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巧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

时间:2022-05-27 01:29:52 语文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巧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集锦12篇)由网友“施展施情化忆”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浅谈巧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谈巧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

篇1:浅谈巧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

浅谈巧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

在多种媒体广泛进入课堂教学后,先进的技术、资源、方法催生了新的教学理念、课堂结构、师生的课堂行走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想象和联想力丰富,多种媒体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教学的优化更加明显的同时,也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环境激发兴趣。如,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视频为学生创设出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字宝宝,告诉学生这些字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字的读音)帮它找到家,你就能与这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字宝宝就会对你笑一笑。然后让学生在白板上反复尝试,直至成功。这样,生动的情境,就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亲自动手进行的尝试,可让学生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2、巧用媒体突破重点、难点。课堂上,教师在进行语音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ppt)的动画效果突出教学的重点。如,在比较平翘舌的声母z-zh的发音时,教师可设计让“zh”的“h”闪动或者变色效果来提醒学生拼读时注意翘舌,这样会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又如,教师在讲授j、q、x和u相拼的规则时,可设计成动画小白兔u长着两个大耳朵,看到j、q、x走过来,它就摆动耳朵向它们敬礼。这样,学生看了会觉得十分有趣,并能在鲜活的故事情节中牢牢地记住这一规则。

3、巧用多种媒体可强化读写训练。教师在进行读写教学时,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可让学生随录音模仿朗读;指导学生背诵时,教师可以按照第一遍给学生播放课文录像,同时配以轻声的录音;第二遍取消配音,只在画面旁出现重点词的提示,让学生随着画面的变换轻声复述课文;第三遍可适当要求能力较强的学生依据画面展示的内容轻声背诵。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不光记得牢,还能背得快速而又准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字训练时,教师可利用由演示多媒体(ppt或电子白板)课件代替教师的讲写示范,可以设计出如蓝天白云等色调的底幕,让学生自己在田字格上主动地为同学范写,学生的练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写出来的字也会比平时漂亮许多。如果能伴以甜美的解说伴着轻柔的音乐效果会更理想。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跨时空优势可快速突破难点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有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进行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以向学生提供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降低难度、增加情趣,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和体会的积极性、主动性,会使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如教师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的阅读教学时,学生对“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看见青蛙游过去”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语的理解是难点,他们既不知词意,又不知为什么要这样用。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三个场景设计制作成ppt课件,动画效果可设置成过程慢放的画面,让学生从课件中观察“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各自的动作特征和含义。这样就会使阅读内容在他们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巧用多媒体可引导学生有效突破重点

交互式电子白板、ppt可对画面的静动、大小、快慢进行随意设置。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的情境,还可以配以相应的声音,让学生接受到大容量必要的信息,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课堂更高效。如,《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的道理。教师在教学时,可充分利用ppt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充分观察后再引发学生讨论:“古人到了岸边会不会找到剑”这一话题,学生由于直观地观察了过程,根本不需老师多做讲解,他们就能很清楚地分析、总结出这一道理,轻松地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实现事半功倍的目的。

四、巧妙借助网络可有效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1、可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教师在进行制作校园贺岁卡教学时,可将事先通过电脑网络收集的贺岁卡图案、图文搭配方式、背景设计等相关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归纳要点,通过模仿、相互借鉴、小组展示等手段设计出更加新颖的'卡片。

2、可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电脑小报时,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资料,然后根据需要、兴趣、爱好筛选出适合自己小报主题的材料,然后进行图文编排、组合。这样,学生就会通过这样的“研究性”逐渐地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和运用能力。

3、可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教师在进行《黄山奇石》教学时,可把黄山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电子白板或ppt课件,在引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地通过超链接让学生去领略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的奇异风光,让学生在欣赏中通过丰富的想象,从分体会黄山奇石的美。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会得到较好的引发和培养。

4、可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师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时,先给学生展示从网络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然后可通过电子白板或ppt课件在屏幕上展示这样几个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性思考的问题: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地球遭到破坏后的影响有哪些?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讨论,学生们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观点就会相应而生。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培养。

篇2: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

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

关键词:职业应用导向 综合设计 中职 语文能力

很多老师感叹:中职语文课难教!难在哪?中职学生希望通过在学校的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所以对专业课比较重视;而认为语文和专业是两码事,学不学无所谓,所以语文课教学如果与学生专业发展衔接不好,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只是为了学分而学习,自然就难教了。

例如教《黄道婆》一课,这是一篇文言文,如果是在普通中学进行教学,通常教学设计是从文学常识积累角度介绍作者、作品,从读懂课文、积累文言知识角度串讲课文、解释重点难点、归纳中心……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产生疑问:我为什么要学这篇课文?这跟我的专业有什么关系?

是的,这是中职语文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的问题:作为语文老师,我应该如何设计教学?教些什么才能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打好基础?怎样教才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以致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充满期待?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语文教学设计是否应该体现出不同的专业教学特点?

据此,我认为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要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知识和职业生活必需的有关内容,使课文成为学习的范例而非要掌握的内容,适当降低知识难度,以“必需”与“够用”为原则,摒弃那些与中职生实际需要关系不大的语文知识,保留对中职生语文能力提高确实有用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汉字方面,识字大于写字,在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字基础上,适当扩大识字量;词汇方面,强化用词练习,淡化背词义式的释词;阅读方面,增加阅读量,注意培养语感,减少文章分析;写作方面,提倡实用性写作,不过高要求创作性写作;口语交际方面,加强具有职业背景和导向的听说练习;文言文学习方面,减少古汉语知识的灌输,选用优秀、短小、生动、可读性强、易于背诵的作品。

综合职业能力的特点在于综合而不是单一。目前的各版本中职语文教材中,都包含了阅读教学、应用文写作教学、口语教学的内容,但是教材中把课文部分单独成篇,口语交际和写作指导单独成篇,教学中这几部分也是分别安排课时单独进行。这种安排看似全面,实际上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写作和口语训练三者是不可分割的,阅读效果的'检测手段可能是复述课文,或是表达自己的看法;写作、口语训练的材料也可以是学生已经熟悉了的阅读材料。分别安排课时单独进行训练的设计在无形中割裂了阅读、写作和口语训练的密切关系,浪费了教学时间,也很难达到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效果。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体例,以贴近专业需求为目标,将语文教材与专业进行有机整合,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

我在接到商英专业的教学任务后,向专业老师了解专业特点,得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将来主要在外贸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商务谈判、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整理信息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之后我又向曾经教过的机电班的老师了解“机电一体化”这个专业的特点、就业方向,原来该专业在职业素养上更侧重爱岗敬业和改革创新意识的教育,毕业生多从事机电设备、数控装置、机电产品的技术管理、安装调试、操作维修以及车间、班组的管理、机电产品的营销等,要求对工作过程、操作步骤能用严谨、简明的语言口头或书面表达,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于是备课时,我就注意以职业应用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需要的语文能力,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的联系,创设与职业活动相似的情境,进行综合训练,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还是教《黄道婆》一课,我考虑到这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文字比较浅显,内容也简短,于是我在商英专业做了这样的设计:

一、布置预习,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重点认识和理解“硗瘠、树艺、挈、殷”等词语。

二、学生讲故事:讲讲黄道婆的故事;体会黄道婆热爱家乡、为家乡经济繁荣做贡献的精神。

三、解决问题:

1、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里的人,松江人从“民食不给”到“家计就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松江纱布畅销的原因什么?

2、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3、请你为“黄道婆”牌手巾写一则广告语。

4、公司派你去××调查当地的纱布生产情况,以决定是否销售××纱布,请你拟写一份调查报告。

其中,预习环节主要是解决语文知识的问题,这样就能腾出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问题讨论和能力训练。“讲故事”环节着重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同时渗透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把握信息、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教育教学。先请一位学生复述,既检查了该生的阅读效果,又训练了其用口语表达从阅读材料中所获信息及个体体验的能力;然后请其他同学作补充,综合训练了这些同学的听、说能力:听清、理解别人的发言并迅速做出判断、评价,表达个人意见。“解决问题”环节,第一个问题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是训练学生的调研能力:如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加以整理、分析,从材料中找到答案、做出结论。这个问题先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第二个问题是解决语文能力问题,提高学生围绕写作目的进行选材、得体表达的能力。第三、四个问题创设了与职业活动相似的情境,训练学生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文写作。这两个问题,其一可在课堂内集思广益、一起讨论教学与训练。广告语比较简短,要求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发表“听后感”:是否引起了你的注意?是否让你留有印象?能否激起你的购买欲?其二可以在课后拓展训练。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提供相关知识,计划用2课时完成。

对机电专业,我又做了这样的设计:

一、布置预习,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二、学生讲故事:讲讲黄道婆的故事;体会黄道婆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解决问题:

1、根据课文内容,如果你是黄道婆,来到松江,你将怎样做才能让当地人很快地掌握你带来的技术?如果你说了一遍,别人没听明白,你准备再怎么说?

2、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3、如果你是松江人,得到黄道婆的技术指导走上了富裕之路,请给黄道婆写一封信,表达你朴实又诚恳的谢意!

这里“讲故事”环节与商英专业的设计略有不同,就是在同样综合训练阅读、听说能力之外,学生谈阅读体会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体会黄道婆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所学专业、为自己将要来从事技术工作而自豪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努力提高自己“技术含量”的重要性。

事实表明:这些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设计,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的联系,一改学生认为语文课“与专业不搭界”、“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从被动逐渐转向主动,课堂上积极思考、讨论;打破了教材的编排体例,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整合,把课文当作能力训练的材料,创设与职业活动相似的情境,以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为目标设计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活动,进行综合训练,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互动、合作,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语文能力和职业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篇3: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论文

关于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论文

全面提高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能力,建立针对于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听说写能力培养体系意义重大。良好的语文能力是少数民族预科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后的市场竞争力,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一、阅读方面

(一)提高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阅读,在快乐中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

1、教师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乐于阅读

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可以讲述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现身说法,与预科学生进行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引起预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预科民族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收获。

2、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乐于阅读

樘岣咴た泼褡逖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体验,展示阅读所带来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如:介绍自己喜欢的新书,展示自己的摘抄,做一些内容丰富的手抄报……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不仅可以了解民族学生的.阅读情况,针对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案,还可以提高预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指导预科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在进行阅读方法训练时,教师应针对民族预科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首先进行泛读,可以通过文章的标题、目录或是内容提要等,了解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进行精读。通过对作者语言、文法的分析,结合文章背景等,对文章进行分析、查检,圈点重点及精彩语段,并进行批注。通过精读,预科学生可以抓住文章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掌握整篇文章的精髓,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预科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有效地帮助预科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段落间的过渡句或关键词,这些承上启下的句子,是文章剧情发展变化的重要标志,掌握了这些句子,就弄清了作者的思路,使得文章更加清晰明了。

二、写作方面

写作方面的教学分为基础写作教学和提高写作教学。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入校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但仍然普遍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的汉语基础水平,因材施教,分层次施教。

基础写作即写一些简单的应用文,如:通知、启事、申请及计划等。基础写作一般要求学生掌握规范格式、正确使用人称及敬语、语句清晰简练。

在掌握了基础写作内容之后就到“提高写作”的阶段。提高阶段要求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这些在基础写作基础上提出了更高要求,篇幅、文笔等等,要具备一定的布局和遣词造句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练习。汉字正确书写、标点的正确使用、词语的合理搭配等等,教师要对预科学生进行反复训练。然后,连词成句。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简单句扩展而成,因此,句子的训练必不可少。最后,就是段落篇章的练习。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经过了字、词、句的练习,就可以过渡到段落写作练习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时阅读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观摩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后,预科学生就可以轻松进入写作练习了。熟能生巧、巧能升华,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布置一些预科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督促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反复修改,这样才可以提升预科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听说表达方面

(一)语文教学课堂上培养预科学生听说表达能力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入学以后,课堂成为传授他们知识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对有效地提高预科学生听说表达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课堂上有很多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教师要抓住这些机会,提高预科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成立互助小组,选出小组组长,一起交流讨论教师在课堂提出的讨论课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小组交流,既可以培养预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可以锻炼预科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预科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使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其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创设一些口语交际情境,通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口语角、课本剧、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实践活动来培养预科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四、结语

当前新环境下,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预科语文教学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立足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兼顾民族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引导探究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以提高民族预科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特殊性,预科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及进度。预科学生只有全面提高阅读、写作及听说表达方面的能力,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才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成为有竞争力的人才。

篇4: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

摘 要:

1.引言: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2.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语文能力的内涵。

篇5: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

5.结语。

主题词:语文课外活动、语文能力、培养

正 文: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新教材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语文教学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光靠课堂的学习是不够的。课本的知识或教师传授的东西,只不过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大量的知识和各种能力需要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学习和培养,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课外活动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首先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哪些;一是语文能力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语文课外活动,指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是从广义上讲的(因为即使是数理化音体美等都与语文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狭义上讲,是指与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紧密关系的活动。这里谈的是后者。

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可以说不胜枚举,如办墙报、手抄报,写字(书法)比赛、作文竞赛,朗诵、演讲、辩论,阅读和写读书笔记,听新闻、报告或演讲,社会调查,艺术欣赏,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等等,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还会不断的丰富,这就为发展学生的不同爱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提供了大好园地。

语文能力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它的范围当然相当广泛,也可以是无所不包的。简而言之,就是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文教师该如何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下面就分别从听、说、读、写、思和创新上来谈。

一、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课外活动的听,一般有听广播电视、听故事、听报告、听讲演等等,总的说,就是听别人讲话。要听懂对方说话的内容含义和辨别其表达形式,做出恰当的反应。听是口语交际中的基本环节,要做到耐心专注,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外听一些新闻、故事,能够听懂而且能够明确别人说话的中心思想。

二、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说的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思想、朗读背诵、演讲、辩论等。说,要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准确、流利的讲普通话,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心情,努力使对方理解,进而说服、感动对方;听还要做到语言简洁、生动。说要与听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协调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模仿,再实践。模仿教师、电视台播音员等,多看新闻、演讲会、辩论会,多做朗读、背诵训练,从片断练习开始,不断提高说的能力。

三、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读,就是阅读。读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是:用一定的速度阅读文章,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整体感知文章,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加强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理解;欣赏文学作品,感受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熟练使用工具书,学会利用多种媒体。教师应特别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看报的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扩大阅读面。另外,还要教会学生有选择的读,不要让坏东西侵蚀了学生幼稚的心灵。

教师安排课外活动时,可以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如做摘抄、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

读,还可以上升到对事物的感悟。如对书画作品的读,对山水风景的读,对人品的读等等,这是高一层次的读,是对人或事物的精神、品质的理解、感悟。

四、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一是指写字的能力;二是指写作的能力。写字上要培养正确、规范、美观写字的习惯,并上升为硬笔书法。课外活动中,可开办课外书法兴趣班(或兴趣小组),从毛笔字抓起。初中生在写字训练上与小学脱了节,应重视写字训练,利用课外进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写作上,可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种征文、作文比赛,还可向各级报刊投稿,教师做好辅导,使学生加强对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养成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五、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思的能力。

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不断提高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能够解决问题,用思想去指导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读、写和思是互为促进的。如办墙报,除了写的能力外,还需要对版面进行布局、装饰等,这些都需要与思相配合作周到的打算,用思指导写。

六、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听、说、读、写、思等都应做到创新,用创新去发展,去提高;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是一种最高级的能力。学生时代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阶段,他们敢放开的想、大胆的实践,不怕犯错误。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优势,充分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不一定就是发明创造,只要是比以前好的东西、进步的东西、好的方法等,就是创新,对这些教师都要鼓励,从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

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简单的事,需要语文教师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付出巨大的努力。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处理好听、说、读、写、思几方面的关系:

学生的能力是一个综合的东西,几方面的能力需全面的发展,不能偏费哪一项;当然,根据兴趣和爱好可在某些方面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但千万不能放掉任何一项。

二、处理好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结起来,把语文活动的范围扩大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使学生全方位吸收、运用,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用学校课堂教学指导课外活动,用课外活动促进课堂教学。

三、符合实际,确定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如兴趣爱好等),每学期确定几个主要内容,不求全面,着重培养学生的习惯。这样,几年下来,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四、持之以恒,讲究方法:

任何事都贵在坚持,不可半途而废,遇到问题和困难要及时解决。教师首先要做到这样,也要教育学生这样做。

再有,要注意学生的吸收能力等,循序渐进,不一蹴而就。方法要灵活多变,主要是要符合学生的性别、性格、感等特点。

五、跟踪管理,及时总结:

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教师要跟踪指导,及时正确的了解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况,做好记录。学期末对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得出经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的指导帮助学生,促进学生的顺利发展。

语文大纲中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就是说,语文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和方法外,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积极组织引导,使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得到更多的语文教育,并把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以致用。

篇6:加强语感训练培养语文能力论文

加强语感训练培养语文能力论文

当前,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没有把语感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教学中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或支离破碎地分析字词句、剖析段篇结构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不能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因此,重提“语感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什么是语感呢?所谓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早在30年代,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夏沔尊先生就认为“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紧要的是语感训练”。语感是理解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

我在语感教学的研究中,注意在挖掘传统的语文教育理论的同时,在教学中多方尝试,摸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以期加强语感训练、提高语文能力。

一、强化朗读背诵的练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咏”。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人是非常重视吟诗、诵诗之功的。而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也非常注意这一要求。因为吟诵一篇文章,必须依据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错落有致地变用高低、强弱、缓急的语调,才能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曲折婉转地表达出来,才会使人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意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示范朗读声像碟片等作为“导读”,让学生体味、模仿,同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并使他们在反复吟诵中达到“自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从而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敏锐的准确的感受能力,提高对整篇文章的感情色彩和感情倾向的感受能力。

在引起学生感情共鸣的基础上,我还会指导学生进行多读的训练。多读,我通常采用的训练方法之一是一篇多读。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向他们推荐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及名人青少年时代的书。通过指导朗读,我感觉到读对学生强烈敏锐的语感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二、做好分析讲解的工作

语感愈强烈、愈敏锐的学生,对课文所描写的形象就愈鲜明、愈具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真正准确地理解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引导学生逐步懂得赏析,这样,才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如我在教学《咏柳》一课时是这样做的:先配乐朗读诗文,再分句讲读。先讲解关键词,再讲解诗句的意思,接着出示课件,看画面说出诗意,最后指导朗读。在词意、诗意的讲解过程中,注重听、说的基本训练。 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句,先提问“碧玉”是什么意思、“妆”是什么意思,接着说:“‘妆’是女字旁,与女性活动有关,是什么意思?”再讲解“一”是“满、全”的意思,“一树高”就是“高”的整棵树。在学生掌握字、词之后,让学生说出整句诗的意思,再问为什么用“碧玉”比喻“树”,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最终,使学生感知了古诗的优美意境,体会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

三、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正是语言材料积累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如能养成积累词句的良好习惯,对培养语文能力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除结合课文向学生推荐有益的书籍外,我还动员学生自带各种儿童报刊,组织学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有古诗朗诵会、讲故事比赛、小小读书讨论会,还有出手抄报、展览读书笔记本等形式。对工词丽句、精彩段落、优篇新篇要勤搜集常摘抄,处处留心学语言。

四、抓好说写实践的环节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感是在实践中锤炼而成的。语感的训练要注重指导练习,包括练习说话、写话、写片断、写文章。为了促使语感的形成,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我会一边演示,一边指导观察、思考、想象,并鼓励帮助学生字斟句酌地锤炼语句,反复推敲,寻找最能表达和反映中心的字、词、句。在这样的作文课上,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想说、要说”,口述笔写成了生活中的一种需要。

我还十分注意学生在平时回答问题或作文中,是否有不规范或用词不当的语言现象;同时,我十分注意看图说文、看图作文、仿作练笔的实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总之,我认为教师应把握住小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促进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互相发展和提高。

篇7: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外训练,每节课挤出15分钟的时间,进行单项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培养说的能力----三分钟演讲目的:通过几百次的训练,培养学生出口成章、言之有理的表达能力。

要求:速度适当、吐词清楚、有表情、说普通话、语言流利。

方式:有学生自由命题;教师命题;学生事先写好演讲稿;即席演讲。按照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

内容:有复述、评论、讲故事、介绍名人名著、口头作文等。

二、培养听的能力要求:能抓住中心、要点、能记录。

方法:听各种录音、听别人发言、听别人读文章。

三、培养读的能力目的.:提高朗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感情。

要求:朗读有感情、阅读有目的、有计划作记录。

内容:课外读古今中外名篇佳作,一学期读一本长篇小说,一周读一篇佳作,一节课内读一首诗、词或散文、名言警句等。

方法:有自读、朗读、精读、研读等。

四、培养写的能力目的:强化训练、勤写多练,提高写作能力。

方法:课内课外结合。

要求:课外训练勤,一周一篇作文,一篇读书笔记,一天一篇日记。课内主要做摘录。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其结果却是万法合一的。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训练,多渠道、全方位尝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我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这是一条提高学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各位同行不妨一试。

篇8: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外训练,每节课挤出15分钟的时间,进行单项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培养说的能力----三分钟演讲目的:通过几百次的训练,培养学生出口成章、言之有理的表达能力。

要求:速度适当、吐词清楚、有表情、说普通话、语言流利。

方式:有学生自由命题;教师命题;学生事先写好演讲稿;即席演讲。按照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

内容:有复述、评论、讲故事、介绍名人名著、口头作文等。

二、培养听的能力要求:能抓住中心、要点、能记录。

方法:听各种录音、听别人发言、听别人读文章。

三、培养读的能力目的:提高朗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感情。

要求:朗读有感情、阅读有目的、有计划作记录。

内容:课外读古今中外名篇佳作,一学期读一本长篇小说,一周读一篇佳作,一节课内读一首诗、词或散文、名言警句等。

方法:有自读、朗读、精读、研读等。

四、培养写的能力目的:强化训练、勤写多练,提高写作能力。

方法:课内课外结合。

要求:课外训练勤,一周一篇作文,一篇读书笔记,一天一篇日记。课内主要做摘录。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其结果却是万法合一的。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训练,多渠道、全方位尝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我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这是一条提高学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各位同行不妨一试。

篇9:深化师范语文改革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论文

深化师范语文改革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论文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上下传承五千年,乃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国,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造成我国语文教学极为反复的局势,总是徘徊在西方国家语文的教育模式和儒家传统的教学模式之间,正是这种不成熟的教学方式,才使得我国语文整体的教育水平落后。

为了准确了解到目前我国语文的教育水平,可以从师资方面着手调研,教育部门也要加强改革力度,正确引导语文教学新的师资力量稳步前进。

语文不仅代表着交际工具,更代表着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语文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科目,语文存在的意义无可替代。语文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习过程中所涉猎的整个环节,对于师范教育语文改革,不仅要注重对师范生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师范生毕业后很有可能会成为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对于我国整体的语文教育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目前我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一)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大多数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老师和学生都太注重以课本、课堂和教师为中心,这种老旧的教学模式不但束缚了教师的思维,而且也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和热情。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求知欲低,也就造成了该类师范生将来可能不会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顶尖力量,新课改后,部分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积极响应号召,将教学的新理念引入到教学之中,但却也仅仅只在于形式,没有从新教育的核心宗旨出发。相对而言我国目前师范教育的理念尚有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提升语文能力的空间。

(二)对作文教学的依赖程度高

作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师范语文教学的要求,师范教师的思维太过于狭隘,完全依照考试提纲,然后对学生命题考试,严格控制作文的中心思想和字数,这样的约束往往磨灭了一些学生对作文的热情,让学生不得不屈服于作文考试的限制之中,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已经造成了学生的厌倦心理,甚至师范学校的一些学生对作文都产生了恐惧心理。例如有的学生害怕语文考试,面对作文时感觉无从下手,或者直接就不写作文。也有的老师专门为学生固定了作文的写作模式,说明文应该按照怎么的模式套路去写,又要服从那些条条框框的规定。太过于依赖作文教学,导致很多学生都丧失了对语文作文的兴趣。

(三)教学手段和内容有待更新

受到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和西方教学模式的冲击,我国目前师范类学校的教学方式普遍落后,师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对语文兴趣的感知,忽略了学生自身对语文的认识认知,教师一味地按照教学教材与考试大纲对学生进行灌输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出现,在一些师范学校语文课堂中,出现了一些本不该出现的状况,例如学生上课玩手机、看小说、网络游戏等现象。

二、针对目前我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现状的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

(一)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入手

培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上课的效率,在多样化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对学生不再是传统的灌注式教学,而要让他们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他们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因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将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而学习。

(二)着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表达能力

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但汉字寓意深远,语言也同样精辟,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体现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因素,师范学校对于学生的语文教学有着特殊的要求,他们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在学校所学习的一些语文知识,不但要求他们能够熟练的驾驭,而且还能够准确无误的传授给下一代。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有关语文的课外活动,辩论赛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不但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对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也可以让学生参选演讲,这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之一。

(三)将语文教学引导到实际中来

课堂上面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师范生的学习要求,更希望他们能够将语文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学生身体力行地了解到语文的魅力,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不要仅仅满足于语文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内容,那对即将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范生来讲,还远远不够。例如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喜帖春联,春联上面的内容则是属于语文的范畴,我国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不但表现了语文的魅力,更为佳节增添一抹喜色。

三、结语

师范生语文改革,对于我国当前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有着重大意义,师范生语文的表达能力以及语文的学习能力,将影响到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师范学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传统的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作文教学的依赖程度较高,没有新意让人索然乏味、教学手段和内容都普遍落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师范生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经过研究与分析,相对目前我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现状,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首先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入手;着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表达能力;将语文教学引导到实际中来,如此一来,才能够真正加快师范语文改革进程,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我国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

篇10: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感教学论文

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感教学论文

【摘要】

语感是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完美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加强训练,让学生在感悟中积淀语感,在乐读中丰富语感,在发现中运用语感,在理解中品味语感,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

教学策略 加强训练 语感 语文素养

人们常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的就是人在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后形成了语感,它在提高人的语文素养方面起到巨大作用。语感是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完美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加强训练,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一、在感悟中积淀语感

“过多抽象的分析,缺少形象的感悟”是语文教学中常呼不改的老大难问题。请看《麻雀》一课中“老麻雀救护幼雀”段的教学:

1.读课文,找出老麻雀救护幼雀时的动词,想想从中可以看出老麻雀的什么精神?

2.老麻雀为什么绝望地尖叫着,并且浑身发抖?

3.朗读课文。

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训练方式。应该说,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对体会中心是有一定作用的。但这种只重局部的抽象分析,不注重整体形象感悟,无法使学生体会出整个“画面”所包含的丰富情感,以致学生谈谈读后的体会,只能是公式化的解说,他们也就无法感受到自己的感情同文章溶在一起所产生的阅读愉悦感,无法得到语感的训练。如果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①听读,想象老麻雀救护幼雀的经过,着重想象它所做的每个动作和当时的气氛:②带着刚才想象到的情景自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③再次听读,把林阴路、风、老麻雀、小麻雀、猎狗、作者等连起来想象,看看能否从中感受到什么;④朗读,把自己想象中体会到的感受读出来。这种“读书――想象,领会――读书”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形象感、情味感和畅达感,其效果是“分析――讲解”所不能及的。

二、在乐读中丰富语感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一定的情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积累语感,在朗读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学中就应该:

1.诱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教学中运用集声、像、形为一体的直观性教学资源,调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阅读心态,从而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课文阅读中。

2.激情。在指导时,我们要明确要求,有足够的时间量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允许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读课文,注意循序渐进,针对学生在朗读中的具体问题,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多种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效果。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因此阅读的过程必须伴随着情感的产生。而学生毕竟年纪小,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又比较匮乏,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桥梁,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从而使阅读“情流”更为顺畅,阅读体验更为丰富。

3.诵读。小学生记忆力强理理解能力弱,小学阶段指导学生多诵读一些儿歌、童谣和古诗,让孩子在诵读中感受民族语言的音韵美、节奏和意境美。实践证明,从小记诵大量浅显的诗文,对于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学生想象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有不少教师组织开展了“每周一诗” “每日一背” “诗歌吟诵会” “背诵古诗擂台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丰富和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都有很有帮助。

三、在发现中运用语感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常发现特殊的语言,有利于学生通过语方的直觉感受培养语言的敏锐感。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有关语句的欣赏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它们。学生“发现”的`过程也是对语言的自悟过程,这有利于他们语言鉴赏力的提高。一般来说,文章中值得我们进行特别欣赏的语句,是我们觉得特别好的,最感人的或最有趣的。

对学生进行句式练习,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例如:《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发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四、在理解中品味语感

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对词语或句子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但实际教学中却是这样一种现象,如《趵突泉》第三自然段的排比句教学:

1.按课文内容填空。(所填词语为:纯洁、活泼、鲜明)

2.朗读,想想这个句子是什么句?

3.用“永远……永远……永远……”说话。

这样的设计、安排,就算完成了对句子的品味和理解。这种缺少深刻理解的运用致使学生说出的句子只能是非常蹩脚和简单模仿。

这段话是那篇课文中写得最优美的地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好材料。不只是学习排比的修辞手法,更应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丰富的美的过程中训练语感:默读――理解景物美,训练语言色彩感;朗读――品味语言美,训练语言节奏感;听读――想象意境美,训练语言形象感;联系上下文读――体会作者的情感美,训练语言情味感。在学生深刻地理解品味,熟读成诵了然于心之后,他们在今后相关情况的写作或在生活中见到相似的情景时,优美的语句就会喷涌而出。

阅读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感悟中积淀语感,在乐读中丰富语感,在发现中运用语感,在理解中品味语感,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

篇11:巧用课本剧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论文

巧用课本剧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论文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背诵台词的机会让学生加强积累,鼓励学生个性创编台词,促使其知识内化,进而让学生在情境化表演中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格。这些方式都有助于让课本剧表演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本剧;语言实践能力;表演;知识内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标准是“能复述叙述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并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参加课本剧的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课本剧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客体的认知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增加语言经验。

一、背诵台词,加强积累

儿童期是激活语言能力的最好时期,教师要利用适合学生的语言材料激活他们的语言潜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背诵台词,尝试展开语言积累活动。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将他们要掌握的语言训练点融入到台词中,并对原有的台词进行适当的修改,这样能促使他们利用表演课本剧的机会增加语言积累量。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尝试用课本剧的形式展现其内容。教师先对课本的原台词进行了适当的修改,然后将一些成语等融入到其中,并鼓励学生尝试在特定的情境中加以理解,积累这些成语。同时,教师可以将一些表示惭愧的词语融入到台词中,让学生进行理解。如廉颇感到自己十分惭愧,可以加入一些表示惭愧的成语,如“自愧不如”“自觉形秽”等,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些成语是什么意思。此外,教师还可以展示成语“当之有愧”,并让学生思考可以加在台词中的哪一部分。学生发现“当之有愧”的意思是对于某种荣誉感到自己不相符,因而感到惭愧,可以用于自谦。这时,学生认为可以将该成语加入到蔺相如的台词中,表示蔺相如的谦虚。在背诵台词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不少成语,并理解了其意思。教师可以尝试将各种句型融入到台词中,也可以将一些古诗词、成语等融入到台词中。这样,让学生在特定语境下学习语言知识,背诵诗词等作品,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个性创编,积极内化

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必须要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台词的.基础版本,并将其中的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让其尝试展开个性化创编。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安排台词,促进知识的内化。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教师给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尝试展开个性化创编活动,思考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人物的性格,并改编台词。如有学生提出:“这个故事中没有很好地展现牛郎和织女相处的场景,如果是课本剧的话,可以补充一下这方面的内容。”该学生的建议得到了其他学生的认可,大家添加了一些内容,如:“娘子,你今天身体有些不舒服,就不要织布了吧。”“这怎么行呢?我织布才能补贴家用啊!放心吧,我做一会儿就会休息一下,不会累着的。倒是你,外面天热,你去耕地多辛苦啊!”“没事,为夫是男子汉,这点苦还是受得了的。”这些台词展现出了牛郎和织女的相爱,同时也能更好地体现出两人的性格特点。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探讨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思考情节发展的特点,并尝试在编写台词的过程中写入具有个性化特点、符合情节发展的台词,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三、情境表演,凸显性格

在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展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神态和动作,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例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并尝试思考如何利用表情和动作展现人物的性格。如学生认为白骨精具有狡猾、狠毒的特点,于是就设计了台词,并在说“我不如用斋饭去诱骗唐僧上当”时,用手捂住了嘴,露出了冷笑,这样的动作和神情就更好地展现了白骨精的特点。扮演孙悟空的学生则认识到孙悟空具有勇敢和忠诚的精神,于是在展现唐僧要赶走孙悟空时,通过神情体现出了焦急的状态,又展现出团团转的样子,并用手挠头,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哀求着说:“师傅,还是留下我吧!”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现孙悟空当时复杂的心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评价,说说在情境表演中哪位学生的表现最为突出,有哪些部分是值得自己学习的。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总之,在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背诵、创作、表演等多种学习方式融为一体,有层次地促使学生发展语言实践能力,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课本剧表演,撬动学生言语实践的杠杆———以三年级《六个矮儿子》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06).

[2]左永娟.课本剧:“演”出语文之美———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编演课本剧[J].语文知识,2017(12).

[3]王丹.课本剧,让小说中的人物“活”起来———浅谈以课本剧形式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8).

[4]薛莉.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语文天地,2017(34).

[5]汪海荣.课本剧表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13).

篇12:从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从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新教材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作 者:尹强华  作者单位:四川省宣汉县庙安乡中心校,四川,宣汉,636100 刊 名: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DUYUXIE 年,卷(期):2010 “”(7) 分类号: 关键词: 

巧用电子白板教学论文

简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开发论文

用活探究激活课堂的论文

巧用生物模型服务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 拓展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浅谈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关于小学儿歌教学的论文

小学一年级教学论文题目

结合课例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任务

浅谈巧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
《浅谈巧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巧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论文(集锦12篇)】相关文章: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的作用论文2023-01-23

多媒体毕业论文范文2022-07-22

多媒体教学利与弊论文2022-09-25

优化作文教学环境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水平2024-05-08

搞好语文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2022-12-2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8篇2023-05-11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论文2022-06-22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分析论文2024-01-07

巧用教学方法,激发创新思维2022-07-30

电化教学在语文课中的应用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