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教案第28、29、30课

时间:2022-11-23 07:38:16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六年级下教案第28、29、30课(共18篇)由网友“真的很困”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六年级下教案第28、29、30课,希望大家喜欢!

六年级下教案第28、29、30课

篇1:六年级下教案第28、29、30课

六年级下教案(第28、29、30课)

28《数字杂说》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清晰严密的结构。 2、从寻找中心句入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 说明:作为科学小品文,本文采用总分结构,条理清晰严密,分写的三部分内容各有中心句统领,学生在阅读中能较快地找到中心句,从而以中心句入手,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同时,数字是枯燥的符号,而本文却给我们展示了数字世界的“身世”、“情趣”、“遗憾”等丰富的内容,学习本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生活中最常见最使人熟视无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反对现代“数字”迷信。 教学重点:寻找中心句,概括理解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 说明:本文以总分形式,运用中心句,对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进行了“杂说”,使人们对数字有了正确的认识,增长了知识。所以作为重点学习。 教学难点:通过对数字“身世、情趣、遗憾”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联想猜题,导入课文 1、板书:数字。提起数字你会想到些什么? 2、从学生的交流中引出板书“杂说”,导入新课:本文作者从多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 二、梳理结构,整体把握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数字进行了“杂说”?分别圈划全文的中心句和每一层次的中心句。 2、全文采用什么结构?(1、默读全文,寻找关键句。归纳、交流。第一节总说数字具有丰富的身世、情趣、遗憾,第二到第十四节分述以上内容。2、全文总分结构。) 三、分层学习,加深理解 1、数字的身世曲折复杂,教师出示表格,巡视指导学生填写 2、数字的情趣、遗憾表现在哪些方面?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并交流。2、阅读课文,概括理解:数字的情趣①易于记忆,便于交流;②在文化生活中给人以无穷的乐趣。③数字的遗憾是人们利用数字,搞迷信活动。) 四、拓展延伸,仿写提高 1、除了文中提及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数字的趣话和遗憾,请补充有关内容。 2、关于数字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3、学习本文的结构安排,仿写其他事物的杂说。 (1、学生仿照课文,调动积累,列举相关成语、谜语和现代短信息等有关数字的趣话和遗憾。2、今天,“数字 ”与整个信息时代紧密相关, “数字”与“信息”联姻,创生数字通信。数字与音乐的结合,产生了数字音乐;用数字信号技术进行制作、播出和传送的电视,便是“数字电视”……3、课后自由命题写作《  杂说》)   29北京的胡同 教学目标: 1、朗读重点段落了解胡同所代表的文化内涵,领悟温煦、质朴以及充满韧性的生活情趣。 2、把握联想、对照的手法,品读议论性语言,理解在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怀旧与眷恋之情。 说明:本文是由北京的胡同联想到家乡的小巷、古城风貌,抒发了对古城生活的怀念和对古城文化的眷恋,洋溢着对旧居的追恋之情――它的文化沉积、温煦质朴、对生活的韧性;作者在文中还表达出了“胡同留给尘世的精神财富是现代文明所无法替代的”这个观点。六年级学生接触的文化散文比较少,且这类文章蕴涵着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深意很难把握。因此在阅读时一定要从叙述部分渐渐过渡到议论性的语言,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归纳出胡同文化的内涵,进而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确立了这样两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细节的描写和议论性语句的内涵,从而深入领悟作者的情感。 说明:作者希望回归,这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怀古、怀旧的正常感情,并不是倒退,只是觉得这种文化特质应在现代文明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因为现代文明有其优势,但也有很多诸如作者所提到的弊端,当然作者遣词用句很讲究,也很含蓄。在这种由此及彼的写法中恰是有一根情感脉络贯穿其中,所以在教学中把这点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文的标题是“北京的胡同”,却用了不少笔墨写家乡的小巷,是否符合题意?请同学来理解这样写的目的。 说明:光从标题看,以为是介绍北京胡同的,细读却顿生疑惑,没有怎么写胡同,倒是写了大段的小巷生活,应该如何理解?其实作者是用“北京的”三个字表明了写作的.地域,而用“胡同”二字表达了写作的重点(或者说是情感的线索)。所以又将此疑作为认知冲突来带动文章的阅读。 教学过程: 一、浏览图片,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各种胡同图片,带领学生“逛逛胡同”,了解胡同的形态。2、教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1、边听边找到关键词句说说胡同有些什么特点?2、找出一句理解或者说界定胡同文化内涵的句子。(学生浏览图片、听读课文,思考。胡同特点――窄窄的,不急不缓地延伸着,沧桑、宁静。胡同文化的内涵――我没有在北京的四合院里住过,但是我坚信,我懂得那一种感觉。那里所有的温煦、质朴和对待生活的韧性是我所熟识的。) 二、品读段落,深入理解 是否都读懂了?引导学生质疑,归结到一个问题:文题是“北京胡同”,但文中却用大量笔墨写家乡的小巷,是否符合题意?(要求必须从文本中找到例证。)(A、符合,第8节说作者并未在北京的四合院住过,而家乡小巷与北京胡同是很相似的,作者是把小巷生活作为胡同的延伸,丰富了胡同的内涵。如第4小节,重点分析这段的细节描写。B、不符合,因为这篇文章是由北京胡同联想到了家乡古城风貌和小巷生活,如:“也有”、“也曾”、“也是”,表达了对那时生活的留恋。第六节看出作者还有一种回归从前的愿望,透露出一种怀旧情结……) 三、品味语言,探究主旨 师小结并引导:作为文化散文有时比较多的是表现个人情感,是个性思想的体现。请同学们找一找有关表达作者感想的句子,探究一下文章究竟表达什么样的情思。(可在第二、六、八、九小节中找到相关句子,概括出作者的情思――眷恋、渴望、呼唤那种胡同里的温煦、质朴、坚韧的生活。)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你对各地的古民居建筑感兴趣吗?不妨上网找一找并了解它们的一些有关文化。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贯穿了这个单元,学完这一单元后写一段文字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选做一题。)   30  上海的弄堂 教学目标: 1、品读重点段落,通过细节描写理解作者笔下的上海弄堂生活的特点; 2、体会并把握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渗透给学生阅读文化散文的方法; 3、了解上海弄堂的有关知识,可以对作者的谋篇布局进行初步探究。 说明:《上海的弄堂》叙述了上海弄堂中众多生活情景,许多细节描写就像特写镜头一样,生动而风趣地揭示出弄堂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实实在在”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弄堂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同时,作为文化散文,作者以比较严肃的态度,探寻了上海弄堂的形成演变历史对上海人的生存方式、生活观念的影响。 但作为预备班教材,要充分挖掘文化散文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深意,难度很大。所以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时从叙述文字到议论文字,再到说明文字,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归纳作者力求表现的弄堂生活特点,进而品味字里行间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最后还可以探究一下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弄堂的发展演变历史”这一内容对作者的谋篇布局的影响。因此设置了上面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紧紧扣住3、5、6、12、13等重点段落对上海弄堂生活的细节描写,分析弄堂生活的情趣和特点,并结合第11节交流讨论上海人的生活观念,从而去把握作者对弄堂生活和弄堂文化的感情倾向。 教学难点:通过观看短片,结合文章第7、8、9、10节,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谋篇布局特点:为什么把上海弄堂的形成演变历史放在文章的中间来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上海弄堂的建筑知识。 利用学生拍摄的上海弄堂录像短片,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进入课堂教学,以便更好感受、理解作者的叙述和描写。 二、阅读有关细节描写的重点段落,讨论交流: 1、对文中上海弄堂生活特点的理解认识;2、对弄堂人的生活观念的理解认识。(引导学生在寻找、分析细节描写的过程中,体会作者传达出来的“安详实用、实实在在”的弄堂生活特点;结合第11节深入认识弄堂人的“精明实惠、不卑不亢,不过分地崇尚新派”的生活观念。问题:1、勾画出你认为能够体现上海人弄堂生活特点的语句,并分析它们体现了怎样的弄堂生活特点?2、上海人有怎样的生活观念?) 三、阅读文章中弄堂发展演变的段落,初步理解作者的谋篇布局。 引导学生把握第7、8、9、10节重要语句,并辅以短片,了解上海弄堂建筑的发展史,从而理解上海弄堂人为什么会形成“不卑不亢、不过分崇尚新派”的生活观念。 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把弄堂演变历史放在中间部分写?(朗读7、8、9、10节,观看短片,探讨弄堂建筑在发展演变中西结合的特点,从而理解弄堂人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中求生存而逐渐形成的“中庸”“务实”等思想观念。) 四、总结归纳阅读文化散文的方法。 师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总结“阅读细节――分析特点――体会感情”三步阅读法。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出示作业:①课外探访上海的弄堂,或查资料了解弄堂文化,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概括说明;②课外阅读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

篇2:第30课《诗》教案

第30课《诗五首》教案

第30课《诗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4)。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t“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

篇3:第30课寓言教案(新课标)

第30课寓言四则教案(新课标)

30  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①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 分析故事情节。

③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 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 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导入  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     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     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     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 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

篇4:八年级上教案(第30课)

八年级上教案(第30课)

三十  陈毅市长 教学目标 1、  了解戏剧的一般情节结构;把握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2、  理解剧中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的光辉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充分运用各种朗读方法,走进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2、难点:体会并学习话剧语言的独特表现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多媒体:出示陈毅市长的铜像照片)这是一座伟人的铜像,它矗立在滔滔的黄浦江边。你知道他是谁吗?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他的情况? 2、(多媒体:出示解放前夕旧上海图片)简介上海刚解放时的情况。 学生自由发言,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自己对陈毅的点滴了解。 1、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既拉近了学生与陈毅之间的距离,又为下面对陈毅市长的人物分析作准备。 2、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所作所为的时代意义。 默读课文 初步感知 1、请同学默读课文,看看陈毅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要求:(1)借助文后注释,扫除文字障碍。(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阅读完这个故事,你最大的一点感受是什么呢? 1、(1)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文后注释扫清字词障碍。(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作概括:陈毅说服齐仰之出山,请齐仰之主持筹建医药厂。 2、学生交流各自读后的最初感受。 概括文本内容着重于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却又是八年级学生有待于提高的能力;而交流初读后的感想有助于让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兴趣所在。 明确结构 分析人物 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陈毅在拜访说服齐仰之的过程中碰到了哪几个难题?据此,这场戏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2、这些难题为何能得到顺利解决? 3、从中可以看出陈毅和齐仰之各自怎样的个性? 学生讨论明确:1、碰到四个难题:被拒门外、谈话限时、难以说服齐仰之、请齐仰之出山。据此,这场戏可分四个层次:   ①矛盾的发生(开头至“齐仰之请陈毅坐下”):解决了难以进门的矛盾。   ②矛盾的发展(至“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解决了谈话限时三分钟的矛盾。   ③矛盾的激化(至“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解决难以说服齐仰之的矛盾。   ④矛盾的解决(至结尾):解决了请齐仰之出山的矛盾。 2、内因:齐仰之正直、爱国,愿意施展自己的才华,有报效祖国之心。外因:陈毅求贤若渴,谈话有艺术性、层层推进、扣人心弦,是促使齐仰之思想起“化学变化”的有力催化剂。 3、陈毅:直率、幽默、英睿、坚毅顽强、坦诚爽朗 齐仰之:固执、清高、朴直、倔强、不讲情面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剧本的情节结构上,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这一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了解戏剧的一般情节结构,并体会到在矛盾冲突中推动剧情发展,展示人物性格。 反复朗读 加强体会 1、听录音范读(第一段)。 2、接下来,同学们要尝试着读读看。你觉得在朗读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3、同桌分角色朗读(任选一段)。 4、抽同学在班内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点评。 学生讨论明确:①在充分理解剧作、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朗读,从总体上说,陈毅的语言坦率、豪爽,又不乏幽默;齐仰之的语言由冷淡、生硬转为热情、诚恳、急切。   ②通过揣摩人物语言确定声音的轻重、快慢。   ③借助舞台说明,辅以一定的表情、动作。 朗读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的有效手段,还能增强语感。但学生的朗读基础参差不齐,通过听范读、自由散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逐步让学生学会朗读。 读读议议   1、刚才朗读的时候,有同学可能觉得剧中有些台词看似简单,但是其中似乎有着丰富的言外之意,这种言外之意被称为潜台词。 2、举两例,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和特定的对话场合挖掘和体会言外之意。 3、让学生各自在文中再找出两例进行交流。要求:①找出例句;②进行分析;③选择合适的方式朗读。 1、了解潜台词。 2、分析教师所举的例句。 3、在自己圈划的例句中体会。   戏剧语言含有“潜台词”,这是戏剧语言的特点,分析其“潜台词”,是赏析戏剧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故设计了这个环节。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抄写词语并选择五个词语造句。 2、自选题:(1)任选一层,同桌之间排练,下一节课表演(可准备道具)。(2)补写出课文开头处齐仰之与其朋友的对话中其朋友的话。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篇5:七年级上教案(第30课)

七年级上教案(第30课)

30  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 教学目标 一、体会文中关键句对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作用,学习以关键句揭示情感脉络的写作方法。 (说明) 以体会关键句的作用从整体上感知作者行文的思路,学习如何以关键句来揭示自己的看法。 二、体会作者对大芦荡的坚守精神的赞颂和对人类不尊重生命的尊严的无知行为的愤怒之情。 (说明) 从体会作者的情感出发引发学生对每一种生命的存在意义的重新认识,激发他们热爱生命、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关键句对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作用,学习以关键句揭示情感脉络的写作方法。 (说明) 这是全文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行文的思路,体会如何以说明来引发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 了解大芦苇的守望所代表的生命尊严,体会人类对这种守望尊重的意义,体会生命存在的意义。 (说明) 以作者的情感引发学生产生共鸣,较好地激发他们热爱生命、自然,培养他们尊重每一种生命的存在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 听一个科学试验故事:观看金鱼之死。香烟放入鱼缸,看金鱼几分钟内死去。结果,很快金鱼就死去了,说明香烟所含尼古丁的毒害的确很可怕。很多人都说这个试验很成功,有教育意义。可也有人说这个试验是非常失败的,谁能说说为什么吗? 学生能感受到试验的最初的动机就存在着对生命不尊重的问题。 学生能逆向思维考虑 为后文阅读铺设情感,使学生产生这样的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尊重生命的行为? 提出突破口 找出文中的问句,分析一下它们是设问句吗?为什么? 学生能通读全文,找到相关的语句,联系前后段落,分析讨论这些问句的作用。 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发现问句与前后段落的联系。 在整体阅读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明白作者的情感指向作铺垫。 设问: 把这些问句连起来看,你觉得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感受? 使学生明白作者用这些设问句将自己对大芦荡的坚守精神的赞颂和对人类不尊重生命的尊严的.无知行为的愤怒之情逐渐揭示出来。 学生能在情感上领悟作者写此文的深层意图,产生情感共鸣。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自然,培养他们尊重每一种生命的存在意义。 同《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这篇文章比较一下,同样说生态保护,两者的写作角度有区别吗? 学生能对一个单元里类似题材的课文有所比较,体会同类主题的不同写作角度。 学生能知道生态保护的意义有多种角度。 学生对两篇课文再做整体上的阅读,对生态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加深理解。       思路点拨 请学生自己圈划文中对课题所作回答的语句,以此展开关键句作用的追问,比如:大芦苇的守望同人类的守望有什么关系?大芦苇的困惑和中国乃至人类的困惑是什么等等,以此引导学生深入的进入课文进行阅读和分析,继而找到不同作者的共同情感指向,再比较他们不同的写作切入口,既起到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生命的作用,又使学生加深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的认识。   作业 写一段200字的随笔,以你对某种生命存在的尊严的认识为话题,在班内做交流。          

篇6:六年级下册体育第30课《多种游戏》教案

六年级下册体育第30课《多种游戏》教案

学习目标:在游戏比赛中发展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多种游戏

学习步骤:

一、快乐游戏、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参与学生游戏。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继续体验向右转走的.队列要求。

3、全班分成两组进行“大渔网”游戏。

组 织:四列横队、分组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小组探究,熟练技能

重 点:正确的快速跑动作。

教师活动:1、提出黄河长江游戏要求,组织学生游戏。

2、组织学生“人球赛跑”游戏。

学生活动:1、分成二组,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游戏黄河长江,体验快速的起动和灵敏的反应。

2、分成六组,体验“人球赛跑”的乐趣,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组 织:分组游戏

****************

*****************

三、延伸拓展、展示才能

教师活动:1、提出小组活动要求,安全要求,鼓励和观察学生自主创编游戏活动。

2、引导学生展示小结。

学生活动:1、小组商榷,用已有的游戏经验结合教师提出的要求,尝试新的游戏。

2、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游戏的方法规则。

3、相互交流展示创编的游戏。

组织:按指定地点分散:

场地器材:操场、足球六只、(自主游戏器材由学生自定)

篇7:六上语文第30课教案

西师版六上语文第30课教案

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有一个高大威猛的巨人,他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他原来十分自豪,他外出游玩,一去就七年,但他一回来,却发生了让他自己也想不到的一件事……”导入《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四、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分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 1、巨人回来前,他的花园怎么样? 2、巨人回来后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3、巨人后来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又怎么样? 4、巨人终于明白了什么?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细读课文中巨人自言自语的话,思考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四、精读课文,品评欣赏 师生共同对文本中精彩的句子、段落加以欣赏品味,采用丰富多彩的读法,将花园中的动人景象读出来,将巨人的心理变化读出来。 五、分段、概括段意。 六、作业布置:三维导学。

篇8:六年级下教案第38、39课

六年级下教案(第38、39课)

38螳螂捕蝉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工具书及相关资料,了解讲述这个故事的缘由并翻译文章,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说明: 经过一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自学文言文的方法,如:反复阅读;看注释、查字典,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在理解的每句话的基础上,翻译一段短文,明白一个故事;查阅有关背景资料等。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简单,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讲这个故事的缘由,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给吴王的启示。 说明:教会学生借助网络收集相关资料,补充刘向所描述的这个故事前因后果,从而理解这个故事给欲伐荆的吴王及今人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法指导 回顾一年来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曾采用过的一些学习方法。 学生:学生介绍学法,如:多读;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查阅资料;对照注释疏通文句。 二、自学课文 出示学习目标: 1、  读通文章 2、  疏通文句 3、  了解文章讲述这个故事的缘由。 学生:自由读课文,生字正音。 1.借助工具书并对照注释疏通文句,在书上做适当的批注。 2.小组交流,准确地介绍讲述这个故事的缘由。 三、理解课文,明理悟道 1、“此三者皆各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解释“利、患”,联系文章说明“利、患”的具体内容。说说蝉不知螳螂在其后的原因,以此类推,它们(蝉、螳螂、黄雀)各自犯了怎样的错误? 2、请同学介绍刘向的'资料及讲述这个故事的缘由。 3、“螳螂捕蝉”对欲伐荆的吴王有哪些启发? 四、拓展延伸 补充一则文言故事《鹤蚌相争》请学生自学。 学生:学生自学批注 1、  学生把上网收集的资料在全班交流。如:“刘向生平”、“吴王伐荆”、“少孺子劝谏”等。并朗读补充后的文章。 2、  学生总结出文章中所蕴涵的道理。 3、  背诵课文。 39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 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资料信息,初步了解《西游记》在中国文化、文学史上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  以扫读、跳读等快速阅读及圈划交流方式,初步感受孙悟空的形象,激发探究人物形象与情节的热情。 3、  用朗读讨论的方式,感受环境烘托的作用,语言整齐而活泼的优势,激发探究描写手法与语言魅力的热忱。 说明: 本单元作为“以篇带书”、“以书映篇”的名著阅读单元,其包容的含量、开放的程度、形式的多样都是与普通篇章单元的教学不可同日而语,它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唯篇无书”(这样便几乎丧失了设置本单元的意义);也不能上成课堂展示热闹,课下几无实质读书的“读书汇报”课(这样的课所谓“汇报很可能只是前言后序,网上资料的学生口头复述,那么离单元意义可能更远)。因此本单元设计44、47及综合学习准备宜放于45、46综合学习汇报的前一个月左右。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泛览,查阅资料进行真正的书籍名著阅读和有实质意义的研究性学习。四四课目的在于以精典的《西游记》开篇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并在篇章的精读中启发学生对课下的泛读进行有意识的深化,明确开展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的几个思考方向。 重点难点: 1、  感受美猴王超然出众的表现,对后文全书的作用。 2、  领会古典白话概括、整齐的优点,激发对书艺术特色的探究。 说明: 本课重在以篇引书,学生对悟空从小即有所了解而且一般都颇感兴趣,探究其“出生、出任”非常符合预备孩子的年龄兴趣特征,教师以此为重点可顺势引发学生开展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 《西游记》诙谐活泼又不失古典的语言既可能成为现代学生学习的难点,但适度的陌生化恰恰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丰富现代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简介《西游记》引发读新课 1、  看单元标题,“读一本名著”,名著《西游记》你觉得它“名”在哪里? 2、  请同学依次介绍(注意选择大家可能不够了解的信息有条理的说明介绍)(1)《西游记》故事渊源:唐僧(2)成书大致历程与作者(3)主旨及意义 二、浏览目录首回初感书文异同 1、  根据学生介绍主旨时对孙悟空的评介,引入翻阅目录,思考《西游记》从孙悟空出世开始讲起的原因。 2、  初读首回前半部分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想想自己小时看动画片、听故事感受有何不同,谈谈你初读古典白话的新感受。 3、  积极鼓励学生真实新体验。特别对删去诗词与后文的质疑应大加鼓励并留到课下探究。 三、感受人物形象激发情节探究 1、  再读课文,圈划出美猴王超然出众表现的语句。 2、  读、说给同桌听,概括为几方面与大家交流。 3、  引发人物性格与环境及时全书情节展开作用,点到为止,启发学生思考。 四、思考环境衬托感知语言魅力 1、  小说为何不惜笔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 2、  既然猴王外其他描写起衬托作用,是否可将(2)(3)节减缩为“那石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与众猴一样寒来暑往,游乐嬉戏,非常快乐”。 五、明确读书要求布置探究任务 1、小结,引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在通读书中制作10~20张阅读卡片。 2、结合今天生发的疑问与P172页中的提示初步确定研究的小组与方向

篇9:六年级下教案第35、36、37课

六年级下教案(第35、36、37课)

35 天时不如地利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学习课文中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育。 说明:此文以说理为主,有理有据,逻辑严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语言气势充沛、感情洋溢,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所以,教学时可在“读”上花工夫。通过“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能感受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对比句在突出论点上的作用。况且“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在熟读的基础上,词句翻译和层次理解上的难点经过注释、工具书 和老师的适时帮助,就能迎刃而解了。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说明: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做好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2、体味孟子气势充沛的语句,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说明:通过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已能初步自主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教师要做好关键词的分类和归纳,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此文是条理清晰的议论文,要让学生明白围绕论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而对于“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展开联想和阐述,以求思路的开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由“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引入对作者和课文的介绍。 二、借助注释,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散读后,挑选自己认为有特点的句子在班上交流读。(教师提示学生找:内容上有特点的名句;形式上有特点的排比句、双重否定句等;要求读得正确、流畅)。 2、让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教师对重点和疑难词句进行点拨、小结。 (如:古今异义词:城、郭、是、池、兵、委、去、域、亲戚;通假字:G、畔;双重否定句和判断句的翻译等)(1、散读。2、个别读3、跟读,4、齐读 3、借助注释,翻译质疑,交流释疑 三、理清层次,读懂课文,深入体会 提问: 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 2、哪些内容围绕这两句话展开? (学生:研读讨论后明确: 1、篇首两句即论点。 2、下文分别从“进攻一方失利”和“防御一方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战争推进到治国,更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得道即所谓得人心,使论述更有普遍意义。 3、论点既已得到论证,剩下的内容又有何作用?) 四、拓展迁移 讨论: 两千多年前的先哲强调“人和”,这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有没有作用,现在的高科技战争是否仅依赖先进武器就可以获胜的吗? (学生:畅所欲言(如:共产党得民心,所以得天下;美国攻打伊拉克得不到民心;也可从老师和学生干部的班级管理方式上来拓展。) 五、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课文; 课外再阅读、摘抄《孟子》内名句,做好读书笔记。 36 《吕氏春秋》两则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成诵,借助注释,了解文意并能形象生动地复述主要内容。 2.掌握、积累常用实词的用法。 3.从叙议结合的表达中理解“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两个故事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说明:了解寓言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说明:本文拟用诵读教法,在诵读中疏通文义,使学生能当堂基本成诵。诵读方式力求多样化,使课堂上有生动活泼的气氛;使粗知大意、诵读练习、发现问题、深入理解和巩固表达诸环节形成一条“教学活动链”。两则故事寓意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的认识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随着对象或情况的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酿成大错,进而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意义,启迪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介《吕氏春秋》。 (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吕氏春秋》和预习课文的资料。) 二、朗读感知“引婴投江”故事 1、范读。 2、评价指导学生齐读。 三、研读课文,思考探究 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  作者(编者)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学生:学生结合注释默读。思考归纳。讨论、补充概括回答。)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提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方、引、遽、任等。 2.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悖”) 3.对学生的感想进行评点,揭示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 (学生:1.分别找出文中的叙述和议论部分。 2.学生散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 五、朗读感知“刻舟求剑”故事。 1.组织学生品读“刻舟求剑”,并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 2.布置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作者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六、比较阅读两则故事。 1.比较阅读的方法指导:可从选材、裁剪、立意、构思、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写作特点等方面去考虑。 2.通过比较找出两则故事在上述各方面的异同点。 七、课后作业。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写一篇读后感。   37 橘逾淮为枳   教学目标: 1、  掌握重点词句,积累、理解成语。 2、理解、运用关于名言警句。 3、联系自身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 教学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评点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内蕴,学以致用。 说明:宋代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同时作为“先哲智慧”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学好本文对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自觉增加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以交流学习格言与谚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读读讲讲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朗读背诵,领悟内蕴。最后力求体现“学以致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通过举例深入理解,从而领略先哲穿越时空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请同学自由发言,交流以往积累的有关学习的格言与谚语。2、交流查阅的孔子及其《论语》的资料。 二、反复诵读,初步感悟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激励学生先熟读成诵。 2、“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相结合落实重点词义。( 时、习、说、乐、知、愠、君子、知、是、知、知、好、乐、三、从、善者、温故、知、可以、岁寒、然、凋、达、尝、寝、益) 三、师生共析,理解领悟 1、“熟读精思。”思考《论语》八则你所领悟的“先哲的智慧”,交流阅读心得,教师适时点拨,归纳。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具体举例,阐述语录所含的道理。 四、总结归纳,力求内化 1、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2、小结“而”的用法 :(1)顺接(表修饰、并列、顺承)(2)转接 五、布置作业,巩固拓展 1、  背诵全文。搜集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篇10:五年级下28 彩色的非洲教案

五年级下28 彩色的非洲教案

28  彩色的非洲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有条件的教师可准备非洲风情风光的碟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置身欧洲的德国,我们感受到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游览威尼斯,我们领略到水上城市的风情;离开亚洲的泰国,我们还沉浸在与象共舞的欢乐气氛中。放眼辽阔的非洲,我们面前则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播放非洲风情风光的碟片或课件。 揭题、读题:彩色的`非洲 (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 (1)“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3.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抓住重点,自读自悟 1.过渡:是啊,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自读课文,勾出课文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都是多彩的。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 (五)领悟表达方法 过渡: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呢? (1)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 (2)课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也十分自然。如,过渡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和“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等,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顺畅自然。 (3)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生动。作者联想丰富,如,“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好似透明的蓝宝石”,“……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到了开花季节……就像置身于花海深处”,无不体现着意境的色彩美和语言文字本身的美,读来就像欣赏一幅幅五彩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 (六)总结全文 本文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表达了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七)拓展训练 中国和非洲有着悠久的友好历史。可布置学生办一办有关非洲风情与文化的手抄报、剪贴报在班上交流展示,进一步加深对非洲的了解,增长见闻,开阔视野。 (八)、自主作业: (1)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展示非洲的色彩斑斓; (2)摘抄描写非洲的优美的文句。 (3)请你当一回导游,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介绍非洲;

篇11:八年级下英语学案 第29课时的内容

【课题】:unit 5 revision

【励志小木屋】:time is money . 时间就是金钱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master words、phases and sentences.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学生在对事物的后果或影响的'判断中,获得事物是非判断的标准。

【学习重难点】】. 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task 1】: 根据句意及提示写出各句中所缺单词的正确形式。

1、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f in the park now.

2、his father is an a .

3、many famous people give money to c .

4、if you have a c to go abroad, take advantage of it.

5、who broke the w last night?

6、the students are having lunch in the d room.

7、i will e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8、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i my english?

9、he makes a l by selling newspapers.

10、we’ll play a the football team from no.2 middle school.

【task2】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if you don’t go to the party, you __________(be) sorry for it.

2. remember to let him call me if he __________(get) back tomorrow.

3. tell him not to bring food here. if he __________(do), i’ll take it away.

4. i have to ask you __________ (leave).

5. the news made us __________(excite).

6. we __________ (climb) the mountain if it __________(not rain) tomorrow.

7. the teacher ______(take)away my mobile phone because i used it in class.

8. it rained very hard. and it made a few drivers ______(injure)in the race.

【task 3】单项选择

1. if the rain __________, we’ll go for a drive.

a. stopped b. stop c. stops d. will stop

2. he is helping me _____. a. all the same b. all the time c. at that time d. always

3. if you do, we’ll let you __________. a. out of b. out c. outdoors d. into

4. he plays sports ______. a. for a living b. for a life c. for a live d. make a living

5. __________ run at the party, jim. they asked you __________ any noise now.

篇12:八年级下教案第8课

八年级下教案(第8课)

8“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教学目标 一、通过反复阅读课文,领悟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二、初步探究用事实来说理的写作方法 三、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明白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由《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裔科学家引入到第一个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伦琴(X射线就是由他发现的)。 出示X光片,引出X射线是由谁发现的? 出示课题《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词典散读,读通课文 2、谁发现了X射线? 3、他是怎样发现X射线的?请同学复述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 4、请同学读一读其中你最感兴趣的语句 5、为什么作者说伦琴发现X射线的科学发现在科学史上被称为“偶然的遭遇”呢?请找出有关语句加以说明。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课文是不是只写了伦琴发现X射线这一个“偶然的遭遇”呢? 2、那文中还写了哪些科学史的“偶然的遭遇”呢? 3、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偶然的遭遇”呢?(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重点讨论为什么伦琴发现了X射线,而阴极射线管的发明者克鲁斯和德国科学家古德斯柏德他们也看到了X射线却没有发现?)  明确:偶然的遭遇  科学的发现 四、拓展延伸 请学生谈学习本文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中外科学家的故事 2、收集科学家的名言  

篇13:八年级下教案第6课

八年级下教案(第6课)

6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新闻的有关知识。 2、体会人类第一次登月的重要意义。 说明: 这篇课文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新闻体裁的文章,教学前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闻,新闻的类型,新闻的结构,新闻的各个部分等有关新闻的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课文内容。 可介绍我国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这一重要事件,在增加的阅读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体会人类第一次登月对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体会新闻“新”、“奇”、“特”的特点。 2、难点:对新闻标题凝练的语言和导语扼要的内容的把握。 说明:本篇课文虽然是新闻体裁,可是却是1969年的新闻,与现在相隔的年代较远,因此在教学之前有必要提示学生,新闻的首要特点是“新”,本文的“新”是就当时的年代而言的。体会标题、导语语言的凝练和内容的扼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简明准确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0月24日6点05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登月梦想实现了!而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个美国人,时间是在38年前。那么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这样的重大事件又是怎样让全世界人知道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关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可由学生来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并说出所知消息的来源。此项内容可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由我国当前重要的也是轰动世界的航天事件入手可简洁、迅速的切入课文,并且在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同时也对新闻这一体裁有了初步的感知。 整体阅读 指名朗读课文,了解新闻内容。读文章的`要求:1、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弄清音、意(义)。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3、消息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1、借助工具书查找的字词:舷梯、非常黏的、步履、拍摄、盔帽(2)概括文章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导语部分)。(3)本消息内容可谓是“新”、“奇”、“特”的典范 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借助工具书和概括文本内容学生必须要养成的读书习惯。在概括文章内容之前可提示学生:概括时要把握叙述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此问题也可自然的将教学引如下一环节,分部分阅读中的导语部分,并以此展开,引导学生学习新闻的结构。 分部分阅读 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闻结构和内容: 1、标题有什么特点? 2、导语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 3、学生在主体部分中画出阿姆斯特朗说的话,用概括的语言说说,他告诉了人们什么信息。 4、新闻的主体部分记录了许多阿姆斯特朗说的话,这样写有何好处? 5、阿姆斯特朗说:“这对一个人来说是走了一小步,但对人类说来是跃出了一大步。”这里“一小步”、“一大步”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义? 1-2、可结合消息的标题、导语的特点回答。 3、4、5、学生可讨论回答。 3、阿姆斯特朗的话主要是在向人们介绍等上月球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这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的感受。 4、记录阿姆斯特朗的话,体现了新闻真实性,时效性的特点。 5、人类的“一大步”是阿姆斯特朗“一小步”的意义所在,是月球探测中取得的最辉煌的成果,是人类宇宙探索的里程碑。 (仅供参考) 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圈划,讨论,思考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消息的结构有进一步的认识: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否写背景、结语可视新闻报道的需要而定。 深刻的领悟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划时代的意义。 培养能力 语言表达 用“阿姆斯特朗,你好……”这样的形式对阿姆斯特朗说一句话。 说说学生最想对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说的话。(心情、感受、想法、评价等均可)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中国少年的志愿――对宇宙的探索,我们中国人也要有自己的第一。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学生查找有关世界探月的资料,并用新闻导语形式做摘录。     作业意在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体会“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意义。训练学生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  

篇14:八年级下教案第7课

八年级下教案(第7课)

7永远执著的美丽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进一步加深对“通讯”这种新闻文体特点的了解。 2、学习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 3、体会袁隆平崇高而执著的人生追求,学习他坚韧不拔、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说明: 本文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语言准确生动,充满感情,充分展示了 袁隆平先生的人生历程。要感受人物百折不桡,执著追求的精神就需要学生多关注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中品,品中评,真正去体味平实语言背后人物的那种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如:“美丽”一词多次出现,但意义不同,意蕴丰富,让人回味。在对语言的赏折中,学生搜集整理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也得到了训练,对“通讯”的写作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来感受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同时能学会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 2、难点:理解袁隆平真正美丽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1.  七年级上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人物通讯,还记得那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吗? 2.  能简单说说什么是通讯,它有什么特点? 3.  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篇人物通讯《永远执著的美丽》,文中介绍的对象是另一个领域中的风云人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 4.  出示图片,谈谈你眼中的“袁隆平”。 5.  从外形来看,我们始终看不出这位老人的一生会与“美丽”这个词有联系,让我们一起走进《永远执著的美丽》这篇课文来解开这个谜团。 《“两弹”元勋邓稼先》,文章报道了邓稼先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参加研制两弹的过程中,热情讴歌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通讯”是一种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与“消息”相比,容量大,表现手法多,对人或事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 从旧知入手,唤醒学生的记忆,同时又设疑,激发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请同学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作者笔下袁隆平先生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读文章的要求: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在书上做好标记。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睿ruì 智,贫瘠 jí, 浩瀚 hàn 翱áo翔 , 瞩zhǔ目 ,憧chōng憬 八年级学生还是有认字的任务,一般教一篇课文应有目的地让学生去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这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 再读课文 搜集资料 圈划品读 1.出示下列句子: ⑴从没想过非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 ⑵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 ⑶……“美丽”这等词语都已经成为浅薄而无谓的媚俗,天法与他并列。 ⑷……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杂交水稻之父的横空出世,竟然和美丽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指名朗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 ①作者这样的`说法是否矛盾,袁隆平究竟“美”不“美”,“美丽”和袁隆平的一生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②在他人生的三个阶段中,你认为最与“美丽”有关的是哪一阶段,请把有关的语句挑选出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袁隆平究竟“美”在哪里? ③请同学分别交流自己挑选出来的语段,说说你认为他美的理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人物的精神。 再次阅读课文,搜集文中信息,对关键的句段进行圈划、品读。 少年:对园艺场美丽的憧憬 青年:让“所有人不再挨饿” 老年:培养超级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 2.在学生交流中,抓住课文中几个重复出现的“美丽”一词来体会它不同的内涵及文中出现的一些数字包含的丰富意义,让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来体会人物敢为天下先,为解决全世界全人类的吃饭问题,造福全人类而不懈追求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作者写作的意图,在品读中也就显现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搜集资料,点评词语,是理解人物崇高精神的关键。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注重“追问”,围绕“袁隆平到底美不美”,让学生抓关键语句,发表个人感受,教师步步追问,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较好地把握住作者写作意图.   2.师小结:   通讯是一种新闻题材,能比较具体报道事实,揭示时代精神,偏重写人,讲究时效性,表现手法多,除叙述外还借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更具感染力。 学生结合七年级以及今天学的两篇人物通讯谈体会。 再一次让学生加深对通讯的特点与意义的了解。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抄写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10个,每个词语根据个人需要决定抄写遍数。 2.摘录课文中你认为与“美丽”最有关的一段话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3.你还知道哪些像袁隆平这样的伟大科学家?请写出一、二例。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作业多元化设计旨在让学生多留意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5:八年级下教案(第4课)

八年级下教案(第4课)

4白洋潮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  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白洋潮景色的壮丽之美。 3、  欣赏课文,指导学生揣摩作者写景笔法之妙。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比喻写景的方法。 2、难点:品析课文,学习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说明: 基于初中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教学重点放在以引导学生体会白洋潮景观的壮丽入手,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多角度进行描写的手法上,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应以诵读法贯穿始终,读读译译,想想品品,通过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并能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写景的手法,以古鉴今,提高学生的现代文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布置预习  1.布置学生先自行利用课后注释与工具书,标识字音、字义、特殊句式。将文章读通顺,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2.让学生分成探究小组查找有关白洋潮和钱塘潮的资料。 1.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预习活动。对一些不能理解的字、词、句进行圈划,待交流。 2.查找相关资料。抓住重点、要点,用100左右介绍。     1.让学生对课文字、词、句进行预习,初读课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对于白洋潮和钱塘潮的资料自行查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白洋潮水的景致! 2.   我们欣赏了美景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3.   是啊,壮丽的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它的俊美。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就以其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揭开了白洋潮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张岱的笔端,去感受那气势宏伟的白洋潮。(板书课题及作者)   1.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查找到的资料,简要地谈谈自己对于白洋潮的认识。 2.  欣赏短片后,学生之间交流白洋潮给人的`直观感受。 通过运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对白洋潮有了直观的认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投入积极的学习中。                 初读课文 积累词句 理清思路 1.疏通课文 (1)正音:戊(wù) 遄(chuán)踵(zhǒng) 擘(bò)蹴(cù)镞(zú) 飓(jù)辟(bì)礴(bó)龛(kān)赭(zhě) 漱(shù) 湫(qiū) (2)重点字词:  故事:旧例。 喧传:哄传。 吊:哀悼。海塘:海堤。 遄:急速。  踵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 辟易:惊惧后退。 礴:拍击。 旋:很快。 2.教师范读课文。   1.  学生交流,通过ppt 纠错。教师对重点、疑难字、词、句进行点拨、总结。 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齐读、散读、默读等)熟悉课文。   1.让学生利用课后注释与工具书先自行解决课文中的疑难杂句,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生生互助。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散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的采用,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色。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熟读全文。背诵课文第三小节。 2.  整理本课的古汉语常识:字词及句式等。 1.  熟读全文,背诵第三小节。 2.  整理字、词、句。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篇16:七年级下教案(第4课)

七年级下教案(第4课)

第四课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3、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方法:朗读法 点拨引导法 美点寻踪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用手示意不发任何声响)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声音,你有何感想?(恐惧、害怕、失落。。。)是的,有的人平时粗心大意忽略了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起,让我们回到有声的世界。现在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拼,请同学们拿出笔,依次记录下你听的声音,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课件展示) 二、整体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认真听,说说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讲了声音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善于用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关注声音世界 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大屏幕显示题目)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思考,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很多乐趣。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还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种人――“木头人”,那么作者所说的木头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大屏幕显示题目)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明确:作者所说的“木头人”是指一个“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鼓掌,大家批评时,他跟着摇头。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 三、美点追踪:刚才同学们说课文富有诗情画意,很美!美在哪儿?1、现在请同学再一次大声的自由读课文,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2、合作探究:(出示探究问题):课文美,美在哪里?3、讨论、交流,明确a 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不好说一定要喜欢这句话,或者那句话,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但一定要有理由,能言之成理就是好答案。) (1)课文的语言美在:①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②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 ③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④第二人称的运用,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2)内容别致:声音无时不在,无所不有,但由于粗心大意,感觉迟钝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妙的声音。作者用充满诗请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让我们伴随声音一同成长,在美妙的声音陪伴下,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情趣。(3)标题设置悬念,诱人猜想,寄予对读者无限的期翼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4)1-3蒲公英梳头的声音,蚂蚁跑步的声音。富有诗意却细微得难以察觉。雪花飘落的声音 4-7风吹声 动物声习以为常,不被留意 水声 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的“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之列了。强调用“心”听,于无声之处听惊雷。 (5)结尾没有作一般的总结或引申,而是建议做几个声音游戏,在游戏中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4、归纳总结: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语言、意蕴、结构 5、朗读1-3段 (1)请一个同学读1-3段,感受语言的.美 (2)指导朗读(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节奏要舒缓一些) (3)分段朗读,女生第一段,男生第二段,齐读第三段 四、质疑问难 对课文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①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五、拓展延伸 1、生活感悟: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忽视的声音,请各位同学找寻生活中的声音,把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声音告诉大家,并简单谈谈原因和感受。 听一段音乐,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六、作业布置(机动安排) 1、老师相信,细心的你一定也听到过许多别人不曾听到的声音,只要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和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就能听到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模仿课文1-3自然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六、归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文章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是的,只要我们怀着一课热爱生活的心,去听,去看,去想,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滋有味。 我们领悟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把眼睛叫醒,把耳朵叫醒,把心灵叫醒! 2、最后,让我们在金海心《把耳朵叫醒》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让我们把耳朵叫醒,用心去感受生活,相信:你一定会听到的! 七、板书设计: 语言美 你一定会听见的  意蕴美   结构美  

篇17:七年级下教案(第5课)

七年级下教案(第5课)

第五课 教学目标: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方法: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①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② 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③质疑。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学生自读、圈划。2.提问任务一:全班交流后明确: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3.刚才你在快速阅读时,哪一段或哪几段最打动你?我们来读一下,好好品味。个别读(说明理由)、散读、全读。4.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这么爱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①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②面对挚爱的绿,作者有怎样的体验与理性思考呢?(提示:应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烽烟四逼”。)学生自读、思考、圈划、批注。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深化感悟。在交流中明确概括绿特点的词语,形成板书。蓬勃  绿 向阳  固执  4.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学生小结: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学生回答:不!还有更深一层的思想,绿有它的象征意义。5.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提示:由绿的特点,作者的体验思考联想一下。)全班交流中明确,形成板书  象征  生命、希望  向往光明、自由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6.小结: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古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能背几句吗?(学生背诵,谈自己的理解。)这些诗句中写到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传颂。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确有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文章贵在立意,立意贵在真实、深刻,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囚绿记》就是这样一篇真实、深刻,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优秀散文,值得我们写作时学习、借鉴。7.我们从品味关键句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快速读懂一篇散文,可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情思考的语句,从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主旨。而其中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当我们自己写作时,应在文章的显要处文首文尾,段首段尾,写上凝聚自己感情体验与理性思考的语句,使文章脉胳清楚,更深刻感人。8.布置作业:课文《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可供我们鉴赏学习的地方。如:①文章的结构清晰,简繁得当,各尽其妙。②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③善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④文字表达细腻、质朴等。请同学们从表现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教学反思:散文的阅读鉴赏,是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尤其是平常课余阅读文学作品较少的同学,更感到困难。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巩固强化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读散文。这是一篇用象征手法写的散文,读懂它的难度更高些,由于抓准了关键,在一个个教学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认识逐步深化,最后水到渠成,明确了本文的象征意义。学生也学会了该怎么读这类散文。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且有深度,这得益于对作品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尊重。 从充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角度看,教师语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导学生小结,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将更有利。  

篇18:七年级下教案(第3课)

七年级下教案(第3课)

第三课 芦花 教学目标:1.感受作者笔下的芦花荡宁静和谐的意境。2.体会质朴传神的笔墨中蕴含着的作者对自然深切的感情,培养对生命的热爱。 说明:本文选自德富芦花的散文集《自然与人生》,该散文集是“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写生文字。” 日本文学一向就有对大自然的热烈歌颂的传统,在日本文学里,自然比人受到了更大的关注与尊重。德富芦花的散文,篇幅短小,构思新巧,笔墨灵秀,可以说是不分行的诗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品读文章基础上,透过朴实传神的语言,体会作者寄寓的感情。2.难点:体会芦花荡的恬淡、和谐、宁静和盎然的生气。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说到芦花,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诗意的感觉,哪些同学能说说自己对芦花的认识?2、读了唐代诗人雍裕之的诗――《芦花》,你对芦花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学生:作者是如何描写自己所爱的芦花的呢?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书中圈划关键词句。然后,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细细品读。)2、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3、“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对芦苇荡的描写,寄寓了他怎样的感情呢? 学生一 边听老师朗读,一边圈划关键词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朗读。 学生在感知基础上,进行概括交流:学生通过对“如雪的芦花”、“一条碧水”、“万顷芦花,倒映水中。渔歌和橹声,此起彼伏”等词句,体会作者营造的一种恬淡、和谐、宁静而有盎然生气的意境,进而感受作者对大自然静观、沉浸中深切的爱。 感物生情 深化主旨 1、宁静和和谐被尖利的枪声划破,作者用“失魂落魄”的鸟、“萧萧而鸣”芦花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2、介绍日本军国主义反动本质日益暴露的情况下作者思想的急剧变化,启发学生理解深化的主旨。 学生根据散文集《自然与人生》创作的时间――1901年,结合老师对作者的介绍和历史知识,讨论交流对文章更深层次的思考:作者既有对美好的大自然的热爱、希望人们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更有对所有生命的关爱、对现实生活的批判。 本环节的两个问题的设计,体现对文本深度的.挖掘,这样就照顾到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当然,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不应强求目标的达成。第二个问题是基于第一问的跨越,使学生由读作品进而读作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积累情感和思想。 积累语言 交流感受 1、本文的语言非常优美,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熟读成颂。 2、对喜欢的句子,你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吗? 学生熟读美句,交流赏析。 尊重学生个体的理解和感物,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情趣。 拓展迁移,培养能力 1、早春的一点绿,阴暗角落里的一片苔藓,夕阳的一抹余辉,都是生活对我们的赐予。你能借这些景物来寄寓怎样的感情呢? 学生思考交流,注意赋予这些景物以思想和感情。 训练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学会寄情于物。 课后作业,反馈延伸 1、摘抄文章优美的语句,进行赏析、背诵。2、请选一种生活中的景物,谈谈以此寄寓自己怎样的感情。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进行语言的品味和积累,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小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六年级下册体育第30课《多种游戏》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抽取问题》优秀教案设计

小学五六年级体育教案全集(4-3)

小学五六年级体育教案全集4-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教师工作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

教师活页教案

六年级下教案第28、29、30课
《六年级下教案第28、29、30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六年级下教案第28、29、30课(共18篇)】相关文章:

六上语文第30课教案2023-02-16

七年级体育教案全集2022-09-25

学校常规管理制度2022-10-14

四年级数学乘法和除法的复习教案2023-08-23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2023-06-2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2-10-05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2022-0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023-01-31

数学教研组活动方案2022-09-05

数的意义2(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