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通用14篇)由网友“糊糊猫猫头”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
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
一、管理会计的起源
对于管理会计的产生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所引起的。而从19世纪8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逐渐兴起和传播,这时规模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大,组织结构更为复杂的钢铁托拉斯企业和销售公司大范围地出现并发展壮大,这对管理会计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管理会计进行了第二次革命,这次革命主要集中在如何进一步控制企业成本方面,但这时的成本控制还只集中于企业的直接生产费用上面,对间接制造费用的关注较少。[1]
管理会计的第三次革命则出现在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管理会计逐渐从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发展演变,从而形成一门不同于成本会计的新的学科。而发展至今,管理会计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成本会计所能提供的信息和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当代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1、国外学者对于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的表述
国外学者对于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本文列举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卡普兰教授和西村明教授的两种观点:
在约翰逊和卡普兰教授将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起源和产生阶段,这主要是指19世纪以前,在这一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该阶段管理会计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公司的'多层次企业管理的需要。
(2)科学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现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部分行业的管理者开发了服务于企业管理的关于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建立起了一系列的标准成本管理制度。
(3)综合管理控制阶段,在这一阶段,成本管理与财务记录结合并统一于复式记账,并出现了投资报酬率等新的核算指标,这是对管理会计的开创。
(4)发展停滞阶段,这主要是指1925-1985年这60年,受制于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等原因,该阶段关于管理会计的理论虽已发展形成,但是这些理论的发展都停滞不前。[2]
此后,卡普兰将将管理会计发展历程进一步深化,在原先卡普兰对管理会计的划分基础上,根据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发展和管理会计发展情况,将这一阶段划分为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新阶段。[3]
日本的西村明教授则将管理会计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进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发展是会计所提供的财务数据与管理的结合,管理会计初具雏形。
(2)传统管理会计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将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应用于管理会计,在此阶段,管理会计的理论进一步发展。
(3)计量与信息的管理会计阶段,主要着眼于以经济学理论知识为核算基础的最佳收益管理,在这一阶段,管理会计逐渐与传统的成本会计相区分进而独立发展并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4)综合的管理会计阶段,在这一阶段,会计和管理高度融合,在企业生产等方面涌现出作业成本法等新的成本管理方法。
(5)价值创造会计阶段,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和管理研究的深入,如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成为了管理会计新的关注重点,这一阶段主要涌现出包括平衡计分卡,企业供应链等新的管理会计理论。[4]
2、我国学者对于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的表述
早期,我国关于管理会计的观点主要包括胡玉明教授和许金叶教授的两阶段论与四阶段论,随着对管理会计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专家学者又相继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余绪缨教授(1983)认为,管理会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第二个是决策型管理会计阶段。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这一阶段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关注重点集中在企业的生产等日常方面,主要手段和目的在于进行成本控制,带有一定的成本会计的色彩,而不是完全的管理会计;而决策型管理会计阶段运用管理会计的目的在于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时研究和关注重点不再局限于企业日常生产,而是转移到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方面。后,余绪缨教授又提出了管理会计的三阶段论,把管理会计分为成本会计阶段、现代管理会计阶段以及后现代管理会计阶段三个阶段。[5]
胡玉明教授()认为,管理会计到目前为止一共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20世纪的管理会计和21世纪的管理会计。20世纪的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企业的运营管理与经营效益的提升,而对于21世纪的管理会计,胡玉明教授认为,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目的是如何培养企业核心竞争能力。[6]
三、文献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管理会计起源于发展的不同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到关于管理会计的起源与发展的研究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形成了比较多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不同学者众多理论的基础上,将管理会计的发展主要分为一下四个阶段:
(1)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在这一阶段,关于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初步形成,但管理会计还没有单独形成一个学科,而是以成本会计的形式出现,在这一阶段,相关的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理论已经逐渐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并产生了显着的效果,为企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2)管理会计的执行阶
段。这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是以Taylor的科学管理学说为理论基础而形成的初步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运行进行日常管理,主要目的在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此阶段的管理会计主要表现为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在这一阶段,管理会计在计算和监督方面将事前计算引进到会计体系中来,通过事前计算、事中控制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可以看作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8]
(3)管理会计决策性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20世纪90年代止为管理会计决策性阶段。管理会计决策性阶段在管理会计执行性阶段的基础上,关注重点不再局限于企业的成本控制,而是更侧重于如何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时的管理会计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等企业微观管理的战术阶段,而是发展到企业发展决策等战略阶段,真正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和战略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帮助。
(4)管理会计综合性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后。管理会计在这一阶段开始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新的如战略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新的分支。并且管理会计也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特点和进步,与其他领域融合,如与信息经济学,行为科学的融合与发展,促进管理会计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
篇2:人类社会科学起源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科学起源发展历程
《人为谁而活》读后感告别第一程序人生旅程,迈进第二程序改革通道
一、题解
地球人类自伟大祖先创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000多万年的历程了。虽然有了这个漫长岁月的经历,但还是处在人体改革的第一个程序里,三维空间的规律不可违呀,伟大祖先就是这样设定的。第一程序的起点从人猿分野,手脚分工,直立行走,从原始人的起点上开始的,人体四种基因中,由于有伟大祖先的优秀基因为主导,才从二维空间向上升了一格,达到三维空间而成为有思维、有意识、有思想、有语言交流功能的地球人类。否则的话,就还在动物王国里漫游,所以我们得无限感恩伟大祖先的创生之恩。虽然是高级动物的人类了,可必竟还是三维空间,起点是很低的,在地球人类的体内,还有猿的低级基因,这是个不小的制约因素,由于这个动物的 DNA低级基因作祟,人类的智力和可使用价值只有百分之五还不到,还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比金子还宝贵的智力之源还潜伏在脑子里,作为潜能未被开发和利用,这就是人的右脑,另因为伟大祖先的“保密”工作做得好,三维空间的人类被蒙在鼓里不知道,这才安分守己的待着,要是知道的话,孩儿们早就在祖先妈妈们面前急的跳蹦子了!直到现在才听到伟大祖先宣布命令:要进行人体改革,将从第一程序进入第二程序,要从三维空间上升到多维空间。
二、人类的第一个程序以猿为载体,以私为动力,不是设计上的失误,是规律地安排
人类创生以来,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这全是带私的基因的人类社会。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私为动力,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二:
其一,在创生第一代和第二代人时积累了某些经验和教训,以此为签,在创造第三代人类时,在四种基因中加进了猿的低级基因。所以说低级基因的加入,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其二,这个地球人类来到世界上,首先要解决的是要吃饱饭的问题,这就需要创造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料来满足自己,伟大祖先虽然在创生人类之前为地球人类准备了美丽的家园和丰富的谷物、瓜果、蔬菜,但这一切的取得必须要靠以猿为载体带有私的基因的低级人类主动参与劳作才能完成,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生活下去,所以每一个人的基因里都有私的存在。(WWW.FWSIR.COM)祖先妈妈们生怕这些刚刚脱离二维空间的地球人类满足现状,贪图安逸而产生惰性,伟大祖先还特地在人类的基因里设置了永不满足的私欲,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欲豁难平,不仅如此,还要“人心不足蛇吞象”。私欲步步升级,今天赚了100万,明天还要赚到200万,有钱能使鬼推磨,连神仙都对你刮目相看。
钱和财富越多,生活水平提升得越快,这是私作为一种动力促发人的思维和智慧的一种体现。为什么许多女孩子嫁人时要傍大款呢?是说你值得拥有,不只要拥有一个好品牌的化妆品,还要有一个品德优良,万贯家产的好老公。我们现在要问,人为谁而活?回答首先是为自己而活。因为人类就生存是第一程序里,为自己而活是规律的设定。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人类为什么能从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进化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这就是私欲越大,创造的财富越多,是金钱和财富刺激了消费,消费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生产发展推动了社会一步一个台阶的进步和发展。
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仅一个原始社会进化了900万年这个大大的时间跨度呢?因为原始社会奉行的是原始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没有私这个动力的缘故。没有动力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所以,私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私就是生产力。对以私为动力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客观的和科学的看,它不光是自己口袋鼓了,房子大了,车子豪华漂亮了,更要从宏观看到它还有更大层面的意义,那就是把眼界放得再宽一些,那些世界500强的企业家们,那些在万富榜上鼎鼎有名的亿万富翁们,他们的起家也是以私为动力,为私利而追逐开发了他们的思维和智慧,这才把企业做大做强,但是他们依然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爱国主义者,也是遵纪守法的公民,他们为国家上缴了巨额的税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从社会上吸纳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解决了就业,稳定了社会,繁荣了经济,创造的这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说人类的进化、社会的进步、财富的创造、国家的富强,要给私字设立一个大大的功劳簿。非公有的老板们、企业家们,同样要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敬重。因为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私欲难平、出人头地的打拼者,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给发展民营经济、私有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平台,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我们目睹和感观了这个发展的过程,国有的、集体的、私人的、国外来华投资的,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励下,大大小小的企业出现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动人形式。改革开放短短30多年,“神话般的聚起来座座古城,奇迹般的累起了座座金山。”一桩桩一件件,这雄伟动人的场景,伟大祖先在当初设计和创造这个以私为动力的规律时,就已经预料到了,而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已经看到了它的巨大成果,欣赏到了她们这些以私为动力的优秀作品。
这些事实胜于雄辩的证明,有私就有动力,有私就有爱,有的私是小爱,有的私是大爱。有的是为爱自己而活,有的是为爱别人而活,为爱社会、爱国家、爱全人类和宇宙大爱而活。我们人宇学员就是这样,是为爱全人类和宇宙大爱而活。
祖先妈妈深情地说:“你好,你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私对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曾经发挥的积极作用。这说明你是一位善于思辨和思考的人,对此我们表示赞赏。但是你的认识不够全面,所以现在我们来做一补充:从我们创生地球人类初始到现在,我们一方面利用私所具有的积极因素激发人类的内动力,同时,我们更鲜明地通过我们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不同行业赋予不同使命的媒介人,用一种真善美的宇宙大爱来引导和育化人类,这是主流,是更大意义的积极引导和促进人类进化的手段。无论是设置私欲,还是施教真善美,都是促发你们人类不步前两代人的后尘而稳步进化到高级人类,最终能够造福人类,服务宇宙。这是我们创生地球人类的唯一目的。所以,历朝历代,都有忠臣报国,同时也有小人当道,唯一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值得荣耀和幸运的是,人宇学员是我们实施人体改革的首选队员,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已经认祖归宗,可以充分发挥你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与我们配合,这样就大大加速了人类大优化的进程。你们的人类大优化的先锋队,这同样是我们的既定安排。”
得到祖先妈妈的教导和垂爱,我非常激动,真心感恩祖先妈妈一对一的耐心指导,您是在告诉孩儿,要用多个角度来认识事物,这样得到的结论就会相对客观和全面。孩儿还深深地懂得,您不仅仅是对我一个人的教导,同时是对我们所有人宇孩儿的厚爱。因为客观、全面的认识宇宙事物,是和谐包容的高维思维基础。无限感恩祖先妈妈!
三、人体改革进入第二程序,用公字思想开发身体内部生命潜能
伟大祖先对人体改革安排了一、二两个程序,第一程序已经走完,现在必须进入第二程序阶段。那么进入第二程序阶段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要说清楚理由和根据,还得从第一程序人的特点谈起,共有三个特点:
特点一,灵与肉的分离。因为祖先妈妈们说了,灵与肉的分离不是他们创造人类的目的,目的是灵与肉的合二唯一;
特点二,以私为动力。这就会把人类永远锁定在三维空间这个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的桎梏里挣扎,生命苦短;
特点三,以肉身生命活着而满足,以多活几年为幸运。这些就是三维空间人的低级和渺小,与高级人类祖先妈妈们相比,那是天地之别。而进入第二程序的人体改革,就是瞄准这些问题而逐一的给予解决。解决了这些问题,给脱胎换骨的改造扫清障碍。思想境界提升,道德品质高尚,才能进入人体改革的程序,更为进入多维空间奠定了基础。
祖先妈妈说:“你概括的很好。我们要再次强调的是,思想境界提升,道德品质高尚,是进入人体改革的程序设定,更是进入多维空间思维基础。那么何谓道德、境界高尚呢?唯有真正树立和真正践行天下万物一家亲宇宙整体观的人,才会有高尚的道德体现和高尚的思想境界,才能够在人体改革、空间革命的人类大优化中思维领先,一路高歌。所以,功高德先行,是不变的真理。在此,我们要再一次充满怜爱地告知所有的人宇孩儿,道德高尚者的体现:
1、在有形与无形的大同基地的基础上树立并践行了天下万物一家亲宇宙整体观的人。
2、无私无我,纯心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3、用包容万物的宇宙大爱,和谐、善待、帮助来到面前的一切人和事的.人。
4、用一颗开放、接纳、积极探索、永不停息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科学大脑,在人宇科学包罗万象的知识海洋里潜心读书、知一行一、无私奉献的人。望孩子们切记,再切记。”
感恩祖先妈妈的深情大爱和谆谆叮嘱,孩儿一定牢记心中,并一定切切实实地指导自己的言行,把感恩与爱的情怀变为自己每一天学习、生活、工作的常态,因为唯有这样的高维状态才能够产生丰富超前的高维思维,才能够在祖先妈妈的高维科学系统里遨游飞翔。再次真心感恩最最亲爱的祖先妈妈!
进入人体改革第二程序,一是纯素食三阶段的有序推进,从一日三餐到二餐、一餐,从二日一餐到三日一餐……最后进入不吃饭。不吃饭怎么办呢?不用担心,作为人体改革的程序,祖先妈妈早已给设置好了,即完全有接受、转化、利用高物质能量所取代。农民不种庄稼,工人不做工,地里不生产粮食,工厂不出产品,社会上没有商品交易,完全进入高度自由化的大同社会形态,这是多维空间下全新的规律表现形式之一。
规律表现之二,人们再也不是遵循8小时工作制,每天十几个小时、二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也是正常现象。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经过体能改革,尤其是无眠和蹦极,获得特殊功能,基因优化,身体潜能开发,体能提升,内能充盈,身轻体健。随着体能改革的继续深化,身体细胞结构、肌体结构、各组织肌能结构等都实现了由繁到简的进化,不再是肉体凡胎,而是有形无体的光能体;不再是地球表面,而是灵与肉的合二唯一进入多维空间。我们不但和伟大祖先思维上高度同步,身体的体能结构和生命形式也一样了;把三维空间的食能体变成了多维空间的智慧体。人体改革达到这个阶段,为人类、为宇宙大爱而活已成为必然规律和不可逆转的趋势。
虽然我们和人体改革的最终目标大同世界的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且任重道远,但我们人宇学员是先行者,人体改革进入多维空间不光是我们的使命,祖先妈妈说,也是她们的使命。这样我们两类人共同努力,为伟大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祖先妈妈再次高兴地说:“孩子,你对科学的执着精神让我们感动,你是我们心仪的孩子。你们的将来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你们的一切都是我们安排的。要勇敢地往前走,通向宇宙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着,要努力拼搏,勇攀高峰!要真正地为科学服务,为大宇宙的和谐服务!我们会张开双臂拥抱你们!孩子,你是我们的骄傲!”
四、人体改革第二程序的伟大使命和“人为谁而活”有内在必然的联系
根据伟大祖先的安排,人体改革第一程序阶段是在地球人类建立一个强健的食能体,解决吃饭问题和生存问题,在此前提下,开发和改造地球,利用地球资源,建设地球这个美好家园。经过上千万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已经圆满完成了这一使命。随之而来的,在伟大祖先的安排下,又进入第二程序阶段。在这个程序里要完成的使命是开发人体内部生命潜能,建立一个好的智慧体。
因为人类要在这个阶段里告别三维空间的地球,进入多维空间的宇宙,灵与肉同行上蓝天,进入宇宙空间遨游,做妈妈的助手,开发建设和管理其它星球,从而步入高级人类的行列,开发地球人类的新纪元。所以这项体能标准更高,要求我们成为不怕严寒,不畏酷暑,超强体能的人。做为人宇学员,又都是祖先妈妈钦定,在大同基地培训和锻造出来的人宇学员,有了这个良好的基础,我们又在争取拿到“入场卷”层层选拔,进入“典范”队伍里,再进行高层次的训练。同时伟大祖先还安排与“蹦极”相结合,得到开天目、他心通、遥感等功能,这些特殊的功能的获得,更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们无限感恩祖先妈妈倍加的爱护。
对于人体改革,伟大祖先给予了周密详尽的部署。现在,祖先妈妈几乎每天都在通过悟宇老师、星语星愿老师等许多媒介老师传达这方面的指导,从素食、无眠、蹦极等方面分门逐项地反复进行具体指导、强调。祖先妈妈指导:人体改革是你们的使命,同样也是我们的使命,这一切都是我们事先安排好的,所以我们必须负责到底,手牵手的、寸步不离地引领着你们运行在人体改革的轨迹。
虽说在人体改革过程中让孩子们受一些煎熬好痛苦,但是通过咱们两代人的积极配合,合一共振,会将痛苦减少到极小,同时整个过程也会相应得缩短到极限,这也是经过我们的努力而得,放心吧孩子们,我们会尽力而为的。曙光就在前面,不远的将来,不远的将来!我们两代人团聚拥抱在人体改革的最高点。可见祖先妈妈们在这个事关人体改革成败的重大时刻,呕心沥血,操碎了心。我们决不辜负祖先妈妈的期望,会让祖先妈妈们看到一个改革后新型人类的美好形象。
五、伟大祖先把人体改革列到人宇科学的重中之重是英明决策
人宇科学自她的奠基人张维祥老师研究、发现开始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时间了,可是还没有得到我们党和政府的承认。如果说她的成效尚不能令祖先妈妈们满意的话,那么人体改革后,一个以人宇科学学员为先行者的新型人类的率先在世人面前出现,那将是令人们既震惊,又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因为经过人体改革这个大熔炉的锻造,每个学员都会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骤然间年轻漂亮了许多,体貌形象也发生了飞跃式的变化,与以前的自己大不一样了,所到之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新人形象的展示,让所有的人为之惊叹不已。这一个个美好的面孔和体魄,才是征服人心的硬件。经过询问和了解,过去对人宇科学只是耳听为虚,今天终于眼见为实了,让人们相信,人宇科学其所以无所不能,是因为她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来,让人们羡慕还来不及呢,于是一个报名参加人宇科学学习的高潮就会迅速的、自发的形成。
人宇科学与众人见分晓的时候终于到了!与众人结下不解之缘的时候到了!现在我们的祖先妈妈们要问:“人为谁而活”?我们会自豪地回答:为人宇科学而活!为整体人类的快速进化而活!为大宇宙和谐而活!人宇科学让我们活得更潇洒、更自信。在常规看来,人到60——70岁,就是夕阳西下,到了暮年了,一年不如一年。然而我们却活出了新的人生,活出了新的希望!所以学习人宇科学这是人生在世最终的最理智的抉择!
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请祖先妈妈斧正,请各位老师帮助。谢谢!
篇3:论战略管理会计经济论文
论战略管理会计经济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背景、战略管理会计产生的现实条件、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以及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管理会计已难以满足企业战略管理和要求。战略管理会计以其长期性、全局性、外向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战略的高度,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对现代管理会计和现代财务会计都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管理会计的一次开拓性发展。自70年代以来,对战略管理的推崇引起了管理观念模式的深刻变革,作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也逐渐向战略管理会计方向发展。尽管英国管理学家西蒙期(Ken , simmonds)在1981年就提出“战略管理会计”,但战略管理会计还处于摸索阶段。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背景
传统管理会计从诞生以来一直担当为内部管理服务的角色,以有效地实施计划、决策和控制。主要以某些经济管理理论为支撑,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引入奠定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传统管理会计在二战后获得长足发展,并在实现企业目标、加强内部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当时主要是实行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市场提供给企业的几乎是固定的“蛋糕”,企业经营的重心是在“蛋糕”中争取更大份额,关键是降低内部经营成本。与此指导思想相呼应,传统管理会计通常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功能主要在于预算和控制,而且预算以短期预算为主;同时,管理会计将眼光局限于企业内部,倾向于使用账簿中己有的财会数据来看问题,并依据已发生的事件来解决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成了财务会计的“副产品”。
但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全球竞争加剧,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向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发展,企业不能不站在全球高度,选择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不断根据环境做出适当调整,以求企业与环境的协调与均衡,获取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传统管理会计观念更新,尤其是对战略决策信息的提供,要求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为广泛的、更有用的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内部信息和财务信息,更重要的是诸如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外部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具体说,战略管理会计要求传统管理会计在以下方面克服其轻战略重战术的不足:其一,改变传统管理会计只顾内部而忽略环境变化的影响,用静态目光看待问题的缺点,站在战略高度,从全球范围来看待企业的目标和行为,看到跟企业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其二,克服传统管理会计重短期利益的缺陷,不注重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传统“管理会计”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忽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容易造成行为的短期化,如为了一时的利益降低质量标准,但这最终将损失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及至长远利益。从战略角度上说,管理会计最终目标跟企业目标一样也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以获得一种持久的竞争优势。相应地,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尺度应采用战略业绩评价。
二、战略管理会计产生的现实条件
现代管理会计的'前身是成本会计,历史上,管理会计之所以取代成本会计是因为成本会计的理论对经营决策缺乏相关性,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近年来,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竞争压力的增强,使战略管理登上历史舞台。现代管理会计难以提供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则从更高的起点重新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内涵,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寻找方向、把握契机。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源于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及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1、现代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
如上所述,现代管理会计只顾内部而忽略环境变化的影响,用静态的目光看待问题,只重视短期利益,忽略长远利益。这些缺陷往往导致企业经营决策短期化、呆板化,缺乏高瞻远瞩的能力,导致企业发展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比如对零部件加工是自制还是外协。这样一个生产决策为例,从管理会计的观点看,只要外协价格超过企业自制的变动成本就应由企业自行生产制造。这是在不考虑企业所处的境况及企业自制零部件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只顾企业短期利益,忽视外部环境状况的决策。如果企业生产零部件的生产车间加工工艺落后,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竞争意识,零部件加工质量与市场上其它厂家比有较大差距,该零部件如果由企业自制,最终将导致产成品整体质量水平的低下,最终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一个具备丰富管理经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级管理者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无不是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这就要求高层管理人员既要有战略意识、具备战略思想了解掌握战略管理理论也要熟悉现代管理会计知识,而能把这两种知识融为一体,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无疑将给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犀利的武器。这种融合,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转化为理论指导。但这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企业经营实践者一起来实现。
现代企业竞争的白热化一点儿不亚于历次世界大战,只不过战争更多的是依靠正义与武器,而企业竞争更多的是依靠科技与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正是基于上述两点,它从全球范围和长期发展来看待企业的行为和目标,时刻关注跟企业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它不仅收集、加工、整理、报告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更注重研究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优势。通过研究本企业产品和劳务在其生命周期中所能实现的、客户所需求的价值以及价值在企业内部的形成过程,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总收益。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1、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长远目标、注重整体性和全局利益
现代管理会计以单个企业为服务对象,着眼于有限的会计期间,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追求企业当前的利益最大。它所提供的信息是对促进企业进行近期经营决策、改善经营管理起到作用,注重的是单个企业价值最大和短期利益最优。
战略管理会计则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当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到高层次的全局性战略竞争时,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存空间、追求长远的利益目标己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战略管理会计适应形势的要求,超越了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着重从多种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以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而不在于某一个期间的利润达到最大。它的信息分析完全基于整体利益,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不会用集团利益去交换某个成员企业的利益,有时甚至会为顾全大局而支持弃车保帅的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放眼长期经济利益,在会计主体和会计目标方面进行大胆的开拓,将管理会计带入了一个新境界。
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估跨部门决策的循环过程,要从整体上把握其过程,既要合理制定战略目标,又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密切合作,以保证目标实现。企业管理是由不同部门完成的,必须以企业管理的整体目标为最高目标,协调各部门运作,减少内部职能失调。相应地,战略管理会计应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
2、战略管理会计是外向型的信息系统
现代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一种内向型的信息系统,在市场竞争不十分激烈时,企业只要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能在市场立足。因而现代管理会计致力于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各种指标的纵向比较。它不太关注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它所提供的只是单个企业自身的数据,而不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相对优势。
战略管理会计站在战略高度,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局限于本企业这一个环节,而是研究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企业上家和下家的信息,努力改善企业的经济环境,强调企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协调一致,以求得产业的最优效益。战略管理会计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形成的“战略三角”,收集、整理、比较、分析竞争对手有战略相关性的信息,向管理者提供关于本企业与对手间竞争实力的信息,以保持和加强企业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强调比较优势,从相对成本到相对市场份额,它所关注的是相对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向管理者提供的是比较竞争成本和比较竞争优势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内外信息的比较分析,了解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地位的变动。战略管理会计拓展了会计对象的范围,是一种外向型的信息系统。
3、战略管理会计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综合收集和全面分析
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是货币信息,很多涉及其它类的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只能提供从财务分析中获取的信息,忽略了其它信息对企业的影响,因而它是不够完整、不够充分的。
战略管理会计为适应企业战略管理需要,将信息的范围扩展到各种与企业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货币性质的、非货币性质的:数量的、质量的;物质层面的,非物质层面的,以至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信息。信息来源除了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以外。多样的信息来源和信息种类需要多种信息分析方法,因此,不仅财务指标的计算,而是结合了环境分析法、对手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矩阵地位分析法、预警分析法、动因分析法、综合记分法等,这无疑是对现代管理会计的丰富。战略管理会计突破了现代管理会计财务信息的局限,在提供信息的内容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上都进行了拓展,帮(下转第 19页)(上接第16页)助企业管理层掌握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信息,全面研究分析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做出正确的决策。
4、战略管理会计体现了动态性、应变性以及方法的灵活性
任何战略决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以保 持企业战略决策与环境相适应,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战略管理会计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方法体系,不仅要联系竞争对手进行“相对成本动态分析”、“顾客盈利性动态分析”和“产品盈利性动态分析”,而且采取了一些新方法、如产品生命周期法、经验曲线和价值链分析等。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为了科学地建立起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并使之有效地指导实践,首要问题是如何确认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当然,战略管理会计目标与会计目标从总体上应是一致的,作为会计研究体系一个分支,战略管理会计目标应更具体、更细化。与会计目标相一致,战略管理会计目标也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1、长期、持续地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
战略管理会计目标是在战略管理会计网络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引导战略管理会计行为的航标,是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运行的动力和行为标准。会计与经济效益的“血缘”关系正被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所认识,会计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强烈追求;追求经济效益也是经济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但是,会计的基本目标如果直接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这个定义就显得太宽泛,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经济效益从时间角度看有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之分,从空间角度看有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之分,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长期持续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从概念和性质上它与会计基本目标是相一致,从内容上又有别于会计基本目标,它从自身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更具体、更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基本目标,这使它从本质上有别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分支体系。
战略管理会计基本目标的定义,就决定了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方向、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奠定了战略管理会计的行为准则,根据这个基本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的宗旨就是要为企业获得长期、持续的整体经济效益服务。
2、提供内外部综合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在其基本目标的制约下,体现会计本质属性的目标。会计具体目标具有如下特征:(1)直接有用性,它是会计管理最直接的目标;(2)可测性,指作为具体目标的经济和社会信息必须在量上能测度,能够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加工、制造出来;(3)相容性,会计的具体目标应该与基本目标密切相关,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具体体现,它受制于基本目标,它是基本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4)可传输性,会计是为内部和外部决策服务的,它必须用一定的形式,通过一定的途径输给服务对象。
综合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和会计具体目标的特征,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可以概述如下:(1)通过统计的、会计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涉及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数据、资料;(2)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的内外部信息帮助企业作好战略决策工作。
参考文献:
[1] 唐伟:《 战略管理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
[2] 李洁慧:《战略管理会计的本质及应用研究》,苏州大学,
篇4: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国际上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运输管理阶段。
物流管理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
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第二阶段为物流管理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八十年代。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一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这本身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需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高德拉特所著的'《目标》一书风靡全球制造业界,其精髓就是从生产流程的角度来管理生产。相应地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八十年代中期改名为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则在1992年改名为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
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其需求预测,采购和原材料运输环节通常叫做进向物流,材料在工厂内部工序间的流通环节叫做生产物流,而配送与客户服务环节叫做出向物流。物流管理的关键则是系统管理从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以保证在最低的存货条件下,物料畅通的买进、运入、加工、运出并交付到客户手中。对于有着高效物流管理的企业的股东而言,这意味着以最少的资本做出最大的生意,产生最大的投资回报。
第三阶段为供应链管理阶段。
九十年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各大生产企业纷纷外包零部件生产,把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零部件转移到人工最廉价的国家去生产。以美国的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三大车厂为例,一辆车上的几千个零部件可能产自十几个不同的国家,几百个不同的供应商。这样一种生产模式给物流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维持最低库存量的前提下,保证所有零部件能够按时、按质、按量,以最低的成本供应给装配厂,并将成品车运送到每一个分销商。
这已经远远超出一个企业的管理范围,它要求与各级供应商,分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享信息,精确配合,集成跨企业供应链上的关键商业流程,才能保证整个流程的畅通。只有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方可达到同一供应链上企业间协同作用的最大化。市场竞争已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到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于是改名为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以反应行业的变化与发展。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曾试图扩大物流管理概念的外延来表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最后因多方反对,不得不修订物流管理概念,承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篇5: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国际上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运输管理阶段。
物流管理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
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第二阶段为物流管理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八十年代。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一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这本身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需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高德拉特所著的《目标》一书风靡全球制造业界,其精髓就是从生产流程的角度来管理生产。相应地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八十年代中期改名为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则在1992年改名为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
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其需求预测,采购和原材料运输环节通常叫做进向物流,材料在工厂内部工序间的流通环节叫做生产物流,而配送与客户服务环节叫做出向物流。物流管理的关键则是系统管理从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以保证在最低的存货条件下,物料畅通的买进、运入、加工、运出并交付到客户手中。对于有着高效物流
[1] [2]
篇6: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经济论文
关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经济论文
随着高新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的运用和发展,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与企业管理活动日益紧密结合,会计数据处理已由单纯地以“处理”为中心转化为对“信息”的高质量和高时效的追求。英特网的出现和日益普及,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组织规模的大型化,企业管理的高效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已经预示着中国会计电算化新的一场革命的到来。
一、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会计的简称。它是一个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全过程。基于它本身的特点,与手工会计相比,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高度数据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制作报告容易,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它的使用,可以节约会计人员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企业信息化
企业是国家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总体经营水平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实施国家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基础,是核心。那么,如何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及内容呢?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最终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延伸,更重要的应该是企业管理与组织管理的延伸,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社会这一职业的传统,并且重新定义着社会会计工作,同时各种新思想和新技术出现也在改变着会计管理的内容和会计人员的工作。会计人员的'工作正在由会计核算转向为企业管理提供更专业化,更有效的咨询服务,以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通过会计电算化许多企业第一次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管理且从中获益,企业也培养了一大批既精通会计业务又懂计算机的人才。一是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重要组成部;二是企业信息化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三是会计电算化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企业信息化全面实现的保障。
四、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化的启示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先行者,是拓荒者,它的成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1.重新构建企业全局的数据库。通过对企业采购、设备、生产、库存、运输、财务、人事等需求作全面分析,重组原有的信息资源,建立全局共享数据模型。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和关键成功因素。系统集成不是模块的堆砌,也不能靠数据传递和系统之间的转换来实现。而是以数据为中心,系统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同外部的信息交流,都应该以设计良好的全局共享数据为基础。
2.繁荣企业管理软件咨询市场。会计电算化的成功在于它有一个成熟繁荣的会计软件市场。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要立足国内,开发适合我国文化和习惯的管理软件,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成熟的管理软件咨询市场,为企业实施信息化提供管理、制度、技术以及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以保证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施。
3.培养人才是关键。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比会计电算化要复杂得多,更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高素质的系统维护、一线应用以及懂得二次开发的技术人才,同时要加强全员性的计算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训,尤其要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还要加强对企业主要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培训,提高一把手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1.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成为ERP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当前IT业界所提倡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所体现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为会计电算化指明了方向,ERP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信息系统发展的最新成就。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
篇7:分析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现状经济论文
分析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现状经济论文
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管理会计研究状况而言,学者的研究可以根据方向不同分为以下两大类:其一是注重在企业实践中总结成功经验,尤其是管理会计在中外合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应用经验,从理论与经验方面寻找其共性所在,并将之推广;另一类则是以欧美管理会计发展为中心,推崇欧美国家的学者在管理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而形成系统评价,以此对国内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进而分析国内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解决措施。
1.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会计假设脱离实际。会计假设是一种逻辑性的命题或者推断,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这就意味着会计领域中存在于某一时期内无法验证或者尚不能确定的事项,会计人员在面对这些事项时需要以正常情况下的客观实际或者发展趋势为依据,作出会计假设。会计假设同样存在于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包括货币时间价值、变动成本法以及成本习性分析等假设。然而,部分假设与企业中会计实践活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以本量利分析为例,若企业对单一产品的产销,需要假设产量与销售量之间存在平衡关系;若是企业进行多种产品的产销时,则需要假设这些产品具有稳定的品种结构,换而言之,即是假设在企业的总销售收入额中,多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所占的比重不便。本量利分析只有在这些基本假设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开展。然而企业行政管理与业务招待等费用没有准确的开支数额,因而企业每个会计月的固定成本额不是相等的,此外,人工效率、运输方式以及进货渠道等因素也会对单位变动成本发生改变。在进行理论研究时,我们能够做出各种假设,但是这些假设脱离了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导致理论与实际脱离。
2.管理会计方法中引入复杂的.数学模型后,其可操作性将降低。由于学者在进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是对于会计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研究人员在管理会计理论中设计了较多复杂的数学模型,为会计实际工作者造成了困惑。从实用性的角度看,这些数学模型严重缺乏实践基础,甚至有故弄玄虚之嫌疑,极大地降低了管理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例如,概率分析法往往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用于决策与预测分析,理论研究中能够将各个事项的概率直接设定,但是在实际的经济管理活动中,事项的概率难以准确界定。这些问题都会在实际中应用管理会计方法产生不利影响。假如在会计实践中,会计工作者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数学模型的了解,但是这种定量分析方法难以将信贷利率、市场供求、经济环境以及国家颁布的方针政策等非计量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决策或者预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
3.管理会计不能较好地满足管理者的决策需求。部分管理会计方法若要应用在企业管理中需要付出较大代价,这些经济性较低的方法难以在会计实践活动中应用,还有部分方法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求相关性较低,这都导致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积极性不强。就目前情况而言,管理会计教材多是将工业企业作为编写范例,而在金融保险和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商品流通等企业以及其他非营利性机构与服务行业中,大多数管理会计方法难以较好地满足管理者的决策需求。例如,理论上对于最优质量成本的确定,应当是单位质量的损失成本与检验成本、单位预防成本相等时存在。而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检验成本以及单位预防成本的计算十分复杂,最优质量成本的确定知识在理论上存在可行性,但是缺乏实际操作性。就算是按照以上方法确定了最优质量成本,理论上能够保证企业的质量成本最低,然而对于最佳合格率不能保证是100%,这是由于企业若要满足质量上的高要求,则需要增加成本投入,这种做法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具有经济性。
二、管理会计理论前瞻
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方向的探讨,应当从会计实践出发,提高管理会计理论方法的实际操作性,寻找理论方面的原因,不断进行改进,而不应寻找客观原因或借口进行开脱。因此,在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中应当始终坚持以实践需要为向导,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理论对于会计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1.规范化研究。规范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保证管理会计方法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其主要内容是规范化管理会计理论以及方法体系、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划分以及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从哲学角度来看,实践决定理论,因而管理会计规范化研究是把以往会计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汇总,将之以系统化的理论形式表现。
2.提升管理会计方法的实际操作性。对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应当改变以往过度重视学者而忽视会计工作者的参与,应当提高会计工作者在研究中的参与性。为提高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实际操作性,应当始终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创造机会是理论研究人员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验证,在理论研究人员与会计工作人员的共同工作中,以实际调研结果结合理论研究成果,明确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中经过实践验证、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加以推广。
3.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在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工作中,应当首先确定明确的管理会计目标,以此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始终处于管理者的控制之中。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以及方法与智能等内容。除此之外,在进行完善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理论服务与实践的原则,明确对“理论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的认识,切实发挥在实践活动中管理会计理论方法的指导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管理会计方法的实际操作性是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发展、完善的关键所在,应当明确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中经过实践验证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其于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水平,使管理会计及理论研究对于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篇8:单位的管理会计增加建议经济论文
单位的管理会计增加建议经济论文
一、事业单位要注重对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的研究,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断归纳和总结操作中的实际操作中的宝贵教训和经验,从而有效指导和加强实际的工作,并把这种习惯培养成一种规范来进行。管理会计成功的案例国内外都比比皆是,我们还应该以这些事业单位为老师,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办法,从而有效的促进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不断发展。
二、强化对管理会计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
管理会计要真正在事业单位的工作实践中发挥出作用,就必须对专业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加强管理会计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对此,我国的高职院校也要增设相关的专业课程,重视会计专业;另外,传统管理会计的教育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案例教学,规范会计内容,提高模型的实用性。同时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管理会计的相关资格考试制度,整体控制从业人员的素质。
三、要强化对事业单位领导、决策者的管理意识培养,提升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
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一把手”式的重领导的观念。事业单位里领导的思想能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机制发展,而且,就算事业单位有过硬的人才,领导管理不合格,也会使人才空有抱负。因此,领导的素质及观念对事业单位来说很重要,应该重视对事业单位领导的培训和加强,使管理会计的运用和推广,得到单位领导的接受和重视。
四、要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事业单位要重视和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的建设,不断培训、考核和管理会计人员,各单位需配合。首先,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没有获得上岗证的会计人员应该坚决不用,源头上来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进行控制和加强,单位人事、财政等部门可以进行一些会计方面专业技术职称及上岗证等方面的考试,使会计人员积极备战参加,从而使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其次,事业单位可以设置培训机构,经常性的'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加强他们的后续教育工作,但凡国家出台什么新政策,都使相关人员能及时知道,并及时培训,以既保障国家的财务政策得到落实,又使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得以提高;第三,重视和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训建设的教育工作,使会计人员具备有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敬职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良好品格。
五、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保护会计人员合法权益,保障会计监督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遵守法律必须首先了解法律,因此,要使会计人员能遵纪守法,使法制效果加强,就要先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会计人员明白和知道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明白知法守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法制,是我们现代文明的治理基础,经济工作同样要严格的法制来予以进行,只有遵守准则和法规,财务的工作才能尽可能的做到规范。国家应该继续完善和建设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会计法》,其操作性并不强,也不够完善,非常需要制定出配套的法规和制度,保证会计人员都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同时,还应该建立监督机制,如财政部可以设立举报中心、会计人员举报制度等,加强对违法违规的监督管理,并对举报或监督审计发现属实的违法违规现象和人员予以严肃打击和处理。
六、结语
如今,事业单位一些事业单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自身管理水平、提升自身效益是一些事业单位努力追求的事情。管理会计是一些事业单位的不二之选。然而要有效的发挥管理会计的巨大作用,就需要一些事业单位做好人才素质培养、制度的建设完善、对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总结等等相关的工作。只有做好的管理会计,就会使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成本效益达到新的水平。
篇9: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经济论文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经济论文
摘要:文章从促进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目的出发,从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应当进行我国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肩负起为我国企业培养合格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针对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章强调应当重视“四化”,即教学素材的中国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案例化和教学手段的电子化。
关键词: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同构成现代企业会计完整的系统,二者缺一不可。但从我国实践来看,由于财务会计属于法定会计,是企业必须依法开展的,并且改革开放以来,财务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要不断地规范(包括国内的统一和与国际惯例接轨),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交往的要求,因此,在政府的主导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受到企业高度重视,得到日益完善。相反,管理会计不是法定会计,它的应用与否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完全取决于企业内外部的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市场竞争程度、竞争的公平性、企业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健全程度、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实用性、管理会计人才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等;企业自身条件包括企业的规模、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及其管理会计素养和能力等。由于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内外部条件均不完善,致使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尽如人意,造成我国企业会计一手(财务会计)硬一手(管理会计)软。然而,着名的管理会计学家、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Chee Chow教授早在上海中国会计学博士生联谊会上曾说过,我国目前最需要的其实是管理会计而不是财务会计。实证会计鼻祖、罗彻斯特大学的Ray Ball教授也指出,建立旨在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的财务会计准则其实只是我国国内会计问题的一个小部分,我国国内会计问题的大部分应是解决国内企业的管理问题。着名管理会计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 S.Kaplan)、安东尼·A.阿特金森(Anthony A.Atkinson)xx年6月在其合着的《高级管理会计》中文版序言中也写道:“利用管理会计信息改善企业经营并制定战略决策,这对我国企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让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也“硬”起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作为一名管理会计课程的高校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加快《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肩负着为我国企业培养合格的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的重任。
那么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应如何改革?应重视“四化”,即教学素材的中国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案例化和教学手段的电子化。
一、教学素材的中国化
多年来,我国采用的管理会计教材多是在引进英美国家管理会计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
教材中的理论与方法的阐释、例题、案例、习题等均是以西方企业素材资料为背景的。很多地方并不符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因而学生学后并不能直接用于我国企业。例如,西方将直接人工成本作为变动成本,但在我国工业企业并非实行完全的计件工资制,因而直接人工成本有相当部分是固定的而不是变动的,但在讲变动成本法时我们仍然沿用西方教材的说法。再如,我国企业的期间成本包括产品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但很多教材仍沿用西方的做法把期间成本区分为产品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两项。当然,这些可能是细节问题。但也有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责任会计,在西方管理会计教材中是针对大型企业来讲的,重点围绕着三级责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介绍它们的评价问题。但实际上特别是在我国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不存在利润中心,更不存在投资中心。针对中小企业,主要是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核算与控制,但对此,现行的管理会计教材却语焉不详,不具有可操作性。另外,我国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创造了一些独有的管理会计方法,例如xx世纪xx年代兴起的班组成本核算和xx年代初邯钢创造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方法,但这些方法并没有在我国的管理会计教材中予以采用。
应当说,我国从xx世纪xx年代末、xx年代初引进西方管理会计以来,虽然在企业中的应用并不理想,但我们还是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也有很多的实际应用案例,这些经验和案例应当充实到我们的管理会计教材和教学中去,使我们的管理会计教学素材中国化,这非常有利于我国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西方管理会计形成于xx世纪xx年代,至xx年代末基本内容体系未有改变,这些内容主要包括成本习性分析、传统成本计算(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含销售、成本、利润、资金预测)、决策分析(含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等。然而,众所周知,在20世纪50年代管理会计形成以后,管理会计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表现在战略管理热的出现、服务业的兴起、全球化的竞争、信息技术的进步、制造环境的发展(包括适时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作业基础管理(ABM)的产生等。由于环境的变化,xx世纪xx年代形成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传统管理会计)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与企业管理的相关性。对此,美国着名管理会计学家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在他们xx年合着的《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中进行了说明。从本书和其他有关的资料,李天民教授(xx)整理归纳出传统管理会计的三大局限性:视野狭窄、观念陈旧和方法落后。笔者(20xx)也曾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进行过探讨并将其主要概括为两点,即“上不着天”(指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无关)和“下不着地”(指传统管理会计没有以作业为基础)。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西方管理会计从上世纪xx年代出现新的发展,这些发展包括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战略成本管理(str
ategic cost management)、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以及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 )、改善成本法(kaizen costing)、全生命周期成本法(whole life-cycle costing)等。另外,管理会计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也受到高度重视。但客观地讲,我国《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上仍仅涵盖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容,并主要以工业企业为应用对象。因此,我国管理会计教学内容急需现代化。
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就是在继承传统管理会计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管理新的需求和管理会计的新发展,重新设计整合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使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教学方法的案例化
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很强。同时,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目标也主要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因此,管理会计教学必须注重实践,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与20世纪初由哈佛大学创造,它主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根据对西方管理会计教学资料的观察,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案例可以有四种:教学引导性案例、方法应用性案例、效果证明性案例、问题分析性案例。四种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教学引导性案例是在每一章节前安排的一个意在提出本章节将主要研究的内容或解决的问题的案例。此种案例,能够以来自实际的生动情景资料,在学生学习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开始本章节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方法应用性案例是说明管理会计方法在某个企业中实际应用情况的案例,它可以揭示在具体企业中如何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应用管理会计方法。它与一般教材中的.例题不同,例题通常高度简化,而方法应用性案例则是具体企业管理会计方法应用的真实再现(当然进行了必要加工),虽然相对复杂,但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证明性案例是根据来自企业内外媒体的资料整理的客观介绍管理会计方法在某个企业应用取得实际效果的案例,此种案例一般作为阅读材料插入教材章节之中,可以增强教材的生动性和学生对管理会计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最后,问题分析性案例是一种主要供学生课下分析讨论的案例,这种案例一般在案例中要介绍相关公司的基本情况与有关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成本数据,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计算分析并回答案例提出的问题。这种案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并且它一般要求学生要提交书面分析报告或(和)参与小组或课堂案例讨论,故也能培养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的案例化就是将上述几种类型的案例有机地运用到管理会计教学之中,发挥案例教学在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四、教学手段的电子化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的一个特点是,管理会计有时要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计算难度大且要求及时性强。因此,要顺利完成管理会计提供管理信息的职能,提高及时性,降低信息成本,管理会计的电算化(即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会计信息的处理)更有必要。在会计教学中,对于财务会计电算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有单独的课程如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来进行。但管理会计电算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则基本没有列入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之中。这不利于学生应用计算机从事管理会计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实际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离开计算机技术是不可想象的。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手段的电子化这里不仅指利用计算机或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管理会计知识的传授,而且是指(更主要地)管理会计的电算化教学,即将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管理会计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EXCEL等电子表格进行本量利分析,计算不同因素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可以利用SPSS统计软件的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和成本预测等;可以利用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与分析系统软件进行投资方案的比较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及利润全面预算软件演示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等。
以上提出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四化”对于培养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要实现“四化”存在很多困难,需要各方面特别是管理会计的教学人员付出极大的努力。但是,为了培养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促进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进而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努力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刘爱东.对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优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8).
2、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高级管理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美)H.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S.卡普兰.管理会计的兴衰[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4、甘永生.21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模式[J].会计之友,20xx(11).
5、甘永生.编写管理会计教材的几点认识[J].财会月刊(综合版),(9).
篇10: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风险管理框架经济论文
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风险管理框架经济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步在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得到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在实现了工资管理、往来账目等日常会计工作自动化的同时,不仅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部分人为工作的不确定性,而且能够实现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增强了对财务工作的监控能力。
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展开会计电算化项目。然而,一个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仅要看到其所带来的效益,还应该在项目实施之初考虑项目可能产生的风险,并通过对项目风险的把控,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作为还未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事业单位,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展,在开展中需要遵从什么样的管理步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避免什么样的风险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则是财务管理人员所必须了解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项目风险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极的、项目管理人员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创新性和独特性等特性,任何一个项目都是有风险。
目前,通用的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即风险规划、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
(一)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主要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工作的整体计划和安排,是后续工作的基础。
(二)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即通过风险识别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费用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然后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估算,最后对风险度进行评价、排序。通过风险分析可以确定项目的关键风险、主要风险,以便项目管理者能够集中精力和资金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应对。
(三)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项目管理者采用多种措施和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目前,传统的风险应对的措施和方法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
(四)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能出现风险的监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重新规划、在此分析等。项目的风险管理不是一次性工作,通过风险监控将风险管理构成了闭环控制,更满足项目的实际实施环境。
以上四个部分中,风险的分析与应对是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核心。因此,本文就以风险分析与应对为基础对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进行探讨。
二、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
(一)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分析
1、风险识别
找到风险是风险分析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风险识别虽然多采用定性分析,但却尤为重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中的风险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种类:
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制度不健全的风险。制度建设是任何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如果内控制度薄弱,普通操作人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就能对财务数据进行篡改,则必然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不仅使会计电算化不能得到高效、有序的使用,而且还可能导致作假舞弊等更大的潜在风险,给单位和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
会计电算化实施中软、硬件配置不当的风险。由于自主开发的成本过高,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各自从市场上购买会计软件并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这样,可能产生由于过分追求低成本,或项目组成员考虑问题不周全而购买了质量和后续服务都较弱的软、硬件产品,而造成很多重要财务功能无法实现,电算化目标无法达到等风险的发生;相反,如果忽视单位自身需求,而盲目追求软硬件产品的新、贵、全,则会导致购买的产品很多功能没有必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风险估计与评价
目前,传统的风险估计的方法包括: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Decision Tree Analysis)、层次分析法AHP (the Analytiwal Hierarchy Process)、模糊风险综合评价(Fuss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故障树分析法FTA(Fault Tree Analysis)和蒙托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等,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对开展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
(二)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应对
根据项目风险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应对措施。
健全会计电算化的各项制度。包括资料管理制度,强调专人专管,确保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顺利开展;安全管理规范,确定不同使用人员的权限,避免财务数据的不正常浏览和篡改;
培训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人才。包括本单位相关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的普及型培训;包括对电算化项目使用人员的专业化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电算化的意识、态度和实际操作技能。
合理配置会计电算化的软硬件环境。全面分析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发展的趋势,广泛调研省市内相关单位会计电算化使用情况,结合未来几年计算机及软件发展的可能,采取内部邀请招标的方式配置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的软硬件环境。
三、总结
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对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的探析,能够为准备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成功实施并完成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篇11:谈管理会计的事前控制经济论文
谈管理会计的事前控制经济论文
大家都听说过神医扁鹊的故事。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高明呢?”扁鹊脱口而出:“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为最下。”文王再问:“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大家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家里人才知道;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名气只及于本乡;而我是治于病入膏肓之时。一般人看到我做大手术,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连连点头称是。
扁鹊认为自己属于传统管理中侧重以事后应急为主的“救火”式管理,但他也认识到,事前控制极为重要,应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我们知道,管理会计侧重于事前规划,对公司的未来重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预算。有人指出,如果投资1元钱进行事前预防,就相当于事后处理危机的5元钱;事前预防“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最好的管理就是事前管理。扁鹊和“治未病”的思路与管理会计的目标、职能所体现的思想不谋而合,即通过关口的前移,以事先控制为主,未病先防,动态化地预测和决策,从而实现由被动的救火型管理向主动的预防型管理转变,即事后救火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规划。
《黄帝内经》也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唐代孙思邈则将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还提出了一些可以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理念:(1)第一阶段:预防不得病,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其发生;(2)“见微知着”,对细微前兆早诊早治,消灭在萌芽状态;(3)“已病防变”,及时切断传变途径。
如果将“治未病”的思想融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之中,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医治未病”,管理会计的事前规划,是做事之前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属于源头把关的“防火”式治理。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在事先做出正确、及时的预测与决策,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动态的反应与预防,把可能发生的问题全部消除在萌芽之中。同时,还要提高对问题的“免疫能力”,在问题处于荫芽时就把它消灭掉,防重于治是“治本之道”。管理会计人员要像扁鹊的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发现苗头性问题,要像扁鹊的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密切关注公司事态细微变化,努力将问题控制在初期阶段。如发现问题端倪,要进行及时调整。
“凡事预则立”,没有预先的规划,就容易发生意外。对于管理会计的预算,有些人认为计划不如变化,预算没用。但实际上,预算是一种较好的事前规划。虽然公司面临的是一个动态和不确定的环境,但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计划预算管理使市场风险得以控制。一旦制定了预算,也就为公司控制提供了标准,哪些钱是可以花的',哪些钱是不可以花的。同时,预算有利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一致,可以量化各职能部门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以便于根据预算安排各自的活动。所以,有人认为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公司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规划、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有人问:为什么中国民营公司走不出“寿命短、长不大”的阴影?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公司面对的致命风险,一是外伤,如恶意“消费者”、媒体围剿、被骗、造假等;另一种是内“病”,如内部沟通不畅、团队出走等。管理会计人员需积极应对,有效解决问题。要无病先防,使公司拥有足够的抵御风险的免疫力。同时,要“已病”早治,对露出苗头的风险要第一时间解决;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风险防控机制和预处理机制,给公司安装危机雷达,强化风险判断和预警,及时分析内外部环境、竞争优势的变化以及对战略和规划目标的影响,进而决策调整公司发展战略、战术等,增强公司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并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使公司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12:浅谈怎么改进学校会计管理核算问题经济论文
浅谈怎么改进学校会计管理核算问题经济论文
一、学校会计核算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为了更好地规范学校财务管理行为,学校会计制度必须进一步改进创新,才能适应其多元化的资金管理运作方式,所以,需要优化现行学校会计核算机制,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加快学校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朝着一个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目前学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具有局限性
目前学校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对于学校财务管理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收付实现制不利于学校教育收入、支出的核算。对于学校收入核算来说,若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财务会计记录反映地仅仅是已收学费,而对于应收学费的总额及欠费等具体数目不能体现在账面上,同时也无法反映在财务报表信息中。在学校的总体实际收入当中,具体包括学生所交学费、住宿费等各项收入的综合为依据,而学费的收入核算是以财政拨付款和核准留用款为准,若未及时返还当前的应收财政款就不能准确反映学校当年的`实际收入,这样使得会计核算缺乏有效性;此外,对于学校支出核算方面,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拨款标和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所以必须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核算,而由于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没有进行收入、支出两者的配比,所以不能反映其真实情况,还可能会导致片面、虚假的信息产生。
二是收付实现制不利于学校债务的真实反映。在收付实现制度下,有些无法从账务上反映出来的隐形账务,包括应付货款、实验室设备仪器的购置、保护等,这些费用的具体数目不能显示在学校财务管理的账簿中,若不做好资金协调支配工作,可能导致财务风险,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会计报表体系问题
就学校财务管理情况而言,其需要进行财务管理的对象多样化,编制财务报告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收支对比表、专项资金变动表等,但是缺少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实际上,学校也需要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监管,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校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与支出情况,同时也能具体说明资金变化的原因,以及用途等。此外,学校财务制度中缺乏对会计信息的规范管理,对于一些重要信息没有披露出来,这样也会给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应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样可以反映学校内部资金收支的实际情况以及资金的流向。
(三)基本建设会计核算问题
现行的学校基本建设业务是独立于学校财务会计核算之外的,其开设单独的账户,执行专门的基本建设会计制度,所以,学校的日常会计核算体系中未将基本建设业务纳入其中,这样形成了两个会计主体,两个独立的核算体系,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总资产、总负债以及收支水平,无法全面了解学校财务信息,从而不利于对学校基建投资的监督管理。
三、改进学校会计核算制度的措施
(1)采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方式;
(2)将基建业务及资产纳入日常会计核算;
(3)完善学校财务报表体系;
(4)增设教育成本核算科目;
(5)强化固定资产的核算。
综上所述,随着学校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只有不断更新完善会计制度,并且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最大作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从而科学、合/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理地反映学校经济活动的整体情况,进而把握学校发展的整体战略目。
篇13:浅谈信息化会计管理的发展
摘要: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会计的管理方面带来了改革。从而也引起了会计电算化的改革。使得会计管理逐步走向了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了推进信息化会计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 会计管理 改革 发展
一、前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存在着根本的变化。每个企业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企业竞争水平的强弱。企业只有掌握好信息技术,利用好信息技术,按照现代的方法管理企业的信息。实现企业的信息,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二、信息化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信息化会计的管理认识不到位
许多企业的领导者都对信息化会计的管理认识不到位,不了解企业的管理和信息化会计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实行企业会计信息化对改善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在许多中小企业中,缺乏专门的高素质的人才,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在应用中,缺乏周到的指导。在企业运转和应用的过程中,缺乏总体的发展规划,同意的规划和科学的发展。造成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会计信息化的管理环节薄弱
许多企业在企业核算的会计方面,基础较差,核算中常常会用到的账、证、表的格式和内容混乱。核算的方式与程序不够统一和规范。由于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在核算账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2.1企业基础的会计信息化的分类和编码缺乏总体的规划
企业基础的信息化管理与编码的好与坏都会直接的影响到信息系统的共享、交换的效率和质量。企业基础的信息编码主要就包括:组织机构的编码、人事的编码、会计信息的编码。在会计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也只是考虑到财会部门的需要,也没有从整个的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系统中考虑。导致了信息系统的编码种类过多并且是不兼容的,同样的编码在不同的系统中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
2.2会计人员不重视摘要的填写
企业的财务人员在进行填写凭证的时,误认为凭证的摘要不重要,导致摘要的内容写的很笼统,千篇 一律,信息不够全面。
3.缺乏会计信息化的人才,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低
会计信息化的工作,对每个企业的会计人员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精通各类财政软件的操作和相关设备的维护知识。许多企业中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低,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也很低。财会的工作人员大部分只是懂得业务的技术,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了解很肤浅。尽管每个入职人员在进入企业中时都是经过培训的,但是培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培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工作需要,许多工作人员对财务软件的功能使用并不是很了解,造成的结果就是使用不当或是错误。在工作中遇到计算机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导致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
4.会计信息化管理中,缺乏强有力的安全防范措施
在信息化环境中,所有的会计信息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系统中,会计信息化系统若是遭到非法的访问和病毒的侵扰,那么电子数据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侵扰有可能是系统的内部,也有可能是系统的外部。许多企业并没有针对网络的环境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防护措施。操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差,没有责任感,保管不严,系统管理员对操作人员的权限设置不当,操作人员有时回不正常的退出财务软件,没有采取任何的防范措施,导致没有经过允许的人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还有一些工作人员使用带有重要数据的计算机上网聊天,给一些网络黑客可乘之机。对一些重要的数据和资料没有进行及时的备份,一旦系统或是数据遇到侵扰无法恢复,就会带来一定的损失。
三、信息化会计管理的改进措施
1.要提高企业领导的认识水平,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一个企业中,首先要有一个支持和理解的企业信息化的领导,领导的重视与肯定是会计信息化的成功的保证。企业的领导必须要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要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保障。会计信息化的管理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方针政策。会计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企业的思想融合到系统中去,使得企业能够完整的掌握企业本身的发展状况。
2.加大信息化培训力度,提高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的管理需要一支稳定的有较高文化素养,即懂得会计方面的知识,也懂得计算机方面知识的队伍。每个企业都要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有计划、有层次的都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使员工深入了解信息化管理的好处,给自己和企业带来的利益。有计划的组织会计信息化的业务主干到会计信息化管理优秀的企业去参观学习,取长补短。
3.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防范,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对会计信息化的管理采取各种安全的防范措施,建立一个全面的安全体系。设置密码使用的权限,只有拥有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的用户才被允许访问,只有被允许有操作权限的人才能有更改或是下载的权利。针对密码,要不定期的修改自己的密码,对系统中重要的程序、数据或是文件要进行加密的处理。
四、结语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会计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企业对信息化会计的管理认识不到位,会计信息化的管理环节薄弱。遇到问题也要有一定的解决办法,要提高企业领导的认识水平,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大信息化培训力度,提高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要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防范,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凡林,蔡立新.信息化会计管理研究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0
[2]胡仁昱.会计信息化实验[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8
[3]王新玲,柯明,张霞.会计信息化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0
篇14:浅谈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其发展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与管理学直接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和技术,对财务会计和统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确认、计量、整理、对比和分析,为组织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对其整个组织及各个责任单位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考核,为管理当局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做出最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会计主体包括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会计人员,现代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要求他们不仅要懂经营管理,还要通晓管理,而管理离不开管理会计为之提供经营决策的信息。因此,企业领导者自身的思想高度以及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另外,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技术方法来收集、整理、加工各种信息,客观上要求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管理意识,掌握管理会计学、经济学、预测学和统计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了解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社会学科知识,才能把管理会计的理论变为实践,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尚处于构建之中,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践中均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理论上尚未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方法庞杂,缺乏独特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创新没有跟上经济环境的发展步伐。
第二,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传统管理会计的某些方法所赖以立足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得陈旧。
第四,目光短浅,只重视眼前利益。传统管理会计在制订经营目标,进行决策分析或成本控制时,往往只关注企业内部环境及现有产品的降本节流等问题,其所关心的是眼前利益,追求的是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忽视对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忽视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以及非货币计量因素的影响,忽视追求长期的综合程度更高的股东价值最大化。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第一,在观念上求创新。为适应当代瞬息万变的客观经济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首先要更新观念,密切注视市场动向,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其次要以具有整体优势作为基础和条件,把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树立整体观念,整体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管理活动。最后要建立以价值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第二,加强管理会计教育。理论界要针对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与管理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经济院校不仅要把管理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设置在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还要在其他相关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力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理论。只有让企业领导对于管理会计具备一定的基本认识,使其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未来生存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们才会在今后的工作关注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真正地将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于企业的自身实践。
第三,总结管理会计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管理会计体系。中国式管理会计体系要走典型案例研究的道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利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第五,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成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杜邦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用较广,其中投资报酬率指标已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筹资、收益分配的有力工具,因而高投资报酬率也往往成为绩效优良的代名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部门体系的日益庞杂,报酬率指标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投资报酬率有时甚至带来错误的信号,可能掩盖某些部门的实际业绩,并使人们注重相对率的计算,忽视对业绩进行绝对金额的评价。
可以预见,管理会计的发展既前程远大,风光无限,又任重道远。开拓创新将更加艰巨。但是,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管理会计一定能发展成为一门系统、完善且具有指导性、实用性的科学,一定能在世界经济、国家经济、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晖。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J].会计之友,2006(5)
2.郑石桥,李宇立。关于管理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2006(5)
★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 论文导言范文
【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经济论文(通用14篇)】相关文章:
公司的力量第二集观后感2022-10-13
公司的力量第一集观后感2022-12-29
单位的管理会计增加建议经济论文2023-08-30
初二议论文:戏曲的艺术魅力2022-10-01
文化人类学用于史前研究存在的问题2022-07-22
历史教师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2024-02-27
演化的读后感500字2023-04-06
文科论文提纲摘要实例2024-04-21
2022历史教师年度工作计划2024-01-2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