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四教案(锦集16篇)由网友“乌拉乌拉乌”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练习四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练习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
2.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某超市招聘售货员的考试,要求应试的人员必须掌握最基础的质量单位的有关知识,刚好我们才学过了这方面的知识,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称物品,认秤。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下面两样物品称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2、贴标签。
以给商品贴上质量标签的.游戏形式出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补标签。
教师创设情境:“下面这些物品和动物的质量标签上的质量单位漏写了,你能把它们填补完整吗?”学生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千克、克、吨”,集体完成,并请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
4、比较下面物品的轻重。教师用第3题中单纯的式子变为比较两种标明质量的物品轻重,吸引学生参与。
复试
1、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理解图意;尝试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8题。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同桌交流。
4、第9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全班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称5次;先称30克,再称20克;先称2个20克,再称10克等。
6000克=( )千克 3 kg=( )g
4吨=( )千克 6000 t =( )kg
4千克500克=( )克 3吨70千克=( )千克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第11题。这道思维训练题蕴含着代换的数学思想,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苹果梨子摆一摆,增强直观性。解题思路是:3个苹果和3个梨合起来刚好和9个桃子一样重,所以1个梨和1个苹果应和3个桃子一样重。学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篇2:练习四
教学目标:
通过加减口算,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
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选用条件计算所求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 练习四5。
先估计一下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口算出结果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集体订正
篇3:练习四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补充六道题,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再计算.
6+(6+4) 89―(26―20)
87―10―5 9+(48―7)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7。
1)出示第7题的统计表,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要求“小明比小红多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3)如果要求“小红比小华少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提问题解答,集体交流.)
2.练习四8。
1)出示第8题,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有50名同学加入少先队,有54条红领巾够不够?)
2)“有50位同学加入少先队,54条红领巾够不够”为什么?
3)“你知道红领巾多多少条吗?”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3.练习四9。
1)出示第9题,指名说图题。
2)一共拿来40个鼠标,有46台电脑,这些鼠标够不够?为什么?(40<46,所以不够)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提问解答,集体交流。)
三. 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通过赛一赛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4:《练习四》
《练习四》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练习用钢笔正确、端正地描红写出一段话。
2.照样子写叠词。
3.照样子扩写句子。
4.读句子并说说句中的省略号的用法。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两句名人名言。
7.口语交际: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练习用钢笔正确、端正地描红写出一段话。
2.照样子写叠词。
3.照样子扩写句子。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一段话。
(2)要求学生观察字的行间距和标点的位置。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引起注意的?
(4)教师应重点指导书写“滴“、“微“两个字。
篇5:《练习四》
(1)生练习描红。
(2)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的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2.指导。
(1)分别读一读这4个词语。
(2)找出4个词语的相同及不同之处。
篇6:《练习四》
(1)学生分组练习口头说说词语。
(2)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填写在书上的横线上。
4.反馈。
(1)让学生大声读自己所填写的答案。
(2)集体纠正。
(3)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4)同座位互相查练习情况,有不明确的地方再讨论。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
2.指导。
(1)幻灯出示例子中的两句话,指名读。
(2)请女生读第1句,男生读第2句,比较两句有什么不同。
(3)这样扩句有什么好处。
篇7:《练习四》
(1)请同学轻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2)同座位的同学讨论省略号在句中的作用。
4.反馈。
(1)请同学读句子并说出省略号的作用。
(2)集体评议。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请学生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篇8:《练习四》
(1)学生大声自由练背。
(2)同座位互相练习背诵。
(3)教师个别抽背。
4.反馈。
(1)指名背。
(2)集体齐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两条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分句讲解这两条名人名言。
(5)教师讲解后再次范读。
篇9:《练习四》
①提示:填写前应先读第1句,读懂句子,再填写合适的词。
②请学生模仿例句填写下面两题。
4.反馈。
(1)请学生大声朗读填写详细的句子。
(2)讨论交流。
(五)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句子并说说句中的省略号的用法。
2.熟记12条成语。
3.读背两句名人名言。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用幻灯出示第一题,指名读题。
(2)请同学们说说句子的'意思,讨论省略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3)教师.总结:那省略号应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篇10:《练习四》
(1)思考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2)集体讨论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到要这样设计。
(3)集体评价补充,互相完善。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
(2)鼓励学生关注公益事业,大胆设计公益用语,并在学校、家庭等地进行宣传。
(二)教学第八题。
1.教师指导。
2.学写毛笔字。
《练习四》教学设计
《练习四》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1:《练习四》
(1)学生自由地练习朗读。
(2)指名读。
(3)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2)指名背诵。
(四)课堂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2.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个学生读题。
(2)请学生自己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①明确什么是公益用语。
②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③说说你是怎样想到要这样设计的。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什么是公益用语。
(2)教师略加讲解:公益用语通常是用来教育我们关注公共的利益,维护公共的利益。
(3)引导学生回忆见过的、听过的公益用语。
(4)讨论这些公益用语的作用。
(5)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设计。
篇12:数学四年级教案《练习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2页练习十六的第5―13题。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2、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巩固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教学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完成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1)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商是几位数。
(2)讨论:怎样能很快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3)思考:除数是两位数,商的位数与被除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强调学生在做除法时,一定要先确定商的位数的良好习惯。
2、完成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1)先确定商时几位数。
(2)再动手计算,并任意抽取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完成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7题。
(1)根据题目的信息,说一说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请大家把计算结果填写完整。
(3)用乘法验算一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请大家帮助王平选择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4、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8题。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想一想:要求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我们要知道什么?(总价和数量)
引导学生找出总价和数量,并列出正确的算式,再要学生说一说列式的根据。
5、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来试商的。
6、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10题。
(1)让学生独立分析后列式解答。
(2)一个学生提数学问题,其他学生列式解答。
7、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11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讲评时要他们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写。
8、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12题。
让学生艺4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解决这道题目的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13:数学四年级教案《练习四》
教学内容:教材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知识点的梳理,进一步认识数位顺序表,大数目的读、写,改写等知识。
2、在练习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更多的用大数目表达的信息,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数位顺序、数的组成练习
1、完成数位顺序表
(1)一个九位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亿位)与它相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亿)十个一亿是一个十亿,那么照样子你还说说吗?(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2)你能说说万级和个级各有哪些数位和计数单位吗?
(3)说说位数、数位、计数单位有什么区别?
2、做练习九的第1题
3、做练习九的第2题
二、数的读写
1、完成练习九的第3题
(1)读一读: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写一写:把划线部分的数写出来。
(3)说一说:读数时请注意些什么?(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写,哪一位一个单位都没有就写0)
2、读一读练习九的第4、5题中的数。
(1)读一读:同桌间互相读一读上面的数据信息。
(2)说一说:读数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读,每级末尾的0不读,其它位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
3、比较:读、写数时有什么相同点?(根据数位顺序表;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读(写);都要注意0的读(写))
三、改写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4、5题
(1)说说你是怎样改写的?(去掉4个0,加个万字;去掉8个0,加个亿字)
(2)改写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计数单位变了,大小不变)
(3)看到这些人口的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四、近似数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6题
集体讲评,说说判断的理由。
2、完成练习九第7、8题
指名板演,说说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比较:在求近似数的过程中,发现什么变了?(大小变了)求近似数与改写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改写是大小不变,而求近似数大小变了)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有对数的组成、数位及顺序、数大大小比较的练习;有结合实际或统计数量对大数目读写方法的练习,有将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根据实际数据,辨别近似数的练习;还有将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整个练习的内容,都是在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练习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以及的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同时大数的价值,发展数感。
练习课主要的任务是把学生进行梳理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认识结构,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比较来沟通知识间的关系。第一次让学生对读写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读还是写都是根据数位顺序表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读写,同时都要注意0的读写。第二次让学生改写成万和亿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发现改写是改变了数的计数单位,而不改变它的大小。第三次比较是让学生对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区别。
这节练习课的内容是丰富了,形式是多样了,但层次显得不够,因此我觉得可以改变这堂课中改变一些习题,对于数的读写中我们可以用让学生用若干个数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数,对于求近似数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题,如29□300000030亿,方框中可以填几,29□300000029亿,方框中可以填几。
篇14:数学四年级教案《练习四》
教学目标
1、能辨析乘法运算定律。
2、能初步运用乘法分配律优化计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通过辨析,巩固对乘法运算定律的认识。
教学难点:变乘法分配律及其变式的认识与掌握。
预设过程
一、辨析作业错例
能对前一天《作业本》中的第2题进行辨析。
(25+125)×4=25×125+25×4
(25+125)×4=25×125+125×4
(25+125)×4=25×125+125
25×4+125×4=4×(25+125)
25×4+125×4=25×4+125)
1、指出每组算式正误,并说明理由。
2、复习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及字母表达式。板:
(a+b)×c=a×c+b×c
a×(b+c)=a×b+a×c
和×一个数=积+积
二、扩展乘法分配律
选择一个正确的算式。
35×(2×5)=( )
a、35×2+35×5 b、(35×2)×5
67×77+77×33=( )
a、77×(67+33) b、67×(77+33)
(40-2)×25=( )
a、40×25+2×25b、40×25-2×25
104×25=( )
a、100×25+4×25b、100×4×25
125×3+125×4+125=( )
a、125×(3+4)
b、125×(3+4+1)
1、请学生根据运算定律及已知算式,选择正确的算式。
2、着重(40-2)×25、104×25和125×3+125×4+125的分析。
三、练习
1、P38-5
2、P38-7
3、P38-6
4、P38-9
5、P37-4与P38-8
1、说说哪些算式用到了乘法分配律?哪些没有用到,为什么?
2、先判断每组算式的结果是否相等,再选择每组中的一题计算一下,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一题。
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P38-6,指名板演,并讲评。
4、独立完成P37-4与P38-8,说说哪种方法更好。
四、
今天,你用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和×一个数=积+积
篇15:数学四年级教案《练习四》
教学内容:p.33、34
教学目标:
通过梳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边和角的特点;能正确给三角形分类;做一些相关的判断等练习。
教学过程:
一、了解整个单元的内容:通过看书,了解本单元主要分几个内容:
1、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指出:我们在判断的时候一般只要想其中最短的两边之和与最长的第三边比。想一想,这又是为什么?
2、画三角形的高,要注意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画,用虚线,标出直角标记和“高”
3、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填空: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最多有( )个锐角。
三角形按边考虑,有两种特殊情况: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板书:等腰直角三角形
指出: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考虑分类。这个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45度、45度和90度)分别举老师的教师用和学生用的该块三角板,比一比,使学生明白:等腰直角三角形不管大小,它的三个角的度数是固定不变的。
还有一种三角形也很特殊,它的三个角的度数也是不变的,你知道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随学生回答板书:等边三角形。
分析:等边三角形从字面上看,它只说了边没说角,你能知道它的角各是多少度吗?那要不要说成“等边锐角三角形”?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等腰的可能是直角、锐角、钝角,所以要说清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只能是锐角三角形,所以就没必要再强调了。)
4、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指出:利用这点,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计算。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三:
1、先判断下面各是什么三角形,再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可提问学生:是不是三个角都要量?为什么?)
老师注意巡视画高是否规范。
补充:这题是用给定的底画高,如果我给定的是顶点,你会画高吗?
老师画题,学生画高。说说怎么想的。
2、下面的三角形都被一张纸遮住了一部分,只看露着的一个角,你能确定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吗?
注意最后一个角,要让学生说说理由,或者也可请学生画出不同的结果。
小结:有钝角的就是钝角三角形,有直角的就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才是锐角三角形。
3、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一拼:
(1)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180&rd;。
学生可同桌或四人合作,请不同拼法的同学站在讲台前展示。分别算一算。指出:只要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180&rd;
(2)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360&rd;继续合作,请不同拼法的同学站在讲台前展示。分别算一算。交流的时候可先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再选一般的四边形。
指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rd;
4、下面是3块三角形玻璃打碎后分别留下的碎片,你知道它们原来各是什么三角形吗?
注意:第二个三角形可能会有学生说成锐角三角形,可引导学生认识,“等边三角形”更适合它。
5、你会用下面的9根小棒,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吗?
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三种规格的小棒,分别摆一摆。老师加强巡视和指导。
摆完后问:如果用一红两绿的小棒来摆等腰三角形,行吗?为什么?
再看书上小棒的数据,说说哪种情况是不可以的。为什么?
6、彩霞小区有一个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等边三角形组成的花园,从A地到B地,走哪条路最近?图中哪两条路一样长?为什么?
问题一,可让学生说说理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问题二。可让学生算一算,分别都得到了120米,那就是相等。
7、在小组里说说下面的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在交流的时候注意补充和规范,如第三个三角形,最好能分别从角和边两方面考虑,说成是“等腰钝角三角形”。……
8、思考题:先画一画,再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
说说自己的发现,如:一个多边形可以分成多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个数就是多边形的边数减2。多边形的内角和就是几个三角形内角和的和。可以用180×(n-2)……
三、介绍“你知道吗?”,学生自己阅读,并算算金字塔每个侧面的底角大约是多少度?
关于金字塔有很多的秘密,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看看。
教学反思:(略)
篇16:数学四年级教案《练习四》
教学内容:混合练习--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9-13题。
教学目的:通过混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做第9题。
这是接近整百数的口算,口算时着重让学生思考多加了的要减去,多减了的要加上。
二、求未知数
1.做第10题。
学生做完后,要让他们说一说各根据加、减法中哪个关系式来计算的,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关系的理解。
2.做第11题。
这道题既可以直接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答,也可以把要求的数用未知数x表示,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答。
三、简便算法
做第12题。
在计算前,注意提醒学生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四、解答应用题
做第13题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告诉了哪几个条件,问题是什么。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订正时,提问:
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怎样?[相等。]
哪种方法简便?[用265-(35+100+85)比较简便。]
在计算(35+100+85)时应用了什么知识?[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与例1有什么区别?[例1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这道题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三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这三个减数的和。]
★ 前滚翻教案
★ 《夹包跳》教案
★ 四下教案 练习6
【练习四教案(锦集16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14课 我让图形变变变2022-05-06
歌曲《箫》教案 作者:张建华2023-06-05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2024-01-23
《好玩的竹梯》中班优秀体育教案2022-08-30
小学体育教案评语2023-05-23
英语教学检查总结报告2022-12-26
检查教案作业的看点-陈燕芳2023-04-29
对外汉语教案2024-04-29
《握脚踝接力》中班体育教案2022-06-14
二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12课 浏览图像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