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读后感

时间:2022-04-30 01:45:29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秘密秘秘秘”为你分享18篇“设计读后感”,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设计读后感

篇1:读后感《设计是什么?》

读后感《设计是什么?》

看了不少的书,很少写读后感。昨天晚上看完了这本《设计是什么?》,一本关于保罗・兰德给弟子讲设计的书。书的内容很少,只有前半部分几十页是有用的。我记录一下大师对几个点的个人理解。这本书拍拍网上也有卖,有喜欢的可以点击下面的封面去购买。

观点一:“设计是一种关系。”在设计时,使用一个元素、仅仅只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一旦引入其它元素,两个元素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关系存在。要么是这种关系,要么是那种关系。当引入更多元素的时候,元素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这个角度来看,设计是一种关系,即在复杂的元素中间寻找(和谐的)关系。保罗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关系”,如果这个理论正确,那么一切都是可以设计的,因为我们来做某个设计,就是处理其中的“关系”。设计并不是决定某个产品的形状、材质、风格,而是当人想要做某个行为时,自然会找到一个“关系”以满足这个条件(现在看深泽直人设计的CD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保罗也认为“设计是一钟比例”,相比“关系”,“比例”似乎还是在处理“关系”,要么是大小、要么是颜色等等。

先前在工作中,在修改阶段大量的要求我们去思考、分析设计稿中每一个元素的使用,认为每一个元素都应该有一个理由存在。为什么要在这里这么用,为什么要那么用,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我大量的考虑了元素存在的意义,其实忽略了元素之间的关系。因为,元素多了,大家都会把元素映射在脑子里,大脑不断在思考多元素之间的关系,会觉得复杂,难以理解。反过来再看优秀的设计,都是简单的'。那么设计和商业需求平衡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想是保罗的下面一个观点。

观点二、“设计是形式与内容的冲突”。保罗认为设计是形式与内容的操作。内容就是想法,而形式是我们如何处理想法或是怎么做它。比如我要去医院,这个是内容,即我想要去做什么事,“座车”或“打的”这个是形式,形式是我们可以决定做的。现在也不难理解,如果“要去医院”没有确定,座车和打的是没有办法敲定。所谓的“冲突”,是两者达成一致之前的未解决的东西。坦白说,这个观点我还没完全理解透,先记录一下。

观点三、“设计是化繁为简的过程”。这个结论应该会被大多数人认同,保罗提到了“先繁后简”的过程,认为繁简的因果关系是应该被关注到,设计是一个逐步到“简”的过程。不能说一下子上来就“简”,应该是反复的处理“关系”,从而达到“简”。

最后还有一句记忆深刻的:“我们不只是设计师,我们还得处理客户,用政治的、社会的和美学的手段-�C这是个大难题。”我想这里大师其实是在探讨“说服力”的问题,好的方案是否能被客户接受,要靠“政治的”、“社会的”、“美学的”的方法来达成。单一的提案,可能解决不了温饱的问题,多种“手段”来促成,而不是简单的拿出方案给客户。设计师担负的不仅仅是设计的使命,更多的是把设计推广给他人接受。

整本书很短,值得回味的东西很多,推荐给即将踏入设计行业的同学们。

篇2:《好运设计》读后感

《好运设计》读后感

前几天看是铁生的作品集,在“生与死”中感悟生命时,忽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题目--好运设计,眼前一亮的同时,也纳闷了:“难道史铁生也希望自己只有好运,没有厄运吗?”看后了之后才明白,不是这样的。   作者给第二人称“你”设计了一帆风顺的人生,包括出身、童年、青年时期,甚至恋爱史,一直都是那么顺,好运连连的。“你”是个天才,“你”成绩优秀,“你”运动细胞又强,“你”的爱情很顺利,是很完美。但我读着读着却开始觉得别扭了,我开始怀疑,这是可能的吗?这真是我们想要的吗?   紧接着,作者提出了我想到的问题,并说,要添点痛苦才好。于是,“你”的人生才变得正常起来,才可以在痛苦中感受到健康的美好,感觉到幸福的存在。但是,痛苦又不能只有一次,否则当痛苦被战胜后,你有一帆风顺,生民又开始变得淡然无味了,也就又“陷入了绝境”。“你没处可退也没处可逃。情况就是这样。现在我们只占着一项便宜,那就是死神还没驾到,我们还有时间想想对付绝境的办法,当然不是逃跑,当然你也跑不了。其它的办法,看看,还有没有。 过程。对,过程,只剩了过程。对付绝境的办法只剩它了。”“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苦尽甘来,对,这才是最为挂念的好运道。”“除非这样的痛苦与你同在,永远与你同在,你才能够永远欣赏到人类的步伐和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喊与歌唱,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我知道,我的生命中走势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我要坦然面对,我不能轻易感到苦恼,不能轻易困在“为什么我会这么倒霉”的想法中,我要鼓励自己,我一定能战胜它,我一定能在挫折之后收获许多。苦尽甘来,当天的时候想起苦的过去,也会感谢上天的吧,感谢它让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那战胜挫折,坚定信心的.过程,其实也是可以很幸福的。当以后遭遇痛苦时,我也能告诉自己,这是必须要经历的,这样才会懂得珍惜已有的幸福。   对于文中的段落,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设计的童年时的片段。在作者的笔下,“你”应有一群的伙伴,有时认真吵架并认真翻脸,然后哭着和好。“你们”可以偷溜出来去冒险,然后在很晚时安全回来,让父母转忧为喜,且不会责骂“你们”。“你们”可以在家中疯玩,打碎了什么也不要紧。“你”应拥有享受到纯粹的友谊,感受到圣洁的忧伤的机会。“那才是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 一个幸运的孩子理应意过一点小祸,而且理应遇到过一些困难,遇到过一两个骗子、一两个坏人、一两个蠢货和一两个不会发愁而很会说话的人。”“一个人长大了若不能怀恋自己童年的痴拙,若不能默然长思或仍耿耿于怀孩提时光的往事,当是莫大的缺憾。”   对于我的童年,我竟已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幼儿园时确实有几个常常在一起玩的好伙伴,家门前的那条小巷里常留下我们的足迹与笑声,有时是玩弹珠,有时是追赶,有时是过家家。如今我还会碰到同样长大了的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和我一样记得那些快乐的时光。只是我,每次想起他们时,会觉得很感动,很幸福。 也许真的会有来世,那么我不想求自己多些好运,我只是想求,让自己在来世,能成为爸爸妈妈来世的“妈妈”,我会努力让他们过得快乐。过得幸福。我只想求来世如此,如果真的有来世。我相信那就是我的好运。     王李里    写于11月20日

篇3:《设计密码》读后感

《设计密码》读后感

感冒不好受,躺在床上没事,发现床边大哥的《设计密码》,随手翻阅,但当涉略。

这本书脉络很清晰,围绕十个问题展开,内容也很充实,很受启发。

以下是十个问题:

1,设计的本质?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所以,一切脱离了目的的华丽创新,都等于零。有目的,大家都懂,但很多时候,要么我们根本没搞清我们的目的目标就去瞎忙活,比如大学里参加的各种活动,要么中途偏离了原来的目的,特别是干一件长期的事,或是两人争吵时。

2,设计的价值?就像有些画几块钱一幅,有些话价值连城。设计的价值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第二个层次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第三个层次是掩饰利润,就像月饼;第四个层次是创造品牌,就像LV包。

3,谁能帮你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核心是客户。还有六匹马分别是:你的老板,公司,团队,信心,家庭,老师。

4,如何收集有价值的资料(情报)?去竞争对手那里上班,而不是市场调查。并且创意不是想出来的,是寻找出来的。

5,如何评价创意?市场!此时作者的眼光是不客观的了。

6,如何开始设计师的职业生涯?日后的成功50%取决于事业开始时迈出的第一步!没有眼界的设计师,是不可能成为好的设计师。服务高端客户,否则你就会无休止地加班熬夜,做的还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为一些芝麻大的小事情比如字体、颜色、图片而反复修改。

7,如何成为一名功成名就的设计家?第一,练就你的好手艺。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工作,让他们尽量完美;第二,做到与众不同,要让自己看起来就像个成功者,找到你在行业的偶像,然后观察他,模仿他。第三,建立你的'社会关系,珍惜你的每一顿晚餐。

8,为什么要成为社交家?成熟的设计师需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公共关系。设计师是靠名声创造价值,而不是产量。

9,经营设计的原则?设计是创意产业,最根本的生产力不是资本,而是人才。留住人才,要做到:不贪婪。不是所有的订单都得接。不吝啬,不要霸占属于设计师的荣誉权和署名权。不自大,要学会依赖你的设计师伙伴,做我们擅长的工作,不去为自己不熟悉的机会浪费力量。

10,设计师对于经营致命的问题:自以为是,自我张扬,但企业讲求的是团队;感性;不循规蹈距,大部分时候游戏规则是不容挑战的,应该在游戏规则里面寻找机会。

(中国大学网)

篇4:读后感 教学设计

读后感 教学设计

教学在我们大家理解起来就是一种实践,而对于教学理论书籍我却读得不多,今年暑假,得知学校新到一批新课程教学理论书籍,便借来这本《高中新课程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细细读来,感受颇深。对于“教学设计”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了解了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重要理念、基本模式,初步知道了如何学习和研究教学设计,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方向。

从书中得知,教学设计是一门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寻求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总体成效的应用学科。教学设计既涉及课程建设,更关注课堂教学。通俗一点说,教学设计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是“关于提出最优化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从书中得知,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它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系列活动。不管在哪个年级、哪个课程层次、哪个具体教学环境中开展教学设计,无非是要回答三个类型的问题:(1)我们要到哪里去?(确立目标----学习结果分析、教学任务分析)(2) 我们怎样去?(导向目标----学与教过程、结果与策略适配、分类教学)(3) 我们是否已经去到了?(评估目标----评估业绩表现)

而另一方面,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结为如何处理好学习的成果、过程与学习的内外部条件的关系,

书中提到,这个思路是当代教学设计大师加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基本确立并孜孜不倦地加以贯彻的。

对于书中提到的教学设计的重要理念,我很赞成其说法,所以我归纳了几点 1.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系统设计教学要想达到的总体效果。总体成效包括“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和教学有魅力。”

教学有价值,是指教学能否满足学习者需要;有价值是回答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或应该去做的事情。

教学有效果,是指教学能否达成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果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好了要做的事情。

教学有效率,是指教师自己同时也要帮助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达到目标;有效率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好的效果。

教学有魅力,是指能否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自觉地去预习、复习或者拓展加深;有魅力是回答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

2.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或系统方法是教学设计的强有力武器。系统思维,在教学设计中有两个表述词,一是统揽全局,着眼整体;二是循序操作,

篇5:好运设计读后感

看完这篇《好运设计》,我不禁想提这样一个问题:此作的基调究竟是欢乐还是忧伤?或许有人会说是欢乐,因为整篇散文文笔幽默,详尽地描摹着一个美好的有关理想人生的白日梦;尽管其中不无调侃,但也绝谈不上讽刺,反而能在一种逗乐中让人若有所悟,会心一笑。或许也有人会说是忧伤,因为一个白日梦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人生的缺憾,这种缺憾越是以一种相反的形态表现出来,缺憾本身就越能让人在蓦然间体会到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尽管作者在文章的结尾于否定这个白日梦的同时,正面提出了另一个考察人生价值的指标――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倒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圆其说,犹如一块刻意掩饰伤口的创可贴。

以上两种看法究竟何种准确呢?我以为都准确。也正因为如此,这篇散文的基调究竟是欢乐还是忧伤便成为一桩说不清的事情。“说不清”并非一件坏事,它是真实的人生。而所谓纯文学和流行文学的主要不同也就在这里显现出来了。流行文学作为一种“样式文学”,将人生的感受在强化中简化,以满足读者对某种特定情绪的消费需要:悲情的文字就是为了赚人眼泪,喜剧的情节就是为了逗人一笑。而纯文学又“纯”在何处呢?纯就纯在它是对真实人生的纯粹的自我呈现,它不是刻意的“秀”,它最真实也最自然。

这篇散文其实是有关生命苦难的叙说。但是作者并没有如许多或励志或煽情的文章那样写下许多睿智的格言、表明某种强烈的态度、记下一些刻骨铭心的事件。作者仿佛是在自言自语,自己给自己解闷,自己开导自己。人生的大幕就是在这样的随意自然中不经意地被拉开了一角。

在真实的人生中,欢乐与忧伤总是如影随形,它们难以分割地扭结在一起。人生得闲,如作者那般天马行空地沉醉于白日梦中,设计自己理想的人生,并于其中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种种境遇的看法,品评世事,不亦快哉!但是这种欢乐纯粹吗?它的背后有没有苦涩和无奈?当我们看到“一个人长大了若不能怀恋自己的童年,当是莫大的缺憾。你应该有一大群来自不同家庭的男孩儿和女孩儿做你的朋友,跟他们一块认真地吵架翻脸,然后一块哭着和好如初”这样的文字时,我们不禁要揣测作者自己是否享受过这样理想的童年,而这揣测本身不正带着挥之不去的沉重吗?这沉重难道不是同样隐藏在作者展示的力量背后吗?然而我们又无法因为此而否定作者力图超越自身痛苦的努力,无法因此而否定作者对“好运”的毅然排斥、对“过程”的肯定推崇,尽管这种排斥和推崇背后有着同样如影随形的无奈――一个真正得到幸福的人,似乎从来不会去认真考虑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就好比一个失败的人才会不停地琢磨究竟怎样才算成功。

生命的苦难不在于某个具体的遭遇,而在于它使人形成了一种苦苦追寻、不断追问的生命姿态。在这种生命姿态中,轻松与调侃是短暂的,力量和勇气总是在一个巨大的阴影背景下展开,人们总是欲言又止、欲罢不能、欲抑先扬、欲哭先唱!因此我看着这篇散文,很想流眼泪――不是单纯的伤感的眼泪,而是一种体会着“这就是我们一言难尽的人生”的眼泪!

篇6:好运设计读后感

看完这篇《好运设计》,我不禁想提这样一个问题:此作的基调究竟是欢乐还是忧伤?或许有人会说是欢乐,因为整篇散文文笔幽默,详尽地描摹着一个美好的有关理想人生的白日梦;尽管其中不无调侃,但也绝谈不上讽刺,反而能在一种逗乐中让人若有所悟,会心一笑。或许也有人会说是忧伤,因为一个白日梦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人生的缺憾,这种缺憾越是以一种相反的形态表现出来,缺憾本身就越能让人在蓦然间体会到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尽管作者在文章的结尾于否定这个白日梦的同时,正面提出了另一个考察人生价值的指标――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倒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圆其说,犹如一块刻意掩饰伤口的创可贴。

以上两种看法究竟何种准确呢?我以为都准确。也正因为如此,这篇散文的基调究竟是欢乐还是忧伤便成为一桩说不清的事情。“说不清”并非一件坏事,它是真实的人生。而所谓纯文学和流行文学的主要不同也就在这里显现出来了。流行文学作为一种“样式文学”,将人生的感受在强化中简化,以满足读者对某种特定情绪的消费需要:悲情的文字就是为了赚人眼泪,喜剧的情节就是为了逗人一笑。而纯文学又“纯”在何处呢?纯就纯在它是对真实人生的纯粹的自我呈现,它不是刻意的“秀”,它最真实也最自然。

篇7:《为什么设计》读后感

《为什么设计》读后感

读完了这本书,除了原研哉所讲的为什么需要装饰缘由外,从原研哉和阿部雅世的对话中也看到了两人各有的设计思路,整理如下:一、原研哉的视觉传达概念。1、现代主义的“容器系统” 在书中,原研哉提到了设计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加工和改变世界为目的的“棍棒系统”,另一个是以保存物质和智慧为目的的“容器系统”。而服装和家居、语言和文字、包含文字的图书等都是“容器系统”。而他的设计理念,我觉得更偏向后者,即是以“容器系统”的设立理念为主。他认为,近代以人工的繁花似锦的装饰,表示经济富足,国力强盛,这是一种示威气势,而现代社会是人人平等社会,国家只作为制度存在,所以装饰要求设计归于简单,温和,简约的现代主义,而这种现代主义所要求的简单与简约,则不是像所谓“棍棒系统”的创造与改进,更多的是基于原物之上的“减”,“减”到不需要“减”,不能再“减”,便是留存的“空白”,在他的设计理念中,图书、衣物,家居无一不体现“留”与“容”的思想,或许正好也照应着MUJI的虚空。从另一面看来,这种“做减法”的理念,更要把“质”作为最重要对象来考虑,所以简简单单的设计,也仍有其吸引人之处。2、注重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不仅是重在“减法”和“容纳”上,他更看重设计的一种交互体验,这种交互并不体现在针对产品的设计上,而是关注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完成视觉传达。此种传达性在话语沟通上,在细节考虑上都有体现。如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是设计,还必须周密思考,多进行自我交流,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个要这样做,为什么要用白色背景,为什么用木地板恩?当然,向人们提出可行的建议的能力也必不可少,如“如果您这样做的话,这件事是不是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呢?”并且,他还考虑到,把说明书之类的做成视觉导航之类的图画册:“我想,如果把易懂的图画和动画进行组合,为难懂的事物制作出导航系统,那么世界就会变成令大家都拍手叫好的,可以清楚地进行沟通的`世界了”。他还在报纸上,设立夏季版的清爽版面和冬季的温暖版面,在做手机设计时考虑到如何处理妨碍用户使用的细节部分,在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形式中完成视觉传达,我觉得这可谓是一种消费导向式设计,想起了诺基亚那著名广告词,以人为本。3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设计 在现在这个技术驱动的社会上,技术及创造的竞争越来越强,那么可以换个角度进行设计,如将文化性的东西带入日常生活中去,展现日本安静细腻的文化力量,如整洁的床单,清洁的玄关,那么设计的美感便在这种日常生活点滴中得以昭显,我觉得这即是原研哉强调的设计的本质,对所有的一切进行着基于“此物”的“改良”的设计,使之更蕴含文化的美感并更贴合人的需要,即所谓“精神”的设计;并且,设计不仅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它还可以引领生活,导向生活,用设计来引领价值观的改变,如设计一直以“舒展”为价值观来看待事物,但在新产品中成长起来的人,似乎那些留有褶皱的东西反而有着历史沉淀性更有魅力,与“褶皱”一类的“消耗”、“磨损”,都是消极词语,但好的设计师可以引领,将“消耗”,“磨损”替换为“成熟”,引领“褶皱”从设计的消极价值观向积极价值观转变,同时进入并影响人们生活,甚至包括改变其生活态度,从拒绝褶皱到欣赏褶皱的美感,换句话说,生活的一切,都可以被设计影响,被设计引领,都可以被设计。 二、阿部的创造理念而阿部,设计理念还是以创造为主。不管看她在173页说的新颖肥皂泡设计,或是175页所说的将旧材料变成修墙壁的花砖时,感觉到她想表达的是:不管是将想象变为实物,还是旧物新用,她的设计理念都基于一个创造或者重塑的主题,并不是像原研哉那样,基于“此物”而进行改进,再且,由于是创造或重塑,那么考虑到的将为形、色、质的排列,而非原研哉理念中质、形、色的排列。从这样的思考方式中,似乎可以窥见,为何欧洲设计的色彩和形状总是别出一格,而日本的设计中总是以贴近人心的温暖细腻的感觉取胜。 三、对原因的一点小揣摩我想,原研哉和阿部设计理念的不同,正是象征了日欧两地域设计的特点吧,此特点形成我觉得应来源于历史与民族特征。历史上,欧洲贵族多,从北欧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最先兴起,古典主义浓重,同时欧洲人即乐于享受又热衷开拓的性格来说,古典与创新则是两个最佳的选择,其中间并无他物;而日本,正如阿部所说,“在日本,排在“低价现代家具”后的是“高级现代家具” ”P210,日本本无欧洲那么久的文化历史积淀,但是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便快速发展,二战后更是经济发展迅速,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的同时,现代主义极高地渗入日本民众生活,同时,日本本身岛国小资源缺乏和国民性格中的谨小慎微和认真的特质,更使得民众注重对质的追求。 总之,阿部和原研哉的不同的设计理念,更可看作是上下连贯之事,“上”即创作,“下”是改进,物品便是这样传承的。而在如今的物化社会中,似乎原研哉的理念更适合这时代发展,因为对比创造新世界,改进并享受现在的生活更值得我们选择。

篇8:《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山东人民出版社――白底黑字的封面,除了必要信息没有罗列任何东西,更没有任何装饰物出现。不知道作者想要通过封面向读者传达什么讯息,但我的感觉就是,书中一字值千金,看到他静静的躺在桌面或立在书架上时,迫不及待的打开它,拜读。显然此书的封面设计是很成功的。 由于很喜欢这种简约、大气的设计风格,所以在进入主题前,不禁要对《设计中的设计》一书的封面大加赞赏一番,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设计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整本书读下来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受益匪浅。作者的许多观点和设计观念颇为受用,不过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并非学习到多少先进理念,而是从打开书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结束,被作者的文字所引发的大量思考,脑海中那些源源不断跳出的“?”着实引发了一场风暴! “轻轻地将手肘撑在桌子上,托着脸来看这个世界,眼前的一切似乎也会随之有所不同。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与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只要能够下意识的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 当你因为读完这本观念设计书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设计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对设计的认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迈进了一步。” 这是作者――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先生写在开篇自序中的一段话。也正是这句话让我产生了第一个疑问: 这本书要告诉我什么? 为什么在还没有阅读其内容的现在,却因为作者的一段话语产生了收获海量知识的喜悦? 什么是设计?这个我再熟悉不过的问题,在读完短短几百字的自序后,突然变得陌生,陌生到貌似从未思考过的问题!  现在我明白了,这就如同逐梦的人,可能由于走的远了,追的乏了,一颗坚定顽强的心在饱经现实的打压、诱惑后,虽然依旧在奔跑,但早已忘记了最初的`梦想,舍弃了精髓,徒有其表罢了。 我们穿梭在校园中,忙于攻读我们的设计学士学位,填鸭似地学习着社会认为我们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五花八门的课程,走马灯一样的变换着……到如今却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抛在了脑后! 原研哉在书中讲到了设计的过去,讲到了设计与生活,讲到了设计师与其所处的时代,讲到设计与当前瞬息万变的世界,讲到了设计所引导的消费观念以及设计的未来等等,所有这些细枝末节间,不仅能看出作者丰富的积累和经验,更尤为可贵的是对待设计的态度和责任心。很遗憾也让我觉得很惭愧的是,我既没有潜心研读过前人的足迹,积累丰厚的能量。也没能深深融入所处的时代,学习如何设计符合时代的优秀设计,更不用谈把握未来的脉搏了。 学生不才,妄自猜想作者将书名定为“设计中的设计”,想必是想告诉每一位读者书中的字句均是经过反复提炼的,是原研哉设计观念的精华所在。是历经无数理论积累和数十年实践才得到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也能领悟“设计中的设计”,设计出“设计中的设计”。 :cooper 作者:张娟

篇9:《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此前我没有写过相对规范的读后感,假若让各位读者觉得不适实在抱歉。这本书其实是人人都可以阅读的,而且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不乏一些哲理性的文章,我其实无法想象本书作者是如何思考才能写出这么有深度的观点。为了使大家清晰明了的理解我,我可能需要提前告知大家,我预备具体的谈一下几个方面:作者原研哉及他带给我的各种对他的印象,对于阅读此书的准备,再者就是必要的概括与感悟,最后是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以及它道出了一些对于我的困惑的解决办法,并且完美诠释了原理所在。(是不是感觉不太懂我?那就请继续阅读吧)

作者原研哉是学设计的人一定都认识的大师,有的人甚至可以清楚地说出他所有的作品,他的理念是国际化的,但却是根植于日本本土文化背景,就像Li Edelkoort说的“他正在设计之中发明一种方言,将全球的理念与本土,区域性的色彩和品味混合在一起。”他可以从自己文化中提炼出珍贵的核心,并运用在设计上,使用户感觉无比亲切,这是我认为他最厉害的一点。John Maeda说他的存在就是在诠释这一个单词“exformation” ,这个词是丹麦作家托诺雷特雷德斯杜撰出来的,大意为“指代那些在我们说任何东西之前或当时,一切我们实际上没有说出来但又存在于我们脑子里的东西。”Maeda发现他的思想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并且说“在一种可感知的日式简单的文化中,他揭示了一种存在于禅式之无中心的,极其深刻,复杂而有意义的有。”而在当我阅读这本书之前就应该已经准备好了要被他的文字虐了。

原研哉的设计给我的感受就是细腻,单纯,透气舒服的。而他的理念却是极其复杂的,可以说是常人无法真正理解的,一点不夸张,即便理解了,也一定是通过某些切身体验过后才能获得的,他理论的的深度给我极大的震撼。我能够体会他其实极力的使读者明白但毕竟都是些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东西,看得出作者的挣扎。

为什么说需要有所准备,其一就是要有不读懂它不罢休的坚持,和站在他肩膀上看问题的专注,和你一定必须已经阅读过旧版的《设计中的设计》……万分荣欣我符合了条件了。

旧一版几乎都是文字,图片很少,理论的话讲起来比较细,我吃的还比较透,没看过上一版的情况下,很难从一开始去钻他的字眼,更不要说读懂它的思维逻辑了。这一版完全可以说是旧版的续集,所有重要的理论几乎都是轻描淡写的掠过,他似乎在传达“这句话你都不理解,我也没有什么继续跟你说下去的理由,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被他深深鄙视完所以读到半截,我就只好不断地从记忆里调出他的关于“白”,“触感及颜色系统”,“无印的理念”……希望结合这些零散的记忆,通过专注的读,不要再错过什么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谈看书前的准备吧。

对于他的理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对于“空白”的理解,包括把已知变成未知去体会,设计中留白的重要性,及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使它更有含义,因为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事物的影像是不同的,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提供各种潜在性,而非简洁美这样简单。

对于触感这一理论,我认为这极其体现作者的魅力,他说提升我们有关日常生活的观点就像是发现小数,栖居于日常生活中的新设计将由那些任何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看到无限多数字的智慧创造出来。我想,他对于生活的体验能达到小数点后几位是我无法企及的。对于生活的洞察力就包含在触感的体系里,忘记是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们无法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设计师的任务就是要找出这些东西,我觉得作者可以,(乔布斯可以,深泽直人可以……)

篇10: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读书首先得了解作者,本书的作者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先生,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咨询委员会委员。 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停地被发现和拓展。   “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实践。在当前环境中,为设计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于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原研哉认真阐述了“设计领域的再配置”这一问题。显然,他对设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而是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的本质功能,以充满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意识。 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这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他正是以这一想法为中心展开论述。 “设计到底是什么?”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原研哉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作为日本著名品牌“无印良品”的设计委员,原研哉以“无中生有”的理念为圭臬,凸现了“无”的力量。同时,作为一名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他也把引导消费欲望作为自己的任务之一,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经济的繁荣给设计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种时候,能够听到原研哉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对设计工作的思考,无疑是正逢其时。这也与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回国以后,我也一直在从事设计工作。设计是什么?当中国的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创意时代的到来已成为无法拒绝的现实,“设计”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回到开头,回答一下这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原研哉并没有在这本书中给出一个明晰的答案。但他给了我们弥足宝贵的启示。我想这也正是《设计中的设计》一书的真正意义所在。 设计在哪里?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我们穿戴着经过设计的衣、帽;生活在经过设计的房屋里,使用着设计过的各种日用品、电器等;在经过设计的建筑物里使用他人设计的工具劳动着;就连我们漫步的街道也是经过设计过的。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想想我们曾经为之赞叹的那些古人留传下来的美丽器物吧,它们的巧夺天工令今人心驰神往,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时代如何会有这样的“设计”。但在当时,这也不过是人们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做的努力吧。生活是最残酷的淘洗,只有适合生活的器物,才能代代相传,躲过漫长时日的侵袭。而艺术也好,文明也好,借着这些物质存在,才为我们所感知、认识、欣赏、继承。 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正如原研哉在书中所谈到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新基准,他嘱咐日本人应该对此保持平静和内观,再造成熟文化。那么我们呢?仅仅是依仗着青春期般的热情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争取在“这块土地”上做出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设计。当创意成为产业,当设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身为设计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冷静和谨慎呢? “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说到底,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 在书中我们可以体察到日本的设计文化。 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千多年的文化积累和三百年的锁国造就的纯日本的江户文化和百年维新受到的全方位的西方文化的洗礼的相互碰撞。一个国家的高速成长时期就好比一个人的青春期,而日本已经经历过准备面对成熟期。原研哉认为,成熟期的人们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人类的幸福并不是只能在持续增长的经济中找到,我们应该对“异国文化”、“经济”、“科技”等这些因素进行冷静的思考,意识到自身文化的长处所在,争取生成一种成熟文化应该具有的典雅气质。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对于发展中的中国也是有借鉴意味的。 日本文化所推崇中的简单意象是,在空无一物的空间里配置一点东西的构思方式,“无中生有”的概念性商品品牌无印良品就是典型的代表。无印良品注重呈现产品的质地,包装力求简单朴素,使用环保的无漂白纸张做商品袋。它传达的是一种新鲜而且纯粹的感觉,而展现的是一种优雅而质朴的生活方式。 无印良品的理想,是它生产出来的商品一旦被消费者接触到,就能触发一种新的生活意识,这种生活意识最终启发人们去追求更为完美的生活样式,而意识具体化就是带给消费者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在个性化被盲目推崇的今天,“这样”中蕴涵的“抑制”、“让步”以及“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理智态度或许更接近真正的自由价值。今天的世界到处是“文明的冲突”,仅仅是主张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是无法和世界共存的,在今后的世界里,关注全局、抑制利已主义的理性精神将会取代小众文化优先的价值观。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它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设计行为就是用感官来接触外界获取信息,然后将信息重新组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干预人们印象的生成的过程。所以设计师最大的任务就是信息传达,用清晰、独创、幽默的设计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 请别把设计看成是一门专业,它植根于生活,反映着生活。你的一个语言的组织表达,一个事物看待方式,都是自己的设计成品,设计就是一种态度。 不管你是不是设计师,你都应该读一读这本原研哉的设计著作《设计中的设计》。几点感悟: 1)对普通日常事物的RE-DESIGN,才是最考验设计功力之处。恰如《犬与鬼》的“鬼魅易画,犬马难描”。2)有深度的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视觉设计本身,而是要打通经脉,以一感通五感。 3)良好的设计:独创性(Creativity)是心,幽默感(Joy/Humor)是技,清晰传达(Clarity)是体,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篇11:《尊贵的设计》读后感

《尊贵的设计》读后感

原创: 二傻  野地的百合花

佩奇本命年看的第一本书是《尊贵的设计》,也是目前教会成人主日学课程的参考资料。看书时突然发现,虽然每次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阅读书目,但真的就像以弗所书 3:20所说的那样,“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每一本书都给当时的自己很大的帮助,《尊贵的设计》这本书亦是如此。这本书总共有十章内容,主要围绕解决三个问题“起初上帝把我们造成什么样的人”、“我们把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上帝塑造我们使我们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三个问题是我们所有希望和梦想的中心,也同样影响着我们一切的行事为人。月初突然得知按自己目前的条件,申请同济博士至少需要三篇南核才能进入复试,博士毕业的要求也没有这么高啊,本来很明朗的路却好像突然没了方向,这个消息像是千斤巨石般压着自己的胸口,不知不觉间就蚕食了许多生命中的喜乐。如果我去不了同济该怎么办呢,满脑子只剩下这一个问题。摆在面前的压力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上帝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如果上帝不成就自己在脑中设想过无数遍的那条路,我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了么?如果上帝允许我进入同济读博,找到一所合适的学校任教,迈进理想中的婚姻家庭,也会很快地步入中年,到那时我想自己也会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我的一生了”,可是“难道这就是一切吗?… …”这本书超越平日早已习惯的基督徒说词,带领我们具体地思考人生更深层次的意义,帮助我更加认识以尊贵的设计造我的上帝,更加认识我自己,也更加认识我身边的人,虽然自己还总是被心中的压力所胜,但盼望圣灵亲自做工,拿去我心中那份无法解释的不满足,呼召我不断思考做人的意义。

第一章 寻找我们的国度地位

我们很多人对于自己是谁常常感到疑惑,虽然曾经尝试荣耀神,却不明白上帝赐给我们在天国里的角色是什么。伴随着这种疑惑,我们在自卑和自大之间不停地摇摆,站在镜子面前仔细端详镜中的自己,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啊。一面特别骄傲,有了一些好的想法就认为自己的意见一定是最好的,发现上帝给的一些恩赐就自认为是不可或缺的那一位;另一方面却发现自己总是让人失望,每次犯罪后都恨恶自己的失败,也越来越能体会自己罪人的本质。特别厌恶自己不自然就显露出来的骄傲,可是想要谦卑的时候却适得其反以至于失了自信,错误地将自我贬低当成谦卑,看自己一文不值,变得惧怕人的眼光,我们总是容易在自贬和自夸之间苦苦挣扎,然而,圣经却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人类的平衡画像。我们虽然是泥土的形象,可是这形象是为着代表宇宙君王的权柄而设计的。自卑与自大的矛盾唯有等我们了解自己是谁、明白我们做了什么、上帝为我们做了什么、他以后会为我们做什么以后才能解除,照着这平衡的观点,我们才能活出生命中谦卑和尊严兼备的上帝的形象。

第二章 认识我们的国度事工

作为上帝宝座的代表,我们具有双重的职责。上帝呼召我们要生养众多和治理全地,我们需要通过这使命来看自己的生活,并从中找到作为上帝的形象所当做的事情。上帝要透过他的形象将他国度的.权柄施行在地上,因此我们应当奉献自己努力地完成遍满和治理全地的特权,实在没有什么比这个任务更加伟大。但我有把养育儿女和工作看成一项祝福么?记得有一次自己问大头,生活怎么就这么艰难呢?总有那么多压力和做不完的事情。其实自己很明白这个问题背后的深意,就是什么时候事情可以少一点,就单纯地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呢?但追求无所事事的“安逸”从来都不是神的心意和祝福,早在罪和苦难进入世界以前,上帝就已经把治理的职责托付给亚当和夏娃了,施行治理的职责是一项特权并非咒诅。自己状态好的时候往往会热衷于学习工作,但反思过后也不难发现督促自己尽本分的从来都不是为着上帝的荣耀。寒假在家,外甥女每天挂在自己的身上,当她一直缠着自己要捉迷藏过家家的时候,自己就萌生出以后一定要晚点生孩子的想法,不然连安静写论文的时间都没有。后来转念一想这样的想法也真是从罪中生出来的,“事业”的偶像透过这种方式展现的一览无余,所思所想所打算的永远是为着自己的成就,为着自己的享乐和满足,小孩子不应该是那个拦阻我们活出上帝在我们生命中所定旨意的存在啊,求神亲自破碎自己生命里的偶像。

第三章 陷入毁坏

圣经清楚记载了人类犯罪堕落的过程,这个耳熟能详的圣经记载让我们看见,因为亚当和夏娃忘了自己拥有上帝尊贵的形象,愚昧地在上帝面前自高自大并最终陷入毁坏之地。人类第一对男女因着这一次的悖逆为全人类带来咒诅,上帝奇妙的形象样式从此就陷落在绝望和死亡的汪洋大海中了。亚当夏娃在作出背叛上帝的决定之前,曾经历过一个不易为人察觉的受骗过程,撒旦通过诡诈的言语引诱夏娃质疑自己尊贵的地位,“夏娃,看看你自己,上帝故意不把最好的给你,他这样对待你,你活着有什么意思”――“二傻,看看你自己,上帝故意不把最合适的学校预备给你,他这样对待你,根本就不爱你”,多么熟悉的强调啊,今天的我们耳边也时常充斥着这样的言语,我们常常与身边的弟兄姐妹进行比较,同为神的儿女为什么我就不像ta那样凡事顺利呢,我们被罪蒙骗以至于把上帝对我们家庭、学业、工作、身体上的祝福视为理所当然,我们试图在上帝之外寻找一些使我们感到满足的东西,但却至终对自己的尊贵身份失去信心,进而转成傲慢开始抗拒上帝。回顾亚当夏娃的犯罪,让我们可以更加认识自己,就像郭暮云的半导体《再送散送冥》申命记系列讲道中张勇牧师提到的那样,我们的本性就是忤逆神,神让我们怎样我们偏偏不怎样,撒旦就利用我们错误的骄傲使我们上当,质疑上帝,以为可以倚靠自己的能力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当我们抬头仰望十字架的时候,看到为我们的罪流血牺牲的耶稣基督,上帝已经把他的爱子为我们舍了,他还有什么是不愿意赏赐给我们的呢?恳求神怜悯,让我们可以多多抬头仰望十字架,多多思考加略山的爱是何等伟大,就真知道耶稣爱我,我的尊贵不在神以外。

第四章 峰回路转

我们生活在危险的世界中,生活中的每一层面都要与超自然邪恶势力争战,罪恶不断地寻找机会要毁灭我们。我们不需要千方百计地抵挡神,只要我们不警醒,稍微放松警惕的时候就会被罪辖制,我们与神同行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冷淡。但上帝在挪亚时代里的干预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虽然洪水毁灭世界的审判非常严厉,但这样的审判却是带着一个积极的目的施行出来的,透过洪水上帝让我们可以从罪的虚空中重新站立起来,他使我们再次存活并赐给我们机会去胜过罪的败坏。我们有多少次厌恶一成不变的生活,梦想旅游和度假才是美好的人生,可熟不知稳定的生活无论有多么乏味都是一种祝福,这种规律性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才给了我们机会去建立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上帝向挪亚保证生活的规律之后,立马向他陈明当尽的责任,他不是要飞到彩虹之上享受人生而是要在彩虹之下服事神。正如上帝差派挪亚在现今的时代里服侍神一样,他也呼召我们关怀这个世界,在每一个美善的理想上都应当争取主导的地位,作为挪亚肉身和属灵的后裔,我们的呼召不是逃避世界,而是要影响它,我们必须好好把握这样的机会,在这有罪的世界里服事神,为基督去影响文化。

第五章 达成目标

上帝的应许听起来甚是美好,但对亚伯兰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亚伯兰也没有想到,假如由上帝来做所有的事,他就必须要耐心地等候;亚伯拉罕唯有离开他的家,跟随上帝前往应许地才能得着祝福。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让我们看到,当上帝拣选亚伯拉罕作为他特别的仆人的时候,他叫我们的先祖看见他所需要的是能力,耐心和坚忍。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跟随主的道路同样如此,我们想要做一个完全符合上帝所设计的人,却发现上帝的呼召完全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我们的文化是速成的文化,科技不断进步使得自己也越来越习惯这种速成的果效,对需要花时间的事情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通往恢复上帝形象的道路是既狭隘又险阻难行的。因此为要恢复作为上帝形象所应有的尊贵,我们必须信靠上帝的能力能带领我们到达目的地,必须操练我们的耐心来等候上帝的时间,必须一生衷心地坚忍到底。只有牢记上帝向亚伯拉罕的启示,我们才有可能达成目标,恢复我们作为上帝形象的尊贵地位。

第六章 克敌制胜

上帝透过摩西的事工让他的百姓面对战争的现实,借着参与迦南之战,以色列百姓得以品尝上帝原本为人类所设计的荣耀。成为上帝形象的尊贵身份不是放在盘中端到我们的面前,而是需要像约书亚一样必须靠着争战去赢取,上帝呼召每一位基督徒为着尊贵而打这一场属灵战役,他已经赐给我们伟大的应许,但他的应许只会临到那些预备出去克敌制胜的人。上帝给全人类一个普遍的目标是生养众多,治理这地,我们要在这一个普遍的目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特殊角色,必须清楚明白支撑我们一切活动背后的目标;我是以何种态度对待圣经的,是沉重的负担,还是真正对于我们有益的诫命呢?我们专心为尊贵而争战的时候却也总是会发现与上帝之间的亲密关系成了我们忙碌生活中的第一牺牲品,我们积极行动却忽视了祷告和敬拜。就像神所应许约书亚的那样,假如我们能抓紧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目标,圣经可靠的引导,和借着祷告和敬拜与上帝亲密的同在,我们便可以在这场属灵争战中得着力量和勇气,朝着完全恢复上帝形象目标的方向不断迈进。

第七章 庆颂恩福

为何大卫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不是因为大卫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上帝将他堕落的形象提升到如此的尊贵地位。“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从诗篇第八篇我们可以看到,大卫因认识上帝的作为而热烈地庆祝颂赞,有什么能比看见上帝提升自己脱离世界的咒诅更叫人喜悦的事呢?又有什么能比得知上帝带领进一步靠近上帝形象原本的设计更加荣耀的事呢?喜乐是从一个信念开始的,那就是上帝活着并且他正为我们工作。我们所有人都活得好像全世界是围着自己转一样,但是我们必须认清上帝在我们生命中做了多少的工作,我们是何等的不配,上帝的祝福又是何等的宝贵,然后,我们才会因作为上帝的形象所得的祝福而庆祝颂赞。回顾一下我们的人生,我们长期享有健康的身体,有信主的家人,有稳定的生活收入,有牧养传福音的教会,上帝也为我们预备服侍他的机会,每一天都是加冕的日子,我们怎能不庆祝颂赞呢?

第八章 渴望更多

上帝在旧约的时代为他的形象做了许多的事,可是旧约时代的宝藏却不能供应我们一切的需要,我们本可以顺服上帝所赐律法的引导获得祝福,却最终因着罪的缘故将祝福变成了咒诅。我们透过上帝知道何为善,但我们越知道应当怎样行就越发觉自己被引诱朝着相反的方向走。上帝在挪亚(稳定的环境),亚伯拉罕(被拣选成为上帝的儿子),摩西(征服迦南地)和大卫(强大的国家)的时代对我们伸出救援之手,他的赏赐曾在许多方面成为我们的帮助,我们绝不该忽略他们的重要性。然而,这些旧约时代的祝福都产生双重结果,他丰富的赏赐过分攫取了我们的心,以至我们失去了向神的依赖感和对他的忠心服侍。我们总是在最成功稳妥的时候忘记上帝,这一些的祝福因为我们罪的回应并不足以恢复我们作为上帝形象完全的尊贵地位。除了这些之外,我们需要的赏赐乃是耶稣基督。

第九章 登上最后一级台阶

旧约时代的每一个祝福都使我们渴望能得到更多,我们看到基督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降临在我们恢复的过程中构成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级台阶。基督是末后的亚当,他扭转了亚当犯罪的后果。旧约历史中所有的祝福都集基督于一身,和挪亚一样,他带来了审判和一个崭新的世界;他继承并分赐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摩西预备以色列人出去争战,耶稣却为上帝的百姓赢得胜利;正如大卫一般,基督为我们带来上帝国的祝福。基督的工作远远超过任何一件上帝过去所作的事,基督独自更新恢复了我们的尊贵地位,上帝的形象得以完全恢复至终归功于人――就是那一位我们寄予一切厚望的耶稣基督――的努力,他是迈向尊贵道路上的最后一级台阶。

第十章 忍耐等候直到终点

在继续走向通往尊贵的路上,我们一面等候基督的再来,一面蒙受呼召为他受苦,每一位信徒都为基督的缘故承受痛苦和患难。我们和基督同受苦难是因为我们向神的忠诚激怒了世界,也是因为上帝呼召我们舍弃自己的欲望,而选择一种牺牲奉献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该心不甘、情不愿地为基督受苦,我们实在应该渴望在他的苦难上有份。不过痛苦和苦难只是图画的一面,上帝也赐给我们安慰,作为我们苦难中的帮助。他开我们的眼,使我们看见荣耀的未来;他赐给我们圣灵;他提醒我们注意他完美的计划。只要我们将这些安慰摆在眼前,便能忍受最恶劣的苦难――我们便能忍耐等候直到终点。

篇12: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

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

《设计结合自然》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的代表作,麦克哈格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通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书中阐述的许多理论观点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麦克哈格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他的自然观。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读过之后,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

全书的主要内容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阐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证明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东西方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差别的根源。提出土地利用的`准则,阐明了综合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指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物的评价与创造,应以„适应‟为准则,

纵观《设计结合自然》整本书,作者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既从宏观方面也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灾难性后果,强调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人类的发展与规划要适应环境,在环境允许度里寻求最大的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自然演进过程的一部分。以后我们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也要更多考虑到自然地处境,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做一个善良的设计师。

以下是主要的读书笔记摘要:

一、 海洋与生存——沙丘的形成与新泽西海岸的研究

1、 荷兰的堤坝,不像我们的钢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而是由许多层铺设在沙和泥土层中的柴笼(成捆的树枝条)构成的,然后,整个堤坝的表面再用石料砌起来。因为由草固定的沙丘比堤坝具有更大的柔性,它能经受波浪的冲击,使其速度减弱,并吸收被减弱这份能量。

2、 应该有一些禁止人们使用滨海地带的准则:不得在沙丘草上行走;不得把地下水降到临界水位下;不得干扰漂移现象。禁止这些活动紧紧在于保证自然沙堤及其植被和外貌能久远的存在下去,仅仅在于维护公共资源。

3、 海滩可以承受各种使人欢乐的活动:游泳、野餐、构筑沙堡、钓鱼及日光浴。 主要的沙丘绝对不能承受人的活动。不能承受任何践踏。必须禁止使用。如果要跨越它,

篇13:《设计的觉醒》读后感

《设计的觉醒》读后感

(一)田中一光的经历和性格 今天下午本来想翻看一会就继续写作业,结果又读了两小时。因为后来实在是被田中的经历和性格所吸引了。田中一光的独特经历自是很吸引人,从一个从小对电影戏剧抱有浓厚兴趣的小孩到日本战后平面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一路走来,在他的经历中我也能同时看到战后日本社会从贫困到丰衣足食,再到商品过剩包装,最后反思生活方式,产生在商品里追求合理的设计的诉求。与田中的经历相比,给我更多感触的却是他的性格。田中似乎对生活中的一切有关设计的元素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谦虚地不断从各处来源,无论是国内国外平面设计的流派,还是从歌舞剧,日本传统戏剧中汲取养料,获得创作灵感。对感兴趣的事情,他总是富有激情地去做,比如大学时参加的戏剧社团,刚工作时迷上的美国爵士乐,步入平面设计界时常常模仿的吉野原良设计风格。难能可贵的是,在每次痴迷和效仿之后他没有成为“吉耶原良第二”,而总能将他人的`风格融汇到自己的风格中。在田中的这种求索精神和激情里,我总能看到自己的人格的影子。虽然经历,环境,时代不同,但在性格上我和他同样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渴望创造力的展现。虽然设计和我目前的专业关系不大,但看到田中凭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在设计界从初出茅庐到屡获奖项,崭露头角,再到引领日本平面设计的潮流,我的内心总是为之所动。 我已经把田中一光列入我心中的World Builder List了。(二)田中一光的设计所田中一光要求设计所的新人在工作三年之后独立去海外游历,回来的时候要写清楚学到的东西,向设计所报告。田中是很看重个人独立思考的,创意只能在一个人的脑中完成,而不是由很多人讨论商定出来了。他认为出国游历是构成人的重要因素。在设计所里,田中大展厨艺,买好时令的蔬菜,不断挑战新做法。看完书中的描写,我突然发现既然厨艺是可以独创的,而不是我以前想象的照着菜谱加料。那大概挺有意思吧,有时间一定试试,而且要认真尝试。题外:我的大学生活不过只有一年多了,时间越来越宝贵,大概以后只有假期才有时间写书评了。不过如果能抽出时间,我一定继续写的。因为我相信如果说读书就是思维和想象的旅行,那么写作即是其中提炼出来的思考。   内容同上

篇14: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七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执教  永定县湖坑中心小学 江剑锷

【习作要求】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对比范文与习作,以合作交流方式,总结写好读后感的要求,把握基本写作结构,提高根据文章主题,结合典型事例,表达个人感受的能力。

2、以交流评改方式,学习评价读后感,并由此提升写好读后感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3、学生根据已学课文,自行筛选材料,确定文章详略,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阅读习作要求,了解写作目的

1、学习、讨论本单元写读后感的要求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 “感”是重点。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有哪些收获?

“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真切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书中内容的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出来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感触和评论。

二、阅读《愤怒与惋惜――读《/SPAN>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1、自行阅读材料,初步认知写法

2、分组,互相讨论

3、写读后感的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4、写好读后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有读无感。“读后感”,就是不但写出自己所阅读的内容,还要把自己从阅读中所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②读感分离。阅读了什么,由此产生了什么感受。()“感”的内容与所阅读的内容要紧密结合。

③重读轻感。写读后感,重点应该放在“感”上,而“读”只是“感”的一个诱因或者说是酵母。只有这个“诱因”或“酵母”与读者的思想、情感、体验、经历或者想象等发生共鸣的时候,才能产生感受,否则,“读书”只能说是看文字。

5、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是:引――议――联――结

“引”,就是要从原文中引述材料,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

“议”,就是要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

“联”就是联系,一是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二是要针对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生活,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结”就是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重申自己的'观点,要求简洁有力。

三、指导习作,写好读后感

1、抓准“感点”,有感而发

“感点”是我们阅读文章时感受最深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感点”应与原文主旨相符,但是我们也可以从所阅读文章中找出重点句子谈感受。每当读完一篇文章、一个章节或一本书时,就要合上书本认真想一想,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是明白了一个道理还是被书中人物的品质、精神所感动、或者是作者的写法给你写作上的启示?如果你没有一点感受,那么就应该是没有读进去或者没读明白,不妨再读一遍,直至有感受为止。也许你的感受有多方面,可以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阐述,也可以列条目逐一介绍。

2、略写文章内容

写读后感,不要花大量的笔墨写你读到的内容,只把与你读书感受相关的内容概括写出来就行了,其它一概不要。

3、详写读书感受

写读书感受时可以直接描述,还可以通过联想的方法来表达。也就是读着文章的内容,可以联想到名言警句、自己的经历、名人故事、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或者从媒体上看到的有关报道等等,这些都属于读书感受。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联想一定要根植与“阅读”,否则联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巧用表达

读后感的表达方法有可“先读后感”“边读边感”. 无论怎样写“读”与“感”, 最后也应当回到原作品上,以照应开头。

四、习作展评,师生评改

1、选取二篇有代表性的读后感进行展示。

2、师评改,交给方法。

3、学习方法,自己修改习作。

篇15:《设计中的设计》 读后感

《设计中的设计》 读后感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原研哉   “轻轻地将手肘撑在桌子上,托着脸来看这个世界,眼前的一切似乎也会随之有所不同。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与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只要能够下意识的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   当你因为读完这本观念设计书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设计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对设计的认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迈进了一步。”   这是作者――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先生写在开篇自序中的一段话。也正是这句话让我产生了第一个疑问:     这本书要告诉我什么?   什么是设计?这个我再熟悉不过的问题,在读完短短几百字的自序后,突然变得陌生,陌生到好像从未思考过的问题!    现在我明白了,这就如同逐梦的人,可能由于走的远了,追的乏了,一颗坚定顽强的心在饱经现实的打压、诱惑后,虽然依旧在奔跑,但早已忘记了最初的'梦想,舍弃了精髓,徒有其表罢了。   原研哉终其一生都在思考,设计到底是什么。这位日本顶级设计师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生活的变迁和世界的变化。和我们不同的是,他在面对各种变化的时候,喜欢把所有复杂的、繁乱的、色彩缤纷的东西划归到一个永恒的起点来重新审视。 再设计追求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遭的设计,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讨设计的本质和内涵。从无到有自然是一种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原研哉认为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与洞察能力”。这句话或可代表作者的“设计观”,原研哉对设计的认知中心,一切都是以“建筑”为核心而生发出去的,作者曾说过:“建筑是综合一切的最高水平……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纺织品设计等只不过被看成被建筑统一前的低水平的、被切割成片的小房间而已”。  

篇16:设计模式解析读后感

设计模式解析读后感

05月01日 今天终于看完了《设计模式解析》,虽然对有些模式理解还很浅薄,还不能灵活的运用这些模式,重要的是我以后要时刻注意用模式的思维来看待问题,观察角度更高了。不用死记硬背图表和定义,关键唤醒种思维的角度和意识。 看完这本书后,才意识到以前编程的时候对有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实在是太不入流了。以前有时候没有考虑什么冗余,膨胀什么的,只要能实现功能就好。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实现功能万岁。以后一定多多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更简洁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层次吧。 书中对于面向对象原则总结挺精辟的: 如下: 1.对象是具有明确定义的责任的事务 2.对象对自己负责 3.封装指的是任何形式的隐藏。数据隐藏,实现隐藏,类隐藏,设计隐藏,实例化隐藏 4.使用共性和可变性分析抽象行为和数据的变化 5.按接口设计 6.将继承看成一种将变化概念化的方法,而不是创建已有对象的特殊情形。 7.将变化放入一个类中,并与该类中的其他变化解耦 8.力求松耦合 9.力求低内聚 10.将使用一个对象的代码与创建该对象的代码分离。 11.在应用“一次且进一次” 书中作者发明的分析矩阵的方法好像很实用的。

篇17:我看设计是什么读后感

我看设计是什么读后感

看了不少的书,很少写读后感。昨天晚上看完了这本《设计是什么?》,一本关于保罗・兰德给弟子讲设计的书。书的内容很少,只有前半部分几十页是有用的。我记录一下大师对几个点的个人理解

在设计时,使用一个元素、仅仅只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一旦引入其它元素,两个元素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关系存在。要么是这种关系,要么是那种关系。当引入更多元素的时候,元素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这个角度来看,设计是一种关系,即在复杂的元素中间寻找(和谐的)关系。保罗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关系”,如果这个理论正确,那么一切都是可以设计的,因为我们来做某个设计,就是处理其中的“关系”。设计并不是决定某个产品的形状、材质、风格,而是当人想要做某个行为时,自然会找到一个“关系”以满足这个条件(现在看深泽直人设计的CD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保罗也认为“设计是一钟比例”,相比“关系“,”比例“似乎还是在处理“关系”,要么是大小、要么是颜色等等。

先前在工作中,在修改阶段大量的要求我们去思考、分析设计稿中每一个元素的使用,认为每一个元素都应该有一个理由存在。为什么要在这里这么用,为什么要那么用,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我大量的考虑了元素存在的意义,其实忽略了元素之间的关系。因为,元素多了,大家都会把元素映射在脑子里,大脑不断在思考多元素之间的关系,会觉得复杂,难以理解。 反过来再看优秀的设计,都是简单的。那么设计和商业需求平衡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想是保罗的下面一个观点。

保罗认为设计是形式与内容的操作。内容就是想法,而形式是我们如何处理想法或是怎么做它。比如我要去医院,这个是内容,即我想要去做什么事,“座车”或“打的”这个是形式,形式是我们可以决定做的.。现在也不难理解,如果“要去医院”没有确定,座车和打的是没有办法敲定。所谓的“冲突”,是两者达成一致之前的未解决的东西。坦白说,这个观点我还没完全理解透,先记录一下。

这个结论应该会被大多数人认同,保罗提到了“先繁后简”的过程,认为繁简的因果关系是应该被关注到,设计是一个逐步到“简”的过程。 不能说一下子上来就“简”,应该是反复的处理“关系”,从而达到“简”。

用政治的、社会的和美学的手段― 这是个大难题。”我想这里大师其实是在探讨“说服力”的问题,好的方案是否能被客户接受,要靠“政治的”、“社会的”、“美学的”的方法来达成。单一的提案,可能解决不了温饱的问题,多种“手段”来促成,而不是简单的拿出方案给客户。设计师担负的不仅仅是设计的使命,更多的是把设计推广给他人接受。

整本书很短,值得回味的东西很多,推荐给即将踏入设计行业的同学们。

篇18:霍金《大设计》读后感字

本能的, 所有的参照物都是自身,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此时此刻自己及自己所在的当下的各方面状况的综合。

对于同一物种人类,年轻衰老、贫穷富裕、高大矮小、聪明愚笨等,我们对比的通常是我们自身这个单独个体,(也就是他们和我相比怎么样,没我年轻的老,没有富有的穷,没有高的矮,或与之相反……);对于其他生命体,我们觉得它们大或者小、高或者矮、长寿或是短命、高级或者低级,我们对比的是我们人类这一物种,(没人类大的小,没人类高的矮,没人类高级的低级……);对于其他星球体,我们觉得他们热或者冷、大或者小、远或者近,我们对比的是我们所在地球这个星球。对于其他民族、其他国度,甚至我们所有的认知起点,就是对比自身,加以定义。

即便是加上时间纬度,这一点也不会发生变化。(不管何时,不管是个体群体还是民族国家全人类全生命体乃至全物质状态的对比,同样根据的是当下现在此刻的自己自己所在的群体所在的民族所在的国家所在的族类所在的更大的包含自己所在的范畴)。即观察者观察到的结果永远脱离不了观察者自身的条件状况。(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你做过的事看到我再做你就觉得没意思,但你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可不会这么觉得)我认为,终极不可摆脱的局限即在此。这也是我看完大设计后的感受之一。

关于永生,我有了新的不同的理解。想象一下(我知道很难),你不会老去、不会死亡,你永生永世的存在着。其实,这个说法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时间的概念是对于在时间的范围内会发生变化的物体而言的,而一旦永生,也就意味着没有时间。时间对你来说是nothing, 你是感觉不到它的。

虽然不太一样,但更可能的状态就是即便你是个永生的“人”,你也像一棵树一样,但比树更像树的状态,换而言之,首先你的感受力将非常的弱,弱到几乎消失,其次所有的变化在你身上起不到一点点的影响,像譬如谁在你的生命(虽然这不能这样说,但只能这样表述)中留下了一个难以忘怀的痕迹这种事情在永生的你身上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所有生物的来来去去就像一个个影子若隐若现,而一隐一现早就是普通人的一生。

所以,也绝对不会存在爱上某个人的意外。再往下想,若隐若现,似乎都不会存在,因为你永生,也就是你没有时间,时间对我们来说是线性发展的,但是对你来说是永恒的。在同样线性发展的同类身上我们都难以找到共鸣,觉得无人理解的孤独寂寞,永恒的你就更不用奢望有哪个谁能够理解永生的你,当然若真存在,你也根本不屑去被这种“朝生暮死如同蝼蚁愚昧无知”的人理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做任何事情都是因为我们知道时间是有限的,而一旦时间变成了无限,那么如何消磨你的漫长到没有尽头的“时间”会变成你的终极难题,你既不存在紧急的事情,也不存在重要的事情,最终你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永恒的什么都不做的存在,其实这倒也完全是相符合的。因为接近永恒,所以接近静止。而一旦接近运动极限,也就接近死亡。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在繁衍生命有限人类后代的活动中,一般而言,慢更容易持久。又比如过度工作容易猝死,再则我们在自然中也可以发现,像乌龟这类比我们更慢的动物,寿命就会比我们长久得多。突然现在我又猜测这个快和慢中间一定存在一个度,是从各个理论综合下相对时间最多的一个值或者说点。(因为另一方面,“时间延缓”表明运动钟表似乎走得更慢,因此运动的人似乎更慢变老,但在日常速度下,没有正常钟表能够测量出)

关于永生这个话题,和第一段提及的对比自身也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感受到的我们是活在四维空间中的,所以时间这个纬度对于我们是存在的,能被感知的,而一旦你是永生的,其实你很可能已经和我们感受到的纬度是不在一个层面的。

如果非常不幸(虽然不可能),你的寿命是永恒的,但其余部分还依旧非常人类,其实感知力薄弱到几乎消失是符合永恒的状态的,如果你的感知力还像正常人类一样的话,你极有可能活在漫无边际的恐惧荒凉之中,犹如四周全被海洋或者沙漠层层包裹不仅没有尽头而是永无改变。

从这个层面上去讲,从现在我所处的个体状态对比而言,虽然你是永恒的,但你又如同从未存在一样。你不会也不想更不能做任何什么,看上去你是无比自由的,相反,你是极度束缚的。但可能也是对现在我所处的个体状态对比而言,而一旦我脱离了我所处的各种状态,我的想象力就无从依附,我也就无从想象永恒的你生活的真正的状态。

但我仍认为,那一定不是完美的。像我昨天跟朋友长聊提到的一样(虽然朋友不太认同或者没有很理解我的表述),由此去看,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大的庆幸,我是我。我的感知力是符合我的生命长度的,我的所有的一切拥有都是恰到好处,貌似不多不少,是一种规律。当然,我也预感这种规律在人类的不断探索过程中可能会被不断利用,但永恒的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某种类似“能量守恒”是存在的,当我们拥有了某种我们不该拥有的,我们也会失去某种我们不该失去的。

如果只是概括总结并加以解释梳理,那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但如果能有一些新的想法,或许可以称之为参与了一点点的创造过程吧。(其实很可能是自己能力不足找的借口)

不管是M理论(适应于所有的情况的大理论)、波/粒二重性、量子论(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与经典理论的单一性是最大的不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消干涉、相长干涉(比如水波),无边界条件等(虽然我没法说我对它们有了多透彻的理解,但确实我有了对比之前的自己更加深刻的理解,惊叹于此书作者能用三言两语将难以描述的原理生动形象的阐述的方式,由衷的感慨。且度能把握地如此恰到好处,科学家突然的幽默又为像我这种兴趣浓厚基础薄弱的弱势群体作了不必要的但会心一笑的“加油站”),但比如巴基球实验中,为什么说在我们观测的空挡,它飞过所有的路径?也就说明宇宙和粒子一样,并没有单一的历史,而具有每一可能的历史,每个历史都具有自身的概率,而我们对其现状的观测会影响它的过去并确定宇宙的不同历史,正如双缝实验中观察粒子会影响到粒子的过去。

费恩曼解释说通过一条路径与另一条路径相干涉,因此你开灯确定粒子通过那条缝隙,由此消失了其他的选择自由,你就会使干涉条纹消失。(现在再看一遍突然觉得这种表述乍听感觉有点唯心的样子啊,就像薛定谔的猫似的,本来它有两种可能,但好像是我打开的瞬间干涉了其中的一种可能,所以只变成了一种既定可能,但是这种说法就能说明是“我”改变了历史吗?而不是历史已经作出了改变,而我只是去得到这个改变的结果吗?这里我不太明白。)

(又看了一遍那句“我们用自己的观测来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生我们”好像有点理解了,这种角度去看是说,这个历史开始于宇宙的创生而完成于正被考虑的态,而对于宇宙在此刻当下不同的可能的态,存在不同的历史。这就导致宇宙以及因果之间关系的根本不同的观点。一切依赖于什么正在被测量。就算我们的后一步进展是由我们测量的果来决定的,可为什么说是我们干涉了这个发生的过程,而不是我们只是看到了这个结果呢,这可能是我的思维自然是四维的跃不过时间这个梗导致的罢,还是别的什么呢。唉)就像书中说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四维世界可能是一个更大的五维时空在边界上的影子。

书开头便说“哲学死了”,书扉页写着“看一流书,做一流人”(虽然看到的时候有被开心到),但却并不完全认同。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我们自己所关注的领域是最值得被关注的呢,其他的领悟对比而言都要低级一些?不过这也可以理解。自然认为自己所关注的领悟是最值得被关注的,所以自己才最为热爱用心并愿为之奉献。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就又绕回来之前的话题,个体都是从自身出发去看除自己之外的世界的。这样去看的话,看到的世界也绝不可能是客观的,这世上根本不存在纯粹的客观。都不过是主观的化身。

在书中感受到的许多的欣喜若狂没能简而言之,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平凡也看到了自己的特别,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也看到了自己的我伟大。一定程度上,这时候的我会失去平常的烦恼。会不停地思考着吸引我的规律概念想法,其实看这本书不需要多丰厚的物理知识储备,(费恩曼物理学讲义早就买了,但总觉得自己还不配……)更多的是想象力思辩力,从某种意义上看,仿佛更像一本哲学书。(尽管这本书一开头就说哲学死了)

恐惧都是因为无知,宇宙就是一个夸克,未来和过去的终极是一样的,什么都没有。

其他有意思的点:如果是宇宙真的是一种《大设计》,是某个上帝创造的,那么又是谁创造了这个厉害的上帝呢?这个能创造上帝的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呢……

我们对生物分析基础的理解表明,我们似乎仅仅是生物机器,而自由意志不过是幻影而已。

我们何以得知我们不处在一个真正的没被歪曲的实在图像?难道我们不可能处在某个大鱼缸(弯曲的鱼缸)之内,一个巨大的透镜扭曲我们的美景?弯曲鱼缸里的金鱼实在图像与我们不同,然而我们能肯定它比我们更不真实吗?

作者|砚墨

公众号|野水中的孤舟

荔枝FM1012072

读后感设计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写教案

「转」人月神话读后感3

教学读后感

看读后感

生命的教学教案设计

视觉化思维的餐巾纸读后感

《读一读,写一写》的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

设计读后感
《设计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设计读后感(共18篇)】相关文章:

关于城市的读后感2023-09-27

《习作七》教学设计2023-04-12

《生命生命》课堂教案设计2022-05-06

photoshop从入门到精通读后感心得1000字2023-09-29

非常爸爸读后感600字2022-05-07

微信思维读后感2023-08-05

教学设计总结2023-11-11

《生命,生命》教案设计2024-04-12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作文350字2022-09-22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350字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