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精选12篇)由网友“迷幻电子羊”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阵地,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具有坚定信念、高尚品德、知识全面、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和顶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要加强科研与教学工作的结合,做到相互促进与推动,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始终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社会转型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各高校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做出了改革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但由于各高校自身的差异性还是面临的主要问题[1]。本研究是在分析黑龙江省高校电气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电气工程学科大学生整体素质,激发大学生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技能竞赛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热情,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在教学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现将思考和策略总结如下: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市场体制改革的需要,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依据高等院校学生个性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教育需求,积极研究和探索一种符合多种需求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在原有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革:一是加强学生主体意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机制形成;二是加强通识教育,扩大专业涉及广度与口径,增强专业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适应性,培养多学科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三是查阅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在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思想[2];四是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努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五是完善和改进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之间的指导、验证,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和力度。
2改革教和学的内容与方法,改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一是实施过程中提高教师对所传授知识的创新度及与实践结合度;二是通过互动式、疑问式教学等新式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相长;三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求知欲,继而刺激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行为的产生。教学内容的超前性、新颖性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意识的前提;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行为的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工作的有机联系是培养创新人才保障。
3推进考核模式变革,形成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对电气工程专业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进行变革,建立能够对个人能力、素质、创新意识进行评价的标准。一是对传统偏重记忆性考核的定义、公式等题目减轻比重,加大综合性或灵活性题目的考核比重,内容要带有挑战性和竞争性,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去探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设立多答案式评价标准,建立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素质、创新意识的正确评价体系;三是运用多种形式的考试,做到灵活、开放,强调过程考核的作用。
4开通第二课堂,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第二课堂”的灵活性、开放性、广泛性、自主性、多样性等特点决定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地位。“第二课堂”的开通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保障,如专业论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刺激了创新思维的产生,使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增强;专业竞赛的参与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的创新创业空间,积极推动课外科技竞赛的进行,培养了学生创新冲动,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与科研、生产等实践工作紧密结合[3]。简言之,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与专业人才的提供紧密相连,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又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高等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是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也将是日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本研究针对电气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初步改革和实践探索,完善了专业知识结构,构建了新型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实现了电气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路径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2(9):71-72.
[2]田华,蒋石梅,王昭慧.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境界:斯坦福大学D.school模式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5):159-162.
[3]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7-23.
篇2: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6001-0191-01
1把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
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电气工程等产业的进步,然而创新人才培养是电气工程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能源也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众所周知,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要促进电气工程学科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并且使用价格偏高,那么对于电气这样的新能源使用就应运而生,改善电源的使用结构,大力发展核电这样的无污染能源,是我国电力工程学科一个重要的课题和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开发电气工程这一战略任务的同时,科研攻关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培养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资源、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发展来看,中国的发电量居于全球第二,跟同期相比,使用量又翻了一番,并且在未来的社会建设之中也会使用量也会大幅度增长,世界电力发展的未来跟中国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中国建造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技术水平最为先进的、电压输送能力最强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系统,国内很多顶尖高校的电气工程专业的专家学者都参与进来,例如清华大学机电系等。这个项目系统复杂,科研水平攻关较难,但是参与人员都很好的克服了这些外在条件的困难,运用扎实的业务知识,详尽的解决了在工程进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都离开我们国家这些年对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实施计划,使他们可以切实可行的投入到了业务操作之中。但是在高校电气工程学科的建设之中,我国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就要求我们国家的高校在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提高创新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能力。
篇3: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论文
我国电气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优秀的办学特色,始终坚持着把人才培养居于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人才培养机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各大高校都积极投身进来,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很好的应运在一起,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在现阶段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对于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发展,首先应该明确人才的培养定位。国内有很多“985”工程、“211工程”的大学当中都开设了这个学科,应该把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放在首要的地位,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更加重要的发展目标,让毕业生成为电气工程学科的栋梁之材。在培养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促进创新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日后的电气工作贡献力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学校应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电气科研的小型项目来锻炼技能,并以各类实验室为重要依托载体,学习和科研为一体,对部分有潜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争取把他们培养为创新人才。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同时,指导教师就显得特别重要,国内各大高校应该引进电气工程学科的重要优秀人才为我们所用,并且要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把培养电气学科带头人的计划也要提到日程上来,并让有着精湛的学术造诣和高尚师德的教师对电气工程学科学生的日常学生进行指导和斧正。同时国内各大高校还可以开设多种形式的实验操作,让大多数学生都参与进来,对于已经取得优异成绩的项目组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基金支持,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对于一些老旧的实验设备应该及时进行更新与淘汰,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集中所有教师的力量一起攻坚克难,为培养创新型电气工程学科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要多鼓励教师和学生发表学术论文,从而增强学生的逻辑能力,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再者,要健全教育的管理制度,要让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民主化,为电气工程学科管理提供更深层次的制度保障,也要增强激励制度的有序发展,对于在电气工程学科建设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要给予一定的荣誉。
3结语
电气工程学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几十年的历史发展中也取得了骄人的佳绩,这些都与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在文章中通过论述了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机制等方面,都着重说明了电气工程在工程类学科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我们同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迎头赶上的豪情壮志,在学科建设之中,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努力,攻坚克难,弥补现阶段项目上的一些不足之处,把国外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技术引进到我国为我们所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电气工程学科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无数电气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希望各大高校的电气工程学科学习者能够在学好专业知识后为祖国的电气工程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康重庆、董嘉佳、董鸿、孙劲松.电气工程学科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5期.
[2]胡敏强、程明、李扬.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知识体系框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4月第25卷第2期.
[3]窦晓波、黄学良、胡敏强.以“学习产出”理念制定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第32卷增刊.
篇4: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日益增多,水利设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水利排灌站中水泵被赋予了艰巨的使命,是排灌站中最为重要的设备,肩负着农田灌溉及排水任务。排灌站水泵效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整体发展,排灌站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水泵是否能正常、安全、稳定运行,如何保证工程质量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本文对排灌站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为从事水利排灌站电气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1水利排灌站电气施工技术要点
1.1钢管暗配技术要点
在进行钢管的暗配时必须保持连接部位的干净,避免在湿润或尘埃较大的环境中施工,要对导线及导线连接部位进行密封或做其他防护处理。进出配电箱的电缆增加落地保护管时,保护管要井然有序地整齐排列,将管口的高度调节至5cm以上。通常情况下,地下敷设的管道不会与基础设备出现交叉的现象,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难以避免,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保护管。在进行可绕管的安装时,可视情况来添加分线盒:①未见弯折现象,但其长度过长,超出钢管的部位大于300cm;②发现一处弯折现象,超出钢管的部位大于200cm;③发现两处弯折现象,超出钢管部位大于500cm;④发现三处弯折现象,超出钢管部位大于800cm。进而在安装配电箱以及分线盒时,最好通过电钻来进行圆孔的安装,不可以腰形孔进行施工安装,通过孔径与管径之间的有效结合来完成安装。分线盒及钢管焊接时,可在分线盒孔以适当的间隙进行直插式的钢管施工,并在插孔处进行焊接加固处理。
1.2PVC电线管暗配技术要点
PVC电线管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非常强的耐腐蚀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机械强度低、容易变形和老化,PVC电线管一般适用于腐蚀性环境中。在PVC电线管敷设过程中,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线路走向截弯取直,减少线管弯折。如果线管存在裂缝、壁厚不均等缺陷,不得用于工程中,需进行报废处理。线管弯曲半径R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施工时要保证弯曲半径R≥10倍的管外径,弯管时使用弯管弹簧,双手握住需要弯曲处两端,控制好力度,保证弯管处受力均匀。线管与线管之间的连接须使用配套接头,连接时在连接部位涂抹一层专用粘结剂。线盒与线管之间使用螺纹接连接,一根管对应一个孔,没有线管通过的孔位需要进行封堵。敷设的线管要“横平竖直”,线管捆绑要牢固,捆绑间距一般<1m,保护层厚度在15mm以上。
1.3线槽及桥架安装技术要点
线槽及桥架安装过程中,需先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线槽及桥架走向,并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支吊架安装,支吊架安装完成后进行线槽及桥架安装。支架与吊架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3mm范围内,切口处无卷边、毛刺。支吊架应安装牢固,保证横平竖直,支吊架和线槽需要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在有坡度的建筑物上安装支吊架应与建筑物的坡度、角度一致。在线槽及桥架架设过程中,水平槽架需要增加防震设施。线槽及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跨距一般为1.5~3m,电缆桥架垂直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桥架弯通弯曲半径不大于300mm时,在距弯曲段与直线段结合处300~600mm范围内的直线段侧设置一个支吊架。当弯曲半径大于300mm时,还应在弯通中部增设一个支吊架。
2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厂房的防雷接地
防雷,顾名思义就是预防雷电对设备、构筑物、人类造成危害。雷云所携带的电荷不断聚集并形成极性,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寻找通道释放,即产生雷电。水利排灌站通常修建在空旷的地区,因此,其混凝土的厂房结构、站内变压器或者室外的设施设备均较空旷部位偏高,一旦出现雷云,则极易构成放电通道,从而遭到严重的雷击。水利排灌站在遭到雷击后,可能会导致基础建筑结构的受损,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导致内部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遭到破坏,从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要求,做好防雷接地系统工作。按照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农村水利排灌站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主厂房建筑基础一般为地梁或者钢筋混凝土底板,这些地梁和底板都埋在地下,土壤环境湿润,土壤电阻率较低,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
在施工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接地体,将基础地梁内上下两层对角两根≥?16mm的主筋通长焊接连通,或者将基础底板内的钢筋网主筋焊接连通,作为接地极。焊接连通的基础钢筋主筋与所经过的柱子内对角两根作为防雷引下线的主筋焊接连通,不同标高时,用两段等截面同等级的竖向钢筋焊接连通。随着厂房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在绑扎钢筋时,将立柱内对角两根≥?16mm的主筋通长焊接连通,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引下线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布置,其间距应≤25m。施工时将焊接连通的钢筋用油漆做好标记,便于识别和引出。主厂房设备层施工时,按设计文件要求将一根镀锌扁钢预埋在地板结构层中,以此作为设备的接地干线,对站内各种电器设备进行接地,接地干线两端与接地网焊接连通,从而起到较好地保护作用。
当厂房施工到屋面时,采用≥?8mm的镀锌圆钢沿屋面、屋脊、女儿墙及其他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形成避雷带,并在屋面用≥?8mm镀锌圆钢组成不大于20m×20m的网格,网格与避雷带焊接连通,避雷带通过柱内连通的主筋引下与接地网连通,形成防雷接地装置。所有焊接处焊缝应饱满,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完成将焊缝处的焊渣敲掉,经焊缝检验合格后进行防腐处理。
采用搭接焊时,圆钢的搭接长度≥6倍的直径,两面焊接;扁钢的搭接长度≥2倍的宽度,且至少有3个棱边焊接;扁钢与圆钢焊接时,搭接长度≥6倍的圆钢直径。关于避雷带施工,须密切配合土建专业,做好避雷带支架预埋安装工作。支架安装应牢固、横平竖直,间距一般为1m,转角处中心点离两边最近的支架不大于250mm,支架高度一般为150mm。避雷带安装应平直、牢固、无起伏,非建筑物转角处无弯曲,转角处的弯曲半径≥2.5倍的圆钢直径,弯曲角度≥90°,避雷带与支架采用焊接连接。变压器一般设置在排灌站的室外,并在电杆上安装各种高压操作保护设备。
依据接地规范要求,电杆上必须严格进行各项接地处理,尤其是对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的处理。若电杆上的接地措施未能很好的处理,则容易使其成为导电体而成为雷电的直击目标。电杆上的横担、断路器外壳等金属部件均需通过引下线就近与主厂房接地网连接。为防止感应雷和反击现象对排灌站的危害,在变压器高压侧的线路终端杆上和变压器低压侧各安装3台避雷器,防止雷电波侵入排灌站。接地工程施工完成后实测接地电阻,若电阻值≤4Ω,整个接地系统就能满足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的要求。
2.2配电变压器的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指的是电力系统为满足自身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把中性点接地。排灌站的配电变压器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也就是说380、220V侧中性点必须接地。在工程实践中,工作接地与防雷接地一般都是共用接地体,由于排灌站主厂房具有较多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且地下钢筋网络比较复杂,且埋入较深,因此,在进行接地处理时可直接将其作为接地体。但施工时要牢固可靠地连接各部分混凝土的钢筋网,确保接地体电阻值满足规范要求,对于混凝土钢筋网与接地装置的连接部位要进行严格处理,做好防腐措施。在安装变压器时,可在接地体的引出部位与变压器的接地螺栓连接牢固。
2.3电动机的保护接零
水利排灌站是中性点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所有水泵电动机需要保护接零,在电气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部分从业人员错误地认为电动机、水泵与幕室的钢筋网是相连的,其自身可以实现有效接地,所以采用三芯电缆对电动机供电。上述观念是错误的,具有非常大的危险性。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时,对于电动机或水泵安装过程中螺栓的埋设问题可用预留孔的方法来解决,进而可使用二次混凝土浇筑的方法来对螺栓进行固定。钢筋结构与电动机或水泵的螺栓并未直接连通,间隔着4cm左右的混凝土。水泵与电动机一般通过联轴器连接,联轴器之间设置有垫片,水泵与电动机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电流通道,虽然水泵淹没在水中接地电阻很小,但是电动机的接地电阻还是很大,无法满足接地要求,电动机一旦漏电就容易发生触电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经验发现了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在同一电源系统下,须采用同一保护方式,不能一部分设备使用保护接地,另一部分设备使用保护接零。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要求,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预防日后运行中因工程质量不过关导致中性线断线,电源中性点与接地干线连接应牢固可靠。当采用保护接地工作方式时,要采用“共点”接地,接地线与中性线分敷设。
3结束语
排灌站已成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排灌站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排灌站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排灌站能否正常连续运行,电气工程施工相关技术人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排灌站施工技术要点,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标准化、规范化施工,确保排灌站投运后能安全稳定运行,发挥最大效益。
篇5: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对促进电气工程的发展,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发展趋势来将电气自动化应用到电气工程中,并作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设计理念;发展趋势;应用
1 电气工程以及电气自动化的概念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关键学科之一,更是现代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门学科。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电子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并且在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从某些层次上来讲,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甚至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
电气自动化(Electrical Automation)的专业全称一般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其应用范围涉及各行各业,小到电气开关的设计,大到科技航天的研究,到处都有它的身影。电力的发展是促进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电力应用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新时代背景下的电气自动化进程了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设计理念
2.1 利用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运用集中式监控方式的特点在于在电气工程中的运行维护很是方便,爱控制站上要求不是很高,在系统设计上比较容易。而且它是将系统中的各项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中来进行处理工作的,而处理器的任务是相当的繁重的,处理的速度严重受到影响。而我们了解到电气设备进入到监控时,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是随之来的将是主机的冗余的下降的趋势,电缆方面的数量也是在加大的,投资上也有明显的加大,长距离的电缆的引入将会影响到系统上的可靠性。同时隔离刀闸上的操作闭锁还有断路器上的联锁都是采用的硬接线,然而隔离刀闸上的辅助接点经常会出现接点不到位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电气工程中的设备无法进行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是相当的复杂的,会出现检查线时不方便,在维护量上也大大的增加,还存在着检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上的复杂而造成操作上失误的可能性等等,所以说集中监控方式也是在电气工程中运用比较广泛的。
2.2 利用远程监控式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远程监控方式在电气工程中具有在电缆上可节约大量的增加数;还可以节省安装上的费用问题;在材料上也可节约很多;同时还具有组态灵活和可靠性上高的特点。但是由于电气工程中各种现场的总线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而电气电厂中的通讯量又是很大,所以远程监控方式适合运用在电气工程中较小的'系统监控,不太适合面对全长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的构建。
2.3 利用现场总线监控式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在当今社会,已普遍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有现场总线、以太网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也累计了很多的运行丰富经验,这样就使电气自动化设备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这都是为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再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而现场总线监控可以使系统设计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采用不同的功能,这样就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来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这些优点外还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在隔离设备、模拟量、端子柜等等方面上也有少量的减少,而且电气智能设备是就地安装的,与监控系统是通过通讯设备连接的,可以节省了电缆的大量运用,还节约了过多的投资和安装维护上的工作量,进而减少了成本。还有就是各个装置的功能都是相对独立的,是通过网络来进行连接的,网络的组态是非常的灵活,使整个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有所提高,而任何的一个装置的故障仅仅的影响相应的元件,这样就不会导致系统上的瘫痪问题。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方式在电气工程中应用最多也是最好的一项,同时也是发展电气自动化的前景方向。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 电气工程中电网调度的自动化
由电网调度中心的服务器、大屏幕显示器、工作站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网络等共同组成的称之为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而实现自动化的表现方式是通过电力系统上专用的局域网将其处于在调度范围内的夏季电网调度中心、发电厂以及测量的控制设备等变电站终端实现有效连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就是能过实现实时评估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所积累的数据来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故而在此基础上将发电控制和经济调度实现自动化,但是这样的一个要求只有在省级以上的电网才给予要求。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要实现实时的进行数据上的采集和处理,并根据数据进行监控,且在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对电网的运行状态和安全进行掌握,使其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电力市场的运营需求。
3.2 电气工程中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
电气工程中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分层分布的结构,其组成是由以太网、远行人员工作站、过程控制单元以及高速数据通讯网等等方面。而这里说的远程控制单元就是由只能做输入和输出的模件与可冗余配置上的主控模件一起共同组合而成,且主控模件又是通过冗余智能上的输入与输出和总线上的输入与输出来进行通讯的。其中过程控制单元是可以直接用于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并且直接接受热电偶、热电阻、开关量和现场变送器等等设备上的信号,还可以再运算完成以后在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来进行实时的打印、显示和信号的输出,以此来直接驱动其执行机构,最终实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生产运行过程的联锁保护、控制和检测等方面的功能。
3.3 电气工程中变电站的自动化
电气工程中的变电站应用的是自动化技术,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取代人工操作、人工监视和电话通讯,并根据相应的情况来加强对变电站的监控能力,并且还可以实现在变电站上运行的水平和效率都有所提高。这也就是说,变电站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就是为了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来监视变电站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完成有效地控制。该自动化的特点有:以全微机化的设备来代替以前使用的电磁装置,并实现计算机屏幕化操作上的监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实现自动化运行的管理和统计记录,是利用计算机电缆来代替电力信号的电缆来实现的。这也就是说电气工程中变电站自动化是电力现代生产中一项不可获取的部分,也是因为可以很好的满足变电站中的各项操作任务而成为了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4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我们都知道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分布式、信息化和开放化这三种趋势进行的,分布式的结构在于以后总能够确保计算机网络中的每个职能的模块全部都能够独立的工作的一种网络,以达到系统危险分散的概念;信息化则是根据系统信息能够进行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且与网络技术相互结合来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而开放化是根据系统结构与外界具有借口的方面,来实现系统与外界网络上的连接。在电气工程中我们也应结合这三种方式来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以确保电气工程中的生产过程运行安全、可靠。
5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电气工程是一项在技术性、专业性上都是要求很高的设施工程,而电网的建设、改造等方面都在快速的发展着,且也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上要求很高,故而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大大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水平,使其在电气工程中发挥其本身的优势,同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将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
篇6:高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探索论文
一、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计算机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要面向市场、面向应用,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目前,国内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体系通识化,目的是为了弥补专业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多数的二、三线高校都在效仿国内几所知名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生涩”,偏向于科研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特色,更缺少职业化个性,加之地域、学校层次、生源等方面的差别,导致大多数二、二线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笔者认为,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见表1)。知识在培养目标中处于基础地位,而能力和素质位于其上;知识可以转化为素质和能力;能力对知识具有反作用,能够促进知识的学习。因此,高校应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了解最新的业界动态、政策、技术和用人需求等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制订教学计划。
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创建以工作室方式为主的虚拟企业,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工程能力,以便于学生工作时能够快速融入企业团队,当条件成熟时也可自主创业。
二、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1.知识类课程知识类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包括软件设计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页设计、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Linux程序设计、需求工程、物联网技术等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据结构、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概论、UML统一建模、网络基础、IT项目管理等。这些课程的考核成绩若不合格,则会影响学生取得学位。
(3)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设有两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软件系统构架和软件测试。对学生的要求是,必须修读其中一个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的课程。
软件系统构架方向课程包括JavaWeb应用开发、SSH框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基础、基于EJB的Web开发、WebSer-vice和SOA架构、J2EE技术整合、Java与中间件、高级框架技术实践等。
软件测试方向课程包括C++程序设计、J2EE技术整合、Java Web程序设计、软件测试基础、SSH框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工具与应用、国际化软件测试、高级测试平台应用、测试技术工程实践等。
2.实践类课程
软件产业具有知识更新快、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因此,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为目标设置实践课程。
专业实习实训:第一学年度和第二学年度各一次,时间为6周,计6学分。第一学年度2周,进行软件企业参观、软件行业了解和Java程序设计实训;第二学年度4周,进行Ja-va Web设计的实习实训。
学年设计:第6学期进行,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指定题目,进行设计,计2学分。
毕业实习实训:在第7学期和第8学期的前8周进行,完成相应教学模块的实训实习,并进行相应的学分置换,计4学分。
毕业设计:在第8学期的第8周之后进行,根据在企业实习或实训的内容撰写毕业论文,计4学分。
3.素质类课程
为培养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使其具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应开设行业素质修养、交流与表达、项目团队与项目集成管理等课程;为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以及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以适应跨国企业的需求,应在大一、大二开设大学英语,大三开设专业英语,大四开设科技外语(如科技日语等)课程。
三、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1.改革教学方式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这对于编程类课程而言显得非常枯燥。为此,我们实施了“讲授+实践”的教学方式:1)由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对相似的案例的模仿练习巩固学习成果。4)以软件工程的思想对学生的分析思路、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另外,在最后一个学年我们还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实现在学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改革教学手段
为了适应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改革了教学手段。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从而给学生多方位的感官刺激,让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中获取知识。2)实施双语教学,即教材讲授、课件和考试都使用英语,而教师在讲授时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确定英语教学所占的比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听力水平。3)实施机房教学,即将学生的上课地点由传统的教室移至机房,并实施小班化教学,确保一人一机,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同时,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及时验证老师讲授的知识点,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动手编写程序。
四、加强实验室与实验基地的建设
1.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应坚持软硬件同步建设的原则。首先,应更新硬件设备,稳步改善实验和教学的条件,使其更好地发挥实验实训功能,为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硬件支持。
其次,编程软件也应及时安装调试,机房应随时开放,满足师生编程和调试的需求。第三,应进一步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第四,应利用现有资源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建设新的开发性实验室,鼓励学生“自选项目、自选导师、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自由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的项目开发,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创造条件。
2.实习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应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建立模拟仿真实习室,使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在可控状态下完成实训课程。仿真教学解决了长期困扰本科教学中生产实习难的问题。由于许多著名的IT企业推出了本企业的IT认证,学校可与IT公司合作建立校内实习基地,由IT公司提供主要设备和软件,双方共同开展围绕IT公司产品的实习实训工作。这样学校可免费使用到先进的软硬件设备,比学校独立购买IT公司产品建立实习实验室成本要低得多。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学院已经与科瑞尔斯建立了常年的实习伙伴关系,学生每年两次去科瑞尔斯实习,在实践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实践能力。另外,我院还与东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从企业外聘专职技术讲师来授课。由于他们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能够为学生带来前沿的开发技术。在此基础上,学院还会在2、4、6、7、8几个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训,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实际操作方面的综合训练。
五、改革评价方式
当前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这种考试方式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用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因此,应进行评价方式改革。首先,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重视自评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自我监控能力以及对学习负责任的态度等。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促进自我的发展。其次,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对于基础性程序设计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应通过笔试和机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而且应增加机试所占比例(笔试30%,机试70%)。对于可视化的主流开发工具课程,应采取课程设计和项目开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一些综合设计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UML统一建模、IT项目管理等课程),应对其设计成果进行考核。同时,应加大实践考核比例。考核时,按照IT项目管理的实际要求,与学生“公司”签订“项目合同”,最后按照需求进行验收,结合传统考试方式的卷面成绩,给出学生在该科目考核中的最终成绩。
参考文献:
[1]张顺利,李卫斌.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7).
[2]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
[3]顾可民.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4]柯胜男,黄明和.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研究和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7).
篇7: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口高志华1康敬青2
(1石家庄经济学院科技处,河北石家庄050031;
2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河北石家庄050031)
【内容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总结了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根据+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指出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说明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教育中,不仅仅是谋求数量的增长,而是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高志华,石家庄经济学院科技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高校科技统计研究。
康敬青,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服务学及文献检索学研究。
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观念创新,都需要有大量的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要从数量发展转变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阶段,为国家建设培养大量合格的专门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这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提出了新的学说体系;二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三是在某个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四是针对具体问题有了新的解决办法。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1.创新人才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所谓的创新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方面,外在动机是指外部因素引起人们的创新欲望,内在动机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内在动机是实现创新的基本因素和动力源泉。为了实现创新,就要对所研究领域的知识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密切关注科技前沿的最新信息,及时掌握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工作中敢于冒险不怕失败,能够在挫折和失败中发现通往成功的道路。
2.创新人才具有敏锐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的思维品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应具有敏锐的创新性思维。他们不受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善于用比较、联想、类推、判断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严密的逻辑思维保证了思维的正确性,开放的形象思维保证了思维的原创性。
3.创新人才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创新人才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适应社会。自主学习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他们不仅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知识,更注重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4.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人类的创新始于实践而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形成,也是在实践中获得提升。人们创新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没有实践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根本。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谋求数量的增长,而是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建设。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大众化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获得培养创新人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对当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创新人才认识的误区。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高学历的人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才,这是对创新人才的认识误区。一个人的学历只代表他的学习经历,并不能等同于能力,更不等于创新力。是不是创新人才,不能只看他的学历多高而在于他是否学有所长,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术,解决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对创新人才的作用也存在着片面狭隘的认识,认为从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才需要创新人才,而其他领域的研究探索工作不需要创新人才。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作用,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造成人才知识结构不完整和人才成长不全面。创新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应该使其既具有良好坚实的科技素养,又具有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2.人才培养制度存在的弊端。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制度保证。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制定宽松有序的制度体系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要求。许多高校在制定学生的评价考核制度时,习惯用一些硬性简单的方法,统一要求集中管理,缺乏管理的灵活性和对学生个性的宽容度。对学生的优良评价主要看他的考试分数,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同样也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学数量轻教学质量的倾向。过分的`注重教师科研的短期效果,使得教师的科研缺乏长期规划,还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
3.在办学层面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教师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以支配者的角色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现成知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死板,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方式,而不是枯燥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一些高校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更新,但是课程改革仍然是缺乏深度。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只重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培养,缺乏对知识的通识性和实践性的理解,针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就更加不足。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只是简单的将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部分。学生自选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不能实现自由选择,不仅课程的数量选择不能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灵活的选择,而且课程的内容也是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造成学生理论素养差、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弱等缺陷。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不同层次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能力趋向,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
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些高等学校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力图改变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但是如果不能从认识上改变旧的办学思想,变革只会在表面上实现,难以触及教育模式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最核心的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依赖于知识,但并不是决定于单一的知识多少,而是决定于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深入理解,以及对交叉学科知识间相互关联的掌握。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既要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建立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本身蕴含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2.确立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高校要走特色化和多样化的办学道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需要有充分的自主权。高等学校要改变行政办学的形式,发挥专家教授和广大教师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实现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高校管理制度。高校自治管理体制的建立,使高校作为办学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高校能够独立的行使相应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思想交流,将教师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不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实现者。高校要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明确专家教授在办学、治校方面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调动广大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要鼓励教师把科研活动引入到教学中去,通过日常教学启发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学校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的体系建设,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思维和复合思维的环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表自己的观点,力争多元的解决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如何长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4572204)
参考文献:
1.李志仁:《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象出版社版。
篇8: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论文
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论文
【摘要】当前新能源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革新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传统电气工程学科发展提出了与新能源技术融合要求。同时在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了适应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本文阐述了武汉大学以新能源平台为载体培养电气工程人才的必要性,同时阐述了武汉大学在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优势与基础条件。最后给出了新能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新能源电力装备及系统安全运行与控制、新能源高效转换与储能的电力电子装备、新能源装备及系统防雷与接地等4个平台建设方向,凝练出契合国家新能源研究重大战略需求的各学科交叉发展共性问题。
【关键词】新能源;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共性问题
新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需求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思路,同时也阐明了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必要性与紧迫感,其目的之一是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首先需要对能源结构进行转型和调整,以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大力开发新能源已是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需求。新能源是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我国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新能源发展缺乏统一协调、发电成本偏高、本地电网消纳能力不足,且关键技术急需攻克等诸多短板。光伏、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实现能源的可循环利用与开发,但能源结构需要优化,能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待提高。当前面对国际能源供求格局深刻调整、新能源技术不断革新,大力发展新能源,可以有力提升能源产业竞争力,构建清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1]。新能源可带动能源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当前新一轮能源技术变革方兴未艾,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如新能源并网和储能、微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可以提升电网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在能源科技竞争方面,不断培养新能源技术人才,并培育新能源相关产业,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全球互联网战略。如今世界的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革新,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能源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全民生活方式。
1以新能源研究平台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当今各学科发展的“马太效应”日益严重,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而武汉大学传统能源电气类学科发展缓慢,在全国各个高校快速发展的今天,极易掉入“贫穷陷阱”。因此,必须在极端时间内,迅速提升学科的研究实力,跨越制约学科发展的“贫穷陷阱”,这关乎学科的生死存亡,影响武汉大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建设新能源研究平台可以有效带动武汉大学能源电气类相关学科发展,推动一流学科建设。新能源相关技术的出现为能源电气类学科的发展引入了新的研究方向,如新能源到电力的转换与利用;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云大物移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兴技术在(新)能源接入系统中的应用[2];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新能源到电力的高效转换的开发;高效的光伏电池、高密度储能技术的研究。因此,能源电气类学科在这些学科交叉领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可以统筹相关学科研究基础,占领能源电气类学科发展的`制高点,推动我校相关学科的交叉创新与发展。学科交叉是当今世界学术主流发展方向之一,能促成多学科协同攻克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新能源研究涉及的物理、化学、材料、信息、机械、水利、电力等多学科,建设新能源研究平台将有利于武汉大学多学科进一步的融合和发展。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以及多学科交叉优势,面对全球新能源研究热潮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组建跨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平台,依托新能源高水平平台,可形成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承担一批国家级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一批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建设省部级及以上重要基地,强力支撑我校一流学科建设。
2新能源研究平台培养高水平人才
科学研究呈现出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这种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3-4]。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实现学科发展与平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的良性互动[5]。在跨学科视阈下,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造就学术领军人才、集聚创新团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原因,我校能源电气类学科设置较为单一固化,教师要有确定的学科“归属”才具有所在学科的资源使用权,所以多个学科存在重复建设问题,整体优势不明显。教师也不愿意脱离原有学院去开展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导致跨学科师资力量难以统筹,学术领军人才难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难以培养。而新能源研究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信息、机械、水利、电力等多学科,单一的学科设置和专业覆盖面远远满足不了新能源创新发展需求。可以通过学科组合,扩宽引才平台,完善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逻辑体系以及能力实现方案,适应新能源产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充分发挥学校电气工程学科在新能源发电、预测及并网消纳技术方面、物理学科在光伏高效利用转化方面、化学学科在电池储能和生物质能利用方面、遥感测绘学科在太阳能光伏预测方面、电子信息学科在电动汽车充电桩方面、计算机学科在云计算方面、动力机械学科在机电能量转换方面、水利水电学科在抽水蓄能电站方面的优势,真正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通过建设学术、科研、人才特区,提供特殊政策和特别支持,让国内外的新能源人才在这里汇聚,开展有关能源战略的前沿问题研究。
3新能源研究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新的政策体制激励,承接国家项目开展高水平科研,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孵化器与科技公司对接,国际合作与交流。当前是我国面临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新能源作为清洁友好、安全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必然会产生大量原创性的新技术、新理论。国家和学术界广大有识之士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研究的“蓝海”,并积极努力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因此,有必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建设武汉大学新能源研究平台,通过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培养一批交叉研究人才,承担一系列国家科技重大及专项课题项目,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新能源研究与实验平台,从而成为创新政策体制的试验田、人才培养的聚集地、科技创新实验与服务的协同平台、新型产业孵化与发展的栖息地,有力提升大学创新能力。建设新能源研究平台,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大幅扩大学校在前沿科学技术领域研究的影响力,充分挖掘跨学科研究的潜力,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各学科研究实力,建立科技创新重大平台。通过协同各学科优势专业,依托现有或在建大科学基础设施,在新能源研究的核心领域形成优势特色学科群创新发展,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进而可以争取国家支持建立相关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
4新能源研究平台建设方向
建设一个新能源跨学科研究平台,通过整合学校的教学、科研、师资及行业优势资源,积极推动能源、电气、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等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再建设,致力于培养新能源领域创新人才,研究新能源技术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建设成为新能源领域相关学科交叉创新基地、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基地,优秀人才培养基地,成果转化与技术应用基地,为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服务,主动融入国家新能源重大战略技术需求。以期解决电气工程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同时致力于学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为提升武汉大学综合实力服务;培养新能源领域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立足武汉大学现有理工科基础,结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一带一路”总规划,以国家重大战略所体现的共性问题为根本,避免校内不同学院间的低水平、碎片化无序竞争和重复研究,为整合学校电气工程学院在新能源发电、预测及并网消纳技术方面、物理学院在光伏高效利用转化方面、化学学院在电池储能和生物质能利用方面、测绘学院和资环学院在太阳能光伏预测方面、电信学院在互联网+方面、计算机学院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动力与机械学院在风力发电装备制造方面、水利水电学院在抽水蓄能电站方面的研究优势,实现与国内其他工科强校不同的差异化跨越式发展态势,在明确新能源研究发展框架的基础上,立足于含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突破电力装备及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1)新能源分布、地理信息、消纳模式及电力市场的新能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的基础理论;(2)复杂地理环境和电磁条件的新能源电力装备及系统安全运行与控制技术;(3)新能源高效转换与储能的电力电子装备接入技术;(4)新能源装备及系统防雷与接地技术等4个方面凝练契合于国家新能源研究重大战略需求的各学科交叉发展共性问题。聚集各个相关学科优势建设新能源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电气工程学科在新能源发电、预测及并网消纳技术方面、物理学科在光伏高效利用转化方面、化学学科在电池储能和生物质能利用方面、遥感测绘学科在太阳能光伏预测方面、电子信息学科在电动汽车充电桩方面、计算机学科在云计算方面、动力机械学科在机电能量转换方面、水利水电学科在抽水蓄能电站方面的优势,真正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5结束语
新能源研究平台建设将重点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性工作,为武汉大学探索与现代大学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创新提供试验平台和环境。以期通过灵活的管理体制,在整合相关优势学科研究基础的同时,积极促进学校新能源领域先进研究成果与高新科技企业结合进行转化,并能够为武汉大学在新能源研究领域提出符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需求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提供培育土壤。
【参考文献】
[1]李.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根本性转变[J].电器工业,.
[2]吕干云,金园媛,李先允.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13):114-115.
[3]孙文凤,杨佳奇,谭有为等.新工科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综述[J].科技视界,2018(7):47-48.
[4]杨亮,刘道平,崔国民.面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能源本科教学体系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8(31):7-9.
[5]吕旭峰,范惠明,吴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复合导师制度的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11):33-39.
篇9: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
浅谈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
信息技术变革着人类社会,使人类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改变着人际沟通的规则,广告作为人类沟通的商业行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正面临着革命性的巨变。中国广告业从招贴画到因特网广告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最初,广告通过物理的媒介进行传播,然而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广告也可以通过数字交互媒介进行传播,媒介的差异导致其策划、创作、设计、运营方式的不同。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广告业带来的诸多问题,同时又为我们提出探索价值的新问题,媒体技术的革新、信息传播模式的拓展,广告形式不断变幻,刺激我们神经的陌生感。这正是广告界和实业界面向数字化转型时期的一场及时雨。
1.交互广告与传统广告
交互广告的发展与运用紧随信息时代的步伐,自1994年10月14日wired杂志在其网上广告以来,传统广告不能代替的强大生命力,广告活动的交互性特征,由此成为新的.广告传播形式的代名词。一方面,作为信息传达的行为和意图,人类最初的广告与我们今天的广告并无二致,广告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传”与“受”,以及针对“受”后的信息反馈,进一步对广告宣传活动实施调整其实就是一种互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信息传达的方式和媒介,基于网络、数字技术的交互广告无疑极大地延伸了信息传达影响力的维度,其即时性、适应性等特征进一步强化了信息传达的实效性和可控性,并将对广告主和广告受众带来无穷的灵感和全新的体验,对于从事髙校广告学研究、广告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
2.高校交互广告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
髙等院校的学生把交互广告的发展与运用纳入日常生活,研究并运用它就成为当今大学生在观念行为上的一种先进与时尚。中国广告业内已经有了敏锐的认识,已经产生探索新出路的热情,但髙等院校里开设交互广告学科的很少,多数停留在传统广告的教学思路上,对于市场上的主要交互广告形式,基本上以技术教学为主,缺少新技术、新理念与广告理论的融会贯通,然而紧随时代步伐的广告设计大学生开始尝试交互形式,他们大胆利用交互手段,为的是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的沟通模式并为之服务。学生对于新媒体的新形势、新技术吸收很快,但由于课题新,遇到的困难很多。因此,髙等院校缺少对交互广告作系统的基础教学,交互广告学科的设置就迫在眉睫。
10月,广州美术学院率先在装潢艺术设计系开设了为期两周的交互广告可,授课对象是四年级毕业班的广告专业本科生,授课和完成作业的过程暴露了交互广告这一新领域的教学难点,以学生作业为例进行剖析,作业要求:选择一个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品牌网站,分析它的市场背景、品牌内涵、目标消费群、媒体技术结构特征、用户使用情境、采用的交互机制以及信息构架,以此为基础,对这个网站重新进行信息构架,画出信息构架草图,并设计出网站首页。大部分本科生对新知识的总体理解力很强,创作出可以直接投入市场使用的才华横溢的作品,但是他们普遍对“媒体技术结构特征”和“用户使用情景分析”的描述表现出困惑,正是这种困惑促使我们对交互广告学的研究与学习。灵智大洋广告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施密特勒曾说过我们必须拆除把广告中最有创造力的人才和开发因特网的专家分开的障碍。”交互广告涉及的学科众多,包括计算机科学、运筹学、营销学、传播学、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设计艺术学、统筹学等多种学科,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尤其需要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能力。
3.交互广告学科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之前景
交互广告课程的设置应围绕着以上学科进行综合教学设计,目前国际上对交互广告的研究基本上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交互市场营销的研究、对交互广告的传播载体的研究,交互广告的定义、交互广告的实际交互性与感知交互性的试验研究,消费者对广告的感知交互性与对网站的态度、对品牌的态度和购买意图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对交互广告效果测评的研究。美国、日本、欧洲的交互学科建设较为领先,其课程集中在.?综合课、交互广告、数字传播和在线直接回应。类似的本科课程还包括数码影像图形创作、视频作品创作、试验声响和电子音乐创作、网页互动及多媒体光盘互动设计等。学生可以在一个真实的创作产品环境在线工作,并可以直接与从著名广告代理公司请来讲者和客座教师对话。这些国家的交互广告人才培养方法和课程设置给予我们很好的示范,面向未来的交互广告人才的培养,应重视培养他们对交叉知识的学习,并且应着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交叉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以便更好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广告变革。
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适应性结构化关系,以及先进的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让我们看到交互广告让广告模式从传达上升到互动沟通,所带来的将是人类社会大踏步发展,所以交互广告理论的铺垫,对于广告学子步入信息时代,踏入社会,以及面对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对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均是一个前沿的思维与准备。广吿与市场是密不可分的,让髙校广告专业学生了解当今广告的前沿面貌,开拓学生的视野,树立扎扎实实做学问的范式。
篇10:高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论文
高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 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匮乏以及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已经危及到物业管理行业的生存。通过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达到培养合格的物业管理人才,是满足社会与物业管理行业及其企业的需求,提升物业管理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物业管理 教学改革 模式创新
物业管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文明、人居和谐的必需品,而物业管理蔓延恶化的纠纷,却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物业管理行业本身也因此陷入发展的困境之中。物业管理行业专业人才的匮乏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物业管理企业服务意识缺乏,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是引起物业管理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物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与能力的不足,是物业管理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更是担负培养物业管理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物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与人才能力的不足
物业管理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物业管理人员有这样几个来源:一类是随房管部门的企业化转制而来,一类是由房屋开发公司后续转化而来的,这两类人员虽然能担当基本的物业管理工作,但往往缺乏管理的思维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有一类是物业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向社会招聘的不具备任何物业管理知识的人员,在工作中处于边学边做的被动地位。另外,还有一类是经过物业管理培训的专业人员,但他们的数量有限,在实际管理中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即现有的物业管理企业人才也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传统型的房产管理人才多,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少;二是胜任单一普遍岗位工作的人才多,能胜任多个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少;三是初级管理人才多,高级管理人才少。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匮乏和人才能力不足并存的局面,已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
作为新兴行业的物业管理业正处于发展的加速期,对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企业和社会都期望拥有更多的技术型和经营型兼备的复合人才,也对高校培养高水平的物业管理人才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因此,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教育要主动适应行业的需求,深化专业建设和改革,办出职业特色,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与市场的需要,使物业管理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物业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也具有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二、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中的物业管理专业教育,是随着物业管理的普及而开始的,其时间经历并不长,专业建设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在物业管理理论的研究、物业管理理念的普及、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致使物业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在制定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往往只是笼统地定位为培养具有物业管理能力的高级物业管理专门人才,但对这种能力的构成缺少进一步的细化说明,致使培养的人才能力目标不清晰,造成专业能力的不足。
2、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分离,缺乏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表现为工作中的专业基础理论不扎实和专业技能不强,不能达到物业管理人员“一专多能”的要求。
3、物业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缺陷。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不够清晰,课程交叉重复,专业基本技能内涵不够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培养的学生缺乏专业竞争优势。
4、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落后。主要表现为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导致教学效果与目标偏离,加上教学质量保障不力,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5、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调。培养的人才既缺乏专业特色,也缺乏学校特色,更缺乏个人能力特色,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不足,与物业管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期望有很大差距。
三、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物业管理人才的客观需求,是进行物业管理教育的依据;物业管理行业及企业对人才及其技能的需要,是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在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指导下,结合行业用人实际和毕业生的社会定位,对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是进行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只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才能根据培养目标,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通常物业管理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服务社会和经济建设,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建筑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房地产、物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住宅及商业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和房地产市场管理等经营管理工作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物业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
在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中,更应培养学生的服务与管理理念,加强行业规范和物业管理服务意识教育,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与业主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对人才复合能力的培养上,强化围绕物业管理和维护各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物业的属性和特点有较多的了解,通过对物业的精心管理,实现服务业主的最终目标。
四、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通过对物业管理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解决物业管理人才短缺和专业素质不高问题,摆脱影响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人才瓶颈,是高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提出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复合型培养目标和强化专业特色的要求,构建培养具有管理理论和建筑工程知识的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使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明确,专业定位更准确,专业特色更突出。为此,需要重新设计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评估体系,使专业建设体现出物业管理的专业特色,保证教学质量;并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教学,注重技能训练,让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高端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样也可以通过探索物业管理专业教改的经验与教训,为也在摸索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同行提供启示和参考,共同促进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1、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物业管理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讲,既要有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要求有建筑、建筑设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物业管理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要兼顾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课程匹配序列化,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形成以管理学科为主干,以建筑工程学科为横梁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方面,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服务方向的要求,筑起现代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实务操作技术—定量分析方法”的知识结构体系。
为突出专业教学的特色,在专业课程上要大胆更新教学内容,提高高等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起点和水平。整合教学和课程内容,削减传统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增加与物业属性管理的相关课程;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自学能力、创造力的课程;培养运用现代经济定量分析方法,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强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的.课程同时,更多的开设突出实务操作技能培养的课程。课程体系中设置着力加强学生强化专业课程多媒体和现场模拟教学,教学实习一般要求在校外有关单位建立的实习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现场教学占一定课时比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专多能”。
在物业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通过整合教学和课程内容,削减原有物业管理专业大而泛的课程,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突出现代管理技术运用的培养和建筑工程知识的强化培养,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突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达到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效果。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开放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学生从客体转变为主体,将传统的灌输方式转为培养创造力的启发方式,人才培养从简单的专业知识型转为综合型、复合型、创造型和开拓型。在加强物业管理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加大管理理论和建筑工程知识的教学力度,着重从物业管理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从事物业管理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方面进行综合性教学,解决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不足与不同步问题。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物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管理信息,接触最前沿的管理活动,教师应首先走入实践,深入生产第一线,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学以致用、开拓视野、反馈教学。同时,应有“能者为师”的胸怀,把成功企业的领导人、民营企业家请到大学讲台上,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才会真正发展成熟起来。
4、完善教材的系统性建设。教材建设应在知识的完整性、知识的拓展性、教材的易教性、教材的易学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优化,选用体现物业管理专业的有特色的教材。建立选用教材质量评价制度,每学年进行一次教材适用性问卷调查,全面掌握各门课程教材使用状况,及时调整不适用教材,保证教材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5、建立物业管理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检查、检验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第三方评价系统”,可以依据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情况以及应用单位的反馈信息,检查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促进物业管理专业的个性化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水平的必然产物,物业管理需要大量的合格的专业人才,高校物业管理教育的专业建设是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通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并重的教学,以及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光辉、侯章良:物业管理职位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 黄永安:现代房地产物业管理体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3] 弯红地:高层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物业,(12)。
[4] 霍尔姆斯、麦克莱恩:比较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11: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前言
对工业设计专业进行分析可知,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且符合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故多数院校在培养工业设计人才时仍然延续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社会实践能力严重缺失,难以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引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此模式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中的应用做出了系统探析。
一、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在“应用”二字,其要求以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和时代精神的质量观以及人才观及教育观作为基本指导思想,从而在新形势下构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升教学水平,最终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工业设计是一门十分重视应用型的新兴学科,高校学生在毕业之后是否都能够根据企业与客户的实际需求设计出相应的产品是判断并衡量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就现阶段而言,国内多数高校并不具备较为完善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其关于人才的培养大都以传统专业人才培养“理论――基础专业技能――课程考试及成果检验”这一模式为主,而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设置了相应实验项目,但实验的性质也大都趋向于证实性,而非应用型,导致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同设计目标相脱离,从而降低了人才的实践能力,使其对所学课程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加快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无疑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专业教学效果,在帮助学校树立良好专业口碑的同时,也使其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工业设计人才,促进工业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目标模糊
课堂教学目标模糊,即教学目的不明确是当前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由于工业设计的理论知识相对枯燥的、乏味,故而在对相关理论知识讲解时,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之高校生源的广泛性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势必会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发生,进而从整体上降低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而产生上述相关问题的主要原因则在于专业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对于多数工业设计专业教师而言,其在授课过程中,大都倾向于原理性和证明性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于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方向并未予以说明,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并不知晓所学知识的具体用处,导致其专业知识学习的目标较为模糊,最终造成其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背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衷。
2.课程的交叉性不足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可知,其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体系中所涉及到的每一门课程和各类课程所关注的各方面问题均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使其通过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和钻研不断提升自身关于工业产品设计的实践能力。由于工业设计专业涵盖了美学、社会学、工程学、心理学以及工艺学和消费行为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故专业课程也具有较大的跨度,加之受工业设计专业发展时间的影响,部分专业教师并非工业设计本专业毕业教师,故而对工业设计专业缺乏全面了解,致使其在对部分基础课程进行讲解时,不能准确把握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讲解设计心理学和工程图学时,并未意识到二者之间的联系,即产品工程图的设计对消费者的吸引,从而使两门课程分别独立于专业课程中而缺少内在联系,从整体上降低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由此可见,课程交叉性讲解的不足,进一步增加了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难度。
3.缺乏同工业设计产业的结合
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缺乏同工业设计产业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问题。对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可知,其应与工业设计产业形成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在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引入产业以增强人才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工业设计产业中引入应用型人才以弥补设计理论方面的欠缺,促进二者共同进步。当前,我国工业设计仍然呈现出一种教育先行的发展态势,但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工业设计的中心已逐步从传统的教育界向产业界的方向转移,由此工业设计产业便得以产生和发展。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工业设计的产业化程度仍然呈现出较低水平,且工业设计人才相对匮乏,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工业设计教育与工业设计产业的分开发展,这种“各自为政”的发展形式使得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产业实践中,而降低了其自身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也使得工业设计产业长期以来缺乏高端产品设计的技术型人才,在降低了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也阻碍了工业设计产业自身的发展。
三、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明确专业教学目标,调整课程结构体系
工业设计专业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便是为工业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日益增长的要求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学生的职业培训作为主要目标,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综合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体系方面,应围绕本专业的设计课程与设计实践逐步的开展课程体系的设计工作,同时,将用户研究以及产品市场趋势和设计管理等工业产品的市场类课程同产品功能与结构原理、产品材料与工艺等工程类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共同辅助工业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确保工程图学、人机工程学、平面构成等核心课程的设置能够较好地满足现阶段社会对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相关要求。还需说明的是,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工业设计项目为基础的,因此,在进行工业设计专业体系结构时,应率先学习完成设计的方法,再对如何高质量的完成设计项目进行进一步剖析,通过不断积累项目实践,提升专业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2.优化课程内容,增加不同课程的交叉性
对工业设计专业进行分析可知,其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所涉及知识领域的广泛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准确选择出对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具有较大帮助的知识点,并合理安排各门课程所占课时的比例则显得尤为重要。就现阶段而言,多数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相关领域课程均是从其他专业课程领域直接引用过来的,并未针对工业设计专业本身对相关领域的课程知识进行修正,故而增加了工业设计专业学习的难度。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也必须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度的优化,从而增加不同领域学科同工业设计专业间的交叉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机械原理这门工程专业课程为例,在进行讲解时的,可将其变更为“产品功能结构原理”,并结合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工业产品,通过拆解和组装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继而从材料、功能、工序等方面对其采用当前结构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对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电学、加工和力学等各方面知识的配合予以深入了解,从整体上提高其对产品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的能力。
3.加强同工业设计产业的结合
加强同工业设计产业的结合是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措施。由前文可知,工业设计专业设置的目标旨在为企事业单位输送工业设计方面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因此,加强同工业设计企业和相关单位的合作便成为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的一项必要举措。高校领导和专业教师需要深刻意识到国家对工业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以及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带动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加强同工业产业的联合,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例如,高校可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向企业提供工业设计专业方面的人才,通过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使专业人才在接受企业培训后,留在企业内部,为企业关于工业产品的设计做出自身贡献。如此一来,学校既提高了其工业设计专业的知名度,也提高了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而言,则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专业实践中,从整体上提高了其个人专业水平;对于企业而言,则在提高了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利用效率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各项工业设计工作的,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结论
本文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在工业设计专业开展的必要性做出简要阐述,进而从明确专业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以及加强同产业结合等方面对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系统探究。可见,未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应用,对于提高专业学生的知识实践与应用能力、促进工业设计专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篇12:海南省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海南省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近年来,随着我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规模扩大与旅游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现.高校是旅游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我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陈小燕 汪洁 阳义 Chen Xiaoyan Wang Jie Yang Yi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外企业家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NTREPRENEURS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精选12篇)】相关文章:
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探析的论文2023-08-23
浅谈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双语教学探索教育论文2023-03-2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双语教学实践探索论文2023-03-17
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2023-05-02
对于校企合作开展省级学科竞赛的分析与实践论文2022-05-04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2023-07-08
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教育论文2022-11-17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化探索论文2023-03-15
浅析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与借鉴论文2022-08-05
地方高校强化实践教学主体地位的思考论文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