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化习惯与高中英语教学

时间:2023-08-02 07:49:09 经典美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美文化习惯与高中英语教学(共16篇)由网友“manyun”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美文化习惯与高中英语教学,希望大家喜欢。

美文化习惯与高中英语教学

篇1:美文化习惯与高中英语教学

必须应从了解文化入手。

为此对英美文化习惯全面了解有利于高中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知识。

本文针对英美文化习惯对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核心作用展开研究,并就两环节如何有效融合制定了科学策略。

篇2:美文化习惯与高中英语教学

1. 英美文化习惯对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从广义层面来讲,掌握一种语言即是要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

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英美文化习惯同语言知识均十分重要。

因而,实践阶段中,学生应尽可能多地了解英美国家独特的文化背景,唯有如此方能更好地掌握本国同英美国家存在的差异。

例如,以往中国人见面打招呼通常会问:你吃了吗?这是由于我国长久以来吃饭均是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然而倘若同英美人这样打招呼,他们则会认为你要请他们吃饭。

因此,英语实践教学阶段中,教师应为学生讲授语言之中包含的深层次文化背景知识,这样不但可全面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还可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掌握语言的综合能力。

2. 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作用

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便会引起误会。

实践教学阶段中我们常常会发觉本身没有恶意的言语会令对方感觉到十分惊讶甚至是愤怒,即便是简单的话语也会令对方捧腹大笑。

倘若掌握了英美文化的不同背景,便会有效地预防误会的产生。

英美文化不仅对口语与交际十分重要,对英语教学的其他内容也具有较大影响。

例如听力教学阶段中,通常一些学生虽然在听力训练上下足功夫,然而却收效甚微。

恰恰是由于他们没能深入地了解英美文化。

倘若同英美文化相关的听力材料,即便内容较为简单,然而学生也仅明白表面意思却没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

英语阅读教学中英美文化同样意义重大,倘若学生没能理解相应的背景,便会使得阅读充满了困难。

最常见的便是阅读名人典故,例如莎士比亚作品、文学名著、圣经等。

3. 英美文化习惯同高中英语教学的完美结合

3.1 激发学生英美文化学习热情

掌握学习语言目的在于更好地进行应用,该过程不仅应精准还要得体,能够在正常交际活动中合理应用。

学生倘若形成了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爱好兴趣,便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英美文化习惯不但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有利,同时还利于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例如实践教学阶段中,教师可合理地贯穿一些英美文化知识民间风俗习惯,并合理地同母语做对比,令学生主动认识到不规范用语的根源所在,进而提升规范应用语言的意识。

3.2 增强教师对英美国家文化知识的掌握理解

教师对于有关文化知识的融入渗透应全面囊括到各个教学环节、各类课程之中,实现随时遇到随时讲解。

新课标下,各学科教材编写作出了重大改革,各个单元均囊括了有关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资料,同时在测验考试的题目内容上也有所侧重。

由此可见学生掌握了解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更加必要。

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全新的考验与挑战,广大教师唯有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方能在实践教学阶段中实时的将个层面知识通过最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在各个场合之中均能够清晰的阐述自我观点,并更加顺畅、轻松地进行交际,合理地把握英语知识。

3.3 引领学生阅读不同体裁、各色风格的文章内容

针对我国学生来讲,可以出国留学并亲自感受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毕竟是少数,因此阅读便成为一个全面了解各地文化背景的首要渠道。

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阅读信息、广泛交流的途径极其丰富。

高中英语实践教学阶段中,教师应有目的地选用一定百分比的国外教材,在组织语言练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采用真实材料,便于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生动的文化以及语言素材,使他们的视野全面扩充、知识面更加广阔,进而增强英语语感,形成更大的阅读热情。

再者在赏析文学作品、阅读报刊杂志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学生深入挖掘、不断积累丰富的文化素材、背景资料、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有关知识,进而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各个学校都不同程度地配备了现代化的语言实验室,因此教师可全面应用多媒体系统、电影以及电视等更加形象直观的教具引导学生掌握多元化的英美文化。

还可聘用具备一定资历的外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同外教的零距离接触更深刻的了解文化差异,并有效的掌握学知识要点,提升综合能力水平。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深入明确英美文化习惯的重要性以及积极作用,促进两环节的有效全面融合,方能真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不同的人情风俗、地域文化真切地把握到英语语言的精髓,产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并实现全面升华。

[1] 王永飞, 王立新. 浅谈英美文化思维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67).

[2] 郑琦珲. 高职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知了解及态度状况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04).

篇3:浅析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

浅析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授英语的语法、语音、词汇、篇章、句式.还要结合东西方文化的特点.使学生从根本上去理解、领会、掌握英语.本文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理论,探讨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介绍导人文化因素的一些方法.

作 者:陈海生 CHEN Hai-sheng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100 刊 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7(1)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   导人  

篇4:高中英语教学与授人以渔

高中英语教学与授人以渔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会学习是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单纯的讲授书本知识更新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从高中英语教学的角度,首先分析了在学法指导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最后总结了正确的学法指导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作 者:纪国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中学,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英语   教法   重要性   效果  

篇5:素质教育与高中英语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人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进行英语教学的重新设计应该成为当今广大英语教师的使命之一,亦是如何上好英语课的关键和前提.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具体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呢?

作 者:徐金侠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东旧寨中学,河北,遵化,064200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20xx “”(8) 分类号:G633.41 关键词:英语教学 尝试 素质教育

篇6:素质教育与高中英语教学

1.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

存在的问题当下各种传播媒介把世界各地的信息送入人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为外来文化的输入提供了可能。面对各种自由化思潮和倾向,学生们难于驾驭和分辨,易受西方社会价值观和不良文化的侵蚀。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德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2.将素质教育有效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对策

2.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素质教育必须依托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因而教师要有目的地利用现有的教材,充分挖掘其中蕴涵的人文教育资源。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及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与德育因素,把品格教育融入英语知识的分析与讲解中。应结合社会实际,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地进行比较教学,教会学生有选择地吸取西方文化精华,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2.2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

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创设情感佳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自己愿意学习;改善教学模式和重视情感化教育,实行开放性的多样化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充分运用网络媒体技术营造良好语言环境;加强学生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形成自我发展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2.3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学习英语最为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更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放到更为重要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教师要根据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学习英语,语言环境的铺设必不可少,教师可以通过推荐学生阅读英文报刊和杂志、收听地道英语广播、安排外教和学生交流。其次,重实践才能出真知,教师应构建多方位的语言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高中学生进行排演英语短剧、小组演讲辩论赛、和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外国人的交友活动等。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十分必要的。广大一线高中英语教师必须重视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素质教育更好地融入高中英语教学课堂而努力,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篇7:浅议多媒体与高中英语教学

浅议多媒体与高中英语教学

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普及,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深受广大教师的青昧.本文通过对英语学科多媒体教学特点的.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作 者:申继忠  作者单位: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3.41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多媒体   学习兴趣   课堂效率  

篇8: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从人教版初中第三册英语教学谈起

一、前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在这一国度里与人进行正常的交际。现行的由人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初中英语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力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这也要求教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教学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热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息息相关(胡文仲,)。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一个跨国公司若想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创造高效益,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是经济成功,而且是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2.了解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宋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杨平,1994)。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如:grammar school可以望文生义为“语法学校”,实际上现在指为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中学,即大学预料。

3.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王勇,1998)。我们必须明白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明白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

[1] [2] [3] [4] [5] [6]

篇9: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寓文化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并指导学生在使用西方文化时吸取其精华,在双语文化的对比中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引导学生不断地体验、感悟,把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

作 者:徐明琦 XU Ming-qi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哈尔滨,150080 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8)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化   素质教育  

篇10: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

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

随着社会进步和国际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大学英语课本中没有太多显性的`英美文化知识,教师更有必要把英美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本文通过考察几种主要的英美文化渗透策略优势,就如何有效实施文化教学做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有效增强学生文化意识,丰富文化底蕴.

作 者:陆宏  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7 “”(35)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美文化   文化渗透   英语教学  

篇11: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

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

与美学中的其它重大问题一样,美的分类,也是美学史上一直没有规范解决的问题。我国美学教科书中常见的是根据审美对象自身性质的分类,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等。这种分类,其最大缺陷是把“美”的分类变成对“美的事物”的机械归类,没有也无法揭示美自身的不同生成特征和规律,因而,也无助于对客观美的认识、分析与把握。这与传统美学对美的性质的机械理解相关。从系统美学角度讲,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①而独立存在的,美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在现实中,离开特定审美对应关系和审美主体,离开特定审美距离和审美环境,客体便无所谓美或不美;美决不是客体固有的自然质或社会功能质。因此,美的分类是不能脱离开审美系统的。当然,如果我们根据科学抽象原则,设定人类类主体为审美主体,同时将审美系统的诸要素--审美距离和环境等等“悬置”,客体或客体因素②的审美价值或美依然是可以相对确定,并进行分析研究和分类把握的。但显然,这种抽象的美的分类,决不是依据客体自身的特征与性质,而是依据审美关系生成的性质。③据此,我将美划分为,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三大类。笔者认为这一新的分类方式既有助于美学学科的规范,也有助于我们对美学和艺术现象认识的深化。

审美系统中的主体是人,而人的生命从属于“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④人的生命本质的这种两重性,使审美关系的生成也分为性质不同的两大类,即前文化审美关系与文化审美关系。所谓前文化审美关系,就是客体因对主体之物理、生理、心理结构或需求的同构或满足而建立起的审美关系;所谓文化审美关系,就是因客体所包含文化社会价值因素为主体意识自觉把握和肯定而建立起的审美关系。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类审美因素共存于现实审美关系中,因此,又形成第三类,即复合审美关系。这三类审美关系所生成的`便是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

所谓文化美,也就是传统美学所讨论的美,即由“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生成的美,所物化和表现在客体身上的文化审美价值。文化审美关系发生于人类与动物相揖别的漫长进化过程中,生成于人类类意识、类自觉的形成和体现类自觉的自由创造--“劳动”的过程中;文化审美既伴随人类类本质生成而生成,又体现着人类的文化特征。动物能本能地趋利避害,建巢筑穴,但却不能像人类那样,顺势利导,化害为利,能动地为自己创造更新更美的生活环境,因此,动物没有“文化”,也不会对客体内含的“文化”有任何兴趣--甘肃的“阳关”遗址,甚至连鸟儿也不愿栖息。但对人类来说,先民们艰苦创造的文化遗痕,是自然界、动物界任何精妙建构所不可比拟的,是世界上最美的存在。这便是“阳关”文化魅力之所在--它所凝聚的是中华文明沉积千百年的历史,它所唤醒的是中国文人代代承传的思古怀古情结。文化审美是人类的“专利”,也是审美的本质构成。

所谓前文化美,系指客体因满足主体潜能本能需求而获得的审美价值。当然,这种前文化美的获得,只能是在人类审美系统整体生成存在的条件下。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仅仅停留在物理、生理、心理水平上,并不存在主客体关系或审美关系,而只有动物与自然的适应关系。动物与自然是直接同一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对象性的关系、更不存在享受性体验自己潜能、本能的“审美关系”。蝶恋花肯定不是审美;一只母猴喜欢上另一只公猴,当然也不是审美。但人类在从消极适应自然到能动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一面不断改造自身的感官结构,生成“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一面丰富发展自身的感觉,使之“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⑤从而将人的本能潜能需求从被动性、适应性动物水平提升到能动性、主动性人的水平,并伴随着肯定自身本质力量的文化审美关系的生成而获得审美性质,使前文化动物性适应关系成为人类审美系统的构成部分。⑥因此,同样是对色彩和花的喜爱,人恋花成为高雅的审美活动;虽然是与猴子“同宗”,人对异性的关系便具有了审美意义,甚至如保加利亚学者瓦西列夫所比喻的,人类

[1] [2] [3]

篇12: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

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

与美学中的其它重大问题一样,美的分类,也是美学史上一直没有规范解决的问题。我国美学教科书中常见的是根据审美对象自身性质的分类,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等。这种分类,其最大缺陷是把“美”的分类变成对“美的事物”的机械归类,没有也无法揭示美自身的不同生成特征和规律,因而,也无助于对客观美的认识、分析与把握。这与传统美学对美的性质的机械理解相关。从系统美学角度讲,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①而独立存在的,美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在现实中,离开特定审美对应关系和审美主体,离开特定审美距离和审美环境,客体便无所谓美或不美;美决不是客体固有的自然质或社会功能质。因此,美的分类是不能脱离开审美系统的。当然,如果我们根据科学抽象原则,设定人类类主体为审美主体,同时将审美系统的诸要素--审美距离和环境等等“悬置”,客体或客体因素②的审美价值或美依然是可以相对确定,并进行分析研究和分类把握的。但显然,这种抽象的美的分类,决不是依据客体自身的特征与性质,而是依据审美关系生成的性质。③据此,我将美划分为,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三大类。笔者认为这一新的分类方式既有助于美学学科的规范,也有助于我们对美? Ш鸵帐跸窒笕鲜兜纳罨??/P>

审美系统中的主体是人,而人的生命从属于“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④人的生命本质的这种两重性,使审美关系的生成也分为性质不同的两大类,即前文化审美关系与文化审美关系。所谓前文化审美关系,就是客体因对主体之物理、生理、心理结构或需求的同构或满足而建立起的审美关系;所谓文化审美关系,就是因客体所包含文化社会价值因素为主体意识自觉把握和肯定而建立起的审美关系。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类审美因素共存于现实审美关系中,因此,又形成第三类,即复合审美关系。这三类审美关系所生成的便是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

所谓文化美,也就是传统美学所讨论的美,即由“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生成的美,所物化和表现在客体身上的文化审美价值。文化审美关系发生于人类与动物相揖别的漫长进化过程中,生成于人类类意识、类自觉的形成和体现类自觉的自由创造--“劳动”的过程中;文化审美既伴随人类类本质生成而生成,又体现着人类的文化特征。动物能本能地趋利避害,建巢筑穴,但却不能像人类那样,顺势利导,化害为利,能动地为自己创造更新更美的生活环境,因此,动物没有“文化”,也不会对客体内含的“文化”有任何兴趣--甘肃的“阳关”遗址,甚至连鸟儿也不愿栖息。但对人类来说,先民们艰苦创造的文化遗痕,是自然界、动物界任何精妙建构所不可比拟的,是世界上最美的存在。这便是“阳关”文化魅力之所在--它所凝聚的是中华文明沉积千百年的历史,它所唤醒的是中国文人代代承传的思古怀古情结。文化审美是人类的“专利”,也是审美的本质构成。

所谓前文化美,系指客体因满足主体潜能本能需求而获得的审美价值。当然,这种前文化美的获得,只能是在人类审美系统整体生成存在的条件下。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仅仅停留在物理、生理、心理水平上,并不存在主客体关系或审美关系,而只有动物与自然的适应关系。动物与自然是直接同一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对象性的关系、更不存在享受性体验自己潜能、本能的“审美关系”。蝶恋花肯定不是审美;一只母猴喜欢上另一只公猴,当然也不是审美。但人类在从消极适应自然到能动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一面不断改造自身的感官结构,生成“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一面丰富发展自身的感觉,使之“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⑤从而将人的本能潜能需求从被动性、适应性动物水平提升到能动性、主动性人的水平,并伴随着肯定自身本质力量的文化审美关系的生成而获得审美性质,使前文化动物性适应关系成为人类审美系统的构成部分。⑥因此,同样是对色彩和花的喜爱,人恋花成为高雅的审美活动;虽然是与猴子“同宗”,人对异性的关系便具有了审美意义,甚至如保加利亚学者瓦西列夫所比喻的,人类性本能是为绚丽多彩的美提供无形琼浆的生命之根。⑦

这里,所体现出的正是系统整体性原则:在系统整体生成之前,构成元素或子系统本身并不能获得系统属性;但在系统生成之后,系统之元素或子系统则作为系统的构成部分而获得系统属性。因此,尽管从生物自然发生史角度讲,人类前文化关系生成在前,文化关系生成在前,但从人类文化发生史角度讲,则是文化审美关系发生之后,前文化审美关系才得以存在,因为只有文化审美生成才意味着人类审美系统的建立,前文化审美关系才能作为人类审美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相对独立地存在。

传统美学之所以没有划分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两者在表面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都是一种主客体对应关系结构。一个人欣赏一朵花同另一个人欣赏一把石斧,很难看出有什么不同。但如果深入考察一下便会发现,这两种审美关系中的主、客体因素及其相互结构动因是有着显著差异的。

在前文化审美中,审美关系是由客体,譬如“花”的形象形式刺激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满足主体潜能或本能需求而建立的。某个个体能否与某个客体建立前文化审美关系,完全取决于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是否健全、取决于客体形象形式能否吸引或激起主体好感。设若主体生理心理机能残缺,比如色盲耳聋,那么,任何绚丽的'花朵、和谐的旋律对他都没有美的魅力;设若客体形象丑陋结构失衡,比如瞎眼跛腿,那么,它对任何健全的主体也不会产生美的魅力。在这种纯粹前文化审美关系中,任何美的理性概念都是没有意义的。即使人们交口赞美,色盲的人对花也无动于衷;即便某位盲公品格超众,他的外在形象也无法使人赞美。这表明,在前文化审美中,人类之所以对客体产生不同的好恶选择和美丑感觉,其内在生理心理机制只能从人类的动物进化史中去寻找;人类前文化审美能力并不需文化修养或审美教育而获得,其相应的美感与动物性的快感生成机制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一般说来,纯粹的前文化审美在实际审美中并不占优势。像艺术中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便内含丰富的文化因素,并不属于纯前文化审美。

纯文化审美与前文化审美正相反,其审美关系是超越生理心理感官水平,与人的潜能本能需求无关,纯粹由主体文化意识理性觉悟体察到客体,譬如“石斧”内含的文化社会价值而建构的。某个个体能否与文化客体建立文化审美关系,完全取决于主体文化素养社会觉悟,取决于客体内含文化因素对主体是否具有足够的价值引力。设若主体缺少必要的文化科学修养,是一个文盲科盲,那么,任何具有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对他也没有美的引力;同样,设若客体并不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比如寻常可见的石块,那么,它们也是不会对文化主体产生审美引

力的。在这种纯粹文化审美关系中,客体的外在形象是没有直接意义的。假古董伪文物,即令具有华丽或古朴的外表,但一经专家验证是膺品,其文化美的引力也便即刻消失。这表明,在文化审美中,人类之所以对文化客体产生审美兴趣,其内在发生机制只能从人类类本质类觉悟中去寻找;人类的文化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文化修养或审美文化教育获得的,其相应美感实质上是一种属人的自豪感或充满类意识的愉悦感。相对说来,纯粹的文化审美在现实审美中更是不多见的,即使锈痕斑斑的战国兵器,断壁残垣的秦代长城,也总是或多或少具有某种感性魅力,不能归属于纯文化审美。

我们将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两相对照,它们之间之特征差异便看得更为清楚了:从客体角度来讲,前文化审美侧重的是外在形象形式,譬如“花”,其形象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文化审美侧重的是内在本质内容,譬如“石斧”,其形象形式不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从主体角度来讲,前文化审美中所激活的主要是感官,是主体对“花”的感性直觉;文化审美中所激起的主要是意识,是主体对“石斧”的理性反应。虽然文化审美中由于人类对某些价值因素的理性反应(如对人文、人性价值的反应),已经在“类”生成过程中千百亿次地重复而化为一种文化本能或社会良知,积淀成为一种群体文化无意识,使这种理性反应同样会表现为一种感性直觉,表现为一种审美直觉,但这只是表面之类似。在这里,一个很明显的划分理由便是,在前文化审美中,主体之好恶除去归咎于主体潜能本能结构之外,是无法用理性概念去分析说明的,而在文化审美中,这种关系建立之因缘却是可以借助理性概念加以解释说明的。譬如,我们对花的欣赏无需理由,对花的生物学“合目的性”分析甚至有害于对花的欣赏;但我们对石斧的欣赏却需要理由,对石斧的考古学“合目的性”分析绝对有利于对石斧的欣赏。而这,正体现了两类审美关系的不同特征:在前文化审美中,客体之审美价值直接存在其感性形象身上,主体进入审美角色经常是一个不加理性判断的感性直觉反应过程,因此,前文化审美是直接审美、非理性审美、受动审美、无中介审美、形象审美;而在文化审美中,客体之审美价值在于其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社会价值,与其感性形象并非直接同一,主体必须经由理性确证文化社会价值存在并被其所吸引,才能进入审美角色,因此,文化审美是间接审美、理性审美、能动审美、中介审美、内含审美。

关于两类不同性质审美之间的这种差异,美学史上的先哲们已经有人涉及到了。如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美学家哈奇生所谓的绝对美与相对美,实际上就是试图概括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之不同特征:前者指事物本身某种性质令人感到美,后者是由观念联想而感到的美。⑧康德对纯粹美(自由美)和依存美的划分:“前者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美,后者却依存于一个概念”,⑨也是近似的划分方式。但由于传统美学中“美”是一个浑一的概念,根本不可能从审美关系的内在结构分析中给予这种划分以科学根据,因而,只能凭借经验或先验理论作出主观裁定,使这种主观的划分不仅没有揭示审美现象内在规律,反而使美学理论陷入迷津或悖谬之中。

基于审美发生的性质,区分文化审美与前文化审美,对于我们认识审美现象,尤其是某些所谓“自然美”和“形式美”的生成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美学一大误区是把低层次的审美现象,统统提升到文化层次上阐释,将所有自然美都千曲百拐地归结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譬如阐释月亮的美,一定要先联想为“白玉盘”之类,再将“白玉盘”归结为劳动者的创造,最终让月亮间接地被“人化”。这样作的结果恰恰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使美的规律扑朔迷离,难以把握。达尔文在论及对人类生理结构功能认识时曾说过,必要时“我们就得在哺育动物的进化阶梯上下降到最低的几级才行。”⑩对许多属于前文化审美现象的解释也是这样,当我们把它下放到人类结构的低层时,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所谓月亮之美,就在于它的清晖在夜色中悦目,适宜人的潜能需求;而一轮圆月,还有着视觉最容易接受的简捷形式--圆形。这便是不熟读唐诗,缺少人文修养的人们同样赞赏月亮美的原因。类似情况还有花之美。由于普列汉诺夫的征引,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有关原始部落人对花冷淡的事实广为人知:他们“从不曾用花来装饰自己,虽然他们住在遍地是花的地方”。(11)由此,便很容易得出花之美产生于劳动的结论,使花之美具有文化美属性。其实,这也是将审美发生论与审美本体论混淆而产生的错觉。从发生论角度讲,人类对花欣赏的事实的确是发生在人化自然的劳动实践中,但人对花的喜爱倾向和欣赏能力,却是动物人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就早已经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并自然具备的,只是在向人生成的漫长过程中,由于生存维艰而暂时蛰伏起来成为潜能罢了。一旦劳动实践使人类的这些潜能被重新解放出来,它便作为前文化审美需求而存在,相应地,花之美便也存在了。因此,现代人欣赏花,根本无需想到什么劳动、丰收、果实之类,恰恰相反,那些为人类所培养和喜爱的花卉,几乎统统是“花”而不实的。

实际上,构成人类审美基础的诸多视觉或听觉形式美元素,也大都属于这类前文化审美发生现象。譬如“对称”。“对称”在形式美中的重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所谓“反对称”、“不对称”,依然是以“对称”的存在为前提的。但人对“对称”美肯定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人自身结构的对称。普列汉诺夫早就猜测到这一点:对称规律的“根源是什么呢?大概是人自己的身体的结构以及动物身体的结构:只有残废者和畸形者的身体是不对称的,他们总是一定使体格正常的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印象。因此,欣赏对称的能力也是自然赋予我们的”。(12)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奇想,设若人的身体,尤其是人的眼睛不是横向对称的话,比如是上下对位或者是像比目鱼那样两只眼挤在一边,那人类肯定不会对“对称”有如此执着的偏好了。再如“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神秘规律。就视觉之“黄金分割”矩形来说,它之所以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好图形,以至从普通书籍外形到各类建筑结构几乎无处不在,就在于它与人类静观视野结构相对应。假如人的上下视域宽、左右视域窄,这种横向黄金分割图形便决不会如此受欢迎了。在人类听觉系统中同样存在这种结构“共振”现象。譬如单一频率的“单调”音响或杂乱频率构成的“噪音”之所以令人不快,和谐的乐音之所以令听觉快适,都与人耳的物理结构和声学性质相关。有研究材料表明,美声歌唱演员声音之所以悦耳,就是因为其从声带“共鸣区”发出的响亮声音能进入人听觉器“最佳可听区域,使声音明快、响亮”。(13)因此,所谓“美声唱法”,实质上就是歌唱家对自己的发声器按声学规律进行自觉训练的一种唱法。

由于客体对主体感官结构的适应或同构而生成这种前文化审美规律,如果通俗地表达,可借用爱迪生的一句话:“也许并不是这块物质比另一块物质具有更多真正的美和丑,因为我们人如果构造成为另一个样子,那么现在使我

们嫌恶的东西也许会使我们爱好。”(14)狄德罗作为唯物主义美学家,同样发现并强调了这一看似简单却往往被忽略的真理。他明确指出,美的客体关系结构、安排,“这只是对可能存在的、其身心构造一如我们的生物而言,因为,对别的生物来说,它可能既不美也不丑,或者甚至是丑的”。(15)尽管我们可以感知或发掘由自身躯体的物理或生理结构制约所产生的生理本能、潜能需求,但这种结构关系本身却显然是我们自身所无法觉察或改变的,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这,不正是为客观美论或唯物美论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吗?

不过,应当再次强调指出是,虽然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可以从性质特征上将其明确划分开来,但在现实审美中,以纯粹形态存在的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皆不多见。前文所谓形式美,也只是构成客体的审美因素而已。由于人类所面对的客体,绝大多数都是“人化”客体,都内含着相应的社会文化因素,甚至连月亮太阳等纯自然客体也往往被染上人文色彩;由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文化客体,绝大多数都具有“物质”躯壳,都表现为一定的形象结构,甚至连文字符号等纯文化客体也无一例外地具有某种自然形式;同时,又由于作为主体的人类,本身就是感性与理性、感官与意识的统一体,任何感性反应都在理性监控之下,任何理性反应都需经感性表现;因此,只要审美主体从前文化客体中“发现”文化意蕴存在,“觉悟”到某种文化社会价值引力,便即可会有文化审美并生;或者,只要审美主体被文化客体形象的某种感性魅力或形式所吸引,便立即会有前文化审美并生。这便是通常情况下复合美占据优势的原因。

复合审美之特征也是前文化与文化审美特征之汇总:审美客体是形象形式和本质内容的统一体;审美主体之感官感性与意识理性“全方位”调动;主客体关系结构既有直接性又有间接性,既有“中介”又无“中介”,如此等等。在现实中,最典型地体现复合美特征的莫过于艺术美了。艺术美由艺术内容美和艺术表现美构成。在艺术内容构成中,既有作为反映者所摄取的大千宇宙形象物貌,有前文化审美价值因素,亦有现实形象中所蕴涵的社会道德伦理,有文化审美价值因素,其复合美特征突出。但由于这种复合美只是对现实存在的复合美因素的集中再现或表现,毕竟不是艺术美的本质构成。艺术美的本质在于艺术的表现美。借用一句常用的话说就是:艺术的本质不在于“表现什么”,而在于“怎样表现”,即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其下,我们便集中于此作些例析。

尽管不同艺术门类中的艺术媒体不同,符号系统不同,艺术文化审美特征也不相同,但各类艺术家都要借助特殊艺术媒体和艺术符号对前文化审美形式因素(色彩、乐音、对称、均衡等等)充分发掘运用,使作品既具有丰富的感性形式,同时又能塑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传递丰富的文化社会信息。譬如中国现代国画家,不仅墨有七法(黄宾虹),而且彩用七色,创作出一幅幅江山多娇,百花争妍的生动画卷;画卷中不仅有传统笔墨情趣,而且色墨交响,充满现代气息,寄寓着画家高逸情趣和哲理意味。显然,正是在这种艺术媒体操作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表现形式中才体现出创造者的智慧,才表现出艺术家的才气,才产生出艺术品的文化审美价值。所谓内行看门道,对艺术品来说“看”的就是艺术家形象创造中这种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灵活自由大胆独创的技巧运用奥妙,就是如何作到“难能为美”①。像欣赏国画,画家一笔一墨、一丘一壑、一花一叶的背后,都有着无穷奥密,有些甚至可能让人看到画家几十年的笔墨功夫,看到中国文人画几百年的承传轨迹。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色彩就是色彩,形象就是形象,他们的目光被由自然物质媒介所构成的艺术形象躯壳所挡住了,它们的注意力为艺术的感性魅力所吸引了,因此,他们所欣赏的主要是艺术的前文化审美价值和艺术的惩善扬恶之类内容。所谓外行看热闹,“看”的就是艺术形象或形式的构成,是否新奇,是否好看,是否刺激,是否能引人如胜以及善恶报应的大团圆结局等等。对于形象背后的艺术家所匠心运用的高难技巧,所寄寓的丰富内涵,则无法理解,或根本不感兴趣。因此,在艺术评价中之所以内行与外行尺度难以统一,就在于,两者的着眼点和标准不同,所着重欣赏的艺术美的层次不同:一个侧重文化美,一个侧重前文化美。

譬如象建筑。建筑师们对新建筑的审美标准当然也包括建筑的观赏功能与使用功能,但他们主要的着眼点是放在建筑的语言风格、建筑的内在结构与外部环境处理、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运用,以及建筑的使用观赏功能与建筑语言风格的协调统一上。而对大众来说,这些标准一律不了解,甚至永远也不想了解,他们只是从建筑是否好看、是否新颖、甚至体量是否大等等方面去评判--这怎么能与专家尺度趋同呢?象电影。电影是最大众化但又是最技术化的艺术。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工、服装、道具、特技、化装、灯光、音响、作曲、演奏、配音、录音、剪辑等等,哪一个部门没有自己一整套技术要求?哪一部门的技术水平不影响电影的整体艺术效果?即如剪辑吧,不表不演只凭“剪力”一把,却可能“剪”出惊心动魄的画面效果来!但这诸多门类中的技术形式法则即其美学意义又有多少观众知道呢?像由镜头景别、运动、角度、组接等电影语言所构成的电影独特的叙述规则,又有多少观众能看出门道呢?大众所重视的是电影的娱乐功能:情节是否紧张、刺激、感人,明星是否漂亮、性感、年轻等等。有时,满足观众这种需求的影片几乎可以说不费什么事,往绝处编一个让人悲痛欲绝的故事再加几个著名影星即可--港台流行影视足可为证。当然,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也有,但那要求编导必须兼顾两类对象,兼顾两种不同的审美规律,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复合美,这当然是很难作到的。

其实,在古典艺术中,艺术家所追求的就是前文化美与文化美高度和谐统一的复合美,艺术家艺术创新的重点在于给人从感官到心灵的和谐享受。著名的古典艺术家对人类艺术潜能创造性地发掘、发现或运用,几乎达到了令人的叹为观止的完美水平,并且借助这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贝多芬的交响曲便是人类古典艺术的颠峰。艺术中前文化美与文化美的自觉分离主要源自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反传统反和谐,就是减少前文化美的比重,强化艺术的文化社会价值内涵。那些丑陋割裂的视觉形象,就是让观众视觉受刺激,心灵受震撼;那些艰涩玄奥的文学作品,就是让读者不能本能地好感和通畅地阅读,而要去反复琢磨和理解,以至评论家们只能白天硬着头皮读呀评呀,晚上躺着去看“前现代”或后现代的通俗小说以休息大脑。作为反拨,或作为电子工业时代的产物,后现代主义的“大量文化”,或“受众文化”(16)则侧重于艺术的前文化层次,专门为取悦大众而批量制造那些缺少思想深度,没有丰富营养,膨化松软的文化快餐食品,以满足大众的感官需求。有青年学者将此称为“幸福的感官化”,是很形象而切入本质的。(17)如何防止这种“受众文化”戕害真正的审美文化,如何提高这种能“化”大众的“文化”的艺术品位,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

要课题。如果逻辑或历史地推导,面向21世纪,我想,我们应当会迎来新的追求和谐复合美的“‘后’后现代”或“‘新’新古典主义”艺术的。

注释:

①审美关系系统是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对应关系、审美环境与审美距离等元素构成的。其下为论述方便,简称为审美关系或审美系统。有关科学系统美学及审美系统模型的详尽论述,请见拙著《审美鉴赏系统模型》和《审美价值系统》,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②很多情况下,作为审美价值存在的并不是客体全部,而只是其某些构成因素,如对称、均衡等等。为了行文简捷,后文论述不再详细区分,笼统用客体指代。

③除去根据美的性质进行分类外,还可按美的生成内容进行分类,前文化美中有物理美、生理美、心理美;文化美中有文化美和社会美等等。本文限于题旨,对文化美与社会美没有加以区分。

④《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6页。

⑥请注意,这里也是从抽象的发生学角度论述的,前文化动物关系要成为现实的审美关系,还要受审美系统其它因素的制约,如审美距离等等。

⑦瓦西列夫《情爱论》192-193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⑧参见《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9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⑨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36页。

⑩达尔文《人类的由来》54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1)、(12)普列汉诺夫《论艺术》32页、38页三联书店1964年版。

(13)B。雷德尼克《现代声学漫谈》16页,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年版

(14)转引自《美学译文》(2)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5)《狄德罗美学论文选》2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6)“大量文化”即“Mass culture”,通常翻译为“大众文化”,容易引起误读。但由于“大量文化”有硬译的痕迹,从其内涵特征出发,我认为翻译为“受众文化”更妥。

(17)王德胜《幸福与“幸福的感官化”》,《美学与艺术研究论丛》第二集。

篇13:论传媒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

论传媒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传媒文化具有时尚、直接、便捷的特点,英语也正成为世界主流媒体的媒介语言,这些都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融传媒文化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口味,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作 者:仲锡 王敏华 ZHONG Xi WANG Min-hua  作者单位:工程兵指挥学院,江苏,徐州,221004 刊 名: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22(11) 分类号:H319.1 关键词:传媒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流行语  

篇14:“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英语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英语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英语教学

文/陈 娇

摘 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设计一堂英语阅读课,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强项智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并带动其弱项智能的提高。对这堂课的过程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反思,旨在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多元智能;英语教学;整合;强项智能;弱项智能;反思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a

Gardener)在其出版的《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决定人成功的不仅仅只有一种智能,而是包括以下七种智能因素,即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认识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反省智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这七种智能,只是因其组合或开发的程度不同而出现了差异。

二、对英语教学的认识误区

传统的英语教学在我国文化教育中存在着认识误区。其一,认为英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育,在这种观点的支配下,英语教学往往被限于单一的语言体系之中,漠视英语教学的文化底蕴。其二,认为英语教学可以脱离其他学科,而独立发挥文化教育作用。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下面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英语第一册(下)》Unit 18 New Zealand为例,展示笔者在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类型,创造机会让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发挥,弱势智能得以加强的一些尝试。

(一)Leading-in

1.猜一猜,发挥空间认识智能优势

在月光下,在音乐声中,一只狗在碧绿的草地上坐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一只倒挂着的松鼠款款而至,仿佛他们在幽会,然后让同学们看一看这构成的画面像什么――类似新西兰版图的轮

廓图。

设计说明:该活动旨在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好奇心,这种新颖和形象生动的导入不但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且能快速切入教学主题,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空间认识智能。

2.拼一拼,利用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

让学生把两张卡片拼成新西兰国家的地图。

设计说明:通过该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空间,特别使英语基础差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了呵护。

……

(二)Reading

1.略读(skimming),培养学生快速阅读,领会主旨和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

赛一赛,培养反省智能。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以比赛形式让学生判断8个句子正误,同时要求学生纠正错误的句子,并针对学生的回答适当穿插对课文内容的讲解。

(1)New Zealand lies to the east of Australia.

(2)New Zealand is surrounded by the Pacific Ocean to the north and east and the India Sea to the south and west.

……

2.细读(closing reading),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仔细阅读课文

(1)标一标,展现运动智能

让学生在刚才所制作的新西兰版图上标出以下几个地方。看谁标得既快又准确。

North Island,South Island,the Pacific Ocean,the Tasman Sea,Wellington,Auckland,Christchurch,Queenstown

(2)说一说,展示言语智能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描述以上这些地点与新西兰的位置关系。

设计说明:让学生标出以上地方,看谁标得最快最准确,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让学生熟悉海域、城市与新西兰的位置关系,再次熟悉其整体形状,借助描述图片相对位置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方位的词汇,说出两个地点的相对位置,实现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三)Posting-reading

问一问,展示交际智能。让学生四人一组编对话,其中一人扮演导游,另外三人扮演游客(导游手拿一面小红旗,游客头戴旅游帽),每位游客至少要向导游提问两个该地方的问题。

设计说明:教师将小红旗和旅游帽作为道具,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所学的课文内容以对话的形式输出,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语言学习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语言交流。

四、思考与分析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教学支持了新课程中“三个发展”的理论――“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教师对所教知识和英语学科思维方式的真正理解。其次,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前,充分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和特点。再则,多元智能理论则对教师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师生情感的培养,使教师与学生互相吸引,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充分发展强项智能,并带动弱项智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上海教育科研,(7)。

[2]陈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篇15: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论文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论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语言知识,而且担负着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学习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呢?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师要善于挖掘。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看到中西方文化的相似点,更应该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风(westwind)使中国人想到的是刺骨的寒风,而英国人总是把春天和“西风”联系在一起,因是指从西海岸吹来的温暖的春风。西方人则用eastwind(东风)来表示寒风。除此之外,英语词汇中也收录了很多来自中国文化的'词汇,如:kow-tow(叩头),kungu(功夫),tofu(豆腐)等。

二、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了解中外文化差异

在英语国家,不可询问妇女的年龄,对方的收入也是隐私;人们谈论的话题多为天气。再如,龙是中国人的“图腾”,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而自豪;西方人却视龙为邪恶凶残的怪兽。还有中国人习惯把星期一作为一周的开始,而西方国家习惯上把星期天作为一周的起始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使学生对中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三、在影视作品欣赏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例如,Module6通过阅读关于电影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卧虎藏龙》)的一则影评(filmreview)开展教学活动。这一部分就可播放此电影,通过观看电影,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增强文化意识。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在外语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文化教学放在突出位置。教师要参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描述的文化意识目标,努力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16:高中英语教学的跨学科文化渗透实践

高中英语教学的跨学科文化渗透实践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各学科新教材都从不同的视角辐射出跨学科文化的合作通识效益和微型知识点的`跨越性功能;为借他山之玉拓宽英语教学的文化视野,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发掘各学科文化通识的交融点和衔接口,并着手尝试了一些各学科间优化教学资源的新方法.

作 者:樊志芳 Fan Zhifang  作者单位:绍兴第一中学,浙江,绍兴,312000 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29(12) 分类号:G633.41 关键词:英语教学   跨学科   文化渗透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总结

浅谈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教育论文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教师工作总结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范文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进度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案

音乐调查报告范文450字

美文化习惯与高中英语教学
《美文化习惯与高中英语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美文化习惯与高中英语教学(共16篇)】相关文章: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2022-11-06

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教育论文2023-03-11

高中美术教师学期总结2023-12-28

美术教育本质的研究2022-12-04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2023-12-19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2-06-14

初中美术学科教学工作计划2023-08-19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总结2023-05-30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几个误区2023-09-09

高中音体美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