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第一章 空气 氧

时间:2023-03-12 07:47:20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化学教案-第一章 空气 氧(共15篇)由网友“浮生物语”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化学教案-第一章 空气 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教案-第一章 空气 氧

篇1:化学教案-第一章 空气 氧

新编化学教材

第一章 空气 氧

§1 空气

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

酒精灯;药品:红磷、水,火柴。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旨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一节 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 积极,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的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学生活动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检查】课堂练习一指导学生做练习。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举例讨论)。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害气体。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检测】课堂练习二。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专题设计

准确记忆

做练习一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归纳、综合、记忆。

做练习二

归纳、总结

独立完成检测题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巩固已学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完整。达到本节教学目的。

及时反馈

课后反思:

TEST: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气( ) (3)氮气( ) (4)稀有气体(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篇2:第一章 空气 氧

新编化学教材

第一章 空气 氧

§1 空气

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

酒精灯;药品:红磷、水,火柴。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旨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一节 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 积极,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的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学生活动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篇3:第一册 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一节 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 积极,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的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准确记忆

做练习一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投影讨论)。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害气体。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归纳、综合、记忆。

做练习二

归纳、总结

独立完成检测题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巩固已学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完整。达到本节教学目的。

及时反馈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篇4:空气 氧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 积极,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的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准确记忆

做练习一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投影讨论)。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害气体。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归纳、综合、记忆。

做练习二

归纳、总结

独立完成检测题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巩固已学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完整。达到本节教学目的。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

(A)78升(B)78% (C)21升(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

(A)4:1 (B)1:4 (C)1:5 (D)4:5

附2: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 的健康,影响 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 的`重要性,注意消除 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人体 作物 8.保护环境 污染源

附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气( ) (3)氮气( ) (4)稀有气体(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入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 )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

(A)法国的拉瓦锡 (B)瑞典的舍勒

(C)英国的道尔顿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产生的烟 (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篇5:空气 氧

空气 氧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一节 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 积极,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的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准确记忆

做练习一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投影讨论)。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害气体。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归纳、综合、记忆。

做练习二

归纳、总结

独立完成检测题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巩固已学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完整。达到本节教学目的。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

(A)78升 (B)78% (C)21升 (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

(A)4:1 (B)1:4 (C)1:5 (D)4:5

附2: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 的健康,影响 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 的重要性,注意消除 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人体 作物 8.保护环境 污染源

附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

篇6:空气初中化学教案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研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二、实验准备

1、带双孔胶塞的集气瓶、导管、胶管、弹簧夹、烧杯、燃烧匙、酒精灯、火柴。2、红磷

三、课堂程序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思考并回答⑴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⑵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

2、实验探究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

现象:

文字表达式:

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23页,交流对空气组成及成分的了解。

讨论(第23页及25页):

识记:空气的成分(计算)

(二)根据空气的组成特点谈谈你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认识。你能够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吗?

纯净物:定义举例

混合物:定义举例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阅读教材第24页-26页,列表说明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用途

(四)还记得化学学习的特点吗?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试一试: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

(五)保护空气。

b阅读《资料》,了解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b、观察图2-8,小组讨论:

⑴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事?

⑵大气污染造成哪些危害?

⑶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四:做一做调查与研究(第28页)

篇7:空气初中化学教案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研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二、实验准备

1、带双孔胶塞的集气瓶、导管、胶管、弹簧夹、烧杯、燃烧匙、酒精灯、火柴。2、红磷

三、课堂程序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思考并回答⑴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⑵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

2、实验探究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

现象:

文字表达式:

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23页,交流对空气组成及成分的了解。

讨论(第23页及25页):

识记:空气的成分( 计算)

(二)根据空气的组成特点谈谈你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认识。

你能够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吗?

纯净物:定义 举例

混合物:定义 举例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阅读教材第24页-26页,列表说明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篇8: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化学教案-空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板书〕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

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

〔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

〔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

(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

〔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

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

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空气》。

〔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

③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

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

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讲述〕人类对空气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期间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果。直到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他所以能获得突出的成果,关键是他敢于破除当时传统的错误理论(燃素说)的束缚,能够尊重实验事实,并做出了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还深信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家才陆续发现了稀有气体等其它成分。

〔引言〕下面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稀有气体。

〔板书〕2.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讲述〕稀有气体因在空气中含量极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它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缘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其它物质,故改称为稀有气体。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把稀有气体称为惰性气体是不科学的。

〔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

〔讲述〕大家对空气的组成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若不重视工业废气,特别是有害气体的回收和处理,任其进入空气,就会带来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生长,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简介〕英国伦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国洛杉矶等空气污染事件,以说明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止

1.污染空气的物质

(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等。

(2)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矿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烧

(2)化工厂的废气

(3)水泥厂的粉尘

(4)燃放烟花爆竹

(5)焚烧枯枝野草树叶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2)发展民用煤气生产

(3)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4)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小结〕防止空气与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投影出示练习题)

在相同条件下:

①分离100L空气,大约可得氧气______L,可得氮气______L。

②分离______L空气,可获得42L氧气。

③分离空气获得氧气63m3时,同时可获得氮气______m3。

〔作业〕略

篇9: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一、教学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亲自经历来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刚接触化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空气一节的内容是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极好契机。然而学生刚开始学化学,虽在绪言和实验基本操作课上了解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操作,但相应的知识储备也是相当不足的,比如C、S、p等物质燃烧后的产物和状态他们都还没有学到,要引导他们完成对空气成分的探究确实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空气和O2的性质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了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主线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并于课前安排并鼓励学生查阅教材、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既是为探究课做好的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是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探究者应具备的一项能力。

二、教 案

课题1 空气

授课人 xxx

学 校 xxx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具备动手操作的实验技能和分析、推理、表达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实验汇报结果交流讨论来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方法,发展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科学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重 点 空气的成分。

难 点 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仪器、药品 集气瓶、胶塞、燃烧匙、玻璃导管、烧杯、酒精灯、火柴、红磷、硫粉、镁带、蜡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请同学们猜谜语

唐代诗人李峤有一首绝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中揭示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具体说风是什么?

一个人多长时间不呼吸会死亡?

可见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

板书: 空 气

新课:空气如此重要,又时刻陪伴于我们左右,为什么人们发现空气却比较晚呢?

能否根据生活经验或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板书:一、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师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

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或设计实验证明了空气的存在,那么空气是单一的一种物质还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猜出谜底是风

风是流动的空气

大约3分钟左右

思考并回答问题

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分析并阐述事例或设计方案。

学生反响强烈,例如,1、飞舞的树叶;2、飘扬的红旗;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4、拉注射器活塞,将针头处放在水中,推动活塞,可见水中有气泡冒出;5、在往空瓶中灌水时,有气泡冒出。

思考并回答问题:“应该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和诗词带给的优美意境中引出本课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

意在引出本节课题空气。

促使学生联想空气的物理性质。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关注和思考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能够从简单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意在引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何以见得?

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很久以前曾经困扰着科学家们,并一度认为空气是单一物质,那么,现在同学们能否告诉我如何证明空气的成分不是单一的?

我想,如果老师给同学们提供相应的仪器、药品、你们一定能设计出合适的方案。

大家知道,人类对空气的了解,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让时光倒退到250年以前,让我们先一起看个究竟,或许会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多媒体展示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研究的实验。

让我们把思维拉回到课堂,今天我们能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空气的成分?

板书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结合学生事先阅读了下一节内容给以提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白色固体)

引导学生思考,由于压强差的产生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从我们呼吸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又有二氧化碳,可以肯定空气不是单一物质。

(学生眼神中充满期待,渴望实验并跃跃欲试)

学生观看并思考

在教师指导下,共同阅读以红磷为燃料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实验,推测可能会发现的现象。

结合书中实验的要求,分析确保实验成功应注意的问题,学生总结得出:

关 键:1、检查装置气密性。

2、燃烧匙内应放过量的红磷。

3、要恢复室温再读数。

设置悬念,继续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适时进行化学史教育,介绍科学家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奠定基础。

为学生初次接触的探究实验提供一个思路和蓝本。

⑴介绍提供的仪器和改进装置

⑵给以提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白色固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无色气体)

镁+氧气

氧化镁

(白色固体)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⑶在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力争做到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留出问题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好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对第一组得出的结论3、4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他们没有简单重复书上实验,而是对氮气的性质做了积极的探索,这是难能可贵的。

分成四组,探究空气中O2的含量

1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3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4组: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结束,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各小组间讨论汇报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

第一组:(红磷做燃料)

汇报: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说明红磷燃烧只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没有与红磷反应,说明氧气比氮气性质活泼。

4、用燃着木条检验了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木条熄灭,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第二组(硫粉做燃料)

汇报:1、硫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无烟,有刺激性气味。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明显不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通过分组探究引导学生对实验提出预想和猜测,及时发现和形成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猜测,修正自已的假设与结论,并且在锻炼了他们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的同时,也促使他们自己或相互间获得新的发现。

让各小组汇报的目的是锻炼他们能够通过表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结论,能通过表述说服别人来解释或证明自己的猜测,思考和结果。并通过表述来实现与他人的交流,来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论。

没有急于解答,而是请其他小组同学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教师给学生适时解答:SO2气体易溶于水。

教师对第三组的汇报给以高度赞扬。

提出问题:硫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的同时又生成了另一种气体二氧化硫,按说液面是不该上升的,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希望老师能给予解释。

学生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相互间交流意见,终于有一位同学向老师提问:SO2 气体是否溶于水?

(至此学生豁然开朗,气氛更热烈,学生学习情绪异常高昂)。

第三组(镁带做燃料)

汇报:1、发出耀眼白光,有白烟生成,燃烧后白色固体落入集气瓶内水中。

2、水面上升到静止时,体积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我们分析了实验结果,镁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又生成了固体氧化镁。按说液面应上升1/5而不应超过1/5,我们怀疑可能还消耗了空气的其他气体。经查《教材全解》,得知镁在高温下还能与氮气反应:

3Mg+N2

Mg3N2

所以液面超过1/5。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四组(蜡烛做燃料)

汇报:1、燃烧时呈黄色火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

2、水面上升接近1/5刻度;

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自己提问,相互讨论,分析,解答,以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同学们的实验,讨论和分析,你们认为哪种物质做燃料测定空气中O2含量更为合理?

2、板书:空气精确成分

3、回顾与反思:

教师结合空气精确成分引导学生对以上实验进行回顾与反思。

为同学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请同学们思索是否有改进方法。

3、蜡烛燃烧消耗了空气中O2 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受第二组同学启发,我们得出CO2溶于水的能力显然不如SO2,所以水面上升接近1/5刻度。

红磷做燃料更为合理。

学生阅读课本,空气精确成分。

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对四组实验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反思,经讨论分析得出下面的结论:

第一组同学用红磷为燃料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能是粗略的。

原 因:

1、在将燃着的红磷放入集气瓶的过程中,集气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在胶塞还未塞紧时气体从瓶中逸出。

2、导管中还有一段水柱没有被压入集气瓶中。

学生再度进行热烈的讨论和分析并想出了多种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一活动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或认识一个简单、有效且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并进行实验论证,回答问题并向他人介绍成果。

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这样更利于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希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师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们!

请同学谈收获与体会。

最后教师在板书位置画出一个大大的蝴蝶并对他们说:在这堂课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智慧与才华,体会到了什么叫小荷才露尖尖角,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一定会表现的更加出色,也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保持这种热情,象蝴蝶的蛹一样不畏漆黑的挣扎与考验。

最终如蝴蝶般展翼飞向属于你们的天空。

1、改进点燃红磷的方式,以防止热气体逸出: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聚焦引燃红磷。

2、改进测氧气成分的方式。

3、尝试使用其他药品:受绪言中Cu2(OH)2CO3受热分解实验的启发,建议用蜡烛做燃料,用澄清水代替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生成的CO2气体,后经老师提示决定改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代替石灰水。

(至此,学生感觉仍旧意犹未尽,表示课下还想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学生谈收获与体会。

板书设计

篇10:第一章 第一节 空气

第一章 第一节 空气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一节 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 积极,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的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准确记忆

做练习一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投影讨论)。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害气体。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归纳、综合、记忆。

做练习二

归纳、总结

独立完成检测题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巩固已学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完整。达到本节教学目的。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

(A)78升 (B)78% (C)21升 (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

(A)4:1 (B)1:4 (C)1:5 (D)4:5

附2: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 的健康,影响 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 的重要性,注意消除 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人体 作物 8.保护环境 污染源

附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气( ) (3)氮气( ) (4)稀有气体(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入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 )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

(A)法国的拉瓦锡 (B)瑞典的舍勒 (C)英国的道尔顿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产生的烟 (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篇11:第一册空气 氧

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

酒精灯;药品:红磷、水,火柴。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旨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一节 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 积极,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的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学生活动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检查】课堂练习一指导学生做练习。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举例讨论)。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害气体。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检测】课堂练习二。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专题设计

准确记忆

做练习一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归纳、综合、记忆。

做练习二

归纳、总结

独立完成检测题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篇12:《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

《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2、通过讨论和分析,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对实验观察的结果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进行表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难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老师想请大家先来猜一个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谜底是什么?

【学生回答】空气。

【教师引导】对,谜底就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世纪才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空气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空气的组成的相关资料,并回答以下问题: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成分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氮气约78%、氧气约21%、稀有气体(主要成分氩气,约0、934%)、二氧化碳约0、034%和其他气体0、002%。

【教师补充】二氧化碳含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教师引导】在小学科学的课程中,我们已经知道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那怎样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渡性问题,不需回答。)

【教师提问】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测定氧气的含量?

【学生回答】燃烧一定量的空气,测量消耗掉的气体的体积即可。

【教师活动】据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教师提问】有硫、木炭、磷、石蜡、铜等实验材料,我们在消耗氧气时,该选用哪种?为什么?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运用化学方法除去氧气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可以选用磷、铜。因为硫、木炭和石蜡均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会影响要测量的氧气的体积;而磷和铜在与氧气反应时没有气体生成,直接测量即可。要选择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并且产物为固体的物质。

【教师提问】如何测量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学生回答】在密闭装置中,注射器前进的体积即为消耗掉氧气的量。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看实验探究4-1的演示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红色物质逐渐变为黑色,注射器内的活塞往前移动了。活塞前移的体积为所用空气总体积的1/5,即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此时需要老师提醒,所用空气的体积包括硬质玻璃管的容器、气球内气体的体积及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教师提问】在这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就是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氧化铜。那这一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如何写?

【教师介绍】这一反应可用文字表示如下:

【教师提问】其实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请以化学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回答】原因:①铜丝量较少,氧气未耗尽;②装置漏气;③加热时间太短,反应不充分;④反应完毕后,没有冷却至室温便观察读数。

避免方法:①可以加入过量的铜丝;②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予充分的反应时间至固体颜色不再发生变化;④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教师提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能否证明空气不是单一组分?

【学生回答】可以,因为反应消耗了氧气之后还有气体剩余,所以空气不是单一组分,是混合物。

【教师提问】请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及课本资料总结,我们是如何达到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的?

【学生回答】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利用化学反应,在不引入新的气态杂质的前提下,将氧气转化为固态的氧化铜,从而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哪些事实能够说明空气中含有下列成分:①氧气;②水蒸气;③二氧化碳。

【解析】①蜡烛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会变成黑色。

②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干硬的饼干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软。

③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出现一层薄膜。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通过阅读科学家探究空气组成的历史,并写一篇小论文。

篇13:第一册 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课    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的品质。

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设计

【引入】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份氧气引入新课。

【引言】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都是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着手。

【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什么叫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引导学生看书】根据物理性质的'要求引导学生看书P11

【归纳板书】1、通常状况下:

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2、标准状况下:

密度为1.429克/升,(空气密度1.293克/升)。

3、加压.降温条件下:

淡蓝色液体、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投影】课堂练习

1、液态氧为__色,由气态氧变为液态氧属于___变化。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碳的燃烧

【实验】【实验1-2】【引导学生观察】

【归纳板书】现象:①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点燃

化学方程式 :C + O2 ===  CO2

【板书】2. 硫的燃烧

【实验】【实验1-3】

【归纳板书】现象: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②放出热量;

点燃

③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 + O2 ====SO2

【板书】3. 磷的燃烧

【补充实验】磷的燃烧

【归纳板书】现象:①,发出黄白色光;

②放出热量;

点燃

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4P  + 5O2 ====2P2O5

【板书】4.铁丝的燃烧

【实验】【实验1-4】

【归纳板书】现象: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②放出热量;

点燃

③生成一种\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  + 2O2 ====  Fe3O4

【问题讨论】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

或在集气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解释】是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篇14:第一册第一章 第一节 空气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 空气 氧

篇15:第一册第一章 第一节 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 积极,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的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准确记忆

做练习一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投影讨论)。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害气体。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归纳、综合、记忆。

做练习二

归纳、总结

独立完成检测题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巩固已学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完整。达到本节教学目的。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

(A)78升 (B)78% (C)21升 (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

(A)4:1 (B)1:4 (C)1:5 (D)4:5

附2: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 的健康,影响 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 的重要性,注意消除 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人体 作物 8.保护环境 污染源

附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气( ) (3)氮气( ) (4)稀有气体(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入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 )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

(A)法国的拉瓦锡 (B)瑞典的舍勒 (C)英国的道尔顿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产生的烟 (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氧气说课稿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和教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案

神奇的氧气作文

化学说课稿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一氧化碳》化学教案

高一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曹帅的教案--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教案-第一章 空气 氧
《化学教案-第一章 空气 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化学教案-第一章 空气 氧(共15篇)】相关文章: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2023-04-24

氧化还原反应习题2023-10-26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2022-09-26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2022023-05-04

化学工艺学试卷2023-12-28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2023-12-24

生物教案-生物的呼吸作用2023-11-02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2023-03-14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2022-10-10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