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时间:2022-09-17 08:12:20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文字题(通用14篇)由网友“汤汤的姐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文字题,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篇1:“三步计算文字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16页 例4、例5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步计算文字题的数量关系、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迅速 解答文字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计算文字题的数量关系、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列综合算式

课本第17页 练一练 第1题 用小黑板出示

要求学生 先计算再列综合算式

反馈:让学生自检运算顺序

二、把式题改写成文字叙述题

34x2-224/28 (240+160)/(72-22)

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改写成文字叙述题

三、学习新课

1、例4学习

⑴出示例4 积加商,和是多少?

⑵要求学生根据积加商,和是多少?自己添上数字把文字题补完整。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字题

如:25与20的积加2400除以80的商,和是多少?

同时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选择其中的1题列式 ;列式后要求学生自己检查运算顺序。

2、例5 学习

⑴教师出示 43与7 的差,乘它们的和,积是多少?

⑵学习独立分析、解答。

⑶反馈并提问:

这里要求积,必须先求什么?

这里为什么要添小括号?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在列式解答文字题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

3、模仿性练习

⑴72乘8的积,减72除以8的商,差是多少?

想:积-商=差 72*8-72/8

⑵36与9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想:和/差=商 (36+9)/(36-9)

⑶反馈并提问:

请你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自编三步计算文字题

出示学生编的文字题让同学解答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17页 第3-5题

篇2:“三步计算文字题”教学设计

25与20的积加2400除以80的商,和是多少?

43与7 的差,乘它们的和,积是多少?

⑴72乘8的积,减72除以8的商,差是多少?

想:积-商=差 72*8-72/8

⑵36与9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想:和/差=商 (36+9)/(36-9)

篇3:“三步计算文字题”教学设计

25与20的积加2400除以80的商,和是多少?

43与7 的差,乘它们的和,积是多少?

⑴72乘8的积,减72除以8的商,差是多少?

想:积-商=差 72*8-72/8

⑵36与9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想:和/差=商 (36+9)/(36-9)

板书设计:

篇4: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

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知道用分析法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

2.      能正确列式解答,掌握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3.      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4.      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

难点

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灵活检验。

课型、主要教学方法

新授课      讲解法  讨论法   练习法

缙云实验小学   陈耀红

操    作       过        程

板书设计 :       一般的三步计算计算的.应用题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少8棵

(1) 四年级种树多少棵?           36×2=72(棵)

(2) 三、四年级一共种树多少棵?   72+36=108(棵)

(3) 五年级种树多少棵?           108-8=100(棵)

教师活动  预计时间(18    )分

学生活动  预计时间( 22  )分

一.  复习旧知.

1.      (大屏幕出示准备题):同学们种树,三年级种了36课,四年级种的棵数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共种了多少棵?

2.      指名读题.

3.      板书综合算式.

4.      还有其他解法吗?

二.  新授

1.      导入  课题.

出示例1: (把准备题中的三、四年级一共种树多少棵?改成五年级种的棵数比三、四年级种的棵数少8棵,五年级种树多少棵?)----引入课题。

2.      指导理解题意。

(1)指名说条件和问题。

(2)评议所画的线段图是否符合题意,修改。

3.        指导探求解题思路。

(1)、问:要求“五年级种多少棵”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指名回答。

小结解题思路。

(3)、出示解题步骤。

4、 指导尝试解答。

(根据回答板书)

板书综合算式.

5、教学检验方法。

问:你有什方法对这道题进行检验?

小结:(1)把得数当作已知数再算一遍.

(2)换一种方法解答.

三.  试一试.

出示(例1:缺少问题)

要求:提出一个用不同方法解答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      解题思路训练。

2.      针对性练习

四、总结.

五、检测练习.

1.      读题,画出线段图.

2.      说出解题思路.

3.      列式解答.

4.可能有:36×(2+1)

1.齐读课题

2.  仔细读题.

(1)   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   根据条件在准备题已画的线段图上进行修改。

3.探求解题方法.

(1)、讨论,回答。

(2)、同桌互说解题思路,指名说。

4.尝试解答。

(1) (1)分步列式

(2)综合列式

(3)还有什么方法?

5.想一想:有那些方法可以进行检验?

说出方法。

尝试练习.

(1)提出问题。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议.

读题并填空。

(1)        小明有12张邮票,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小华的邮票比小明和小青的总数多8张,小华有几张?想:要求小华有几张邮票,要知道

(     )和(    )各有几张邮票,已知(                          )

,所以要先求出 (             )  的邮票张数,再求出 (          ),最后求(         ) 。

完成练一练1。

1.板演。

2.校对,集体讲评 。

编应用题。(三

篇5: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参考教案二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被乘数×乘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例2 45与39的和,除以 45与39的差,商是多少?

被除数÷除数

45+39 45-39

(45+39)÷(45-39)

=84÷6

=14

篇6: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八册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9页例1。

教学目的:

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能凭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弄清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知识结构,并能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信息、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特点:应用题检验的方法。

教具准备:计算题辅助教学软件一套。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1.生猜老师的年龄。

2.生提供信息:如果老师不直接告诉年龄,你能提供几条信息,使同学们从你所提供的信息中推算出老师的年龄吗?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展开,让学生灵活选择条件进行解答。

[说明:课的.导入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

1.师提供信息。

同学们种树,三年级种了36棵,四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种的棵数比三、四两个年级种的总数少8棵。

(1)独立操作:你能用线段图把这几条信息表示出来吗?

(2)指名回答: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五年级种的棵数怎么表示?(课件显示)

(3)提问: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如:四年级种的棵数,三、四年级共种的棵数,五年级种树的棵数,三个年级共种树的棵数等。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课件在线段图的相应的位置上表示出来,并打上“?棵”。一、二步计算的问题马上让学生口答。)

[说明: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2.尝试解答:五年级种树的棵数,即例1。

3.指名板演。

36+36x2-8 36x(2+l)-8

=36+72-8 =36x3-8

=108-8 =108-8

=100(棵) =100(棵)

答:五年级种树100棵。

4.学生说出两种解法的思路。

5.揭示课题: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小组讨论:如何来检验算式是否正确?

7.交流汇报。

(1)把得数当作已知数,再算一遍:

36+36x2-100=8(棵)

正好符合原来的已知条件。

(2)换一种方法解答。

[说明: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分析,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先尝试后讲解,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 中的落实。]

8.试一试。

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中,四(l)班同学做了25件,四(2)班同学做的件数比四(1)班的2倍少15件,四(3)班做的件数是四(2)班的2倍,四(3)班同学做好事多少件?

同桌互说解题思路,并说出算式中前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9.概括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课件显示)

(1)读:弄清题意,找出条件和问题。

(2)想: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验:进行检查,写出答案。

[说明:既让学生在具体的解题体验中自然地总结出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又能从中给予合理地简缩,形成“读――想――算――验”的学习方法,并适当地进行板书,有利于学法指导。]

三、巩固

1.先说图意,再列式。(课件演示)

(生讲一个算式,课件显示一个)

2.选择题

(1)果园里有桃树60棵,是梨树棵数的2倍,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和桃树的总数少20棵,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正确算式是(C)

A.60x2-20 B.60÷2-20

C.60÷2+60-20 D.60x2+60-20

(2)买一台洗衣机要600元,买一台彩电比买3台洗衣机的价钱还多100元。买一台洗衣机比买一台彩电要少花多少钱?

正确算式是(B、D)

A.600x3+100

B.600x3+l00-600

C.600x3+100+600

D.600x(3-1)+100

(回答正确,鼠标点一下序号,自动跳入括号,并发出鼓掌声。错误的,则序号自动从括号中弹出,并要求说出错在哪里。假如要使这个算式成立,应用题该怎么改?)

3.小组合作,搜集生活中的信息,编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小组间交换做题并校对。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解答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篇7:三步计算的文字题(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顺序的理解.

(二)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三)掌握文字题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关键是要掌握解题思路,抓住最后求什么,从问题出发,寻找所需要的条件,最后列出综合算式,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大家回忆一下,应该怎样分析才能列出综合算式?

1.出示复习题:

45加上39的和除以6,商是多少?(板演)

2.口答.(面向全班与板演同时进行)

35与43的和是多少?

67与35的差是多少?

25乘以4的积是多少?

80除以20的商是多少?

要想求出和、差、积、商,必须知道哪两个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板书: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被乘数×乘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3.根据条件补问题,并且列出综合算式.

(1)36与44的和乘以5,(  )?(积是多少?(36+44)×5)

(2)25减去64除以8的商,(  )?(差是多少? 25-64÷8)

订正第1题时,要说明两步文字题列综合算式的思考方法及为什么使用小括号;通过第3题补问题练习,进一步明确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课

首先揭示课题,板书“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1.出示例2.

45与39的和,除以45与39的差,商是多少?

读题后与前面复习题1比较,题目条件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了复习题直接告诉了除数是6,而例题中的除数没有直接告诉,是用45与39的差来表示的.

那么在计算步骤上还能用两步解答吗?为什么?

共同讨论:

(1)这道题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关系式怎样表示?(求商.用除法计算,被除数÷除数)

(2)能直接算出来吗?必须先算什么?(不能直接算出来,必须先算出被除数、除数.)

(3)题中被除数、除数是怎样表示的?(题中被除数是45与39的和,除数是45与39的差.把45+39与45-39两式分别写在关系式的下面.)

(4)那么必须先算出什么?后算什么?(必须先算被除数是 45+39=84,除数是 45-39=6,后算商,84÷6=14.)

(5)怎样列成综合算式?把谁写在前面、后面?为什么?(因为要求的是商,所以被除数45+39写在前面,除数45-39写在后面.)

45+39÷45-39

(6)怎样表示要先算出 45+39和 45-39?(必须要加上小括号.)

(45+39)÷(45-39)

=84÷6

=14

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2.引申、变化.

如果把例2改成:45与39的和乘以45与39的差,积是多少?(投影仪出示)

这道题求什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怎样列综合算式?

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明确题目最后求积.求积应该用被乘数乘以乘数,但这两个数都没直接给出,被乘数是45与39的和,乘数是45与39的差,所以应该先算出被乘数和乘数,最后用被乘数乘以乘数.因为要表示先算出被乘数和乘数,所以45+39和45-39必须加上小括号.

(45+39)×(45-39)(胶片)

=84×6

=504

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分析、讨论可知:较复杂的文字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文字题组成,解答的关键是要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问题出发寻找所需要的条件,明确哪部分是直接给出的,哪部分是要先算的;列式时哪部分要写在前面的,哪部分写在后面;列出算式后,再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综合算式中还要注意小括号的使用,同时要注意题目叙述过程中的变化,分清“乘以”和“乘”,“除以”和“除”,因此要认真审题.

(三)巩固反馈

第一部分:基本题.

1.口答.说出解题思路,列出综合算式.

(1)35与25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2)25与4的积,减去7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2.笔答.(全班做在本上)

用169除以13的商,去乘99与88的差,积是多少?

第二部分:变式题.

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文字题,用线连起来.

(1)36×18-36÷18

(1)36乘以18的积再减去36所得的差,除以18,商是多少?

(2)(36×18-36)÷18

(2)36与18减去36除以18所得的差相乘,积是多少?

(3)36×(18-36÷18)

(3)18乘36的积,减去18除36的商,差是多少?

做完后引导学生把3个题进行对比,观察有什么相同及有什么不同,从而明确题中数据、符号以及排列顺序都一样,但由于加上小括号或小括号的位置不同,导致运算顺序不一样,结果也不同.由此看出小括号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订正时说说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第(2)题要用小括号?

第四部分:提高题.

根据四则算式的意义,把算式读出来.

(1)27×4+54×5(27乘以4的积,加上 54乘以 5的积,和是多少?)

(2)(72+28)×(72-28)(72与28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3)(45-15)÷(32-29)(45减去15的差,除以32与29的差,商是多少?)

(4)30+(96-12×5)(30加上96减去 12与 5的积所得的差,和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思路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五)作业

练习一第3~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文字叙述题是计算题到应用题的过渡,通过文字题的教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意义及运算顺序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同时也为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是提高分析能力的一个途径.本节课出现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是在已学过的两步计算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分析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多了一个间接条件,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观察、对比、讨论等方式总结出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文字题的解题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为此,教案设计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复习准备.首先通过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熟悉解题思路及数量关系,为新课铺平道路,同时通过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根据条件给用两步计算的文字题补充问题的练习,学生掌握了两步文字题的结构,并进一步明确数量关系,为新课清除了障碍.

第二部分是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多采用启发的方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使其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学生通过对例题与复习题的比较,明确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是两步计算文字题的扩展,看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知道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懂得它们的分析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抓住最后要求的问题,寻找所必须的条件,然后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出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部分是巩固反馈.课堂上及时练习,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练习要围绕重点,形式多样.既有基本题,又有变化题,还设计了一定数量的提高题,使学生不仅能把数学语言用算式表示出来,还能用数学语言读出算式,这对学生理解文字题是很有益的.

板书设计

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被乘数×乘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例2  45与39的和,除以 45与39的差,商是多少?

被除数÷除数

45+39 45-39

(45+39)÷(45-39)

=84÷6

=14

篇8: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一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方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3.渗透比较、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

(1)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台抽水机4小时浇地多少亩?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三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读题,与复习题1题进行比较,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告诉了吗?该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并引导学生画线段.

(2)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口述,教师书写小标题,形成板书.其他学生把书中第14页的空白填写完整.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

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

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共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共274人.

(3)引导总结:从问题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看这两个直接条件题中是不是直接给出了,如没有直接给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条件可求出直接条件,进而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

2.类推学习例4.

(1)出示例4: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2)分析题意,指名学生在原例题的线段图上标注所求问题.

(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最后集体订正.

①第一队每天修多少米?

120÷3=40(米)

②第二队每天修多少米?

102÷3=34(米)

③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40-34=6(米)

答: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6米.

三、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应用题的解法:分析这类应用题可以从问题入手,并先求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

四、巩固发展.

1.少年宫装了8串彩色灯泡,每串15个.还安装了6串普通灯泡,每串20个,一共安装了多少个灯泡?(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

2.口头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三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

五、布置作业.

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装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几筐?(用两种方法解)

板书设计

篇9:三步计算的文字题(2)(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顺序的理解.

2、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3、掌握文字题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复习题:

45加上39的和除以6,商是多少?

2、口答:

35与43的和是多少?

67与35的差是多少?

25乘以4的积是多少?

80除以20的商是多少?

3、根据条件补问题,并且列出综合算式.

(1)36与44的和乘5,( )?

【积是多少?(36+44)×5】

(2)25减去64除以8的商( )?

【差是多少?25-64÷8】

二、学习新课.

(首先揭示课题,板书“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1、出示例2.45与39的和,除以45与39的差,商是多少?

集体讨论:

(1)这道题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关系式怎样表示?

(求商.用除法计算,被除数÷除数)

(2)能直接算出来吗?必须先算什么?

(不能直接算出来,必须先算出被除数、除数.)

(3)题中被除数、除数是怎样表示的?

(题中被除数是45与39的和,除数是45与39的差.)

(4)那么必须先算出什么?后算什么?

(必须先算被除数是45+39=84,除数是45-39=6,后算商,84÷6=14.)

(5)怎样列成综合算式?把谁写在前面、后面?为什么?

(因为要求的是商,所以被除数45+39写在前面,除数45-39写在后面.)

45十39÷45-39

(6)怎样表示要先算出45+39和45-39?(必须要加上小括号.)

(45+39)+(45-39)

=84÷6

=14

2、引申、变化.

把例2改成:45与39的和乘以45与39的差,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这道题求什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怎样列综合算式?

(45+39)×(45-39)

=84×6

=504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列出综合算式.

(1)35与25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2)25与4的积,减去7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2、连线.

3、列综合算式.

4、根据四则算式的意义,把算式读出来.

(1)27×4+54×5(27乘4的积,加上54乘5的积,和是多少?)

(2)(72+28)×(72-28)(72与28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思路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五、作业.

列综合算式解下面各题.

(1)82与15的差,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1650除以5的商,加上16与8的积,和是多少?

(3)25与16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看谁算得快

活动目的

1.使学生在活泼的气氛当中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2.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将一道三步混合运算题,按班级小组数,分别写在几张大号卡片上.

活动过程

1.每组选出三名代表,每人做一步式题,将一道题共同完成.

2.哪一组最快、准确而且书写工整,就是赢家.

算术连环桥

游戏目的

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熟悉混合运算顺序.

游戏准备

投影片或大挂图(如下图).

游戏规则

从数字“1”开始,按顺序经过每一座桥,每次在每座桥都要选用一种运算符号(可使用括号),使整个算术桥畅通无阻.

篇10:小学四年级数学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顺序的理解.

2、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3、掌握文字题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复习题:

45加上39的和除以6,商是多少?

2、口答:

35与43的和是多少?

67与35的差是多少?

25乘以4的积是多少?

80除以20的商是多少?

3、根据条件补问题,并且列出综合算式.

(1)36与44的和乘5,( )?

【积是多少?(36+44)5】

(2)25减去64除以8的商( )?

【差是多少?25-648】

二、学习新课.

(首先揭示课题,板书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1、出示例2.45与39的和,除以45与39的差,商是多少?

集体讨论:

(1)这道题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关系式怎样表示?

(求商.用除法计算,被除数除数)

(2)能直接算出来吗?必须先算什么?

(不能直接算出来,必须先算出被除数、除数.)

(3)题中被除数、除数是怎样表示的?

(题中被除数是45与39的和,除数是45与39的差.)

(4)那么必须先算出什么?后算什么?

(必须先算被除数是45+39=84,除数是45-39=6,后算商,846=14.)

(5)怎样列成综合算式?把谁写在前面、后面?为什么?

(因为要求的是商,所以被除数45+39写在前面,除数45-39写在后面.)

45十3945-39

(6)怎样表示要先算出45+39和45-39?(必须要加上小括号.)

(45+39)+(4539)

=846

=14

2、引申、变化.

把例2改成:45与39的和乘以45与39的差,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这道题求什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怎样列综合算式?

(45+39)(45-39)

=846

=504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列出综合算式.

(1)35与25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2)25与4的积,减去7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2、连线.

3、列综合算式.

4、根据四则算式的意义,把算式读出来.

(1)274+545(27乘4的积,加上54乘5的`积,和是多少?)

(2)(72+28)(72-28)(72与28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思路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五、作业.

列综合算式解下面各题.

(1)82与15的差,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1650除以5的商,加上16与8的积,和是多少?

(3)25与16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篇11:三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会列综合式解答。

2、  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例3的简便解法

教前思考:通过前面两课时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例3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讨论后汇报解题思路,不论从条件出发分析还是从问题出发分析都应该给予肯定。例3简便解法是:25÷1.25=20(天)。这是因为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效率是: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的1.25倍,那么工作效率越高,工作时间就越短,所以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正好相反,也就是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那么工作时间应该是:原计划的工作时间是实际的1.25倍,因此可以用这样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

一、激发

出示例题:农具工厂要赶制10500件农具,计划2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的.1.25倍。实际完成这批任务用了多少天?

A、学生独立解答

B、讨论交流,板书学生方法

方法一:(1)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10500÷25=420(件)

(2)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420×1.25=525(件)

(3)实际用了多少天?10500÷525==20(天)

综合算式:10500÷(10500÷25×1.25)=20(天)

方法二:25÷1.25=20(天)

C、分析:第二种方法正确吗?为什么?请学生讲明算理。

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D、小结。

二、尝试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

2、核对交流。有两种方法。

3、  如果将“实际每天生产的产量是原计划的1.5倍”改为“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10件”其余不变,你能解答吗?

4、  再交流。

5、  比较前后两种情况: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有哪些?

6、  小结:条件叙述不一样,但是解题思路基本一致,数量关系相近。

三、巩固练习。

1、第四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2、出示:东方无线电厂计划用20天生产1818型收录机480台,为了早日投入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只用了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挑选你认为合适的条件进行几。)

A、 实际每天生产的是计划的1.25倍

B、 实际每天比计划少生产4台。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进行校对,说明理由。

3、玩具长要生产一批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300个,15天完成,实际每天的产量是计划的1.5倍。下面的算式分别是求什么?

A、 300×1.5

B、 300×15

C、 300×15÷(300÷1.5)

D、15-300×15÷(300×1.5)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篇12:三步计算应用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

姚新芬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从条件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会列综合式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

(2)    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题后自觉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扬尝试、合作、协调精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会从条件出发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探索解题思路。

难点是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班最后一节课是否有同学没在教室上课?知道他们干什么去了吗?(……)对呀,洲泉镇召开中小学运动会,我们有特长的`运动员要去参加,我们要支持他们,鼓励他们好好锻炼,认真参加比赛,争取取得好成绩,为我们学校,班级也为自己争光。看过亚运会、奥运会吧,运动员们穿着运动衣,很神气吧?

(二)复习、质疑、引新:

学校准备为运动员添置运动衣,选了一家服装厂。请看以下条件:

出示:(1)一个服装厂平均每天生产80套运动衣,已经生产了4天,――――?

(2)一个服装厂计划生产500套运动衣,已经生产了320套,―――――?

(3)一个服装厂要生产180套运动衣,要求在2天完成,―――――――?

1、先补充问题,口答式子。

2、把第(2)题的条件“已经生产了320套”作为中间问题,改编成二计算应用题。(同桌讨论)

学生汇报并出示自制图片。

3、把(2)(3)改编成二步计算运用题。(同上方法)

4、把上述资料改编成三步计算应用题。(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三)探索、质疑、悟理:

1、出示:一个服装厂要生产500套运动衣,已经生产了4天,平均每天生产80套,余下的要求在2天内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套?

结合准备题进行综合列式。(一生板演)

2、教学例1

(1)    出示线段图:

计划生产4.2万辆电动汽车

6天生产的        剩下4天完成

每天40万辆       每天?万两

(2)    学生根据线段图口头编题。(小组讨论)

(3)    出示例1题目:

例1:一个玩具厂计划生产4.2万辆电动汽车,已经生产了6天,平均每天生产0.4万辆,余下的要求4天完成。平均每天应生产多少万辆?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小组讨论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

(4)    摘录条件和问题:

                     前6天,每天生产0.4万辆

4.2万辆

后4天,每天生产?万辆

(5)    检验:把?用0.45代替,当作已知条件,可以求出总辆数,与实际相符

学生列式:0.6×6+0.45×4

=2.4+1.8

=4.2(万辆)

得出检验方法:将求得的未知数作为已知条件,将原来的条件作为问题,使计算的结果与原来的已知条件正好相符,说明这道题的解答是正确的。

(6)    请学生把?移位进行其他的检验方法(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小结:有几个已知条件就有几种检验的方法。一般选取最方便的方法。

(四)训练、深化:

购物练习:

出示准备的许多商品:如:计算机   ¥  40.00  元    肯德基  ¥  55.00  元          磁带 ¥  8.00元         牙膏  ¥12.50   元     布娃娃  ¥   3.50  元             尺   ¥ 1.20 元     剪刀 ¥  6.80元          水彩笔 ¥ 23.50 元等

(1)    选择两种物品

算出总价,教师摘录条件,提出问题,进行编题,列式计算。

(2)    能否选择三种物品?

提出问题,编题,列式计算。

(五)归纳、总结:

学了这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本领?

(1)    只要改变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成为三步计算应用题。

(2)    把得数作为条件,将其中一个已知条件作为问题来解答,可以检验应用题解答得是否正确。

篇13:三步计算应用题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例3,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

使学生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会解答简单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思路训练。

全班同学口答: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            ?

王平同学每天早晨跑500米,跑了5天,             ?

8个打字员共打字1600个,           ?

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              ?

(2)根据问题找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

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

香蕉比桔子少多少筐?

买足球共用多少元?

订正第1题,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分析的。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学生可能想到,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46人。这样改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

2.出示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审题、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每班40人

三年级:

每班38人 共?人

四年级:

(2)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分析: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160+114=274(人)。就是要求的问题,即三、四年级的总人数。

教师板书: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    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    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刚才的'思考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找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大家想一想,如果从题目的条件入手分析,那么题目中哪两个条件有密切关系?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数量?

(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可以求出三年级有40×4=16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可以求出四年级有38×3=114(人);最后把两个年级人数合起来,160+114=274(人)就是题中要求的问题。)

3.反馈练习。

如果例3的已知条件不变,把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应该怎样解答?

全班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订正时说明是怎样想的。

小结:

我们解答应用题时,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既要根据条件想问题,得到新的已知数量,也可以根据问题找条件,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未知的,因此要先把未知的条件求出来。这两种分析方法是要经常用到的所以要切实掌握。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解答。

体育老师买了3个排球,每个40元,还买了2个篮球,每个62元。一共用了多少元?(先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解答后,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并订正。

2.比较题。

(1)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茄子12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黄瓜和茄子共有多少千克?

(2)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茄子12筐,改为8筐,其余条件和问题不变,应该怎样解答?

学生会出现的两种解法:

25×8+20×8         (25+20)×8

=200+160              =45×8

=360(千克)           =360(千克)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通过讨论明确,有些应用题,由于解题思路不同,解题方法就不同,而且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计算题可以用两步计算,这样使得计算比较简便。

同学们想一想,(1)题能否用两步计算?为什么?(从而明确由于两种蔬菜的筐数不一样,也就是当求两个积的和(或差)时,没有相同的因数,就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3.粮店运来25包大米,共重2500千克,运来40袋面粉,共重千克,一包大米比一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四、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解答是首先要理解题电,在此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是关键,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都要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计算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

五、作业 。

练习四第1~3题。

附板书设计 :

篇14:三步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学会验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正确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学会验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验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先补条件再解答

生产小组要加工780个零件。

1、,实际用了多少天?

2、,实际每天加工多少个?

师:补条件应根据已知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来进行。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1:玩具厂要生产3000套电动智力玩具,计划用12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50套,实际用了多少天?

⑴默读题目,想一想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⑵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⑶提问:要求“实际用了多少天?”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这两个条件都知道吗?应先求什么?

(先求实际每天的工作效率)怎样求呢?

⑷学生列式计算并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反馈:教师出示解答过程

请一位同学列出综合算式。

提问:这些应用题比较复杂,容易出错,所以要进行检验,你觉得如何来检验呢?

先让学生讨论方法:验算已知条件是否相同。

⑸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算

反馈时让学生说清验算什么及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试一试

要求学生先解答,再验算。

服装厂要生产1000套衣服,计划每天生产40套,实际比计划少用了5天。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

反馈时着重让学生自己讲解题方法及验算的方法。

3、总结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⑴学生同桌讨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⑵指名交流

在交流中逐步出示

课本第21页方框中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先说解题思路再列式

⑴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每天读15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5页。实际用了多少天?

⑵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8天读完,实际比计划少用2天。实际每天读多少页?

⑶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8天读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5页。实际用了多少天?

⑷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每天读15页,实际比计划少用2天。实际每天读多少页?

2、课堂练习

练一练第2、3、4、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那些新知识?

考研数学 概率论数理统计复习十问

写好数学日记三步走策略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含括号的运算》的教学反思

数学不好应该怎么学高数才好

考研数学三步走复习规划指导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计划

考试三步曲小学作文

考试第一曲 作文

考研数学线性代数题型总结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材料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文字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文字题(通用14篇)】相关文章:

春天三步曲作文700字2023-05-01

cpa经济法的学习方法以及答题技巧2023-08-05

初一有哪些学习方法比较好2023-11-09

地理高考复习冲刺阶段:强化知识弱点 掌握应试技巧2022-12-20

百分数应用题 ( 二 )参考教案二2022-12-05

高三文科高考数学教学总结2022-09-17

考研数学支招指南2024-01-03

如何复习考研数学概率中的抽样分布2023-12-10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版2024-05-16

解析考研数学答题相关技巧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