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为你分享13篇“《算术课》读后感350字”,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小学算术课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能够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通过操作、表达,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并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对自己合适的、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及各种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 出示数字、读数。
3. 按顺序填数。( ) 3 ( ) 5
(二)探究新知
1. 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学生表演: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视频:加法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生1:我看到了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是3名同学。
生2:我看到了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了一块,是3只纸鹤。
……
(3)师: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和起来)。
(4)请同学两人一组,完整地叙述这幅图的意思。
2. 学习加法算式。
(1) 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师: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原来的1只纸鹤写在加号的.前面,又来的2只纸鹤写在加号的后面。
(4) 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5)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6)读加法算式。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7)想一想:1、2、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呀?
3. 发散联想。
(1)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他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生1:我有2枝铅笔,妈妈又给我买来1枝,现在我有3枝铅笔。
生2:我们组有1名女生,2名男生,一共有3名同学。
生3:我有1个苹果和2个梨,一共有3个水果。
……
(2) (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可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4.进一步巩固加法,并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
(1)看图说说图的意思。动画:小鸟吃米
生:原来有3只小鸟,又飞来1只,一共有4只小鸟。
(2)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生:用加法计算,因为是把3只小鸟这一部分和又跑来的1只这一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3+1=4。
(3)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你是怎样计算3+1=4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生2:我用组成想的:因为3和1组成4,所以3+1=4。
……
组织学生评价,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出3+1=4?
(三)巩固练习
1. 动手操作,体验加法的含义。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答案:4+1 1+4 3+2 2+3 1+3 3+1 ……
2. 填一填。
答案:5;4;4;5。
3. 照样子画一画,再写出得数。
答案:
3+2=5 1+4=5 3+1=4
○○○ ○○ ○ ○○○○ ○○○ ○
4. 你能帮小鸡找到自己的家吗?
5. 试一试。
答案:3;4;3。
(四)全课总结
1.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今天学习的内容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2. 发散想象: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可以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3.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篇2:《算术课》读后感350字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懒惰、任性、傲慢、贪吃、不爱上课的国王,就是因为他这一身坏毛病,臣民们给他安排了种种课程。“今天”的第一节课是算术课,国王把铅笔折断了,我读到这里想,这国王也太犯小聪明了,以为这样就上不了课,还好老师自有办法。最后,国王又用了种种办法逃课,但都没有逃成功。
我想,这个国王真的.是懒惰、任性、傲慢、贪吃、不爱上课的超级不配当国王的国王,我觉得这国王也真“没心没肺”了,他的臣民为了帮助他,才给他安排了课程,他却不但不感谢臣民,还想方设法逃课,不过幸好老师有办法,一次又一次识破了国王的“诡计”。
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为了你好,而让你多做一些事,你一定要好心答应,还要感谢别人,你不能谢绝别人(除有急事,不能答应外),因为别人是好心好意让你更好一些的。
篇3:《算术课》读后感1000字
在《流浪游戏最好玩》这本书里,有非常多的故事,我就给大家讲《算术课》这个故事的一个片段吧。
《算术课》
现在讲国王的故事。
这是位任性、懒惰、傲慢、贪吃的国王。因为是这样的国王,所以大臣就给他做出了各种规定。
早晨七点,必须起床;晚上九点,必须睡觉。这期间的时间表,安排的紧紧的。
早晨九点,学习时间开始。今天是算术。
国王最不爱学习。
“有什么办法不学习呀?”
“干脆逃学!”国王想。想着想着,准能想出好办法。
“对,这么一来,就学习不成啦!”
他把铅笔芯全给折断了。
算术老师来了。
“好,做做上次的复习。简单的加法题。做一做吧!”
国王说:
“铅笔芯断啦,不考试啦。”
可是,老师说:
“那可不行。给拿新的来吧。”
拿来满满一盒子铅笔。
国王失望了。
于是,这一回,趁老师没看见,把橡皮装进兜里:
“没有橡皮,不能考试啊。”
可是,老师说:
“那可不行。给拿新的'来吧。”
拿来满满一盒子橡皮。
国王失望了。
于是,这一回,忽然捂住肚子:
“啊,肚子疼啊,肚子疼啊!我肚子疼,不考试啦。”
可是,老师说:
“那可不行。叫医生来吧。”
医生来了。诊断的结果,哪儿也没有毛病。国王老是说谎。
医生为了教训国王,说:
“给打针吧!”
国王最不喜欢打针,比不喜欢算术还不喜欢。他马上哆嗦起来,说:
“我肚子好啦!真奇怪,嗯,肚子好了,可肚子又饿了。真奇怪。”
接着说:
“我肚子饿了,不能考试。”
老师说:
“规定十点钟才吃点心。请忍耐到上完数学课吧。”
“不,忍耐不了!肚子饿了,眼睛就发花。眼睛要发花,考试就得0分。这也行吗?”
没有办法。
点心端来了。软煎蛋卷。火腿面包、带馅面包、雪糕、冰激凌、咖喱饭、还有中国汤面,都给端来了。
“好,请。”
国王为难了。刚刚吃过早饭,不想再吃。可要不吃,就还得学习。老师说:
“怎么啦?要是不想吃,就请考试。”
国王没办法,只好吃了一点软煎蛋卷。这是喜欢吃鸡蛋的国王。不过,刚才净吃煎鸡蛋了,鸡蛋也不好吃。
于是,他说:
“厨师这家伙!准是往蛋卷里放进了胀肚子的药啦。就吃这么一点,肚子就鼓鼓的。我困啦。”
接着说:
“我困啦,不能考试。”
老师说:
“午睡规定在两点钟。请忍耐到那个时候吧。”
“不,忍耐不了!直打瞌睡,考试就得0分。这也行吗?”
没有办法。
国王被装进被窝。
“好,请休息吧。”
国王为难了。刚刚才起床,不想睡。可要不睡,就得学习。老师说:
“怎么啦?要是睡不着,就请考试。”
国王没办法,闭着眼睛装睡,但是,睡不着。于是,他说:
“给搞点什么音乐吧。听着音乐就能睡。”
老师愣了,说:
“那么,把乐队叫来吧。奏起乐来,准能睡得着。”
“啊,嗯。”
老师叫来乐队,排在国王床前。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号、长喇叭、萨克斯管,还有鼓,都排好了。老师说:
“好,给演奏《非洲动物节》吧。”
开始了。勇猛的音乐。不,是吵闹的猛烈的曲调……
这个故事告诉我,不学知识是不行的,长大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书中的国王为什么不能喜欢上学习呢?
篇4: 读后感格式
【学习总结(1)】
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指的是在读过一篇文章、一段话或者是一本书之后,把自我的感悟、体会和启迪写成的文章。那么,读后感的格式和写法到底是怎样的?下方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读后感的格式及写法,欢迎阅读。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资料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能够用《×××读后感》,也能够用《读×××有感》。
二、要选取自我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我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我的感想加以提炼,选取自我感受最深的去写。你能够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能够抓住文中自我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我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资料。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能够联系个人实际,也能够联系社会实际,能够是历史教训,也能够是当前形势,能够是童年生活,也能够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务必说理(liuxue86。)。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务必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我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简述原文有关资料。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资料概要。写这部分资料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必须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资料,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六、亮明基本观点。选取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能够灵活的,能够在篇首,也能够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七、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透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务必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就应读什么有感呢?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资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资料概要。写这部分资料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必须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资料,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资料,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2)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资料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资料作一番分析;也能够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我的感点。要选取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能够灵活的,能够在篇首,也能够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能够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能够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能够从大处着眼,也能够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透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务必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务必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能够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能够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既能够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能够提出期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务必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资料,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资料不放松。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能够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篇5: 读后感格式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能够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一、读后感写法
读后感一般来说有三种写法:一种是对资料提纲进行缩写,一种是描述自我的读后心得,一种是对于好的句子能够摘抄。题目能够用《×××读后感》,也能够用《读×××有感》。
二、主要要挑选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此为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我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我的感想加以提炼,选取自我感受最深的去写。你能够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能够抓住文中自我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我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资料。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能够联系个人实际,也能够联系社会实际,能够是历史教训,也能够是当前形势,能够是童年生活,也能够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务必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务必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我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取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资料,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我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资料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资料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我的生活实际。?
九,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学习总结(3)】
篇6:读后感
读后感_1200字
在漫长的15个年头中,许多记忆已随岁月的侵蚀而悄然逝去。惟有成长的足迹,那记录着你的所得和所失的足迹,永远不会磨灭。——题记
打开书柜,发现里面真是乱得不得了了,我叹了口气,无奈地收拾着,咦,这是什么?一个幼稚而可爱的封皮的笔记本出现在我手里。
不由自主地翻开了第一页,呵呵!原来是我的日记本啊。
这些日记看样子是天天一篇,少的只有几行,多的有几页。它们其中,有的记录着我的笑声,有的记录着我的眼泪。一章章连贯的往事像故事一般在我脑海当中上演这……
20xx年7月3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天气真好啊!虽然有些闷热,但一想到中午就可以吃到妹妹的生日蛋糕,我就激动的不得了。什么热呀的,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终于挨到中午了,我吃到了那梦寐以求的蛋糕。和妹妹在院子里吹泡泡。我突然问妹妹许的什么愿,“嗯,就是和姐姐一起考上好大学啊!”“呵呵~”爽朗的笑声传遍四野,我静静地望着四野,看着天空中的泡泡,希望它可以承载着我们的愿望,飞向远方……
20xx年8月7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妈妈要出差了,把我安排在奶奶家,我抱着妈妈,眼睛里满是不舍,妈妈边安慰着我边嘱咐着我生活的`饮食起居。但,妈妈终究还是要走,不舍的眼泪流了下来。“妈妈,能不能不走啊!”看着妈妈的眼泪也流了下来,我咬了咬牙,说:“妈妈你走吧!早点回来。”
看着这充满稚气的言语之间透露出的童真,我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打开现在的日记本,看着看着,发现我真的长大了。
20xx年1月8日星期二天气晴
一盘鸡丁,一盘青菜,简单的晚餐之后,我和妈妈为谁洗碗的问题争执不休。我从未如此固执地要求过分担一项家务。最终达成协议是:妈妈洗碗,而我去倒垃圾。临出门时妈妈突然说了句:“外面冷,小心。”然后又盯着我的脸,幸福地叹了口气,“小丫头长大啦。”
我忽然很想抱抱妈妈,像平时撒娇一样。我真的这样做了。我已经比妈妈高了,搂着妈妈的肩膀,我有些突发奇想地说了句:“妈妈乖。”我和妈妈都笑了。然后我出了门。
外面的确有点冷,猛然袭来的一阵凉风吹得我有些发抖。我抬头望望漆黑的天空中闪烁着的小星星,突然想到了妈妈刚才说的话:“小丫头长大了。”长大?真的吗?那个依然会和爸爸赌气、妈妈撒娇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吗?也许真的是吧。
翻看了这一摞的日记,我的收获很多,也有许多感触。
的确,成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并不是十分明显。也许你会在某一天、某一时刻、某一个特定的情景,你就会像我一样,会发觉自己已经不再仅仅等待别人的爱和关怀;而是也能学着去给予别人爱和关怀;不再懵懵懂懂,而是也能理解和体谅身边的人;不在只想享受,而是懂得了承担那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的成长,我明白了成长的真谛便是爱,体谅和责任。它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不断酝酿,成为生命中最醇美的酒,历久弥香……
篇7:有关简短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一)
社会环境的不同导致了生活的不同,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牢牢抓住自己的梦想,不要像祥子一样,梦想一次一次化为泡影!
《一座城池》读书感(二)
我看完这本书,足足难过了好几天,不知道为什么,那些笑话似的故事全都记不清晰了,脑子里全是那个叫L的女孩和最后一句话。
格林童话读后感(三)
读了这个故事,我在文中发现很多都是写善良的,这说明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就是要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善良、友爱,不要贪心,不要恶毒,所编的一个个充满丰富想象以及奇妙的故事。
《红楼梦》读后感(四)
最是那柔情刻骨。红楼梦演绎的是一段儿女情长仇未了的凄凉故事。见证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沉痼,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历史。而最后,也不禁让人谈红楼梦一场罢。
草房子读后感(五)
在陆鹤身上我明白得了,尊严的伤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药;每自己身上全部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美,欣赏别人,别人才会尊重您。
武松打虎读后感(六)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武松非常豪放、勇敢、机敏,再想想我自己民,遇到一只狗就会害怕,赶紧绕道行走。以后,我也要向武松学习,做个有勇有谋的孩子。
水浒传读后感(七)
这本书中所写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每一个都神勇无比,一心为民,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老百姓们度过难关,过上幸福的日子。
红岩读后感(八)
我读了红岩之后明白一个人如果禁不住诱惑,产生了杂念,就会做错事。 但如果认识到错误,虔诚地忏悔,并努力地改正,就会得到原谅,重新成为正直的人。
读书笔记100字(九)
有家的人真幸福!没家的人很可怜!有了家,我们就有了依靠,因为家有我们的父母,再大的困难,他们也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挡着o在这充满爱的家,我家是心灵的依存,唤着浪子回头,载着游子思念家的赤红的心。 友谊就像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开放着我们青春奔放的热情,它宣告着少年一切美好的感情,就像我与她一样,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开出了一朵无言的花。曾经播下的中子,是否已经结出了友谊的瓜果?在喧闹中,我聆听岁月静好,与朋友一起度过的日子,就算是哭也是开心的。
读书笔记100字(十)
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我们要抓住生命的真谛,理解生命的意义,诠释生命的勇气,永远都不能轻易的放弃!生命不再与活的长短,而要看活得是否有意义。理想,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实际行动才是理想的真谛,整天沉浸在幻想中也未必能成大器。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行动和信心。 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疯过了,才会懂得学会去冷静;傻过了,才会懂得潇洒去放手。在得失之间慢慢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没有谁离开谁活不成。懂得放手,生活会更容易。
读书笔记100字(十一)
心里的苦,谁也不会懂得,在微笑的背后有说不出的委屈。这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这一切,眼泪却不知不觉的滑落在脸颊,有的人却永远也不会重现,而记忆里的画面却一幕幕重现在脑海,而那种幸福的味道,确只能在追忆里品味!伪装的外表,内心的疼痛,却无法掩饰眼里的悲伤! 人生,好比山岭,有起有伏,有平有坦,人生,好比打破的五色瓶,有酸。甜、苦、辣、咸。我们的人生只有在磨难中品尝甘甜,在困难中获的经验,在拼搏中得到喜悦,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
读书笔记100字(十二)
读过《西游记》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这就是我读《西游记》从中得到的启示吧。
读书笔记100字十三)
如果问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那莫过于纯洁的母爱!对此,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也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繁星·春水》。 记得在冰心写的《繁星·春水》中曾经有这样的一首小诗: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虽然这小诗只有三十来个字,但却深深地体会出母爱是多么的博大无边!不是吗?当我们烦恼、痛苦、伤心、悲哀的时候,除了能投入妈妈的怀抱中哭,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读书笔记100字(十四)
《小抄写员》讲述的是小小年纪的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背负的生活重担,深夜坚持着为父亲抄写签条,并且忍受着责骂与误解,四个月后才被发现…… 当我读到“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或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叙利奥难以忍受而从心底发出的呼喊。叙利奥把父亲对他的任何地方的关心、爱护,看作一种爱的精神支柱,就像人类所需要阳光、空气、水一样,同时,也看出他多么疼爱爸爸,珍惜爸爸。
读书笔记100字(十五)
现在我来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运》。《命运》讲的是连个孩子的命运,一个被高僧占卜为“状元”,另一个为“乞丐”。二十年后,当初的“状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却成了“状元”。上帝说:“我赋予每个人的天分之占他命运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在于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这段话,我很受触动。把握,把握命运,多简单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运,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随时都可以改变它的!只要你愿意
读书笔记100字(十六)
《简爱》被万众所热爱的,大约是其作者的自尊与平凡?或者说,是夏洛特的自尊与平凡。那是一个灵魂炽热而外表简单的女子。这一形象无疑是不朽的经典。可是与其夫罗切斯特一样,这个形象始终在用一种类似于自傲的口吻言论??他们对于他人的鄙薄,多多少少,曾经使我快慰,现在却令我不安。夏洛特托身于简爱,这是我所知道的。但我所感觉到的是:她对于高层贵族的鄙薄与一种近乎敌视的态度,有些刻意了。反过来说,我从中读到了自卑的情绪。
读书笔记100字(十七)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 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篇8: 读后感
《围城》是钱钟书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书的名字是“围城”,“围城”取自书中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
那么何谓“围城”?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给黄罗芳一张纸条,阐明了“围城”的丰富内涵,上面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大都如此。在读完这本书后的人都能对这句话有着很深的理解。
篇9: 读后感
生日那天,妈妈给我买了本书送给我一本书,名字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把书捧在手里,高兴得想要跳起来!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海伦凯勒。她在十九个月大的时候,发了一次高烧。从此以后,海伦再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再也听不到爸爸妈妈的呼唤了。她变成了残疾人。后来,妈妈给海伦请了一个家教,她的名字叫安妮沙利文。海伦在沙利文小姐的细心教导下健康地成长着。她凭着坚强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并最终获得成功。
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明白,要坚强、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每当在学习当中遇到困难时,我鼓励自己千万不要退缩,要学习海伦凯勒坚强勇敢的精神。她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都能在学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更何况我们是正常的人呢!我们也要乐观的面对生活,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给了我们优越的学习条件,感谢老师无私的奉献,感谢同学给我带来的快乐……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拥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我会毫不犹豫地摘下一朵花瓣,大声地喊:“飞吧,飞吧,让海伦凯勒拥有三天光明吧!”
篇10: 读后感
从整个故事来看,唐晓芙无疑是方鸿渐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
起初看这《围城》这部作品时,感觉唐晓芙在外人面前就是一副听话的样子,但通过苏文纨的话和唐父唐母的话“我们的交际花回来了”,可以看出来,唐晓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小说中,她不爱方鸿渐,但希望方能爱自己。她可以为了面子希望方能在大雨中多等三分钟。就觉得她是一个虽然美丽又聪明的女子, 但却有些虚伪,爱面子。也许女人天生就是如此,在女人的潜意识中往往渴望前呼后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篇11: 读后感
唐晓芙聪明漂亮、活泼可爱又率性。就是这样的一个女性形象,也逃不掉命运的哀叹。可是也许这段描写却真实地写出了现实爱情中存在着的阴差阳错和诸多偶然,也许方和唐之间的这种偶然性所导致的恋爱失败正是天下许多有情人难成眷属的一个小小缩影,真的让人觉得很可惜。
作品中的爱情故事与“围城”二字产生共鸣,盘桓复杂,亦真亦幻。
篇12: 读后感
一个像唐晓芙一样清新、自然、纯真的女孩,在现实中只是一个梦境,可以远远的观望、想象,只是一旦你去触碰,这个梦会毫不留情的破碎。
唐晓芙所占据的笔墨固然不多,但是她的淡出代表着完美神话难以存在于现实的悲剧。
篇13: 读后感
《围城》首先讲述了主人 公方鸿渐先生回国路上以及回国后在上海的生活,作者通过对旧上海当时的中产阶级的描绘,顺带也议论了留学生和老式的大家庭的生活;
然后描写了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对当时抗战时期内地的民生和风情,对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可见一斑;第三段则是在三闾大学内,通过作者对学术界狠狠的挖苦和讽刺,揭露出当时旧中国的种种陋习;最后是方鸿渐先生婚后生活的描写。
★ 二教案
★ 有趣的算术题作文
★ 什么是读书笔记
★ 实数教案
★ 读后感的书
★ 科普类书籍读后感
★ 五地征文

【《算术课》读后感350字(共13篇)】相关文章:
老师走后作文500字2024-05-01
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表2022-11-04
数学教案-方程的认识2022-05-08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2024-03-02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022-12-21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背景下提升学生说题能力的策略研究2022-12-03
难忘的一课作文500字2023-02-06
本学期的收获七年级700字作文2022-05-22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2023-05-22
读《怎样教小学数学》有感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