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活剥的成语典故(共3篇)由网友“可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生吞活剥的成语典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成语故事:生吞活剥
【注音】shēng tūn huó bō
【成语故事】唐高宗时,河北枣强官吏张怀庆不学无术,爱好舞文弄墨,他把李义府的五言诗各行加两字成为自己的`七言诗,让人啼笑皆非,别人见他抄袭王昌龄及郭正一的诗,就送他顺口溜:“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来讥讽他的抄袭行为。
【典故】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唐·刘肃《大唐新语·谱谑》
【解释】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生拉硬扯
【近义词】食古不化、囫囵吞枣、生搬硬套
【反义词】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成语造句】
◎ 可是这一年来,在我饿得慌的当儿,我一见人家养着的小猫、小白兔,我就恨不得生吞活剥的吃了下去。
◎ 值得重视的是,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正面而论,这种引进尽管带有生吞活剥的痕迹,但终究是一种进步的尝试,一种大胆而可贵的努力。
篇2:生吞活剥对对子
生吞活剥对对子
生吞活剥 死记硬背
其他成语对对子
艳如桃李 冷若冰霜 敲骨吸髓 挖肉补疮 画虎类狗 得鱼忘筌 兴师动众 调兵遣将
望文生义 坐井观天 名正言顺 理直气壮 门庭若市 蓬荜生辉 空头支票平地楼台
假公济私 损人利己 海枯石烂 日久天长 叶公好龙 杞人忧天 顾名思义 尝脔知味
穿山越岭 赴汤蹈火 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 临渴掘井 未雨绸缪 腾云驾雾 乘风破浪
生吞活剥解析
【注音】shēng tūn huó bō
【解释】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生拉硬扯
【近义词】食古不化、囫囵吞枣、生搬硬套
【反义词】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生吞活剥造句
1.姑奶奶啊,你可算醒了,你若再是不醒,你家残月和薛二公子可要把我生吞活剥咯!
2.汤易辰出拳将侧身而来的一只妖火狼击退,受伤的妖火狼愤怒嚎叫,更是激起群狼的凶性,其速度又快了一分,群狼目中含煞,似乎要将易辰生吞活剥。
3.想到这里,欧若震阴鸷的眼神看着夕玥,仿佛要把她给千刀万剐了,或者说是生吞活剥了。
4.可若是重回大陆,恐怕片刻间就会被几大势力生吞活剥,更可怕的情况是被囚与囹圄,遭受种种严刑拷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5.看她馋的那样,像是要把他当这些菜生吞活剥了般,不自觉的,他心情大好起来。
6.我开始迷恋文学,生吞活剥着一堆堆世界名著,雪案萤灯,绞尽脑汁涂抹着幼稚的文字,妄想一夜之间成了举世瞩目的文学家,我要让小芳后悔、让她羞愧。
7.武大也是一脸咬牙切齿的模样,恨不得将李枫给生吞活剥。
8.江翠莲想到当年被贼人抢走包袱,自己痛不欲生,差点儿自寻短见的情景,直把个万福祥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吞活剥了面前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9.以安卡一向狭隘的胸襟来看,若是让对方知道自己只是在敷衍,是会被生吞活剥的。
10.那人双目流血,死死盯着少年,好像要把少年生吞活剥似的。
11.颤不颤抖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你已经成功拉起了仇恨值,现在龙少一定恨不得把你生吞活剥了。
12.蟒蛇生吞活剥了一人,恐惧的同时激起了“愤勇”。
13.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
14.当方晴天穿着礼服出现在费苏苏面前的时候,费苏苏恨不得生吞活剥了顾迪凡。
15.黄罗如何晓得他们所看不起的书生此刻正提着宝剑走着戏步慢慢追赶上来,此刻他的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将那个叫做张煌的小兔崽子生吞活剥。
16.热火队的替补席上已经是死气沉沉,然后就是每个人眼眶中跳动中的愤怒,他们每一个人的都恨不得把罗伊生吞活剥了。
17.哼,二建司咋改制?还能改成我私人的?那职工们还不得把我给生吞活剥了?
18.凌陌不为所动,挺直腰板,瞪视着一名身穿华服的中年男子,好像要把对方生吞活剥一般。
19.可她仿佛受了奇耻大辱般,瞪大了眼珠,不断绞着丝帕,想要把我生吞活剥一样。
20.君素,你个混蛋,别被我柒染染抓到,不然我把你给生吞活剥勒!
21.而他们几乎每个都是震烁千古的人物,随便拎出一个就能把他生吞活剥,还不用吐骨头。
篇3:精选成语典故
1、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惠王任命庞涓为大将,大举进攻赵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成侯知道国力难以抵住魏军,就把中山之地献给了齐国,求齐国派兵解围。齐王即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赵。孙膑献计说:“魏国攻打赵国,一定把精锐部队统统派出去了,而国内只留下些老弱病残。我们不妨扬言攻打大梁,魏军听闻后一定会撤下邯郸外围的兵力,回头救大梁,我们在中途袭击魏兵,定可大获全胜。”田忌用了孙膑的计策。庞涓听到齐国进攻大梁的消息后,马上撤下包围邯郸的兵去救大梁,谁知魏军在桂陵遭到齐军截击,被杀得不得不撤回大梁,赵国之围得解。
成语“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2、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了一块玉璧,叫“和氏璧”,是个无价之宝。秦昭王听说后,非常羡慕,就想把它弄到手。
于是,秦昭王派使者带书信去见赵惠文王。说秦国愿意拿15座城池来换那块“和氏璧”。这可让赵王作了难,给玉璧吧,怕秦王不守信用,得了玉璧不给城;不给吧,又怕惹恼秦王,领兵来攻打赵国。他就和大臣们商议此事。后来有个人推荐他的门客蔺(lìn)相如去秦国处理此事。惠文王派人把蔺相如叫来一谈,也觉得他是个合适的人选,就决定派他带着和氏璧去秦国。
成语典故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玉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一看,只见玉璧洁白无暇,晶莹透明,果真是个无价之宝,顿时高兴得合不上嘴。他翻来覆去欣赏了好半天,又传给身边的大臣和后宫的美女看,他们个个赞不绝口,纷纷向秦王表示祝贺。蔺相如站在旁边等了好一会,也不见秦王提换城一事,知道秦王要诓(kuāng)骗玉璧。但这时,玉璧已给了他们,又不能硬抢回来。蔺相如急中生智,客气地对秦王说:“这和氏璧虽是天下至宝,可惜上面还有一点小斑瑕(xiá),大王可能还没看见,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信以为真,把玉璧还给蔺相如。蔺相如把“和氏璧”拿在手中,连连倒退几步,靠在殿柱旁,义正词严地说:“这‘和氏璧’是天下人人皆知的宝贝。当初大王派人送信去说要以15座城池换这块玉璧。可是今天我看大王坐而受璧,又把玉璧随便给人传看,根本没有换城之意,所以我把玉璧收回。大王若是逼我的话,我宁愿把头连同这块玉璧一起撞碎在这殿柱上!”说完,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连忙陪着笑脸劝阻,又让人拿来地图说明把哪些城地割给赵国。蔺相如知道秦王这是先稳住他,再把玉璧骗去,就对秦王说:“这玉璧是稀世珍宝,我们赵王在送璧之前,斋(zhāi)戒了五天,又举行隆重的送璧仪式,大王要是真心换璧,也应斋戒五天,举行相应的受璧换城仪式,我才敢把玉璧献上。”秦昭王见蔺相如态度坚决,知道硬夺不行,就答应了。
蔺相如回到宾馆,派一名随从化装成穷人的样子,把玉壁包好缠在腰间,沿小路偷偷送回赵国去了。
五天以后,秦王邀请了楚、燕、齐、魏等国的使者来参加受璧仪式,想借此来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安排完毕,宣赵国使者上殿。蔺相如按照使节的仪式行过礼,秦王见他手中空空如也,就问他玉璧在哪里?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说:“贵国从穆公以来,前后有20多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用的。如今我也怕受到欺骗,就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了。”秦王一听,火冒三丈,让人把蔺相如绑起来问罪。蔺相如从容地说:“大王请息怒,让我把话当着大家说明白:大家都知道,秦国强,赵国弱,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的事,从没有弱国欺负强国的道理。大王如真想要璧,这并不难,先把15座城池交给赵国,然后派一使者跟我去赵国取璧,赵国绝不敢得了城市不给玉璧,去背个不守信用的名声。我知道这次愚弄了大王,罪该万死,请治我的罪吧,让各国都知道大王为了想得到一块玉璧而杀了赵国的使者,天下的人也可以知道是非曲直了。”一席话说得秦王目瞪口呆,他想就是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璧,还落个坏名声,就下令把蔺相如放了。结果,秦国舍不得15座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成语“完璧归赵”,后来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他手下的人便以为主人害怕廉颇,非常不解。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像老虎一样相斗,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这番话传到了廉颇耳中,廉颇为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蔺相如家请罪。两人从此成为至交。
后用“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很能谈论用兵之道,连赵奢也难不住他,日子长了,赵括便以为天下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
公元前260年,秦兵进犯赵国,赵孝成王命廉颇为大将,率军抵抗。廉颇见秦军强大,就在长平筑垒固守,与秦兵形成对峙(zhì)局面。秦国一时无法取胜,就派间谍到赵国散布流言,说廉颇惧怕秦兵,秦国担心赵王任命赵括为将。赵王果然中计,令赵括代廉颇为大将。由于赵括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结果陷入秦军重围,他也在突围中被乱箭射死,赵国40万军队也被秦将白起活埋。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现用来比喻脱离实际而夸夸其谈的人。
★ 成语故事典故
★ 关于读书的成语
★ 融会贯通-融会贯通的故事-融会贯通的寓意-融会贯通的意思
★ 成语作文素材积累
★ 含有寓言故事成语
【生吞活剥的成语典故(共3篇)】相关文章:
《钻木取火》教学反思2022-07-28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2022-08-22
按部就班的正确写法2023-04-20
四下教案 练习62023-09-30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2023-06-17
容易用错成语总结 备课资料(高三)2023-06-17
有关实事求是的演讲稿2023-07-27
浅谈俗语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运用2023-07-25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2023-10-11
名师推荐国学经典书籍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