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时间:2023-04-17 08:06:04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集锦16篇)由网友“再熬夜就吃屎”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篇1: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工业控制系统与传统IT系统相比,在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保密性等方面要求更高,同时,对系统安全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围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服务的服务能力、服务平台和支撑环境建设,设计并提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体系架构,进一步完善安全测评与加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以及信息安全咨询等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引言

随着两化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及工业控制系统的逐渐开放,无线传感网络、移动信息互联、物联网技术、精准定位授时等信息技术,在能源、制造、化工、水利、交通等重要领域的控制系统中得到了深入的应用,工业控制系统与IT系统逐步实现了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但在企业综合效益提升的同时,工业控制系统也开始面临IT系统面临的木马攻击、病毒入侵和信息窃取等安全威胁,如果被敌对势力获取工业控制超级用户管理权限,对核心设施进行恶意攻击的话,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也将会对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

目前,我国明确提出要做好重要工业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这也对信息安全保障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抵御外来攻击的能力,降低工业控制系统造成破坏的概率和可能性,以技术和管理手段改善工业控制信息安全现状,保障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已经刻不容缓[2]。本文将围绕工业控制系统风险评估、等级保护测评、代码验证等核心环节,设计并提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体系架构,进一步完善安全测评与加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以及信息安全咨询等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1 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相关标准规范还在酝酿中,仅部分行业部门出台了试行的安全评估、测评等相关服务规范,整体安全服务工作还缺少依据[3]。综合工业控制系统的共性特点、安全需求,其需要的核心服务主要包括系统安全测评、代码检测与环境验证、系统建设与加固、人才培养、渗透测试和网络监测预警等服务,以及能提供技术支撑的功能平台[4]。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服务需求进行梳理,提出如下服务体系架构,该架构围绕专业化服务项目、服务平台和支撑环境建设展开,将为工控信息安全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组态化的解决方案。其中,服务项目是指服务机构或部门要具备的必须的技术能力和评估水平,服务平台是为相关服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功能性平台,支撑环境是为服务的有效性提供验证和基础运行的必要条件。

2 服务能力建设

2.1 内网监测与预警服务能力建设

根据工业控制系统内部构成情况,实现能够对内网非法入侵、恶意攻击、内常规网络木马、后门事件、常规蠕虫事件、僵尸网络事件、异常流量(端口流量、协议流量、IP流量等)事件进行监测预警的服务能力。

2.2 安全咨询与培训能力建设

信息安全咨询与培训能力建设包括对安全体系建设咨询、研究项目合作咨询、测评技术培训、系统安全体系培训等。通过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定期发布重要工业控制系统最新漏洞、脆弱性、病毒等信息,为提高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提供技术参考。同时,针对工业企业的现场管理流程和规范,对相关人员提供培训服务,主要从培训课程与实验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提升工业现场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构建信息安全知识体系。

2.3 系统建设与加固服务能力建设

以工业控制系统实际运行情况为基础,参照国际和国内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充分利用成熟的信息安全理论成果,为工业控制系统设计出兼顾整体性、可操作性,并且融策略、组织、运作和技术为一体的安全解决方案。安全技术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根据工控信息系统等级对应的信息安全要求,建立一套可以满足和实现这些安全要求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包括适用的安全组织建设、安全策略建设和安全运行建设。安全管理措施与具体的安全要求相对应,在进行安全管理建设时,针对各系统现状和安全要求的差距选择安全管理措施中对应的安全管理手段。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与加固的总体目标是:采用等级化和体系化的设计方法,为工业企业订制一整套的工控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根据安全体系的要求进行安全规划,将安全体系中的各类安全措施进行打包,形成多个系列的解决方案,并落实安全实施项目规划和工作规划。

2.4 系统渗透测试服务能力建设

根据工业控制领域安全性需要,组织工业控制系统渗透性测试能力建设,以保障工业控制系统配置、系统漏洞、网络流量、网络信息定位等方面的安全。所涉及到的技术不仅仅包括传统网络安全渗透测试技术还有工业控制系统渗透测试技术,这些技术通过对传统技术框架的改进方式,实现对工业控制系统硬件、软件和协议的支持。

2.5 代码检测与环境验证服务能力建设

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检验系统是否在连续性、实时性等方面满足工业要求,并提供稳定性验证服务以及实时性验证服务。

(1)稳定性验证服务。通过并发访问、单人多线登录、压力测试等方法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验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符合工业生产要求。

(2)实时性验证服务。通过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检测,对工业控制系统内传输数据的时间数量级进行记录和评估,根据本行业的工业生产标准,验证系统实时性是否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2.6 人才培养能力建设

从工控安全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等实验方面以及工控系统安全服务两方面培养高层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力争将实验室建成一流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利用实验室的优厚技术条件,进行实际演练,掌握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成为精通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尖端人才。同时与各工控安全权威机构联合,通过共同开发与研究项目的形式,利用工业控制系统模拟环境,提供项目的实验与开发环境,保证技术领先性,培养可以从事信息安全研究的专业队伍,为实现工业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障输送高质量人才。

2.7 系统安全测评服务能力建设

测评服务能力是指为工业控制信息系统提供安全测评服务,集风险评估、等级保护测评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安全测评服务能力的建设,完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能力与手段,充实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相关资源库,在工控系统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为系统应用和控制过程提供最优的安全尺度、安全层面、安全平台。

3 服务平台建设

服务平台是服务开展的重要技术环境,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工业控制领域信息安全服务体制,提升工业控制领域信息安全服务效能,信息安全测评验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工业控制安全领域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平台架构如图2所示。

代码检测与环境验证子平台:通过为工业控制系统提供代码检测和环境验证等服务,将对工业控制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进行代码安全性验证,找出软件代码的潜在威胁所在,加以防护,提高软件应用的安全性。将代码检测和环境验证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实现工业控制系统PLC系统安全检测和嵌入式系统测试服务。

内网监控与预警子平台:对工业控制系统内部网络中的安全事件包括:恶意攻击、非法入侵、内网病毒、端口流量异常等进行监控,当安全事件发生时发出预警信息。

工控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平台:对测评、评估等服务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包括服务队伍建立、需求分析、资产识别、威胁分析和脆弱性识别等过程的管理,并可以通过内建的知识库为服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查询。

工控系统安全测评服务子平台:结合网络安全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漏洞挖掘、安全评估、扫描分析和管理体系评估等多种手段,建设对于工业控制系统提供专项安全测评、检测服务、风险评估等服务。

4 支撑环境建设

4.1 工控模拟实验模拟环境建设

工业控制系统模拟环境是根据工业控制系统现场实际情况搭建的仿真模拟测试环境,是开展安全技术理论研究、漏洞验证、渗透测试、代码测试环境验证以等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工具集研发的技术环境依托。模拟环境将以SCADA、DCS等为核心,结合无线、微波等网络技术,针对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现状,将搭建电力、水利、燃气等重要工业控制领域的模拟环境,为开展攻防实验、技术研究等奠定基础。

4.2 软硬件支撑环境

软硬件支撑环境是整个服务体系的基础支撑环境,能够为模拟环境建设、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环境。软硬件基础环境主要包括基础网络环境、数据存储和服务系统和实现平台自身安全的防病毒、防入侵等安全措施。

5 结语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需求和目标特性,决定了安全服务提供方式要区别于传统的IT系统,非体系化的服务不仅收效甚微,还很有可能会对工业现场带来安全威胁。本文构建的服务体系围绕服务能力、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撑建设,面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进一步实现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服务的过程和类别进行体系化,为工业信息全测评、产品测试、工具研发和攻防实验等工作提供思路和依据,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参考思路。

篇2: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阅读推广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流服务之一。从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背景出发,着力分析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致力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可以有效建设校园文化品牌的相关举措,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途径。

关键词:精神文化建设;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标识,是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准。提升学校内在形象和潜在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即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的传统历史文化,以及被全校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文化观、精神信仰等。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通过阅读可以自我反省,自我丰富,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民意识的整体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据有关数据显示,以来,我国人均读书量在逐年的上升。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引进大量的数字文献也是我国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的一个表现,相关数据显示,数字文献的点击量日益增多,而纸质版文献越来越少,阅读纸质版书籍的人也越来越少。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国民阅读量近年来呈现出稳定上升态势,出现这样态势的原因是由于国民本身意识到了阅读对于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识到要提升个人的素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在提升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需求。实际上,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国民的阅读量都有很高的关注度。近年来,随着阅读人数的增加,阅读也关系到了一个民族的兴盛和进步,人们在得到物质生活的满足时,也要丰富和发展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丰富自身的阅读内容。当前,阅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潮流,人们不仅注重物质文化,更加注重自己的精神文化,因此,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同时也要推广图书馆阅读活动。

二、推广图书馆阅读活动与建设高校精神文化的联系

阅读推广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图书馆阅读推广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而阅读推广则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1.图书馆阅读推广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阅读推广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只有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下才可以形成良好的阅读文化,只有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让学生自觉维护优秀的阅读环境,并保证了校园阅读文化的良好传承。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图书馆阅读是作为培养人才的最简单普遍的方式,也是大学生自觉主动获取知识最简单的方式,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学生获取知识、传承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即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而图书馆是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形式,促进各国政府之间讨论有关教育、科学和文化问题是联合国教材文组织最重视的问题,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重视和推广阅读,自成立以来,一直都在倡导和组织一些有关阅读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阅读得到交流,起到提高阅读量的作用,推动精神文化的建设,加强知识、阅读方面的交流与沟通。

2.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有助于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的塑造

弘扬校园阅读文化的系统工程之一就是图书馆阅读活动的推广。作为阅读推广的主要部门,图书馆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从而保证阅读推广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高校精神文化的建设。高校的图书馆都存有大量资源,有着良好的阅读环境。除此之外,相比高校中的其他部门,图书馆具备专业化的指导性服务体系,可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提供相应的文献,这种具备指导性的服务体系使读者阅读更为便捷[1]。

3.图书馆阅读推广对构建系统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影响

在校园文化活动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当前的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多样化参与方式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但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大多千篇 一律,推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除了开展活动以外,还应多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讲座进行宣传,也可以举行相关的演讲比赛、捐书活动、图片浏览等活动。在举行图书阅读推广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活动形式的变化,要推广有新颖的活动,不要重叠活动,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人力,并且起不到校园精神文化推广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凝神聚力,找出可行的点,找到推广阅读的机遇,创建全新的校园精神文化。

三、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可行途径

1.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发展

高校图书馆具备完善的体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高校应通过建造阅读组织推广管理体系及资源的整合,集中塑造校园精神文化,都需要该体系的完善才得以实现。构建完善阅读组织推广管理体系,首先要采用全新的手段进行管理、促进和推动图书馆阅读活动,全方面的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图书馆阅读拥有很大的优势,是推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先导部门,在图书馆中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扩大开展活动的场地,充分利用好校园中的可利用资源,例如,教学楼、食堂、宿舍等进行宣传。在活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宣传工作。

2.营造精神文化发展基地

前期活动的宣传,整体设计出文艺、高雅、充满书香的气息,整体要营造出一种让人舒适的阅读环境。图书馆还要增加资源,增加可供学生阅读选择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书面材料。同时,建立相应的学生组织,让学生有组织有秩序的参加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来,参加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为推广图书阅读活动,宣传校园经典文化,传统文化,大学生在参加活动时要多多交流,互相学习,在活动中不断的激发阅读的潜能。通过成立大学生阅读协会,扩大成员的范围,也可以适当的安排指导教师,从而让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更好的在阅读中获得知识,也可以更好地推广校园阅读活动。

3.建设特色化的阅读推广服务场所

为了方便学生的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打破图书馆实体空间的局限,高校可以在除图书馆阅读室以外的场地设置方便学生阅读的场所[2]。例如,在学生公寓建立阅读室,这样可以更好的方便学生的阅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丰富图书馆藏书的内容,可以选择一些样本书,进行阅读、试读,积极推广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选择学生喜欢阅读的图书。只有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爱好得到满足,学生的阅读水平才会有所提升,图书阅读推广活动才有意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可以顺利的进行。

4.加强读者交流,建立阅读交流栏

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除了为学生提供方便的阅读场所,丰富的阅读内容以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也可以在阅览室提供一些便利贴、纸笔、桌椅等,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留言,可以坐在一起进行讨论,建立讨论区。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还可以推荐有意义、内容精彩的图书,丰富学生的阅读[3]。

5.发挥多元阅读优势

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已经由原来的书本转变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上,更符合当今的社会节奏和生活方式。智能手机的普及,使通讯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交流媒介也在不断的拓宽,可以利用这一媒介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建设相应的网站,开发相应的APP,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等,更好地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品牌校园精神文化。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一个成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知识文化的获取,都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之中要积极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向其渗透和介入积极向上的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必不可少的文化建设,推动图书阅读推广活动也是提升校园文化的一种方法,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推广图书阅读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我们在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同时,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推广,做到建设品牌校园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洁玲.高校文化建设中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3).

[2]范并思.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4).

[3]刘晓晔,刘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图书馆参与早期阅读推广的路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

篇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行业一体化“数字烟草”构建要求提高,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全面加速,信息化已融入到企业基础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创新等诸多业务环节,信息化与工业化已逐步走向深度融合之路。伴随着两化融合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逐渐成为影响业务运行、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然而保证企业信息安全不能单纯利用技术手段,必须“技术”与“管理”并重才能保障企业信息安全。笔者针对企业信息安全现状,依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阐述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解和看法。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安全;安全管理

1、企业信息安全现状

近几年,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伴随着OA办公自动化、ERP、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和MES生产制造执行等系统相继投入使用,与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关键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也逐步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也都得到逐步提高。行业也相继出台了烟草行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南和各类信息安全制度,并通过这几年信息安全检查工作,促进企业的信息安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由于企业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企业不断加大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如建立标准化的机房、购买与部署各类信息安全软件和设备等。但是木马、病毒、垃圾邮件、间谍软件、恶意软件、僵尸网络等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攻击手段也越发隐蔽和多样化。企业不仅要应对外部的攻击,也要应对来自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威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企业的信息安全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需要借助管理手段来保障。企业如果不能正确树立信息风险导向意识,一味注重“技术”的作用,忽略“管理”的重要性,就很难发挥信息安全技术的作用,无法把企业的各项信息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企业的信息安全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切实发挥管理作用,企业的信息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2、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架构

在谈到信息安全时,大多数刚接触的人都比较疑惑,都说保障信息安全十分重要,那到底什么是信息安全呢?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信息安全的概念以及企业的信息安全体系架构。

2.1信息。对企业来说,信息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一定商业价值,以电子、影像、话语等多种形式存在,必须进行保护。

2.2信息安全。主要是指防止信息泄露、被篡改、被损坏或被非法辨识与控制,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或者资产损失。

2.3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架构。在保障企业信息安全过程中,信息安全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上文对企业信息安全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主要分为技术、管理两个重要体系,进一步细分则涉及安全运维方面。

2.3.1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作用。主要是指通过部署信息安全产品,合理制定安全策略,实现防止信息泄露、被篡改、被损坏等安全目标。信息安全产品主要是指实现信息安全的工具平台,如防火墙类产品、防攻击类产品、杀毒软件类产品和密码类产品等,而信息安全技术则是指实现信息安全产品的技术基础。

2.3.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作用。完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制度,细化职责分工,制定执行标准,确保日常管理、检查等制度有效执行,最大程度发挥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作用,确保信息安全相关保护措施有效执行。通过上文简单介绍,对信息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系统有了大概了解。可以看出单纯借助技术或管理无法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因此,建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概念

3.1信息安全管理。运用技术、管理手段,做好信息安全工作整体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确保实现信息安全目标。

3.2管理体系。体系是指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而管理体系则是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3.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在一定组织范围内建立、完成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采取或运用方法的体系。作为管理活动最终结果,包含方针、原则、目标、方法、过程、核查表等众多要素。

3.4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作为企业总管理体系的一个子体系,目的是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

3.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要素。

3.5.1信息安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组织与落实。

3.5.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方针、过程、程序和其他必需的文件等。

3.5.3资源。提供体系运转所需的资金、设备与人员等。

篇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论文

在建立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之前,如果没有设置相应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那么建立体系所需要的资源(资金、人员等)就无法得到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制度和策略也就无法贯彻落实,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就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企业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前必须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组织机构,机构设置可以根据职责分为三个层次。

4.1信息安全决策机构。信息安全决策机构处于安全组织机构的第一个层次,是本单位信息安全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应以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对信息安全规划、信息安全策略和信息安全建设方案等进行审批,并为企业信息安全工作提供各类必要资源。

4.2管理机构。处于安全组织机构的第二个层次,在决策机构的领导下,主要负责企业日常信息安全的管理、监督以及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工作,此类工作大部分都由企业的信息化部门承担。

4.3执行机构。处于信息安全组织机构的第三个层次,在管理机构的领导下,负责保证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日常维护,通过具体技术手段落实安全策略,消除安全风险,以及发生安全事件后的具体响应和处理,执行机构人员可以由信息中心技术人员与各部门专职或兼职信息安全员组成。

篇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论文

ISO/IEC27001:200x标准的“建立ISMS”章节中,已明确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10项强制性要求和步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照这些内容和步骤,建立自己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形成相应的体系文件。

5.1建立的步骤。

(1)结合企业实际,明确体系边界与范围,并编制体系范围文件。

(2)明确体系策略,构建目标框架、风险评价的准则等,形成方针文件。

(3)确定风险评估方法。

(4)识别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信息安全资产、责任、威胁以及造成的后果等。

(5)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评价,编制评估报告,确定信息安全资产保护清单。

(6)明确安全保护措施,编制风险处理计划。

(7)制定工作目标、措施。

(8)管理者审核、批准所有残余风险。

(9)经管理层授权实施和运行安全体系。

(10)准备适用性声明。

5.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文件。

文件作为体系的主要元素,必须与ISO/IEC27001:标准保持一致,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实际,确保员工遵照要求严格执行。而且也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安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员工应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

5.2.1体系文件类型主要涉及方针、程序与记录三类。方针类主要是指管理体系方针与信息安全方针,涵盖硬件、网络、软件、访问控制等;程序类主要是指“过程文件”,涉及输入、处理与输出三个环节,结果常以“记录”形式出现;记录类主要是记录程序文件结果,常以是表格形式出现。至于适用性声明文件,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参照ISO/IEC27001:200x标准的附录A,有选择性地作出声明,并形成声明文件。

5.2.2体系必须具备的文件。主要包括方针、风险评估、处理、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纠正与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性测量、管理评审与适用性声明等。

5.2.3任意性文件。企业可以针对自身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情况,制定自己独有的信息方针、程序类文件。

5.2.4文件的符合性。文件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ISO/IEC27001:2005标准以及企业实际要求,保证与企业其他体系文件协调一致,避免冲突,同时在文字描述准确且无二义。

6体系实施与运行

主要包括策略控制措施、过程和程序,涉及制定和实施风险处理计划、选择控制措施与验证有效性、安全教育培训、运行管理、资源管理以及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等。

7体系的监视与评审

主要指对照策略、目标与实际运行情况,监控与评审运行状态,主要涉及有效性评审、控制措施测试验证、风险评估、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环节,并根据评审结果编制与完善安全计划。

8体系的保持和改进

主要是依据监视与评审结果,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主要包括改进措施、制定完善措施、整改总结等,同时需相关方进行沟通,确保达到预计改进标准。

9结语

从上文不难看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四个主要环节就是建立、实施和运行、监视和评审以及保持和改进几个部分。但是,这不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全部。实际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把建立(P规划)、实施和运行(D实施)、监视和评审(C检查)以及保持和改进(A处置)四个重要环节形成PDCA的动态闭环的管理流程,这种管理方法就是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只有按照P-D-C-A的顺序持续循环,体系才能高效运转与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同时信息安全管理也必须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尝试与使用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现实严重脱节,慢慢失去作用。

篇6:电气自动化人才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电气自动化人才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成员------高职教育,在21世纪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学生人才的任务。特别是当前高职院校中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在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大众创新、全民创业”等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它挑起了高职院校中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技术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人才的重任。特别是在最近十几年里,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已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了继续巩固高职教育的地位,我们在未来面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时,要第一时间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对于当前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中,存在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细致、不完善等问题,我们要采取积极的办法解决。同时,加强对整个高职教育就业服务体系问题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就业;高职教育;体系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职院校入学人数的逐年增加,其各自院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设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建立满足高质量人才就业服务的综合体系,成为了目前职业教育领域内研究的主要问题。目前,各大职业院校中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各领域内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也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国内的部分高职院校,其发展是由中职院校升级而成。很多传统的专业,如电气自动化专业,在教学方法、学生就业工作上,仍然沿用了传统的中专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脱胎换骨。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已经积极学习、效仿了当前国际领域内先进的教学改革模式,全面提升了自身办学的综合质量。但是,具有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人才就业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所建立的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其具体工作主要由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来承担,对于主管该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还是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对于各高校内各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指导工作还是很少。多数情况下,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就业服务体系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力量,主要还是中介机构和各大用人单位,但他们的力量还是很有限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完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就业服务体系,政府部门要健全相关的法制制度,落实自己制定的就业政策。

二、电气自动化人才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首先,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经验、较强专业能力的高水平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的整体水平,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及其它专业的毕业生,都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建立的这支教师就业指导队伍,可以采取海纳百川的形式,既可以是专兼职教师的组合,又可以是校内外教师的组合,教师队伍可以是多学科、跨系统的结合。为了能够组建出这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充分调动起本校内优秀教师的积极性,鼓励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老师,参与到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堂之中。通过相互的学习与交流,完善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同时建立起合理地院系就业工作机制。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与本专业的发展、本行业内的背景密切相关。院系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老师、行政人员,都可以参与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建设中来。因为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本专业的老师会更加了解他们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情况,同时也更加了解他们职业晋升的途径。如果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参与到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

第二,要充实就业指导队伍的人才力量,多吸收和引入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在组织他们通过学习提升自我就业指导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帮助更多面临毕业的学生,提高自我就业的基本能力。此外,高职院校可以把就业指导课程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相融合。其次,密切校企之间的合作发展与联系,建立优质的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实习基地。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是能服务于工厂或企业内的生产、建设、管理等岗位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这不仅要求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他们也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就这一点而言,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想符合社会人才的标准,需要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周密的设置,同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建立起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实习场所、实训基地,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当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期间,他们就有机会学习到本专业前沿的技术知识,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选拔和培养具有潜质的优秀员工。

小结

总之,随着各大高职院校内课程设置的逐步完善,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也会变得越来越密切。高职院校内电气自动化人才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胡慎.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探索[J].才智,,(09).

[2]张乔.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7,(12).

[3]林俊.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服务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以武汉商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02).

[4]吴薇燕.微视角下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8,(03).

篇7:烟草行业信息安全建设思路论文

近期,为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形势需要,提出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是未来一段时间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方向。

2.1坚持自主安全可控,健全行业信息安全体系

信息安全自主可控作为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大安全可靠的先进技术应用力度,提升对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能力,保障行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健全以防为主、软硬结合的行业网络安全体系。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加大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的应用比例,确保行业信息化高效安全平稳运行。

2.2坚持等级保护,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以安全策略为核心,坚持技术和管理相结合,构建与行业信息化发展协调一致的行业网络安全体系。

2.3强化安全运维机制,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尚未全面融入信息化的“建管用”的各个环节,需要进一步建设、健全行业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安全运维机制,提升安全综合防范能力。

2.4完善应急处置体系,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加强日常信息安全监控,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充分评估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并制订覆盖各类信息系统、各种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提升信息系统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能力,保障业务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2.5烟草行业信息安全建设思路

随着国家、行业主管单位对信息安全认识和要求的不断深入,烟草行业信息系统综合安全防范能力需要通过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细化和完善信息安全法规制度、标准规范、流程细则的管理体系;和以“常态化”为目标,包括阶段性运维、日常运维、应急工作三个角度的安全运维体系设计,从而提高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综合防范能力。

2.6建立系统安全基线,提升系统基础防护能力

国家局针对信息安全工作下发了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范》《行业单位等级保护建设规范》等一系列的规范标准,同时以“三全工作”“安全检查”为抓手推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指南,各行业单位对标准规范和安全建设尚不能有效落地,不能执行到具体的业务系统以及所属的主机、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层面。为保证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水平,防止因为各类系统、设备的安全配置不到位而带来安全风险,有必要针对信息系统建立其基本的安全要求(安全基线),确保信息系统具有基本的'安全保护能力。

2.7建立自主可控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自主可控是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制订行业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准入要求,启动核心信息技术产品的信息安全检查和认证工作;二是加强对产品或系统的漏洞检测和代码审查,及时发现系统安全隐患,同时明确国外进口产品在使用过程的责任和义务;三是建立烟草行业新技术的安全标准规范,明确新技术的使用、运维和管理的方法和范围。

2.8不断完善行业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体系

目前烟草行业已经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但是相对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来说还存在滞后性。制定、完善和细化行业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对于烟草信行业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针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制订包含在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行维护和停用废弃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标准规范;针对移动应用,应制订包含由移动终端、移动网络、移动平台、业务应用构成的移动安全框架和建设标准规范,为烟草行业的移动应用建设提供指导;针对烟草行业数据安全,应建立包括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分布、数据操作、数据备份和恢复在内数据安全标准规范,为合理保护和利用行业数据提供指导;针对第三方服务外包,制定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评价指标体系。

2.9建立安全运维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运维监控指标体系。通过对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水平的层次化监控指标的建立,得到该业务系统的安全运维水平评级,以此来表明该业务系统的安全运维体系的建设成熟度。同时还应将表示安全运维水平的各个指标项建立针对某类安全事件的度量标准。建立监控指标不仅应当包括传统的各种系统资源使用率、数据和应用工作状态等,同时要加强对运维监控中发现的各种异常现象的监控分析,对风险隐患及时处理,同时根据运行分析结果动态评估系统的处理能力,动态优化系统资源配置。二是完善安全运维和管理工作。安全运维和管理工作应包含在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行维护和停用废弃等各环节,落实系统建设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安全指标和流程要求,做到基础信息网络、重要信息系统与安全防护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保障业务连续性。随着行业数据的集中,各类信息系统整合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日趋复杂,需要在日常运维过程中积累、提高对各种技术的把握、优化能力。充分评估各类信息系统潜在的威胁,并制订和完善各类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2.10开展信息安全风险态势感知体系研究

风险态势感知体系是具有宏观的角度对行业的整体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进行评估,同样也应对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评估,为提升信息系统整体安全防护能力提供决策支持;同时风险态势感知体系应具备两个维度的态势感知能力。一方面,从安全本身的发展变化入手,通过对事件和威胁的分析来评估当前网络的整体安全态势,包括地址熵态势分析、热点事件分析和威胁态势分析;另一方面,从信息系统所需要达成的安全管理水平入手,通过对一系列管理指标的度量,来评估当前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建设完备的信息安全风险感知体系,是提高烟草领域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风险态势感知体系的建设应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建设针对信息系统所有的基础设施包括终端、网络、应用、系统、物理各个方面,以及信息系统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与内容安全、监控审计、备份恢复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安全风险态势感知体系,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信息安全事件的预警及防范能力。

3结语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及业务的高速发展将带来新的信息技术风险和威胁,信息安全建设尤为重要。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具有动态性、长期性的特点,为业务运行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是信息安全建设最终目标,需要紧密跟踪行业信息化发展变化情况与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完善和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和建设思路。烟草行业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方法也可借鉴其他重点行业如能源行业、运营商行业、金融行业的有效经验,以进一步完善烟草行业自身的信息安全能力,使信息安全工作能够有力地保障国家局提出的建设一体化“数字烟草”的战略目标,推动信息化与烟草业务深度融合。

篇8:烟草行业信息安全建设思路论文

随着烟草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及云计算、虚拟化、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运用,使烟草行业的信息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核心软硬件被国外垄断,严重威胁行业信息安全

当前,烟草行业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包括主机、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几乎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品牌,使得烟草行业信息系统比较容易被国外掌控,威胁烟草行业信息安全。

1.2传统互联网威胁向烟草行业辐射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烟草行业信息系统由半封闭的行业内网向互联网转变,网上订货、网上营销等新型业务与互联网结合日益紧密,同样面临的网络攻击和威胁形势日益复杂严峻,传统互联网威胁(如病毒、木马等)也必将危及行业信息安全。

1.3新技术的应用使行业信息安全面临更大挑战

随着云计算、虚拟化、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极大地影响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服务方式,互联网服务的开放性特点对烟草行业信息安全工作提出严峻的挑战。

篇9:档案信息安全平台建设初探论文

档案信息安全平台建设初探论文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数字档案建设的持续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在政府及企业的决策、管理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档案信息资源,不仅传输速度快,计算能力强,处理效率高,还极大地提升了档案服务的用户体验。与此同时,档案信息平台易受到电脑高手、病毒等攻击,导致档案信息数据安全性受到影响,甚至造成一些重要数据丢失或失真。因此,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平台建设,保护档案信息资源安全刻不容缓。

一、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一)网络风险

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所要应对的首要风险便是来自网络,包括外部的互联网和内部的局域网。互联网风险主要是指平台受到外部的电脑高手或病毒攻击等。这是由于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往往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不特定的公众提供档案查询和利用服务,在服务供给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不法侵害。根据《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约有9.7万个木马和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我国境内1699万余台主机,其中,广东省以13.4%的'境内感染数位居首位。此外,档案信息平台也存在内部的局域网安全风险。为了便于档案查询和利用,各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学校等建立起自己的数字档案信息应用平台,为一定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服务,其中有不少内容和信息是不对外开放和公布的。但局域网络中也常常会出现非法扫描或窃取以及操作系统的溢出等引起的安全风险。例如,非法入侵者利用档案信息平台的操作系统漏洞,获得其Shell(计算机外壳程序),然后再利用net.exe、query.exe、user.exe达到控制服务器,非法获取档案信息的目的。

(二)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又叫内容风险,是指档案信息平台中承载的档案信息内容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其真实性、完整性和长期可读性受到影响。数字档案馆信息安全是要保障电子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长期的可读性。导致信息风险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即工作人员故意或无意操作造成档案信息平台中收录的档案信息内容被恶意篡改或丢失,如丢失档案文件密码、错误划分密级等。此外,还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电子档案自身数字格式老化、新的数据信息软件不识别等。档案信息平台中所使用到的硬件、软件更新换代较以往更快,新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设备纷纷被研发出来并投入实际应用中,使电子档案格式老化的速度加快,新的信息操作系统无法读取老的数字编码时有发生,加剧了信息风险。

(三)系统风险

计算机系统中遇到相关软件设备损坏、突然断电等极端情形时,若事先未采取有效预案常常会造成系统中的档案信息丢失、某些软件无法打开而难以及时读取相关数据信息等情况。造成档案信息平台系统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设备自身。系统中所用到的硬件设备年久老化、自然损坏等极易造成系统发生物理性破坏,严重时会瘫痪。此外,一些软件更新换代后,若不及时进行备份,软件无法打开也会造成数据信息无法读取。二是设计因素。即档案信息平台在设计之初就赋予了系统平台一定的容错性,以便用户误操作时能够及时恢复或提醒。因此,若档案信息平台在设计之初没有相应的容错性设计,或容错性设计不科学、不合理,也会造成系统发生异常时不能及时得到保护和恢复,重要数据信息丢失就难以避免。三是操作因素。档案平台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复杂、严密的信息系统,若在日常系统操作时出现失误,也会给档案信息带来安全威胁。

二、大数据背景下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平台建设对策

档案信息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安全隐患。鉴于此,应积极构建档案信息安全平台,形成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最大程度保障档案信息服务系统的有效运行。

(一)加强技术应用,保障平台安全

(1)强化网络安全防范。从综合布线、网络连接、档案信息平台互联网建设、局域网构建、网络设备的采购选型等多方面考虑安全因素,运用安全系数高的设备。(2)强化系统安全防范。通过设置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保护系统安全,采用相关技术识别用户是否具有访问档案平台的合法身份,设置相关部门、人员的管理权限等,对平台使用与操作进行严格审查。(3)建立系统容错机制。应用防护软件,如建立防火墙来隔离数字档案馆内外网络连接。定期进行档案信息平台漏洞检测,防止蠕虫等病毒通过漏洞入侵系统服务器。做好系统备份,采用磁盘镜像、镜像站点以及服务器群集等技术将数字档案馆的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进行备份。

(二)注重信息安全,加强平台监管

(1)建立系统安全跟踪机制。作为档案信息安全监管平台,要设置相应的数据分析、检测等功能,加强对系统运行情况的动态了解,及时掌握数据状态。(2)加强硬件功能监管。针对整个平台涉及的硬件存储设备,平台都能够实施监管功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维护设备自身性能的完善性。(3)做好异常数据保全、恢复。构建与原数据相一致的原始数据,避免异常情况的蔓延,强化自动修复的实现,保证数据保管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在面对应用系统数据灾害的时候,保证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定位搜索,迅速完成数据调取与恢复。

(三)强化队伍管理,提升安全意识

档案信息平台的操作离不开广大档案工作人员的操作。因此,档案人员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要加强档案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档案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广大档案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实际操作能力,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以过硬的思想作风和扎实的业务能力,运营好、维护好档案信息安全平台,切实减少档案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晓军.大数据环境下数字档案安全监管平台建设与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11):88-89.

[2]李洪湖,金汐汐.基于安全监管的档案数据在线异地备份平台建设[J].浙江档案,(7):58-59.

[3]卞咸杰.从突发事件谈档案信息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J].档案时空,(12):23-24.

[4]王莹,孙厚娟,韩宇亮.档案信息安全初探[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4):103-104.

篇10: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化发展研究学科论文

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化发展研究学科论文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以成为现在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通过提高信息素养来进行校本教研活动已成为实际教学中的需要。使得信息技术也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工具、一种平台,也是改变教师教学研究的一种方式。然而学校在对教师进行技术方面的专业发展培训的时候,所关注的,往往局限于“专业知识”层面,也就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实践性知识”,也就是如何将技术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做得很少,甚至全然漠视。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的概念介定为利用网络媒体与资源,通过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课题提出的意义我们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目前国内相同领域的研究状况来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学校信息技术装备的投入,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支持力逐渐加大。目前的研究现况侧重于网络与课程整合或师生借助网络提高课堂效率的相关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及使用信息技术的思想认识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率;其次,从我校的实践状况来看。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我校的校本教研逐渐推向纵深。但是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校本研究方式受时空的限制,不能全天候开展,教师的个体研究成果交流展示平台单一,学校跟踪、评价缺乏科学的效的手段,引入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校本教研的工具问题、平台问题、评价问题。我校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可以在这一领域做出研究,以丰富信息技术研究的成果。第三,从教师信息素养来看。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必然使得老师们利用网络收集信息、整理、发布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随着网络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平台已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在网络这样的平台下的校本教研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的,我们的研究就是要寻求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的模式,对教师们的不断发展、专业成长起到催化作用,更好的弥补传统校本教研的不足,取长补短,更好的发挥出网络的作用。

二、理论依据

《20××―20××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中提出的实施以“新理念、新技术、新课程”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20××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三部分。

三、研究内容

学校的生力军是教师,学校的各项工作,如课程、教学创新、技术整合到教学等等,都得依赖于教师共同体的统一行动,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教师共同体能够综合广大教师共同的智慧和才能,这种综合的、高度的智慧成为推动学校改革的动力。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在于力求形成一个具有共同努力方向的教师共同体,在教师共同体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将技术带进课堂、改进传统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一复杂的任务。

1、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

2、教师信息素养的学科性培训策略的研究;

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信息化平台的构建的研究;

4、教师信息素养的阶段性标准以及激励评价机制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教师信息素养的阶段性标准划分依据以及划分方法,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划分依据以及划分方法可以借助文献研究方法。

2、测验研究;

对样本教师和对照组教师,在信息素养培训前后,就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进行测验,并进行前后比对分析。

3、个案研究;

对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了解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给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的影响。

4、行动研究;

学科特征的信息素养培训需要通过不断实施―反馈――修改来完善,设计出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有价值的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方案及激励评价机制。

[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年6月--―20××年10月)

1、宣传发动。

课题立项,召开全校教师会议,动员发动教师主动参加课题的研究,提高认识。

2、一步完善的制度,建全组织。

首先,在课题的研究机制上加以保障。从学校的工作计划、内改方案上加以制度化的保证。对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从考评考核、研究工作量、奖励上加以保障,使得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其次,在课题研究的经费上提供保障。对于课题的研究所需的各项经费学校专门设置的专项资金,针对课题的研究实际情况足额的划拨给课题组。

根据学校制定的相关课题研究制度,确定课题组组长及成员,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目标、方法及研究步骤。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络环境的建设,加强学校网站及校园资源的建设,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保障工作;

3、文献研究,学习有关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概念;

4、文献研究,探讨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互关系;

研究阶段(20××年11月--―20××年9月)

1、测验研究,对参与教师进行信息素养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测验,将测验结果接近的教师进行归类组合;

2、行动研究,选取具有学科特征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教材并对教师进行培训;

3、行动研究,搭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网络平台;进一步加强对研究分析,加大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信息化的力度,提高教师利用信息的能力;

4、加强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考核及激励评价机制的研究;

5、组织相关比武、竞赛、交流、讲座等活动,及时调控研究进程;

6、注重过程性研究,加强对实验的过程性管理和阶段性总结。在实验中课题组采取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实验进行反思,要建立起阶段性会议制度,及时对研究中出现的种种变量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分析,并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课题组成员要合作探索,互相提高;

总结阶段(20××年10月--―20××年2月)

1、测验研究,各研究小组对上述数据和起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形成结论;

2、个案研究,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教师进行个案分析;

3、总结研究,对课题进行总结,形成课题报告;

4、课题结题:形成研究成果,结题鉴定,汇编成果集。

五、预期成果

1、20×× 年 6月--20××年8 月 研究计划、方案 文字材料

2、20××年 9月--20××年 12月 研究任务的分解、研究人员的培训

3、20×× 年9 月--20××年 3 月 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网络平台

4、20×× 年 9 月--20××年 10月 课件集

5、20×× 年 9 月--20××年 12 月 论文集

6、20××年3 月 中期报告 文字材料

7、20×× 年9 月--20××年11月 研究课及活动系列 录相

8、20××年 6 月--20××年2 月 研究报告

篇11: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保护研究论文

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保护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采用分层保护网络的思想,并对网络分层保护的必要性、划分方法进行研究,设计了每一层的安全保护措施,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为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安全分层体系;防火墙

1、引言

信息化技术在当今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广播电视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网络在政治、金融、军事、交通、教育、商业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大。数字电视网络、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三网合一”的技术是当今信息社会特征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其中,广播电视领域是我国重要的信息资源提供者和传播者,是用户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应用逐渐增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方法也层出不穷。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如IPV6等技术的不断推进,一个高效、安全、方便的广播影视资料内容和节目的集成、交换、分发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也逐渐成为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1]。广播电视网络安全从不同的角度具有不同的含义,从运行系统安全角度,保证节目播出和传输系统的安全;从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合法性的鉴别,用户收视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病毒防治,用户信息和授权信息的加密,节目加密等;从网络上节目播出的安全出发,包括节目审查、过滤等,侧重于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节目和信息的传播。

用户可以快速、自由、自主地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实现所有Internet业务,如电子现金、电视商务、网上银行等,因此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一直是计算机、数字电视、通信中的一个热点,广播电视网络无疑是其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本文结合传统广播电视网络存在的非法入侵、信息泄露和病毒等安全问题,提出采用分层保护的思想,并对分层保护的划分方法以及安全保护的实施等情况进行了探讨,改善和提升了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性。

2、广播电视信息安全分层模式

广播电视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资源共享和开放性的特点所导致的,无论是采用目前较流行的IPV4还是正在发展的IPV6协议,存在着容易利用DNS攻击,邻居发现协议NDP,广播放大攻击、病毒等安全隐患。如何采取有利措施,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和安全性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广播电视网络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整个网络体系结构由不同的子网和多个不同的业务板块组成。主要包括:在广播节目播放过程中的发射子网,在节目录制等过程中的制作子网,对播放平台及各种业务的监控子网以及日常办公及管理过程中的办公子网。由于子网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面临的安全威胁差异性,以往的子网往往采用相似的安全措施,不仅增加了网络运行和维护成本,而且并不能保证不同子网的安全性,同时导致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的下降。因此,可采用对不同子网分层保护的方法,针对不同子网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划分出不同的安全等级,在有限的资源中集中保护较关键的子网,进一步提升整体网络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运行和维护成本,提高了网络运行的效率[2]。对不同子网及不同业务板块的分析,论文提出将整个广播电视网络分为五个层次的思想,有利于根据不同的安全级别设置防范措施。

此外,根据各板块的业务特点和安全级别,在网络上划分多个安全区域,通过安全区域的边界隔离保护各板块网络的安全。主要的层次包括:

(1)办公子网。办公子网负责相关的数字音频节目、稿件等资料的交互、传输和日常办公、审稿等管理工作。可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组网灵活、支持多用户端口镜像等特点,可通过合理划分网段,保证工作人员的客户端性能。感染病毒和受到外来安全攻击的可能性较高。由于办公子网覆盖面广,物理设备较多,因此,该子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安全隔离区。由于电视节目制作子网与办公子网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互过程,因此需要在该两个网络之间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安全隔离区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离和缓冲作用,保证子网之间信息传递的安全可靠性。

(3)节目制作子网。主要涉及到数据采集过程、制作过程以及对数据制作过程中的管理等业务板块,这一子网需要较高级别的安全性。

(4)主干子网。主干子网是整个广播电视网络的核心部分,承担着整个网络的数据交互和管理任务,对这一子网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

(5)节目发射子网。在新闻等广播节目的发射播出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威胁,因此,对这一板块的安全性要求是整个广播电视网络中最高的。经过将广播电视网络的分层设计,可针对不同的安全性要求,设置不同的安全策略,安全性随着不同需求逐渐增加。

3、分层设置安全决策

通过将广播电视网络的分层模式,对不同的层次可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同时,应防止不同子网之间病毒、入侵等信息的感染。该设计模式将提高效率,减少运行和维护成本。论文对不同子网和业务板块设计了不同的安全对策[2]。

3.1办公子网

办公子网由工作站、自适应交换机以及光纤收发器等组成,存在覆盖面广,物理设备较多等特点,并通过局部地区广电系统SDH环网与外部网络进行相连,涉及到办公软件的运行、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同时与节目制作子网存在信息交互,可设计如下的方式对办公子网进行安全性保护:

(1)设置防火墙:采用一定的物理设备如思科、华为公司产品设置百兆防火墙,使办公内网与Internet之间或其他子网之间相互隔离,限制网络之间的互访,采用深入数据包检测和处理、IP/URL过滤、TCP/IP过滤检测、流量检测控制等技术,搜索异常和非法入侵,保护内部网络资源免遭非法用户的使用和入侵。

(2)入侵检测:分布式防御系统框架通过设置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预先对入侵活动和具有攻击性数据流进行有效地拦截,将从Internet网络中进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协议分析等检测,抵御各种恶意攻击。

(3)子网划分:通过将办公子网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子网的方法,在不同子网之间设置防火墙等安全规范,防止出现故障时病毒等信息的扩散。

(4)终端接口检测:电脑中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具有实时查毒、杀毒的功能。对于接入电脑的硬件自动检测。此外,对于需要上网的用户自动检测其电脑杀毒软件的安装和更新情况。

(5)监控措施:在办公子网中安装华为等公司的网络管理软件,主要对网络安全情况实时监控,防止非法入侵、病毒感染等问题[3]。

3.2安全隔离区

安全隔离区是独立于节目制作子网、办公子网的过渡子网,它的物理位置位于节目制作子网、办公子网的边界,通过该隔离区可防止Internet网络中的恶意攻击,其次,可对广播电视网络内网与外网的数据交互进行监控。除了采用与办公子网相同的防护措施以外,还需要采取以下的安全策略:

(1)设置镜像站点:节目制作子网相关数据在安全隔离区建立镜像站点,镜像站点服务器出现故障不会影响节目制作子网的正常运行。

(2)采用反向代理服务器:反向代理服务器配备有大容量的内存和高速磁盘,可用来防止从公司外部直接、不受监视地访问服务器数据,同时可实现负载平衡。

(3)设置更高级别的防火墙:可设置网络访问控制权限,如限制目的IP地址、端口号等。

(4)安装企业级防病毒软件:网络版针对企业级的杀毒软件具有自动升级更新、集中式的病毒记录报告以及远程管理等功能,有利于隔离区的安全管理。

3.3节目制作子网

节目制作子网主要完成数据采集、节目编辑、数据交换等功能,是新闻、娱乐等节目生成的主体,因此,需要较高级别的安全性。除了采用与安全隔离区相似的防护措施以外,还可采用如下的安全策略:

(1)集群设计模式:针对不同的业务板块进行集群设计,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关键链路和关键设备的安全。

(2)设置高级别的`防火墙:节目制作子网采用千兆级的防火墙模块进行隔离,保证不同子网之间数据交换的安全性。

(3)设置访问控制权限:利用物理设备如交换机的访问控制列表功能,针对不同的业务设置交换机与主干子网之间的访问权限。

3.4主干子网

分层的思想使得各子网独立运行,然而由于主干子网是整个广播电视网络中数据交换和管理的核心部分,主干子网的安全将关系到其他各子网的安全性。在网络设计中,需要把主干子网的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设计时,除了采用划分子网、监控措施、数据备份以外,还需采用如下的安全策略:

(1)设置分组过滤防火墙:主干子网与其他子网之间设置核心交换机的防火墙模块,设置严格的访问控制权限。此外,核心交换机集成的防火墙具有吞吐率高、管理性强的特点,有利于数据的实时传输。

(2)热备份路由协议:利用热备份路由协议将两台交换机虚拟成一台,一台出现故障时另一台接管,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采用Linux、Unix作为数据库等关键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降低采用单一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风险。

(4)身份认证技术:对进入主干子网中的用户和数据进行身份认证,防止非法进入和入侵。

3.5节目发射子网

在广播节目发射播出过程中,容易受到外来入侵攻击的威胁,也是病毒等恶意信息较容易感染和传播的区域。因此,在采用划分子网、播出监控措施、安装杀毒软件以外,还需要采用更多的安全保护策略:

(1)设置分组过滤防火墙:节目播出子网在于主干子网连接时安装基于ASIC芯片的千兆防火墙,阻止外来入侵对节目播出的干扰和威胁。

(2)数据存储:对播出子网中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组成群集服务器,采用主备份、二级备份、三级备份的方式,一旦播出节目进入播出管理系统,便与主干子网等脱离,提高了安全性。

(3)播控系统分级:对于不同的播出节目,采用不同的播放控制设计方案,保证重要频道的安全播出。

(4)阵列柜的同步镜像备份:对于播出节目存储的阵列柜除了使用其本身的RAID5技术外,阵列间使用同步镜像备份,保证任意时刻播放的顺利进行。

在分层结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业务板块实现的功能,保证板块的高内聚以及板块之间的低耦合;在不同存储设备、连接设备中减少冗余信息;加强对板块边界信息的防护,阻止病毒和故障的扩散。

4其他安全措施

在分层设置安全保护策略的同时,需要考虑广播电视网络的整体安全性,需要考虑如下一些安全性要求:

(1)关闭某些系统服务:在不影响网络工作的情况下,关闭容易受到威胁的Windows服务。如关闭RemoteRegistry服务,防止采用木马、陷门等程序修改目标机器的注册表;关闭ComputerBrowser服务,防止被入侵获得在线计算机客户信息;关闭IndexingService服务,防止蠕虫病毒的爆发[4]。

(2)建立灾难恢复系统:网络分层中应做好系统备份以便及时恢复。对于重要的数据,可采用磁盘阵列及冗余服务器作为实时备份;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设置备份系统,提高数据抵抗各种可能破坏因素的容灾能力。其次,配备大容量、高性能的UPS,防止电源中断带来的损失。

(3)加强管理:为了保证机房网络的正常运行,需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等措施,减少安全隐患,应加强对常态宣传管理工作的规范,严格执行节目审查机制、重播重审机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加强协调监督,确保广播电视设施和场地安全;设置安全评价体系,推动新技术应用,提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水平[5]。

(4)加强宣传:人始终是广播电视网络中系统安全工作的核心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人的法律、法规宣传,安全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

5、结束语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以及下一代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新的传播手段不断涌现,在快捷、高效、高质量信息传递的同时,也给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快速、准确、高质量应对信息安全的各种风险和威胁,需要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科学完整的、具有前瞻性的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体系。本文通过对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安全层次划分,按照安全层次保护要求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可以实现对电视台网重点保护和有效保护的目的,增强安全保护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电视台网的安全建设能够突出重点、统一规范。对于不同规模和级别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秋华.浅议如何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信息安全,,Vol.5

篇12: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完全进入到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在这种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趋势之下,将档案信息做到无保留的公开也是一种势在必行的态势。

虽然如此,但是在做到信息公开共有的同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是信息的相对的安全性,信息的安全性成为了信息公开道路上的重要因素。

如何更有效的保证相关的人员的安全问题,保证我们的操作以及我们的信息公开安全,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我撰写本文从多方面浅析一下上述问题。

关键词:电子档案;信息公开;信息安全

在这种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信息公开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因此我们的档案信息公开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事情。

虽然这种新的模式更能顺应我们的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但是它的运行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常常会遇到操作失误或受病毒入侵以及信息失窃等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要求我们要尽快的制定一套合理的方案来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有效。

1 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必要性

档案有别于普通信息的其中一项重要因素,就是它是我们党和国家重大事物以及各项重要活动的记录者。

档案中包括来自国家各方面的例如政治军事、科教、经济文化等的重要信息,其中有很多信息涉及到国家的机密性问题,它的安全保密相当重要。

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这些信息,将会对国家社会的安全稳定,对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损失。

正是基于档案信息自身原始性以及凭证作用的不可替代性特征的分析,对信息存储的安全性问题成为所有工作中的重点,是当前社会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2 档案信息安全性的范围

三大特性构成了档案信息安全的必要特质即安全性:第一,机密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地防止不法分子获取国家机密。

第二点,真实性:要做到档案真实可靠。

第三点,完整性:只有严格做好这一点,才能保证档案的真实度,确保不被不法人员利用加以篡改。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简单明了的把信息安全归纳为以下几点:保密性需求;真实性需求;完整性需求。

鉴于上述要求,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安全系统已是迫在眉睫的事。

我们一般用计算机来管理电子文档。

要想在计算机网络的各个节点上进行文件数据的自由归档和档案资源的共享,真正实现电子档案的信息公开,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事情。

但是不得不考虑的是,虽然互联网科技发达,但是当我们在传输档案的时候,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例如我们的电脑系统会受到外界的阻碍,一旦遇到黑客组织,我们的档案安全性就受到很大的影响。

像是信息被篡改被泄露等。

就是由于这一不利因素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大大的影响了档案信息公开。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在建立电子档案安全系统的时候,必须要设立严密的预警方案和应对措施以抵挡突如其来的干扰,从而才能确保档案信息能够有效的安全的公开。

3 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设计

3.1 人员安全

档案信息安全系统的设置出了要有周密的设计之外,还应该配备专门的人员对其管理,只有真正的将两者结合才会建立出一套完美的`安全模式。

因为档案信息的泄漏还存在一个致命的人为因素,即操作人员泄密。

基于上述的状况,当我们确定要对信息公共之前,必须做到以下的要求,一是,对相关涉密人员的培训,要积极的树立相关人员的保密素养,同时提高专业技术,以防止出行任何的有意或无意的人为失误,尽最大可能的降低泄密率。

第二点,我们应该设立身份验证系统,只有通过验证才能进入档案室,此举将会大大提升信息的安全度。

除此之外,因为我们工作中不能避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对信息的掌握度,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信息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尽最大可能的减少人员的调动之类的问题,并对人员及其工作权限进行有效的控制。

当接触电子信息时,先建立电脑权限的使用机制,如需使用,应该先获取相关的权限等等,比如我们可以对不同级别的人员设立不同的使用权限。

建立此模式,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信息安全。

3.2 操作安全

是要想确保信息安全,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的教育很有必要。

除了宣导信息安全。

我们要积极的进行信息安全教育的培训,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对具体的操作技术进行培训。

其中包括了如何防止电脑出现病毒,如何对资料进行备份等。

假如我们的电脑中存在病毒,当我们传输信息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使信息收到病毒侵扰,从而造成信息不安全。

档案部门不仅要在档案服务器中安装杀毒工具,还应在邮件服务器上安装邮件杀毒软件,建立基本的防毒安全环境。

目前的电脑病毒太过强大,常常是我们处于很被动的局面。

基于此我们应该形成电脑重要文件备份储藏的意识。

同时还要建立异地备份的观念,使备份工作法制化。

此处,制定信息安全防护计划及紧急情况应对计划,并定期对所拟定的信息安全相关条文调整及检讨,以保证信息安全计划的可行性,让安全意外的通报程序成为档案部门成员所了解的常识,使得电子档案的安全操作有具体的依据规范。

3.3 档案信息内容安全

目前来讲,档案部门能够提供的公开档案信息,一般是电子邮件或者网页浏览。

为了保证信息公开的安全性问题,通常我们发出电子邮件的时候要进行相应的杀毒,以网页方式发出时,应用内容过滤系统以及阻隔浏览网页系统来确保发送资料的安全,并阻止可能发后的攻击事件。

目前的档案全文是以影像为主,但是当我们在扫描影像时,可能会遇到人为安全问题或者资料输入大致相同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对原件的提取,尽最大努力的保证原文在扫描前后的一致性,并应高度警惕原件存在的危险性。

只有高效合理的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才能有效地保证信息的唯一真实,在加密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配合存取措施,然而,人为地失误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因此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们特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档,以此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相关的问题。

同时,制定必要的法律也是需要考虑在内的一个问题,只有将这些都考虑在内,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档案的操作系统。

3.4 信息设备安全环境

设备安全是保证档案信息安全的基本要件,一般都应存放于适当的门禁系统的电脑机房内,以避免闲杂人等进入。

电脑机房要加上密码锁作为主要的门禁系统管理,只有上级领导及负责机房管理的信息业务负责人有权进入,其余若有实际需要进入的人员,必须经过批准,取得同意后才能进入。

以人为方式控制电子档案贮存场所的接触人数,一旦发现档案信息有泄露的情形时,即可容易追查可能的外泄人员。

同时,积极规划异地备份工作场所,即当电子档案贮存场所及贮存媒体被天灾、火灾、战争等外力破坏,造成档案信息内容无法读取或者辨识时,可以从第二替代地点取得备份资料,以恢复正常的工作。

结语

档案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信息支撑作用。

因此只有做到高效的档案安全才能有效地保证其重要地位。

鉴于目前的社会形势,只有完善信息公开的环境,我们才能保证电子信息档案能够安全运行。

但是,不论我们如何避免信息的外泄,都不可能将其安全性提升到极致,这主要是基于网络本身的特质。

因此我们严禁在网上公布有关国家机密的档案文件。

同时档案管理相关人员要有严格的保密意识,只有我们综合的做到各个方面才能进最大化可能的使电子档案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田淑华.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

[2]文雯.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初探,.

篇1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研究论文

摘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所指的网络系统软件、硬件与系统内数据得到有效保护,不受到外界恶意因素的干扰,防止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遭到泄露、更改与破坏,确保系统能够正常、有效、可靠运行。目前,计算机的应用非常普及,该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网络上包含的资源非常丰富,有利于人们及时获取所需资源,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便捷。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网络也具有安全风险,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要防止计算机网络受到外界侵袭。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非常广泛,人们的生活、工作对计算机网络均有着较高的依赖性,不过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受到很多因素的威胁,例如部分**利用网络漏洞攻击计算机网络,非法获取用户的数据信息。部分**甚至还设置了病毒程序,恶意修改用户数据,致使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

1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逻辑安全,所指的就是在网络环境内,数据信息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其二为物理安全,所指的就是防止人为破坏、丢失而运行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对计算机运行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人为因素与偶然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一)病毒

计算机病毒会破坏计算机程序,对计算机使用具有很大影响,且病毒程序能够自我复制,具备寄生性、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触发性等特征。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较多,可通过复制、传送数据包等途径传播,在计算机使用期间,计算机病毒可通过闪存盘、移动硬盘、光盘、网络等途径传播。

(二)计算机系统漏洞

在操作系统编程期间,程序员可能会发生操作失误现象,导致系统出现漏洞。实际上,要想完全避免漏洞的难度非常大,任何操作系统都存在一定漏洞。**可利用计算机系统内存在的漏洞攻击计算机,这对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构成了很大威胁,可使计算机网络被破坏,引发严重后果。

(三)**攻击

**攻击手段包括两种,分别为破坏性攻击、非破坏性攻击,严重威胁着计算机运行安全性。非破坏性攻击仅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操作系统,无法获取系统内的数据信息,通常使用拒绝服务、信息炸弹的攻击手段。

(四)网络管理者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现阶段,网络架构复杂程度较高,部分网络用户对网络安全运行情况并不关注,他们更加重视网络服务。除此之外,在网络运行管理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网络管理者缺乏安全管理意识,设置的登陆密码比较简单,且缺乏安全配置,极易被**攻击。

篇14: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研究论文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受到很多因素的威胁,为了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

(一)隐藏IP地址。要想攻击计算机系统,**就必须获取IP地址,然后可采用攻击手段进行攻击,**主要通过网络探测技术获取用户IP地址。为了防止受到**的攻击,可采用代理服务器对IP地址进行隐藏,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够获取真实IP地址,他们所获取的地址为代理服务器IP地址,有利于确保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使用户IP地址有效隐藏。

(二)做好信息加密保护工作。网络加密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链路加密、端点加密、节点加密。链路加密可确保节点间链路信息的安全性;端点加密有利于保护系统内数据,确保源端用户至目的端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节点加密可保护传输链路,对目的节点、源节点两者间的传输进行保护。在实际加密设置操作中,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加密方式进行选择,确保信息安全。

(三)提高网络系统设计的可靠性。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可靠,就必须全面分析网络系统,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就局域网而言,以太网所有节点可对局域网内两个节点通讯数据进行截取,为了获得以太网数据包,仅仅只需监听任一节点,并对数据包进行分析,便可获取关键信息。

(四)鉴别用户身份。用户进至系统前,网络管理者要鉴别用户身份,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内。针对合法网络用户,网络管理者要给予登记,并明确用户资源访问权限,提醒用户在登陆系统时,设置难度系数较高的密码。

(五)防火墙设置。网络防火墙技术属于互联网设备,可对网络内部环境进行保护,防止非法访问的情况发生。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检查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监督,明确网络通信是否通过许可。根据使用技术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过滤型、地址转换型、代理型、监测型等几种类型。代理型防火墙处于客户端、服务器两者间,可阻挡两者数据流,及时发现非法入侵现象,如果客户端需对服务器数据进行获取,则需将请求发送至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可索取数据,并通过客户端,将数据传输给用户,防止网络数据受到外界侵袭。监测型防火墙可主动、实时监测不同层数据,能够对外部网络攻击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也可防范内部攻击,可有效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3结语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网络攻击会导致企业出现巨大经济损失,也会致使用户信息被泄露。

参考文献:

[1]彭珺,高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01):121-124,178.

[2]陈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对策[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03):44-47.

[3]朱亮.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及其安全防护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18):4389-4390,4395.

篇15: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研究论文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研究论文

引言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云计算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安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常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网络安全的范围较广,具体包括网络信息、网络软件以及网络设备安全等问题。在目前云计算的大环境下,运用网络安全技术,对保障网络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真实性、可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云计算技术简述

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相继问世与飞速发展引发现实世界中数据量成几何倍数疯狂增长,现存业界中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数据的快速增长,因而为快速应对当前海量数据处理的要求,加大各项工作的投入创建出拥有更强大处理能力的运算体系成为首要任务[1]。云计算技术是未来几年全球范围内备受期待的技术革命。信息通讯时代的信息泛滥与信息爆炸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量的数据信息的处理与金融危机下各个行业对IT领域支出的谨慎之间出现分歧,云计算则是以其对资源的动态分配、按需进行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技术革命带来新的希望和动力。

2云计算服务存在安全问题

2.1网络系统承受能力脆弱

网络系统的脆弱表现在以下方面:计算机操作系统经常会遭受到恶意攻击,但系统在攻击过后并不会留下痕迹,因此不会影响用户进一步对数据信息的获取;通信协议及通信系统的脆弱性,如E-mail、WWW、FTP等存在相应系统缺陷,容易成为电脑高手运用的工具;对于信息系统而言,数据库是信息储存的重要系统,是信息保密性、有效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的重要保障[2]。如果数据库的安全不能够得以保障,那么极易造成计算机使用者的基本信息遭到非法破坏,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体验以及信息的安全问题。

2.2网络信息安全缺乏保护

在用户浏览相关网页的过程中,由于每个用户防火墙的配置不同,使得计算机的.网络权限被无限放大,因此导致用户的网络资源被非法人员肆意操控,从而对信息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新时代下,云计算已经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云计算的大环境中,计算机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信息用户的不断增加,使网络安全中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导致网络信息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电脑高手攻击、网络欺骗、病毒感染等。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设计、网络扩充性、可靠性及系统本身的升级等方面都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

3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技术

3.1网络数据库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在云计算环境中非常重要的网络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中的重要手段。云计算环境下,通常将加密技术应用到信息防卫保护中,通过加密算法的使用,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将信息直接转化为不能够直接读取、获取的信息模式,需要通过正确的安全密匙才允许对数据的获取和阅读。在云计算环境中,加密技术多为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技术两种。在非对称加密技术中主要使用包括DES缓和技术、PKI技术等;对称加密方面主要使用加密技术为DES加密技术。

3.2网络防火墙反病毒技术

智能防火墙是指于正常程序和准确判定病毒的程序,放弃了对数据过滤规则的匹配,只在对不确定的进程使用网络访问行为时,才向用户请求协助的防火墙。其不同于其它的传统防火墙,并不是每个进程在访问网络之前都需要询问用户是否放行。有效减少了传统防火墙技术频繁的报警询问,给用户带来困扰以及用户因难以自行判断,导致做出错误判断、造成危害发生或正常程序无法正常运转的缺陷。网络病毒的不断扩张给用户的计算机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反病毒技术逐渐成为当今网络发展中重要的保卫技术[3]。反病毒技术一种是动态实时反病毒技术,具有良好的防病毒效果、更加贴近底层资源,有效保卫信息的完整性;另一种是静态反病毒技术,主要对网络技术手段做出实时监测,依据运行状态处理其中存在的病毒因素,保证信息安全的目的。

4总结

数据信息安全保护问题的研究从未停下脚步,随着云计算服务的广泛应用,数据信息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我们期望可以运用拥有的成熟的数据体系开发出更具安全性、高效性的模型,并利用其结构的变化模拟展现现实的数据操作,进而完成对云计算环境的数据信息进行完整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李凌.云计算服务中数据安全的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22):34.

[2]黄兰秋.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2,55(13):18.

[3]周志勇.云计算环境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44(25):40.

篇16: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设计研究论文

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设计研究论文

1系统架构

该系统包括安全事件管理模块、安全业务模块、控制中心、安全策略库、日志数据库、网间协作模块。

1.1安全事件管理模块

1.1.1安全事件收集子模块

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各类信息安全设备发送的安全事件信息,收集方式包含几种:(1)基于SNMPTrap和Syslog方式收集事件;(2)通过0DBC数据库接口获取设备在各种数据库中的安全相关信息;(3)通过OPSec接口接收事件。在收集安全事件后,还需要安全事件预处理模块的处理后,才能送到安全事件分析子模块进行分析。

1.1.2安全事件预处理模块

通过几个步骤进行安全事件的预处理:(1)标准化:将外部设备的日志统一格式;(2)过滤:在标准化步骤后,自定义具有特别属性(包括事件名称、内容、产生事件设备IP/MAC等)的不关心的安全事件进行丢弃或特别关注的安全事件进行特别标记;(3)归并:针对大量相同属性事件进行合并整理。

1.1.3安全事件分析子模块

关联分析:通过内置的安全规则库,将原本孤立的实时事件进行纵向时间轴与历史事件比对和横向属性轴与其他安全事件比对,识别威胁事件。事件分析子模块是SOC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涉及各种分析技术,包括相关性分析、结构化分析、入侵路径分析、行为分析。事件告警:通过上述过程产生的告警信息通过XML格式进行安全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告警信息集中存储于日志数据库,能够满足容纳长时间信息存储的需求。

1.2安全策略库及日志库

安全策略库主要功能是传递各类安全管理信息,同时将处理过的.安全事件方法和方案收集起来,形成安全共享知识库,为培养高素质网络安全技术人员提供培训资源。信息内容包括安全管理信息、风险评估信息、网络安全预警信息、网络安全策略以及安全案例库等安全信息。安全日志库主要功能是存储事件管理模块中收集的安全日志,可采用主流的关系性数据库实现,例如Oracle、DB2、SQLServer等。

1.3安全业务模块

安全业务模块包括拓扑管理子模块和安全风险评估子模块。拓扑管理子模块具备的功能:(1)通过网络嗅探自动发现加入网络中的设备及其连接,获取最初的资产信息;(2)对网络拓扑进行监控,监控节点运行状态;(3)识别新加入和退出节点;(4)改变网络拓扑结构,其过程与现有同类SOC产品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目前按照国标(GB/T20984-2007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微风险、一般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系统将通过接收安全事件管理模块的分析结果,完成资产的信息安全风险计算工作,进行定损分析,并自动触发任务单和响应来降低资产风险,达到管理和控制风险的效果。

1.4控制中心模块

该模块负责管理全网的安全策略,进行配置管理,对全网资产进行统一配置和策略统一下发,改变当前需要对每个设备分别下方策略所带来的管理负担,并不断进行优化调整。控制中心提供全网安全威胁和事故的集中处理服务,事件的响应可通过各系统的联动、向第三方提供事件信息传递接口、输出任务工单等方式实现。该模块对于确认的安全事件可以通过自动响应机制,一方面给出多种告警方式(如控制台显示、邮件、短信等),另一方面通过安全联动机制阻止攻击(如路由器远程控制、交换机远程控制等)。各系统之间联动通过集合防火墙、入侵监测、防病毒系统、扫描器的综合信息,通过自动调整安全管理中心内各安全产品的安全策略,以减弱或者消除安全事件的影响。

1.5网间协作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结合自身的工作任务,判定是否需要其它SOC的协同。若需要进行协同,则与其它SOC之间进行通信,传输相关数据,请求它们协助自己完成安全威胁确认等任务。

2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协同式安全管理中心的实现方法。充分利用了各SOC的协同处理能力,在某个SOC发现疑似信息安全威胁但又不能准确判定时,结合其它SOC的处理能力和已掌握的疑似信息安全威胁,进行更加全面的判定,提高了发现威胁的准确率,同时在信息安全威胁转变为信息安全风险并造成更大危害之前能够更早地发现威胁,为后续安全事故的响应处理赢得更多时间。

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工业互联和智能制造的信息中枢论文

工业工程教学论文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详细解读

探析我国农业经济现状及其对策论文

食品业超声技术发展走向论文

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县域生态文明的论文

市政府工作计划

工程师论文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集锦16篇)】相关文章:

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2022-12-29

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论文2022-12-27

乡镇切实做好学生安全的工作计划2023-02-28

市委书记市委工作会议讲话2023-05-03

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优秀2023-04-09

江夏区政府工作报告2023-03-29

市委书记环保工作会议讲话稿2023-10-22

县长综治工作会议讲话2023-09-06

房管系统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2023-06-10

莱州工业园区十二五规划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