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时间:2022-04-30 13:03:39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相隔如重山”为你分享18篇“《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1:《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读懂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题目《认字认半边行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2.学习课文,看看行不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新出现的词语,多读几遍,并从中找出要认识的字读一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识。

(1)先组词,再认生字。

(2)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读准字音。

翘舌音、后鼻音:证、症、帐、胀、账、长

多音字:长zhǎng(长大)cháng(长短)

(4)引导点拨,识记生字。

①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同学间互相补充、启发。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5)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中,朗读课文,读正确。

3.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的生字卡片,分别口头组词。

(2)同桌读,互相纠正,开火车读。

(3)指导观察,总结规律。

“火”当部首时,第四笔是点。

左右结构字: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字:上短下长

独体字:注意写在田字格中间。

(4)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读课文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

2.养成查字典识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养成查字典识字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养成查字典识字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哪些字和它的偏旁的读音一样?

(伴、拌、绊、证、政、症)

(2)你也能举出这样的字吗?(福、辐、幅、蝠)

师:这字是部首不同,音相同。

(3)哪些字和它的偏旁的读音非常相近?

(饱、抱、胞、苞、泡、跑、炮、帐、胀、账、张、长)

(4)类似这样的字你们学过吗?(请、情、清、晴、睛)

师:这些字是部首不同,音相近。

(5)路路找到了什么窍门?(认字认半边)

师:路路的这个小窍门管用吗?

2.齐读第二自然段。

(1)发生了什么事,路路觉得“认字认半边”不管用?

(“涸”读成了“固”,“涸”字和它的偏旁读音完全不同。)

(2)你们也曾有过这样的事吗?

(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佝、枸”,不念“句”)

(3)你们说“认字认半边”行吗?

3.读第3-5自然段。

(1)为什么有的字可以认半边,而有的字却不能呢?

(2)齐读爸爸说的话。

(3)我们要怎样认字?(查字典)

三、师小结

“认字认半边”可以帮你们认一些字,但是大多数是不能用这种办法认的,不然就会闹笑话。今后,我们遇到这样的字,要查查字典。

四、作业

查查字典还有哪些形近字的读音一样,读音相近,读音完全不同。

板书设计

认字认半边行吗

不行 要查字典

教材分析

“识字三”通过路路识字只认半边闹出笑话的经历。告诉学生认识新字要注意查字典。

教学要求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读懂课文,掌握同音,音近字的识字方法。

3.养成查字典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掌握识字方法,养成查字典识字的习惯。

教学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掌握识字方法,养成查字典识字的习惯。

[《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2:《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课型:识字课

教材分析

“识字三”通过路路识字只认半边闹出笑话的经历。告诉学生认识新字要注意查字典。

教学要求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读懂课文,掌握同音,音近字的识字方法。

3.养成查字典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掌握识字方法,养成查字典识字的习惯。

教学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掌握识字方法,养成查字典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读懂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题目《认字认半边行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2.学习课文,看看行不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新出现的词语,多读几遍,并从中找出要认识的字读一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识。

(1)先组词,再认生字。

(2)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读准字音。

翘舌音、后鼻音:证、症、帐、胀、账、长

多音字:长zhǎng(长大)cháng(长短)

(4)引导点拨,识记生字。

①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同学间互相补充、启发。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5)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中,朗读课文,读正确。

3.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的生字卡片,分别口头组词。

(2)同桌读,互相纠正,开火车读。

(3)指导观察,总结规律。

“火”当部首时,第四笔是点。

左右结构字: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字:上短下长

独体字:注意写在田字格中间。

(4)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读课文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

2.养成查字典识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养成查字典识字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养成查字典识字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哪些字和它的偏旁的读音一样?

(伴、拌、绊、证、政、症)

(2)你也能举出这样的字吗?(福、辐、幅、蝠)

师:这字是部首不同,音相同。

(3)哪些字和它的偏旁的读音非常相近?

(饱、抱、胞、苞、泡、跑、炮、帐、胀、账、张、长)

(4)类似这样的字你们学过吗?(请、情、清、晴、睛)

师:这些字是部首不同,音相近。

(5)路路找到了什么窍门?(认字认半边)

师:路路的这个小窍门管用吗?

2.齐读第二自然段。

(1)发生了什么事,路路觉得“认字认半边”不管用?

(“涸”读成了“固”,“涸”字和它的偏旁读音完全不同。)

(2)你们也曾有过这样的事吗?

(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佝、枸”,不念“句”)

(3)你们说“认字认半边”行吗?

3.读第3-5自然段。

(1)为什么有的字可以认半边,而有的字却不能呢?

(2)齐读爸爸说的话。

(3)我们要怎样认字?(查字典)

三、师小结

“认字认半边”可以帮你们认一些字,但是大多数是不能用这种办法认的,不然就会闹笑话。今后,我们遇到这样的字,要查查字典。

四、作业

查查字典还有哪些形近字的读音一样,读音相近,读音完全不同。

板书设计

认字认半边行吗

不行 要查字典

教学反思

[《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3:《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认识“秘、偏、拌、绊、症、胞、苞、帐、账、泊、固、级”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认字不能所有的字都认半边,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

学习重点、难点:识字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 自主发现

1、老师知道班上有很多识字大王,下面老师出示一些字,你能很快说出它们的读音吗?

出示:哥 歌 下 吓 永 咏 及 级

2、学生拼读后观察每组字的特点(这些字和它偏旁的读音一样)。

3、上面出示的这些字只要认半边,它的读音就对了,是不是其它的汉字也照这样的方法去认呢?(教师随机板书课题)

二、点拨指导 自主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齐读课文,留意之前自己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地方。

3、(出示本课要认识的字)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2)去掉拼音,你还会认吗?(开火车认读,看哪列火车开得最快、最顺)

(3)玩“生字扑克”的游戏。(利用生字卡,在课堂上小组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如遇到不认识的字,先把字放在一边,等打完后,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4)从你们做游戏的情况看,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认得好,有些小朋友就有点困难。能否把你记字的好方法告诉其他同学。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先小组交流,再个别汇报)

(5)学生说记字方法。

A、编字谜

古时候有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出不来。(固)

B、换偏旁的方法

伯--泊 极--级 篇--偏

C、动作演示法

用手做搅拌鸡蛋的动作。(拌)

用绳子绊住一个人的脚,使他走路不方便。(绊)

D、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来记“证、症”“胞、苞”、“帐、账”。

例:一个人生病了,就会表现出一些症状,所以“症”字是病字头。

证人给别人做证时总是先把自己看到的,知道的说出来,所以是言字旁。

E、加一加、减一减

秘字是“禾”字加“必”字组成的。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说出这么多识字的好方法,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运用这些识字方法去认识更多的汉字。)

4、巩固识字。

5、指名读课文

6、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导出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观察插图1

A、路路发现了什么秘密?是怎么发现的?

B、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半:伴 拌 绊 音同

正:证 政 症

长:帐 胀 帐 音近

包:胞 泡 炮

C、出示路路发现的秘密

(1)字和它偏旁读音一样

(2)有些字和它偏旁的读音相近

过渡:路路找到了认字的小窍门,多好呀,以后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是不是就可以用这个方法?

三、合作交流 自主领悟

1、每合作小组发一张牌,完成上面的加部首练习,做完后读一读

a、人( ) 青( ) b、火( ) 巴( )

京( ) 马( ) 下( ) 只( )

2、通过练习,你们觉得认字认半边行吗?(有些字可以,有些字就不行),其实,路路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也用认字认半边的方法,结果却闹出一个笑话。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是个什么笑话?

3、齐读第2自然段。

4、观察插图2。

(1)路路为什么脸红?(2)你边来读读这张海报试试?(3)路路为什么会闹这个笑话?

5、教师随机板书:固:涸(hé) 白:泊(pō)

6、生活中你有读错字的经历吗?说说看

过渡:满脸疑惑的路路回到家,会问爸爸什么?爸爸又是怎样对她说的?

7、默读课文3-5自然段

你从路路爸爸的话里明白了什么?(认字不能认半边,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

四、再读课文,记住路路闹笑话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五、拓展课化 自主评价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如:有的字能认半边,有的字却不能

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要多查字典

2、完成课后查字典“认一认”的练习

[《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4:《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案例及教学心得体会

在教学《认字认半边行吗》一文时,将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秘、偏、拌、绊、证、症”等14个会认字,会写“证、抱、报、泡、炮、级、管、固”8个生字。2.指导学生会从音、形、义记忆生字。教学重难点是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识字,弄清形声字的特点,掌握一些识字记字的方法。2.指导写好字,教会学生养成会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的习惯。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真不错!你们把一位小客人也引来了,猜猜,是谁?(出示课件2路路图)你们大声叫她的名字,她呀就会出现在你们面前。

2、师:(戴头饰扮演路路)大家好,我叫路路,很高兴今天来和你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吗?

3、我先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好吗?(出示有海报的课件3)

4、师:有一次,学校帖了一张海报,同学们都围上去看,我也挤了进去,还大声读了起来。“今天下午……(点击笑声)

4、(师不解的表情)同学们为什么笑我呢?哪里读错了?(出示课件4引出生字)原来我读错了真不好意思,那你们来当小老师教我读一遍,好吗?(学生读一遍海报5)(谢谢你们的帮助,我再也不会读错了。)

6、你们想知道我为什么会把“涸”读成“固”把“泊”读成“白”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识字三《认字认半边行吗》,你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大家打开课本104页,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读)你们能从书中找到这些字的读音吗?(出示课件6)你们从这些字里发现了什么?(有些字加形旁后读音与声旁读音相同或相近)

2、师:于是路路就找到了认字小窍门:认字认半边。(板书:认字认半边)可是从刚才的小故事中,你们认为认字认半边行吗?(板书:行吗?生答,板书:不行!)你们能教教我再遇到生字怎么办?(板书:勤查字典)

3、听说同学们都是识字大王,字典老师让我带来一副生字扑克牌考考你们。小组长带领组员打牌吧,比一比哪个小组打得又快又准。预备,开始!(小组学习会认字)

4、师:有不会打的牌吗?(教读)那我们来开火车读字吧!(出示课件7我会读)(去掉帽子还会读吗?)(出示课件8)

5、同学们的火车开得真快真好!字典老师还准备了小字谜,(出示课件9)(让学生猜出一类字)(出示课件10“证、抱、泡、炮、管、固、报、级”)

6、师:这些就是我们交的生字新朋友,来,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读生字)这个朋友叫什么?(重点读“证”)

7、新朋友都认识了,你们会用他们组词吗?请选一个组词。

8、同学们的词语真丰富。奖励你们一起来玩打气球游戏。(出示游戏课件12:打气球)

9、同学们打的真准。字典老师又出了个难题(课件13出示选“抱、泡、炮、报”填空)。

10、轻松一下大家一起来个拍手读顺口溜怎么样?(出示课件14顺口溜)(“包”字加不同偏旁组字)

11、(出示课件15生字“证”)问:看,谁来凑热闹了。“证”字怎么写才好看?(左窄右宽)(师书写“证”言字旁长得瘦得写细长,正字短竖和中间的断横分别写在横中线竖中线上)(出示课件16生字“抱、报、泡、炮”)这几个字也要写得左窄右宽。

12、瞧,谜语又出现了。读读猜猜谜语(17管)请同学们仔细看(课件18演示竹变成部首)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19)管字怎么写?(生书空)

12、(出示课件20)我们来写这8个字宝宝吧!看谁写得最漂亮!(播放音乐学生写字)写好评议。

三、师总结。

附板书 : 勤查字典

认 怎

字 么

认 认

半 生

边 → 行吗? → 不行!→ 字

[教学反思感悟]:

在教学这节课后,我反思我做到了三点:

1、 灵活运用识字方法。

二年级的学生因有一定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大大提高了,而且学生天性好奇、好胜,富有个性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如:你怎样记住这些字,你有什么记字好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吗?富有个性的灵活的识字方法层出不穷,如加法识字,换偏旁,猜字谜等等,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懂得了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2、在游戏中识字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为保持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如打气球,玩生字扑克牌游戏等,让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识记了生字。

3、注重在低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玩生字扑克牌游戏,在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中,更能体会到识字的快乐,也激发了识字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真正做到让学生人人 参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共同进步。

不足的地方是在教学时不能面面俱到,识字课应加强从字的音、形、义引导学生识记,还要学会正确地用字,以后继续加强训练。

[《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5: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反思

该如何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是我一直在探索并追寻的目标。几次磨课下来,始终感觉欠缺点什么,最后,在吴**、刘**、汪**等老师的帮助和指点下,终于在上课前一天晚上将环节定下来,尤其是PPT的最后定型,让我真正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因为之前自己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通过向同仁们学习和请教,有了一点小进步,由衷地感到:有时,不逼自己一把,可能永远就只能原地踏步!

课堂中,我先为孩子们讲一个关于形近字的小故事,让他们明白要部首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由“半”和“正”派生出的两组同音字,引导孩子观察,总结出“认字认半边”的小窍门,然后再通过“长”和“包”派生出的音近字,再次验证可以“认字认半边”,不断给孩子挖坑,当奖励他们看电影《干涸的湖泊》时,孩子就很自然地掉进了前面挖好的坑里,这时,孩子才幡然醒悟:原来不是所有的字都可以认半边。这时,让孩子们找出能正确识字的'好方法:查字典,这样就很自然地突破了难点。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查字典比赛的方式,让孩子巩固部首查字法查不认识的生字的技能。整堂课以闯关为主线,通过自主、师友、小组等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微课、录音等现代信息化手段突破难点,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既完成了识字任务,提高了识字的积极性,又让他们明白了遇到不认识的字尽量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

但是,整堂课感觉部分孩子的积极性还没能完全调动起来,没能达到我想要的课堂气氛及其活跃的效果,这跟我没能很好地发挥过渡语、提示语的作用,同时,我自己也没能将自己调整到完全亢奋的状态有关。另外,课堂中,有部分孩子课堂行为比较随意,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规范孩子的行为,给课堂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篇6:语文s版《认字认半边行吗》课堂教学反思

语文s版《认字认半边行吗》课堂教学反思

1、灵活运用识字方法

二年级的学生因为有一年级和二年上期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大大提高了,而且学生天性好奇、好胜,富有个性化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如:你怎样记这些字?能把你记字的好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吗?这些问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富有个性的灵活的识字方法层出不穷。如动作演示法、换偏旁的.方法、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 ,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来记住汉字等等。让学生在独立识字的过程中,交流了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在游戏中识字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东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学中要创设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如开火车认字游戏,玩生字扑克的游戏及小组合作转风车的认字游戏,都让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识记了很多生字。

3、注重在低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合作的世界,也是一个竞争的世界,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是非常必要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三条也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到讨论交流的阶段,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还处于简单的雏形状态,但在课堂上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在识字的环节中,我让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及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玩生字扑克和转风车的游戏。学生在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中,更能体会到识字的快乐,也能激发他们识字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明白认字不能认半边这个道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先每个合作小组发一张卡片,小组完成上面内容后读一读,学生读完后可能有所发现,在些字认半边可以,有些字认半边就不行,然后再进行小组汇报。通过这样自主探究的学习,学生可能更容易明白道理,而且课堂上真正做到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共同进步。

篇7:《小池》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白山小学 景歌

教材分析

《小池》是七言绝句,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写小池环境的幽静美丽。细细的泉水从泉眼里悄然无声地流出来,好像泉眼很爱惜它们,舍不得让它们多流一点。一片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爱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写小池生机勃勃的景象。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水面,马上就有蜻蜓落在上面了。“小荷”与“蜻蜓”相依存,“才露”与“早立”相呼应,有动有静,点出自然景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小池” 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师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读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吟咏春天

孩子们,伴着春风,随着春雨,春姑娘来了,她吹红了桃花,点绿了柳树,大地立刻成了一幅五彩的画。有多少诗人用他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我们来背背。(学生背诵春天的诗,复习上节课的《咏柳》。)

2、(看图)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先一个一个说,再连起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小荷花池、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蜻蜓。

3、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用一首小诗描绘了他见到的这个初夏的荷花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小池

杨万里

强调“池”是翘舌音,小池就是图中的荷花池。

学生读课题。

介绍作者。

1、 学生复习《咏柳》。

2、 看图,思考回答。

3、 学习诗题,了解作者。

由复习上节课描写春天的诗自然过渡到这节要学习的描写夏天的诗,通过语言上的惯性,保持浓郁的诗意氛围。再由生动的表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古诗学习的困难也就分散了一半。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

1、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2、学生自由读诗。

3、检查自读及识字情况。板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教师重点指导:

惜,xī,11笔,左右结构,左边竖心旁,右边昔字边。

照,zhào,13笔,上下结构,下边是四点水,注意读准翘舌音。

柔,róu,9笔,上下结构,上边是矛字头,下边是木字底,注意上边“矛”的写法。

4、指名读全诗,评价。

5、全班齐读。

6、师领读。

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在诗中找出来。学生指出:泉眼、树阴、小荷、蜻蜓。教师板书:

“泉眼无声溪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引导置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读中饱含“舍不得”)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

5、男女比赛读。

6、师读三、四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荷”和“蜻蜓”的?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什么?

“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起来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

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7、、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8、全班朗读。

9、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全班感情朗读全诗并试背诵。

1、 学生自读古诗。

2、 听老师指导识字。

3、 读古诗。

4、 齐读。

5、 跟读。

1、 找诗中景物。

2、 理解诗的一、二句。

3、 朗读。

4、 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7、诗的三、四句。理解怎样描写。

8、反复读诗的三、四句。全班朗读。

9、认真听师的总结,感情朗读全诗。

本课要求识记的字词不多,但依然是重点,是学文的基础。

1、启发学生根据诗句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想象出细细的泉水缓缓地涌出,绿树茂密的树叶遮住阳光形成的树阴映照在清清的水面上的画面。从“惜”和“爱”感受作者赋予事物的情感。

2、借助生动的画面,捕捉关键的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让重点突出,使难点分散,诗意自然平铺于学生面前。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五、写字指导。

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7、、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8、全班朗读。

9、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全班感情朗读全诗并试背诵。

1、小荷渐渐长大,想知道他们在盛夏时节的美景吗?(出示满池的荷花的画面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1、强调“惜”字和“借”字的区别。“照”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

2、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1、看满池的荷花的画面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升华情感。

1、 区分形近字和难写字。

2、 练写。

感受杨万里的又一首描写盛夏荷花的诗,与本文辉映,增强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增加古诗的积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更加热爱生活,陶冶情操。

有比较才会有进步,练写才能把字写好。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小池           (杨万里)

泉眼    惜

树阴    爱

小荷    露

蜻蜓    立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 知诗题。

2、 知作者。

3、 知诗意。

4、 体诗情。

教学反思

整节课,以诗引诗,以美创美,以情激情,诗意在语文课堂上轻舞飞扬,学生在幽静的小池美景中徜徉。上课伊始,先组织学生背诵春天的诗,既复习检查上节课的内容又让学生一上课便沉浸于浓浓的古诗氛围中,而后,通过看夏天图,诗的韵味便悄然地弥漫于整个课堂,弥漫于学生的心中,打下轻松学习古诗的基调;课中,步步为营的引导,声情并茂的描绘,多彩优美的图画,再现了初夏小池的美景,把学生带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中,心为所动,情为所牵;最后古诗拓展与本文相辅相成。一节课就像一首心灵流动的乐章,似一篇文心涌动的诗篇,如一幅清新宜人的图画,引人入胜。

主线清晰,细节饱满。教学中以诗意的自然景色直观导入,设置浓郁的古诗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过程配以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重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对诗句诗意的体会,引导逐层深入,由字到词到句,环环紧扣,充分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后拓展延伸恰到好处。课如此文,清新、恬静,诗意盎然。不足是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师包办过多,教学过程复杂。

[《小池》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8:《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广西都安澄江乡八仙小学

潘凤霞

设计理念:

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是一篇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一、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读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联系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二、教学重点:

1、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2、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及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大家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这节课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坐井观天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现在,老师想先考考你们,还记得这些词语吗?(课件1出示词语)请齐读,每个词语读两遍.(生齐读)小朋友们真能干。

师:谁能用这几个词语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小鸟口渴了,想喝水。

师:你用上了“口渴”和“喝水”,谁来补充?请你说。

生2:小鸟落在井沿上,看见青蛙坐井观天。

生3:小鸟说天无边无际,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你们真了不起!

二、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理解小鸟和青蛙争吵的起因、地点。

师:对呀,故事里,青蛙和小鸟吵了起来,这次吵架是谁引起的?

生:是小鸟引起的。

师:在哪儿呢?(出示课件2)请看大屏幕,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讲到?请小朋友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生齐读)

2、引出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学习井沿。

师:青蛙坐在哪里?小鸟从什么地方飞来?落在哪?(师板书)什么是“井沿”呢?(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请小朋友们在课文插图中的井沿上写上“井沿“。井边叫井沿,帽子边叫(生:帽沿),门边叫(生:门沿),桌子边叫(生:桌沿),河边叫(生:河沿)。

师:你们的反应真是快!

3、故事里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了起来呢?

生:他们争论天有多大

师:你真能干。(板书:天有多大)课文中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三次)

第一次对话:

师: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请小朋友看看它们的第 1次对话。(课件3出示第一次对话)

师:(先出示青蛙的话)请你读,(生1读)

师: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 (问号)。

师:谁再来读读它。

生 2:(读)你从哪儿来呀?

师:你读得很流利,要是把疑问的语气送到句子里就更好了。请你读

生 3:(读)你从哪儿来呀!

师:你真会读书!读出了疑问的语气,要是把“哪儿”强调就更棒了!

生 4:(读)你从哪儿来呀!

师:真的很棒。表扬她!

师:我仿佛看见了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小鸟回答说:

生1读:(请你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小鸟从 哪儿 来,飞了 多远 ?“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这些青蛙知道吗?所以读的时候应加重语气,谁来试。

生 2:读

师:小鸟能飞得再远一点吗?请你读

生3:读

师:小鸟飞了这么远,感到怎么样了?(又累又渴)

师:请你读出小鸟的又累又渴!(生4读)

师:请再累一点再渴一点吧!(生5读)

师:谁能用“渴”和“喝”连起来说一句话?(两生造句)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吧,叫“我问你答”,好吗?我来问,你们来答。

师:你从哪儿来呀?

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师:好玩吧!和你的同桌练一练。(同桌练习)

师:老师想请两个小朋友来读这次对话。(两生读)读得真好,掌声送给他们!

第二次对话:

师:接下来呀,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更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4出示第二次对话)请小朋友们运用刚才老师教给大家的朗读方法,和同桌合作,一个读青蛙的话,一个读小鸟的话,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边读边想,从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合作学习)

师:好,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读青蛙的话,青蛙说:(生齐读--

师:从青蛙说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知道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书:像井口大)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2: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师:什么是大话?(假话、夸口、吹牛)。

师: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呢?

生:我飞了一百多里。

师:还有谁读懂了什么?

生3: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

师: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谁能把不相信的语气送到句子里。请你读

生 1: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 2:他只把句子读通顺了,不相信的语气没读出来。

师:你能试一试吗? (生2朗读)

师:读得不错,如果你再突出“别说”这个词就更好了。(生3读)

师:“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不过”可以换一个词吗?

生:只有、仅仅

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并没有一百多里远,用不着飞那么远。这句话能换另一种方式说吗?

生: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如果谁能够把反问的语气读出来就更棒了?(生4读)

师:我们再来读小鸟说的话,小鸟说:(生齐读--)

师:从小鸟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板书:无边无际)

师:天是“无边”的,是没有边的, “际”就是边缘处,“无际”形容范围非常的广阔。 “无边无际”说明天怎么样?,

生:就是天特别大,看不到边。

师:说得好!你们知道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草原、沙漠、宇宙)

师:小朋友们的知识真丰富!请你们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把这句话写在学习卡上。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生写)

师:请把你写的句子读出来。(生1读)说得好,还有不同的吗?(生2读)写得真不错。(3生读)真是一个比一个会写。

师: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小鸟可着急了,谁来当小鸟,请小鸟告诉青蛙,让它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生1读小鸟的话)

师:哦,你感觉到天大了吗?那你能把天读得再大一些吗?(生2读)

师:天真大啊!哪位小朋友敢来挑战?(生3读)

师:读得真好。你真是一只态度真诚的小鸟。小朋友们,像他一样,一起来告诉青蛙天是很大很大的!(生齐读)

师:让我们也来争论争论,男生读青蛙说的话,女生读小鸟说的话。

生:(男女分角色读)

师:你们的争论真的很激烈!可是,老师还是弄不明白,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你认为谁说的对呢?(全班举手)那么多小朋友都知道啊,全班小朋友告诉老师。

生:(齐答)小鸟说得对。

师:小鸟说的是对的,那天青蛙说的就是--(错的)

师:为什么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呢?

生1:因为它飞了很长的时间,都还没有见到天的边,所以它说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你真会想,请坐。还有没有?

生2:因为小鸟每天在天上飞来飞去,所以它懂的知识多,它就知道天很大。

师:老师从你的话里知道了,小鸟飞的地方多了,见到的东西也多,知识就多,是吗?谁还想说,你来说吧。

生3:因为小鸟每天都想看到天的边,所以他每天都不断地飞,还是没有看见边,他一天比一天懂得的知识就更多了。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让我们来帮小鸟找找原因吧。请小朋友看画面,(课件5:播放各种画面:小鸟漫游过高山、大海……) 看看谁看得最仔细,

师: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什么?

生 1: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漂亮的城市。

生2: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美丽的草原。

生3: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高高的山。

师:咦,小鸟是不是飞到天边了?小鸟还能飞过去吗?

师:小鸟真的还能飞过去,原来那不是天的边,是山把天给挡住了。小鸟飞过高山,它又看见什么?

生4:小鸟飞过高山,它看见了大大的湖泊。

生5:小鸟飞过高山,它还看见蓝蓝的大海。

师:小朋友们懂的可真多呀, 你们像小鸟一样见多识识广。是啊,小鸟飞了那么多的地方,还是没有见到天的边,所以它知道天是很大很大的,可是,为什么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生1:因为青蛙每次抬头,看到的天就有井口那么大。

生2: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哪儿也不去,看到的天就像井口那么大。

生3:因为井壁把天的其他地方都挡住了,只剩了井口大的天,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在这里井壁挡住了天,还挡住了青蛙的什么?

生4:还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师:是啊!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真可恶。这难道是青蛙的错吗?

师: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请小朋友们先抬头看看我们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怎么样的天花板?

生:我看到了整个教室的天花板。

生:我看到的天花板很大,是全部的。

师:小小实验家们,请你们再拿出纸,把它卷成一个小纸筒,再用它来看天花板,这时你看到的天花板又是怎样的?

生:现在看到的天花板很小。

生:现在看到的天花板只有这个纸筒口这么大。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的视线被纸筒壁挡住了。

师:是呀,通过实验让我们明白,正因为青蛙的生活环境和小鸟是不同的,因此它看到的天当然只有井口那么大了,那青蛙到底又有什么错呢?

生1:青蛙坐在井里,它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当小鸟告诉青蛙天很大很大的时候,青蛙还和小鸟吵了起来,这就不应该了。

师:你真聪明。还有没有?

生2: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

生3:青蛙自以为是,目光狭小。

生4:青蛙不愿意去和别人交流,见识少。

生5:青蛙不虚心学习,又不相信别人的话,它懂的知识很少很少。

师:小朋友们说好极了。所以,青蛙多年以来只见到怎么样的天?

生:井口大的天。

第三次对话:(课件6出示第三次对话)

师:现在,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青蛙的话)请你读。(生1读)

师:青蛙为什么笑了?

生:青蛙笑小鸟说的是大话。

生:青蛙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

师:青蛙是那么地肯定自己的看法,请你用肯定的语气来读青蛙的话?(生2读)

师:你读出了肯定的语气,如果再读出青蛙的自信就更完美了。请你再读(生3读)

师:真是一只自信的小青蛙呀!青蛙笑了,我们发现小鸟为也笑了,说:(课件出示小鸟的话)请你读(生1读)

师;小鸟笑谁?(笑青蛙)

师:小鸟笑青蛙什么?

生:小鸟笑青蛙错了,还认为自己是对的。

师:所以小鸟说--(你是弄错了。)这是小鸟第几次说青蛙弄错了?(第二次)

师:第一次怎么说的?读一读课文

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课件出示句子):你弄错了。 你是弄错了。

师:请小朋友自个儿读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第二句多了一个“是”。

师:你的小眼睛真尖。这一句还可以怎么说?

生:你的确弄错了。(确实、肯定)

师:所以这个“是”应读重音,谁来读一读第二句,让青蛙感觉到自己确实是弄错了。(一生读)大家一起来读这两个句子(齐读)小鸟还笑什么?

生:小鸟笑是因为小鸟想到了好办法。

师:那小鸟想到什么好办法了?

生: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师:谁来当小鸟,请把你的好办法告诉青蛙吧。(生1读)

师:小鸟是很诚恳的,要读得稍慢些,读出恳切的语气,谁愿意再试试?(生2读)

师:请再恳切一些吧!请你再读,(生3读)

师:多诚恳的小鸟呀!我们也来读一读吧,请第一第二组读青蛙的话,第三第四读小鸟的话。(生对读)

师:是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播放青蛙跳出井口动画)瞧!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还真的忍不住跳出了井口,青蛙跳出井口后,它看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1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忍不住跳出了井口,青蛙看见天无边无际,说:“哇!天真大呀!……”

师:你说得真精彩。

生2: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师:多美的风景呀!

生3: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花,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

师:多漂亮的校园。

生4:它还会看到迷人的风景,还看到漂亮的城市。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5: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6: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还有没有?

生7:它看到路边堆满了垃圾,还闻到一阵阵臭味。

生8:它看到有人乱砍树木,小鸟没有了家。

师:你很有爱心.

生9:它看到坏人在捉它的同伴,拿来当下酒菜。它好伤心好难过。

师:孩子,你读懂了青蛙的心呀.

生10:它觉得外面的世界并像小鸟说的那么美,又想回到安全的井里去。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生11: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师:你的主意真不错。

生12: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

师:是个好办法。

生13:我们要保护好环境。

师:小朋友们说得棒极了!青蛙跳出了井口,不再是一只井底之蛙,而成了一只见多识广的青蛙。孩子们,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四、扮演角色,再现情境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的很棒,相信你们的表演会更精彩,老师请两个小朋友分别来扮演小鸟和青蛙,加上动作、表情,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生:(生加上动作、表情表演)

师: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表演得很棒。

师: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我们也来演一演吧,请第一第二组扮演青蛙,第三第四组扮演小鸟,开始吧。

五、总结全文 加深理解寓意。

师:小朋友们,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现在如果有人说你是坐井观天的人,你明白他在说你什么吗?

生1:他在说我自以为是。

师:能说得更完整些吗?

生2:说我坐井观天其实是在说我自以为是、目光狭小。

师:说得好。表扬他。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生3:说我是个看得少,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师:你真会想。谁还想说?

生4:他其实在叫我不要目光狭小,应该努力做到见多识广。

师:你真会思考。能把我们刚上课时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现在发现的这个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5: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它告诉我们不要目光狭小,自以为是,应该见多识广。

师:小朋友一个比一个说得好。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生1: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我以后要多学一点知识,见识要广一点。

师:你真能干。还有吗?

生2: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我以后要多出去看看,这样才不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你真了不起)谁还想说?

生3: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能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师:你学得真好,你来说。

生4:读了这个故事,我决不会做一只井底之蛙,我要努力学习,像小鸟一样,做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师:说得好,“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有些人看问题目光狭小,还自以为是。所以呀!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像青蛙那样生活在自己狭窄的世界里,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学习,还自以为是。我们应该像小鸟一样,认真学习,大胆探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9:假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下册)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

1、故事导入:

有一个故事,妈妈小时候听过,奶奶小时候听过,奶奶的奶奶小时候也听过,你们想听吗?听老师讲故事(选择《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

2、说话训练:

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想干什么?

3、板书课题:

有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枝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二、读诗歌

1、读正确:

⑴ 认读字词:

缩叹息遥远寻食哭泣健康(课件辅助显示音节)

⑵ 初读课文:

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

⑶ 抽读正音。

2、读流利:

⑴ 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⑵ 交流汇报。

⑶ 指导朗读:

诗中有三个长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课件辅助出示斜杠指导句子中的停顿)

⑷ 找规律:

“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这几个词组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

⑸ 巩固练习:

在全诗中继续寻找“( )的( )”的词组,读一读。

⑹ 积累词语:

摘录两个自己喜欢的词组。

3、读出感情:

⑴ 范读课文:

下面我们来练习读全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⑵ 学生评议:

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

⑶ 教师引导:

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动画)

⑷ 学生练读。

⑸ 游戏助兴:

《挑战自我》。

三、练说话

1、自由说话:

用“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画( )……”说话。

2、情景说话:

收听几个求助电话(无家可归的老虎、饿瘪了肚子的熊猫、渴得厉害的地球妈妈、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诗歌的语言说话。

3、朗读范文: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善良的小朋友画一对翅膀,带着你的爱,带着你的情,飞向蔚蓝的天空,飞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四、课外作业

1、请学生自己布置一个回家作业。

2、课外阅读《不要问我为什么》。

【设计说明】

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语文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尤其如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渐渐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触发情感,在读中培养学力,提升思维。本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特色:

1、展示读书过程:

学生接触文本,总要经历从不会读到会读,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先感知后理解、从默会到表达,让学生把隐藏的认识过程显现出来。

2、渗透读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化“过程和方法”,要求教师把视角中心转到学生身上。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把读书的方法渗透其中,创设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巩固。

3、明确读书目标:

语文课堂上的读书目的主要是学习语言。通过学习文中规范、精美、鲜活的语言,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语言范式,改造自己的口头语言,促进消极的语言向积极的语言的转变。

4、提高读书质量:

最理想的读书目标是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的注意中心由作者、文本转移到自己身上。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有创作新的“假如”的欲望,教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作为学习的伙伴参与其中。

[假如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下册)]

篇10:《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教学目标】

1.认识“猴、梨、将、谚、樱”5个生字,会写“拔、耐、杜、短、将、鸦、梨”7个字。认识“寸字旁”。

2.分角色朗读,表演。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表演。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契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

师:这不,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梨树。[小猴课件]

[从学生爱吃的水果导入新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并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板书课题]师:“猴”是个生字,谁能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

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

(注意“拔”右边是由“友”和“`”组成;“杜、鸦、梨”是形声字。)

3.检查读音情况。

(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猴、梨、将、谚、樱。

(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

[在认字过程中渗透汉字的知识、培养识字的能力。分析字形以会写字“拔”、“耐”、“将”、“鸦”为主。]

(3)扩充词汇,生为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4.师:现在谁能把课文读下来了?愿意读的起来。(生接龙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

[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

(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多读读。

3.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能等得及吗?

你不着急吗?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

[三个句子比较读,感悟出它们的意思相同,但表述不一样,从而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样。]

三、巩固识字、写字。

[课件展示]

1.整体观察字形:

形声字“杜、鸦、梨”的分析,与记忆。

2.“寸”字旁--耐。第四笔是“横折钩”,应一笔写出。五、六两个竖笔,右边比左边稍长些。

3.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拔、将、短、梨、鸦”等字的书写。

四、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朗读。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检验生掌握知识情况。

2.说自己记字的方法。

(二)检查朗读。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一)同学们默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都有谁和小猴说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猴听了,有什么表现?

[打出思考题课件]

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体学习。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训练眼、脑、手、口多种器官的配合,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1.第2、3自然段。

(1)生按思考题回答问题。问:有不同意见吗?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其他人谈听后感受。

[培养学生认真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学习同学有感情地读书。]

(如生感受说得不到位,师指导朗读:“猴哥”要读得快些,读出着急的语气。“怎么、才能”应加重语气,读出强调的语气。“五年”的“五”要拖长声,“年”要重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对”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太”应拖长音读。)

(4)分角色练读。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总结本段学习方法。

[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心情,体会乌鸦的着急和不解,猴子的决心。]

2.自主学习第4-7自然段。

(1)按学法,学习4、5自然段。

(2)按学法,学习6、7自然段。

[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维、理解能力,感受阅读的快乐。]

3.问:最后,小猴吃到水果了吗?(生说小猴种树的结果。)

4.讨论。

为什么小猴没有种成树?它应该怎么做才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通过讨论,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三、角色表演,加强理解。

1.自愿结合小组,分配角色,准备表演。注意:语言表达要到位,表情、动作要适当。

2.上台表演,同学评价。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如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我表现的欲望,培养自信心。通过表演把所学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加深理解、积累,灵活运用。]

四、放飞想象,拓展思维。

师:小猴子接受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它又开始种树。乌鸦看见了飞过来劝它。如果你是小猴子,会怎么说?怎么做?

[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锻炼,想象得到开拓,认识得到升华。]

五、作业。

回家给家长感情朗读,或表演。

[《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11:《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猴、梨、将、谚、樱”,会写“拔、耐、杜、短、将、鸦、梨”七个字及“拔掉、耐心、乌鸦、梨树”等词语,认识寸字旁。

(2)分角色朗读。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读、书写扩大识字量。

(2)在朗读中认识猴子的错误。

3、情感价值观。

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

内容分析:

《猴子种树》是一篇含有深刻哲理的故事,猴子先种梨树,听信乌鸦的话改种杏树,又因喜鹊的进言改种桃树,最后又听信杜鹃的话,种了樱桃,结果一事无成。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农谚的意思,读懂猴子的行为是可笑的,愚蠢的,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对别人的话语言听计从。

学生分析:

学生普遍年龄小,大多7岁多,有的6岁。识字不多,阅读量不够大,知识面窄小,部分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久,需要老师用多种方法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的浓郁兴趣。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我在复习词语的时候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拍手按照节奏读词语。在新授的时候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设计了合理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理解课文,自主合作探究课文。针对小学生喜欢表现的特点,我设计了自编自演童话剧环节。

老师板书的时候学生做什么呢?我还教育孩子养成跟着老师的板书书空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孩子的手、眼、心、脑都动起来,更有利于掌握文章的主线、汉字的笔顺、词语的识记。

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1、导入。

2、学习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指导书写。

5、作业。

第二课时:(录相课里上的是第二课时)

1、导入(复习词语)。

2、初读课文。

3、讲授新课。

4、改编童话剧。

5、发散提问。

6、课外作业。

教学形式可以采用表演式,从中感受到猴子的可笑。

第二课

教具准备:见后面附2

教学过程:

课前课件

一、导入(复习课文内容入手,复习词语)。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猴子种树》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12《猴子种树》

3、齐读课题。

4、复习词语(先开火车认读,然后拍手齐读)。

猴子乌鸦麻雀杜鹃梨子杏子桃子樱桃耐心农谚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拔掉将来长短

5、这课讲了什么故事?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抓中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这篇课文写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假思索,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故事。

(2)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梨树苗快成活的时候,乌鸦对它说:“梨五杏四”,猴子拔掉了梨树,改种杏树。喜鹊又对猴子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拔掉杏树改种桃树,杜鹃说:“桃三樱二。”猴子又拔掉桃树改种樱桃树。最后,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师设问:为什么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1--3自然段。

1、请大家看1--3自然段,说说猴子首先种了什么树?(板书:梨树)

出课件:梨子图片

2、猴子是非常精心地照料梨树苗的,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又浇水,又施肥……)

3、正当梨树快成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看课件:乌鸦和猴子的朗读动画。

4、乌鸦飞来了,干什么?说什么?谁来把乌鸦的话读一读?乌鸦这句话该怎么读?同学们看他读得怎么样?(板书:乌鸦)

乌鸦这段也读得很好,好像一只多嘴的乌鸦在呱呱。

“猴哥,猴哥”是喊的,要快读,读得好。读出了劝说的语气。

5、看课件:用“耐心”说话。

(1)读这个句子。

(2)想想我们一般在哪些情况下用耐心这个词语,“你有这个耐心吗?”是什么意思?梨树要五年才结果,你等不起的意思。

(3)设问:在哪些方面可以用耐心这个词语呢?

写作业需要耐心;事情多而杂的时候,需要耐心;我们学本领的时候需要耐心。如:我们学弹琴的时候,要有耐心才学得好。

请同学们仿照这句用耐心说话:

A、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背书、写话、读书,写字,我都一样一样耐心地做完了。

B、我常常犯错误,老师总是耐心地教育我。

(4)齐读这一句话。

6、农谚“梨五杏四”是什么意思?说说看。(梨树要五年才能结果,杏树要四年才能结果。)

7、猴子听了乌鸦劝告的话,猴子怎么想?怎么做?我们看课本是怎么写的?(对,五年太长,我也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板书:杏树)

8、课件:拔掉梨树改种杏树的录相或图片

9、“猴子一想”可理解为没怎么想。人家说,马上做。

10、朗读指导:

“对”读得快,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猴子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应该读出猴子的急噪心情。

11、1--3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女孩子读猴子,男孩子读乌鸦,老师读叙述部分。

(二)合作学习4--8自然段。

老师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出课件:合作学习要求

合作学习要求:

1、自读(4-8)自然段。(体会猴子与小鸟的对话)

2、说话:

正当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于是,就拔掉________改种____________。

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一)第4--5自然段。

1、一个同学按照句式要求说说4、5自然段。

2、出课件图:桃子猴子与麻雀对话的动画。板书:麻雀杏四桃三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把猴子、杜鹃的话画出来对读。

二)检查6、7自然段。

1、按照说话要求汇报6、7自然段。

2、出课件桃图动画。板书:桃三樱二读议

3、分角色朗读。

4、把猴子与杜鹃的话画出来对读。

三)学习第8自然段。

1、猴子改种樱桃树,结果怎么样?全班齐读8自然段。(要读出猴子失望的语气)

2、猴子种梨树、杏树、桃树都成活,为什么种樱桃左等右等不见成活呀?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得不来)

3、说得好,你从哪儿知道的?(书)老师相机表扬:多读书就是好!

(三)学习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1、老师小结:因此,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2、课件:左等右等的课件。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一事无成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1)要有耐心,自己看准的事,不要嫌时间长。

(2)A、有的说喜欢。

(3)B、有的说不喜欢。

老师引导他们说出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

猴子很勤劳,不断种地。

猴子没有耐心,不断地拔掉树又种上树。

猴子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它就听什么。

(4)乌鸦、麻雀、杜鹃,大家怎么看?

乌鸦、麻雀、杜鹃不应该这样说,应该给猴子以鼓励。

课件:猴子的想法(三句话)

A、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

B、对,四年太长了,我也等不及。

C、对,三年也太长,我还是等不及。

(5)板书:听信人言没有耐心

5、齐读课文。

(五)改编童话剧。

1、自编自演童话剧,评最佳演员。

2、一组表演。

师:老师只可以叫一个小组来表演,你们都当评委,评出最佳演员。

一个孩子介绍:今天我们自编自演童话剧。XX扮演猴子,XX扮演乌鸦,XX扮演麻雀,XX扮演杜鹃,

3、评童话剧奖。编得好不好?谁是最佳演员?

4、发奖。

奖牌(忽略了发奖)

(六)发散提问。

1、师: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猴子种树这样的事吗?

生:

A、妈妈说有人做生意,先摆小摊买醋萝卜,后来买服装,再后来又开餐馆。没有耐心,总是不善经营,人家做生意都赚钱发财了,他却没有赚钱,还亏本了。

B、一个同学学习特长,先学习唱歌,认为唱歌天天吊嗓子,很辛苦;然后改学画画,没学多久,觉得画画也不容易;后来改为打球,觉得打球也很累也不想学了……人家学画画的都参加画展了,学打球的也成了篮球队队员,他什么特长也没有学成。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贪图眼前利益,一心想着省事的人,最终,一无所获。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自己看准的事,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功。

做事要有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七)课外作业。

收集农谚。

(八)下课。

下课课件。

附1:

板书设计:

12、猴子种树

梨树 乌鸦

杏树 喜鹊 一事无成 没有耐心

桃树 杜鹃 听信人言

樱桃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附2:

一、第二课时的课件准备:

课件名称:12 猴子种树

二年级第四册12课

版本:小学语文S版

执教:樊群芝

制作时间:4月7日星期一

课件内容以及操作过程:

课件:首页音乐循环(课前使用)

课件:自由朗读课文的课件显示

课件:猴子与乌鸦的动画

课件:“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

课件:猴子拔掉梨树改种杏树的动画。

课件:猴子与麻雀的动画

课件:猴子与杜鹃的动画

课件:课本剧表演:演一演

课件:三种水果图。

课件:下课

二、头饰:猴子乌鸦麻雀杜鹃

三、其他道具:小铲子小桶子

[《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12:《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核心提示:【教学目标】 1.认识“猴、梨、将、谚、樱”5个生字,会写“拔、耐、杜、短、将、鸦、梨”7个字。认识“寸字旁”。 2.分角色朗读,表演。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

【教学目标】

1.认识“猴、梨、将、谚、樱”5个生字,会写“拔、耐、杜、短、将、鸦、梨”7个字。认识“寸字旁”。

2.分角色朗读,表演。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表演。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契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

师:这不,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梨树。[小猴课件]

[从学生爱吃的水果导入新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并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板书课题]师:“猴”是个生字,谁能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

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

(注意“拔”右边是由“友”和“`”组成;“杜、鸦、梨”是形声字。)

3.检查读音情况。

(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猴、梨、将、谚、樱。

(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

[在认字过程中渗透汉字的知识、培养识字的能力。分析字形以会写字“拔”、“耐”、“将”、“鸦”为主。]

(3)扩充词汇,生为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4.师:现在谁能把课文读下来了?愿意读的起来。(生接龙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

[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

(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多读读。

3.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能等得及吗?

你不着急吗?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

[三个句子比较读,感悟出它们的意思相同,但表述不一样,从而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样。]

三、巩固识字、写字。

[课件展示]

1.整体观察字形:

形声字“杜、鸦、梨”的分析,与记忆。

2.“寸”字旁--耐。第四笔是“横折钩”,应一笔写出。五、六两个竖笔,右边比左边稍长些。

3.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拔、将、短、梨、鸦”等字的书写。

四、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朗读。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检验生掌握知识情况。

2.说自己记字的方法。

(二)检查朗读。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一)同学们默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都有谁和小猴说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猴听了,有什么表现?

[打出思考题课件]

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体学习。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训练眼、脑、手、口多种器官的配合,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1.第2、3自然段。

(1)生按思考题回答问题。问:有不同意见吗?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其他人谈听后感受。

[培养学生认真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学习同学有感情地读书。]

(如生感受说得不到位,师指导朗读:“猴哥”要读得快些,读出着急的语气。“怎么、才能”应加重语气,读出强调的语气。“五年”的“五”要拖长声,“年”要重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对”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太”应拖长音读。)

(4)分角色练读。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总结本段学习方法。

[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心情,体会乌鸦的着急和不解,猴子的决心。]

2.自主学习第4-7自然段。

(1)按学法,学习4、5自然段。

(2)按学法,学习6、7自然段。

[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维、理解能力,感受阅读的快乐。]

3.问:最后,小猴吃到水果了吗?(生说小猴种树的结果。)

4.讨论。

为什么小猴没有种成树?它应该怎么做才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通过讨论,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三、角色表演,加强理解。

1.自愿结合小组,分配角色,准备表演。注意:语言表达要到位,表情、动作要适当。

2.上台表演,同学评价。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如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我表现的欲望,培养自信心。通过表演把所学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加深理解、积累,灵活运用。]

四、放飞想象,拓展思维。

师:小猴子接受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它又开始种树。乌鸦看见了飞过来劝它。如果你是小猴子,会怎么说?怎么做?

[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锻炼,想象得到开拓,认识得到升华。]

五、作业。

回家给家长感情朗读,或表演。

[《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13:《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二年级

学校 北马小学         教师姓名王爱贤

章节名称 猴子种树 计划学时 两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猴子种树》是一篇含有深刻哲理的童话故事,猴子先种梨树,听信乌鸦的话改种杏树,又因麻雀的进言改种桃树,最后又听信杜鹃的话,种了樱桃树。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加思考,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果一事无成。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农谚的意思,读懂猴子的行为是可笑的,愚蠢的,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对别人的话言听计从。

学习者分析 学生普遍年龄小,大多7岁多,有的6岁。识字不多,阅读量不够大,知识面窄小,部分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久,需要老师用多种方法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的浓郁兴趣。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猴、梨、施、将、鸦、哇、谚、拔、麻、雀、樱”11个生字,会写“拔、掉、杜、肥、短、将、鸦、梨”八个字及以下词语:“拔掉、将来、耐心、乌鸦、梨树”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读、书写,扩大识字量。

(2)在朗读中认识猴子的错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通过学习理解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我在复习词语的时候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拍手按照节奏读词语。在新授的时候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设计了合理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理解课文,自主合作探究课文。

依据的理论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低学段阅读课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学生随文识字的能力。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要方法,也是本课教学指导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通过交流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认识11个生字 会读、会认。 多媒体课件 交流讨论 创设情景、提供练习和反馈

会写8个生字 写正确、规范、端正,会组词。 多媒体课件 示范、观察、练习提供练习和反馈

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理解课文 多媒体课件 讨论交流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出示画图,板书课题。 对课题进行质疑。 激发学生阅读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读课文,感知语言 出示生字及词语,检查生字读音。布置学习任务。 1、自由读课文,从文中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2、交流识字方法,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把课文读正确,想想主要讲了什么? 培养学生试学能力。

思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三、再读课文 感悟语言 让学生联系课文相关段落,思考问题,结合观察插图,指导朗读。 1、读猴子与乌鸦的对话内容,并观察插图,思考回答老师出示的问题。

2、画出麻雀、杜鹃说的话。练习朗读。

3、学习最后一段,交流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教会学生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

四、分角色朗读 内化语言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把猴子、乌鸦、麻雀、杜鹃说的话读好。 给学生创造朗读展示的机会,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五、拓展练习积累语言 1、让学生读一读“学习连接”。2、让学生读一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 1、读“学习连接”,了解什么是谚语。2、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学写几个在空花朵上。 让学生积累语言。

六、识记字形 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分析笔画,观察生字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观察,描写,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让学生掌握生字的结构及书写方法,练习把生字写规范、端正、美观。

七、总结 谈收获 鼓励学生结合课文谈收获。 谈收获。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14:《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猴、梨、将、谚、樱”,会写“拔、耐、杜、短、将、鸦、梨”七个字及“拔掉、耐心、乌鸦、梨树”等词语,认识寸字旁。

(2)分角色朗读。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读、书写扩大识字量。

(2)在朗读中认识猴子的错误。

3、情感价值观。

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

内容分析:

《猴子种树》是一篇含有深刻哲理的故事,猴子先种梨树,听信乌鸦的话改种杏树,又因喜鹊的进言改种桃树,最后又听信杜鹃的话,种了樱桃,结果一事无成。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农谚的意思,读懂猴子的行为是可笑的,愚蠢的,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对别人的话语言听计从。

学生分析:

学生普遍年龄小,大多7岁多,有的6岁。识字不多,阅读量不够大,知识面窄小,部分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久,需要老师用多种方法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的浓郁兴趣。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我在复习词语的时候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拍手按照节奏读词语。在新授的时候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设计了合理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理解课文,自主合作探究课文。针对小学生喜欢表现的特点,我设计了自编自演童话剧环节。

老师板书的时候学生做什么呢?我还教育孩子养成跟着老师的板书书空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孩子的手、眼、心、脑都动起来,更有利于掌握文章的主线、汉字的笔顺、词语的识记。

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1、导入。

2、学习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指导书写。

5、作业。

第二课时:(录相课里上的是第二课时)

1、导入(复习词语)。

2、初读课文。

3、讲授新课。

4、改编童话剧。

5、发散提问。

6、课外作业。

教学形式可以采用表演式,从中感受到猴子的可笑。

第二课

教具准备:见后面附2

教学过程:

课前课件

一、导入(复习课文内容入手,复习词语)。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猴子种树》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12《猴子种树》

3、齐读课题。

4、复习词语(先开火车认读,然后拍手齐读)。

猴子乌鸦麻雀杜鹃梨子杏子桃子樱桃耐心农谚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拔掉将来长短

5、这课讲了什么故事?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抓中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这篇课文写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假思索,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故事,

(2)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梨树苗快成活的时候,乌鸦对它说:“梨五杏四”,猴子拔掉了梨树,改种杏树。喜鹊又对猴子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拔掉杏树改种桃树,杜鹃说:“桃三樱二。”猴子又拔掉桃树改种樱桃树。最后,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师设问:为什么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1--3自然段。

1、请大家看1--3自然段,说说猴子首先种了什么树?(板书:梨树)

出课件:梨子图片

2、猴子是非常精心地照料梨树苗的,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又浇水,又施肥……)

3、正当梨树快成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看课件:乌鸦和猴子的朗读动画。

4、乌鸦飞来了,干什么?说什么?谁来把乌鸦的话读一读?乌鸦这句话该怎么读?同学们看他读得怎么样?(板书:乌鸦)

乌鸦这段也读得很好,好像一只多嘴的乌鸦在呱呱。

“猴哥,猴哥”是喊的,要快读,读得好。读出了劝说的语气。

5、看课件:用“耐心”说话。

(1)读这个句子。

(2)想想我们一般在哪些情况下用耐心这个词语,“你有这个耐心吗?”是什么意思?梨树要五年才结果,你等不起的意思。

(3)设问:在哪些方面可以用耐心这个词语呢?

写作业需要耐心;事情多而杂的时候,需要耐心;我们学本领的时候需要耐心。如:我们学弹琴的时候,要有耐心才学得好。

请同学们仿照这句用耐心说话:

A、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背书、写话、读书,写字,我都一样一样耐心地做完了。

B、我常常犯错误,老师总是耐心地教育我。

(4)齐读这一句话。

6、农谚“梨五杏四”是什么意思?说说看。(梨树要五年才能结果,杏树要四年才能结果。)

7、猴子听了乌鸦劝告的话,猴子怎么想?怎么做?我们看课本是怎么写的?(对,五年太长,我也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板书:杏树)

8、课件:拔掉梨树改种杏树的录相或图片

9、“猴子一想”可理解为没怎么想。人家说,马上做。

10、朗读指导:

“对”读得快,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猴子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应该读出猴子的急噪心情。

11、1--3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女孩子读猴子,男孩子读乌鸦,老师读叙述部分。

(二)合作学习4--8自然段。

老师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出课件:合作学习要求

合作学习要求:

1、自读(4-8)自然段。(体会猴子与小鸟的对话)

2、说话:

正当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于是,就拔掉________改种____________。

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一)第4--5自然段。1、一个同学按照句式要求说说4、5自然段。

2、出课件图:桃子猴子与麻雀对话的动画。板书:麻雀杏四桃三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把猴子、杜鹃的话画出来对读。

二)检查6、7自然段。

1、按照说话要求汇报6、7自然段。

2、出课件桃图动画。板书:桃三樱二读议

3、分角色朗读。

4、把猴子与杜鹃的话画出来对读。

三)学习第8自然段。

1、猴子改种樱桃树,结果怎么样?全班齐读8自然段。(要读出猴子失望的语气)

2、猴子种梨树、杏树、桃树都成活,为什么种樱桃左等右等不见成活呀?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得不来)

3、说得好,你从哪儿知道的?(书)老师相机表扬:多读书就是好!

(三)学习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1、老师小结:因此,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2、课件:左等右等的课件。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一事无成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1)要有耐心,自己看准的事,不要嫌时间长。

(2)A、有的说喜欢。

(3)B、有的说不喜欢。

老师引导他们说出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

猴子很勤劳,不断种地。

猴子没有耐心,不断地拔掉树又种上树。

猴子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它就听什么。

(4)乌鸦、麻雀、杜鹃,大家怎么看?

乌鸦、麻雀、杜鹃不应该这样说,应该给猴子以鼓励。

课件:猴子的想法(三句话)

A、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

B、对,四年太长了,我也等不及。

C、对,三年也太长,我还是等不及。

(5)板书:听信人言没有耐心

5、齐读课文。

(五)改编童话剧。

1、自编自演童话剧,评最佳演员。

2、一组表演。

师:老师只可以叫一个小组来表演,你们都当评委,评出最佳演员。

一个孩子介绍:今天我们自编自演童话剧。XX扮演猴子,XX扮演乌鸦,XX扮演麻雀,XX扮演杜鹃,

3、评童话剧奖。编得好不好?谁是最佳演员?

4、发奖。

奖牌(忽略了发奖)

(六)发散提问。

1、师: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猴子种树这样的事吗?

生:

A、妈妈说有人做生意,先摆小摊买醋萝卜,后来买服装,再后来又开餐馆。没有耐心,总是不善经营,人家做生意都赚钱发财了,他却没有赚钱,还亏本了。

B、一个同学学习特长,先学习唱歌,认为唱歌天天吊嗓子,很辛苦;然后改学画画,没学多久,觉得画画也不容易;后来改为打球,觉得打球也很累也不想学了……人家学画画的都参加画展了,学打球的也成了篮球队队员,他什么特长也没有学成。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贪图眼前利益,一心想着省事的人,最终,一无所获。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自己看准的事,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功。

做事要有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七)课外作业。

收集农谚。

(八)下课。

下课课件。

附1:

板书设计:

12、猴子种树

梨树 乌鸦

杏树 喜鹊 一事无成 没有耐心

桃树 杜鹃 听信人言

樱桃

[《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15:《我能行》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真正感受到“我能行!”。2.能力方面:能区分自信、自卑、自负;能正确评价自己。3.知识方面:知道自信的含义以及自信、自卑、自负之间的区别。

[教学重点] 自信的含义与表现。

[教学难点] 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教学方法] 活动法、讨论法、表演法等。

[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自信方面的名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每组推选两则在全班展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朗读课本第17页的诗歌:“自信是惊雷……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师:诗歌要求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要自信,就要有“我能行”的态度,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我能行!”)。

探究新课

一、自信一族(板书)

(一)想想

屏幕展示材料: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期间,接到一封来信。信中说:“我读了您写的《堆垒素数论》这本书,觉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珠’,那么,这个错误就好比是一粒‘微尘’,希望予以更正。”华罗庚看完信连声说:“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写信人虽然是一位中学教师,但是他的意见完全正确。华罗庚立即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还把这位中学教师请来参加会议。写这封信的中学教师,就是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陈景润。

问:陈景润身为一个中学教师,能大胆指出华罗庚书中的错误,这体现了他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陈景润为什么会如此自信?(回答略)

师:自信来自对自我的肯定。当一个人充分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力量,肯定自己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无比的自信。可见,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力量。“我能行”这句话表明了一种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反之,认为“我不行”的人则很难成为一个成功者。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如同一座等待开发的金矿,而自信则如同开发金矿的重要工具。

(二)写写

要求从品德、学习、生活、体育、文艺、人际关系等方面写出自己的“我能行”,然后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如:

1.学好语文,我能行!

2.写好英语作文,我能行!

3.帮助同学,我能行!

4.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我能行!

5.帮妈妈做家务,我能行!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我能行”,什么都不行的人是很难找到的,作为一个正常人,什么都不行是不可思议的。当“我能行”成为我们的一种信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沉入我们心底的时候,我们就真正长大了。

(三)说说

回顾自己经历中感受最深的一次“我能行”,说一说:你当时面对的是什么困难?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你的感受是什么?(回答略)

师:大家“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它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四)演演

1.屏幕展示材料,选定几个同学表演材料中的情境:

谢军是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记得她第一次获全国第三名后,赶忙去看教练张连诚。张连诚很兴奋,想看看她的奖牌。“不给看,今后给你看金光闪闪的!”

一次世界八强赛。前苏联占六名选手,苏联教练拍拍谢军肩膀:“不简单啊,进八强了!不过这回我们有六员大将联合起来打你一个人,我想你是无法越过这一关的!”谢军习惯地眯起双眼,瞟了一眼对方,笑道:“那么走着瞧吧!”结果她获得第一名。

还有一次,在与前苏联选手争夺挑战权前,有记者问谢军谁能获胜,她狡黠的一笑道:“我们俩只能有一个去参赛,那个人一定是我。”

想象谢军当时的神态,模仿她的话语,通过表演展现谢军作为自信者的风采。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些你认为很有自信的伟人、名人或自己身边的老师、同学、家长,说说他们在言谈、举止、处事方面的特点,本组内互相交流对自信者的感受,然后每组选出一人上台,展示某位自信者的风采。

师:通过同学们的表演,使我们看到了自信者的风采,体验到了真正的自信。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板书)

(一)议议、讲讲

屏幕展示青蛙自负的材料与图片(见课本21页),讨论:你怎样看待青蛙的行为?(回答略)

请同学讲一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或生活中自己所知道的自负方面的事例。

师: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自负是盲目的自信,自负者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而对前进中的困难认识不足,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必然最终导致失败。

(二)说说、读读

屏幕展示材料:

凌某,某中学高中学生。在学校里,同学和老师都认为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她自己却总是觉得不如别人:长相不如别人,体育不如别人,文艺也不如别人。唯一的优点就是学习成绩好,但她也觉得这是自己“死用功”得来的,随时都会有下降的可能。因此,她上课从不举手发言,集体活动从不出头露面,怕出洋相,怕别人笑话。有时看到其他同学活泼可爱、充满朝气的样子,她非常羡慕,甚至嫉妒,因而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她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常常闷闷不乐,独自发呆。因此,同学们都觉得她冷淡孤僻,渐渐便很少和她交往。高三时,虽然她学习成绩依然很好,但却越来越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一度产生弃考的念头。

说一说:凌某有哪些自卑的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自卑者还有哪些表现?自卑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回答略)

阅读课本第22页的“相关链接”,加深对自卑的认识。

师:生活中许多人缺乏应有的自信,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潜力,从而产生自卑。

(三)演演

设置一个情境:在教室里,下发数学考试试卷,自卑的王不行、自信的张能行、自负的李高傲都得了100分。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情境自编小品,进行现场表演,把自卑者、自负者和自信者的不同表现表演出来,最后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表演做生动。

师:自卑和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因此,我们要超越自负,告别自卑,坚持自信。

(四)看看

投影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关于自信方面的名言,让学生观看,诸如: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歌德

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

--巴尔扎克

自信对于事业简直是奇迹,有了它,你的才智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么大的才能,也不会有成功的机会。

--卢梭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人失败的原因。

--莎士比亚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苏格拉底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萧伯纳

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信的含义以及自信、自卑、自负之间的区别,希望我们能客观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做自信一族,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最后,让我们大声一齐喊出我们的口号:“我能行!”

布置作业:复习

教学反思:本节通过学生活动来实现教学目的,能激发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较好。但教师应对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最好用表格加以归纳,可能教学效果会更明显。有很多内容可以让学生来讲,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能行》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16:《我能行》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核心提示: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导入

1、出示实物:篮球、足球

2、思考: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

3、板书课题:我能行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词,自主拼读。

3、了解课文的内容。

(1)爸爸高兴地笑了。

(2)爸爸陪贝贝在球场玩,贝贝一个人玩得十分起劲。

4、师生齐述全文。

三、认读生词。

1、出示生词:生自由拼渎。

2、同桌互相交流。

3、老师针对学生拼读有困难的字进行重点教学。

4、出示卡片开火车读。

5、出示具体句子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五、学习课文1-5段。

1、自由读课文1-5段。

2、(1)明白贝贝遇到什么问题?

(2)贝贝准备怎么办?

3、选择自已最理解的段读一读。

(1)一生读第1段。

讲解“投篮、瞄准”的意思。

请一生上台表演投篮动作,了解两个词语的意思。

(2)-生读第2段。

读后谈第2段的贝贝。

(3)全班读第3段。

(4)全班齐读第4、5段。

读一读爸爸和贝贝。

4、读了1~5段,大家如何评价贝贝?

六、作业

认读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学习第6-8段。

l、解决以下的问题:

(1)贝贝如何解决困难?

(2)贝贝如何对待人男孩们?

2、一生齐读第6段。

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随和、传递、活跃、

3、一生读第7段

了解词语的意思“汗流浃背 围拢 抱歉 允许 约定”

三、拓展思维。

议论:要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你怎么办?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给生字组词。

2、师生共同识记字形。

[《我能行》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17:《我能行》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瞄、投”等14个生字、词。

2、感情朗读课文,进行字词训练,使学生懂得现代生活中会沟通和理解,学会合作与共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26课《我能行》,并且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生词,现在老师又把这些生字朋友带来了,请你们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你们能行吗?请自信地告诉我(生:我能行!)

2、(课件出示生字词)

学生多种形式读

二、读课文找找句子,初步体会贝贝心情的变化。

(课件出示:晾在一边 融到了一起)

1、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并读一读。

2、汇报你找到了带有哪个词语的句子。

课件出示:①贝贝却被晾在一边儿,变成了观众。

3、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生:“晾在一边儿”什么意思?

师:读完这个句子你能感受到贝贝此时是什么心情吗?(板书:不高兴 )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贝贝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课件出示:②贝贝活跃的身影与大孩子们融到了一起。

师:你能体会贝贝此时的心情有何变化吗?(板书:高兴)

师:请大家高兴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贝贝的心情从不高兴到高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想不想知道?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贝贝被晾在一边不高兴的原因。

2、学生汇报:最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3、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理解“求之不得”

师:得不到的篮球终于有机会得到了,大孩子们心情会怎么样?(高兴、兴奋)让我们把大孩子们这种欣喜若狂的心情读出来。(生:读)

4、师引读:这帮大孩子得到了篮球,可是贝贝却被晾在了一边,变成了观众。如果你是贝贝,正玩得高兴时,球被别人拿走了,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伤心、气愤、难过)

5、你会怎么做?

(生:自由说。老师相机评价)

四、学习对话,感受自信:

过渡:事情发生得太突然,贝贝还来不及反应,只能“呆呆地站在哪儿”,但是他并没有走开。(拓展练习:出示句子 “呆呆的站在那儿”还可以怎么填?呆呆地-------?)

师:贝贝就这么伤心、难过的被晾在一边了吗?

1、指导朗读父子的对话,感受贝贝的自信。

师:我们请两位同学,一位扮演爸爸,一位扮演贝贝,读读爸爸和儿子的对话。

2、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对话

师:贝贝爸爸,看到你的儿子受委屈了,你的心情怎么样?(心疼)

师:请爸爸心疼地问一问。(生读有关句子)

师:面对爸爸的关心,贝贝你怎么回答?

(生读有关句子)

师:自信些,再自信些。

3、全班感情朗读。

让我们全班来读读父子之间的对话,体会贝贝的自信。

4、小节:刚才不高兴的贝贝现在变得自信了。(板书:自信)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自信的贝贝是怎么做的了?请大家合作学习,读一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

2、学生汇报第6自然段。

①、贝贝静静地等待什么?(等待拿回球的最佳时期)

(拓展练习----“静静地等待着”还可以填着什么?静静地-------?)

②、贝贝等到最佳机会了吗?他怎么做的?谁找到了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师:找得不错,谁能把这几个动作词送回到句子当中。(出示句子)

③全班齐读,欣赏一下贝贝的身手敏捷。

④、多好的机会啊?球不是传到自己的手中了吗,为什么还要传出去?(生自由说)

师:看来贝贝并不急于把球要回来,他选择了和大孩子们合作玩篮球,可以看出贝贝是个善于和别人交往的孩子。(板书:合作、交往)

⑤、引读:

师:也许大孩子们意识到自己不该忽略球的主人,他们感到内疚,所以(出示句子:球在孩子们手中传递着,不一会儿,又传到了贝贝的手里。)

师:也许和贝贝的行为比较,他们感到贝贝给他们做出了榜样,所以(出示句子:球在孩子们手中传递着,不一会儿,又传到了贝贝的手里。)

师:是啊,篮球像个顽皮的精灵在大孩子们和贝贝的手中传递着,球场上笑声、叫声此起彼伏,所以(出示句子:很快,贝贝活跃的身影与大孩子们融到了一块。)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

1、过渡:不仅仅如此,一个小时后,以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读读第七自然段,再四人合作演一演。

2、生四人表演,老师相机在学生的表演中指导学生理解:“围拢”“允许”

3、过渡:看到贝贝不仅拿到了自已的球,而且也拿到了与伙伴玩耍的快乐,我们真为他感到高兴,贝贝的爸爸又有什么表现呢?齐读最后一段。(生读)

师:爸爸的笑是高兴的笑,是欣慰的笑,更是自豪的笑.这笑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他在说:“----------”。我们也不禁要为贝贝竖起大拇指,你想说:“---------------”。

(生自由说,老师相机评价)

4、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贝贝这个聪明可爱的同龄小伙伴吗?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去感染他的自信吧!(回读全文)

七、拓展 :

出示:当你遇到困难时,是否也曾经自信地说过:“我能行!”那就来讲讲你的故事吧。

八:总结:遇到困难学会自信面对,相信自己“我能行”

九:板书: 26 我能行

自信

高兴--------------不高兴

合作 交往

[《我能行》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篇18:《我能行》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懂得自信的含义;能区分自信、自负、自卑,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找到自信的感受,调整心态,形成新的自我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我能行”,肯定自我,悦纳自我;在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

2.教学难点: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活动法、角色体验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五、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不平凡的一年,它因为哪些事而变得不平凡?(学生说出2008年的重大事件)

2.在汶川地震中最感动你的人物是谁?请你介绍他的事迹。

3.教师出示林浩的图片急事迹,并启发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推动林浩救出两名同学?(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自信。

过渡:林浩一个10岁的孩子便拥有这么强的自信,比他小的孩子有没有自信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下面的探究。

(二)活动探究,学习知识

1.活动一:我有“我能行”

(1)多媒体出示小孩爬楼梯的材料并思考

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正努力在爬楼梯,他的肚子紧紧贴楼梯上,翘着小屁股,两只小手使劲地忙乎着,两条小腿儿使劲向上蹬,怎么也爬不上去,两次、三次……他失败了,他趴在那不动了,是累了?还是在想着什么?妈妈急忙跑过去,想帮帮他,可他推开妈妈的手,继续爬,最后,他终于靠着自己爬上去了!

a.这个小孩为什么要推开妈妈的手?(因为他相信靠自己也能爬上楼梯,这就是自信)

b.如果这个孩子会说话,当妈妈帮她时,他会说哪一句话(三个字)?(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

过渡:这个孩子有自信,其他孩子有没有?

(2)多媒体出示孩子图片组并引导学生感受他们都有“我能行”。

过渡:这些孩子都自信,都有“我能行”,跟他们相比,你有我能行吗?

(3)我有“我能行”

a.写出你的“我能行”

b.说出你的“我能行”

c.谈谈你在做“我能行”事情时的感受。

(4)总结自信的含义

这种“我们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对人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过渡:自信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能让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下面的探究:

2.活动二:自信人物故事会

(1)多媒体出示魏敏芝的材料并思考:

有一天,偏僻的小山村突然开进了一辆车,这可是件新鲜事,全村人都围过来。从车上走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甲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好几遍,村民都不敢吱声,好多人只顾和身边的人窃窃私语。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站了出来。

a.你认为女孩会说一句什么话?(“我想演。”)

b.女孩敢站出来,这说明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充满自信的人)

(2)说出你心目中的自信者及事迹

(3)多媒体展示自信者形象并引导学生讨论:自信者应有什么样的风采?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自信的表现: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过渡:我们刚才看到、听到并说到的人都是自信者,是不是生活中的人都是自信的人呢?他们之间的行为有什么差异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下一个活动。

3.活动三:请你来评价

(1)多媒体出示情境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

得知全市要开展英语口语竞赛,某校英语教师在英语成绩教好的同学中选拔了三位同学去参加比赛,这三位同学分别有这样三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结果。同学甲:我一定要拿个好名次,打败竞争对手。于是更加刻苦用功地学习,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同学乙:在英语竞赛中获奖还不是小菜一碟,不用复习就能拿到好名次。最终名落孙山,败下阵来。同学丙:如果在比赛中失利就会被同学和老师看不起,该怎么办呢?对假装生病,不去参加比赛。果然在比赛那天没有看到丙的身影。

a.你认为甲、乙、丙分别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b.请你猜想一下三个人的比赛结果,并说明理由。

(2)教师小结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的能力,即使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自信为我们搭起了一个人生的平台,使我们从容享受生活的乐趣。

(3)情境表演:在90分面前

小品内容:英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之后,自信、自负、自卑的三个人都得了90分,这三个同学拿起了自己的试卷。

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各编一个小品进行现场表演。

第二步:根据表演猜测所扮演的角色并说明理由。

第三步:说说自己想成为哪种人?

过渡:大家都已了解了自信的重要性,并愿意做自信的人,那么,你现在的自信度是多少?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检测:

4.活动四:自信检验

(1)多媒体出示检测题目,学生如实回答问题

a.假如可以自愿调座位,你会选择什么位置?

b.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答案你拿不准时,你会怎么办?

c.数学测验后,在老师公布成绩前,你会怎么样?

(2)师小结:大家已经发现自己的自信心还存在问题,我们就应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信心。

(三)知识梳理

1.你在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觉得本节课中有哪些问题没有清楚或者你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

(四)齐读诗歌,情感升华

自信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

横扫一切拖沓、迟滞、犹豫与懒惰。

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

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

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

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

自信使潜能释放,使困难后退,使目标逼近;

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我能行》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上册《识字3》教案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

二下教案 识字3

《猫和老鼠》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龙眼和山里红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炎帝的传说》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拍手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介绍

《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认字认半边行吗》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通用18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一年级识字教学设计2022-11-18

认识生字词语教学设计2022-10-31

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优秀教学设计2023-11-11

实验教材识字教学初探(网友来稿)2023-12-10

小学三年级常用生字表2022-08-15

人教版一年级拔萝卜教学设计个2022-12-01

小学二年级语文《蜜蜂引路》教案2022-05-28

《小公鸡和小鸭子》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023-02-03

《哪儿去了》冀教版教案2023-01-11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之一(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