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论文

时间:2023-07-21 08:04:47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论文(合集11篇)由网友“叶山南”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论文,希望能帮助大家!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论文

篇1: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论文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奋斗目标和终极心愿。所谓幸福,是自我对生活状态满意的一种感觉,而个体的幸福感是建立在个体价值观所决定的幸福观之上,可谓千人千面。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他们与大学生年龄相仿、朝夕相伴,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力是其他教师和管理者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在职业中对幸福的体验和感悟,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心态和价值取向,也影响着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内涵

所谓幸福感,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美好的体验与感受,来自于个体在与外界相互交融过程中内心所获得一种满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什么,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1]陈艳华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2]王传金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体味人生价值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精神愉悦状态。”[3]从上述学者的观点来看,他们都强调教师积极的主观体验,强调教师主体的自我满足和职业认同。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教育的客体——学生的生存状态以及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辅导员是其在职业生活中各个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是教师身心之间的一种和谐体验[4(]P68)。而就其本质的来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在于自我价值的全面实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并依次递增,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们满足了一种需要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目标。高校辅导员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所以他们所追求的需要层次也比较高,渴望事业上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具体来说,辅导员的这种需要是表现在追求师生关系的融洽感、工作目标的实现感和事务处理的认同感。他们对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目标的终极追求,能够用乐观的心态对待巨大的工作压力,这就是辅导员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只有在这种幸福感的激励下,辅导员才能在繁杂的学生事务中保持不竭的工作动力和平和的工作心态,将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心态传递给学生。

二、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及原因

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单位的工作环境,也有辅导员自身的原因。第一,社会因素带来的双重压力剥夺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首先是社会期望值过高与高等教育现状不符的压力。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任,社会赋予了他们要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使命。但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各大高校招生规模明显扩大,专职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更是难以达到教育部1:200的理想状态,加之各种繁杂的管理事务,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都是处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对于社会的高期待虽有心实现但可惜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很难有时间切实感受、仔细品味他们的职业幸福。另外,生存压力大与待遇较低也困扰着辅导员。高校辅导员队伍以30岁以下的年轻老师为主。对于这些刚离开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又大多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年轻人来说,过于乐观的人生预期很容易在城市的现实生活中搁浅,高校教师不高的收入很难支撑起他们理想的生活方式。这种压力迫使一些辅导员忘记了职业使命,产生了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倾向,更无从谈起爱学生、为学生所爱的职业幸福。

第二,学校的管理弊端扼杀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下,大学在管理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但大学教师的权益却没有相应地明显改善。超重的工作负担、僵化的管理制度和冷漠的组织文化成为扼杀大学教师职业幸福的“三大杀手”[4(]P71)。一是工作负担过重。对辅导员来说,高校扩招使他们管理的学生数量过多导致学生事务过于繁琐,致使辅导员不堪工作负荷、身心疲惫。

二是管理制度僵化。辅导员工作主要是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专职教师的工作不同,很难以量化标准来考核他们的工作成绩,因此,高校对辅导员的考核趋于主观化,考核指标不尽合理,考核结果不够公正,致使辅导员出现工作努力却得不到认可的情绪,工作积极性逐渐消极。三是组织文化淡漠。当下的大学对组织文化不够重视,重行政化而少人性化,重制度而轻人文,重管理而少沟通,重限制而少支持,导致老师、同事之间重竞争而少关心,人际关系趋于冷漠,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第三,职业期望与职业现实的矛盾降低了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感受力。辅导员的工作有付出与回报的周期不对等的特点。作为高校育人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辅导员期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能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工作中也必须遵循育人的基本规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要求长时间地付出和奉献,而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无法在短期内看到,特别是辅导员无法像专职教师那样可以通过课堂授课来用知识的力量感召与学生,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言传身教、魅力人格来引导学生,这对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就很高,需要他们不断地付出努力、加强自我学习。而从学生这方面来讲,他们对辅导员老师的理解或许要几年甚至多年之后才能体会到。所以,辅导员的种种付出不是短期内就能有效果的,要通过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才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个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容易导致辅导员的职业期望与职业现实出现不小的落差,从而使辅导员老师产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困惑与迷茫,降低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三、重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同大多数教师一样,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就意味着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健康工作、踏实生活,个人价值与职业价值和谐发展。社会各界应该给予辅导员多一些理解、尊重和宽容;高校应该多关心支持辅导员的发展,特别是行政管理部门应尽量给辅导员“松绑”和“减负”;辅导员自身要珍惜职业荣誉,丰富知识积累,提高工作能力,明确职业定位,不断提高职业满足感。

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首先是来自社会层面的'理解和尊重。康德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如何将大学生教育成才恰恰是辅导员肩负的重任。对辅导员老师的尊重不仅是对人才的尊重,也是对民族未来的尊重。大学教师的实际社会地位,是衡量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要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不断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和工作环境,正确认识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辅导员,为他们卸掉因职业标准过高导致的社会高期望值的沉重包袱,给予辅导员更多的理解和关怀,使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

高校要尊重、关心辅导员,建设和谐、包容、友善的工作氛围,理顺好、协调好各部门职责,为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学校要尊重教师,尊重辅导员老师的劳动及成果,鼓励辅导员之间以及辅导员与任课老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合理配备辅导员数量,实现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对辅导员的成功即时进行积极评价,让辅导员在成就感和荣誉感中体验幸福;要发扬民主作风,为辅导员和教师创造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要引导辅导员把德育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来追求,积极提供对外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为辅导员的个人发展搭建平台和阶梯,以期实现自我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双重提升,获得持久的职业幸福感。

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充实和丰富知识积累,合理定位自身职业预期,提升职业满足感,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决定了他们在学历提高上有一定压力,还决定了在知识、观念上的更新有着必要性。辅导员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不仅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还必须根据管理对象的情况,适当掌握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和学生充分交流。因此,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涉猎多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智力支持系统,将学生管理工作艺术化、科学化,从而增强对工作的胜任感;要处理好管理者、领导者、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知心朋友等多种角色关系,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关系,从而建立对工作的满足感;要加强同行之间的沟通交流,倾诉消极情绪,交流工作心得,从而获得新的工作灵感、激发工作热情。

篇2: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及其实现路径的论文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及其实现路径的论文

论文摘要:从幸福感的定义入手,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指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获取路径: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专业学科建设和心理问题预警机制的建立等。

论文关键词:职业幸福感;职业价值观;支持系统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更多讨论的是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路径,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应有内涵的职业幸福感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主观幸福感的体验不足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职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因此在此讨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及其获取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幸福感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一)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

幸福感又叫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以下简称SW B),这一概念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专门术语。韦氏英语辞典版对well—being的解释是:一种良好的或满意的生存条件;一种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兴旺(prosperity)的状态,所以从字面意义可以翻译为“主观幸福”或“主观健康”,而我国研究者大都使用“主观幸福感”这一译法。

关于职业幸福感,JoanE.van.Horn与他的合作者认为,职业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工作的各个方面的积极的评价,包括情感、动机、行为、认知和身心幸福五个方面口]。因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社会支持、个体应激水平、价值观、健康状况以及经济因素,同样将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相对照,笔者认为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四:其一,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的职业在社会中得到承认的体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是某个职业圈子的一份子,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想得到群体的认可和支持更表明了个体的归属感,因此这种爱与被爱、支持与被支持的过程,使得每个个体得到的正向情感多于负向情感。

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其二,个人职业应激水平:即面对工作当中不同的困难和压力,个体的职业应激水平不同,因而内心体验也不同,进而对个体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也不同。其三,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职业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为个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其四,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逐渐发达的今天,经济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幸福体验。

根据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给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定义为:辅导员个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由于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其幸福感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精神性,由于劳动对象是青年大学生,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道德交流和人生指引的过程中实现其职业价值和人生意义;延展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通过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进步,辅导员和社会的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会影响很长时间和很大的空问,因此辅导员的幸福感具有时间和空间上双重延展性。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廖深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的高校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不足,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

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工作对象数量较大,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和压力大,并且工作成效显现过程较长,这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到辅导员个体成就感的获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校的多重管理带来的压力,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一方面要接受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领导,另一方面要接受所在院系党总支的直接领导,同时,由于工作原因还要接受学校保卫、总务后勤、团委等部门的工作指导。这种多重管理的体制,势必造成辅导员在工作中接受过多过重的工作任务,极易导致辅导员身心俱疲,无所适从,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缺位

由于当前高校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制的缺陷,学生工作者没有稳定的发展路径,对未来发展前途感到迷茫,导致很少有人愿意终生从事学生工作。相当数量的辅导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上使命感不强,责任感缺失,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受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开始淡化,“浮躁”的情绪开始蔓延,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而是如何通过“第二职业”赚取外快等。

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缺失,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状:一是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精力难以集中、思维的.逻辑性差;二是心理方面,感到辅导员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对工作失去兴趣,情绪波动大,缺少职业自豪感,觉得前途黯淡,没有希望。工作中碰到困难不愿钻研,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三是行为方面,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无进取心,工作主要是为了应付组织的安排,不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离开辅导员岗位的想法。"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

(一)建立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的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优化社会环境对于促进教师身心健康、缓解教师倦怠压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辅导员外部环境的优化对辅导员的缓解身心疲劳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环境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社会大环境,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使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其二是高校校园内部的小环境,要在高校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发展平台,展示辅导员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完善用人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良好运作的模式,增强辅导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使辅导员看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希望。

(二)建立学生工作的学科体系,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步伐

学科体系的建立是提升辅导员专业素质,增强其归属感和使命感,提高个人职业水平和应急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了专业的理论体系和科研平台可以大大提高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可,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的步伐,这需要改革目前学校的学生工作组织机构,根据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和职能分类并根据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分工和开展相关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增强成就感和主观幸福感。

(三)培养辅导员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个体对其所从事职业好坏标准的判断,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它指挥个体的职业行为、态度、习惯和思维方式。良好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幸福感建立的指向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良好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辅导员个体始终坚守“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基准,而且“传道”为先、为上,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它需要辅导员超越“安身立命”的层面,将自身的职业看成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在为这个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在培养良好价值观的过程中,辅导员个体道德情感的养成是基础。因为维持辅导员职业化的最大动力还是来自于辅导员内在的情感需求和道德鞭策,主要表现为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正是这种爱与责任感促使辅导员不断完善自我,以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对辅导员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正是由这种爱所积聚起来的职业信念,为辅导员职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无穷力量。当然,道德情感的养成不是天然的,要求辅导员在学习的基础上,反省道德自我的不足,然后通过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四)建立辅导员职业心理预警机制

为应对高校辅导员心理“高压”状态,对辅导员突发的心理危机给予及时的干预,应该建立由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牵头的辅导员心理预警机制,动态关注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心理危机,排解辅导员的负性情绪,提高正性情绪体验,促进辅导员的身心健康。

因此,不断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外部条件,尤其是高校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支持系统才能为辅导员获取职业幸福感创造充分的外部因素;同时积极帮助辅导员个体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辅导员获得职业幸福感提供内部的动力支持。在内因主导、外因辅助的共同作用下,辅导员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充分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

篇3:高校管理者权威缺失与重建研究

高校管理者权威缺失与重建研究

高校管理者权威对提高高校管理效能具有重要作用.鉴于目前高校管理者权威在学校师生和社会中有所缺失,本文针对种种缺失现象,分析了管理者权威缺失的成因,并从行政权威、学术权威和道德权威三个方面着手,提出高校管理者权威的重建对策.

作 者:陆远权 蔡扬波 王芳 LU Yuan-quan CAI Yang-bo WANG Fang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30 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1(5) 分类号:G434 关键词:高校管理者   权威   缺失   重建  

篇4: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辅导员已逐渐传递到80后,90后的身上,他们是各类社会思潮和现实汇聚一身的结合体,这就需要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思维敏捷、富有朝气、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辅导员要对青年大学生的各种表现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敏捷恰当的反应,并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1]只有这样,才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现状

(一)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个人都需谈及的。何为敬业,笔者认为,就是干一事,爱一事。由于近年来所有高校招聘辅导员的条件都是专业不限,虽然在分配岗位的时候有所侧重专业,但大部分辅导员都缺乏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尤其是非师范大学毕业的辅导员更是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辨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含糊不清,面对新问题只能勉强应付,甚至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长久下去,对本职工作由此产生了厌倦感。

(二)缺乏责任意识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辅导员所承担的压力和挑战接踵而至,有少部分辅导员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而成效确甚微,由此导致工作几年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认为做不不做,做好与混日子一个样,工作缺乏动力,甚至产生了厌恶感,对所有工作都表现为无所谓。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辅导员经受不住物质和金钱的诱惑,认为每天从事相同的工作已渐厌倦,为了获取更多的自由和报酬,部分辅导员“开辟”了他们的“副业”,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校外,或是在外开店、或是在外兼职,或是醉心忙碌于炒期货、炒股等等,个别辅导员甚至是把这些看作比本职工作还更重要,认为带学生是他的`第二职业,导致价值观念失衡,注重个人功利。

(三)缺乏必要的尊重和关爱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影响下,部分高校辅导员得过且过,甚至还有一部分辅导员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公平,无意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入校的学生大多为90后,学生富有个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接触社会经验较80后、70后欠佳,作为新时期的辅导员也多为80后,因此在对学生的关爱程度是很不够的,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部分辅导员不愿花精力去主动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缺少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乏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了解,对工作也是敷衍塞责,消极应付。部分高校辅导员大多存在按规章办事,学生办事的老套路,在管理创新上总结、提炼较少,对“因材施教”全部归于教学老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学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政治、讲科学、讲师德是辅导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素质。首先,师德修养的培养,作为辅导员,应加强自身师德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自觉学习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转化为自己行为活动的标准,通过理论加实践,使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其次,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学习,高校辅导员道德情感是辅导员在教育活动中,运用一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职业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它是构成辅导员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辅导员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辅导员职业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2]所以,作为辅导员,只有通过道德理论的学习,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标准,让自己成长为具备优良道德情操的社会人,才能保证时刻都会以无畏、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学生工作的繁琐“大事”。再次,开阔眼界,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开阔的眼界,较高的思想境界。[3]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这与高校辅导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高校辅导员是否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观点,在重大的理论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是否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是否有良好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前提。[4]

(二)严格高校辅导员评价机制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以学生为本,高校教师必须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潜移默化、逐步提高,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也才能完成好国家对高等院校教育培养的工作任务,所以辅导员必须首先热爱学生,这就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5]首先,要结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就业形式以及学生个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员招聘和管理,尽量做到才尽其用的目的。其次,为满足等待大学生的成才需求,辅导员自身必须加强自我学习,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通过进修,考察等形式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还可以利用网络的虚拟化功能通过高校辅导员群,知道其他院校辅导员之所想、所需,并且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6]同时,学校必要时为辅导员提供便利条件,通过讲座、借调、轮岗等方式为辅导员提供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外围保障。再次,引进辅导员职业化理念,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学校应通过相应的考核机制为辅导员搭建成才之路,通过思想上严要求、业务上高标准、工作上压担子、发展上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的理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表现自我、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为辅导员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图,对满足条件的辅导员进行相应的岗位调动;同时,健全这一规划图的体系,真正做到学习辅导员能进能退、能上能下的发展,从而培育一批思想上过硬、业务上娴熟、道德修养高境界的辅导员队伍。

(三)努力营造师德文化建设氛围

高尚师德的培养需要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的自律和修炼,更需要德育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这是教师内心的规范认识不断内生外化的过程。[7]首先,营造“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育人氛围。作为辅导员,是一个上传下达的执行者,一方面要对学校负责,及时传达学校的方针政策,灌输学校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就是对学生负责,自己的管辖的学生无论优劣,都需要辅导员在自己的原则。职责范围内给予学生认可和关怀,这是处理学生与老师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需要。其次,应营造““学术自由””的学习氛围。辅导员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建立起“学术自由”的制度规范,鼓励学生形成自身的学术思想;再次,应营造“民主与和谐”的管理工作气氛。学生可以大胆提出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辅导员也可以直接向领导提出建设性建议,形成学生———教师互动模式,让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班级、个人的管理上来,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这必将形成教师和学生对学校与职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三、小结

总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必须通过法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笔者相信,在全社会形成的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下,各位教师会把本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彰显人民教师的高尚典范。

参考文献:

[1]邓恢煌,李承材.高校辅导员劳动特点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

[2]王平慧,许长才.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J].咸宁学院学报,,(12).

[3]郭爱英.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问题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8).

[4]唐青.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素质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4).

[5]邓晓霞.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J].科技信息,2009,(9).

[6]冉琛.高校网络辅导员工作方法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7]王瑜,陈静.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6).

篇5:新媒体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论文

新媒体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论文

一、公共危机管理中新媒体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1、公民新闻不成熟,新媒体追随谣言。公民新闻是指“公民个体或群体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或信息的行为,旨在提供一个民主社会需要的独立、可信、准确、广泛及其他相关信息”。虽然说公民新闻是公民享有平等发言权的保障,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新闻采编训练和新闻工作者的从业道德标准,一些不理智的公众可能成为舆情追随者和煽动者。公众的这种盲目性和不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公民新闻的“非政府化”表明,公民新闻与政府并不总是保持在一个高度。因此,公民新闻虽然接触了第一手资料,获得了亲身经历和感受,但是不加选择地描述现场、片面随性的个人观点,并不具有统筹全局的高度。其次,公民新闻的制作门槛相对较低,网络写手、网络推手、匿名专家自称专业采编者,依靠网络的便捷和互动,对危机征兆大胆推测,迎合少部分网民的阴暗心理,肆意传播谣言。再次,公民新闻有着个性化和娱乐化倾向,对个体绯闻的人肉搜索可能引发公共危机。

2、媒体系统不健全,新媒体鱼龙混杂。媒体系统作为社会系统子系统中的一种,它与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子系统在内的其它子系统相互作用。新媒体对其它子系统产生影响的同时,优秀文化、现代科技又催生了新媒体和相应的媒体系统。比如,在微博上,网络名人、微博达人拥有数百千万的粉丝。他们掌握社会舆情的重要话语权,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控制着舆情的发展方向。但是,意见领袖并不总是发挥积极的作用,有时他们也存在个人思想意识上的缺陷,对谣言和绯闻起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意见领袖的恶意思想、腐朽文化、不轨行为在盲目的粉丝追捧下得到快速传播,新媒体随即成为谣言传播的重灾区,进而失去公信力。此外,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而社会转型期也可以被理解成“情绪负重时代”。一些社会矛盾导致人们的焦虑感日益加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或受“仇富心理”、“仇官心理”、对社会现象不满心理的影响,人们在看到媒体系统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借助易于接触的新媒体肆意传播谣言、抨击现实社会,发泄他们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不满情绪,进而引发其他人对新媒体发布新闻真实性的质疑。

二、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提升新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性

1、提升新媒体公信力是树立政府形象的需要。新媒体迅猛发展和持续创新,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制作和发布日趋“草根化”、“平民化”,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建立一个专门的公共危机预警平台,运用发达的网络信息系统,及时预测和警戒危机的存在。通过新媒体向公众发布一些可以公开的有根有据、可以查证的客观事实,让广大民众有一定的知情权。在社会问题演变为社会公共危机前,通过新媒体对社会现实问题及其背景、原因、影响等进行剖析,正确引导群众,缓解并协调社会矛盾,取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引导民众向事情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推波助澜的恶意谣言的散布,而且有效提升了政府的正面形象,促进了经济增长。

2、提升新媒体公信力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转型期的中国面临贫富差距、城乡二元结构、教育落差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可能威胁社会稳定和民众安全。然而,对这些问题客观公正的报道,却可以正确引导预警舆情,有效赢得群众支持。新媒体通过即时的信息发布,能够为公共部门和民众提供高效的信息,教育大家及时预防,避免以讹传讹,防范因危机事件带来的重大灾害。

3、提升新媒体公信力是促进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事物的发展总是相互的。一方面,提高新媒体的公信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源头上遏制负面新闻的产生,改善媒介生态环境、促进媒介发展、塑造良好的媒体系统、提高传媒机构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媒介生态系统的改善,有助于疏导负面舆情,有效地防范与化解公共危机,进而发挥其在公共危机预警环节中的作用。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提升新媒体公信力的路径

1、设立权威的新媒体发布平台,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当传媒和社会都渴求真实信息的时候,当事态尚未演变为公共危机的时候,政府部门应该及早行动,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抢先发布信息,既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是掌控话语权、统一口径、引导舆论的需要。政府发布信息需要一个平台,要主动占领网络空间,建立权威的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在第一时间启动该平台,保持信息公开透明,讯息畅通。这样,政府在运用新媒体技术、尊重传媒规律的前提下,提高舆论引导技巧,把握突发事件的本质,遏制突发事件演变为公共危机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这样新媒体的公信力也自然的得到了提升。

2、清除垃圾信息,保证信息安全真实。公共危机发生前,网民已经通过新媒体进行了言论交流,这些言论不仅包括公正的评价,也包括各种利己主义的垃圾消息。公共部门必须及时发现、清除垃圾信息的存在,谨防不法分子肆意破坏,保证网络言论沿着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比如,社会上曾流传“北京有霍乱流行,提醒别吃淡水鱼”,北京市卫生局通过微博、短信发出100万条辟谣信息,消除了公众的担忧。此外,公共部门应该建立公共危机信息反馈制度,有效控制舆论动态。比如,政府发布公共危机搜集信息的专用号码,广大民众可以向其发送相关信息和反馈信息,政府和媒体也可通过这些信息,了解舆论动态和识别危机信息。

3、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强化新媒体的监管力度。新媒体时代的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兴媒体,有关部门必须跟上新媒体的节奏,引进先进的电子政务技术,吸纳掌握该技术的政务工作人员,提高管理队伍的硬件水平。其次,在管理方式方面,做好危机前的信息预防工作,建立政府部门邮件信访、网上办事的政务大厅,及时了解可能上升为危机事件的社会问题,避免问题转化为危机事件,为公众排忧解难。第三,应对瞬息万变的新媒体和新技术,立法部门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新媒体失范现象的性质问题加以界定,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提高新媒体的公信力。第四,在危机事件发生前,国家公务人员应该紧跟新媒体的步伐,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舆情传播功效,提高新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引导能力,提高新媒体机构处理危机事件的应急能力,从而有效保障人民的公共安全和切身利益。

4、实行实名准入制,杜绝不良信息。由于新媒体易于接触的特点,用户数量众多,分散在全国各个角落,危机发生前的各种谣言泛滥成灾,容易造成集体性的恐慌事件。为了杜绝此类垃圾信息、不良消息的发生,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实行实名发布制,对信息发布者的身份进行实名登记和注册,加强用户的实名制管理,将每位用户都置于法律法规和思想道德的约束下,使得用户的身份更加阳光透明。具体而言就是网络公司对网民进行IP地址核实认证,通信公司运营商对用户身份进行实名登记,凭身份证办理登记手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信息发布者的言论公正客观,在发布者自由表达言论的同时,又不夸大危机的存在。此外,对于发布不良信息、歪曲事实的不法分子还能进行责任追究。

5、规范公民新闻,构建和谐的公众舆论环境。公民新闻通过新媒体发表言论,从效率和效果上来看,比通过传统媒体更加有效,能够更轻易地达到危机预警的作用。规范公民新闻,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共部门应该担负起引导责任,引导公民关注网络化的官方权威信息,通过专门的危机预警机制,化解公民新闻发起的基层网络化事件,以免事件在全国论坛上恶化升级,演变为公共危机事件。第二,为了避免公民新闻“草根化”的弊端,传统媒体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时刻关注新媒体的壮大,为公民新闻队伍提供可供参考的采访编辑意见,并通过发布官方信息遏制“网络推手”的虚假信息。第三,为了构建和谐的舆论传媒环境,公共部门应该控制好个性化和娱乐化的公民新闻,在娱乐和隐私之间把握好一个尺度,以免娱乐性事件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污染了全国公众的视角,引发公共危机。第四实行公民新闻资格考核和准入制,加强对公民法制和道德教育,没有资质的个人和团体,不得擅自在新媒体上发布相关新闻,达到依法治网、依法管理的目的。总之,当代中国社会的公民新闻不仅需要网络监管的整治,还需要不断加以引导、完善和规范。

篇6: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对策研究论文

通过调查昆明医科大学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基本对策,旨在为加强昆明医科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职责,作为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促进大学生的进步与成才、提升高等教育事业内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指专职辅导员对所从事的辅导员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包含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职业意志等方面评价。然而,现实工作中诸多因素使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有所弱化,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一、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九个二级学院专职辅导员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100%。问卷涉及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职业意志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男教师占39.13%,女教师占60.87%,从事辅导员工作年限分别为3年以下的43.48%,3~5年30.43%,5~17.39%,10年以上8.7%,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

1.职业认知状况。高校辅导员对职业认知评价将影响职业认同状况。调查显示,有74%的辅导员所带学生超过200人以上,只有26%的辅导员达到1∶200的师生配比;39.13%的辅导员能够比较适应工作,61.87%的辅导员为一般;95.55%的辅导员对工作评价为称职以上。作为学生事务管理者,工作任务繁重、学生管理体制不顺、个人发展前途成为辅导员的主要困扰,来源于学生和职能部门的压力较大,分别占到86.96%和56.52%,有73.91%的辅导员心理亚健康;有17.39%的辅导员完全达到《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基本要求,职业能力需提升;仅有8.7%的辅导员加入职业协会或组织,多数辅导员未加入。调查结果表明,师生配比不足、多重工作压力、职业能力较弱、归属感不强等问题导致辅导员职业认知总体不高。

2.职业情感状况。辅导员拥有强烈的职业情感,会无限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激发工作创新的动力。调查显示,只有30.43%的辅导员认为比较快乐,69.57%的辅导员则并没有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快乐体验。91.3%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比较重要,但在校内,通过进一步与专业教师、其他行政机关管理干部地位相比较,超过85%的辅导员都认为地位普遍偏低;校外,辅导员认为社会上被尊重的程度、社交活动中的自豪感都一般,分别为69.57%和82.61%。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兼有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但辅导员的职业特殊性、工作困境和心理压力导致职业情感体验模糊。

3.职业价值观状况。职业价值观决定了辅导员的职业期望,决定了辅导员对职业选择、工作态度、效果和能力,关系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调查显示,52.17%以上的辅导员并不认可高校辅导员职业是人生的兴趣所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充分发挥才能、高校辅导员完全能实现人生价值、高校辅导员的成功比从事其他职业的成功更能体现自我价值等观点,只有少部分辅导员认可。在职业动机方面,65.22%的辅导员被组织安排从事辅导员工作,并非出于个人主动选择的意愿;出于兴趣、专业及今后发展选择辅导员岗位的分别为17.39%、21.74%和13.04%,因就业压力而被动选择辅导员工作的则为17.39%。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价值取向多元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动力不足。

4.职业意志状况。辅导员的职业意志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程度和学校学生工作的整体发展状况。调查显示,52.17%的辅导员有职业规划,47.83%的辅导员则没有。虽然家人的支持占到86.96%,但仍有52.17%的辅导员不愿意把辅导员工作作为终身职业,26.09%的辅导员很茫然,只有21.74%的辅导员愿意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在工作出路中,选择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辅导员为30.44%,转到专业教师和其他行政岗的则占69.36%。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职业意志总体水平较低,今后离开辅导员岗位的人数将会增多,即使勉强留下也不利于学校辅导员队伍整体建设和发展。

二、辅导员职业认同弱化原因

1.学生事务性管理工作滞后。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一校多区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和校院二级管理重心下移,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激增,面临的新问题更加复杂,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理念和方法则相对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与学生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行政化意识太重,仍从直接管理者角度,简单下派任务。辅导员疲于应付工作范围以外繁重的事务工作,工作责任被无限放大,学生问题不能有效解决,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2.辅导员政策配套措施缺位。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出台《昆明医科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规划》配套措施,在激励辅导员提升职业认同方面效果并不明显。个别学院依靠强制性行政命令,要求所有没有担任过兼职辅导员的教师,须担任兼职辅导员3年,但没有执行依据。而多数学院辅导员几乎成为全能“保姆”,付出成倍劳动。在职称、职务晋升和出路方面,辅导员工作繁重,科研成果少,在晋升至中级职称、科级职务后很难继续晋升,很多优秀辅导员被迫转岗。

3.辅导员职业发展动力不足。从内部因素看,辅导员往往忽视了职能能力的建设。有些辅导员缺乏系统教育学、心理学培训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导致职业能力不强,专业素质不高。多数辅导员长期处于“办事员”、“消防员”的工作状态,很少有精力参加培训或进行课题研究。从外部因素看,学校缺乏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系统培训和职业成长辅导,未形成辅导员职业成长发展的督导、帮扶机制,也并未成立校内辅导员职业协会。

三、对策

1.健全准入机制和合理流动渠道。拓宽学校辅导员选聘渠道和来源。以合同制形式招聘校外具有思政专业、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背景的研究生,逐年为表现优秀的合同制辅导员增加入编名额,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的师资质量。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素质好、作风正”的标准和要求,继续出台专业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工作可免下乡支教的`优惠政策,减轻其学生教育管理压力。畅通辅导员出口渠道,实现不同工作表现的辅导员向校内岗位合理流动。

2.建设职业培训、发展和研修基地。充分发挥辅导员专家、队伍人才资源,组建以优秀辅导员、思政专家为主体的人才资源库,通过设立辅导员职业培训、发展和研修基地,为辅导员的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化发展提供必要保障和平台。围绕辅导员必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每年定期开展学分制职业能力建设专题培训。通过单独设立辅导员工作专项课题研究基金、职业成长帮扶和督导、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职业协会等暖心工程,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增强辅导员理想信念和职业归属感。

3.形成“学校—部门—学院”联动机制。适应学校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模和一校多区办学格局,完善医背景下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职责和范围,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的管理权限和资源,形成“学校—部门—学院”联动机制,进一步发挥联动效应。通过加强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增进部门、学院间的管理合作和信息交流,促进各部门、学院共享共建学生事务管理资源,彻底改变只依靠学院辅导员推动学生事务管理的粗放型工作模式,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格局。

4.完善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辅导员职业认同提供政策保障。通过考核评价体系,将量化结果纳入到辅导员职称职务评定中,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认可。同时,完善各种激励措施,如在学校范围内开展年度辅导员评优、表彰和职业技能大赛,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激励,使其职业价值得到体现。划拨一定名额,使优秀辅导员作为后备干部得到重点培养,并适时提拔和选任到领导岗位,为其提供职业发展空间,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5.实现职业发展目标与人生价值相统一。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提高,需要辅导员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修正原有价值观,实现职业发展目标与人生价值相统一。辅导员具体工作时,需端正职业态度,保持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坚定的职业意识,履行好工作职责。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应树立创新意识,对职业生涯合理规划,通过学历提升、挂职锻炼、课题研究等方式,分阶段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吸取他人经验,形成独特的工作方法,成为某个专业的能手或专家。

四、结语

培育和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帮助辅导员走出职业困境,是当前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高校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为辅导员创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职业氛围,通过关注辅导员精神需求与群体成长,落实相关政策待遇,推进学生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篇7: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的缺失与建设论文

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的缺失与建设论文

摘要:高校的教学管理执行力的缺失,表现在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教學管理制度的执行程序、教学软硬件的资源配置等几方面的缺失。在教学管理执行力的建设上,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高领导层的综合素质和决策能力,在制度的制定上遵循教学规律,给予师生参与的权利。

关键词:教学常规;教学执行力;资源配置

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缺失是长久的工作经验累积以及制度在发展过程之中逐步出现而且颇为顽劣的病根。而参考了大量高校管理事例,佐以多位著名学者针对此问题提出的治理对策,我们可以发现教学管理执行力缺失并不是无从根治。相反,从细节人手,通过完善制度、提升教学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工作素质等措施,我们可以逐步完善并最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势在必行;行之有效,则必焕然一新。我国各类高校不但要从教学管理方面人手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也要借鉴世界名校的管理,取长补短。高校的管理如一个人的成长,在学习进步的历程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教学环境。

一、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教学管理是有效的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的优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手段和途径。在整个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起着重要的沟通协调的作用,对教学各个职能部门、院系之间、师生之间的工作做好协调工作。教学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创新理念等综合素质,才能使教学管理的执行力得到良好的发挥。在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需要把制度化刚性管理模式和人性化柔性管理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能够让管理者之间有明确的权责分配,又要保证教学管理的约束力。高校教学管理团队应该是一个组织结构合理、配合默契、共同承担管理责任的高素质团队,共同的营造管理执行力有效发挥的氛围,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一套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执行力有效实施具有促进作用,对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二、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缺失的原因

我国的高校中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缺少持续性的教学质量管理意识以及执行方法不足的问题。在缺少持续的教学质量管理意识方面,主要是因为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持续的跟进工作。因此各项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的情况不能一直按照一种方案来进行。而且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工作热情也就会出现前紧后松的现象。持续性往往不佳,同时在执行过程中的方法也达不到要求,在沟通的过程中也会有协调不够充分的问题,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对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新性能力也会显得不足,从而造成了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执行力较低的问题。在一些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决策方案在出台之前并没有进行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因此这一类的规章制度以及决策方案就会缺乏严谨性、完整性以及科学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就不利于执行。在这一类的教学管理制度中,往往会缺乏持续性以及科学性,在教学管理者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就会无法执行的情况。例如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中往往会缺乏对教学管理者鼓励的方式,这种现象的后果就是会挫伤教学管理者的主动性,同时这种情况也会导致责任和权利的`不够明确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的缺失。

三、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的构建对策

(一)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我国高校实际的进行教学管理活动过程中,教学管理者是让各项方案以及决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主体。因此对于教学管理者而言,就需要具备较强的执行力,而为了让教学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以及政治修养得到较为有效的提高,就需要让教学管理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学习,从而能够让教学管理者能够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知识、并且也需要让教学管理者的责任心进行相应的提升,只有具备了高度责任心的教学管理才能够较好的进行教学管理活动。

(二)明确执行目标主次关系的建设

首先需要将执行目标进行明确,并且具备良好的执行态度以及执行习惯。不仅是需要将执行方向进行明确,也需要将各自的工作分工以及岗位职责进行相应的明确,从而将执行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同时也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执行规范,同时也要以高度责任感来快速的进行教学管理。通过这样的完善,就能够明确执行目标和执行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明确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后就可以有效地将高校教学管理的执行力进行高效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形成高度责任感的执行态度以及习惯,提升执行效果以及执行能力和执行效率。

(三)完善现代化教学制度的建设

在高校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制度必须得到普遍的认同才能够正常的进行,也就是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能够达成共识才可以将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得到增强。因此在认识层面上。管理就需要进行人文化的管理,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教学管理制度在进行安排,设计和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以人为本,从而反映出被管理者的权利。在实际的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身作则,以礼待人,并且以德服人,需要改变以往行政管理中的思想,从而能够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教学工作中的互相支持。在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高校群体的特殊性,营造出一种能够让被管理者个性能够得到张扬的环境,也就能够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更好地进行相互合作以及相互理解,从而更加有效地将高校教学管理的执行力进行提高。

四、结束语

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规范和管理目标的执行及实现能力。高效的教学管理不仅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教学管理者是否具有将政策和制度贯彻执行的能力,从而使教学管理制度充分的发挥作用,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可以说,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就是将教学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扬.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问题分析[J].教育管理,.

[2]姚旭.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制度浅谈[J].沈阳大学学报,.

篇8: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与对策论文

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与对策论文

一、高校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修养和道德准则。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高校开展感恩教育,首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处在一种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学生与家长、老师或是同学之间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开展感恩教育,正是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来促成学生养成感恩的意识,培养学生增强爱心,服务社会的自觉性,进而使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也让大学生更加自觉的严格要求自己,学会承担责任,并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不断求学的精神。其次,感恩教育契合了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教育的要求。注重人文修养,有助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感恩教育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是祖先留下来的精华,对人类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因子。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增进知识,也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育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保持心理平衡,积极面对生活。无论如何,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知恩感恩,都是其贯穿一生的宝贵财富。

二、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边缘化,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高校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主要是把重心放在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上,从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课程设置里基本都没有直接涉及到感恩教育的内容,大多都是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口头性的引导内容,教育缺乏现实性,不能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

(二)感恩教育理念模糊,方向不明确

理念关乎着方向。教育教学的关键不应当是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应当朝着更长远的目标去努力。然而,由于教学引导的偏差,不仅仅是老师,学生眼中的感恩教育同样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提到感恩教育时,学生就想着如何在眼下为父母做些具体的事情,以彰显自己的孝心,提升自我的道德认知。教师更多的是强调“知恩图报”,要求学生遵规守纪,不辜负国家和家庭对自己的培养。然而,受传统伦理道德要求的影响,模糊理念上的感恩教育已经不符合中国培养全面人才战略计划的要求。现如今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时代性和全面性,拓宽思维,方方面面的加强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引导,而不拘泥于一时一事,要全面贯彻,亲力亲为,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增进对感恩的理解,而不是把它当成作业一样只是简单的体会一下这种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进而失去其作为人生内涵的重要意义。

(三)教育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偏低

目前,高校的感恩教育尚处在探索研究的初步阶段,教育方式继续沿袭了传统德育教育的习惯,主要以课堂讲解和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以播放视频和讲授故事的形式存在,可是形式依然单一,长此以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仅实践教育内容少,教师本身也很难做到“知行合一”,自身表率性不强,本身就缺乏相关的素质修养,课程本身也就很难起到说服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有效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多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把教育搞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起到感恩教育的真实作用。

(四)大学生自身意志薄弱,主观能动性不强

随着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的充分调动下,大学生的情感意识也逐渐趋于自由化,自主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得到加强,但随之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思想也变得严重起来。部分学生不仅不珍惜在校时光,还整天攀缘附会,对父母和社会为他们所提供的一切感到理所应的,不仅如此,稍遇挫折还喜欢怨天尤人,感恩之心也逐渐得以丧失。在校期间,经常埋怨伙食不好、基础设施条件差。他们更多的是从自我满足感出发,一味索取不懂得付出,价值观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显得尤为混乱。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正当其时”,不仅“功在当代”而且“利在千秋”。

三、高校加强感恩教育的措施

(一)优化校园文化,创建感恩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是贯穿大学生活始末最为具体的表现,是一所学校最为独特的写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教育影响力。因此,一所大学的文化氛围也将直接决定着在校学生的未来发展,高校加强感恩教育首先要创建校园感恩文化,从而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来熏陶和引导学生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学校的感恩文化建设,可以首先从形象入手,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感性上的认识,应充分利用板报画廊、电子橱窗、校园报刊、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网站等传媒,让学生目有所及、耳濡目染;其次,以上率下,要求每名教师从自我做起,切实践行相关要求,以自身行为做表率,不仅要在课堂上加强感恩主题的教育,平时工作生活中也要注重自身的行为要求,切实做到为校园文化建设出力,彰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适时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通过社会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不同的人和事,同时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行为的操作深入了解生活,充实自我人生,在这样的实践生活中学生就更容易尽早的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体验作为社会人的责任和意识。具体操作过程中,校方可以利用一切时机举行以感悟亲情、尊重教师等主题的感恩活动,诸如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制作感恩为主题的横幅、征集“感恩心语”定期发至校园网站、报刊等,以具体的行为活动培育学生感恩的情怀,教导学生要能够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进而达到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理想人格的目的。同时,高校还可以积极的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支教活动等,在具体的时间和环境中让大学生体验社会生活,从而增强大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大学生们能够自觉的形成正确的感恩观念和行为。

(三)以考促训,建立有效的感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在以考核机制促进教学的现实情况下,要想使感恩教育取得持续、优异的成果,就该建立卓有成效的感恩考核评价体系。各大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地域环境、办学特色、教学条件等,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适宜的感恩教育目标,并建立多元化的感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对感恩教育实施量化标准,定期对学生予以考核。例如将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综合素质考评体系中,制定学分制,用分数评定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和引导,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篇9:网络舆情与高校辅导员工作论文

摘要:

网络舆情兴起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形成机制和特点的把握,以及对辅导员在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的现状分析,进一步提出在当前形势下辅导员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篇10:网络舆情与高校辅导员工作论文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各类网络新技术的应用,高校的网络化建设也经历着前所未有发展和变革。在这变革中,网络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参与公众舆论、表达个性意见、进而影响其思想、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网络舆情也随之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辅导员作为承担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指导服务的主要工作者,如何把握网络舆情主阵地,全面了解网络舆情、及时把握舆情动向、引领舆情方向、处理舆情危机,已成为新形势下辅导员一项新的工作要求和挑战。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网络舆情是指公众在互联网上表达对某一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在高校,校园网络更是一个能够形成公共意见、可以自由交流和辩论的公共空间。网络舆情的形成是学生意见表达到一定量度和强度,即一方面要看学生借助网络空间对某一问题发表的议论和意见达到一定的学生比例,另一方面要看期诉诸意志的坚定程度,应表现为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对坚持某一意见态度明朗的指向。在互联网上不同学生的意见经过广泛的交流、碰撞、退让、融合来进行彼此较量、修正、融合,进而形成一个个网络舆情。校园网络舆论也经历了议题的来源阶段、舆论领导及其意见产生阶段、网络意见扩散和放大阶段、网络舆论的形成等几个阶段。从高校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来看,突发事件的激化、社会热点问题的触发以及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事件的引发这几方面原因及易引发形成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论形成中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舆论形成迅速,具有时实性与交互性,传播较难控制。

(2)内容多元与分散,追随主流话题,贴近校园生活。

(3)凸现网络语言特点,表达多为非理性。

二、辅导员参与网络舆情工作的现状分析

笔者于3月在宁波大学开展辅导员参与网络舆情工作的调研,其中向辅导员发放并收回有效调研问卷65份,被调查人数占全校辅导员人数的73%,同时,对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也作了相关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反馈出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以下几个方面情况:

(一)对网络舆情工作重要性的有较大的共识,但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技能略显不足

随着网络舆情对高校现实工作的影响,辅导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在对某高校辅导员调研中发现,有50%辅导员认为掌握学生网络舆情“非常重要”,50%辅导员认为“比较重要”;57%辅导员认为掌握学生网络舆情对本职工作“紧密相关”,39%辅导员认为“有一定关联”。在调研中还发现,辅导员在网络上基本拥有qq、博客、社交网站等众多网络工作平台,但仍有38%辅导员认为自身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不太擅长”,有62%的辅导员在网上浏览学生舆情的基本情形是“经常浏览只是偶尔发表意见”。由于辅导员自身网络技能、舆情研判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的相对欠缺,导致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二)关心关注网络舆情,但有效的工作应对机制尚未完善

辅导员对网络的关注度较高,有40%辅导员每日会关注网络舆情,对校内突发事件、校内热点问题、社会事件和热点问题的反应等方面较为关注,同时,辅导员也具备了相对较高的网络舆情的工作意识,对网上出现的反动非法言论、易引发个体或群体安全事件、诋毁学校声誉等情况会即时上报职能部门。网络舆情工作对当前高校工作来讲,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牵头、基层单位全面覆盖的体系,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网络舆情工作要求与具体职责,针对不同的舆情有不同的应对方式,特别是要在网络舆情危机应急处理机制中进一步发挥辅导员作用。在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的建立上,有53%辅导员认为“非常必要”,有40%辅导员认为舆论领袖的培养对网络舆论引导来说“非常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44%的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有这样一支队伍,32%辅导员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舆论领袖,有22%的辅导员认为需要学校加强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三)对网络舆情工作研究分析不足,学生网络素养及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相对缺乏

调研发现,有25%辅导员认为自身在学生网络舆情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网下事务过多,对学生网络舆情关注不够,有19%辅导员认为对网络上有学生舆情不能有效掌握全貌,有11%辅导员认为缺乏对学生网络舆情的分析研究。辅导员又承担着较多的教育管理指导服务的职能,因此工作具有基层性、繁琐性、复杂性等特点,大部分(尤其是新任辅导员)大部分时间忙于网下具体事务,对于新的网络工作缺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研究。网络舆情工作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网络素质和道德的培养,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对目前学生在网络舆论中的道德行为也有客观的评价,有31%辅导员认为当前学生在网络舆论中的道德状况比较好,62%认为一般,4%认为比较差;有38%辅导员认为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在“无克制地宣泄个人情绪”,其次37%认为是“盲目、跟贴”,有21%辅导员认为在对学生进行网络行为教育方面有待加强。

三、辅导员网络舆情工作应对建议

(一)强化高校辅导员在网络上的角色意识,主动把握网络工作阵地

一是校园网络积极的建设者。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学校、学院主题教育网站、论坛的规划和建设,特别是针对学院的学生的特点设计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校园主题网站,通过主流网络平台加强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主题讨论、网上讲坛等,及时发布各类学生关心的学习生活信息和正面权威信息。同时辅导员还要对新型的网络手段和工具及时加以应用和深入,要善于运用qq(群)、博客、论坛、校园bbs及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等作为工作中必备的“网络利器”,合理规划并搭建各类各级班团组织的相关网络平台,建立与现实组织对应的网络集体,为网络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基础。

二是网络舆情有效的观察者和引导者。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学生在网上更容易说出平时不敢说、不便说的话,网络也成为辅导员了解学生真实想法、收集各种学生信息的一个重要阵地。辅导员在网上首先是要保持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在网络上关心关注学生的言论,融入学生,聆听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参与重要问题的讨论和进一步询问解答,对网络上的学生思想和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总结,才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在网络环境中,辅导员作为网络舆情引导者的角色要求是既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质,又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和评论技巧。一方面作为学校要加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素养的培养,多开展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讨论及重大形势政策的深入解读,同时更要注重对辅导员网络技能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培养,加强典型案例讨论和资深网络评论引导员的经验传授;另一方面,作为辅导员自身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扎实政治理论基础、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及个人品德修养作为基本要求,同时更要主动络知识,提高网络技能,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增强网络教育的实效性。

三是网络上的服务沟通者。坚持网上与网下结合,在网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服务内容,在现实中协调解决学生在网上提出的相关困难和问题。辅导员在网络环境中应采用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服务工作。在集体服务上,要为广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如在政治思想方面,结合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及时把有关权威评价通告给学生,并加以适当评论引出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学习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类有用的竞赛、活动及讲座信息,介绍好的学习方法,树立优秀学子的榜样风范;在生活上,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类勤工助学、实习实践、社会公益活动及安全防范等信息。在个人服务上,通过网络的快捷性和隐秘性,对个别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等方面进行个别沟通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疏导。针对网络上学生的舆情焦点,除了作好有效的网上引导外,辅导员还应及时把相关情况和问题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并针对需要事后解决的问题情况反馈到网上,充分发挥联系网络与现实工作的纽带作用。

(二)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在高校各类突发、危机事件的网络应对机制下发挥应有作用

在高校当前网络环境下,凡是现实中的危机都会在网上体现,凡是网络上的焦点问题都具有引发现实中对抗的可能性。虚拟的网络与现实的危机紧密关联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网络舆论促使危机事件产生新形式、新特点,网络时代所特有的基于网络舆论的危机就是一种新型危机。高校必须完善创新危机管理体制,加强危机管理框架的系统构建,加强危机队伍建设。作为参与学校学生管理一线的辅导员要全面了解学校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要求。首先,根据危机管理原则,辅导员要重点做好危机的预警工作,也就是在舆论危机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先兆。如在发生校内外重大事件时要加强对网上学生舆情的关注密度和广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校,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在网上形成的焦点问题进行及时收集分析,根据发布内容的链接、来源(原创与否)、性质(负面与否)、负面等级、点击量、评论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判定,将有可能诱发危机事件的舆情加强反馈,为学校是否启动预警机制作好决策基础。当学校启动相应的预警机制后,要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立即开始动态跟踪,从增长速度、议题显著度、意见分布等方面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跟踪,同时密切关注现实舆论情况,随着形势的发展进行第一时间有效反馈。其次,在危机爆发期和蔓延期,要配合学校作好舆论的缓释工作。将学校对事件的实情或解释实情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学生,以树立舆论的权威,消除恐慌和猜测,同时,对网上舆论加以进一步引导,促进危机向转机方向发展。再次,在危机衰退期配合做好反思工作。加强对每一次危机事件引发的原因、处置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能否再次避免发生等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提高辅导员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的能力。

(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积极培育“舆论领袖”和学生网络信息员队伍

辅导员要善于指导各类学生组织加强网络建设,提高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在开展网络舆情工作中,更要把“舆论领袖”和学生网络信息员队伍作为有效的依靠。在高校校园许多网络舆论事件中,网络当事人或由网络信息联络起来的大学生装网民群体之间的呼应往往比较积极,而与高校的教育管理者之间却缺少互动。因此,辅导员要主动去发现网络舆论事件中能影响他人意见和选择、引导着舆论走向的声音,发现那些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拥有更多媒介源和消息源及众多“粉丝”的“舆论领袖”,特别是要在学生骨干和资深网民中发现并培养“舆论领袖”,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在各类舆论事件中强化主流言论,形成网络舆论的最强音,以带动整个舆论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信息员队伍,实行组织覆盖,在班级、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设立信息员,明确学生信息员的职责,加强对其网络知识和网络舆论引导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信息收集、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同时可指导学生信息员开展网络舆情研究,可以校园网民、网情为对象,设计相关课题,开展问卷、访谈、舆情分析等调研工作,为今后网络舆论引导方向、方法储备舆论及经验。

(四)加强对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规范网络舆论行为

网络媒介素养是网络时代人们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素养,它是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以及在网上获得、辨别、利用信息和参与活动的能力。辅导员在现实工作中要结合各类载体和平台,让当代大学生去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网络传媒资源,通过相关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能力,自觉抵制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垃圾的入侵和虚假甚至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首先要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效地融入网络素养的培育中,培养大学生健康文明的上网方式和言论道德,结合相关课程和活动大力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自律公约》以及《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网络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树立“爱国、守法、无害”网络道德标准,促进网络道德自律;其次,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走出“网络孤独”、“网络成瘾”阴影,正确对待网上人际交往,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网络心理和人际关系,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优秀班团网站评比、网上名人堂、网络主题短信创作大赛等等;再次,要坚持“网上”与“网下”共同教育的原则,听取学生不同舆论的声音和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反馈,及时调研和分析学生的网络素养改进提高状况,在现实的工作体系中加以完善和巩固。

参考文献:

[1]于亚光,王想平.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选择[j].北京教育(高教版),(3).

[2]张再兴,张瑜.加强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j].高校理论战线,(5).

[3]汤力峰,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4).

[4]任海.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j].燕山大学学报,(6).

[5]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篇1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论文

摘要:“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下对“人”的一种关注,能够更好地解决“人”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使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文章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反思了“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多元化;实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层次教育特征较为突出,同时在层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良莠之分缺乏关注,使人文关怀失去了土壤,影响到了“人”的作用的发挥。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教育发展忽略了“人”的作用,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质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解决,是现阶段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一)未能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立足点应在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关注点在于大学生。然而,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关注的要点,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忽略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个体需要[1]。

(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掺杂功利性的评价因素

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在关注“效果”问题。这种功利化的评价因素,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对学生所需要的东西缺乏关注,完全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去考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三)单元标准缺乏层次性

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存在单元模式,完全从共性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受当下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更希望自身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希望高校能够对学生予以人文关怀。而单元化的标准要求大学生共性发展,不论是学习还是思想,都以共同的标准进行衡量。这一情况下,高校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使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丧失。在共性教育模式下,个体差异问题得不到充分考虑,强加在大学生身上的种种要求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激起他们的反感和反抗,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2]。

二、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

(一)把握个体差异,加强对话教育

对话教育的关键点在于“一对一”的对话,这一模式能够针对个体差异,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关系,教师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予以了解和认知。同时,在对话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个体需要得到了满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也随之提升。这样一来,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能不断增加,双方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在活跃大学生思维的同时,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3]。

(二)去除功利化,强调实效性

实效性是人文关怀的出发点,通过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人文关怀模式下,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个体差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促进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创造有利条件。功利化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人文关怀理念关注的是“人”,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必须对其自身予以关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工作当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性,这就需要加强人文关怀,把握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三)立足时代形势,实现多元化发展目标

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内涵在于把握并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围绕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立足于人文关怀的基本出发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对大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困难,对其予以关怀和帮助,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和品格。同时,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还要注重对原有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其本质在于对人的心灵的关怀,在满足个体差异的情况下,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因此,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进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1):45-47.

[2]李文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途径研究[J].才智,2016(26):134-136.

[3]赵子琪.人文关怀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才智,2016(35):166-168.

道德论文

如何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共享论文

小学生赏识教育问题分析的论文

教育问题论文范文模板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

高校武术文化建设对策论文

初中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教学论文的题目

赏识教育的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论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论文(合集11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论文2022-10-24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2-15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2022-05-06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2022-04-29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论文2022-07-10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论文2023-09-17

药理学教学赏识教育论文2022-05-06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分析论文2023-02-08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2023-09-11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