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精选14篇)由网友“fanruyi”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论语》八则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论语》八则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读课文内容,积累常用文言语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教师提供阅读书目或参考资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分析判断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通过自主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教学重点
形成理解课文内容后的个性化表达。
教学难点
参照权威资料独立思考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课前布置预习,了解孔子其人、《论语》其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相信这能成为同学们的共同理想。有一部书可以随时在这方面帮助我们,它就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今天开始我们来试一试,更多地发挥自己的学习能量,从这本书中获得更多的人格力量。
“论语”意为语言的论纂,是对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记录,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通过这些言论我们可以真切捕捉到孔子传道授业的音容笑貌。但是,这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话语了,要做到尽量准确地解读,还需费一番工夫,幸好我们可以借助资料和注释,并且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这一学习历程。这节课我们来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大家按照课上摸索的解读方式在课后独立完成对后四则的解读。
(电子幻灯展现课文内容,集中到前四则)(学生准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二、默读初解
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默读课文前四则。要求学生绝对安静。
2.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词句理解方面的疑问。
3.教师巡视教室一周,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讨论细解
1.学生提出教师未来得及回答的问题,寻求大家帮助。
2.将全体同学分为八个小组,每小组再重点负责一则,确保每两个小组研究同一内容。
3.小组内交流对这则课文内容的理解。
4.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为同学们讲解本组负责的课文内容,要求先朗读、再领读、后讲解。任务相同的小组互相切磋交流,其他同学倾听思考并穿插发表意见。
四、引导精解
1.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予以点评,明确可否。
2.教师准备如下问题,推动探究争论,引导深入理解。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习”有人认为应理解为“温习”,有人认为应理解为“实践”,书下注释折中地处理,将两种解释并列出来。查阅工具书,掌握“习”的原意,之后再思考哪一种理解更恰当。
“习”的原意是鸟屡次拍打翅膀练习飞翔,从原意看,理解为实践或练习更为恰当,学习的乐趣也应该是学了就去实施。温故知新当然可喜,但还是没有实践的乐趣更为明确。
(2)书下注释标明“朋”指“志同道合者”,按照你对孔子的了解,孔子的“志”“道”可以如何理解?
孔子志于“克己复礼、爱众求仁”思想的传播和施行。
(3)分别查明“君”和“子”在称呼他人时表达的感情色彩,再结合起来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深刻含义。
“君”单独使用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子”单独使用往往放在姓氏后,也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能不怨怒,有这种胸襟气度的确值得人崇敬,的确是在追求完善人格。
(4)联系下列观点,深入理解课文第二则。
《中论治学篇》: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以为师矣。
《礼记中庸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此则与“温故知新”一则互为表里。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
学思结合才能让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有知识,但没有疑问,没有对于疑问的深思,没有深思后的顿悟,知识永远是知识,不是学识,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相反,有思想火花者耽于空想,一切想当然,不能踏实为学,没有丰盈的积累和有益的参照,就只能处于虚无缥缈中。“学”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内,在于明理。两者是生命开发中相辅相成的事,如果偏废就会劳而无功,甚至危及身心。
(5)孔子对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教导与屏幕打出的这段描述有关,仔细研读这一则和所给资料,思考孔子想让子路“知之”的是什么。
(屏幕打出如下内容:《荀子子道篇》曰:由!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语女。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
子路出身微贱,从小就参加劳动,性格果敢爽直,时有莽撞之举,但十分敬爱孔子,闻过则喜。因此也时常得到孔子语重心长的教诲。《荀子》中记载,当时子路穿着华美的衣服来见孔子,孔子见状教导他为人应谨慎,不可以这样张扬的形象处世。子路马上出去换了一身衣服进来,但神情举止还很自负,孔子就说了课文中的话来警示他,不要不懂装懂,做表面文章,要真正理解严谨处世的道理。
(6)“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境界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知之”是初级境界,客观知晓而已,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可能知之不多,也可能知之不少,但都没有投入,是理智的学习。“好之”是中级境界,有了兴趣,自然想知之甚多,在兴趣的引导下会不断获得新知,是愉快的学习。“乐之”是高级境界,把学习视为人生的享受,心灵的寓所,在其中悠然自得,物我两忘,是陶醉的学习。
(7)我们今天研读探讨的这四则都与为学有关,哪一点让你反观了自己的为学状况?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当点评。)
五、诵读深解
1.学生放声朗读前四则。
2.学生分别背诵前四则。
3.全体背诵前四则。
六、课后作业
1.默写课文前四则。
2.按照课上摸索的解读方式在课后独立完成对后四则的解读,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题目自拟。
七、板书设计
习之--谈之--恕之--思之--知之--好之--乐之--学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不动笔墨不读书。写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极好方式,可谓一举双得。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交流同学们就课文后半部分写的读书笔记。同学们选择自己读书笔记中自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朗读,可侧重于词句理解方面的收获,也可侧重于思想感悟方面的收获。倾听同学发言时,大家要注意随时吸纳,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
二、学生展示
1.学生分小组展示。
2.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学生形成个性理解,并提醒其他学生整理补充。
三、教师补充
1.视学生展示情况而定。
2.教师参照《教师教学用书》做如下准备: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相待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
自知者明。客观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自我完善。做事尽心竭力、尽职尽责是谓“忠”,交友一诺千金、光明磊落是谓“信”,从师孜孜以求、反复实践是谓“习”。人生在世,都是身兼数职,全身心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实非易事。每日做多次多方面的自我反省,也难做到。但每日做一次一方面的自我反省,的确可行。此时,可以拷问自己主要社会角色的分数如何,是否活得明明白白。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知人者智。及时了解他人,知道他人的好恶,才能和谐相处。所以,不必去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随时提醒自己去主动了解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高尚的人生态度,更何况,这样做了,不管别人如何,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才是拥有人生智慧的贤者,也只有这样的智者贤者,才能宠辱不惊,悠然自得。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要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到那些缺点而(反思自己)改正。”
学人者强。见到贤者,心生敬意,通常如此。见到贤者,渴望比肩,鲜有闻之。与贤者看齐,需要勇气和胆识,也需要恒心和意志。能向普通人学习,则需要有谦逊的美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从同行者那里学到很多。杰出者是学习的对象,普通人也是学习的对象,学众人之长,为自己所用,这才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爱人者仁。有贤者就有不贤者,有善者就有不善者,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统一的。看到不贤之人和不善之处,不可生厌恶之心,而应当做一面镜子,借以作自我反思。既然不欣赏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就要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和做出这样的事,以谦逊的态度和悲悯的情怀面对,这就是爱人不恶人的仁者境界。
(4)旧时乡间有这样的俗语:“天大,地大,我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伟大。”这与孔子人生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这种傲慢心理,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孔子之所以成为圣贤之人,就是因为他能放弃与生俱来的傲慢,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之所长。
四、诵读感悟
1.学生放声朗读后四则。
2.学生分别背诵后四则。
3.全体背诵后四则。
五、课后作业
1.默写课文后四则。
2.在课后“积累”的第二项和第三项中任选一项完成,有精力的同学可完成两项。
六、板书设计
律己省身--谋事而忠 爱人学人--不知不愠
--交友而信--见贤思齐
--学而时习--必有我师
--患不知人--择善而
惜缘
[《论语》八则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2:傻瓜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领悟屠格涅夫这首散文诗中寓含的深刻哲理。
2.品味文中凝练、生动而犀利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傻瓜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教学重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了解文章的内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称什么样的人为傻瓜?看看字典是怎样写的。(愚蠢、糊涂的人)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边想屠格涅夫笔下的傻瓜有怎样的特点呢?
二、研读感知
教师正字正音,并组织学生从如下几个问题入手了解傻瓜。
1.找出描写傻瓜的重点词句,讨论分析,如“没头脑的俗物”“茅塞顿开”、三处“大声地说”“您呀--落伍啦”等关于解开文章思想的重点词句。
2.人们眼中的傻瓜。
“凶狠的人!恶毒的人!”“不过头脑多聪明呀!”“口才又多好啊!”“他的确是个天才!”
3.你眼中的傻瓜。
学生可谈出不同评价,放开思路,自由论谈,以便显露其真实的人生观,教师作正确引导。
4.作者眼中的傻瓜(写作目的)。
这种人不仅愚蠢,而且低下,在人类崇高远大的理想面前,只能称他为鼠目寸光、自私自利、欺世盗名的傻瓜。但是,作者悲哀地看到,人们对傻瓜厌之弥深,恨之入骨,却五体投地,称他为“天才”。一个傻瓜震慑着一群傻瓜,呼风唤雨,指挥若定,这就是屠格涅夫眼中的思想界、评论界,一个落后民族的精神世界的象征。这是屠格涅夫写作文的真正目的,也可以说是本文的宗旨,这是俄罗斯的悲哀。
三、拓展延伸
《傻瓜》是屠格涅夫针对当时俄罗斯文坛一些评论家只顾一味批判,不求建树的现象有感而写的。请你观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和事,并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权威”的标准是什么?对待权威,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四、总结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里,几乎充满着他的人生经历中积累的经验,由此升华、思考、总结而成的深邃的哲理性的语言和形象,是那么富有智慧和诗意,既给人警示、联想和咀嚼的余味,又有强烈的感染力,使人们在愉快欣赏的同时,得到灵魂的净化。
五、深化与运用
1.鼓励学生探讨《傻瓜》的现实意义,不妨与当今社会上某些人的某种现象做些比较,进一步认识经典文学作品的典型意义。
2.学习本文之后,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文章改写成剧本进行排演,可以作适当的改写,还可加入根据文章创写的诗歌、插曲等,进行公开性的演出。
六、探究性思维训练
屠格涅夫生平最后长期居住在西欧。他在法国有很多文艺界朋友:乔治桑、福楼拜、左拉……女歌唱家维亚多的家是他长期定居的地方。屠格涅夫是最早被介绍到欧洲并赢得外国同行敬佩的俄罗斯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他的人格魅力都征服了欧洲众多同行。我们该怎样理解他取得魅力的原因?
请参考以下资料:
1. 19屠格涅夫开始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他的作品就成了抢手的读物。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曾说:“屠格涅夫被译得最多。”我国著名作家几乎都译过屠格涅夫的作品。评论他的作品的人数就更不在话下了。我们不会忘记巴金的小说《家》里高家兄弟是怎样爱不释手地阅读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可见当时他在我国文艺界的影响。
2.“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担心着祖国命运的日子里,只有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和支持!啊,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啊!要是没有你,那么谁能看见我们故乡目前的情形,而不悲痛绝望呢?然而这样的语言不是产生在一个伟大的民族中间,这绝不能叫人相信。”
七、写作活动设计
下面两个写作练习,学生可选择一项:
1. 1935年,巴金一度住在日本东京。那是战乱临头的国家危难时刻。他思念祖国,思念水深火热中的祖国同胞。在感情异常激动、坐卧不安时,他反复阅读屠格涅夫的这篇散文诗并将它译成中文。这篇散文诗只有100多个汉字:“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担心着祖国命运的日子里,只有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和支持!
啊,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啊!要是没有你,那么谁能看见我们故乡目前的情形,而不悲痛绝望呢?然而这样的语言不是产生在一个伟大的民族中间,这绝不能叫人相信。”屠格涅夫创作这首散文诗时是在法国,在他逝世的前一年。字字句句渗透着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对俄罗斯语言力量的由衷赞扬。巴金说:“他讲‘俄罗斯语言’,我想的是‘中国话’……”同样,中国语言又岂能不产生在伟大的中华民族中,不完成其伟大的使命呢?巴金正是借助诗文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情,他的爱与恨。请你就这则材料谈谈你对阅读生活的感受认识。
2.《傻瓜》一文思想感情十分丰富,每一个读者读后都会产生不同的体会。请你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
八、作业布置
可让学生阅读《批评家》《门槛》等屠格涅夫的散文,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语言和散文风格。
惜缘
[傻瓜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3:《陋室铭》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熟悉生字词。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自己的书房居室都会搜肠刮肚的起一个响亮而别有深意的名字。例如:“老学庵”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著名戏剧家梅兰芳室名“缀玉轩”,寓意为博采众家之长。鲁迅先生在北京时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反动文人骂为“学匪”。鉴于此,诙谐的鲁迅把自己寓所的书房起名“绿林书屋”。“绿林”者,强盗也,“绿林书屋”乃“学匪”之寓所也,以此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另一位高人居室----刘禹锡的“陋室”,看看这“陋室”背后的故事。
二、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ppt展示)
(1)、给加粗字注音
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
案牍()西蜀子云亭()苔痕()
屏幕展示,学生自测,教师展示答案,检查学生预习的结果,强调易错的读音,学生齐读,加强记忆。
(2)、解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出名,著名灵:灵验,神奇
2、斯是陋室:斯:这。
3、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
6、何陋之有?:何:什么。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7、调素琴:调: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浅薄的人
屏幕展示,学生一起来回答,因为都是课后的注释,没有难度,只是检查预习的结果,不进行深入的分析。
3、初读文章,读准字音。学生朗读,教师注意在读音上的辅导,积极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
(3)、字句理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关键字:名:有名,著名。灵:有灵气(显得灵异)
句译: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神仙就有名了。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蛟龙就有了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关键字:斯:这。惟:只。馨:原指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句译: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关键字:入:可译为“映入”。
句译:绿色苔痕爬上台阶,青青草色映入门帘。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关键字:鸿儒:大儒。鸿:大。儒:读书人。“鸿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白丁:原指平民百姓,此指没有学问的人。
句译: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往来的没有没有学问的人。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关键字:调:弹奏。素:朴素的,不加装饰的。金经:泛指佛经。
句译:在这里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关键字:丝竹:泛指音乐。乱:使……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形:身体。
句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关键字:云:说。
句译:(我的陋室)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走近作者,解题。
学生以同桌为自然单位,两人合作,借助手中的资料查找本文作者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对重要信息进行圈点勾画,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查找情况。最后教师总结,屏幕展示作者简介,以及相关背景,接着讲述陋室由来的一个小故事,然后讲解“铭”这种文体,并把握文体的特点,最后听朗读,品押韵,学生再读课文。教师准备资料如下:
1、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是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求异心理很强,如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确实脍炙人口。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但遭到保守派的排挤,被贬官降职十年。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城,又因《玄都观桃花》和《再游玄都观》诗作先后两度被贬。刘禹锡写此文时,正被贬为和州刺史,其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朝廷任人惟亲。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
2、陋室由来: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后,按朝廷规定,刘禹锡的住房应在县衙内,但是和州县太爷是个“势力眼”,给他安排到城南临江三间民房居住。对此,能屈能伸的刘禹锡毫不在意,搬了进去,提笔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信手贴在寝门上。知县看了对联,认为他因革新降职,被贬到和州县还不服气,一心想着争辩。为了教训他,又把刘禹锡的住所迁到较远的德胜河边,并把住房面积减半。刘禹锡搬到新居,看到那里依山傍水,百花争艳,他又撰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看了又恼火又害怕,恼他仍执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烦牵连自己,又下令将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屋,看他还怎么接待鸿儒们来此聚会。果然因室内无立足之地,门前逐渐寂寥。但是逆境使诗人的灵魂更加高洁。这时他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碑刻后竖于门外。此精妙短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又发人深思。让我们感受到了刘禹锡的博大胸怀、高尚情操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3、了解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文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韵。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4、听朗读,学生齐读,品味押韵。
四、疏通文意,三读课文。(ppt展示)
屏幕显示全文及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翻译课文,了解文意。课件展示对重点词语和句子总结。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加入自己对作者的理解,再读课文。
重点词语:馨、名、劳、乱、之
重点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五、赏析美文,四读课文。
教师抛砖引玉: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声的句子,并证明自己的观点。本轮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采取小组讨论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降低难度。把个别的小问题放在下面解决,共性的问题,一起解决。教师的资料准备如下: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山水引出陋室。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斯是陋堂,惟吾德馨。”点明全篇主题。《陋室铭》开篇以山水起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2、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
(1)自然环境的清幽雅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交往人物的贤良儒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3)生活情趣的高雅脱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3、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现了自己同诸葛亮和扬雄一样高洁而不受客观居住条件所困的高尚情怀。
4、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5、托物言志,小结主题。“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再如,我们学过的《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们要汲取历史的经验,鼓起生命的风帆,并将这种个人的努力,融入千万人的群体奋斗中,才能组成“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一方面向朝中当权者显示自己并未因遭贬而郁郁寡欢,相反却过得安逸潇洒;另一方面表达自己身居陋室不改初衷,屡遭磨难而坚守节操的信念。本文充分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5、再读课文,抒发作者情怀。
六、整理课文条理,引导学生当堂成诵。
开篇运用类比引出主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再从三个角度具体阐明,即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最后总结全文,以诸葛庐子云亭作比,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
惜缘
[《陋室铭》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4:《孩童之道》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结构。
3.领悟诗作的内涵,品读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中的母爱与童真。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结构。
2.领悟诗 作的内涵,学会品读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的母爱与童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月集》世界上最优秀的儿童诗集。就如捷克教授莱斯尼所说:“这部儿童诗集在世界文学上是无以伦比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孩童之 道》就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共同去感受诗中的真善美!
二、作者介绍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很有影响的人物。
生平1861年5月7日生于西孟加拉加尔各答市,1941年8 月7日卒于同地。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婆罗门种姓。祖父德瓦尔格纳特泰戈尔和父亲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都是社会活动家,支持社会改革。泰戈尔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没有完成正规学习。他的知识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师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为多。他从13岁开始诗歌创作,14岁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1878年,他遵父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事文学创作。1884年,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田产。19,在孟加拉博尔普尔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创办学校,这所学校于19发展成为交流亚洲文化的国际大学。19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对孟加拉分割的决定,形成轰轰烈烈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去加尔各答投身运动,义愤填膺,写出大量爱国诗篇。但不久同运动其他领袖发生意见分歧,他不赞成群众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直接行动”,而主张多做“建设性”工作,如到农村去发展工业、消灭贫困愚昧等。他于19退出运动回圣地尼克坦,过隐居生活,埋头创作。19,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颂》,19出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闻名 世界文坛。加尔各答大 学授予他博士学位。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先后10余次远涉重洋,访问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和平友谊,从事文化交流。19,发生阿姆利则惨案,英国军队开枪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尔声明放弃爵士称号,以示抗议。1930年,他访问苏联,写有《俄国书简》。他谴责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反对法西斯头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写文章斥责希特勒的不义行径。
三、朗读
1.听范读,理顺字音。
2.自由朗读,熟读诗歌。
3.分组齐读。
四、整体感知
1.读诗作后你的第一 感受是什?
明确:诗中的孩子是天真、 可爱的。
2.这首诗歌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文章以孩子的憨态为线索
3.诗作以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情态为背景,先后展示了怎样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
明确:
按照母子情感受 的变化可分五个画面:
画面一--无所不能(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画面二--无所不知(孩子知道程式各样的聪明话)
画面三--无所不有(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
画面 四--无拘无束(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 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画面五--无忧无虑(孩子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
4.伴随着孩子情感图景的变化,作者赋予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明确:慈爱、神秘、美丽
五、品析语句
1.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儿童心灵的最高赞美:孩子是可爱的天使,他来自美丽的天国。
2.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虽然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
明确:表达了泰戈尔对童真的赞美:只有孩子才是最“聪明的”,他们可以展开 丰富的想象,说出充满智慧的话语。
3.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但他到这个世界上来,却像一个乞丐。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由衷赞美:在母爱面前,金银珠宝都显得暗淡 无光,“所以假装着完全无助的样子”,来“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是指母爱 战胜了其他一切力量。
4.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明确:表达了泰戈尔对儿童无拘无束性格的喜爱。
5.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
明确 :表达了孩童世界中的永恒主题--快乐。只有快乐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愿快乐永驻心间!
六、主题探究
提问: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多元的,请说说都有哪些?
明确:
1.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崇高礼赞。
2.抒发了孩童 对母亲的深挚爱恋。
3.表现了诗人对人世间真善美的热烈追求。
4.是对孩童纯真世界的充分展现。
5.告诉我们一种孩童的处世之道。为了得到母亲的爱,孩童表现出来的是真实、善良和美好。是真正的童真。
七、作业
1.背诵诗歌。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惜缘
[《孩童之道》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5: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以《大闹天宫》为引领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体会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和看法。
3.认识《西游记》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学习唐三藏一行人毫不退缩的坚定勇气。
教学重点
结合故事情节和场面描写把握人物性格,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方面:
1.阅读原著,精读一个自己喜欢的《西游记》故事。
2.小组合作表演一分钟精彩片段。(如“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等)
3.查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小说的形成、成就及影响等。
教师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电视剧《西游记》片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改编的作品毕竟代替不了原著。前段时间同学们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话世界,去感悟和欣赏它的无穷魅力。
请同学们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小组形式表演。
二、整体感知
1.简要概括《西游记》的内容。
讲述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的故事。
2.在这些情节中最吸引人的情节是什么?
小说前七回,尤其是大闹天宫部分。
3.本文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孙悟空形象?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学生阅读,认真分析)
(见《教师用书》部分)
4.小说中的孙悟空与同学们以前接触过的表现样式(卡通片、连环画、传说)中的孙悟空是否相同?为什么?
(见《教师用书》部分)
三、布置作业
整理自己查阅的《西游记》的相关资料,分小组从作者、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作品现实意义角度进行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
一、畅所欲言
1.关于作者。
2.《西游记》中人物形象众多,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小说情节加以分析喜欢的原因。
3.《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这几道题可按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的程序进行。
二、合作探究
《西游记》成为不朽的名著,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传诵至今,它究竟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三、大胆质疑
《西游记》虽然是名著,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难免会遇到不解,产生疑问。下面,大家可以自由提问,同学之间互相切磋、讨论。
如:不用唐僧,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让孙悟空一个人去取经可以吗?
如:是否孙悟空的性格前后悬殊,取经时的表现没有前七回那样光彩照人?
如: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是否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四、智慧抢答
教师命题,学生回答。教师的命题要注意题目的深浅度,不要选偏题、怪题。
五、生活感悟
1.阅读《西游记》后,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明确:作品意义--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实现某一崇高的目标。(也允许其他理解)
2.如果现实生活中你是孙悟空,你会做些什么?
六、教师小结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
希望《西游记》的学习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样在精神的世界里,你们将收获更多!
相关链接
一、《西游记》主要人物形象
猪八戒是个家喻户晓、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人物,其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孙悟空。他性格鲜明,优点缺点都很突出。既勤劳、朴实、善良,又自私、狡黠、贪图小利;既心胸狭隘,一事当前,先顾自己,又能不忘大义。应该说在他身上多多少少沾染了些小生产者的品行和小农思想,但又不能简单地给他贴个标签。总之,他是一个性格鲜明,但又极其复杂的人物。
唐僧是取经队伍的领导人,他身上最主要的特点是他对取经事业的虔诚心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从不放弃,能够忍受各种各样的食色名利诱惑,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献身精神。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面对财色的双重诱惑,唐僧“推聋装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保持了一个圣僧的本色。女儿国中,面对美丽动人的女国王和王位的诱惑,唐僧依然心无二念,只想到西天取得真经,并对孙悟空等人表明自己的决心:“怎么说出这般话来,教我在此招婚,你们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第六十二回,师徒到达祭赛国金光寺,唐僧说:“我当时离了长安,在法门寺里立愿:上西方逢庙烧香,遇寺拜佛,见塔扫塔。”随后他沐浴更衣,穿了小袖褊衫,束了环绦,足下换一双软公鞋,手里拿一把新笤帚,一层一层潜心扫塔。
唐僧西天取经,共遭受八十一难,难难都跟唐僧有关,主题不过是要考验唐僧等人的定力和法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脱离取经队伍的念头,但唐僧取经的念头始终如一,他对取经事业的那份执著深深地感染着孙悟空等人,正是在他这种强大凝聚力的感召下,师徒四人最后到达灵山,取得真经,修得正果。
沙僧能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沉默少言,不发牢骚,服从安排,听命师尊兄长,不计名利,美色不能动其心,妖魔也未能乱其志。在取经的过程中,他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西游记》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三、西天取经是否有意义?
参考:西天取经确实是一种宗教行为,不过正如如来所说,人间争斗无休无止,取经是为了劝人们向善,使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而这也是黎民百姓的愿望,是符合百姓利益的。另外,小说中唐太宗为保江山社稷,也主张西去取经,唐僧甚至说:“我已发了宏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可见,取经也是精忠报国的行为。因为取经事关“法轮回转,皇图永固”,因而它就成了正义的行为,是人类追求美好理想的象征。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靠的正是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唐僧师徒在漫漫取经路上,一次次征服险山恶水、降妖除魔的过程,恰恰显示了人类排除万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讴歌了智慧、勇敢、坚毅的美德,这也正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力量的源泉。
惜缘
篇6:最后一课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哽、踱、惩罚、祈祷、懊悔”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3.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领会这种写法并学习运用,激发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
4.领会本文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的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心理、语言、行动和外貌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2.揣摩文中的关键句、警策句,理解其丰富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题目导入法。从题目“最后一课”入手,引导学生想象:这种情形下的最后一堂课,会出现哪些情况?你希望这样的最后一堂课怎么上?
2.背景知识介绍法。介绍有关普法战争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体会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为本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3.设问激趣法。设问想象:如果有一天,不再允许你说祖国的语言,不再允许你使用母语,你将如何面对?由这一话题导入。
4.诗歌导入法。由《最后一课》这首诗导入。
怎忍看最后一眼/那一眼里全是眷恋/静静的是课堂/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战争的音讯令人厌倦/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童年在瞬间长成成年/最后一课/是一顿难忘的最后晚餐
二、作者及背景、文体简介
1.都德(1840~1897),法国19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法国政府当时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2.下面一段文字摘自《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都德。(幻灯片)
……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头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3.本文从题材上来看是小说,记叙文有六要素,小说也有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描写。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下面老师为大家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文,一方面注意生字、生词,同时也要感知文意。
2.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哽咽: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3.请大家自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
4.请两位同学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分别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复述故事情节,其余同学仔细听,然后评价并补充或更正。
5.师生互动,理清文章思路。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三种划分方法:
(1)全文可分四部分。
上学路上(1~6) 上课之前(7~10) 上课经过(11~23) 宣布散学(24~29)
(2)全文可分三部分。
上课之前(1~10) 上课经过(11~23) 宣布下课(24~29)
上学路上(1~6) 上课(7~23) 下课(24~29)
教师明确:这三种划分方法都有道理。本文主要写了阿尔萨斯某一小镇上接到不准再教法语的通知后,当地人民深感亡国之痛,在小学校里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景。“最后一课”为本文的主要事件,以此为中心,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是有道理的。结构的划分不是唯一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四、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
教师提示: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是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
教师把六个小组分为两大组,一、二、三小组为一组,研讨小弗郎士,四、五、六小组为一组,研讨韩麦尔先生。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用笔勾画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重要语句。围绕“文章是如何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各组选代表发言。
一、四小组代表为主要发言人,二、三小组和五、六小组分别作补充,学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成果展示:
关于小弗郎士
作者抓住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的变化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在上学的路上:小弗郎士和往常一样,怕老师提问而想逃学;发现天气温和又晴朗,画眉鸟的歌声宛转动听,普鲁士士兵在操练,他觉得有趣;对布告栏里的坏消息不太关注;对老师只是“怕”,缺乏对老师的理解。但他还能管住自己,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上课之前:小弗郎士发现了教室里有许多不平常的情况。教室格外安静,他走进教室时心里非常慌,怕受到责备和惩罚;韩麦尔先生说话很温和,让他快坐好,韩麦尔先生的穿戴是那么庄重,教室里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教室后排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个个都很忧愁。对此,小弗郎士感到吃惊。
上课时: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希望同学用心学习,小弗郎士听了心里万分难过,他对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感到懊悔,舍不得和课本分手;小弗郎士没背出分词的用法,心里挺难受;韩麦尔先生对法国语言的生动讲解,使小弗郎士对学好法语有了深刻的认识,他懂得了怎样爱国;小弗郎士观察韩麦尔先生“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对先生此时的情感有了具体的理解,他敬爱自己的老师;小弗郎士观察郝叟老头和孩子一起读拼音时感情是那么激动,他更理解了为什么今天镇上的人也来听课,他心情很难过。
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了如下变化: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敬爱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这一转变是有原因的,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给他巨大的震撼,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五、激发想象,联想拓展
根据课文结尾,展开合理想象,假如你是小弗郎士,请以“散学以后”为题续写一段话,不少于350字。
学生可先就情节构想讨论交流,然后互相评议,选出较好的合理的想象。
六、布置作业
1.文章是如何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写一段文字描述韩麦尔先生。
2.整理《散学以后》,把它收到《成长的足迹》中。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二、继续品读课文,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味人物的思想情感
1.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枝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充分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
(指导朗读:用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示例:“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2)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明确: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过程,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2.变换视角,激发想象,创新写作。
教师要求: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教师提示:要根据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合理想象。想象要符合文中的具体情景和人物的身份,应着重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当韩麦尔先生看到镇上居民来听课时会有什么感受?当他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时究竟在想些什么?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究竟想说些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三、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
1.找出小说开篇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2)“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依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文中对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四、解题
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五、拓展阅读
1.导入。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遭受列强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人们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2.《四世同堂》简介。
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侵略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3.比较《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
《最后一课》 《四世同堂》片段
作家:都德(法国) 老舍(中国)
背景:普法战争 抗日战争
事件:阿尔萨斯沦陷后最后 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的第一堂课
一堂法语课
中心: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人物: 师生(学生眼中看老师) 师生(老师眼中看学生)
人称: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描写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写作手法:烘托 烘托
(烘托: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多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中心事件的一种写作
手法。)
六、布置作业
以“母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都 德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教学反思
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一课的主旨。这篇课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鲁士军队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国人民在失去土地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这是一篇充满活力的文章,很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本课中的语文特质,让学生从细节中感悟文章,而不能单纯地把本课当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读本。
惜缘
[最后一课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7:木兰诗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掌握词语读音。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溅溅 燕山 胡骑 啾啾戎机 朔气 金柝 策勋 阿姊 红妆 霍霍 帖花黄 著 鬓
2.诵读课文,抓住故事情节,品味富有情味的诗歌语言,体会木兰形象及其意义。
3.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在品读过程中,通过再创造来使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
4.体会木兰形象的特点,更加热爱我国古代文化,继承中华民族无私质朴、英勇无畏的传统。
教学重点
1.把握情节,品读木兰形象的魅力。
2.多方面理解民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木兰形象的把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国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资将中国的花木兰搬上了卡通银幕,轰动了世界,让全世界人民知道了这个英勇而美丽的奇女子。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可她到底凭借什么魅力,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风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在花木兰故事的最早来源《木兰诗》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学生交流预习内容,关于作品出处、北朝民歌知识、《木兰诗》产生的时代背景等。
1.《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2.一般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北魏统治期间(386~557)。当时北魏曾与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交战地点。
3.北魏是鲜卑族人建立的政权,鲜卑族当时已经逐步汉化,所以诗中将皇帝既称“天子”,又称“可汗”。
4.北魏末期时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实行“府兵制”,应征从军的人须自备鞍马、弓箭等物品,因此诗中有“东市买骏马”等。
二、诵读课文
采取散读、指名分节读等方式,进行字词正音、语句质疑等。
三、概括情节
这是一首极富传奇色彩的叙事诗,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请你围绕故事,说说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节,并加以精练地概括。
(第1~3自然段)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4自然段)十年征战
(第5、6自然段)凯旋而归
(第7自然段)附文赞颂
四、朗读、品味语言的情味
1.朗读第一部分。
(1)先设想这个五口之家在征兵令下达后的困难处境。抓住“叹息”“无所思”“无所忆”体会木兰的神情、心理的变化,与家人关切的神态动作,展示她与亲人的密切关系。
(2)木兰置办战具后奔赴战场一节,要设想青年人纷纷置办战具的热烈图景和北方广阔原野的画面,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头脑里出现木兰策马飞奔的英雄形象,体会木兰的形象特点。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个诗句,一面是亲情,一面是战情;一面是思家之情,一面是卫国之情。木兰毅然服从了后者,勇敢地奔赴前方。爷娘唤女的亲切、关怀、熟悉的声音与黄河水声、胡骑鸣叫声的陌生、凄厉、可怕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木兰复杂、矛盾的心情。“黄河流水鸣溅溅”写自然环境的严酷,“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战争环境的严峻。
2.朗读第二部分。
体会写十年战斗生活,为什么只写战场夜景而不写木兰作战中的表现?通过两处侧面描写,可以看出,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战士,都把木兰视为出类拔萃的战斗英雄。木兰的英雄形象就变得更加鲜明了。
3.朗读第三部分。
(1)面对“可汗”之问,木兰答语朴实无华、自然平易,再现女英雄的本色--她只是代父为国效力,毫不居功自傲。
(2)家人亲切欢迎,木兰恢复女儿妆。要设想出家人迎接的具体图景:理红妆、杀猪宰羊,当在 “出郭”之前;出郭相迎的岂止爷娘?姊、弟、乡邻必当一同前往。还要设想木兰家中居室的分布状况。
(3)木兰一到家,就是一副天真的女儿情态,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和对女儿妆的喜爱。
4.朗读第四部分。
表达出歌者对木兰的崇敬感情。
五、分析木兰形象
1.想象木兰形象前后的变化。
(1)参军前的木兰: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少女,平日除织布以外,也练习骑马射箭,“褰裳逐马如卷蓬”;她关心国家大事,体恤父母的艰难;她代父从军,是经过反复深思的。
(2)参军后的木兰:木兰穿上戎装,横刀跃马,英姿飒爽,与男儿无异。在行军途中,她走马如飞,夜晚宿营,她既思亲又渴望参加战斗,心潮澎湃如黄河流水。在战场上,她左右驰突,剑动而敌奔。在朝廷的庆功会上,她颜色平易,毫无居功之心,深得天子喜爱,她只向天子陈述自己唯一的愿望:要回到父母身边。
(3)到家以后的木兰:她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她换上了女儿装,依旧是父母膝下活泼可爱的女儿。
2.说说诗歌塑造这个形象的意义。
(结合思考与讨论一)历来对这个人物有不同评论,有人认为木兰代表了一种精神力量,她的行动打破了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旧观念;也有人认为木兰是一位抗御外侮的女英雄;还有人认为木兰是一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忠孝两全的女子。
六、体会民歌语言的特点
说说本诗与以前读过的文人诗歌相比,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讨论明确。
语言上体现了民歌朴素无华、节奏鲜明、句式自由、手法多样等特点。
全诗用口语写成,生活气息极浓,如“唧唧”“溅溅”“啾啾”“霍霍”这些拟声词的运用; “十二”“百千”这些夸张的数字;“阿爷”“阿姊”“可汗”这些新词,都是俗文学的特色,不事雕刻而自然流畅。开头四句自问自答的诗句也是民歌常用的手法。为了渲染欢快热闹的气氛,运用了铺叙、排比、对偶、反复等手法详写场面,将故事推向高潮,增强感染力。
七、写作练习
将木兰回家部分改写成记叙文,采用电影语言形式,尽量展现情景。
惜缘
[木兰诗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8:孩童之道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预习,疏通并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结构。
(2)引领学生领悟诗作的思想内涵,学会品读。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按照听读、品读、美读三个环节进行,在朗读中理解诗中形象,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与童真。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准确把握诗作中孩子的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母爱的伟大与孩子的纯真无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1:老师讲故事:《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互动式导入)
大家还记得震惊世界的“911”大灾难吗?当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56层。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爱德华拨打了两个电话,分别给他的助手和律师,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大家想一想,这第三个电话是给谁的呢?(学生交流)
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恸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大家想想:爱德华对他的母亲说的是怎样的一句话呢?(学生交流)
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
设计2:(幻灯片--内容为泰戈尔的图片)
师旁白:这位白发白须的老人就是泰戈尔,读他的诗会使你的心灵变得纯净,会让你的精神寻到一片休憩的家园。早在百年前,他就问道:“你是什么人?读者,百年后读着我的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诗作--《孩童之道》,去感悟他那圣洁的情怀。
二、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读,注意字音。
2.听读训练,给学生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对文章所体现的画面进行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情感,最后确定文章的朗读基调。听后亦可对录音中的朗读情况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一方法有利于学生不受固定朗读方式的束缚,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
描述情感:一群憨态可掬、纯真无比、栩栩如生的儿童在妈妈的爱抚中快乐成长。
由于文章所体现的内容具有一种行云流水、出水芙蓉般的自然、清新的力量,因此可确定全文的朗读基调为:轻柔、细腻、婉转。
3.学生试读。可齐读,或找个别学生朗读。教师简单点评优缺点。
4.教师范读。
三、品读,在分析中进一步感受朗读基调
1.谈谈阅读诗作后的第一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最重要的是谈出自己的心得。)
2.诗作以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情态为背景,先后展示了怎样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
文章以孩子的憨态为线索,按照母子情感的变化可分五大场景:
场景一--无所不能(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场景二--无所不知(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
场景三--无所不有(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
场景四--无拘无束(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场景五--无忧无虑(孩子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
3.伴随着孩子情感图景的变化,作者赋予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慈爱、神秘、美丽。
四、美读,掌握朗读技巧
1.学生自选五幅画面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自由朗读练习,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注意:在这一训练中,教师要适当点拨朗读技巧。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把握好词语意义上的分量与词语的感情色彩,确定朗读时的节奏、语调、重音和停顿。)
2.确定五幅画面朗读方法上的异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幅画面在程度上是并列,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一点,尽管全文的朗读基调为轻柔、细腻、婉转,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有变化,在变化中去体现这一基调。
如开篇可欢快轻柔进入正文:第一幅画面中孩子的自豪以及对母爱的渴望要有所体现,但调子不宜过高;第二幅画面中包含孩子的天真可爱,同时对母爱进一步赞扬,朗读的时候要把握这一语气;而第三至第五幅画面需要把文章应体现出的情感分别迸发出来。
3.欣赏视频朗读文章,根据画面和声音进一步感受文章所带来的震撼人心的美。
4.由几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文章接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及接读能力。
5.配乐朗读课文,师生共读。
五、深入探究
1.《孩童之道》蕴含丰富,人们对其主旨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表达了对母爱的崇高礼赞,有人认为它抒发了孩童对母亲深挚的爱恋,有人认为它表现了对人世间真善美的热烈追求。上面的说法你同意哪种?是否还有其他的理解?讨论一下,谈谈各自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对文本的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脱离文本,无限度地拓展开去。
2.对比阅读《新月集》中《审判官》和《责备》两篇,比较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写法。
下发阅读资料:
审判官
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
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一下,恐怕你就会知道他是如何的可爱罢?
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更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
当我使他眼泪流出时,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
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人才可以惩戒人。
责 备
为什么你眼里有了眼泪,我的孩子?
他们真是可怕,常常无谓地责备你!
你写字时墨水玷污了你的手和脸--这就是他们所以骂你龌龊的缘故么?
呵,呸!他们也敢因为圆圆的月儿用墨水涂了脸,便骂它龌龊么?
他们总要为了每一件小事去责备你,我的孩子。他们总是无谓地寻人错处。
你游戏时扯破了你的衣服--这就是他们所以说你不整洁的缘故么?
呵,呸!秋之晨从它的破碎的云衣中露出微笑,那末,他们要叫它什么呢?
他们对你说什么话,尽管可以不去理睬他,我的孩子。
他们把你做错的事长长地记了一笔账。
谁都知道你是十分喜欢糖果的--这就是他们所以称你作贪婪的缘故么?
呵,呸!我们是喜欢你的,那末,他们要叫我们干什么呢?
《孩童之道》是以儿童的触角来审视母爱;《审判官》和《责备》则以母亲的心声,抒发了母亲,也是诗人自己对那些不理解孩子、一味责备孩子的“他们”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孩子深深的同情、怜悯之心。
3.自由选读《新月集》中的诗篇,解读作家泰戈尔。
《新月集》中的许多诗篇均洋溢着这种人与自然,这种真、善、美和谐一致的生命的韵律之美。我们不能不为诗人这些时至气化、自然流出的诗篇,不为诗人那大巧若拙、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不为诗集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六、总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是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所以这堂课老师送
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
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惜缘
[孩童之道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9:《木兰诗》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府城中学 王玲
教学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
3、背诵全文。
4、掌握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三、一读诗歌。
1、正字音。
机抒Zhù(织布梭子)可汗kèhán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èi(缰绳)燕山:yān
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朔气Shuò(北方)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2、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3、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
第一部分(1、2、3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部分(5、6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四、二读诗歌。
1、诗歌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明确: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表现了木兰的勤劳孝顺。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明确:“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第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明确:“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虚指),运用铺排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操办而又井然有序。
4、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明确:“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嬗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5、第四段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骋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明确: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明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写出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
6、分析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朝见天子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明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夸张,对偶,互相补充,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封任高官;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回到家园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明确:“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
7、分析第四部分。这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如有学生把这四句诗归入上一部分,理解为木兰自己的话,认为木兰在这以兔自喻当中闪耀着风趣、智慧的光芒,体现了喜悦、自豪的感情,也应予以肯定。)
五、三读诗歌。
小结木兰形象。
明确: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六、四读诗歌。
分析这首诗详略叙述的恰当。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明确: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所以这样详略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胜,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女郎英雄形象。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来详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
七、主题
明确:歌颂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赞美了我国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古代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
课外延伸:学生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八、布置作业: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九、板书设计
木兰诗
故事情节:一代父从军、踏上征途。(详写)
二奔赴前线,十年征战。(略写)
三还朝辞官,家人团聚。(详写)
四吟唱比喻,赞美木兰。(略写)
木兰形象: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怀)(详写)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略写)
侯晓旭
[《木兰诗》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10:《繁星》五首(冰心)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繁星 本学期第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繁星春水》阅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类 名著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增 强学生阅读 名著的兴趣。
3.读《繁星》和《春水》,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交 流心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做读书笔记的几个简单方法和写读后感的步骤。
难点:在对冰心的诗歌反复朗诵的过程中,把握富有感染力的诗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 时间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读过哪些文学名著呢?你认为读名著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小结:(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 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人心灵的滋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的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就是对名著阅读最好的诠释。
二、背小诗,知作者
师朗诵: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生齐接下句:鸟儿 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师述:在《繁星春水》中,冰心把母爱视为最崇高的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地加以歌颂,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 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对母爱的歌颂,奠定了这两部作品深沉细腻的感情基调,与母爱紧密相连的,便是对童真、童趣、童心以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真爱。
师朗诵: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生齐接 下句:小孩子!他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师述:在诗人眼里,充满童趣的世界才是人世间最美的世界。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
师朗诵: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生齐接下句: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师述:冰心还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
师朗诵: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生齐接下句:只容有一次相乐的应许,我要至诚的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师述:多美呀!冰心把母爱、童真、自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 的世界,感情诚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启迪。我们集体背诵了一些小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小诗呢?
生背诵,自由展 示。
在诗歌中我们知道了冰心的温柔、爱心、机敏、才智,你还知道冰心的哪些事情?
生自由发言。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视频。
三、选小诗,赠亲友
古人以画赠友,以歌赠友,以文赠友,是一件风雅、高尚的活动,今天我们也来一次赠诗活动。用“我要把这首诗送给 ,因为 ”的句式来交流。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 或赞同或补充,或质疑或深 化。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予点评。
四、写小诗,诉真情
看到这种小诗,同学们也会想一试身手吧些,请有模仿写作并大声朗诵,说说自己的创作灵感,同学们自由点评,可以提问,可以质疑。
老师点评诗作,或鼓励写作,或帮助修改,或谈自 己感受。
五、中考链接:
1.冰心原名_________,是著名的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心于l923年发表的两部诗集是_______、________,创作上受到印度诗人__________的影响, 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很多青年的模仿。
3.冰心的诗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并恰当地运用对比,如:“言论的花开得愈大, ___”。
4.冰心在《繁星》里回忆童年的美好:“童年啊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5.冰心的《繁星》诗中发人深省的格言式小诗触目皆是,如“成功的花,____________!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_____,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6.“春江水暖鸭先知”是___朝__ ____的诗句, 在冰心笔下有着同样的诗句:“人 在廊下,书在膝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7.冰心的小诗创作源于印度诗人________ __的《 __________》 。
8.《繁星》、《春水》中的诗篇表现出诗人对于_____ _、______、______的见解。
9.诗集《繁星》、《春水》的名字的内涵是什么?
10.冰心是_______派的代表诗人,这些诗特点是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六、交流收获
同学们,说 一说你阅读《繁星春水》有哪些收获?你 认为哪些阅读名著的方法适合你?学生自由发言。
七、深入阅读
惜缘
[《繁星》五首(冰心)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11:《繁星》五首(冰心)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内容提要的特点,学习并运用本文分点评述作品思想内容的方法。
2.把握本文“总--分--总”的主体结构样式
3.理解冰心“爱的哲学”的内容和她对爱心、崇高、纯真等美好人生境界的追求。
【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讴ōu 矜jīn 剔tì 冶yě 瑕疵x iá cī
【积累词语】找出文章中的成语和好词语,并认真抄写:
讴歌母爱 追怀童真 礼赞自然 本质特征 根本动力 不遗余力 至高无上
救世良方 理想王国 天真烂漫 晶莹剔透 天之骄子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本文是作者刘忠为《繁星》、《春水》写的内容提要。
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作品的出版日期和影响。第二部分详细评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
第2段,先从冰心诗歌风格所受的影响谈起,说明《繁星》、《春水》是“零碎的思想”的汇集,内容非常宽泛。然后,用“讴歌母爱、追怀童真、礼赞自然”来概括这两本诗集的主要思想和内容,每一类思想内容的评述又大都涉及了如下的问题:为什么要“讴 歌 母爱”、“追怀童真”、“礼赞自然”。母爱是一切爱心的 原点,是宇宙的本质特征,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对母爱的讴歌自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作者把“讴歌母爱”放在前面来写;从原点出发到“追怀童真”,这第二点表现了冰心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与渴望。以上两个方面都是从人的角度来谈,第三点则由 人推及自然,以期通过对自然的礼赞,借着自然的美丽神奇,塑造人们高尚的人格。
第7段,是总结引申,一方面再次总结冰心“爱的哲学”的三类内容,同时又引申,说明这一大主题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冰心对苦难人生的关注,对污浊生活的愤恨,对专 制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爱心、崇高、纯真等美好人生境界的追求”。
因为是内容提要,所以本文纲举目张,结构明晰,而重点突出,让读者迅速、清楚地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特色,从而对作品有个大致了解。这也是内容提要的基本写作要求。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 请简单介绍课文涉及的文学家冰心、茅盾、泰 戈尔。
冰 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
茅盾:原名沈雁冰,现代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19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散文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 )
2. 本文作者认为《繁星》、《春水》 的重要思想内容是什么?(冰心“爱的哲学”的内核)
重要 思想内容是以讴歌母爱、追怀童真 、礼赞自 然为 内核的 “爱的哲学”。
3. 冰心不遗余力地讴歌母 爱的原因是什么?
冰心不遗余力地讴歌母爱的原因是:母爱是一剂救世良 方。母爱是宇宙中一切爱心的原点,它创造并维系着世界。母爱就是宇宙的本质特征,又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4. 如何理解“母爱就是宇宙的本质特征,又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宇宙中一切爱 心的原点,它创造 并维系着世界。
5. 冰心为什么要“追怀童真 ”?
①冰心在对童年的回忆中建造起一个理想王国。
②冰心认为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③追怀童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冰心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与渴望。
④冰心认为孩子是可爱的天使,肩负着挽救人类的使命。
6. 冰心为什么要“礼赞自然”?
①冰心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认为 自然是天之骄子。
②借爱与美的自然,借无瑕疵的自然,创造高尚独立的人格。
7. 在冰心的心目中,自然是什么样子的?
在冰心的心目中,“无瑕疵的自然,造成了我们高尚独立的人格。”
8. 《繁星》、《春水》的三大主题是什么?其作用是什 么?
《繁星》、《春水》的三大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它们不仅构筑了冰心思想的内核--爱的哲学,而且反映了冰心对苦难人生的关注,对污浊社会的愤恨,对专制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爱心、崇高、纯真等美好人生境界的追求。
9. 作者写《繁星》、《春水》的内容提要,为什么要引用《寄小读者》 ?
作者直接引用冰心作品《寄小读者》中的话,能 最充分最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说明讴歌母爱不仅是《繁星》、《春水》的主要内容,也是冰心作品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
10. 写一段你对母爱的感受。
11. 从《繁星》或《春水》中摘录一首 小诗,并写一段介绍或点评文字。
12. 根据有关短文,简要说明什么是“序”?什么是“跋”?
【学习小结】
《〈安徒生童话〉前记》除介绍编选者以及编选缘由外,还有对安徒生的生平及其童话艺术特点等的说明。
《〈昆虫记〉译本前言》重点介绍了作者法布尔的生平白器评价其成 就与影响。
《〈真话集〉后记》 主要阐发了关于“讲真话”的观点。
《繁星》、《春水》内容提要》重在对作品的内容 、主题进行概括 性的评述。
【课外作业】
1. 完成“学习建议”。
2. 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 预习《十六字令三首 》,扫除文字障碍,大概理解新课文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惜缘
[《繁星》五首(冰心)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12:犀粪蜣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
1、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感受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感悟“法布尔精神”,学习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执着的求真精神。
3、品味他朴素、幽默、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
4、引领学生走入昆虫的世界,感受昆虫世界的异彩纷呈,唤起学生对自然和自然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体会法布尔对生命的敬畏、对科学探究的严谨,感悟“法布尔精神”。
2、学习法布尔朴素、幽默、富有诗意的语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整理法布尔的有关资料,将其制作成幻灯片。
2、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和相关的点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却自始至终坚忍不拔地进行着自己的昆虫研究。在人生的92个春秋中,他迎着“偏见”、伴着“贫穷”,不怕“牺牲”、“冒犯”和“忘却”,就是为了一个“真”字。他是谁?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创始人”的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去他的昆虫世界做一次旅行,看看会有怎样的发现。
(二)、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师生通过屏幕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法布尔和《昆虫记》的资料。)
法布尔(1823~1915),法国作家、昆虫学家。1879年~19间将研究所得陆续写出《昆虫记》10卷。他的那种不知疲倦的观察与研究,被世人誉为“法布尔精神”。
《昆虫记》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尔用朴实、清新的笔调,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大敌,蜕变、繁殖。语言朴素,描述真实,对生命充满敬畏,睿智的哲思时时闪现。法国文学界对其的评价是:“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
有关对法布尔的评价:
法国文学界尊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
查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赞誉法布尔是“罕见的观察家”;
雨果:“法布尔是描写昆虫世界的荷马。”
罗曼罗兰:“法布尔是我最崇拜的法国人之一。他在观察昆虫上体现出来的天才即充满激情的韧劲,给我带来的愉悦不亚于任何艺术杰作。”
鲁迅:“单为在校的青年计……至少还该有一种通俗的科学杂志,……现在要Brehm的讲动物生活,法布尔的讲昆虫故事似的有趣。”
(三)、分析讨论,解读作品
1、生活中常常为人们所厌弃的犀粪蜣,在这位毕生都致力于昆虫学研究的法布尔看来,是怎样的一种昆虫?想想是什么使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世界趣味无穷?
--在作者眼中,犀粪蜣是一种具有高尚品德的昆虫。它们生性干和、温情,工作勤奋,对配偶忠诚,对家庭有责任感。它们是如此地富有灵性,以至于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他的描述中充满了人文的关怀和激情。这种生趣源自他对自然的热爱,源自他对昆虫世界的热爱。当他与那些生动活泼的昆虫朝夕相处时,它们就成了他的家人和朋友。《昆虫记》是作者以真诚的心写成的真诚的作品,真实地传达出法布尔时生命的关爱和尊重的敬畏之情,对白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2、进化论的奠基人查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赞誉法布尔是“罕见的观察家”。结合课文,通过法布尔对犀粪蜣的观察,说说你对达尔文这句评价的理解。
--为了了解犀粪蜣的洞穴,他亲自动手挖掘;为了了解犀粪蜣是否忠诚,他不厌其烦地实验:为了了解犀粪蜣的生长历程,他积年累月地观察。他毕生恪守“事实第一”的首要原则,把科学工作的实证精神发展到极其严谨的地步。正是这种细致的观察,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使法布尔赢得了达尔文的赞誉
3、观察是日复一日的,还要反复实验,有时甚至需要做苦功。想想是什么支撑着法布尔始终如一地从事这项伟大而艰巨的工作?
--是对科学真理的挚爰。正是这种爱,给了他把昆虫兴趣变成昆虫学事业的勇气和力量。法布尔-生致力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长年累月地观察那些极为普通的昆虫,并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
4、你怎样看待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认为“法布尔精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敬畏生命,就是平等地看待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事实上,法布尔是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的,这也是他的作品充满人情味的原因。二是求真,就是一种细致观察以探索真相、追求真理得胜科学精神。
5、法国作家雨果称赞法布尔是“描写昆虫世界的荷马”,结合课文的语言,谈谈作者在描述犀粪蜣时体现出怎样的创作风格?
--法布尔描写犀粪蜣的“忘我劳动”,“没有因为春天的到来而陶醉”,“为了家庭的未来而鞠躬尽瘁”,充分表现出其语言幽默风趣而又富有诗意的特点。
(四)、归纳总结
“文明”常让我们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是至尊的主人,那些“穷亲戚”只是弱智的低等族类,我们有权力决定它们的命运。是法布尔引领我们走进昆虫的世界,让我们最终明白:在这个世界,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只有学会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界中的大小生命,人类才回有光明的前途。
(五)、作业
1、阅读法布尔的其他作品,深入体会其作品的风格和精神内涵。
2、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为大家生动地介绍你最熟悉的一种动物。
(六)板书设计
生动形象的语言 对自然的热爱
平等的观察视角 对生命的敬畏
“法布尔梢神”
奇妙的昆虫奥秘 细致地观察
详实的习性细节 执着地探求
惜缘
[犀粪蜣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13:乡愁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现代诗歌二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之韵和结构之美。
2.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爱和那份思乡情结。
3.鼓励学生课前读诗并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在诗文中运用的通俗易懂而又亲切感人的形象。
2.通过朗读品味诗歌中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品味诗歌中所蕴涵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其中不乏传诵千古的名篇,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有关描写乡愁的诗句(略)。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设计说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以活跃课堂气氛,导入新课。
二、朗读诗歌,进入情境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注意品味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齐读,然后回答:你喜欢这首诗歌吗?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诗歌的音律的和谐、词语的优美、结构的均匀整齐等特点,学生可以自由谈,不必拘泥限制)
3.教师配乐朗诵。
4.学生齐读。
三、欣赏“三美”,品味鉴赏
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须具备“三美”特征: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可以说,这首诗歌在这几方面都表现得很突出,值得我们欣赏品味。
1.音乐美。先朗读,品味其音乐美的所在。
诗歌分四小节,“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四次重复,“头”字有规律地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诗歌的旋律回旋往复,一唱三叹。
2.绘画美。
(1)这首诗歌共撷取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
共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你认为选取这四个意象有什么好处?
这几个意象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它们是明朗的、集中的,所传递的情感是真挚的、热烈的,让读者似乎能听到一颗思乡的心在跳动,绵长而有力。
(3)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朗读一小节,然后展开讨论: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用具体的描述性语言描述一下海峡这头、海峡那头两岸亲人的相思画面,并抒写相思之情。
3.建筑美。顾名思义是结构上的美的特点,那么,这首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1)脉络清晰,一线贯穿。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的时间顺序为时序,其间贯穿强烈的思乡之情。
(2)句式整齐、匀称,却又不失活泼、流动,注意了长句和短句的变化调节,表现出了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美的原则。
4.诗歌中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或词语是什么?谈谈理由,然后把它深情地朗诵出来。
(设计说明:这是全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来灵活处理,不必拔高,只要学生能把握住“思乡”这一大的主题即可。适当时候,教师要注意启发和补充。如果师生双方能互相启迪、感染,在探究过程中产生互动的效果,是最好的了。)
5.小结:本诗以时间的顺序进行,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思考与讨论”的第二题。
惜缘
[乡愁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现代诗歌二首)]
篇14:给我的孩子们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丰子恺的写作风格,体会他对儿女的那份爱。
2.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3.体会作者为什么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4.掌握 “憧憬、鞠躬尽瘁、考妣、龌龊、藤榻、抱怨、妥协”等一些词语。
5.学习第二人称的写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2.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的父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赞美孩子的率真时表达的对成人的悲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受人景仰的现代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曾说过这样的话:“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一个把孩子和神明、星辰、艺术等同起来的人,一定是一位难得的好父亲。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样的一个父亲的世界,去体会那份父爱。
二、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合作朗读课文,解决如下字词:
憧憬 鞠躬尽瘁 考妣 龌龊 藤榻 抱怨 妥协
初读课文后,你一定会为丰子恺在文章中表现出的对孩子的爱所感动,那么,这位富有爱心的父亲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成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作家。
三、作者介绍
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20世纪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回杭州,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四、赏析课文
1.了解了作家之后,我们再速读一遍课文,首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文章通过一系列新奇有趣的事表达父亲对孩子的关注,你能把这些事列出来吗?最好每件事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这些事都发生在他的哪些孩子的身上?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阿宝 给凳子穿鞋子。
软软 拿爸爸的长锋羊毫。
详写的是瞻瞻,这样详略得当,突出了较小的孩子瞻瞻的可爱。
2.这些事情的叙述,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情感?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纯真直率的赞美。从“憧憬”一词就可以看出来,以“憧憬”开头,以“憧憬”结尾。表达对儿童真性情的赞美与热爱。说明作者也是这样一个率真的人。那么作者“憧憬”的是什么样的孩子的生活呢?下面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3.作者“憧憬”的是什么?
他认为孩子值得佩服,做事全力以赴,真率、自然、热情。
他认为孩子最富有创作力。
他认为孩子的世界最广大。
所以,他对自己呵斥孩子、夺脱孩子,感到愧疚。连该给孩子们打的预防针,都觉得是一种残忍。由此可见作者对孩子的爱。作者更害怕孩子长大后会像所有大人一样失去从前的纯真。
4.作者这样爱他的孩子们,又为什么两次提到“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
到他的孩子们都能理解他的话的时候,他的孩子们就都长大了。成人有时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心愿的事,这样就必然会慢慢失去纯真。作者既不愿自己失去纯真,更不愿孩子们失去纯真。然而,孩子们又必须长大,这就是无法改变的悲哀。当然,人长大并不意味着要失去纯真。这无疑也是对人们真性情的呼唤。读者当有此感受。
作者这里提到的“悲哀”,相信对将来长大成人的孩子也是一个告诫,不要因为成长而失去纯真。
5.这是丰子恺给自己的画集写的序,想一想,为什么他不在序中介绍他的画集,而是写了他的孩子们?
因为丰子恺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们,于是,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中,孩子自然成了他的模特。他的画大部分以孩子的生活为蓝本,可以说这本画集是孩子们的生活写照。作者通过自己的画留下对孩子的童年时美好生活的回忆。所以,他的序仍然以孩子为主题,作者在序中尽情表达对孩子们的赞美,对童真的热爱和依恋。这也正是对美好生活的依恋。正如作者所说的:“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在他的心目中孩子和艺术是等同的,所以,在这本画集的序里,他仍然在尽情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6.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作者采用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体会一下这样写的好处。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仿佛是与孩子们直接对话,显得更亲切、自然。
五、口语表达训练
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有一个可爱的童年,而你童年的点滴趣事恐怕也都来源于你父母的讲述。能否以你父母的口吻,讲述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童年趣事?
(同学之间交流)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展示丰子恺的作品,做成课件或办成小报皆可,在班级为同学们讲解自己心目中的丰子恺。
惜缘
[给我的孩子们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论语》八则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精选14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a版教学计划2023-05-11
八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3-05-30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2023-01-24
长春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23-05-29
长春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课预习教案2023-03-13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2023-06-10
教初一作文2022-12-22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2023-09-28
论语说课稿2022-05-06
七年级上册论读书说课稿20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