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4-01-19 07:38:28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精选16篇)由网友“笑面佛”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篇1:《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 景晓娜 这些日子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书的作者是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在这本书中有这样几句话非常吸引人:“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可见作者对中国的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中外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别,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 中外在教育目的方面的差别 国外老师鼓励学生拥有不同的观点,鼓励孩子有独立性,但是中国的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学习好的孩子。中国老师上完课就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就好了,美国学校上完课以后问有什么问题,大家都不回答,没有问题,那就是有问题,他是以产生问题为目的,让孩子自己产生问题。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不是以产生问题为目的,这是中国老师跟美国老师教育目的的一个明显区别。我国从小学教育开始,在家庭听到的是父母督促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某种程度上却抹杀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现在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个班级只有二、三个能写软件,有硬件设计能力的几乎为零;学机械设计的不会开机床,甚至没见过模具,这样的.学生有什么用?这样的学生就是看书机器,缺乏创造性和知识运用能力。欧美日澳等国家培养的学生自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堪称世界一流,世界上75%的发明源自美国,这些发明是人做的,人需要培养,我们应向外国学习人家是怎样办教育的。 二、 中外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别 同样的知识点,中外在教育内容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对同一历史事件,中外在教学时就会有不同的表述。如我国高中二年级考试有一道题目:成吉思汗元太祖继承人渥阔台,公元哪一年牺牲?建立哪四大汉国?最远打到哪里?而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则是这样考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渥阔台当初如果没有牺牲,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加以分析。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蒙古人如果当初没有牺牲,那个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一直到20世纪才知道,黑死病就是鼠疫。但是6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如果成吉思汗的继承人没有牺牲,那么就不会有黑死病;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教授一看就说:“棒,分析得好。”其实教授也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大家都来思考。 又如我国高中有一道题:甲午战争是公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而日本这道题目是这样考的:日本跟中国近代以来每100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仗叫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 20世纪打了一仗叫日中战争(我们叫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结果我们一天到晚在研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时,人家却在分析日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这条在日本叫做石油生命线,日本的油轮就统统走中国未来台湾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如果中国政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日本的货轮若非要从台湾海峡经过,日本就会派出主力舰和驱逐舰,中国海军马上就会上场。按照这样的判断,公元-,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日本现在就开始做好了对华做战的准备,把这个事情当作是时事,在小心谨慎的准备,他们的学生统统在思考。我们的学生却在孤独、教条地死背李鸿章、伊腾博文等等。 三、 中外在教育手段和方法方面的差别 比如中国小孩撞到桌子哭起来了,中国的妈妈通常会说:“小宝不要哭,妈妈打这个桌子。”而在日本,这个妈妈就马上把他带过来说:“再走一遍!再走一遍!”世界上有这种小孩第二遍又撞上去的吗?所以他就从旁边走过去了,妈妈就会对孩子说:“一个小孩会撞到桌子,通常会有三个理由,第一是跑步太快,来不及刹车;第二是头一直低着看地上,没有注意到桌子;第三是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你是哪一个原因呢?”这就是日本的教育。美国妈妈遇到这种情况则会说:“汤米站起来!”小孩若仍在地上哭。妈妈就会坚定地说:“汤米!站起来!”孩子若还是耍赖,妈妈会更加坚定地说:“站起来!”他就站起来了。妈妈把他带到路边开始训斥:“汤米,你看看你刚才,像个男子汉吗?还说长大以后保护妈妈,你那个样子能保护妈妈吗?” 再如,一家美国人在上海火车站出现,爸爸背一个大包,妈妈背个中包,还有个小孩背个小包,三个人排成一条线在等火车。爸爸那个大包里边,肯能是一些帐篷、毯子之类的,妈妈那个中包大概是日常用品,小孩那个小包大概是巧克力和玩具。同时在上海火车站还有100多个上海小孩,统统抱着可乐,拿着汉堡,啃着署条,没有一个身上背包的。美国小孩从小就背一个小包,每个人负起自己的责任,自己的玩具、自己的点心装在自己的包里。中国小孩从小总是依赖父母,不负起自己的责任,这也是一个现象。但中国孩子这种做法并不是他们天生养成的,而主要是我们的中国父母教育所至。美国孩子一出生就与父母分开住了,刚开始感觉很残酷,其实很利于孩子心理断奶,使他从小就自己长大,很容易独立,不像我们很大的孩子还跟父母睡,老是依靠父母。 还有一种现象,一般的我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第一天都会向他交代,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就打回去,目的是不让自己的孩子受欺负。但是美国教育不是这样,美国的家长则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善于利用规则,利用法律,利用学校的力量保护自己,将来到社会上,要知道利用警察、利用法律保护自己,不能自己去打,自己打是违法的。 中外教育之所以有如此诸多的差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 教育目的的差别,源于中外历史对教育的认识。 我们的师道从古至今形成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解惑就是把问题解决了,殊不知起疑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孩子不会产生问题是不好的,能够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观点是最好的。现如今,我们的学校有升学和考试排名,社会上也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也更多看重学习,于是就有“一心只读圣贤书”一说。读书即读已经形成的、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知识,只需掌握、运用即可,无形中便在我们的孩子头脑中没有了创新动力细胞。而国外历史经过若干次变革,不断更新,人们已经习惯了接受新事物,并努力去推陈出新,在教育方面便体现出鼓励创新,鼓励个性化发展。 第二, 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别,源于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曾经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辉煌,每每回顾起来,都让我们引以自豪。唯独提起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就让我们无法接受,但回顾历史是无法回避的。于是人们便提出,牢记屈辱的历史,不忘家仇国恨,但人们更多的时候应该展望未来,为了将来的强大而努力。国外很少经历过中国这样的历史,所以他们则立足于现在,更多的是展望未来。 第三, 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不同,源于人们长期形成的观 念不同。 中国人大多受封建社会影响,长期以来总是有“父为子纲”的思想,孩子只要在父母身边便永远是孩子,永远受到父母的爱护,孩子也要完全听从父母的意见。国外大多崇尚个人奋斗,所以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再有,我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人治”社会,人们更多的是依赖人,而不是法。国外目前法制比较健全,人们已经习惯了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而不是以个人暴力来对抗暴力。 总之,中外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们不光要认识到我们的长处,更要的要认识到我们与国外教育的相比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们的长处,努力完善中国的教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人才。

篇2:《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读了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么触着一样,惊诧地发觉美国的素质教育原来是这样,于是又饶有兴趣地翻看一些有关于中美教育差别的文章,对美国教育总的印象是: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而在美国的学校的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这使作者甚为不满,竟然让儿子退出了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上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练混为一谈,结果使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创造力。“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的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显而易见,缺少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作者认为,教与练是不同的,“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各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另外,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上多组织一些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是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增加活动时间,并让他们来组织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官半职,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班级的图书角查找资料等;利用电脑网络设计图画、个人介绍、数学小报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

篇3: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四、要不要惩罚孩子?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篇4:《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 “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 b的,

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

篇5: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有关《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读了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么触着一样,惊诧地发觉美国的素质教育原来是这样,于是又饶有兴趣地翻看一些有关于中美教育差别的文章,对美国教育总的印象是: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而在美国的学校的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这使作者甚为不满,竟然让儿子退出了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上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练混为一谈,结果使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创造力。“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的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显而易见,缺少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作者认为,教与练是不同的,“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各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另外,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上多组织一些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是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增加活动时间,并让他们来组织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官半职,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班级的图书角查找资料等;利用电脑网络设计图画、个人介绍、数学小报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

篇6: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陈锋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四、要不要惩罚孩子?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篇7:《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一: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其实“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而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受惩罚也是成长经历中不可缺少的。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违反了纪律,只靠讲道理、用行动就能感化孩子那就太好了,问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吃这一套,那我们就对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试想这些学生将来会走向何方,会有谁来管教;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么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当然孩子的父母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也应当担起一定的责任,假如我们的教育能够给它一定的处罚,也许可以挽救一部分学生,为社会减轻一定的负担。因此,科学有效的惩戒应当被看作是一种真正为学生负责,全面体现学校育人功能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

篇8:《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范文》()。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四、要不要惩罚孩子?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篇9:《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在快乐的新年里读了一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里有几句话让我觉得有莫大的触动,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作者是一个成长在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人,但是是在美国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留学美国的博士。他对与美国与中国的教育都有着很深的思考与体会。我自己是一位美术新教师,有的时候作为艺术出身的我,崇尚的确实是美国教育制度的开放与和谐,自然先进。但是有的时候再看看中国,确实是庞然大国,不但是国情的不符合,而且人情更是有一大段时代差距与素质距离。所以美国的教育完全套用的话也不适合中国的。但不是完全不能借鉴,我们因该把他们好的地方运用,还需要带有自己的想法。一位的借鉴哪就是失败。国人啊国人。差距啊差距。

作为美术老师,我更需要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书作者说到: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实际上“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有个小故事中说作者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到了美国之后,作者把富有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这一句好不好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种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运用。中国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说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打多数的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老师什么都不教对不对,但中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确存在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对与创造性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教育者,不能厄杀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分好坏的“爱”,应该加强适当的引导,这就取决于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素质。

篇10: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 素质教育天天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一口气读完了黄全愈教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

黄全愈是旅美教育学专家,1988年赴美留学,1993年获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现在迈阿密大学任教。他长期致力于中美教育比较研究,从到,《素质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一年一本力作问世,在我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反响,对国内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作者自称这是一本小册子,并不是什么学术巨著。确实,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书中让我觉得感触最深的是黄全愈教师在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的阐述。作者以儿子画画为例来阐述。作者把刚到美国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作者的美国教授常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这是营造培养创造性的环境的体现,从中也看出美国老师是很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本质就是把“教”混同于“训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些重大的比赛中,中国人总能克服重重困难取胜,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科技总落后于其它国家的原因。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教育: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中国的教育并不差,不足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生各种技能,晚上还要忙着给学生补习,批改作业。老师们太累的。我觉得这种作法,是自己绑住了自己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个孩子在没有创造性的环境中学习,他又怎么能结出饱满丰硕的果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篇1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陈苏琴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 “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篇12:仿我者死,创我者生―《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网友:李莉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网友:李莉)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当我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的时候,已是深夜2:00。轻轻合上书,却无论如何也合不上沉甸甸的眼皮。我是一位有着十几年教龄的教师,也是一位9岁孩子的家长,教育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相比有哪些差距和误区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作者认为,“训练”就是要使被训练者掌握某些技能或具有某些特长,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受训者对此是没有选择的。如“训练某人用外侧踢球”,受训者就要按照教练所制定的计划和步骤一丝不苟的练习。而“教”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也就是说“教”主要是一个启疑、解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经过思考后,提出问题。教育者的任务则是解答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受教育者。 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这段话令我想起了我的女儿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是一个活泼可爱,调皮淘气的女孩。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总是反映女儿太内向,不爱说话,也不爱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我觉得非常纳闷:在家爱说爱笑的女儿,一到幼儿园怎么就变得异常呢?我想大概女儿到了新环境不能适应的缘故吧。可是有一段时间,她连吃饭都不好好吃,一口饭含在嘴里,好半天不嚼不咽,一碗饭要吃2个多小时。我和丈夫对其软硬兼施,均不见效。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妈妈,你听见我吃饭的声音了吗?”我想吃饭嚼的快才会有声音。看来女儿有进步了。于是忙说:“我听见艺艺吃饭的声音了,可好听了”。可她却噘起了小嘴, 仍旧一口饭含在嘴里。我疑惑地盯着她看了好一会,问道:“艺艺,吃饭有声音好不好?” “老师说,吃饭不准发出声音的。” “为什么?”我迷惑不解。 “老师说,上课吃饭睡觉都不许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我鼻子一阵发酸。难怪女儿在幼儿园总是一声不吭!难怪她总是把饭含在嘴里! 我们一直教育女儿要听老师的话,要做个乖孩子。原来她竟如此的乖,连吃饭咀嚼的声音都不敢发出来。女儿啊,这究竟是谁的错? 其实这一错误由来已久,甚至我们已麻木到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一位考上大学却因厌倦学习而自动要求退学的学生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从我5岁上学前班开始,到现在我已上了学。15年啊,如果我能活到60岁,那么它已消耗我四分之一的生命。事实上这15年我很不满意,天天披星戴月学校家里两头跑,甚至在上高中的日子里,每周只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脑袋里装满了老师的“中心思想、标准答案、六大纪律、十项不准”等令人厌烦的一条条的稀里糊涂的东西,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时间想一下: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讲台上老师走马灯似地转换,我们的脑袋随着老师的身影和嘴巴转,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也忘记了生命强烈跳动的脉搏。15年我们收获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回想起来总有说不出的遗憾在心间。而最令我遗憾的一件事是我曾经充当过“好学生”的角色,现在看来那曾被人津津乐道的“好学生”的赞誉真是对自己绝妙的讽刺…… 多令人不可思议的遗憾,多令人悲哀的遗憾! 学校辛辛苦苦教出的好学生竟然为自己曾是好学生而感到遗憾!这不仅是对他自己的讽刺,更是对当前教育的讽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家庭、社会眼里都只有分数,大家为了分数疲于奔命,赴汤蹈火。分数高的学生称之为好学生,分数低的学生称之为差生。如今教育行政部门已下令不许称“差生”,而应称“学习有困难学生”。名称不同,评断标准却是相同的,即学习好坏,分数高低。有人曾经计算过,中国的中小学生有1 亿多,如果按最保守的比例30%计算,全国大约有差生5000万。 5000万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5000万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他们如成为合格的劳动者,举起锄头,能耕种半个中国的良田,拿起扳手,能操纵半个中国的机器;他们如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混迹社会,成为不学无术的废品,吐口唾沫,能污水遍地,哈口气,能乌云满天。教师们,我们肩负的责任太重、太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所以我们才更需要改革,更需要解放。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 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 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的女儿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作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中学 李莉)

篇13: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4月,我们共读《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拿起书,封面上的几行字吸引了我:“中美教育的震撼对比与剖析”,在这之前,我们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而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他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

我们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到底有哪些差距?我从中又能学到什么可以运用于我的工作中?我带着这些问题看完了这本书。

本书在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讲述了儿子矿矿学画画的事: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地乱画。最终,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学校这样教孩子画画,同意儿子不再上这种“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一时间,作者发现,自己的儿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是“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由此,让他想到训练与教的问题。

这些内容其实就是我们也曾提到过的问题:我们应该做怎样的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了共识:教育者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教育,最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辩证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然而,真正落实的又有多少。有多少老师还是在为考试而教?为分数而教?

我们集团开办的国际部也好,还是小组合作高效课堂也好,包括集团提出的'三三四目标,都是在为此而努力地做着: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且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师一点点引导他们,告诉他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最终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习惯、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知识也掌握了。我们现在做的,是在课堂上把本属于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书中第八章内容是“要不要惩罚孩子”中提到: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惩罚的制度。惩罚的形式多样:给父母打电话、罚站、不让参加课外活动甚至停课等,但不搞劳动惩罚。

其中也提到了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在美国学校对孩子的惩罚也多是以遏制孩子的ego膨胀为目的的。

读完此书,我们明白,原来在美国学校,是有惩罚,而且惩罚是比较严厉的,并是形成一系列的制度的。

其实,我们也制定有班规,但没有很好地操作运用。我们也可借鉴他们的做法,先要形成制度,学生犯错误,接受惩罚就按制度办。当然,制度形成的细节需注意,如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像停课这类的惩罚在中国可能是行不通的等等。

结合我们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我们需要明白惩罚的目的是教育,而不是教育的结果,惩罚要达到的效果是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改正错误。在学生已经认识错误所在并决定不再重犯时应免于惩罚。惩罚并不像奖励那样有效,教师在教育中应多用、巧用奖励,少用、慎用惩罚。

篇14: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在《美式校园----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一书中,作者运用自己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亲身经历为事例,以简洁、朴素、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中美教育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同时引发了我们对当今中国教育存在问题的思索。

“素质教育”对我们来说已不再新鲜,它的提出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何为“素质教育”?如何搞好“素质教育”?为什们在中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是如此举步维艰?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或多或少能从中找到答案。

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在课堂上,常常能听到老师们说:“中国必须实行素质教育,中国未来的学生必须具有创造力。因此现在你们要学会创新、、、、”但什么是创造力?又该如何创造?所谓的“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的“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

矿矿三岁就能画得一手好画,对什么东西都能临摹的逼真。与其他中国的小朋友一样,只要个他们具体的事物他们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但如果让他们凭空作画,却是一点也画不出来。相比较于中国,美国的小孩确实在毫无拘束的环境下自由作画,他们对画只问“好不好”而不是“像不像”这其中的差异不难看出中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模式国小孩的作画什么东西该怎么画都必须是心中有数的才能画得出来。然而这种模式对创造力的发展真的有好处吗?不,过多的限制只会把孩子的思维固定得更窄。培养出来的顶多只是一种作画的技能,而不是创造力。如果我们事先把“创”扼杀在摇篮里,哪里还有“造”呢?

要承认老师是有缺陷的,要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性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老师

自古以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我们所遵循的道德标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的,他们就像是学生前进道路的指明灯,照到哪里学生就走向哪里。老师要少犯错误,甚至不能犯错,要严格要求自己。然而,老师也是由千千万万个人去扮演的,也会有缺陷。就像我们不能要求自己尽善尽美一样,我们也不能要求老师是完美的,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所以我们要敢于质疑老师,敢于发问。在美国,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对待见解性问题时,老师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必须说明这仅仅是自己个人的看法,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用自己的见解作为学生判断是非的标准。在接受这么多年的中国式教育的我感受最深的便是这一点。老师在对待见解性问题时,也会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最后总会由老师做出总结,给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说是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只以至于有这样才能拿高分。久而久之,便在思想里形成一种意识――老师的观点才是正确的。以至于到了大学,老师在对此类问题常常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这总会让我很难适应。这难道不是中国长久以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结果吗?

在中国接受初等教育,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这并不是最佳的组合

教育的最佳的组合应该是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创造力的培养相结合。中国重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教授,却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因此中国的中学生能年年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各种奖项,而在诺贝尔奖项却至今无人问津。与之相反,美国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但忽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才有美国的大学生向老师请教关于百分比的简单问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的个性、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也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环境。如果一颗在发育阶段没有得到适当的护理,没有得到科学的施肥,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那么这颗种子就会发育不良。等着颗发育不良的种子长到一定的程度,甚至已经基本定型,才移植到良好的环境,虽然可以成材,但至少已较难成为参天的栋梁之才。所以,在传授孩子双基的同时就要培养其创造力,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良好环境,以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美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但并不是要全盘吸收。我们要学习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取其精华。其中的某些部分,我认为是有必要思考的。如美国的教育惩罚制度,让犯错的孩子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或罚他们在别人吃点心时只能看不能吃等等。这些做法都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我们认为教育是目的,惩罚只是手段而已。教育就是说理,是力求做到心服口服。而美国的惩罚制度是允许学生在出社会前犯错。惩罚就是照章办事。就好比违反交通的人要被开罚单一样。

读完这本书,对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加坚信了中国教育的改革必须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改革的具体方案该是什么呢?我们又该走出第一步呢?我想中国的教育未来,需要更多的仁人志士投入其中。

中国未来的教育,需要我们反思。

篇15:《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心得

前段时间有幸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美国教育有点滴了解,曾片面认为美式教育开放,对孩子的个性培养比较好,而我们的教育就是缺少了这一点。在读完了这本书后,让我对美式教育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对我们自身的教育也有了更多感悟。其实,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就如书中所说的“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还是人。”

“如果连你都不相信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这句话让我感触至深,现在我们一直鼓励孩子自信,包括我们现在的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多地机会展示自己,能自信、大方。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没有给孩子创造机会。比如,我们经常评选的优秀学生,往往都是同学们推选出来的,却很少让他们自己推荐自己。往往别的孩子在夸奖自己的时候,脸上不是自信而是不自在。开学时,在班干部竞选中,虽然一直都是鼓励孩子自荐自己,可是效果还是不明显。如果我们能坚持鼓励孩子,多给孩子们自荐的机会,相信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更自信!

“没商量”的“天条”这一小节也让我有较深的感触,特别是其中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在集会或各种活动中要举止适当,完成作业,保证家长能看到学校让带回家的各种文件和报告。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就是需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以上一些义务更是他们应该应尽的义务,不能任由孩子把完成作业当成是爸爸妈妈的义务。分清各自的任务,认真地尽自己职责完成自己的义务,这样更有利培养有责任心的下一代。

看完了这本书,我还有一些触动,就是美式教育特别维护教师的权益,这样能保证教师更好地工作。虽然我不赞成过去地棒打式教育,但是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就是上帝这种风气也不行,明理的家长还能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而很多不明理的家长却是以为自己真的就是上帝,认为老师就是应该和他们一样袒护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容许老师教育孩子,更别说适当地惩罚了。而这本书中提到的几种惩罚孩子的形式对本书作者的儿子的成长还是有效的。

如果真的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更辉煌!

篇16:《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心得

黄全愈是旅美教育学专家,1988年赴美留学,1993年获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现在迈阿密大学任教。他长期致力于中美教育比较研究,从2000年到2004年,《素质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一年一本力作问世,在我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反响,对国内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作者自称这是一本小册子,并不是什么学术巨著。确实,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书中让我觉得感触最深的是黄全愈教师在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的阐述。作者以儿子画画为例来阐述。作者把刚到美国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些重大的比赛中,中国人总能克服重重困难取胜,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科技总落后于其它国家的原因。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教育: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中国的教育并不差,不足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生各种技能,晚上还要忙着给学生补习,批改作业。老师们太累的。我觉得这种作法,是自己绑住了自己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个孩子在没有创造性的环境中学习,他又怎么能结出饱满丰硕的果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平视美国教育读后感

《新美国经济史》读后感

《八0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1000字

能力陷阱读后感

《三杯茶》读后感600字

茶的读后感

较量无声观后感个人收获

两集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大国崛起第四集读后感200字2023-01-15

读后感600字2023-02-24

读《民主的细节》有感2024-02-26

读后感大全600字2023-12-23

民主的细节读书笔记2023-10-10

《林肯传》读后感800字2022-11-04

企业书籍读后感:Z理论2022-09-09

戴高乐读后感600字2023-03-04

独立宣言读后感2023-01-11

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读后感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