的相关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自制简单乐器,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运用。另外,农村学校教师应当在音乐方面进行一定的基础知识培训,使其让学生正确的意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改变人才教育培养方式,将中国的农村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希望农村小学音乐课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能越来越好。
篇6:浅析小学识字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的意义论文
浅析小学识字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的意义论文
摘要:相比较而言, 故事教学法特别适合运用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但是,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故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制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对此, 我们应积极探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以期构建高效的识字教学课堂, 为阅读、写作等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而真正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 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可行性;
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根”, 因此, 我们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字”的情感与态度, 更要引导学生感悟到“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然而, 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仍旧过度关注“识字”“写字”, 而忽视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导致识字教学课堂的效率低下。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的方法, 它不仅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 还较为适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下面,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探究一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一、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识字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学习其他语文知识甚至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科学性、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构建高效的识字教学课堂。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 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题, 所以我从教材、学生两个方面, 阐述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具体为:
一是, 通过研读、分析人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发现, 故事教学法应用到识字教学中, 确实尤其独特的优势。其中,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 既能够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 还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识字的过程, 使学生认识到“字”的价值、意义以及来源。例如, “日”“月”“山”“水”“火”等汉字, 都能够追溯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可见, 故事教学法确实能够满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需求。
二是,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都是形象具体的, 所以抽象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而故事教学法能够将抽象化为具象, 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理特征。概括来讲,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故事教学法能够满足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理特征, 但是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 单一运用故事教学法的情况并不多。特别是在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到教育领域的今天, 教师应关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与故事教学法的融合, 从而确保故事教学法的优势得到发挥, 构建高效的识字教学课堂。
(一) 图文识字, 故事激趣
课堂的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 将生字以图片的方式, 直观的展现于学生面前, 便于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 学生认识生字, 会写生字已经不是教学的目标, 而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记忆汉字, 并感悟到汉字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 课堂上, 我往往运用故事教学法, 将汉字融合到某一个故事中, 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理解、掌握生字的意义, 同时还能够加深“字”留于学生大脑中的印象, 便于学生记忆。更重要的是,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字”的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 促使学生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例如, 在学“日”这一生字时, 我通过多媒体技术, 将“太阳图形”转化成为“” (甲骨文“日”) 的过程展现于学生面前, 并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 画一画“”的'样子。通过学生亲手画, 对“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 我领读“日”读音。“日”字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 即为“后羿射日”。在教学中, 我讲给学生“听”。我用了3分钟时间, 将“后羿射日”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讲的过程中, 我发现每位学生面部的表情都比较精彩, 甚至有的学生模仿“后裔”拉弓的动作。可见, 学生都在聚精会神的“听”, 而通过“后羿射日”的故事, 不仅加深了“日”字的认识, 还认识到“日”每天“东起西落”, 对于人们的生活有非常大的作用, 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二) 合作学习, 故事点拨
当前, 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的合作意识淡薄, 合作能力低下。而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采用合作小组方式, 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通过故事点拨学生, 引导学生理解“字”的内容, 以强化学生对于生字的内化, 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使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 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例如, 在学习“山”这一生字时, 我并未直接讲解故事, 而是将学生分为2-5人为一组的合作小组, 开展合作学习, 让学生通过生生交流、组组交流、师生交流等方式, 对“山”字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山”字的欲望。在此基础上, 我提出要讲“愚公移山”的故事。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对于“山”这一个字, 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是要实现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还谈不上, 而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 学生的情绪随着故事情节而起伏, 对于“山”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 甚至在学生的大脑中出现了“山”, 了解到“山”巍峨、高达, 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山”对“愚公一家”出行带来的影响, 同时还会体会到“愚公移山”的决心。通过我的引导, 学生能够认识到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品格的可贵。
三、结语
故事教学法运用到识字教学中, 确实尤其独特的优势, 但是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 教师不要单一运用“故事教学法”, 而是要灵活地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 定能够构建高效的识字教学课堂。除此之外, 在运用“故事教学法”时, 教师要做到扬长避短, 课堂上不仅要把握“故事”的数量和长度, 还把握“讲故事”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故事”的数量、长度以及“讲故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定要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理念, 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琪.故事教学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小教研究) , (5) .
[2]武新虹.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深入思考[J].课外语文 (上) : (8) .
篇7:小学语文教学小论文 给课堂注入生命给教学注入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小论文 给课堂注入生命给教学注入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小论文 给课堂注入生命给教学注入活力作者/ 黄丽华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把学生视为主要的教学资源来开发,确实很难。它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能力,抓住不断生成的课堂中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探究。
一、努力开发学生自身隐性资源
1. 学生的亲身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觉得所学与自身的生活是那么远,无法亲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如何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融进作者所设的意境呢?
古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这句话的内涵是要求人们注重实践,但它又间接地告诉人们:实践得来的收获是那么深刻,甚至刻骨铭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找到生活与学习对象的相似处,以生活经验诠释文本、走进文本,用积淀的情感与作者对话,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动力。
在感悟《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时,学生只停留于浅显的认识――法布尔对昆虫多么喜欢呀!此时,教者充分利用农村孩子捉过昆虫的经验设疑:为了一只昆虫,你花费了多少时间、精力?以自己的真实体验与法布尔的行为比较。在比较中,法布尔对科学的痴迷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他们由此对他产生敬佩之情。
2. 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后,学生对金字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趁势让学生课后研究金字塔;春天,学生都举着风筝在校内放,引得没有的学生手痒痒的,于是请自然老师教他们做风筝,与他们一起上网查阅资料,了解风筝的起源……这些兴趣,无疑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使他们带着这种兴趣投入到更广更深的天空。
3. 学生的差异
差异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并在智力、情感、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方式会单纯地把差异看做消极因素,一味地消除,最后也无济于事。(语文教学论文 )但是如果把学习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开发出来,使之转化为学生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长智慧的积极效果,那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可以得到发展。
针对学生的差异,实行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最好的办法。分层作业、分层教学、评价因人而异等措施都能达到目的。
二、努力开发学生在课堂中显性的学情
1. 已有经验与新的体验之间产生的矛盾
学生用自身经验去解读课文建构所认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种种曲解和误解,造成认识不清,显得不知所措,而这恰恰是最有价值的资源。
当《船长》一课上至结尾处,船长高大的形象已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可一个学生却提出自己的观点:哈尔威船长可以得救。原因有二,一是作为船长,定会游泳;二是周围有许多船只在抢救,不会被冻死。这一结论竟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同,都认为船长有些傻。我把问题抛给学生:如果得救,你们认为船长的生活会是怎样的?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们都认为:作为船长,船在人在,船亡人亡。
2. 探究中产生的歧义
在开放的课堂,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是个性化的。通过感悟得出的理解,常常会造成意见分歧,而这种分歧会十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和学习的推进。
《牛郎织女》一文中,当学生讨论到织女该不该嫁给牛郎时,班内形成了两种观点:(1)织女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应该嫁给牛郎。(2)天上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嫁给牛郎受苦,还说幸福?不值!全班争得面红耳赤。于是我因势利导,展开辩论会――你认为织女嫁给牛郎,会幸福吗?
“织女追求的是自己的生活,她认为这种苦生活也是快乐的,她就是幸福的。”
“嫁给牛郎连起码的生活条件都没有,还怎么去谈生活的幸福?”
“织女在天上虽然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可她能得到亲人的关爱吗?为了自己的私利,亲人心狠手辣,拆散母子,这样的天上生活还有什么可留恋的.,还不如过苦日子。”
“对,在人间,织女在精神上是快乐的,一快乐,苦日子也就过得开心了。”
……
在互辩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的思想向第一种观点倾斜,抽象的人生哲理就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使他们产生正确的人生观。
3. 错误的见解
学生由于生活世界、认知的不同,在解读文本时就会有个性化的认识,虽有创新,但也不可避免产生错误。面对错误,简单地评价“你讲(说)得不对!”,既伤了学生的自尊,又使他找不到错的根源。如果把它当做资源探究――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对吗?能让当事者明白错因,又能激发其他学生从别的角度去探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这样做,所以教师要学会取舍。 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时空里,不同个体的学生基于生命需要而产生的欲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情感欲、表现欲、求知欲、成就欲等。这些植根于生命个体的各种需求,在极其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发生着质变,这些质变所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浓烈,并使语文课堂成为了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场所。
(江苏省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
篇8:小学作文教学小论文 运用课内写法表现人物风采
小学作文教学小论文 运用课内写法表现人物风采
小学作文教学小论文 运用课内写法表现人物风采作者/ 朱海梅
要想写好一个人,外貌描写很重要。可是翻开学生的作文描写一看,小孩子都是:苹果似的小圆脸,浓浓的眉毛,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笑两个小酒窝特别好看;而女性都是:一道弯弯的柳叶眉,一头披肩的长发,穿着高跟鞋。从作文的描写来看孩子都很天真可爱,女性都很美丽。这好像不是千姿百态的学生作文,倒是很像从机器流水线一起生产出来的木偶,可爱中却很失特色。所以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认真观察很重要,特别是把课文中学习到人物描写方法学以致用更重要。
如在教《少年闰土》一课时,文中有两处外貌的描写很有特点,虽然是同一个人,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第一处是:其中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通过这样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时的机智勇敢。第二处是: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简单几笔就把解放前绍兴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第一处抓住动词“捏、刺”来表现人物特点,第二处通过“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写出了农村少年的特别。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通过文中的学习,我让学生利用课堂上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运用。如通过观察你身边的一个人,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练笔训练,下面是学生的练笔描写:
(1)他――虎头虎脸,长着乌黑发亮的头发,根根直立着,可爱极了。特别是一笑,露出了两排大白牙,更有趣的是,他眉毛浓、眼晴小,竟然带着一副大眼镜,就像从漫画书中走出来的一样。
(2)他――长着圆圆的头,胖胖的脸,头发一根根的立着,下面是两弯眉毛,短短的很有精神,眼睛小小的.,鼻梁低低的却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最有趣的是他笑的时候,露出两排大白牙,特别好玩。
(3)她――淡蓝色的丝巾缠绕在脖子上,散发着优雅的气质,淡黄色的头发行如流水,稍微向上翘起,一对弯弯的眉毛好像为她特制的,额头上有几条小小的皱纹,最有趣的是她特别爱笑,笑起来很是爽朗。
(4)她――一头棕黄色的卷发,发梢处有一点点的弯曲,脖子上带着一条淡蓝色的丝巾,庄重而不失淡雅,一张小嘴微微翘起,仔细看连眼睛都充满了笑意。
通过学习观察的方法,学生紧紧抓住同一个人的不同观察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前两名学生是观察班上的一名同学,都抓住了头发“根根直立,戴着大眼镜”这一特点。后两名学生观察的是老师,都抓住了老师“脖子上的丝巾和长长的卷发”这一特点。虽然着墨不同,但是很有特点。虽然这次训练不是像平时一样从衣着到身材、从容貌到神态平均用力,但学生却抓住了最有特点的部分来表现人物,表现出了人物的风采。
(河南省郑州中牟县青年路小学)
篇9: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故事中蕴含大道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故事中蕴含大道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故事中蕴含大道理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小学 薛泽芳
【摘要】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基础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心理发育和习惯养成阶段,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现象进行探析,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童话故事 教学策略
童话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故事大多浅显易懂,同时又富含深刻的人生道理。这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往往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充分发挥童话故事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童话故事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讲一个童话故事,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而通过问答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们自主思考,这十分有利于学生们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讲到《小猫种鱼》这个短片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在故事的结尾留下问题,小猫把鱼种在田地里,到底能不能长出鱼呢?学生们会回答: “鱼都烂了。”教师就可以顺势接着引出这个童话的主旨,也就是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生搬硬套,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不会适用于各个时期。这样学生们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充分懂得了《小猫种鱼》这一童话故事的内涵,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
2.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思维能力
童话故事教学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效率,更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童话故事具有一定的纯洁性,十分适用于不谙世事的小学生。在小学时代,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逐渐确立,这一时期,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能够极大地促进同学们自主思考的主动性,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童话故事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也为小学语文教育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
二、目前童话故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师的童话素养较低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在很多小学院校中,语文教师并不具备相应的童话素养。童话作为富有趣味性的小故事,在讲解时应该充满激情,然而,在很多语文教师中,缺乏讲童话的幽默感和趣味性。面对这些充满趣味性的童话故事,()教师往往束手无策,只能将童话故事当成具有教育意义的语文课文来讲。这样极大地减少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使童话教学枯燥无味。
2.过分注重教育,忽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在童话故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这就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和自主思考。在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只能亦步亦趋跟随着教师的方向。而教师一厢情愿地注重童话素材中教育意义的部分,这就导致在课堂中,教师反复申述一篇童话故事充满的各种教育意义,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十分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3.低级童话较多,高级童话较少
语文教材作为小学学生长时间学习的'书本,对学生学习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出现了数量众多的童话故事,可是在众多童话故事中,水平偏低的童话故事较多。这些低水平的童话故事能够给人的思考空间很少,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乌鸦喝水》等,这些童话故事寓意十分简单,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学习此类故事时,从中得到的启发十分有限,其中蕴含的道理更是过于浅显。根据小学课本的调查和研究,其出现的童话故事大多为低水平的童话故事。高水平童话故事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对于童话故事教学的几点建议
1.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如何提高自身专业的教学素养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童话故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多阅读相关的童话故事。在课余时间,教师应该进行发音练习,争取将每个童话故事都能讲得生动有趣。只有教师自身对童话有足够的兴趣,才能在这一领域领导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沟通和交流,将彼此的经验进行交换,这样能够提高彼此的教学能力,弥补彼此之间的不足。这样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培养优秀的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兴趣主导课堂
童话故事教学,意在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日常小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些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将童话故事讲的生动有趣。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趣味的童话天地。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不可以过分的注重教育。因为小学时期的学生年龄太小,过多的教育讲义会打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以兴趣主导语文课堂,通过一些引导来使同学们自主思考,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来加以教育,这样既能够帮助同学们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又能够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3.师生互动,为童话故事留下悬念
教师在讲解童话故事时,可以通过对学生发问的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气氛,进而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这样能够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当学生产生问题时,能够更加及时的寻求老师排忧解难。在童话故事的结尾,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是主人公,那么你会怎么办呢?让我们下节课通过作业的形式交上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引导同学们自主思考。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童话故事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而方法还需要不断的改进。
【结语】
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在教育方面应该被寄予充分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故事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也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乐趣。因此,要想提高童话故事教学的积极效果,就必须对其不断完善和改进。
★ 初中英语情景作文
★ 教学情景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小论文?运用故事教学生动会话课堂(精选9篇)】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论文2023-07-06
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的教学计划2022-05-04
一年级英语教学总结2023-01-16
英语教学中的语境创设与现代媒体的运用2022-05-06
小学教学论文2023-12-03
英语口语教学2023-04-03
浅谈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口语水平论文2022-05-07
小学英语五年级教学论文2022-09-25
初中英语情景教学论文2023-10-15
英语教师教学计划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