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学设计15

时间:2022-05-06 22:20:44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阳光》教学设计15((推荐14篇))由网友“崔真理”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阳光》教学设计15,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阳光》教学设计15

篇1:《阳光》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从题目上看是一篇论事的文章,学习论事的文章就要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事件的叙述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题目为一个动宾短语,谓语的词“送”,宾语“阳光”,读了这个题目我们也许会想:是谁送阳光呢?送阳光给谁呢?为什么要送阳光呢?阳光如何送呢?送的结果又怎样呢?学生有了这些疑问,正是这个题目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学习苗苗关心、帮助他人的品质,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感受文中散发的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

1、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阳光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给别人送过阳光吗?有一个叫苗苗的小女孩就送阳光,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那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课文。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熟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正音,标出自然段。

(3)范读课文,加深对课文感情的体会。

3、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指导:①苗苗沐浴在阳光中的情景。

②当苗苗看到裙子里充满阳光时会怎么想?然后又是怎么做的?

(3)指导学生阅读第三、四自然段。

在读中体会:苗苗把阳光带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苗苗包得严严实实的阳光怎么没有了呢?而奶奶为什么说没有丢?让学生边读边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和合理的想象,体会苗苗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①用“一就”说话(体会急切心情)

②联系课后说的内容:奶奶后来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谈谈自己的理解。

4、升华主题。

(1)你学完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2)你以后也会给别人送“阳光”吗?

5、让学生表演这个故事。

篇2:《阳光》教学设计15

一、谈话导入

每天,是谁给我们带来光明?太阳把金色的阳光洒向大地,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你喜欢阳光吗?为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阳光下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板书)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课文,同桌有不会的字,当当小老师。

3、学习生字:

⑴生字娃娃拍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第一个角落。现在,他们藏在课文里了,让我们把他们找出来。(圈生字)

⑵向生字朋友打声招呼,把画出来的生字读一读,不会的拼拼音或请教同桌。

⑶游戏:登山看日出。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比比谁最先到达山顶。

阳像金野更面

长早晨拉进谁

自己拼读 比赛读

⑷男女生分读,抢答,齐读。

4、带着生字的正确读音朗读课文,并标明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

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利用课件演示“阳光像金子”)指导读“金子”。

⑶学生可能会提出“洒遍”不理解。理解“洒遍”(课件出示在阳光的照耀下,田野、高山、小河都沐浴着阳光。

⑷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⑵全班交流,教师随即出示图画和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通过课件观察禾苗和小树的样子。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指导朗读。突出”更”字。

⑶小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图画和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⑷配乐朗读。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⑴自由朗读,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⑵(课件演示插图)观察小女孩的神情,感受阳光的美好。

⑶指导朗读:(课件出示句子)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4、学习第五自然段:

小组讨论:阳光像什么?为什么说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谈谈你的理解。

5、全文配乐朗读。

篇3:《阳光》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认读字。学写“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感受到阳光的宝贵与美好。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鼓励学生发言,增强自信心,从而培养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课件播,这一切的出现都离不开……随机板书课题:8 阳光。

①认读生字:还记得上节课认识过的生字朋友吗?读

②认读词语:请男女生合作认读。

③朗读句子,引入课文学习: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二、 学文

㈠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仔细观察,画面有什么变化?电脑播放动画

2、在阳光的照射下,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田野、高山、小河)那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课件再次出示第一自然段

3、为进一步指导,教师进行范读,然后请学生评价。(洒遍)再请学生读。

4、是因为有了阳光,我们才能看到美丽的田野、高山、小河。指名读 汇报中穿插指导: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还记得刚才看过的图片吗?课件出示图片,(阳光像金子一样亮)对理解得很好,谁试试?大家一起感受一下阳光的美好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5、在阳光的关爱下,田野、高山、小河都有什么变化呢?自己读读书找一找。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第2自然段)数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指名读 汇报:

①第一句 禾苗们有什么变化?(更绿了)出示第一句 指名读 禾苗为什么更绿了?贴上“禾苗”的活动图片,板书:绿。再读读第一句 一起读一读吧。

②第二句 小树们有什么变化?(更高了)出示第二句 指名读 板书简笔画:小树 板书:高 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来读一读吧。

③小河呢?出示第三句 指名读 你们见过锦缎吗?出示:“锦缎”的实物。这就是“锦缎”。说说你看到的锦缎是什么样的?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再看看洒上了阳光的小河是什么样的?课件出图 和锦缎一样亮亮的。板书简笔画:小河 挑战读

④ 这么美好的阳光,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出示第二自然段 齐读

㈡ 课中操配乐配动作唱歌

1、指板书,与学生共同回顾前文:阳光照在禾苗上,小禾苗……(更绿了)阳光照在小树上,小树……(更高了)阳光照在小河上,小河……(就像锦缎了)

2、禾苗、小树、小河都喜欢阳光,太阳公公也很喜欢他们。瞧,太阳公公来了。出示太阳的活动图片贴在黑板上。我们来把刚才说的唱出来吧。出歌词:太阳光 照禾苗,小禾苗 更绿了。太阳光 照小树,小树 更高了。太阳光 照小河,小河小河 像锦缎。课件播放音乐《劳动最光荣》,熟悉这首曲子吗?动起来,我们来边表演,边演唱。

㈢ 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禾苗、小树、小河都喜欢阳光,那小朋友呢?你看,出示小女孩的图片及课文第三自然段 谁来读读?阳光是怎么“跳进我的家”的?(一下子、快)谁来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一下阳光的顽皮?你也喜欢阳光照进你的家,是不是?为什么?板书:暖、亮

我们大家都爱阳光,我们来夸夸阳光吧!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为什么说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三、拓展延伸,回顾全文

不仅如此,阳光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场、太阳能骑车的图片。

又美丽又有用处的阳光多么宝贵呀!齐读课文(配乐)

四、品读赏析,配乐背诵

这么美的课文,我们来一起背背怎么样?

五、指导观察,书写生字“也”

1、 指导观察:课件出示带田字格的“也”,你觉得写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 范写、指导。

3、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 反馈展示,互相评价。

5、 这个字就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课件出示句子,齐读。

篇4:《阳光》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我能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学习重点:我能理解理解“小河像长长的锦缎”这一句话,及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

知识链接:

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系质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阳。太阳系中的地球以及其他类地行星、巨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行。

3、外围绕太阳运动的还有小行星、流星、彗星、超海王星型天体以及灰尘。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层和大气层。

4、由于太阳外层气体的透明度极差,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是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3层。

5、表面温度:约5500摄氏度;中心温度:约20xx万摄氏度;日冕层温度:约5×106摄氏度。

预习任务:

1、积累一些好词佳句。

2、能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画出有阳光的图画。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划出好的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我来闯关:

一、按要求画一画。

1.画上一片金色的田野,田野边是一座座青山。

2.早晨,太阳从山后升起来了。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查资料,说说阳光的对地球的好处。

篇5:《背影》教学设计15

《背影》教学设计15

《背影》的教案

教学目标 :

1.基本目标:

理解本文选材立意及文中表达的父子深情。学习回忆性记叙文“引出回忆、展开回忆、结束回忆”的一般结构式。

2.较高目标:

体验准确用词的表达效果。

进行外貌描写片断训练。

课时计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落实基本目标)

一 导语 :

中华民族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抒写父子情深的散文名篇──《背影》。

请翻开课文,先看“预习提示”,标划出作者简介,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提示。

二 略读(理清写作思路把握全篇结构)

提问:“预习提示”第二段中,作者自述本文写的是“那一回”的事,这个“那一回”指的是“哪能一回”?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样的情形?请用三分钟时间快速判断:文章从第几段一第几段都是在写“那一回”的来龙去脉的?

明确:第一段开篇主题,提出难忘“背影”(板书),引出回忆。第二段开始追忆“背影”(板书),展开回忆,具体描写“那一回”事件的详细经过。第三段结束回忆,抒写思念,泪光中又浮现父亲“那一回”的背影(板书:再现“背影”),结束全篇。

小结:“引出回忆,展开回忆,结束回忆”是回忆性记叙文常见的一般结构方式。

三 朗读第二部分(或播放音像),熟悉第二部分内容。

四 研读第二部分,理解选材立意。可围绕以下问题殿开:

1.第二部分中写了两处“背影”,请你用一句话分别概括它们各是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的背影。

明确:都发生在南京车站:买橘的背影,离去的背影。(板书)

2.“买橘的'背影”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明确拳拳爱子之心。板书)“离去的背影”为什么使“我”的泪又来了?(明确:留下的最后一个印象。板书)

3.在写南京父子离别之前还写了在徐州随父亲奔丧、家境的衰败父亲到南京谋事等,从中你看出父亲当时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这对写背影有何作用?

明确:这些材料表现了世道艰难,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心境自然不好。把“背影”放在这样特定和环境条件下,写出特定的家境,心境,父子之间的相爱相怜才更加哀婉感人。

五 配乐朗读最后一段,体验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六 指导导学生概括全篇中心。

篇6:《珍珠鸟》教学设计15

《珍珠鸟》教学设计15

《珍珠鸟》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冯骥才及其创作

2.  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以朗读方式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细腻的描写风格,从而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B、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  德育目标:

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以朗读方式品味文章语言,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鉴赏能力,真正地激起学生心中“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

领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1、朗读型美读鉴赏法

2、讨论法、解疑法

一.       说学生

(1)     从德育角度讲,现代学生并不缺少“被人爱”,相反地,恰恰是因为拥有太多的“被人爱”,反而使他们缺少了一种“爱别人”的胸怀,根据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最美好的教育应该是把孩子们对善的`向往提升起来,把人的良知焕发出来,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懂得爱和自由,乐于创造,热爱自然,学会生活和怀有理解人生的渴望。因此,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责无旁贷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2)     从语文角度讲,初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还只停留在以情节判断作品好坏这一浅层面上。因此,帮助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长期任务。

二.       说教法

4.  朗读型美读鉴赏法:(此法由叶圣陶先生提出)。

设置原因:A、〈珍珠鸟〉描写的人鸟相亲的感人画面,语言优美精致,有着浓郁的诗意,适合朗读。

B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教师表情化的朗读可以把作者感情的流程直接诉诸于学生的听觉,加之伴随着语意的理解,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逐渐被打动,从而使他们逐渐展开全面的鉴赏活动。这样以读导讲,以讲导读,更能使学生明晰而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意蕴。

5.  讨论法、解疑法

设置原因:整个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也更容易营造一种浓浓的欣赏氛围,让学生得到各种程度上的美的享受

三.       说学法

(1)     朗读鉴赏法

篇7:《童趣》教学设计15

《童趣》教学设计15

《童趣》教学设计

饶平县龙湾慈云中学      吴伟

一、教材分析:

《童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朗读时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人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七年级学生又刚接触文言文,因此,本课教学应当把朗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印发资料指导)进行朗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课堂上教师激趣引导,让学生在读中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体会物外之趣,再联系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想像,感受童趣,体验人生,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设想: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为此,教学中拟从课前预习、课堂介入、拓展延伸、课外活动等环节进行设计。自主性学习最看重课前预习。因此,课前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以及朗读的方法技巧等,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课堂介入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成果的展示以及对课文内容等的进一步讨论探究的过程,拟采用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以及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合作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展延伸,就是通过拓展,让语文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锻造学生思维的.强度等等。本课的拓展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讲述自己的童趣,培养学生联想、想像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复习、巩固、提高。拟从读、写方面加以训练开展活动。

(说明: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在设计上应特别重视课前预习训练,把课内、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文本对话。)

基于以上分析和设想,我的设计是:

教学目标 :

1、 朗读以至背诵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利用文下注释、工具书,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复述内容大意。

3、体会文中的“物外之趣”,培养学生联想、想像的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 体会文中的“物外之趣”,培养学生联想、想像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       竞赛法           自主学习法         讨论探究法

篇8:15猫教学设计

15猫教学设计

《15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短小,但内容具体,描述生动,剪裁得当,构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秀范文。

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对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作了细腻、生动而又逼真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十分喜爱的感情。

课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每段都紧紧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语言精当,层次分明,上下连贯,结构严谨。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抓住总起句,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如同剥竹笋一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扎实训练,以期达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古怪、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具体事例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领悟作者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教学难点是体会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学生介绍认识的猫。

2.教师予以归纳。

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白鹅”用对比写法写出特点,还用拟人、夸张的方法写特点。那么这一课作者笔下的猫有哪些特点,又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呢?

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重点注意:“蹭、痒、凭、殃,注意“折”的多音。

(3)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耍”与“要”、“乖”与“乘”、“虑”与“虚”的区别。

(4)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做好本职工作。

遭殃:遭受灾殃。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无忧无意:没有忧虑。

4.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读课文,思考:

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交流

第一自然段: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猫小时候逗人爱。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大猫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猫小时候逗人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小花猫的可爱

1.自学第四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教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教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教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3.教师归纳: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你会怎么评价它?

(2)老舍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词语来评价它。(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3)读了课文, 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喜欢、喜爱)

(4)一起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可爱的一只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课文

1.出示生词,让学生认读。

2.提问: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哪些段落写长大的猫?(1-3自然段)哪些段落写满月的猫?(第4自然段)

3.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可爱的一只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这几课就来看一看。

二、学习1-3自然段,体会情感及写法。

(一)默读1-3自然段,找出这三个自然段围绕哪一句话去写的?相应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过渡:猫的古怪表现在哪儿呢?

1.出示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呢?

(1)画出表现猫性格古怪的词语。

2.怎样具体表现出它的老实、贪玩、尽职,画出相关的句子。

(1)抓住“乖、成天睡大觉”的词语,体会猫的老实。

(2) 抓住“任凭……也……”关联词语,体会猫的贪玩。

想象:谁呼唤它,会怎样呼唤,猫的表现又是怎样?

(3)抓住“屏息凝视、非……不可……”等词语体会猫的尽职。(理解:屏息凝视)

3.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可见猫的性格实在古怪。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系起来的呢?请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

4.小结:这一段写了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1)本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2)从哪些词句说明作者把猫当成人一样写,这样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猫的喜爱之情)

5.点出:作者用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特点的描写方法。

(二)默读第2、3自然段。自读自悟。

过渡:除了猫的古怪表现在老实、贪玩、尽职之外,还有哪些?

1.画出表现猫古怪性格的词语。

2.指名汇报

(1)表现猫性格古怪的词语。

(2)作者又是怎样具体地表现特点的?

(3)让学生说说哪些词句说明作者特别喜爱这只猫?

(抓住:蹭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丰富多腔 长短不同 粗细各异 变化多端等词语体会人爱猫,猫爱人的情感。)

3.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说出自己的体会。

5.同桌交流。

6.让学生带着喜爱的语气朗读第2、3自然段。

三、总结

1.猫的古怪性格。

2.文章表达方法。

(1)用具体事例描写动物特点。明褒实贬。

(2)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用词准确,更能表达出“人爱猫,猫爱人”的情感。

四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板书设计 15猫

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长大的猫→ 古怪 高兴时不高兴时 喜爱之情

既胆小又勇猛

满月的猫→ 淘气 可爱

篇9:《海燕》教学设计15

《海燕》教学设计15

海      燕

授课人:崔爱萍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海燕的象征意义,理解文章主题。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解说中,领会海燕的象征意义,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与态度: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如何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 : 如何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方法:

1、三单元阅读教学法

2、感悟、诵读、练说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4]

篇10:《阳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理解17~22自然段。

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及举止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对课文理解。

3、激发学生对世界和平、平等的热爱,培养学生“地球是一个大家庭”的美好心灵。

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及举止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难点:

从思考“能否说每个孩子都是阳光皮肤?”激发学生对世界和平、平等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阳光皮肤》的1~16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几个自然段,回忆一下,那些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国家,能用一个简单的词概括一下每个国家的特点吗?并想一想,他们介绍时的心情怎样?

2、学生汇报,并板书。

二、研读感悟:

1、过渡:是啊,他们在介绍时都充满了骄傲和自豪,但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如此,谁引起了你的注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7~22自然段。

2、预设:

a、桑巴哈:自卑从哪里可以看出?

(1)神态、动作,体会“半晌”、“终于”指导朗读。

(2)语言:注意“战争”后面的“!”,表明他痛恨战争,他深受其害,非常渴望和平。指导朗读。

过渡:同样时南非人的还有……

b、多列尔:沉重但激昂。

语言:(1)肯定自己的国家很美:联系《卖木雕的少年》。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人美:心灵联系《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热情。

(3)种族歧视:理解“歧视”。体会“咬咬牙,忍住了”。

(4)用“虽然……可……”整体回顾多列尔的话。

引读:虽然多列尔的国家很美,可有――有――。

虽然白人骂他是“黑鬼”,可他――

虽然多列尔是黑皮肤,可他也想――

多列尔母亲的话也告诉我们,虽然他们是黑皮肤,可他是阳光皮肤。

c、拓展:

阳光皮肤指的是什么呢?也许你看了下面的资料,理解会更深刻。

在很长一段时间,德国人都非常歧视犹太人,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甚至要把犹太人灭族。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也是一名犹太人,身为德国人的恩格斯却没有歧视他,他们成了好朋友,无论在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给予对方许多帮助。有一个时期,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他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业。他把挣来的钱分给马克思,十镑,一百镑,连续不断地给马克思汇去。他们同住在伦敦的时候,每天下午,恩格斯总到马克思家里去。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侯还进行激烈的争论。就这样,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用“虽然……可……”来感知资料的内容。)

d、;理解“阳光皮肤”。(写对话的形式)

娜塔莎满脸疑惑,她不解地问:“什么是阳光皮肤?”

多列尔(提示语在中间)

莱斯小姐(提示语在后)

写后交流,并体会:是不是每个孩子的皮肤都是阳光的?

三、总结:(背景音乐:youandme)

虽然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信仰不同,喜好不同。可我们是一个大家庭。

板书:阳光皮肤

荷兰美国日本法国

德国俄罗斯中国……

南非

大家庭

篇11:《阳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阳光》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8课,课文有五个自然段,最后一自然段“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点明文章的主题。单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许会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课文以抒情的笔调先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它让孩子们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蓬勃的世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文本部分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依据教材特点设计的本课教学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品读和讨论来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和“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这两句话的含义,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二、教学方法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应当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倡导“以读带动讲、以问促进读、以议加强读、以练巩固读”的教学理念,新课标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了体现阅读教学中“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思想,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法,如个人读、自由读、比赛读、展示读、挑战读等,真正让学生在感悟语文美的同时,感受阳光的美好和宝贵。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比较句子,体会语言美,理解重点句时让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使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学生每天都在阳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长,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阳光的存在能留意阳光,感觉到阳光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让他们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树立导学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刚刚开始识字,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但是对新鲜事物好奇与好问是儿童的天性,很多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认识了不少常用字,对阅读的兴趣比较浓厚,乐于接受新事物,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如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 ”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能积累一些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在诵读中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四、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描写的景色很优美,很适合配乐朗读,因此,我在教学中录制一些优美的音乐配合学生朗读,使学生陶醉于美丽的景色,如身临其境,感受阳光的美好,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鲜明的事物,我就搜集一些有关阳光的图片,以及实物“锦缎”的丝绸被面、围巾,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能更直接地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听老师说一则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猜猜这是什么?(太阳)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热情。]

2、太阳有什么作用呢?哪些小朋友能给大家讲讲?(引导学生感知: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太阳可以把衣服晒干,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没有太阳植物就不能生长等。)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阳光。(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要认的生字。

2、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

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4、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5、同桌互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6、交流:哪些生字最难记?怎样记?

(三)品读课文,积累运用词句

过渡:小朋友们读书多认真呀!是的,每当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大地上的万物便开始了生机与活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细细体验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吧!

1、学习第一段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段

(2)“金”是生字,请一位小朋友带大家读一读,要连词读。

(3)你们见过哪些金子做的东西,请小朋友站起来自由发言。

(4)出示阳光洒满大地的图画,感受“阳光像金子”。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画,有机地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阳光像金子”。]

(5)看!阳光多像金子呀!所以我们常说“金色的阳光”,谁再来读一读第一段?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过渡:阳光像金子,当阳光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图画展现阳光普照大地,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

(2)课文哪一段描写了这一美丽的景色?

(3)自由读一读第二段。

(4)引导比较句子,学习欣赏品味语言。

A、出示句子:

①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②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B、自由读一读句子。

C、自由组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能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吗?

D、全班交流。

E、再次观看图画,点拨感悟:在阳光照射下,田里的禾苗比原来绿了,山上的小树比原来高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句式的比较。引导学生品析感悟语言文字表现出的生动性,并抓住此契机适时地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F、指导朗读句子,读出感受。(用赛读的形式进行,引导评议。)

过渡:小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是什么样的呢?

(5)合作学习

A、用“xx”画出书上的描写小河的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闪着阳光,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B、想一想有不懂的地方吗?可以向老师和小朋友提出来,大家会帮助你的。

(6)谁是我们班上最能干的小朋友?请他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指名读,适时评议。)

(7)你能读得比他好?大胆地来试一试。(指名挑战读)

(8)学生质疑,通过实物理解“锦缎”。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运用实物理解词语,更加形象直观。]

(9)出示图画,让学生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的锦缎般美丽的景色。

(10)指导朗读,强调“长长”一词。

请用你最喜爱的语气来读一读。

(11)拓展练习:我会说:

A.小朋友的脸蛋就像xxxxx。

B.孔雀的羽毛就像xxxxxx。

C.xxxxx就像xxxxxx。

[设计意图:设计“我会说”,既是说话训练,又能帮助学生学会“xxx就像xxx。”这一句式,运用于以后的写作中,一举两得。]

3、配乐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体会。

4、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早晨,当第一缕阳光跳进我们家里时,我们的心情会怎样?

(1)自由读文,通过动作理解“拉开、跳进、捉”等词语。

(2)看图,从小朋友的神情感受阳光的美好。

(3)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课文,好吗?

(4)齐读第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认读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人们常说: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课文的最后一段也这样描写阳光。

1、出示句子: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2、谁认为自己的朗读很有特色,请站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3、合作讨论:为什么说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4、全班交流。

5、课文里的这句话写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把它背诵下来吧!

(三)引进课外资源

给学生提供描写阳光的两段话,让学生练习诵读积累。

1、这时,天边出现了一道红光,慢慢变成了一片朝霞。看,仿佛一个火球向我们飞来,太阳升起来了!大火球一纵一纵地往上升,啊!太阳出来了。

2、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抹了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只橙红的橘子,一转眼又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静静地依偎着大地,一瞬间,阳光穿过树丛,透过晨雾,斜斜地、密密地洒满了大地。

(四)拓展教育

阳光给万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以“假如没有了阳光──”为主题,学生用各种方式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创造性地说话。

(五)展示台(学生自由选择期中一项内容)

内容一:1、自由准备: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段给大家念一念。

2、自愿上台表演朗诵。

3、评一评:他读得怎样?(鼓励学生学会赞赏别人)

内容二:准备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找你的好朋友来个比赛,看谁背诵得既正确、流利,又有感情。

[展示台的设计极具有开放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和展现自我的机会。]

(六)总结全文

(七)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学生观察后,自由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师范写,学生学写。

2、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八)完成读读说说

(九)课后实践活动

1、积累一些赞美阳光的词语。

2、口头编一编赞美阳光美好的儿歌。

板书设计:

像金子

8、阳光

比金子更宝贵

篇12:《阳光》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阳光》这篇短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美丽,说明了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朗读课文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同时,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让学生以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猜一猜: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

2.看一看:(课件展示:万丈光芒的太阳)

3.说一说:太阳有什么作用?哪些小朋友能给大家讲讲?

4.导入课题:阳光

二、整体感知,自主读文

1.运用课件图文结合,配乐朗读欣赏。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把生字拼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开放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时间读书和识字,并且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自主识字,在自主识字中发现识字方法,在识记中鼓励学生为生字多找朋友,多积累词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巡回指导,如重点指导读准金、进、晨的前鼻音,阳、像、更的后鼻音,早、长、谁的平翘舌音。]

三、研读句子,提炼主线

1.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句子: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①理解更。

②体会阳光的伟大:

让学生结合动画情境,展开想象,模仿该句子说说阳光下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花朵因为有了阳光更______________了。

______________因为有了阳光更______________了。

你想对阳光说些什么?

让学生带着对阳光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情感,把第2自然段读给好朋友听。

[此教学设计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同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

2.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1)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①课件展示在阳光照耀下微波粼粼的河面,体会河面的绚丽多彩。

②展示实物锦缎,让学生说说闪着阳光的河面和锦缎的相似之处。

(2)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①说说阳光和金子相同的地方。

②用像连接的前后两个事物要有相同点。请学生发挥想象实际运用:

弯弯的月儿像。

()像()。

③阳光比金子宝贵在什么地方?

a.谁也捉不住阳光。

体会阳光是不能用金钱购买的,是一去不回头的。

b.拓展阅读:(体会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

太阳太阳照四方,

它的好处不平常。

太阳不晒草不绿,

太阳不晒花不香。

太阳不晒果不熟,

太阳不晒苗不长。

被窝也要太阳晒,

太阳晒了暖洋洋。

身体也要太阳晒,

太阳晒了才健康。

3.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先质疑,后顺学而导,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围绕阳光的宝贵这个主题提供给学生拓展性阅读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的碰撞中深化自身的感受。学生对阳光的感受逐渐由平面趋于立体,由单薄趋于丰满,学生在进行语言量的积累的同时,语言的领悟力也在不断提高,阳光的宝贵也逐渐地立体呈现出来了。]

四、换位思考升华主题

1.既然阳光这么美好,你想对阳光说什么?

2.设想没有阳光的地球将会怎么样?

3.选择题(任选一)。

①画一画有阳光的世界。

②画一画没有阳光的世界。

[从事物变化的反方向出发,让学生想象画画,在想象中感悟和启发:阳光美丽,阳光宝贵热爱自然,珍惜时间。]

篇13:阳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

能力目标:能自觉地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情感目标: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并感谢他们。

教学准备:歌曲《为了谁》、反映各行各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录像、女邮递员故事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最熟悉的是自己的家里人。现在请大家说说,今天从早上起床到上学来这段时间,你的家里人都为你做了些什么?

生1:我家离学校较远,天天都是爸爸用摩托车送我上学,今天也是。

生2:今天早上起床后,妈妈帮我梳头,还给了我一块钱

......

师:是的,为了我们能生活好、学得好,我们的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许多的事情,他们多好!请再仔细想想:从早上上学到现在,除了家里人为你做了这些事情以外,还有哪些人也为你服务过?

生1:班主任胡老师很早就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晨读。

生2:学校的门卫爷爷为我们打开校们。

生3:食堂的叔叔们很早就起床为我们做好早餐,还把早餐送到教室门口。

......

师小结:仅仅从今天早上到现在,就有这么多人为我们做过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及成长过程中,还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我们做许多服务性的事情。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充满着阳光。(板书课题:有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读题)

二、观察交流,感受关爱

师:课前,老师请大家观察身边有哪些人在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并观察他们为了我们的学习、生活究竟做了写什么?大家都按要求做了吗?

生:观察了,我们还做了记录呢!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各自观察的情况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地最细致,了解到为我们服务的人最多。等一会,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时请注意,不要重复前面已说过的内容,若小组代表说得不完整,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组内讨论交流后汇报发言)

三、案例启迪,感知辛苦

师:是啊,为我们服务的还有很多,他们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但有谁知道这数不清、说不完的为我们服务的人是多么辛苦呢?课前,我特意去采访了市交警大队的段警官,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的王护士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播放课件:段警官、王护士长辛勤工作的画面

师:段叔叔、王阿姨的话让我们很受感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也像他们一样,也在为大家辛苦地工作着。谁来举例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辛苦劳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板书:辛苦工作,给人们带来方便)

四、逆反推论,深刻明理

师:同学们,请想想,要是没有这么多人的辛勤劳动,没有他们为我们的付出,能行吗?

生:不行。

师:怎么不行呢?能举例说说?

生1:没有清洁工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他们的劳动,我们整天都会生活在垃圾之中,臭不可闻,那真是太痛苦了......

生2:要是没有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每个人的生命都得不到保证,那更可怕。

......

师:的确如此,有些行业的劳动者虽然十分普通,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多不便。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在大山深处工作的一位红衣信使的真实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她!

播放课件:女邮递员尼玛拉姆的故事

(看完后,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要是离开了他们的劳动,我们将无法生存。(板书:幸福生活,离不开他们)

五、深知不易,学会感谢

师:同学们,看到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一年四季、从早到晚为我们的生活而默默工作、辛苦付出。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最想说得又是什么呢?

生1:我们要尊重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还要像他们一样,踏实地干好每一件事,多为别人做些事情。

生2:我想到了我们不能嘴上光说好听的,而是应该拿出行动,比如:不乱丢乱扔,减轻清洁工人的负担;要爱惜粮食;还要上课认真听讲,做好作业,不让老师操心。

………

师:是的,这么多人为我们服务,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不但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还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板书:珍惜成果,尊重人格)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为了谁》这首歌曲,下面,让我们带着对数不清的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感激之情,随着音乐一起唱这首歌曲。(课堂在浓浓的感激之情中结束)

篇14:阳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学生搜集资料并整理有关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在班上交流。

二、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读完,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课文内容。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课文共几段,可分为几个部分。

四、探究

读课文质疑,读读句子,讨论问题。

1、想想小朋友介绍自己国家事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

2、讨论能不能说所有人的皮肤都是“阳光皮肤”?

3、比较本课和《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由于雷隶热爱世界和平的精神体会“我”的美好愿望。

五、拓展训练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查阅这方面的材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绍给同学。

明确: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

简介钱学森: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阅读钱学森写给人大常委会求救信,感受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阅读《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

《阳光》的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阳光》的教学设计

顽皮的阳光 教案教学设计

《阳光》教学设计

《阳光运动身体好》教学设计

大学生阳光体育研究论文

阳光教学设计

《阳光皮肤》教学反思

论阳光体育在初中体育教学的作用论文

一年级《阳光》教学反思

《阳光》教学设计15
《《阳光》教学设计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阳光》教学设计15(推荐14篇)】相关文章:

《阳光》教学反思2022-08-19

收藏阳光教学设计2023-04-25

阳光的优秀教案2023-04-18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2022-11-27

对中小学阳光体育综述论文2022-10-26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教案设计2022-08-12

《阳光皮肤》说课稿2022-05-24

教案设计例举:新鲜阳光2022-09-27

阳光很活泼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上册)2022-05-07

阳光体育对学生有何影响的论文2023-09-1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