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石器彩陶装饰节奏美论文

时间:2022-09-21 07:50:57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新石器彩陶装饰节奏美论文(整理2篇)由网友“Sa圆圆”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浅谈新石器彩陶装饰节奏美论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浅谈新石器彩陶装饰节奏美论文

篇1:浅谈新石器彩陶装饰节奏美论文

浅谈新石器彩陶装饰节奏美论文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制作陶器,彩陶的发展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相比较起初的陶器而言,除了造型上的不同,最大的特点是在陶器上有了彩绘装饰图案。彩陶的装饰色彩是红色和黑色,红色是赤铁矿颜料,黑色是锰化物颜料。装饰图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果说不同类型的装饰具有不同的节奏美感的话,那么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就是一篇节奏感丰富的交响乐。

一、彩陶装饰节奏概述

彩陶装饰纹样中体现出了音乐般的节奏感,虽然已时隔几千年,但现今看来我们仍能领会到以彩陶谱写的音乐篇章,体悟其中的神秘色彩。

彩陶的成型是采用最原始的手捏制而成的。彩陶的装饰位置,一般都与器皿的使用条件相适应。根据器皿的不同部位,运用不同的装饰花纹。在装饰布局上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装饰,以体现装饰的完整效果。时至今日,这种装饰手法仍在沿用。从彩陶图案整体看,是以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为主体,但也有山纹、水纹,以及人形和鱼、鸟、马、犬、鹿等动物纹,还有少量形象并不明确的谷叶纹和花瓣纹。这些花纹,大都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提炼和概括,达到了图案的样式化,使之具有节奏感。因为不同的地域分布,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点。主要分为半坡、马家窑、庙底沟、半山、马厂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彩陶装饰具有不同的节奏美感,这些装饰图案的创造,是我们劳动祖先对于当时生活的反应。

二、彩陶装饰节奏美的形式

1、宁静祥和之美

半坡型彩陶,单一节奏组成的宁静之美。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说是鱼形花纹,其实到了后期已经没了鱼的踪影,只是简单的线纹和三角形构成的几何纹,并且具有了式样化。也正是这种由鱼纹演变而来的式样化的几何纹样,真正赋予了彩陶一种宁静的节奏美感。这种以线纹和三角形为主的装饰使其节奏单一但并不单调,在直线与三角形之中有耐人寻味的物象体现,这种简单之中体现出一种宁静之美。

除了鱼形花纹,人面形花纹也是其一大装饰特色。人面形花纹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人面作圆形,两只眯成缝的眼睛,倒“T”字形的鼻子,眼以上涂成黑色或空白的三角形状。耳部或作对称的向上弯钩,或饰两条鱼纹。嘴角用两条相交的斜线组成,两边也各装饰一条鱼纹,在鱼的周身用短线或小点装饰。这种人鱼的结合图案一般左右对称,头顶高高耸起的三角形图案具有某种神性色彩,让我们联想到教堂里高高耸立的尖顶或者屹立着的佛塔顶端,仿佛可以使得人与神进行沟通。当然教堂与佛塔是在此几千年之后的宗教产物,但人面鱼纹图案宗教色彩浓厚,有“寓人于鱼”的意义。人面鱼纹图案有不同的几种,但变化不大,几乎都是圆圆的人脸与鱼结合的左右对称图案,眯成线的双眼与左右对称的鱼纹结合,宁静的神态显得安静而祥和。

半坡型的彩陶,不管是鱼纹还是人面纹,都给人一种简单安静的节奏美感,仿佛这里的生活也是安静而祥和的。相比之下,有的彩陶装饰可不显得安静,他们喜爱奔腾的水流,热爱多人的舞蹈,让人感觉他们的生活也是充满激情的'。

2、激情律动之美

马家窑型彩陶,激情荡漾、充满律动的节奏美。之所以说马家窑彩陶激情律动是因为它的装饰内容丰富且装饰纹样具有动感与气势。其装饰内容有的是用曲线和直线结合,以同心圆为中心组成图案,也有的采用大片的网格纹。除了装饰内容丰富之外,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满饰。从器物的口沿到接近底部,几乎都饰满了花纹,显得多而满。

例如,雁儿湾出土的彩陶盆,纹样几乎布满了器皿的全部。从上看去,整幅图案是由曲线和点构成的一个水流漩涡的图案,中间是同心圆图案,就像是一个大漩涡,同心圆周围的曲线图案就像是漩涡四周翻腾的水流,和曲线组合在一起的点,就像是水流过急而飞溅起来的水滴。整个画面激情荡漾,动感强烈,又充满着律动。可见,这里的居民喜欢翻腾的水流,滔滔的江水,映射出他们生活中的激情。再如,1973年秋,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这个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卷唇平底,内壁绘有四条平行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三组,每组两边用内向弧线纹分隔。舞蹈纹每组有五个人,五个人面向一致,手拉着手,双腿交叉,像是在跳欢庆节日的舞蹈。这是一件杰出的彩陶工艺品,同样的充满动感,从中我们能看到到步调一致的舞步,仿佛能听到清晰的音乐节拍。这就是马家窑彩陶反映出来的当时人们的生活,充满着激情与动感,同时又不乏美感。

庙底沟型彩陶,婉转节奏组成的韵律之美。与热爱水的制作马家窑型彩陶的先民们比,庙底沟型彩陶的主人更喜欢仰望天空,喜欢自由翱翔在天空中的飞鸟。庙底沟型彩陶最具特色的是鸟纹。鸟纹的装饰带有一种柔美与婉转,这种柔美与婉转一经组合与排列就充满了韵律。在庙底沟型彩陶中,鸟纹的应用是最多的,而且形态生动,有的作啄食状,有的展翅欲飞,有的停立观望。在这里,鸟纹得到概括,主要通过点和弧线来表现,点表示鸟的头部,而一条条排列有序的弧线是鸟身和羽翼,鸟最美的地方就是它独具的优美弧线,而庙底沟型彩陶上的鸟纹恰恰表现了鸟的弧线美,婉转而又有韵律。半山型彩陶,细腻节奏组成的富丽、精巧之美。半山型彩陶的装饰,其图案组织分为两种。一种是旋涡纹组成的装饰。这里的旋涡纹不同于马家窑型彩陶装饰的漩涡纹。

首先,这种旋涡纹样不是采用满饰的装饰手法,这里的旋涡纹主要装饰在陶罐的腹部及腹部以上。其次,这里的旋涡纹没有马家窑型彩陶中单个漩涡纹的动感,取而代之的是纹样装饰的工整和细腻。半山型彩陶装饰中的旋涡纹装饰是连续的几个旋涡纹的横向排列构成的整体装饰,所以平面感更强一些。另一种是葫芦纹,用葫芦纹作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区分成数个单位,整体的葫芦纹装饰精巧繁密,饱满而凝重。半山型彩陶的装饰多以曲线为主,并流行运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红、黑相间。装饰上的细腻加上色彩的多种运用,就使半山型彩陶产生一种富丽、精巧而又富有变化的节奏的美感,也因此成为彩陶工艺中最为精美的彩陶类型。

3、粗犷刚劲之美

马厂型彩陶,节奏简练、粗犷的刚劲美。马厂型彩陶的装饰纹样,常见的有折线纹、回纹,而以人形纹最有特色。有人认为人形纹是作播种状的“人格化的神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人形纹的发展有一个从繁到简的演变过程,早期为有头、有身、有双手和双足,手和足还有五指,双手伸举,屈腿直立;中期头部消失,只留躯干,肢节增多;晚期仅留爪指或变成三角折线纹。马厂型彩陶的装饰粗犷、豪放而庄重,最终形成了简练、刚劲的艺术风格。

三、彩陶装饰节奏美成因

综观各种类型的彩陶,可以发现,彩陶的装饰纹样基本上是以几何纹的形式出现的,这种装饰图案的产生,与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首先,陶器的出现离不开人们对编织的模拟,恩格斯指出:“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再者,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需要动作的一致,要求统一、规律,使产生节奏,以增强力量。把劳动上的需要反映到彩陶装饰上,就有了赋有不同节奏美感的装饰纹样。其次还有人们受图腾崇拜的影响,自然物的影响,都对彩陶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也由此才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彩陶,在人类历史上有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彩陶文化。

四、总结

彩陶种类多种多样,装饰手法也是各具特色,有的宁静,有的充满动感,有的婉转优美,有的富丽精巧,还有的粗犷豪放。不同的节奏产生了不同的美感,各种节奏美交相呼应,共同谱写着彩陶文化的音乐篇章,在中华文明史上奏出独特而美妙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东方出版中心 —4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人民出版社 —4

3 张明川 中国彩陶图谱 文物出版社 2005—4

4 蒋书庆 彩陶艺术史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5

篇2:民间剪纸艺术的现代装饰美论文

民间剪纸艺术的现代装饰美论文

摘要:中国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而不拘泥于现实,敢于突破历史的束缚,直抒情怀的创作精神赋予了民间剪纸更加顽强的生命力,也造就了民间剪纸别具一格的现代装饰美。中国民间剪纸在使用材质、创作题材、创作造型、应用方式上都具有现代装饰美。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工业经济即将取代传统民间工艺,而民间剪纸在传递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还要适应现代生活的转变。

关键词:民间剪纸;现代设计;装饰美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独领风骚的姿态,屹立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一直以来,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都根植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民间基础,它保存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被劳动人民所创造,又为劳动人民所享用,体现了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喜好。

一、中国民间剪纸在使用材质上的现代装饰美

装饰美是指通过某些艺术技巧和手段来装饰加工生活实用品和供欣赏的陈设品所获取的审美属性。现代装饰美是指在设计风格上运用现代的手法和技巧来装饰加工生活实用品和生活品所展现的审美属性,其立足点在于传统,影响在现代,充分展示了装饰设计中的发展和再创造。中国民间剪纸是我国极为普及的一种民间艺术,流传甚广,数量庞大,形式多样,根基雄厚,是我国古老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一颗东方明珠。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它都以自己的独特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唤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传统的民间剪纸一般使用简易的纸张或与纸材料接近的易得的材料,便于裁剪和刻制,然而简易纸张极易破损、褪色的特质,致使传统的剪纸作品不易保存和流传。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和造纸行业的进步,为了能让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民间剪纸技术再次回归时代舞台大放异彩,广大制作者对民间剪纸在使用材质上有革新的需求。这就需要现代艺术设计家在使用材质上大胆创新,不让民间剪纸技术被新时代淘汰出局。随着人们对民间剪纸各种形式的需求的日益俱增,纸质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开始尝试新的领域,以期代替纸质和弥补民间剪纸在保存寿命、质感等方面的不便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新技术带来的磁性纸给我们带来了福音,随之也为我们打破了民间剪纸在某些领域的界限,为我们启开了民间剪纸的现代装饰美的大门,人们开始尝试使用纺织面料、有机板玻璃、pvc、金属、皮革、陶瓷等材料来达到剪纸预期的效果。在一些特殊领域,人们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装饰效果,甚至打破了纸质材料的限制,开始尝试使用纺织材料、人造皮革、有机玻璃、金属等材料来表现剪纸的魅力。当然,不同的纸质材料带给人们的审美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

二、中国民间剪纸在创作题材上的现代装饰美

传统的民间剪纸的主流题材,一方面是以吉祥寓意,所以多以谐音法来表现,比如“连年有余”,就是在莲花的花纹上再刻条鲤鱼;“抓髻娃娃”就是在娃娃上再刻只公鸡:“岁岁平安”就是在稻穗上再刻只瓶子和鹌鹑。另一方面,是对神话故事和古代人物的怀念。大都是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是对流传的神话传说和先辈们英勇事迹的歌颂,亦或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进入新世纪的民间剪纸,一部分的创作题材仍在歌颂我们的传统剪纸文化,而现代的民间剪纸大都“脱掉”了纸的这张外衣,走起了新型材料之路,木材、金属、塑料、新型复合材料的运用给我们的民间剪纸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展示舞台。随着材料的转变,剪纸的色彩也变得丰富多彩,甚至开始使用一些辅助的效果来让我们的剪纸具有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民间剪纸蜕变之后,其在现代的.装饰美上也越来越能得到更好地诠释,它也不再只是窗户上的点缀之物,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标志设计及器皿设计中我们都能看到剪纸的倩影用镂空的形式展现,不论是几何化的树叶处理法,还是镂空雕刻技法的形式感走向,或者是从平面造型的倒三维空间的立体型跨越,都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民间剪纸在现在装饰美的道路上又开辟了一条新的康庄大道。

三、中国民间剪纸在造型上的现代装饰美

民间剪纸的造型一直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古代,民间剪纸大都是人们用来美化环境或者烘托喜庆气氛的,所以,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就自然地充当起了装饰的角色。也正是因为民间剪纸的这种民间性和装饰性,决定了他在造型艺术领域的装饰美。换句话说,民间剪纸就是“具有装饰美的造型艺术”。民间剪纸的造型艺术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自己的特殊韵味,主创者大都是心灵手巧的农村女子。她们没有受过专业艺术的培训,也没有专业艺术家门的严谨与考究,更不用绞尽脑汁地为她们的作品想象主题和寓意,只需做到自己情感的真情流露和宣泄。所以她们的作品大都展现出返璞归真的艺术魅力,“一把剪刀,一张纸,为心所剪,为情所动”,是再好不过的注解,也正是这种主观性和非功利性才让我们的民间剪纸剪出了自己独特的意象造型艺术。民间剪纸大都来源于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又不仅仅是对所表现事物的简单描述和描摹,而是在追求客观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夸大或缩小以改变对象的性质、样式、颜色等方式去改变事物本来的自然原型的常用标准,从而达到装饰美的目的并在装饰美的效果中展现出它们对生活的憧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们对生活的朴素观察和对事物真相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审美理念的执着,让他们能够突破艺术思维的主观束缚,驰骋于宇宙的全方位空间中,这也造就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造型上追求完整与美好的艺术契合。为了达到审美上的完美造型,艺术家们独辟蹊径,创造出来极富装饰韵味的神奇作品。如在剪纸作品中只是表现侧面面额的人物形象,作者常常会画出两只胳膊或者眼睛,这种表现法则就是对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地展现,这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剪纸的主观性、立体型和全面性,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民间剪纸的完美特征。

四、中国民间剪纸在应用方式上的现代装饰美

当传统民间剪纸还停留在对节日的庆祝和对民俗活动的祭奠时,我们就开始尝试用它来点缀我们的日常用品,或是张贴在各式各样模型的装饰上,让这样的镂空或者雕刻给我们的作品带来更加生动的整体美感,同时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装饰领域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就是平面设计,然而随着新技术的产生,它就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标志设计、书籍装帧、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插图设计等传统的平面设计领域,而是开启了新世纪的现代平面设计的装饰美的大门。它开始游走于电脑游戏,动画影视等航道,甚至出现了剪纸相声、剪纸动画片这样的新的剪纸形式,让我们的民间剪纸由静转动,这也是在给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及发展现代艺术锦上添花。民间剪纸作为一种符号语言应用在工业产品设计早已是独树一帜的。现在,许多的灯具设计师们都很喜欢采用镂空的纹样去设计灯罩,这种灯罩在灯光的照射下会显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一些瓷器的设计也开始采用剪纸镂空的装饰手法,制作出来的产品在审美上具有赏心悦目的功效同时也具备渗漏的功能,让我们的产品变得富有魔力。在当代的一些大型时装秀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剪纸艺术的诠释,依靠人体的律动让镂空部分产生各式各样的形状变化,也通过形状的变化更好地展示人体的美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民间剪纸这一源于大众的,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代表性地位的民间艺术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随之而来的大工业化经济所取代。剪纸艺术也在这一背景下开始向现代剪纸艺术转型。中国民间剪纸在传递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还要适应现代生活的转变。任何一种文化在总结他的发展前途时,首要考虑的是它能否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进步、上升,开辟出一条自己的专属通道。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也为民间剪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2]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3]许恩沅.论装饰图案艺术[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王伯敏.中国民间剪纸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总结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案

工艺美术方面的论文

高中作文鉴赏

传统纹样课件小学

高中美术几何体玩法教案优秀

高中美术教案

简述民间美术论文提纲

红山教育教学网

浅谈新石器彩陶装饰节奏美论文
《浅谈新石器彩陶装饰节奏美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新石器彩陶装饰节奏美论文(整理2篇)】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模板2023-11-22

美术教案范文2023-09-11

美术的教案2023-11-14

高中美术中国书法说课稿2022-11-13

马家滨文化2023-09-21

高中美术说课稿锦集2023-04-01

现代标志设计论文2023-10-31

参观半坡博物馆2022-10-26

高中美术说课稿格式2023-01-07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说课稿2023-08-0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