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热性惊厥诊治方式论文

时间:2023-02-01 07:49:40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儿童热性惊厥诊治方式论文(共11篇)由网友“某某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儿童热性惊厥诊治方式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儿童热性惊厥诊治方式论文

篇1:儿童热性惊厥诊治方式论文

儿童热性惊厥诊治方式论文

观察组患者使用24小时动态脑电图(24-AEEG)进行监测,此仪器为英国的维迪公司LIFELINETRACKIT动态脑电记录仪。具体报告如下:按照国际惯例10/20系统安防电极,对62例患者均进行1-3次24-AEEG,大于3岁的患儿进行睁闭眼及过度换气诱发实验。嘱患儿家长进行配合,于检查前1日给患儿清洁头皮并适当剥夺睡眠时间,涂抹导电膏、安放头皮电极、火胶棉及外用弹力帽固定,记录前进行导联测试并保存,记录患者包括自然睡眠状态及活动下的脑电活动,次日取下记录卡并输入计算机回放。观察两组患儿接受不同脑电图监测后的异常脑电检出情况,比较两组差异。观察两组患儿接受不同脑电监测方法的配合情况,比较两组差异。采用SPSS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所得结果均按P<0.05判定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首发情况、家族史、距离首发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情况见表1。异常检出率使用24h-AEEG的观察组患儿的脑电异常总检出率明显高于使用常规脑电图的对照组患儿(P<0.05),具体情况见表2。2.3患儿配合情况观察组患儿的检测配合度与对照组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3。

热性惊厥(Febrileconvulsion,FC)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好发于小儿时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症状,好发于6个月到5岁的婴幼儿,以9个月-2岁为发病高峰,在中国儿童热性惊厥的发病率约为2%-4%。该病发病时情况紧急,多表现为忽然的意识丧失、伴双侧眼球上翻、凝视或者斜视,四肢肌肉强直痉挛或者不停抽搐,发作时间长短不一,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发作后的癫痫发生率较一般小儿高出许多,救治不及时甚至造成患儿死亡,后果严重[3]。热性惊厥多由各种感染性疾病导致,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少数热性惊厥症状不典型,成为复杂性热性惊厥(comglexFS,CFS),其危险因素较单纯性的热性惊厥高出许多,需立即作出明确诊断并实施救治方案[4][5]。

24小时动态脑电图(24hourambulatoryelectroencephalography,24-AEEG)是临床常用的准确诊断儿童热性惊厥的手段[6]。24小时动态脑电图是用于患者脑电波检测的医学设备,可以在患者活动或者睡眠时记录受试者24小时内的脑电活动,记录异常放电,其检查目的是准确记录疾病状态下的脑电变化,以求提高临床诊断阳性率,减少误诊及漏诊,给予患者及时准确的治疗,防止疾病恶化并造成严重后果[7][8]。

本文主要分析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热性惊厥的诊断价值,62例观察组患儿中的脑电异常检出率为85.5%,相比于对照组患儿的异常检出率37.1%,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使用24-AEEG可以大幅提高热性惊厥患儿的脑电异常检出率,有助于临床确诊和减少误诊率;由于24-AEEG可能给患儿带来生活不便,打破一贯的生活习惯,患儿会出现抗拒检查,故对于该检查来说,患儿配合率是否会降低从而影响监测效果是一隐患,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检查配合率为85.5%,相较于对照组患儿的88.7%,无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使用24小时动态脑电图监测热性惊厥患儿的异常脑电活动,在不降低患儿的配合率的同时明显提高检出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篇2:热性惊厥儿童的脑电图分析论文

68例热性惊厥儿童的脑电图分析论文

摘 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对热性惊厥提供诊断依据和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68例热性惊厥的脑电图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中20例脑电图异常,敏感性为30%。结论:热性惊厥之脑电图敏感性高,对诊断有指导作用。可作为推断本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

关键词:热性惊厥;脑电图;癫痫

高热惊厥(FC)是较常见的小儿急性疾病,反复发作影响脑发育,脑功能,甚至癫痫动产行为的一部分。脑电图(EEG)在儿童热性惊厥性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目前已作为热性惊厥性疾病的常规检查。笔者对惊厥和脑电图的异常与脑电图和发作后的关系,与热惊厥和复发关系的预防性治疗的临床特点做了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8例热性惊厥病例来自~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年龄4~6岁。大部分患儿因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发病。

1.2 检查方法:脑电图检查于热性惊厥后l~20 d进行,使用上海产16导脑电图机,按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置法,常规单、双极导联描记。4岁以上作睁闭眼反应及过度换气试验。扫描清醒或睡眠脑电图,描记时间不少于20 min,评阅脑电图参照福山幸夫标淮进行[1]。脑电图结果分析分为正常和异常。脑电图异常分为非特异性异常及发作性异常。

2 结果

68例热性惊厥中男43例(63.2%),女25例(36.8%)。脑电图结果正常48例,异常20例,异常者中发作性脑电图异常8例,其中广泛性异常3例,局灶性5例,以颞枕叶部多见.非特异性异常12例。热性惊厥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在68 例热性惊厥患儿中,其中近亲者中有热性惊厥病史23例(33.8%),有癫病史3例(4.4%),同时有热性惊厥和癫病史1例(1.5%)。

3 讨论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以6个月~3岁小儿常见,亦可发生于4~5岁的小儿,5岁以后少见。发病率为2%~5%,在各类惊厥中占30%。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发生在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大多39℃)时,70%以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他伴发于出疹性疾病、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菌痢等疾病,但决不包括颅内感染和各种颅脑病变引起的急性惊厥。本组研究中大部分患儿因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发病。

热惊厥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脑的解剖、生理、生化等诸方面的成熟程度有关[2]。在此期小儿脑的发育不成熟,神经元的树突发育不完善、结构简单、皮层分化不全、髓鞘未完全形成,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的动态平衡不稳定,以致于弱的刺激也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热惊厥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患儿家属中有30%~60%有热惊厥史或癫痫病史。热惊厥已有4种基因组定位,说明本病的异质性。在本组研究中68例热性惊厥患儿中,其中近亲者中有热性惊厥病史23例(33.8%)。热性惊厥不是癫痫,但它的发作形式仍是一种痫性发作,并且一部分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可转化为癫痫。在本组研究中68 例热性惊厥患儿中有癫病史3例(4.4%),同时有热性惊厥和癫病史1例(1.5%)。

有热性惊厥发作后约有20%~60%的患儿脑电图背景活动中见到非特异性慢波活动增多,它们大多在1周前后自然消失。推测其原因可能与发热、感染本身或惊厥致脑内葡萄糖供给不足有关。大量研究已证实,发作后1周内脑电图无预后价值。临床上应主要对不典型发作(复杂性热性惊厥)考虑脑电图检查,且应安排在发作后10~14 d进行。若此时脑电图出现局限性异常(局限性慢波或棘、尖波)、明显的普遍性慢波节律或棘慢复合波者,今后在临床上转变为癫痫或持续性脑电异常的可能性较脑电图正常者大。不过,脑电图正常者仍有转为癫痫的可能性。

Sofiavon等人对676例热性惊厥患儿及376例第一次热性惊厥不同年龄的脑电图研究显示,4岁以后脑电图的异常率达到51%,本组也有明显随年龄增大脑电图异常率增高的趋势。热性惊厥呈明显的年龄依赖性,90%在6个月~3岁之间,4%在6个月以内,6%在3岁以后,这种年龄的分布特点可能与脑发育或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脑电图异常随年龄变化是否也与脑发育或遗传因素相关尚不清楚。本组热性惊厥发病人数, 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之比约为1.72:1,这可能与女孩大脑成熟早于男孩以及男孩因此制约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度低于同龄女孩有关[3]。本组患儿中大部分发病原因系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这可能与小儿大脑神经发育不完善,惊厥阈值降低有关。同时根据文章68例热性惊厥患儿脑电图分析,发现脑电图异常与某些特定的一些因素有关:热性惊厥呈局灶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15 min。热性惊厥的再发次数,热性惊厥的发作年龄。明显的癫痫发作及神经系统异常。脑电图异常率较高,应结合其他指标分析。

总之, 脑电图对热性惊厥的诊断有指导作用,可作为推断本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手段,易被患者所接受。

4 参考文献

[1] 福山幸夫,张书香.小儿实用脑电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10.

[2] 冯 春,唐 佩.28例热性惊厥与癫痫脑电图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6(3):188.

[3] 刘铁城,王伟红.小儿热性惊厥研究[J].医学综述,,22(11):49.

篇3:肠道感染热性惊厥小儿护理心得探讨论文

肠道感染热性惊厥小儿护理心得探讨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月到10月收治的84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患儿做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对症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并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在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为患儿配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儿的恢复,同时也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肠道感染;热性惊厥;综合性护理

夏秋季节是肠道感染发生的高发季节,因为小儿的免疫性较差,生理发育不完全,所以小儿是肠道感染的一种高发人群[1]。诱发肠道感染以后,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和发热等情况,如果患儿在出现肠道感染以后没有得到有效的及时医治,那么可能会因为肠道感染而进一步导致小儿出现热性惊厥[2],这会对小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上格外重视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小儿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为患儿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患儿更好的恢复,本研究基于此进行分析,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2月到月,在我院收治的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患儿当中,抽取8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在对照组患儿当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9例,患儿的最大年龄为2岁,最小年龄为0.3岁,平均年龄为(1.4±0.2)岁;观察组患儿当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20例,患儿的最大年龄为3岁,最小年龄为0.5岁,平均年龄为(1.6±0.5)岁。经过临床诊断和检测,所有患儿均为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诊断符合该疾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按照患儿的实际情况,配合对症治疗。分组以后对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因为本研究的篇幅有限,故不对详细的护理措施进行赘述。观察组患儿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进行指导,具体方法如下:①制定护理计划:患儿入院以后需要对患儿的各项临床治疗治疗和一般资料进行分析,而且患儿的具体情况,深入病房,对患儿进行相关的检测,与患者家属充分的交谈,进一步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患儿的相关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在今后的护理中严格按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②做好基础护理:患儿入院治疗以后,医生对患儿进行抗感染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防止感染发生。同时需要对患儿做好补液处理工作,这能够有效的防止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脱水情况,如果患儿存在酸碱不平衡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应该对患儿的酸碱和电解质进行纠正,确保患儿体内的酸碱与电解质维持平衡。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如果发现相关数据出现异常波动,应该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避免危险情况发生,而如果患儿出现了相关数据的波动,医生需要及时寻找患儿数据波动的原因,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确保患儿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③降温干预:密切重视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并做好体温的监控工作,如果患儿的体温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处理,当患儿的体温出现上升的情况时,护理人员应该采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灌肠处理,确保患儿的直肠吸收的毒素尽量减少,如果患儿的体温控制效果不佳,需要适当地为患儿服用一些退热药物,但是对于药物的剂量应该做好严格的控制,以避免因为药物过量而导致患儿出汗过多,出现脱水情况;④惊厥干预指导:患儿现惊厥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首先对患儿的呼吸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患儿呼吸通畅,为患儿建立起静脉通道,确保相关的安定药物进入患儿体内稳定患儿的惊厥。如果不能及时准备好惊厥药物,且情况危急,可以为患儿采取疼痛刺激的方法以达到对惊厥进行缓解的目的,当患儿出现惊厥以后,它可能会咬伤自己的舌头,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该及时对患儿进行第三米松的静脉注射,以便减少患儿脑损伤的程度。为患儿给药的时候,需要注意氧疗的治疗,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⑤心理干预:主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做好与患儿家属的交流工作,是患儿的家属对于相关的惊厥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儿家属的紧张情绪。指导患儿家属积极的配合医生对患儿进行治疗,使患儿获得较为充足的营养,增强患儿自身的免疫力,避免患儿病情出现恶化。

1.3效果评判。如果患儿的临床体征和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各项生命指标都趋于平稳,则说明患儿治疗显效,如果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明显好转,患儿的体温明显下降,患儿的生命体征的各项数据都接近正常值,则说明治疗有效;如果患儿的病情处于加重情况,且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说明治疗无效[3]。[注: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IBM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组间比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热性惊厥是小儿急性惊厥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情,它的发生主要和患儿体温突然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上有研究表明,等患儿的体温超过38.5℃以后,那么其出现热性惊厥的概率要明显低于低热的患儿[4]。肠道感染能够导致患儿出现热性惊厥,而患儿因为其自身生理的发育并不完全,同时抵抗力相对较差,所以这也使得患儿成为该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当患儿出现肠道感染情况以后,不能及时的前往医院进行医治,那么患者很可能就会出现热性惊厥的情况[5]。而临床上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患儿格外重视,在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的时候,也需要做好对患儿的护理干预工作。本研究主要分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地证明了综合性的护理效果的使用价值。综合性的护理主要对患儿的护理更为全面,根据患儿出现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具体情况,给患儿展开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而且护理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患儿放在护理的中心位置,一切护理干预措施皆从患儿自身出发,提升了护理的价值。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的时候,一切本着以降热为主,同时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更好地促进患儿的恢复。所以综合本研究的上述分析能够得出,临床上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在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为患儿配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儿的恢复,同时也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新梅,姚桂莲.76例热性惊厥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1(10):524-526.

[2]方丽玲.改良式安定灌肠预防护理频繁热性惊厥[J].全科护理,,22(24):15-16.

[3]余瑾.小儿典型热性惊厥的急救护理与预防[J].实用临床医学,2015,05(10):23-24.

[4]申爱美.热性惊厥的护理体会[J].工企医刊,2014,27(05):484-485.

[5]徐新红,陈敏,姚桂莲.热性惊厥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23(09):265-26

篇4:儿童OME诊治方式与原则的论文

儿童OME诊治方式与原则的论文

病因学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和下面因素密切相关。多数学者认为咽鼓管机能不良是其主要致病因素[5],由于咽鼓管机能障碍,导致鼓室内形成负压,静脉扩张,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积聚于中耳,形成中耳积液。小儿咽鼓管发育不完善,较短,峡部较宽,管腔相对较大,还未形成弓形弯曲,与水平相交只有10度角,鼻及咽部炎症易经此管侵入鼓室。咽鼓管功能障碍分为机械性阻塞和功能性阻塞,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不足也是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因素之一[6],表面活性物质可能会影响管壁的表面张力,降低其顺应性,影响咽鼓管的机能。另外鼻窦炎、腺样体肥大、乳突气化不良、咽鼓管泵吸作用减弱[7]、咽鼓管黏膜细胞生物学变化[8]、鼻咽肿瘤等也是影响咽鼓管功能的因素。

“中耳微型肺”理论认为,分泌性中耳炎为中耳感染的后遗症,70%的分泌性中耳炎有上呼吸道感染史[9]。细菌感染:中耳积液细菌培养阳性结果为22%~52%,最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ICU患儿可见铜绿色假单胞菌、耐药性金葡菌等[1],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相同。病毒感染:一些患者中耳积液中可检出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个别中耳积液中还检出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等[10]。

免疫反应Ⅰ型变态反应:Jordan(1949年)、Borge(1983年)和Jang(2003)发现SOM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但确切病因未得到证实,可能与患者对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增强有关[1]。Ⅲ型变态反应:一些研究证实,OME患者中耳积液免疫复合物的水平明显高于血清。最近认为,中耳是一个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中耳积液是一种分泌物,而非渗出物。有些OME可能属免疫复合物型变应性疾病,其抗原是细菌[1]。

分类

目前比较普遍的分类方法是将儿童OME分为三种[1]:急性OME:病程在3周内;亚急性OME:病程在3周~3月之间;慢性OME:病程在3个月以上。

临床特征及诊断

听力下降。多为轻度或中度听力障碍,听力可因头位变化出现暂时改变,积液黏稠者则无此特点。小儿患病常无主诉,主要表现为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看电视声音调大,对他人呼唤不理睬,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以及言语发育迟缓等;耳痛,耳闷胀感。儿童急性期可有耳痛,部分感觉耳闷胀感或闭塞感;耳鸣。部分患儿有“噼啪”样或“轰轰”样耳鸣,有的在打哈欠或擤鼻时可出现耳内气过水声。

急性期可有轻微充血,当鼓室有积液时,鼓膜呈淡黄或橙红色,慢性者鼓膜呈灰蓝色或毛玻璃状。鼓室负压时鼓膜短突凸显,锤骨柄呈浮雕状。少数可以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受限。听力改变。纯音测试常呈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失多以低频区损失为主,积液较多或病史较长者,高频区可出现骨气导同时下降;声导抗。B型鼓室曲线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表现,诊断复合率为88%以上;C型(负压型)曲线提示咽鼓管功能障碍,鼓室负压大于200DaPa时,多数鼓室有积液。6个月以下婴儿声导抗测试应以高频测试音为宜;CT扫描。可显示鼓室、乳突有阴影或液平面。

多数患儿经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并进行声导抗测定(幼儿需高频探测音声导抗测定)多能明确诊断[11],少数婴幼儿由于缺乏主诉,有时诊断比较困难,特殊情况下需行诊断性鼓膜穿刺[12],但因为鼓膜穿刺有一定风险,不被家长所接受。我们认为符合下列+项或者项项其中任两项做为婴幼儿SOM的诊断标准:鼓气耳镜检查鼓膜异常;声导抗测定鼓室曲线图为B型或1KHZ平坦;对声导抗测定鼓室曲线图为C型;不能引出正常耳声发射波;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在40dBnHL~60dBnHL之间。OME患者常规进行鼻腔、鼻咽部以及过敏源检查等,了解周围病灶及全身状况。

治疗方法

急性期可适当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过敏可的患儿选择头孢类,高敏体质患儿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推荐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用药持续1周左右。重视局部类固醇激素在儿童慢性OME治疗中的作用,采用辅舒良或内舒拿(鼻内皮质类固醇)每日1次喷鼻,以消除变态反应及炎症引起的黏膜水肿。合并鼻塞者可用盐酸羟甲唑林、呋麻滴鼻剂,但注意儿童要用低浓度,连用不超过1周。抗组胺药、山莨菪碱片[13]、沐舒坦、吉诺通等药物对OME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可适当使用。

鼓膜穿刺术是确诊和治疗OME的有效方法之一,可重复应用或通过穿刺针进行中耳腔冲洗和注药,双孔穿刺更利于抽液和冲洗,较小儿童和不配合者禁用此法。当多次穿刺无效、儿童不配合无法穿刺或鼓室内液体黏稠不易抽出者可行鼓膜切开术,儿童最好在全麻下进行。鼓室置管是目前最普遍和有效的方法,但个别会出现感染流脓、鼓膜硬化、穿孔或胆脂瘤等并发症,一定要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症[12]:显著的听力下降(>40dB);慢性OME鼓膜切开等其他方法治疗无效者;已有言语发育延迟;中耳积液粘稠或胶耳;鼓膜形态改变;双侧OME持续3个月以上,单侧达6个月者。

近年来以Nd:YAG激光和CO2激光鼓膜造孔治疗OME取得一定效果,但鼓膜造孔的开放时间因个人体质等原因少数患者在短时间内创口愈合,疗效欠佳。在内镜直视下经咽鼓管逆行引入导管进行抽液、冲洗和注药治疗,但有可能对咽鼓管造成机械性损伤影响咽鼓管固有的清洁、引流及防御功能,临床上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14玻保担荨

国外有咽鼓管成形术的报道[16],但处于研究阶段,临床应用较少。腺样体切除术:肥大的腺样体会压迫阻塞咽鼓管咽口可以导致机械阻塞,另外腺样体的炎症也是一个病灶,可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实践证明[17]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切开或鼓室置管治疗儿童慢性OME和顽固性OME是有效的。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可避免损伤圆枕、咽鼓管咽口值得提倡[18];扁桃体切除术:由于扁桃体局部感染灶可能会加重免疫反应及通过上行途径侵袭中耳,所以对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者扁桃体切除有利于OME的治疗;慢性OME合并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咽肿瘤、鼓室乳突肉芽等疾病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方能彻底治愈OME。

咽鼓管吹张治疗:有些学者认为咽鼓管吹张治疗简便易行有较好效果,但应防止发生耳气压伤和鼻咽部分泌物进入中耳的危险[12],对鼻腔分泌物较多或者有中耳、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时禁止使用。局部理疗:He玻危寮狻⑽⒉可以改善中耳血液循环,促进黏膜肿胀消退及分泌物吸收而达到治疗作用;雾化吸入:将糖皮质激素等药液雾化成微粒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小剂量即可在局部达到较高浓度,起效快,疗效好[19]。

治疗原则

临床上儿童OME的治疗方法很多,为防止出现治疗上的误区,应实施“个性化”规范治疗方案[12]:对症状明显或伴有明显语言发育障碍的高危儿童应予以积极治疗,如患有腭裂、颅面部发育异常、精神认识障碍、神经性耳聋及发育迟缓等;对有较高自愈可能的患者可从分泌物发生或诊断之日起一直密切随访观察等待3个月[12];由于药物和各类保守治疗方法对儿童OME的疗效不十分确切,有的甚至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保守治疗限于有手术指证但由于各种原因未手术者或观察等待期间家属十分担心并强烈要求治疗者;对具备手术适应症的患儿,应首选鼓膜通气管置入法,置管时间最好保持6月以上,平均保持中耳通气6~12个月[12],其他手术根据患者个体具体情况选择腺样体或扁桃体摘除等;在观察等待期间必须建立、建全完善的随访机制,定期对患儿的听力和中耳情况进行定期检测、观察,直至OME自愈或者确定需要手术干预;对听力损失严重且影响言语发育者在治疗OME的同时要积极使用助听器等设备补偿其听力损失,同时进行言语康复训练[20]。

篇5:MRI对儿童CVST的诊治价值论文

MRI对儿童CVST的诊治价值论文

MR血管成像(MRA),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TR22ms,TE2.3ms,翻转角20°,层厚0.8mm,矩阵256×256,视野210mm;MRV采用三维相位对比(3DPC)TR16ms,TE6.7ms,层厚0.9mm,NSA1,图像重组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其中1例患儿行MRI增强扫描检查,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注射剂量0.2mmol/kg体重。CE-MRV应用三维快速场梯度回波(3DFFE):TR7.9ms,TE1.43ms,翻转角30°,层厚0.62mm,NSA1。2结果本组15例患儿MRI结合MRV检查均为阳性,其中1例患儿行增强扫描显示不强化的血栓更为清晰。主要分为CVST的直接征象和颅内改变等间接征象。

15例患儿均见静脉窦血流信号消失,MRI显示静脉窦区正常血管流空低信号消失,代之以条形或团状异常信号,呈短T1、短/长T2信号,或混杂T1、混杂T2信号(图1);MRV显示静脉窦血流变细中断,甚至消失,大脑浅静脉或深部静脉增多,迂曲扩张(图2);其中上矢状窦受累12例;横窦受累14例,其中6例右侧横窦受累,1例左侧受累,7例双侧受累;乙状窦受累11例,其中右侧6例,左侧1例,双侧4例;8例累及直窦,其中1例合并大脑内静脉及大脑大静脉受累;4例窦汇受累;1例累及左蝶顶窦。本组病例中,MRV检查发现1例静脉畸形,可见两条粗大静脉与上矢状窦相通,未见直窦显示(图3);1例左横窦发出两支,分别连接上矢状窦、右横窦。MRI平扫6例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高信号;3例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低信号;3例表现为T1WI、T2WI等信号;1例T1WI高信号、T2WI等信号;2例T1WI和T2WI血栓显示不明显,由MRV显示受累静脉窦纤细、中断。1例患儿行Gd-DTPA增强,可见脑静脉窦壁呈环状或三角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未强化,表现为静脉窦腔内充盈缺损,呈“空三角征”,即“δ征”(图1)。

12例患儿均于大脑实质内见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中额颞顶叶5例,基底节区、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受累5例(图4),丘脑受累3例,双侧脑室旁脑白质受累3例(图3),脑干受累2例(图4),胼胝体受累1例。FLAIR和DWI序列能清晰显示脑水肿,细胞毒性水肿DWI序列为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图4)。4例脑实质出血,呈短T1、长/短T2信号,分别位于左颞枕顶叶脑表面,左额颞叶,右额顶颞叶,左额顶叶及胼胝体后部,其中1例左额顶叶及胼胝体出血破入侧脑室;4例硬膜下出血,其中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患儿有脑水肿和出血部位周围脑沟模糊消失,皮质肿胀,脑回粗大的脑肿胀表现。2例患儿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4例脑室扩张,其中1例复查后恢复正常形态。3例有硬膜下积液(图4)。9例大脑深静脉和浅静脉明显增多,迂曲扩张(图2、3),栓塞静脉窦周围较明显;2例合并头皮水肿。MRI复查情况:15例中,10例复查,间隔时间5天~半个月,6例栓塞情况好转,其中1例镰状窦开放(图2),1例枕窦开放;3例栓塞情况进展;1例栓塞情况变化不明显,但可见枕窦开放。

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是指颅内静脉窦形成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继而引起脑水肿、出血,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以及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据报道,成人CVST的发病率约为(3~4)/100万,而儿童(0~18岁)CVST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为7/100万[3]。随着儿童CVST发病率的增高,该病逐渐被国外学者认识,但国内对此仍然缺乏足够认识。

引起儿童CVST发病机制主要有:静脉血流滞缓;静脉管壁损伤;血液成分改变。具体病因主要有两大类:(1)感染性因素:中耳乳突炎,副鼻窦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炎,颜面部感染等;本组5例为脑炎患儿,其中2例患有乳突炎;(2)非感染性因素:高凝状态:如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手术等;其他:头颅外伤,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脱水、贫血、硬脑膜动静脉分流,制动(卧床休息>4天)、肥胖、白血病、淋巴瘤、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异常和恶性肿瘤等。另外,应用药物,例如类固醇、门冬酰胺酶和拟交感神经药等,都是儿童血栓形成的诱因。本组2例是肾病综合征,2例头颅外伤后,3例经激素治疗。儿童CVST以男孩居多,本组男女比例是11∶4,而成人以女性偏多,占75%[4]。新生儿和儿童的CV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和致病因素,如感染和脱水等临床症状重叠。常见症状是抽搐,意识改变,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如轻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颅神经麻痹)和一般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恶心和呕吐)。大部分临床症状可出现在任何年龄,抽搐一般在新生儿和婴儿中常见,局灶的和一般神经症状一般见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和儿童。新生儿会出现呼吸衰竭和抖动,本组1例新生儿出现窒息症状。

通过本组分析,发现儿童CVST最容易累及横窦和上矢状窦,本组15例中,12例累及上矢状窦,14例累及横窦,与文献[2,5]报道一致。原因与儿童生理发育相关:一方面,大多数婴儿海绵窦并不与大脑静脉相通,导致静脉血储存空间小,增加了静脉回流系统易损性。另一方面,婴儿颅缝未闭,新生儿出生时头颅变形和长期仰卧、侧卧姿势,枕骨和顶骨压迫上矢状窦、横窦和颈内静脉,影响静脉和静脉窦内血流速度和状态,容易引起该部位的血栓形成。MRI平扫CVST直接征象对于诊断CVST具有重要价值。T1WI和T2WI上静脉血栓信号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血栓的信号会随着形成时间的长短而发生变化,MRI所见血栓信号可以说明疾病进程,目前文献报道说法不一,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如下[6,7],大致可分为:(1)急性期(发病最初5天):静脉窦内血液流动的.流空效应的低信号消失,呈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由于完整的红细胞内的脱氧血红蛋白所致;(2)亚急性期(发病5~30天):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是由于氧合血红蛋白转变为正铁血红蛋白;在大静脉内,这种改变首先发生在边缘,向中心蔓延,导致血栓信号不均匀,称为“靶征”,即中心等信号周围绕以高信号。

据报道,这种“靶征”发生于15%急性和亚急性期血栓病例中。(3)慢性期(>30天):血栓逐渐变为T1WI等信号,T2WI持续高信号。在原栓塞血管和静脉窦内出现血管再通和血流恢复,约2/3以上患儿原栓塞部位的不均匀异常信号会持续数年,不要误诊为急性脑静脉血栓复发。需要指出的是,T2WI静脉窦区低信号是急性期的重要MRI征象,亚急性期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则具有确诊意义。由于儿童CVST起病急,一般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就诊,对于掌握这一征象极为重要。但需要指出的是,MRI易受血流速度等因素的影响,会因心脏病,静脉血流缓慢等原因而出现假阳性,所以应注意多方位进行扫描观察,结合MRV图像确定诊断。高培毅[8]将CVSTMRI表现归纳为四种:(1)T1WI,脑肿胀或异常信号不伴T2WI异常信号;(2)脑肿胀脑室大小正常伴T2WI异常信号;(3)脑肿胀脑室扩大伴T2WI异常信号;(4)T2WI异常信号伴脑出血或脑水肿。本组12例脑组织内出现水肿,4例有脑出血;只有2例CVST患儿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仅可见硬膜下积液和脑室扩张。脑室扩张病例总共有4例。可见,儿童CVST脑改变以第2、4种征象多见。

总结本组病例,儿童CVST头颅MRI间接征象主要是:脑实质水肿、梗死和出血,脑梗死一般是出血性的,好发部位为皮层、皮层下和深部灰质,水肿范围可以累及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胼胝体等部位,出血大部分位于脑表面,也可以发生在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出血,本组1例脑室出血是由于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3例可见硬膜下积液,可能是静脉窦阻塞,静脉回流障碍所致。MRI除了常规T1WI和T2WI外,本组病例均有FLAIR和DWI序列,对于鉴别血管源性和神经毒性水肿有重要价值;而且婴幼儿,特别新生儿,脑白质未髓鞘化,大部分脑白质为稍长T1、长T2信号影,和水肿信号相似,很容易漏诊,DWI和FLAIR序列能发现并清晰显示脑水肿、梗死病变部位及范围,是对常规T1WI和T2WI的主要补充。儿童CVST形成时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闭塞、纤细、狭窄和充盈缺损,MRV可以明确血栓范围及血管狭窄程度,进一步证实CVST的存在,并可见脑浅静脉及深部静脉明显增多,迂曲扩张,侧支循环形成。另外,可以显示血管畸形和静脉窦正常发育变异情况,本组1例MRV发现两条粗大静脉汇入上矢状窦,而MRI平扫仅显示较多血管流空信号;1例MRV显示左横窦发出两支,分别连接上矢状窦、右横窦,是横窦正常变异,这一征象在MRI平扫中是很难发现的。由于MRV可以从不同方向、角度旋转来观察静脉窦病变,立体显示脑静脉窦的血流状态和静脉窦的形态,不受血栓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确定MRI不易诊断的急性期血栓及陈旧性血栓,可以弥补常规MRI扫描T1WI和T2WI序列阴性或假阳性表现的不足。另外,MRV复查可以了解血栓治疗后再通及静脉窦内血流恢复情况[9],有利于评估疗效。因此,MRV是显示CVST最直接和最佳的方法,在儿童CVST诊断中不可缺少,是诊断CVST的重要手段。

由于儿童对增强扫描要求较高,所以本组仅1例做了增强扫描。CE-MRV通过注射对比剂缩短血液的T1时间获得图像,不受血液流动的影响,图像质量高,成像真实可靠。有学者曾对CE-MRV和未注射对比剂的2D-TOF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观察颅内14支主要静脉结构的显影情况,表明3DCE-MRV显示满意率明显高于未注射对比剂的TOF和PC法[10]。在对儿童颅内静脉的观察中,3DCE-MRV对颅内较大静脉窦的轮廓和血栓显示更清晰,真实显示侧支循环建立情况。10例复查病例中,6例栓塞情况好转;3例栓塞情况进展;1例栓塞情况变化不明显。随病情好转,大脑深静脉和浅静脉增多,迂曲扩张程度好转;需要指出的是,本组中有1例镰状窦开放,2例枕窦开放,可见CVST中,已经闭合的静脉窦可能再次开放,以代偿静脉回流功能。

发病年龄与性别:儿童CVST以男性多见,新生儿及婴幼儿多见;成人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发病高峰在20~40岁。病因不同:儿童因以感染为主,还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肾病综合征,头颅外伤和血液病等;成人以非感染性病变为主,与口服避孕药,妊娠与围产期,后天性心脏病和脑肿瘤较多见。影像学上儿童CVST与成人有所差异,儿童CVST好发部位为上矢状窦和横窦,海绵窦和下矢状窦几乎不发生,成人各组静脉窦均有可能发生。

结合本组病例,笔者认为,儿童CVST合并脑水肿,脑出血较多;脑室扩张不显著,可出现硬膜下积液;脑深静脉和浅静脉侧支循环建立较早,代偿能力较强。综上所述,MRI和MRV具有无创伤、无辐射、简便、快捷等特点,不仅能清晰显示CVST的血栓情况,还可提示颅内继发性改变,发现血栓形成的病因,如乳突炎,脑膜炎等,成为诊断儿童CVST,随访观察及评估预后的最佳检查方法[11]。

篇6:儿童阑尾炎判别方式研讨论文

儿童阑尾炎判别方式研讨论文

阑尾是从盲肠下端后内侧壁伸出的一条细长的盲管,长约5~7cm,在CT图像上阑尾直径一般不超过6mm。其位置主要取决于盲肠的位置。其基底部与盲肠的关系比较固定,其游离远端位置变化较大。因此,三维重建显示阑尾时,可以通过盲肠来寻找。小儿阑尾位置较成人相对高,而且管腔小、系膜短、壁较薄、肌组织少,黏膜皱襞尚未形成,因此阑尾一旦发炎,就很容易出现穿孔[2],而且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完善,网膜局限炎症的能力较差,易形成腹膜炎,少数形成脓肿[2]。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较复杂,主要原因有:(1)阑尾腔梗阻:分泌物滞留,腔内压力升高,阑尾壁血运障碍,有利于细菌入侵。最常见的梗阻原因是粪石、异物(果核、蛔虫)、阑尾扭曲,管腔瘢痕、狭窄等;(2)细菌感染:细菌可经破溃或损伤的黏膜及血循环达到阑尾,引起急性炎症,如:上感、扁桃体炎等;(3)神经反射:当胃肠机能发生障碍时,常伴有阑尾肌肉和血管的反射痉挛,阑尾腔发生梗阻及血运障碍引起的炎症。

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加上多数小儿不能正确述说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体检有时也不能很好配合。因此,病情可能被耽误或误诊,而且病情发展迅速,易穿孔及易形成全腹膜炎。因此,早期客观诊断对后续治疗极为重要。

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特异性为95%,敏感性100%,阳性为97%,特别是螺旋CT几乎没有假阳性,避免了不必要的阑尾手术[3]。本组30例阳性29例,阳性率为96.66%,准确率为100%。多排螺旋CT扫描后,通过工作站的强大后处理功能,多方位直观显示病变,病变周围的结构及相互间的关系,尤其是病变周围的结构及相互间的关系在CT上的表现是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依据,这与成人的阑尾肿大显示率很高有重大区别。王康等报导成人阑尾炎在阑尾脓肿形成之前各病理阶段,三维重建上最常见的征象是阑尾肿大(96.4%)[4],而本组30例经手术证实的阑尾炎病例仅有20例(66.6%)显示增粗的阑尾,这与小儿阑尾炎的阑尾解剖及临床特点有极大的关系,当然工作站的强大后处理功能及三维重建技术的熟练应用,也是提高阑尾肿大的显示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笔者的经验,通过全腹腔的薄层扫描(最薄层厚0.625mm)寻找结肠回盲部并以此为中心,耐心、细致的进行多方位容积重建(MPVR),可提高阑尾形态或(和)阑尾周围情况的显示率,尤其是对移动度较大的阑尾。

当然,阑尾腔内钙化和阑尾粪石非常有助于寻找阑尾,本组18例(60%)经手术证实的阑尾腔内见粪石,阑尾腔内出现钙化和阑尾石对于阑尾炎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5],笔者认为此征象作为寻找阑尾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诊断是否为阑尾炎还要依靠阑尾形态或(和)阑尾周围CT征象。阑尾周围炎症、脓肿形成及腹水是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可靠间接征象,本组病例中阑尾周围炎症22例(70%),脓肿形成5例(16.6%),腹水4例(13.3%),如果经过耐心、细致的多方位容积重建(MPVR)确定阑尾无正常形态或不复存在,结合阑尾周围CT征象,是否有阑尾周围脂肪密度升高,脓肿包快的形成及盆腔内有无积液,基本可以诊断。有时少数出现盆腔炎症较重的阑尾周围炎症较轻的CT诊断,这是由于小儿腹膜对炎症的包裹没有形成,炎症蔓延至盆腔或腹腔内,刺激肠管渗出多少不等的液体,本组可见1例腹腔内伴有大量腹水,此病儿病程也较一般患儿长。其他3例少量腹水的病例亦为伴随征象。MPVR重建图像不能清楚显示阑尾有无穿孔,本组病例中CT图像表现阑尾周围炎症较重,脓肿形成和盆腔积液时,病理上均诊断为阑尾穿孔。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早期易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肠蛔虫症,过敏性紫癜相混淆,CT能否清楚显示阑尾的形态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果显示阑尾形态正常,至少可以排除现阶段阑尾炎的可能性,而在阑尾炎晚期需要与美克尔氏憩室炎、原发性腹膜炎、急性坏死性小肠炎鉴别,美克尔氏憩室炎CT上表现为病变局限于回肠末端,阑尾周围虽有炎症侵润,但阑尾形态、大小基本正常,原发性腹膜炎临床症状较重,白细胞高达20~30×109/L,全腹压痛,肌紧张,以双下腹为著,与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引起的腹膜炎难以鉴别。急性坏死性肠炎CT表现为胸壁和门静脉积气并伴有动力型肠梗阻,临床有腹泻、便血及严重中毒症状或休克状态,右下腹或全腹压痛紧张,结合临床不难鉴别。本组病例大多数为阑尾炎症晚期病例,这可能与X线对小儿的辐射、检查费用及临床医生的认识有关系,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CT检查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上的应用会越来越多。此外,阑尾的准确定位也为外科医生术中寻找阑尾提供了明确方向,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篇7:聋哑儿童学习数学的困境和方式应对论文

聋哑儿童学习数学的困境和方式应对论文

摘 要:数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对于聋哑儿童而言,学习数学面临更大困难。本文首先分析了聋哑儿童学习数学的困境,其次探讨了如何在特殊教育中采取有效措施展开对聋哑儿童数学能力的培养,探寻针对聋哑儿童数学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聋哑儿童;数学学习;困境;有效策略

在特殊学校中,聋哑学生由于先天生理、心理的缺陷阻碍了思维发展,尤其表现在思维的推理、拓展方面明显不如正常儿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推理性很强的学科。先天的不足导致聋哑学生语言发展迟缓,他们在学习中面临很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心理困境

聋哑儿童由于自身缺陷,缺乏合适的引导,因此很多都会出现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思维模式固定引起的过度依赖心理

聋哑儿童对信息的接收主要依赖视觉,因此对于课本及课堂上的板书会有较直观的印象,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思维定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略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比起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更依赖于固定套路的运用,在解题时往往只会套用固定的解题公式,根据例题对结果进行解析,由思维复制的过程到完成题目的解答,这种思维模式的固化使得他们越来越依赖课本,很难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容易出现一旦脱离例题就束手无策的状况。

2.自卑引起的气馁心理

对于儿童而言,数学学习的效率受多重因素影响,环境、自我认知和教学方法等。聋哑儿童和普通学生相比,语言和听力的发展相对滞后,这种差距使得他们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一开始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而放弃努力。

3.盲目心理

作为最具逻辑性的基础学科,数学需要严谨的推演对结果进行计算,而这显然与小学生跳跃活泼的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这种情况决定了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应该有一个相对缓慢的、循序渐进的吸收过程。然而在现实中,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聋哑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对数学知识系统的认识不够,无法理解其完整性,遇到问题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心理上的学习障碍,缺乏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陷入盲目学习的境地。

二、生理困境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数学可以通过声音、画面、语言上的沟通与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解,而聋哑儿童显然在这方面相对较弱,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受限,要理解同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更大的困难。

三、聋哑儿童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面对聋哑儿童学习数学的困境,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开展数学教学。

1.千方百计提高聋哑儿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聋哑学校中,提高聋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应努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为聋哑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聋哑学生喜爱数学学习,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1)设置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具有统整作用,在游戏中,儿童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儿童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的课程最容易游戏化,采用游戏化方式组织课程,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聋哑学生玩游戏,游戏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聋哑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课堂教学便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数学实践,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时,教师必须根据聋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依据教材特点,紧密联系日常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学习与生活,给聋哑学生提供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使他们感觉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聋哑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感受“数学对于生活的应用”是朦胧的、肤浅的,甚至是无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让聋哑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数学,对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并引导聋哑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聋哑学生在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中,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聋哑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聋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教师在以聋哑儿童为教学对象的数学教学中,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情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多种表现手段加以运用,创设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虚拟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思考并进尝试解答,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自主思考,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概括,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3.合理运用教学语言

教师应了解聋哑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在对例题进行分析讲解时,可以综合图形、文字等手段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对于听力障碍儿童而言,通过图形获取的信息更为直接,教师可以运用手势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留心观察学生状况,通过对学生表情或者动作的识别了解学生思想状态,确定学生是否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在授课时鼓励学生就课本内容提出疑问,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适时的鼓励和称赞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

聋哑学生由于获取信息渠道单一,接受的信息非常有限,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应首先对课文内容充分了解,然后利用互联网寻找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删选,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况,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料后,根据需求制作成图片、音频或视频,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课本知识融入直观的图形展现中,丰富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要点的理解,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总之,对聋哑儿童进行基础数学教育,教师应针对聋哑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联系生活实际,关注他们的困境,注意思维方式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篇8: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发展影响论文

AThe Influence of Parents’Teaching M ethods to Children’s CognitiveLI Jiaya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Abstract As the enlightenment stage of children’S development,the family and parents play 8,13.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Di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parents make a diference in the afection of children。S cognitive,it has become a gen―erally―discussed question tllat how to choose a proper teaching method and how to adjust it according to diferent growing stagesand characteristics ofchildren.This essay classifies the types ofteaching methods and put forward some advices for parents in howto promote children’S cognitive.Key words teaching methods;children’S cognitive;afection

篇9: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发展影响论文

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麦考比(E.E.Maccoby)和马丁(J.A.Martin)提出了划分教养方式的两个主要维度:父母的接纳/反应和命令/控制,前者是指父母对孩子接纳(或爱)的程度及对孩子的需求的敏感反应程度;后者是指父母对孩子提出要求或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命令、督促其完成。0麦考比和马丁在最早研究儿童教养方式的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 ・Baumrind)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上述两种维度,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权威型、专制型、纵容型和未参与型四种。这四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1权威型

权威型父母,即对孩子需求的反应较灵敏、对孩子的命令或要求较高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目标,并督促和帮助孩子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同时向孩子解释为何要遵守一些规则、达到某些标准的原因。权威型父母并不是一味要求孩子的父母,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同样也表现出温情、耐心、爱的一面,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做出一定的回应。这是一种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民主的教养方法,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具备独立、积极的认知个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曾进行过长达十年的研究,通过实验发现,权威型父母的子女在认知能力方面超过其他教养类型父母的孩子,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孩子更易形成乐观、自信、有责任感、自制能力强等优点。

1.2专制型

专制型父母,即对孩子要求很高,对孩子需求的反应灵敏度却很低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并期望孩子能够无条件地、严格地遵从,却并不向孩子解释原因,这种强加标准和要求的方式,严重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另外,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反馈也大多不予关注,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时常惩罚和强迫孩子,而不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专制型的家长犹如一个“暴君”,在这种过分强调父母权威的“暴政”之 ,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和独立意识逐渐萎缩,在认知过程中也易形成焦虑、自卑、畏缩等特点。

1_3纵容型

纵容型父母,也叫溺爱型父母,这一类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即爱的程度以及对孩子需求的反应程度都很高,对孩予的要求及控制却很少,甚至没有。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给予孩子关爱,却时常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冲动和感受,对孩子的行为缺乏控制和监督。纵容型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经常表现出任性、依赖、冲动,缺乏自制力等特点。

1.4未参与型

未参与型,也叫忽略型,就是一种对儿童发展/1 关心、不管是反应还是控制都较为缺乏的教养方式。这类父母仅仅满足孩子基本的温饱需求,在情感上或其他方面很少给予孩子关爱,既不对孩子提出要求,也不倾听孩子的其他需求,表现出冷漠和随意的教养态度。研究发现,在忽略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差,具有攻击性、自私、责任感差、日标不明确等特点。

综上可以看出,专制型教养方式使儿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做事优柔寡断、缺乏灵活性;纵容型使儿童任性冲动、缺乏自制力和创新能力;未参与型让儿童在认知他人和社会时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对外界怀有敌意,甚至惧怕、逃避。权威型教养方式相较其他类型来说对儿童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表现出较高的自尊自强、独立自主、责任担当等意识,在走上社会后,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2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2.1做一个权威型父母选择有利于孩子认知发展的教养方式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做一个权威型父母,首先要明确的是“权威”并非一味强调父母的权力和对孩子的要求与控制,也强调对孩子的关怀和对孩子需求与内心的倾听,是一种双向的、民主的教养方式。

了解了“权威型”的双重含义,就要在实际行动中去积极实践。

首先,要对孩子提出适当合理的要求,为其设定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实现这些目标,在巩固父母“权威”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忍耐力、创造力等等。

其次,在对孩子进行控制的同时,要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在权威中不乏民主,在严厉中不乏温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不要厉声呵斥,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都是要需要遵从一定的准则和道理的。

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行为榜样来直接影响孩子。

2.2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要根据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同及性格智力等的变化适当地调整和选取不同的教养方式,这样才能减少因教养方式的不当对孩子造成的危害。

在幼儿阶段,儿童对外界的认知能力较低,父母要多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控制偏多,让他们对外界有整体的、良好的感知,并保持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气,养成其积极、主动地认知能力。

在上学之后,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逐渐变少,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独立面对更多陌生的环境和人,自行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这就需要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能力,这时父母要慢慢学会“放手”,减少一些强制性管教,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自尊自强自制的意识和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性格及各种行为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其自主性更强,而此一阶段的认知发展为自主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同于孩童时期更多地依赖父母,青少年的抽象思维更加成熟,能以更为成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青少年的自主性增强也使得他们更为“叛逆”,不再对父母言昕计从,甚至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逐渐放松控制,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不再像以前一样凡事都过问,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总之,随着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父母要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参考文献

① 齐建芳.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5

篇10:家庭教养方式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作用论文

家庭教养方式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作用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近些年来随着自闭症患者的不断增多而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许多研究者也开始进行自闭症及相关现象的研究。[1]国外学者从遗传、环境、社会、家庭等多个维度对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进行研究,以期找到科学有效的预防方法。[2]

国内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多表现在诊断、治疗与教育训练上,很少有专门研究这类儿童所面临的教养方式问题,特别是对自闭症儿童主要教养者为核心的教养行为方面的深入探讨。但从理论上讲,家庭教养方式在干预自闭症的发生方面有着重大影响,但是它们之间有什么样关系、怎样的家庭教养方式才是科学有效的呢?本文主要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出发,揭示家庭教养方式与自闭症儿童症状发展和训练效果的关系,从而发现有益于治疗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进一步帮助相关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教育工作者及患儿家长深化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并为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以自闭症儿童的主要教养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指在自闭症儿童生活的家庭中,承担了大多数教养任务的成员。研究中承担大多数教养任务的是自闭症儿童的母亲。本研究在兰州的2个自闭症康复机构随机抽取了14名访谈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对其录音进行了文字转录,以此作为重要的分析材料。

(1)预访谈对象。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自闭症儿童家庭教养的特点及有效的教养方式。为了熟悉访谈的整个过程,研究者通过有目的取样方式,选取3名自闭症儿童家长作为预访谈对象,并将其录音进行文字转录。

在本研究所有访谈对象的编号中,B代表访谈对象的儿子患有自闭症,G代表访谈对象的女儿患有自闭症;M表示访谈对象是患儿的母亲,F表示访谈对象是患儿的父亲,T表示访谈对象为自闭症儿童的老师。

(2)正式访谈对象。

在以上预访谈所获得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者又选取了11名正式访谈对象,并将这11名访谈对象的录音进行了文字转录,作为质性分析的研究材料。[3]以下表格 (表2和表3) 说明这14名受访者自闭症子女的基本信息情况和受访者本人的基本情况。正式访谈对象的的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2.研究工具

采用半结构式问卷进行深度访谈,半结构式问卷由指导教师与研究者共同编制,并由多位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后反复修改。定稿经三名特殊教育、心理学老师的独立评价,评分一致性信度达到0.92,且均认为该问卷能调查出家庭教养方式对自闭症儿童症状的影响,以及家庭教养方式对提升训练效果的作用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效度。

(1)基本信息表。

研究者根据掌握的信息,自编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表,了解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包括其年龄、教育、职业和家庭等方面的情况,并将这些信息汇总在预访谈和正式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表中。

(2)访谈提纲。

我们主要设计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并通过这四个方面来探讨自闭症儿童的现状。访谈提纲共包括23个项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母亲怀孕期间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影响;二是父母(主要指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情况;三是夫妻关系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四是父母对自闭症儿童的态度。

3.研究过程

(1)预访谈。

在正式访谈之前,研究者选择三名自闭症儿童的主要教养者(均为患儿母亲)进行了预访谈。利用预访谈对初步编制的访谈提纲进行修改,确定最终的访谈提纲。

(2)访谈前的准备。

第一,确定访谈时间和地点。访谈的时间以访谈对象方便的时间为主,地点在安静的房间或安静的室外。

第二,访谈设备的准备。与访谈对象进行沟通确认其是否同意录音并签订访谈协议。访谈过程需要全程录音,因此研究者在访谈前需要准备好录音设备。

(3)访谈过程的控制。

访谈开始:在正式访谈开始前,访谈者利用6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我介绍,并简要说明访谈的目的、做出保密承诺,与访谈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访谈过程:由访谈者一人承担。访谈过程如平常对话,根据访谈提纲灵活设计提问,可进行必要的追问或将问题具体化。

访谈结束:访谈者对受访者表示感谢,并尽快完成访谈资料的整理。

三、转录及资料的分析方法。

将全部访谈对象的访谈录音撰写成文本文字,承担撰写任务的为访谈者本人。具体的撰写方法是对访谈录音逐句反复播放,并逐字记录。确定的14名访谈对象的录音时间最长的为85分钟,最短的为22分钟,共计632分钟,平均每位46.6分钟。文本共34.091万字,见表4.

研究者将对14名正式访谈对象的文本材料进行两次独立的分析,通过主题分析法对自闭症儿童家庭教养特点进行整理归纳和结果讨论,并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分析总结。[4]

1.自闭症儿童家庭教养过程中的特点及内容通过对自闭症儿童主要教养者访谈文本的分析,研究者得出了三个主要教养者对教养过程描述的共同主题,分别为母亲的身心状态、主要养育人与孩子的互动、夫妻关系情况及父母的态度。下面就这四个共同主题,结合具体的描述过程以及对自闭症家长和教育者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讨论。

(1)自闭症儿童母亲孕期的身心状态。

研究中发现,42.9%的人是没有计划要这个孩子的。(如:没有计划,就是无意中怀上他了,我们就打算要他了。

-MB1;顺其自然生的,第一胎嘛,有了之后就生了。

-MB7)35.7%的人在怀孕期间出现过重大的生活事件,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50%的人在孩子出生后遇到过重大的不良或不好的生活事件,因而产生情绪问题。(如怀孕期间生过几次气,其中有一次很严重,当时就担心会对孩子有影响。……期间有过出血事件,而且还考了研究生,这两件事对我的情绪影响很大。

-MB9,以及MB10谈到的:我的情绪那时候是很暴躁的,动不动就发火情绪不稳定,有时候就特别生气,生完气之后就肚子疼。过度焦虑、抑郁啊这些都有。)这说明母亲的身心状态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可能存在影响,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还需要深入研究。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母亲在怀孕期间应尽量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2)主要养育人与孩子的互动情况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

第一,主要养育人的情况。

通过研究发现,有85.7%的儿童由母亲抚养,14.3%的儿童由爷爷奶奶或非亲生父母抚养,如(问:孩子在3岁前的主要养育人是谁呢?答:是我,一直是我带的!-MB1)除FB8以外的其他13位主要养育人均为母亲。可见自闭症儿童的主要教养人是母亲,她们为其花费的时间、精力及承担的责任更多,而父亲则承担较少。

第二,主要养育人对孩子情绪的关注及安抚方式。

从研究中发现,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有71.4%的家长在诊断、治疗前会关注孩子的情绪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而在诊断、治疗后所有被访者都会十分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如(肯定会有的,会跟他玩,会逗他-MB2)MB1、MG5、MB7、FB8、MB9、MB11、MB13、MB14中的家长也是如此。而28.5%的家长在诊断治疗前并没有关注到这一方面的问题。(如MB6所说:以前我们是不知道的,现在在这儿治疗的时候才知道要逗他的) 在诊断治疗前,当孩子发脾气或哭闹时,有85.7%的家长会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安慰或哄孩子高兴。(我会说:“走,妈妈抱。”然后抱着哄他,他一抱起来就不哭了。……我就马上去,我的孩子嘛!我给他给个玩具啊,吃的啊。比如我要干什么事的时候就给他吃的,跟他说:“你先玩一会儿,妈妈一会儿就来了。”

-MB1;有时候就是抱啊!给个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就可以,有时候就严厉点儿。

-MB2;不爱哭闹,哭闹的时候我就哄一哄那个玩具给他玩-MG5;就抱一抱,拿他喜欢的玩具给他玩-MB7)但也有一部分的家长采取不理睬或打骂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 (如MB12谈到:我就不理他该干什么干什么,然后他自己就好了。)或采用严厉斥责的方式(不,原来生气的时候就打他的。

-MB13)在诊断治疗后被访者家长都表示会听从专家及老师的话,耐心地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安慰孩子。多数家长认为寻找原因或采用不同的强化或鼓励的方式来安慰孩子的效果是很不错的,孩子的情绪会慢慢稳定下来。忽视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显着,斥责在短时间内可以明显使孩子安静下来,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孩子的情绪状态不是很好。

第三,主要养育人对孩子的鼓励、限制和惩罚。

在诊断、治疗前有85.7%的家长知道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可以督促孩子学习训练,但不会实际操作。但在诊断治疗后,多数家长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促进孩子训练,并能够根据教养经验及时调整训练方案来帮助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如MB1所谈:我就是鼓励他啊,会说:“我家琪琪真棒,去给妈妈再拿一个!”;嗯!马上鼓励他,他走过来的时候我就会说:“我的孩子真棒”,会亲一下他。

-MB12;就是语言夸奖吧!

-MB2;这个各种情况都有,比如说有时候我注意到了,我当时就会夸奖他,没注意到的话可能就错过了。

-MB4)而MB3、MB5、MB11、MB14的家长在诊断治疗之后也是多采用语言鼓励这一形式。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孩子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如MB7:比方说让他写一个字他要是把特别难的一个字会写了以后我就赶紧让他把头转过来亲一下,他就很高兴,然后下次做的更好,等着我夸他。)可见鼓励和表扬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并提高训练效果。

在诊断治疗前,绝大多数家长表示不会无缘无故地打孩子,只有在他们认为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采取这一方式。(如:不会,我不会打他的。

像他爸爸生气让我打孩子我就觉得孩子特别冤枉。

因为这跟小孩无关嘛!

-MB1;我会打他的,他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我就会揍他。比如说我叫他他不来啊,本来该做对的题他没有做对的时候就会收拾他,平常不会无缘无故地打他的。

-MB12;就是在反复说他不听的时候。

-MG5;就是在他反复闹情绪的时候。

-MB6;打个比方就是我家小孩爱玩水他要是玩水了,我看见一盆水被他弄脏了我就去打他。

-MB7)在诊断治疗之后所有被访者家长都表示他们采用的体罚减少了,更多的是尝试着了解孩子为什么犯错,为什么不听家长的指令等问题,从中确实发现了一些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并且学习到了一些好的教养方法。但所有的家长都表示不会放弃采用打孩子这一教养方式,但在治疗之后懂得根据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惩罚方式。但就惩罚所取得的效果而言,家长们一致认为惩罚的作用并不大,孩子还会接二连三地犯同样的错误,并且有时候还会引起孩子情绪上的爆发反而造成不好的结果。这说明家长在诊断治疗后所学习到的一些教养经验,如:多鼓励、多表扬;少责罚;多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主要养育人在养育方式上的一致性程度。

从研究中发现,在诊断治疗前有85.7%的夫妻在养育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但会造成夫妻之间的隔阂还会给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带来阻碍。并且有71.4%的家长(尤其是母亲)不愿意谈论有关夫妻关系的话题,多采用模糊的方式来描述,可见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在教养方式的应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夫妻间的观念差异比较突出。

-MB6;问:那您和您的爱人在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上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不一样的?答:他爸爸比较温和,我比较严厉。问:那你们不一样的时候怎么办了?答:听我的。问:那有没有因为不一样而发生冲突的?答:

有,就商量着来吧,有时候跟他爸吵一架,完了之后就又好了。

-MB12;问:如果不一样,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不一样的?答:吵架。问:那您和您爱人关系怎么样?答:不亲密 .

-MG5;问:那您和您的爱人在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上一样吗?答:

不一样。问:如果不一样,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不一样的?答:因为他平时在外面上班平时都是我带小孩,平时他都接触不上小孩早上走的早晚上来的迟的!

-MB7)MB4、MB9、MB10、还有MB14的夫妻之间也存在着教养方式上的差异,以及随之而来的夫妻关系问题。但在诊断治疗后,经过专家及教师的指导,多数家长会尝试着统一意见并在教养方式上达成一致,这样会使由于父母想法不一致而导致孩子中断训练的时间和次数都明显减少。可见父母教养方式的一致、家庭和谐可直接影响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的进程和效果。

(3)夫妻关系状况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

研究中发现,14位主要养育人都在夫妻关系方面存在着问题,并且其中夫妻关系存在严重问题的家庭一度影响到了孩子的治疗。

71.4%的人认为夫妻之间不亲密,(如,问:您和您丈夫之间的关系如何?答:非常差,基本到了要离婚的程度,他父亲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

-MB4)多数家长不愿谈及夫妻关系这一话题。(如,问:那您和您爱人关 系 怎 么 样 ? 答 : 还 行 吧 ! 这 个 我 不 想 多谈 .

-MB2;问:那您和您爱人关系怎么样?答:

还行吧!

-MB6)由于夫妻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导致了MB4中的小孩耽误了进入机构治疗的时间且好几次中断过治疗,给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在14位主要教养者当中,有2位离婚,一位丈夫离家出走。受访者指出他们夫妻矛盾多半是由于孩子引起的,如果孩子健康可能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而又是这些夫妻矛盾导致自闭症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多为母亲)承担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及经济压力,使得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艰难而漫长。

(4)父母的态度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

研究发现,父母对自闭症儿童的`态度在确诊前后有着很大的差别。

71.4%的人在这之前不知道自闭症这一病症。(如,问:您什么时候发现孩子有自闭倾向的?答:那时候就是4岁多吧,他就是不理不睬,感觉就是着魔了一样,叫的时候也不理,拍一巴掌也不理,他玩他的你做你的。我那时候就发现不对劲,想的会是轻一点的病,因为以前他是有反应的。问:那你怎么办了呢?答:我就带他去检查了,医生说是我家孩子的智力再没有提升过让我们去锻炼,也没说是自闭症,我们也不懂这个病。我们给他做了全身检查医生说好着呢,没有发现什么就让我们去训练去交流!

-MB1)就如受访者一样,在开始阶段家长虽然注意到了这种异常情况,但往往都倾向于忽视或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并且对自闭症的相关了解也很少不能及时地给予孩子帮助。(如MB13在发现孩子不说话时曾这样认为:我们当时没有太注意这些,就觉得以后慢慢说话就好了,不是有些孩子4、5岁才说话么,我就没怎么担心。) 而MB12在察觉到孩子与正常人不一样的时候,想到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这样是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的。(2岁5个月,他当时就是一开始好着呢,突然有那么几个月我给他教着唱儿歌他不理,还有做动作他也不跟着我做,也不模仿不说话了,还开始乱跑,乱打人了,然后我们就带他去看了。

-MB2) 可以从上述教养人的经验中了解到,对自闭症常识的了解以及掌握一定的自闭症儿童的症状表现,对于家长早期鉴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中发现,只有一位认为自己的不快与孩子没有关系,而其他13位都认为自己生活中的不快有一部分原因是由孩子引起的。(如,问:您觉得自己的不快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答:孩子!

问:那您会不会怪孩子?答:会有点,我感觉就是因为他,有时候看见他就会很生气,但是我态度什么的是不会变的,因为他是我生的呀!

-MB1;又如MB2所说:有部分原因是孩子引起的,但小孩给我的比较少,大多数是外面带来的,现在压力也比较大嘛。等小孩查出病以后就觉得看见他就会烦,在没发现以前小孩对我来说就没什么烦恼的,发现以后就觉得这是最大的事了。)由此可见,自闭症儿童的主要教养者都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会存在一定的变化。而良好的、积极的、鼓励的态度将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取得成效。

四、启发与建议。

根据上述对现状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自闭症儿童主要养育人与孩子的互动情况、夫妻关系状况以及父母对自闭症儿童的态度这三个方面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都有影响。在诊断治疗前后,主要教养人的教养方式不同,则康复治疗的效果也会不同,而家长们在诊断后从专家、教师中汲取的经验以及自己探索的一些科学的、恰当的教养方式也确实取得了比之前更好的效果。

也正是因为家庭教养方式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更应该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时多学习科学的、有效的教养方式,摒弃那些错误的、不恰当的教养方式。自闭症儿童的主要养育人应多搜集相关资料,多听取专家及老师的意见;多与孩子互动交流,多鼓励和表扬;夫妻之间应多探讨和交流,并对儿童的教养方式达成一致;养育人更应持有积极乐观、不断努力尝试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这些都将对自闭症儿童症状的改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雪荣。现代儿童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7-178.

[2]吴怡娜。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与箱庭治疗[D].保定:河北大学,2009.

[3]张潞袭,吴培冠。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2):1-4.

[4]石晓辉。儿童孤独症的行为治疗[J].中国特殊教育,,(6):81-84.

篇11: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研究论文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研究论文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初的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由于儿童的行为极具模仿性和依附性,因此,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倾向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身心的发展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学者们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为优化儿童成长的教养环境,促使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

一、西方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理论观点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许多心理学家从亲子关系的角度,采用类型学的研究模式,比较广泛地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Symonds)。[1]他提出了亲子关系中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的两个基本维度,以此说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之后,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2]和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A.L.Baldwin)[3]等都进行了父母养育态度与儿童个性关系的研究,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鲍德温采用家庭拜访和观察家庭互动的基本频率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父母的宽容、民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继鲍德温之后,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林德(D.Baumrind)[4]通过采用实验观察、家庭观察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她认为亲子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中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对儿童所作要求的数量和种类,一是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反馈。[5]

总之,西方心理学家由于采用实证的观察研究方法,因而其结果具有可信性及有效性。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在继承西方科学实验成果的基础上,也开展了大量的有关研究,划分出适合中国文化特点的父母教养类型,同时也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教养观念和行为与各种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

二、我国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

我国心理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学习(如智力、成绩、学校适应)、社会化发展(如社会期望、同伴关系、性别化)、创造性(如艺术、科学、社会活动和社交领域)、个性(如人格特征、自我概念、自尊)等方面,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的关系的研究表明,父母负性教养行为(包括惩罚、权威控制、挑剔挖苦、溺爱和限制干涉)和教育困惑主要与不利于子女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征(如忧郁性、紧张性)相关,反映亲子关系的亲子气氛与子女积极的人格特征(如稳定性、有恒性和敢为性)相关。而正性教养行为(包括关怀爱护、鼓励理解和自我教育)中仅关怀爱护与子女人格特征中的忧郁性呈负相关。[6]

一些研究者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与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7]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父母的过度保护与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如果父母对儿童能够做出积极地反应,能够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体会孩子的喜怒哀乐和各种需求,则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母亲行为与小学儿童自尊的关系研究发现,[8]母亲的支持、鼓励和积极参与可以促进儿童自我的健康发展,母亲的不支持行为如拒绝、惩罚,易引起儿童较低的自我评价,进而导致其较低的自尊水平。

上面所引述的研究主要针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的影响进行的,另有一些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习的关系作了深入地探讨。曾琦等人认为,[9]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在学校的社会适应性及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严厉性父母的儿童在学校的社会适应和学习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相反,民主性父母的儿童倾向于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的社交和学习活动。大量的调查数据也表明,父母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以及父亲的过分干涉都与学习成绩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而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学习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在一次调查中,有31.4%的家长承认,如果孩子考试达不到要求,自己首先会采取的行动就是“痛打一顿”或“严厉批评”。44.9%的学生则认为在考试成绩达不到父母要求时,自己会遭到父母的打骂。[10]

此外,父母教育方式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11]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放任型教育方式的父母虽然给孩子的自由较多,有利于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但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最初阶段,采用这一教育方式,会导致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父母采取专制型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过多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谷传华等对30位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的早期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进行考察,也得出了与此相似的研究结果。

近年来父亲抚养方式引起了研究者的日益重视,研究者认为,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父亲有着比母亲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孩子在幼小时虽然更多地依赖母亲生长,但必须要有亲生父亲和强有力的父亲形象的影响,否则,儿童就容易形成女性气质的、被动性的人格特征,还会出现性别角色以及人格适应的障碍,甚至会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一点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已得到实际和理论的验证。[13]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心理学者运用实证的方法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发展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既是对西方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理论的印证,又是对其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

三、对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评析

综观现有研究,笔者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我国心理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发展某一方面关系的研究较多,对父母抚养方式本身的'研究较少,而国外心理学家对父母教养方式本身的研究较多,并揭示出父母抚养方式的不同类型及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学者根据本国的文化特点,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划分出了符合我国文化传统的父母教养方式类型:溺爱型、专断型、纵容型和民主型[14]。

第二、长期以来,心理学者过多地把父母教育观念因素作为一个整体因素来研究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但对母亲教养方式或对父亲教养方式的单独研究较少,尤其是对父亲教养方式的研究则更少。而实际上,父亲教育观念和母亲教育观念虽然存在着很大的相关,但它们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各有独到的作用而不能相互替代,而且由于父母性别角色的差异,父亲在儿童生活中起着母亲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对幼儿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较多,而对青少年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小学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研究要少得多。尽管儿童入学后主要活动场所虽然已由家庭转向学校,但并不能就此否认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第四、现有的研究只重视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单向研究,而没有探讨儿童已有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是如何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儿童接受父母的教养方式施加给他们的影响,但这种接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这其中包含着儿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认知、理解和选择,反过来,儿童的行为或个性特征也会引起父母对自身教养方式的反思,促使他们调整教养方式,采取新的行为。

四、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首先,迄今进行的有关研究一致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是教养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积极的教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予以情感温暖一般指父母尊重子女的意见和思想,保护子女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经常与子女进行思想、情感方面的交流,能从子女的角度看待子女的言行,双方处于一种情感洋溢的氛围中。父母作为家庭生活的主导,子女健康成长的监护者,应仔细观察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绪、行为的微妙变化,给孩子的行为更多理解、信任、鼓励、肯定和表扬,少一些埋怨、惩罚和责骂,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态度和方法,给孩子以理智的爱,促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在家庭教育中要警惕教育过度。父母这不准,那不准的戒律越多,孩子的活动范围就越小,生活中的直觉经验就越少,将来就越缺乏灵活性。孩子是在经验中成长的,为了使孩子掌握知识,并以此去进行正常的生活,经验比什么都重要,这是现代儿童心理学为我们送来的最为珍贵的财富。此外,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和执行倾向要一致。当父母对孩子表示一种期望后,对孩子规矩的标准就要严格按照期望去执行。如果说得严,而做得不严,孩子就会见风使舵,不诚实。

同时,有关研究也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在影响他们选择不同教育方式的诸多因素中,是最关键性的因素。这就提醒我们应提高母亲的文化修养,加强对父母、尤其是母亲教育方式的研究和干预工作,以便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身心发展环境。应当指出的是没有一种教养方式是对所有父母和子女都适合的。父母要常注意子女对管教方式的反应,并加以适当调整。

综上所述,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儿童的生活范围较小,早期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父母,父母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不仅极大地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而且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通过较为正确的教养方式给儿童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浅析一般智力的神经机制论文

创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小孩物理退烧的方法

新医疗环境下儿科学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护理论文范文

老爸长水痘了

临床医学专业的论文

护理教学计划

副主任医师述职报告

神经内科见习带教循证医学论文

儿童热性惊厥诊治方式论文
《儿童热性惊厥诊治方式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儿童热性惊厥诊治方式论文(共11篇)】相关文章:

[荐]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2023-12-19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2023-12-21

副主任医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本2022-08-06

护士儿科护理学资格考试资料2023-04-11

个人医生述职报告2023-05-16

医生晋级述职报告2024-05-17

细菌性感冒怎么治疗2024-05-09

急诊医学培训心得体会2023-06-23

个人的工作总结医师2022-05-31

儿科护理学习计划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