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时代科普宣传的再思考论文

时间:2023-06-17 08:16:16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对网络时代科普宣传的再思考论文(精选10篇)由网友“siunaus”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对网络时代科普宣传的再思考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网络时代科普宣传的再思考论文

篇1:对网络时代科普宣传的再思考论文

对网络时代科普宣传的再思考论文

摘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在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信息的传播由一对多变多对多,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科普宣传员应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式,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宣传工作。要善于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要掌握好网络信息的主动权,把握好度和时机。

关键词:关于;科普宣传;思考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它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请记住我站域名/]质,具有运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达到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世界观。这项工作,在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论坛、博客、聊天室、移动通讯等新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新技术新信息传播由一对多变成多对多。面对这些变化,作为科普宣传员不能视而不见,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技术,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式,不断地总结提高,并对宣传模式的诸多方面进行再思考。

一、传统的.科普宣伟员要学会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出色的宣传工作

网络科普,是网络技术传播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当今时代多元化的宣传理念。传统的科普活动,如现代科学、健身讲座、家居绿化、书画活动、再就业培训,后来又有了科普周、科普之夏、科普之冬、科普大篷车、科普伴你行、科普进社区等等,科普宣传员首当其冲、义不容辞地工作在第一线。但在当前,这种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已经不是各个宣传员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都借助现代网络及数码技术主动加入到科普宣传工作中,主动参与,主动宣传,体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作为科普宣传专职工作者,更应该借助互联网这股东风,借助网络信息的即时性、海量性、互助性及方便性,筛选有使用价值的科普资料,增加信息渠道和信息量,以便把宣传工作做的更新鲜、更厚实、更有深度。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有311个地市、503个县、1198个乡镇建立了老科协组织,社区老科协发展到家772个,各分会直属团体增加到250多个,个人会员现在增加到60万人。勿庸置疑,网络科普的发展,对传统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传统科普宣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互动性也为宣传者提供了方便的工作方法。由平时单方面策划宣传变成与更多的互动对象平等交流,可以使宣传工作更真实、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二、传统的科普宣辟员要善于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容易让宣传工作者眼花缭乱,网络信息有它不规范、不严肃、多、杂的虚拟特点,是一个自由空间,任何人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发布信息,很明显缺乏科学依据,有不可靠性、不真实性。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时常关注是好的,作为主流宣传,就是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体现高新技术的主题,这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作为宣传工作者。在利用网络信息时要睁大眼睛,辨别信息的有用性和可用性,不能随手拿来就做宣传讲解,要牢记自己的职责,要有一种使命感,要服从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要从大局出发,做到“守土有责”,不能“网云亦云”。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对待各种新鲜技术、新信息,不能马上当作宣传作品,而要当成素材看待,经过严格核实后,真伪自见分晓,这样既能保证传统宣传模式的真实性,又能维护现代宣传模式的时效性,所以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智慧。科普宣传内容要把科技体现和人文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既要精确表达,又要引人入胜,宣传员要注意培养这种能力,

增强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以及拟写标题方面画龙点睛能力,撰写出让公众能看懂的科普文章,体现高科技宣传模式的导向作用。

互联网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习惯于从网上获取信息。美国《科技与工程指标》一项调查数据,当受调查者被问他愿意到哪里去获取专门的科技信息时,44%把网络作为第一选择,越来越多的科普活动选择了与网络有关的高科技手段,这项活动把学术研究、理论知识和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拉的更近。机遇就是时机,科普宣传员要利用好自己的特殊地位,把握好这种主动权,承载好新观念的展示者传播者。运用现代化的宣传方法进行宣传发布,从而使科普作品和内容走向千家万户,以社会化的形式起到普及宣传的作用。网络有互动性、共享性、形象性、趣味性等多种特点,宣传员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将传统的报告会、讲解、专刊、墙报等方式通过网络平台使其多元化、快捷化,集视、听、说功能与一体,让宣传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度和时机一定要把握好,有高效的选择,才能合理设计网络内容和栏目,及时发布科学信息,以丰富多彩的知识贴近老百姓生活工作实际,要把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与趣味性溶为一体,将宣传理念转化为学习理念,将学习主体转化为百姓自己,高效的、全面的、优质的为人民服务,发展属于自己特色的网络宣传工作体系。

科普宣传员还可以利用网络心理活动的平等特性,进行有别于传统宣传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工作。网络科普的载体标示者未来科普发展的方向,在各个方面超出了原来传统宣传的方式模式,宣传活动正在让位于学习活动,大众本人就是学习的主体,成为科技时代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被接受者。科普宣传网络应进一步与社会接轨,扩展和丰富宣传内容,发挥信息化的共享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开阔视野和心胸打开新的视窗。随着科普宣传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网络化科普更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认知规律的内在要求,只有贯彻好这一科学理念,科普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宣传效果才能更好实现。

篇2:网络时代对统计工作现状的思考论文

网络时代对统计工作现状的思考论文

摘 要:网络时代的主要代表性产物就是网络信息技术,人们依靠计算机快速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统计工作也不例外,通过统计软件的开发与使用,企事业单位的统计手段现代化成为了现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在网络时代,统计工作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网络时代;统计工作;信息化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统计工作也在信息化时代中实现了改革,传统的统计工作模式已无法再适应社会发展,面对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改变统计工作格局,及时融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是一种无形的沟通工具,它能跨越时间限制、空间限制进行双向沟通,在统计工作中推进网络技术,不仅是对现代社会形势的正确认识,也是为了在发展中谋求更大的进步。

一、关于“三上企业”的一套表制度

“三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和资质以上的建筑、房地产企业。“企业一套表”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在向国家统计机构提供调查数据时,将需要调查的全部内容集中部署并统一收集,以企业网上直报为主的新的统计调查制度。采取一套表制度,能准确获得企业经营初始数据,减少统计环节中出现的变数,提高了统计信息的处理效率,并实现统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便于企业提供完整、有效的统计数据。

一套表工作制度的实施要注意五个问题:一是组建机构,加强领导。抓紧时间在单位内部成立企业一套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统一安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二是加强协调,督查督办。监督本地区企业单位实行一套表制度的情况,促进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单位内部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对开展一套表数据采集处理及一套表制度的执行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统计人员培训,提高统计工作者整体素质技能是关键。四是加快进度,更新名录库。建立单位统计数据库,收集到的数据都要进入数据库保存,并实时更新维护好基本单位名录库。五是实战演练,试填试报。为了更好地做好一套表工作,单位还要定期进行实战演练,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一套表制度的执行性。

二、网络时代统计工作出现的新特征

网络是新时代的衍生物,前人也没有实践经验,为此,我们不得不根据单位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找出解决统计工作疑难问题、提高统计质量的办法。

1、统计内容更加全面

信息网络技术依靠计算机而存在,现如今,统计内容逐渐复杂,工作难度逐渐加大,这就需要有点有面完善的统计系统,将应有的统计信息纳入到统计范围内,才能更好地完成统计工作,只不过,我们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前那些复杂繁琐的工作依靠计算机可以轻松完成,如电视收视率统计可以由数字网络直接统计得到等。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际之间的沟通也日益频繁,而国家之间的经济来往是最为密切的,这让统计内容必须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的每个角落,有效完成与他国的沟通。

2、统计速度更加快捷

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各行各业、各个角落都充斥着网络,人们也习惯了将网络用于自己的生活。同样,网络时代的统计工作也发生着很大的改变,统计工作变得更加快速和准确。现代统计分析工作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一次性完成系统工作,提高效率与准确性。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还能对统计工作进行实时跟踪、实时监督,及时观察统计信息的变动,保证统计信息的及时性。除此之外,计算机还能对统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分析,以便人们及时调整统计工作计划,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

三、网络技术与统计工作的关系

1、统计工作与网络资源密不可分

网络所带来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它为社会各界的信息统计工作提供了最先进、最现实的技术,由于网络是互通的,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统计信息供给者与信息需求者之间不再是单方面的联系,而是双向的,并始终保持这种沟通与交流,这一现象的出现有效改善了统计工作的环境,相互的沟通让统计信息的收集变得更加科学,同时也有效减少了由于沟通不善而造成的数据误差。

2、用互联网发布统计信息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用户已超过4.77亿,且每年都在不断增长,互联网成为人们收集信息、获取资源的主要渠道,而我们从长远发展来看,互联网将有可能取代电视和报纸,成为人们获得知识与信息的第一媒体。为了深化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管理,基本上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相继开展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利用,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获取各种资源。互联网发布信息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是统计部门掌握大量数据资源的方式之一,由于发布在网络上的很多信息是经过审核以及认真分析处理过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情况下,可将有价值的公众信息发布到网上,为更多人提供服务,使统计信息真正成为一种资源,发挥更有效的价值。另外,统计部门可以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以及利用价值提供有偿服务,在保证数据安全的条件下,还能增加经济效益。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网络存在很多不安全性,例如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等,这些不法行为有可能篡改统计资源,为了保护信息的安全可靠,有必要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如实行主机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黑、客跟踪技术、防火墙技术等,以提高网络的抗冲击能力。

四、如何促进统计工作的发展

1、加强和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探索统计思路,注意安全性

人是完成所有统计工作的核心,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加强统计网络平台的建设保障,同时,应实现对基层统计管理者的技术技能培训,让更多的人接触、熟悉网络信息技术,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统计工作队伍,才能做好在网络环境下的统计管理工作,必须要提高全社会统计人员的统计修养,使统计信息真正能为公众服务,才能发挥统计信息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

网络平台十分复杂,日益增加的信息数量会让网络环境变得难以控制,安全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保障信息安全就尤为重要。首先,我们要从技术、制度方面入手,确保统计信息的安全,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各大工作平台安全、数据备份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加强各类文件的保密性。统计工作者要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规范去完成统计信息的安全管理,按照要求实行调查对象单项资料、商业秘密等的保密工作。我们还要对网络本身的安全进行研究,为不同保密级别的用户提供不同等级的授权服务,做好权限管理,完善网络系统中统计工作的安全性。

2、营造信息化氛围

有了信息化的平台,还应加强在信息环境下的工作质量,只依靠信息统计系统是很难完成工作的,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才能促进统计工作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政府及各单位部门领导要予以重视,统计作为公共产品,必须按照公共产品生产、管理的方式进行,领导要全力支持,国家也要从项目、计划、资金等方面进行协调;加强全社会的统计意识培养,贯彻统计信息化的理念,配合信息化的建设与完善,为信息化统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要提高,这是减少违法行为,优化统计环境的关键。政府应将统计工作纳入法制化的渠道,深化统计工作执法力度,保证信息化的统计工作具有安全性与权威性。

3、优化服务质量

统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不仅关系到领导做出决策的科学性,也关系到事业单位未来工作水平的提高。统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主动参与统计服务,为社会各界提供有效的统计数据。同时,还应支持部门管理者的领导,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中心矛盾,化解矛盾,为促进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尽职尽责。

4、现代统计预测

现代计算机技术已发展成熟,统计人员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工作也得到了应有的技术保障,因此,统计人员要掌握现有的统计信息,以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为依据,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进而对事物发展的未来演变做出科学的预测,这就要求统计人员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统计工作的新思路。

结语

事业单位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已比较全面,基本实现了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贮存和快速检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统计人员就应不断加强统计信息收集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分析的科学性,确保数据能反映真实情况,为领导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这就是网络环境下统计工作完善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李红宇.信息时代的统计发展趋势探讨[J].北方经济,,(5).

[2]姜林康.网络时代下统计工作的新机遇[J].商场现代化,,(4).

[3]程芙蓉.推进我国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

[4]林旭霞.统计工作网络化问题及应对方略[J].数据,,(8).

篇3:对研究性学习的再思考论文

对研究性学习的再思考论文

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践指南》中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普通高中阶段在学生中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具体指导。本文试就研究性学习的特征、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须走出的误区作一浅探。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研究性学习从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重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将深刻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传统方式的学习,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受体和容器;而研究性学习重在“研究”,它要求学生一改以往“被动”的学习处境,“主动”地去寻求知识,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知识。

1.研究性学习是开放的、多元的、贴近生活和实践的探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并不是传统知识教育的一种机械延伸,它不同于课外兴趣活动或竞赛辅导,它的学习对象不是课本的知识体系,而是原有知识向社会生活的一种辐射,是在文理交叉地带产生的一种关怀精神,它的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

2.研究性学习是点燃学生头脑中的智慧火把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习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围绕着问题的提炼与解决,学生产生了思维与思维的碰撞,这样流进学生大脑的决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求智的激情和创造的企盼。在我们的理想中,课堂不是机床,不应把学生冲压成某种质地的零件;课堂不是流水线,不应把学生组装成整齐划一的产品。课堂应充溢研究的氛围,成为充满创新精神的乐园。

3.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没有课桌、讲台和围墙的学习

在提出研究课题之前,学生不可能端坐于教室闭门造车,他需要跑工厂、农村、机关、图书馆,他需要调查,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需要在现象中甄别真伪,需要与人交往、磋商。开题之后,他就更不可能用“苦思冥想”、“深思熟虑”的方法来谋求结论,而必须要广泛调查、取证、分析、归纳、综合,这样的学习是传统教育不可想象的。

4.研究性学习是能力与知识重组的学习

在传统的非黑即白的形而上学的'思维中,常常把知识与能力分割或对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二者的相辅相成关系,忽视了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得。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强调知识的重组和利用,在新旧知识的交叉运用中产生了许多原先从未意料到的新鲜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原有知识的增值部分,获取它弥足珍贵,因为它并不是诞生在老师或书本那里,而是真正从学生自己心里涌出来的。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列入课表,每周开设3课时。作为江苏省省级重点高中,我校于9月,就在高一、高二年级正式启动了“研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1.课本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需”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崭新的课程,这是一门开放的、多元的、走向社会的课程,但它并不排斥对其他各门课程的先行学习。相反,只有先学习课本,明确了某门课程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步骤等,在此基础上再去创造性地进行自己的研究,才不至于盲目行动,才能手中有法,心中有数,学中有智,从而有条不紊地学好这门课程。

2.课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课题的制定是提出问题的重要一步,它关系到后续研究能否顺利达成。课题的提出本身就是经验和知识融合的结果,是学生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要考虑课题的可行性,其次要考虑课题的创造性,再次要确立课题的时效性。

3.开题报告的好坏决定着“研究”的成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题报告是整个研究的计划书,要使研究有步骤地进行,必须拟订好计划书,尽量把研究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预先考虑好、安排好,一个课题必须有一个开题报告。

4.实施过程是“研究”的中心环节

与接受式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和合作者,学生则由单纯接受教师传授间接知识转变成了自主学习,主动研究,大量获取直接经验的主体。因此,它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如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为学生外出考察、获取信息创设有利条件。二是要教育学生有韧性,不畏艰难。三是每次主题活动都要做好活动记录,及时记下活动情况与自我评价。四是要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三、研究性学习必须走出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花瓶点缀”应景式

研究性学习已列入普通高中必修课内容。但“应试教育”这只无形的手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许多学校的办学方向,以至于许多学校不敢大张旗鼓地进行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课程改革,不能理直气壮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而是“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一些学校对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的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检查采取“花瓶点缀”式的应付,只做表面文章;或只是为了迎合潮流,追求“轰动效应”,集中精力做出一两个“精品”去“应景”,这与《“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明确指出的“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必修课,全体学生必须参与”精神背道而驰。

误区之二:“全面开花”齐上式

高中各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认识水平等各有其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计划应对各年级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课题选择、课题实施、课题评价及学习目标上应体现相应的差异性,而不能“全面开花”。另外,在课题研究实施之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保证开题,实施、评价等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不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而追求实施过程和效果的扎扎实实。

误区之三:“喧宾夺主”替代式

研究性学习的引入对教师主要是教育教学观念和思想的改变、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对学生来讲,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但是,学科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学科教学受课程标准、教材、课时、考纲等的约束,课时不足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矛盾。在现有条件下,学科课堂教学仍应是以传授型和一般意义上的启发、讨论式为主,不宜经常兴师动众,以大型的专题研究活动代替常规的教学形式。

误区之四:“一厢情愿”包办式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亲身体验,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问题提出、课题设计、问题解决、学习评价等方面的主体性。教师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不是也不应是包办者。

要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就要走出以上几个误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为重点,不断接近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篇4:对艺术和设计的再思考论文

对艺术和设计的再思考论文

一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概念反映

艺术―名词,可以作宾语

设计―动词,可以作主语

偶然在《苏大艺苑》报上阅读了一篇“艺术是我,设计是他”的文章②,其中所表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艺术与设计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含义。从而也使我部分的明确了作为艺术和设计的模糊认识。早在几年前(或者说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国的艺术工作者已经针对这两者之间关系有所争执,到底设计是不是艺术,设计和艺术能否同一而论的观点一直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美术观察》也曾经围绕这一问题作了的讨论。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工艺美术界对“装饰”、“装饰艺术”、“工艺美术”、“实用美术”、“艺术设计”等概念的逐步过渡和划分,体现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对艺术与设计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有人说设计本身就是问题,而艺术不需要解决问题。这个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分歧,与“艺术是我,设计是他”有同工之妙。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在何方呢?又该如何深入认识和重新定位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呢?在这篇文章中,本人斗胆谈一下自己的认识,虽然有兔子谈论死亡的嫌疑,但还是要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本人就三个概念:“艺术设计”、“设计艺术”和“艺术与设计”谈一谈看法。在英文中我们很难看到“Art Design”或“Design Art”,而“Art and Design”倒是用得很多,如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Columbu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等。如果照国外的说法应该是“艺术与设计”较为准确。由此看来国际上将艺术与设计并列而立,体现了两个学科领域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特点。在这里,艺术涵盖了美术、建筑、戏曲、影视和音乐等等的大艺术范围,设计则包括了从手工艺到工业设计的所有设计范围。这样的名称涵盖较广,也比较合理。而且在英文中“Art与“Arts”也有微妙的解释,西方院校名称中采用的大都是“Art and Design”,而不是“Arts and Design”,实际上在英文里“Arts”体现的是手工艺而不是艺术的多种类。当然,中国自有中国的国情,也不必一切都要以直接翻译过来为准。 (参考: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思考》,蔡军 )

对目前我国对“艺术设计”的说法,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对“艺术与设计”的简称或模糊化思维,省略了其中的“and”,这种方式比较概括,但对于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表达不明确。一种则是在当前中国特定阶段,设计教育者们对设计的“国情化”解释。所谓“国情化”解释,是在人们还停留在“工艺美术”的概念上,对“设计”的定义缺乏全面理解的情况下,在“设计”前面加注“艺术”二字,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一概念。然而在“艺术设计”一词中,“艺术”只是定语,它本身成了对“设计”的装饰。同时“艺术设计”还是对过去“装饰”概念的最好演绎,比如过去的室内装饰系就改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从更深层看,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当代一批工艺美术界学者们对设计的认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只有工艺美术,没有设计,所谓设计只不过是“现代工艺美术”。虽然这一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变化,但认为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部分,要将其纳入“设计”范围还不如称其为“设计艺术”为好。

这只是从单独层面上划分,对直截了当的采用“设计”这一概念具有严重的妥协态度。忽略了设计艺术基因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催化和促进作用。设计艺术与艺术设计,虽然常常被当作同义术语即使在一些正式的学术讨论中也常被交互使用,但要研究设计艺术,首先要追寻即成事实的真相,但在我国的文化含义中,设计艺术有相对的界限,那界限可以涵概精神的艺术和物化的艺术的领域。从文化发展的观点来看,设计艺术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从原料加工程序到成品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存在方式,他同人的视觉思维、审美观点、生理需求一样,贯穿于艺术作品创造的始终。从古到今,从原始到成熟,在发展形式上,属于时间维的纵向状态,趋向于潜伏期。与设计艺术相区别,艺术设计更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属于空间维的横向状态。趋向于爆发期。可以说当设计艺术处于空间维的横向发展机会中关注的越多,受重视的程度就越大,那么潜伏期也就相应的爆发,其实目前我们所处于的中西文化的碰撞,正是设计艺术的发展爆发期,也正是为什么会产生艺术与设计的争论的原因之一。

二 从早期的设计与艺术的关联性来看二者今天所承载的任务艺术为我――十分个性的自我表达行为。

设计为他――立足于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③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原始时代大多数人工制品既是工艺品又是艺术品。这一时期的人工制品大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的,着重考虑的是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可用性。而后者是主要的,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中世纪文艺复兴前的艺术可以说大都体现在建筑上,而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教堂建筑,它综合了诸类艺术。教堂建筑中所使用的彩绘玻璃、祭坛画、壁画、复制画及佛像、雕刻、曼陀罗等,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同时也被当作一种符咒、信仰的对象。此时的艺术和工艺与生活之间始终是不可分离的一体。

人类生产和创造活动中,实用与美观相结合,赋予物品物质与精神双重作用,这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持点。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设计与艺术开始分离走向互有区别的两个独立体系。但无论从设计或从艺术发展轨迹来看,设计与艺术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相互作用的。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达芬奇,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雕刻家、建筑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工艺师等。同一时代的米开朗基罗、丢勒等都属于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的全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工艺在分离的同时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时间维和能量态在共同的空间行为下,艺术逐渐转变为独立的意识形态,尤其在所谓多元化的今天,他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一种意识表现形式。(甚至不乏一些伪艺术打着艺术的旗号所作的一系列的艺术的艺术)既然是意识就需要表现形式的存在,这也就客观的要求受众群体的存在通过两者之间的交流过程产生艺术的共鸣。从而进一步的深掘人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把它释放出来。说的明确一点,就是这种声音就是感情,释放这种感情就是的解放思想。不管这种思想是中庸的、颓废的、条件的、压抑的、痛苦的还是激进的、进步的、偶然的、兴奋的。都是形成人类感情的一份子。使个性寓于其性之中。没有个性也没有其性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一提到“个性”人们也许就会直观的认为是艺术家应具有的天性,或天赋。没有个性的艺术家只被人称作行家,匠人,甚至难登大雅之堂之说,这样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盲目的追求个性,以怪异、有邪,有意识的人为的结果不能寓于共性之中的个性,不能算是艺术行为,这是生理上的问题,是医生要解决的,在艺术上是没有出路的。

记得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著名画家史国良在一次聚会中其中有位风格怪异的女画家(听说还很有名气)带着她的女儿,她女儿当然长的很漂亮。于是她笑着问史,说:你看我女儿长的漂亮吗?史说:“就像你的画。”当时那画家便一脸不高兴。从这当中不难看出这位女画家所谓的绘画语言是什么了。她是在为别人而自己,是哗众取宠,是顾弄玄虚,其中不无炒作的嫌疑。艺术为我而他,为共性而个性,从而达到人类精神升华,这才是艺术的真正目的。

画面(或场面)效果空洞的追求视觉效果,受众者只是承担了一份凑热闹的角色,我想这种艺术家们的追求的个性也就很难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更不必说艺术的共鸣了。

艺术是我为他,设计是他有我。任何有价值的事物都有其使用价值,在艺术上也同样如此,只是价值表现形式不同罢了,艺术作品的价值是通过使用价值来实现、完成。艺术的使用价值就是作品受众时产生的时代共鸣过程或认知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反映其价值。即无价值的存在物。艺术只为我,设计只为他。单方面的体现,很难做出对艺术和设计二者各自的独立概念。事物是矛盾的,在矛盾中寻求统一,方为万物发展根本。古来中国主张“阴阳互补”方可万物归一,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设计在我国是近二三十年来才出现的名词,以前,称之为“经营、布局、营造”。前面我曾提出了设计是解决问题,设计本身就是问题,说白了就是解决人类生活的问题,是为他,--为目标群体。因此要想做出设计就必须了解市场、了解科学、了解目的群体。单凭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加上设计者的个性思维和设计提炼,即为他而我,合二为一。否则,只为他没有我,那么,我想信市场上、生活中的一切设计只会产生一个模式,缺乏变化性。正因为艺术上的为我而他、设计上的为他而我的存在,才有人类精神的丰实。知识结构的多元,生活才尽可能的丰姿多彩。

三 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设计思维的影响

进化论---西方思辩文化的十字架

循环论---东方中庸文化的太极图

艺术的发展苟合于文化的发展,众所周知,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于人们的认识论依据和行为的不同。中国的文化在大一统的中庸思想里面潜伏了几千年,道、儒两大思想主使着东方文化主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这种原始认识论在“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模糊逻辑方法中得到精确的认同。完成并履行着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循环论。这种生死轮回的思想,不正是古代乃至近代唯心主义艺术论的动力之源么?艺术发展随着时间维的运动循环向前发展。应和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古代朴素哲学思想、图形1中的第一阶段我们称之为草创期,接下来是成熟期、升华期,最后回到式微期。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轮回。这是丛剖面形式上来分析,但我们的古人更为馄沌,把这种言、象、意的结果--自然转接的的弧线组合成无始无终的太极图。如果说太极图是东方文化的徽标,那么西方进化论文化的徽标可以用十字架表示,这种象限式的思维方式恐怕很难说明新老历史交替再轨迹上的决定论,对于习惯于东方“球体说”的人来说是难以适应的。然而有得必有失,有失方有得,象限论通过形式演变和坐标式的直观框架。揭示了文化发展过程的历史象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又只能在人的自身活动中得到理性的答案。设计艺术在西方的最早形成与发展,正是这种理性答案的结果。人们在理性的基础上看待艺术创作,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的在这种历程、过程和活动中感应、寻找某种确定不变的终极因素。这种思维方式,在“球体说”的文化环境里,人们不会这样考虑,也不愿去考虑。这样,在一定历史意义上说,西方设计艺术早于我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把二者放在同一界面上比较,循环论看到的是运动的相对性,这种两维的运动反映在一维中是同向的,也可以是异向的,这种意识形态只能被人们的直觉感悟,主客观的关系是体验的,不规定的,带有唯心主义的成分。进化论看到的是运动的绝对性(物质是运动的),十字交叉的图形,就映象来说,对立面很明显的不可调和的出现,既有上升,又有下降,既前进,又后退。这种绝对永恒的运动属性,必须用理性的思辩来把握,主客体的关系是规定性的,肯定的。物质和意识之间,再这种进化论的驱动下,变的清晰,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色彩。唯物主义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种意识动态量的反作用,目的就是立足于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即设计,一种具象的,容易被逻辑感知的基因基因。

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从未出现过物质与精神这两极对立的哲学。印度的梵的统一,中国的阴阳与道的对立统一,成为思辩的主力。对于梵与阴阳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也没有这种要求。通过进化论和循环论这两种文化现象,我们可以简单做出对文化本质的理解,一般来说,东方人重感性而西方人重理性,这也是近代科学都出自西方的原因之一,西方人喜欢用统计、计算、归纳、演绎或综合来分析事理,而中国人偏爱吟诗作赋思维无边联想,以求感性收获。但有一点我们要承认,虽然没有这种要求,不能说明就没有这种意识的存在,只不过是没有形成条文、形成体系记录罢了。以下部分的分析也许可以从中看到这种基因的存在。

四 设计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纵横关系

艺术―--最初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加工而成的“设计”。

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

看了上面这两句话,你也许还不会感觉到艺术与设计之间的互补关系,要知道,不论是艺术还是设计,它都是为人的艺术和设计,贡布里希曾说过这样一句极端的话:“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有的只是艺术家而已。”(《艺术的历程》)毋庸置疑,艺术的主体只能是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艺术史的规律只能是艺术家参与艺术、干预艺术的规律。不论是在洪荒时代的原始艺术,还是在现今文明时代的现代艺术,都是建立在人与人、时代与时代、人与时代的共通共融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哪一位艺术家能代表其所处时期的艺术风格,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受时代政治、经济以及艺术家自身的局限因素所制约,毕竟,艺术不是无目的的产物。从最初的艺术动机可窥一斑。从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开始,艺术审美性便随着第一件工具的创造体现出来。砍砸器、投枪、骨针、兽皮衣裙、陶器等等大多数人工制品既是工艺品又是艺术品(现在仍把人工制品和手工艺品统称为装饰工艺)。但这一时期的人工制品大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的,着重考虑的是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可用性。而后者是主要的,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

欲望而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冶金、造纸、印刷、纺织、航海、机器工业直至现代的电子工业的逐步产生,同时反映在艺术上的也是轰轰烈烈的变革与创新。因此,在不同的时空态的质点上会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设计”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室内)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和“都市设计”的概念为人们所熟悉。因此,纵观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设计与艺术经历了最初的一体化,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直至发展为当今设计与技术和艺术之间建立的新融合,设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艺术的存在,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强调功能主义,而忽略艺术对产品本身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过分为表现艺术而忽略功能性,艺术与设计必须完美地结合。

以上是从纵的方向来看,那么从横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在现今的艺术时间维上剖一个截面来研究一下。

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是在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基础上着眼的,基因与媒介、观念与形式 、感觉与表现、主体自由化与客体自由化等等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动态表现。屈指可数的八大艺术分类彼此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这些联系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犹如发酵粉一样,伴随引发着艺术动机的草创、成熟、升华。在时间维和能量态的共融交替下形成共通的意识形态,在这里暂且把这种意识形态叫做艺术的血缘关系,或基因关系。它是非物质的,以意识的形式存在,如果说的明确一点,这种基因感觉,就是设计因素的关系存在。他表现在艺术形态上就是设计艺术,表现在思维上就是设计理念。

图中独立的圆代表一门艺术门类(为方便识别起见,用三个表示),但是每一种艺术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这种环环相扣的存在形式暗示了艺术与艺术之间的暧昧关系。在认识、伦理、审美三种存在方式所构建的整个文化格式塔中,同样也可以解释这个暧昧关系。我们的认识角度要从组成艺术品的物质材料开始,这是表象的,直观的存在,如绘画中的颜料、纸张;建筑的石材、木材、钢材的结合;影视的声、光、电等等,所以在这一物质材料的角度上是独立存在的,是以具象的形式存在,是可以被视知觉的或听知觉的,但是看到这里,我们依然还不能说明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现在让我们继续望中间看那块最小、也最集中的部位---审美角度.

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型的”,④这一论点既包含了肯定美的客观存在,是熟悉的:又包含了人是按照美的客观法则和规律去创造这样一种即唯物又辨证的思想。是陌生的.这种即熟悉又陌生的体会,恰当的揭示了具有现代因素的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对于具有再现因素的优异作品可以产生某种审美经验的感召力.,所以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作为欣赏者,经常触及再现性以及典型化的艺术所带来的特殊的审美动情力.这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经验感知就是潜伏在内心深处的美的作用力表现。是属于人的自身因素。

这种是抽象的,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层次和心理经验感知的,不同的人文层次产生不同的经验感知。但是,这个过程同样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够维系艺术形式成立的技术手段,这也就是我们主要所谈论的伦理角度。伦理角度上可以看出它包含很多方面,是最不稳定,也是最复杂的部分,它是一种能量态因素,对不同的艺术分类产生不同的能量,为艺术的再生输送新鲜的血源。它是无形的,但又指导着有形的存在,它是有形的,体现着一种无形得力量。每件艺术品或多或少所包含的这两种作用,起到一个传乘精神与物质的功能。一个立足于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功能。

下面,我们来看这种能量态是如何传乘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功能。

首先,我们这里有一个黄色的圆和一块兰色的方形,单纯来看它只是一个有色的平面,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当我们把这两个图形并置,看看会发生什么可能。 通过并置,你也许会感觉到这两个毫无意义的图形所产生的特殊的联想。这个圆可以是一轮明月,一只玉盘、或者一枚棋子等等。圆与兰色都属于客观物质材料,是造型的元素部分。但是,单纯的物质材料不能说明问题,它是具象的,是毫无意义的存在物,只有与其他物质技术手段产生关系,重新定位物质结构形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物质性转换过程。属于造型与非造型艺术形式。简称---形。

当重新定位的物质结构形态,与人们内心精神审美结合,产生的联想形象(明月,玉盘、棋子等)这个过程是经过经验感知的是抽象的精神存在物,简称---神。

原本无意义的色块在赋予了它形与神的手段后,才真正成为形神兼备的艺术品。可以说,没有哪一件艺术品不是建立在审美作用下经过解决物质与精神、形式与内涵、主观与客观的问题下产生的。认识因素、伦理因素、审美因素三者的有机结合,成为创造艺术品的必要条件和手段。通过以上分析,如果把三者独立,分离成三门学科,即:

认识因素------材料学

伦理因素------设计学

审美因素------美学

由于艺术特色的要求不同,以及制作工艺差异,最终呈现的是的艺术面貌也是不一样的,其中,物质材料和设计创作技巧是偶然的,变化的,只有精神审美因素是共通共融的。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这三门学科之间的独立性与交叉性,、把握彼此间的度与量,对多元化艺术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尤其要把握设计因素在艺术创造中的度与量的问题

(1) 设计成分增大化,物质成分减小

后果:具象符号减少,抽象符号加大

作品形式:抽象画、分割主义

(2) 设计成分减小,物质成分增大化

后果:具象符号加大,抽象符号减少

作品形式:具象画、超写实

(3)设计成分消失,物质成分增大化

后果:具象符号加大,抽象符号消失

作品形式:非艺术作品,无意义存在物

以上三个图形表示:外在物质形态决定内在意识形态,内在意识形态反作用外在物质形态的差异比较,形象的说明了设计因素的增减,制约着形式与精神的后期存在形式。以绘画为例,片面的注重抽象精神存在,也就相应的加大设计因素的介入,从而使多数观赏者感到迷茫或百思不得其解,其中还不算民族、地域、风俗等的影响。这种作品如分割主义、构成主义绘画等。就象现在人们开始对毕加索的怀疑一样,他的艺术到底是曲高和寡还是哗众取宠,还有待于历史的定位和批判。同样,片面的夸大具象形态,忽略了设计成分的介入,必定大大降低削弱精神审美的因子,给人感觉画面就是画面,枯燥而无生气,真实而无意义。这就好比猴子模仿人们翻书,动作和神态很象,但仍然毫无意义。很简单,没有设计因素的介入,空洞的物质因素是没有美感而言的,更没有成为艺术品的可能的。即便是杜尚的尿盆,也需要一个无意识的制造过程,和一个有意识的发现经过。

综上所述,艺术创造---这一精神生产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精神性与物质性的交叉和多元、多层次的关系,物质因素、设计因素、美学因素的共同编织,也最终要求着意蕴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这种物化结构的自然结果,才构成了今天丰富的艺术门类。

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再次看来,是孪生关系,彼此间相互依存,设计可以是艺术,艺术包括设计,但不等同于设计。没有设计性的艺术,不是艺术。同样,没有艺术性的设计也不能算是好的设计。

对于艺术与设计的渊源、艺术与设计的争议出现、以及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暂时就谈到这里,这是一个大的问题,由于本人现在知之甚少,颇有个人一面之词,也许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研究这个话题。但这也是一个小的问题,上亿年的历史留下了久远的人类文化,残酷的自然选择创造了人类文化,对于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答案不在先哲的遗书上,也不在名人的脑袋里,对从事艺术和设计的同僚们应该在书的字眼以外做工夫,深入社会各阶层、各角落中去,从实际出发,这些答案就在大众碌碌起居中、在饮食男女形而下的活动中、在农民黝黑的田野上、在吵吵嚷嚷的菜场上等等等等 。

篇5:对中庸的再思考

对中庸的再思考

摘要:“中庸”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理念,它集中体现出中国式的智慧。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庸”以及“中庸”的把握,再认识中庸思想,并分别从“至诚”、“致曲”、“和谐中正”的修身智慧与“执两用中”、“五三九一”治国管理理念两个维度来理解中庸精神,最后探索如何走出中庸的误区,进而能理性自觉地把握中庸的真谛,践行中庸之道,使其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中庸;智慧;理念;理解;把握

“中庸”高扬“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文精神,是一种至高的道德标准,又是一种卓越的思考与可操作的方法。几千年来,中庸思想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中庸思想的解读

古往今来,对“中庸”的解释颇多,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所谓“中”,有内部、里面的意思,亦有中正、正中之意。后来沿着正、中正、正中等意义的方向引申出去,“中”便成为一种准则和标准。冯友兰曾说:“‘中’,就是办事要恰到好处。”[1]事情有一个适当的标准,叫做“中”;超过这个标准,就是“过”;没有达到标准,就是“不及”。处理很多事情要合乎这个标准,就是“执中”,这是著名学者张岱年对“中”的理解。

“中庸”之“庸”,绝不是“庸医”、“庸才”、“庸俗”之“庸”,那是指无能、无才、下流。这里的“庸”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用”的意思,《说文》中这样说道:“庸,用也,从用丛庚。”[2]《尚书·大禹谟》说:“无稽之言勿听,弗训之谋勿庸。”[3]都将“庸”释为“用”。其二,是“常”的意思,即“定理”、“规律”之意,哲学家庞朴在《“中庸”平义》也提到“常是对变而言的不变,不变的也就是绝对的。儒家将用中的要求表述为中庸,想来是要以此来表明,他们提倡的用中,不是他们主观设定的,而是本之于常的”[4],所以这里将“庸”理解为“常”之意。其三,是“平常”、“普通”的意思,例如朱熹所解读的:“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5]

孔子继承了先哲的智慧,且将“中”与“庸”连结起来使用,作出了超越性的创新。《论语·子罕》:“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已。”[6]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伦理,它是可用一个“至”来描述的。“至”便是至极、至高、至美、至善,然而可惜的是人们却已经长久地缺少这种“中庸”之德。在这里,中庸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伦理标准。中庸亦是一种哲学范畴、思想方法,如朱熹《中庸章句》所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道,乃天命之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7]简单地说,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就是“用中”,它是一种平衡、均衡的智慧,是环绕着“中”、“中正”、“标准”、“准则”做出的能动的、主动的、智慧的平衡,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

总之,中庸是一种拒绝平庸、拒绝庸俗、拒绝庸人的本原的智慧、理念,是人类精神的精华。

二、中庸是个人修身的智慧

“修身”与“修道”,是《中庸》反复强调的“修身”主题,并以重视与实践自身品性德行的修炼作为做人的第一根本准则。《中庸》说道:“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8]君子是社会的梁柱,必须得一本正经地修身,社会这座大厦才能坚挺。“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9]可见,修身是天下所有人的必修课。

中庸之中有很多关于修身智慧的论述,这里不能一一谈及,仅从“至诚”、“至曲”以及“和谐中正”这三个方面做以解说。

(一)“至诚”的个人修身的智慧

“诚”是《中庸》的一大主题、一个重要的理论。《中庸》如是说:“是故君子诚之为贵!”[10]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也写道:“今传《中庸》以诚为人生之最高境界,人道之第一原则。”[11]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12]就是说,一个人对“诚”的贯彻与表现如何,就决定了他的成与否、休与咎。有了最诚实的道和最诚实的心,就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感知未来。因此当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他心里想的每一事物都没有私利和占为己有的欲望,他就能透过现实看本质,能够通过今天看明天,通过当代看未来。当人能虔诚地、诚恳地承认自己无知时,反而是有知的体现,“至诚”的修身智慧就要人“真诚无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3]就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上天赋予他的本性,进而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万物生养不息,就可以达到与天地并立,建构一个天、地、人和谐共处的美好世界。

(二)“致曲”的个人修身的智慧

《中庸》:“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14]这里讲到一种“致曲”的修身之道,对于今人来说,很值得推介。

“致”,就是“使达到”之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推及”;“曲”,指细小的事情。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次成功无不来自背后成千上万次的努力,这个道理相信大多数人都懂得,但是落实到实践上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关注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人人都可以经过自己千百倍的勤奋努力,逐渐达到超越自我的圣人境界。因此,“致曲”的智慧告诉我们,抓住一点一滴才是关键。

(三)“和谐中正”的个人修身的智慧

《中庸》以“和”为“天下达道”,只有实践“和道”,才有人生和事业的“和达”。《中庸》说:“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15]中国人有“福”的情结,“和达”就是“福”,遵和道就能得到福,就能达到人生的和谐。

《中庸》以“中”为“大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16]的“中”是中正的心态,意味着对事客观、冷静、公正,不让感情左右自己,古人所谓“喜怒哀乐未发,意必固我既忘”[17]。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事态,只有心态中正,才有待人处事的合理中节,可见中正的立场的重要性。如果能做到权衡利弊,全面考虑,以致中和,那么天地万物就能各得其所,也就能成就和谐的境界。

三、中庸是治国管理的理念

由个人推及到社会国家,由微观扩大到宏观,中庸精神一以贯之。在治国管理方面,“执两用中”的治国理念和“五·三·九·一”的管理理念最为实用。

(一)“执两用中”的治国理念

“执两用中”出自《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18]社会管理以及一切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都离不开执两用中。领袖管理民众、治理国家,既要实现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和谐,又要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就必须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又要善于在“众论之极致”中贯彻和坚持自己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无论是制定还是执行政策,都需“执两用中”。

曾国藩说:“天下之道,非两不立”,“中则治,偏则乱”[19]。“执两”是控驭全局,“用中”是选择支点,“执两用中”是大智慧,有着无穷的力量。《中庸》有载:“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0]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舜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喜欢向人提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深刻含义。回避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把住两端,将得出的中道用于教化老百姓,这就是舜最智慧的地方。可见,执两用中既要隐恶扬善,又要有科学性,确实不易做到。因而,孔子也称舜为“大知”,并探究取中道的方法:执两用中。通俗地讲,执两用中就是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就是把握住阴阳、动静、刚柔的两个极端,而寻求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中间状态来使用,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以求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

(二)“五·三·九·一”的管理理念

《中庸》有关管理的理念十分丰富,如果能汲取其合理内核,那么依然可以为现代管理者提供智慧的借鉴,“五·三·九·一”就是这样的管理理念。

“五”即“五达道”,就是通常所说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从古及今,人们所接触的不外乎这五种。应用于一般企业管理中,君臣之伦,即最高领导者与各部门主管的关系,领导者要尊重主管,主管就会将领导交代下来的工作尽心尽力完成;父子之伦,即企业管理中各部门主管与员工的关系,主管要满足员工的需要,注意提高员工的福利和薪水,员工对主管要诚敬;夫妻之伦,即同一部门中各员工的关系,要做到既互相尊重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兄弟长幼之伦,即企业中部门之间的关系,要和睦相处,交流促进,形成良性竞争;朋友之伦,即企业和外部关系,需要讲求诚信,也要合理、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

《中庸》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21]“三”即“三达德”,就是知、仁、勇。这三个字谈之容易,在管理中却用之不易。“知”要求管理者有知识,有知识才能有智慧,有智慧才能深谋远虑,促进企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仁”要求对人亲善仁爱,这个很好理解,一名员工一定是愿意为亲善的老板工作而非效力于冷酷的老板。“勇”是要果敢、决断,这是对管理者的内在要求,优柔寡断之人不适合做管理者,管理者必须能在选择面前给出果断的决策。同时《中庸》又载“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22],这也给管理者靠近“三达德”提供了借鉴。

“九”即“九经”,是治国管理的九条原则和具体工作,即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企业管理者先要修养自身,才能以身作则,树立威信;要懂得使用人才,才会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储备;要爱护好家族成员,才能爱护企业员工;要敬重各个部门的管理者,才能处理好各部门的关系;要爱惜员工尊重员工,才会得到他们尽心尽力的报答;要给予适当的激励,才能充分发挥各类员工的积极性;要处理好和各企业以及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商场之路才会平坦顺利。这就是古代用于治国平天下的“九经”在现代管理中的理念。

所谓“一”,就是“诚”。经营管理依然离不开“诚”,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做到“以诚待人,以诚待事”。只有以诚待人才能得到被管理者的信服,久而久之,员工之间也会建立起诚信机制,团结一致共促企业的发展;只有以诚待事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得到圆满的结果;弄虚作假得到的好处只是暂时的,只有互之以诚,才能得到发展和共赢。

总之,“五达道”也罢,“三达德”也罢,亦或是“九经”,最核心的乃是这个“诚”,把握了“诚”,所有需要做到的常规、纲领与方法都能够正确实施、具体落实。

四、如何对待中庸

(一)走出中庸之误区

中庸是宝贵的精神遗产,但在某些方面,由于理解或处理不当,中庸就容易走入误区,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中庸,走出误区,防止中庸精神变异。

“中庸之道费而隐”[23],也就是说中庸道体隐微,难以准确把握其“度数”,不易实践,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容易出现庸俗化理解。有人将中庸庸俗化理解为平庸,这是最大的'误读。中庸所讲的“平常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笃行中道,而非要人平庸。中庸之道是有理想、有奋斗的“笃学、审问、慎思、明辨”的精神,平庸则是无理想、无进取的可怕状态,二者完全不同。二是易走错路线。中庸之道以和为贵,以中为本,而非各打五十大板的折中主义,若在实践中将中庸之道简单化、庸俗化,则易走向简单折中的中间路线。三是易导致做事无原则。中庸虽说“有余不敢尽”,是主张做事留有余地,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圆满,也为了规避风险着想,而绝非做事不需原则,如果拿捏不好,则在实践中易出现做事无原则的情形。四是易走向无所作为。中庸讲明哲保身,对人生的起伏可以取一种“无所谓”的达观态度,是一种哲学的至高境界,其内涵不是“不为”,而是“其默足以存”,是积攒能量以待机会,目的是“将以有为”,如果以消极的态度行之,极易无所作为,碌碌终生。五是易走向“滑坡”。中庸强调的是一种温和的处世修身态度,其中包含许多中性的品质,这些善恶不明显品质如若过度则易出现滑坡,甚至滑向负面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发挥“中庸”的作用

人类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在这种背景下,以“中”为本,以“和”为务,以“庸”为法,以“诚”为神的中庸文化更应发挥其作用,并在实践中逐渐走向成熟、严密、常用常新。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增强,经济上逐渐由对峙走向融合。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看法也产生了分歧,有人强调“合作高于一切”,有人则提倡“竞争才能生存”,而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经济发展的最高境界。这种统一就是要实现一种“双赢”,就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庸的“和合”思想与西方市场竞争的理念相结合,并在实践上履行中庸的“用中”,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平等交往的世界。由一个国家主宰他国命运和左右世界形势的局面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所以政治开始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正因如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频繁的战争,而更多的是和平的往来,例如各国首脑之间的友好对话、政事之间的相互磋商、政治论坛的频繁开展等,中庸的作用就体现于此,紧紧围绕“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推动着政治由对抗走向对话。

文化的优势在于它的开放、综合、融汇。中庸有着人本包容、多元共存的文化理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小德流川,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24]这也促使文化由对立走向交流。试想,中国中庸文化的精华,若能与西方文化的开拓、创新、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更完美的综合文化体系,更能在当今世界发挥作用。人心需要和谐,家庭需要和谐,城市需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国家需要和谐,环境需要和谐,这些方面的促成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力量可以达到的,更需要一种内在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力量来推动。

今天,当我们走出国界,走出洲界,以宇宙的视野看地球时,地球不过是一个自然村——“地球村”。中庸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协调地球村内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有着后现代化时期的全球意义,为人类的发展和竞争指示安全航道。把握好“中庸”,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发挥“中庸”的作用,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中庸文化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106.

〔2〕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0.128.

〔3〕〔6〕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38,2490.

〔4〕庞朴.“中庸”平义[J].中国社会科学(创刊号),1980.96.

〔5〕〔7〕〔8〕〔9〕〔10〕〔12〕〔13〕〔14〕〔15〕〔16〕〔17〕〔18〕〔20〕〔21〕〔22〕〔23〕〔24〕朱熹.四书集注[M].湖南:岳麓书社,.19,19,32,6,37,37,37,31,21,21,24,24,33,33,26, 42.

〔11〕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30.

〔19〕易孟醇.曾国藩传[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6.

篇6:对公共财政的再思考

对公共财政的再思考

公共财政在理论上的认识直接影响着现实中财政政策的'制定和财政制度的运作.我们应从效率、公平、法治的角度去研究公共财政,籍以推进财政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作 者:张志刚 Zhang Zhi-gang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COAL-MI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年,卷(期): 15(4) 分类号:F810.2 关键词:公共财政   效率   公平 

篇7:对矛盾问题再思考

对矛盾问题再思考

矛盾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它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对矛盾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和探讨,才能比较全面地揭示矛盾的结构、内容和属性,形成既有矛盾内部的统一,又有矛盾与矛盾,矛盾和周围事物性质之间联系的大系统的矛盾观.

作 者:贺炳团 李万鹏 HE Bing-tuan LI Wan-peng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政法系,陕西,咸阳,71 刊 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2(5) 分类号:B024 关键词:矛盾   整体   属性   再思考  

篇8: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论文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论文

欧洲扩张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在地理大发现前六百年中,扩张成果极其有限,仅在中大西洋地区有些许斩获,而对北欧及中东的扩张努力却无功而返。但地理大发现之后,情况却截然不同了。欧洲在海外的殖民拓居地一再扩大,甚至建立了白人移民国家,其建立“新欧洲”的梦想实现了。归结前后两个阶段西欧对外扩张效果的差异,人们总是毫不犹豫地认为是先进的技术优势令西方人的扩张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仔细审视一下欧洲人所建立的那些永久性的“新欧洲”时,我们却发现,这些白人的新乐园几乎全部集中在人类文明不甚发达的部分温带地区。那么,为什么欧洲人没有在寒带、热带或者是人类文明比较发达的东亚地区建立起新欧洲呢?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技术决定论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在其《生态扩张主义——欧洲90019的生态扩张》(注: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著,许友民、许学征译:《生态扩张主义——公元900—1900年的生态扩张》(原著名Ecological Imperialisn,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6。)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书中从生态的角度对此作了颇有见地的解释。

克罗斯比认为,西方建立“新欧洲”的殖民扩张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因素并不在于征服者拥有较之被征服者更具优势的技术力量,比如说枪炮,而在于他们具有生态上的优势。

按照克氏的看法,他并不认为西方的扩张仅仅是一个人种对其他人种的征服,它更意味着欧洲旧世界生态系统对“新欧洲”生态系统的挑战。在拿着工具的人对新世界实施通常意义上的征服之前,旧世界生态系统对新世界生态系统的征服其实早就开始了。那就是航海时代西方水手们从旧世界带来的动物、包括杂草在内的植物和各种疾病正在缓慢地改变着新世界那原本非常简单的生态环境。旧世界的猪、牛、羊、马、狗,甚至是老鼠等动物在逐渐地取代新世界动物在这些大陆上的统治地位,旧世界杂草也将新大陆的草木植物逼得无路可逃,而欧洲人带来的那些疾病则令土著人体质衰弱不堪,甚至大批大批地死去。新世界的生态系统就这样逐渐地改变了,其生活环境也日趋与欧洲接近,开始适于欧洲人居住,于是欧洲旧世界开始出现向“新欧洲”移民的热潮。当手握枪炮等现代武器的欧洲人粉墨登场,开始他们战场上的征服行动时,实际上真正的战争已经过去了。

但是当西方人向热带地区、北欧寒冷地区及亚洲那些早已经高度文明化的地区进行扩张时,尽管他们仍然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他们的生态优势却已经不复存在了。欧洲的动植物在对这些地区的扩张中根本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热带非洲和亚洲文明地区远较新大陆复杂而坚韧的动植物系统完全可以抵抗住入侵者的破坏。而北方苦寒天气根本就不适合欧洲动植物的生存,因而他们尽管也能够暂时占领这些地区,但这种占领不可能长久。由于生态系统并没有根本改变,所以在这些地区欧洲人建立“新欧洲”的愿望也就只能是个梦想。

这样看来,西方对外扩张是有其地区选择性的,“欧洲化”的梦想只能在生态环境简单且与欧洲同处温带的原始地区才会取得成功。克罗斯比所有论述的主旨,就在于说明整个西欧的千年对外扩张史,实际上是旧世界的生态系统对“新欧洲”原有生态系统进行改造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只是扮演了一个受益者的角色而已。因此近一千多年的欧洲对外扩张史从不同的角度而言,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欧洲人对外开拓新聚居地的努力;

二、欧洲旧世界生态系统试图改变或取代欧洲以外地区生态系统的过程。当第二个过程在绝大多数温带地区获得成功的时候,欧洲人的拓殖努力也就成功了。

本书在写作及理论论述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论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它从10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对北欧的入侵和十字军对中东的入侵为起点,一直论述到19世纪末欧洲人对非洲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侵略为止。

二、本书考察的行为主体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而是各种动植物。不象传统历史著作那样侧重于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人类行为的分析。在这本书中,这些传统论述的内容涉及很少,主要是对旧世界动植物向世界其它地区的扩张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在克罗斯比看来,人的行为在欧洲的扩张中仅仅是总体生态行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独立的行为主体。

三、在对欧洲对外扩张历史的论述中,生态地理学知识构成了克罗斯比理论论述的基础。兹举两例:一、在论述旧世界生态系统对“新欧洲”生态系统的侵略时,我们必须弄明白这种侵略产生的生态基础,即两种生态系统的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对这一原因的解释,克罗斯比接受了地理学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原本为一体的泛古陆于一亿八千万年前在地心热力的作用下解体了,由于各部分已经完全没有联系,它们原本趋同的生态物种便开始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向进化,于是逐渐形成了今天这样生态系统迥异的世界各洲。而恰恰是生态环境的不同才构成了西欧对外生态扩张的首要前提条件;二、16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探索一条驶向东方的航线。它关系到欧洲人能否在旧世界之外地区建立新欧洲。而在航海还处于手工操作的时代,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如何探清不同地区海洋在不同季节其风向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克罗斯比表现了他谙熟的生态地理学知识。对欧洲人探索新航路过程的描述,表明他对大西洋贸易风、印度洋季风、太平洋风向等的四季变化特点非常熟悉。

四、这本书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本从宏观上描写欧洲整个生态扩张历史的专业性通史著作,在著作体例上,它也具有别具一格之处。

在对生态扩张的前提条件——泛古陆裂隙解体导致的各

地区生态发展的差异性——以一章的篇幅进行说明之后,他将自公元900年以来的欧洲生态扩张史以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以斯堪的纳维亚人对北大西洋地区的扩张和十字军东征失败为一章,以欧洲人对中大西洋幸运三岛: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和加纳利群岛的胜利占领为一章,通过对他们成败的原因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此说明在冷兵器时代欧洲人对外扩张中的`生态因素之决定性作用。在航海时代对各大洋季风风向的掌握成为有用的知识后,欧洲生态扩张的历史进入了第二阶段。然而新时期尽管火器已经在对外扩张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武器,但并不表明在扩张进程中一帆风顺。本书以一章的篇幅集中对欧洲扩张主义者在亚洲地区、热带非洲地区及美洲和澳洲热带地区的失败及其生态因素做了详尽的论述。而对于欧洲人扩张胜利的地区,如北美洲、南美大草原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作者并没有具体地对它们进行逐个的个案分析,而是将其取胜的共因:杂草、动物、疾病等在“新欧洲”各地区的扩张各分一章进行综合论述。而后以欧洲人在新西兰的扩张为例,用一章的篇幅说明杂草、动物、疾病等在欧洲人对外扩张中的作用。最后作为全书的总结,作者对欧洲扩张成功的因素进行了综合解释。

除以上几点之外,本书还向我们展示了历史学的社会实用价值。考虑到当前全球面临的生态问题,这本著作也具有学术研究与现实结合的意义。它从历史的角度对当今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提出了警示。克罗斯比对“新欧洲”因生态物种遭到破坏而导致土著人衰败甚至是消亡的论述,实际上暗示了当今因各种人为因素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比如乱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人类偷猎行为导致的珍稀动物绝种、二氧化碳气排放过多导致的全球温室效应、工业废料对生活环境的污染等等,已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克罗斯比在本书中对欧洲生态扩张的描述从另一个角度向人们揭示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克罗斯比独特的学术视角及出色的学术洞察力在《生态扩张主义》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本著作所建立的生态扩张理论对欧洲近千年的扩张史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再解释,向多少年来为学术界所公认的技术决定论提出了挑战,表明一个地区对另一个地区的扩张,尽管需要优势的技术力量,但其决定性的前提条件却必须是对被征服地区生态系统进行再改造。

但本书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对于人类的行为,仅仅是从纯生态的视角来考察,比如欧洲探险者给新大陆有意无意间传播了新的生态物种,而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非生态因素在扩张中的影响,显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做固然利于对新理论的陈述,但却使这个理论缺少了应有的说服力;

二、在对欧洲动植物在“新欧洲”的扩张的论述中,作者一直强调新旧世界动植物交流的单向性,即“新欧洲”的动植物在旧世界从来就不会像旧世界的动植物在“新欧洲”那样能够迅速地发展。但作者也提到还有一些新世界动植物实际上也在旧世界生根了,比如澳大利亚的桉树已经遍布于地中海周边地区,而北美的灰松鼠甚至取代了旧世界的红松鼠,但作者并没有就此做出解释,这样就令人对新世界的动植物不能在旧世界立足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三、克罗斯比在他的著作中也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人种起源问题,他将非洲看成是人类的发源地,这实际上否认了人类起源地区的多样性;在文明起源问题上,他盲目地将亚欧旧大陆各地区文明的源头统统归结为近四千年前的苏美尔文明,这也否认了东亚、南亚等地区独立的文明起源。

虽然本书原版并非新作,但对我国学术界而言,生态扩张论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观点,它以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视角去看待欧洲扩张,应该会给人很大的启示。

篇9:对幼儿活动自由的再思考论文

对幼儿活动自由的再思考论文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享受自由是幼儿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给幼儿以自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由精神与意志的确立。当然,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发展幼儿自由精神和意志的意识和策略。然而,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一些教师在对待幼儿在活动中的自由问题上,存在着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1.活动中的自由缺少教育目标的导向。

当今,为幼儿“松绑”,给幼儿以活动的自由,似乎已经成为教师日常的教育观念。但实际的情况是,不少教师常常被“自由”的表象所迷惑,总觉得“自由”就是教师少加干涉,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我曾看到过这样的活动场景:一位老师正组织幼儿观察棕榈树。忽然,一个小朋友发现有两只蝴蝶在草地上飞来飞去,于是大叫“蝴蝶、蝴蝶”,孩子们的目光一下被飞舞的蝴蝶所吸引,许多幼儿争着去捉蝴蝶。老师为了尊重幼儿的意愿,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任小朋友自由地追赶蝴蝶,结果蝴蝶没捉到,而场面一片混乱。等蝴蝶飞走了,继续组织幼儿观察棕榈树。可以想象,经过刚才的一阵嘻闹,活动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表面上这位老师给了幼儿选择和活动的自由,但缺少了目标意识的约束,教育的价值又是什么?伊·谢·科恩在《自我论》中有这么一段话:如果我们在沙漠中解放一个人,而那个人无所追求,他的自由有什么价值?自由必须有目标,行动才能有意义。幼儿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

2.环境中的自由缺失教育价值的赋予。

幼儿的活动和认识是在自身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调整、扩展和深化的。可见,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性环境对幼儿发展是何等的重要。应该说,在活动环境的创设中,不少幼儿园给幼儿创造了自由选择、主动活动的机会与条件,但对环境应实现什么目标,如何发挥应有的效用,还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比如,各种活动区域中活动材料的投放缺乏科学的指导,随意性大,想放什么就放什么,或看到别人放什么就放什么;有些操作材料单调且反复使用,幼儿早就失去了兴趣;有些教师不管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把各种操作材料一股脑儿地全摆出来,使幼儿在操作时无所适从,甚至无目的地摆弄、争抢,反而影响了幼儿对材料的感知和操作。环境缺失了价值,这对幼儿的自由又有何等价值?

3.实施中的自由缺乏教育指导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要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提供幼儿自由表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机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知道创设幼儿自由学习空间的重要,但究竟该如何实施却心中无数,很难把握一个“度”。比如,有的教师认为,强调纪律的约束就会限制幼儿的自由,因此在日常活动中,尤其在幼儿自由游戏中,放任自流的.现象时有发生,幼儿的规则意识淡薄;而对于该如何来帮助幼儿建立发展性常规,却知之甚少,缺乏应对的教育策略。

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自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推动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也可能妨碍和影响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关键是我们的幼教工作者,该如何科学地把握,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

1.正确把握自由的本质内涵。

给幼儿自由,是允许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参与,允许幼儿将自身内在的信息与外在的信息广泛交流,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等于放任,而是在一定规则基础上的自主,也只有在一定规则的规范下,幼儿才能有序地、有效地进行自由的学习和活动。我在一次讲座中听到这样一个例子:在美国的课堂上,允许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坐姿也可以各异,但绝对不可以影响别人,如果影响了别人,老师会立即制止他。在课堂上,当老师和某个小朋友在讲话时,其他任何人不能插话,如果插话了,老师会马上制止,严重的话,老师还会请他离开教室。这样做的原因是要让孩子们明白:做任何事情是你的自由,但不可以影响到别人,如果影响了,你便没有了自由。作为老师,应该理解“自由”的全部意义。

2.充分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这“规矩”该如何建立,则是一门学问。作为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应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善于运用环境的暗示作用,通过环境发挥“说话”的功能。比如,教师在设计“智慧瓶”这个游戏时,可以把游戏的程序或要求画成图表:数字和实物匹配、颜色接龙、高矮排列等,贴在区角的墙壁上,让幼儿根据图表进行有序活动;活动结束后,同样以标记的形式提醒幼儿整理瓶子,将瓶子送回“家”。这种把活动的程序和具体的规则相互融合的方法,不仅幼儿更乐于接受,而且幼儿的活动也因此会进行得更自由、更投入、更有序。

3.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

幼儿需要宽松的环境、自主的活动、自,由的表达。但如果离开了老师的引导,这种“自由”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无序的、盲目的活动。因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为了处理好幼儿自由与养成良好规则意识的关系,教师在赋予幼儿自由的同时,要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幼儿的行为,逐步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能力。其次,教师要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允许幼儿参与规则的建立,和幼儿共同建立发展性常规。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幼儿支持性的指导,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将外在的要求和规则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觉的要求,逐渐实现幼儿的自律、自控和自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篇10:对初三体育中考的再思考论文

对初三体育中考的再思考论文

我市自08年开始将体育考试成绩正式纳入中考的总成绩。虽然所占分值不高,折30分,但这足以引起学校、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从最近两年的中考成绩来看,也足以说明体育成绩计入总分以后,整个中考体育成绩明显提高。我以为,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以前体育虽然也要考试,但只是资格分,即考生只要及格就行了,100分和60分没有什么区别。这样,许多学校就出现了“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实行了很多年,可社会与上级部门评价学校的主要指标依然是升学率,学生和家长也只看考试的分数。相当一部分的学校依然在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流于形式而已。针对中学生体质逐步下降的情况,教育部及时把体育考试成绩纳入中考总成绩,这一举措值得肯定,效果也很明显。事实证明,如果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目前情况来看,只有把体育也纳入中考,这样才能引起学校、学生及家长的重视。也就是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因此,笔者呼吁社会各界不要再争论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成绩的好处与坏处了,不妨多一点儿去讨论研究一下如何改进目前的体育考试方法,以及如何才能使体育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合理。

一、体育中考的作用。

自08年开始体育计30分到中考成绩后,我市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明显比以前高。虽然他们有些可能是出于自愿有些是被迫的,(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女生是迫于考试的压力,被迫出来参加体育锻炼的。)但只要能调动他们出来运动,学生的体质肯定就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提高。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当前学生对升学要考什么科目,就努力学好什么科目。升学不考的科目,一般来说,是应付了之。学生如此,不少教育行政及教师也是如此。更何况体育课需要学生付出一定体力,才能取得理想成绩。如果中考不加体育,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女生,对体育课上安排的那些枯燥的田径项目能不学就不学,能不练就不练的。所以,假如体育不考,或只考试而不计入升学总分,无论体育教师和学校怎么样重视和宣传,效果都不如人意。相反,自从体育纳入中考科目以来,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空前高涨,学校领导开始重视体育,运动场上学生进行运动的场面可谓壮观,毕业班的班主任亲自带领学生在运动场上运动,这在以前可是前所未有,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这两年我市体育中考的成绩(按30分的总分计,08年市平均分是24.1分、09年市平均分26.9分)大幅度地提高,也足以证明,体育纳入中考科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抓好学校体育的积极性,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相应地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反对体育成绩纳入初中毕业生升学成绩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目前学生的负担很重,不少家长担心再增加体育考试,这不又使本来负担重的学生“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吗?因此,他们反对体育纳入中考成绩之内。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目前学生的负担重,主要来自文化科目的压力,懂体育的都知道,进行体育运动,锻炼身体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反是给负重的学生缓解和调节。

原因二:担心体育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由于历史的原因,体育考试以前走过场,或者考试不规范的现象比较严重。因为以前体育考试只要求资格分,也就是及格,从而导致部分监考员思想上也不重视,行政监督不够严密,使得家长认为体育考试成绩存在一定的虚假成分,对绝大多数考生不公平。这种担心导致反对,表面上看似乎有一些道理,但深入分析也就站不住脚了。近几年来,特别是这两年开始,行政部门对体育考试加强了监督,考试的规则也不断完善,体育成绩当然也完全真实可靠了。

三、体育考试的改革。

目前的体育考试虽然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积极作用毫无疑问应得到肯定。可是笔者认为这几年的体育考试,还有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空间。比如09年开始我市实行的“1+1”的方式我认为比较好,这种考试方法在公平性方面提高了一大步。“1+1”就是每个考生考两项,其中一项是必考项目(我市是200米跑),另外一项可由考生在规定的几个项目(我市规定了立定跳远、实心球、跳绳三项)中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擅长的。这样的做法,比以前全部由教育局规定所有考试项目更加科学与合理,它既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给了学生发展自己个性和特长的空间。在这种规定下,学生申请免考的`人数少了,比如以前肥胖的同学,他可以不选择跳绳,而选择掷实心球,其所取得的成绩会远远超过他免考所得的60分,当然他们就会选择参加考试而不想免考了。

四、监考员的业务素质是影响中考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既然体育的分数要计入中考总成绩,其成绩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前途。但由于体育考试人数多,时间短,任务重,监考员还得忍受太阳暴晒、风吹甚至雨淋的艰苦的工作环境,工作的确很辛苦。而正因为如此,这更要求他们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通的业务水平,以便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依然中能做到细心、公平、公正。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比如在考跳绳时,由于客观原因,现在还是靠监考员自己来数。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容易出错。特别是考生开始跳的时候速度非常快,稍不留神就会漏数或者错数。虽然教育局规定考试结束时监考员应当场向考生公布成绩,可笔者发现,这几年的考试,监考员基本上不会按要求当场宣布考生成绩,导致考生到最后才知道记录成绩与他实际考试成绩严重不符合的现象,但为时晚矣!因此,笔者建议考试主管部门一定要对监考员精心挑选,还要耐心培训,必要时可通过考试进行挑选,一定要达到标准的,才允许其担任监考员。这样才能保证监考员在监考过程中少出或者不出差错,对考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五、体育中考的发展方向。

计30分虽然能引起学校和家长们的重视,可相对690分的中考总分来说,我以为,还是显得比重小了些。建议提高到40~50为最佳。另外,笔者认为,以前的资格分也可同时套用,即在体育考试中,不及格的考生依然不能就读普通高中。这样,可以激励和帮助那些文化成绩特别好而体育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不在乎这30分、打算放弃)重视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另外,体育考试的补考规则要进一步明确,防止个别考生钻空子。(据了解,有些考生在

200米考时,由于对自己的起跑不满意,就有意找借口不跑完,想让监考员安排他补考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认为,既然体育也是一门考试科目,那就必须有严格的考场规则。比如,在

200米

跑的考试过程中学生摔倒的处理方法,笔者认为就该“一刀切”,这就好比文化考试中考生的失误,那是绝对不可能再让他补考的。这样就可杜绝上面说到的那种现象发生。再者,可供学生选择的考试项目能否适当地增加几项,比如,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跳高、跳远、男子

1500米

跑和女子

800米

跑等等。每年的必考项目变化一下,防止那种学校考什么项目练什么项目的应试现象。公布考试项目的时间定下来,就是每年体育考试前的三十天或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教育局集中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师当场宣布,免得下面的体育教师总想早点知道今年体育考什么项目,这样对所有学校也公正、公平。

参考文献:何坚 《体育列入升学考试科目是提高民族身体素质的有力措施》 体育教学与训练 (1990年第一期、总第五十五期)

《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再思考论文

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声乐艺术普及发展论文

成功电视品牌的再打造艺术论文

管窥幼儿园教育环境问题的论文

统计下的经济管理工作重要作用论文

高级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再思考

试论循环经济理念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用

基层供电企业安全生产调查报告

医药代表毕业论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对网络时代科普宣传的再思考论文
《对网络时代科普宣传的再思考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对网络时代科普宣传的再思考论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林业生态发展战略中如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2022-04-30

高三教师学期总结2023-08-17

新时期德育的再思考-新三中心理念的思考2022-07-09

对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思考论文2023-01-19

入党自传怎么写2023-11-10

教师学期总结范文2023-01-29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2022-12-22

教师学期总结300字2022-08-29

紧扣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论文2024-03-11

教师学期总结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