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的校长》阅读答案

时间:2022-11-25 08:03:47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诗性的校长》阅读答案(合集8篇)由网友“加缪夫人”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性的校长》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性的校长》阅读答案

篇1:《诗性的校长》阅读答案

《诗性的校长》阅读答案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近几年在媒体中,“柳袁照”的名字经常是与“诗”联系在一起的,称您为“诗人校长”或“校长诗人”的不少,但我更愿意将“诗人”换成“诗性”,因为这里的“诗”好像不单是一个文体的概念,而是弥漫在您做人做事中的一种品性、一种情怀、一种底色、一种格调和气质。不知道您是怎么看自己的?

柳袁照:您说得对。我不是想做一个诗人,“诗人”的头衔对我并不重要,我写诗是想让自己多一点“诗人的气息”,让我们的师生尽可能“诗意地栖息”。没有来苏州十中做校长前,我几乎没有认真写过诗,不过现在写诗已成为我工作与生活的一种方式,我喜欢诗意地表达。

记者:我也发现,您大规模发表诗作也就是最近四五年的事。如果说高中以后是您“诗性的成长”,那么近几年就是您“诗性的爆发”。这中间近的“空白期”,看似断裂,但我相信,您的“诗心”“诗情”未泯,是这样吗?

柳袁照:可以这样说。近20年,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学校,我都是一个极率真的人,或许,这也可以称为一种诗性?因为追求本具,所以我喜欢灿然的状态,喜欢原生态的美;而且,几乎所有的自然景观都会带给我对“人”、对“教育”的联想。记得那年在挪威,我看到被称为“生命之柱”的人体雕像——121个人体浮雕沿着石柱向上盘旋。那种力量、那种赤裸裸的欲望、那种让人失魂落魄而又热血沸腾的形象,几乎让我窒息。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真的成了太阳下的一个“裸孩子”。山川河流宠我,飞禽走兽宠我,花卉草木宠我,我生活在无限真诚、朴实、友善而又充满“力”与“美”的世界中。

记者:我认识不少爱诗的校长朋友,但他们大都将品诗、写诗作为个人的一种业余爱好,而您却有意识地将诗性推广到办学,转换为学校的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您为什么希望学校与您一样诗意盎然?

柳袁照:诗性是人性的一种境界。我对诗的热爱不仅仅是个人的一种喜好,更是我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的产物。我所提出的诗性教育的三个特征——“本真、唯美、超然”,是我对教育现状与教育应有的价值进行深度思考的结果。在我看来,学校应该是最真、最美、最善的地方,校园应该洋溢着诗的气息,因为学校是孩子们裸露灵魂的地方。但现在,我们看到不少“善意的摧残”——目的多为善,而手段却实在是一种摧残,更谈不上诗性与诗意。

更可怕的是,教育的功利主义和浮躁病已相当严重,工具理性严重膨胀。如何区分教育的热情与浮躁、高效与功利?企业发展的一些理念和经验能照搬到教育中吗?这些都需要我们追问。

教育是人学,但现在往往被窄化为知识的教学。文学也是人学,在我们的传统中,教育与文学是很相通的,但现在,它们的关系却被割裂了。文学在今天的学校中只是语文学科中的几篇课文,而不是日常教育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弥漫在校园中的一种气息。今天,不少教师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即使语文、历史教师也是这样。

我们可以考察一下苏州历史上的几位教育大家。比如叶圣陶,他先是一个教师,然后是一个作家、文学编辑,在他身上,“教师”与“作家”是融合在一起的,没有他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深刻反省与表达,也不会有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再如范仲淹,也既是教育家(办过苏州中学),又是诗人、散文家。

今天,在不少学校,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写诗、作文,就会被认为不务正业。如此,怎么能有教育、学校和教师的人文情怀与诗意?我们现在十分强调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必要的,但我总觉得还少了些什么。我们会不会只专注于他们“技术”的发展,而疏忽了他们的人文素养?我们不应该把教师局限在课堂里、局限在狭窄的“专业”中发展,而应该把他们放在其人生的宏大背景中去发展。

记者:是的,当教师被日益“功能化”后,他们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发展需求就会被遮蔽,而其负面影响,绝不限于他们自身。

柳袁照:在古希腊,“诗人”与“创造者”同义。科学发明要靠想象,写诗也主要靠想象,在这方面,两者是相通的。但我们今天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却只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忽视人文素养,包括诗性的养成。

有些人以为诗性教育就是“写诗的教育”,这是一种误解。教育首先是科学,所以理性是它的根,传承知识是它的.本职,问题在于,我们不能仅囿于此,而疏忽了学生作为一个“全人”的成长。而且,诗性不是一味地浪漫,它是以和谐为宗旨的,即在所有的极端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是我所追求的。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谢谢您充满诗意的表达。

19.本文作者为什么将柳袁照称为“诗性的校长”?(4分)

20.访谈能否收到预期效果与记者提问的技巧有很大关系。请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的划线句。(5分)

21.联系全文看,柳袁照为什么要倡导诗性教育?他认为要对学生进行诗性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6分)

试题答案:

19.①柳袁照的身上有追求本真、唯美、超热的诗性情怀,(2分)②诗性被他有意识地推广到办学,转换为学校的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所以作者将他称为“诗性的校长”( 2分。)

20. ①这段话显示作者做了充分的准备,对采访对象的经历已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拉近相互的距离;②问题设计深入巧妙,以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肯定的语气,探询“空白期”未泯的“诗心”“诗情”,诱导对方敞开心扉,解开“诗性的爆发”的谜团。(5分。第一条2分,第二条3分。意思对即可。)

21. 第一问:①诗性教育是“本真、唯美、超然”的教育,倡导诗性教育,就是要让学校成为最真、最美、最善的地方,实现教育应有的价值。(2分)②诗性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倡导诗性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或:诗性教育是以和谐为宗旨的教育,当前的教育已经窄化为知识教育,倡导诗性教育,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全人”。(2分)第二问: ③摒弃功利主义思想,不要对学生进行“善意的摧残”。或: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避免教师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2分。)

篇2:北大校长蔡元培阅读题及答案

①在蔡元培之前之后,北大的校长走马灯似地轮转了多少人,个个是英才俊杰,但是只要一提起北大校长,让人首先想起的就是蔡元培校长,也只有蔡元培校长。正如编辑《追忆蔡元培》一书的北大学子郑勇所说:“未名湖畔丛树幽林间,蔡元培塑像谦和地独守一片净土,引领着每次瞻拜每次肃然起敬的目光;而在北大昔日的历史传统和今日的格局气象中,蔡元培更内化为一种象征与启示。无论岁月的尘埃如何起落飞扬,黯淡了多少偶像的色彩;无论时间的流水如何一去不返,动摇了多少权威的根基,既非权威、亦非偶像的蔡先生却不减风神依旧,因为有后来者‘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

②蔡元培之前的北大,可以说是一片乌烟瘴气。针对这样的情况,蔡元培首先确立北大的办学方针:究竟什么是“大学”?大学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他清醒地意识到,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其他细枝末节的问题就无从谈起。

③什么是大学?蔡元培理想的大学是他在德国观察到的大学,即拥有独立地位的、追求纯粹学问的一个思想与知识的生产、交流和传播的机构。他力图引进德国的教育理念,纠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根深蒂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模式,他怀着单纯的理想、无私的心灵和坚贞的信念出发了,当然这很像是与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注定他是孤独的。他的梦想在北大只能是得到部分的实现,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在他捧起的双手中慢慢成形了。

④新潮社的骨干杨振声回忆说:“可能有一些学生正埋头阅读《文选》中那些字体极小的评注,而窗外另一些学生却在大声地朗读拜伦的诗歌。在房间的某个角落,一些学生可能会因古典桐城学派的优美散文而不住点头称道,而在另一个角落,其他几个学生则可能正讨论娜拉离家后会怎样生活。”这种可喜现象,在北大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⑤同时,蔡元培特别关注大学教育对人格的培养。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他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中谈到:“诸君为大学生,地位甚高,肩负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唯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辱,更何足以感人。”

⑥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期间,北大学生运动开始萌芽。他与学生运动的关系,一直被后人误解。许多人把他描述成学生运动的积极支持者,这是对历史的改写。蔡元培本人并不支持学生运动,从“五四”运动一开始,他就对群众的运动的负面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对过度参与政治活动伤害学术研究和大学独立有清醒的认识。

⑦蔡元培有一句名言“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然而,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裂隙,这一裂隙有时小、有时大,随着中国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变化,而并非先生所想象中的理想状态。两者孰重孰轻呢?

⑧他执掌北大期间,北大获得了崇高的地位,但是这只是昙花一现,随着他的离去,北大很快沉寂下来,正如鲁迅先生叹惜的那样,二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北大,“射一支响箭也没有一点回音”。这在中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后来,北大既缺乏人格平台,又没有制度平台来保障,其状况就可想而知了。到了世纪之交,我们才发现我们最需要的还是蔡元培。

⑨在北大未名湖畔一个幽暗的角落里,有一尊半身的铜像屹立在青松之间。这里是北大的一方净土。他守护着这方净土,一如他生前。他注视着这些孩子,一如他生前。他勉励着这群老师,一如他生前。而他孤独的身影,在历史发黄的书页里,拖得很长很长。他就是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

19.第①段中说“只要一提起北大校长,让人首先想起的就是蔡元培校长,也只有蔡元培校长”,为什么会这样?请结合全文回答。(4分)

20.请解释第③段中“当然这很像是与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注定他是孤独的”在文中的含义。(4分)

21.第④段中杨振声回忆的当时北大的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

22.蔡元培有一句名言“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你认为应该怎样把握两者的关系?(6分)

试题答案:

19.(4分)他使北大成为真正的现代大学;那时的北大曾有空前绝后的可喜现象;那时的北大获得了崇高的地位;他已经成为北大的象征。(评分标准:每点1分。)

20.(4分)蔡元培的想法过于理想化,在当时的中国难以有人支持。(评分标准:每句2分。)

21.(4分)说明当时的校长开明,思想开放,极具包容性;学校的学术氛围浓厚;学习的环境自由,宽松;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快乐而自由。(评分标准:每点1分。)

22.(6分)答题要点:救国是目的,读书是手段;救国不是空话,读书需要静心。(评分标准:有观点有分析,言之成理,每点可得3分。)

篇3:《带柴刀的校长》阅读答案

《带柴刀的校长》阅读答案

①那年师范毕业,我无奈地背起包裹,去白云小学报到。

②白云小学位于高山之上,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邮。山下老师都望而生畏,偶尔有个倒霉蛋分去了,也只是教个一年半载,就拼死拼活调下来。

③来到山脚下,仰望莽莽苍苍的白云山,不禁心发怵,腿发软。我强打精神,走上一条羊肠小道。两边草深林密,长满茅草荆棘。没走几米远,手就被划了几道血痕,衣服也挂了几个口。我踉踉跄跄,沮丧极了。但很快越走越开阔,越走越敞亮。仔细一看,路好像被人割过,两边倒伏着新鲜的杂草。我加快脚步,汗流浃背上到山顶,发现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领着十几个小孩,正在迎接我。小孩衣服打着补丁,每人拿一把柴刀,手脸划着血痕。他们微笑地望着我,一齐大声喊:“吴老师好!”中年人一见我,急急放下柴刀,大步迎上来,一把握住我的手:“吴老师,欢迎欢迎,像你这样的科班人才,我们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呀。”那双手像松树皮般粗裂,把我的手握得生疼。

④中年人就是白云小学朱校长。他是个民办老师,在这里教了二十多年。本村还有一个与他一起教书,撑了几年后,受不了这个罪,出去打工了。本地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就让我来锻炼锻炼。

⑤白云小学是所完小,复式班教学。我与朱校长每天连轴转,没有一节空堂。一天下来,口干舌燥,骨头像散了架。晚上,学生回去了,我们点盏煤油灯,伏案备课。有时天热,蚊子嗡嗡叫,一抓好几只;有时起风,房子千疮百孔,尘屑簌簌往下掉;有时月朗星稀,野兽又像厉鬼高一声低一声叫,让人毛骨悚然。周围没有一点人声,没有一点亮光。学校就像一座孤零零的寺庙,被遗弃在荒山野林中。

⑥一天晚上,朱校长敲开我的.门,把一部旧收音机放到我桌上:“晚上难捱吧,听听这个破匣子吧。”我连忙推辞:“还是你自己听吧,这可是你多年的宝贝呢。”朱校长笑笑:“你年轻,听听好,接受新东西快。我在这里蹲多年,习惯了。”朱校长说完走了。我拧开收音机,沙沙噪响,但也很是欣慰。

⑦偶有闲暇,朱校长就拿着那把柴刀,端着一瓢冷水,向操场一角那块磨刀石走去。他用手浇水湿润石面,再侧着刀来回磨,轻柔缓慢,像打磨一件玉器。磨了一会儿,他就浇水清洗刀面,看是否锃亮,再用手抚摸刀锋,看是否锋利。刀磨好了,在阳光下,闪着白光。有时我晚上睡觉了,也会听见外面的磨刀声,沙沙沙响,像一首催眠曲,伴我入梦。

⑧每天天蒙蒙亮,我还躺在被窝里,就听见外面学生叽叽喳喳。我起来一看,原来是朱校长接学生上学来了。他拿着柴刀,头发凌乱,裤腿和解放鞋都被露水浸湿。他笑着对我说:“路上杂草长得疯,一天不割,就成了拦路虎。”

⑨我与朱校长一起吃饭,油盐是他从家里拿来的,米是他帮我买的,菜都是他在学校后山种的。生活虽然清苦点,但也有种家的感觉。有时憋得慌,放假回去一趟,朱校长就拿上柴刀,为我割割路,送我下山。等我上山返校,他又把路割好,早早在路上等我。

⑩又开学了,直到上课,还没有看见朱校长,只看见村长一个侄子。一打听,才知道朱校长被村里辞退了。

过了两天,朱校长来了,我差点没认出来:白发像一堆杂乱的草,脸庞像一张揉皱的纸,眼睛像两个下陷的洞,比原来好像老了十几岁。朱校长把包裹整理好,把房间打扫干净,准备走。我拿上收音机,急急送去。朱校长嗫嚅着:“我现在不教书了,不需要再听了,你还是留着吧。”我说:“我准备买部新的。再说,它陪伴了你这么多年,你也好作个纪念。”朱校长不再推辞,微颤着接了过去。朱校长从墙上取下那把柴刀,抖索着递给我:“我也没有其他东西,这个给你做个留念吧。以后我不能再接送你了,你自己也好割割路。”我接过柴刀,背转身,泪水夺眶而出。

一学期总算完了,我如获大赦,挑着行李,急急下山,发誓再也不来了。

走不多远,突然发现前面的路修过,变成了石块水泥砌成的台阶。路上还有一些村民,正在忙着平基和泥搬石头。仔细一看,还有朱校长。我来到朱校长面前: “这是乡里还是村里出钱修的?真是行善积德呢。”朱校长拍拍手里的泥巴:“不是乡里也不是村里,是我出的钱。”我一惊:“你家那么困难,哪来这么多钱?” 朱校长憨厚一笑:“村里辞退我时,把拖欠了七八年的工资跟我结了。我总算把这块心病解决了,孩子上学再不需要割路了。”他如释重负吁了一口气。

我望着朱校长,一时无语。

这一刻,我改变了主意……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合订本,有删改)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4分)

19.本文标题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3分)

20.第⑤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为环境描写,请结合全文分析它的作用。(2分)

21.请分别从修辞和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两个句子。(6分)

⑴那双手像松树皮般粗裂,把我的手握得生疼。(3分)

从修辞角度:

⑵他用手浇水湿润石面,再侧着刀来回磨,轻柔缓慢,像打磨一件玉器。磨了一会儿,他就浇水清洗刀面,看是否锃亮,再用手抚摸刀锋,看是否锋利。(3分)

从描写角度:

22.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朱校长是个怎样的人。(4分)

23.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所有曾在白云小学学习的人准备联名向组委会递交一份申请书,并附上一段颁奖词。请你代他们给朱校长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字数在40-60之间)(3分)

篇4:《“终身校长”梅贻琦》阅读答案

梅贻琦,字月涵,幼年熟读经史,在南开受新式教育,喜读科学,在美初习电机工程,任教清华后专研物理。任清华留美学生监督时却又重温中国经史典籍,于中西文化密切接触体会中,融合中西学问之精华。

19,梅贻琦到清华园任教,工作半年后,回到天津,去见恩师张伯苓,表示对教书没有什么兴趣,想换一个工作。张伯苓语重心长地对弟子说:“你才教了半年就不愿干了,怎么知道没有兴趣?青年人要忍耐。回去教书!”他的夫人韩咏华感慨地说:“月涵照老师的教导老老实实地回到北京,继续在清华任教。……这可倒好,这一忍耐,一辈子下来了。”

梅贻琦在美国留学时,学的是理科和工科,执教清华初期,教的是物理、数学、英文等课程。梅贻琦早年的学生浦薛凤回忆说:“本人于民国三年夏考入清华后,梅师曾授予数学一课,讲话特别缓慢,解释非常明白,联系认真,而态度和蔼,此一印象至深,迄今犹历历如昨日事。”

后曾执教清华大学土木系的施嘉炀回忆说:“我于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高等科二年级学习时,梅贻琦先生是我的物理学老师。现在回忆起来,梅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关心的,他经常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做实验,并且总是以诲人不倦的态度为学生解释课本上和实验中的疑难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靠人格魅力,并以自己为榜样,言传身教,如春风华雨,润物无声。梅贻琦就是这样,熏陶了一大批清华学子。他最初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他以后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清华有驱逐校长的传统,从1928年到1931年,罗家伦等几任校长像走马灯,时间长者如罗家伦为两年,短者两三个月,有的派来的校长甚至连清华校门都进不了,被师生抵制,灰溜溜地走了。

梅贻琦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出任清华校长,时任教育部长的李书华晚年回忆说:“民国廿年(1931年)下半年我任教育部长的时候,正值清华久无正式校长,我急于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再三考虑,认为月涵最为适当。时月涵正在美国任清华留美学生监督,我电其同意后,于九月廿三日提行政院国务会议通过,以月涵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由民国廿年起,他继续任清华校长达卅一年之久,是中国国立大学任职最久的校长。他对清华尽力甚多,贡献甚大。回想我在教育部所做的事令我满意的并不多;我为清华选择了这位校长,却是我最满意的一件事。”

“大师论”是梅贻琦将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移植到中国本土的最成功的例子之一。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梅贻琦千方百计广招人才,使清华园内人才济济,群星灿烂,有效地推动了清华学术和教育的进步。

梅贻琦是国际学术界有名的“寡言君子”。他倡导“为政不在言多,顾力行何如耳”。他认为学校造就了人才是为了实用,“否则将是极悲惨的事”。梅贻琦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开,文与理通科,主张学生自学。有了他的这些主张,才有今日之水木清华。

从1931年至梅贻琦逝世,他被称为清华“终身校长”(晚年创办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他没有博士学位,也不像胡适那样有名气,为何能在大师云集的清华,长期治校而无反对者、驱逐者,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他幽默地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有人愿意倒‘梅’!”这正好印证了霍宝树对梅贻琦的印象:“先生处理公务的态度是实事求是,清正不苟,待人接物则谦诚恳切,和蔼可亲。其个人志趣高尚,严峻自持,平日不苟言笑,却极富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时偶发一语,隽永耐人回味。”

1940年,昆明,潘光旦在《梅月涵夫子任教廿五年序》中做如下感慨:“清华所培养出来的多少人才之中,对母校竭其心力,能如是锲而不舍的,已有几人?目前从事于大学教育的人中,或负行政的责任,或主专门的讲席,对所出身的学校,能如是其全神贯注契合无间的,能有几人?不因时势的迁移,不受名利的诱引,而能雍容揖让与大学环境之中,数十年如一日,中国之大,又有几人?”这三问便概括了梅贻琦校长终其一生的坚持与执着。他的一生和清华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清华大学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代表了民国教育家的风度。

(选自刘宜庆《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对于学校时局,则以为应追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梅贻琦语)

②梅贻琦这个名字始终与清华大学联系在一起,原因不仅在于他是历任清华大学校长中任职最久的一位,更因为他是为形成清华校风贡献最卓著的人之一。清华著名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梁启超演说中的引用之辞,而真正能够将之充分发挥者则是梅贻琦。(《生斯长斯,吾爱吾庐——记清华前校长梅贻琦》)

(l)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梅贻琦学成归国,到清华任教,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教学中,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埋头苦干的

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好评。

B.梅贻琦在美国留学时,学的是理科和工科,执教清华初期,教的是物理、数学、英文等课程,

是中国近现代仅有的通才学者。

C.梅贻琦在清华久无正式校长的情形下出任清华校长,因其待人接物则谦诚恳切、和蔼可亲,

志趣高尚、严峻自持,而得到大家的认可。

D.梅贻琦是国际学样界有名的“寡言君子”,倡导多干事少说话,他平日不苟言笑,有时偶发

一语,隽永耐人回味。

E.梅贻琦最初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他以后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打下了基础。又因晚年创办了台湾

新竹清华大学,被称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2)在清华执教和担任校长期间,梅贻琦身上体现了哪些人格魅力。(6分)

(3)文中有许多引用的文字,请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6分)

(4)梅贻琦“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开,文与理通科,主张学生自学”。请联系选文和现实就其中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2.

(1)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B.“仅有的通才学者”于文无据且不正确。中国近现代有不少通才学者,梅贻琦是其中之一。A.“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教学中”与文本不符,原文第2段说梅贻琦到清华园任教,工作半年后,对教书没有兴趣,想换一个工作。E.因果关系分析错误。梅贻琦被称为“终身校长”,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清华任校长时间很长,且尽力很多,贡献很大。)

(2)①埋头苦干的坚持与执着精神;②志趣高尚,严峻自持,严谨治学;③对学生态度和蔼,关心备至,诲人不倦;④不苟言笑,静默做事;⑤处理公务实事求是,清正不苟,待人接物谦诚恳切,和蔼可亲;⑥对母校竭其心力,不受名利的诱引。

(3)①直接展示传主的精神,增强感染力,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如文中引用梅贻琦自己的话,对他的幽默性格有一个形象的展示。②间接显示传主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如文中引用两学生的话,从学生的角度展示梅贻琦作为老师的人格魅力。③真实生动、内容充实,避免一家之言,具有可读性、可信性。如引用潘光旦的评价,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④丰富文章情节内容。如引用时任教育部长的李书华的晚年回忆,让我们明白了梅贻琦任清华校长的过程及推荐者对梅贻琦的评价。(答出三点给6分)

(4)我认为梅贻琦倡导的文与理通科,在今天尤其值得我们沉思。在中国的近现代,为什么能出现那么多的大师,就是因为梅贻琦那一代的学者,生于晚清,受过国学的基础教育,“文”可谓扎实,又出国留学,接受了西方的科技和物质文明,“理”可谓精通,他们是“文”“理”皆通、学贯中西的一代,加之当时较为宽容、自由的学术氛围,所以大师云集,清华的通才教育就是成功的典范。而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似乎越来越重视“精”和“专”,这当然有利于人才教育的专业化和方向性,但同时也导致受教育者视野的狭窄和思维的局限,学习和受教育的工具性突出而人文性沦丧。因此,再很难诞生像那个时代那样的通才和大师。因此,今天,我们依然需要“文”“理”并重的通识教育。(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观点明确,并能联系社会现实,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篇5:《带柴刀的校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祥树

①那年师范毕业,我无奈地背起包裹,去白云小学报到。

②白云小学位于高山之上,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邮。山下老师都望而生畏,偶尔有个倒霉蛋分去了,也只是教个一年半载,就拼死拼活调下来。

③来到山脚下,仰望莽莽苍苍的白云山,不禁心发怵,腿发软。我强打精神,走上一条羊肠小道。两边草深林密,长满茅草荆棘。没走几米远,手就被划了几道血痕,衣服也挂了几个口。我踉踉跄跄,沮丧极了。但很快越走越开阔,越走越敞亮。仔细一看,路好像被人割过,两边倒伏着新鲜的杂草。我加快脚步,汗流浃背上到山顶,发现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领着十几个小孩,正在迎接我。小孩衣服打着补丁,每人拿一把柴刀,手脸划着血痕。他们微笑地望着我,一齐大声喊:“吴老师好!”中年人一见我,急急放下柴刀,大步迎上来,一把握住我的手:“吴老师,欢迎欢迎,像你这样的科班人才,我们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呀。”那双手像松树皮般粗裂,把我的手握得生疼。

④中年人就是白云小学朱校长。他是个民办老师,在这里教了二十多年。本村还有一个与他一起教书,撑了几年后,受不了这个罪,出去打工了。本地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就让我来锻炼锻炼。

⑤白云小学是所完小,复式班教学。我与朱校长每天连轴转,没有一节空堂。一天下来,口干舌燥,骨头像散了架。晚上,学生回去了,我们点盏煤油灯,伏案备课。有时天热,蚊子嗡嗡叫,一抓好几只;有时起风,房子千疮百孔,尘屑簌簌往下掉;有时月朗星稀,野兽又像厉鬼高一声低一声叫,让人毛骨悚然。周围没有一点人声,没有一点亮光。学校就像一座孤零零的寺庙,被遗弃在荒山野林中。

⑥一天晚上,朱校长敲开我的门,把一部旧收音机放到我桌上:“晚上难捱吧,听听这个破匣子吧。”我连忙推辞:“还是你自己听吧,这可是你多年的宝贝呢。”朱校长笑笑:“你年轻,听听好,接受新东西快。我在这里蹲多年,习惯了。”朱校长说完走了。我拧开收音机,沙沙噪响,但也很是欣慰。

⑦偶有闲暇,朱校长就拿着那把柴刀,端着一瓢冷水,向操场一角那块磨刀石走去。他用手浇水湿润石面,再侧着刀来回磨,轻柔缓慢,像打磨一件玉器。磨了一会儿,他就浇水清洗刀面,看是否锃亮,再用手抚摸刀锋,看是否锋利。刀磨好了,在阳光下,闪着白光。有时我晚上睡觉了,也会听见外面的磨刀声,沙沙沙响,像一首催眠曲,伴我入梦。

⑧每天天蒙蒙亮,我还躺在被窝里,就听见外面学生叽叽喳喳。我起来一看,原来是朱校长接学生上学来了。他拿着柴刀,头发凌乱,裤腿和解放鞋都被露水浸湿。他笑着对我说:“路上杂草长得疯,一天不割,就成了拦路虎。”

⑨我与朱校长一起吃饭,油盐是他从家里拿来的,米是他帮我买的,菜都是他在学校后山种的。生活虽然清苦点,但也有种家的感觉。有时憋得慌,放假回去一趟,朱校长就拿上柴刀,为我割割路,送我下山。等我上山返校,他又把路割好,早早在路上等我。

⑩又开学了,直到上课,还没有看见朱校长,只看见村长一个侄子。一打听,才知道朱校长被村里辞退了。

过了两天,朱校长来了,我差点没认出来:白发像一堆杂乱的草,脸庞像一张揉皱的纸,眼睛像两个下陷的洞,比原来好像老了十几岁。朱校长把包裹整理好,把房间打扫干净,准备走。我拿上收音机,急急送去。朱校长嗫嚅着:“我现在不教书了,不需要再听了,你还是留着吧。”我说:“我准备买部新的。再说,它陪伴了你这么多年,你也好作个纪念。”朱校长不再推辞,微颤着接了过去。朱校长从墙上取下那把柴刀,抖索着递给我:“我也没有其他东西,这个给你做个留念吧。以后我不能再接送你了,你自己也好割割路。”我接过柴刀,背转身,泪水夺眶而出。

一学期总算完了,我如获大赦,挑着行李,急急下山,发誓再也不来了。

走不多远,突然发现前面的路修过,变成了石块水泥砌成的台阶。路上还有一些村民,正在忙着平基和泥搬石头。仔细一看,还有朱校长。我来到朱校长面前:“这是乡里还是村里出钱修的?真是行善积德呢。”朱校长拍拍手里的泥巴:“不是乡里也不是村里,是我出的钱。”我一惊:“你家那么困难,哪来这么多钱?”朱校长憨厚一笑:“村里辞退我时,把拖欠了七八年的工资跟我结了。我总算把这块心病解决了,孩子上学再不需要割路了。”他如释重负吁了一口气。

我望着朱校长,一时无语。

这一刻,我改变了主意……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合订本,有删改)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4分)

小题2:本文标题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3分)

小题3:第⑤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为环境描写,请结合全文分析它的作用。(2分)

小题4:请分别从修辞和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两个句子。(6分)

⑴那双手像松树皮般粗裂,把我的手握得生疼。(3分)

从修辞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他用手浇水湿润石面,再侧着刀来回磨,轻柔缓慢,像打磨一件玉器。磨了一会儿,

他就浇水清洗刀面,看是否锃亮,再用手抚摸刀锋,看是否锋利。(3分)

从描写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朱校长是个怎样的人。(4分)

小题6: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所有曾在白云小学学习的人准备联名向组委会递交一份申请书,并附上一段颁奖词。请你代他们给朱校长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字数在40-60之间)(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一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分配到山里小学教书(1分),朱校长带着柴刀为上学的孩子割路(1分),并在被辞退后用自己的钱领着村民们为孩子们修了上学路(1分),深受感动的年轻人决定继续留在山村里教书(1分)。

小题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柴刀”作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朱校长而展开的(1分);暗示了朱校长的特殊身份(1分);赞扬了朱校长的崇高品质(1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小题1:渲染了白云小学环境的艰苦和恶劣(1分);突出了朱校长的执着与对山村教育的热爱(1分);为下文作者想要离开白云村作了铺垫(1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

小题1:⑴答案示例: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朱校长的手比作松树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朱校长双手的干裂和衰老,体现了朱校长教学生涯的艰辛和操劳。 ⑵答案示例:这句话使用了动作(或细节)描写,使用了“磨”、“看”、“抚摸”等动词,细腻传神地写出了朱校长磨刀时认真仔细的样子,从而表达了朱校长对于学生的关爱之情。

小题1:从他在白云小学一待就是近三十年,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执着的人;从朱校长拿收音机给“我”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细腻热心肠的人;从他用自己的钱为孩子们修一条上学的.路,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大爱的人。(最少答出两个方面,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形象特点各1分)

小题1:一把柴刀割宽了山里孩子的人生路,三十年的坚守唱响了寂寞大山的歌声。他苍老的手上,流过粉笔的香,温暖着山里娃的读书梦。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概括故事情节一般方法:人物+情节(起因、经过、结果),在概括时力求准确、简洁。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文章标题的作用:线索、设置悬念、点明主旨等作用。

小题1: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鉴赏语句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但在鉴赏时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句。

小题1:本题考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包括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他的所作所为。间接描写包括他人眼中的他。这样结合起来,这个人物的形象便会鲜明起来。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篇6:《陶校长的演讲》阅读练习及答案

《陶校长的演讲》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 至)志,就要有坚(忍 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1.填空题

这是《 》这一课的原文。这里写的是“第二问”,说的是学习的重要性。本文其他段落还说了 、、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 工作 道德

2.选择题。

“这样,我们就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这句话中,“这样”指的是“要专心致志,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给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坚不拔

A.韧

B.忍

正确答案:A

4.给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专心()志

A.至

B.致

正确答案:B

5.学习是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你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结合陶校长的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答:

我在作文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一开始我的作文写得不好,但我在上课时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后我踏踏实实地钻研,毫不气馁,我认准了这个目标,所以现在进步很大。

篇7: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古典诗歌教学探微

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古典诗歌教学探微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学习古诗词对陶冶人的性情、涵养和心灵有重大意义。但现实中古典诗词却与我们渐行渐远,作为社会层面的诗歌阅读呈现出一种式微的态势,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层面的诗歌教学呈现出弱化。我们在中学古诗教学的高峰下艰难攀爬,经常陷入种种误区。比较突出的是把古诗词等同于文言文来教,注重于“解释”和词语的分析。诗歌教学失去了它的特质,学生也无从感受诗歌凝练含蓄、意象独特隽永等的特点,自然也不能达到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品位的目的。

为此,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是当前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情感情绪性、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的阅读。诗歌的特质是什么呢?白居易《金针诗格》认为“诗有三体”:“有窍、有骨、有髓,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所以回归“诗性阅读”在教学上应该是引导学生打开所有的生命感官,着重理解诗歌的外形特式、意象本身和语言本体,在对语言和意象的专注探究与重新体验中,得出“思想”或者引发自己的生命情感、情绪,甚至莫名的激动,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现结合语文学科培训中的课例,谈谈 “诗性阅读”的做法。

一、以声律为窍,涵咏吟诵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命脉,古诗词没有被人吟诵或朗读,就像没有弹奏的曲子一样,是僵死的,无法鲜活起来的。“以声律为窍”是把诗或词的韵律当作窍门。诗歌的感性形式主要是声音的组合,古典诗歌的吟诵是根据声音的节拍、平仄的变化等有长短和高低的区别,将感情借助旋律表达出来的。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诗词声律融合进诵读中,就会收到“成于外,而化乎内”的效果。

案例一:《过零丁洋》的诵读指导片断

师:这首诗押什么韵?

生:经、星、萍、丁、青。

师:押ing韵。古诗讲究格律,不同的韵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开口音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受。ing韵主要元音是“i”、发音时口腔是闭的。你们觉得会抒发什么情感?

(师生讨论)

师:ing韵宜于表现哀切抑郁、悲愁细腻的感情,恰好跟诗人要传达的哀伤悲痛的情感相契合。所以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怎样?

生:低沉、抑郁、悲愁的。

师:请同学们把这种感情基调读出来。

(生读,感情较到位)

师:诗歌的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生:对往事的回忆。(师趁机板书:忆往昔)

师: 对往事的回忆,怎样读?语速上要怎样处理?

(一生以缓慢的语气读)

师:从诗歌平仄协调来考虑,我们可以把这句读得更到位。

屏显:平声约为今音的一、二声;仄声约为今音的三、四声,平声声调高,仄声声调低。吟诵的规则是:平长仄短入声急,依字行腔气要匀。

师:“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平仄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声,声音稍延长,仄声稍短促。(师示范)

(抽读、齐读,读的效果不错)

师:那颔联的内容是什么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一种凄苦的情感。(师板书:感凄苦)

师:该如何处理颔联的朗读节奏、语调?

生:我觉得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语气要缓慢,还应该读出重音。

师:很好,你已经读出了节奏,还关注到重音。重音怎么处理?

生:重音要落在“破碎”“飘”,“浮沉”、“打”上。(生读,全部是提高音量读)

师:你已经有意识地读出重音。但重音不一定要重读,也可重音轻读,也可慢读,也可虚声烘托、在重音字前后稍做停顿,甚至是声音的颤抖。(师示范诵读,读得很有感情)

(反复引导学生读)

师:颈联与标题有什么关系?情感是如何的呢?

生:似乎更深一层,很悲痛,国恨家仇,身陷囹圄,又无回天之力。

师:(师介绍诗人身为阶下囚背景)他感到孤独无助,对自己国家行将覆灭的朝廷担忧、悲痛,但却又很无奈。(板书:诉悲恸)吟诵时应当有何表情?重音如何处理?

师:(指导读声轻气多的声音)。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情充沛,“说惶恐”“叹零丁”甚至读出了颤音。)

师:悲恸之情真是令人潸然泪下啊!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读,注意节奏、音韵、情感,读得十分到位)

笔者以往所见的诗歌教学中的朗读大多流于形式,教师要求学生读得字正腔圆、有情有味。如何读教师却缺乏指导,整堂的诵读也就在原有的水平上流于形式。这个案例中教师尝试着从古典诗歌的声律角度去指导学生吟诵,将音韵知识、重音、平仄、节奏等适时引入课堂,有意识地体现了诗歌外形上的特质。指导有法,示范有味,在每联的诵读指导中都落实不同的要求,各有侧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把注意力倾注在音乐效果和意义上,而且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学生也获得了对诗歌的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走入诗的意境。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字都要按“平长仄短”来读,否则,就显得太单调枯燥了,也不能表现感情的变化。掌握基本节奏的声调高低后,不但要根据内容不同,做到“抑扬、顿挫、断续、轻重、疾徐、反复”,同时也要注意脸色与眼神、体态与气息等。下面《使至塞上》课例中教师也是引进了诗歌格律中的平仄知识,在引导平长仄短的读法后,进一步指导强调要注意脸色、眼神、手势、体态与气息,通过加语气词的方法来强化学生的体悟。

案例二:《使至塞上》片断

师:读“单车”,心里想象在广袤的沙漠中孤独的、随从不多的队伍,因而有了凄凉孤苦之情。

师:单——车——(延长,无奈自嘲)。

(生读)

师:征蓬是飘飞的,要想象眼神随着飘飞的蓬草而飞。征蓬,声音要延长,想到自己的无依无靠,音随蓬草不见而消。

师:归雁(抬头,想象看到雁群北归,而我却又归向何处),音随雁走而消。

师: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如果加一个叹词,你会加哪里?

师生讨论后:征蓬出汉塞,(哀叹,唉……)归雁入胡天。

师:“孤烟”让人觉得伤感寥落,要读得低沉延长。落日的“落”字,速度加快(加手势)。老师同样用了加语气词的方法,讨论后明确:(顿,深吸气,啊……)大漠孤烟直,(再吸气)长河落日圆。教学生配以手势读“大”“直”、“长”、“落”。

二、以物象为骨,感悟诗意

意象是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诗歌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性因素。诗评家胡应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或蕴含着丰富的意旨,或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或暗示着深刻的哲理,这种思想情感内涵与外在的客观物象共同构成的极富美感的形象就是意象。

意象在诗歌中被反复使用,因而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具有比较固定的文化含义。因此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通过文字来识别诗歌的意象,经由意象来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歌教学回归“诗性阅读”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各种意象,反复揣摩体味意象的内涵特点,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顺利地感悟诗意。如学习陶渊明的诗歌时,要让学生抓住他在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内涵丰富,新奇独特,体现了他清高贞洁、自由理想、率真自然的情怀。

案例三:《饮酒》片断

这堂课上教师紧扣诗眼“悠然”,在“品味悠然,解读避世”的环节时,先引导学生品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会诗人的悠然之情;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时,体会悠然之景。接着抓住“心远”解读诗人拥有悠然之情的原因。最后解读“真意”。

师:“诗的思想是从血肉凝成的诗的意象里流出来的”,我们不妨抓住意象来品读他的真意。这首诗中用了哪些意象?

(师生找出以下意象:菊、南山、飞鸟。讨论它们的象征意义:菊:象征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南山即庐山,是高士逸民栖居之地;飞鸟:是陶渊明自由无羁的心灵追求的象征。)

师:从这些意象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绪?

生:退出官场,追求自由,归隐自然。

师:是啊!在官场,在世俗,在乱世,他觉得真如“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在许多作品中借“飞鸟”这个意象来抒发这种情感。

出示幻灯片:《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知还” ;《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师:鸟还哪里?人还哪里?独自还吗?

生:没有,相与还。

师:“相与”什么意思?

生:成群。

师: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应该返朴归真,为何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不肯投入宁静的大自然怀抱呢?现在知道“真意”指什么了吗?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秘匙。抓住“菊”、“南山”、“飞鸟”等意象,让学生触摸到陶渊明的`内心“真意”。不光陶渊明的诗作中有许多固定的意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也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成了某种情感的载体。如果我们熟悉这些传统意象,就会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帮助。如,草代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梅象征傲雪,坚强,不屈不挠;“梧桐”表达凄苦之情;“杨柳”有惜别、伤感之情;“东风”往往代表生命力和希望;“西风”则往往象征肃杀、衰败、萧条。

揣摩意象的方法很多,有上述课例中的以诗解诗,勾连比照;有联想想象,描摹画面;也有参考公共意象等等。“诗性阅读”的教学原则就是立足诗歌意象本身,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叩开意象之门,去发掘意象的内存涵义。

三、以意格为髓,品味诗境

“以意格为髓”是诗词的第三体。意格在诗的创作之中是比物象和声律更重要、更关键的要件。“意格”为何物?“意格”是诗人独特的价值模式和思维方式,是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创作才华以及个性风格在进入创作时的一种状态。不同的诗人因各自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艺术修养和感悟能力的不同,对不同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同的认识,对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领悟,因而进入诗域的方式不同。作者有什么样的意格,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即“始于意格,成于字句”。

诗歌教学的“诗性阅读”就是要引领学生尽可能地贴近诗人,进而悟出诗人的“意格”。品读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情哀怨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诗人感世伤情的意格;品读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瑰丽阔大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李白豪迈洒脱的意格;品读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闲适淡雅的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诗人淡泊不伤的意格。而如何实现“以意格为髓,品味诗境”呢?这就需要通过含英咀华、咬文嚼字,不断推敲、品味诗词的用字,只有这样才能触摸到意格,理解诗词的精髓。

课例四:辛弃疾的《鹧鸪天》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春天?

生:柔桑、细草、蚕种、桃李、荠菜花。

师:可是“斜日寒林点暮鸦”让人感觉是萧瑟的,你觉得应该是什么色调?

生:灰色调。

师: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哪句的感觉很像?

生:“枯藤老树昏鸦。”

师:这句中哪个字打破了沉寂?

生:“点”,使画面有了生机。

(师为引导学生感受此句的“点”的效果,屏显材料《鸟是树的花》中的一段话。请生读,评价生的声音像春天的声音。)

师:类似“点”字这么传神的字词在其他词句中还有吗?

生:“陌上柔桑破嫩芽”的“破”字,拟人化,使场景有了生机。

师:换成“长”字如何?

生:没有诗意,用拟人更有诗意些。

生:早春生机勃勃,更有动感。

生:表现了春天的力量,“破”字表现了生命的力量。

师:你的语感真强。

生:“破”是一下子出来,没人注意到什么时候长的。

师:“破”让人感觉到春天是不知不觉地来到身边,有动感。“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破”是开口音,要念得有力量。(生读)

生:还有个“平冈细草鸣黄犊”的“鸣”很传神,写出了小牛很欢快。

师:小牛为什么“鸣”?

生:有鲜嫩的绿草吃了。

师:想象一下,小牛在平冈上是怎样的情态?

生:它们在到处跑,欢叫、撒欢。

师:对,“鸣”虽然是声音,但一经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绿草冈,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古人创作诗词时强调炼字、炼句,往往巧用一字或一句,境界就会大出。课例中教师紧抓传神的动词“破”、“点”、“鸣”,仔细咀嚼,巧妙引导,运用了换词比较、想象描摹、链接材料等方法,多层次、多角度,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入诗境,体悟诗人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感受诗人罢官归乡时居然能将春色尽收眼底的沉重不伤,积极顽强的意格。

诗歌教学中我们要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诗人炼字炼意的技巧,进而读出其中的意境。如李白的《行路难》用一连串的动词“停”“投”“拔”“顾”,写出诗人面对丰盛的酒宴却食不下咽的矛盾心理。《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等名词组成的意象形成一种孤寂的氛围,表达诗人的愁绪。《使至塞上》的“直”、“圆”等修饰词营造了开阔宏大,雄厚壮丽的意境,传达了诗人顿悟豁达之情。“诗性阅读”即是如此,把所有的生命感官打开,于细微处把玩一个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动词、形容词,甚至最有表现力的数量词和虚词等,引发我们的生命情感、情绪,甚至莫名的激动,从而把握诗歌的深刻内涵。

诗歌教学呼唤回归“诗性阅读”。诗歌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换个思路,遵循“诗性阅读”的教学原则,关注诗词的感性形式,立足诗词的意象和语言本身,品读意境,探触诗人的意格,把人的体悟性的东西(情绪、情感、想像、直觉)激发出来,那么学生的心是温润的,诗词也会焕发出应有的光芒。当然要想进入诗歌鉴赏的自由王国,则需要教师深厚的素养,并探索多种教学方法,这也正是我们开展诗性教学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王荣生等著。语言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 .

周进芳。始于意格 成于字句——浅谈意格、意境与创作之关系.作家,,(22)。

篇8: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 古典诗歌教学探微

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 古典诗歌教学探微

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 古典诗歌教学探微

◎潘素文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学习古诗词对陶冶人的性情、涵养和心灵有重大意义。但现实中古典诗词却与我们渐行渐远,作为社会层面的诗歌阅读呈现出一种式微的态势,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层面的诗歌教学呈现出弱化。我们在中学古诗教学的高峰下艰难攀爬,经常陷入种种误区。比较突出的是把古诗词等同于文言文来教,注重于“解释”和词语的分析。诗歌教学失去了它的特质,学生也无从感受诗歌凝练含蓄、意象独特隽永等的特点,自然也不能达到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品位的目的。

为此,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是当前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情感情绪性、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的阅读。[1]诗歌的特质是什么呢?白居易《金针诗格》认为“诗有三体”:“有窍、有骨、有髓,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2]所以回归“诗性阅读”在教学上应该是引导学生打开所有的生命感官,着重理解诗歌的外形特式、意象本身和语言本体,在对语言和意象的专注探究与重新体验中,得出“思想”或者引发自己的生命情感、情绪,甚至莫名的激动,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现结合语文学科培训中的课例,谈谈 “诗性阅读”的做法。

一、以声律为窍,涵咏吟诵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命脉,古诗词没有被人吟诵或朗读,就像没有弹奏的曲子一样,是僵死的,无法鲜活起来的。“以声律为窍”是把诗或词的韵律当作窍门。诗歌的感性形式主要是声音的组合,古典诗歌的吟诵是根据声音的节拍、平仄的变化等有长短和高低的区别,将感情借助旋律表达出来的。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诗词声律融合进诵读中,就会收到“成于外,而化乎内”的效果。

案例一:《过零丁洋》的诵读指导片断

师:这首诗押什么韵?

生:经、星、萍、丁、青。

师:押ing韵。古诗讲究格律,不同的韵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开口音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受。ing韵主要元音是“i”、发音时口腔是闭的。你们觉得会抒发什么情感?

(师生讨论)

师:ing韵宜于表现哀切抑郁、悲愁细腻的感情,恰好跟诗人要传达的哀伤悲痛的情感相契合。所以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怎样?

生:低沉、抑郁、悲愁的。

师:请同学们把这种感情基调读出来。

(生读,感情较到位)

师:诗歌的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生:对往事的回忆。(师趁机板书:忆往昔)

师: 对往事的回忆,怎样读?语速上要怎样处理?

(一生以缓慢的语气读)

师:从诗歌平仄协调来考虑,我们可以把这句读得更到位。

屏显:平声约为今音的一、二声;仄声约为今音的三、四声,平声声调高,仄声声调低。吟诵的规则是:平长仄短入声急,依字行腔气要匀。

师:“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平仄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声,声音稍延长,仄声稍短促。(师示范)

(抽读、齐读,读的效果不错)

师:那颔联的内容是什么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一种凄苦的情感。(师板书:感凄苦)

师:该如何处理颔联的朗读节奏、语调?

生:我觉得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语气要缓慢,还应该读出重音。

师:很好,你已经读出了节奏,还关注到重音。重音怎么处理?

生:重音要落在“破碎”“飘”,“浮沉”、“打”上。(生读,全部是提高音量读)

师:你已经有意识地读出重音。但重音不一定要重读,也可重音轻读,也可慢读,也可虚声烘托、在重音字前后稍做停顿,甚至是声音的颤抖。(师示范诵读,读得很有感情)

(反复引导学生读)

师:颈联与标题有什么关系?情感是如何的呢?

生:似乎更深一层,很悲痛,国恨家仇,身陷囹圄,又无回天之力。

师:(师介绍诗人身为阶下囚背景)他感到孤独无助,对自己国家行将覆灭的朝廷担忧、悲痛,但却又很无奈。(板书:诉悲恸)吟诵时应当有何表情?重音如何处理?

师:(指导读声轻气多的声音)。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情充沛,“说惶恐”“叹零丁”甚至读出了颤音。)

师:悲恸之情真是令人潸然泪下啊!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读,注意节奏、音韵、情感,读得十分到位)

笔者以往所见的诗歌教学中的朗读大多流于形式,教师要求学生读得字正腔圆、有情有味。如何读教师却缺乏指导,整堂的诵读也就在原有的水平上流于形式。这个案例中教师尝试着从古典诗歌的声律角度去指导学生吟诵,将音韵知识、重音、平仄、节奏等适时引入课堂,有意识地体现了诗歌外形上的特质。指导有法,示范有味,在每联的诵读指导中都落实不同的要求,各有侧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把注意力倾注在音乐效果和意义上,而且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学生也获得了对诗歌的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走入诗的意境。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字都要按“平长仄短”来读,否则,就显得太单调枯燥了,也不能表现感情的变化。掌握基本节奏的声调高低后,不但要根据内容不同,做到“抑扬、顿挫、断续、轻重、疾徐、反复”,同时也要注意脸色与眼神、体态与气息等。下面《使至塞上》课例中教师也是引进了诗歌格律中的平仄知识,在引导平长仄短的读法后,进一步指导强调要注意脸色、眼神、手势、体态与气息,通过加语气词的方法来强化学生的体悟。

案例二:《使至塞上》片断

师:读“单车”,心里想象在广袤的沙漠中孤独的、随从不多的队伍,因而有了凄凉孤苦之情。

师:单――车――(延长,无奈自嘲)。

(生读)

师:征蓬是飘飞的,要想象眼神随着飘飞的蓬草而飞。征蓬,声音要延长,想到自己的无依无靠,音随蓬草不见而消。

师:归雁(抬头,想象看到雁群北归,而我却又归向何处),音随雁走而消。

师: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如果加一个叹词,你会加哪里?

师生讨论后:征蓬出汉塞,(哀叹,唉……)归雁入胡天。

师:“孤烟”让人觉得伤感寥落,要读得低沉延长。落日的“落”字,速度加快(加手势)。老师同样用了加语气词的方法,讨论后明确:(顿,深吸气,啊……)大漠孤烟直,(再吸气)长河落日圆。教学生配以手势读“大”“直”、“长”、“落”。

二、以物象为骨,感悟诗意

意象是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诗歌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性因素。诗评家胡应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或蕴含着丰富的意旨,或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或暗示着深刻的哲理,这种思想情感内涵与外在的客观物象共同构成的极富美感的形象就是意象。

意象在诗歌中被反复使用,因而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具有比较固定的文化含义。因此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通过文字来识别诗歌的意象,经由意象来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歌教学回归“诗性阅读”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各种意象,反复揣摩体味意象的内涵特点,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顺利地感悟诗意。如学习陶渊明的诗歌时,要让学生抓住他在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内涵丰富,新奇独特,体现了他清高贞洁、自由理想、率真自然的情怀。

案例三:《饮酒》片断

这堂课上教师紧扣诗眼“悠然”,在“品味悠然,解读避世”的环节时,先引导学生品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会诗人的悠然之情;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时,体会悠然之景。接着抓住“心远”解读诗人拥有悠然之情的原因。最后解读“真意”。

师:“诗的思想是从血肉凝成的诗的意象里流出来的”,我们不妨抓住意象来品读他的真意。这首诗中用了哪些意象?

(师生找出以下意象:菊、南山、飞鸟。讨论它们的象征意义:菊:象征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南山即庐山,是高士逸民栖居之地;飞鸟:是陶渊明自由无羁的心灵追求的象征。)

师:从这些意象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绪?

生:退出官场,追求自由,归隐自然。

师:是啊!在官场,在世俗,在乱世,他觉得真如“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在许多作品中借“飞鸟”这个意象来抒发这种情感。

出示幻灯片:《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知还” ;《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师:鸟还哪里?人还哪里?独自还吗?

生:没有,相与还。

师:“相与”什么意思?

生:成群。

师: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应该返朴归真,为何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不肯投入宁静的大自然怀抱呢?现在知道“真意”指什么了吗?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秘匙。抓住“菊”、“南山”、“飞鸟”等意象,让学生触摸到陶渊明的内心“真意”。不光陶渊明的诗作中有许多固定的意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也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成了某种情感的载体。如果我们熟悉这些传统意象,就会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帮助。如,草代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梅象征傲雪,坚强,不屈不挠;“梧桐”表达凄苦之情;“杨柳”有惜别、伤感之情;“东风”往往代表生命力和希望;“西风”则往往象征肃杀、衰败、萧条。

揣摩意象的方法很多,有上述课例中的以诗解诗,勾连比照;有联想想象,描摹画面;也有参考公共意象等等。“诗性阅读”的教学原则就是立足诗歌意象本身,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叩开意象之门,去发掘意象的内存涵义。

三、以意格为髓,品味诗境

“以意格为髓”是诗词的第三体。意格在诗的创作之中是比物象和声律更重要、更关键的要件。“意格”为何物?“意格”是诗人独特的价值模式和思维方式,是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创作才华以及个性风格在进入创作时的一种状态。不同的诗人因各自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艺术修养和感悟能力的不同,对不同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同的认识,对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领悟,因而进入诗域的方式不同。[3]作者有什么样的意格,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即“始于意格,成于字句”。

诗歌教学的“诗性阅读”就是要引领学生尽可能地贴近诗人,进而悟出诗人的“意格”。品读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情哀怨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诗人感世伤情的意格;品读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瑰丽阔大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李白豪迈洒脱的意格;品读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闲适淡雅的意境,就要引导学生体悟出诗人淡泊不伤的意格。而如何实现“以意格为髓,品味诗境”呢?这就需要通过含英咀华、咬文嚼字,不断推敲、品味诗词的用字,只有这样才能触摸到意格,理解诗词的精髓。

课例四:辛弃疾的《鹧鸪天》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春天?

生:柔桑、细草、蚕种、桃李、荠菜花。

师:可是“斜日寒林点暮鸦”让人感觉是萧瑟的,你觉得应该是什么色调?

生:灰色调。

师: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哪句的感觉很像?

生:“枯藤老树昏鸦。”

师:这句中哪个字打破了沉寂?

生:“点”,使画面有了生机。

(师为引导学生感受此句的“点”的效果,屏显材料《鸟是树的花》中的一段话。请生读,评价生的声音像春天的声音。)

师:类似“点”字这么传神的字词在其他词句中还有吗?

生:“陌上柔桑破嫩芽”的“破”字,拟人化,使场景有了生机。

师:换成“长”字如何?

生:没有诗意,用拟人更有诗意些。

生:早春生机勃勃,更有动感。

生:表现了春天的力量,“破”字表现了生命的力量。

师:你的语感真强。

生:“破”是一下子出来,没人注意到什么时候长的。

师:“破”让人感觉到春天是不知不觉地来到身边,有动感。“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破”是开口音,要念得有力量。(生读)

生:还有个“平冈细草鸣黄犊”的“鸣”很传神,写出了小牛很欢快。

师:小牛为什么“鸣”?

生:有鲜嫩的绿草吃了。

师:想象一下,小牛在平冈上是怎样的情态?

生:它们在到处跑,欢叫、撒欢。

师:对,“鸣”虽然是声音,但一经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绿草冈,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古人创作诗词时强调炼字、炼句,往往巧用一字或一句,境界就会大出。课例中教师紧抓传神的动词“破”、“点”、“鸣”,仔细咀嚼,巧妙引导,运用了换词比较、想象描摹、链接材料等方法,多层次、多角度,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入诗境,体悟诗人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感受诗人罢官归乡时居然能将春色尽收眼底的沉重不伤,积极顽强的意格。

诗歌教学中我们要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诗人炼字炼意的技巧,进而读出其中的意境。如李白的《行路难》用一连串的动词“停”“投”“拔”“顾”,写出诗人面对丰盛的酒宴却食不下咽的矛盾心理。《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等名词组成的意象形成一种孤寂的氛围,表达诗人的愁绪。《使至塞上》的“直”、“圆”等修饰词营造了开阔宏大,雄厚壮丽的意境,传达了诗人顿悟豁达之情。“诗性阅读”即是如此,把所有的生命感官打开,于细微处把玩一个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动词、形容词,甚至最有表现力的数量词和虚词等,引发我们的生命情感、情绪,甚至莫名的激动,从而把握诗歌的深刻内涵。

诗歌教学呼唤回归“诗性阅读”。诗歌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换个思路,遵循“诗性阅读”的教学原则,关注诗词的感性形式,立足诗词的意象和语言本身,品读意境,探触诗人的意格,把人的体悟性的东西(情绪、情感、想像、直觉)激发出来,那么学生的心是温润的,诗词也会焕发出应有的光芒。当然要想进入诗歌鉴赏的自由王国,则需要教师深厚的素养,并探索多种教学方法,这也正是我们开展诗性教学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等著。语言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2][3]周进芳。始于意格 成于字句――浅谈意格、意境与创作之关系[J].作家,2008,(22)。

(潘素文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伯温中学 323900)

名校校长毕业精彩致辞

诗歌教学讲究五美(教学论文)

七年级作文心灵的撞击

窗外人生的阅读答案

揭开原始思维之迷--诗性智慧与野性思维比较浅谈

教师新年联欢会主持词

论教学观的后现代转换论文参考

《诗性正义》读后感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母亲附答案详解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附答案

《诗性的校长》阅读答案
《《诗性的校长》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诗性的校长》阅读答案(合集8篇)】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微论文2023-02-01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山乡的渡船老人附答案2024-01-18

教师个人总结师德表现2022-11-25

教师师德表现总结300字2022-09-09

500字轩辕大帝观后感2023-10-06

教师师德表现总结2023-06-11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阅读理解及答案2024-01-02

参观幼儿园学习心得体会2022-07-30

东藏记节选现代文阅读答案2023-12-22

《碗花糕 王充闾》阅读附答案参考2023-01-2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