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论文(精选19篇)由网友“echo”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论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论文
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论文
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债权人、国家税务机关、以及政府其他主管部门,股东是次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这些使用者所需信息的特点是:(1)概括性强。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分布十分广泛,作为政府部门或银行无需了解每一个企业的详细情况,只要对其发展状况有个大致了解即可,因此要求提供的信息要有概括性。(2)注重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小型企业规模小,业务经营范围多变,资产规模小、周转快,其偿债能力受盈利状况影响也大,因此,反映其盈利能力比反映偿债能力更有意义。对于中型企业,资产有一定的规模,盈利性对偿债能力影响不敏感,此时,偿债能力电应予以关注,应将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合并考虑。(3)可靠性高。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业务多变、人员素质低。内部控制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原因,其会计信息可靠性往往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外部信息使用者往往对于中小型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心存疑虑,需要以某种机制进行保证。
当然,在考虑会计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应考虑中小型企业自身提供信息的可能,应符合成本效益和便捷性原则,即成本低、编制简、便于理解和操作。
一、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报告一般都实行豁免揭示制度,即对小于一定规模的企业在编制与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豁免待遇,允许其按简要形式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值得我国借鉴。
(一)小型企业应采用简要的财务报告体系
考虑到小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概括性和注重盈利能力反映的要求,小型企业可采用下列简要形式的'财务报告体系: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简要资产负债表、简要利润表、简要财务情况说明书,无需编制报表附注;季度无需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月度仅提供简要资产负债表和简要利润表。
简要资产负债表和简要利润表是指合并反映某些项目的报表。例如,对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的披露可以只分货币资金、存货、应收款、其他流动资产四个项目披露,负债可以只分为银行负债、税收负债和其他负债。对利润表项目,可以将销售成本和各种期间费用、营业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合并反映。简要报表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相关性和重要性原则,满足小型企业主要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并突出重点;(2)保密性原则,小型企业业务单一,过细的披露有关收入、成本、资产细节,有可能泄露其商业机密,概括性披露有助于对中小型企业商业机密的保护;(3)成本效益原则,小型企业编制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简略的利润表,不仅可以简化编制工作,提高效率,而巨还可以节省编制成本。小型企业简要财务情况说明书可仅仅说明本年度经营活动的大致情况,无需对资金、资本情况作出分析说明。
(二)中型企业应采用基本的财务报告体系
基本的财务报告体系是指财务会计报告的框架与大型企业相似,只是内容简略些。中型企业应提供年度、半年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不作要求。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简要会计报表附注、简要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又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附表,可以不提供按业务和按地区编制的分部报表,现金流量表采用简要方式,也不必对照编制附表斗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简要财务状况说明。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则仅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及按税法规定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简要现金流量表主要合并了一些中型企业发生较少的事项,以使反映的现金流量更简洁,同时还省略了对照编制的附表,以简化报表编制程序、降低编制难度从而节约编制成本。中型企业的简要会计报表附注可仅仅对主要报表项目(如占总资产20%以上)作出说明,而简要财务情况说明书则较小型企
[1] [2]
篇2: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论文
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论文
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债权人、国家税务机关、以及政府其他主管部门,股东是次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论文。这些使用者所需信息的特点是:
(1)概括性强。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分布十分广泛,作为政府部门或银行无需了解每一个企业的详细情况,只要对其发展状况有个大致了解即可,因此要求提供的信息要有概括性。
(2)注重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小型企业规模小,业务经营范围多变,资产规模小、周转快,其偿债能力受盈利状况影响也大,因此,反映其盈利能力比反映偿债能力更有意义。对于中型企业,资产有一定的规模,盈利性对偿债能力影响不敏感,此时,偿债能力电应予以关注,应将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合并考虑。
(3)可靠性高。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业务多变、人员素质低。内部控制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原因,其会计信息可靠性往往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外部信息使用者往往对于中小型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心存疑虑,需要以某种机制进行保证。
当然,在考虑会计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应考虑中小型企业自身提供信息的可能,应符合成本效益和便捷性原则,即成本低、编制简、便于理解和操作。
一、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报告一般都实行豁免揭示制度,即对小于一定规模的企业在编制与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豁免待遇,允许其按简要形式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值得我国借鉴。
(一)小型企业应采用简要的财务报告体系
考虑到小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概括性和注重盈利能力反映的要求,小型企业可采用下列简要形式的财务报告体系: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简要资产负债表、简要利润表、简要财务情况说明书,无需编制报表附注;季度无需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月度仅提供简要资产负债表和简要利润表,经济学论文《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论文》。
简要资产负债表和简要利润表是指合并反映某些项目的报表。例如,对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的披露可以只分货币资金、存货、应收款、其他流动资产四个项目披露,负债可以只分为银行负债、税收负债和其他负债。对利润表项目,可以将销售成本和各种期间费用、营业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合并反映。简要报表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相关性和重要性原则,满足小型企业主要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并突出重点;(2)保密性原则,小型企业业务单一,过细的披露有关收入、成本、资产细节,有可能泄露其商业机密,概括性披露有助于对中小型企业商业机密的保护;(3)成本效益原则,小型企业编制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简略的利润表,不仅可以简化编制工作,提高效率,而巨还可以节省编制成本。小型企业简要财务情况说明书可仅仅说明本年度经营活动的大致情况,无需对资金、资本情况作出分析说明。
(二)中型企业应采用基本的财务报告体系
基本的财务报告体系是指财务会计报告的框架与大型企业相似,只是内容简略些。中型企业应提供年度、半年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不作要求。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简要会计报表附注、简要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又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附表,可以不提供按业务和按地区编制的分部报表,现金流量表采用简要方式,也不必对照编制附表斗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简要财务状况说明。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则仅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及按税法规定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简要现金流量表主要合并了一些中型企业发生较少的事项,以使反映的现金流量更简洁,同时还省略了对照编制的附表,以简化报表编制程序、降低编制难度从而节约编制成本。
篇3: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请欣赏:《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袁清波
中国企业界,数月最多的当属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和就业机会,创造和开发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大企业一起共同组成发达的社会经济。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我们国家在制定会计规范体系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到中小企业会计需求与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差别。对于这样二种状况,我国会计实务界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颇有微词。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一点看法。
一、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
中小企业在其规模、组织结构、企业组织形式等各方面与大企业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这些特征的不同导致了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等各方面与大企业截然不同。
1.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需求的特殊性。在国家对民间兴办企业的鼓励下;才大批集体经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这些新兴起的及国有改组后的中小企业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密切相关。这些企业财力有限,融资能力低,控制风险能力不足,从而面临的持续经营的风险较大企业为大。资料显示,中小企业是诞生最快,倒闭也最快的企业群体。这便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会计应着眼于这些企业的内部信息的需求上。比如帮助企业的经营者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费用结构等,使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能防范企业的持续经营风险。
对于中小企业的外部信息需求来讲,纳税是中外企业会计的主要动机。目前,国家逐渐退出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税收征管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而言,由于公司经常备有两套账,一套按照外**公司的会计制度编制,另一套主要是为了向国内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尽管原因有所不同,但纳税在会计核算中的主导作用都与国内小企业完全相同。
在企业上市方面向国有大企业倾斜,上市成本过分高昂,以及种种政策约束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限于资信条件和资本运作能力,通常不具备直接融资的条件,一般只能寻求间接融资,银行资金几乎是企业生存的主命脉。因此银行也是这类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银行通过会计信息对企业的信贷进行监督。当然对于小企业而言,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一般都有抵押或担保,从而银行对这些企业的会计信息的需求程度便会相对较低。
2.中小企业会计机构的特殊性。中小企业种类繁多、行业门类齐全、所有制多样化,但企业经营规模不大,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有的企业会计机构还不合规范,有的独资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即使设置会计机构的中小企业,一般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兼职多。
3.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特殊性。会计人员的素质与信息的使用者素质一样,一向为学术界所垢病,这一头一尾的知识约束,历来是我们进行会计改革所考虑的重要参数。根据财政部1994年的统计,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共1200万,其中国有单位会计人员451万,县以上集体单位会计人员99万,农村和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会计人员650万。国有及集体单位会计人员(550万)的学历分布如下表:
研究生 大学 大专 中专 其他
0.04% 1.67% 13.74% 23% 61.55%
中小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及社会上得到人们认程度较低以及较差的工作机会保障,使得其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由于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与过于低浅的专业知识,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不伦不类。
二、对我国当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一些改进建议
会计信息的提供应符合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但同时应考虑到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一些对信息使用者没有多大用处的信息可以不提供,提供的成本大于资产效益的信息也可以不提供。鉴于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数量的需求的不同情况,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应使用有别于大企业的财务报告模式。
1.对小企业要求提供较为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对中型企业提供与大企业一样的资产负债表和较为简略的损益表。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来看,某项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是被详尽、充分地披露还是被简要、粗略地列示,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做出满意的决策。某些对大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可能在中小企业的信息使用者那里变得毫无意义。对小企业要求编制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简略的损益表,在满足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前提下,便会计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有张有弛、有的放矢,也会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有效。
由于中型企业的银行融资是其经营资金的一大来源,因而其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除了纳税的目的以外,还应满足银行进行信贷决策的需要,因而企业应将其详细的财务状况提供给银行,同时从发展的观点看,中型企业的会计制度应为其进入大企业行列做好准备,因而建议编制与大企业格式相同的资产负债表,同时鉴于成本效益原则,可以编制较为简略的损益表。
&n
bsp;2.对小企业不必要求提供现金流量表,中型企业对现金流量表实行豁免条款,对一些项目进行简化。会计信息的提供是有耗费的,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讲求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只有在其提供特定数量与质量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好处”大于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耗费的情况下,才会认为提供这样的会计信息是有必要的。对于现金流量表,由于其复杂的编制技术及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的原因,使得其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成本远大于其他两张报表的编制,同时编制出的现金流量表是否正确还不得而知。同时中小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对外目标主要是纳税需要,从而使得这张报表的用处相对降低。勉强要求编制此表,只能使得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疲于应付填报各种没有意义的复杂报表而苦不堪言,因而对于小企业可以不要求编制此报表。对于中型企业而言,可以只要求提供较为简略的现金流量表,将其中的一些项目简化、合并,对于一些补充资料可以不要求提供,以简化编制程序,降低编制成本,同时也使企业的会计人员易于掌握编制方法。
摘自《四川会计》
篇4: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袁清波中国企业界,数月最多的当属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和就业机会,创造和开发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大企业一起共同组成发达的社会经济。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我们国家在制定会计规范体系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到中小企业会计需求与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差别。对于这样二种状况,我国会计实务界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颇有微词。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一点看法。
一、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
中小企业在其规模、组织结构、企业组织形式等各方面与大企业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这些特征的不同导致了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等各方面与大企业截然不同。
1.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需求的特殊性。在国家对民间兴办企业的鼓励下;才大批集体经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这些新兴起的及国有改组后的中小企业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密切相关。这些企业财力有限,融资能力低,控制风险能力不足,从而面临的持续经营的风险较大企业为大。资料显示,中小企业是诞生最快,倒闭也最快的企业群体。这便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会计应着眼于这些企业的内部信息的需求上。比如帮助企业的经营者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费用结构等,使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能防范企业的持续经营风险。
对于中小企业的外部信息需求来讲,纳税是中外企业会计的主要动机。目前,国家逐渐退出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税收征管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而言,由于公司经常备有两套账,一套按照外**公司的会计制度编制,另一套主要是为了向国内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尽管原因有所不同,但纳税在会计核算中的主导作用都与国内小企业完全相同。
在企业上市方面向国有大企业倾斜,上市成本过分高昂,以及种种政策约束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限于资信条件和资本运作能力,通常不具备直接融资的条件,一般只能寻求间接融资,银行资金几乎是企业生存的主命脉。因此银行也是这类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银行通过会计信息对企业的信贷进行监督。当然对于小企业而言,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一般都有抵押或担保,从而银行对这些企业的会计信息的需求程度便会相对较低。
2.中小企业会计机构的特殊性。中小企业种类繁多、行业门类齐全、所有制多样化,但企业经营规模不大,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有的企业会计机构还不合规范,有的独资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即使设置会计机构的中小企业,一般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兼职多。
3.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特殊性。会计人员的素质与信息的使用者素质一样,一向为学术界所垢病,这一头一尾的知识约束,历来是我们进行会计改革所考虑的重要参数。根据财政部1994年的统计,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共1200万,其中国有单位会计人员451万,县以上集体单位会计人员99万,农村和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会计人员650万。国有及集体单位会计人员(550万)的学历分布如下表:&n
[1] [2]
篇5: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
【摘
*
孙红梅岑
磊
蒋娜
京学院
要】近年来,我国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选择典型企业为样
本并结合国内专家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和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提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建议
一、引言
都在其网站设有社会责任专栏,并编制有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介绍企业社会责任维斯(Dvadi.F.Linwoes)在《会计杂志》第的履行情况,在其年度报表中也零星披露11期上发表了《社会经济会计》一文,首了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信息,已经初步具次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指出有了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意“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识。但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和经济学等社会学中的运用”,从而揭开露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社会责任会个方面。
计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一)披露内容不全面
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中石化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主要包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括对社会的奉献,宝钢则主要包括社会、人决策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经济、员工、环境等信息,在报告中,基本计信息系统。其任务在于测定企业的经营都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正面信息的披活动对社会各方面所带来的效益和损耗,露;几乎没有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相关信并提供经济、社会指标,以利于企业决定息进行全面披露,企业报喜不报忧,只披其经营方针,评价其经营成果,揭示其社露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很少提及其对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在国外四十多年的会的不利影响或忽略其应该承担而未承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担的社会责任。
果。但对我国来说,社会责任会计还处于(二)以定性信息披露为主
初级阶段,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都相宝钢、中石化、中远的会计报表定量对落后,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无法充分反信息中仅涉及企业对职工的责任、对政府映企业的社会贡献及社会损害情况,无法税收的责任等,在其相关社会责任报告满足有关各方对企业信息的需求。企业社中,定量信息更少;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指通过运用会计露时,大部分企业采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向企业内部和外部利介绍,而没有通过运用具体的会计方法加害关系人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以量化披露,且没有纳入会计信息披露体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系中。
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等信息的过程。
(三)会计核算中没有设置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例如,案例企业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赞存在的问题
助和捐赠等均列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予为了比较直观地了解目前我国企业以披露,这样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导致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状况,本文直接结果是企业虽然承担了相应的社会选取宝山钢铁、中远集团和中石化为研究责任,但是相关的信息却无法在会计报告对象,对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分中体现。
析。通过搜集案例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四)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公司网站、招股说明书等资料中关于社会独立报告的动机
责任会计方面的信息,可以看出三个企业
会计信息披露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陕西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支持。
12
会计之友第1期
下
社会责任会计相对传统会计比较复杂。社会责任会计不能像传统企业会计那样单纯地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它采用多种计量单位而且对社会责任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企业往往不愿单独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发展滞后,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正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也是众说纷纭,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通过财务会计体系,采取自愿的原则进行披露,披露内容零散分布于企业财务报告内,而且很不规范。
三、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一)美国
美国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源地,无论是政府机构、民间组织还是会计实务界都比较重视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其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都对社会责任会计起到了较好的规范作用,如美国会计协会先后成立了社会项目的效果计量委员会、组织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等各种研究社会责任会计的委员会,加强对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研究,推动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发展。在会计实务方面,社会责任会计也取得了公司管理当局的重视,美国法律规定每个公司必须披露环境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关于土壤污染以及其他可能造成直接财务后果的问题,包括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费用、环境法规及遵守情况等信息。
(二)法国
法国被认为是对社会责任会计最为重视的国家。早在1975年,法国就建议各家公司每年公布“社会资产负债表”,即
社会报告”。1977年法国政府正式颁布
“
法律,规定雇员超过250人的组织必须编报年度社会资产负债表,用货币金额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其主要内容侧重于职工福利等方面七大类项目实施情况。从1984年起,
该表必须列示三年的数据,并按整个公司和所属行业分别编制,要求提供的信息更加具体。法国受宏观经济导向和社会福利主义影响,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作为其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其规定是世界上最完整也是最有特色的。法国的社会资产负债表应披露以下七方面内容:雇员人数、
工资及福利、健康和安全保护、其他工作条件、
雇员培训、行业关系、企业为雇员提供的房屋和交通条件。在具体披露时,这些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具体的报表指标,而且指标的内容十分详尽。
(三)英国
英国公司普遍对社会受托责任比较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大型公司的年报中就出现了自愿披露的有关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信息。自1975年起,一些大型企业编制了增值表,其目的在于改进公司的态度、精神和行为。近年来,在英国,具有特定规模的公司被强迫报告有关他们慈善捐赠情况等具有社会责任性质的信息,并提供有关职员条件和就业实践的可靠信息。英国财务报告准则建议企业除了编制传统的财务报表外,还应当编制增值表、雇员报告、
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等不同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
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一)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通过对西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借鉴,结合我国国情及会计现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它主要反映各利益集团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从企业获得的报酬。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既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经济目标,又是一种社会目标。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保护环境方面的贡献。它是对传统信息披露的有效补充。
3.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如职工结构、技术培训、职务轮换、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劳动保护、企业文化等。
4.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方面的信息。
产品的使用效能、使用年限、产品的安全信息、产品的售后服务、公众对产品满意度、
产品受罚额等,在信息披露中强化产品的服务性能与安全指标,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信息。
5.企业对社会福利贡献方面的信息。比如支援灾区,扶贫助学,对下岗失业、老弱病残人员提供服务等等,这既是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树立自己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建立和完善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立法工作
社会责任会计实务与社会责任法规之间联系密切,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大多数企业将不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因此,要推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建立与完善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立法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构建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会计实务界与理论界都应当充分认识到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共同努力构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
政府部门应当聘请专家对不同企业、地区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调研,及时制定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准则和指南,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模式、原则等予以明确界定,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依据。
(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能否披露,披露是否全面的问题。作为企业,不只是个别领导者和管理决策部门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更依赖于企业全体员工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五)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制度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树立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有赖于严格的约束机制,没有经过审核的社会责任报告,比广告好不了多少。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该通过审计确立公信力。目前我国企业审计主要侧重于财务收支方面的审计,还没有专门的社会责任方面的审计,所以各级政府审计机构应主动承担起监督职能,加紧研究和
FRIENDS理论OF探讨
实施社会责任审计制度,借鉴国际已有标准,建立适用于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使社会责任审计有据可依。
(六)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规模分别采用不同的披露模式。
1.对于小型企业可以采用叙述性的披露模式,这是报告企业社会经济活动最简单的方法,以非正规的形式或文字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这种方法虽然没有用货币计量,但仍能向公众提供有关以上几方面的信息。
2.对于中型和大型企业可以在现有的四大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项目或者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例如在固定资产科目下设置“社会责任固定资产”明细科目,用来核算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而购建的固定资产;在“其他应交款”下设“应交排污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矿产资源占用费”
等明细科目,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环境治理等费用,这种形式可以与传统会计报表相衔接。
3.对于上市公司应当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可包括:“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因为社会责任问题拥有多少资产存量,背负了多少债务以及它们各自的构成情况;社会责任利润表”用以反映会计主体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发生的收支情况以及利润的形成情况;“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动态地反映了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而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发生变动的情况。除上述三大报表以外,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一部分,企业可以编制“社会影响报告表”等辅助报表。●
【参考文献】
1]润灵公益事业咨询.A股上市公司社
会责任报告蓝皮书
[M].2009.2]刘长翠,孔晓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
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10):36-43.3]刘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学习,(10):16-19.4]田昆儒.中国社会责任会计问题研究
综述[J].会计之友,(12):4-7.5]阳秋林.构架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
露的指标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
59-62.13
“[[[[[
篇6: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教育论文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教育论文
【摘要】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规范的标准将有关信息公开,以利于发行对象了解情况,对投资风险和收益进行评估,进而对投资进行决断的一种行为。健全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确保证券市场交易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健全完善 信息披露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披露不真实
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是指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文字叙述失真和数字不实。比如为了迎合庄家及投资者炒作本公司股票,有意在不同阶段发布一些误导投资者的信息。有的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目的而造假。有的上市公司为达到某种特殊目的在信息加工处理环节中做手脚,谎报、虚构公司资产、财务状况、操纵盈余获取配股资格,遗漏、隐瞒公司应当公开的有关情况。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首要问题。
2、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规范
信息披露的当事人应依法充分完整地公开所有法定项目的信息,不得有遗漏和短缺。我国证券法律允许上市公司自行决定是否公开那些与商业秘密有关的重大事件,以保护公司利益的基础上,保护股东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与此同时,也强调了上市公司必须披露那些不利于公司股票价格,但有利于投资者做出重新选择的重大事件,比如上市公司涉及诉讼、仲裁事件等等。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对有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过量披露,而对不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3、信息披露不及时
根据有关规定,当上市公司发生可能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应当立即编制重大事件公告,及时向社会披露。据有关统计发现,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诚信档案以来,先后有121家上市公司和768位公司高管遭到交易所的谴责,主要原因集中在信息披露不及时、违规交易以及发布不符实际的业绩预告等。尽管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及高管因各种违纪行为而受到证监会的公开谴责或处罚,但依然没有起到震慑作用。以来,又有多家上市公司因违规而被公开谴责。
4、信息披露不具有可比性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同一项业务通常有几种会计方法可供上市公司选用,致使同类报表数据在各个上市公司之间缺乏可比性。比如石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通过少提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造成净利润虚增1.5亿元。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产生根源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它的完善与否决定着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程度。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国有法人股所占比重较大;责权不清,少数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仍由一个人担任;外部董事难以参与公司决策,不能有效履行董事职责;监事难以发挥监督作用;行政干预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使得上市公司根本无法摆脱政府干预,难以实现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制度的不健全为不公正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由于会计实践和经济创新行为的层出不穷,实践中经常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情况。我国现行法规中,对如何确认虚假会计信息以及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人员的法律责任、如何处罚等规定尚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且以行政手段为主,惩罚的力度不足以对其构成威慑,大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违法行为,无需承担经济赔偿,客观上对某些企业的信息披露留下了造假空隙。
3、利益的驱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利益驱动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为能够上市、实现筹资最大化,进行财务包装。上市公司在初次发行股票阶段,我国证监会要求公司连续三年赢利,一些公司不够条件,但为了上市则进行财务包装。二是为取得配股资格进行财务包装。企业上市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利用证券市场融资,上市后的配股是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些不符合配股条件的,就要利用财务包装获得配股资格。三是为了避免“摘牌”而进行财务包装。
4、中介机构的独立、公正、客观性不够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信息披露的审计方,负责对上市公司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目的在于保证其真实、公允。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和生存的需求,不少注册会计师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其经营业务也日趋复杂。受审计成本和精力所限,注册会计师已无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详细审计,而只能进行抽样审计,也在客观上助长了虚假会计信息的蔓延。
5、证券监管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自律性机构、交易所在运作过程中很少严格约束会员。此外,证券市场又是多种利益冲突的焦点之一,而中国证监会的力量薄弱,权威性不足,多方插手,也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之一。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危害
1、破坏了证券市场秩序
虚假信息的存在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公开原则、公平原则和公正原则,使投资者面对不公正的投资环境。没有了“三公”原则,证券市场秩序也就无从谈起。
2、损害了上市公司的诚信形象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有关研究表明,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信息披露做得好的上市公司的.股价都相对高于其他同类公司。相反,信息披露违规甚至恶意造假,则会破坏上市公司的诚信形象,并对投资者的信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质量好坏的依据,是其公布的公开信息,虚假信息必然会使投资者丧失对整个市场的信任,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3、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世界证券市场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没有广大公众持续的证券投资,就不可能有健康发展的证券市场。要使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就必须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虚假信息披露的存在使市场信息导向出现严重的偏差,人为操纵的信息披露使广大投资者造成错误的决策,蒙受大量的经济损失,而为虚假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了发财之路。
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
1、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在机制
只有建立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经营者的约束弱化等问题,从而强化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我国目前阶段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行为,增强上市公司独立性;二是巩固上市公司清欠成果,建立防止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故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查处、惩罚力度;三是强化上市公司敏感信息内部排查、归集、披露机制,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
2、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重视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
会计准则是关于会计核算的规范。为了从源头上防止上市公司通过信息披露对会计数字进行弄虚作假,首先应对会计准则提出高质量的严格要求。要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准则,提高会计准则质量,使会计准则真正具有公认性。在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会计准则的实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计准则的实施比会计准则的制定更重要。要通过加大力度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手段,使会计人员真正了解、熟悉和掌握会计准则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严格按会计准则处理账务。
3、加强中介机构对披露信息的监督作用
要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标准、净化执业环境、提高执业质量,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督。上市公司应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以增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要实行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每隔几年强制性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免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过于亲密而丧失独立性。必须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向被审企业提供除外部审计外的其他业务,包括管理和会计咨询业务。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执业教育,特别是执业道德教育,以促使注册会计师尽快提高其执业道德水平、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质量。
4、按证券市场的规律办事,加强证券监管
加强证券监管的关键在于综合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等各种力量提高失信成本。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对上市公司进行以落实诚信责任为重点的巡回检查和专项核查,督促各有关方面切实履行诚信责任。二是建立上市公司信息监查员制度。由中国证监会及其驻各地派出机构委派信息监查员到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书、中报、年报、股利分配信息等的生成和披露加以监督。三是改变多头管理的体制。必须参照国际惯例,对现行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四是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保护投资者利益,在司法实践中要鼓励和支持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这样的弱势群体,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众所周知,广大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任是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之上。上市公司的违信行为实质是在透支国家信用。如果上市公司违反诚信的事件不断发生,势必对证券市场产生怀疑,从而动摇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我们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把诚信作为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并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保证诚信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失信者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为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汉文: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 顾晓安、卢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落失真现象的经济博弃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4).
[3] 周林洁、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形成的需求导向[J].当代财经,(6).
[4] 许华荣: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缺陷及对策分析[J].会计之友,2006(2).
篇7:试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一)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 息披露的内容
通过对西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借鉴,结合我国国情及会计现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它主要反映各利益集团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从企业获得的报酬。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既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经济目标,又是种社会目标.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保护环境方面的贡献。它是对传统信息披露的有效补充,
3.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如职工结构、技术培训、职务轮换、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劳动保护、企业文化等。
4.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方面的信息。产品的使用效能、使用年限、产品的安全信息、产品的售后服务、公众对产品满意度、产品受罚额等,在信息披露中强化产品的服务性能与安全指标,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信息。
5.企业对社会福利贡献方面的信息。比如支援灾区,扶贫助学,对下岗失业、老弱病残人员提供服务等等,这既是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树立自己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建立和完善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立法工作
社会责任会计实务与社会责任法规之间联系密切,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大多数企业将不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因此,要推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建立与完善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立法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构建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实务界与理论界都应当充分认识到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共同努力构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政府部门应当聘请专家对不同企业、地区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调研,及时制定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准则和指南,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模式、原则等予以明确界定,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依据。
(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能否披露,披露是否全面的问题。作为企业,不只是个别领导者和管理决策部门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更依赖于企业全体员工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五)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制度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树立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有赖于严格的约束机制,没有经过审核的社会责任报告,比广告好不了多少。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该通过审计确立公信力。目前我国企业审计主要侧重于财务收支方面的审计,还没有专门的社会责任方面的审计,所以各级政府审计机构应主动承担起监督职能,加紧研究和实施社会责任审计制度,借鉴国际已有标准,建立适用于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使社会责任审计有据可依。
(六)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规模分别采用不同的披露模式。
1.对于小型企业可以采用叙述性的披露模式,这是报告企业社会经济活动最简单的方法,以非正规的形式或文字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这种方法虽然没有用货
币计量,但仍能向公众提供有关以上几方面的信息。
2.对于中型和大型企业可以在现有的四大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项目或者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例如在固定资产科目下设置“社会责任固定资产”明细科目,用来核算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而购建的固定资产;在“其他应交款”下设“应交排污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矿产资源占用费”等明细科目,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环境治理等费用,这种形式可以与传统会计报表相衔接。
3.对于上市公司应当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可包括:“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因为社会责任问题拥有多少资产存量,背负了多少债务以及它们各自的构成情况;“社会责任利润表”用以反映会计主体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发生的收支情况以及利润的形成情况;“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动态地反映了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而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发生变动的情况。除上述三大报表以外,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部分,企业可以编制“社会影响报告表”等辅助报表。
[参考文献]
[1]润灵公益事业咨询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蓝皮书[M]2009
[2]刘长翠,孔晓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10)36-43
篇8:试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摘 要]近年来,我国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选择典型企业为样本并结合国内专家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和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提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建议
一、引言
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在《会计杂志》第11期上发表了《社会经济会计》一文,首次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学中的运用”,从而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社会责任会计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决策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其任务在于测定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各方面所带来的效益和损耗,并提供经济、社会指标,以利于企业决定其经营方针,评价其经营成果,揭示其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在国外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我国来说,社会责任会计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都相对落后,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无法充分反映企业的社会贡献及社会损害情况,无法满足有关各方对企业信息的需求。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指通过运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向企业内部和外部利害关系人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等信息的过程。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为了比较直观地了解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状况,本文选取宝山钢铁、中远集团和中石化为研究对象,对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分析。,通过搜集案例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公司网站、招股说明书等资料中关于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信息,可以看出三个企业都在其网站设有社会责任专栏,并编制有独立的社会责任报
告,介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在其年度报表中也零星披露了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信息,已经初步具有了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意识。但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披露内容不全面
中石化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社会的奉献,宝钢则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员工、环境等信息,在报告中,基本都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正面信息的披露;几乎没有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披露,企业报喜不报忧,只披露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很少提及其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或忽略其应该承担而未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以定性信息披露为主
宝钢、中石化、中远的会计报表定量信息中仅涉及企业对职工的责任、对政府税收的责任等,在其相关社会责任报告中,定量信息更少;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时,大部分企业采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介绍,而没有通过运用具体的会计方法加以量化披露,且没有纳入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
(三)会计核算中没有设置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例如,案例企业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赞助和捐赠等均列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予以披露,这样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企业虽然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但是相关的信息却无法在会计报告中体现。
(四)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动机
会计信息披露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社会责任会计相对传统会计比较复杂,社会责任会计不能像传统企业会计那样单纯地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它采用多种计量单位而且对社会责任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企业往往不愿单独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发展滞后,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正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也是众说纷纭,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通过财务会计体系,采取自愿的原则进行披露,披露内容零散分布于企业财务报告内,而且很不规范、
三、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一)美国
美国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源地,无论是政府机构、民间组织还是会计实务界都比较重视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其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都对社会责任会计起到了较好的规范作用,如美国会计协会先后成立了社会项目的效果计量委员会、组织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等各种研究社会责任会计的委员会,加强对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研究,推动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发展。在会计实务方面,社会责任会计也取得了公司管理当局的重视,美国法律规定每个公司必须披露环境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关于土壤污染以及其他可能造成直接财务后果的问题,包括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费用、环境法规及遵守情况等信息。
(二)法国
法国被认为是对社会责任会计最为重视的国家。早在1975年,法国就建议各家公司每年公布“社会资产负债表”,即“社会报告”。1977年法国政府正式颁布法律,规定雇员超过250人的组织必须编报年度社会资产负债表,用货币金额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其主要内容侧重于职工福利等方面七大类项目实施情况。从1984年起,该表必须列示三年的数据,并按整个公司和所属行业分别编制,要求提供的信息更加具体。法国受宏观经济导向和社会福利主义影响,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作为其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其规定是世界上最完整也是最有特色的。法国的社会资产负债表应披露以下七方面内容:雇员人数、工资及福利、健康和安全保护、其他工作条件、雇员培训、行业关系、企业为雇员提供的房屋和交通条件。在具体披露时,这些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具体的报表指标,而且指标的内容十分详尽。
(三)英国
英国公司普遍对社会受托责任比较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大型公司的年报中就出现了自愿披露的有关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信息。自1975年起,一些大型企业编制了增值表,其目的在于改进公司的态度、精神和行为。近年来,在英国,具有特定规模的公司被强迫报告有关他们慈善捐赠情况等具有社会责任性质的信息,并提供有关
职员条件和就业实践的可靠信息。英国财务报告准则建议企业除了编制传统的财务报表外,还应当编制增值表、雇员报告、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等不同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
于中国论文联盟 www.lwlm.com [摘 要]近年来,我国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选择典型企业为样本并结合国内专家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和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提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中国 论文联盟 www.LWlm.com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建议
一、引言
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在《会计杂志》第11期上发表了《社会经济会计》一文,首次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学中的运用”,从而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社会责任会计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决策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其任务在于测定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各方面所带来的效益和损耗,并提供经济、社会指标,以利于企业决定其经营方针,评价其经营成果,揭示其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在国外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我国来说,社会责任会计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都相对落后,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无法充分反映企业的社会贡献及社会损害情况,无法满足有关各方对企业信息的需求。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指通过运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向企业内部和外部利害关系人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等信息的过程。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为了比较直观地了解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状况,本文选取宝山钢铁、中远集团和中石化为研究对象,对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分析。,通过搜集案例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公司网站、招股说明书等资料中关于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信息,可以看出三个企业都在其网站设有社会责任专栏,并编制有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介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在其年度报表中也零星披露了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信息,已经初步具有了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意识。但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披露内容不全面
中石化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社会的奉献,宝钢则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员工、环境等信息,在报告中,基本都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正面信息的披露;几乎没有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披露,企业报喜不报忧,只披露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很少提及其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或忽略其应该承担而未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以定性信息披露为主
宝钢、中石化、中远的会计报表定量信息中仅涉及企业对职工的责任、对政府税收的责任等,在其相关社会责任报告中,定量信息更少;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时,大部分企业采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介绍,而没有通过运用具体的会计方法加以量化披露,且没有纳入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
(三)会计核算中没有设置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例如,案例企业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赞助和捐赠等均列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予以披露,这样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企业虽然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但是相关的信息却无法在会计报告中体现。
(四)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动机
会计信息披露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社会责任会计相对传统会计比较复杂,社会责任会计不能像传统企业会计那样单纯地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它采用多种计量单位而且对社会责任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企业往往不愿单独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发展滞后,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正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也是众说纷纭,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通过财务会计体系,采取自愿的原则进行披露,披露内容零散分布于企业财务报告内,而且很不规范、
三、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一)美国
美国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源地,无论是政府机构、民间组织还是会计实务界都比较重视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其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都对社会责任会计起到了较好的规范作用,如美国会计协会先后成立了社会项目的效果计量委员会、组织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等各种研究社会责任会计的委员会,加强对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研究,推动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发展。在会计实务方面,社会责任会计也取得了公司管理当局的重视,美国法律规定每个公司必须披露环境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关于土壤污染以及其他可能造成直接财务后果的问题,包括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费用、环境法规及遵守情况等信息。
(二)法国
法国被认为是对社会责任会计最为重视的国家。早在1975年,法国就建议各家公司每年公布“社会资产负债表”,即“社会报告”。1977年法国政府正式颁布法律,规定雇员超过250人的组织必须编报年度社会资产负债表,用货币金额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其主要内容侧重于职工福利等方面七大类项目实施情况。从1984年起,该表必须列示三年的数据,并按整个公司和所属行业分别编制,要求提供的信息更加具体。法国受宏观经济导向和社会福利主义影响,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作为其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其规定是世界上最完整也是最有特色的。法国的社会资产负债表应披露以下七方面内容:雇员人数、工资及福利、健康和安全保护、其他工作条件、雇员培训、行业关系、企业为雇员提供的房屋和交通条件。在具体披露时,这些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具体的报表指标,而且指标的内容十分详尽。
(三)英国
英国公司普遍对社会受托责任比较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大型公司的年报中就出现了自愿披露的有关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信息。自1975年起,一些大型企业编制了增值表,其目的在于改进公司的态度、精神和行为。近年来,在英国,具有特定规模的公司被强迫报告有关他们慈善捐赠情况等具有社会责任性质的信息,并提供有关职员条件和就业实践的可靠信息。英国财务报告准则建议企业除了编制传统的财务报表外,还应当编制增值表、雇员报告、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等不同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
篇9: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论文
步入新世纪,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认真面对的重要问题,也需要在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认真考虑。企业作为当今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经济发展的承担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更应该充分关注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对自身和社会带来的环境影响,规范其环境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环境会计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日益高涨,也取得了一些理论上实践上的优秀成果,但是总体看来还不能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相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理论研究“曲高”而实践上“和寡”的问题。因此,重点关注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一、企业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多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全国人大设立了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并已经颁布了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从1979年9月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来,已陆续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已初具规模。这些行动,自然会涉及到环境与企业的关系。然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令人担忧。从对沪、深两市A股1363家上市公司年报中,有关环境信息内容的统计,可以看到,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重污染企业,并且是强制性披露。沪深A股上市公司592家重污染企业中只有304家公司对其环境事项进行了披露,披露比例只有51%,明显偏低,而且这些信息,集中于定性的披露,多是出于美化企业环境形象而进行的披露。究其原因,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是没有系统的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的制度和规范;企业各方利益关系者对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要求还不是很强烈。
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企业环境问题的披露尚未作强制性的规定,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时开始,我国学者已对环境会计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总的来说,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而这些研究基本上以对环境会计的理解以及对环境会计的理论架构探讨较多,而对环境会计实务的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也缺乏有效的合作。因此,需要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紧密配合,积极拓展环境会计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领域。
企业作为一个资本运作主体,追求盈利始终是其主要目标,企业环境问题最终也会体现在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经济利益方面上来。但应当看到,在企业众多的利益关系方中,除了投资人、管理当局、债权人和潜在投资者等群体外,在环境问题上,直接关心企业环境收益的并不多,即使在上述列举的利益关系人当中,对企业环境收益的关注程度也不同,如投资人、潜在投资人和债权人主要关心的是企业因为环境问题而导致重大的经营风险。其他利益关系人则主要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负面影响,以及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环境可能造成的现实和潜在危害。又如,社区居民、社会公众、媒体、顾客、社会环境管理机构、民间环保组织等利益关系人,主要关心的是企业污染物、废弃物的排放状况和减低程度、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对大气和水体及生活环境的改进程度等方面的问题,至于企业花费多少成本完成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目标,他们并不是很关心。从这一角度来看,利益关系方对企业的环境信息需求还具有差异性。只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些实际状况和差异,才能更好地把握合理的环境信息披露方式。
二、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在会计核算、信息披露方面具有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加全面的特征。一些企业信息的披露制度和规范,大多从上市公司开始试点,然后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推广到各种类型的企业中。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紧迫,也对上市公司及其环境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公众公司,人们更加关注上市公司对公司环境问题的态度和行动,也希望从公司对外报送的报告中找到公司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因此,我国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以上市公司为调研、分析对象入手的,这同国际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研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一)公司上市时的环境信息披露
,耿建新教授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一次样本调查与分析,选取了冶金、化工、煤炭、电力、建材、造纸、酿造和纺织等强污染行业的30家企业,对各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等重要的信息发布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挑选,基本上没有发现有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明确表述公司环境政策与方针、环境目标、公司主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支出或成本等重要的环境信息。,李永臣教授又对近几年强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得知,我国上市公司自主、自决披露环境信息的程度不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严重不足,急需改进。
(二)公司持续经营过程中环境信息的披露
企业对环境的影响是连续的。随着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转变,环境行动的开展以及生产经营方针战略的变化,企业环境影响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公司发行上市时,还有一定的环境信息披露,而在持续经营过程中,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关注严重不足。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很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很少且不全面,缺乏直接的可利用价值。产生上述结果,是与我国企业、公众甚至政府管理机构的环境意识、管理政策相一致的。正如耿建新教授等所分析的那样,虽然已经颁布了诸多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大多是综合性的规范条文,缺少相对应的实施细则,也没有对企业的环境核算和报告提出具体的、强制性的要求。在上市公司方面,由于中国证监会负责上市公司证券发行资格和上市资格的审查、批准工作,所以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对公司的约束力,往往显得比国家颁布的环境法律、法规的约束力更强。但是,由于上述规范不仅笼统,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未作明确规定,而且仅要求在发行人发行证券的阶段作相关披露,并不要求发行成功后作继续披露。所以,上市公司在当时的环境信息披露的实际状态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三、对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 企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与政府的环境政策和环保法规的健全性、可操作性及检查的严肃性密切相关
结合美国等国家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的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无论一个企业的环境意识如何,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环境信息(包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制约条件就是严格的环境管制和法律程序。政府应有明确的环境政策和指导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环境标准,同时还要进行严格的环保执法检查,利用行政、经济和法律多种手段,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和主要责任人进行严肃的处罚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二) 环境信息,包括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只有设立强制性的规定,才有可能使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走上全面、系统、规范的轨道
查阅已经公布的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得到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我国《环境保护法》及其他相关环境法规已经颁布多年,且在不断完善之中,可以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于重污染行业的公司而言,应当是关键因素,理应成为企业重点关注、研究和报告的主题之一,但实际上,这样的结果并不存在。 我国基本没有建立起企业间的有关环境问题的协同组织及相应的组织规则,也就没有这种环境组织内部制定的统一的环境行动纲领、指引和环境信息披露的统一要求或引导性规定。我国主要的环境组织(如环境学会)仍有准官方的性质,企业的参与程度不够。因此,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规则刻不容缓。
(三) 应建立与健全证券发行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持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经查阅,大多数公司,股票发行(新法、增发、配股)时的招股说明书中,一般会讨论环境限制因素及其对生产经营或财务成果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且大多反映在招股说明书中的“行业风险与对策”的说明段内。从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同年度报告中所披露的环境信息的比较来看,证券发行或上市时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要远远好于持续经营过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因之,建立与健全证券发行时持续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十分必要。
(四) 要确定相对固定的环境报告方式并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规范要求
从调查的结果看,在企业选择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上,既没有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方式,也没有独立的环境报告书方式,在所有发布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中,主要选择了与公司需要公开的其他报告(招股说明书、年报、期中报告等)混合编报的方式,而且所占比例很小,信息数量和质量都不能令人满意。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到底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李连华博士认为,应当将环境信息与财务信息分开披露,因为合并报送具有以下缺点:一是合并报送容易引起混乱,导致对会计信息的误解(财务信息和环境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二是合并报送实际上降低了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无论是采取表内确认,还是选择表外披露,都将环境会计信息置于附属地位。从现有的文献查阅结果可以发现,由于我国会计学者研究的重点是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选择的主要信息披露方式是绿色会计报表披露、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披露。这种环境会计信息与企业环境信息的范畴和口径是不一致的,所以很难与国际上其他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作比较。笔者认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应当是全方位的环境信息披露,不仅包括环境会计信息,还应包括非财务环境信息。
应当针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环境信息披露方式。如果考虑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至少我国的涉外企业、跨国经营公司、对外贸易占较大比重的内资公司应当选择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书的形式披露环境信息,以规避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也为国内其他企业未来环境信息的披露做出有益的探索。对于其他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既可以选择编制独立环境报告书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编制绿色会计报表的形式,鼓励企业从现在起就开始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的要求编制环境报告(实际上,按照公告要求,从20开始,超标准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就必须编制环境报告书,并在指定媒体上公布环境信息),最低要求也应当仿照“中国石化”的做法,在企业年度报告中,单独披露环境信息,但还要增加具体的实物量指标和价值指标;中小企业可以在选择编制绿色会计报表,或在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披露相应的环境财务信息并定期向环保部门报送实物量环境信息。●
【参考文献】
[1] 耿建新,曹光亮. 论生态会计概念. 财会月刊,,(4).
[2] 陈紫玉. 关于环境会计的若干问题. 财政监督,2007,(2).
[3] 李永臣. 企业环境会计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10:探析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设计毕业论文
探析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目前的会计信息披露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上都还存在较大缺陷,重要原因是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本身存在着缺陷。本文从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新的发展方向、分部报告和非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设计予以分析,提出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新会计准则;非财务信息;报表附注
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当局、政府管理部门等各种会计信息使用主体赖以作出各自经济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资源能否得到优化配置。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但不管外部的利益驱动力多么大,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本身设计得足够严密与合理的话,会计信息就能保证其应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一、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的必要性
目前,会计信息质量是世界各国普遍遇到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性、相关性、可比性、审慎性都让信息使用者感到难以把握,无所适从。一个严谨、科学的会计信息披露系统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性、相关性和可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科学设计。
(一)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随着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企业筹资渠道多样化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必须对外公布,以满足这些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就是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信息的使用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宏观管理部门、企业管理层、供应商、客户和社会公众等。依据相关性,会计信息对于不同的信息使用主体来讲,其作用是不同的,但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对他们的决策都至关重要。
(二)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是企业财务决策的语言,也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于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它具有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及时性等质量特征,但事实上目前披露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由于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本身的不规范,导致了以下状况的发生:
1 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内容的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在1月1日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财政部曾经多次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根据正式公告显示结果,中国80%以上的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许多公司故意混淆会计估计、非重大会计差错以及重大会计差错的区别,滥用重大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准则操纵利润。
2 披露的会计信息相关性不足,内容偏离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一些新型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缺乏统一、明确的规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足。同时,不同会计主体对同类经济业务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造成企业之间披露会计信息的偏差,也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3 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与国际惯例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在国际上缺乏可比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需要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各种越来越复杂的经济业务。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使得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更高质量、更透明、更具可比性的会计信息的需求愈加强烈。这必然会对建立和完善一套国际化的会计准则提出迫切需求。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披露有许多地方与国际惯例都不符合,成为信息国际化的障碍之一。
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本身存在的不足引起了上述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它作为一种内在的制度因素,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行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按照新会计准则体系和信息披露规范,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的伴随信息。在现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之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格式过于“僵化”
会计信息采用了比较固定的格式披露,且以会计报表为主体,要求纳入的项目必须符合一定的要素定义和计量原则,结果就导致一些应该披露的重要信息无法显示出来,一些新的经济业务无法反映出来。例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项目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而且必须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只能是货币化的数量信息。如人力资源、商誉等无法在报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由于会计报表的固定格式、固定项目以及较为固定的填列方法,无法反映一些新型的特殊经济业务,无法反映披露要求变化前后各期的比较信息。
(二)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虽然有诸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但财务会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披露的,通常不在会计期末进行即期披露。年度报告是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60天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在信息现代社会,任何与未来相关的信息若获取不及时,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三)披露的会计信息大多是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
企业的资产在报表上反跌的是历史成本,有可能与其现时价值相脱节或相背离,从而使信息失真。同样,利润表反映的也只是企业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等历史信息。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不确定信息比以前多,却无法得到显示。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衍生工具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导致其相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四)内容以历史性信息为主,缺乏预测、分析类信息
目前,除了上市公司被要求在年报中披露盈利预测的信息外,其他企业均未要求揭示对未来发展情况的前瞻性或预测性信息。但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预测性的信息可能对他们进行投资、信贷和经营决策更为有用,而且披露中的财务分析指标相对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来讲较简单,可用性不大。
(五)部分内容是被人为操纵的
由于公允价值的引入和会计估计的存在,导致在会计业务的处理中产生的会计信息具有“人为”控制的特点。坏账的估计、收入的确认、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的估计、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估计、在建工程完工进度的估计等都是由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能力估计出来的,本身就是一种不精确信息。如果会计人员滥用会计制度给予公司运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将会导致信息质量严重下降。
三、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陷的原因
(一)制度的缺失
1 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完整、科学是跟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密切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了披露什么,怎样披露,何时披露。从一定意义上说。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缺陷就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本身的缺陷。
2 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也直接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不足。
篇11:探析我国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论文
探析我国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论文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构成单位,公立医院改革要以承担社会责任为核心。为促进和鼓励公立医院主动承担其社会责任,为了让我国公立医院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承担其社会责任,也为了能够在更多的经济社会领域推行社会会责任会计的应用,鼓励公立医院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并且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社会责任会计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一、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
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指的是医院披露和报告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原因。本文根据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动因来源,把主要动因分为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两个方。
(一)外部动因
1.政府或者卫生组织要求公立医院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政府是公立医院的所有者,也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制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规定的权利,公立医院在规定的制约下应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2.病患要求公立医院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病患相当于公立医院的“消费者”,具有要求公立医院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权力。病患在选择就医医院的时候,会关心医院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治疗费用等问题,这些方面都应该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有所体现,以供病患在进行消费决策时进行参考。
3.社会舆论对公立医院产生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始越来越多地转移到提高生活环境质量上来。公立医院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中不注意其社会责任,例如医疗废弃物乱弃、服务态度恶劣或者就业待遇福利低下,相关媒体发现后会及时进行曝光和报道,负面的新闻报道对医院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二)内部动因
1.提升医院形象,提升竞争力
研究表明,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高的医疗机构更愿意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尤其是对社会影响敏感度大的行业,比如医院等,更应该积极承担其在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消费者以及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2.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本质
公立医院是国家投资建立的非营利性机构。虽然公立医院现在已经越来越向市场化发展,但其公益性和社会性的本质是根深蒂固的,公立医院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利润最大化,还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患者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能够有效地监督和反映公立医院是否发挥了在社会中的公益性。
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指公立医院在依法实现对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以及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管理过程中,将对社会、患者以及医生等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书面地计量和报告,计量和报告公立医院履行各项社会责任的情况,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本文将公立医院需要披露的社会责任主要划分为:
1.公立医院应为社会提供公平的医疗服务,保障人们享有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公立医院是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应该承担起全体公民都能享有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的.义务;
2.公立医院应维护医院医务人员的劳动权益,医务人员是医院的被雇佣者和主要利益相关者,组成了医院的人力资源,是医院能够持续经营的基本条件,保障医务人员的劳动合法权益是医院的基本责任和要求;
3.公立医院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医院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科学的管理体制是执行程序的保障措施,能够促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按照管理的角度可划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医疗管理、病历管理、、药事管理、医疗仪器设备和信息管理等;
4.公立医院应提高医疗水平和关注公共卫生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开展新业务和新技术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
5.作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单位,公立医院要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
6.公立医院应积极参与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立医院是我国社会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应完成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府指令性任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完善医疗产业布局。
三、构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框架
(一)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目标
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是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目标的具体体现,用以促进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对公立医院进行监督和评价;使得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平衡。通过计量和报告公立医院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让利益相关者以及投资者能够根据可靠的社会责任报告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原则
公立医院会计信息披露应遵循的原则是公立医院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前提,也是对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
1.可靠性原则。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必须反映真实的医院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必须符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情况,所产生的会计数据及说明必须真实、客观、可靠。
2.完整性原则。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全面综合地计量和监督我国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3.合法性原则。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应体现医院与各方面社会关系的处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执行社会责任会计的程序和方法。
4.一致性原则。一致性是指同一医院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医院间信息披露所采用模式和方法应该是一致的。而且披露信息的方法和内容要保持连贯性。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轻易改动。
5.及时性原则。会计信息是一种即时信息,社会经济环境、医院的发展状况每天都在变化,报告的社会责任信息必须在有效期间内为利益相关者的提供决策依据,保障能够被有效地利用。
(三)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本文考虑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和公立医院的发展现状,并借鉴国外公立医院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认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1.政府政策性任务的执行情况。公立医院需要承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扶持基层医疗机构和发展医疗事业的社会责任,按时完成政府分配的政治任务。
2.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公立医院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科学处理废弃的医疗设备和医疗物品。
3.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情况。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内部经营的中心,对医院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主要包括:招募人才,岗位培训,职务轮换,工薪体制,员工福利,改善劳动保护条件以及增进劳资双方的相互信任等。
4.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贡献。公立医院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加强自己的服务质量,提高人才技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好地协调医院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是指公立医院运用什么形式和方法披露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专设相应的会计科目在会计报表中进行反映;在会计报表附注部分进行相应的说明;专门编制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来披露。但是由于公立医院所处的特殊地位,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模式,应该根据医院的行业特点做出相应地调整。
四、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
(一)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
作为一个热门课题开始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由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发展起步较晚,总的来说,我国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2.定性披露多,定量披露少;
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成本较高;
4.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意识。
(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对策
1.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
2.强化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意识;
3.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和制定相关指导准则;
4.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量化研究。
五、结论
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公立医院整体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比较淡薄,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强化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量化研究,并且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和制定相关指导准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性。作为兼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公立医院,应该更积极地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提高医院形象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超.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财会研究,(1):25-27.
[2]段桂敏.新医改条件下公立医院社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4:249-251.
[3]李俭,史安平.浅议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思考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17(2):106-108.
[4]师月荣.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初探[J].财会研究,,30:234.
[5]黄晓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中国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6]谭雯.关于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1.
篇12:中小型企业设计管理方法探索论文
中小型企业设计管理方法探索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30篇外文文献研读,旨在为市场中处于弱势的中小型企业寻找有效的设计管理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设计思维和设计管理的内涵,并指出了中小型企业学习引进设计管理经验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最后总结了三种设计管理方法来对中小企业的活动进行设计。
关键词:设计管理;设计思维;中小型企业;跨学科
一、设计管理背景
设计是一种技术和艺术二者有机的融合起来的创造性的活动,它是人类为了达成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技术和艺术属于不同领域的东西,技术的思维属于理性,而艺术创作属于感性。而设计其实就是把所有的因素都融入到创意中,而这些所有的因素都的,而且遵循一定规律来组合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把创作者的意境、意向、意念进行艺术化的体现。把各种设计进行专业化集中化的体现就是设计思维。设计的过程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认知性的行为。一个设计师在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和设计的时候通常会花很长的时间来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琢磨和研究,而为了达到自己的设计效果又要依靠很多理性的东西,和技术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方式方法[6]。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可能会将其分成很多的小问题,这样这些问题就会比较容易解决和排除掉而所有这些小问题的解决会形成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最后使得整个问题得到系统的解决。尽管“设计思考”被人们看作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智慧形式,但是这种东西并不是一部分人的专属,而是每个人的内心都具有的一种天赋,只是一些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自己的练习以及积累,把这种东西发挥到了最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最后这些人就成长为优秀的设计师:智力是设计思维得以形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设计师创造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设计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例如,Grierson通过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设计学生团队协作的考察,认为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提高合作效率。CarolineNorman对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管理在职硕士与全日制硕士行为进行对比后认为,高水平的设计管理技能是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的,在职的学生有更强的设计思维能力,他们可以把理论更好运用于工作之中[22]。
二、设计管理方法
现有的中小企业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很多都是大企业的管理模式的翻版,其实对于小企业来说这些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并不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而出现不合体的现象,有时候这种不配套的情况会导致公司的产品开发周期过长,工作效率低下,开发成本高昂,人力冗员沉积,公司的组织结构庞大等问题。所以中小企业在企业发展中,需要根据不同阶段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就像是一个人在婴儿期和青春期还有成年期需要不同的食物和营养一样,中小型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探索自己的管理理念,使其能够在以后的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AlexWilliams探讨实践和理论这两个方面的设计管理问题,并建议设计管理应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对象其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中小型企业这种缺乏设计经验、缺乏金融资源的情况下,其设计管理的学习需要找到正确恰当的方法。
1、管理吸收模型(DMAM)
ClaudiaAcklin一直致力于中小型企业的设计管理研究,在她在论文中指出:“中小型企业缺乏将产品服务、品牌设计、开发新产品市场和客户体验整合在一起的设计管理能力。”她认为设计管理为公司做出了贡献,并将设计导向的设计活动过程分为六个步骤:推动、研究、发展、战略、运用和评估[1]。这为她日后完善DMAM模型奠定了基础。她基于吸收能力和动态能力的结构,提出了一个设计管理吸收模型来衡量新设计知识的吸收的进展。这个模型中,创新、战略管理和设计研究被连接起来,对国家支持项目的从业者、与中小企业设计实践合作以及公司本身做出了贡献。这个模型将企业吸收设计管理过程通过五个维度反映出来:直接获得、同化、转化、待开发以及对公司资源的影响,Acklin指出最后一个维度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2、视觉化描述方法
对于复杂系统而言,利用视觉化的方法,能够将复杂的模型以物理的形态进行描述,并且还有助于系统的操作,能够促进交流并推动了团队合作[26]。视觉化是一种新的工具形式,特别适用于复杂环境的特征,视觉化管理和陈述的优点包括清晰有效的了解整体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部分模块之间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组织系统中各部分模块的交流和沟通。KayeShumack提出视觉化设计方法应该包括关键的制图,联合设计和情景思考三个方面。视觉设计方式显示了一个有序连贯的过程——首先需要用详尽的数据去评估整体属性和状况。并且任何和设计问题相关的内容,如数字、人、地点等,都可以通过图像表达显现出来。
3、设计流程中的跨学科设计合作
产品开发的设计流程方向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随着资源的不断投入,项目生命周期不断延伸,创新的方向也逐渐明确[20;23]。产品开发流程包括一系列步骤:分析过程(可能的'产品创新方向);选择过程(对何种创新投入资源);以及计划过程(如何让产品设计过程顺利进行)[30],在这一过程往往由不同部门的合作完成,需要用设计管理方法对不同背景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Chapman认为产品设计流程管理可以归纳为对设计师、管理者、成本三方面的管理,针对不同的设计项目,对团队设计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合理利用专家资源[10]。设计流程中跨学科合作在Gericke研究中得到更进一步体现,他通过对产品设计过程的研究,认为产品设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涉及单一学科的过程。他认为现实中的设计往往涉及多种学科知识,设计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是一样重要的。而且,设计方法的构建需要包含不同的视角、并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14]。在面对跨部门合作时,首先需要树立好良好的意识。Bucolo认为在第一次跨部门合作时,需要清楚认识到组织之间的缺口并需要将之努力转化为设计导向型团队[7]。其次,需要从综合角度去克服跨部门的缺陷,MaaikeKleinsmann等探究了在工业合作设计过程中创造分享理解的推动力与阻碍力,认为在不同组织层面上的阻碍力和推动力是互相相关的,要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阻碍力,仅从人的层面解决是治标不治本的,需要从整体的角度从人、项目和公司的三个层面进行考虑[17]。最后,设计领导往往进行产品设计核心功能的设计工作,设计领导者的设计思维在团队中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8]。
篇13: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论文
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论文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决策和今后的发展,是对企业发展情况的直接反映,影响了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此,笔者通过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资本市场;影响;对策
1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及意义
信息是了解事物和反映事物的一种媒介,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相互关系中产生的反映。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起到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真实有效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对使用者能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反之,虚假错误的信息则为使用者带来错误的引导,具有负面的影响。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场所,是各种经济信息的聚集地和扩散地,对企业决策的发展和企业战略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而企业的会计信息作为经济信息中重要的内容,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综合实力,影响到企业财政决策的实施和企业稳定地发展。
2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
资源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能够生存的源动力,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也是对资源的一个消耗和再生成的过程,但一些具有消耗性的资源是不具备再生性的。如何合理开发并利用这些资源,成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究的问题。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明确,使资源配置得到不断优化,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同理,资本市场作为社会分工的一个部分,在对资源配置中,为了充分提高其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高效性,就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细致、客观的分配,使资源得到最优化、最充分的运用。
3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
3.1外部因素
3.1.1政策法律因素
资本市场资源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利润,资本市场的运行,必须要符合国家政策法律的标准,要满足社会发展和社会制度。简而言之,资本主义会计信息是由国家会计政策决定和调控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要满足资本市场经济的发展,还要结合国家自身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具有统一性。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坚持的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这就要求各个企业能相互合作,协同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进一步对资本市场财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国家财务政策法律的颁布不仅要符合资本市场的发展,保障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还要站在国际的角度,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发展。
3.1.2市场因素
在有效的市场环境中,价格会随着新信息的出现迅速做出反应。根据不同的信息产生不同的决策内容,以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一般而言,可以分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势有效市场以及强势有效市场三种,下面就对这三种市场因素进行具体分析。(1)弱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其会计信息质量比较低,它反映的是过去的历史价格和交易信息,所以在根本上不具备时效性,对当前的财务决策作用不大,缺乏市场性和有效性,而且投资者对这种信息的依赖程度也比较低,甚至不参与到财务决策中。(2)半强势有效市场。如果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的可用信息,如:证券的价格信息、公司财务有关的信息、公司财务决策和经济调控方面的信息等公司财务的相关政策,则是半强势有效市场。半强势有效市场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公开的市场信息使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更有把握和更能做出科学、严谨的判断。(3)强势有效市场。顾名思义,强势有效市场则是证券价格都能正确的反映企业内部和公开所有的相关信息。强势有效市场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信息扩散公正、公开,避免信息的炒作和牟利,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降低了财务信息与实际不符的现象,能对市场价格的变动做出及时有效的反映,实现资源最充分、最优化的配置。除此之外,我国的资本主义市场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有限,还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当前的会计信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了解企业情况,除了要结合过去的历史价格和企业的财务报告以外,还要了解企业在发展中的基本情况以及财务管理措施和战略目的等,以刺激资本市场的发展。
3.2内部因素
3.2.1管理者因素
管理层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情况和财政盈利能力,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但目前,部分企业为了片面地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制定财政策略时,没有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忽略企业的战略目标,导致企业在长远发展中存在一些的安全隐患。第一,管理者在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时候夸大其词,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粉饰,不顾结果,只注重过程,隐瞒对公司不利的信息,或者用词不当,故意模糊概念等,造成企业财务信息不真实,反映不客观,质量低,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如果市场未能及时辨别其中的问题,则会误导投资者,对社会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影响,并且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企业的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其前提是在谋求企业稳定的发展,所以,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策略,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3.2.2财务记账因素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一些会计问题仍需要相关的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判断,如会计计量方法等,需要会计人员结合自身的会计经验和专业的会计能力,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科学的决策,这就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具体对策
4.1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4.1.1加大政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力度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和完善政府的监管手段,以促进全民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提高。同时,相关的部门要对企业信息进行核实和实时的跟踪、调查,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善证券交易所对企业信息的抽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测试,发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应立即采取措施责令整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整改的,将计入黑名单。
4.1.2鼓励资本市场持续创新
资本市场的'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化接轨的重要措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性,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激发投资者的投资乐趣,使市场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市场的调控作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4.2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制度
4.2.1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
监管体系的完善是提高市场调控,保障市场秩序的重要因素,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推广和普及,提高民众的守法、知法意识,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当前,会计法、各项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是企业发布会计信息的主要依据,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资本市场发展的需求,部分企业容易抓住这些法规法律的漏洞,监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应尽快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而且我国的会计人员就整体而言,专业水平还比较低,综合能力差,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会计人员需要掌握和了解的内容、政策法规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人员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考核,定期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相关部门也要定期对证券市场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进行普查,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对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进行整改,整改不通过的要采取强制措施,强令其退出证券市场。
4.2.2完善中介机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评价体系
中介机构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和评价功能至关重要,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被审计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有连带的法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单位的各项审查评估,包括实质性程序、内部控制测试、出具的审计报告等,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外在保障机制。为此,应加强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市场中介机构的信息监督评价体系,建设一支独立的具有高水平和良好职业操守的注册会计师队伍,不定期地对市场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对不符合规定、违法违纪的人员严厉惩罚,确保相关信息披露的真实合法,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4.3建立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4.3.1建设规范的企业经理人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就需要建立规范的企业经理人市场,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合理、科学地分配好企业管理结构和权责分配关系,以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力度,提高企业管理效果,以共同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前提,打造和谐、统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良好的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市场具备完善的经理人制度。建立社会信息的交流和传输机制,提高市场人才的流动性,在公开、公平和竞争的原则下,提升经理人的准入门槛,建立档案,对经理人的履职经历进行严格跟踪、记录和考评,逐步实现完善的经理人考核与能力评估机制。
4.3.2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实力的一部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职业操守和信誉,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能够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各类问题,并运用一定的手段激励带领企业员工为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企业应为企业经理人成长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条件,赋予企业管理者一定的职权和决策空间,并创造相对宽松的企业社会环境,明确具有高素质的管理者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经营管理人员是企业核心的理念,将经理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为其提供支付相应的薪酬,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严兵.大力发展西部资本市场[J].发展,(33).
[2]马蓉.抓住机遇,发展西部资本市场[J].甘肃金融,(16).
[3]王霞.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部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J].甘肃金融,(11).
篇14:我国中型企业IT企业薪酬制度设计
我国中型企业IT企业薪酬制度设计
前言中型IT企业是我国IT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也较为可观。从企业的发展的历史层面来看,它处于一个IT企业发展的中间阶段。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因为这是IT企业幼稚和成熟之间的分水岭。如果在这一阶段,IT企业能够在管理上有所作为,尤其是在薪酬制度设计方面。企业的发展前景将会一片大好。一旦在管理上出现问题,那企业就将原地踏步甚至走向灭亡。在众多的管理问题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就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薪酬管理的成功与否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笔者认为,制度是一个企业管理理念最好的体现,就目前中国企业的整体薪酬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来看,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薪酬制度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国内中型IT企业也是如此。那么,我们的中型IT企业如何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薪酬制度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我国中型IT企业简介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我国的中型IT企业具有如下特点。㈠ 规模中等,介于大型和中型之间这里指的规模与一般我们理解的规模有所不同。在我国,通常意义划分为大中小三类企业的依据是1988年由原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联合制订下发的《关于发布〈大中小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通知》,但这份标准也有一定的缺陷,尤其对一些新兴行业的企业规模界定没有明确的规范,因此本文所指的规模是指IT企业实现产值的大小。由于IT业的特殊情况,笔者认为其规模不能用员工数来衡量,而应以其实现的产值多少来衡量。据此,本文将中型IT企业定义为产值实现介于中间的IT企业。㈡ 处于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型IT企业虽然已经脱离了创业初期作坊式的经营,但由于创业者的知识和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往往占有相当可观的股份,其贷款可抵押的有形资产不多。因此,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的.机会很小。如何突破这一发展瓶颈,是企业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旦突破,那将具有一般中型企业不可比拟的成长速度。㈢ 知识资本化这类IT企业中,员工大多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知识型员工密集,而且这些人凭借着他们的知识和技术参与分配,实际上,他们的知识已经资本化了。不过管理方面的人才却较少,这也容易导致企业分裂。因为IT人才往往单兵作战能力强而合作精神差。知识管理和变革管理将是面临的挑战。我国中型IT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必须要建立一套与之相符的人事制度尤其是薪酬制度以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就要求我们的中型IT企业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薪酬制度是否真正达到了这个目标。现有薪酬制度分析薪酬制度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人事制度之一,对于我国中等IT企业来说仍是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据调查,在导致IT人才流动的因素中,薪酬因素位居第一。近日,南京市信息中心专门组织了一次对南京珠江路IT企业人力资源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薪是珠江路IT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据介绍,本次调查涉及员工6620人,调查统计表明:43.9%的IT企业老总认为留住人才的关键是高薪。尽管公司已在薪酬制度方面做出了调整,但许多IT人才仍认为个人在行业中会有更多发展机会而选择“跳槽”。这不能不引起中型IT企业管理层的高度关注。那么问题到底在哪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主要有三:㈠ “瘸着腿”走路许多中型IT企业重业务轻管理,因为没有专业经验的HR部门对市场进行了解,由老板“拍脑袋”决定员工薪酬水平,是劳资双方一种“你情我愿”的行为。因为其盲目性,老板根据招募人员原先工资水平及“行规”的加薪幅度制定
[1] [2] [3] [4] [5]
篇15: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及优化论文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及优化论文
非营利组织是具有公益性和服务社会性质的组织,是经济进步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我国有许多非营利组织,每年能够获得大量捐款,这也使得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备受关注。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在于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目前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不真实的披露会直接影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甚至造成非营利组织出现信用危机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中暴露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完善措施,确保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信誉。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情况概述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历史较长,且往往具有扶危解困、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重要使命。例如:中国红十字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从事人道主义救治等相关工作,具有卫生救护、宣传筹资、青少年教育等多项功能,是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非营利组织。据统计,我国约有非营利组织40多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2万个,民间非营利组织1.78万个,基金会1400多个,非营利组织组主要有国有非营利组织、具有法人资格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承担着环境保护、慈善救济、医疗保障等社会任务。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主要应用于医疗保健(55%)、教育(47%)、社会服务(45%)。非营利组织的本身不具备营利的能力,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公众的捐助和国家的资助。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
我国在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披露时,一般采取强制性的披露方式,同时媒体、政府和行业等有关部门也承担着一部分信息披露任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业务活动表等内容。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能够使社会公众充分了解非营利组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捐赠者的资金使用情况。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对非营利组织的净收入的关注度不高,主要对非营利组织运用资金所实现的社会服务度与受益者满意度等内容给予一定的关注。此外,现阶段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主要遵循《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暴露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会暴露出非营利组织的一些不足,如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单一,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具体如下。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针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现行的法律主要对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对未注册的非营利组织,法律的约束效果微乎其微。此外,非营利组织的种类型和性质均存在差异,而现行法律法规是将非营利组织归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的法律方案编制,因此,也就不能有效地适应当前非营利组织的实际情况,适用性较差。
(二)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单一现阶段,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比较单一,部分非营利组织仅向信息需求者后披露收支情况,即使能披露收支、负债、现金流量等基本信息,但披露内容仍不够全面,也不能有效地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而且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口径也不相同,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存在差异,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三)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不足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需要对整个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与收集,但是在收集与处理过程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而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考虑到信息的成本和经济性,从而尽可能的缩减支出,压缩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而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降低势必会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进而直接影响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实效,使社会无法得到精准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
四、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完善
通过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非营利组织的实际情况,提出几下几点的完善措施,旨在促使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现非营利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针对现行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能力不强的现状。需要结合非营利组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力度,促进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其次,还需要对不同的性质的非营利组织,制定合理的披露制度。最后,强化未注册的非营利组织的约束力,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合理披露会计信息内容,促使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增加,提升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二)扩大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在当前规定的.业务活动表、资产负债表等披露信息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并将信息尽可能细化。从而确保信息使用者能够充分了解非营利组织当前的会计信息情况。
(三)强化监督与约束机制非营利组织可与政府、社会等共同建立监督机制,使非营利就组织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实现会计信息的公开透明。此外,还需要充分重视非营利组织受委托人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接受委托申请时起,就需要充分了解委托人的相关财务信息,并将提供明确的财务信息作为接受委托的前提。同时委托人往往会向社会所提供的本次委托的相关财务信息,非营利组织就需要将委托人向社会提供的信息与非营利组织自身所统计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公之于众。
(四)强化政府机构的约束力度针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不足的情况,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合理的会计信息披露限定规定,例如规定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标、现金流量表等信息必须作为披露内容,从而给予非营利组织一定的限制,充分强化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力度,确保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
(五)构建完善的信息披露资金保障体系收集相关的会计信息并向社会公开披露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经费,然而非营利组织可支配资金有限。因此为提倡非营利组织积极开展信息披露工作,可由政府部门设置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经费资金,实施专款专用,专门负责开展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工作,促进会计信息的有效开展,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五、结束语
非营利组织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针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非营利会计信息披露措施,确保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非营利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从而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信誉,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安定。
参考文献:
[1]熊年春。论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完善[J].财政监督,
[2]金俊华。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基于受托责任观的思考[J].商业会计,
[3]刘谦。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完善对策 [J].现代经济信息,
[4]金俊华。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构建 [J].中国注册会计师,
[5]朱龙,梁昌勇,代犟,陆文星。 非营利组织网络财务透明度评价研究--以安徽省53家非营利组织为例[J].管理学刊,
篇16:创业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应披露的会计信息论文
创业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应披露的会计信息论文
一、应披露的主要会计资料
1、发行前至少叫个月的经审计的简要合并财务报表,以及前次审计后至招股说明书公布日前一季度的末经审计的简要合并财务报表 (若有)。简要合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2、主要固定资产、主要知识产权及非专利技术的种类、期末余额、确认计量及摊销方法;主要对外投资的初始投资额、期末余额及净资产的比例、占被投资方的股权比例及权益核算方法;最近一期末的有形资产净值;研究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等。公司应重点披露无形资产的情况,对于单项价值在100万元以上的无形资产,若该资产原始价值是以评估值作为入帐依据,应披露评估事务所、评估计算方法及截止最近一期末评估计算方法中相应估值数据的实现情况。若有特许经营权应当披露对公司持续生产经营的影响,特许经营权的取得或租用的情况,特许经营权的期限、费用标准等。
3、最近二期末的主要债项,包括主要的银行借款,对内部人员和关联企业的负债,主要合同承诺的金额、期限、成本,票据贴现、质押及担保等形成的或有负债情况。有逾期末偿还债务的,应当说明其金额、利率、贷款资金用途、末按期偿还的原因、预计还款期等。
4、本次发行前至少24个月的经营业绩,包括生产经营的一般情况,销售收入总额和利润总额、变动趋势及原因,利润的主要来源,业务收入的主要构成,重大投资收益或非经常性损益,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享受的`主要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采购项目筹)及变化趋势、针对创业板公司业务特点的收入确认方法等。
5、本次发行前至少24个月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基本情况,说明现金流量大幅变动的原因。
6、公司所作的财务分析,包括资产质量的优劣程度,资产负债结构、股权结构及现金流量的合理性,以及偿债能力的强弱等。还应说明公司财务优势及困难等,分析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等的连续性。稳定性。《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第135条规定,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注册会计师的盈利预测审核报告和公司编制的盈利预测报告 (如有)作为附录是招股说明书不可分割的部分。至于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包括对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的评价。公司可披露确信有能力预测并且承诺能够兑现的盈利预测数据,以利于投资人做出正确判断,可以对当年的盈利做出预测。如披露盈利预测,应详细说明所依据的假设、编制基准及其合理性、与盈利预测数据相关的背景资料等。盈利预测数据包含了特定的优惠政策或非常的收支项目的,应特别说明。注册会计师视需要可以出具盈利预测审核报告,与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不同,盈利预测审核报告和公司编制的盈利预测报告并不是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的必备材料。
二、主要经营业务的披露要求
《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规定,公司应当披露可以连续计算的至少24个月的业务发展情况,包括:(1)主要产品或服务的研究开发简要历程;(2)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性能、质量水平、核心技术的取得方式;(3)市场开发和拓展情况;(4)主要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方式;(5)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以上的主要业务、产品收入额及在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中所占的份额;(6)如跨国经营,且境外产品收入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以上的,应按国家或地区披露主要业务、产品收入额及所占比例;(7)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总额10%且金额在10
[1] [2] [3] [4]
篇17:我国金融企业股权激励制度探析论文
我国金融企业股权激励制度探析论文
引言
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股权激励制度能将股东利益、企业利益和经营者的利益联合在一起,进而使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所以,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可以使国内金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进而更好的促进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因此,对于金融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有必要了解股权激励制度在金融企业实行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进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股权激励制度在金融企业实行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股权激励制度在金融企业实行的必要性
自中国入世以来,大量的外资金融企业进入到中国,从而给国内的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金融企业想要获得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并取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实行股权激励制度。首先,不同于其他行业,金融行业的人力资本相对集中。所以,金融企业对于人才的依赖性较大,同时人力资本也是金融企业的重要资本。而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可以使企业高管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防止人才的流失,进而使企业保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其次,国有金融企业存在着所有权与经营权严重分离的现象,所以使企业承担了一定的道德风险。而股权激励制度可以使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与经营者的利益紧密的联系起来,进而减少企业管理承担的风险。另外,国内金融企业存在着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的治理缺乏有力的监督。而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可以进行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进而使企业进行可持续的发展[1]。
(二)股权激励制度在金融企业实行的可行性
就实际情况来看,股权激励制度在金融企业实行不仅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需要一定的外部市场环境基础。而在国内的金融行业,既有人才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同时也有竞争充分的产品市场。此外,我国还有相对成熟的证券市场,所以可以为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提供基础环境。其次,股权激励制度实行的前提是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而在国内的金融行业,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是较为常见的企业治理结构,所以可以为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提供条件。另外,在法律上,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需要来自于法律的保护。而在我国,由《企业法》和《证券法》等法律法规所构成的法律体系得以建立并健全,从而为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提供了保障[2]。
二、国内金融企业在实行股权激励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治理问题
就目前来看,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国内很多金融企业的治理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不同的金融企业所具有的产权结构不同,所以治理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拿国内的银行业来讲,就存在着股权过度集中和代理链条过长的企业内部治理问题,进而导致了企业的约束激励机制被弱化。而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需要企业本身的内控机制较好,因此,国内金融企业无法较好的实行股权激励制度[3]。
(二)企业制度的问题
作为传统垄断行业,国内的金融行业一直处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所以,在国外金融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冲击下,虽然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的改革,但是国有股份在企业中仍占有绝对的控制地位。而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需要进行激励对象的考察,所以需要在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进行实行。因此,在国内金融行业的垄断依然存在的情况下,现有的企业制度并不适合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也不能更好的发挥出股权激励制度的作用。
(三)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阻碍
国内金融企业无法较好的实行股权激励制度,与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阻碍也有着一定的`关系。一方面,国内金融企业的高管人才往往是由行政部门所安排的,进而导致了企业高层管理者在进行企业治理时,是根据党政标准来进行企业的治理,而并非是以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为考量。而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才的选拔,进而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内金融企业的业绩考核制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人员业绩考评无法对(下转66页)(上接63页)人员形成激励,进而阻碍了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4]。
(四)法律及政策上的问题
在法律上,适用于国内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不统一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一些法律法规散布于政策性的规定中,从而导致了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标准不统一,进而阻碍了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而在政策上,财务会计制度并不完善,从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频繁出现,进而导致了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缺乏有力的依据。另外,国内税收制度对股权激励的规定较为单一,而高税率则直接导致了股权激励制度的激励作用的降低。
三、国内金融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对策
(一)强化企业内部治理
想要更好的实行股权激励制度,企业就要通过强化企业内部治理来完成对企业内部的约束。一方面,由于国内金融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普遍是由股东所委派的,所以难以真正的进行企业经营情况的监督。所以,企业应该进行独立董事的设立,并使独立董事与经营者没有利益联系,从而加强独立董事对企业内部的监控。比如,华为新技术公司和华为公司分别持有华为5.05%和61.86%的股份。而为了进行公司内部的监管,两家公司的股份分别由工会集中托管,并可以代表股东行使表决权。另一方面,要在董事会下设薪酬委员会,并使薪酬委员会负责监管董事及管理层的薪酬,进而使股权激励制度的激励作用得以强化。
(二)科学制定激励制度
为了更好的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国内金融企业应该科学的进行激励制度的制定。一方面,企业可以进行合理的激励模式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不同的金融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的治理情况和经营情况进行激励模式的选择,进而充分发挥不同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就拿华为公司来讲,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为了留住更多的人才。华为为所有工作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员工配股,而不同的工作级别则有不同的持股量。另一方面,在面向不同的激励对象时,企业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激励模式进行人员的激励。再者,企业要进行科学的运行机制的设计,从而使激励对象的股权有所限制,进而保证制度的激励作用[5]。
(三)建设适合的外部环境
金融企业进行适合的外部环境的建设,就可以使企业外部约束机制得以加强,进而更好实行股权激励制度。一方面,企业要进行适当的人事制度的建立,切断政府干预企业人才选拔的路径,进而使企业管理者以企业业绩为基本管理标准。另一方面,企业要进行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的建设。首先,企业要进行评估对象的划分,并设置相应的加减权重,进而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其次,企业要进行非财务性指标的考评,进而促进企业全面发展。比如,华为公司的薪酬体系是由工资、年终奖金、退休金等内容所组成的,所以从多方面的进行员工的激励。另外,企业要保证绩效考评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进而更好的进行管理人员的激励。
(四)健全法律及政策制度
为了使股权激励制度得以在金融企业顺利实行,政府应该进行法律及政策制度的完善。一方面,政府要进行与股权激励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统一,从而使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有着较为统一的标准,进而增强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政府要进行与股权激励制度有关的配套政策制度的完善。首先,政府需要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从而使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根据相应的会计准则来进行,进而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其次,政府要进行税收制度的完善,适当的进行税率的改革,进而提高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性。
结论
总而言之,金融企业只有更好的进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而从本文的研究来看,金融企业想要较好的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就需要通过采取强化企业内部治理、科学制定激励制度、建设适合的外部环境和健全法律及政策制度等多个措施,从而为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本文对我国金融企业股权激励制度问题进行的探究,对于促进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文东.浅谈我国企业股权激励制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6(27):105-106.
[2] 韩河.招商银行股权激励制度分析与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
[3] 贾俊梅.我国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30):145-146.
[4] 刘伟,喻春芳等.民营为主的混合所有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激励的路径选择[J].金融与经济,2014,05(01):48-52.
[5] 王洋.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以国企、民企为案例[D].河北大学,2014.
篇18:从西方历史经验谈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保 论文
从西方历史经验谈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保 论文
财政部科研所 王建炜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困扰会计界多年的问题。回顾会计发展史,西方国家历史上也存在过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治理,这一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本文通过考察西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和经验,提出了一些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的建议。
今年是会计打假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但一直是会计界所关心的话题,而且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回顾西方会计发展史,我们发现:西方国家历史上也存在过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治理,这一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笔者认为通过借鉴西方国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经验 ,对我国当前的会计打假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西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索过程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由来已久。可以这么说,自从会计诞生以后,会计信息失真便已存在。但早期的会计人员只是向业主负责,属“帐目保密”的时代,会计信息失真并未引起人们重视。人们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关注是和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分不开的。在股份公司两权分离的条件下,股东并不直接管理企业,而由经营者定期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此会计信息便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由于公司管理当局的虚报会计信息而使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等遭受巨大损失的事件,如十八世纪发生在英国的著名的“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到本世纪最著名也是最极端的例子便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和金融市场的崩溃。那时候,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都陷入经济危机,公司纷纷破产倒闭,股票和债券在证券市场上被大量抛售,工人失业,成千上万的股东和债权人蒙受巨额损失。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松散的会计实务是1929年市场崩溃和萧条的重要原因之一”(查特菲尔德,1977)。
在经历会计信息失真带来惨痛教训的同时,西方也一直在探索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之路。综观起来,西方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实际上就是制度创新、制度变迁和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法律制度、公司制度、民间审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四项最重要的制度。
(一)法律制度的约束
在西方国家,法律的规定构成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的监督和约束。英国在南海公司事件后,便颁布了《泡沫公司取缔法》。在美国,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在会计方面没有建立制度,也没有法律规范。会计只是为了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取得银行贷款,很少考虑股东的需要,也不强制要求向股东提供报告。西方学者称之为“银行家的时代”。大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先后于1933年和1934年公布了“证券法”、“证券交易法”两部重要法规,要求股份公司在向社会公众出售股票之前,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并公布其会计报表。由于送交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会计报表,必须按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并经独立会计师的审计,这就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二)公司制度的完善
股份公司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创新。但最初的股份公司是不完善的,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关系也是模糊而不明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股份公司也发展起一套包括法人财产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在内的完整的制度。这套制度全面界定了股份公司内部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在西方,上述制度的形成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英国为例,其股份公司制度是在经济危机和公司法的反复循环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如英国18的经济危机导致1844年和1845年公司法的出台,1847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1855年和1856年公司法的颁布,1857年的经济危机又迫使英国议会推出1862年的公司法。每一次公司法的颁布,都是对公司制度演进的推动。公司制度,尤其是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约束。所以,由于股份公司的出现,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公司制度的完善同时又形成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约束。
(三)民间审计制度的出现
民间审计制度发端于17的“南海公司”破产事件,受聘对南海公司进行会计记录审查的斯内尔成为最早对公司舞弊进行审计的会计师。由于股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直接接触经营的各个方面,要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只能求助于数字和报告书,这就要求有独立的“外部控制”-公司审计。西方民间审计制度正是适应这样的历史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因此,民间审计制度作为西方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四)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西方各国政府社会公众迫切要求公司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率先建立起一套公认会计原则(GAAP)会计准则的主要目的是规范企业的会计实务,确保企业向股东、债权人、政府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基本统一的、可比的会计报表,以利于他们作出决策。会计准则不仅是会计工作应遵循的指针,也是公共会计师实施审计的判断标准。由此可见,会计准则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从上述西方会计信息失真史及西方对其治理过程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而不能单纯就会计治会计。
2.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同时是一个产权制度、公司制度、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所过程。
4.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过程中,政府干预起了重要作用。
二、西方历史经验对我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启示
笔者认为,借鉴西方国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从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公司制度、民间审计制度、会计准则、政府干预等方面着手:
(一)加强法制建设
从西方历史经验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也是法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前,我国已发生了不少重大的会计案例,如深圳原野、红光实业、琼民源、东方锅炉等上市公司,都是利用虚假会计信息为个人和小集团谋取私利,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应当看到,我国现行法规中,缺乏对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如对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如何确认虚假会计信息以及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人员法律责任如何分担、如何处罚等,在法律上都是非常模糊的问题。当前,我国的《会计法》已再次修订,我们希望在新的《会计法》中能处理好这些问题。
(二)改革产权制度
产权的明确界定,是会计规范运行和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在借鉴西方经验时,我们应看到,中国与西方各国在产权制度上是很不相同的。西方各国在其长期发展中已形成比较有效的产权制度,而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所各项制度正是建立在私有产权制度基础上的。但我国实行的是公有产权制度,且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现有产权制度的最大弊病是只有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没有事实上所有者。这种产权主体的缺位是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具体措施包括:1.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使其真正负起监管国有企业的职责,例如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采取“政府专职管理部门-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的模式。2.在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的同时,引进部分私有产权,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3.形成剩余索取权和控制管理权相分离的产权结构。4.形成剩余索取权可转让的产权结构。
(三)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的治理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通过竞争的市场所实施的间接控制,或称外部治理结构,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兼并市场等等。其二是 为实行事前监督而设计的直接控制或称内部治理结构。它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组成的一个三级结构。在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企业外部所面临的产品市场变得激烈了,但是仍缺乏来自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的竞争因此外部治理结构是不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方面,我国国有公司形成了六套组织机构(职工代表大会、党委会、工会等老三会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新三会),但相互之间责权界限不清,运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会计不是兼顾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而成为经理人直接操纵反映其意图的工具。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包括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逐步培育经理市场。这些外部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构成了对经理人的威胁机制。2规范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要对复杂的新、老三会进行责权的明确划分,必要时可予以整合,形成有效的权力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3建立和完善对经理人的绩效考评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民间审计制度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我国虽然有名目繁多的监督部门,且隔三岔五地检查,但往往是一些为了实现特定目的和利益的行为。这些监督成本高昂,而且对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所起的作用不大。因此,我们应转变监督方式,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体系。国家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质量,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要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发现舞弊行为,及时果断处理。
(五)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主要目的在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的公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利于他们作出决策,它同时也是一把度量会计信息质量的“量天尺”。我国已从1993年颁布了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目前也正逐步推出。从目前情况看,正是由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等具体准则与制度的出台,以前年度普遍存在得到利润操纵行为、利用跨年度时间差异提前确认收入进而虚增利润的行为、房地产行业将预收收入确认为营业收入的行为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进一步研究并尽快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意义重大。
(六)政府适当干预
西方历史证明,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等等作用。当前的会计委派制和稽查特派员制度就是我国政府干预的具体形式。但应当看到,政府干预的作用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政府管制确实能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状况,另一方面,政府的干预行为又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2.陈今池:《现代会计理论》立信会计出版社,;
3.王德升等:《国际会计》中国审计出版社,1993;
4.安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调查研究》,《会计研究》.4
5.陈汉文等:《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质量》,《会计研究》1999.5
来源:《财会月刊》第4期
篇19:论各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及其在我国的运论文
论各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及其在我国的运论文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无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不论组织形式如何、不论其经营的复杂程度的差别有多大,要求其提供的会计报表的格式与内容都是一样的。对这样一种状况,我国会计实务界,特别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颇有微词。据了解,在我国要求以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为第三报表期间,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拒绝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这实际上是对我国实行的无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的抵制,极大地损害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权威性。从财政部1997年以来已颁布的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和新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来看,我国开始着手使上市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类型企业所执行的会计规范与要求其编报的会计报表有所区别。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却要求所有的企业以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这种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实在值得商榷。依笔者所见,鉴于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数量需求的不同情况,应该采用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使适用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的会计规范和会计报表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的会计规范和会计报表适当分离。对上市公司和大型的国有企业可进一步要求其提供更为详尽的表内和表外信息;而对小于一定规模的其他企业给子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揭示的豁免,只要求其提供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并且允许符合条件的这些企业不编制与提供现金流量表。
一、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实际上是由一国政府通过有关的准则或法规的规定,对不同规模或类型的企业在编制与提供会计报表的种类以及要求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格式、内容、数量、详尽程度等方面实行有差别待遇的一种制度安排。在这一制度下,一般是按照企业的资产总额、年营业净额和年平均雇员人数这三个标准,将企业划分为:小企业、中等企业和大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可以获得某些会计信息揭示的豁免,允许其按简略的形式编制与提供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而不必编制与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对于大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则必须按照规定编制与提供内容更为详尽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上述两种报表中作出选择或是编制详尽程度界于两者之间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
从理论上看,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是符合会计的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成本与效益的原则。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其基本任务是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相关的会计信息。然而,不同的企业由于其规模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在理财的方式与渠道、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与管理的复杂程度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别,其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比较简洁、单一、总括的会计信息就足以满足他们的决策需要了;而大规模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则需要更多、更复杂、更为详尽和全面的会计信息才能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如果忽视了这种差别的客观存在,就无法满足不同规模的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比如,对于一个跨国公司或上市公司,其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向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充足的、全面的、真实的、有用的会计信息;而对于一个小企业,它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计算纳税所得额,或是向企业的单一的业主、或是向有限的几位股东提供一些基本的会计信息。这样的对会计工作的不同要求以及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应该在我们的会计规范中有所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过程密切相关,才能更好地符合会计的相关性原则。
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来看,某项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是被详细、充分地披露还是被简要、粗略地列示,主要看其是否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作出满意的决策。某些对大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可能在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那里会变得毫无意义。实行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可使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内容、数量与详尽程度有一定程度差别的会计信息来应对不同需求层次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使得会计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有张有弛、有的放矢,也会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有效。
会计信息的提供是有耗费的,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当讲求成本与效益的原则。企业只有在其提供特定数量与质量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好处”大于其提供该会计信息的“耗费”的情况下,才会认为提供这样的会计信息是有必要的。这里存在一个“最优信息量”的问题。采用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选择的空间,使企业在决定是否要提供以及提供多少会计信息时、有机会权衡所得与所费,并从中作出恰当的选择。
也许有人会认为实行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不利于会计信息的横向比较,不符合会计的可比性原则,因而可能会对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提出异议。对此,笔者认为对“可比性”的概念应有全面的认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可比”,任何事物之间的“可比”只能是相对的。而且,比较必须建立在共同可比的基础之上。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比较也应建立在可比的基础上。我们很难想象将一家跨国公司或上市公司与一家仅有几十人的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放在一起比较是有实际意义和必要的。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太多不可比的东西,他们的会计信息不需要、也不应该进行比较。两事物之间的比较应建立在有意义的基础上。如果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必要的,或是比较的成本太高,不值得进行比较的,那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放弃掉对它们的比较。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强求大企业与小企业采用同样内容的会计科目表、编报同样格式的会计报表,提供相同详尽程度的会计信息,这实际上是对可比性会计原则的片面的、僵化的理解。其结果只能是“以小拖大,以大累小”,造成对大企业的会计信息揭示质量的要求因顾及小企业而无法提高;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因追随与大企业的片面可比,而使小企业付出过多的编报成本,更使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疲于应付填报各种没多大意义的复杂报表而苦不堪言。因此,实行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可使得会计信息的比较在特定的范围内获得有意义的结果,是符合会计的可比性原则的。
由此可见,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作为一项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的制度,它的实行可使不同规模的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数量和详尽程度上有所差别,并对中小企业在编报会计报表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豁免。这样的制度符合会计的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成本效益的原则和可比性原则。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体现了“抓大放小”的思想,它一方面适应了广大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力量较弱,其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相对较低的特点,同时又可使人们对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的会计信息的揭示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必顾虑小企业是否能接受的问题,有利于会计理论与实务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在国外的运用
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作为一项会计惯例早已为美国、英国以及欧洲大陆国家所普遍采用。
众所周知,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包括对公司财务报告以及对公司有关会计信息的披露的要求只对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公司有法定的约束力,而对其他企业是没有约束力的。除此以外,美国在要求企业提供现金流量表方面也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公司给予编报现金流量表的豁免。
英国在其会计实务中更多地实行了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在英国,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提供简化了的会计报告资料。小公司只需提供简略型的资产负债表和报表注释,而不必编制损益表和董事会报告书。中等规模的公司可提供简略的损益表和正式的资产负债表和正式的董事会报告。同样,英国的会计准则除了公众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和集团性公司之外,也不要求规模小的会计主体将现金流量表纳入企业财务报表的体系中,这也就是说英国的小规模企业享有编制与提供现金流量表的豁免权。
法国是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运用得最为充分的国家之一。在法国,为了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法国的“全国会计方案”将统一的会计科目表和会计报表划分为详略程度有明显差别的三个系列:简略系列、基本系列和发展系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选择其中的一个系列作为自己编制与提供的会计报表。依法国《商法》第10条之规定,编制与提供简略系列会计报表的企业应至少能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两个;(1)资产总额≤1500000法郎;(2)年营业额≤3000000法郎;(3)年平均雇员人数≤10人。此外,资金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在法国也不是所有企业都必须编报的会计报表。
其他的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同样实行了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这些国家是按照资产总额、年营业额和年平均雇员人数这三个标准将企业划分为小企业、中企业和大企业三类或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两类,并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在简略会计报表、基本会计报表、高级会计报表中作出选择。除此以外,小企业或中小企业还可以获得编制资金表的豁免。
此外,日本只要求遵循证券法的公司编制现金流量表。我国香港要求除下列以外的实体编制现金流量表:(1)某些小企业;(2)某些全资附属公司;(3)采用公司法免除条款的银行、保险及造船公司;(4)某些非盈利组织。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要求所有的商业报告实体(包括金融机构)编制现金流量表,但不包括职工福利计划。
三、在我国实行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的若干设想
在我国,人们对“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是不熟悉的。几十年来,人们已习惯于所有的企业都编制“千篇 一律”的会计报表,似乎这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与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大型集团性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了新的需求,人们普遍感到上述这些公司按现行格式统一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过于简略,许多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的重要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无法直接得到,使得人们不得不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阅读会计报表附注和其他有关资料才能获取原本在会计报表中就可以直接反映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我国的广大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却要承受着编制与大型企业一样种类、一样格式与内容的会计报表的重压。特别是我国还要求中小企业编制对其作用十分有限且编制难度和成本较高的现金流量表,这样的要求对会计知识和专业训练水平较低的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而言,实在是勉为其难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曾经受到了“冷遇”,便是最好的例证。我们可不希望现金流量表将来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名存实亡。
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尽快通过采用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对我国的企业会计报告体系进行全面的改进,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此,笔者有下列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专门为我国的中小企业设计一套只提供最基本会计信息的简略会计报表,要求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小企业编制与提供。在确定编制简略形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企业条件时可以从这几方面考虑:(1)企业连续若干年的年营业额小于一定的数额;(2)企业连续若干年的期末资产总额小于一定的数额;(3)企业年平均职工人数小于一定数额。
(二)不将现金流量表作为强制要求所有企业都必须编制与提供的会计报表。对符合特定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豁免。对于现金流量表的豁免可以考虑确定比编制简略形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更为严格的条件,比如除了要考虑反映企业规模情况的年营业额、资产总额、职工平均人数以外,还应考虑资产负债比率要小于一定的数额;对外投资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要小于一定的数额;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大于某一数值范围。
(三)以财政部1998年1月27日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所给出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格式为基础,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使之与现行的现金流量表一道成为信息含量高、便于信息使用者分析阅读、适合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型企业编报,能充分揭示其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更高层次需求的高级会计报表系列。对上述会计报表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在现行的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子目或是用增加括号内辅助说明的方式来增加其信息含量,方便报表使用者阅读。具体可有:(1)“存货”项下,再增加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其他存货等子目;(2)在“长期股权投资”项下,用加括号辅助说明的方式列示在编报日股权投资的市价和初始投资额;(3)在“无形资产”项下,用加括号辅助说明的方式说明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以及本年增加数与减少数。(4)在“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项下分别增加银行借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其他单位借款等子目。(5)在“股本”项下,用加括号辅助说明的方式列示股份的面值、已核准发行的总股份数以及已流通股份的总数;(6)在“资本公积”项下,增加股本溢价、法定资产重估增值、捐赠公积等子目;(7)在“盈余公积”项下,增加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等子目。
2、尽快设计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单步式利润表,允许企业在现行的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之间作出选择,并鼓励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与提供单步式利润表,让各项报表数据尽可能地以原始状态出现在报表上,进一步增加利润表的信息含量,方便报表使用者分析利用。
3、应将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会计报表体系的一个必备的组成部分,并将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规范纳入我国企业会计规范的体系之中,改变目前由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来规范会计报表附注的现状。建议财政部研究制定专门的具体会计准则,对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型企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表外,信息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4、允许企业向上自主选择要求更高的会计报表系列,即符合编报简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条件的企业,或是可以获得编报现金流量表豁免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愿选择编报要求更高的会计报表系列。应编报高级系列会计报表的企业在编报高级系列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提供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简要地说明其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 会计学论文题目
★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
★ 会计学论文范文
【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论文(精选19篇)】相关文章:
会计毕业论文题目2023-10-09
会计毕业论文选题2023-08-09
会计专业简单论文题目2024-05-06
经济类毕业论文评语2023-11-30
会计行为与会计信息研究论文2022-04-29
会计开题报告范文样本2023-05-10
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022-06-02
广播专业及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2022-10-11
会计论文的写作基础、选题和格式2022-10-25
经济类的毕业论文题目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