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微论文(锦集12篇)由网友“钰钰钰HCY”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微论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微论文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微论文
一首好诗就是一个世界,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其间的醉心之作,帮助学生通过有益途径品读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对于教学方法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情读:无情岂能动人
不带感情不读诗歌,无情岂能动人?
尽管古典诗歌历时久远,今人阅读起来不易理解,但还没到完全不知所云的地步。初读诗歌我们还是能领会其中的情感的。比如在教授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学生结合注解已经感受到诗人的伤感。我提醒学生带着这种感情去涵咏诗句,让学生在读时逐渐与诗人产生共鸣。
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变化让学生更为亲切、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对于古典诗歌我们应让学生少齐读,多个体品读,浅吟低唱,细细涵咏。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齐读,齐整的朗读就象一支部队齐步前进,士兵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一样,这就是“复恐匆匆说不尽”。更为有益的尝试是师生选择合适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诵,如有空闲组织诗歌朗诵会更易激发学生走近古诗的兴趣。
二、意读:涵咏工夫兴味长
初读把握诗人情感,我们依然处在“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状态,尚需较多的时间细品诗意诗境:涵咏工夫兴味长。
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是读过背过几首古诗的,但令人人尴尬的是我们不见得能讲出深刻的含义来,我们的理解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因为古典诗歌的凝练性、跳跃性很大,而今人又习惯用繁复的现代汉语去思维,所以得读出古诗中省略的内容,字斟句酌,看出诗句背后的文字,方能充分感受字里行间丰富厚重的内容情感。
当然,这个过程包括对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时代环境的了解。我觉得每首诗都有一个故事,我们应“上穷碧落下黄泉”去还原。比如辛词《水龙吟》,我们看到了诗人报国无门、英雄失路的悲情故事。读到这种程度,学生不仅品出诗人的伤感更能进一步理解他“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的怨愤。
三、想象: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意读古诗很重要的一种本领是想象。
古典诗歌常常借助景物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说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得静下心来在想象中还原彼时彼景,去感受诗人无我之境的超然或有我之境的浓烈。正是“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品读辛弃疾的《水龙吟》,我们会随作者同登高台,在我们眼前浮动着南宋清秋时节的万里江天,却是山含愁,水含忧,水天茫茫愁无尽,落日悲情,昏昏惨惨,孤雁哀鸣,惨惨戚戚。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的情感也随诗人黯然。 如果缺乏这种整体性的联想想象,我们何以跟诗人感同身受,同饮一杯寂寞?
四、美读:转益多师是吾师
《论语》里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指出艺术手法对于表情达意的'重要意义。
杰出的诗人们能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不着痕迹地妙用艺术技巧,形象真切,细腻传神得表情达意,对此我们怎能视而不见?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古人创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可见一斑。
我们需要从诗歌鉴赏的低阶段,上升到研究美的艺术的高阶段,明了诗歌的艺术技巧,更有效的品读其他诗歌。比如辛弃疾《水龙吟》上阕的借景抒情,下阕的化用典故,对比之中表明心志。没有这些技巧,也许我们今天只能在史书中看到辛弃疾的大名,而无缘与他在诗词的世界中同喜同悲。
另外我们还得善于联系归纳,如哪些诗人有相似的情感志向,类似的诗句。如由《水龙吟》我们想到: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刘概的“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样我们眼前就不只是一位诗人,而是诸多诗人,不是一首诗,而是一组诗,转益多师是吾师,我们的眼界顿然开阔。
古典诗歌是美的艺术,我们有责任传承艺术的美。
五、自读:江山留胜地,我辈复登临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诗歌主旨思想,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但是绝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我们应该提倡和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只要学生们对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充分的肯定。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迸发出了强烈的探求精神,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直现出来,充分显示主体参与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江山自留胜地,当我辈复登临之时,我们的感慨会比古人更丰富。
六、泛读:不薄今人爱古人,每寻诗卷似情亲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阳春一曲和皆难”。很多人怯于或懒于阅读,对古典诗或望而却步或束之高阁或浅尝辄止,这无助于我们赏析古诗,更不是我们文化的幸事。
我们应该热爱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古典文学应成为一种习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博览群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深入品析;方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产生顿悟,形成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将诗中人生与自我人生融合升华!
广泛阅读,不薄今人爱古人,你会觉得每寻诗卷似情亲。
篇2:浅谈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沅陵县大合坪乡七甲溪九校 万娟
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
但由于古典诗歌距离学生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加上传统教学,一些老师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因而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谈四点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一. 兴趣引路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觉得词写得太好了,自己写的不如妻子,但他不甘心,于是赵明诚废寝忘食想了三天三夜,写了十五首词,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混杂在这十五首词中,然后拿给朋友看,要朋友评选哪首写得最好,朋友欣赏了半天,说道:“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发出会心的微笑,不禁对这首词产生兴趣和期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诗的主动性,课堂效果显著增强。但是提高学生兴趣不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关键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
二.创设意境法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标准,尤其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歌特别注重营造意境,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呢?所谓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的把玩,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1.意境再现法
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比如《天净沙 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一个事物表达一个意象,学生不难找出,因为全诗总计五句二十八字,一共描写了九个事物,那么也就是九个意象。我又引导学生:这九个意象不是用关联词承接起来的,那是用什么把它们串联起来的?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是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我又进一步地启发:这九个意象通过情感的串联,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也就是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纷纷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并用自己的话把本诗的意境表达出来。
有位学生这样再现本诗的意境――暮霭中,躯干上缠着枯藤的百年古树无声耸立,叶落殆尽的树枝,铁似的直刺苍天,一只乌鸦静静地停在古树枝头,没有动,也没有叫,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像个雕塑。小桥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小溪边,一座农舍悄然而立,房顶上,炊烟如蛇,蜿蜒升起。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朝着夕阳走去,渐渐成为一个黑点,消失在地平线……
多美的意境啊,学生浸润其中,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艺术享受。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了事,那么这道精神大餐,无疑就变成白开水一杯。
2.意境再造法
一些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有着独特的意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深刻理解本诗意境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理的发挥,再度创造优美的意境。
在教韦应物《滁州西涧》这首诗时,在分析了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学生对此诗掌握差不多的时候,在课堂结尾,我来了个画蛇添足: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彩笔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画一幅山水画,请同学们要把握意境,进行合理想像,画出自己的“野渡无人”图来。这一下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课后他们交来很多作品:有画一只孤舟,一个渔人在上面抽烟的;有画一只船,船桨上停息一只小鸟的……
通过再造意境法,学生对此诗感悟得非常深刻,而且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这无疑为他们提高欣赏水平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深入内心法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抒情性的古典诗歌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古典诗歌就必须探求本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
对于抒情性诗作,教学时,要引导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教学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把握李白的情感波澜,学这首诗,把李白此时的“情”参透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李白的经历,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李白,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理出本诗情感轨迹。本诗开始是写宴会的场面,有好酒好菜,李白的心情应该是很高兴的,接着笔锋一转,写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时李白的情绪一下子跌落下来,由高兴转为失落,为什么心情一下子不好呢?那是因为李白想到仕途坎坷,报国无门,心里感到憋屈,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跌到最低点,是不是就这么一直低沉下去呢?李白毕竟是李白,在逆境中他还是充满着希望,有朝一日会得到朝庭重用的,心情一下子又乐观起来,但是又想到路途艰难,出路又不知在哪里,心里不免沉重起来,但李白并没有消沉下去,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充满信心,颇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一下子振起全篇。通过深入内心法,我们感受到李白那颗跳动的心灵,理出李白那喜怒哀乐、抑扬沉潜的情感轨迹。经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对这首诗以及李白本人才会有深刻的理解。
四.类比迁移法
每一篇古典诗歌,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总是孤立的教某一篇古诗,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纵横捭阖、加强比较,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1.同类比较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我们可以把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摆在一起,通过比较,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从而归纳出一定的规律。
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这首词时,我把他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拿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讨论,学生了解这两首词的一些共同点:一是写法基本上相同,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的时候,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一个是“望”,一个是“看”;二是思想内容也差不多,都体现了毛泽东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三是风格上也相似,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通过这样的比较教学,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这样以点串线、由线到面,学生就可以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2.异类比较
相同风格的诗歌可以摆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其实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诗作也可以摆在上起进行对比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在教苏东坡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首词时,我把他的另外一首《江城子》拿来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引导、分析,学生很快就比较出两首词的不同点:一是内容上不同,第一首词抒发的是报国之志,第二首则是悼妻之作;二是写法上不同,第一首通过打猎场面的描绘以及典故的引用来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庭重用的思想,而第二首则是通景物的渲染、想像的设置来表达自己对亡妻思念之情的;三是风格上不同,前一首豪迈雄壮、意气风发,后一首缠绵悱恻、荡气回肠。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这两首诗词,对苏东坡这个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写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总之,我们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实用的方法吸收过来,争取在每一堂课上都有不同的表现,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古典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篇3:浅谈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浅谈关于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
但由于古典诗歌距离学生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加上传统教学,一些老师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因而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谈四点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一.兴趣引路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觉得词写得太好了,自己写的不如妻子,但他不甘心,于是赵明诚废寝忘食想了三天三夜,写了十五首词,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混杂在这十五首词中,然后拿给朋友看,要朋友评选哪首写得最好,朋友欣赏了半天,说道:“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发出会心的微笑,不禁对这首词产生兴趣和期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诗的主动性,课堂效果显著增强。但是提高学生兴趣不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关键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
二.创设意境法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标准,尤其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歌特别注重营造意境,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呢?所谓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的把玩,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1.意境再现法
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比如《天净沙 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一个事物表达一个意象,学生不难找出,因为全诗总计五句二十八字,一共描写了九个事物,那么也就是九个意象。我又引导学生:这九个意象不是用关联词承接起来的,那是用什么把它们串联起来的?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是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我又进一步地启发:这九个意象通过情感的串联,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也就是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纷纷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并用自己的话把本诗的意境表达出来。
有位学生这样再现本诗的意境——暮霭中,躯干上缠着枯藤的百年古树无声耸立,叶落殆尽的树枝,铁似的直刺苍天,一只乌鸦静静地停在古树枝头,没有动,也没有叫,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像个雕塑。小桥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小溪边,一座农舍悄然而立,房顶上,炊烟如蛇,蜿蜒升起。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朝着夕阳走去,渐渐成为一个黑点,消失在地平线……
多美的意境啊,学生浸润其中,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艺术享受。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了事,那么这道精神大餐,无疑就变成白开水一杯。
2.意境再造法
一些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有着独特的意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深刻理解本诗意境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理的发挥,再度创造优美的意境。
在教韦应物《滁州西涧》这首诗时,在分析了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学生对此诗掌握差不多的时候,在课堂结尾,我来了个画蛇添足: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彩笔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画一幅山水画,请同学们要把握意境,进行合理想像,画出自己的“野渡无人”图来。这一下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课后他们交来很多作品:有画一只孤舟,一个渔人在上面抽烟的;有画一只船,船桨上停息一只小鸟的……
通过再造意境法,学生对此诗感悟得非常深刻,而且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这无疑为他们提高欣赏水平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深入内心法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抒情性的古典诗歌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古典诗歌就必须探求本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
对于抒情性诗作,教学时,要引导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教学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把握李白的情感波澜,学这首诗,把李白此时的“情”参透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李白的经历,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李白,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理出本诗情感轨迹。本诗开始是写宴会的场面,有好酒好菜,李白的心情应该是很高兴的,接着笔锋一转,写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时李白的情绪一下子跌落下来,由高兴转为失落,为什么心情一下子不好呢?那是因为李白想到仕途坎坷,报国无门,心里感到憋屈,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跌到最低点,是不是就这么一直低沉下去呢?李白毕竟是李白,在逆境中他还是充满着希望,有朝一日会得到朝庭重用的,心情一下子又乐观起来,但是又想到路途艰难,出路又不知在哪里,心里不免沉重起来,但李白并没有消沉下去,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充满信心,颇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一下子振起全篇。通过深入内心法,我们感受到李白那颗跳动的心灵,理出李白那喜怒哀乐、抑扬沉潜的情感轨迹。经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对这首诗以及李白本人才会有深刻的理解。
篇4: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技巧
(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赵,就要与生活相互联系
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 趣。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调动学习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先要使学生认识到诗歌本身,再联系生活实际 加深对诗歌的认识,逐渐地培养起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可以先选择一些难度比较小,并且有趣的诗 词,可以选择课外的古诗词,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向学生提问最贵的书信是哪一封?答案为:烽火 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类似于这样的活动可以活跃课堂 的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追多地玫史教学方式
教师要适当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要多 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学习环节,能够让原本难懂的诗歌鉴 赏变得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互联系。比如,学习蜀道难 这一课时,由于蜀道难的篇幅较长,要求背诵的部分较 多。教师在讲解蜀道难之前,先要对作者进行介绍,可 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李白,面对这样的景色你的反 应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噫吁巇!”这样的感慨?弓丨导学 生发挥创造力,逐渐地培养学生对诗歌鉴赏的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4'泌的训练
教师在课堂中要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专业训练。 在古诗词的课堂上,先要对古诗词的诗句进行鉴赏,再 分析其中的意向,通过对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 的写作手法等多个方面的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 鉴赏能力的认识。教师可以使用示范的方式对学生的 鉴食能力进行训练,再让学生勇于尝试,教师在学生叙 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导,能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 刻,逐渐地完善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教师要不軔地免善负身的专业紊质
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对鉴赏能力的认识,要能够 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 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课 堂效率。教师还要不断地探索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有 效途径,使学生在学习鉴赏能力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 率。还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耐心地辅 导,适当地对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加 积极地提升鉴赏能力。
篇5: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技巧
诗歌教学的策略
知人论世法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往往是诗人在特定的背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下表达的一种特定的情感。我们如果不能够准确把握这种背景性的资料,往往很难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对此,知人论世、弄清史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要掌握诗人的生平和他创作诗歌的特定背景知识,作者的经历和意志情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特点,在了解诗人思想轨迹的基础之上,就会逐渐理清作者要倾吐的心声和想表达的情感;所谓弄清史实,就是对于诗歌当中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师生要有相应历史知识的积累,以课件展示或者讲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牢牢握住读懂诗歌的一把钥匙。
意象分析法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也是揣摩诗歌意境、领悟诗歌思想情感的关键所在。在诗歌中,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具有对应规律。因此,我们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必须以意象为突破口。分析意象类题目,重点要把握住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第一步,要从诗歌当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找出相关的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第二步,要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意象;第三步,分析诗人描绘这个意象的作用或效果。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诗歌意象的分析,通过分析意象的自然属性挖掘意象背后深层的内蕴,在分析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在分析意象的过程中,首先要抓意象的特殊内涵时候。例如: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折柳表惜别,“柳”是“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以蝉喻品行高洁;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意象的特殊内涵,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联想和解读。
强化诵读法 语文新课标中对诗歌教学的目标要求是:“阅读古今中外出色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结合“书读百篇,其义自见”的古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并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我们在诗歌教学的实践中就要通过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听录音、反复诵读等形式来进行强化诵读训练。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诵读指导,包括指导学生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轻重缓急等;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吟咏的过程中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其深远的意境,从而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篇6: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技巧
(一)反复诵读,思考品味
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艺术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诗歌本身具有语言的象征性、隐喻性、多义性和非确定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节奏、韵律的音乐美和语象、造型的画面美。这些都要求我们应当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出发,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艺术和把握诗歌的情趣与韵味,真正实现诗歌教学中学语文与学做人的统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应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应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朗读,流利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初步感知,通过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语气和情感。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起点和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含义向深层含义的过渡。
更高层次的朗读称为情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情到深处自然表露于外。
在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诵读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促使他们更好地朗读,激发他们读诗的兴趣。比如开展各种朗读比赛、诗歌竞赛等。通过朗读达到理解诗歌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变换教法
诗歌有高度凝练的语言,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还有着概括性、形象性和音乐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介绍诗歌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理解诗歌和练习写作诗歌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也使学生在想象、联想,以及语感、语言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读诗使人灵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情感丰富,想象力强,可塑性强,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强化诗歌教育,让学生大量地积累背诵出色诗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诗歌的教学,传统的讲授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改变教学方法,比如根据诗歌内容创设出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比如在朗读阶段为学生进行范读,创造宽松愉悦的朗读环境;在讲解诗歌时,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如用激情澎湃、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或用多媒体手段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触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通过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既能深化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三)尝试练笔,创作诗歌
为了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教师应尽力营造读诗、写诗的氛围。在班级中开设赛诗会,让学生搜集积累诗歌,通过朗读培养兴趣和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鼓励学生写律诗、绝句、现代诗等,在班级中进行评比,让学生选出出色的作品,抄写到黑板报上或是张贴到班级展示栏中以供大家学习借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读诗的兴致,又调动了学生写诗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诗歌品鉴水平与写作水平自然有所提高。不光是古诗文学习如此,在现代文教学中也可以涉及诗歌的练笔。
总之,诗歌教学对于教师甚至整个教育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的好的教学方式,又要有所创新,让诗歌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出色诗歌,发现并欣赏它的美,进而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让我们的民族更多一些诗意和智慧。
篇7: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技巧
1 抓住诗题,找诗眼
诗歌的题目通常揭示了诗歌的具体写作时间、写作对象、写作地点、主旨或者是诗人的情感。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诗歌的题目,通过题目初步理解诗歌。比如说在学习《蜀道难》这首诗时,通过题目我们可以了解作者所要描写的是四川的道路,还可以了解作者认为蜀道是十分艰险的,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找诗眼,所谓的诗眼就是在诗歌中最能够体现诗歌情感的字或者是词。学生能否准确的找到诗眼对诗歌的学习十分重要。在学习《蜀道难》这篇文章时,诗歌的诗眼是“难”字。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时,可以围绕这个字进行和展开。在学习杜甫的《咏怀古迹》这首诗时,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中的“怨恨”一词就是诗歌的诗眼,体现了王昭君对于远嫁大漠的怨恨,也同时体现了诗人被贬谪的悲凉和怨恨之情。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诗歌中的词语具有超强的表现力,富含着深刻的含义。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训练学生发现诗歌的诗眼,并通过诗眼体会诗歌的情感。
2 了解作者与背景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对于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十分重要。不同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情感,诗歌与诗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学生了解诗人才能更深入的体会诗歌的情感。比如说在学习《琵琶行》时,教师应该事先向学生介绍有关作者白居易的背景,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在写这首诗时是因为当朝的宰相被杀害,自己因为上书要求缉拿凶手而被贬。因此,在诗中表现了作者的凄凉与愤慨之情。如果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不了解作者的经历或者是诗歌创作背景,就不能更好的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饮酒,相约的朋友却为赴约。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杜甫壮志未酬,心中难免郁结[2]。
3 抓住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诗歌中有很多优美的意境,这些意境是现实的真实写照,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创建适当的意境,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意境中感受诗歌的情感,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从整体上感受诗歌的画面。比如说在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配乐朗诵,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营造出适当的气氛,从而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情感。在学习《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段朗诵,将这一个故事分为几个阶段,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诗歌的意境创造是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意境的创造,通过采取多样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诗歌的理解,比如说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让学生更直观的形成对诗歌的感受。
篇8: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微论文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微论文
所谓“深阅读”是相较“浅阅读”而言的,代表两种不同的阅读层次。在流行“快餐文化”的今天,“浅阅读”活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习惯让学生快速阅读,然后小组讨论,花很多时间回顾分析,阻碍了学生自主认知。
“深阅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学生在精品细读的过程中与文本对话,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知识学养,优化自身阅读能力。
一、精心设问,巧妙切人,引导学生对话体验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开展阅读教学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文素养,更多的是解放学生个性,鼓励其解读,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深层剖析,探知到作者的创作目的,在领会作品内涵的同时赋予文字生命,润泽自己。
想要达到理想的阅读的效果,一方面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自主领会,另一个方面需要我们恰到好处的引导,促进其思考探究,在不断的解读中理解领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的关键是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通常我会借助问题的设计引入,让学生的探究趋向于深度和张力,直接和文本对话,实现文本内涵的把握。比如,在阅读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我就结合学生心理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伽西莫多在喝爱斯梅拉达喂给他的水时掉了一颗大眼泪,这是普通的眼泪吗?谈谈你的看法。”这个问题一抛出,课堂变得很安静,学生开始埋头阅读,偶尔会有小声的讨论。在之后的回答中,他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开心感激之泪,有的认为是自责悔恨之泪,学生在剖析的时候都很到位,找到具体内容作为依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再比如,讲到《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时,考虑到文中人物形象的深刻性。我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其思考:1.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贝尔曼的形象。3.小说的高潮部分在哪里?4.你如何理解“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这句话?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不仅能深化阅读,还能在解疑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贝尔曼的形象。
由此可见,不仅要灌输学生深阅读的思想,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促进其思考,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实现其与文本对话的目标。
二、拓展阅读,提升思维,促进学生探究感悟
阅读重在理解,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性的思维,还要有丰富的知识作为感性的成分辅助思考,有助于问题考虑的全面性。“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懂得延伸,在不断的拓展中提升思维。
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文本内容不加拓展,那么学生反复斟酌也跳不出原来的思维,最后陷入无解的境地。针对这一问题,要鼓励学生拓展,搜寻课外资料辅助理解。比如,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学生读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时不知如何理解,反复阅读后也没有领悟。我就引导其回顾课外知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之《苏东坡突围》以及《苏东坡传》,学生有了些感觉以后,我又给其介绍了几篇文章让其理解。慢慢地,学生了解到在苏轼主要尊崇儒家思想,有报国之志,早期也受过道家思想的熏陶,但是入仕后挫折不断,在经历磨难的过程中加深了儒、道思想。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理解苏轼在句词里的感叹和抒情了。此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放大视角,把一些矛盾、问题放到实际生活中去考虑,通过“内引”和“外联”促进解读。比如,在上《雷雨》一课时,学生就“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爱”的问题展开了探究,回归文本满眼都是周朴园严厉的表情和无情的话语,但要是不爱,为什么又要保持以前家具的样子?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其了解了时代背景,阅读了些名家解读,逐渐发现周朴园怀念的是当年青春貌美的梅姑娘,而不是现在的老妇人,一旦利益受到威胁,他就原形毕露,露出自私虚伪的一面。
由此可见,深入到位的阅读不仅要立足文本,反复斟酌,还要联系课外知识有效拓展,在促进问题解决的同时深化理解。
三、专題研究,做好总结,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学生达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促进其个性释放,满足其学习学习需求,实现个体的'健康发展。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进行专题性地研究,帮助其总结,促进其运用。
对于专题的研究,首先是大方面文章的艺术形式,学生在阅读时收获的思想、情感都是借助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比如,《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中的意象美、《江南的冬景》中避实就虚的写法、《背影》中动人的细节描写以及《劝学》中形象的设喻等,都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值得我们学习。然后我们要从语言风格说起,让学生一边总结一边学习,能有所借鉴,促进其学以致用。比如,在学完《封锁》后,学生对文章语言印象深刻,对张爱玲冷静、犀利、苍凉的语言风格青睐有加,觉得她的文字能打开心扉,触动心灵,很有味道。鉴于这一点,我就会投其所好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张爱玲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她,深入探知她的语言风格,总结成专题有所积累,最后能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最后就是人物形象的专题,在过往的阅读中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的都是一些有缺陷的人物,像《雷雨》《哈姆雷特》《项链》《阿Q正传》等中的人物,都有着不寻常的经历、复杂的情感和多面的性格,吸引着学生探究。学生在深入阅读剖析人物时不仅能促进自身人格的健全,还能收集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所谓“深阅读”不只是内容上的剖析理解,还有形式、风格上的掌握吸收,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的同时要促进其积累,满足其发展需求。
总之,深阅读是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引导探究分析,领悟到文章内涵,还能在不断的解读中促进其人格的健全。教学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帮助其克服理解困难,触摸到文化的脉搏和灵魂。
篇9:试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论文
试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论文
唯有教师能够对一定范围内的古文知识如数家珍,并且在某些古诗词、古诗文的教学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教学指导,进而更好地提升高中语文的古文教学效率。提升教师自身的古文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对教学范围的古文内容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掌握,对相关的知识点能够很好地进行纵横交错联系。第二,教师要在课本之外,多多充实自身,通过多阅读、多交流、多学习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古文知识库。这样练好了课堂内外的基本功才可以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一、加强古文教学的趣味性
在很多学生的印象中,古文的学习是枯燥而无趣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仅仅是让学生识字断句,导致很多学生都觉得古文的学习就是识得几个古字,了解几个古字的含义。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的古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古文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增强、稳固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古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加强古文教学的趣味性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古文特点及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表现形式。针对人物传记类的古文教学,教师则可以先找出有关该人物的影片故事或者是逸闻趣事展现给学生;针对一些游记类的古文,则可以根据古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内容找出该地区的景色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和体验;针对史实性较强的古文,则可以借助有关的历史知识来开展教学。例如:在对《李将军传》这篇古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由于《李将军传》选自《史记》,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讲述有关《史记》这部恢弘巨著的趣味故事,可以是司马迁的故事,也可以是鲁迅等人读《史记》的故事。然后在对古文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则可以借助电视剧的片段或者是纪录片的片段来了解李将军的故事。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课堂教学的气氛是轻松而活跃的,教学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文学习的`趣味,从而愿意加入投入古文的学习。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多种表现方式综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为古文教学注入趣味,实现古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剖析古文落实到字、句古文的教学
最终还是得落实到具体的字、句的教学之中,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了解清楚每个关键字眼的真实含义后,通篇理解整篇课文。因此,在古文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古文进行剖析的时候要落实到具体的字、句上,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古文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学习方法。古文的学习落实到字、句的学习又可以分为多种。下面笔者就以字的学习为例进行论述:
1.具体句式中的古字含义。所谓具体句式中的古字含义,主要是指在一篇古文中的一些关键古字的含义直接影响着对整篇古文的理解。所以首先第一步要做好的工作就是要让学生认识清楚古字的含义。例如:(1)在《李将军传》中,“军亡导,或失道”中的“亡”,该字的理解就关系到整个句子的理解;(2)《河渠书》中,“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中的“下”字的活用手法理解透彻了才能把握好整个句式。
2.相同古字在不同句式中的含义。相同的古字在不同句式中的含义其实就是一词多义,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因为同一个字一旦含义搞错了,那么就会带来不一样的理解,最后也可能差之千里。好比“书”这一个字:(1)善说书———评书;(2)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文字;(3)军书十二卷———名册;(4)家书抵万金———书信。通过掌握好重点字词的一词多义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也将极大地提高古文的教学效率。当然,做好字、句剖析的方法还有很多,还可以注意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例如,通假字、活用字、被动字等等。掌握好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做到举一反三,最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语
古文教学的方法丰富多样,笔者所论述的只是其中的皮毛,笔者也坚信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从自身做起,努力探索就一定可以找到好的方法,并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篇10: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论文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论文
一、情景创设,引入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产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叫《我有一个梦想》,讲的是作者的梦想。 同学们有什么梦想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呢? ”这样能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梦想,在学习课文时就更容易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接着,教师可让学生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又有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学生朗读课文就能掌握文章的整体思路是“为什么要实现梦想-怎样实现梦想-梦想是什么”.
二、培养合作意识
在学生整体掌握文章思路后, 教师应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交流学生对文章背景相关知识的了解, 这样可以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主动学习兴趣及合作意识。 同时,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 并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揣摩作者的感情及语气。
三、熟悉古诗词
柳永的词《雨霖铃》表达了不忍的离别,难收的情思,极富感染力。 柳永以“白衣卿相”自诩,极其擅长抒写羁旅穷愁之情。 他本中了科举,不曾想他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惹了皇帝,丢了官职。 仕途失意的柳永此后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青楼茶肆,为伶人乐伎撰写曲子词。 此词为柳永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四、重视对古文的教学
我们又该如何学习古文, 如何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其中的精髓呢?
(一)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
下面,以古文《劝学》为例来讲解学习的步骤。 我们初次接触一篇文章,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掌握。 首先,我们要了解文章的题目及作者。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题目中读到一些关于文章的中心大意。 《劝学》,顾名思义,是一篇讲述有关学习的古文,知道了文章的中心,会对接下来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理解的作用。 然后是作者。 《劝学》的作者是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卿”,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一个时代的作品就会包含那个时代的特点,所以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会便于我们认识整篇文章的风格和写作手法。
(二)了解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
学习古文与学习现代文有很大的不同,而古文的重难点也就在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它不像白话文一样通俗易懂,相反,会有大量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一词多义字词、特殊句式等。 了解并体会了这些,我们阅读文章便可以算是攻克了多半。 《劝学》“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句中的“生”通“性”,意为禀赋资质。
通常,通假字的读音也会发生改变,读“xing”,整句的意思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中的“有”通“又”,意为再次,“”通“А币馕使弯曲,整句的意思是: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再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中“博学”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其古义为广泛的学习,今义为学士的渊博;“日”是词类活用词,名词作状语,意为每天;“而”是一个一词多义的词,在本句中作连词,表递进关系,意为而且;“知”为通假字,通“智”,意为智慧,整句意思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的言行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在这提到一词多义词“而”,不妨让我们来看看文中其他“而”的用法吧。 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为连词,表转折关系,意为“却”;在“吾尝终日而思矣”中也为连词,但表示修饰关系;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中为连词,表承接关系,意为“就”.可以看出,一个字词在不同的句子中虽然词性相同但意思与用法去截然不同,足以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再有特殊句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本文中的倒装句,属于介词结构后置,白话文顺序应为“于蓝取”“于蓝青”. 而且,这句话可以延伸为我们现在运用较广的一个成语“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三)注重对思想的理解
我们要通读全文,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及其讲述的道理。 《劝学》共有四个段落,第一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与第三段可合为一个整段,都是论证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运用五个比喻讲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知明而行无过;第三段同样运用了五个比喻讲述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最后一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态度, 强调要累积,要坚持不懈,要专一这三个要点。《劝学》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其写作特点是大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道理说得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全文紧紧结合题目,在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这样,整篇文章我们可以算是学习完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及时复习。俗话说的“温故而知新”并不是无道理,复习可以让文章在脑海的记忆中不断重复,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要抓住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加大对古文的教学,天长日久,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文字智慧。
篇11: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古典诗歌教学探微
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古典诗歌教学探微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学习古诗词对陶冶人的性情、涵养和心灵有重大意义。但现实中古典诗词却与我们渐行渐远,作为社会层面的诗歌阅读呈现出一种式微的态势,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层面的诗歌教学呈现出弱化。我们在中学古诗教学的高峰下艰难攀爬,经常陷入种种误区。比较突出的是把古诗词等同于文言文来教,注重于“解释”和词语的分析。诗歌教学失去了它的特质,学生也无从感受诗歌凝练含蓄、意象独特隽永等的特点,自然也不能达到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品位的目的。
为此,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是当前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情感情绪性、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的阅读。诗歌的特质是什么呢?白居易《金针诗格》认为“诗有三体”:“有窍、有骨、有髓,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所以回归“诗性阅读”在教学上应该是引导学生打开所有的生命感官,着重理解诗歌的外形特式、意象本身和语言本体,在对语言和意象的专注探究与重新体验中,得出“思想”或者引发自己的生命情感、情绪,甚至莫名的激动,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现结合语文学科培训中的课例,谈谈 “诗性阅读”的做法。
一、以声律为窍,涵咏吟诵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命脉,古诗词没有被人吟诵或朗读,就像没有弹奏的曲子一样,是僵死的,无法鲜活起来的。“以声律为窍”是把诗或词的韵律当作窍门。诗歌的感性形式主要是声音的组合,古典诗歌的吟诵是根据声音的节拍、平仄的变化等有长短和高低的区别,将感情借助旋律表达出来的。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诗词声律融合进诵读中,就会收到“成于外,而化乎内”的效果。
案例一:《过零丁洋》的诵读指导片断
师:这首诗押什么韵?
生:经、星、萍、丁、青。
师:押ing韵。古诗讲究格律,不同的韵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开口音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受。ing韵主要元音是“i”、发音时口腔是闭的。你们觉得会抒发什么情感?
(师生讨论)
师:ing韵宜于表现哀切抑郁、悲愁细腻的感情,恰好跟诗人要传达的哀伤悲痛的情感相契合。所以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怎样?
生:低沉、抑郁、悲愁的。
师:请同学们把这种感情基调读出来。
(生读,感情较到位)
师:诗歌的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生:对往事的回忆。(师趁机板书:忆往昔)
师: 对往事的回忆,怎样读?语速上要怎样处理?
(一生以缓慢的语气读)
师:从诗歌平仄协调来考虑,我们可以把这句读得更到位。
屏显:平声约为今音的一、二声;仄声约为今音的三、四声,平声声调高,仄声声调低。吟诵的规则是:平长仄短入声急,依字行腔气要匀。
师:“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平仄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声,声音稍延长,仄声稍短促。(师示范)
(抽读、齐读,读的效果不错)
师:那颔联的内容是什么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一种凄苦的情感。(师板书:感凄苦)
师:该如何处理颔联的朗读节奏、语调?
生:我觉得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语气要缓慢,还应该读出重音。
师:很好,你已经读出了节奏,还关注到重音。重音怎么处理?
生:重音要落在“破碎”“飘”,“浮沉”、“打”上。(生读,全部是提高音量读)
师:你已经有意识地读出重音。但重音不一定要重读,也可重音轻读,也可慢读,也可虚声烘托、在重音字前后稍做停顿,甚至是声音的颤抖。(师示范诵读,读得很有感情)
(反复引导学生读)
师:颈联与标题有什么关系?情感是如何的呢?
生:似乎更深一层,很悲痛,国恨家仇,身陷囹圄,又无回天之力。
师:(师介绍诗人身为阶下囚背景)他感到孤独无助,对自己国家行将覆灭的朝廷担忧、悲痛,但却又很无奈。(板书:诉悲恸)吟诵时应当有何表情?重音如何处理?
师:(指导读声轻气多的声音)。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情充沛,“说惶恐”“叹零丁”甚至读出了颤音。)
师:悲恸之情真是令人潸然泪下啊!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读,注意节奏、音韵、情感,读得十分到位)
笔者以往所见的诗歌教学中的朗读大多流于形式,教师要求学生读得字正腔圆、有情有味。如何读教师却缺乏指导,整堂的诵读也就在原有的水平上流于形式。这个案例中教师尝试着从古典诗歌的声律角度去指导学生吟诵,将音韵知识、重音、平仄、节奏等适时引入课堂,有意识地体现了诗歌外形上的特质。指导有法,示范有味,在每联的诵读指导中都落实不同的要求,各有侧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把注意力倾注在音乐效果和意义上,而且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学生也获得了对诗歌的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走入诗的意境。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字都要按“平长仄短”来读,否则,就显得太单调枯燥了,也不能表现感情的变化。掌握基本节奏的声调高低后,不但要根据内容不同,做到“抑扬、顿挫、断续、轻重、疾徐、反复”,同时也要注意脸色与眼神、体态与气息等。下面《使至塞上》课例中教师也是引进了诗歌格律中的平仄知识,在引导平长仄短的读法后,进一步指导强调要注意脸色、眼神、手势、体态与气息,通过加语气词的方法来强化学生的体悟。
案例二:《使至塞上》片断
师:读“单车”,心里想象在广袤的沙漠中孤独的、随从不多的队伍,因而有了凄凉孤苦之情。
师:单——车——(延长,无奈自嘲)。
(生读)
师:征蓬是飘飞的,要想象眼神随着飘飞的蓬草而飞。征蓬,声音要延长,想到自己的无依无靠,音随蓬草不见而消。
师:归雁(抬头,想象看到雁群北归,而我却又归向何处),音随雁走而消。
师: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如果加一个叹词,你会加哪里?
师生讨论后:征蓬出汉塞,(哀叹,唉……)归雁入胡天。
师:“孤烟”让人觉得伤感寥落,要读得低沉延长。落日的“落”字,速度加快(加手势)。老师同样用了加语气词的方法,讨论后明确:(顿,深吸气,啊……)大漠孤烟直,(再吸气)长河落日圆。教学生配以手势读“大”“直”、“长”、“落”。
二、以物象为骨,感悟诗意
意象是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诗歌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性因素。诗评家胡应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或蕴含着丰富的意旨,或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或暗示着深刻的哲理,这种思想情感内涵与外在的客观物象共同构成的极富美感的形象就是意象。
意象在诗歌中被反复使用,因而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具有比较固定的文化含义。因此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通过文字来识别诗歌的意象,经由意象来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歌教学回归“诗性阅读”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各种意象,反复揣摩体味意象的内涵特点,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顺利地感悟诗意。如学习陶渊明的诗歌时,要让学生抓住他在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内涵丰富,新奇独特,体现了他清高贞洁、自由理想、率真自然的情怀。
案例三:《饮酒》片断
这堂课上教师紧扣诗眼“悠然”,在“品味悠然,解读避世”的环节时,先引导学生品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会诗人的悠然之情;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时,体会悠然之景。接着抓住“心远”解读诗人拥有悠然之情的原因。最后解读“真意”。
师:“诗的思想是从血肉凝成的诗的意象里流出来的”,我们不妨抓住意象来品读他的真意。这首诗中用了哪些意象?
(师生找出以下意象:菊、南山、飞鸟。讨论它们的象征意义:菊:象征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南山即庐山,是高士逸民栖居之地;飞鸟:是陶渊明自由无羁的心灵追求的象征。)
师:从这些意象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绪?
生:退出官场,追求自由,归隐自然。
师:是啊!在官场,在世俗,在乱世,他觉得真如“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在许多作品中借“飞鸟”这个意象来抒发这种情感。
出示幻灯片:《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知还” ;《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师:鸟还哪里?人还哪里?独自还吗?
生:没有,相与还。
师:“相与”什么意思?
生:成群。
师: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应该返朴归真,为何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不肯投入宁静的大自然怀抱呢?现在知道“真意”指什么了吗?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秘匙。抓住“菊”、“南山”、“飞鸟”等意象,让学生触摸到陶渊明的`内心“真意”。不光陶渊明的诗作中有许多固定的意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也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成了某种情感的载体。如果我们熟悉这些传统意象,就会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帮助。如,草代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梅象征傲雪,坚强,不屈不挠;“梧桐”表达凄苦之情;“杨柳”有惜别、伤感之情;“东风”往往代表生命力和希望;“西风”则往往象征肃杀、衰败、萧条。
揣摩意象的方法很多,有上述课例中的以诗解诗,勾连比照;有联想想象,描摹画面;也有参考公共意象等等。“诗性阅读”的教学原则就是立足诗歌意象本身,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叩开意象之门,去发掘意象的内存涵义。
三、以意格为髓,品味诗境
“以意格为髓”是诗词的第三体。意格在诗的创作之中是比物象和声律更重要、更关键的要件。“意格”为何物?“意格”是诗人独特的价值模式和思维方式,是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创作才华以及个性风格在进入创作时的一种状态。不同的诗人因各自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艺术修养和感悟能力的不同,对不同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同的认识,对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领悟,因而进入诗域的方式不同。作者有什么样的意格,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即“始于意格,成于字句”。
诗歌教学的“诗性阅读”就是要引领学生尽可能地贴近诗人,进而悟出诗人的“意格”。品读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情哀怨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诗人感世伤情的意格;品读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瑰丽阔大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李白豪迈洒脱的意格;品读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闲适淡雅的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诗人淡泊不伤的意格。而如何实现“以意格为髓,品味诗境”呢?这就需要通过含英咀华、咬文嚼字,不断推敲、品味诗词的用字,只有这样才能触摸到意格,理解诗词的精髓。
课例四:辛弃疾的《鹧鸪天》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春天?
生:柔桑、细草、蚕种、桃李、荠菜花。
师:可是“斜日寒林点暮鸦”让人感觉是萧瑟的,你觉得应该是什么色调?
生:灰色调。
师: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哪句的感觉很像?
生:“枯藤老树昏鸦。”
师:这句中哪个字打破了沉寂?
生:“点”,使画面有了生机。
(师为引导学生感受此句的“点”的效果,屏显材料《鸟是树的花》中的一段话。请生读,评价生的声音像春天的声音。)
师:类似“点”字这么传神的字词在其他词句中还有吗?
生:“陌上柔桑破嫩芽”的“破”字,拟人化,使场景有了生机。
师:换成“长”字如何?
生:没有诗意,用拟人更有诗意些。
生:早春生机勃勃,更有动感。
生:表现了春天的力量,“破”字表现了生命的力量。
师:你的语感真强。
生:“破”是一下子出来,没人注意到什么时候长的。
师:“破”让人感觉到春天是不知不觉地来到身边,有动感。“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破”是开口音,要念得有力量。(生读)
生:还有个“平冈细草鸣黄犊”的“鸣”很传神,写出了小牛很欢快。
师:小牛为什么“鸣”?
生:有鲜嫩的绿草吃了。
师:想象一下,小牛在平冈上是怎样的情态?
生:它们在到处跑,欢叫、撒欢。
师:对,“鸣”虽然是声音,但一经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绿草冈,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古人创作诗词时强调炼字、炼句,往往巧用一字或一句,境界就会大出。课例中教师紧抓传神的动词“破”、“点”、“鸣”,仔细咀嚼,巧妙引导,运用了换词比较、想象描摹、链接材料等方法,多层次、多角度,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入诗境,体悟诗人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感受诗人罢官归乡时居然能将春色尽收眼底的沉重不伤,积极顽强的意格。
诗歌教学中我们要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诗人炼字炼意的技巧,进而读出其中的意境。如李白的《行路难》用一连串的动词“停”“投”“拔”“顾”,写出诗人面对丰盛的酒宴却食不下咽的矛盾心理。《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等名词组成的意象形成一种孤寂的氛围,表达诗人的愁绪。《使至塞上》的“直”、“圆”等修饰词营造了开阔宏大,雄厚壮丽的意境,传达了诗人顿悟豁达之情。“诗性阅读”即是如此,把所有的生命感官打开,于细微处把玩一个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动词、形容词,甚至最有表现力的数量词和虚词等,引发我们的生命情感、情绪,甚至莫名的激动,从而把握诗歌的深刻内涵。
诗歌教学呼唤回归“诗性阅读”。诗歌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换个思路,遵循“诗性阅读”的教学原则,关注诗词的感性形式,立足诗词的意象和语言本身,品读意境,探触诗人的意格,把人的体悟性的东西(情绪、情感、想像、直觉)激发出来,那么学生的心是温润的,诗词也会焕发出应有的光芒。当然要想进入诗歌鉴赏的自由王国,则需要教师深厚的素养,并探索多种教学方法,这也正是我们开展诗性教学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王荣生等著。语言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 .
周进芳。始于意格 成于字句——浅谈意格、意境与创作之关系.作家,,(22)。
篇12: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 古典诗歌教学探微
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 古典诗歌教学探微
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 古典诗歌教学探微◎潘素文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学习古诗词对陶冶人的性情、涵养和心灵有重大意义。但现实中古典诗词却与我们渐行渐远,作为社会层面的诗歌阅读呈现出一种式微的态势,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层面的诗歌教学呈现出弱化。我们在中学古诗教学的高峰下艰难攀爬,经常陷入种种误区。比较突出的是把古诗词等同于文言文来教,注重于“解释”和词语的分析。诗歌教学失去了它的特质,学生也无从感受诗歌凝练含蓄、意象独特隽永等的特点,自然也不能达到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品位的目的。
为此,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是当前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情感情绪性、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的阅读。[1]诗歌的特质是什么呢?白居易《金针诗格》认为“诗有三体”:“有窍、有骨、有髓,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2]所以回归“诗性阅读”在教学上应该是引导学生打开所有的生命感官,着重理解诗歌的外形特式、意象本身和语言本体,在对语言和意象的专注探究与重新体验中,得出“思想”或者引发自己的生命情感、情绪,甚至莫名的激动,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现结合语文学科培训中的课例,谈谈 “诗性阅读”的做法。
一、以声律为窍,涵咏吟诵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命脉,古诗词没有被人吟诵或朗读,就像没有弹奏的曲子一样,是僵死的,无法鲜活起来的。“以声律为窍”是把诗或词的韵律当作窍门。诗歌的感性形式主要是声音的组合,古典诗歌的吟诵是根据声音的节拍、平仄的变化等有长短和高低的区别,将感情借助旋律表达出来的。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诗词声律融合进诵读中,就会收到“成于外,而化乎内”的效果。
案例一:《过零丁洋》的诵读指导片断
师:这首诗押什么韵?
生:经、星、萍、丁、青。
师:押ing韵。古诗讲究格律,不同的韵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开口音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受。ing韵主要元音是“i”、发音时口腔是闭的。你们觉得会抒发什么情感?
(师生讨论)
师:ing韵宜于表现哀切抑郁、悲愁细腻的感情,恰好跟诗人要传达的哀伤悲痛的情感相契合。所以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怎样?
生:低沉、抑郁、悲愁的。
师:请同学们把这种感情基调读出来。
(生读,感情较到位)
师:诗歌的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生:对往事的回忆。(师趁机板书:忆往昔)
师: 对往事的回忆,怎样读?语速上要怎样处理?
(一生以缓慢的语气读)
师:从诗歌平仄协调来考虑,我们可以把这句读得更到位。
屏显:平声约为今音的一、二声;仄声约为今音的三、四声,平声声调高,仄声声调低。吟诵的规则是:平长仄短入声急,依字行腔气要匀。
师:“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平仄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声,声音稍延长,仄声稍短促。(师示范)
(抽读、齐读,读的效果不错)
师:那颔联的内容是什么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一种凄苦的情感。(师板书:感凄苦)
师:该如何处理颔联的朗读节奏、语调?
生:我觉得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语气要缓慢,还应该读出重音。
师:很好,你已经读出了节奏,还关注到重音。重音怎么处理?
生:重音要落在“破碎”“飘”,“浮沉”、“打”上。(生读,全部是提高音量读)
师:你已经有意识地读出重音。但重音不一定要重读,也可重音轻读,也可慢读,也可虚声烘托、在重音字前后稍做停顿,甚至是声音的颤抖。(师示范诵读,读得很有感情)
(反复引导学生读)
师:颈联与标题有什么关系?情感是如何的呢?
生:似乎更深一层,很悲痛,国恨家仇,身陷囹圄,又无回天之力。
师:(师介绍诗人身为阶下囚背景)他感到孤独无助,对自己国家行将覆灭的朝廷担忧、悲痛,但却又很无奈。(板书:诉悲恸)吟诵时应当有何表情?重音如何处理?
师:(指导读声轻气多的声音)。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情充沛,“说惶恐”“叹零丁”甚至读出了颤音。)
师:悲恸之情真是令人潸然泪下啊!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读,注意节奏、音韵、情感,读得十分到位)
笔者以往所见的诗歌教学中的朗读大多流于形式,教师要求学生读得字正腔圆、有情有味。如何读教师却缺乏指导,整堂的诵读也就在原有的水平上流于形式。这个案例中教师尝试着从古典诗歌的声律角度去指导学生吟诵,将音韵知识、重音、平仄、节奏等适时引入课堂,有意识地体现了诗歌外形上的特质。指导有法,示范有味,在每联的诵读指导中都落实不同的要求,各有侧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把注意力倾注在音乐效果和意义上,而且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学生也获得了对诗歌的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走入诗的意境。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字都要按“平长仄短”来读,否则,就显得太单调枯燥了,也不能表现感情的变化。掌握基本节奏的声调高低后,不但要根据内容不同,做到“抑扬、顿挫、断续、轻重、疾徐、反复”,同时也要注意脸色与眼神、体态与气息等。下面《使至塞上》课例中教师也是引进了诗歌格律中的平仄知识,在引导平长仄短的读法后,进一步指导强调要注意脸色、眼神、手势、体态与气息,通过加语气词的方法来强化学生的体悟。
案例二:《使至塞上》片断
师:读“单车”,心里想象在广袤的沙漠中孤独的、随从不多的队伍,因而有了凄凉孤苦之情。
师:单――车――(延长,无奈自嘲)。
(生读)
师:征蓬是飘飞的,要想象眼神随着飘飞的蓬草而飞。征蓬,声音要延长,想到自己的无依无靠,音随蓬草不见而消。
师:归雁(抬头,想象看到雁群北归,而我却又归向何处),音随雁走而消。
师: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如果加一个叹词,你会加哪里?
师生讨论后:征蓬出汉塞,(哀叹,唉……)归雁入胡天。
师:“孤烟”让人觉得伤感寥落,要读得低沉延长。落日的“落”字,速度加快(加手势)。老师同样用了加语气词的方法,讨论后明确:(顿,深吸气,啊……)大漠孤烟直,(再吸气)长河落日圆。教学生配以手势读“大”“直”、“长”、“落”。
二、以物象为骨,感悟诗意
意象是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诗歌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性因素。诗评家胡应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或蕴含着丰富的意旨,或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或暗示着深刻的哲理,这种思想情感内涵与外在的客观物象共同构成的极富美感的形象就是意象。
意象在诗歌中被反复使用,因而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具有比较固定的文化含义。因此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通过文字来识别诗歌的意象,经由意象来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歌教学回归“诗性阅读”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各种意象,反复揣摩体味意象的内涵特点,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顺利地感悟诗意。如学习陶渊明的诗歌时,要让学生抓住他在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内涵丰富,新奇独特,体现了他清高贞洁、自由理想、率真自然的情怀。
案例三:《饮酒》片断
这堂课上教师紧扣诗眼“悠然”,在“品味悠然,解读避世”的环节时,先引导学生品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会诗人的悠然之情;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时,体会悠然之景。接着抓住“心远”解读诗人拥有悠然之情的原因。最后解读“真意”。
师:“诗的思想是从血肉凝成的诗的意象里流出来的”,我们不妨抓住意象来品读他的真意。这首诗中用了哪些意象?
(师生找出以下意象:菊、南山、飞鸟。讨论它们的象征意义:菊:象征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南山即庐山,是高士逸民栖居之地;飞鸟:是陶渊明自由无羁的心灵追求的象征。)
师:从这些意象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绪?
生:退出官场,追求自由,归隐自然。
师:是啊!在官场,在世俗,在乱世,他觉得真如“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在许多作品中借“飞鸟”这个意象来抒发这种情感。
出示幻灯片:《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知还” ;《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师:鸟还哪里?人还哪里?独自还吗?
生:没有,相与还。
师:“相与”什么意思?
生:成群。
师: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应该返朴归真,为何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不肯投入宁静的大自然怀抱呢?现在知道“真意”指什么了吗?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秘匙。抓住“菊”、“南山”、“飞鸟”等意象,让学生触摸到陶渊明的内心“真意”。不光陶渊明的诗作中有许多固定的意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也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成了某种情感的载体。如果我们熟悉这些传统意象,就会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帮助。如,草代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梅象征傲雪,坚强,不屈不挠;“梧桐”表达凄苦之情;“杨柳”有惜别、伤感之情;“东风”往往代表生命力和希望;“西风”则往往象征肃杀、衰败、萧条。
揣摩意象的方法很多,有上述课例中的以诗解诗,勾连比照;有联想想象,描摹画面;也有参考公共意象等等。“诗性阅读”的教学原则就是立足诗歌意象本身,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叩开意象之门,去发掘意象的内存涵义。
三、以意格为髓,品味诗境
“以意格为髓”是诗词的第三体。意格在诗的创作之中是比物象和声律更重要、更关键的要件。“意格”为何物?“意格”是诗人独特的价值模式和思维方式,是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创作才华以及个性风格在进入创作时的一种状态。不同的诗人因各自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艺术修养和感悟能力的不同,对不同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同的认识,对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领悟,因而进入诗域的方式不同。[3]作者有什么样的意格,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即“始于意格,成于字句”。
诗歌教学的“诗性阅读”就是要引领学生尽可能地贴近诗人,进而悟出诗人的“意格”。品读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情哀怨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诗人感世伤情的意格;品读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瑰丽阔大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李白豪迈洒脱的意格;品读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闲适淡雅的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诗人淡泊不伤的意格。而如何实现“以意格为髓,品味诗境”呢?这就需要通过含英咀华、咬文嚼字,不断推敲、品味诗词的用字,只有这样才能触摸到意格,理解诗词的精髓。
课例四:辛弃疾的《鹧鸪天》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春天?
生:柔桑、细草、蚕种、桃李、荠菜花。
师:可是“斜日寒林点暮鸦”让人感觉是萧瑟的,你觉得应该是什么色调?
生:灰色调。
师: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哪句的感觉很像?
生:“枯藤老树昏鸦。”
师:这句中哪个字打破了沉寂?
生:“点”,使画面有了生机。
(师为引导学生感受此句的“点”的效果,屏显材料《鸟是树的花》中的一段话。请生读,评价生的声音像春天的声音。)
师:类似“点”字这么传神的字词在其他词句中还有吗?
生:“陌上柔桑破嫩芽”的“破”字,拟人化,使场景有了生机。
师:换成“长”字如何?
生:没有诗意,用拟人更有诗意些。
生:早春生机勃勃,更有动感。
生:表现了春天的力量,“破”字表现了生命的力量。
师:你的语感真强。
生:“破”是一下子出来,没人注意到什么时候长的。
师:“破”让人感觉到春天是不知不觉地来到身边,有动感。“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破”是开口音,要念得有力量。(生读)
生:还有个“平冈细草鸣黄犊”的“鸣”很传神,写出了小牛很欢快。
师:小牛为什么“鸣”?
生:有鲜嫩的绿草吃了。
师:想象一下,小牛在平冈上是怎样的情态?
生:它们在到处跑,欢叫、撒欢。
师:对,“鸣”虽然是声音,但一经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绿草冈,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古人创作诗词时强调炼字、炼句,往往巧用一字或一句,境界就会大出。课例中教师紧抓传神的动词“破”、“点”、“鸣”,仔细咀嚼,巧妙引导,运用了换词比较、想象描摹、链接材料等方法,多层次、多角度,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入诗境,体悟诗人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感受诗人罢官归乡时居然能将春色尽收眼底的沉重不伤,积极顽强的意格。
诗歌教学中我们要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诗人炼字炼意的技巧,进而读出其中的意境。如李白的《行路难》用一连串的动词“停”“投”“拔”“顾”,写出诗人面对丰盛的酒宴却食不下咽的矛盾心理。《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等名词组成的意象形成一种孤寂的氛围,表达诗人的愁绪。《使至塞上》的“直”、“圆”等修饰词营造了开阔宏大,雄厚壮丽的意境,传达了诗人顿悟豁达之情。“诗性阅读”即是如此,把所有的生命感官打开,于细微处把玩一个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动词、形容词,甚至最有表现力的数量词和虚词等,引发我们的生命情感、情绪,甚至莫名的激动,从而把握诗歌的深刻内涵。
诗歌教学呼唤回归“诗性阅读”。诗歌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换个思路,遵循“诗性阅读”的教学原则,关注诗词的感性形式,立足诗词的意象和语言本身,品读意境,探触诗人的意格,把人的体悟性的东西(情绪、情感、想像、直觉)激发出来,那么学生的心是温润的,诗词也会焕发出应有的光芒。当然要想进入诗歌鉴赏的自由王国,则需要教师深厚的素养,并探索多种教学方法,这也正是我们开展诗性教学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等著。语言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2][3]周进芳。始于意格 成于字句――浅谈意格、意境与创作之关系[J].作家,2008,(22)。
(潘素文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伯温中学 323900)
★ 教学论文的题目
★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微论文(锦集12篇)】相关文章:
学校非正式制度探微论文2022-12-18
浅析多媒体高中语文论文2022-12-09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美的探讨2024-05-07
现代文阅读教学设计2022-09-04
毕业论文-语言教育和心灵教育之关系探微2023-03-13
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获得者事迹材料2023-08-01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1-24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论文2024-01-21
受众分析范文2022-08-30
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教育论文202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