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优势论文

时间:2022-07-21 05:56:11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优势论文(整理14篇)由网友“预言家报特派员”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优势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优势论文

篇1: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优势论文

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优势论文

1资源优势:预留森林资源质量提高空间

随着我国林业逐步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国有林场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转变,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木材采伐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到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上来。绝大多数国有林场停止了商品性采伐,以造林、营林、护林为己任,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增长。

据统计,我国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达9.3亿亩,其中林业用地7.5亿亩,森林面积6亿亩,森林蓄积量22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18%、23%和17%,已成为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最主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

在一些生态重点省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占有很高比例。青海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90%在国有林场,甘肃为67%和53%,山西为48%和65%。国有林场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为集体林的1.5倍。

但从经营现状看,国有林场经营水平虽比集体林高,但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年均生长率仅6%左右,年均净增长率仅4%左右,亩均年净生长量只有0.2立方米左右。目前国有林场尚有1.2亿亩中幼林亟待抚育、5000万亩低产林亟需改造,如果加大抚育经营力度,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可翻一番,单位蓄积量可达7立方米,潜力很大。

2人员与技术优势:森林经营基础牢固

在长期造林、经营和保护森林资源的过程中,国有林场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职工。全国现有国有林场4507处,职工66万人。

目前,我国林业行业近1/3的技术工人在国有林场工作,拥有一支稳定、专业的护林防火队伍。在实践中,国有林场积累了大量在各种立地条件下培育森林资源的'经验和技术,许多林业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特别是森林经营及相关技术,如大规模荒山造林、山地育苗、沙地治理和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都是从国有林场开始研究和应用的。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国有林场的优势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

3森林经营示范:成效显著备受关注

随着林业发展战略的转变和科学经营森林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国有林场越来越重视森林经营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工作。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进行森林抚育,通过抚育,林木生长量增加一般在1倍~2倍,最高的达到了5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业局选择5个国有林场开展森林经营示范,完成了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贵州省林业厅与省财政厅20联合下发通知,确定龙里林场等4个国有林场实施中幼林抚育28400亩。安徽省潜山县驼岭林场每年抚育森林面积超过4000亩,中幼林抚育间伐面积5000多亩,通过加强森林经营工作,该场年均增加活立木蓄积量10000立方米。甘肃小陇山林业局从建局之初就全面系统地开展了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研究和试验,截至累计培育森林资源4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44.8%提高到54.6%,活立木蓄积量由2589万立方米增加到2771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

4优势确保发挥:还需国家政策扶持

森林经营问题引起了国家林业局党组的高度重视。近两年来,国家林业局已调整资金,安排了一部分中幼林和大径级材培育项目,项目大部分落在了国有林场。其中,2008年国家林业局安排的中幼林抚育项目63%安排到了国有林场,珍稀树种基地建设项目80%安排到了国有林场,大径级材培育项目91%安排到了国有林场。近期,国家林业局公布了104个森林经营示范林场,以引导和推进全国的森林经营工作。但是,由于国家对森林经营没有专项资金投入,国有林场经济危困,绝大部分国有林场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生存问题之上,森林经营、抚育间伐等得不到加强,影响了森林质量的提高,森林整体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国家应当尽快建立森林经营专项资金,将国有林场作为森林经营工作的重要阵地,对国有林场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等进行扶持,加大低产林改造和抚育间伐力度,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篇2:试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

1.实行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

长期以来,林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主权有限,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国有林场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后,其商品林经营完全属企业生产行为,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利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积极性,亦可避免林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实施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

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国有林场的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成为林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没有产出,林场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有效经营。因此,在未实施分类经营的情况下,由于不能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权益与责任关系,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不可能实施有效的经营,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

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明确责权关系,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效解决生态公益投入,可使其不再成为经营单位的经营负担,有利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使其生态防护效益得到时最大限度发挥。

3.森林分类经营是国有林场林地资源有效利用的保证

林地是国有林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由于受经营管理水平限制,一方面是林场为了维护林地所有权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另一方面,林场对有限的林地资源利用效力低。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对现有林地科学规划,按森林主体功能划分经营类型,同时在商品林经营中大力发展高效林业,可以有效解决国有林场林地利用效力低下问题。

现行经营管理体制与林业分类经营

我国国有林场现行管理体制已沿用多年。其基本特点是把国有林场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在商品生产中,林场向国家纳税体现与国家的经济关系,向主管部门缴纳各种专项费用体现隶属管理关系;对木材实行限额采伐。这种管理体制有其合理性,在林场经济自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事业费投入,解决了林场建设初期的造林投入。同时,通过集中专项费用筹集了大量林业基本建设资金,为大规模绿化造林提供了投入保证。在我国林木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实行限额采伐也是保护有限林木资源的最有效手段。

但是,也应看到,要实现分类经营,现行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局限性。首先,从责、权、利关系看,实施分类经营后,商品林的经营完全是商品生产行为,林场的商品林经营活动应等同于企业的商品生产活动。林场的生产经营应计算投入产出,占用生产资源应支付一定的代价。林场的经营成果主要通过所有权分配,而现行管理体制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从投入关系分析,林场投入的两个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第一,林场现有商品林大部分是国家投入形成的,由于林场实行事业化管理,这部分商品林林场在生产受益中,未能把国家投入的利益体现出来。第二,林场的生态公益林是林场的非商品生产对象,但林场必须投放生产资源经营管理,这对国有林场又是不合理的。

第三,现行税费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行为有冲突。林场在木材生产过程中,通过缴交“两金”体现部门管理关系,这种方式缺乏根据。而林场占有的林地资源,国家投资等又未在林场的经营成果分配中体现。这显然不是规范企业的管理方法。上述问题在实施分类经营过程中都应加解决。

篇3:试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

1.国有林场划类经营

国有林场实施分类经营首先应解决国有林场的划类经营问题。措施上可根据林场资源构成情况把国有林场划为两大类型,即经营商品林为主的国有林

场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对于商品生产型国有林场按规范的管理方式管理,占用林地资源应缴纳林地占用费,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应折成股份,在林场分配过程中,国家股份所得应上缴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职能的管理部门,林场的经营活动照章纳税,林场的经营活动投入应通过国家计划解决,这部分资金又可通过向受益部门收取森林效益补偿费解决。在不影响森林生态防护效益的条件下,允许林场积极从事商品生产,增强林场的经济活力。我区的大部分水源林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可按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防护林占绝对优势的国有林场也应作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管理。

2.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划类经营

对国有林场划类经营后,还应对国有林场的资源划类经营。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其经营投入主要通过经营管理投入预算由国家投资解决。商品经营型国有林场由于存在两类资源,还必须对森林资源划类经营。对于商品林完全由林场自主经营,国家或主管部门少干预;对于生态公益林应实行森林效益补偿制,解决其经营投入。实施时,可由主管部门向受益部门征收,林场则通过税费减免或先征后返方式按其拥有生态公益林数量多少,根据经营管理投入大小确定林场应是补偿额。

严格来说,任何森林资源都具有一定的生态公益功能,因此,所谓兼用型森林资源不应再补偿其生态公益功能,理由是该类森林是有产出的,其经营投入小于产业,通过森林生产经营完全可解决投入来源。

篇4:试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趋剧烈。与此同时,森林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林业不但是一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同时也是生态公益功能生产部门。但是,在分类经营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对林业生态公益功能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宣传上,还未能做到针对森林的公益功能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也未能理顺受益与经营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也直接影响到生态公益林经营和商品林经营两者之间的正常经营关系,使两者的主体功能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国有林场在我国南方林区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全区共有国有林场150个,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这些国有林场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经营条件,正成为我区林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林业在下世纪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经营体制不顺,产业单一,林业分类经营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再加上严格计划的约束,近几年来,在实现造林绿化后,部分国有林场不能很快转到高效林业方向上来,从而造成林场效益下降,经营风险承受能力降低,经济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搞好国有林场的林业分类经营,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成为国有林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森林分类经营 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战略问题。我国林业部门也根据这一战略分别制定了国家及各省区的21世纪林业行动计划。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对国有林场尤为重要。现在国有林场的经营规模已基本确定,林场经营面积只有缩小而不可能扩大。因此,国有林场走外延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现实的。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作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篇5:试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

1.实行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

长期以来,林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主权有限,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国有林场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后,其商品林经营完全属企业生产行为,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利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积极

[1] [2] [3]

篇6: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浅谈论文

关键词:林场;分类经营;商品林

摘要:近几年来,在实现造林绿化后,部分林场不能很快转到高效林业方向上来,从而造成林场效益下降,经营风险承受能力降低,经济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搞好林场的林业分类经营,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成为林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林场在我国林区占有重要地位。黑龙江省林区以林场为单位,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这些林场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经营条件,正成为我区林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林业在将来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希望所在。由于经营体制,林业分类经营等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再加上严格计划的约束。

1 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对林场尤为重要。现在我国林场的经营规模已基本确定,林场经营面积只有缩小而不可能扩大。因此,林场走外延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现实的。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作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篇7: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浅谈论文

2.1 实行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

长期以来,林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主权有限,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林场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后,其商品林经营完全属企业生产行为,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利提高林场的经营积极性,亦可避免林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 实施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

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林场的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成为林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没有产出,林场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有效经营。因此,在未实施分类经营的情况下,由于不能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权益与责任关系,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不可能实施有效的经营,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

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明确责权关系,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效解决生态公益投入,可使其不再成为经营单位的'经营负担,有利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使其生态防护效益得到时最大限度发挥。

2.3 森林分类经营是林场林地资源有效利用的保证

林地是林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由于受经营管理水平限制,一方面是林场为了维护林地所有权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另一方面,林场对有限的林地资源利用效力低。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对现有林地科学规划,按森林主体功能划分经营类型,同时在商品林经营中大力发展高效林业,可以有效解决林场林地利用效力低下问题。

3 现行经营管理体制与林业分类经营

我国林场现行管理体制已沿用多年。其基本特点是把林场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在商品生产中,林场向国家纳税体现与国家的经济关系,向主管部门缴纳各种专项费用体现隶属管理关系;对木材实行限额采伐。这种管理体制有其合理性,在林场经济自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事业费投入,解决了林场建设初期的造林投入。同时,通过集中专项费用筹集了大量林业基本建设资金,为大规模绿化造林提供了投入保证。在我国林木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实行限额采伐也是保护有限林木资源的最有效手段。

但是,也应看到,要实现分类经营,现行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局限性。首先,从责、权、利关系看,实施分类经营后,商品林的经营完全是商品生产行为,林场的商品林经营活动应等同于企业的商品生产活动。林场的生产经营应计算投入产出,占用生产资源应支付一定的代价。林场的经营成果主要通过所有权分配,而现行管理体制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从投入关系分析,林场投入的两个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第一,林场现有商品林大部分是国家投入形成的,由于林场实行事业化管理,这部分商品林林场在生产受益中,未能把国家投入的利益体现出来。第二,林场的生态公益林是林场的非商品生产对象,但林场必须投放生产资源经营管理,这对林场又是不合理的。

4 林场分类经营措施探讨

4.1 林场划类经营

林场实施分类经营首先应解决林场的划类经营问题。措施上可根据林场资源构成情况把林场划为两大类型,即经营商品林为主的林场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林场。对于商品生产型林场按规范的管理方式管理,占用林地资源应缴纳林地占用费,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应折成股份,在林场分配过程中,国家股份所得应上缴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职能的管理部门,林场的经营活动照章纳税,林场的经营活动投入应通过国家计划解决,这部分资金又可通过向受益部门收取森林效益补偿费解决。在不影响森林生态防护效益的条件下,允许林场积极从事商品生产,增强林场的经济活力。我区的大部分水源林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可按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防护林占绝对优势的林场也应作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管理。

4.2 林场森林资源划类经营

对林场划类经营后,还应对林场的资源划类经营。生态公益型林场其经营投入主要通过经营管理投入预算由国家投资解决。商品经营型林场由于存在两类资源,还必须对森林资源划类经营。对于商品林完全由林场自主经营,国家或主管部门少干预;对于生态公益林应实行森林效益补偿制,解决其经营投入。实施时,可由主

管部门向受益部门征收,林场则通过税费减免或先征后返方式按其拥有生态公益林数量多少,根据经营管理投入大小确定林场应是补偿额。

严格来说,任何森林资源都具有一定的生态公益功能,因此,所谓兼用型森林资源不应再补偿其生态公益功能,理由是该类森林是有产出的,其经营投入小于产业,通过森林生产经营完全可解决投入来源。

综上所述,在林区以林场为单位进行分类经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我们要保护好森林,使林区能真正的做到青山长在,永续利用。

篇8:鸡西市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探讨

关于鸡西市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探讨

森林分类经营是建设现代林业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林区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业单位的运行机制、林区发展格局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了鸡西市区国有林场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前景和必要性.研究了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对林区建设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林业经营单位必须以分类经营工作为契机,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走现代林业建设之路.

作 者:苏元吉 高玉梅  作者单位:苏元吉(黑龙江省林业厅,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高玉梅(鸡西市林业局)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4) 分类号:S750 关键词:森林分类经营   森林资源   发展潜力   效果分析   措施   黑龙江鸡西  

篇9:Remsofi软件在森林经营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Remsofi软件在森林经营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以对森林经营规划软件的深入研究为基础,阐述森林经营规划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以及Rem-soft规划软件的原理和特点.介绍Remsoft软件中主要段的应用过程,其中着重探讨面积段中森林类型的划分方式,以及利用Avenue语言实现从传统小班数据向新数据格式转换的'实现过程,并以帽儿山地区的数据为实例进行图文说明.

作 者:许雪 罗传文 王刚 Xu Xue Luo Chuanwen Wang Gang  作者单位:许雪,罗传文,Xu Xue,Luo Chuanwen(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王刚,Wang Gang(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分校,四川,都江堰,611830)

刊 名:森林工程 英文刊名:FOREST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9 25(2) 分类号:S757.4 关键词:Remsoft   规划软件   森林经营   Avenue语言  

篇10:多媒体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势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势论文

一、多媒体技术在学前教育应用中的优势

(一)引起兴趣,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学习兴趣是吸引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一把钥匙。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3~6岁的学前儿童往往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不稳定,并伴随情感进行,传统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兴趣是激发他们学习的最主要动力,而多媒体技术通过使用图片、文字、声音、影象等不同形式来向幼儿展示所需掌握的信息,创设生动的情景,迅速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入到教师预设的课堂情景中来,从而刺激幼儿的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

(二)直观形象,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

3—6岁的幼儿形象思维能力发展水平还不够,因此对其进行的知识讲授大部分还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为主。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能够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结合,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也可以将幼儿不熟悉或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形象的展现在幼儿面前,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以科学领域的研究雪花的教学为例,对于南方的幼儿来说,很难见到下雪的情景,所以单纯用语言来讲无法令幼儿体会和理解,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不易突破。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该课程,将下雪的情景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会让幼儿更好的了解雪的外观和特性,更快的突破重难点。

(三)操作灵活,增强师生互动

学前教育的教师经常会制作一些教具来辅助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以加深幼儿的理解,但在课堂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时候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所展示的图片比较小,不能保证班上所有的幼儿都看得到。;有些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用教具来展现。但是现在有了多媒体技术以后,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答。目前幼儿园比较常用的是电子白板,它具有灵活的操作界面,显示屏上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师需要迅速调出,图像的放大、缩小、音频的前进与后退,都可以手动实现。同时,对于一些课内的练习,幼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电子白板上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令教师的讲解更加形象直观,也令教师、幼儿、多媒体之间的互动更加丰富。

二、多媒体技术在学前教育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部分幼儿教师缺乏必要的多媒体教学技能

随着现代多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以及幼儿园重视多媒体教学,但是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幼儿园的设备越来越新、越来越先进,但是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却令人堪忧,有的幼儿园甚至忽视了这一现象,于是,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园教室配备了完善的多媒体设备,但却长期搁置不用。虽然现在大部分幼儿教师都经过职前和职后的培训,但多数也仅限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简单的基本操作,无法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所以,幼儿园应该重视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开展相关讲座,保证所有一线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

(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冲突

多媒体在教学中集图片、文字、声音、影象等为一体,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更易于组织教学,因此受到很多幼儿园教师的.青睐。但我们在实践中却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在课堂中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资源,甚至将教学简单的理解为“看课件”。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在有些幼儿园基本已经被弃用,教师的讲解越来越少,师生间的互动仅限于来看课件,幼儿缺乏亲身体验的机会,而这些也正是传统教学的优势所在。多媒体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缺乏有效结合是当前学前教育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并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比如,对于教学目标来说,实现情感目标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因为多媒体可以为同学们创造生动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感情;而传统教学可以以实现技能目标为主,比如通过练习认识10以内的数字;针对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那些令人无法直观感受的知识内容,这是多媒体的优势,而传统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给幼儿提供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总而言之,我们就是要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两者更好的融合,实现学前的教育目标,帮助幼儿学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篇11:紫薇在园林设计中的优势思考论文

(1)观赏价值高。紫薇树干光洁、树姿优美;嫩叶和秋叶变红变黄,十分美观;花多、花序大、着花密集、花瓣皱褶而奇特、花色丰富而艳丽;且花开在从夏至秋的少花之际,故有“盛夏绿遮眼,此花满堂红”的诗句,所以紫微一年四季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2)易繁殖、易栽活。紫薇种子多,播种易成苗,扦插易活,插穗来源广(半木质化的嫩枝、一年生枝、老枝、老干均能扦插成活),还可采用分株、压条和嫁接。只要管理得当,生长健壮的播种苗第二年能开花,春季的扦插苗、嫁接苗当年能开花。栽植只要选在清明节前后(4—5月),掌握随取苗随栽植原则,取苗时保存好根系,大苗带好土球,栽时做到穴大根舒,栽后踏实土壤,浇透定根水,就可栽活。(3)管理粗放、养护简单。紫薇只要一般的常规护养管理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必须注意的是紫薇花序的长短、花朵的大小,都与修剪有密切关系。一般需适当重剪,以促进萌发粗壮枝条,从而得到满树繁花的效果。(4)抗性强、适应性广。紫薇为阳性树种,但能耐半阴;喜肥沃湿润土壤,也能耐一定的干旱和短时间的积水;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又能耐受高温和炎热,并有一定的耐寒性;喜钙质土,在微酸性土上仍生长良好。紫薇的滞尘、抗污染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很强。(5)耐修剪、易成型。紫薇萌发力强,耐修剪,伤口极易愈合,加之枝条柔软,可随意盘曲编扎成各种造型,但要注意在生长季节进行,因休眠期间枝条变脆易断裂、伤口难愈合,不宜进行造型和修剪。(6)采用人为措施可延长开花期。紫薇花期虽长,但到9月下旬至末花期时,花形、花色均已不佳,此时剪除将要凋谢的花枝,再加强水肥的管理,促其萌发粗壮的新花枝,经过20~30d的生长发育,新枝上就会长出花蕾,绽放出艳丽的花朵,延长开花时间。(7)能释放杀菌素。经研究证明,紫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释放一种挥发性物质,对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等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杀菌作用,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

篇12:紫薇在园林设计中的优势思考论文

紫薇树姿优美,花形奇特、花色丰富、艳丽多彩;萌发力强、耐修剪、抗性强、适应性广,被广泛应用于大小公园、公共绿地、庭院、居住区、建筑物前和道路旁;也可用于配置花坛、花境、花篱、绿篱、屋顶花园;或点缀大小广场、河、塘、库、湖滨湿地等,还可盘扎整形,制成盆景、桩景等等。

1园林孤植、独树成景

孤立树在园林绿化中有供观赏和庇荫的双重作用。因此,在选树时一要选树势雄伟和奇特的,能单独成景,给人以华丽浓艳、绚烂缤纷的艺术感和暗香浮动、沁人心脾等美感的树种;二是要求树冠大、生长快、庇荫效果好的树种。而紫薇属小乔木或大灌木树种,除古树和成年大树外,也可将紫薇嫁接到高大的川黔紫薇和尖叶紫薇树上,进行换冠,形成一树多种花色,且树体高大、多姿、多彩的紫薇大树。还可将2~3株相同花色的紫薇组成一个单元(株行距不能超过1.5m)。

2大小公园和公共绿地

紫薇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并且具有易栽、易管理的特点。在园林中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造景的需求,采用孤植、对植、群植、丛植和列植等方式进行科学而艺术地造景。如丛植或群植于山坡、平地或风景区内;配置于水滨、池畔,观赏效果极佳;配置于山石、立峰之旁;配置于常绿树丛之中。紫薇叶色在春天和深秋变红变黄,因而在园林绿化中常将紫薇配置于常绿树群之中,以解决园中色彩单调弊端;而在草坪中点缀数株紫薇则给人以气氛柔和、色彩明快的感觉。

3紫薇专类花园

紫薇品种繁多、树姿各异、叶色多变、花色丰富,将不同品种收集种植于一园,组建成紫薇专类花园,供人们游赏和开展科研、科普等具有重要的意义。(1)紫薇品种收集展示区。紫薇品种收集展示区:将现有的品种收集后,按各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特性,结合地形地貌的变化,采用自然式种植方式,分别组成各式各样的景观。(2)人工群落景观展示区。在群落组合上以紫薇品种为主,结合树种与树种、树木与树木之间的群体生态和生理要求,组合成多种多样的,既美观又可持续而稳定生存的群落景观。

其一,狭叶广玉兰、紫薇、射干群落景观(Mag-noliagandiflor‘lanwolata,Lagweatroemiaindica,Bel-amcandaChinenslsCommunity)。本群落景观的第一层稀植常绿、高大的狭叶广玉兰。狭叶广玉兰喜光,冠幅中等,叶片终年常绿,花大洁白有香气,花期5月。第二层片植紫薇。紫薇为小乔木,喜光,能耐半阴,落叶,花色丰富,花多,花序硕大,花期6—9(10)月。第三层丛植美人茶(Camelliachkiangensis)和小丑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Harlequin’)。美人茶为常绿灌木,喜半阴,花色深红或水红,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小丑火棘为常绿灌木,叶小,叶片边缘绿黄色,秋冬季叶色变红,果鲜红色,果期9—11月。第四层用射干和吉祥草(ReineckeaCarnea)覆盖地面。射干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喜光稍耐阴,花色橘红,有深紫色斑点,花期7—8月;吉祥草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喜阴,花小呈紫红色,有香气,花期9—10月。此人工群落不仅是全年有美景,且照顾到了群体生态和生理需求,还避免了冬景的萧条和干枯。

其二,紫薇、山矾、聚花过路黄群落景观(Lager-stroemiaindica,SymplocosSumuntia;Lysimachiacomges-tifloraCommunity)。此群落景观以紫薇、山矾为主,适当配置些二乔玉兰(MagnoliaxSoulangeana)、湖北紫荆(Cercisgla-bra)、云山白兰(Micheliaplatypetala)含笑花(M.figo)、紫红鸡爪槭(Acerpalmatum‘Atropurpure-um’)、粉花重瓣麦李(Prunusglandulosa‘Sinensis’)和聚花过路黄,组成春花烂漫、芳香迷人的春景群落。

其三,紫薇、灰毛含笑、雀舌栀子群落景观(La-gerstroemiaindica,Micheliafoveolatavar.Cinerascens,GardeniajasminoidesVar.radicanaCommunity)。此群落景观以紫薇为主,适当配置些灰毛含笑、云南含笑(M,yunnanensis)、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lotungensis),用常夏石竹(Dianthusplumarius)雀舌枝子覆盖地面,组成浓荫度夏、观花闻香的夏景群落。

其四,紫薇、桂花、野菊花群落景观(Lagerstro-emiaindica,Oemanthusfragrans,DendranthemaindicumCommunity)。此群落景观以紫薇、状元红(Oemanthusfragrans‘ZhuangyuanHong’)、朱砂丹桂(‘ZhushaDangui’)、橙红四季桂(‘ChenghuangSiji’)、金球桂(‘Jin-qiu’)、金满楼(‘JinManlou’)、红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Rubrum’)、金叶银杏(Ginkgobiloba‘jinye’)、金叶榆(ulmushollandica‘Wredri’)、红叶樱花(Prunusserrulata‘Rubrifolia’)、岳寒红叶李(Prunussalicina‘Atropurpure’)、野菊花、虎舌红(Ardisiamamillata)、落新妇(Astilbechinensis)等,组成桂香、红叶的秋景群落。其五,紫薇、蜡梅、姜花群落景观(Lagerstroemiaindica,Chimonanthuspraecox,HedychiumcoromariumCommunity)。此群落景观以紫薇(观干)和蜡梅为主,适当配置亮叶蜡梅(C.nitens)、柳叶蜡梅(C.salicifolius)、冬茶梅(C.hiemalis)、大叶桂樱(Prunuszippenliana)、光皮树(Cornuswilsoniana)、红瑞木(Cornusalba)、毛豹皮樟(Litseacoreanavar.lanuginosa)、血皮槭(A-cergriseum)、梧桐(Firmianaplatanifolia)、白皮松(Pinusbungeana)、金枝槐(Sophorajaponica‘ColdenStem’)、金枝白蜡(Fraxinuschinensis‘Jinzhi’)、尾叶紫薇(Lagerstroemiacaudata)、川黔紫薇(L.excelsa)、南紫薇(L.subcostata)、紫竹(Phyl-lostachysnigra)等观干树种及火焰南天竹(Nandinadomestic‘Flame’)、朱砂根(Ardisiacrenata)、红凉伞(A.crenatavar.bicolor)、姜花等组成观干、观果、闻香的冬景群落和岁寒三友的景观。

4道路绿地和绿篱、绿带(列植、带状树群)

(1)道路绿化。行道树一般要求树干通直、体形高大、树姿优美、冠大浓荫且生长快、寿命长;抗性强、适应性广、萌发力强、耐修剪、无污染、病虫害少等特性的树种。应以乡土化、色彩化和观花、观果、观叶树种为主,以达到三季有花,终年有绿的效果。紫薇属小乔木或大灌木,除主干高度难以达到上述要求外,其他特性均能适合要求,在街道路边种植紫薇,能绿化、美化、净化城镇环境。

(2)绿篱、花篱和绿带。紫薇叶片小、萌发力强、耐修剪、花多色艳、花序大、花期长、秋叶红艳,是作绿篱、花篱的好树种。在绿化带中与常绿树种科学搭配,可解决色彩单调,增加季相变化;开花时呈现乱红荡漾于绿叶之间或万绿丛中一抹红等美丽景观。

5工矿企业的绿化、美化、净化树种

工矿企业的绿化除了美化和改善、提高环境质量外,还要有防治污染和防灾减灾等功能。而紫薇具有较强的吸收有害气体和吸滞粉尘的作用,特别是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和吸收能力很强。据有关科学测定,将吸收了硫的紫薇鲜叶采下凉干后,在每1000g紫薇干叶中测得吸收10g左右的硫,而紫薇仍能生长发育良好;在距离污染源200m处,每1m2叶片可吸滞粉尘4.42g[5],因此,紫薇是工矿企业的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优良树种。

6住宅、庭院、绿地的绿化、美化、净化作用

紫薇不仅树姿优美、花多、花序大、花色艳丽、抗污能力强,而且还能分泌出一种挥发性芳香物质———植物杀菌素。这种杀菌素能在5min内将空气中的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等病原菌杀死,或抑制其繁殖发展[4],降低了空气中的含菌量,防止了疾病的发生,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

7盆景、桩景用树

紫薇的姿态美观、花朵多、花色丰富而艳丽、枝条柔软、树干光滑而筋脉挺露、悬根露爪,加之萌发力强、耐修剪、耐扭曲盘扎、易成型等特点,是制作盆景、桩景的良材。如将紫薇与朱砂根、红凉伞(Ard-isiacrenatavar,bicolor)、茶梅等观赏植物组合成盆景或盆栽,全年都有美丽的花或果可赏;若将紫薇配以金边扶芳藤(Euonymusfortuneivar.radicans‘Aureomar-ginata’)或银边扶芳藤(E.fortuneivar.radicans‘Al-bomarginata’)或花叶蔓长春(Vincamajor‘Variega-ta’),或花叶常春藤(Hederahetlx‘Variegata’)或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Variegatum’)等,种植于花桶、花箱、花槽,或摆放在公共场所、庭院之内,能增添很多自然野趣;而将紫薇古桩布置在适宜的位置,可起到画龙点睛的美化效果。5.8在花坛、花境和屋顶花园中的作用紫薇品种中的矮紫薇和蔓性紫薇具有植株低矮、直立或匍匐生长、枝叶繁密、开花早;花期长(5—10月)、花序大(直径3~4cm)、花色多(大红、桃红、紫、白及复色),开花时,花团锦簇;萌发力强、耐修剪、耐扭曲盘扎、易繁殖、易栽活、管理粗放、病虫害少等特点,还可与其他常绿植物搭配,配置于花坛、花境、色块、地被和吊盆、吊蓝、屋顶花园等处,可形成优美的景观。

结语

紫薇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已有1500多年的裁培和利用历史。其具有树形优美、花多、序大;花色丰富、色彩艳丽、花期特长等优点,因而一年四季都具很高观赏价值,特别是盛花期正值夏秋花少之季,这样的优良观赏树木,实属少见。紫薇品种繁多、姿态各异,可满足各类园林工程植物造景的需求。但应根据紫薇各品种的生物性和观赏价值,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景观的原则,充分运用紫薇不同品种的观赏特性,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其观赏价值和净化环境的功能,更好地丰富园林景观,修复生态环境[6],保护人的身心健康,提升园林景观效果。

篇13: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育人优势的论文

论文摘要:对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育人的优势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前言

体育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教师有共同之处,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有组织的师生双边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和指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意志品质。而体育教师虽然也传授一定的科学知识,但是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来掌握所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动中求学”,在。练中求道”而体育教师既要。塑体,又要育人”。

2体育教师对学生存在着强烈感染力

对于自我意识不断完善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体育教师所表现出的许多好行为和活动,都是他们追求和效仿的目标,由于青少年学生善模仿的特点,促成它们努力在各方面都做到和教师相象,学教师的样子。在学校这样一个社会团体中,体育教师抛头露面的机会和场合最多,从早到晚,从教室到体育馆,无不见到体育教师那健美的体魄。尉健的步伐,出色的运动能力,娴熟的运动技能,勇敢顽强,朝气蓬勃的精神,这些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性。首先是欣赏,羡慕,而后是追求,模仿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所以体育教师正好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向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诱导和教育。

3体育教师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上有独到功夫

体育教师在广阔的领域里,通过运动竞赛,游戏等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刺激和情感的`体验,可以使学生的天性暴露无疑,可以在活动交往中和竞争中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倾向采取适宜的方式扬长避短,所以体育教师在塑造青少年个性方面所起到的这种独特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

4利用课堂常规育人

课堂常规是把体育教学中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要,措施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贯彻课堂常规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的过程。如:课堂常规明文规定,上体育课不许穿皮,教师应该首先遵守,然后再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对遵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遵守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5利用教材的教育因素育人

在体育教材中,有些教材本身就有教育因素,比如游教材,体育基础知识教材,还有一些教材从它的外表,不具备思想教育的因素,但只要抓住这些教材的不同点,认真挖掘,就会发现各种教育的因素,然后将这些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去,就能很好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中长跑教材要求学生有吃耐劳的精神,接力跑要求学生有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神,跳远教材要求学生有勇敢顽强的精神,舞蹈韵律操文明和美感等。

6用体育课的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育人

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法对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思想德教育。如:队列队行的练习,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空间知觉的基本练习,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组织纪律性活动,他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履行道德义务所需要的控制能力。此教师必须把握住这个时机,。严格要求”并。持之以”。又如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课后收检、送还器材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务的时机,因此教师对学生做的这些工作要提出明确要求,如:搬垫子时不许在地上拖,排球不准用脚甥,收拾器材要小心轻放等,对于主动整理场地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对不爱护公务的同学要批评教育,对故意损坏公物的要赔偿,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爱护公务的良好习惯。

7利用课终小节进行育人

课终小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机会,首划、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任务是否完成,下次课所授的内容.任务,再结合本次课的教学实际肯定成绩,提出问题,通过小结,提出表彰和适当的批评教育,使体育精神文明之花在学生灵魂深处扎根。

篇14:逆筑法在施工中的优势的论文

逆筑法在施工中的优势的论文

摘要:某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对深基坑的图护变形和土体的位移、地表和管线沉降等各项指标都有严格要求。经方案比选后,采用“逆筑法”施工技术,该法能有效地保护周边环境,且具有施工工期快,节省基坑支护费等优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逆筑法;地下连续墙,质量标准

1工程概况

以上海某高层大厦的逆筑法施工为实例,逆筑法施工工法在基坑支护费用、施工工期及保护周边环境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①在深基坑施工中减少支撑费用约300万元。②整个工期明显加快,在5个月内做完了地下4层、地上5层,在11个月内结构封顶。③周边管线沉降仅为15mm,四周道路及民房位移均在5mm之内,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2“逆筑法”的特点

(1)利用柱下桩及基坑周边地下连续墙(以下简称地下墙)作为逆筑法施工期间承受地上、地下结构荷载及其施工荷载的构件;利用地下室楼板,作为基坑施工的支撑。其中柱桩的深度、柱径与地下墙的深度、厚度需经过计算确定。

(2)地下多层逆筑法挖土采用地下室首层楼板结构完成后,由专用取土设备与人力相结合在楼板底下挖土,挖至下一层楼板标高后,浇筑该层楼板结构,再用相同方法挖土,浇筑楼板,如此直至地下室底板完成。

(3)“逆筑法”施工土方,采用人力开挖与坑底水平运土,然后由设置在基坑两端的取土口专用取土设备,半挖出的土方提升装车外运。

(4)地下室楼板模采用土模承重,当挖土至标高后做出混凝土垫层,并在模板搁支点上用砂浆找平,直接将模板搁置在砂浆找平层上,挖土、混凝土垫层、砂浆找平。

3“逆筑法”的不足

(1)“逆筑法”的施工受环境的约束大。地下施工环境差,很难使用大型的施工机械设备,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和物力,管理难度大。

(2)钢筋的预埋位置准确性差,钢筋的接头一般在同一截面上。接头的方式多采用焊接,焊接的施工环境差。

(3)混凝土的施工缝多,易出现渗漏现象,处理也比较困难。

(4)在含水层部位施工时易出现片邦现象,会影响其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受力状态和地面交通。

4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结构施工及类似于地下室结构的地下构筑物的结构施工。

5施工工艺

5.1逆筑法施工方法

(1)逆筑法施工方法是首层楼板结构完成后,即架设专用取土设备,然后地下挖土与地上结构施工同时进行。根据地下一层的埋深,如施工地下二层楼板开挖深度不大且围护墙经计算满足悬挑受力要求,可直接明挖一层,施工地下二层楼板后,再地上地下同时施工。

(2)地下挖土施工是先从两端的`取土口,直接用取土设备挖出工作面,然后由人力从取土口的挖土工作面向基坑中间开挖。挖出的土方用双轮手推车,运至取土口,然后取土设备装车外运。

5.2逆筑法地下室楼板支模

(1)模板设计原则:根据地下室楼板结构的形式,模板采用相应的土模承重方法。首先将基坑内的土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挖至标高,做好混凝土垫层,待混凝土稍硬后,按图弹出轴线与梁边线,并在模板的支点上进一步用水泥砂浆找平,使其标高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内,然后支模板。

(2)模板拆除:随着地下挖土工作面的推进,当楼板底的模板外露后,即可将模板逐块拆下,并翻转至下一层施工。为防止摔坏模板,拆模时应根据模板的形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把该措施编制在施工组织设计内。

5.3逆筑法地下结构相关节点

(1)“逆筑法”施工竖向承重体系采用地下墙及轴线桩,故地下墙与楼板粱的连接,应事先按设计图纸要求,在施工地下墙与中柱桩时埋设各类节点钢板及连接钢筋。

(2)墙、梁、板节点与柱梁节点类似,首先是在地下墙施工时在相应的楼板标高埋钢板与锚筋节点,开挖后的节点施工,复合墙施工同柱梁节点施工。

(3)柱梁节点是先在施工中柱桩时即在相应楼板标高处预埋设钢板或锚筋节点,待地下开挖暴露出节点后,清除节点上的淤泥,按设计要求焊接或机械连接各类锚固钢筋。使楼板结构与中柱桩的连接可靠、安全,并满足逆筑法施工状态下的施工荷载要求。待地下室底板完成后,再由下至上施工中柱桩外侧的复合柱,使完垒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5.4逆筑法施工期间的结构沉降差控制

在逆筑法施工期间,其垒部的结构施工荷载主要靠中柱桩和周边的地下墙承担。控制整个结构的不均匀沉降是逆筑法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1)为提高中柱桩与周边地下墙的垂直承载力、减小沉降差,在施工地下墙与中柱桩时预埋注浆管,并对桩底和墙底的沉渣部位进行压密注浆。

(2)根据工程桩的静载试验P-s曲线及地质报告等数据,暂定一个地基垂直承载刚度,然后按实际施工的各工况荷载由计算机模拟沉降量计算,得出在极限沉降差内(极限沉降差由设计决定,一般为2cm)上部结构能施工层数。

(3)在结构的平面柱网线上和周边地下墙轴线上设置沉降观察点。一般情况下每2d观察1次,当上部结构施工浇捣一个楼层混凝土后7d内,每天观察1次各点的高程,均采用二次闭合测量,得到的观察数据先进行三阶多项式平滑计算(由专用计算机程序)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4)根据计算机处理后的沉降观察数据和观察沉降时的上部荷载进行荷载(P),沉降(s)的N次多项式曲线拟合(由专用计算机程序完成)。根据得到的P—s荷载沉降拟合曲线来预测施工下一层楼板和上一层楼板结构后的沉降羞,从而协调地下、地上结构施工进度。使整个结构沉降羞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6质量标准

(1)中柱工程桩质量要求。桩位差:±50mm(测距仪):垂直度不大干1/300(经纬仪)桩质量经动载测试不得夹泥、断桩。

(2)地下墙质量要求。成槽垂直度:1/300(超声仪).槽底沉渣小于100:地下墙每幅接头不得夹泥。

(3)挖土、模板垫层与砂浆找平及降水。挖土标高:±50mm水平仪及平水桩(间距小于2m)垫层标高:±15mm水平仪及平水桩(间距小于2m):砂浆找平标高:±1.5mm水平仪及靠尺I降水水位:模板垫层下1.5m,水位观察井及测绳。

7施工安全

根据“逆筑法”施工的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安全的注意事项及具体措施。

(1)逆筑法施工的周边环境的安全保护,应对基坑周边围护墙按强度要求与变形要求进行设计验算,在施工过程中,对墙体的挠曲变形、位移进行观察。此外,还应根据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分别对地下管线、邻近建筑、构筑物进行位移观察,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垒。

(2)“逆筑法”施工,从地面转入地下施工用电220V~380V,临时输电线路要固定位置,并采用专用防水电箱。

(3)操作人员做好安全交底工作,而且人员相应固定。

(4)定制取土口设备,应有专人操作,上岗做好培训交底,并设专人指挥。

国有林场伐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论文

结构调整:国有煤矿发展进步的永恒主线

试论国有林场经营的新思路

农林业航空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

试析如何做好森林保护及林业发展的对策的论文

民间投资的现状及政策选择论文

我国黄金储备政策的选择评析论文

林业良性循环发展措施论文

小学的全面工作总结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教育论文

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优势论文
《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优势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优势论文(整理14篇)】相关文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行政管理在政府改革中的实践2022-08-17

新世纪的会计选择问题: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论文2022-12-10

森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2023-04-02

乡村营造林生产计划2022-05-12

森林保护日作文2023-09-18

学校的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计划2022-07-26

全省林业局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06-05

林场技术员工作总结2024-02-05

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2022-05-06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论文20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