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名师教案(精选15篇)由网友“风中之岛”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名师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名师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名师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用心去体会作者的用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启发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不同方面的有关资料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运用板书辅助,排列句序等策略,领会课文概括又分类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自豪感,为深刻体会圆明园被毁的痛惜、痛恨奠定情感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难点: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三、教学准备:
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思考课后题,搜集并阅读、整理与本课学习有关的资料。
2.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文字、图片、影像资料,适时补充,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平时上网吗?上网可以干什么?(搜集资料,是上网的一个重要的作用)
一、资料辅助,明晰题意,铺垫情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请浏览老师搜集到的资料,能不能抓住关键信息来告诉大家“圆明园”三个字的含义?
出示资料:圆明园,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醒随机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1、你看,一个地名的来历,帮助我们快速记住了这个地方。
2.揭题。这个象征圆满无缺、明光普照的皇家园林却在150年前的10月被毁灭了,化为了一片废墟,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段落重组,理清结构,锁定内容
1.请放声地自由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并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到了“毁灭”?
(交流后PPT出示)
2.出示第二、三、四自然段,想想这些段落写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自由说,说得大体完整后点评并点拨:
一是分段概括为地理位置、布局、建筑宏伟、珍贵的历史文物;
二是用课文中的过渡句概括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三是概括为一个标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质疑: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中间三段话却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你或许心里有疑问吧?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哪一个自然段写得最具体?我们走进去园中去看看。
三、反复比照,归纳写法,激发情感
(一)研读第三段,体会课文概括又分类描写的魅力
1.读通段落,分句检测。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有好些地名和四字词语,咱们争取自己读正确,把这一段读通顺。读完后划一划,园中写到了什么景观?
指名四生分句朗读,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四生都读完后,请生正音,随机强化读音。
2.研读概括方法
老师上网查了资料,圆明园中的景观多达1000多处,老师也翻阅了关于圆明园的书,这本厚厚的书中介绍到的景观也不过100处。而第三自然段只用了174个字就包括了全部景观。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PPT出示圆明园的辉煌)。
3.圆明园中的景观带给你什么感觉?
(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好吗?)
4. 好我们有感情的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
5.所以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板书)
6.女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谁来读第一句?它是一个什么句?(生答:过渡句)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谁来读第二句?所以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
7.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爱)
8.教师点拨:课文的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1)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互相交流)
(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9.指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英法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来理解)出示PPT
10.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大伙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
11.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
篇2:《圆明园的毁灭》名师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现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作者紧紧围绕中心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言生动,给人深刻的启迪。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短小却又优秀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产生与发展的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来设定教学目标,力求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学习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就更能激起了学生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并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鉴于文章语言精练,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展想象,以读促学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整体感知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细读课文2、3、4节,抓重点词句了解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重点词句了解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预设:
一、名句引出
出示句子: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法国作家雨果
(1)指名读这段话。
(2)引出——圆明园
(设计意图:语文课上无处不激情,但都应该以朗读为本,一个导入,通过读读大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让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我国的圆明园是很了不起的,为下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二、第二自然段导入
出示圆明园图和第二自然段。
(1)仔细读读这段话,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圆明园。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理解这两个词语
(2)1860年10月6日那一天,他的命运完全改变了,北京城里来了一批强盗,点燃起一把熊熊大火,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将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给毁灭了,化为了一片灰烬。(补全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3)读一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第二自然段的两个重点词语“举世闻名”和“众星拱月”入手,既理解了词语,又丰厚了情感——圆明园很了不起。接着引入“毁灭”,学生心中的愤怒、惋惜之情就迸发出来了。)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初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遇到难度的词、句就多读几遍。
2).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想一想,课文除了写圆明园的毁灭,还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预习情况
A检查字词
出示:
举世闻名 建筑宏伟 蓬莱瑶台 玲珑剔透 金碧辉煌 众星拱月
一片灰烬 不可估量 烟云笼罩 统统掠走 销毁罪证 任意破坏
注意:“剔”和“量”的读音
比较两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概括地写了圆明园的价值以及毁灭后所带来的损失。)
(设计意图:两组词语的排列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也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昔日的圆明园里到底有些什么?他的价值何在?读第三自然段,在书上划一划,写一写。
(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教师巡视)
交流:圆明园里有什么呢?
2)交流
篇3: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案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略)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生字、新词;弄清文本脉络。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精读、品读,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奠定情感基调
1.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板书课题: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相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有许多四字词语用得十分精妙,我们再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词语: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山乡村野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诗情画意 风景名胜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不可估量
二、走进开头,读文引发质疑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文本,细细地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课,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声读)。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
(悲痛、愤怒、伤心……)
3.我们来读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圆明园被谁毁了?被怎样毁掉了?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掉?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的?)
三、学习结尾,感受被毁之耻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最让你触目惊心的词语。
2.听了这段文字的朗读,你了解了什么?
(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践踏、毁掉的;)
3.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课件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强调“掠、搬、毁、烧”)
4.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
(凡是、统统、任意、毁掉、连烧、笼罩……)
5.删词换词,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
1860 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分别读这两段话。
(2)换掉或删除一些词语后,有什么不一样?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
我看得出,看录像中,一定有一种情感什么充满着你的胸膛,是什么情感?(屈辱、愤怒、痛恨……)
5.价值连城的国宝被统统掠走,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他们任意破坏的哪一样不是无价之宝!最可恨的是,他们在中国的圆明园里犯下了滔天罪行后,还企图放火烧毁罪证,这就是帝国主义的嘴脸,带着你此时的感情,齐读——1860年10月6日……
四、昔日辉煌,更添被毁之痛
1.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恨,那么大的怒火?
2.一边读,一边思考,要静心、专心读书。
3.根据学生回答,大投影出示
(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4. 这就是2、3、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读一读,想想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是建筑宏伟?(2、3自然段)
5.找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这句话是介绍圆明园什么的?(位置和结构)
(2)如果让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话,你会强调哪些词语?(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说说看。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出示课件,看圆明园的分布构成,在图上找一找,那个是“星”,哪个是“月”,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宏伟。)
(3)哪位同学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
圆明园的总面积350公顷,占地约5200亩,(最新制定的方案,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
(4)我们的学校大约占地十亩,大体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学校?
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我们500多个学校那么大。各个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段)
篇4: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设计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设计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着重描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更能够让人感受到被毁灭的可惜和英法联军做法的可恨。
【设计思想】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老师还可以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体现“五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的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想像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材料收集、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朗读感悟等过程,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理解语文文字,并展开想像,多读、多想、多体会,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祖国文化的灿烂悠久,增强自豪感;了解屈辱的历史,激发不忘不了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
2、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
2、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直奔主题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
2、学生读课题。
3、读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4、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5、师生共同梳疑(抓住学生提出的.牵涉到文章主要内容的问题)如:
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它是怎样被毁灭的?是谁把圆明园毁灭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师生共议,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达成共识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的平面图,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
2、抓住“众星拱月”形象感受圆明园的宏伟。
3、老师范读,学生充分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4、根据想像动手画一画圆明园“众星拱月”似的布局。
5、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6、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圆明园梦幻般的美。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篇5: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文本细读和教材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段辛酸历史,全文向我们讲述了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景观和圆明园毁灭的经过。读完全文,会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美丽的圆明园而骄傲自豪,更会为如此辉煌美丽的圆明园被毁灭而痛心惋惜,为英法联军的残暴、贪婪、野蛮而义愤填膺,爱恨满园,感慨无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太难,但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细细推敲,揣摩藏在文字背后的精气神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是这样解读的。
一、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这个词在这一自然段中,连续出现了两次,强调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估量和计算。抓住“不可估量”,反复咀嚼这两个“不可估量”,传达出的是圆明园的价值不可估量。两个“不可估量”,也深深刺痛了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伤感、痛恨、愤慨皆无法言表此时的心境,以一个感叹号化之!可这样的开头留给阅读者更多的是一个问号: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
二、众星拱月的独特布局
说它是皇家园林,因为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为万春园)三园组成。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G(即后来的雍正)的花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朝皇帝。圆明园占地面积约5200多亩,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有“万园之园”之称。中国历代皇家园林有很多,但圆明园绝不是一般的皇家园林,而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就有它的特殊性。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的独特性之一就是它“众星拱月”般的布局了。圆明园的周围除了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以外,周围还有上百个的园子从东、西、南三面紧紧围绕着,就像是许多星星围绕着月亮一样,这宏大的地域规模在气势上已经让人称奇。
三、风格迥异的宏伟建筑
课文第三自然段一口气用了三个“有……也有……”或“有……还有……”的句式,向我们描述了圆明园中不同的建筑风格。
在圆明园中的建筑,据史料记载当时分布着40多个景区,有上百处景点。作者重点介绍的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有金碧辉煌、大气雄伟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小巧精致的亭台楼阁,显然这是一种对比的表达方式。同样,有象征热闹的“买卖街”和那种宁静的山乡村野又是一种比较写法。
这句也是如此,这些建筑有仿照现实存在的名胜建造的,也有根据诗中想象出来的景象建造的,一虚一实更是对比着在写。民族与西洋,一中一西也是比较着写。这样,作者在介绍圆明园中的建筑时重点选取的是大气雄伟的、小巧精致的,是热闹的、宁静的,是虚幻的、现实的,是古今中外的建筑,这种描述涵盖了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而这些建筑全都集中在这一座圆明园中。作者又采用了“有……也有……”这种很有气势的排比句式来表达,使“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成为再自然不过的感叹了。
四、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
这是个典型的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难点。但是它帮我们概括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圆明园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和“下至”这两个词用得到位,把先秦到清代大约2300多年的时间串了起来,同时罗列的“唐、宋、元、明、清”的各个朝代名称更是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圆明园中珍藏的历史文物数量之多,历史之悠久、价值之珍贵。自然的,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一点也不为过。
自此,圆明园的独特布局、宏伟建筑、珍贵文物在读者的脑海里应该有个整体印象:这到底是一座怎样的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是建筑艺术的精华,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拥有许多无价之宝的聚宝盆,是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
五、在强烈的对比中毁灭
1.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这里的动作是连贯的:掠走、搬运、毁掉,把这些动作连在一起写,就想表达这句话的一个意思,什么也没剩下。
2. 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这是对前一句英法联军行径的一个递进描述,没有写任何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词眼,诸如“贪婪、残暴、野蛮”,可是就是在“三千多名”、“三天”、“整个”等这样平静、客观的语言描述下让我们产生了对英法联军的愤恨和对圆明园被洗劫一空的惋惜。
篇6:《圆明园的毁灭》的课文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理解铺垫这一写法在本课的运用及作用。
四、拓展阅读《两个强盗的故事》,巩固理解铺垫这一写作手法。
五、尝试运用铺垫的手法表达一段话。
教学重点及难点:
什么是铺垫?铺垫在本课的运用及作用。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看看我们的教师,坐满了领导、老师,还有家长代表,这么多人来听课,在我们班还是第一次。另外,我们学校要进行教学改革,老师的这一节课是改革后的第一节实验课和公开课,意义重大。但我不知道讲得能否令在座的领导、老师、家长,还有同学们满意。你们再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老师陈述本节课的不同之处和意义,就是为了突出老师现在激动、紧张的心情,这种手法在写作上就叫做铺垫。(板书“铺垫”)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铺垫”。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课前质疑:
在预习和自学阶段,各小组已经本课的问题交了上来,我将问题汇总,发现同学们集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本课标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却用那么多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五段。
(一)要求:1、自读文段,感知文段主要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你从文段中得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
3、组长组织,注意顺序,每人都要发言。
(二)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出示原文,采用去词法(把“凡是、统统”去掉),原文好在哪里?体会用词的准确,同时体会英法联军的可耻!感情朗读。
四、毁灭前的圆明园什么样子?学习2-4自然段,采用联想的方法,学习辉煌。
先把“有……有……有……”标红,让学生介绍圆明园里有什么。
然后采用想象和联想。如,说说“在山乡村野里”你看到了什么?“热闹的街市”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就会充分感受到圆明园的壮美。在此基础上,对于“雷峰夕照”等学生不易想象的,难以理解的,可放图片,增加感受。
最后读出辉煌。
五、体会铺垫的作用。
既然写毁灭,为何大篇幅写辉煌。如果去掉2-4自然段,好不好?为什么?(体会“对比”表达的作用:进一步衬托……)
说一说,议一议。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把圆明园写得越金碧辉煌,越美好,在说到它毁灭事时人们就会越激愤、痛惜,越痛恨侵略者,从而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就是运用了铺垫的手法,引起读者共鸣,激发读者情感。
五、阅读《两个强盗的故事》。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设计
自读文段,看一看外国人(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找出属于“铺垫”的段落,读一读。
课堂交流。
六、口语交际
我心爱的物品丢了。
要求:运用铺垫的手法描绘出物品之珍贵,从而衬托心情。
小组内交流,然后课堂交流。
七、作业
将口语交际的内容整理,写一篇习作。
篇7:《圆明园的毁灭》的课文相关
《圆明园的毁灭》的课文相关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圆明园是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
圆明园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至24年(1747—1759),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园路铺饰、绿篱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铺上了中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迭石技术和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举国珍宝、稀世文物,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极高。1860年10月6日至17日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11天,并纵火焚毁三天三夜。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整,万春园、福海、万花阵(欧式迷宫)等逐步恢复,定名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篇8: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中第七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课文所介绍的内容都已消失,无法再现,引导学生读文,感受,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过40分钟的组织教学和引导,我有以下几点初浅的感受:
一、思路清晰,前后呼应。
(一)走近圆明园——从雨果给巴莱特上尉的信入手,让学生谈感受,激发情感。
(二)走进圆明园—— 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学习“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和“圆明园的毁灭”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 走出圆明园——学完课文,配乐出示圆明园残址,拓展升华,想象写话:假如你就站在圆明园废墟旁,你会说些什么?最后再以雨果的话结束本课。教学思路简明清晰,前后呼应。
二、感性认识,激发情感。
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课前搜集了大量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向学生展示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之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在教学过程中我分三步使用这些影象材料:一是在课前五分钟进行渗透式传播;二是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观看火烧圆明园的视频,推动学生情感的喷发;三是在初略学习课文2、3、4自然段时结合朗读观看相应的图片。丰富而感性的影象教材拉近了学生和教材的距离,看到图片后学生们都震惊了,播放圆明园在大火中被焚烧的影视资料,学生的惋惜、愤恨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一部分的感情朗读就无需过多指导了。
三、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人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让同学们带着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通过给学生时间朗读,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
四、拓展文本,融入理解。
在学生、教师、文本间经历了一番深刻的对话后,我引导学生引入了圆明园毁灭的真实史料,有关于“掠走的资料”和关于“毁坏的资料”,请学生读了后说说心里、是什么滋味?由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不足之处:
1.“想象园中的美景进行说话”这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想象过于苍白。
2.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师生互动还不够到位。
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篇9: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附: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19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我真为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而感到惋惜啊!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继“神州五号”之后,为研制并发射更多的火箭做后备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我们的国家不容侵略,我们的人们民不再受侮辱!
篇10:《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详细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详细教案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 “以读为本”。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生字、新词;弄清文本脉络。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精读、品读,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奠定情感基调
1.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板书课题: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相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有许多四字词语用得十分精妙,我们再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词语: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山乡村野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诗情画意 风景名胜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不可估量
二、走进开头,读文引发质疑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文本,细细地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课,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声读)。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
(悲痛、愤怒、伤心……)
3.我们来读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圆明园被谁毁了?被怎样毁掉了?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掉?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的?)
三、学习结尾,感受被毁之耻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最让你触目惊心的词语。
2.听了这段文字的朗读,你了解了什么?
(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践踏、毁掉的;)
3.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课件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强调“掠、搬、毁、烧”)
4.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
(凡是、统统、任意、毁掉、连烧、笼罩……)
5.删词换词,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
1860 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分别读这两段话。
(2)换掉或删除一些词语后,有什么不一样?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
我看得出,看录像中,一定有一种情感什么充满着你的胸膛,是什么情感?(屈辱、愤怒、痛恨……)
5.价值连城的国宝被统统掠走,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他们任意破坏的哪一样不是无价之宝!最可恨的是,他们在中国的圆明园里犯下了滔天罪行后,还企图放火烧毁罪证,这就是帝国主义的嘴脸,带着你此时的感情,齐读——1860年10月6日……
四、昔日辉煌,更添被毁之痛
1.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恨,那么大的怒火?
2.一边读,一边思考,要静心、专心读书。
3.根据学生回答,大投影出示
(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4. 这就是2、3、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读一读,想想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是建筑宏伟?(2、3自然段)
5.找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这句话是介绍圆明园什么的?(位置和结构)
(2)如果让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话,你会强调哪些词语?(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说说看。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出示课件,看圆明园的分布构成,在图上找一找,那个是“星”,哪个是“月”,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宏伟。)
(3)哪位同学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
圆明园的总面积350公顷,占地约5200亩,(最新制定的方案,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
(4)我们的学校大约占地十亩,大体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学校?
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我们500多个学校那么大。各个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段)
6.如此气势恢宏的圆明园里,有多少让我们啧啧称奇、留恋往返的美景呢?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能从中找到几个“有”?(7个)
7.指名读带“有”的句子,相机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1)这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什么?(圆明园的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既有殿堂的宏伟之美,又有亭台楼阁的秀巧之美;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又有幽静的自然风光,所以说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
(2)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展示圆明园中那宏伟的殿堂、小巧的亭台楼阁、热闹的.街市与幽静的自然风光吗?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你就会读进去,读得更好。自由练读后分男女生读。
(3)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几处名胜景观吧。(投影出示几幅圆明园美景图)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
“蓬莱瑶台”:(据书上说:海上有三座神山,其中一座叫蓬莱,还有一座方丈,一座叫瀛洲。神话传说中说的,海上三座神仙住的山,其中一座叫蓬莱。瑶台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文章,神话传说中的景物来建造的,这是想象。)
“武陵春色”:(指张家界的武陵源。张家界的武陵源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来命名的。这一部分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也是想象。这样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
“平湖秋月”:宁静而美丽
“雷峰夕照”:高高的雷峰塔直冲晚霞,瑰丽壮观!
(4)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大家知道圆明园著名的景点有多少处吗?
(学生介绍了解的资料:圆明园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处。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比如有“平湖秋月”,有“西峰秀色”,有“曲院风荷”、“观澜堂”,有“君子轩”,还有“关帝庙”。)
(5)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投影出示):
正大光明 上下天光 杏花春馆 坦坦荡荡 长春仙馆
万方安和 武陵春色 山高水长 月地云居 汇芳书院
映水兰香 远山天北 西峰秀色 四宜书屋平湖秋月
篇11:《圆明园的毁灭》课文优质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优质教案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短小却又优秀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产生与发展的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来设定教学目标,力求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学习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就更能激起了学生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并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鉴于文章语言精练,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展想象,以读促学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整体感知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细读课文2、3、4节,抓重点词句了解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重点词句了解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预设:
一、名句引出
出示句子: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法国作家雨果
(1)指名读这段话。
(2)引出——圆明园
(设计意图:语文课上无处不激情,但都应该以朗读为本,一个导入,通过读读大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让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我国的`圆明园是很了不起的,为下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二、第二自然段导入
出示圆明园图和第二自然段。
(1)仔细读读这段话,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圆明园。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理解这两个词语
(2)1860年10月6日那一天,他的命运完全改变了,北京城里来了一批强盗,点燃起一把熊熊大火,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将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给毁灭了,化为了一片灰烬。(补全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3)读一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第二自然段的两个重点词语“举世闻名”和“众星拱月”入手,既理解了词语,又丰厚了情感——圆明园很了不起。接着引入“毁灭”,学生心中的愤怒、惋惜之情就迸发出来了。)
三、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初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遇到难度的词、句就多读几遍。
(2).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想一想,课文除了写圆明园的毁灭,还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预习情况
A、检查字词
出示:
举世闻名 建筑宏伟 蓬莱瑶台 玲珑剔透 金碧辉煌 众星拱月
一片灰烬 不可估量 烟云笼罩 统统掠走 销毁罪证 任意破坏
注意:“剔”和“量”的读音
B、比较两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概括地写了圆明园的价值以及毁灭后所带来的损失。)
(设计意图:两组词语的排列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也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四、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昔日的圆明园里到底有些什么?他的价值何在?读第三自然段,在书上划一划,写一写。
(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教师巡视)
交流:圆明园里有什么呢?
(2)交流
A、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板书有……也有……)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有……也有……)
指导朗读
B、圆明园中还有些什么?
模仿各地的风景名胜
诗情画意的建筑 (还有……)
西洋建筑 (不仅……还有……)
齐读这两句话,赞美圆明园建筑之多!
小结:用连词介绍得更条理。
(出示组图)
C、当你走进这样宏伟,这样精美的皇家园林,你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出示句子: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图片和重点句朗读的指导,充分让学生理解园内景观的风格各异、千姿百态,从而接受思想美和语言美的熏陶。)
(3)补充资料:圆明园里著名的景点有四十处,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圆明园内。
课件出示正大光明、天然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碧桐书院、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学生自由读)
难怪作者这样说:
出示句子: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设计意图:昔日的圆明园巳不复存在,它的宏伟壮观只能通过文中的文字去品味、去想象,适当地拓展课外的资料,可以丰富文本的内涵,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的宏伟景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产生对圆明园的喜爱之情。)
(4)指导背诵:选择其中一句背下来。
2、学习第四自然段:
A、其实,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来看看句话。
(出示句子: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生读)(看图片)
B、写话:用上一些连词向大家介绍这些历史文物,并且写出这些文物的特点?选择其中的一句写在书本的旁边。(学生试着写)
C、段落比较:
师小结:所以说我们写文章并不是越详细就越好,应该有详有略,这样才能突出重点部分。
(设计意图:将第三自然段中学到写作方法运用到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中,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平时的写作并不是把每一部分都写得越详细越好,巧妙地进行了写法的指导。)
五、总结
法国的大作家雨果要这样说:
(出示句子:“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黄金,施以脂粉。……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设计意图:用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结尾,将学生对圆明园的赞叹、喜爱之情进一步升华,下节课再学圆明园的毁灭就水到渠成了,更能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之情。)
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赏析
一、惋惜之情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人民为之惋惜。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人民也应感到惋惜。
朗读课文第一段应用惋惜之情,尤其读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该痛惜。
二、赞叹之情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举世闻名”让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
圆明园建筑宏伟壮观,充满诗情画意,“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两处“最”,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用赞叹之情朗读第二部分要声色和谐,气势贯通,富有节奏。尤其第三节最后一组分句,要舒缓深沉,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第四节则要读得洪亮,尽显自豪。
三、仇恨之情
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当对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蹋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用仇恨之情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语速要稍快,“凡是”“统统”“任意”用重音读出愤慨之情。最后两句语速要稍慢,读得凝重、沉痛,以表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篇12: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生字、新词;弄清文本脉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品读,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奠定情感基调
1、我们大家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板书课题:让我们大家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2、上节课,我们大家初读了课文,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相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有许多四字词语用得十分精妙,我们大家再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的词语: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山乡村野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诗情画意 风景名胜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不可估量
二、走进开头,读文引发质疑
这节课,让我们大家再次文本,细细地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课,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声读)。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
(悲痛、愤怒、伤心……)
3、我们大家来读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圆明园是被谁毁了?被怎样毁掉了?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掉?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的?)
三、学习结尾,感受被毁之耻
1、请同学们听教师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最让你触目惊心的词语。
2、听了这段文字的朗读,你了解了什么?
(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践踏、毁掉的;)
3、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课件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强调“掠、搬、毁、烧”)
4、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
(凡是、统统、任意、毁掉、连烧、笼罩……)
四、昔日辉煌,更添被毁之痛
1、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大家这么大的愤恨,那么大的怒火?
2、一边读,一边思考,要静心、专心读书。
3、根据学生回答,大投影出示
(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4、这就是2、3、4自然段告诉我们大家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读一读,想想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是建筑宏伟?(2、3自然段)
5、找一位同学们为我们大家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这句话是介绍圆明园什么的?(位置和结构)
(2)如果让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话,你会强调哪些词语?(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说说看。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出示课件,看圆明园的分布构成,在图上找一找,那个是“星”,哪个是“月”,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宏伟。)
(3)哪位同学们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
圆明园的总面积350公顷,占地约5200亩,(最新制定的方案,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
(4)我们大家的学校大约占地十亩,大体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我们大家多少个学校?
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我们大家500多个学校那么大。各个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段)
6、如此气势恢宏的圆明园里,有多少让我们大家啧啧称奇、留恋往返的美景呢?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能从中找到几个“有”?(7个)
7、指名读带“有”的句子,相机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1)这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什么?(圆明园的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既有殿堂的宏伟之美,又有亭台楼阁的秀巧之美;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又有幽静的自然风光,所以说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
(2)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展示圆明园中那宏伟的殿堂、小巧的亭台楼阁、热闹的街市与幽静的自然风光吗?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你就会读进去,读得更好。自由练读后分男女生读。
(3)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去欣赏几处名胜景观吧。(投影出示几幅圆明园美景图)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
“蓬莱瑶台”:(据书上说:海上有三座神山,其中一座叫蓬莱,还有一座方丈,一座叫瀛洲。神话传说中说的,海上三座神仙住的山,其中一座叫蓬莱。瑶台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文章,神话传说中的景物来建造的,这是想象。)
“武陵春色”:(指张家界的武陵源。张家界的武陵源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来命名的。这一部分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也是想象。这样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
“平湖秋月”:宁静而美丽
“雷峰夕照”:高高的雷峰塔直冲晚霞,瑰丽壮观!
(4)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大家知道圆明园著名的景点有多少处吗?
(学生介绍了解的资料:圆明园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处。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比如有“平湖秋月”,有“西峰秀色”,有“曲院风荷”、“观澜堂”,有“君子轩”,还有“关帝庙”。)
(5)下面我们大家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投影出示):
正大光明 上下天光 杏花春馆 坦坦荡荡 长春仙馆
万方安和 武陵春色 山高水长 月地云居 汇芳书院
映水兰香 远山天北 西峰秀色 四宜书屋平湖秋月
篇13:《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荣耀与屈辱。历史不堪回首,中国要强大。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了解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主题思想进行写作的。
教学重难点: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历史,了解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课件
一、谈话导入(语言要口语化,具亲和力,引出本课要读的是一处公园)
同学们去过哪些公园?那里风景怎么样?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去一座公园,
1.先来听听,法国文学家雨果是怎样赞美它的(课件出示):“在世界的东方有着一件惊人的杰作,它如同月宫,如同仙境,是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璀璨宝库,它的存在是人类的一大奇迹。” 同学们,知道雨果赞美的是什么地方吗?
师:同学们请举起你的手,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注意第一个“圆”是圆圈的“圆”,第二个“园”是公园的“园”,读“圆明园”。
生:圆明园。 师:再读。 生:圆明园。
师:但是这座皇家园林却被强盗给毁灭了。注意“毁”的写法。(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生:圆明园的毁灭。
2.关于圆明园你通过读书和查资料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3.整合问题: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寻找答案吧!
二、讲授新课 (围绕中心,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齐读)
引导学生理解“不可估量”,进一步理解“不可估量的价值”
既然毁灭了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圆明园就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到课文看一看圆明园有哪些不可估量的价值?
自由读全文。
请你用高度浓缩的词语概括圆明园有哪些价值?
学生汇报
(板书:“奇特布局” “宏伟建筑” “珍贵文物”)
2.选择你喜欢的的段落,自主学习,在文中勾画关键句子或关键词。
学生汇报。
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第2、3自然段)
(1)学生汇报并读第2自然段
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圆明园的举世闻名,规模宏大,布局独特。
①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圆明园的规模宏大。
②圆明园的布局(重点理解“众星拱月” ,“拱”是“环绕” “月”指什么?)(课件:圆明园简图)
(2)圆明园仅仅因为规模宏大和布局独特而举世闻名吗?(学习第三段这是本课的重点,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受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美。)
指读第三段。
①从这一段中知道圆明园中用那些建筑?
学生汇报,指读。
启发学生想象金碧辉煌的殿堂,再来说印象,印证一下你的想象(出示课件图片),再叫学生谈感受,再读。课件: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
指导读这句话。先自由读,再指读。
②请你告诉大家,圆明园中有哪些景观?抽生读。
还有什么?
出示课件:安澜园、平湖秋月、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任选一幅你喜欢的景点,说一说感受。
③圆明园中这么多美丽的的景点都是依据什么建造的?
④除了这些民族建筑,园内还有什么建筑?
叫学生想象西洋景观的样子。(出示西洋景观)教室激情介绍。
⑤圆明园中就只有文中介绍的这些景观吗?让我们伴着舒缓的音乐,边读边想像这些美丽的景观。(课件:二十景文字 )生齐读
光看看这些美妙的文字我们就可以想象圆明园有多美!
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正如一位古代诗人赞誉的那样:天上人间诸景备,移天缩地在君怀。
天上的仙境,地上的美景都在圆明园中一一呈现,怪不得作者在文中这样说: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课件出示)。
(3)升华感受
假如让你漫步园中,你会有什么感受?
正如文中写的那样:“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自由练读,指读。
指导读出感受。
听得出你已经被圆明园的美景陶醉了,老师也陶醉了。
⑷配乐朗读
出示课件:让我们伴着舒缓的`音乐,带上我们的自豪、兴奋的心情把第三段读一读。再去园中走一走
指读
3.珍贵文物(掌握珍贵文物收藏的时间长、种类多,体会圆明园的价值之大。)
圆明园中仅仅有不可估量的建筑价值吗?
你从课文的哪段知道?
(第4自然段)指读。感受到什么?
篇14: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把本课共分为两课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课文主要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无比仇恨。文章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圆明园是怎么样一座园林。是举世闻名、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二是写了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作者运用一美一凄的写作特点,使人们爱恨交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有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课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语文学习知识和能力维度、语文学习方法和过程维度来安排课程。
教学目标的制定则是按照以上三个维度来制定的。
1、由通读课文到读懂课文,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画出重点字词)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奠定情感基调,以情促读,从中体悟情感
3、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学会排比的重要性和作用。
4、把阅读、情感和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感。
5、背诵课文3-4段
其中3、4点为本次教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根据课文我准备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感环境中受感染体悟情感,可优化课程教学。在授课中借用圆明园毁灭前后的比较视频,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以读代讲、集体讨论的方法
读是阅读中最主要的,教学生读通、读懂,自己从中获得知识比老师灌输效果要好的多。集体讨论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加,同时互相交流能使学生萌生自己探知的意识。
3、讲授法
我将指领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如仍不能化解,那么我将进行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彻底、更快、更清晰的了解知识、获得知识。
四、教学过程
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教正是为了以后不需要教。因此为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根据教材运用读、思、划、议、提的方法教学。
(一)复习导入课文
1、指领学生写“圆明园”
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让学生连续读,在此时写板书“圆明园。”
2、写板书“的毁灭”
提问学生在写“圆明园”和写“的毁灭”的时候表情有巨大的变化原因是不是因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和第五段,作者运用了一美一凄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圆明园毁灭之前和之后的巨变。同学们是不是想详细的了解圆明园是怎么样的一个园林?是如何辉煌的呢?从而引出今日的新课。
理由:把本文情感蕴含在板书之内,确立学生提笔练字的好习惯,也从而引出本节新课。
(二)学生通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利用各种方式读的过程中得出经验和悟出道理。
布置的要求如下:
1、让学生把自身认为重点的字词句画出来《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相关内容:《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1《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及教学点评《杨氏之子》教学案例评析《与象共舞》教学设计《窃读记》教学杂谈《景阳冈》练习设计《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请换一种评价──《桥》教学案例查看更多>>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对重点字词句进行反复揣度,从中无处情感。
理由:使学生养成做记号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抓到重点,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运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
(三)精讲课文2、3、4自然段
第二段:
指名读,读后让同学们围绕“众星拱月”这个词开动思维,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形象的比喻出圆明园的布局是什么样的。
圆明园的布局就像晚上的夜空,月亮周围分散着众多的小星星,也就是说圆明园以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个为中心,四周围绕着各种小园。
第三段:
学生读,齐读。提问学生此段共有几句话,再分别找人来读。
问此段都写了什么?同学们将按课文内容回答。继续提问此段一共有几个“有”字?如果这8个“有”所包含的东西全部存在,那么你应该如何读?让学生通过理解自己读。读后引导学生说出应当读出自豪和骄傲的口气,然后教师范读。
之后学习此段运用排比和关联词的重要性和作用,教会学生学会品味语言。
在此期间完成板书:有...还有(7有)
第四段:
教师略讲,学生自学
让学生读后,回答此段主要讲的是圆明园之中都有什么?
在学生回答都是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的同时写板书:上自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提问:那么古人的智慧有多少呢?让学生了解,我国自古就是世界文化强国,文化举世闻名。园内奇珍异宝无数。
五、历史再现、激荡情感
通过上面几段对圆明园未毁灭前的具体学习,笔锋一转来观看视频。
1、播放圆明园毁灭后在原址上逐渐还原的动画视频
2、提问学生这把火烧掉的是什么?
指导学生开动思维从最表层的文物、园林上升到烧掉的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国人的尊严
让学生产生激愤的心情。
3、在奠定情感基调的同时让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了解圆明园的重大损失,使其刻骨铭心。
六、激发爱国情感,产生振兴祖国愿望并布置作业
提问学生圆明园真正被毁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英法联军从大洋彼岸千里迢迢跑来中国抢夺践踏?
为何中国当时不反抗呢?我们的军队哪里去了?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对侵略者践踏圆明园的憎恨,激发对振兴祖国的决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刻布置作业。趁热打铁,留下作文,让同学们有话可说。
作业题目是以“我想对xx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的对象可是侵略者、中国、同学、自己等。
只要书法出自己内心真挚的情感即可。
文章当中要求运用到本节课所学的排比句式和关联词。
七、板书设计
(一)圆明园的毁灭
(二)“众星拱月”(布局)
(三)有···还有···(7有)(排比句)
(四)上自···下至···(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篇15: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一、把握联系,领悟教材
这是“注提实验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由读通课文到初步读懂课文,并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2、奠定情感基调,以情促读,从读中体悟语感。
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中,我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定为教学重点。把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定为教学的一个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二、注重迁移,选择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我在新授前,凭借课题、插图,让学生感其情,激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半扶半放到大胆放手的方法:教育学告诉我们利用知识的类比繁华,以便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让学生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3、以读代讲法: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训练。再说本文所叙的事与学生存在着时空差,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把此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运用。
4、以练促读法:根据高年级语文教学“读、讲、练”结合的特点。在剖析重点段后,我出示课后思考、练习,学生练习之后,再读课文,仔细体会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由“学会”变成“会学”,正如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因此,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提(质疑)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观察法”、“感情朗读法”,体会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
四、训练思维,优化程序
第一环节,揭题导入,奠定情感基调。
★ 大班教研组小结
★ 一节展示课的教案
★ 优秀教师工作总结
★ 新闻解读范文
★ 教学课例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名师教案(精选15篇)】相关文章:
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反思总结2024-04-28
《桃花源记》教学课例2022-05-24
难忘的语文课堂作文2023-09-01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2024-01-21
数字资源在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中的2023-08-26
语文教研的活动总结2023-03-23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2022-09-21
《圆明园的毁灭》简单教案2023-12-28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圆明园的毁灭》的问题探讨2022-04-30
《圆明园的毁灭》的优秀教案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