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物模型服务课堂教学

时间:2022-11-21 07:47:4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巧用生物模型服务课堂教学(推荐18篇)由网友“剑南道益州咪”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巧用生物模型服务课堂教学,欢迎阅读与借鉴!

巧用生物模型服务课堂教学

篇1:巧用生物模型服务课堂教学

巧用生物模型服务课堂教学

汤良文 许友义

(安徽省舒城县舒城中学)

摘 要:生物模型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模型教学能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系统化,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模型构建

一、利用概念模型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突破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本节课要讲的重点,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如摄入的能量、同化的能量、流入下一级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首先来分析教材中出现的概念模型即模型1(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94页,图5-6: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在教材中通过文字讲述了能量如何由第一营养级流进第二营养级,在此就不再叙述。那么,能量又如何从第二营养级向后传递呢?教材上的描述是: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后,将发生图5-6所示的变化(模型1)。能量在第三、第四营养级的变化,与第二营养级的情况大致相同。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得出第二个模型(模型2: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第94页,图5-7: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问题是在模型1中粪便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而遗体残骸以及呼吸作用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然而在模型2中粪便的能量和遗体残骸的能量合并在一起流向分解者,由于粪便中的能量和遗体残骸的能量不属于同一营养级的能量,所以在直接合并流向分解者的基础上由模型1得到模型2,学生就很难理解,不利于教学。由于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结合书本上的这段文字和模型1得到一个新的模型(模型3)对该重难点进行突破。通过设置问题、引发教学思考:

1.生产者被初级消费者摄入后表明能量就流入到第二营养级了吗?

2.生产者的遗体残骸属于哪一级的能量?

3.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属于哪一级的能量?

4.初级消费者的遗体、残骸属于哪一级的.能量?

5.次级消费者的粪便又属于哪一级的能量?

在这些问题的思考下,让学生把同一级的能量进行合并,即①和②进行合并指向分解者,③和4进行合并指向分解者。这样就很自然地得到课本第二个模型(模型2)。这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打好基础。

二、巧用模型对生物学科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另一方面是发生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基因重组。对于后一种情况较为复杂,学生不容易理解,利用模型分析的方法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实质上就是基因所在的DNA发生了交换,这里从DNA分子水平解释基因重组的过程,模型中仅涉及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DNA分子,分析的是这对DNA分子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重组过程。其模型分析如模型4所示。

基于模型4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1.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多少配子,()DNA的含量如何变化?

2.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是什么?控制同一性状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存在同源染色体的什么位置?

3.一对同源染色体含几条DNA分子,复制后一对同源染色体含几条DNA?

4.同源染色体非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会引起什么变化?从DNA分子上看,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模型的分析,学生很快就能够理解同源染色体非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会引起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实质上就是2个DNA分子交换一部分片段而导致基因在DNA上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三、利用概念图对课本知识进行延伸和整合

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不深入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就没有办法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而这部分在高考中占有分数大,题型多。

利用概念模型进行教学有利于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并间接的理解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本质及相互关系。利用模型5概念模型进行教学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模型要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各个阶段的过程及其场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O2和CO2的气体交换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来源和去向;O2的产生部位和消耗部位;CO2的产生部位和消耗部位;能量代谢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设置问题、巩固教学: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各个阶段的反应式怎样,场所在哪儿?

2.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哪些条件?

3.O2和CO2的产生部位在哪?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有怎样的关系?

5.光能通过哪些形式转变为能够被生物体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形式?

6.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和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分别在什么场所,这种转化有什么意义?

7.物质转变和能量流动有什么关系?

通过模型分析和设置问题系统地复习细胞能量代谢的相互关系,效果显着。

编辑 杨兆东

篇2: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一节的教学,我应用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大屏幕上出现场景:繁星闪烁,地球在宇宙中转动,并配以节奏明快的音乐。教师导课,“同学们,在46亿年前,茫茫的宇宙中诞生了一颗新的星球,那就是――地球。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经坎坷,同样对地球面貌的探索也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第一个在太空观察地球的人,他形容地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蓝色的星球。为什么地球是蓝色的呢?”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自然地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大洲和大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教材分为四部分进行处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名称轮廓;大洲的位置;大洋及海陆位置。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设置了A、B、C、D四组题,让学生进行选择,每组题中有3-5小题。其实,四组题的出现顺序是教师预定的,用Powerpoint做好链接,无论学生先选什么,后选什么,都是按顺序出现。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又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可谓一箭双雕。

每道题目都设有相应的链接,如“你能说出大陆、岛屿、半岛的区别吗?”一问题,出现形象的图片,学生看图回答后,点击出现各部分名称;“你能识别七大洲的形状吗?”一问题,展示各大洲的轮廓图,让学生猜,再逐一显示名称,最后配以掌声,对学生进行鼓励;涉及到地图的问题,链接到相应的图上。各链接到的图片及幻灯片都设好返回链接,使课件的使用更流畅。

在教学过程中学与练相结合,及时反馈学习信息。用Flash制作七大洲的拼图,在学生识别七大洲形状和位置的基础上运用练习。画面的下方,不同的大洲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上面图中的陆地是用一个颜色表示的,要求学生把带颜色的大洲拖动到相应的位置上。在拼图的上方,有计时器,可以记录学生完成练习的时间。每小组出三个同学,一个同学说颜色,一个同学说出相应的大洲名,另一个同学在电脑前拖动完成任务。用时间最少的组为优胜组。另外,用“数字地球”的程序优化课堂教学,并适当增加教学深度。在大屏幕上,任意转动数字地球,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看海陆位置关系,强化学生的方向感,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课堂的最后环节是“比一比”栏目,以竞赛的方式使学生再度点燃求知热情。用Flash制作的记分板有了用武之地,各组分数随着按键或增或减,最后桂冠“戴”在胜利组上方。通过这一环节,不但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再现,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最后,屏幕上又出现了熟悉的画面――地球在宇宙中,伴着乐曲教师小结,并指出:我们今天所学的仅仅是有关大洲大洋知识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和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后能进一步收集相关的资料,充实自已这一部分知识的储备量。

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感兴趣的同学写一篇《大洲大洋知多少》,可以整体写,也可以选某一个方面写。作业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有疑问的个别学生,教师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帮助。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网址。从材料的上交看,全体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认识的情况或兴趣方向,写出或查找到相关的文字材料。通过这一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学生对信息的搜索技能,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正是由于把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才使得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并能够十分主动地参与其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加大了课堂密度,知识容量,让知识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实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备好课的同时,开发教学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篇3: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关于生物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反思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所在。之前我却有些忽视这一点,学生更喜欢亲切和蔼的老师,这样不会产生疏离感,上课时感觉老师很亲切,学习效果才会好一些。以后我应该尽量和学生多交流,不要老师“一言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反思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比如我们刚刚高一学生学习的酶的相关知识,本部分知识与每个人的实际都很接近,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但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课堂中出现了几个典型现象:

1、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2、上课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回避的现象

不愿回答或者不会回答,已经掌握某些知识的学生懒得回答,不会的同学又不说话,老师无法掌握学生的情况,很难针对班级调节讲课进度。

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

(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

(3)创设问题情况,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随之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那就是课堂上组织教学出现了相应的难度,往往是易放难收,遇此情况是让其发展下去,还是把他们的热情消灭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篇4:生物课堂教学论文

生物课堂教学论文

摘要: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但如今它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虽然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这是个“小科”,大部分学校都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予该学科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定位很迷茫,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改变对生物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今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高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为中国未来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身教育,学生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升学及以后的学习情况。而高中生物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在高中众多学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如何在课堂上教好生物学,让学生们学好生物学是多么的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而不是千篇 一律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现今仍然统治着绝大多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只是围着书本、老师转,并没有多少机会进行独立的思考,这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造成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生物成绩优秀率低,生物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也与当今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做好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就成了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经指出:“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是充分的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现代教学的特征,实现教学系统的内外统一。”为了有效的实现这一标准,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他们之间的平等地位,这是教学模式转换的基础。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这种教学和生物教学是相悖的。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86%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枯燥,容易形成厌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认知年龄的学生,学校的教育应该避免让他们被动的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探究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造全新的生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对生物学这一学科的正确认识。

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新教学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困难。许多学校的生物学教学观念一直没有变化,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基础性的教学开展不起来,在新的课程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难以快速推广新教学模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许多教师和学生沟通只有一种形式,这样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也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思想。

其次,固化思维的教学形式。虽然许多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但只是停留在教学表面上,课堂中的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课堂的安排上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第三,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没有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训练,也没有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显得非常的重要,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当今生物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教学缺陷,使课堂生动有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老师可先根据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例引入新课,营造了一个吸引人的课堂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遗传学的渴望。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呢?

一、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是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仍然有一些学校忽略生物学科的地位,从领导到教师不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这种情况使学生对生物的厌学心理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正视生物在学校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同时,学校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自己的理念,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也发生转变,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课后也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问题和想法写在一张小纸条与老师交流,或开展有关生物学习的班级主题活动使之有利于师生互动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素质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尊重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阶段,所以教育工作不能是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然而教师良好的品格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另外,大多高中生是因为喜欢哪个老师,才进而喜欢上哪门课,学生常常会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最后,教师的本职工作便是传授知识,自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又如何传授他人知识,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强大,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又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所以,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的年代,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接受最新最前沿的教育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

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操。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实例式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学,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实验、观察、参观和实习都是很好的实例式教学情景方法。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实验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多观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生命现象,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从事于生命科学的热情。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十分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拥有多样信息,它所展现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具有剧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可以说是个得力的助手,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科学和技术的使用可以

清晰的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本知识。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变笼统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例如,在讲述“减数分裂”时,应用课件,把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进程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握每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点这一重点内容。如何打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展现有丝分裂的动画,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然后再加以说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很快可以把握重点知识。在解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时,传统的教学使用多张的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过程,有时因为光线的原因致使一些学生不能看的很清楚,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学效果很差,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个动态过程以Flash的形式展示出来,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细胞分裂过程的直观化,教师只需要加以简单的讲解,学生就可以完全理。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绪,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

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生物是一个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课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刻板的规定把教科书的理论被动的灌输给学生,只能是禁锢学生活跃的思想。现在的考试试题越来越开放,这些知识不全是从教科书中获得答案,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尝试找到新的结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安排一些小实验,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在实验后指导学生的汇总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自己找出答案,再做详细的记录,独立思考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有大幅度提升。

七、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课本中的生物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可以被追溯到,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的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自身的现状来讲授课本中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高一的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知识水平有限,在教学上不能急于求成。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让了解生物和社会。

篇5: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媒体被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来。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多媒体课件也开始进入我们农村的小学课堂。它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画面,可以提供悦耳动听的音乐,是一种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电脑软件。它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清晰化,同时还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外部信息。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认识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通过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形情兼具,境理一炉,从而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学习。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感悟。例如,在教学《小雨沙沙》之前,一首歌曲《小雨沙沙》引起学生的无限遐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发开去,使他们随着小雨来到田野,共同倾听种子高兴的谈话――共同畅游美丽的大自然,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良好的视听效果深深的吸引了学生,这时学生已完全投入到下雨的情境之中,注意力完全被控制住了,教师就势把学生引导到课文内容的学习上来。这样学生是带着一种饱满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更强,对于语言的感受也容易多了。又如,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教学时,我播放失学儿童录像和合适的背景音乐,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那种情境当中,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的心理情感准备。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克服时空限制,增强感性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事物或者需要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等,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学《小镇的早晨》一课时,文中描述的江南水乡的景象,建筑物的样子、色彩,以及那儿具体的生活情景,学生都未曾见过,而且类似的事物也不曾见过,所以对于课文中的描写学生光凭想象难以理解,我就把农远工程下载的相关影像做成课件,同时找了一些关于江南水乡的精美图片作了展示,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很容易地理解了语言文字,再通过朗读的练习,学生就进一步获得了语感,效果非常好。()又如在《晏子使楚》一课时,由于学生对当时的事件不甚了解,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找到了晏子使楚的教学录像,并在课堂上适时播放。学生拓展了视野,获得了直观的效果,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思维,加强诗歌教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有这么一个课例: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地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级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写作欲望,丰富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让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防止学生写空话、套话,我安排学生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乐曲声中,让学生观看优秀教师的视频,同时介绍自己身边的老师的事迹,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其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老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我找了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同时结合上次的`捐款活动,让学生写一写“与灾区孩子心连心”的作文,学生在畅所欲言的环节,每个人都滔滔不绝,说出了各自在电视中看到的感人的画面及感受。这样按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网络优势,开发学习资源。

现在网络也逐渐进入我们农村生活。网络进入课堂,也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也带入了课堂,创设了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了生活教学的教学理念;将漫长的科学发展史,最新的现代科技成果带入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信息介绍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变成同学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下载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扩大学生的视野。在开放单元“特产”教学时,我就找了许多地方的特产资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又如在“纪念日”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在网络上找来了许多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的纪念日的日期,以及它们的由来,并把他们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共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不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合理利用,优化教学,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量地去运用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总之,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一切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  本书编委会主编。-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7   (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

篇6: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一节的教学,我应用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大屏幕上出现场景:繁星闪烁,地球在宇宙中转动,并配以节奏明快的音乐。教师导课,“同学们,在46亿年前,茫茫的宇宙中诞生了一颗新的星球,那就是DD地球。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经坎坷,同样对地球面貌的探索也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第一个在太空观察地球的人,他形容地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蓝色的星球。为什么地球是蓝色的呢?”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自然地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大洲和大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教材分为四部分进行处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名称轮廓;大洲的位置;大洋及海陆位置。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设置了A、B、C、D四组题,让学生进行选择,每组题中有3-5小题。其实,四组题的出现顺序是教师预定的,用Powerpoint做好链接,无论学生先选什么,后选什么,都是按顺序出现。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又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DD由浅入深,可谓一箭双雕。

每道题目都设有相应的链接,如“你能说出大陆、岛屿、半岛的区别吗?”一问题,出现形象的图片,学生看图回答后,点击出现各部分名称;“你能识别七大洲的'形状吗?”一问题,展示各大洲的轮廓图,让学生猜,再逐一显示名称,最后配以掌声,对学生进行鼓励;涉及到地图的问题,链接到相应的图上。各链接到的图片及幻灯片都设好返回链接,使课件的使用更流畅。

在教学过程中学与练相结合,及时反馈学习信息。用Flash制作七大洲的拼图,在学生识别七大洲形状和位置的基础上运用练习。画面的下方,不同的大洲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上面图中的陆地是用一个颜色表示的,要求学生把带颜色的大洲拖动到相应的位置上。在拼图的上方,有计时器,可以记录学生完成练习的时间。每小组出三个同学,一个同学说颜色,一个同学说出相应的大洲名,另一个同学在电脑前拖动完成任务。用时间最少的组为优胜组。另外,用“数字地球”的程序优化课堂教学,并适当增加教学深度。在大屏幕上,任意转动数字地球,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看海陆位置关系,强化学生的方向感,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课堂的最后环节是“比一比”栏目,以竞赛的方式使学生再度点燃求知热情。用Flash制作的记分板有了用武之地,各组分数随着按键或增或减,最后桂冠“戴”在胜利组上方。通过这一环节,不但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再现,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最后,屏幕上又出现了熟悉的画面DD地球在宇宙中,伴着乐曲教师小结,并指出:我们今天所学的仅仅是有关大洲大洋知识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和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后能进一步收集相关的资料,充实自已这一部分知识的储备量。

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感兴趣的同学写一篇《大洲大洋知多少》,可以整体写,也可以选某一个方面写。作业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有疑问的个别学生,教师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帮助。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网址。从材料的上交看,全体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认识的情况或兴趣方向,写出或查找到相关的文字材料。通过这一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学生对信息的搜索技能,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篇7: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媒体被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来。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多媒体课件也开始进入我们农村的小学课堂。它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画面,可以提供悦耳动听的音乐,是一种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电脑软件。它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清晰化,同时还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外部信息。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一、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认识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通过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形情兼具,境理一炉,从而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学习。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感悟。例如,在教学《小雨沙沙》之前,一首歌曲《小雨沙沙》引起学生的无限遐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发开去,使他们随着小雨来到田野,共同倾听种子高兴的谈话--共同畅游美丽的大自然,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良好的视听效果深深的吸引了学生,这时学生已完全投入到下雨的情境之中,注意力完全被控制住了,教师就势把学生引导到课文内容的学习上来。这样学生是带着一种饱满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更强,对于语言的感受也容易多了。又如,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教学时,我播放失学儿童录像和合适的背景音乐,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那种情境当中,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的心理情感准备。

二、 利用多媒体课件,克服时空限制,增强感性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事物或者需要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等,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学《小镇的早晨》一课时,文中描述的江南水乡的景象,建筑物的样子、色彩,以及那儿具体的生活情景,学生都未曾见过,而且类似的事物也不曾见过,所以对于课文中的描写学生光凭想象难以理解,我就把农远工程下载的相关影像做成课件,同时找了一些关于江南水乡的精美图片作了展示,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很容易地理解了语言文字,再通过朗读的练习,学生就进一步获得了语感,效果非常好。又如在《晏子使楚》一课时,由于学生对当时的事件不甚了解,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找到了晏子使楚的教学录像,并在课堂上适时播放。学生拓展了视野,获得了直观的效果,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 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思维,加强诗歌教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有这么一个课例: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地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级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四、 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写作欲望,丰富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让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防止学生写空话、套话,我安排学生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乐曲声中,让学生观看优秀教师的视频,同时介绍自己身边的老师的事迹,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其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老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我找了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同时结合上次的捐款活动,让学生写一写“与灾区孩子心连心”的作文,学生在畅所欲言的环节,每个人都滔滔不绝,说出了各自在电视中看到的感人的画面及感受。这样按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五、 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网络优势,开发学习资源。

现在网络也逐渐进入我们农村生活。网络进入课堂,也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也带入了课堂,创设了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了生活教学的教学理念;将漫长的科学发展史,最新的现代科技成果带入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信息介绍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变成同学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下载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扩大学生的视野。在开放单元“特产”教学时,我就找了许多地方的特产资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又如在“纪念日”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在网络上找来了许多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的纪念日的日期,以及它们的由来,并把他们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共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不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合理利用,优化教学,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量地去运用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总之,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一切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  本书编委会主编.-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7   (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

[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篇8:七年级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生物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新课标要求我们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性目标的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知识目标。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知识的学习大多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互动学习。例如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围绕三个问题导入:1.什么是呼吸,请说出你身边的呼吸现象?2.人或动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3.植物有没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讨论。有位学生提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存在?教学内容就这样自然的延续。

二、技能性目标的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身边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有具备条件,一个个都要开展,实验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七年级开展的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实验,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出乎意料,对实验也非常感兴趣,当场给以表扬。当然对学生的`肯定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也是很有帮助。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同学们植物标本可帮助我们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科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为植物做些什么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花草树木,以后不会再出现有的同学践踏学校的草坪这现象。学生也意识要爱护一草一木。

篇9: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实验是学习科学必要的手段.生物实验是让学生形象地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了解生命活动规律;能为学生提供感陛认识和直接经验,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动手动脑、分析总结的能力,激发他们不断探究的兴趣.

作 者:杨海霞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第九中学,065000 刊 名: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HEBEI LIKE JIAOXUE YANJIU 年,卷(期): “”(5)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10:生物课堂教学的论文

生物课堂教学的论文

一、了解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差别

(一)理念不同

传统的教案强调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教学设计强调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要求不同

以前的教案强调教学的目的性,要求不能超纲、偏纲,以前上课时也常听教师说这道题超纲了等。这种教案限定了教师创造发挥的余地,设定了学生学习的上限。现在的教学设计则不同,它没有限定上限,教师有了较大的创造发挥的余地,它设定了学习的下限,要求学生具有某些基础知识。

(三)二者的教学分析内容不同

传统的教案更关注如何“教”的问题,侧重教教材,让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点。而教学设计侧重“教什么”的问题,侧重用教材教。

(四)二者教学策略的差别

传统的教案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教学设计则强调学生技能的获得。

(五)二者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不同

传统教案的教学过程注重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则是被动接受,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注重的是师生互动。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以前的教案与现在的教学设计从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动与调整。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来安排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更合适。

二、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包括这节课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本节课有哪些教学内容,学生的情况等,这些内容我们都要提前做好准备。1.教学目标的制定。制定教学目标就是要解决“我要去哪里”的问题。教学目标以三维教学目标的形式展现。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教学目标的表达为“通过……的学习能说出……”“通过……的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能使用“使学生掌握……”等表达方式。“通过……的”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这些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课标要求,体现实际,学生能够达成。同时制定目标尽量使用课标中要求的行为动词。2.教学内容分析。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要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进行,要对本节的重难点进行分析。3.基本概念分析。设计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对本课概念与课标列出的概念的关系进行分析。4.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本节课有联系的知识了解多少,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学生的实际经验、能力,教师都要进行分析。及所谓的备学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就要对学生的情况分析透彻。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前期分析准备好了,下面就进行教学过程的分析部分。制定教学过程,其中包括教学内容的确定,学习方法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如何与媒体整合在一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先将这一节课的板书设计完成,再根据板书设计完成后面教学过程的设计。在一堂课的实际教学中,首先我们要设计如何导入新课。如,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知识和情况,运用这种方法导入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课堂活力。如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课,可以这样导入,菜市场或家庭中新鲜蔬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萎蔫,我们怎样让它新鲜起来,学生会提出方法,喷水或将蔫了的菜放入清水中浸泡,这样教师就会以此为契机引出这堂课的教学。还可运用问题探讨导入,这种方法可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可利用课本上的问题探讨。策略一,先吃鸡再吃玉米。策略二,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问题提出后,学生会热烈地争论,教师给出提示,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渐递减,因而能量相同的食物,动物性食品比例越高,意味着消耗的总能量越多。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切入了这堂课的教学。故事导入,包括科学家的故事,包括本节课的小故事,这种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很适应的。总之,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成功导入新课,就开始这节课的学习了,即师生互动部分,如何来安排这节课的教学,我们运用哪些教学方法,选择哪种教学媒体来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都要提前做出安排。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比较适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及问答法)、实验法、演示法(常用的有实物直观,如活的生物标本;模相直观,如模型、挂图、黑板画、幻灯、电影和录像等,语言直观,语言与直观教具的配合,语言的形象话、讨论法(常用小组讨论法)、探究法(这是目前提倡的学习方法。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不过此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使授课教师感到时间紧迫,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的应用)等,在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思考这么设计学生能否与教师形成互动,教师如何运用语言方法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回应。教学设计完成后,我们要试行该设计方案,看是否适应所教学生。

三、试行教学设计方案

并对方案进行评价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写出本节课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四、课堂教学设计的标准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可以看做是教师工作中最有创造性的环节之一,设计出什么样的教学也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完备的教学设计对于教学的开展,对于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必需的。所以,如何设计出符合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案,做到教学相长是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必备的技能。

篇11:巧用“三力”,助推有效课堂教学

巧用“三力”,助推有效课堂教学

巧用“三力”,助推有效课堂教学

李天荣

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应有之意。目前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矛盾就是教师觉得学生不重视、不爱学、学不好,学生觉得理论性强、枯燥无味、不想学。如何解决课堂中教与学的矛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巧用“三力”,即采取目标管理生动力,任务驱动增压力,交互活动添活力,助推思想政治课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目标管理生动力

如果把课堂看成一个管理系统,那么课堂教学就是个人与组织融为一体的有目的、有任务的教学活动,它具有目标管理的条件,可以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目标的制订和过程的管理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它不是一种直接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思想政治课课堂可以通过目标管理产生动力。

1.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根据课堂的使命和课程的长远战略,客观地估计教学环境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所教的课程、班级和学生有清醒的认识,对必须和能够完成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充分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等,并将之转化为短期的阶段性目标和长期目标,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的有机统一。其次,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发展潜力和进步空间等情况,以便引导学生反思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其实际的情况作为依据,制订科学合理的目标。

2.教师与学生协商制定目标。思想政治课课堂要实现目标管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必须是相互平等和相互支持的关系,教师就必须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目标,因为目标管理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全员参与的、民主平等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基础参差不齐,每个学段、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老师与学生协商制定目标时应具体明确,尽量多元化,要指导学生在不同学段制订不同的宏观目标,比如高一学段以搜集资料、打好知识基础为目标,高二学段以整理资料、促进发展为目标,高三学段以运用资料、实现开放为目标,并且把不同学段的目标整合为教育周期中完善的目标体系;要指导学生在不同模块制订不同的中观目标,比如四个必修模块分别要达到什么目标,选修模块要达到什么目标,都要具有连贯性、梯度性和可行性;要指导学生在不同的课题制订不同的微观目标,比如每一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循序渐进。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目标还要注意做到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相结合,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具体目标与全面成长目标相结合;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情况,目标制订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进行目标调整。目标管理能否促进有效课堂教学取决于目标的设置是否符合实际。脱离实际的目标,轻则使目标管理失去实际意义,重则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成效,所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学生一起协商制订科学合理的目标至关重要。

3.目标需要管理。课堂目标,关键在于管理,课堂目标管理需要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注重目标过程的管理。目标管理虽然注重结果,但如果缺乏过程的监控,一旦失误,必将影响课堂全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跟踪和定期检查学生的目标进展情况,如果发现学生松懈、倦怠、厌学现象,或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出现意外,严重影响目标实现时,应及时与学生协商,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补救,修改原定的目标,保证目标正常运行。二是目标管理需要内化。目标只有内化才能产生动力,要使思想政治课课堂有动力,让学生沿着既定的目标发展,就必须把目标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笔者在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目标后,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目标写在思想政治课本的扉页上,让学生能够时时注意到自己的目标,学生一旦出现懒惰的思想,就及时给予提醒和引导。三是及时对目标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和评估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鼓舞士气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与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对照目标来调整教学活动内容,师生共同找出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对目标完成成效高、成绩突出的班级和学生进行鼓励,对完成成效低、成绩差的班级和学生则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动员和教育,使目标管理真正成为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手段。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目标并非命运,而是方向;目标并非命令,而是承诺;目标并不决定未来,而是动员组织的资源与能源以便塑造未来的那种手段。”由于目标管理强调自主和自觉,具有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功能,因而能够提高士气,产生动力,促进有效教学。

二、任务驱动增压力

笔者曾参加过一次省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堂上老师采用任务驱动组织和管理教学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体会有:课堂上任务环环相扣,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者不敢有所松懈;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由于任务驱动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使课堂过程和谐共生,学习者为了完成任务会主动地调动和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感受和理解新的知识,会主动组织讨论和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笔者认为,如果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任务驱动,是可以明显增加课堂压力,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那么,思想政治课课堂应如何通过任务驱动来增加压力呢?

1.设计任务。这是任务驱动能否实现的前提。由于思想政治课没有像教育技术课那样已形成了一种适合任务驱动的教材编写体例或风格。这就需要教师要结合具体校情、班情,根据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能力以及个体差异,进行科学预设,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任务,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比如,对基础较差的学困生要求完成基础性任务即可,对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不但要求完成基础性任务,还要继续完成发展性任务和开放性任务。

2.实施任务。这是任务驱动能否实现的关键。实施任务首先要以学定教。陶行知先生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所以,实施任务必须根据学情来确定运用什么教学策略让学生完成任务,如简单任务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由学生自己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解决,复杂任务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其次,要围绕任务创设教学情景。思想政治课实施任务既需要一定的生活情境,也需要一定的问题情境,才能使任务更加直观和形象化,所以教师必须围绕任务创设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生活情景和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再次,要开展多维互动式教学。教师要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感悟,在完成任务中建构知识,在探究、思考、实践中提高能力。

3.效果评价。这是任务驱动能否实现的保证。任务驱动毕竟是在强烈的问题动机和一定的任务的驱动下进行的教学行为,是一种带有明显压力的课堂行为,如果缺乏科学的评价,缺少课堂的鼓励,容易使学生因为完不成任务而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失去学习动力。所以,任务驱动需要对效果进行适时的评价,首先要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度,对任务完成度高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任务完成度一般的进行鼓励,对任务完成度差的学生要帮助其分析原因,鼓励其继续努力。其次要对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评价,有的学生虽然任务完成度不高,但其过程具有创新性、有个性,照样应该予以表扬和肯定。再次是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进行评价。通过科学准确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获得完成任务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交互活动添活力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但需要有动力和压力,更需要有活力,课堂交互活动可以为课堂增添活力。课堂交互活动就是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多媒体计算机之间进行的多向信息交流活动,是一种接收反馈信息和学习活动自适应的方式。其目的在于增添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和课堂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1.教学交互。教学交互就是知识信息和状态信息在课堂中的双向流动。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信息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结合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这些知识信息理论性高,如果由教师单极信息传输,必然导致低效教学甚至无效教学,如果通过课堂交互活动进行多极信息传输就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状态信息主要指课堂气氛和师生情感交流情况,教师的身体语言和学生的表情、神态等都是丰富的状态信息,教师要善于表达身体语言和察言观色,充分利用状态信息的交互进行有效的教学调控;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情感交流更是一种内在的交互,对课堂的教学行为能起到强化的作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俯下身教学。对于掌握了课堂教学艺术、有较强课堂驾驭能力的老师,通过教学交互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2.人际交互。人际交互就是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所以,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通过人际交互可以促进和谐师生人际关系的构建,焕发课堂生机活力。由于课堂教学中参与交互的师生是活生生的人,所以,要构建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就必须做到师生平等对话、情感充分交流、生生自主合作、形式灵活机动,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师生之间充分理解和信任,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3.人机交互。多媒体计算机参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大量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加,信息传输更加多向,课堂更有活力。但也会存在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现象,甚至连必需的板书都省略了,变原来的“人灌”为“电灌”,使可以实现多极传输的人机交互变成单极的知识信息的灌输。所以,要实现真正意义的人机交互,首先是确立正确的理念,教师必须确立多媒体是辅助教学而非主导教学的正确理念;其次是做好教学设计,教师必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的特点,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再次是科学制作精美课件,教师必须根据课件制作的科学原则,合理地选择教学媒体,通过课件促进人机交互,通过人机交互来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作者工作单位: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

篇12:巧用错误资源改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巧用错误资源改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夏振宁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中学)

摘 要:恰当地引进错误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还处在青年时期的初中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更是很正常的行为。老师不要去批评,而是要总结错误资源,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错误来提升自己。首先介绍了对于学生错误资源的认知,其中解释了什么是可利用的错误资源以及错误资源利用的前提;接着对于学生错误资源的利用,提升化学课堂实效进行了探讨,其中阐述了两种常见的利用错误资源提升化学课堂讨论实效的方式。

关键词:错误资源;纠错;改错;化学课堂

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书本上所传授的知识也是我们一直都在思考和实践的终身课题。巧用学生错误资源,可以达到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

一、错误资源以及利用错误资源教学的前提

1.正确认识错误资源

错误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出现的认识偏差和失误。比如说在学习一道正常习题中所出现的在正常的答案范围之外的答案;再如对于一些习题的另外的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及在课堂中学生提出的出乎意料的问题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错误资源,都是可以在课堂上用来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的资源。

2.利用错误资源的教学前提

首先我们要充分地理解出错的学生,因为高中生都还是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所以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思想来要求他们,要对他们的错误给予理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自尊心也比较强,所以我们也应该顾及学生的“面子问题”。

其次就是要多多的鼓励学生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古以来教师的角色总是透露着严厉气息,这就使得许多的学生因害怕犯错误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多多的鼓励他们,在他们发表看法出现错误的时候也要耐心地进行解释,这样才能使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消化。

最后要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正确的分析。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都应该进行彻底的分析,要透彻地剖析出问题的所在,找出错误的真正的源头,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学生的错误资源加以利用。

二、巧用错误资源改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鼓励学生深入剖析错误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学生提出了错误的看法的时候先不要急于对学生错误的行为进行纠正,要先耐心地听学生把自己的看法完全地表达完整,然后再让学生一起来对这一看法进行探讨,各抒己见,老师在一旁做一些引导。靠学生自己的力量来找出问题的所在,最后老师来作出补充和总结。这样更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自己亲身的参与也能够使得其他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例如:

实验设问: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无色无味气体,这种气体是什么气体呢?

实验结论:生成了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甲答: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可能会生成氢气。

学生乙:可能是一氧化碳。

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帮助学生判断生成的气体,纠正学生的质疑。教师原先预设的下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被学生提前激发。学生的提前袭击也是一种生成资源,教师在“欲擒故纵,佯装不得其解”中把问题抛还给学生,激发了学生之间的'“斗智”活动,学生依据各自的视角,提出不同的见解。不同观点间相互碰撞、补充、完善、总结,自发地达成了乙醇性质的学习目标。

2.要适当引导学生犯错

经过实际的了解和在平时教学中总结的经验说明出现错误的题目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化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在特别容易出现失误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故意引导学生出现失误。实实在在地错一次比起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更加富有冲击性,更容易在脑海中刻上深刻的烙印。学生从自己出现错误、到认识错误、再到理解错误、最后到纠正错误,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盐酸滴入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分组实验中,让学生自主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前,给学生发了预习材料。操作时,老师没有再强调。实验结束后:大部分实验结果都呈碱性。但有个别小组实验没有控制好盐酸滴入的速度,红色很快就消失了,让实验结果呈现了酸性。

老师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的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后,学生找出了错误原因重新作出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是二十一世纪的新的教学宗旨,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基本的准则。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讨论、探究来完成化学科目的学习是我们教师现今追求的一个教学目标。但是高中生的基础不够扎实、经验不够丰富都会使得实施这个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要将错误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共享和讨论,使得他们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使得学生在化学科目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卉斌。把差错转化为教学资源[J]。数学学习与研究, (07)。

[2]蒋聪。利用错误资源 提高教学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 (14)。

篇13: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目前,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已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尤其在英语课中的使用,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多媒体课件能够集音、像、形于一体,具有直观、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能够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观,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一个真切的`外语语言环境.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的使用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本文将对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展开讨论.

作 者:龚冰  作者单位:江苏食品学院 刊 名: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14:巧用“三力”,助推有效课堂教学

李天荣

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应有之意。目前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矛盾就是教师觉得学生不重视、不爱学、学不好,学生觉得理论性强、枯燥无味、不想学。如何解决课堂中教与学的矛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巧用“三力”,即采取目标管理生动力,任务驱动增压力,交互活动添活力,助推思想政治课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目标管理生动力

如果把课堂看成一个管理系统,那么课堂教学就是个人与组织融为一体的有目的、有任务的教学活动,它具有目标管理的条件,可以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目标的制订和过程的管理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它不是一种直接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思想政治课课堂可以通过目标管理产生动力。

1.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根据课堂的使命和课程的长远战略,客观地估计教学环境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所教的课程、班级和学生有清醒的认识,对必须和能够完成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充分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等,并将之转化为短期的阶段性目标和长期目标,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的有机统一。其次,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发展潜力和进步空间等情况,以便引导学生反思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其实际的情况作为依据,制订科学合理的目标。

2.教师与学生协商制定目标。思想政治课课堂要实现目标管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必须是相互平等和相互支持的关系,教师就必须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目标,因为目标管理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全员参与的、民主平等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基础参差不齐,每个学段、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老师与学生协商制定目标时应具体明确,尽量多元化,要指导学生在不同学段制订不同的宏观目标,比如高一学段以搜集资料、打好知识基础为目标,高二学段以整理资料、促进发展为目标,高三学段以运用资料、实现开放为目标,并且把不同学段的目标整合为教育周期中完善的目标体系;要指导学生在不同模块制订不同的中观目标,比如四个必修模块分别要达到什么目标,选修模块要达到什么目标,都要具有连贯性、梯度性和可行性;要指导学生在不同的课题制订不同的微观目标,比如每一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循序渐进。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目标还要注意做到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相结合,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具体目标与全面成长目标相结合;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情况,目标制订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进行目标调整。目标管理能否促进有效课堂教学取决于目标的设置是否符合实际。脱离实际的目标,轻则使目标管理失去实际意义,重则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成效,所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学生一起协商制订科学合理的目标至关重要。

3.目标需要管理。课堂目标,关键在于管理,课堂目标管理需要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注重目标过程的管理。目标管理虽然注重结果,但如果缺乏过程的监控,一旦失误,必将影响课堂全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跟踪和定期检查学生的目标进展情况,如果发现学生松懈、倦怠、厌学现象,或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出现意外,严重影响目标实现时,应及时与学生协商,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补救,修改原定的目标,保证目标正常运行。二是目标管理需要内化。目标只有内化才能产生动力,要使思想政治课课堂有动力,让学生沿着既定的目标发展,就必须把目标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笔者在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目标后,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目标写在思想政治课本的扉页上,让学生能够时时注意到自己的目标,学生一旦出现懒惰的思想,就及时给予提醒和引导。三是及时对目标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和评估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鼓舞士气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与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对照目标来调整教学活动内容,师生共同找出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对目标完成成效高、成绩突出的班级和学生进行鼓励,对完成成效低、成绩差的班级和学生则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动员和教育,使目标管理真正成为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手段。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目标并非命运,而是方向;目标并非命令,而是承诺;目标并不决定未来,而是动员组织的资源与能源以便塑造未来的那种手段。”由于目标管理强调自主和自觉,具有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功能,因而能够提高士气,产生动力,促进有效教学。

二、任务驱动增压力

笔者曾参加过一次省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堂上老师采用任务驱动组织和管理教学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体会有:课堂上任务环环相扣,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者不敢有所松懈;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由于任务驱动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使课堂过程和谐共生,学习者为了完成任务会主动地调动和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感受和理解新的知识,会主动组织讨论和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笔者认为,如果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任务驱动,是可以明显增加课堂压力,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那么,思想政治课课堂应如何通过任务驱动来增加压力呢?

1.设计任务。这是任务驱动能否实现的前提。由于思想政治课没有像教育技术课那样已形成了一种适合任务驱动的教材编写体例或风格。这就需要教师要结合具体校情、班情,根据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能力以及个体差异,进行科学预设,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任务,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比如,对基础较差的学困生要求完成基础性任务即可,对基础较好、有发

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国大学网 《巧用“三力”,助推有效课堂教学》

篇15:巧用课堂引入――让生物课堂充满活力

巧用课堂引入――让生物课堂充满活力

巧用课堂引入――让生物课堂充满活力

文/叶云祥

摘 要:巧妙的课堂引入,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在宽松、趣味、有启发的情境中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运用现实生活材料、实验实习材料、科学史、设疑等形式引入,不但增强了课堂活力,而且使课堂引入实施策略得到了优化。

关键词:课堂引入;激发兴趣;实施策略;课堂活力

一、课堂引入的功能

1.集中注意,调节情绪

注意是一种心理特性,任何生理过程的发生和进行都离不开注意的伴随。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他活动和其他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学习的效率。情绪可以影响和调节认识的过程,心情好、情绪适宜的状态下学习,则思维敏捷、动作迅速、协调、准确。而在心境低沉、抑郁或情绪体验淡漠状态时,则思路闭塞、动作迟延,更说不上创造性了。学生在课前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所以在刚开始上课时,其兴奋点可能还沉浸在刚才的活动之中,或情绪处于抑郁状态,而精彩的导入,却能使学生很快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以获得适宜的情绪体验,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2.激发兴趣,明确目的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巧妙的开讲,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学习新的内容。

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特性之一,明确的学习目的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其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

恰当的引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动机。

3.搭建平台,联结知识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类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成功的导入能在新旧经验、新旧知识之间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以旧引新既联结了新旧知识,也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应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合作者,由信息源转变为信息平台,课堂引入应是我们教师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的最恰当的`契机。

4.创设情境,沟通情感

导入既是学习知识的开始,又是沟通师生情感的过程,师生的情感会在导课中得到交流和升华。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情感,牵动着学生的心弦。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注意师生情感的交流,只有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学生才能畅饮知识的琼浆,完善个性的发展。

二、课堂引入的实施策略

1.运用现实生活材料引入,增强课堂生命力

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并为现实生活服务是高中生物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之一。

从根本上说,科学源于生活、生产、科学实验的实践。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入课堂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学科特点,使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充分体现,课堂也随之变得有生命力了。

借鉴有意义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材内容的表述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尽量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或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头脑中发生新知识与原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完成知识的构建,同时也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

2.巧引疑问,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有一个必备的原则,那就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让学生带着更多的疑问走出课堂。课堂引入如能蕴涵丰富的问题情境,则往往能把学生引向思维的开阔地,引向科学的殿堂。要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培养梯形人才,就要不断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在学习“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时,可以这样引入: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引用的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千克玉米,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a、先吃鸡,再吃玉米;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学生在激烈讨论后往往选择b,教师却选择a,学生非常惊奇,由此带着疑问进入课堂。

通过问题引入,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地引入,激发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方法。用观察与实验导入新课,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不仅生动具体,把学生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兴趣引到对生物学理论的学习上来,而且这种直观的感受与抽象的思维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美妙的大自然更是为生物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进行实地调查、实验是生物学科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课堂引入也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特点

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种群密度调查”和“群落结构”等知识时,带学生到操场草坪上或在课外活动爬山时实地上课,这样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如此亲自的体验、切身的感受,使学生获得了准确的感性材料,为理性的推断提供了直接的依据,记忆深刻,满足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激发了学习兴趣。

4.以科学家事迹、科学史引入,树立理想

新课程下的生物课,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情感目标。但是由于受传统考试制度的影响,为了追求高分率、升学率,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情感目标,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个教学目标写在了教案上,成了一个虚设,而在课堂上却很少真正去体现。真是枉费了生物新教材中这么多珍贵的资料。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情感目标的培养由虚到实呢?

如,在讲到蛋白质的合成时,可以先介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事迹;讲遗传时先介绍被世界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和“小麦之父”李振声的事迹等。这样学生顿时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好生物学的坚定信心和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又如,学习光合作用过程时,以介绍光合作用发现的科学史引入: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德国科学家证明绿色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通过一系列科学史回忆,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往往需要几代人的艰难努力,体验到科学家们惊人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让学生了解名人在探索自然规律、进行科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惊人的毅力、超人的智慧,以及他们对人类文明和社会所作的贡献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的内部动机的形成,树立远大理想。

运用现实生活材料、实验实习材料、科学史、巧设疑问等形式引入,集中了学习注意,激发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动机,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学好生物学的坚定信心和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但我们不能为了引入而引入,应注意趣味性、灵活性、概括性的统一。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生物知识,适时、适地、灵活巧妙地设计课堂引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情感。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傅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

[2]大卫・杰纳・马丁。建构主义教学方法。长春出版社,.

(作者单位 浙江省云和中学)

篇16:巧用目录有效复习高三生物

巧用目录有效复习高三生物

是陕西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物学科的命题越来越灵活,试题既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又对考生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测量.高三的复习备考面临着复习内容多,复习时间短、并且经常会出现遗忘的现状.提高复习的效率,迫在眉睫.

作 者:王新爱  作者单位:西安市未央区西城中学,710086 刊 名:金山 英文刊名:GOLD MOUNTAIN 年,卷(期): 1(12) 分类号: 关键词:目录   新课程   遗忘曲线   网络结构  

篇17:电子商务服务全面质量管理模型研究

摘要:

摘要电子商务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上,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商业模式。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建立服务质量管理模型,提出服务质量优化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电子商务的服务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其次研究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型建设,以提出有效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方案,促进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管理模型安全质量管理 一、引言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在信息系统上通过互...

摘要电子商务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上,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商业模式。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建立服务质量管理模型,提出服务质量优化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电子商务的服务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其次研究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型建设,以提出有效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方案,促进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提高。

篇18:电子商务服务全面质量管理模型研究

一、引言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在信息系统上通过互联网展开的.商务活动,作为目前最广泛的商务活动,其服务质量决定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运行。通过研究建设服务质量管理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服务质量优化方案,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以优质服务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妥善处理电子商务服务问题。因此,研究服务质量管理模型的建设,对于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子商务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活动需要在在线交易平台上进行,也就是电子商务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建设虚拟管理空间,进行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平台应该包含商务活动需要的全部基础设施,形成安全支付环境的管理平台,保证电子商务活动顺利推进。目前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相关研究多关注消费者满意度和质量评价,并没有有效发挥出指导企业管理的作用。建立服务质量管理模型,可以从多个方面评估电子商务的服务质量,了解服务质量后可以制定提高服务质量的计划。通过模型,准确识别客户的需求,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制定全面管理计划,对服务质量展开全面管理。[1]根据模型测试服务质量水平,分析客户需求以及评价,可以准确发现服务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水平。

三、电子商务服务全面质量管理模型的建立

(一)执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型

1.服务质量目标。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质量决定了发展空间,企业要围绕以下目标,建立质量管理模型。首先建设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的网站,供电子商务使用,顾客可以从网站上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并向顾客提供人性化的检索和导航功能。其次要提供安全的辅助服务,包括身份认证、网络支付、物流运输以及售后服务等多种服务,让顾客可以实时掌握产品位置。最后要提供高质量运营服务,保证顾客资金安全,从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都需要提供人性化服务。要注意网站运营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为顾客提供安全高效的商务服务。

2.质量管理模型。电子商务服务质量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产品质量、物流质量、服务质量、网站系统质量以及商务信息质量。建构质量模型要建立在顾客需求基础上,根据顾客需求建立质量管理计划,针对企业运营服务质量展开系统管理。再对电子商务服务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测试,收集顾客的评价,按照测试情况和客户评价提出改进商务服务的建议。顾客需求受到期望质量、社会环境、经济形势以及社会资源的影响,细化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包括顾客口碑、满意度、企业形象;经济因素包括利润收入和未来发展;环境资源因素包括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从顾客需要和期望服务质量出发,精准识别顾客需求,制定质量管理计划,从产品信息质量、顾客服务质量、网站质量、网站信息质量以及物流服务质量五个方面,由顾客反馈实际评价,根据顾客实际评价分析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环境资源因素,形成逻辑闭环。

(二)具体实施

1.完善网站设计。质量管理模型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质量管理方法和思路,因此企业要注意识别顾客需求。电子商务企业有一显著特点,就是面对的客户量巨大,从寻找到识别客户,流程复杂,需要市场调研以及客户沟通,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客户服务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企业需要完善服务网站,通过优化设计吸引顾客购买,且设计便捷评价反馈渠道,提高网站信息质量,提高商务网站的服务水平。[2]另外,企业还需要重视内部协调性,在售后部门、运营部门以及营销部门等多个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共同商讨优化服务质量的措施。及时反馈顾客的评价,提升顾客满意度,只有顾客满意度提高了,才说明服务质量真正得到了提升。

2.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建设质量控制文化。电子商务服务仍然依赖于员工的责任意识,员工责任意识的加强,有助于提升整体质量控制意识,决定了电子商务服务水平。企业通过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可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和实现。通过质量管理实践,不难发现很多质量问题,多是由于企业缺少质量治理,没有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是企业建立质量管理模型的首要任务,企业要采取培训方式加强员工质量意识的培养,在培训活动中灌输质量控制意识。

例如:在培训活动中,电子商务企业可以使用真实的案例展开培训,真实案例更容易让员工认识到服务质量对企业的影响。在培训中注意指导员工掌握正确的服务技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解决员工工作情绪问题。通过全员质量意识的培养,企业内形成良好的质量控制氛围,企业经营服务贯彻落实“质量第一”原则。在质量意识督促下,员工主动自省,在质量管理意识下,电子商务的服务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四、结语

本文基于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介绍,提出了全面服务质量管理模型以及具体实施方法,要重视加强完善网站设计,并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形成质量控制文化。通过建立质量管理模型,得到顾客对电子商务服务水平的评价,提出有效的改进计划,让企业可以逐渐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质量管理机制,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巧用电子白板教学论文

实验心得体会

多媒体毕业论文范文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英语课堂应用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

多媒体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学生的兴趣与实验课教学

多媒体教学利与弊论文

多媒体教学在大学中的应用论文

工程与伦理的融合分析论文

巧用生物模型服务课堂教学
《巧用生物模型服务课堂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巧用生物模型服务课堂教学(推荐18篇)】相关文章:

3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3-10-19

四年级作文教学计划2022-09-26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2023-12-13

面试问题:战略家素质(统揽全局的能力)2023-03-11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2022-05-04

地理教学论论文2023-08-14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经验研究论文2022-06-26

310_10_地理教学论文2023-04-08

搞好语文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2022-12-22

巧阅报刊助成长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