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的意义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16 07:53:01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概率的意义的教学设计(精选16篇)由网友“zhaiyu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概率的意义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概率的意义的教学设计

篇1:概率的意义的教学设计

概率的意义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 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具准备】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

学生: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

教师对同学的较好想法予以肯定.(学生肯定有 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可的方法.如抓阄、投硬币)

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阄、投硬币的方法呢?

由学生讨论: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

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还上反面朝上,但同学们很容易感觉到或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所以小强、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质疑:那么,这种直觉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

引导学生以投掷壹元硬币为例,不妨动手做投掷硬币的试验来验证一下.

说明:现实中不 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 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的,设置实际生活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对此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也为下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交流活动打下基础.

二 、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10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验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行.

(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统计正面朝上 的频数及 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

注意:

(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试验活动、是否愿意交流等,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

(2).要求真实记录试验情况.对于合作学习中有可能产生的纪律问题予以调控.

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所以有可能有些组试验获得的正面朝上的频率与先前的猜想有出入.

提出问题:是不是我们 的猜想出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相信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性, 引导他们小组合作,进一步探究.

解决的办法是增加试验的次数,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合作.

4.全班交流.

把各组测得数据一一汇报,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对数据进行累计,按照书上P140要求填好25-2.并根据所整理的数据,在25.1-1图上标注出对应的点,完成统计图.

表25-2

抛 掷次数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正面向上的频数

正面向上的频率

想一想1(投影出示). 观察统计表与统计图,你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

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述情况,意思正确予以肯定与鼓励.正面朝上的频率在0.5上下波动.

想一想2(投影出示)

随着抛掷次数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变化趋势有何规律?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归纳.使学生认识到每次试验中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性.在试验次数较少时,正面朝上的频率起伏较大,而随着试验次数的逐渐增加,一般地,频率会趋于稳定,正面朝上的频率越来越接近0.5. 这也与我们刚开始的猜想是一致的`.我们就用0.5这个常数表示正面向上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说明:注意帮助解决学生在填写统计表与统计图遇到的困难.通过以上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清楚地观察到试验所体现的规律,即大量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接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积极合作交流,思考探究.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为了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快捷的试验数据,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的课件,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他们能直观地、便捷地观察到试验结果的规律性--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

其实,历史上有许多著名数学家也做过掷硬币的试验.让学生阅读历史上数学家做掷币试验的数据统计表(看书P141表25-3).

表25-3

试验者 抛掷次数(n) 正面朝上次数(m) 正面向上频率(m/n)

棣莫弗 2048 1061 0.518

布丰 4040 2048 0.5069

费勒 10000 4979 0.4979

皮尔逊 1 6019 0.5016

皮尔逊 24000 1 0.5005

通过以上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电脑辅助演示,历史材料展示,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清楚地观察到试验所体现的规律,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即大量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接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概率).同时,又感受到无论试验次数多么大,也无法保证事件发生的频率充分地接近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程度、自信心、是否愿意交流等,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怕困难积极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下面我们能否研究一下反面向上的频率情况?

学生自然可依照正面朝上的研究方法,很容易总结得出:反面向上的频率也相应稳定到0.5.

教师归纳:

(1)由以上试验,我们验证了开始的猜想,即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时,正面向上与反面向上的可能性相等(各占一半).也就是说,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可以使小明与小强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

(2)在实际生活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在足球比赛中,裁判用掷硬币的办法来决定双方的比赛场地等等.

说明: 这个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 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在真实数据的分析中形成数学思考,在讨论交流中达成知识的主动建构,为下一环节概率意义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评价概括,揭示新知

问题1.通过以上大量试验,你对频率有什么新的认识?有没有发现频率还有其他作用?

学生探究交流.发现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或常数)估计或去描述.

通过猜想试验及探究讨论,学生不难有以上认识.对学生可能存在语言上、描述中的不准确等注意予以纠正,但要求不必过高.

归纳:以上我们用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刻画了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那么我们给这样的常数一个名称,引入概率定义.给出概率定义(板书):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 记作P(A)= p.

注意指出:

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反映.

2.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想一想(学生交流讨论)

问题2.频率与概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从定义可以得 到二者的联系, 可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说明概率是个定值,而频率随不同试验次数而有所不同,是概率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说明:猜想试验、分析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十分有益于学生对概率意义的理解,使之明确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也使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为下节课进一步研究概率和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当然,学生随机观念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这节课教学应把握教学难度,注意关注学生接受情况.

四.练习巩固,发展提高.

学生练习

1.书上P143.练习.1. 巩固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2.书上P143.练习.2 巩固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归纳总结,交流收获:

1.学生互相交流这节课的体会与收获,教师可将学生的总结与板书串一起,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条理化、系统化.

2.在学生交流总结时,还应注意总结评价这节课所经历的探索过程,体会到的数学价值与合作交流学习的意义.

【作业设计】

(1)完成P144习题25.1 2、4

(2)课外活动分小组活动,用试验方法获得图钉从一定高度落下后钉尖着地的概率.

【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25.1.1节随机事件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通过大量重复试验,体验用事件发生的 频率去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从而得到概率的定义.

1.对概率意义的正确理解,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事件发生的频率可以刻画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特点,这节课以用掷硬币方法分配球票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猜测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这符合《新课标》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理念.

贴近生活现实的问题情境,不仅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热情 ,而且会促进他们面对要解决的问题大胆猜想,主动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为寻求问题解决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更重要的是,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经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2.随机现象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概率的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对随机事件的探索过程,通过与他人合作探究,使学生自我主动修正错误经验,揭示频 率与概率的关系,从而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概率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3.在教学中,本课力求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同伴的合作交流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注意评价 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程度、自信心、是否愿意交流等,给学生以适时的引导与鼓励.

篇2:概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2-83页内容。

教材分析:

概率是研究不确定现象(随机现象)的科学。随机现象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试验,其试验结果不确定,以至于在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但大量重复试验,其结果会出现一定的规律。

概率学习的一个首要目标是使学生不断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而这需要学生在亲自试验中,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不断体会。本单元的题目也说明了这一点,是在游戏公平这一主题下,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尝试定性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第二学段中学生将进行一些简单的可能性大小的计算。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用掷骰子决定谁先走棋”和“转转盘”两个游戏活动,抓住“可能性相等”这一重要概念,通过游戏活动加深理解。这也是学生继续学习概率知识和进行可能性大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根据生活经验和试验数据,判断简单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简单游戏的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亲自从事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以体验两个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本年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使用新教材,信息量大,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在概率方面,学生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经历由感知、探究到建立模型再到解释应用的数学学习体验。

另外,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游戏中对事件的等可能性会有一定的感知。考虑到本课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需要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游戏活动。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游戏活动,和教师自己设计的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让学生参与并从事试验,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直观感受。

3.引导学生主动与同伴交流想法,在交流讨论中,加深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体验。

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我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1. 教学方式。

本节课是在游戏公平这一主题下,通过学生参与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教师要创设轻松氛围,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参与,与学生合作,引导学生对公平的游戏规则进行试验,分析、修改。

2.学习方式。

学生有时独立思考,有时与同桌进行游戏,有时小组交流、讨论,判断等,体现多样的学习方式。

3.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要给出恰当,适时的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发挥评价的促进、激励的作用。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副棋、骰子、硬币、转盘(三个)。

学生准备:骰子(每人一个)、硬币(每人一枚)、转盘(每人一个空白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进入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下棋吗?谁会下棋呢?今天,我们就进行一场下棋比赛,好吗?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出示一副摆好的棋。)

师:让谁先走棋呢?

让学生稍加思考后说说自己的办法。

(预测:学生可能想到用“拳头、剪刀、布”、掷骰子、掷硬币等多种办法。)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是合理的,就要给出肯定,并加以引导。对于多样的办法,教师板书游戏名称。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很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行,这些办法都可以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身边游戏入手,让学生来进行现场比赛,激发参与兴趣,进而提出“让谁先走棋呢”这一问题。先让学生自由表达想法,体会试验“游戏是否公平”的必要性。]

二、组织活动,开展游戏

游戏一:掷殴子

师:想一想,具体怎样做呢?

让学生自由说规则。

师:笑笑有一个办法:大于3点,小明先行;小于3点,小华先行、你们觉得这个办法好吗?

(预测:如果有的学生提出这个办法,就因势利导采用它;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教师作为合作者提出这个办法。)

师:与同桌试试这个办法,掷一掷骰子,要做好记录,

学生亲自试验,收集数据。

活动记录1: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对个别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尽量让学生保证游戏的随机性,要随意地掷出骰子。

学生展示活动记录,汇报试验情况。

学生有序汇报出活动过程及试验结果,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预测:学生在试一试后,初步感受到这个规则的不公平。通过讨论,有的学生能列出各有几种可能,大于3点的有3种可能:4,5,6;小于3点的只有两种可能:2,1;因此大于3点的可能性比小于3点的可能性大,所以这个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

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再做几次试验,将全班的试验结果汇总起来,确认一下好吗?

学生做试验,汇总试验数据。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个规则的不公平,需要学生继续做试验验证、为了保证试验次数,有必要汇总全班数据。]

师:通过多次试验,证明这个方法不公平。那你们能修改笑笑的方法,使它对双方公平吗?

学生同桌间说一说后,汇报。

[设计意图:在确认规则不公平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修改游戏规则,使它对双方公平。这样由浅入深,逐步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体验。]

师:除了掷骰子外,我们再来判断一下其他的办法是否对双方公平。

游戏二:掷硬币

师:试一试,这个办法对双方公平吗?

学生做试验,并汇总全班数据。

活动记录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试验,引导他们讨论掷硬币的规则是否公平。

[设计意图:学生对“掷硬币”已有经验,直接看出它公平。但也应让学生做试验,并汇总全班数据。这里要激发学生反复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对简单的实验进行多次的探究。这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向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迈进。]

游戏三:转盘

师:我们还可以用转盘来设计对双方公平的游戏。

(1)下图是笑笑设计的转盘,请你为她确定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出示图:

学生先独立确定公平的游戏规则,然后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试验数据,对规则是否公平进行讨论。

(2)淘气设计了下面的转盘,请你为他确定规则,使游戏对双方:

出示图:

学生自主设计。自由讨论,确定公平的游戏规则,

师:我们帮助淘气和笑笑确定了公平的规则,那你们想自己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转盘游戏吗?

(3)请你再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转盘游戏。

学生独立设计。

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活动情况,提醒他们要先设计转盘和确定规则,再试一试游戏和规则是否公平。

学生展示设计的转盘,并说明规则,其他学生一起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对笑笑和淘气设计的转盘进行判断是否符合公平要求。然后给学生独立设计转盘游戏的机会。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二是给他们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学有所用。]

三、实践应用,拓展游戏

师:请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其他游戏,在小组内玩一玩。

学生设计游戏,小组内活动。

师: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需要用公平的游戏来确定的事情?

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与同学交流。

(预测:学生可能想到生活中许多游戏,如:足球比赛确定双方场地时,可以用“单双”游戏;家里人看电视选择频道出现争执时,可以用“抽扑克牌比大小”游戏决定;去奶奶家还是外婆家过年,可以用“抓阄”游戏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评价。对一些游戏要加以引导,在公平基础上,要尊重长辈,不要任性等,随机进行情感教育。

师:回到家里和父母继续游戏,好吗?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给全体学生再次参加游戏活动的机会。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不确定现象,应用所学去解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反思:

科学探究,一次就够了吗?答案是不够。从一次到十次或更多,这里面有科学的较真,有思维的缜密,有大胆的质疑,有反复的坚韧……就如抛硬币的实验,大人们都知道抛硬币的概率是50%,但同样的实验让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做,中国孩子一般只做两次,最多也不会超过十几次,但外国的孩子可以多次重复,可以做几百次,几千次,甚至上万次。

这种现象,很多中国人认为没有必要,认为可笑或者浪费时间。笑过后,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强?”也许就是我们的教学中缺少了一份执著、一份坚韧。

所以在执教本节课中,我试着用“提问、预测、试验、解释、交流”这一过程来引导学生开展掷骰子、掷硬币和转盘三个游戏活动。

在开展掷骰子游戏时,我发现学生对试验往往只愿做几次,就把结果记录了下来,这样做,显然太草率、不严谨。我们知道,任何活动,一次的结果都只是偶然的,而不是必然的,科学现象是可以多次重复的,科学结论要经得起反复验证的。所以哪怕是最简单的活动,一次也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个规则的不公平,需要学生继续做试验验证。为了保证试验次数,有必要汇总全班数据。于是我就增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重复多次做看似简单的试验,这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反复的试验,学生不但判断出这个游戏不公平,还能进行修改,并且也很好地体会了等可能性和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同时,我也注意到,活动.中如果能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动手、动脑、动口结合起来,比较、借鉴、反思,会使活动更有实效性。

评析:

1.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情境。

教材提供的是小明和小华两个小朋友进行下棋比赛。根据实际情况,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换为让学生来进行现场比赛,进而提出“让谁先走棋呢”这一真实问题。

更大程度上唤起学生参与热情及对问题的探究欲望。然后,先让学生自由表达想法,体会试验“游戏是否公平”的必要性。

2.联系实际,充分进行数学活动。

学生对“掷硬币”已有经验,直接看出它公平。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让他们做试验,并汇总全班数据。

教师注重激发学生反复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对简单的实验进行多次的探究。这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向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迈进,

3.关注学生的感受。

教师在课的最后,组织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给全体学生再次参加游戏活动的机会。

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不确定现象,应用所学去解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了学生的感受,随机渗透思想教育。

篇3:概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用列表法、画树形图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古典概型的特点:

①出现的结果有限多个;

②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2、练习:P131第1、2题;P132第2、3题。

老师: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可以用列举法而求得。列举法就是把要数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分析求解的方法.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二、新知讲解:

例1、如图:计算机扫雷游戏,在9×9个小方格中,随机埋藏着10个地雷,每个小方格只有1个地雷,小王开始随机踩一个小方格,标号为3,在3的周围的正方形中有3个地雷,我们把他的去域记为A区,A区外记为B区,,下一步小王应该踩在A区还是B区?

分析:首先要弄清游戏的规则;其次,求两个概率,要研究它们是否符合古典概率的两要素

解:(略)

例2、掷两枚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

(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

(3)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下。

分析:先让学生自己实验,自然会引出下列问题:“同时掷两枚硬币”和“先后掷两枚硬币”,这种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相同吗?答案是:在本题中这两种实验所有可能的结果是一样的。

练习:P134第1、2题。

三、归纳总结:

(一)等可能性事件的两个的特征:

1.出现的结果有限多个;

2、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二)列举法求概率.

1.有时一一列举出的情况数目很大,此时需要考虑如何去排除不合理的情况,尽可能减少列举的问题可能解的数目.

2.利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关键在于正确列举出试验结果的各种可能性,而列举的方法通常有直接分类列举、列表、画树形图(下课时将学习)等.

四、课后巩固:《课本》P13习题25.2复习巩固1、2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巩固古典概型问题的计算方法和在游戏中的应用,所以开始时简要回顾上节课有关知识,尽量让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据情况点评。

例1为扫雷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让学生自学,教师帮助分析点拨并稍作拓展延伸,以激发兴趣,提高分析能力。本节课完成效果很好。

篇4:初中概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统计知识,培养梳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理、分类、制图、观察、比较、分析信息,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形成依据数据和事实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二、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你能在草稿本上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继续引导: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和补充,然后想一想,可以怎样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讨论交流后,依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下图。

教师:谁能简要地说一说,平均数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

预设:平均数是通过计算得出的。

教师: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

预设: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互补交流──分类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并借助树形图形成知识结构。

(二)整理数据,自主探究

1.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已经填好的调查表(如下)。先按项目剪开,然后9个小组的组长将你们要整理的项目条收集起来,先整理分类,再用统计表进行统计。想一想,从统计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学生开始按课前分好的小组收集项目条,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数据整理。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各小组都有各自的分工,便于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并利用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说明:教学设计中接下来将选用教材提供的数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实际调查所得的数据展开教学。

2.求统计量和分析。

教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各小组的统计表已经整理好了,请到前面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学生1:我们第一小组整理的是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制成的统计表是这样的。

教师:观察这张统计表,你们有什么发现?

预设:身高是1.52米的同学人数最多,身高是1.40米的人数最少。

学生2:我们第二小组整理的是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从表中可以知道,体重是39千克的人数最多,体重是30千克的人数最少。

其余各小组分别展示统计表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选择一张统计表,你能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吗?用什么数据能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学生3:第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50425。我们认为用平均数能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学生4:第二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9.6。我们认为平均数可以代表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

教师: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效率非常高。老师这里还有个问题,你能很快解答吗?

如果把全班同学编号,随意抽取一名学生,该生体重在36千克及以下的可能性大?还是在39千克及以上的可能性大?

预设:在39千克及以上的可能性大。因为体重在39千克及以上的人数比体重在36千克及以下的人数更多。

教师: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小组同学解答吗?

【设计意图】用统计表表示全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分布情况,然后完成三个任务:计算平均数;讨论用什么数据能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依据数据判断哪个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大。整个过程以小组合作和交流汇报的形式展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制作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教师:这是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想一想,用怎样的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预设: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因为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据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课件适时出示下图)。

教师:想一想,用怎样的统计图表示你们组的统计数据比较合适?在方格纸或空白圆中画出统计图。

小组讨论确定统计图后,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交流展示:

学生5:我们小组将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做成了复式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

教师:观察这个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中,男生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跳绳的人数最多。

学生6:我们小组整理的是“你对自己在各年级的综合表现是否满意”的情况,选用的是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

教师: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能获得怎样的信息?

预设:六(1)班同学对各年级综合表现满意情况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教师追问: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预设: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对自己各方面表现的评价也越来越好。

【设计意图】从教师提供的素材引入,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前提下,制作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各组统计的数据,充分体现了这部分知识的应用价值。后续的分析紧紧围绕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体现尊重事实、用数据分析实际情况的思想。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

根据所要描述的情况,填写合适的统计图。

(1)描述六(2)班同学身高分组的分布情况,用___________。

(2)描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平均身高变化情况,用___________。

(3)描述身高组别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用___________。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下面是某汽车公司去年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情况。

(1)该公司去年全年的生产和销量情况如何?

(2)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怎样?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总结,小议收获

教师: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统计图?

五、课外作业,实践应用

想一想:除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请自主选择一个调查项目开展实践。

篇5:3.3 可能性和概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可能性和概率是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事件的可能性》的第3节内容。这是在学生通过具体情境了解了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来初步认识概率的意义,导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知道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1。会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问题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数的基础上,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这样的安排完全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分步到位,螺旋式上升的整体设计。

教材中通过以下步骤建立概率的意义:通过实例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定义概率→在等可能性的前提下用比的形式来表示概率。其中第3个步骤“等可能性”这个前提十分重要。课本通过说理的方法来让学生认识等可能性。有关概率的概念,本教科书将在八年级下册学习频数和频率的基础上,主要安排在九年级上册学习。因此在本章教学中尽量不随意提高要求,主要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概率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遵循启发式原则,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本节课采取发现与探究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经历实际问题的情景,这是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的唯一途径。教学中应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等可能性?怎样认识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计算等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对学生来说不太容易。 涉及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概率的意义,以及在等可能性的条件下概率的一种直观表现形式。这是学生学习了事件的可能性后的一个自然延伸。在教学中,应注意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应注意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事件的可能性与概率的意义。这些不仅是学习本节的关键,对于学好本章及至以后各章也是很重要的。

【教学目标】

1、 了解概率的意义

2、 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

3、 会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4、进一步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率的概念及其表示

难点:例2涉及转盘自由转动2次,事件发生的条件构成比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引例:小红与小李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获票数相等,谁担任正班长哪?老师决定用抽签的办法来决定:做4个纸团,其中只有1个纸团里写有“正”字。由小红从中任取1个纸团。抽出有“正”字的纸团,就决定由小红担任正班长。这个办法公平吗?如果不公平,怎样改正才会使之公平?

分析:小红从4个纸团中抽出写有“正”字的纸团的可能性是 ,即小红担任正班长的可能性是 。如果小红抽到写有“正”字的纸团,就决定由小红担任正班长,这个办法不公平。然后由学生共同合作讨论,得到改正的方法。而且,这改正的方法不止一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让学生积极参与。

解答:这种抽签决定正班长的办法是不公平的,如果仅对小红而言是不公平的。如果小李也按这个办法实行,小李担任正班长的可能性也是 ,也就是说,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这个办法才是公平的。(改正的方案不唯一)

(这样的引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素材与学生现实紧密结合,从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而促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鼓励合作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采用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创造积极合作、讨论的氛围。)

(二) 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从此题解答中可以得到,在客观条件下使小红与小李抽签胜出的可能性大小相等(也称机会均等)那么才是公平的。而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指明可能性大小的情况:教师可举一些描述实际生活中有关可能性大小的几个例子:

(1)小明百分之百可以在一分钟内打字50个以上,即小明在一分钟内打字50个以上的可能性是100%。

(2)小华不可能在7秒内跑完100米,即小华在 秒内跑完100米的可能性是0。

(3)通过摇奖,要把一份奖品奖给10个人中的一个。每人得奖的可能性是 。

接着类似的可以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经验独立举一些例子。

(这样的安排是使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合理、正确都予以高度肯定,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难免犯错,但相信同学之间也能纠错。教师放手让学生在互相讨论和互相评价中得以提高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评价中,集思广益,能体会到如何更完善和辨证地分析问题。)

然后教师归纳,在教学中我们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也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用 表示,如事件 发生的概率也记为 。

如果我们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各种结果的总数,并且知道其中事件 发生的可能的结果总数,那么就可用以下式子表示事件 发生的概率:

强调:概率的`数学意义是一种比率,这个概率公式适用的前提条件――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这一点学生容易疏忽。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再举一些实例加以辨别各种可能结果的可能性是否都相等。

例如:任意抛掷一枚硬币,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两种结果。由于硬币质地均匀,抛掷时具有任意性,所以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认为是相等的。适用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而对于“投篮”,虽然也只有两种可能结果:“命中”与“没命中”,但由于投篮的命中率与投篮者的技术水平相关,“命中”与“没命中”的可能性通常是不相等的。

(三) 讲解例题,综合运用:

在弄清等可能性的含义后,就可以应用本节课的概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1: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当骰子停止运动后,朝上一面的数是1的概率是多少?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是正数的概率是多少?是负数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由于一枚骰子有六个面。当骰子停止运动后,每一个面朝上的可能性都为 。即为等可能性事件。因此可用概率的公式计算。

解: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当骰子停止运动后,朝上一面的数有可能性相同的 种可能,即1、2、3、4、5、6。所以朝上一面的数是 只有 种可能,即朝上一面的数是 的概率 ;是偶数的有 种可能,即2、4、6。所以朝上一面的数是偶数的概率 ;是正数的有 种可能,即1、2、3、4、5、6。所以朝上一面的数是正数的概率 ;是负数的可能结果有 种,即所有可能的结果都不是负数,所以朝上一面的数是负数的概率 。

一般地,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00%,即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 。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即 。

(例1的目的主要巩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教师着重讲清解法的思路和方法步骤。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判断是否适用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基本步骤是:①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②在总数中数出所求概率的事件所包含的结果总数,再把它们代入公式求出所求概率。)

从例1中自然引出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为 。

(四)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做一做第1~2,课内练习1,作业题1~2准备5分钟后学生口答,教师点拔。

(五)变式练习,拓展应用:

例2: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红、黄两色各占一半的转盘,让转盘自由转动2次,指针2次都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一次落在红色区域,另一次落在黄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1)由于转盘上红、黄两色面积各占一半,转盘自由转动一次,指针落在黄色区域和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2)统计所有可能的结果数,让学生自己列表或画树状图。应注意转盘的两次自由转动意味着事件的发生分两个步骤,各种可能包括了顺序的因素。

(3)统计所求各个事件所包含的可能结果数。

解:根据如图的树状图,所有可能性相同的结果数有4种:

黄,黄;黄,红;红,黄;红,红。

其中2次指针都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结果只有1种,

所以2次都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 ;

一次落在红色区域,另一次落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有结果2

种,所以一次落在红色区域,另一次落在黄色区域的概率 。

变式:在例2的条件下,再问:第一次落在红色区域,第二次落在黄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讲解时注意让学生自己分析同例2的第二问的区别。从中求出变式的正确的解答为 。

(本环节主要让学生体验变式中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倡题后反思。)

(六)练习反馈,熟能生巧。

1.作业题2、3学生自行完成于书上(简写);

2.课内练习2,作业题4让二学生上黑板板演,重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利用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

3.深度思考作业题5(考虑多种解法)。

(七)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反思有什么样的收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参与反思的学生更多。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布置作业,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6:概率与频率的教学设计

概率与频率的教学设计

概率与频率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从将从背景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反思评价这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统计的基础上展开对概率的研究,而本节又是从频率的角度来解释概率,其核心内容是介绍实验概率的意义,即当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渐趋稳定的那个常数就叫概率。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理论概率的意义和用列举法求等可能性的事件的概率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我所处的是一所乡村中学,学生基础薄弱,好动,注意力容受外界影响而分散.学生此前学习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必然性及不可能性,可由已知知识入手,设计相关的生活情境作为课堂引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类型不同,尽量分层次设置问题和对问题运用多种展示手法。另外由于本节课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因此丰富的问题情境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根据这些在教学中国我采用了做试验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学生过去的生活经验会对这节课的学习带来障碍,因此正确理解每次试验结果的随机性与大量随机试验结果的规律性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3,重点和难点

概率的实际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如何正确理解每次试验结果的随机性与大量随机试验结果的规律性是本节的难点。

4,联系生活

生活很多方面可以用到概率的知识,如掷骰子问题,投掷硬币问题,打靶问题,转盘问题等等,这些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情况设计成教学情景,让数学变的有趣和富吸引力。

5,教学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以启发为主,分层次设置问题,加入适量的情景设置,运用实验探究展开课堂,对问题采用多种展示手法,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要因时因事而变,灵活把握,因材施教。

6,教学媒介: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脑模拟试验,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为数学学习带来的方便,同时结合黑板记录和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二、目标分析

根据背景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识技能:

理解概率的含义并能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确定概率。 能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和解释现实生活中与概率相关的问题。经历用试验的方法获得概率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由“试验形成概率的定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方法:

以分组做试验的方式导入和展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例题,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课堂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分层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自信。结合随机试验的随机性和规律性,让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过程分析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学中,我设置六个教学环节。

1、课堂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问题对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进行复习。通过生动的实物图片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对事件的随机性和可能性作出判断, 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如(遇上红灯、生个儿子、天气晴好)。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探究过程中来。

2、课堂展开

要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抛掷硬币的试验既典型又方便,为了达到自然而然的效果,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两个同学举行象棋比赛,用一种公平的方式决定让谁先走棋, 学生会说出抓阄或者抛掷硬币, 顺势提问:用抛掷硬币对比赛双方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公平,而为什么公平学生可能回答不上来,接着就提出能否用试验来验证?学生会心存疑虑。

第一步:分组试验

将全班分四组,要求第一组掷一枚硬币2次,第二组投掷硬币20次,第三组投掷硬币60次,第四组投掷硬币100次,并分别把试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试验结果:

提问(1):各小组正面朝上的频率一样吗?分别为多少?

提问(2):各小组反面向上的频率一样吗?分别为多少?

提问(3):如果把全班四个小组的结果进行累计,正面朝上的频率是多少,会有变化吗?反面向上的呢?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1:引导学生认识到随机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2:引导学生发现在次数逐渐增大的情况下,频率数值渐趋稳定。

第二步:比较试验

让学生对历史上的数学家们所做的实验和自己分组所做的实验进行对比。历史上棣莫弗 、布丰 、费勒 、皮尔逊 都对抛掷硬币的正反面向上的随机性问题做过实验,书上也有相应的记载,让学生对比。这让学生既了解到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感受到他们为追求真理而做的牺牲和努力,又可以得到:几位数学家的试验结果跟我们今天的试验结果大致相同,大量试验次数下频率数值稳定于0.5。这样学生会很有成就感,老师趁此提出鼓励和希望,只要努力你们也可以成为数学家。

以上的试验说明:“正面向上”的频率稳定于0.5,“反面向上”的频率也稳定于0.5。由两个频率稳定到的'常数相等说明两者发生的可能性相等,从而验证了猜想,判断公平的直觉是对的。

第三步:电脑模拟实验。利用电脑多模拟实验,让学生在计算机中输入数据,然后看得到的结果,并和自己是实验数据,科学家的数据相对比,了解电脑的模拟功能。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大量重复试验下,任意抛掷硬币“正面朝上”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刻画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3,形成概念 深化认识

让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对课本的自学,归结概率概念: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p。其中m是事件A发生的频数,n是试验次数。

思考(1):概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呢?

思考(2):定义中的“频率”和“概率”有何区别和联系?

结合投币试验,同学知道各小组试验算出的频率不一定等于概率。区别就是:频率不一定等于概率,概率是频率趋于稳定的那个值。

例:对某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进行抽样检测的数据如下:

抽取台数

问题一:计算表中优等品的频率

问题二:估计该厂生产的优等品的概率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让学生更具体的理解概率,巩固概率和频率的关系,了解频率不一定等于概率,而是围绕概率波动。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大量重复实验是确定概率的一种方法。

4,拓展提高。

问题一:投掷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那么连续投掷20次硬币,则一定会有10次正面向上,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问题二:天气预报说明天晴天的概率是80%,小明说“明天肯定是晴天,要不就是天气预报不准”小明说的对吗?

设计意图:问题一为了让学生辩证的对频率和概率二者间的关系加以认识。问题二是从可能性上让学生对概率有清醒的认识。通过这两个问题使学生正确理解大量随机实验结果的规律性和每次实验结果的随机性。

5,总结归纳,问题延伸

问题一: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你掌握了那些知识?

问题二:对频率和概率你是怎么理解的,二者间有什么关联和区别?

问题三:生活中那些问题会用到概率和频率,或者说概率和频率能解决生活中的那类问题?

6,作业,

作业一:课本144页第5题和第6题

作业二:上网搜索刘翔参加国际性的比赛已来的参赛次数和获奖次数并进行统计,并计算出刘翔的获奖概率,对他的下次比赛做出预测。

四,板书设计

对学生的实验结论展示

学生总结本节内容展示

对概率的概念总结

作业布置

例题解答

五,反思评价

1,通过回顾巩固,让学生为本节课的展开做好知识储备,设置情境性的问题营造了学习气氛。2,为了让学生对频率和概率二者间的关系和区别有清醒的认识,我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小组谈论和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对每次试验结果的随机性与大量随机试验结果的规律性有了正确的认识。3,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利用了多媒体技术。4,教学理念上,关注教材的变化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启发式的逐步渗透的学习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肯定学生的进步,捕捉学生的发光点,对课堂上生成性问题,及时处理和组织学生探究。5,为了让课堂顺利展开,我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是态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提前的思考和准备,制定了应对的策略。

篇7: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概率基本性质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概率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用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类比得出事件间的关系及运算的教学过程,正确理解事件的包含关系,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以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会运用它们处理教材中的例、习题,进一步体会类比思想,提升理解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事件的关系及运算,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难点:事件的关系及概率运算,类比思想的'渗透。

三、教学辅助

骰子、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的意义,得知每天发生的事情具有随机性,难预测,比如今天我刚到数学组办公室,一位学生问了一题:已知集合是掷一颗骰子,出现向上的点数为,集合是掷一颗骰子,出现向上的点数为奇数,试判断它们间的关系。你们愿意解答吗?有什么启示呢?

学生解答后,把集合改为事件,事件出现向上的点数为,事件出现向上的点数为奇数并写出掷一颗骰子的其他事件。我们的启示:类比集合的关系及运算研究事件的关系及运算,引出课题。

2.引导探究,发现概念与性质

先让学生类比得出一些关系及运算并相互交流,再观看多媒体课件内容(教材的重点内容),加深对事件的关系及运算的理解,师生形成的共识如下:

2.1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2.1.1包含关系

一般地,对于事件与事件,如果事件发生,则事件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包含事件(或事件包含于事件),记作(或)。不可能事件记为,任何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

2.1.2相等关系

如果事件发生,那么事件一定发生,反过来也对,这时,我们说这两个事件相等,记作。

2.1.3并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发生或事件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与事件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或)。

2.1.4交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发生且事件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与事件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或)。

2.1.5互斥事件

若为不可能事件,那么称事件与事件互斥。其含义是:事件与事件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

2.1.6对立事件

若为不可能事件,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与事件互为对立事件。其含义是:事件与事件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2.2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2.2.1范围

。必然事件的概率是,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

2.2.2概率的加法法则

如果事件与事件互斥,则。互斥加法则。

2.2.3概率的减法法则

如果事件与事件对立,则,即,。对立减法则。

3.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例1从装有个红球和个白球的口袋任取个球,那么以下选项中的个事件是互斥但不对立事件的是()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至少有一个白球”与“至少有一个红球”

“恰有一个白球”与“恰有两个红球”“至少有一个白球”与“都是红球”

例2如果从不包括大小王的张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那么取到红心(事件)的概率是,取到方片(事件)的概率是,问:

(1)取到红色牌(事件)的概率是多少?

(2)取到黑色牌(事件)的概率是多少?

师生共同处理,重思路剖析及辐射。

练习

教材第面练习。

4.归纳小结,反思提升

介绍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的理解及简单应用,渗透类比思想。

5.作业

教材第面练习。

五、板书设计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1.引例3.概率的基本性质4.小结

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例题练习

六、教学反思

部分学生对“任何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不理解,并举例掷一颗骰子,出现向上点数为,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

篇8:初中概率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收集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所学习的统计图,和统计量,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过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掌握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出示预习提纲:

1、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统计图?

2、这几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3、概率的知识有哪些?

二、展示与交流

(一)提出问题

1、(出示问题情境)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怎么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指名回答)

2、师:先独立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

3、四人小组交流,整理出你们小组都比较感兴趣的,又能实施的3个问题。(小组汇报、交流、整理)

4、接着全班汇报交流(师罗列在黑板上)

师:大家想调查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班选择其中有价值又能实施的问题进行调查。(师根据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二)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

1、师:调查这几个问题,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怎么样收集这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2、师:开展实际调查的话,如何进行调查比较有效?在调查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什么?

(三)开展调查

1、针对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先组织小组有效的开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然后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2、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样分工,怎么样调查和记录数据的?(指名汇报)

3、全班汇总、整理、归纳各小组数据。(板书)

4、师: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5、师:根据整理的数据,想一想绘制什么统计图比较好呢?

6、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回顾统计活动

1、师:在刚才的统计活动,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吗?

师板书: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

2、收集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例子,并说说这些例子中的数据告诉人们哪些信息。(全班交流)

指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注意听,并指出这个同学举的例子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3、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1)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例子(充分利用第2题中收集来

的实例)来说说自己的方法。

(2)师归纳: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查阅资料、询问他人、调查实验等。

4、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对这些统计图,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篇9:初中概率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重点难点:

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收集数据,统计表。

师:我们班要和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呢?

学生可能回答

① 姓名、性别。

② 身高、体重。

③ 兴趣爱好。

(1)调查表。

为了清楚地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种个人情况调查表。

姓名 性别

身高/cm 体重/kg

最喜欢的学科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最喜欢的图书 长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特长

① 填一填。

② 用语言描述清楚还是表格记录清楚?

(2)统计表。

为了帮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你认为用统计表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你对统计表还知道哪些知识,与同学进行交流。

2、统计图。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做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① 条形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出各科数量的多少。

② 折线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③扇形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2)教学例题。

①认真观察例题中的图表。

②指出各统计图的名称。

③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如:从扇形统计图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

从条形统计图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运动项目的人数。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1)什么是平均数?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

(2)出示例题。

身高/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

人数 1 3 5 10 12 6 3

体重/kg 30 33 36 39 42 45 48

人数 2 4 5 12 10 4 3

①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如果在全班学生中任意抽取一人,体重在36千克及以下可能性大还是39千克及以上可能性大?

a.找出中位数和众数。

b.计算平均数。

②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③你认为用什么数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4题。

篇10:初中概率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在生物的有性生殖中,生物相交常见的有杂交(测交实际上属于杂交范畴)和自交两种方式。求解杂交或自交后代中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概率也是遗传规律题中一种常见的题型。

这类题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两亲本概率都为1时的计算,另一种是两亲本概率都不为1(或其中之一不为1)时的计算。

对于第一种类型,根据遗传规律采用一定的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如Aa和aa杂交后代中aa出现的概率为1/2。第二种类型的计算则比较复杂。

【方法点拨】

(1)当两亲本出现的概率不为1(或其中之一不为1)时,求解杂交后代中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应分两步进行:

①先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运用交叉线法、棋盘法或分解组合相乘法,求出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

②把第一步求出的结果与亲本出现的概率相乘,最终得出结果。

(2)当亲本出现的概率不为1时,自交后代概率的计算方法与杂交类似,也分两步进行。

但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二者计算时的区别:当两个杂交亲本出现的概率都不为1时,需要将两个亲本出现的概率都考虑进去相乘,而在自交中,亲本不为1的概率只能考虑一次(即相乘一次),这是因为自交中父本和母本都是同一植株,例如父本的基因型是Aa,则母本的基因型一定也是Aa。

(3)亲本中至少有一方概率不为1时杂交和自交两类计算方法归纳如下:

①杂交后代概率的计算:假设两个亲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c和d,杂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在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时(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时)的概率为e,则实际上杂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e×c×d。

②自交后代概率的计算:假设某亲本出现的概率为a,其自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在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时(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时)的概率为b,则实际上自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b×a。

篇11:《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

能力目标:

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验证等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观察下列事件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教师用课件演示情境)

(1)地球不停地转动; 必然发生。

(2)木柴燃烧,产生能量; 必然发生。

(3)在常温下,石头风化; 不可能发生。

(4)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6)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雪融化。 不可能发生。

定义: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在条件S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

在条件S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二)探索实践、建构知识

让我们来做两个实验:

实验(1):把一枚硬币抛多次,观察其出现的结果,并记录各结果出现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

上课前一天事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完成50次。

上课前一天事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完成50次。

然后请同学们再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好数据。

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教师用电脑模拟演示)

实验(2):把一个骰子抛掷多次,观察其出现的结果,并记录各结果出现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

(先学生自己做实验,然后教师用电脑模拟演示)

根据两个实验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出现了几种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实验结果吗?

(2)这些实验结果出现的频率有何关系?

(3)如果允许你做大量重复试验,你认为结果又如何呢?

结论分析:

实验(1)中只出现两种结果,没有其它结果,每一次试验的结果不固定,但只是“正面”、“反面”两种中的一种,且它们出现的频率均接近于0.5,但不相等。

实验(2)中只出现六种结果,没有其它结果,每一次试验的结果不固定,但只是六种中的某一种,它们出现的频率不等。当大量重复试验时,六种结果的频率都接近于1/6。

概率的定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注意以下几点:

(1)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A的概率;

(2)概率与频率的区别: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3)概率的确定方法:通过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这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它的概率;

(4)概率的性质: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随机事件的概率为1/2,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看作随机事件的两个极端情形。

(三)范例讲解、巩固检测

1、讲解范例:

例1、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某地1月1日刮西北风;

(2)当x是实数时,x2≥0;

(3)手电筒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

(4)一个电影院某天的上座率超过50%。

例2、某种新药在使用的患者中进行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请填写表中有效频率一栏,并指出该药的有效概率是多少?

例3、(1)某厂一批产品的次品率为x,问任意抽取其中10件产品是否一定会发现一件次品?为什么?

(2)10件产品中次品率为x,问这10件产品中必有一件次品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解:(1)不一定;(2)正确)

2、基础练习:

(1)课本P126练习题。

(2)补充: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口答)

①随机事件的频率具有偶然性,其概率则是一个常数。

②不进行大量重复的随机试验,随机事件的概率就不存在。

③当试验次数增大到一定时,随机事件的频率会等于概率。

(本题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对频率与概率的认识)

(四)总结提练、提高能力

本节课需掌握的知识:

①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②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在大量重复试验下,呈现规律性;

③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性质。

(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补充完善)

(五)布置作业、探究延续

1、课本P132:练习第1,2,3。

篇12: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其地位

概率是人教A版高一数学课本(必修3)第三章内容。本节课是第1课时,完成《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这一节作为学习概率的开始,基础地位十分重要。我们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用概率来衡量的,为此必须就首先承认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节教材告诉我们,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认识到随机事件的这种客观规律性。这种规律就是随机事件频率的统计规律。在这之后,教材主要介绍如何用古典概率模型确定随机事件的概率,其前提就是建立这个规律的基础之上的。

概率的统计定义是随机事件频率的统计规律的反映,实际上它本身也是一种求概率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及概率的统计定义,并了解实际生活中的随机现象,能用概率的知识初步解释这些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相关概念,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实践,分析问题,总结问题。

3、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认识频率与概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理解概率统计定义。

二、教学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进行教学,主要依据如下:

1、从本节知识的特点看,随机事件概率的定义比较抽象,要正确理解它,必须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采取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能力,培育感情,促使学生在知、情、意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组织起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这些目标。

3、从学情看,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这部分知识。通过高一半年多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探究经验。

三、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完成探究过程,突破难点,让学生亲自经历随机事件统计规律的归纳概括过程,这里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随机试验,以实现常规教学下难以实现的目标。

一、课程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抽奖活动,有些奖金丰富得让人心动,实际上,中奖的概率也有大小。怎样计算呢?板演——“随机事件的概率”

复习回顾: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

二、新课讲解

师:引入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并对学生及时进行针对训练

出示幻灯片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在一定的条件下,肯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针对训练试判断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数学”开场,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兴趣,引发求知欲。由探究实际转入学科知识探讨。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动脑参与,让学生经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概念的探究和形成过程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

师:让我们先做两个简单的试验

学生活动演示试验:

试验1:抛硬币试验。

学生活动:统计总试验次数,出现正面的次数,出现正面的频率。

师:请同学们思考在众多数据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讨论并给出答案。

学生活动演示试验:

试验2:摸彩球试验。

再次思考在众多数据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设计意图]:用简洁明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概念。理论转入实际,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消化理解。创造机会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应用。让学生挖掘身边的实例,实现内容形象化。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亲身参与让学生带着疑问自主实践得出数据: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化,也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在进行实验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师:引入随机事件的统计定义

随机事件在一试验中是否发生虽然不能事先确定,但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它的发生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正如我们刚才看到的: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在大量重复的试验中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板演定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如上:记事件A为抛掷硬币时“正面向上”则P(A)=0.5。

这一数值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统计工作带来很多方便,很有研究价值。

师:举例,加细理解。明天下雨,手机合格率。提问:从定义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补充并强调。

理解定义:

1、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频率”是随机的,稳定在一个常数附近,即“概率”。

3、随机事件的每一次观察结果是偶然的,但是在多次观察某个随机现象可以知道,在大量的偶然事件中存在着必然的规律。

4、0≤P(A)≤1。

提问:怎样求一个事件的概率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强调:

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对事件的条件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统计所得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它的概率。(强调频率不是概率)

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及当堂检测反馈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进入互相探究阶段,学生自主分析并归纳结论。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热情。学生自主探究,开阔思维,理解定义,归纳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篇13:《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验证等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观察下列事件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教师用课件演示情境)

(1)地球不停地转动; 必然发生

(2)木柴燃烧,产生能量; 必然发生

(3)在常温下,石头风化; 不可能发生

(4)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6)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雪融化。 不可能发生

定义: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在条件S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

在条件S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二)探索实践、建构知识

让我们来做两个实验:

实验(1):把一枚硬币抛多次,观察其出现的结果,并记录各结果出现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

上课前一天事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完成50次,并完成下表(一):

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

上课前一天事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完成50次,并完成下表(一):

然后请同学们再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好数据,完成表格。

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教师用电脑模拟演示)

实验(2):把一个骰子抛掷多次,观察其出现的结果,并记录各结果出现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二):

(先学生自己做实验,然后教师用电脑模拟演示)

根据两个实验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出现了几种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实验结果吗?

(2)这些实验结果出现的频率有何关系?

(3)如果允许你做大量重复试验,你认为结果又如何呢?

结论分析:

实验(1)中只出现两种结果,没有其它结果,每一次试验的结果不固定,但只是“正面”、“反面”两种中的一种,且它们出现的频率均接近于0.5,但不相等。

实验(2)中只出现六种结果,没有其它结果,每一次试验的结果不固定,但只是六种中的某一种,它们出现的频率不等。当大量重复试验时,六种结果的频率都接近于1/6。

概率的定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

总是接近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注意以下几点:

(1)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A的概率;

(2)概率与频率的区别: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3)概率的确定方法:通过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这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它的概率;

(4)概率的性质: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随机事件的概率为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看作随机事件的两个极端情形。

(三)范例讲解、巩固检测

1、讲解范例:

例1、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某地1月1日刮西北风;

(2)当x是实数时,x2≥0;

(3)手电筒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

(4)一个电影院某天的上座率超过50%.

例2、某种新药在使用的患者中进行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调查患者人数

100

200

500

1000

20xx

用药有效人数

85

180

435

884

1761

有效频率

请填写表中有效频率一栏,并指出该药的有效概率是多少?(答案:

)

例3、(1)某厂一批产品的次品率为

,问任意抽取其中10件产品是否一定会发现一件次品?为什么?

(2)10件产品中次品率为

,问这10件产品中必有一件次品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解:(1)不一定;(2)正确)

2、基础练习:

(1)课本P126练习题.

(2)补充: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口答)

①随机事件的频率具有偶然性,其概率则是一个常数.

②不进行大量重复的随机试验,随机事件的概率就不存在。

③当试验次数增大到一定时,随机事件的频率会等于概率.

(本题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对频率与概率的认识)

(四)总结提练、提高能力

本节课需掌握的知识:

①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②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在大量重复试验下,呈现规律性;

③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性质。

(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补充完善)

(五)布置作业、探究延续

1、课本P132:练习第1,2,3。

篇14: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数学教案

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数学教案

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数学教案 -05-05 09:50:31 阅读3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其中“统计与概率”中统计初步知识在一、二年级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并且概率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问题。因此在第一学段中对于“不确定现象”由感性升华到理性认识非常重要。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他们一般只能在感性的层面理解可能性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密切关注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体会的基础上,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从而进行可能性知识的构建。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通过摸棋子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过程与方法: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能和同伴交流想法。 情感与态度: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数学活动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在和同伴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由于有关概率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升华为理性认识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把“体验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定为教学重点,把理解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用“一定”、“可能”与“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定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流程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进行了课堂实践,课后与同行交流,在论坛上和网友互动,最后确定教学流程如下: 一、故事引入――感知可能性。 在第一稿的设计中,我们采取的是“一休故事”导入,从一休摸生死纸团的环节中,使学生初步感知 “可能”,在国王换纸团的环节中,初步感知“不可能”和“一定”,然后由教师讲解一休死里逃生的办法――吞纸团,从而引出新课的教学。后来与同伴交流,认为一休吞纸团的环节,学生在新课学习之前恐怕理解不了,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理解困难,将会影响一节课的效率,所以经过认真的'分析,我决定将一休吞纸团的环节放在这节课的最后,让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体验了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之后,由学生自己设计解决一休的方案,这样不仅使学生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理解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了,这个环节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面。 二、游戏探索――理解“可能性”。 在这个环节,我们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体验一定、体验可能和体验不可能。在设计初稿时,我的三次操作活动都采取了同样的模式――猜测、体验、汇报、推想、验证。网友建议说:这样既单调,又浪费时间,我听取了红局徐文静老师的建议,在第三个体验“不可能”的环节,改为师生互动: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些棋子,谁摸到红色的棋子,老师就送给谁一个幸运小礼物。经过教学实践的证明,这样做,确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不错,可是在体验第一个体验“一定”和第二个体验“可能”的环节,学生操作的时候,兴趣盎然,汇报的时候,却有些语无伦次。经过反思,我认为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虽然丰富了感性经验,可是受年龄的限制,他们还不善于用流畅的语言来表达。于是,我又做了一次修改,在体验的第一个环节,也就是体验“一定”的环节,由原来的小组合作,生生互动改为师生互动:老师和学生共同猜测、体验、推想和验证。那么在猜测的过程中,我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盒子里装的可能是……,在体验的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摸棋子的方法――不能偷看盒子里的棋子,在验证的环节,学生就一定能归纳出:这个盒子里装的一定是红色的棋子。这样设计,学生就在和老师的合作中,明白了怎么摸棋子,摸棋子是什么目的,在汇报时怎样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摸棋子的结果。在体验的第二个环节――体验“可能”的环节,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体验,相信有了刚才师生合作的基础,这次的小组活动一定会有很强的实效性。在体验的第三个环节――体验“不可能”的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设计不可能拿出红棋子的方案,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理解“一定”和“可能”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可能”,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真正理解事件发生的三种可能性,从而达到****难点的目的。 三、走进生活――应用“可能性” 在这一部分,我们设计了:小小裁判、快速抢答、找好朋友、说说生活中的可能性、设计抽奖方案等几个环节,在小小裁判环节,一些学生对“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这道题判断不准确,因为孩子生活在农场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他们想象不出来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这道小题的后面加了一个资料袋,通过大屏幕的方式展示给大家:世界上每秒出生4人,每分钟出生259人,每小时出生15540人,每天出生37万人。通过这样一组具体的数字,学生就能很准确的进行判断了。 “快速抢答”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话来猜一个人到底是谁,教师每说完一句话,学生都可以进行猜测,我注意让学生运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来描述猜测的结果,进一步使学生明确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找好朋友”这是综合运用这节课知识的一道习题。首先大屏幕出示七个学生非常喜爱的动画小精灵形象:学生转动骰子,你的骰子转到几,你就和几号小精灵交上朋友了,学生在转动骰子的过程中,充分体会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教师追问:为什么没有同学和7号小精灵交朋友呢?学生又更进一步地理解了“不可能”,最后,教师请学生帮忙设计一个骰子,让这个骰子不管怎么转,老师都是和3号小精灵交朋友,学生在愉快的感受中真切地理解了“一定”。 说说生活中的可能性,这个环节让学生找身边的实例,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这里,我注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如让学生做小老师对同学的描述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提高了兴趣,还规范了语言,而且培养了学生倾听意见、汲取经验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在最后设计抽奖的环节,请学生为喜盈门超市设计抽奖方案,在这个练习中学生不仅想一试身手,而且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创造性地完成练习,并渗透德育,获得成功的喜悦。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没有设计出四个白球的方案,我们很高兴,学生懂得了诚信。 四、全课总结 这个环节,首先请同学们设计解救一休的办法,然后教师把一休逃生的办法讲给大家听,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掌握了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最后,请同学们畅谈收获。

篇15: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教学设计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习者发挥主体作用。因为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是有意识的人,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学习者。所以,教学设计是在对学习者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后,才着手进行设计的。教学设计是以学习者的学为出发点,遵循了学习的内在规律性。教学设计者是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应用、教学过程的描述。总之教学设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教学设计的。

(二)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教学设计能够设计出许多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特点,运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采取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更好地解决了学习者的学习方法问题,灵活的应用了教学媒体。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减轻了学习者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习者乐学、会学、主动地学。在轻松愉快、巧妙安排、精心策划的教学活动中,无疑会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习者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里,教学设计者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三)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教学设计,是从教学规律出发,应用系统观点和分析方法,客观地分析了教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工作环节的局限性,设计了新的'教学工作程序和环节。教学设it-从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人手,来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策略和方法等。所以,建立在系统观点和分析方法基础上的教学工作,其科学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四)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设计出低耗高效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客观地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内容和活动,然后清晰地阐明教学目标,科学地制定教学策略,经济地选用教学媒体,合理地拟定教学进度,正确地确定教学速度,准确地测定和分析教学效果,使教学活动在人员、时间、设备使用等方面取得最佳的效益。可以肯定的说,没有教学设计,就不可能有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是达到教学最优化必不可少的一步。

(五)教学设计强调了目标、活动和评价的一致性教学设计采用的是系统方法,它把教学设计本身看成是一个系统,而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是其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和子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才能确保整个教学设计系统的优化运行。因此,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并强调各子系统及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的最佳配合。即,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系统形成良性运行的机制,使教学达到最佳的境界。

篇1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

⒉把握本文总分结构对于表达说明对象与文章内容的意义。

⒊领会本文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所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及其效果。

⒋认识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培养科学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⒈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

⒉把握本文总分结构对于表达说明对象与文章内容的意义。

教学难点:

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和科学的人文意识。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20世纪,原子弹的爆炸,“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的认识从地球扩展到太空,当人们为这些物理学成就而陶醉时,却突然发现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太少了。20世纪50年代初,英美科学家提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模型,70年代开始的DNA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让人类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几乎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基因组计划诞生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基因的文章。请大家通读课文,了解什么是人类基因计划。

二、研习新课:

⒈把握内涵

⑴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表述是不是定义?为什么?

明确:原文中不是定义: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与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因为它并没有揭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本质和内涵,而仅仅表明了它的重要意义。

⑵结合相关信息给人类基因组计划下一个严格完整的定义。

明确: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的(基础)科学工程。

⒉提炼信息

划出每一段的关键词句,捕捉其中的重要信息,形成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说明对象的综合理解。”

讨论,明确:第一段中“重大工程”“科学计划”,第二段中“具体目标”“基础”,第三段中“意义”,第四段中“规模化”,第五段中“序列化”,第六段中“以序列为基础”“特点”,第七段中“信息化”,第八段中“医学化”,第九段中“产业化”,第十段中“人文化”,第十一段中“冲击”,第十二段中“共同的基因组”“保护”“平等”,第十三段中“共同财富与遗产”,第十四段中“隐私”,第十五段中“自然进化的产物”,第十六段中“知情权”,第十七段中“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第十八段中“基因安全”。

整合以上信息,形成综合理解: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是一项改变世界、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科学计划。其具体目标就是测定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的基础。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产业发展具有规模化、序列化、信息化及医学化、产业化、人文化来归纳。该计划已经给社会带来很大冲击,人类共同的基因组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基因对整个人类都是平等的,是人类共同财富与遗产,基因信息是重要隐私,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应该保证公众对基因与基因研究的知情权,防止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确保基因安全。

⒊把握思路。

⑴从标题入手,结合关键信息,把握本文的结构并揣摩这种结构的意义。

讨论,明确:文章标题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分为两层含义,一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本身,二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据此,可将文章分为两大部分: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与目标(第1—2段)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第3—18段)

↙ ↓ ↓ ↓ ↓ ↘

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总分结构,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读者先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概况,再通过条分缕析地介绍,使读者更清晰更具体地认识说明对象的内涵和本质。

文章从第3段到第16段,从规模化、序列化、信息化、医学化、人文化主要阐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导向性意义,即给人类带来好处。具体表现为促进实验方式的改变和科学家素质的提升,促使生命科学更加成熟,获得更多的准确信息,有利于延长人的寿命,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触发人们更关注人文精神,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建立符合人文,又与自然和谐的新文明。

文章的17—18段,重点谈论基因组计划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安全影响,即它可能会造成的恶果。基因组信息一旦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其他人类公敌手里,会被滥用或错用,将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⑵整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探讨文中提出的“自然科学研究的‘双刃剑’性质”问题。

既然自然科学研究是一把‘双刃剑’,会造福于人类,也会造孽于人类;那么,它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它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恶果?请结合文章内容,作一梳理,并探讨这样阐述的意义。

讨论,明确::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阐述了基因组计划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可能的危害,显得全面而客观。作为一项伟大的科学研究,科学探索和科学发现是符合人类发展趋势的正义行为,所以本文阐述的重点在于基因研究的“好处”;但鉴于科学研究的“双刃剑”性质,基因研究的风险也是不容易忽视的重大问题,因此作者也毫不隐晦地指出其可能出现的危害,冷静而中肯,体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的道德良知。

⒋感悟思想:

据说用不了多久,如果法律允许,每个人都可以拿到一张自己的基因组图,这张图记录着一个生命的奥秘和隐私。假如是一个孩子,凭借这张图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将来是什么性格,是不是色盲,会长多高,会不会秃顶,是胖是瘦,什么时候会患什么病,什么时候死亡,甚至一个人会自杀,是因为他生命体内有自杀基因。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精神健康学家乔纳森堤文博士和戴维纳特教授就找到了一种自杀的基因。也就是说,凭借基因,基本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一生的基础。对此,请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这个问题应当辩证看待,基因图对于个体生命的健康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比如在身体疾病暴发之前,能够通过基因图预先了解身体发展状况,以便有效控制和及早治疗。而基因图对于个体性格发展具有“双刃剑”性质,积极作用表现在个体了解自身性格缺陷后,能够在后天环境中有针对性进行矫正和训练,有利于良好性格的培养;消极作用表现在个体预先了解自身性格缺陷后,会夸大先天条件而不思改进,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从而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⒌辨明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除了运用恰当的说明结构,还需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⑴找出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明确:列数字:“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美国政府于1990年10月……技术人员参加。”

举例子:“这些细微差异已经足以成为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异性生物灭绝武器。举几个例子:……极为少见。”

这些方法的使用都使得说明更清楚、通俗。

⑵本文有没有运用下定义的方法?

应该说没有严格的下定义。文章的第一节是作诠释。

追问:请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下一个定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以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的基础为科学宗旨和具体目标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

追问:如果将开头换成以上我们概括的定义,好不好,为什么?

本文是一篇科普报告,除了绕不过去的专业术语外,尽量用大众化、通俗形象的语言,收到很好的科普效果。

总结:本文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取得良好的说明效果。如开篇运用下定义的方法,使人们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了初步的认知,显示了科学的严谨和严肃。末段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准确性。而在第十二段把人类比作“大家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显得轻松而有趣味,使文章张弛有度。末段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使要说明的`事理更稳固可信。

⒍形成共识:

作者在文中说“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这是为什么?由此表明了对于科学研究我们应该培养什么的意识?

分组讨论,明确:作者认识到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担心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者人类公敌手里,将导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会在语言上给生物恐怖主义者以暗示,造成“基因原子弹”的爆炸;用“人类基因组计划”在人文性上远远超过曼哈顿原子计划,防患于未然。由此表明,对于科学研究,我们应该培养人文意识,科学研究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于人类,同样也会“造孽”。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引导,向着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努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之一。

三、布置作业:

⒈思考“积累与运用”第3题。

⒉预习《南州六月荔枝丹》。

初中概率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教案

二数学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学计划

初中概率的知识点总结

用列举法求概率教学反思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

概率与频率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几何概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概率的意义的教学设计
《概率的意义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概率的意义的教学设计(精选16篇)】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说课稿2024-05-15

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评课稿2022-04-29

高中数学赛教说课稿2022-09-21

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2023-12-09

几何概型说课稿2022-10-11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课程教学改革论文2023-02-15

初中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用频率估计概率2024-04-17

列举法求概率 说课稿2022-10-18

概率论论文2023-05-29

可能性说课稿2023-07-2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