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06 12:13:33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集锦17篇))由网友“如果”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篇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1.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

本课教学从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然后质疑为什么狗的嗅觉最灵敏呢?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

2.始终关注思考的主体是学生

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我做到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在计算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先尝试自己解决,并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积应保留几位小数),讨论的焦点始终关注 “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一道解决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另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教学时间中练习时间略显紧张,还有一些题目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哪种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实际?值得进一步探索。

篇2: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一、是从现实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做数学,教学中多次营造现实情景,用“‘分’后面小钱怎样处理”,“操场面积保留到哪位”等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思考体会近似值的产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突出“联系生活实际想问题”,在学生掌握近似值有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是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教学中提供了很多让学生表达,倾听,提出自己想法的情景后体会,如讨论“分”后面的“千”怎样处理,讨论操场面积用近似值还是用精确值表示,截取到哪一位,这些交流后讨论都深化了学生对近似值的理解,丰富了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是创造性使用器材,如把例子情景化,把练习二第三题进行改造后作拓展数学内容,这样创造性使用器材,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能体现生活中的数学价值,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篇3: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创设情境”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篇4: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并不陌生,但是,“求积的近似值”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我首先通过复习引出“四舍五入”法。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以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多注意让学生互相交流,归纳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注意了习题的形式多样,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   不足之处是横式中的“≈”号个别学生不会写,还有答句中没有用“大约”等词。原因是我没有指导学生书写“≈”号答的时候只是例题点一下。

篇5: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通过对小数乘法中求积的近似值的实际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连贯性,由于该班学生的接受能力偏差,也就是数学基础太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我只有从基础做起,有四舍五入法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的训练他们如何求近似数,通过反复指导,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求积的近似值,但是还有好多学生难以接受,一换题就觉得茫然,我就耐心的辅导,让他们首先做到计算准确,尝到计算的乐趣,然后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大胆的去求出积的近似值。经过反复的练习,大部分学生有所提高。总之,要想让学生正确快速的求出积的近似值,必须让学生首先明确算理,然后通过对比训练和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篇6:《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积的近似值》,重点是教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值。教学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体会。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我觉得能把看似枯燥的计算课上得生动有趣,情境的作用尤为重要,在“积的近似值”的教学中,我始终注重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1.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

本课教学我从个人买香蕉的例子开始,我告诉学生昨天我买了一点香蕉中,大家猜一猜我付了多少钱?我还告诉学生香蕉1.8元一斤,我一共买了二斤一两,你知道我付了多少钱吗?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开头的引入,一方面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求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主动关注自然和社会。

2.始终关注思考的主体是学生

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我做到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在计算积的'近

似值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先尝试自己解决,巧妙设计故意犯错用“=”、答题不用上“大约”,并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强调看清题目要求积应保留几位小数,强调取近似值中应注意用“≈”,答题中应注意用“大约”)。

3.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我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中练习形式略显单一,可以多样化练习,例如:设计一些改错题,口头练习。学生上黑板练习中的错误可以保留,能唤起学生的记忆。练习设计中对数值的设计没能让学生很好的应对,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不足之处。

教学中数学方法总结可以让学生先说,教师再总结 ,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加深记忆。

篇7:《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创设情境”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最后,要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力求针对性强,且具较强的开放性。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从而在讨论合理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例5教学后,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加深理解:其一,举出老师生活中购买东西的例子,有的钱保留一位小数(商场不收分了),有的钱保留整数(自由市场讨价还价,了解一下去尾法保留),让学生认识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其二,通过一道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其三,安排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结合生活实际,根据3个商场的价目表,让学生设计购买3样东西的方案,由于学生要考虑到价格、质量、路程、时间、信誉等问题,因此出现了多种方案,是一道开放题。学生既得到了技能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篇8:《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在课前谈话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求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很生疏,真正掌握的学生很少,这时我意识到学生的知识背景与我当初的预设有了很大的出入,那么在学习求积的近似数之前,必须让学生学会四舍五入,所以我在引入主题图之前,我先给学生复习了求一个整数、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重点在四舍五入时根据哪个数位进行判断,通过对几组不同的整数、小数进行取近似数,让学生演板、解释和订正,让全体同学从这个环节中掌握了求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通过情境图顺利导入新课。

在顺利解决了教材例题之后,学生对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理解还不够完善,我就在课堂巩固这个环节,随机加入人民币的近似数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争论中解决了这一认知难点,从而完成了对教材知识的扩充,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某些积的近似值的特殊性。

反观这节课,因为有了课前对学生的知识背景的了解,我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较准确的切入了学生新旧知识的交汇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后面的知识扩充留有余地。但是这节课学生之间交流的活动较少,练习的形式不够多样。此外,针对班上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将是后期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篇9:《积的近似值》反思

《积的近似值》反思

本节课《积的近似值》是小学数学第二单元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并不陌生,但是,“积的'近似值”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我首先从与学生的谈话中抓住他们的心理,并通过课本中求猕猴桃含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四舍五入”。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以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多注意让学生互相交流,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说说“为什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窗体底端

教学中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一道解决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另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教学时间中练习时间略显紧张,还有一些题目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哪种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实际?值得进一步探索。

篇10:西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值》的教学反思

关于西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值》的教学反思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我觉得能把看似枯燥的计算课上得生动有趣,情境的作用尤为重要,在积的近似值的教学,我始终注重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1.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

本课教学从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然后质疑为什么狗的嗅觉最灵敏呢?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

2.始终关注思考的主体是学生

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我做到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在计算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先尝试自己解决,并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积应保留几位小数),讨论的焦点始终关注 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一道解决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另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教学时间中练习时间略显紧张,还有一些题目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哪种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实际?值得进一步探索。

篇11: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P.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2.4×=1.2×=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

练习一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

1、做一做:3.2×2.5=0.8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13题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8页8题

P.9页11、14题

六、板书

七、课后记

篇12: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90页例3、“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值。

2、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与应用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值。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本第90页例3教学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52×0.4 0.65×0.42

说说是怎样计算的?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怎么办?

2、出示练习十六第1题。

师问:精确到个位什么意思?

用什么方法保留整数?应看哪一位?

精确到十分位呢?

学生完成填写,集体核对。

3、 引入。师: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4、揭示课题:求积的近似值。

二、新课教学:

1、例3教学。

(1)出示例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师问:要求王大伯家去年的收入,就是求哪个数的1.6倍?

怎样列式呢?

你这样列式的根据是什么?你会计算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展示学生的竖式。

师追问:积是几位小数?怎样保留两位小数呢?

要注意什么?

学生将书上的例题补充完整。

(2)归纳方法。

师: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经常需要求积的近似值,在小组中说说怎样保留小数位数?

学生汇报,集体归纳方法:

在计算中,先要弄淸保留几位小数,再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积的近似值。

2、练一练。

指导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师问:第(1)小题中每题的得数有几位小数?要求得数保留几位小数?应看哪一位?

第(2)小题有什么要求呢?

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2、3题。

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2、指导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师问: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

计算一下,看看与估计的结果是否差不多?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3.2×1.84≈6(平方分米)

四、课堂总结: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你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评价?

课后反思:

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并不陌生,但是,“求积的近似值”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我首先通过复习引出“四舍五入”法。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以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多注意让学生互相交流,归纳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注意了习题的形式多样,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

不足之处是横式中的“≈”号个别学生不会写,还有答句中没有用“大约”等词。原因是我没有指导学生书写“≈”号答的时候只是例题点一下。

篇13:小学五年级《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

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 0 .2 8 6 3 . 2 7 2 . 0 4

× 0. 3 2 × 1. 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 2 9 1 5 2 4. 9 0 5 5 7 1 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

P.8页1

六:课后反思:

篇14: 五年级数学的《积的近似值》教案

五年级数学的《积的近似值》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

教学难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口算

0.21×0.4 3×0.6 2.5×4 0.17-0.08

0.2×0.3 1.2×0.05 0.43×20 0.5÷10

(二)按要求取下面各小数的近似值.

0.384(保留一位小数) 2.859(保留两位小数)

3.4(保留整数) 7.996(保留两位小数)

二、导入 新课

教师谈话:王红的妈妈是单位的采购员,她为单位购买了如下商品,商店为她出具了一张发票.出示图片:发票,里面数据没填全,你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写完整吗?

(学生试做)

教师:填的对不对呢?学完今天的知识,看谁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一份标准的发票?

三、指导探索

(一)出示例5

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

1.请同学根据题意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2.讨论:为什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哪一位数字?

3.教师介绍“四舍五入法”

4.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副标题#e#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关于求近似值的方法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看资料,看谁找的多,找的全.

五、巩固练习

(一)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

(二)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

(三)出示图片:发票,由学生完成.

(四)思考题: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它的近似值是2.4,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

六、课后作业

(一)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得数保留整数.)

(二)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成为5.7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

七、板书设计

――――“四舍五入法”

例5、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

教学设计点评

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通过帮助营业员阿姨开发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好数学能解决大量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的探究活动

1.班内开展一次“用自己零花钱,募捐希望工程”的活动,把每人捐款情况记录在黑板上(钱数用小数表示),请同学帮助算出总钱数(得数保留整数)

提示:如果有捐款数目相同的,可以用乘法表示并计算。

2.在家长的陪同下,带着计算器完成一次为家里买菜的任务(去自由市场),计算出所共费的总钱数。

篇15: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五年级上册数学

最新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五年级上册数学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将以知识为中心的的课程和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成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与之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也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的是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思想。我力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的关注学习者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地形成,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关注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因此,我在制定这节课的目标时,除了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还包括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以此为依据,我在导入新课时,以实际情景导入情境的创设,根据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这使学生感到与他们原有知识经验的不协调,从而产生学习的认知需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解决问题,除不尽时要取近似值;同样,再教学时,再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再一次发现问题,虽然得数能除尽,但根据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并不需要很多小数位数,这时也要取近似值。 求商的近似值与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环节时,我通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整节课基本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思想。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细节方面不是把握得很好。

1、生活语言运用得不够贴切。

2、时间把握不够。本着以学生发展的理念,我设计了一系列联系学生实际的练习题,但是一节课下来,有几道练习题来不及讲完。究其原因,除了本节课的计算量比较大,导致时间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应该学会调整课堂的结构,如有些题目只要学生学会判断商是否要取近似值,以及取几位小数,这样可能课堂的效率可能会更高。

篇16: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值应用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值应用练习题

1、蒙古牛一般体重约320千克,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体重的'1.32倍,草原红牛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2、甲乙两人共同生产一批零件,甲每小时生产28.5个,乙每小时生产35个,甲在中路途因为修理机器耽误了一小时,5小时后,这批零件全部生产完,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3.有16个教授,有人带1个研究生,有人带2个研究生,也有人带3个研究生,他们共带了27个研究生,其中带1个研究生的教授人数和带2个和3个研究生的教授总数一样多,问带2个研究生的教授有几人?

篇17:积的近似值2(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口算

0.21×0.4    3×0.6      2.5×4       0.17-0.08

0.2×0.3     1.2×0.05    0.43×20    0.5÷10

(二)按要求取下面各小数的近似值.

0.384(保留一位小数)      2.859(保留两位小数)

3.4(保留整数)            7.996(保留两位小数)

二、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王红的妈妈是单位的采购员,她为单位购买了如下商品,商店为她出具了一张发票.出示图片:发票,里面数据没填全,你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写完整吗?

(学生试做)

教师:填的对不对呢?学完今天的知识,看谁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一份标准的发票?

三、指导探索

(一)出示例5

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

1.请同学根据题意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2.讨论:为什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哪一位数字?

3.教师介绍“四舍五入法”

4.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关于求近似值的方法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看资料,看谁找的多,找的全.

五、巩固练习

(一)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

(二)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

(三)出示图片:发票,由学生完成.

(四)思考题: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它的近似值是2.4,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

六、课后作业

(一)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得数保留整数.)

(二)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成为5.7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

七、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

----“四舍五入法”

例5、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

教学设计点评

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通过帮助营业员阿姨开发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好数学能解决大量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积的近似值的探究活动

1.班内开展一次“用自己零花钱,募捐希望工程”的活动,把每人捐款情况记录在黑板上(钱数用小数表示),请同学帮助算出总钱数(得数保留整数)

提示:如果有捐款数目相同的,可以用乘法表示并计算。

2.在家长的陪同下,带着计算器完成一次为家里买菜的任务(去自由市场),计算出所共费的总钱数。

操场面积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活动准备

计算器,米尺,记录单

活动过程

1.测量一下自己一步的长度大约是几米(一般走路时的步长),并记录这个数值.

2.先步测操场的长,用正常步长走路;记下有多少步,算出操场的长.

3.用同样的方法算出操场的宽.

4.计算整个操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数乘小数(一) 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小学五上数学第1单元《小数乘法》测试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苏教版

苏教五年级数学考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的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集锦17篇)】相关文章:

可能性确定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2022-08-12

量一量找规律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3-04-07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复习计划2022-04-30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023-07-28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集合2023-04-21

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2024-02-16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4范文2024-02-03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2023-01-17

小学数学第一册数学乐园人教课标版教案2023-04-06

人教版五年级小数除法教学设计2022-11-2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