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兴趣教学在自然实验课中的运用

时间:2023-02-02 07:30:50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论文兴趣教学在自然实验课中的运用(共18篇)由网友“米线杀手”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论文兴趣教学在自然实验课中的运用,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论文兴趣教学在自然实验课中的运用

篇1:论文兴趣教学在自然实验课中的运用

论文兴趣教学在自然实验课中的运用

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要使小学生上好自然实验课,我认为首先必须针对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掌握知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现就《大气压力》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法。

一、以“奇”激兴趣,引入新课题

我在讲《大气压力》一课时,做了一个演示实验。

先将一个茶杯装上半杯水,用一硬纸片将瓶口盖住,用手按住硬纸片,然后将杯口向下倒置,松开按住纸片的手,结果纸片掉下,水“哗哗”全部流了出来。

接着,我还用这个茶杯装满水,盖上硬纸片;然后问学生:“若我这杯水杯口向下,杯里的'水会不会流下来?”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说“会”。

我将杯口向下,手拿开结果杯里的水滴水没下。

同学们感到很“奇”,并且都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这时我便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大气压力”,开始了这节课的探究。

二、质“疑”引导感知,拓展思维方式

质“疑”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在观察比较中分析问题,获取知识。

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大气压力的方向,我拿出一个自制教具,即用两个透明且大小相同的塑料半球合为一个球体,在球上下左右开了几个小孔,把气球固定在球内的小孔上,然后从另一个小孔用注射器不断向外抽出空气,球内的小气球越来越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就引导学生自己带着悬念和惊讶在实验中寻求答案。

学生对大气压力的学习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抓住这个机会,把事先准备的软塑料小瓶、纸条、注射器、橡皮帽等分发到各实验小组,讲清各种材料的实验方法,并要求他们在做完实验后,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第二,具体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有了明确的实验任务和目的,积极性更是高涨。

他们有的拿两张纸片放在嘴的上下或左右,用嘴吹,发现纸片不向两边分开,而是越吹纸靠得越近;有的学生将注射器推到底部,用橡皮堵住出口,把活塞向外拉,都拉得非常吃力。

改变注射器口的方向同样拉不动。

……经过学生实验和研讨,同学们对大气压力的存在、概念、大孝方向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三、以“巧”造悬念,增强求知欲

为了强化所学的知识,在实验接近尾声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1654年德国有位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把两个中空铜半球合在一起,抽掉球内的空气。

两个铜半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用了16匹马分向两边拉,才把这两个铜半球拉开”。

我还告诉学生大气的压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很广泛,并希望他们注意观察,下次上课时每人举出3~5个实例来。

一堂课结束了,同学们既体验到了课堂学习的欢乐,又感到还有新的任务要完成,产生了继续探究的意向,增强了他们探索自然知识的欲望。

篇2:兴趣教学在自然实验课中的运用

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要使小学生上好自然实验课,我认为首先必须针对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掌握知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现就《大气压力》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法。

一、以“奇”激兴趣,引入新课题

我在讲《大气压力》一课时,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先将一个茶杯装上半杯水,用一硬纸片将瓶口盖住,用手按住硬纸片,然后将杯口向下倒置,松开按住纸片的手,结果纸片掉下,水“哗哗”全部流了出来。接着,我还用这个茶杯装满水,盖上硬纸片;然后问学生:“若我这杯水杯口向下,杯里的水会不会流下来?”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说“会”。我将杯口向下,手拿开结果杯里的水滴水没下。同学们感到很“奇”,并且都想自己动手试一试。这时我便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大气压力”,开始了这节课的探究。

二、质“疑”引导感知,拓展思维方式

质“疑”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在观察比较中分析问题,获取知识。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大气压力的方向,我拿出一个自制教具,即用两个透明且大小相同的塑料半球合为一个球体,在球上下左右开了几个小孔,把气球固定在球内的小孔上,然后从另一个小孔用注射器不断向外抽出空气,球内的小气球越来越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就引导学生自己带着悬念和惊讶在实验中寻求答案。学生对大气压力的学习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抓住这个机会,把事先准备的软塑料小瓶、纸条、注射器、橡皮帽等分发到各实验小组,讲清各种材料的'实验方法,并要求他们在做完实验后,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第二,具体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有了明确的实验任务和目的,积极性更是高涨。他们有的拿两张纸片放在嘴的上下或左右,用嘴吹,发现纸片不向两边分开,而是越吹纸靠得越近;有的学生将注射器推到底部,用橡皮堵住出口,把活塞向外拉,都拉得非常吃力。改变注射器口的方向同样拉不动。……经过学生实验和研讨,同学们对大气压力的存在、概念、大孝方向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三、以“巧”造悬念,增强求知欲

为了强化所学的知识,在实验接近尾声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1654年德国有位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两个中空铜半球合在一起,抽掉球内的空气。两个铜半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用了16匹马分向两边拉,才把这两个铜半球拉开”。

我还告诉学生大气的压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很广泛,并希望他们注意观察,下次上课时每人举出3~5个实例来。一堂课结束了,同学们既体验到了课堂学习的欢乐,又感到还有新的任务要完成,产生了继续探究的意向,增强了他们探索自然知识的欲望。

篇3:兴趣在足球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论文

兴趣在足球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论文

1、选题依据。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前提;是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之一;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足球“兴趣”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有趣为中心,身心愉快地进行活动的过程,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及魅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赣榆一中高二年级的两个班级,总共60人,均为男生。

2.2研究方法

2.2.1.实验对照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施教,实验班采用“兴趣”教学法施教,教学实施时间为一学期,教学内容以足球的基本技术为主。为了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验的可信性,两个班的教学课时数相同,均按以足球的基本技术为主的教学,场地器材情况基本相同,两个班由同一教师任教。测试内容:脚内侧踢地滚球射门,带球绕杆射门,5~5米折返跑。

2.2.2问卷调查法

实验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兴趣教学法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情况。在进行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后,随堂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并且回收问卷。实验班30人,发放问卷30份,收回30份,无效问卷2份,有效回收率为93.3%。

2.3足球“兴趣”教学法概念

足球“兴趣”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有趣为中心,身心愉快地进行活动的过程,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及魅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结果与分析。

3.1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从表1可知,83%的学生喜欢兴趣教学法,7%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10%的学生认为不喜欢兴趣教学法。80%的学生认为兴趣教学法使他们很放松,10%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10%的学生认为兴趣教学法使他们不是很放松。87%的学生认为兴趣教学法使他们积极投入练习,7%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6%的学生认为兴趣教学法不能使他们积极投入练习。80%的学生认为兴趣教学法使他们很兴奋,17%的学生说不清楚,3%的学生认为兴趣教学法不能使他们很兴奋。90%的学生认为兴趣教学法使他们总能找到学习乐趣,7%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3%的学生认为兴趣教学法不能使他们总能找到学习乐趣。83%的学生认为兴趣教学法使他们收获很大,10%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7%的学生认为兴趣教学法不能使他们收获很大。83%的学生认为脚内侧射门兴趣教学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0%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7%的学生认为脚内侧射门兴趣教学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90%的学生认为绕杆射门兴趣教学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7%的学生认为绕杆射门兴趣教学不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87%的学生认为5*5米折返跑兴趣教学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0%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3%的学生认为5*5米折返跑兴趣教学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以上问卷调查情况的分析可知,兴趣教学法能激发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

3.25*5米折返跑测试平均成绩比较分析

由表2可见,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5*5米折返跑测试平均成绩分别为44.2秒和43.6秒,水平相差并不大,而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5*5米折返跑测试平均成绩分别为40.8秒和42.1秒,实验后实验班学生5*5米折返跑测试平均成绩提高了3.4秒,实验后对照班学生5*5折返跑测试平均成绩提高了1.5秒,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学生5*5米折返跑成绩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通过对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情况的分析可知,5*5米折返跑兴趣教学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不同练习方法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如力量练习、起动跑练习、折返时侧向支撑转身跑练习等,选择丰富多彩的练习方法,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兴奋性。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通过问卷调查情况的分析,兴趣教学法能激发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

4.1.2练习方法多样化,合理运用游戏和竞赛法,重视辅助教具的使用等教学途径能激发学生学习脚内侧射门的兴趣。

4.1.3准备活动灵活多变,带球绕杆接力比赛,教师生动且富有情趣的讲解,合理把握批评与表扬的尺度等教学途径能激发学生学习绕杆射门的兴趣。

4.1.4进行活动目的意义教育,折返跑接力比赛,采用多种练习方法提高身体综合素质等教学途径能激发学生学习5*5米折返跑的兴趣。

4.2建议

4.2.1足球课“兴趣”教学应该从学习的主体出发,选应选择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是大家喜欢、有利于全体同学参加、适合于群众性锻炼的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方法,积极参与体会乐趣。

4.2.2足球课“兴趣”教学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易到难的练习,激发学习兴趣为主,强调实用,突出能力的培养,倡导“终身体育”观。

篇4: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带入到教学的情景中,激发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本文主要阐述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对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深析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具体表现,全面的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中学体育教学;应用

在中学的教学中,体育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的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体魄,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兴趣教学法运用到中学体育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体育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有趣味。本文结合自已在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对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浅析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表现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法,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灵活的采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喜爱运动的习惯。采用兴趣教学法,激发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吸引不积极参与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可以收获知识和得到体育锻炼。比如,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观看国际的足球比赛,排球比赛等体育项目,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体育的魅力,从内心里喜爱体育,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形式教学中消极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出适合体育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兴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的应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身体素质、个性进行分析,在根据这些特征对学生进行引导,先让学生对某个体育项目有个基本的了解,在根据学生对其感兴趣的程度,结合自身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重复的做同样的动作,体育教学比较枯燥,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改变教学的方法,采用兴趣教学法,在教学中,抓住一个特点,认真的分析研究。譬如,在体育课上要训练学生立定跳远的能力,可以设置踩石头过河的游戏,之后再利用这些石头完成跳跃,以此来加强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

二、阐述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整体的教学模式

中学体育教学的模式缺乏整体性原则,课程的设计没有具体到内容上,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大多数的情况下采用的是“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基本教学的任务,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忽视学生的兴趣、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也没有考虑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目前,在我国在中学的体育教学课堂上一般都只进行简单的教学活动,比如跑步、比赛等单一的形式,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老师的安排下被动的参与,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

(二)兴趣法教学有效性不够

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依然处在一个传统教学观念的阶段,过分重视文化课的教育,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存在一部分体育老师觉得体育课是可上可不上的课,在上课的时候也是随意的教学,并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理念,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对体育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而且,对于中学的体育课,教师和学生普遍的认为对自已的升学影响不大,可以不必花费时间去学习,在规定上课的时间常常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像天气不好不能进行户外运动,文化课教师拖堂,班主任工作不到位,体育活动单一,场地和器材不足等种种因素而取消体育课的学习,使得体育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兴趣法教学实施的有效性不高,流与形式,缺少更大的积极性。

三、探析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中应用的具体表现

(一)兴趣小组的自由组合

随着新课改改革的全面实施,中学体育教师也逐渐重视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自由的组合,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体育活动,发挥出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互相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取得整体性的进步。

(二)心理引导式教学模式

中学生的性格还处在塑造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性格比较叛逆、浮躁、急躁,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心理引导,多开展一些开放性强和合作意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情景引导教学模式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素质和兴趣爱好来设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总结

体育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体育的锻炼,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有趣味。中学体育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情景交融和心理引导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实现兴趣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满足社会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德救.兴趣导向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17(30):23-24.

[2]刘云雷.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兴趣教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3(03):249-250.

[3]魏忠仁.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和谐氛围[J].教师,,11(18):21-22.

篇5:浅谈兴趣培养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兴趣培养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兴趣培养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老师。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学生们收效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源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激发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其重要。而今,初中的生物学科面临边缘化,虽在升学考试中占一定份额,但是由于分值太少,课堂时间有限。

所以学生重视不足,成绩不佳,效果不理想也就不足为奇。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由好之者变为乐之者,我们的教学将事半功倍。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入的艺术性、科学性、重要性。生物是一门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联系的一门学科,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兴趣。如在讲《尿的形成》时,出示一个猪的肾脏,问同学知道是什么吗?有什么作用?并告诉他们:他们身上也有类似的器官,也有相同的作用,一个实物和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起来。学生对本节课就产生浓厚的兴趣,焉有不学好本节内容的想法呢?老师再把所学内容逐一引导下去。

2联系生活,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讲《血液》时,出示一张验血报告单,问学生见过没有?谁能看懂?想看懂吗?一连串的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问题从生活中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起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思考。在思考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发展和升华外,必要时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3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有利于兴趣的培养

“亲其师,则信其道”。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堂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则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

特别是那些成绩相对比较滞后的学生,由于他们生活经验丰富,相对来说,可能他们的生物学常识还由于其他同学。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微小的闪光点,让他们对我们生物老师产生亲切的感觉。而利用上课前的一点很少的时间,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听他们丰富的知识,赞赏他们,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困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

4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与我们参与活动的感官密切联系。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深奥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子白板教学。更是替代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到会厌软骨在吃东西和说话时怎样起作用的,可以制作一个Flash动画,就可以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通过生动形象动画说明白,而且学生易懂。

再如,讲到《输血和血型》时,出示大量的血型发现的图片,和车祸现场的混乱,急救场景,让学生犹如亲临现场和过程。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情景,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让他们产生为伤者英勇献血的情感体验。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5巧妙结尾,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谓小结就是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总结概括,如何进行总结是一堂课的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课堂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小结语言要精炼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小结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篇6:[电教论文]浅谈电教在社会课中的运用

[电教论文]浅谈电教在社会课中的运用

电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优化了教学手段,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唤起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取得了省时高效的教学效益。特别是在社会课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足,对有些陌生的知识缺乏感性认识。那么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起到化难为易,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一、利用录音、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学生的心弦一旦被触动,就会激情满怀,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教师可根据社会教材,结合少年儿童的这一情感特点,采用录音手段,解决了一些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如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学习必须掌握的要点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国旗、国徽可以出示实物,向学生讲解,而理解国歌就比较难了。对歌词的内容,特别是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学生都感到比较陌生。教师要结合中国的近代史,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满感情地讲解。然后播放国歌的录音磁带,雄壮的歌声渲染出庄严的场面,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眼前浮现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情景,庄严的气氛感染着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感。

二、利用投影,再现情景,加深理解

投影教学形象、直观,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因此,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投影教学,可以起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作用。

如教学《红军长征》一课。在组织教材第二部分教学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使学生对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和行程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对红军长征中的英勇奋战和克服千难万险有较深的印象,教师可在这一关键时刻利用电教手段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1?图板观察法。一般儿童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真正理解书本上没见过或没听过的有关事物知识,只有扩大学生的感性认识,才能有助于把抽象模糊的事物、概念同他头脑里的鲜明表象结合起来,在理解事实和现象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教师把“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做成图板,用红电线标出红军长征路线,革命根据地瑞金、红军长征路经过的遵义、安顺尝泸定、毛尔盖、延安等地安上小灯炮,红军每到一地,那个地方的小灯泡就亮起来。红军到了遵义教师就讲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到了泸定,就讲红军怎样飞夺泸定桥,到了毛尔盖就讲红军怎样克服困难爬雪山、过草地。原来抽象的内容就变得具体、形象、直观,学生理解的内容就变得具体、形象、直观,学生理解的深、记得牢。

2?投影观察法,这种教学方式是以投影提供的感性表象为前提的,师生可以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红军长征已成为历史,不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现代投影教学可将客观事实真实地再现于学生面前,动人心魄,催人奋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崇敬英雄,憎恨敌人,在灵魂深处受到震动和教育(www.xfhttp.com-

[1] [2]

篇7:[电教论文]浅谈电教在社会课中的运用

[电教论文]浅谈电教在社会课中的运用

电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优化了教学手段,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唤起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取得了省时高效的教学效益。特别是在社会课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足,对有些陌生的知识缺乏感性认识。那么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起到化难为易,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一、利用录音、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学生的心弦一旦被触动,就会激情满怀,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教师可根据社会教材,结合少年儿童的这一情感特点,采用录音手段,解决了一些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如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学习必须掌握的要点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国旗、国徽可以出示实物,向学生讲解,而理解国歌就比较难了。对歌词的内容,特别是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学生都感到比较陌生。教师要结合中国的近代史,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满感情地讲解。然后播放国歌的录音磁带,雄壮的歌声渲染出庄严的场面,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眼前浮现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情景,庄严的气氛感染着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感。

二、利用投影,再现情景,加深理解

投影教学形象、直观,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因此,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投影教学,可以起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作用。

如教学《红军长征》一课。在组织教材第二部分教学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使学生对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和行程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对红军长征中的英勇奋战和克服千难万险有较深的印象,教师可在这一关键时刻利用电教手段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1?图板观察法。一般儿童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真正理解书本上没见过或没听过的有关事物知识,只有扩大学生的感性认识,才能有助于把抽象模糊的事物、概念同他头脑里的鲜明表象结合起来,在理解事实和现象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教师把“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做成图板,用红电线标出红军长征路线,革命根据地瑞金、红军长征路经过的遵义、安顺尝泸定、毛尔盖、延安等地安上小灯炮,红军每到一地,那个地方的小灯泡就亮起来。红军到了遵义教师就讲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到了泸定,就讲红军怎样飞夺泸定桥,到了毛尔盖就讲红军怎样克服困难爬雪山、过草地。原来抽象的内容就变得具体、形象、直观,学生理解的内容就变得具体、形象、直观,学生理解的深、记得牢。

2?投影观察法,这种教学方式是以投影提供的感性表象为前提的,师生可以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红军长征已成为历史,不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现代投影教学可将客观事实真实地再现于学生面前,动人心魄,催人奋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崇敬英雄,憎恨敌人,在灵魂深处受到震动和教育。

红军长征到了泸定,教师就运用幻灯投影进行模拟性的演示,再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景,配有教师激动人心的讲解,让学生边观察、边体会,加深理解泸定桥的险恶、敌人凶狠,红军的英勇。红军长征到了毛尔盖,教师借助幻灯投影讲解,让学生亲眼目睹,真切地体会,感受红军在长征路上经历的千难万险,战胜和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图板、投影相结合,形象、直观逼真,学生入景入情,感情交融,英勇无畏的红军形象矗立在学生的心中。他们真心理解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勇往直前的军队。没有这支军队,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不需教师费很多口舌迎刃而解了。

三、利用录像、声画并茂、突破难点

录像片画面色彩丰富,真实传神,能充分体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加上扣人心弦的声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文课文要求:使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经过和十月一日开国大典的盛况。“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不借助电教手段,很难达到这课的教育目的。教学时通过录像片把开国大典的盛况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边听着充满感情,激动人心的.解说,一边观看着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雄壮的国歌响彻天空,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威武的阅兵式,沸腾的人群,激动的笑脸。这种融洽的声音画面于一体的教学手段所引起的效果,是别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它大大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他们如亲临其境,亲体其情,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马上激发了学生们求知的欲望。稳定持久,开国大典的盛况牢牢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印在心里。

总之,在社会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仅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篇8:微课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微课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微课的主要特点就是微小,一般都以5~8分钟的短小视频呈现,内容虽然精简,但是主题突出,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化学里有很多的实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会为讲解这些知识点而做一些演示实验,但是教师现场做的演示实验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农村中学,实验设备不那么齐全,但是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短小的视频对于实验演示来说刚刚好。现在大部分农村初中教师都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也方便了微课的开展,年轻的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年龄大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也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了多媒体教学技术支持,使得微课能够在农村化学教学中出现。

一、农村化学课堂开展微课的作用。

微课更能用直观的图片、视频显现抽象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有兴趣,让教师更轻松。

1、微课可以使农村化学课堂更加高效。

初中学生都是初次接触化学,化学教师在教授一项新内容时,都希望能够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所以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路都是以演示实验为依托,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入课程,但是在农村化学课堂上,由于课堂人数多,实验器材少,全班学生很难都看到演示实验,但是如果将微课运用到课堂上,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片和视频,可以使学生融入其中,激发起学生的欲望和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2、微课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看到,也有的学生没有听明白教师的讲解,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微课可以使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实验过程清晰可见,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

3、微课可以使教师感到轻松。

初中化学教师教授的都是没有化学基础的学生,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希望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简单的.演示实验学生很容易明白,但是对于复杂的实验,很难在课堂上演示,需要教师给学生讲实验流程等,这时候教师需要将复杂的流程图画到黑板上,既费时又需要学生精神的高度集中。但是通过微课,教师可以一边讲一边让学生观看,讲到重要的地方还可以暂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这样提高了解题效率,使教师更轻松。

二、农村化学课堂中微课的应用。

微课在农村课堂中有极大的作用,正确地使用微课可以提高农村初中化学的课堂效率。

1、微课应该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补充。

微课由于时间短,讲述的知识点也很单一,但是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学习。因此,农村化学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微课放在早自习或晚自习的时候,对于学生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点可以反复播放,加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微课的使用对于课堂也是一个补充,简短的几分钟是对知识点的总结,学生通过微课可以查漏补缺,发现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不同角度去理解知识点。

2、微课应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微课可以是教师自己制作的,也可以是参考其他地方的资料得来的,通过微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自己制作的微课,教师通过反复观看和聆听学生的反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通过改进这些地方,教师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对于从其他地方参考来的资料,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讲解方法,模仿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成长,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教学方法改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3、微课应该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

微课时间短,知识点清晰,既可以用作课前复习,也可以用于课后总结,教师在上课之初通过微课的模式讲出本堂课的知识点,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对知识点进行解答和练习巩固等,晚自习的时候再利用微课对课上的知识进行复习,针对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知识点,也可以利用图片等激起学生的兴趣。在农村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通过完善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师自己开发微课课程等,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教师负担,创新教学方法,但是微课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也不能代替教师,只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篇9:多媒体在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语文论文

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将带来教育现代化的一场革命。它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方法,加强直观教学,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用动态的音、形、画使教学更形象、生动,促使学生理解和感染。培养学生的思维形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一、运用媒体,吸引参与

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投影将教材中富有说服力的数据、图表展现在学生面前和实际操作等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如教学《我国的资源》,就是利用投影将数据展现在学生面前来启发、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每人平均占有的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说明我国人多地少,让学生认识到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性。在教学《我国的人口》一课时,运用图表比较法,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图例再现在屏幕上,以1995年为例,世界总人口57亿,中国为12亿,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让学生懂得地球上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接着运用实际操作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一个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做一做”,让学生计算出上一节社会课的40分钟里,我国就出生了1800人,由此使学生对我国人口增长过快有一个定量的认识。此外,要教育学生利用“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国情,既看到有利条件,也要看到不利因素。例如,既要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的一面,更要了解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给国民经济造成负担的一面。使学生懂得人口增长过快,直接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延缓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巧用媒体,激励参与

1、加强课外活动

小学社会课必须面向社会,依靠社会,接触社会。教学中开展有益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有效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加强课外活动,寓教育与活动之中,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让学生通过参加有关社会活动获得感性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个性发展。如教学《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时,我鼓励学生人人参加,收集食品包装袋、瓶。活动一开展,学生忙开了,有的跑商店,有的穿梭在自选商场,有的向亲戚朋友、邻居索要吃过的包装袋、瓶等。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袋、瓶应有尽有。课堂上我随即抽出几个同学同样的包装袋,问:你的食品在哪儿买的?多少钱一袋?学生的回答使大家明白,同样的食品,价钱各异。当即我结合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出示了几道问题让同学们讨论:问:去商店买东西为什么要货比三家?应该怎样买东西?请你谈谈买东西有什么诀窍。问题一提出,学生像炸开的爆米花,发言非常踊跃,各抒己见。从商品的.价格谈到商品的质量,从商品的质量谈到商品的包装。在老师总结提示下,学生懂得食品包装袋上应该有生产厂家和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还应该有卫生许可证和防伪标志等。接着让学生讨论食品包装袋上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会对消费者有什么危害。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很多同学还举例说明。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模拟买卖活动”的表演课。课堂上,一部分同学扮演售货员,一部分同学扮演顾客,一部分同学评议。然后再互换角色表演。最后评出优秀售货员和文明顾客。我把学生的表演通过录像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自己的形象出现在电视里,高兴不已。通过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还增强了这些小消费者对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

2、加强实践活动

知识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社会。应加强学生的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让知识服务社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环境遭到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害,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北京遭受沙尘暴袭击后的有关图片,还让学生观看了一段录像,是有关我省洞庭湖区有的堤垸被冲,良田被淹,家园被毁,很多灾民无家可归。甚至有些生命被洪水吞没。学生看得非常认真,不时发出叹息的声音。我马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造成北京沙尘暴,以及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长期以来,人们对地球索取多,保护少。为了眼前利益,人们滥伐森林毁林开荒,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面,敲响了我们环保意识的警钟,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呢?为此,我们举行了一次“环境保护知识”竞赛,使学生懂得人类如不保护环境,就会受到大自然地惩罚。还向全校同学发起“为保护身边环境做一件实事”的倡议。通过这种活动开展,同学们一致表示:只要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保护身边环境做起,明天就会以舒适幽雅的环境迎接我们。

还例如上《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常识,知道价格波动的原因,我布置学生去商店进行调查:1.空调、服装的季节性差价有多少?2.为什么同一商品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价格不一样?3、食品的包装对食品有什么影响?通过实践和调查,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市场信息,了解了价格变化的原因。

实践证明:只有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只有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并运用多媒体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获取的知识远远超出了在课堂上灌输的这一点点。

三、运用多媒体,主动参与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社会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常识教育的综合课。重在培养小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初步能力。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认识,培养了能力。我主要是提供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和氛围,指导学生亲手制作、收集媒体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达到丰富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如学习《泰山和黄山》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泰山和黄山的图片,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历史古迹的知识。我让学生当导游来介绍泰山和黄山。在课堂上,小导游们绘声绘色地介绍,游客们听得有滋有味,再陪以动听的乐曲,同学们好像置身于山水中,好像真的来到了泰山和黄山上,领略着美好的景色。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获取和分析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

总之,社会课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创造教与学的愉悦环境,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10:浅析教学比赛法在篮球课中的运用论文

浅析教学比赛法在篮球课中的运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篮球辅修课;教学质量;教学比赛

论文摘要:根据“领会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对教学与比赛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讨论了如何教学比赛来提高篮球辅修课教学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教学比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方向的主流,为推动和适应民族地区素质教育顺利进行,改革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教学比赛来提高篮球辅修课教学质量。

一、“领会教学法”教学的核心内容

“领会教学法”的主要思路就是通过比赛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战术、规则和裁判法。通过领会教学,以“比赛”过渡到“技巧演示”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效果。

二、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教学比赛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效果影响非常大,学生对教学比赛有极大的热情,利用好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对搞好教学工作非常有利。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0%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利用这种积极性,强调比赛必须要有基本技术,战术作保证,并且要掌握基本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参加比赛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一次成功的助攻、快攻、三分远投和运球过人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会比赛的乐趣,就会不自觉地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并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84·3%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促进他们学习基本技术,这是教师进行基本技术教学的最好时机。

(三)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基本的战术配合。参加比赛除了掌握基本的技术以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战术配合,学生通过配合完成一次攻防战术并获得成功,这其中的乐趣是仅靠个人能力获得局部成功无法比拟的。通过集体配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得教学比赛充满了乐趣。.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85·7%的学生认为,比赛有助于他们对战术配合的理解和掌握,有些战术练习的跑位、传球是基本固定的,只有在比赛中才能深刻体会掌握跑位、传球时机的重要性,才懂得如何去运用所学的战术进行配合,什么时候起动、什么时候运球、什么时候传球及如何跑位等是进行成功战术配合的.核心,仅依靠练习是不够的,必须在比赛中去实践、去领会、去掌握。

(四)教学比赛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本文研究对象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打过篮球,更不用说参加篮球比赛,他们对规则和裁判法了解的并不多。实践已经证明,8学时的理论讲授和对规则条文的死记硬背是无法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只有通过比赛和裁判实习,结合理论讲解和课堂讨论,才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竞赛的一般规则和裁判方法。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0%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使他们基本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三、教学比赛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篮球教学比赛只是一种手段,主要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并渴望掌握基本的技术、战术、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这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有责任在此基础上努力钻研业务,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比赛分析能帮助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教学比赛既然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就有必要对教学比赛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通过对篮球教学比赛的进攻、防守和攻守转换这三种情况的观察和分析来确定下次课的教学方案,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比赛分析必须围绕教学进行。

(二)教学比赛指导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教学比赛进行指导,不论是战术还是技术,必须在比赛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和指导所学的技、战术内容,必须想办法贯彻到教学比赛中去。否则,就失去了教学比赛的意义。

(三)教学比赛能促使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和提高教学质量。体育辅修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技、战术,了解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还必须掌握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篮球教学。因此,使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和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仅仅依靠有限的课时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的,学生也无法在一、二次教学课中掌握基本的技术和战术,必须进行课外练习。在教学课中,教师不但要会讲解、示范,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为什么这样学,使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1·4%的同学认为教学比赛能促使他们去进行课外练习,利用学生对教学比赛的积极性,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练习作业,使学生尽快掌握大纲中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相当大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1)教学比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基本掌握脚步移动,双手胸前传球、罚球、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跳投技术、行进间不同方法的投篮技术,掌握和理解两三人之间的局部战术配合及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教学比赛能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有目的地进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议。在篮球辅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技术动作原理和战术配合要求并进行适当的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比赛来领会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裘文.园艺植物组织培养[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2]冯天哲,余舒.养花解疑1000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孙可群,张应麟,龙雅宜,等.花卉及观赏树木栽培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4]陈俊愉,刘佩.园林花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7.

[5]周兴民,王质彬.青海植被[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

篇11:微课在职校德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微课在职校德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微课的不断创新,其在各类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得到长足发展。以职校为例,介绍微课的涵义与基本特点,分析微课在职校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微课;德育;职校;应用效果

经济新形势下,“互联网+”时代强势来临,新媒体、新技术冲击着人们的认知。这种背景下,利用高新技术开展移动式教学微课,逐步吸引了诸多学校与教师的目光,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创新。本文主要以职校为例,通过分析微课的特点,探索微课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微课的涵义与基本特点

(一)微课的涵义

微课最早起源于,属于佛山教育局的创新教学模式。在全国推广后,迅速掀起了微课热潮。所谓微课,就是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全程录制教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开展的教学过程。微课,不单是一个简单的教学微视频,还涉及与微视频有关的课件、练习题、教学反思与教学反馈等诸多方面。

(二)微课的基本特点

1.内容精练微课主要针对某个重点知识点和疑难问题进行展示。教学目标单纯,主题突出,因而内容十分精练。2.时间简短微课教学,大多在10分钟以内,7~8分钟居多。在这个时间段内,能够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开展学习,极大提升学习效果。3.形式多样鉴于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不同,微课可采取讲授、演示、答疑、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十分灵活。4.使用方便微课所占容量较小,平板电脑、智能手机、MP4等均可播放,也可以在线观看。不管是学校还是家中,均可方便快捷地进行学习。

二、微课在职校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职校德育教学中,有很多课程可以采用微课教学形式。这里,以中职德育课程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中的第一个框题《认清违法危害》为例,讲述微课的应用。

(一)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进行微课录制,一般分5个步骤。1.结合“违法危害”精选微课主题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主题是微课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认清违法危害》一节的教学内容,在分析比较各种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将违法后果与危害作为突破点,进行微课研发。2.起草微课视频解说词结合主题,设计微课教学,撰写相关视频解说词。解说词中,不仅包括对违法危害的阐述和展示,还包括微课的主要构成部分、教学时长、教学环节简析等。3.精选微课制作的资源在制作《认清违法危害》的微课前,需要先行收集与课程有关的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料,丰富微课内容,形象展示各种违法事件的危害性。4.按计划录制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可以分为视频拍摄与屏幕录像两种不同形式,一般需要使用高清摄像机、DV、智能手机等设备。具体制作时,可整合学校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设备的优势,制作高质量的视频。5.剪辑、合成微课视频微课与搞笑视频、电影拍摄的原理一样,需要录制后进行合声、合影等剪辑,增加片头、片尾、特效与文字等。

(二)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可结合课程教学进度,将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新课导入、课中讲解、课后复习等多个环节。例如,《认清违法危害》的微课视频,在新课导入和课后复习中有极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先为大家播放《认清违法危害》的微课视频,通过视频形象展示各种违法事件,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随后,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当然,进行违法类型分析和解剖时可以再次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从微课中找出各种违法事件的违法类型,并查找相关的法律依据。这样一来,抽象的违法类型得到了清晰展示,能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当然,微课还有一个较大的用处,即课后拓展环节。第九课教学结束后,要进行教学知识点的拓展学习。这时,可通过展示《认清违法危害》的后续微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与微课展示类似的违法案件、违法行为,进而加深对违法危害的认识,提升自身的警醒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从微课中认清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建立较深刻的认知。在中职德育课堂中,多形式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展示微课魅力的有效途径。在德育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微课,能够将教师讲解与视频展示结合,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加了教学趣味,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还是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另外,除课堂集中播放外,还可以将微课发到学生邮箱,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4等进行观看,不局限观看时间和播放次数,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在零碎的时间中学到更多知识。

三、微课在职校德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自身的.狭隘性

目前,虽然微课在职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微课处于边探索、边推进的阶段,很多视频拍摄水平不高,有的仅仅是简单复制和拷贝专家授课片段,有的是将其他学校的视频“借”过来直接使用,导致微课拍摄质量不理想。

(二)德育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不理想

虽然国家鼓励各地职校广泛应用微课,但进行德育教学的教师大多出身文科,有的年龄偏大,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不熟悉,对时下流行的PPT、Photoshop、PS等软件掌握不熟练,导致他们在微课制作时,总存在图片制作不规范、剪辑合成不顺畅等问题。

(三)微课教学存在一定片面性

微课视频是对一个知识点和核心问题的讲解,涵盖的信息量较小,导致学生在学习和课后温习中只能接受这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片面性、零碎化现象突出。另外,微课只有简短的几分钟,却吸引了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导致学生对微课后的教学以及没有使用微课的课程教学兴趣不大,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够理想。

(四)德育微课网络平台建设尚不规范

微课教学刚刚兴起5年,教学普及还存在一定难度。一些偏远地区、农村等地的学校,尚未搭建规范的微课网络平台。对职校来说,目前,我国也没有建立面向职校的德育微信网络公共平台,可以共享的微课资料与微课信息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微课的应用和推广。

四、微课在职校德育教学应用中的建议

(一)全面提升德育微课质量

各职校可组建自动录播室、课例研究室、多媒体集体备课室、微课录制室等,集中开发一批德育微课,实现微课设计的质量化、系列化与单元化。集中设计的微课具有画面清晰、剪辑流畅、内容丰富等特点,可以提升微课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可节约制作成本。另外,进行微课设计时,要提前谋划演示方案,设计最佳演示办法,多方借鉴科学展示方式,以保障设计出的微课更具观看性。

(二)提升德育教师的综合信息化水平

开展德育教师信息技术专项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微课设计、视频制作、图片合成等方面的技能,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高质量的微课制作。结合院校实际,招聘一批素质高、学历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的优秀人才,充实德育教师队伍。同时,利用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培养一批高端微课制作能手。

(三)合理规范微课教学范畴

科学设计微课内容和学习时间,这样学生能够结合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开展系统化学习。另外,注重微课内容的连贯性。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展示尽可能多的内容,让学生可以系统掌握重点知识。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中,可规定学生的在线学习与课下复习时间,督促他们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同时,要注重课程教学的连贯性,深入研究微课导入与教师授课之间的关系,将微课内容与课堂授课有机结合,确保衔接流畅、互动自然。

(四)因地制宜建立德育微课网络平台

可由当地教育局带头,统一组建职校微课网络平台,上传一定内容、一定规格、一定数量的微课,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可以节约微课制作成本及时间,及时快捷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微课。有条件的职校还可自行组建德育微课网络平台,提升本校教学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微课在中职德育课网络教学的应用初探[J].职业教育,,(2):76-77,80.

[2]高成坤.刍议信息技术对中职德育教学的影响与改变[J].新课程学习,,(10):19-21.

[3]胡铁生,黄晓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4):36-42.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73.

[5]程岚,肖贵桥,王英,等.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79-81,96.

[6]殷海明,叶利华.“微课”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6):50-52.

[7]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48-49.[8]汪晓东.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34-36.

篇12:资源共享课在一体化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 要 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用方面,研究高职汽车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一体化教学中的有效利用,来提高教学信息化能力,完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一体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 资源 一体化 运用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outique Resource Sharing

Lesson in Integrated Courses Teaching

LIU Jianfeng, WANG Na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8)

Abstract In the aspect of course application of excellent resource sharing, research of Higher Voc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of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effective use in integration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formatization of education,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 integration, To further enhanc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resource; integration; use

自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产生一来,课堂和实训地点一体化,把教、学、做很好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在交流互动中进行,课堂气氛活跃。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他们喜欢数字化的学习工具和数字化生存方式,对网络有着天然的兴趣和适应能力,更喜欢利用网络资源主动探究学习而非被迫接受知识。习惯于网络化生存的这些学生,对传统讲授式教学充满抵制情绪,①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而一体化教学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比较好,对实际的操作和与操作相关的知识掌握得还可以,但是其他一些应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不稳固,过一两天学生就将所学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这样就像狗熊掰苞米一样,掰一[扔一[,实际上学生最后只掌握了很少的一点知识,老师教了100%的知识,而学生最后只掌握了30%~40%的知识。如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就成为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精品资源共享课内容,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慨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与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包含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

基本资源是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试卷、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②拓展资源包括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这些资源和内容为学生的“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可以强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不同环节,满足预习、学习、复习、自习等等不同需要,对于实现教学改革的“三个转变”具有积极作用: 即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 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与过程评价结合转变。③

如何在一体化课程中应用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果呢?我们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一体化课程进行分析、运用。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习这门课之前应当具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汽车电器系统检修等课程的学习基础;同时,该课程将为汽车新技术、汽车整车检测等课程学习提供支撑,是学生到汽车服务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检修岗位工作前必须要学习的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上课之前,老师一般要求学生进行预习,预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这一种方式,学生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非常少、形式枯燥,预习的效果也不好,而且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这门课,重点难点等都不了解。但是现在有了精品资源共享课,上课前学生就可以登录相关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了解与课程相关的很多内容,例如通过对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内容的阅读了解,这样他们就知道所要学习的课程是怎样的,有了一个宏观的整体认识。所有的学生都比较关心课程如何考试,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对考评方式与考评标准的学习来了解考试的相关内容,最后在上课前学生还要浏览学习指南等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这门课程的内容。阅读了这些内容之后,学生就知道这门课所学的内容是什么,他们要掌握的技能有哪些,老师怎样考试,考试评分标准是什么,要通过怎样的途径学习这门课程。

传统教学中,上课前老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只能通过以前给这些学生上过课的老师和学生的成绩单进行了解,而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而如果上课前我们应用精品资源共享课,那么对学生的了解就会更加全面,因为精品资源共享课里有很多课前测试,老师要要求学生先通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汽车电器系统检修3门课程的网上测试,测试通过后将成绩打印出来,这门课开始前带到课堂交给老师以后,才可以参加接下来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的学习,没有通过测试的学生继续学习后再次进行测试直到通过为止,否则授课老师有权不让该名学生参加此次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就能使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相关的课程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回顾,为发电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尽可能将学生拉在同一水平线上,老师在接下来的教学就会比较顺畅,因为大家的基础都夯实了。 而在上课过程中,运用好精品资源共享课能帮助老师讲授课堂的难点和重点,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在理论部分的讲解中,传统教学中我们只能靠老师的讲解,在黑板上画图,使用挂图等有限的教具和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困难;有些难点老师已经费了很大劲讲了好几次了,而学生还是不理解,学习效率很差,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学生的自我能力来慢慢地理解了。而在发动机电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有很多Flash和动画,能够非常生动地将原理给演示出来,老师只要结合动画进行讲解,虽然讲得不多,但学生可以很快地理解和吸收,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中在实操前要先有老师进行演示,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老师一般只能演示一遍操作项目,而这一遍实操后学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实操步骤和注意事项,只是对实操有一个初步的感观认识;如果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一定是错误百出,老师还要再次进行讲解操作,既增加了老师的劳动强度,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得还不快。而在精品资源共享课中,有很多的实操教学录像这类资源,这样老师操作完一遍后,就可以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让他们来回想老师是如何操作的,这样边看边做,学生就会在实际的操作中快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反复地观看录像,相互讨论查找自身的不足,从而进一步规范操作动作,提高操作速度。

同时我们有一些操作项目由于场地、车辆、耗材、安全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操作。例如燃油系统低压油路燃油压力的测试,由于车辆有限,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进行实操练习,期间还要排放燃油,存在不安全因素。那么在传统教学中,就只能是由老师操作一遍给学生看看,或者干脆不操作只是讲一讲就完了,这样学生当时可能记住,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忘记,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而在精品资源共享课里我们可以运用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让学生在网上通过燃油压力测试的虚拟/仿真训练,查找不足,熟悉步骤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等熟练以后再到实车上去操作,就能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

在课后的学习中,传统教学一般通过老师留的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和理解消化,这种形式的复习很难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容易脱钩,而在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案例库提供了很多用于课外拓展学习的案例,其中有很多是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通过对这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案例的学习,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知识点还没有理解,或者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学生不用像过去那样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可以直接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平台,到专题库中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自学,还可以将老师上课用到的课件、教学录像等资源找出来进行复习和回顾,或者到网上进行搜索,并且也可以与老师进行在线的交流、讨论,有了精品资源共享课,我们复习自学起来就容易多了。这样老师可以不用留课后作业,但是要要求学生必须在完成复习后,进入在线自测/考试系统,完成相关测试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见,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如何运用好精品资源共享课,需要我们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断摸索,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能把课讲得更清楚,能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愿在课外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注释

① 滕厚雷.大班教学模式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14(1).

② 任淑美.对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4(5).

③ 陆国栋.资源共享课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和作用.教育部网站,2013(7).

篇13:浅析微课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1 微课概述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 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 DvaidePnors 提出了微课的概念, 广东省佛山教育局胡铁生首次将微课概念引进中国其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记录了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主要特点有:①教学时间短,教学时间一般为 5~10 分钟,教学内容可以是突出某个核心知识点,也可以是反映某个教学环节或教学主题。 ②教学内容少,在内容设计上要做到精准控制,在有限时间里达到结构完整,语言精练,微课制作方式没有定式,可以利用手机或视频录制软件录制实操过程,也可以利用摄像机通过 PPT 展示和人物讲解录制讲解过程。③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资源容量一般都在几十兆左右,学习者便于下载保存到诸如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学习。④构成情境化,每个微课不是独立的,其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情境真实、形式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组”,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实现思维能力学习和教学技能提升。

篇14:浅析微课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在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能为课堂教学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自主学习途径,满足学生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拓宽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实现移动学习、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等多元化学习模式,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和学生学习效果,而且能更好地促进教研教改革新。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工作内容具有隐蔽性,保密性较强等特征, 学生很难通过实地参观等形式了解会计实务的过程,同时网络也鲜有会计操作视频。因此,利用微课设计,化整为零,将会计电算化整体知识分割为零碎的小知识点,设计仿真工作情境,录制真人秀的“微视频”,把实际工作过程生动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大大便利了学生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大有利于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和掌握。

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技能操作,教学场所主要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具备电脑和网络等移动终端设备,其教学平台为微课的传递和展示提供了必备的硬件支持。这样的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为微课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内容,在观看微课视频的.同时自行操作,查缺补漏和减小学习差距。微课还可以降低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的教学重复率。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动手操作性要求高,操作步骤流程要求严谨,任何学生每一个细微的失误,老师都要一遍遍地重复讲解,不仅消耗了老师的精力,又影响了上课时间效率。 故而,将按照知识点的操作步骤录制成一个个的微课,让学生自行观看微课,找出自己的错误,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微课应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现状及策略

(1)借助网络平台和终端设备支撑,共享学习资源。目前高职院校最大的师生交流网络平台就是世界大学城,该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方便了广大学习者学习。老师将制作完成的微课及辅助性教学资源上传至自己的大学城空间,学生借助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 等移动设备,根据需要自行到老师空间下载学习。 同时,学生可评论微课学习效果,通过信息交流、疑难解答等环节可进行网络信息反馈,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胜,更好地体现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微课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构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独立学习、获得新知识的基本能力,也是终身学习所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老师倡导学生们先实施自主探究,预习课堂知识,按照自己的认识尝试操作,遇到难题观看微课提示。 以防学生在课堂上机械式的模仿,而是探究性学习,理解知识的构建,最后达到自我总结归纳的目的。 例如:在“收到采购发票(付款)”的教学过程中,假如学生没有注意到“付款”与“未付款”操作细节(是否现付)的区别,就会导致会计科目填写错误,造成账务核算错误,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现分层式教学。考虑到学生本身存在的差异性,老师们不得不掌握学生的差异程度,尽量避免教学内容难度单一,在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后, 老师要做的就是按照操作难易程度把知识点分层,分为易、中、难三个等级或者更加细分,学生可以按照老师划分的难易程度,结合自身学习能力挑战不同难易度的内容。

最后老师按优良中差四个层次进行评价考核,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上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

篇15: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

摘要:在信息化社会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之下,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且利用率高等特点逐渐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微课在创新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逻辑性和抽象性会使知识中的漏洞呈放射性呈现,影响后续的学习。大量案例都表明数学教学中创新课堂必不可少,因此研究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创新教学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要求逐渐提高,从创新教学方式出发改变教育现状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话题。其中微课是一种使用视频来辅助教学的方式,它具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形式新颖、授课方式多样等特点,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它与集体授课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可以同时在多个媒介上听讲,极大改善了传统的只局限于课堂的授课方式。同时,对于一些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进行反复、多次观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微课教学已经被许多教学案例证明是很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通过筛选实践,将接触到的数量庞大的信息最终变成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且辅助教师的教学模式。在微课教学中,教材内的重难点、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内容以及没有区分度的部分习题,是教师应该制作的重点内容。教师若不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类和甄别,反而对所有内容一概而论,将所有教学内容都制作成微课视频,则会降低微课的利用性,这会造成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无法了解,不能对之后的教学工作进行合理展开。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我会将其中学生不好理解的,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等内容做成微课,而对于三角形的几何图形是什么等。这些较简单的'大部分学生都已经理解的内容不进行赘述,这样更能突出重点内容,便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微课作为当前较为新颖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利用其优势和特点进行教学,但应注意不能完全依赖这种方式,教师如果将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微课的制作中便会忽视日常教学,这是不正确的教学方法,会失去原本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还是应该以理论教学为主,将微课作为辅助学习的方式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上[1-2]。

二、丰富微课教学的形式

教师在录制微课视频时,应注意与传统授课的教学方式加以区分,在微课中尽量不要机械地对课本内容进行重复,这样与改革前的授课方式相比并无太大区别,学生仍旧提不起学习兴趣,更加不愿意花时间多次观看重点难点视频。对理论概念等基础性较强的知识点,可以采用PPT或者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对需要加以理解的如推导公式的问题,可在微课中进行视觉与听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实践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按照分配小组的形式自行录制视频,并在讨论课时一起讨论,交换重难点;而对经常作为附加题的一些学生理解起来困难的应用题,则可以利用视频短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师也不能只用一种单一的方式进行授课,应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化授课方式,发挥出微课视频教学的真正作用。另外也应该注意微课视频的时长问题。研究表明,人全力以赴地专注于某件事的时间大约是25分钟,超过25分钟思想就会轻微走神,而微课视频保持在每个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最佳,在时间上应该极大程度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如我在讲解与《统计和概率》有关的内容时,我会将课堂内容按照时间节点录制成单个的小视频,其中“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分成三个视频进行录制,并配上对应的练习题向学生标注清楚,若将三个统计图的知识全部放入一个视频里进行讲解,在保证时长的前提下内容不能详细讲完,若保证内容的情况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得不到提高。

三、建立系统的微课教学体系

大量教学案例已经证明微课对于教学成果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很显著的。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性的微课教学体系。首先从学校开始,给教师创设微课资源平台,让教师全面的认识微课,只有教师能够完整认识微课,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好微课资源。如今我国数学微课教学资源数量极为庞大,若缺乏对微课资源的管理,则无法保证微课的质量,让一些真正好的微课资源得不到利用。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年级和科目对微课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和排序,确保每一个优质资源都能被学生发现。另外教师也要及时通过学生学习微课的情况得到反馈,虽然微课有在线讨论问题的功能,但一些教师不能及时回复学生,学生不能得到回应,久而久之就会对这个问题遗忘,对这一方面的知识点便无法理解透彻,这种情况下这个功能便形同虚设。最后就是学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不能认为将所有课程看完就期望成绩得到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若学习较难的内容不光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还大大耽误了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是得不偿失。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微课进行筛选,做到有的放矢。要想真正提高微课的使用效率,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应该联合起来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学校监督,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由学校到学生层层递进,灌输微课的教学理念,若是只有一方起作用都不能最大化发挥微课的利用价值。

四、结束语

本文从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丰富微课教学的形式和建立系统的微课教学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综上所述,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并理解课堂。将微课运用到数学课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能辅助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此,教师要重视对微课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帮助学生探究如何学习数学以及数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5):65-71.

篇16:信息技术在田径课教学的运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田径课教学的运用论文

1、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田径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集图像与音乐于一身的教学方式,具有动静结合的特点,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以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常见应用于多媒体教学中的软件有PPT、Word以及Authorware等。通过利用这些软件,教师可制作出与田径相关的教学课件。比如授课前教师首先应用PPT制作幻灯片文档,将与田径有关的内容置入幻灯片中,配以图像与声音,授课时再利用投影仪将幻灯片文档向学生进行展示,以直接的感官刺激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将多媒体技术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的教学法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更直观。

2、利用互联网技术

当前,在全民化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遍布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并被应用到方方面面中,而对于教育事业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当前,但凡具备条件的高校均构建有本校的教学网站,网站包含诸多教学课件,既方便教师参考备课,又有利于学生查询资料。而大学田径课教学也可依照此方式,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开办以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为主题的专题网站。网站可设立田径运动新闻、精彩瞬间、体育漫画、保健知识等能引起大学生兴趣的专栏,把田径与健身有关的视频及课件资料放置于网站上,同时将教师办公室、学生寝室及多媒体教室等全部与网站进行联网,一方面引起田径爱好者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可吸引某些具备专业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参与到网站建设中。此外,运用网络资源,体育教师还可进行线上备课活动,与各地院校的体育教师一同进行交流,在众人的讨论中精炼出一份最为合理与科学的教学方案。

3、营造自主探究学习环境

在田径课中,为使大学生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体育教师可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数据库,互联网具有两个优点,即形象与直观,其既能将抽象概念变得形象化,又能将枯燥的理论变得直观化,此外,互联网教学也为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与发散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学时,体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适当给予指导和辅助意见,同时避免学生浏览与教学无关的网站,并对部分面对电脑无从下手或是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遭遇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在互联网教学这种较为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下,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个人喜好来选择学习适合自己的田径内容与锻炼方法。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可认识到田径运动的特性,懂得田径的基础内容与训练方式,了解田径的意义与目的。同时,由于互联网是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因此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既方便教师进行指导与管理工作,也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

4、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在目前的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中,常发现教师并用数种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摆脱了枯燥性,却由于过于繁乱,令学生难以集中学习精神,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互联网为校园提供了庞大的教学资源,教师可按照教学内容将所需的教学资源整理打包,让学生能根据自己需求自行对教学资料与信息进行选择学习。此外,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与田径有关的信息,使其从互联网信息中学会应对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方式,并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在学校同时拥有局域网与互联网的条件下,教师还能运用校园网平台,针对大学生喜好与其进行交流,适当将教学知识点传输给学生,或对一同讨论教学知识,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对教学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理论知识水平也得到提升,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师生感情。这种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5、结语

综合上述,体育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不仅能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培养优秀的体育型人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篇17: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

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路的推广与普及,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视频教学有了大力发展,即微型视频课例,简称“微课”。它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被逐步推广,现已引起了越开越多的教育者的关注和参与。数学是遵循逻辑与步骤的推理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具有整体的思维构架,也需要学生一以贯之的听课模式,才能完成数学课堂的教学计划,所以,微课在数学中的运用,并不像应用于其他学科那样的乐观。本文将具体分析中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微课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期将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技术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中学数学;微课;翻转课堂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它是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因为各个地区不同条件的限制,在我国的应用实践研究方面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随着不断的推广和发展,特别是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概念理解、例题解析等方面已逐渐凸显出优势。因此,微课也逐渐成为一种被大家所认可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成为一个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合理利用学习时间、统筹规划学习任务的优秀平台。

一、数学学科特性

数学需要清晰的逻辑性,数学课堂具有统一连贯性,需要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规划好时间,逻辑清晰地完成数学求解过程的推理运算。在这一时间内,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理解教师的讲解过程,其间学生一个小小注意力不集中,就有可能理解不了教师的讲解过程。这也是数学微课不同于其他文科类微课的特殊性。

二、微课的优势和趋势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传统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课后辅导这两部分,总会占去很大一部分时间,而且效果不一定好。对于课前辅导,由于无法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部分学生会流于形式,甚至直接跳过而不去完成,如果放在课堂,却又苦于时间不足。至于课后辅导,更是由于课时原因,常常让老师也感到无可奈何,相互争抢学生时间。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又总会有一部分学习优异的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后进生跟不上,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却无法同时顾及到这么多的方面,但通过“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网络共享微课资源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在互联网到来的今天,在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路的普及下,学生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所拘泥于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下有了更多的选择。选择微课教学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有利于发挥网络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学习、辅导、和复习条件;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共享;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中学数学课的微课化过程

(一)微课应用的前期准备

1.微课对学生的要求

微课是均衡学生成绩的“家庭教师”。数学课程理论多于实践,学生几乎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果也常常是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又消化不了。特别是后进生对课堂上的知识点不能及时完全理解掌握,数学成绩不理想,有些甚至会对数学的学习形成畏惧感,一提到数学就有“数学很难”的想法,而我们正常的教学又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容易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减少,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态。微课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利用时间就能完成追赶学习成绩的渠道,“笨鸟”不管先飞还是后飞,只有投入相应的时间,就能跟上学习的进度。这需要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做针对性的强化。

2.微课对校方的要求

(1)学校的硬件配置。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接轨融合虽然已经大范围普及,但有些学校的硬件配置并没有达到普及微课教学的要求。学校利用微课教学,需要一系列的教学部门的协同,学校要设立微课的下载平台,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等,做好日常维护,让使用者随时随地就能下载学校的微课内容。(2)教师的知识储备。微课教学也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普适性教学方式,目前有很多教师对微课还不是太了解,不会制作微课并且不会应用在教学过程。同时,微课的制作过于耗费时间、精力,这使得本身工作量就比较大、时间比较紧的教师很难自主去通过制作微课,将微课教学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微课的教学辅助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现在要付出时间精力来了解学习,但一旦掌握将是教学巨大的助力,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节约自己的时间。学校也可以成立微课制作组,培养专业的教师来完成这一工作。而对没有条件依靠自身完成微课制作的学校,可先利用其他学校的数学微课资源进行教学。

(二)中学数学微课的内容

1.应用于概念讲解

研究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讲解新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创设典型例题等,可以从微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导入、新课讲解、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探索。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只有真正地理解概念的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才能像庖丁解牛一样顺利。初中生受到知识储备的限制,理解能力比较有限,并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掌握概念比较困难。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涉及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很难将其直观地表述出来。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并且熟练运用这些概念公式,就需要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翻译得通俗易懂,利用引申、类比等方法将抽象的概念搭建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运用微课,就是完成这种转换的方式之一。教师要提前制作好相应的微课,使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图片描述这些概念,然后将微课上传到网络和微信公众平台,或者直接利用QQ、微信发给学生。在课堂教学完成以后,学生对不理解的部分可以在家观看,利用微课进行课后温习,深入理解这些概念。例如,在讲授“二次根式”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书本中关于二次根式的概念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形如√a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0)”,学生很难在这一句话中理解什么是二次根式。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微课,将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利用故事和幽默便于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观看微课时的注意力,形象直观地描述二次根式的.特征,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在3~5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概念的讲解,将公式的运用和实践分别制作成微课内容。每个数学教学的微课最好不超过10分钟,让学生在观看单一的微课教学内容时,保持一定的注意力。并且,在线视频模式,这是学生平时休闲娱乐方式的一种,利用学生娱乐的工具辅助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增高,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应用于疑难解答

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把每节的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用微课的形式设计出来,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以帮助学生对数学重点、难点的理解,使学生将现有知识纳入已形成的知识体系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微课教学内容,不但节约时间,还能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典型习题的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典型习题的精髓,触类旁通,学会所有相关习题的解法。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找到或者自己去创设一些典型的例题,在解答该例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解析一道例题,却相当于分解了这一类型的习题。讲授典型例题是非常适合使用微课视频的,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自己总结习题的特点。例如,在证明等腰三角形这一类型的习题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从最基础的证明做起,在微课中展现这样三个条件:一个等腰三角形、一组平行线、一条角平分线,只要满足其中的两个条件,就能够将另外一个条件作为结论。这个例题的典型特征就是条件简单、图形直观,学生很容易作出证明。但是如果同时出现几个三角形,或者是与圆和弧线等互相交叉的复杂图形时,学生可能就会理不清关系。而将这三个条件放在复杂的图形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再观看一遍微课,使大家回忆起该种习题的证明方法,学生明白无论图形中有多少线段,只有具备其中两个基本条件,就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万变不离其宗。这样,学生在遇到该种习题以后就会首先想到这三个条件,不会再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并且,这是在学生遇到问题回看微课的方式,产生的记忆将会更加深刻。

3.应用于复习指导

研究微课在课外作业辅导、典型例题解析、知识补充提高等方面的应用。学生进行课后复习能够巩固近期学习到的知识,强化知识内容,尤其是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能够温习课堂中学习到的解题方法。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实践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对学生的复习指导存在一定难度,主要是课堂中的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做到亲自指导每位学生,再加上学生的基础有所差异,又为复习指导增加了难度。将微课用于复习指导中就能缓解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学生的基础在微课内插入适合的指导习题,发布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其在家即可学习。逐渐用微课代替家庭作业。让学生从传统的手工作业中解脱出来,利用新技术形式达成教学效果的反馈。在微课中间和末尾设置习题,学生可在线作答,结果直接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可监督每个学生对教学的理解程度,并且,自动完成批改过程,不但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节省了教师的时间。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学数学学科特点的阐述以及微课翻转课堂在教学模式的应用,就如何推进二者紧密结合作了相关分析,以期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推进教学改革,逐渐让学生和教师适应并接受微课,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完善微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尚玉荷.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案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12):10.

[2]黄磊,谭义,蔡烛.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微课圈”在中职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2017(6):1.

[3]王馨.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以微课“全称量词、特称量词”为例[J].新课程(下),2017(5):28.

[4]刘顺强.微课在对口单招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8):20.

[5]许桂贤.微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学周刊,2017(7):17.

篇18: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运用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们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不可以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高考成绩而开展,而是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而,传统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很好地保证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本文围绕着微课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对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望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初级中学生物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分析论文

论文: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运用

生物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激励机制论文

问题教学生物教学论文

论文兴趣教学在自然实验课中的运用
《论文兴趣教学在自然实验课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论文兴趣教学在自然实验课中的运用(共18篇)】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论文2022-08-25

科学新课程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培养论文2022-10-05

教学论文物理2022-10-08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经验研究论文2022-06-26

化学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2023-08-08

高中英语情境创设教学法的现状及应用论文2022-11-06

大学物理论文2022-10-22

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2023-11-17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论文2023-05-25

高中生物教学小论文202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