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现象》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19 07:36:20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磁现象》教学设计(共12篇)由网友“Apollo”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磁现象》教学设计,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磁现象》教学设计

篇1:《磁现象》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请大家先听两个故事:(幻灯片展示)

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门牢牢地吸住。

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触礁沉没。

听了这两个故事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学习了磁现象,就会明白这是为什么。(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磁现象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课件演示)

2.我们把这类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利用课件观察形形色色的磁体)

3.磁极:在磁体上,不同部位吸引铁屑的能力是不同,我们把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体上一般有两个磁极。(演示实验现象)

[观察]条形磁铁对铁屑进行吸引,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

[问题]条形磁铁的不同部位,对铁屑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

[结论]条形磁铁的两端对铁屑的吸引力大,中间小,所以我们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4.磁体的指向性:

[演示]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使它在水平面内能够自由转动。

[问题]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结论]发现它静止时一端总是指南,另一端总是指北。

于是人们根据这个现象,将磁体的两极进行命名:

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极)

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一端叫做北极(n极)

[应用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体的磁极具有指向性制成的,最早的指南仪叫司南。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问题]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呢?看看下面的实验,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演示]多媒体课件。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应用]它是检验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原理之一。

(二)磁化

[问题]一个钢棒原来没有磁性,怎样使它现在具有了磁性呢?

[演示]钢棒原来没有磁性,在一条形磁铁靠近它时,它能单独吸引一些小的铁屑,说明就具有了磁性。

很明显它原来没有磁性,现在获得了磁性。我们把像钢棒一样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结论]能够被磁化的材料叫做磁性材料。如钢、铁等。

[应用]阅读自然科学史。(见幻灯片)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磁现象,理解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现在大家知道课前我们所听到的两个故事的原因了吗?

【板书设计】

第九章电与磁

第一节磁现象

一、磁现象

1.磁性;

2.磁体;

3.磁极:南(s)极、北(n)极;

4.磁体的指向性;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篇2:磁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磁现象的广泛性。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难点:磁现象的应用

三、教具:

多媒体、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晰。本章共二个单元。第一、二、三节为第一单元;第四~第六节为第二单元。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问题]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学生答]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

[问题]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问题]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学生答]磁场.

[过渡语]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二)新课讲解-----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

(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

(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篇3: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重点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一理念。

教学活动形式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本节课通过学生游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激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实验事实出发探索磁铁的性质、学会自制小磁针,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磁铁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在评估的过程中,体验评估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乐于探究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2、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磁铁的性质。

2、了解磁化现象,学会自制小磁针。

【教具学具】

磁性飞镖、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带磁体的小汽车,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一元硬币,铁棒,细线等。

【教学过程】

课前语: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百宝箱(介绍器材:3个圆柱体、一圆硬币、各种磁体)特别强调盒内装有铁屑,使用时要倒在白纸上,最后收集到盒子里。

一、游戏引入新课

(射飞镖比赛)首先让学生观察到飞镖没有钢针。

质疑:为什么没有钢针的飞镖射到镖盘上没有掉下来?引入新课

并进一步提问:

同学们玩过磁铁吗?磁铁有哪些性质呢?(吸引铁)。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来的知识水平上。这节课我们更深入研究磁铁的性质。学习第9章第一节 磁现象。板书:第一节磁现象

二、进行新课

1、出示5个探究问题:

探究1:磁体能够吸引桌上的哪些东西?

探究2:磁体各部分的吸引能力是否相同?

探究3: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探究4: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探究5: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

学生探究(15分钟)

2、学生展示探究结果:

展示探究1:

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板书: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展示探究2。

(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教师归纳并板书:二、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展示探究3。

提问: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教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板书: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出示司南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值得我们骄傲。(爱国主义教育)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展示探究4:(展示多种探究方法)

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提问: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我们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呢?展示探究5:

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板书: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

重做上面的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

提问:当磁体拿掉后,铁棒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这说明什么?(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

教师指出: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三、学生自制小磁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小心不要扎到手)

到此:我们了解了磁体的有关性质;还学会了如何制作磁体。

提问: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呢?学生举例

学生汇报: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门、磁性铅笔盒。

四、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在你的生活中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情况:在什么地方装上一个磁体后,便会给你带来方便或者能提高工作的质量?请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六、板书板图设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分类:天然磁体

人造磁体

3、磁极:南极(S)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北极(N)指北的磁极叫北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软磁体、永磁体

七、学习评价表

教学探讨与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特别是身边的有趣现象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我们只有细心呵护好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有的放矢的引领学生探究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才能使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成为一种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通过五个探究磁体的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趣而大胆地探究尝试。俗语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伊始,我向学生出示了一个他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飞镖磁性玩具。经过同学们激烈的比赛,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其中产生的问题所吸引,思维的火花立刻被激活,探究磁体的兴趣也被激发。这样,学生们有了探究磁体的兴趣,就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各种形状的磁体,探究磁体的基本性质以及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方法,了解磁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非常喜欢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只要正确地引导,创设一定的情景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就会得以张扬,学生的创造思维就会得到发展,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能落到实处。

附:《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探究报告

探究1:磁体能够吸引桌上的哪些东西?

现象:

结论:磁体具有吸引 的性质。

探究2: 磁体各部分的吸引能力是否相同?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磁体两端的磁性 ,中间磁性 。

探究3: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注意:不要让磁体靠近它。

实验结论: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总是指向 方向。

探究4: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探究5: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

实验过程:

请写下你的发现:

篇4:磁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本从4个层面介绍了电磁感应——定性了解定磁感应现象、掌握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判定规则和定量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了解电磁感应的两类情况、了解电磁感应规律在自感涡流电磁阻尼电磁驱动中的应用。

教材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的处理,全部是从唯象的角度,而且全部是拿磁通量来说事;但实际上,电磁感应存在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情况,而且谈论磁通量必须有一个回路,可是一根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却没有回路。这种处理,实际上给学生造成了许多理解和应用上的困难。

不过,教材利用第五节做了一个补充,那么,一轮复习,笔者认为就应该纠回正常思路,先分两种情况说明,然后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规则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的磁通量表述。

另外,一轮复习,第一讲承担着全章知识内容的引领作用,因此本讲可以将本章所涉及的大部分关键模型拿出来与学生见面。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自主复习了教材,并自主完成了第一讲资料前后的填空、辨析和例题、练习,对本章、本讲所涉及的内容和题型都有了较为熟悉的了解。

但是,从练习的完成质量来看,学生对电磁感应的实质、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的综合应用都存在明显困难,这需要老师引导梳理和透彻理解本讲内容、并分类讲解楞次定律的应用思路和技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磁通量及其变化的计算方法,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深刻理解楞次定律并能够熟练、灵活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一起重新整理知识脉络,从而加深对本章本节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对练习题的归类分析,从而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深入学习本章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1、磁通量及其变化; 2、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3、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媒体

PPT多媒体课件,《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资料

六、教学时间

七、教学反思

1、本讲第一部分内容——知识串讲部分,结合PPT课件讲快一些,因为特殊原因我的课件未能用成,导致知识串讲部分没有讲完。

2、有教师反映,感生电动势的讲解超纲——高考不考,一轮复习就不应该涉及。

3、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一章的难点,从后续几讲练习完成情况看,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楞次定律这里。

篇5: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磁通量的定义,公式的适用条件,会用这一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3、理解“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于电磁感应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学生认识“从个性中发现共性,再从共性中理解个性,从现象认识本质以及事物有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分析

1.电磁感应现象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②当磁体相对静止的闭合电路运动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③当磁体和闭合电路都保持静止,而使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其实上述①、②两种情况均可归结为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所以,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3.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守恒

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电能在不同电路中的转移,电磁感应现象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教法建议

1、课本中得出结论后的思考与讨论,是一个进一步启发学生手脑并用、独立思考,全面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题目,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本节课文的最后分析了两种情况下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这不但能从能量的观点让学生对电磁感应有明确的认识,而且进一步强化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有条件的,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本节的教学重点,而正确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相关的电磁感应现象,因此在讲解电流的产生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现象的认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实验的进行,例如:对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明白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正确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篇6: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道磁通量的定义,知道磁通量的国际单位,知道公式 的适用条件,会用公式计算.

2、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3、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仪器:

电池组,电键,导线,大磁针,矩形线圈,碲形磁铁,条形磁铁,原副线圈,演示用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

电磁感应现象:

二、教学内容

1、磁通量( )

复习: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引入:教师:我们知道,磁场的强弱(即磁感应强度)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如果一个面积为 的面垂直一个磁感应强度为 的匀强磁场放置,则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就是确定的.我们把 与 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1)定义:面积为 ,垂直匀强磁场 放置,则 与 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用表示.

(2)公式:

(3)单位:韦伯(Wb) 1Wb=1T·2

磁通量就是表示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

注意强调:

①只要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和所讨论面的面积 ,在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条件下 (不垂直可将面积做垂直磁场方向上的投影.)磁通量是表示穿过讨论面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在今后的应用中往往根据穿过面的净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定性判断穿过该面的磁通量的大小.如果用公式 来计算磁通量,但是只适合于匀强磁场.

②磁通量是标量,但是有正负之分,磁感线穿过某一个平面,要注意是从哪一面穿入,哪一面穿出.

2、电磁感应现象:

内容引入:奥斯特实验架起了一座连通电和磁的桥梁,此后人们对电能生磁已深信不疑,但磁能否生电呢?

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

3、实验演示

实验1:学生实验——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的运动

观察现象: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

学生得到初步结论:当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有了电流.

现象分析:如图1导体不切割磁力线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而切割磁力线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回忆磁通量定义 (师生讨论)对闭合回路而言,所处磁场 未变,仅因为AB的运动使回路在磁场中部分面积 变了,使穿过回路的磁通变化,故回路中产生了电流.

设问:那么在其它情况下磁通变化是否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呢?

实验2:演示实验——条形磁铁插入线圈

观察提问:

A、条形磁铁插入或取出时,可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B、磁铁与线圈相对静止时,可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现象分析:(师生讨论)对线圈回路,当线圈与磁铁有沿轴线的相对运动时,所处磁场 因磁铁的远离和靠近而变化,而 未变,故穿过线圈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而当磁铁不动时,线圈处 , 不变,故无感应电流.

实验3:演示实验——关于原副线圈的实验演示

实验观察:移动变阻器滑片(或通断开关),电流表指针偏转.当A中电流稳定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现象分析:对线圈 ,滑片移动或开关通断,引起A中电流变,则磁场变,穿过B的磁通变,故B中产生感应电流.当A中电流稳定时,磁场不变,磁通不变,则B中无感应电流.

教师总结:不同的实验,其共同处在于: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不管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闭合电路中都有感应电流产生.

结论:

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3、例题讲解

4、教师总结:

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定律,同样适合于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或者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电能在不同电路中的转移.

5、布置作业

篇7: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电和磁》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和实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由学生观察多媒体演示实验现象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磁性和磁体;

2.知道磁极;

3.知道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

4.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5.知道磁化及其应用。

二、方法过程

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演示,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磁极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能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法】

讲授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与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请大家先听两个故事:(幻灯片展示)

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门牢牢地吸住。

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触礁沉没。

听了这两个故事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学习了磁现象,就会明白这是为什么。(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磁现象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演示)

2.我们把这类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利用观察形形色色的磁体)

3.磁极:在磁体上,不同部位吸引铁屑的能力是不同,我们把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体上一般有两个磁极。(演示实验现象)

[观察]条形磁铁对铁屑进行吸引,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

[问题]条形磁铁的不同部位,对铁屑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

[结论]条形磁铁的两端对铁屑的吸引力大,中间小,所以我们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4.磁体的指向性:

[演示]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使它在水平面内能够自由转动。

[问题]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结论]发现它静止时一端总是指南,另一端总是指北。

于是人们根据这个现象,将磁体的两极进行命名:

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极)

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一端叫做北极(N极)

[应用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体的磁极具有指向性制成的,最早的指南仪叫司南。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问题]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呢?看看下面的实验,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演示]多媒体。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应用]它是检验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原理之一。

(二)磁化

[问题]一个钢棒原来没有磁性,怎样使它现在具有了磁性呢?

[演示]钢棒原来没有磁性,在一条形磁铁靠近它时,它能单独吸引一些小的铁屑,说明就具有了磁性。

很明显它原来没有磁性,现在获得了磁性。我们把像钢棒一样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结论]能够被磁化的材料叫做磁性材料。如钢、铁等。

[应用]阅读自然科学史。(见幻灯片)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磁现象,理解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现在大家知道课前我们所听到的两个故事的原因了吗?

篇8:《磁现象》教学设计1

《磁现象》教学设计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磁现象》教学设计 1 磁现象》

课题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习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 目 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标 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 磁性、磁化的概念,磁体间的 学习重点 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方式 教具与 铁架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磁针、铁屑、铁钉、多媒体 媒体 教 内容与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min)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min) 〖师〗上几章我们学习了“电”的知识,知道了电流、电压和电 学 阻的概念,并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现象进行了解释,下面我们 要学习一个与电联系非常紧密的现象,那就是“磁”现象,我们 把这一章叫做电与磁。(板书课题) 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 程 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 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 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 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 序 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

- 1 -

第九章:电与磁

第一节:磁现象

3.了解磁化现象。

学习难点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现象

设计 学生活动 依据

师生讨论、 回答

加强知识 间的联系

利用故事 学生听讲、 思考 引起学生 的兴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成触礁沉没。 学习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了。(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进入新课, (一)磁现象(20min) 磁现象(20min) 1.磁体:有一种物体,本身就有吸铁的性质,我们把这类的物 体叫做磁体。(结合故事一) 2.磁极:在磁体上,不同部位吸铁能力是不同的,我们把吸铁能 力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体上一般有两个磁极。 【演示】 条形磁铁对铁进行吸引, 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 多少。 【问题】磁铁的不同部位,对铁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 【结论】磁铁的两端对铁的吸引力大,中间小,所以我们把磁性最 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练习】有两根外形一样的钢棒,甲靠近乙的中间有吸引力,而乙 靠近甲的中间则没有吸引力, 试判断哪根钢棒有磁性, 哪根没有磁 性? 学生回答 小知识后 紧跟练习, 可以及时 巩固所学 3.磁体的指向性: 【演示】 把

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发现它的一端总是指 南,另一端总是指北。 于是人们根据这个现象,将磁体的两极进行命名: 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 极); 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N 极)。 〖介绍指南针〗 指南针就是一个小磁针。 1.它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它对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渗透思想教育。 学生观察并 回答问题 知识 指向性为 定义两极 打基础 学生观察、 并回答 尽量增大 实验的可 见度 学生回答我 们生活中的 一些磁现象 关注身边 的物理现 象

- 2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郑和下西洋〗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演示】 把两块条形磁体的不同磁极互相靠近大学网, 观察它的转动情况。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应用】检验物体是否是磁体的又一方法。 (二)磁化(10min) 磁化(10min) 【问题】条形磁体是钢做的,原来没有磁性,怎样使它现在具有了 磁性呢? 1.使它具有磁性的方法很多,但很明显它原来没有磁性,现在获 得了磁性,我们把它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演示】钢针原来没有磁性,在磁铁上按一定的方向摩擦几下,它 就具有了磁性,能单独吸引一些小的曲别针。 软铁原来也没有磁性, 在软铁上方旋转磁铁, 此时软铁具有了

师生讨论 增强民族 自豪感 学生观察 宜用两个 大小相似 的磁体做 实验, 否则 条形磁体 容易把小 磁针磁化

吸小曲别针的.性质,则软铁具有了磁性,可将磁铁取下后,软铁就 学生观察思 不再能吸引曲别针了,就表明此时它又失去了磁性。 【结论】能够被磁化的材料叫做磁性材料。如钢、铁等。有的磁化 后能长时间保持磁性, 我们称之为硬磁性材料; 而有的磁化后不能 长时间保持其磁性,我们将其称之为软磁性材料。 磁卡、录音带、钢、铁,它们原本没有磁性,它们在磁体与电 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 并能长时间保持, 它们是硬磁性材料还是 软磁性材料?播放视频《磁化现象》。 【问题】软磁性材料有什么用途吗? 学生讨论、 考

为讲硬磁 性材料和 软磁性材 料打基础

培养学生 一分为二 看问题的 意识

可以用于电磁铁的铁芯, 需要有磁性时就有, 需要它无磁性时就无, 回答 非常听话,应用也很广泛。 2.磁体的分类: (1)按磁体的来源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 天然磁体:就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磁体。 人造磁体:经过人们加工而成的磁体。 (2)按形状来分可分为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 师生讨论

有对事物 科学分

- 3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条形磁体:长条形状的磁体。 蹄形磁体:马蹄形的磁体。 小磁针:针状的磁体。 (3)按磁化后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永久性磁体和暂时性磁体, 也叫硬磁体和软磁体。 (三)思考与练习(略) 思考与练习(

的意识, 培 养分析问 题的好习惯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明确了一些关于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知道了磁体、 小 结 磁极、磁化。 磁体按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若干类,磁极只有两个,是根据其指向性命名的,磁化的现象 也很多,生活中已把它作为记录信息的一个载体看待、使用了。 作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 业

教学 流程

第一节 磁现象 板 书 设 计 一、磁现象 1.磁体; 2.磁极(南极、北极); 3.磁体的指向性;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的过程。 该课内容较多,比较零碎,各部分知识内部联系比较紧密,环环相扣,需要我们明了知识 课 内容间的逻辑结构,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尽量排好顺序。 由于磁现象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起来不会存在什么大 后 的困难,但它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的还不统一,所以加强演示实验还是很有必 要的。 反 对于生活中一些记录磁信息的东西,学生比较新奇,他们见得也不多、不全,我上课时都

- 4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拿一些磁带之类的东西展示,学生的兴趣能得到很好地提高,这是个省力又能取得不错效 思 果的方法。

- 5 -

篇9:磁现象的简单教学设计

磁现象的简单教学设计

一.地位

本章书的知识点比较独立,但仍需要基础的电学知识,而且也是为下一章《信息的传递》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章知识和应用在现代社会中相当重要,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除了“磁现象”知识简单易懂外,,其他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教材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理论要求不高,整章书的总体要求处于初级水平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从实验事实出发,归纳概括概念、规律的能力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教师可是多设计小实验,让学生能充分的`动手动脑的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物理的快乐。

二.主要内容

本章书主要讲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的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其实可分为三条线路:一是磁体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引出生活中的应用电磁铁;二是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从而引出生活中的应用电动机;三是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于发电机。

三.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揭示电和磁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让学生在已有电

学知识的基础上探究“电生磁”和“磁生电”的辩证关系,是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奥妙。本章书的难点是技术应用方面:电磁继电器、电动机的换向器作用,发电机的原理。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组织学生动手探究活动达到课程目标中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四.实验说明

本章知识的趣味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可根据学校的资源安排多个小实验,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按照书本的基本要求,分组探究实验有3个,演示实验7个。小型电动机的模型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让学生比赛自己的电动机的转动效果,给学生成功的愉悦感。

篇10: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关于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二)教具

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镍币,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等。

(三)课前准备

以上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在家里准备,上课前检查准备情况,学生在家里不容易找到的器材如各种磁铁、镍币等,教师加以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将实验器材放好,供课堂实验用。

(四)教学过程

1.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指南针有什么作用?

(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些。板书:第一节

2.进行新课

(1)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提问:磁铁具有哪些性质?它只能吸铁吗?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行探索。

学生实验: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钢锯片、镍币、铜片、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

(磁铁能吸引铁制物质,能微弱地吸引镍币)

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板书: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下列实验。学生实验:把一些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教师归纳并板书:二、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先用线将条形磁体悬挂起来,使它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再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

提问: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

(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教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板书: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出示司南的挂图和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学生实验:把一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先慢慢地接近吊起的N极,再慢慢接近吊起的S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

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2)研究磁化现象

提问: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按课本图115那样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提问:

铁棒原来有没有磁性?(没有)当用磁体慢慢从上部接近铁棒时,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铁棒能吸引下面的铁屑)这说明什么?(说明铁棒也获得了磁性)

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板书: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

重做上面的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

提问:当磁体拿掉后,铁棒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这说明什么?(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

教师指出: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提问:除了钢、铁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作磁性材料?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呢?向学生展示录音带、磁性卡等,介绍这些磁性材料的应用。

3.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4.练习

有一条形磁体的N、S极的标记模糊不清了,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将它的两极判别出来?

5.布置作业

课本上的本章习题第1题。

篇11: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磁体、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用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

3. 知道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4.通过小组研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树立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5.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磁体的性质,磁极的.概念

教学难点:用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

使用器材:1元硬币、5角硬币、5U型磁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由于秦始皇曾经有几次遇刺,关”

学生实验:试试你桌面上的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探究活动1:磁体能够吸引什么物质呢?

探究活动2:请利用所给的器材探究磁体上各个部分磁性的强弱?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磁性的强弱?

总结:

(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在磁体的两端。

(2)规定: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N极。

篇12:《磁现象》教学反思

我校科学精品课程《磁铁的力量》在学校相关教师的努力配合下已经顺利进入了授课环节,今天完成了第一节录像课——“有趣的磁现象”。作为授课教师,我应该积极做出课堂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培养学生能够用表格如实地记录实验,并尝试分析得出结论。

2、知道磁铁能吸起哪些物体。

3、知道磁铁哪部分磁性最强。

4、明白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5、了解磁铁隔着物体能否吸引铁质物体。

6、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课的重点是:明白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难点是:实验过程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

本课设计主要是以小组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探索课的主要知识要点,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动手实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跟着教师的引导积极思考及探索每一个问题,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掌握的与磁铁相关的知识提出来与大家相互交流学习。教师在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时,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的方法也显得比较清晰突出,能够比较圆滑地让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经过课后反思,本课也还有相关的问题存在,分别是:

1、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有时表情过于严肃,这样可能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课堂气氛。

2、教师在讲解时的语言文字组织还需要提高。

3、在实验过程中,经教师观察发现,有些学生只是看着其他学生进行实验,自己不参与,不动手。这样会使学生养成越来越懒散的坏习惯,不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对此问题,教师应该在实验之前就要求学生必须每个人都参与实验,亲手实验、感受实验,并加于监督。

4、在小组实验汇报之后,虽然学生汇报地很好,内容语言都很流畅,但教师都应该给予相应的点评,不能觉得回答地好就不必给予点评,这样会使在下面听实验汇报的学生理解比较模糊,不知道对还是不对。因为老师没有清楚的点评。

5、在进行磁铁隔物吸铁质物体的时候,有个学生发现磁铁隔着眼镜也就是隔着玻璃的时候,也能吸住曲别针。教师在向全体学生小结、点评的时候只是通过讲解的方式来告诉大家这个现象,但现在觉得在教师小结、点评的时候,更应该让这位学生将这个现象上来演示给大家看,这样有更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做到了眼见为实的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课后反思,希望自己在下来的课堂中能够记住这些缺点,给以克服!让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显得得更加成熟,更加完美!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优秀教案

高一物理《磁场 磁感线》教案与物理考试注意事项

初二物理电与磁学习口诀总结

物理教案-电磁感应现象

电和磁物理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电生磁教学设计

物理磁生电教学反思

《电和磁》的教学反思

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电和磁》教案设计

《磁现象》教学设计
《《磁现象》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磁现象》教学设计(共12篇)】相关文章:

光现象初二物理教案2023-04-0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说课稿2023-07-16

电和磁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022-08-12

磁场作文2023-07-16

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教学设计2022-12-28

磁场教案2023-11-16

磁生电教学设计人教版2022-05-07

教学片段设计2023-06-16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测试题和答案2023-03-19

人教版化学片段教学设计2022-10-0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