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相管仲名言(集锦6篇)由网友“姐很高贵你不配”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春秋第一相管仲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春秋第一相管仲名言
春秋第一相管仲名言
1、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2、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3、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
4、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5、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6、钓名之士,无贤士焉。
7、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8、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
9、忧郁生疾,疾困乃死。
10、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11、信不足,安有信。
12、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13、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义立之谓贤。
14、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15、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16、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17、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18、俭则伤事,侈则伤货。
19、草茅弗去,择害禾谷;盗赋弗诛,则仿良民。
20、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
21、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22、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
23、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24、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25、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不赦,则民不偷于为善;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
26、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27、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28、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29、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30、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31、誉不直出,而患不独生。
32、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33、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34、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35、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36、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37、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38、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
39、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40、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
41、善用兵着无沟垒而有耳目。
42、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43、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44、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45、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46、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47、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48、邪气袭内,正色乃衰。
49、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50、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51、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
52、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
53、量力而知攻。
54、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55、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56、独王之国,劳而多祸。
57、圣人若天然,无私覆,若地然,无私载也。
58、福不择家,祸不索人。
59、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60、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
6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62、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63、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64、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
65、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66、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67、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68、知子莫若父。
69、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70、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7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72、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篇2:《春秋》名言精选
一、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二、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五、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七、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八、私仇不及公。
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篇3:《春秋》名言精选
一、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二、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三、从善如流。
四、好学而不贰。
五、风马牛不相及。
六、吃一堑,长一智。
七、多行不义,必自毙。
八、不以一眚掩大德。
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已经不存在,毛又依附在哪里?
十一、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十二、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十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
十四、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十五、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十六、无德而禄,殃也。
十七、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十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十九、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二十、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二十一、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二十二、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二十三、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二十四、无信患作,失援必毙。
二十五、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二十六、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二十七、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
二十八、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二十九、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唯人自招)
三十、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
三十一、临祸忘忧,忧必及之。
三十二、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三十三、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三十四、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三十五、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三十六、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
三十七、若不早图,后君噬齐。
三十八、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三十九、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四十、宽以济猛盛以济宽,政是以和。
四十一、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四十二、贪天之功以为己功。
四十三、侵欲无厌.规求无度。
四十四、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四十五、不以寡犯众。
四十六、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四十七、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四十八、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四十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五十、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五十一、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五十二、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篇4:电影《管仲论相》观后感
电影《管仲论相》观后感
古代有这么一个故事——管仲论相,一直被流传至今,我们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吧!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为齐桓公创立霸业呕心沥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替宰相之位。
管仲回答说:”大王,你觉得谁做宰相比较合适呢?“
齐桓公问:“易牙怎样?易牙对我特别好,对我非常地忠心!有一天他和我聊天,说大王,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吃过吗?然后我就说,这个天下的山珍海味和飞禽走兽,我都尝遍了,只有婴儿肉我没有吃过。易牙就回家把自己的孩子杀死,做了一道菜献给了我。他对我比对自己的儿子都要亲,这么忠心,是不是可以做宰相呢?”
管仲听了之后,摇了摇头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
齐桓公又问:“易牙不能用,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自残身肢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
管仲摇摇头,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
齐桓公又问:“开方如何?”
管仲答道:“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国君,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没有父子情谊的人,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国君,他心中所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国君应疏远这种人,更不能任其为相了。......."
再次读完这个故事,感慨万千.......
当今社会中,人们对待上司或者领导,是怎么做的呢?对待自己的亲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有一天,领导对你说,今天有没有空啊?陪我吃个饭怎么样?很多人的答案是:好啊!即使自己事先已经约好了要和家人一起吃饭的。而父母和你说,娃呀,今晚回来陪爸妈吃顿饭吧?你会说,我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一次次让亲人失望!
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的中国是屡见不鲜,很多人抱着一颗功利的心,去和领导吃饭,和客户应酬,同朋友相处......以功利之心当头,自己费尽心思去做一些自己内心并不情愿去做的事情,美其名曰:混得好,吃得开!“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人脉关系网建立“好”了,工作职位提升了,钱是赚了不少,可自己并不觉得幸福。随后用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来安慰自己那颗受伤的心,悲哉!!!
篇5:管仲相齐阅读答案
管仲相齐阅读答案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信:使……守信用
B.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与:给予
C.上服度则六亲固——服:服从
D.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将:扶持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有“政治才干”的一组是( )
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②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③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④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⑤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⑥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与鲍叔牙交情深厚。两人一起做生意,分财分利的时候,因为管仲贫困,鲍叔牙常常多分一些给他。
B.公子纠败,管仲没有为之死,而受囚受辱的原因是功名没有显于天下,自己的政治抱负没能实现。
C.管仲巧妙地处理君臣关系,灵活有节地施政,是齐国称霸诸侯的重要原因。
D.管仲是人们公认的贤臣,而孔子却看不起他,认为管仲应劝勉齐桓公称王而非称霸。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4.(1)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认为我不才,(他)知道我没有遇上好时运。
(2)鲍叔不认为我不知羞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耻,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羞耻。
篇6: 管仲的经典名言
管仲的经典名言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2、道德当身,不以物惑。――管仲
3、圣人若天然,无私覆,若地然,无私载也――管子
4、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管子
5、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慎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管子
6、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管子
7、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仲
8、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管子
9、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管子
10、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兵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民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建鼓于朝,而备诉讼也;汤有总街之廷,以观民非也;武王有灵台之囿,而贤者进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也。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吾将兼览焉。――管子
11、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管仲
1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13、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管子
14、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管仲
15、福不择家,祸不索人。――管仲《管子・禁藏》
16、朝忘其事,夕失其功。――管仲《管子・形势》
17、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管子
18、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管子―牧民》
19、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20、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21、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管子
22、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子
23、勿烦勿乱,和乃自成,能正能静,然后能定,执一不失,能君万物,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管子
24、志毋虚邪,行必正直。――管仲
25、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管子
26、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管子
27、量力而知攻。――管仲《管子・霸言》
28、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管子
29、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管子
30、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管子
★ 管仲的名言
【春秋第一相管仲名言(集锦6篇)】相关文章:
关于《管仲列传》课堂实录2022-08-25
成功的50个理由2023-11-01
游龙潭湖叙事散文2022-05-20
管仲和齐桓公的故事作文素材精选2024-01-12
陈情考妣的经典美文2023-03-14
《金刚经》中的辩证思想2023-04-3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演讲稿2023-06-19
苏洵《六国论》文言文阅读答案2022-06-13
开放性作文写作 大语作文阅卷点评2023-04-12
关于诵读经典的感受作文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