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4-02-06 08:04:53 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精选10篇)由网友“huimin”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

篇1:《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

一直觉得恐怖电影拍出来的画面效果有一种让人看着既不舒服同时眼神又不愿意挪开屏幕的紧张刺激感,两个小时全程没有走神。

影片的前期显得有些乏味,没有感觉到被吊着胃口,直到“小女孩”被夫妻两带到家中后,做出的种.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小动作”时,才不愿意放下手机。从报复学校欺负她的同学开始,到杀死了孤儿院的修女,作案手段的心狠手辣越来越让人瞠目结舌。女主小小年纪展现出的精湛的演技,十足的激发起我的情绪:就是对养父这一角色的愤怒,其实后来养母发现女孩实际年龄的时候并不感到有多惊讶,从前面交代的细节可以看出女孩对养父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对性的认识也不是这个年龄段该有的。

比如,刚到孤儿院女孩说话的方式就在吸引他,后面的打雷的那个夜晚,已害怕的理由要求和他睡在一块,还有夫妻两在厨房嘿咻时女孩在一旁偷看,and女孩偷养母的衣服等……

我觉得影片中还有一个表现超好的手法是成功的让影迷慢慢猜到真相的时候,一边为养母认清眼前这个女孩真实面目感到焦急和同情,一边又为了丈夫一直蒙在鼓里不分是非而感到气愤。所以看到最后养母把女孩,不!应该是这个凶狠的女人一脚KO的时候,心里暗叫了一声:爽!

总得来说这部电影非常值得推荐去看,就单单凭借和主角年龄大相径庭的演技,值得给⭐⭐⭐⭐⭐'

篇2:《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

刚看完《孤儿》,一次次放宽心里对最坏结局的底线,还是被最后的ending震到了~。

还好不是一个真的13岁女孩,因为一个33岁的老女人做出这样的事已经游离我的认知范围了。

电影画面一幅幅过去,观望、不解、惊讶、愤怒、难以置信轮番上马,房间里头一阵阵舍友和我的鬼哭狼嚎。愤怒点在影片最后爆发,可怜了我们的书桌糊里糊涂就挨了那几板子~

看过电影已过了一刻钟,现在心情稍稍安定了些,冷静了下来。愤怒少了些,理智的思考多了些,对影片里的Esther除了愤怒外也生出了些怜悯。说到她的优点,其实很多,冷静、聪明、好学、眼睛明亮、画画很棒、钢琴很好……但这些在影片里都成为了她在这个家布满黑色爪牙的工具,她用这些“天赋”发现这个家里隐含的每一丝缝隙并堪称完美地利用了它们,就着力一点点撕开这些缝隙,一片片凋零这个家。我们对她的仇恨感也跟随着这些“天赋”的运用而螺旋级爬升。其实Esther画了妆穿着自制的黑色礼服还是很迷人,但却只得到了john的no,绝望的Esther卸下了所有的伪装,那些恨、那些埋藏在心底里的阴暗顷刻间爆发,化为肮脏的眼影,化为破碎的镜片,化为手中那支因绝望而无情的枪。

她说她爱john,其实她爱的是被爱,一种渴望被呵护被温暖被怀抱的仅存于情人之间的爱。一个女人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精神病院里活过大部分日子,在充满异样眼光、药水味道的白色世界里活了太久,一个外貌永远停留在豆蔻年岁却已过而立的女人不会再可爱,也不会再有人爱(就假设在襁褓中曾有过父母的疼爱吧),她是多么渴望成为普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渴望被一个男人所爱,被一份爱情所收容。这种渴望压抑着被不断累积起来,骨子里的倔强和执着制造着她心中那份强大的占有欲,也制造出了她的冷峻和冷血。她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太深太沉,深得给了她生活里德完美伪装,沉得让她必须寻找一个出口去释放。不过,她的感情不是给予某个特定的人,不是给john,也不是给过去那7个家庭中的男主人,而是给她自己,给对自己的怜悯,给自己梦境中虚幻的美好。倘若不是这样,一个人怎会流连辗转,败了、散了又重新积聚起力量,不惜用最残酷的方式去追逐心中那份深深的向往呢?不断地自救和沉沦,沉沦和自救,挣扎着像是要爬到梦想彼岸,但是却渐行渐远。梦,碎了,裂了,不再见了。身体在冰水里下沉,眼神是不甘的,罪的重心力牢牢绑住她,一切埋进黑暗。

有人说其实每个人都是孤儿,心里装着外人看不见的孤独。而我们中的大多数或是未曾看清或是选择伪装和掩藏,抛开道德的因素,我们当中却没有人敢有Esther那份执着和勇气,不惜代价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我们可悲还是Esther太傻?我不敢定论,因为不想让自己难堪。

篇3:《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

看完《孤儿怨》后,十分佩服小演员的演技,无论动作,神态还是心理,都是极其单位的。所以也让我有一种探究欲,希望能够挖掘小女孩所扮演的伊斯特的更多的秘密。结果发现这个“伊斯特”(实名为妮娜·克莱蒙)小时的经历实在有点不堪回首。下面我把所搜索到的隐藏信息说一下:妮娜出生于爱沙尼亚,自打出生就患有垂体机能减退症。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在学习绘画,音乐,语言等方面的优异(从她在影中初次与对方交谈时的情况可以感受的到)但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父亲的性虐待,在她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也只有她自己知道。直到某天,父亲将他的一名新的性伴侣(这个性伴侣我有点搞不清楚,但看的出来,她父亲很变态-_-)带回家,这明显就是在刺激和嘲讽她:你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妮娜彻底疯狂了!她杀掉了父亲和他的女友,结果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那里呆了几年后,她设法逃了出来(院中她是个什么情况,大家应该清楚)后来,她在妓院中生活,并也逐渐习惯了有恋童癖的人(可以,心理素质也真是过硬。。。。。)。直到一次警察突击妓院,被发现卖淫后,她以她孩子的外表欺骗了警察。随后她被送入孤儿院,而后她设法假冒了一名俄罗斯女孩的名字:伊斯特。并取得了护照。随后跟随收养她的家庭前往美国。后面是个什么情况,看过电影的都知道了。以上便是她的隐藏部分。

篇4:《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

此处仅指针对前半部分的Esther

从她出场就被惊艳到了,优雅又有气质。一开始只是觉得她的穿着打扮很漂亮,非常符合我个人的审美观,完全没有往lolita方面想。直到那个忘了叫什么的小男孩说:“她为什么要穿成那样?”

我瞬间呆掉,看了那么久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难道我已经被lo装深入骨髓导致三观不正了么……虽然她的衣服算不上lolita,但应该是洋装向的,于是暗搓搓地认为这个小loli好好调教一下绝对可以是个搞死娘!

接下来才是重点:

Esther穿了条在我看来非常非常日常的裙子去上学,然后都发生了什么?!穿裙子就不适合上学了么?难道一定要穿和大家一样的牛仔裤才算正常么?很想不通,穿lolita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天朝,就连在美国都要受到嘲笑和排挤么!

Esther说,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being different.这也是影片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后面转变成变态杀人狂的部分实在爱不起来……小萝莉和怪蜀黍……好吧,开始往洛丽塔方向么……

篇5:《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

谁也不会想到这么天使的一张脸孔背后,隐藏的是一个魔鬼的灵魂。导演成功地将一个成年人的思想,植入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身体,让我们看到她有礼得体的举止背后,隐藏着多少超越年龄的疯狂行为和成熟残忍。中文片名取得很好,“孤儿怨”,让我一开始辨别不了这个孤儿是好是坏,在层层悬疑的铺垫下,我企图一时走进这个女孩的内心。然而随着她的行为逐渐暴露,已经不能用叛逆来形容她的行为程度,如果只是用砖头拍死一只受伤的小鸟,那只能说明她当机立断,然后留在地上的血肉模糊的尸体却再一次证明了她的残忍和疯狂。一开始我抱着把她当成某个叛逆少年的想法消失地无影无踪,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她是一个疯狂变态的杀人凶手。

到此我终于知道了这个女孩的身份,然而不到最后,我无法猜出导演设置这样一个人物的用意是什么?她是为了报复?还是天生残忍?还是因为什么得不到的原因变得如此疯狂呢?谜底在最后揭晓了,仅仅因为她是一个33岁的成年人,所以她的行为才如此有计谋有条理,步步为营才能实现她最后的目标,那些可耻肮脏的愿望,在她的画中已一一体现。如果她只是一个小女孩,我们会否原谅她的行为呢,会不会去考虑她行为背后的动机,那是可以让人接受的。只是本片主角只是一个天使脸孔的小女孩+魔鬼般残忍的成年女性的灵魂,这种混搭范显然有导演的别具匠心和身为恐怖片的黑暗压抑和危机四伏,也许缺少了那么一点欲扬先抑的深度,但是在我深深陶醉在小女孩天使般的笑容和公主般的举止之后,真身的出现确实让我狠狠地恐怖了一番并彻底折服在这样恐怖的氛围中了。那张天使般的面孔在脑海中久久萦绕……

篇6:《月光光心慌慌》观后感恐怖电影影评

虽然算是系列影片的情怀,但是作为的恐怖惊悚片,缺少了逻辑性杀人狂快70岁的人了,老当益壮:被撬棍砸脑袋,肩膀中枪,被车撞飞,最后挨了四枪两刀,仍然可以迅速站起来!最可气的是一脚踩爆一个人头,踩番茄一样,神盾局该来了吧!如果正常的话这杀手得有500多公斤。还有全城没有一个人的智商在线,姥姥明明用了40年的时间把家里布置成陷阱,却还要把杀人狂放进来给他足够的时间在自己家布置陷阱,拿着个长枪在狭小的房子里瞎逛找死,可怜的杀人魔有能力弄死两个持枪的壮汉警察,却斗不过一个老女人。最后从地下室逃出来那段还不补刀,房子都烧了也不知道杀人狂有没有死,我觉得他肯定水火不侵,还会有下一集……

可气的不是电影本事,而是一群脑残粉盲目给五星好评,第一次看恐怖片吗?镜头很好?背景音乐经典?浪费我两个小时!还不如听着背景音乐看看几张剧照自己脑补剧情呢,沙雕网友的想象力都比这个电影精彩。

篇7:《月光光心慌慌》观后感恐怖电影影评

谈到万圣节,脑海中瞬间涌现的是没糖果就捣蛋的“熊”孩子,各路巫婆、骷髅、吸血鬼、狼人的cos,要刻意雕刻成恐怖状结果却萌萌哒的南瓜灯。

作为一个在国内年轻人中间逐渐有存在感的洋节日,万圣节当天的夜间充满了越来越多的“妖魔鬼怪”式的活动。其中当然是少不了看部经典的《万圣节》啦! 这部老态龙钟的电影还有个略萌哒哒的译名《月光光心慌慌》,有一丢丢不符合它已38岁的高龄~

这是非常经典的一部片子还有9部姊妹篇,几乎后来所有的该类型电影都在模仿、抄袭、借鉴、致敬这部电影,如若现在才看,稍加失望的点在它并没有僵尸片或者其它视觉冲击效果明显的恐怖点,但细细品味,还是能够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的。

如果要用最简洁的文字去概述故事情节的话就完全失去了其中的魅力:

一小男孩在万圣节之夜突然发疯杀死了自己的姐姐,然后在精神病院被囚禁多年后逃了出来,回到了家乡,在万圣节之夜再次发狂,杀死了女主角的几个朋友,可是在对女主角下手时却被她多次轻易的躲过,最后被赶来的医生击倒。

是不是瞬间predictable了起来~~ (假装没有剧透

片中的服装道具基本是工作人员自己做的,最多上街买些廉价货补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蓝猪脚Michael Myers的标志性行头——面具啦! 它是导演花了1.98美元在面具店面购入并涂成白色,装上假发加工所得成品。

还是因为穷,演员方面,导演老卡本想让两个恐怖片老戏骨来出演医生的,但因为片酬过低被拒绝了。两万的片酬是剧中最高的片酬了,老卡把自己的大学同学抓来扮演男猪脚,每天给25美元的友情价···· ,,(ԾㅂԾ,,老卡专坑童鞋1)

哈,这部总计32.5万刀投入的,在当时来说已经算是成本最高的独立电影,在时入选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典藏,成为后现代恐怖电影经典之一,也确实值得大家今天打开电脑细细品味~

篇8:《月光光心慌慌》观后感恐怖电影影评

1000万美元成本,目前北美票房已接近2亿美元。那个带着白色人皮面具,手持短刃的世界著名连环女性杀手一回来,就搞得全体北美影迷一阵高潮。

作为好莱坞电影的经典符号性人物之一,迈克尔·麦尔斯成为了百试不爽的票房灵药。沉默不语,神出鬼没,毫无动机,血腥猎杀,《月光光心慌慌》要的就是一个爽字。它是人类崇尚暴力,撕开文明,卸下道德,流露原始性的一个出口,一面镜子。从1978年,约翰卡朋特将首部《月光光心慌慌》搬上荧幕之后,它就在流行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毫不夸张,它在影史的地位可以一点不比《星球大战》逊色多少。当年,《月光光心慌慌》用30万美元成本撬动了7000万美元的回报,成为了影史票房回报率的经典案例之一。而后,该片不断被翻拍,加上今年这部,一共拍了11部之多,令人咋舌。约翰卡朋特以其强烈的个人风格,用《月光光心慌慌》奠定了连环凶手类型片的基本范式,为一个类型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元素基础。影片开头那段采用当时最前卫的第一人称拍摄,直接让观众和杀人魔融为一体,带来沉浸式的杀人体验。

这种破天荒的体验,仿佛有声电影第一次进入影院,那种震撼性不言而喻。胖哥已经不是第一次介绍恐怖片大师约翰.卡朋特,《血溅十三号警署》《怪形》令约翰.卡朋特坐上了恐怖大师的王位,但正在让其走上人生巅峰的,还属这部《月光光心慌慌》。

影片中营造悬疑的方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引爆观众的恐惧心理,让不安和焦虑传染到影院内的每一个角落。手持摄影,非规则镜头角度,还有经典的明暗对比打光,娴熟的技巧运用,让连环杀人魔迈克尔·麦尔斯的每一次出现都能够引起一片尖叫!今年正值影片上映40周年之际,所以在今年的万圣节推出全新的《月光光心慌慌》,打着致敬和怀旧就可轻松大捞一笔,何乐而不为呢?那么最新版本的《月光光心慌慌》成色如何呢?IMBD7.0,豆瓣6.6,比较准确的体现了影片的质量——一部合格的商业电影。

篇9:《月光光心慌慌》观后感恐怖电影影评

杀戮并不是总能带来恐怖?到处都是的血浆也不行。

这部电影杀的人是不少,但是总是感觉杀人就像切个胡萝卜一样,连普通人杀只小鸡时的恐怖都没有感觉到,本来惊险刺激的电影,到成为了一个数学题,数一数这个家伙到底杀死几个人,然后怎么被杀死。

一个号称恐怖片的电影,没有了恐怖,没有了惊悚,没有了悬念,有着倒下去的死人、流出的血浆,美女的尖叫,但是都是导演自己的感觉,观众是没有发现一点点恐怖,最起码没有后背凉飕飕的感觉。

一猜就透的剧情,两个笨蛋记者、几个弱智警察,一个精神病的精神病医生,一个一辈子复仇的老太婆,最后杀死了一个以杀人而生的杀人狂,仅此而已。

篇10:《月光光心慌慌》观后感恐怖电影影评

因为我没有看老的那一部,所以我就只说新出的月光光心慌慌的个人看法。

整体来说,这部片没有鬼怪那种惊吓感,但是内容里充斥着大量血腥画面,以及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所以看你自己接受范围吧!

电影的表达手法很有意思,花费了三十多分钟来不断折射表达导演的意思,例如:迈克尔的面具的重要性、迈克尔让外婆感受到的恐惧感、迈克尔的暴力和无情、等等。这种手法能让我这种没看过老版的也能快速的理解迈克尔这个狠角色的定位和性格,因为这是自己观察出来自然而然诞生的观点,比你通过角色说的更加投入。

开头导演就给出了一个观点,这里我的理解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记者的想法,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记者想的就是挖出当年那震动的凶手迈克尔的可怜之处来当卖点,或者外婆的可恨之处(这里面还告诉了一个信息,家庭不和)。

这样是对的吗?

导演则用后面迈克尔杀记者来告诉大家,你没有接触到,所以你高高挂起,不会害怕!但是当你或他人遇上后,或许就是尽头了。

后面就是迈克尔一路不断溜进房子里杀人,这也是让我感到惊悚的地方。当街上溜达着一个没有目的的杀人犯时,当你走过漆黑的巷子、没人的楼梯、门没关好在家时……就感觉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但是感觉这里太过拖延了,或许更加紧凑和血腥点更好。

再继续就时外婆和妈妈加女儿一起用准备多年的机关抓住了迈克尔,点火烧死或者炸死了他(不过电影最后又迈克尔的呼吸声,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下一部。)

中间有俩个我感觉棒的地方,一个是医生突然黑化,还有一个就是妈妈在地下室的时候。

医生黑化其实在一开始就给了他用的笔一个特写,一个骷髅加脊椎,但是我一开始没注意这个细节,然后警察撞倒迈克尔后,医生那急迫,不顾一切的动作又让我能勉强接受黑化的设定。后面在车上那股好奇的欲望的表现则让人更加理解了。

妈妈在地下室的时候,迈克尔把入口的柜子给推到了,一开始没有露头,妈妈就用哭腔喊叫着外婆,说自己做不到,诱骗出来迈克尔的时候,那一瞬间的表情变化,那种反差感瞬间让我人一个清醒。

这里表现的智慧PK,一瞬间的改变了猎人和猎物的位置。

其实还有最后一个地方,女儿最后安全都还握着的刀,在加上前面不断被惊吓,甚至在奶奶的打靶的地方最后那一声尖叫,不得不让人想着她会不会变的和奶奶一样呢?还是迈克尔!

总结来说,个人感觉迈克尔戴上面具开始杀人的那一段其实有点拖沓了,而且很多角色都表现得太过单一,除了最后妈妈那一瞬间得反差让我记住外,其他人得记忆就少了很多,外婆得恐惧!迈克尔无目的得杀人!医生的好奇!

也没有什么无法接受的剧情和违和的地方,而且里面还有上面说的那俩个点,以及最后一个悬念,还是可以一看的。

《小岛惊魂》观后解析

神奇动物在哪里观后感电影影评

电影观后感1000字精选合集

电影观后感1000字

300字影评范文精选

催眠大师大学生观后感

《保持沉默》观后感影评600字

影评

影评的格式范文

影评怎么写范文

《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
《《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孤儿怨》影评恐怖电影观后感(精选10篇)】相关文章:

优秀影评范文2022-12-12

电影弱点影评2023-10-31

影评范文2022-09-05

电影海上钢琴师优秀观后感及影评2022-05-06

加长版《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及影评【精选】2022-10-14

影评范文精选15篇2023-02-23

局内人影评2022-11-08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及影评2023-11-09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以及电影影评精选2022-12-08

电影观后感作文1000字20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