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设计

时间:2022-05-06 21:45:16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读后感设计((集锦19篇))由网友“淼淼”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读后感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读后感设计

篇1:读后感《设计是什么?》

读后感《设计是什么?》

看了不少的书,很少写读后感。昨天晚上看完了这本《设计是什么?》,一本关于保罗・兰德给弟子讲设计的书。书的内容很少,只有前半部分几十页是有用的。我记录一下大师对几个点的个人理解。这本书拍拍网上也有卖,有喜欢的可以点击下面的封面去购买。

观点一:“设计是一种关系。”在设计时,使用一个元素、仅仅只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一旦引入其它元素,两个元素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关系存在。要么是这种关系,要么是那种关系。当引入更多元素的时候,元素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这个角度来看,设计是一种关系,即在复杂的元素中间寻找(和谐的)关系。保罗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关系”,如果这个理论正确,那么一切都是可以设计的,因为我们来做某个设计,就是处理其中的“关系”。设计并不是决定某个产品的形状、材质、风格,而是当人想要做某个行为时,自然会找到一个“关系”以满足这个条件(现在看深泽直人设计的CD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保罗也认为“设计是一钟比例”,相比“关系”,“比例”似乎还是在处理“关系”,要么是大小、要么是颜色等等。

先前在工作中,在修改阶段大量的要求我们去思考、分析设计稿中每一个元素的使用,认为每一个元素都应该有一个理由存在。为什么要在这里这么用,为什么要那么用,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我大量的考虑了元素存在的意义,其实忽略了元素之间的关系。因为,元素多了,大家都会把元素映射在脑子里,大脑不断在思考多元素之间的关系,会觉得复杂,难以理解。反过来再看优秀的设计,都是简单的'。那么设计和商业需求平衡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想是保罗的下面一个观点。

观点二、“设计是形式与内容的冲突”。保罗认为设计是形式与内容的操作。内容就是想法,而形式是我们如何处理想法或是怎么做它。比如我要去医院,这个是内容,即我想要去做什么事,“座车”或“打的”这个是形式,形式是我们可以决定做的。现在也不难理解,如果“要去医院”没有确定,座车和打的是没有办法敲定。所谓的“冲突”,是两者达成一致之前的未解决的东西。坦白说,这个观点我还没完全理解透,先记录一下。

观点三、“设计是化繁为简的过程”。这个结论应该会被大多数人认同,保罗提到了“先繁后简”的过程,认为繁简的因果关系是应该被关注到,设计是一个逐步到“简”的过程。不能说一下子上来就“简”,应该是反复的处理“关系”,从而达到“简”。

最后还有一句记忆深刻的:“我们不只是设计师,我们还得处理客户,用政治的、社会的和美学的手段-C这是个大难题。”我想这里大师其实是在探讨“说服力”的问题,好的方案是否能被客户接受,要靠“政治的”、“社会的”、“美学的”的方法来达成。单一的提案,可能解决不了温饱的问题,多种“手段”来促成,而不是简单的拿出方案给客户。设计师担负的不仅仅是设计的使命,更多的是把设计推广给他人接受。

整本书很短,值得回味的东西很多,推荐给即将踏入设计行业的同学们。

篇2: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当然不敢说《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晦涩的书,因为人人都说它太经典了。但是不知是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还是耐心的缺乏,我几乎可以说是很痛苦地读完了这本设计界的经典大作,然后,一头雾水。

读完这本书扔在一边,下楼的时候,现实却让我不得不又想起了这本书,因为我遇到了一扇每天都必须面对的,难以开启的“诺曼门”,一扇把开关设计在很远的墙上的玻璃门,它的开关与2个电灯开关并列,样子也同电灯开关一样,按了它以后,必须立即跑向玻璃门,并向外推开它,否则5秒钟后它会自动闭合,门上的把手是竖立的,诺曼说,这样的把手通常是用来拉,而不是用来推的。

像诺曼那本书一样经典的很多交互设计大作一样,比如《ABOUT FACE》,我觉得中文翻译的很不好,事情本应像书的思想那样,对用户有个仔细周密的论证和认识,读者的环境有所了解,而不是把本来很精密的思想,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2个名人的书腰,也弄得好像出版社的代言人一样。

不过当我们穿过出版社和翻译者给我们营造的迷雾,《设计心理学》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思想,也就像那海边弥漫雾气中的灯塔,给人温暖和信心。通读全书,个人感觉作者并非在讨论某一个问题和某一个设计的秘诀和方法,而是传递一种希望透过表象,直达用户内在需求的关怀,那就是抓住本质,抓住用户需求和事实发展的最本源。也许大师的思想是相通的,这种对人性的关怀与顺从,对自然和事物的理解和宽容,在畏研吾的《负建筑》里也有类似的阐述,不同的是,畏研吾尊重的现实更多的是自然和环境,他认为人性顺服于自然的规律,也就顺服了自己的本性,而诺曼更注重人需求的重要性,必须改变“错误”的事实,顺从人的惯性,甚至是惰性。当然这里没有对错,东西方不同的人文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等因数使之成为2种不同的真理。

现代的设计面对的是残酷的市场法则,满足用户的需求、尊重用户的习惯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未经正确设计的事物,满足用户的表面需求,却永远失去了更多的潜在用户,甚至到头来连最初的用户也自然地“背叛”了它。诺曼举了个例子,就是那个有电话、电视、闹钟等等功能的一个电器,按照今天的理解,就是一个带xxx功能的XXX,首先重要 的是后面那个定语,()而不是之前的附属功能,如果把用户的一切附属需求都一个不漏的摆出来、按上去,那是一件舍本逐末的事情,结果自然是造就一个机器怪兽,吓得连最初提出需求的用户也不敢照面。为什么当黑莓和诺基亚推出“全键盘”手机的时候,apple却敢推出没有键盘的iphone呢?道理也同上面是一样的。

说到诺基亚,想起了它的“科技以人为本”,豆瓣上有更高明的变种“科技以懒人为本”。

我曾经也畅想过诺基亚和APPLE同时推出洗衣机,然后“think deffrent”的APPLE决不会让你想得更多,只会让你做的更少,然而诺基亚牌洗衣机会给你25种自由的选择,以及用来控制更多功能的10多个按钮,以便于您在洗衣服的时候还能用该洗衣机听MP3、上网、煮咖啡,这不是胡说,同样“智能”的冰箱三星已经投放市场了,市场的销量自然会印证诺曼说的限制功能、预设用途的设计原则的对错。这2个设计原则是说,要想让某件物品用起来不出错,那就不要让它具有其他功能,或者说是在用户平时接触时,隐藏掉其他众多功能。

设计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有一种让产品更美的使命感,这使好多产品变得精美绝伦,同时也让更多的产品脱离了现实和用户,设计师的任务不仅是表达自己的理念,更是用设计来引导人们的生活和审美,自己的设计思维也应该向这个任务深入挺进。然而也有一种极端,就是为了易用性、或科技的局限性而牺牲了绝大部分审美,同样是诺基亚和APPLE的例子,手机屏幕诺基亚坚守了320X240多久了?是诺基亚的技术不行么?当然不是。那为什么是APPLE先推出Retina 显示屏呢? 这个同之前的误区一样,诺基亚尊重了技术和用户的习惯,却破坏了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投影,而品牌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像《设计心理学》这本书表述的那样,设计师和客户都不是最终用户,我们不能了解每一个用户的想法。

篇3:读后感 教学设计

读后感 教学设计

教学在我们大家理解起来就是一种实践,而对于教学理论书籍我却读得不多,今年暑假,得知学校新到一批新课程教学理论书籍,便借来这本《高中新课程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细细读来,感受颇深。对于“教学设计”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了解了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重要理念、基本模式,初步知道了如何学习和研究教学设计,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方向。

从书中得知,教学设计是一门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寻求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总体成效的应用学科。教学设计既涉及课程建设,更关注课堂教学。通俗一点说,教学设计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是“关于提出最优化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从书中得知,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它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系列活动。不管在哪个年级、哪个课程层次、哪个具体教学环境中开展教学设计,无非是要回答三个类型的问题:(1)我们要到哪里去?(确立目标----学习结果分析、教学任务分析)(2) 我们怎样去?(导向目标----学与教过程、结果与策略适配、分类教学)(3) 我们是否已经去到了?(评估目标----评估业绩表现)

而另一方面,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结为如何处理好学习的成果、过程与学习的内外部条件的关系,

书中提到,这个思路是当代教学设计大师加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基本确立并孜孜不倦地加以贯彻的。

对于书中提到的教学设计的重要理念,我很赞成其说法,所以我归纳了几点 1.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系统设计教学要想达到的总体效果。总体成效包括“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和教学有魅力。”

教学有价值,是指教学能否满足学习者需要;有价值是回答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或应该去做的事情。

教学有效果,是指教学能否达成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果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好了要做的事情。

教学有效率,是指教师自己同时也要帮助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达到目标;有效率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好的效果。

教学有魅力,是指能否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自觉地去预习、复习或者拓展加深;有魅力是回答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

2.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或系统方法是教学设计的强有力武器。系统思维,在教学设计中有两个表述词,一是统揽全局,着眼整体;二是循序操作,

篇4:课堂教学设计读后感

阅读严育洪老师的《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这本书,如同与一位大师对话。他娓娓道来,翔实的案例、精辟的点评、可操作的指导……让我每次翻开,总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下几个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观点――学会舍弃。

乍一看,似乎有点摸不着头脑。仔细读来,却是颇有道理。

就如严老师所说,课堂时间是个常数,教学内容实在不该贪多求全。“冗繁削尽留清瘦”,我们需要这富有美感的“清瘦”。曾经在课间和同组的老师说起,反复讲的题目怎么学生总还是要错,同组老师的看法和严老师不谋而合。如果在课堂上总想盲目的追求教的多、教的全、教的广,一节课上下来给学生的感觉好像处处是重点,学生反而抓不到一堂的重点,脑中也就越发模糊了。看来,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学会舍弃。

但我认为,所谓的舍弃,也不是随随变变地舍弃,而应当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握住整堂课重难点。正如严老师在书中所言:要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切入点,然后理出一条“线”,画成一个“圆”。相信这样的舍弃,不仅不会有所遗憾,反而能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更加扎实。

第二个观点――“生成”的是机智

精彩的“生成”是不是不用预设,突如其来的?在备课时,除了要备好教材,又该如何备学生呢?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小于、等于还是大于呢?这一直是我心中的难题与困惑,最近读了严老师《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后,有很多的启发。

文中这样说:“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结果必是旁逸斜出的,丰富多彩,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要远比预定的计划生动、活泼、丰富得多。面对这些丰富的动态生产性资源,教师应本着“语文课姓语”的准则,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的确,生成需要预设,我在备课时,也的确进行了预设。反思自己的课堂,在教学时,我总是希望学生能根据我的预设走下去,“预设”等于“生成”当然是最完美的。但往往完美的事情不容易发生,于是课堂上总是出现孩子们远离预设或者超越预设,这时教师到底该怎么做呢?每次备课前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当时我不知如何回答,想不到课堂上该怎样解决,无奈之下就“顺其自然”吧,现在我想我会回答了:那就是教师应本着“语文课姓语”的准则,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引领预设,在生成中引导学生,在引导中感悟,更重要的好是教师不是要备教材,而是要备‘好’教材;不是要备学生,而是要备‘好’学生。

第三个观点――情感,让我们走得更近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如何让科学的教学过程洋溢出人文艺术的色彩,我想这本书给了我们最真实的诠释。无独有偶,昨晚在观看央视青歌赛的时候,听到了余秋雨老师给选手们参加情景表达的点评,他说:能把事件讲述清楚明白很好,但是要说精彩还得有人文的内涵,还得让人感觉出人性的美丽。我们的教学不也是这样的过程吗?如今的教师不光要把知识讲清楚,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文的.气息。

而“情感”作为连接科学和艺术的支点,是我们教学中的风向标。它可以让我们和学生走得更近,它可以唤起师生间的心语,它也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正像严老师所说“教师要及时在情感冷漠处、教学冷场处、思维冷却处、兴趣冷淡处、知识冷落处加温或聚热,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交流的氛围之中,情感高涨地学习。”我想用心架构这座情感的桥梁和学生们一起体验学习的苦与乐,一起感受生命的挫折,一起品尝人生的芳华!

反思我们的教学,尽管每天都在重复着教,却依然有许多疑问成为教学中的困扰,《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从六大布局,两个不同的走向,给我们指点了迷津。

读着一段段精彩别致的案例,真是觉得与它相见恨晚啊。在粗糙的阅读间,一股股温暖智慧的气息迎面而至,如沐春风。受到的是一种教育智慧的启迪,是一种教育责任的唤醒:要成为真正的教育者,我们需要提升教育学经验,继续读书,继续学习!

篇5:《为什么设计》读后感

《为什么设计》读后感

读完了这本书,除了原研哉所讲的为什么需要装饰缘由外,从原研哉和阿部雅世的对话中也看到了两人各有的设计思路,整理如下:一、原研哉的视觉传达概念。1、现代主义的“容器系统” 在书中,原研哉提到了设计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加工和改变世界为目的的“棍棒系统”,另一个是以保存物质和智慧为目的的“容器系统”。而服装和家居、语言和文字、包含文字的图书等都是“容器系统”。而他的设计理念,我觉得更偏向后者,即是以“容器系统”的设立理念为主。他认为,近代以人工的繁花似锦的装饰,表示经济富足,国力强盛,这是一种示威气势,而现代社会是人人平等社会,国家只作为制度存在,所以装饰要求设计归于简单,温和,简约的现代主义,而这种现代主义所要求的简单与简约,则不是像所谓“棍棒系统”的创造与改进,更多的是基于原物之上的“减”,“减”到不需要“减”,不能再“减”,便是留存的“空白”,在他的设计理念中,图书、衣物,家居无一不体现“留”与“容”的思想,或许正好也照应着MUJI的虚空。从另一面看来,这种“做减法”的理念,更要把“质”作为最重要对象来考虑,所以简简单单的设计,也仍有其吸引人之处。2、注重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不仅是重在“减法”和“容纳”上,他更看重设计的一种交互体验,这种交互并不体现在针对产品的设计上,而是关注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完成视觉传达。此种传达性在话语沟通上,在细节考虑上都有体现。如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是设计,还必须周密思考,多进行自我交流,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个要这样做,为什么要用白色背景,为什么用木地板恩?当然,向人们提出可行的建议的能力也必不可少,如“如果您这样做的话,这件事是不是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呢?”并且,他还考虑到,把说明书之类的做成视觉导航之类的图画册:“我想,如果把易懂的图画和动画进行组合,为难懂的事物制作出导航系统,那么世界就会变成令大家都拍手叫好的,可以清楚地进行沟通的`世界了”。他还在报纸上,设立夏季版的清爽版面和冬季的温暖版面,在做手机设计时考虑到如何处理妨碍用户使用的细节部分,在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形式中完成视觉传达,我觉得这可谓是一种消费导向式设计,想起了诺基亚那著名广告词,以人为本。3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设计 在现在这个技术驱动的社会上,技术及创造的竞争越来越强,那么可以换个角度进行设计,如将文化性的东西带入日常生活中去,展现日本安静细腻的文化力量,如整洁的床单,清洁的玄关,那么设计的美感便在这种日常生活点滴中得以昭显,我觉得这即是原研哉强调的设计的本质,对所有的一切进行着基于“此物”的“改良”的设计,使之更蕴含文化的美感并更贴合人的需要,即所谓“精神”的设计;并且,设计不仅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它还可以引领生活,导向生活,用设计来引领价值观的改变,如设计一直以“舒展”为价值观来看待事物,但在新产品中成长起来的人,似乎那些留有褶皱的东西反而有着历史沉淀性更有魅力,与“褶皱”一类的“消耗”、“磨损”,都是消极词语,但好的设计师可以引领,将“消耗”,“磨损”替换为“成熟”,引领“褶皱”从设计的消极价值观向积极价值观转变,同时进入并影响人们生活,甚至包括改变其生活态度,从拒绝褶皱到欣赏褶皱的美感,换句话说,生活的一切,都可以被设计影响,被设计引领,都可以被设计。 二、阿部的创造理念而阿部,设计理念还是以创造为主。不管看她在173页说的新颖肥皂泡设计,或是175页所说的将旧材料变成修墙壁的花砖时,感觉到她想表达的是:不管是将想象变为实物,还是旧物新用,她的设计理念都基于一个创造或者重塑的主题,并不是像原研哉那样,基于“此物”而进行改进,再且,由于是创造或重塑,那么考虑到的将为形、色、质的排列,而非原研哉理念中质、形、色的排列。从这样的思考方式中,似乎可以窥见,为何欧洲设计的色彩和形状总是别出一格,而日本的设计中总是以贴近人心的温暖细腻的感觉取胜。 三、对原因的一点小揣摩我想,原研哉和阿部设计理念的不同,正是象征了日欧两地域设计的特点吧,此特点形成我觉得应来源于历史与民族特征。历史上,欧洲贵族多,从北欧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最先兴起,古典主义浓重,同时欧洲人即乐于享受又热衷开拓的性格来说,古典与创新则是两个最佳的选择,其中间并无他物;而日本,正如阿部所说,“在日本,排在“低价现代家具”后的是“高级现代家具” ”P210,日本本无欧洲那么久的文化历史积淀,但是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便快速发展,二战后更是经济发展迅速,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的同时,现代主义极高地渗入日本民众生活,同时,日本本身岛国小资源缺乏和国民性格中的谨小慎微和认真的特质,更使得民众注重对质的追求。 总之,阿部和原研哉的不同的设计理念,更可看作是上下连贯之事,“上”即创作,“下”是改进,物品便是这样传承的。而在如今的物化社会中,似乎原研哉的理念更适合这时代发展,因为对比创造新世界,改进并享受现在的生活更值得我们选择。

篇6:好运设计读后感

看完这篇《好运设计》,我不禁想提这样一个问题:此作的基调究竟是欢乐还是忧伤?或许有人会说是欢乐,因为整篇散文文笔幽默,详尽地描摹着一个美好的有关理想人生的白日梦;尽管其中不无调侃,但也绝谈不上讽刺,反而能在一种逗乐中让人若有所悟,会心一笑。或许也有人会说是忧伤,因为一个白日梦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人生的缺憾,这种缺憾越是以一种相反的形态表现出来,缺憾本身就越能让人在蓦然间体会到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尽管作者在文章的结尾于否定这个白日梦的同时,正面提出了另一个考察人生价值的指标――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倒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圆其说,犹如一块刻意掩饰伤口的创可贴。

以上两种看法究竟何种准确呢?我以为都准确。也正因为如此,这篇散文的基调究竟是欢乐还是忧伤便成为一桩说不清的事情。“说不清”并非一件坏事,它是真实的人生。而所谓纯文学和流行文学的主要不同也就在这里显现出来了。流行文学作为一种“样式文学”,将人生的感受在强化中简化,以满足读者对某种特定情绪的消费需要:悲情的文字就是为了赚人眼泪,喜剧的情节就是为了逗人一笑。而纯文学又“纯”在何处呢?纯就纯在它是对真实人生的纯粹的自我呈现,它不是刻意的“秀”,它最真实也最自然。

这篇散文其实是有关生命苦难的叙说。但是作者并没有如许多或励志或煽情的文章那样写下许多睿智的格言、表明某种强烈的态度、记下一些刻骨铭心的事件。作者仿佛是在自言自语,自己给自己解闷,自己开导自己。人生的大幕就是在这样的随意自然中不经意地被拉开了一角。

在真实的人生中,欢乐与忧伤总是如影随形,它们难以分割地扭结在一起。人生得闲,如作者那般天马行空地沉醉于白日梦中,设计自己理想的人生,并于其中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种种境遇的看法,品评世事,不亦快哉!但是这种欢乐纯粹吗?它的背后有没有苦涩和无奈?当我们看到“一个人长大了若不能怀恋自己的童年,当是莫大的缺憾。你应该有一大群来自不同家庭的男孩儿和女孩儿做你的朋友,跟他们一块认真地吵架翻脸,然后一块哭着和好如初”这样的文字时,我们不禁要揣测作者自己是否享受过这样理想的童年,而这揣测本身不正带着挥之不去的沉重吗?这沉重难道不是同样隐藏在作者展示的力量背后吗?然而我们又无法因为此而否定作者力图超越自身痛苦的努力,无法因此而否定作者对“好运”的毅然排斥、对“过程”的肯定推崇,尽管这种排斥和推崇背后有着同样如影随形的无奈――一个真正得到幸福的人,似乎从来不会去认真考虑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就好比一个失败的人才会不停地琢磨究竟怎样才算成功。

生命的苦难不在于某个具体的遭遇,而在于它使人形成了一种苦苦追寻、不断追问的生命姿态。在这种生命姿态中,轻松与调侃是短暂的,力量和勇气总是在一个巨大的阴影背景下展开,人们总是欲言又止、欲罢不能、欲抑先扬、欲哭先唱!因此我看着这篇散文,很想流眼泪――不是单纯的伤感的眼泪,而是一种体会着“这就是我们一言难尽的人生”的眼泪!

篇7:好运设计读后感

看完这篇《好运设计》,我不禁想提这样一个问题:此作的基调究竟是欢乐还是忧伤?或许有人会说是欢乐,因为整篇散文文笔幽默,详尽地描摹着一个美好的有关理想人生的白日梦;尽管其中不无调侃,但也绝谈不上讽刺,反而能在一种逗乐中让人若有所悟,会心一笑。或许也有人会说是忧伤,因为一个白日梦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人生的缺憾,这种缺憾越是以一种相反的形态表现出来,缺憾本身就越能让人在蓦然间体会到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尽管作者在文章的结尾于否定这个白日梦的同时,正面提出了另一个考察人生价值的指标――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倒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圆其说,犹如一块刻意掩饰伤口的创可贴。

以上两种看法究竟何种准确呢?我以为都准确。也正因为如此,这篇散文的基调究竟是欢乐还是忧伤便成为一桩说不清的事情。“说不清”并非一件坏事,它是真实的人生。而所谓纯文学和流行文学的主要不同也就在这里显现出来了。流行文学作为一种“样式文学”,将人生的感受在强化中简化,以满足读者对某种特定情绪的消费需要:悲情的文字就是为了赚人眼泪,喜剧的情节就是为了逗人一笑。而纯文学又“纯”在何处呢?纯就纯在它是对真实人生的纯粹的自我呈现,它不是刻意的“秀”,它最真实也最自然。

篇8: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当我们使用一个产品时,有些用起来很顺手,有些用起来却常常会出错,甚至看到一件产品时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我爸爸对家里的全自动洗衣机就是如此),不论这件产品是否是“最先进”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涉及到设计心理学探讨的范围了。

作者诺曼博士在《设计心理学》中以使用者的角度来思考设计的原则,提醒消费者购买的物品要方便好用,易于理解。希望设计师在注重设计美感的同时,不要忽略设计的一些必要因素,因为对于产品设计来说,安全好用永远是竞争的关键。

诺曼博士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挫折和危险,帮我们找到了这些问题的关键,即产品设计忽略了使用者在一定情境中的真实需求,甚至违背了认知学原理。

设计心理学几乎在你接触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应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

比如当我们看到剪刀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明白如何使用一把剪刀。但有时候我们到一家高档宾馆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进门,虽然大门看起来很高档大气。

一辆豪华大巴车司机面前有一百多个按钮,但对于司机来说并不不是一件难事,因为这个设计符合了一一匹配原则。但当我们面对一台复印机上的那几个按钮时竟然一头雾水。

当我们用手机拨打了个号码,然后将听筒附在耳边,我们会听到“嘟~嘟~嘟”的声音,表示已经拨出等待对方接听。如果没有几声“嘟~嘟~嘟”的声音我们就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打出去了。这是应用了信息反馈的原则。

钥匙、U盘被设计成为只能有一种方式插进锁孔或USB接口,这正是设计者考虑到我们可能会犯错,并提前堵上了这种错误的可能性。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则。

……

这本书很有趣,我把它当作科学小品来读,在书中看作者跑遍世界各地寻找的各样设计。

对于这本书我用了略读的方式,粗粗地浏览了一遍,有些地方是跳着读的。

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帮助呢?

对于一个跟设计几乎毫不沾边的传道人读这样一本书有什么用呢?除了构架讲章之外,设计跟我已经毫不沾边了。但它至少打开了我的思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世界,照亮了我思维中的一个盲点。

如果非要问它带给我什么帮助?我只能说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一定有用。

几年前读过一本关于青少年心理学的书,其中有讲到一个原则:一个顽皮经常做恶作剧的小孩,大多是因为缺乏被关爱,他们搞怪的潜意识是引起注意。事实上这个观点不仅仅实用于小孩子,同样也适用于大人。这个观点在禾场上帮我了很大的忙。

这本书也不妨成为“消遣”的乐趣。

篇9: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我当然不敢说《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晦涩的书,因为人人都说它太经典了,但是不知是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还是耐心的缺乏,我几乎可以说是很痛苦地读完了这本设计界的经典大作,然后,一头雾水。

读完这本书扔在一边,下楼的时候,现实却让我不得不又想起了这本书,因为我遇到了一扇每天都必须面对的,难以开启的“诺曼门”,一扇把开关设计在很远的墙上的玻璃门,它的开关与2个电灯开关并列,样子也同电灯开关一样,按了它以后,必须立即跑向玻璃门,并向外推开它,否则5秒钟后它会自动闭合,门上的把手是竖立的,诺曼说,这样的把手通常是用来拉,而不是用来推的。

像诺曼那本书一样经典的很多交互设计大作一样,比如《about face》,我觉得中文翻译的很不好,事情本应像书的思想那样,对用户有个仔细周密的论证和认识,读者的环境有所了解,而不是把本来很精密的思想,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2个名人的书腰,也弄得好像出版社的代言人一样。

不过当我们穿过出版社和翻译者给我们营造的迷雾,《设计心理学》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思想,也就像那海边弥漫雾气中的灯塔,给人温暖和信心。通读全书,个人感觉作者并非在讨论某一个问题和某一个设计的秘诀和方法,而是传递一种希望透过表象,直达用户内在需求的关怀,那就是抓住本质,抓住用户需求和事实发展的最本源。也许大师的思想是相通的,这种对人性的关怀与顺从,对自然和事物的理解和宽容,在畏研吾的《负建筑》里也有类似的阐述,不同的是,畏研吾尊重的现实更多的是自然和环境,他认为人性顺服于自然的规律,也就顺服了自己的本性,而诺曼更注重人需求的重要性,必须改变“错误”的事实,顺从人的惯性,甚至是惰性,

当然这里没有对错,东西方不同的人文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等因数使之成为2种不同的真理。

现代的设计面对的是残酷的市场法则,满足用户的需求、尊重用户的习惯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未经正确设计的事物,满足用户的表面需求,却永远失去了更多的潜在用户,甚至到头来连最初的用户也自然地“背叛”了它。诺曼举了个例子,就是那个有电话、电视、闹钟等等功能的`一个电器,按照今天的理解,就是一个带xxx功能的xxx,首先重要 的是后面那个定语,而不是之前的附属功能,如果把用户的一切附属需求都一个不漏的摆出来、按上去,那是一件舍本逐末的事情,结果自然是造就一个机器怪兽,吓得连最初提出需求的用户也不敢照面。为什么当黑莓和诺基亚推出“全键盘”手机的时候,apple却敢推出没有键盘的iphone呢?道理也同上面是一样的。

说到诺基亚,想起了它的“科技以人为本”,豆瓣上有更高明的变种“科技以懒人为本”。

我曾经也畅想过诺基亚和apple同时推出洗衣机,然后“think deffrent”的apple决不会让你想得更多,只会让你做的更少,然而诺基亚牌洗衣机会给你25种自由的选择,以及用来控制更多功能的10多个按钮,

篇10:《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

读书 | 设计心理学:打动人心的设计

亲爱的爷爷

大年初一,新年快乐!也祝所有爷爷奶奶读书会的读者新年快乐!

最近看的一本书名叫《设计心理学》,出自唐纳德·A·诺曼之手,他是一名认知心理学家,也是认知学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他的著作主要涉足心理学和计算机两大领域。因此《设计心理学》丛书更倾向从工业设计、人机交互的角度谈设计的心理。

年前回家之前读了《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其中谈到人为操作失误的原因绝大部分来自于设计师的错误,而非人为故意的操作。很多时候,人们追溯事故发生的原因总是很轻易地将其归结为“人的失误”,似乎这样就找到了责任承担人,于是便高枕无忧;但是实际上往更深层次的原因思考,产品的设计本身是否存在漏洞?明知员工在枯燥无味地工作,工业产品的设计却仍需要员工维持远超普通水平的警醒程度,还要在故障发生时操作平时几乎不会用到的复杂事故防护启动装置。这是产品设计的漏洞,而非简单的“操作失误”。诺曼提到,工业事故的发生就好像一个多层漏斗,只有当每一层都有漏洞,事故才会发生;因此,产品的设计则应合理并尽量地避免漏洞。

回家后读的《设计心理学(3)》谈论的是情感化设计,个人认为情感化并不能凸显其设计基础,反而夹带了一种“情绪化”的表意。如果你评论一个人情绪化,你可能是在批评他不够理性;然而这本书却告诉你emotion却是合理的存在,情感化的设计甚至能促进产品的实用性。诺曼提出情感化设计应当遵从三个水平:

1. 本能水平的设计——外形;

2. 行为水平的设计——使用的乐趣和效率;

3. 反思水平的设计——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

当你去购物的时候,你可能更关注长得“好看”的商品;而这件商品如果不好用(没有实用性),以及用起来没有乐趣,你也不会选择。文中提到一个蛋糕粉的例子:厂家设计出一款混合好的面粉和鸡蛋的产品,帮助主妇们做蛋糕,却没有多少人买,原因是主妇们觉得从中无法获取做蛋糕的乐趣和自豪感。也就是说:外形所能带来的乐趣是否能延伸到行为水平,在于该产品是否能有效完成任务,是否有乐趣或其他重要的情感要素。反思水平则与意义相关,属于更高的水平。旅游地的纪念品常常没有设计感,只是单纯的建筑复制品,但是它带着人们对旅游地的一种怀恋和情感意义。

产品形态、产品操作、产品意义共同组成了打动人心的产品设计三要素。互联网与技术浪潮席卷全球,什么SaaS、PaaS,没有用心耕耘,最后总会沦为尘封的压箱底之作。新年期待并希望用心耕耘的人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用心,世人的生活也能越来越美好。

虔诚地过好这一年。

不是本命年的本命年心雨奶奶 敬上

人物简介:唐纳德·诺曼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尼尔森·诺曼集团的联合创办人和灵魂人物,苹果公司先进技术组的副总裁。于1957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59 年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学士硕士学位。他的兴趣是计算机,但他发现计算机用于研究人类比用于研究机器更为有用,从而促使他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1962 年获数学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的 4 年在哈佛大学成为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和讲师。1966 年成为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的心理学教授,1974-1978 年间担任该校心理系主任,1988-1993 年建立了认知科学系并任教授及主任,1993 年成为该校荣誉退休教授。

篇11:《好运设计》读后感

《好运设计》读后感

前几天看是铁生的作品集,在“生与死”中感悟生命时,忽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题目--好运设计,眼前一亮的同时,也纳闷了:“难道史铁生也希望自己只有好运,没有厄运吗?”看后了之后才明白,不是这样的。   作者给第二人称“你”设计了一帆风顺的人生,包括出身、童年、青年时期,甚至恋爱史,一直都是那么顺,好运连连的。“你”是个天才,“你”成绩优秀,“你”运动细胞又强,“你”的爱情很顺利,是很完美。但我读着读着却开始觉得别扭了,我开始怀疑,这是可能的吗?这真是我们想要的吗?   紧接着,作者提出了我想到的问题,并说,要添点痛苦才好。于是,“你”的人生才变得正常起来,才可以在痛苦中感受到健康的美好,感觉到幸福的存在。但是,痛苦又不能只有一次,否则当痛苦被战胜后,你有一帆风顺,生民又开始变得淡然无味了,也就又“陷入了绝境”。“你没处可退也没处可逃。情况就是这样。现在我们只占着一项便宜,那就是死神还没驾到,我们还有时间想想对付绝境的办法,当然不是逃跑,当然你也跑不了。其它的办法,看看,还有没有。 过程。对,过程,只剩了过程。对付绝境的办法只剩它了。”“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苦尽甘来,对,这才是最为挂念的好运道。”“除非这样的痛苦与你同在,永远与你同在,你才能够永远欣赏到人类的步伐和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喊与歌唱,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我知道,我的生命中走势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我要坦然面对,我不能轻易感到苦恼,不能轻易困在“为什么我会这么倒霉”的想法中,我要鼓励自己,我一定能战胜它,我一定能在挫折之后收获许多。苦尽甘来,当天的时候想起苦的过去,也会感谢上天的吧,感谢它让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那战胜挫折,坚定信心的.过程,其实也是可以很幸福的。当以后遭遇痛苦时,我也能告诉自己,这是必须要经历的,这样才会懂得珍惜已有的幸福。   对于文中的段落,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设计的童年时的片段。在作者的笔下,“你”应有一群的伙伴,有时认真吵架并认真翻脸,然后哭着和好。“你们”可以偷溜出来去冒险,然后在很晚时安全回来,让父母转忧为喜,且不会责骂“你们”。“你们”可以在家中疯玩,打碎了什么也不要紧。“你”应拥有享受到纯粹的友谊,感受到圣洁的忧伤的机会。“那才是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 一个幸运的孩子理应意过一点小祸,而且理应遇到过一些困难,遇到过一两个骗子、一两个坏人、一两个蠢货和一两个不会发愁而很会说话的人。”“一个人长大了若不能怀恋自己童年的痴拙,若不能默然长思或仍耿耿于怀孩提时光的往事,当是莫大的缺憾。”   对于我的童年,我竟已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幼儿园时确实有几个常常在一起玩的好伙伴,家门前的那条小巷里常留下我们的足迹与笑声,有时是玩弹珠,有时是追赶,有时是过家家。如今我还会碰到同样长大了的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和我一样记得那些快乐的时光。只是我,每次想起他们时,会觉得很感动,很幸福。 也许真的会有来世,那么我不想求自己多些好运,我只是想求,让自己在来世,能成为爸爸妈妈来世的“妈妈”,我会努力让他们过得快乐。过得幸福。我只想求来世如此,如果真的有来世。我相信那就是我的好运。     王李里    写于11月20日

篇12:《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花一个多星期空余时间读完这本书 书中内容并非想象中那么易于理解 部分理论不适用于国内的设计环境   童鞋们可能很难完全将这些优秀的设计理念,贯彻至手头的设计工作中 但这的确是一本值得读,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很有必要读的好书 从事视觉设计的童鞋也大可翻一翻,开阔下设计思路 摘录书中部分启发性的理论 ――   归罪习惯――人习惯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于性格。人在找失败原因时,拥有信息太少,有些信息或许还是错的,结果抱怨或嘉奖几乎脱离实际。   人类思考和解释的本质――人倾向于只要能加以解释就满意。但人的解释建立在与过去经验类比的基础上,那经验不一定能应用到目前的情况中。遇到奇怪或令人费解的事情时,人一旦找到某种解释,不管是对是错,都会感到满足。   行动的结构――目标、对外部世界采取的行动、外部世界本身,以及查看行动在外部世界中所造成的后果。(行动本身包括:去做什么和检查这样做的结果。可称之为“执行”和“评估”)现实生活中,想要采取行动,还需将目标转化成明确的行动步骤,即“意图”   人类习惯对事物加以解释,这就形成了针对事物作用方式,事件发生过程和人类行为方式的概念模式,即心理模式。其有助于人理解自己的经历,预测行为结果,应对出乎意料的情况。拥有什么样的心理模式取决于知识结构,不论这些知识是真实的还是想象中的。不论做什么事,人们都习惯建立心理模式,这就是为什么设计人员应该向用户提供正确的模式的原因。设计人员若没有提供,用户就有可能自己编出一套不恰当的心理模式。   人的行动包括七个阶段――确定目标;确定意图;明确行动内容;执行;感知外部世界状况;解释外部世界状况;评估行动结果。人并不总是思维慎密、讲究逻辑和道理的。目标通常不完善,或者模糊。采取的行动有时只是对外界事件做出的反应。遇到合适的机会时,人才会为某种目标而行动。只有当事情非常重要时,才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   信息储存于外部世界(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与外界信息相结合,影响着我们的行为);须具备高度精确的知识;存在自然限制条件;存在文化上的限制条件(由于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条件,减少了可选择的方案,降低了需要储存在记忆中的知识量)   记忆的类别――记忆任意性信息;记忆相关联的信息;通过理解进行记忆。识记材料如果有意义,符合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我们就可对其进行理解、解释和整合。一些规则和限制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将那些表面上杂乱无章、毫无关联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限制因素――物理结构、语意、文化和逻辑,他们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中出现,足以用来明晰正确的操作方法   有意识思维受到短时记忆的强烈制约,一次只能处理五六个信息条目。有意识记忆一次不可能储存15个毫无关联的.条目,但若把这15个条目加以组织,形成某种结构,就可以进入有意识记忆中。人利用这种对信息进行重组的能力,借助理解和解释,克服了工作记忆容量小的问题,使储存在有意识记忆中的信息量激增。   有时人会注意或担心很多事情,到头来却发现这些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有时人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当情况出现明显异常时,人却给出一些无关痛痒的解释。如果遇到的新情况与过去的经历非常相似,人就会把原本罕见的事情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事。人对某件事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别。   强迫性功能是一种外力限制因素,用户如果不执行某一项操作,就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   很多好的设计都是在试制过程中逐步产生的:通过试用,发现设计中的问题,然后进行改进 ―― 这有点像在黑暗中爬山,也叫自然设计   人能够感知自己的有意识思维和信念,但却无法感知到自己的下意识思维   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对其他事情的注意力就会减弱,称为“选择性注意”。当人遇到问题时,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这个问题上,而把其他事情排除在注意力之外,这些其他事情可能是非常危险的,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到这种现象   标准化实际上属于另一种类型的文化限制因素。例如,由于汽车的标准化,在你学会开一辆车以后,你就有理由相信自己不管到世界的哪个角落,开什么样的车,都不会有问题。  

篇13:《设计密码》读后感

《设计密码》读后感

感冒不好受,躺在床上没事,发现床边大哥的《设计密码》,随手翻阅,但当涉略。

这本书脉络很清晰,围绕十个问题展开,内容也很充实,很受启发。

以下是十个问题:

1,设计的本质?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所以,一切脱离了目的的华丽创新,都等于零。有目的,大家都懂,但很多时候,要么我们根本没搞清我们的目的目标就去瞎忙活,比如大学里参加的各种活动,要么中途偏离了原来的目的,特别是干一件长期的事,或是两人争吵时。

2,设计的价值?就像有些画几块钱一幅,有些话价值连城。设计的价值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第二个层次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第三个层次是掩饰利润,就像月饼;第四个层次是创造品牌,就像LV包。

3,谁能帮你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核心是客户。还有六匹马分别是:你的老板,公司,团队,信心,家庭,老师。

4,如何收集有价值的资料(情报)?去竞争对手那里上班,而不是市场调查。并且创意不是想出来的,是寻找出来的。

5,如何评价创意?市场!此时作者的眼光是不客观的了。

6,如何开始设计师的职业生涯?日后的成功50%取决于事业开始时迈出的第一步!没有眼界的设计师,是不可能成为好的设计师。服务高端客户,否则你就会无休止地加班熬夜,做的还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为一些芝麻大的小事情比如字体、颜色、图片而反复修改。

7,如何成为一名功成名就的设计家?第一,练就你的好手艺。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工作,让他们尽量完美;第二,做到与众不同,要让自己看起来就像个成功者,找到你在行业的偶像,然后观察他,模仿他。第三,建立你的'社会关系,珍惜你的每一顿晚餐。

8,为什么要成为社交家?成熟的设计师需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公共关系。设计师是靠名声创造价值,而不是产量。

9,经营设计的原则?设计是创意产业,最根本的生产力不是资本,而是人才。留住人才,要做到:不贪婪。不是所有的订单都得接。不吝啬,不要霸占属于设计师的荣誉权和署名权。不自大,要学会依赖你的设计师伙伴,做我们擅长的工作,不去为自己不熟悉的机会浪费力量。

10,设计师对于经营致命的问题:自以为是,自我张扬,但企业讲求的是团队;感性;不循规蹈距,大部分时候游戏规则是不容挑战的,应该在游戏规则里面寻找机会。

(中国大学网)

篇14: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必读的书籍,这一部书籍作者是唐纳德・A・诺曼,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技术系教授,尼尔森・诺曼集团的灵魂人物、联合创办人(该公司以“提升消费者感受的智囊团”着称),历任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认识科学系和心理学系教授、苹果公司先进技术小组副总裁,主要着作包括:《记忆和注意力》、《使我们变聪明的事物》、《隐形计算机》等。

诺曼的这本书主要从概念模型、预设用途、可视性、匹配、反馈提出了设计心理学观点。特别是举了很多设计的例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很多原本比较深奥的设计心理学知识,看了以后很有感触。

我们也许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眼前美观豪华的门却不知如何打开;颇具现代感的水龙头却把你弄得手忙脚乱;因为不会使用家里的组合音响而生出跟不上时代的挫折感……这些人前的尴尬、人后的沮丧,其实问题全然不在我们!全怪设计者考虑不周。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为找不到正确的使用方法而错误的怪罪自己,因为那不是我们的错。然而作为一个设计者必须全面的去考虑问题。

一个好的设计必须具备它的可视性,正确的操作部位必须显而易见,必须正确的传递给使用者信息。往往设计的失误会导致错误才发生。其实设计本身也是一种不断犯错误且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交流的过程。

一个好的设计还必须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操作意图与可能的操作行为之间的关系,操作行为与操作效果之间的关系,系统实际状态与用户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所感知的系统状态这两者间的关系所感知这两者间的关系,所感知到的系统状态与用户的需求、意图和期望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虽然没有完全透彻的去理解和领悟一些道理,但是深深的觉得中国的设计实在是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地方。

篇15: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何人可的《设计心理学》是我从大一下学期就买的一本书,本以为暑假可以读的,但因为自己偷懒,所以一直拖到了大二上学期才读,而何人可的《设计心理学》刚一开始读的时候确实很无聊,但迫于自己的信念,就一直读了下去。可后来我发现越往后写的越有意思。

21世纪是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世纪,在这一进程中,工业设计将起到关键的作用,综合化国际已成为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设计教育必须从亦可称为中心想以课题为中心转变,将涉及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全面提高设计的综合素质。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国际化,设计教育也必须面向国际化的竞争环境,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设计人才。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其主要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信息科学等,而这些学科又往往相互交叉,形成一个复杂的相关网络。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道“感觉”这个词,入“我对他的感觉不太好”,“我感觉完成这项任务挺困难的`”等等,这里的“感觉”的意思是“觉得”。而“知觉”这一词,如我们看到的红色,不是脱离具体事物的红色,而是红旗的红色,又或者红花、红衣、红车等的红色。所以感知觉不仅使人们感知客观规律事物的基础,也是人们接触设计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

设计还要针对消费者的心理。澳大利亚著名室内及产品设计师Josephlicciadi曾有过这样的论述:“艺术家总是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我,我,我,最后是你。设计师则是相反,你,你,你,然后是我。对于创作,艺术家始终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在满足这样的前提下,再进行艺术创作。因此,艺术家是感性的、自我的,而设计是理性的、开放的。”满足人的需要是设计的根本目的,而了解和发现需要是满足需要的前提。因此对于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在消费非活动中的一般心理活动过程。所以消费者心里的研究是设计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就开始讨论美学问题。柏拉图阐述了美是独立存在的观点。那么美是什么,什么才是美,这是人类一直是人类在探讨的问题,并逐步形成各种美学相关的学科,其中与设计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审美心理学。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有关于设计创作的独特方法,拓展出我们设计创作的思维,让我了解到什么才是好的设计,什么才是美的设计,什么设计让最大化的群众所接受,因此在设计这条道路上,我们还要为之做不懈的努力。

篇16:设计一书的读后感

关于设计一书的读后感

设计师工作的原点是观察。观察世界,观察人类,观察文化。

只要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有着认真的思考,那么即使是做行政或是商务工作的人,也会具有与时代同行的设计感受。而如果在社会和生活中适当发挥出这种感受,就会增添生活的设计感并形成高度的文化。

人就是有这种天性,在痛苦的时候,会想着或许明天一切就会好起来,而在幸福的时候又会隐隐不安于未来可能遭遇的不幸。

其中很多问题和想法,也常浮现在自己头脑里。读时觉得自己很被理解,时而又豁然开朗。生活体验与设计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羡慕。“设计师工作的原点是观察。”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读完一段一抬头,觉得眼睛似乎变亮了,耳朵也更灵了,感官放大,头脑也自由起来,好像事物若隐若现的关联马上就可以一一呈现在面前。而一处意外的关联往往会成就一个设计灵感。只是,这感觉转眼即逝了。

田中一光的独特经历自是很吸引人,从一个从小对电影戏剧抱有浓厚兴趣的他到日本战后平面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一路走来,在他的经历中我也能同时看到战后日本社会从贫困到丰衣足食,再到商品过剩包装,最后反思生活方式,产生在商品里追求合理的设计的诉求。过剩包装也就像是现在正在发展的中国,所以我也深受感发,今后的中国在设计上必然要经历反思着去设计.

作为一名设计师应当如何进行思考,以及如何谋求生存,钟老师也常说一定要拓展视野,未必钻的有多深,却什么都得拿的来,钱没了还能赚,青春可不等人呐,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坦率真诚,设计应该多接触古典与传统,那样可以把设计更好地结合文化,凡是都应该亲身体验,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大脑思考,时代走向,制造的`大潮流,总是在思考,在不断发展自己的想法,在扩大自己的视野,创意的不断变化是非常自然的,设计还应该多交流,交流是设计的中心,田中一光与奈良京都国内国外很多设计师都有交流来往包括一些其他行业都有交流。

田中一光有这样的观点:出国学习,什么都要一个人来做,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身体可以休息但头脑不可以休息,设计应该更加人性情趣,不应该禁欲造型。

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沐浴在阳光而把苦恼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要坚强而自信的奋斗到最后,然而作为一个人,当他面对朝阳向前进发的时候,能够温暖那可冰冷心灵的,或许只有那张草稿纸,而他最厌恶的,却也是那张纸。设计是纠结的,但是我们必须在纠结中,纠结出设计.。艰苦的修炼还需继续

生活中处处皆是设计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设计善于利用做什么事都要轻松快乐不应太刻意注重义务性的工作.

这是我完完整整读完的第一本书,我的大学生活不过只有一年多了,时间越来越宝贵,大概以后只有假期才有时间看书写读后感了。不过如果能抽出时间,我一定继续读书的。因为我相信如果说读书就是思维和想象的旅行,那么写作即是其中提炼出来的思考.

篇17: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七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执教  永定县湖坑中心小学 江剑锷

【习作要求】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对比范文与习作,以合作交流方式,总结写好读后感的要求,把握基本写作结构,提高根据文章主题,结合典型事例,表达个人感受的能力。

2、以交流评改方式,学习评价读后感,并由此提升写好读后感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3、学生根据已学课文,自行筛选材料,确定文章详略,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阅读习作要求,了解写作目的

1、学习、讨论本单元写读后感的要求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 “感”是重点。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有哪些收获?

“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真切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书中内容的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出来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感触和评论。

二、阅读《愤怒与惋惜――读《/SPAN>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1、自行阅读材料,初步认知写法

2、分组,互相讨论

3、写读后感的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4、写好读后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有读无感。“读后感”,就是不但写出自己所阅读的内容,还要把自己从阅读中所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②读感分离。阅读了什么,由此产生了什么感受。()“感”的内容与所阅读的内容要紧密结合。

③重读轻感。写读后感,重点应该放在“感”上,而“读”只是“感”的一个诱因或者说是酵母。只有这个“诱因”或“酵母”与读者的思想、情感、体验、经历或者想象等发生共鸣的时候,才能产生感受,否则,“读书”只能说是看文字。

5、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是:引――议――联――结

“引”,就是要从原文中引述材料,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

“议”,就是要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

“联”就是联系,一是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二是要针对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生活,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结”就是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重申自己的'观点,要求简洁有力。

三、指导习作,写好读后感

1、抓准“感点”,有感而发

“感点”是我们阅读文章时感受最深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感点”应与原文主旨相符,但是我们也可以从所阅读文章中找出重点句子谈感受。每当读完一篇文章、一个章节或一本书时,就要合上书本认真想一想,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是明白了一个道理还是被书中人物的品质、精神所感动、或者是作者的写法给你写作上的启示?如果你没有一点感受,那么就应该是没有读进去或者没读明白,不妨再读一遍,直至有感受为止。也许你的感受有多方面,可以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阐述,也可以列条目逐一介绍。

2、略写文章内容

写读后感,不要花大量的笔墨写你读到的内容,只把与你读书感受相关的内容概括写出来就行了,其它一概不要。

3、详写读书感受

写读书感受时可以直接描述,还可以通过联想的方法来表达。也就是读着文章的内容,可以联想到名言警句、自己的经历、名人故事、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或者从媒体上看到的有关报道等等,这些都属于读书感受。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联想一定要根植与“阅读”,否则联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巧用表达

读后感的表达方法有可“先读后感”“边读边感”. 无论怎样写“读”与“感”, 最后也应当回到原作品上,以照应开头。

四、习作展评,师生评改

1、选取二篇有代表性的读后感进行展示。

2、师评改,交给方法。

3、学习方法,自己修改习作。

篇18:《设计中的设计》 读后感

《设计中的设计》 读后感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原研哉   “轻轻地将手肘撑在桌子上,托着脸来看这个世界,眼前的一切似乎也会随之有所不同。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与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只要能够下意识的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   当你因为读完这本观念设计书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设计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对设计的认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迈进了一步。”   这是作者――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先生写在开篇自序中的一段话。也正是这句话让我产生了第一个疑问:     这本书要告诉我什么?   什么是设计?这个我再熟悉不过的问题,在读完短短几百字的自序后,突然变得陌生,陌生到好像从未思考过的问题!    现在我明白了,这就如同逐梦的人,可能由于走的远了,追的乏了,一颗坚定顽强的心在饱经现实的打压、诱惑后,虽然依旧在奔跑,但早已忘记了最初的'梦想,舍弃了精髓,徒有其表罢了。   原研哉终其一生都在思考,设计到底是什么。这位日本顶级设计师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生活的变迁和世界的变化。和我们不同的是,他在面对各种变化的时候,喜欢把所有复杂的、繁乱的、色彩缤纷的东西划归到一个永恒的起点来重新审视。 再设计追求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遭的设计,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讨设计的本质和内涵。从无到有自然是一种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原研哉认为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与洞察能力”。这句话或可代表作者的“设计观”,原研哉对设计的认知中心,一切都是以“建筑”为核心而生发出去的,作者曾说过:“建筑是综合一切的最高水平……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纺织品设计等只不过被看成被建筑统一前的低水平的、被切割成片的小房间而已”。  

篇19:设计模式解析读后感

设计模式解析读后感

2010年05月01日 今天终于看完了《设计模式解析》,虽然对有些模式理解还很浅薄,还不能灵活的运用这些模式,重要的是我以后要时刻注意用模式的思维来看待问题,观察角度更高了。不用死记硬背图表和定义,关键唤醒种思维的角度和意识。 看完这本书后,才意识到以前编程的时候对有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实在是太不入流了。以前有时候没有考虑什么冗余,膨胀什么的,只要能实现功能就好。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实现功能万岁。以后一定多多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更简洁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层次吧。 书中对于面向对象原则总结挺精辟的: 如下: 1.对象是具有明确定义的责任的事务 2.对象对自己负责 3.封装指的是任何形式的隐藏。数据隐藏,实现隐藏,类隐藏,设计隐藏,实例化隐藏 4.使用共性和可变性分析抽象行为和数据的变化 5.按接口设计 6.将继承看成一种将变化概念化的方法,而不是创建已有对象的特殊情形。 7.将变化放入一个类中,并与该类中的其他变化解耦 8.力求松耦合 9.力求低内聚 10.将使用一个对象的代码与创建该对象的代码分离。 11.在应用“一次且进一次” 书中作者发明的分析矩阵的方法好像很实用的。

设计读后感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写教案

「转」人月神话读后感3

教学读后感

看读后感

生命的教学教案设计

视觉化思维的餐巾纸读后感

《读一读,写一写》的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

读后感设计
《读后感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读后感设计(集锦19篇)】相关文章:

关于城市的读后感2023-09-27

《习作七》教学设计2023-04-12

《生命生命》课堂教案设计2022-05-06

photoshop从入门到精通读后感心得1000字2023-09-29

非常爸爸读后感600字2022-05-07

微信思维读后感2023-08-05

教学设计总结2023-11-11

《生命,生命》教案设计2024-04-12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作文350字2022-09-22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350字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