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论文

时间:2023-11-09 07:28:07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武术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论文(精选11篇)由网友“kingmylov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武术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论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武术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论文

篇1:传统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不足与完善论文

传统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不足与完善论文

一、引言

体育教学活动,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之中属于学生最为喜爱的课程之一,而体育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也充分的影响着我国高校的学生们,尤其是其中竞技体育的魅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体育项目,体育课程,使得整体的体育教学项目成为了目前教育界首要发展的研究项目。但是,这其中仍旧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为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影响着武术的继承与传播。

笔者在对于相关资料的参阅的过程之中发现,从文化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缺失进行研究,可以从中发现其原因。学术界很多结果表明:由于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使武术长期以体育项目的身份传播,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教育与教学概念模糊以及武术发展中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的发展模式等,造成了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基于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文化发展的继承,以及对于我国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笔者认为对于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

一方面,以西方体育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活动,传统的西方体育思想往往是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动作、程式、以及竞技能力等方面,在对于武术的定义上,西方更加偏向于武术体操这一概念,而我国在教学活动之中往往一次为蓝本进行教学活动。虽然西方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先进性,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并不利于我国传统武术教学的开展。也使得在教学活动之中出现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很多教学内容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在这种现象的长期作用之下,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也就缺乏了一定的文化教育性。转而变得严重背离了我国传统武术的.文化理念。

另一方面,西方教学理念的异化,导致传统武术教学活动之中,无法贯彻文化教育性。我国的武术发展,具有着长期了历史背景,并不是简单的某种理念、某种思想、某种模式可以适用的。

但是在这种西方思想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之中。可以说我国武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其有着独特的内在文化价值,但是随着西方教学思想的引入,教学过程的细化,导致传统武术项目缺乏原本联系之中的内外兼修的过程,也就进而缺乏了对于精神的传承。

三、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重塑

我国高等院校之中进行武术教学活动,其中存在着严重的文化教育性的缺失,这种现象已经极大的引起了相关领域学者与专家的重视,笔者从自身的研究出发,从中总结除了以下对于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之中文化教育性重塑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首先,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武术具有着我国传统的文化与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想要在武术教学火龙之中对于其中文化教育性的重塑,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之中注重讲解自身对于武术精神等方面的体悟,在对于武术动作进行讲解的间隙中,培养学生注重关注对于屋内在精神的修习。同时学校也应该其次,完善传统武术教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之中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以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对于与武术相关的文化内涵,以及武术相关的礼仪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充分的认识到武术的内在魅力,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远的文化精髓。

再次,以重视身体体悟为教学途径,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的转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之中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身体的感悟,重视武术动作与内在精神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学习之中树立传统武术中以德为本的思想理念。坚持帮助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的精神境界。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对于 武术的认可,自觉承担对于文化的传承。

此外,以营造武术大教育环境为条件保障的方向回归,这一点并不是一时一刻可以做到的,这要求全体武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与科研工作之中共同努力,以营造武术大教育环境为根本目标,转变现阶段我国已西方体育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笔者从对于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进行探索,分析了武术在教学活动中受到干扰无法做到文化教育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以上策略可以成为重塑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崔洋 , 姚楠 . 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谈武术教学与训练[J]. 才智 ,(10)。

[2] 周鑫。 少儿武术教学的理论探讨[J]. 南昌高专学报,2008(03)。

[3] 许书生 . 中学武术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 [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4] 雷鸣 , 王培智 . 湖北省城镇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研究 [J]. 襄樊学院学报 ,2008(05)。

[5] 林军标 . 海口地区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 成功 ( 教育 ),2008(10)。

篇2:体育旅游文化缺失与补偿论文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重点分析了我国体育旅游文化缺失的原因及提升的路径。研究认为:体育旅游发展历程短暂、体育旅游文化土壤缺失,以及顶层设计主体的缺乏是体育旅游文化难以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赛事文化特色的鲜明性、体育休闲产业价值链的开发,以及谋求顶层设计主体的协调与合作是体育旅游文化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体育旅游文化;顶层设计;文化土壤;提升路径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数据,全球旅游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仅有2%~3%,但体育旅游作为体育和旅游两大产业中的细分产业,又是两大产业创新性融合的新兴产业,其增长速度之迅猛,达到每年14%[1]。,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达2050亿美元,占旅游市场总量的15%。可见,体育旅游市场受欢迎度之高,市场需求量之大。反观国内体育旅游市场份额,仅占5%的旅游市场份额,仅有1700亿元的产值收入,距离世界体育旅游平均15%的占比有较大差距,而相较于发达国家体育旅游高达25%的占比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2]。当下时尚、潮流、受欢迎的旅游与体育活动形式的融合,能为游客带来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及新鲜刺激的户外运动,这正是体育旅游的魅力。尽管,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在不断增长,但对体育旅游理解、体育旅游消费模式以及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创新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症结在于旅游和体育相关产业部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体育旅游文化土壤的培育、缺乏多元文化要素的融合与积淀。因此,笔者通过分析我国体育旅游文化的缺失原因,对照国外体育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解析我国体育旅游文化现象,探寻我国体育旅游文化提升路径。

1体育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学者对体育旅游文化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一些学者从体育的视角出发,认为体育旅游文化的落脚点是体育项目或体育活动,强调体育旅游主体主动参与到体育项目或体育活动中来,从而对体育内容和体育精神拥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3,4];另有一些学者从旅游的视角出发,认为体育旅游文化的形成是要归因于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的开展,从而为旅游目的地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5];还有一些学者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认为体育旅游文化是体育旅游的灵魂与精髓,具有文化元素介入、文化主旨导向的体育旅游才能长远可持续发展下去[6,7]。本研究认为,体育旅游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旅游、文化的支持,三者缺一不可。体育旅游文化是体育+旅游+文化的结果,是指为实现旅游者达到一定的体育活动目的而进行的自然、人文等多元文化要素介入的结果。

2我国体育旅游的文化缺失及其原因分析

2.1体育旅游发展历程短暂。

2.1.1起步较晚。

19世纪末,西方体育旅游开始起步,20世纪中后期体育旅游已加速发展。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历程是比较短暂的[8],起步时间也是相对较晚的。1960年,中国登山队征服了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进而带动了一大批户外登山爱好者开始进行户外登山探险活动。1984年,我国首家体育旅游专业服务公司,西藏国际体育旅游公司正式成立,专注于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户外登山爱好者打造专业化、科学化、安全化的体育旅游服务[9]。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较低,国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饮食、服装、医疗、教育等领域,而用于体育旅游的休闲型消费相对较少,经济条件的制约导致人们对体育旅游的需求迟迟未产生[10]。体育旅游文化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是在体育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因此体育旅游的起步较晚势必会造成现阶段体育旅游文化的缺失。

2.1.2体育旅游意识滞后。“体育旅游”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欧洲学者Rusikin在观察了人们体育户外休闲活动之后提出来的[11]。20世纪中后期,战后西方社会经济复苏,社会福利制度完善,人们收入水平提升,闲暇时间增加,同时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了体育旅游活动,并在市场上得到了较大反响。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旅游,欧洲国家不断注资建设体育旅游设施、举办体育赛事、开发户外休闲活动等,因此欧洲体育旅游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8]。国外“体育旅游”概念的诞生是建立在设施完善、赛事增加、收入提高等基础之上的。我国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匮乏、体育旅游形式单一、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等客观现状与体育旅游认知与意识滞后不相匹配说明现阶段我国尚不具备发展体育旅游。

2.1.3相关推动政策较少。1995年,我国首次颁布《就关于体育旅游业的几个问题》,但只是简单阐述了体育旅游的含义,对体育旅游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和,国家旅游局推出了体育主题旅游活动———体育健身游,并强调了体育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8]。国务院发布46号文件,国家旅总、国家体总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和“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申报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12],不断刺激国民对体育旅游消费需求。但是,这些政策发布时间间隔较长,数量较少,内容种类比较单一,并且政策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因为在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都是旅游部门与体育部门两个独立分离的部门分别办事,缺乏沟通交流,再加上存在利益分歧,进而政策制定上缺乏结合点与融合点。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如果缺乏正确的政策导向与帮助,在发展中就会在融资、资源开发、宣传等方面遇到困难,体育旅游文化也就难以形成。

2.2缺乏体育旅游文化的生长土壤。

2.2.1体育旅游形式单一。我国现阶段体育旅游是以“赛事游”为主的,其中“观赛游”占较大的比重,“参赛游”有待进一步开发完善。由此可见,我国体育旅游形式单一,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尚未形成[13]。在“赛事游”的基础上,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还停留在观赏性体育旅游产品的表面性打造,开发深度不够[14]。国外学者Jago,Chalip指出事件举办地的各类旅游吸引物,如文化风俗、商业及娱乐活动等,如能得到充分挖掘与开发,如能与事件活动本身所推崇的价值、主题相吻合,则对旅游形象提升具有促进作用[15]。因此,体育旅游文化的培养是需要建立在多样化的体育旅游形式之上的,其内涵是需要在多种形式体育旅游活动举办期间被挖掘的。

2.2.2利益导向与文化培养的矛盾。现阶段我国体育旅游发展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忽视了文化培养对体育旅游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体育旅游发展初期,如果只谋求短时间内经济利益的增长,就会造成体育旅游资源无序开发,甚至会造成旅游目的地自然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例如喜马拉雅山登山运动的开展,因为资源的无序开发、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造成六百多吨垃圾遗留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16]。另外,宁夏沙坡头的滑沙活动,由于当地旅游企业与旅游部门一贯强调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了游客数量远远超出了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造成了“沙坡鸣钟”奇观质量的下降[17]。尽管中国现在处于体育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但体育旅游文化的培育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人与体育要素、旅游要素在不断地交往与接触中形成。

2.2.3体育旅游产品的文化设计与创新不足。我国现有的体育旅游产品普遍局限于自然景观的直观欣赏,其文化设计与创新不足。以马拉松为例,各地举办马拉松赛事除了地理位置不同,在赛程设置、营销方式、活动打造等方面都很雷同,没有把当地的人文特色景观或是历史文化特色融入进去。因此,既不能给“跑马者”留下与众不同的跑马体验,也不能吸引大量的观赛者不远万里前来观赛。另外,近几年我国相继打造了河北崇礼冰雪小镇、河北高碑店登山小镇、贵阳国际足球小镇等,目的是为了满足专业训练的需要及带动当地体育旅游的发展,并增加了参与性与体验性较强的体育旅游活动产品。但是,这些“参与性”产品处于低水平的重复状态,一是因为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缺乏户外运动体验之余所需要的吃住玩等深度体验产品;二是因为管理者站位较低,没有考虑到要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体育旅游品牌,形成自身的品牌优势[18]。因此,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目前面临形式单一、内容匮乏、文化缺失、创新不足等突出问题。

2.3缺乏协调合作体育旅游行政管理主体。

2.3.1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从20世纪80年代体育旅游开始起步,国家旅游局在一手负责体育旅游的全部事宜,到如今的体育旅游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国家体育总局也加入到了体育旅游的管理当中。但是二者之间由于谋求自身发展利益,存在矛盾冲突,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从政策规划到落地实施都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与协商机制。因为“体育”和“旅游”隶属于两大截然不同的行业,在短暂的发展历程中交融度与渗透度不高[19]。一旦出现“管理空白”,就会造成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或浪费消耗,进一步影响聚集效应与联合效应的发挥。

2.3.2缺乏体育旅游文化的顶层设计。体育旅游文化的“顶层设计”应该统筹考虑体育旅游文化建设的各个层次和各种要素以及在最高层面上探寻现状的提升路径、问题的解决之道,它需要理性、统筹、战略眼光与全局观念[20,21]。目前,我国体育旅游文化顶层设计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体育旅游政策缺乏前瞻性和全局性。我国有关体育旅游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弥补体育旅游市场的漏洞,带有滞后性,并没有在问题发生前就做好预警机制,缺乏前瞻性。另我国体育旅游政策的制定是零散、片面的',缺乏系统性,没有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要素的系统规划[22]。二是主管体育旅游的相关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横向沟通与联系。比如,在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体育场馆用地需求、基础设施的建设、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等需要相关部门与土地、城建、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充分沟通与对接[23]。

2.3.3缺少专门的行政管理主体。在体育旅游文化培养的过程中,我国单纯依赖于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的分别管理,缺少专门的体育旅游的行政管理主体。由于两大行政部门利益存在偏差依旧无法形成合力,导致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通道没有完全打通,导致体育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进而延迟体育旅游文化的形成。而专门行政管理主体能够专注于体育旅游专项事物的处理,例如政策发布、服务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等。

篇3:体育旅游文化缺失与补偿论文

3.1借鉴东京马拉松。

“全城出动”效应,打造赛事文化特色,营造具有感染力的赛事氛围东京马拉松是世界六大马拉松之一,自首次举办到被国际田联认证为金牌赛事仅仅历经了两年,也是除了伦敦、纽约马拉松之外,普通市民参与规模最大的赛事之一。东马之所以能成为当今最受热捧的赛事之一,除了具备完整的赛事流程、规范的组织形式等基本要素,是因为其达到了“全城出动”的规模效应,人人出动、人人参与。从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到赛事组委会的微观设计、再到普通市民的广泛参与,彰显了这座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兼容并济的城市的独特魅力,体现了这座城市传统的精致与现代的创新。东马的“全城出动”效应,一方面是东京普通市民人人都自愿为东马的成功举办奉献一己之力,营造了热情好客的城市氛围;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比赛当天前来观看比赛的民众们会提前在家里做好各式各样的传统点心等之类的小吃,沿街向参赛者无偿奉送,更有细心的民众会为参赛者提供止疼喷雾或防抽筋喷雾,打造了服务周到的赛事文化。甚至,有报道称“不是东京马拉松多出色,而是东京的观众是世界一流的”。东马在“全城出动”的效应推动下,所打造的赛事文化特色主要有两点:其一,与日本潮流的动漫文化产业巧妙结合,突出“体育+文化”的特色。马拉松运动员可以Cosplay(角色扮演)动漫人物,身着五颜六色的奇装异服,还会时不时做出动漫人物的代表性动作、喊出经典台词,以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其二,打造体贴、细致、周到的赛事服务。首先,东马从不拒绝残疾人参赛,甚至会为盲人选手配备伴走工作者。这些工作人员会全程陪护盲人选手,为其指引道路、领取沿线补给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次,东马的移动厕所供应量是最大的,起点处618个,沿途43处396个,最大限度地避免排队等候现象的发生。最后,在比赛结束时组委会还会为参赛选手提供专业的按摩、足浴服务,尽量缓解运动员疲惫疼痛等症状。综上所述,我国体育旅游文化可借鉴的提升路径有:

(1)充分调动当地市民的参与积极性。通过采用从市民当中招募临时工作人员或志愿者等方式,让市民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而不是“旁观者”,这样市民才会主动产生赛事服务责任感与赛事参与的积极性。

(2)结合举办地的特色文化,为赛事打造专属“标签”。从多民族角度来看,例如以傣族居多的城市在举办赛事的时候就可以将傣族“泼水节”的泼水习俗融入到赛事当中,赋予赛事本土、民族色彩,打造“民族”文化标签。从地理差异来讲,例如海南省可以打造“海岛”文化标签,福建省可以打造“客家”文化标签,西北地区可以打造“西域”文化标签等。

(3)从基本的卫生环境出发,提供优质周到的赛事服务。近年来,政府针对旅游提出了“厕所革命”,这是当下体育赛事旅游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大型赛事的举办意味着人流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现有厕所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赛事的需求。除了像东马一样提供“移动厕所”,设置大量的站点数,每个站点增加厕所数量,还要加快厕所的清洁打扫频率,保持整洁程度。

(4)变单一赛程为多元化赛程,增添赛事的娱乐性、趣味性。赛程设计时在保证赛事专业化、规范化的前提下,可以增加一些适合业余参赛选手的娱乐性环节。以马拉松为例,可以设置“精彩瞬间”环节,在比赛中无人机载着摄像机会穿梭于人群之中,选手可以在镜头前摆各种姿势,赛后被选中“精彩瞬间”的选手会得到额外奖励。

3.2借鉴法国登山小镇的休闲产业链条,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法国休闲登山小镇沙木尼坐落于法国中部东侧,与意大利和瑞士相邻,身处阿尔卑斯主峰勃朗峰脚下的山谷里。

作为现代登山运动发源地,沙木尼仅有13000个常住居民,被称为“户外爱好者的乐园”“滑雪爱好者的圣地”,每年会有超过200万的登山滑雪爱好者和普通游客慕名而来[24]。

在打造世界知名体育旅游小镇的过程中,沙木尼小镇从自然与人文两大资源双管齐下,以登山滑雪为核心服务,围绕游客参与体育旅游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延长产业链,实现了体育小镇的典范打造。首先,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上,沙木尼小镇海拔1035米且位于山谷中,背靠丰富的高山资源,是非常理想的登山活动的出发点。当地政府与市场组织共同合作,依托起伏不定的地形、丰富的冰雪资源开拓大型滑雪场。当地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要求市场组织开发冰雪资源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并注重环境保护,避免打破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与此同时,沙木尼小镇没有忽视人文资源的开发。从小镇登山滑雪运动的创始来讲,就是由于人文历史的渊源。18世纪80年代,当地的猎人杰克巴尔玛和医生米歇尔帕卡尔两人首次登上了勃朗峰,两人敢于挑战、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鼓舞了整个小镇,就此引发了欧洲登山运动的热潮。总之,从小镇的创立之初就可以看出体育旅游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决定了当地是否具有开展体育旅游的可能性。人文资源则决定了当地体育旅游是否持续健康发展。其次,沙木尼为了提高体育小镇的关注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小镇不仅仅局限于在冬季开展滑雪运动,而且追求多元化休闲运动的开发。沙木尼小镇另辟蹊径打破“滑雪小镇”的传统认知,在非雪季主动开发新鲜刺激的赛事———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使小镇一年四季热度不减。事实证明,从第一届举办至今,每年八月份小镇都会借赛事之机吸引超过名越野跑精英和数万名参赛者前来观光旅游。素,充分整合了配套的休闲服务产业链。住宿服务上,小镇上有超过50多家星级酒店、青年旅舍、家庭旅馆、公寓、露营营地等,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住宿需求。并且小镇专门设立了物业接待部门,为住宿服务制定开发标准,监督服务质量,接收消费者的投诉与咨询;饮食服务上,提供传统的沙木尼传统美食与西式休闲美食餐饮,并且营造了安静闲适的就餐氛围,消费者透过窗户就可以看到不远处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峰;医疗服务上,形成急诊+医院+研究中心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如:夏蒙尼医院、高原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山地医学培训与研究所三位一体,为突发运动伤害的登山滑雪者提供及时可靠的医疗救治服务。对于登山滑雪爱好者来讲,不可缺少的就是专业向导为其指引方向。18沙木尼小镇成立了一个由34名当地户外运动爱好者组成的向导公司,由此沙木尼诞生了登山服务业。发展到现在,小镇上最大的向导公司拥有超过150名注册的专业登山向导。另外还配备有专业的高山救援队,24小时不间断地轮流值班巡逻,极大地降低了登山滑雪风险的发生。最后,整合互补体育旅游与文化娱乐产业。沙木尼小镇为了给体育旅游消费者打造难忘独特的体验感,在每年8月份举办盛大的音乐节,还会提供精彩的马戏表演、烟花表演。在体育旅游的体验之余,感受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轻松愉快的娱乐氛围。综上所述,借鉴法国登山小镇休闲产业链条打造的成熟经验,我国体育旅游文化的提升路径有:

(1)打造以多元化休闲体育为核心,以完善配套服务为补充的体育旅游产业链。例如马拉松小镇、足球小镇、冰雪小镇等以单项体育运动项目为核心发展的体育小镇,除了要着重发展核心运动项目之外,还可以整合其他的休闲运动项目到体育小镇这个平台上,使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要充分保障配套服务的齐全与专业,提供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医疗等多元化周边服务。

(2)借助国际知名赛事,发挥赛事聚集效应,打造体育旅游文化品牌。例如,上海可以借助六大国际知名赛事,一年不间断地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加速打造城市名片,打造国际化、高端化、都市化的体育旅游品牌形象,进而积淀形成体育旅游文化品牌。

(3)根据不同的季节特征设计不同的休闲运动项目,避免出现空窗期。例如冰雪小镇的打造,在冰雪资源丰富的季节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在非冰雪季节可以开拓越野、登山、徒步等休闲运动项目。

(4)融入文化娱乐元素,提升体育旅游的趣味性、新颖性,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兼具的体育旅游文化。

(5)加大医疗投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安全保障。

4结语

体育旅游文化是体育旅游产业的灵魂,不仅指引着政府行政主体的顶层设计,而且还指引着基础设施、体育场馆等硬件条件建设与服务质量提高,也指引着体育旅游专业公司、体育旅游社团协会等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探讨体育旅游文化缺失原因———发展历程短暂、缺失文化培养土壤、缺少行政管理主体,提出顺应当下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两大主要领域“赛事游”与“体育小镇”。基于中外体育旅游鲜明的对比,给出合理建议。笔者认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一定要在初始阶段注重体育旅游文化的培养,从赛程设置、项目选择,到活动实施,再到营销推广,各个环节都要兼顾体育旅游文化发展,使之发挥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

篇4:中国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化的重塑论文

摘 要: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核心应指原则性的思想和一种特殊的精神,即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和载体,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时代的需要。

挖掘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使命。

在“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古代文学工作需要进行理念转换、回归元典、强化基础等,才能真正解决现代人教育经历的缺陷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价值的相悖,服务于当代文化的重塑。

关键词:中国文化 价值认同 古代文学

当下中国,文化是传播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

然而,在文化意识不断升温的同时,文化概念的内涵却显得模糊和泛化。

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正期盼着现代人去重新认识。

一、文化的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氤氲,反映的是季候变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是天道运化在人身上的显现,也是人依照天道进行教化的社会规则,即礼乐制度。

在《周易》中,文明与文化并无本质区别,指的是“文”所显现的内容或变化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

严格来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

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最初由“培养,自然的成长”类推为人类训练的过程。

这种含义与中国《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

工业革命兴起,文化的意蕴发生了变化。

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与社会》中将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而文明则往往指物质成就,诸如科学技术成果、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物质建设。

中国当代学者张汝伦先生将文化解释为“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创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标准的重要载体,学习、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接近、探寻古代文化的过程。

因而,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文学特性的分析,更要透过文学本身,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

就像曾经有位学者说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文学性,我们将不会找到民族诗性的生产轨迹,而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缘,它就不会再有未来的出路。”然而,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当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发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教学中也已显得尴尬和悖论。

二、中国文化的命运与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

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机的表征。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激发受体的兴趣。

然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戏说”形式的铺染,而是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

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缺少的正是这种价值认同。

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

外来文化常常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内化为禅宗。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中国最终的出路在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复制。

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西方近现代的的文化价值全面取代了中国原有文化的精神内涵。

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一次次商业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中国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

当代年轻人,基本是在现代性的文化条件下长大,天然地容易倾向现代性的逻辑,会觉得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国人心的社会进化论的集体无意识,人们很容易用现代性的逻辑去改造和包装中国文化。

于是“反英雄主义”的思潮兴起,颠覆权威、亵渎神圣的“轼父”情结猖獗。

同时,大众文化又为这种潮流推波助澜,颠覆快感与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乐主义相映成趣。

经典被解构,圣贤被搞笑,真理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任意与狂放。

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似乎成了“对牛弹琴”,或者说是一种不求深刻、只讲形式的哗众取宠。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大众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谈。

三、中国文化的重塑与古代文学

张汝伦先生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一文中,称当下复兴中国文化是天命。

人类需要中国文化,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普适价值,张汝伦先生说这种普适性在“德性”,在“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图景”。

这种“德性”便是责任,要担当起这份责任,需要立足当代重新解读和建构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需要借助新型媒介再造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人才,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古代文学工作者的使命。

因此,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必须从学习到传播再到服务运用走出困境,进行标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兴趣到意志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课本传递给他们的信息。

因此,学习者的兴趣和意志力很重要。

其中,兴趣关联娱乐,而意志指向勤奋。

目前的教育理念强调兴趣,为引起观众、听众、读者、学生的兴趣,不惜花大力气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主旨内容。

在实际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学生在内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养仍至关重要。

从价值角度告知他们所学习、传播内容的重要性,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应该是当下教育理念调整的方向。

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共存共荣,价值比兴趣更重要。

2.精选学习内容:回归元典 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和人类具有普适意义的精华部分,需要继承,对由于时代变迁变得腐朽的部分,必须摒弃。

只有这样,社会和人类才能不断完善。

立足当代对精华和糟粕进行甄别,重塑中国文化的形象,是增强中国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

当下信息泛滥,鱼目混珠,网络、影视,甚至主流媒体,歪曲元典思想的现象时有发生。

重塑传统,挖掘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必须回归元典。

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强调的那样:“文学史著就应立足于文学本身……文学创作才是文学史的根本,文学理论、文学鉴赏,批评是文学史的辅助方面,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辅助面。文学本位就是指强调文学创作的中心位置和紧抓另外辅助的两个方面。”以文学为本位,就要以经典作品为本位。

借助网络资源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查阅元典,是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良方。

3.立足传播基础:注重语言分析 针对由于古文功底薄弱造成阅读、传播困难的情况,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把汉语语言学与文学鉴赏相结合,增加语言分析的力度。

一方面扫清阅读障碍,另一方面又使文学风格、情感意蕴找到依托。

例如,骈文中起伏跌宕的情感如何通过句式和语音来表现;《左传》描写战争前的游说所体现的礼乐思想;用典对诗文典雅、简约之风的作用;诗歌意象间的意脉逻辑与哲理及诗风的关联,等等。

相对枯燥的语言与相对空泛的文学、文化互相补充,相长相生。

另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训是万万不可废的,配合元典阅读,强化背诵名篇、名段,加强写作训练,也是提高民族的文化综合水平,促使当代中国文化重塑的良策。

4.重视服务实践:加速成果转化 在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中,现代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首先,要坚持把影视、网络、多媒体作为传播的辅助设施的原则,切不可抛开主旨内容而片面强调形式,造成喧宾夺主。

其次,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要区别对待。

对社会大众,在娱乐过程中要正确解读历史文化,切不可一味“戏说”或讲“野史”。

在高校中,对理工学科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文学进行素质教育;对中文、新闻等人文学科来说,应强化分析、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必要时辅以多媒体;对理论性较强的人文学科,鼓励将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及时创作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适应社会需要,这也是人文学科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利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促进其在大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的重塑。

参考文献:

[1] 张汝伦.中国文化的命运[N].上海:文汇报,-08-28.

[2] 高方.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11).

[3] 帅泽兵.论“80后”文学的当代资源与精神传统[J].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1).

[4]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09):3-4.省略

篇5:古建筑文化的缺失与建筑文化断层分析论文

古建筑文化的缺失与建筑文化断层分析论文

摘要:传统的古代建筑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无法满足人们对住房舒适度和美观的要求,一些古老的建筑因为其结构复杂,且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很难达到现代建筑效果。因此古建筑文化遭到现代人的抛弃,而人们更愿意追求西方建筑风格。独具一格的古建筑文化在中国正慢慢消逝,但现代人也无法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导致中国建筑文化出现断层。

关键词:缺失;断层;分析

1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建筑是一种文化,是随着朝代政治制度和民俗习惯而演变的一种文化遗产。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各朝代金碧辉煌的宫殿、绵延万里的长城、曲折多变的各式园林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佼佼者,皇宫彰显了权利与信仰,长城见证了古代人民抵御入侵者的血和汗,而各式的园林则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优雅、恬淡生活的追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类艺术,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框架式结构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框架式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建筑结构。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在古代,对木材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木材,大多数都以樟木和楠木居多,而宫廷等显赫府邸多用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也成为权力和富裕的象征。

1.2装饰独特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又一大特点,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如故宫太和殿,太和殿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1.3庭院式组庭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现在已为数不多的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2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消逝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座座现代建筑崛地而起,然而在这种现象下,大量的古建筑文化却在我们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消失了,其实并不是只有现在才这样,我们历史上就是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破坏欲,对历史遗产的不珍惜,甚至是故意的破坏。中国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历史遗留性,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但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使得我国古建筑遭受损害、破坏的程度极大。虽说,相关部门花了很大力度对古建筑翻新、重建,但是部分工程却走着一种徒劳之路。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现代的油漆、现代的殿堂以及现代的钟鼓楼,难见始建时的痕迹。在中国历史上就普遍存在对古代建筑肆意毁坏的现象,中国历史经历了无数朝代和种族,而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就意味着对以前的文化和建筑予以摧毁,再重新建造属于自己朝代的建筑。例如秦朝的咸阳城、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长乐宫,大明宫等等,都是因为改朝换代而人为摧毁。其次改朝换代必须经历战争,每一次战争都意味着杀戮和打砸烧灼,这也很大程度的毁坏了中国古代建筑,其中抗日战争和两次国共内战以毁坏主要建筑物和公路为主对对方进行打击。所以说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正在一点点的消逝。

3中国建筑文化出现断层

由于古建筑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的建筑体系又无法短时间内形成,建筑师只能凭自己的灵感去建造各式建筑,或者是对西方建筑的一味模仿,造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断层。在当今社会,不论是从原料、工艺或是环保,都存有不合适时宜的现状,北方的四合院需要占到一定的面积,在当今人口迅速发展下,四合院的存在已无法满足需要,而南方的天井围合院落在采光、通风等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要求。而主观原因则是由于国内的富人们对于古建筑文化的不自信,没有如对中国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那样强烈的自信心。现在我国的各个城市建筑,不仅没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建筑风格上杂乱无章,简直是一锅锅的大杂烩。即使是在传统建筑保护的最好的北京,这种风格也已经被严重破坏了。这不仅让我们这些保护和传承传统特色的人感到心痛,而且让那些追求西方化的人心痛。只不过我们比后者更多了许多忧愁和悲愤罢了!同时,中国建筑文化出现另外一个问题,有些地方或者政府试图挽救古建筑文化,可惜弄巧成拙。在损坏的古建筑基础上进行整改、修缮,结果是既不像古建筑,又没有当时代特色。更有甚者,直接仿刻古建筑,这是对古建筑文化的亵渎,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4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重建

建筑是一个国家表面而深层次的文化体现,特别是城市建筑。在面临古代建筑文化缺失和中国建筑文化断层的窘迫际遇下,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急需一场彻底的重建。中国杰出的建筑师在中国优秀建筑师论坛中讨论了“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和范式重建”,他们也一直认为中国建筑文化急需改变和重建。

4.1建筑学向公众推广

把真正的建筑学向公众推广,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目前比较健康的建筑学,而不是某一种风格,同时让公众指出缺陷,提供建议,给设计者出谋划策,营造良好建筑行业环境。公众也是由个体构成的,甲方、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官员也是来自于公众,所以他代表的权利也需要通过某一种意愿来实施,这个意愿也受到深层价值观的影响,是有这个文明价值观在规范的。

4.2保护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业是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重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也应当保护古建筑,古建筑文化属于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的关键是处理好传统建筑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这是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而要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有形的建筑设计之中,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对层次的把握。这种追求,是对传统修养的灵活的掌握,也是设计理念创新的基础。

4.3合理借鉴西方建筑风格

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的建造是要融合中西文化的,建筑师虽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但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共通点,这就是共同体。西方建筑师在设计和建筑上给中国带来的正面冲击力,中国可以适当学习。这样可以对我们建筑的行业、对文明的发展有所推动。

5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进行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要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到有形的建筑设计之中,了解建筑的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

作者:李琼 单位: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本刊特约评论员.复兴中华建筑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古建园林技术,(04):3-7,30.

[2]赵红.古建筑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J].兰台世界,2012(S1):78-79.

[3]张文敏.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缺失及涵养[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02):148-151.

[4]林佳.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冲突与《北京文件》———兼论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特点与保护[J].建筑学报,(02):6-9.

篇6: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论文

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论文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经历了多个朝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文化改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同时,传统武术文化也同样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强烈冲击。

武术与传统文化论文篇1

试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形成发展的至今仍在传播的以套路、功法练习和实用技击为主要内容并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身体活动方式,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中并不断积累起来的具有文化“珍品”的民族文化精髓〔1〕。

民族传统武术正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武术发生了转型,向着竞技武术方面发展。

横向与纵向的逐渐递进提高,使传统武术的研究建立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高度上,提升及开阔传统武术文化研究的整体价值与发展前景。

传统武术价值的多元文化形态和作用功能,使我们对扩散于民间的武术拳种独特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应引起关注,它是整个中国武术拳派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1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将会日益发展

西学东渐的文化改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同时,传统武术文化也同样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强烈冲击。

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剧烈冲突,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奥林匹克运动虽然是近代国际体育运动的最高代表,但并非真正容纳了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它在推动世界各国开展民族的体育运动时,也充当了向全球传播和普及西方体育文化的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受中国传统哲学、政治理论、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原理、社会习俗等影响,因而它具有封闭性,而且在长期的封建中央集权限制下,比较重视整体的东西、宏观的东西、共性的东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2〕。

西方文化是在希腊城邦制中发展起来的,它看重平等,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对立的关系。

中国文化侧重于内心修为、自然、继承传统、安逸。

西方文化复兴的是个性、自我超越、创新、奋斗、反传统等。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武术呈现出:(一)民族传统武术中的部分民族传统项目已经开始消亡或逐渐走向消亡;(二)“西学东渐”使我国各民族文化被外来民族文化所同化,一些传统武术项目已经逐渐消失;(三)因西方竞争体育的传入,篮球、足球等项目已抢走民族传统体育的观众和参与者,使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者减少;(四)民族传统武术从侧重于强身健体、武力保家、原始祈福、娱性怡情的作用,已成为人们休闲之中的生活点缀。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他们的选择有了更快的节奏,人们的目光瞄准了NBA的飞人和足球世界杯的绿茵,他们的兴趣逐渐离开了武术。

人类社会的社会行为存在着一定的遗传性,即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与一代人或前辈的相对一致。

社会行为遗传实质上是在一种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使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将某种技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

处于不同区域的民族体育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独立成长的,在封闭的环境中,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为主体,血缘维系的人际关系重点是敬祖,存在着强烈“辈份主义”色彩,人们行事严格讲究辈份,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权利是严格按照辈份的高低排列的。

武术作为传统文化,涵盖内容纵横交错,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拳种人物等方面千差万别,研究内容非常宽泛。

以血缘为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稳定的农民生活适合于血缘家族的世代延续,因而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倾向甚为明显。

师徒之间的关系血缘化倾向导致各门派在技艺上的千差万别,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并在各门派之间相互保密,成为“祖传秘方”的封闭状态〔3〕。

传统武术的区域性也非常明显,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与世界的交通与信息传递日益发达,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由师徒授受制改为学校教育制,武术交流更加普遍、武术门派是一个封闭文化环境的产物,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那么这个环境一旦开放,当更有利于传统武术的继承。

2 努力构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体系

中国人很重视自己的武术文化。

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尊,是对民族武术文化的认可,对民族武术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依恋和从容的把握。

要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和自信,必须依靠一定的武术文化张力。

武术文化张力主要是由精神文化作用于人而产生的观念形态的张力,这种张力就是靠弘扬武术文化、传承先进武术文化激发出来的。

传统武术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相似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包括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外,还有许多富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内涵,是民间知识的重要来源〔4〕。

近年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关注。

要使传统武术在民间更好地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民间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如何在民间创造一个习武氛围。

武术文化的传播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

笔者认为,长期浸淫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的个人必然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某种人格结构,并会由于得到社会的鼓励而不断得到强化。

营造一个好的习练传统武术的社会氛围,这需要并非少数的老武术家和更多寂寞的、传统武术传承者忍耐住现在生活的清贫,只有这样,才能守住明天传统武术文化复苏的希望。

同时更需要我们对传统武术文化有清醒认识。

对于民间武术文化,我们不应也不能只把它囿于练武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最大限度地拓展它的范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让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关爱武术文化传承,因为武术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人都拥有认识武术文化、享受武术文化、创造武术文化的权利。

尽管他们对武术文化传统的诠释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层次水平也会有所差异,但他们在武术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积极性上却是一致的。

传统武术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大有希望,我们要珍视和立足于这一十分有利时机与基础。

一个古老的文明或文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与经济条件下发生的。

国家首先应该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在高层,要形成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战略思考、系统政策。

当今时代的中国,广大青年学生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日趋深入的多元文化环境之下,他们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重要的一条是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条件下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5〕。

因此,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武术传统文化。

如今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武术要想引起国民的文化自尊,政府决策、媒体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全面系统地宣传武术文化教育思想,加强人们对武术文化思想的深刻认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应该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并出资扶持传统武术的发展,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巳经呼吁过多年,问题现在依然严峻,并未得到明显改变。

对武术历史的轻薄态度很容易导致丧失民族自尊和自信,丧失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

剑道为什么在日本发展得这么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国家高度重视,日本为了向我们国家灌输剑道,可以做到路费住宿费等由传教者出,只要给日本人提供场所和学生就可以把剑道技术免费送人。

这种“金钱加技术”的特有传播方式,使剑道得到了快速发展〔6〕。

3吸收外来文化与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强

传统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驿站,用来承载民族的认同感,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少人在追求“武术创新”时,却忘记了武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例如将西洋体操嫁接到武术中来,结果造成了“奢华的滑稽”。

由于历史的原因,武术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受民族传统文化中其他文化的影响与渗透,精华与糟粕并存、先进与落后共进,已是明显的武术文化现象,它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篇7:跨文化交际与人格重塑论文

任何一种语言,都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工具性”,是说语言作为一种声音和意义结合的自然代码,可以用来承载信息,表达思想。所谓“人文性”,是说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惟一框架,是一种文化代码。

一、中西人格差异的文化哲学渊源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和行为倾向;二是一个人内在的,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说,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是个体实际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一个相对稳定但又不断变化的系统。它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并在个体的整个生命中不断发展完善。

中西方的人格差异非常明显。中国人一般趋于内向(introvert)——自谦,较少言语,保持虚静;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般趋于外向(extrovert)——直言,敢言,自我肯定。中国人强调群体和谐,尊重权威。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更注重个体与竞争。这种人格差异的形成存在于中西文化的内涵,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哲学背景。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都注重“修身”,即指人的自我内心修养。所谓“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还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强调内在精神世界的开发。这一内向探求的精神,导致中国人传统内向的性格。另外,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维持群体利益是一个重要的规范。与此同时,尊卑之序在中国社会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道德标准。如《孟子。滕文公上》中所说的“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社会秩序的强大压力驱使个人就范于传统道德文化[1]。这也说明中国学生的谦和,沉默及不愿突出自我的人格特征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哲学背景的。

此外,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孜孜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和一”为最高境界。纵观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以讨论“天人和一”为中心课题,致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对事物不甚讲究分析,而是更多的进行直接的描述。因此说中国的文化哲学是内倾性的。

与中国文化哲学相比,西方文化哲学更注重外在的物质世界。在西方文化哲学中,人与上帝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只有在不断地向外探求,不断地认识和了解外在世界,人才能有从自足的存在转化为自足的存在。而达到人的自足完善则需要借助知识、逻辑、科学以及法律等手段,因而西方文化哲学具有发达的知识论和逻辑学,且科学实证论精神和法治精神贯穿始终。所以在西方文化哲学中,“人”处于中心地位,自然应为人类所用,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精神,同时也造就了英国民族的外向性格。这种人格意识已渗透到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积淀为其民族性的心理内涵的重要部分[2]。与此相对应,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并使之成为其中心。他们鼓励主动性,强调对自我的忠诚和个人责任感,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在西方哲学发展中,自然是人类的认知对象。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其主流无一不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可以说西方的哲学观主要是二元论,而非整体论。这种把自然置于人的对立面的哲学思想使得西方的知识论特别发达,形成分析型的思维习惯[3]。

因而中西文化中人格差异现象在中西方课堂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极少向老师提问,而对待老师的提问,也大多不主动回答。即便被点名提问,他们回答也力求简单;习惯于用“Yes”和“No”这类句式;大多数学生不习惯在公开场合讲话,而是更习惯于听。在大多数西方国家,课堂气氛通常比较热烈,学生更倾向于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或在授课时随意提问甚至插话。

正鉴于中西文化哲学中的这种人格特征的差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和教学中有必要对中西文化进行系统的比较、评价和综合,取其精华,洋为中用,通过跨文化交际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更适应新形势。

二、跨文化交际与人格重塑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阐述到:在足够的深度上,发现人的共性和发现人的个性是一致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意味着以上两种过程同时进行。我们了解自己是谁,了解如何成为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何在,了解自己的风格、节奏、趣味及价值,一句话,了解我们和他人的差异和共性[4]。这说明,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会逐渐培养自己突出的扬弃贯通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而且对整体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交融和理解是一种认识能力,更是一种感情能力,一种“共情”(empathy)能力,即一种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和感觉世界的能力。而共情能力也恰恰是现代人格的重要特点。

我们不妨引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术语——“双向性”。“双向性”被视为人格健康的标志。该术语本来是针对性别倾向而言的。指那些男性倾向和女性倾向都比较突出的人,普遍比一般人健康。这是因为它们有更丰富的内部资源来应付和驾驭环境。如果将“双向性”这一概念引申至文化领域,那么我们可以假设那些具有多种异语文化的人会拥有更积极的人格特征。大量事实证明“最佳外语学习者大都在文化因素的比较、评价和综合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文化的评价和批判并没有在他们身上引起激烈冲突和人格分裂。在他们身上,不同的文化因素达到某种惬意的整合。”[5] 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的现代人应当思想开放,对自我和世界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并能够积极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不断发掘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Jaynes(1976)、Lakoff和Johnson(1980,马塞勒,1988)等当代学者从隐喻的角度解释了语言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在他们看来,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思想的基本特征。隐喻的本质变是通过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通过已有经验来理解新经验。隐喻与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即母语文化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存在着隐喻关系。在心理学领域,隐喻常用来解释人的行为模式,并通过它来改变人的行为,重新塑造人格。人们掌握不同于母语的语言并最终跨越了母语的藩篱,也就掌握了另一种隐喻建构经验,获得了开启新世界的钥匙。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从原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新的语言将有助于人们解释新的经验,重新认识已有的经验,从而调整现有经验格式塔的结构。从这种意义上讲,掌握另一种语言意味着个人潜能的增长。这会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培养多元思维方式和积极互动的“生产性人格”(productive personality)[6]。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表层的语言障碍经过学习可以克服,但思维方式上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深层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自我中心”(egocentric)意识为核心的“本土文化主义”(ethnocentric perception)的影响根深蒂固。权衡利弊,我们对于这种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1.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2.克服本土文化中心意识;

3.消除公式化概念;

4.对异文化采取理解和同情的态度;

5.对于多样性采取积极态度;

6.对变化采取建设性态度;

7.对歧义模糊采取冷静态度;

8.对文化冲突现象采取理解和谅解态度[7]。

正如梁漱溟所言:“两眼向外看,则所遇为静的物质,为空间,为理智分析区划所最恰最适用之地。转回来看自己,则所遇为动的生命,为时间,为理智分析区划所最不便适用之地。”[8] 基于这种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我们就能客观地评价上文所谈及的中国学生和西方学生种种不同的`表现。一方面应理解并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念去选择他们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容忍这些行为在目的语国家出现。

三、结语

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既不是简单的完全认同,也不是彻底的差异,而是同与异的统一。一个文化如果缺乏自身的凝聚力,在与较为强大的文化进行接触时又不能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新的诠释,那么这个文化很可能会被完全外化,最终导致自身文化的中断。但如果一个在世界多元文化系统中处于边缘的文化总是怀着被吞并的焦虑而处于一种消极退守的态势,为维护自身文化的纯洁性,对外来文化一味拒绝,也是不可取的;不能及时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点,最终将永远失去更新和发展的机会。一种文化只有努力保持自身文化的凝聚力,并注意吸收他文化中的精华,就一定可以使自身的语言文化得到提升。对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来说,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技能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世界,观察世界,从而更深刻地洞察自我,并学会融合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重塑自我的人格结构。毋庸质疑,只有当我们的社会文化能力比较完善时,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才能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良好的外国语言环境和优质的跨文化教学配制无疑会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塑造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格。那么我们的文化不但不会遭到外化,而且会走向新的辉煌,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财富和理论思想。

参考文献:

[1]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67.

[2] 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

[3] 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9.

[4]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32.

[5] L.R.帕默儿.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7.

[6] 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5,(5).

[7] 董乐山.文化的误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

[8]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15

篇8: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的传承与创新论文

前言

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然而当前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着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前武术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1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意义

1.1促进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

我国传统武术文化是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其文化底蕴十分浑厚,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也是众多的,例如传统哲学、东方美学以及传统军事思想等内容,换而言之,从传统武术文化中既可以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同时也体现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武术以一种运动的形式将民族文化的特色精神充分的凸显出来,这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族精神作为基石,这也是民族发展的核心以及灵魂。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来说,弘扬民族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中西方文化较量的制胜利器,在武术教学中传承传统武术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推动我国的发展。

1.2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传统武术文化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武术文化本身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历程体现,它的育德功能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民族价值观上,例如尊师重教、谦爱仁义、自强不息等观念。武术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更多的是在这种武术技术中所蕴含的深厚精神,这是传统武术文化一直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与生存的基础,习武不仅仅是学习武术技巧,更多的学会其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在传统武术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自身的道德素养。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也是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提升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促进其自身全面得到发展。

1.3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在传统武术文化中一直讲究练养结合,这也是传统武术有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一大显著特点,传统武术在锻炼机体体质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养生的调息,武术动作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的哲学思想,这种太极精神便是传统武术文化所蕴含的一大特色。学习传统武术既要求从容不迫、坦然自若也要求精神集中,这对于缓解焦虑忧愁十分有益,同时能够锻炼人体大脑皮层的机能,降低神经系统的紧张性,从而有效预防精神引发的心理疾病。就目前的大学生而言,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武术教学中传承武术文化,让其感受传统武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太极思想,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自信、乐观以及阔达的优秀心理品质。

2在武术教学中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问题

2.1武术和武术文化的传承相脱离

武术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前高校神话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无数传播的核心是文化的传承,如果在教学中单纯只注重武术基本技术动作的传授,而忽视其文化精髓的传承便像无源之水,无法凸显武学教育的意义,也无法体现武学的价值。对于当前高校在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武术与文化传承相脱离的问题,过多的是注重其历史性,而没有真正的将其文化性凸显出来,例如一提到武术文化,多数学生便想到的是戚继光的武艺高超、霍元甲迷踪拳得厉害或是张三丰太极拳的变幻等,却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古代武术先贤对于推动武术进步以及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等精神。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必须融入武术文化性方能实现真正的传承。

2.2传统武术教学内容缺失

我国传统武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在如今形成了竞技武术以及传统武术两大体系,经济无数作为一种体育竞技的武术,本身是没有传承的问题的,应当传承的应该是传统武术文化,但是在当前高校的武术教育中,过多的是以竞技武术为主,例如在当前高校的武术教材中,其主要内容是初级长拳、初级棍、24式太极拳等内容,却没有八卦掌、通背拳等优秀的传统武术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所反映的是当前武术教学对于传统武术的重视显得不够重视,这也是当前高校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无法有效实现的一个主要因素。高校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如果在教学中不去渗透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忽视传统武术的教学,势必将无法达到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目标。

2.3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

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贴合实际的教学方式,虽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显著的改善与提升,但是在目前高校的武术教学中,依然存在部分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落后的问题,这也是阻碍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一大因素。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创造性的动力,如果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只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武术教学,会让武术教学枯燥乏味,必然使得学生在学习武术文化的过程中兴趣低下,束缚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另外,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要想很好的实现有效传承,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热爱传统武术文化。

篇9: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的传承与创新论文

3.1重视传统武术的文化性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在教学中加强其文化性的传承与创新,不能仅仅是局限在武术套路或是动作技巧的传授上,还要放眼教学实际,根据武术教学特有的特征积极的融入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性特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武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积极探索传统武术文化的文化精神,培养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精神,健全自身人格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因而在武术教学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不同的传统武术文化,在不同的武术技巧传授的过程中,积极讲解不同招式不同武术蕴含的文化精神,促进学生对武术文化精神的领悟。

3.2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

为了在武术教学中有效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首先在教学中应该摒弃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以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出充满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对传统武术学习的浓厚兴趣,以强烈的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熏陶感染学生,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专门开展相关的传统武术文化的主题教育,组织学生观看《霍元甲》、《少林寺》等具有传统武术文化特色的电影等,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还要勇于创新教材内容,在现有武术教学内容基础上,融入更多的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拳法的时候,引入太极拳等传统武术拳法的素材,将传统武术有机的进行结合,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3.3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传播者,其自身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而加强教师自身的武术专业素养培养是尤为必要的。首先对教师自身而言,教师自身的形象以及武术文化造诣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涉猎更多的传统武术知识,增加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解视野,进而在教学中更好的向学生传播传统武术文化。其次,学校也可以对相关武术教师进行再培养,为其提供更多的武术文化交流平台,也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武术文化交流活动,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的推动高校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4结束语

总之,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在当今时有着重要的意义的,为了更好的在实际教学中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就要加强传统武术文化的灌输,摒弃落后的教学手段,勇于探索和创新教材,只有从多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推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才能促进学生和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民.传统武术传承研究评述[J].搏击·武术科学,,(4):34-36.

[2]陈龙,刘秀平.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传承和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8):70-71.

[3]张宝瑞.浅议当今社会武术文化的传承情况[J].才智,,(35):317-317.

[4]徐潇.高校武术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体育时空,2015,(1):34-34.

篇10:学校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与特征刍议论文

论文摘要:学校作为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从学校武术文化传播的含义、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当前学校武术文化传播的特征,剖析其传播过程的不足之处,旨在弘扬中华武术,推动我国学校武术文化的传播进程。

论文关键词:学校武术传播价值特征

前言

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已经传播了几千年,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武术已由原来的刀光剑影走进了现在的科学殿堂。我国学校的武术文化是我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各个阶层的学校中,师生的主体素质是高层次的,也注定了学校武术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伴随着我国武术国际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校园作为文化传播的圣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可建立科学的校园武术文化传播体系。中宣部、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中指出:中华武术要发展,要传承武术文化,走向国际化,必须在中小学实行必要的武术课教学。我们的中小学武术教育做好了,武术的普及工作做到位了,就会使武术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篇11:学校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与特征刍议论文

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扩散分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两大类。迁移扩散是一种原始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文化扩散方式,它是指具有某种思想、技术的个人或集体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结果把这种思想或技术带到新的地区的扩散方式。迁移扩散是随着人的流动而传播的,扩展扩散比迁移扩散的威力与影响要巨大得多。它是指某一思想或某种文化特征在空间上通过各地的居民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如同滚雪球那样,随着接受这种思想的人越来越多,其空间分布也就越来越大。扩展扩散可细分为三种具体方式:一是通过人群像传染病那样传播的传染扩散,二是通过组织形式来建立金字塔结构般的等级扩散,三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的刺激扩散。

从系统观点看,人类社会是和自然界处于同等次的一个大系统,文化系统则是它的一个子系统,而文化传播又是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校园武术文化传播则是中国校园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及中国现代武术文化传承并不断推广的一个子系统。校园武术文化传播系统是由诸多要素构成并表现为一定的学校武术文化传播现象的活动过程的复杂传播系统。

2武术文化传播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功能

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价值功能,这些价值功能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武术的教育价值不同于其它体育项目,它是以文化教育和身体教育有机统一的。武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同发展中,自然地融会中国传统哲学、伦理、美学、医学、兵法等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容,形成武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合二为一的武术文化。在武术文化传播中有人文价值、技击价值、社交价值、健身价值及经济价值等多种功能价值,但在学校武术教育当中体现最多的是武术的健身价值、社交价值和人文价值。

2.1学校武术教育中的健身价值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技击的特性尤为突出,不管是格斗运动,还是套路运动,都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但武术在注重技击的同时,更注重养身,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等功法来达到养身的目的。长期坚持武术锻炼,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普及武术,弘扬中华武术文化,通过习练武术,以及武德教育,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奋精神,健全和完善人的高尚道德品质,使人协调、自然、平衡、和谐发展,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

2.2学校武术教育中的社交价值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关联的社会,而社会交际是社会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枢纽,加强中小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对加快社会前进的步伐意义重大。课余武术教育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推动学生合作交往;以亲身体验为手段,鼓励学生创新实践;以民主参与为特点,培养学生自强意识。这种强调潜能开发,注重创新精神,增强动手能力,扩大交流和展示机会的教育手段,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3学校武术教育中的人文价值

讲求“仁、义、礼、信”的儒家哲学深深影响着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并成为其基础和核心。学生通过武术文化的教育,提升了人文素养,注重了个人素质修养的提高,面对竞争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和谐是武术独特的价值取向,武术文化视人体身心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和谐构成了武术文化发展的根基。运用武术文化教育,使学生领悟武术文化“天人合”的思想精髓,感悟和谐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会关心他人,宽以待人,尊重他人,认真为他人与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建立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略论英语教材的思想性与教育性

浅谈法学专科教学的不足与完善论文

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塑

文化自信的作文

社会信任度和诚信问题调查报告

电视荧屏达人秀热播的冷思考论文

会计诚信的初步思考

当代中国诚信缺失原因研究

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探讨论文

武术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论文
《武术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武术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论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影响因素及实施策略的论文2022-04-30

学校德育工作的心得体会2023-09-03

要学会交流人生哲理2023-05-16

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提纲2023-11-08

创新创业论文摘要2022-12-30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2022-04-30

王海洋:管理中的两只手工程2023-02-01

开题报告新闻传播范文2023-06-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2023-08-23

构建诚信社会相关论文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