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侨乡文化的分析论文(共14篇)由网友“追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基于侨乡文化的分析论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基于侨乡文化的分析论文
基于侨乡文化的分析论文
[摘要]文章以“炫耀性消费”为视角,研究侨乡中的消费行为如何受到侨乡传统文化的多重影响进而形成具有闽浙地方特色的侨乡消费文化,并对“炫耀性消费”的利弊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侨乡;炫耀性消费;消费文化
在当今这个相互依存度日益上升的世界,国际移民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存在差异的国家之间具有重要意义的联系纽带。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具有巨大的潜在流动人口资源,承担着国际移民浪潮中移出国与接纳国的重要角色;与源源不断的跨国迁移相伴而生的是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侨乡。何为“侨乡”,学术界均认为这是当代中国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刘朝晖,;李明欢,),用以标识那些曾出现过较大规模出国移民潮的乡村。
一、概念引入与界定
国内外有关侨乡研究的文章几乎都提及移民在异国他乡立足甚至有所建树后,总会在返乡时以有意无意的炫耀性消费向家乡人展示其“成功”,以提高自己在家乡的社会地位。在对温州地区主要侨乡的实地考察以及自身在温州移民主要移居国荷兰的经验的基础上,李明欢较早之前就从相对失落、炫耀性消费等学理性层面,对温州移民现象与潜在移民群体的心理进行研究,以考察侨乡社会的“文化小传统”如何对移民潮推波助澜。她认为,侨乡潜在移民群体的“相对失落感”与侨乡人习惯性地将身在异域的奋斗者作为比较群体有关,并因为后者的“炫耀性消费”而使“失落感”更强烈。而王春光(2002)则将“炫耀性消费”与“相对失落感”嵌入到移民网络之中进行探讨,并从行动选择层面来解释温州侨乡现象,认为温州侨乡之所以持续存在,是因为社会网络对行动路径的影响造成的,而炫耀性消费和相对失落感仅仅是表象。
以上两位学者在研究中对于侨乡“炫耀性消费”的阐述无疑为笔者进一步探讨迁移大潮下当代闽浙侨乡之消费现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也直接触发了笔者试图以“炫耀性消费”为切入点,研究包括消费结构、习俗和风尚在内的侨乡文化对于消费的多重影响,以及具有闽浙地方特色的侨乡消费文化的形成过程,最终回到对“炫耀性消费”之利弊的理性思考,以期为构建侨乡的和谐理性消费提供某些参考。
在正式进入主题前,有必要对本文的核心概念“炫耀性消费”的理论渊源进行简要介绍。
“炫耀性消费”是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首次提出的,意即人们通过带有浪费特征的消费来表明自己的阶级身份并获得荣誉;同时,西方消费文化理论在探讨文化与消费的关系时,也将之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那么,本文以侨乡文化来解读消费现象、进而探讨消费文化的尝试也是有章可循的。
二、解读“炫耀性消费”
在消费文化研究中,仅仅把消费作为某一时期各消费链融合作用的结果是不够的,消费研究必须同社会和文化史研究结合起来,与许多具体的研究相互借鉴。因此,抓住“侨乡”作为一个特殊概念所体现出的特有文化特征,能够为我们更清楚地透视某些侨乡行为提供有力的文化解释。可以说,当我们将侨乡特殊情境下的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时,侨乡文化的边缘性、草根性、跨界性等特征对于探析依赖侨汇的消费型社会风气、展现侨乡消费文化具有深层意义。
(一)炫耀性消费的经济层面解读
闽浙在地理上远离国家政治中心,处于边缘的社会经济地位,长期以来,政治上的边缘性与经济上的落后性,使得侨乡人在潜意识中有着“去边缘性”,期盼能以某种方式为华夏正统所接纳认可的想法,但凡可能,还想脱颖而出,引领潮流。于是,千百万普通跨国迁移者将冒险跨海行动作为他们特有的一种投资与回报的经济行为。作为侨乡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的大量侨资侨汇,不仅解决了留守眷属的基本生活消费,而且为家乡的修桥修路建学校等公益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然而伴随着物质财富的迅速膨胀,因为主要劳动力的缺失而形成依赖侨汇的消费型社会风气也在侨乡中逐渐蔓延,更有甚者,通过带有浪费特征的消费来显现自己所拥有的财富。
在侨乡,人们的社会地位是在其活动的社会范围内形成的,人们追求的也是在这个范围中的地位和声望。那些早年出国的人,一旦回到家乡,就通过一定的消费、开支和其他做法,来显示自己今非昔比的变化,来彰显其社会地位的提高。出国前在家乡没有什么地位的人,一旦回到故里,就千方百计来提高其社会地位。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因找不到投资渠道,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将多余的钱用来“斗富比阔”。笔者在马尾亭江镇调查时,见到的最多是矗立于村庄主干道两旁的空置小洋房,据当地人介绍,这些小洋房的主人都是归国华侨或仍在国外打工的人,洋房盖得越高越阔气,越能显现这家人的经济实力。可以说,一掷千金的派头,空置的楼房,奢华的墓园,已在侨乡移民有意无意的炫耀性消费中成为他们“去边缘性”、向世人展示自己“成功”、弄潮于主流文化之中的标志。
(二)炫耀性消费的文化层面解读
从经济层面对侨乡炫耀性消费的原发动机进行探讨后,我们不禁要问:具有侨乡特色的炫耀性消费是以怎样的消费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呢?当今社会,消费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的文化行为,而侨乡特色的消费文化则是通过具有侨乡人文景观的特定符号得以体现。下文将围绕侨乡文化的草根性与跨界性之特征,对侨乡炫耀性消费方式与结构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 1.草根性:世俗文化之体现
自古以来,闽浙侨乡的跨海谋生者均以社会底层民众为主,因而在与生俱来的潜移默化中融入其人生信仰与追求的是他们在艰难谋生中形成的粗杂浅显的世俗文化。对神灵之信仰、对祖先之崇拜即是闽浙侨乡之世俗文化的典型例证,围绕这二者所展开的民俗仪式的消费便是这种草根性的极致体现。
移民返乡的一种消费是修坟。坟墓作为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方面体现追终慎远,事死如事生的孝道精神,另一方面作为死者的归宿之处,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温州文成、瑞安有不少华侨斥资几十万修建墓园,在谈起自己家乡的祖坟时,他们的语气中总是带有几分自豪。在福州的一些农村,不少人大修坟墓,坟前有房子有雕像有神道,还砌上豪华钢砖。笔者对亭江镇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华侨进行访谈时,参观了置于他家后花园的一尊龙头龟身麒麟足的墓前石雕。据他介绍,这尊石雕的创意源自他本人,而后请来匠工雕刻完成,兴修墓园和雕刻神兽石雕的费用自然不菲。
与修豪华坟墓相配套的是:办豪华葬礼,请西洋乐队、传统乐队、流行歌手,请人做道场,然后大摆“豆腐席”。虽闽浙两地的丧葬礼仪不至有格式化的繁文缛节,但经年积淀,同时也承载了悼念祝福、报恩孝亲、尊祖敬宗、和睦乡邻等文化理念和封建迷信、贪恋奢侈、愚昧虚荣等传统文化意向。笔者在侨乡调查时,就遇到形形色色的丧葬仪式。有穿梭于村庄干道的长长的“游街”队伍,由几十上百人组成,大都身穿犹如戏子般的服装或是鼓号队的制服,敲锣打鼓吹号撒纸钱;也有在村庄空地上搭建道场做法事,祈祷亡者灵魂不散,使生者与亡者精神永不分离。抱怨葬礼铺张浪费的侨乡人不在少数,但他们也承认身在其中总会不自觉地对比各家用于葬礼的费用,就连摆了多少桌酒席,给参加葬礼的人多少“辛苦费”也会成为乡亲们讨论的话题。笔者就此向当地的民营企业家询问时,他摊摊手,表示“近两年,送葬奢华之风厉害,基本上每家都要花费20~30万元,不仅要请客、吃饭、送钱,还要办很多仪式,吹吹打打,铺张浪费。但谁也没有办法,办得不够风光,会被人视为不孝”。可以说,交织在侨乡人精神信仰中的,是直接的物质世界,是世俗的实际利益。当这种精神信仰有财富作为有力后盾时,是否有能力消费与夸富是在社会上有没有“面子”的重要指标,炫耀性的消费因子也延伸到世俗文化的领域。
2.跨界性:对家的建构与认同
在中国,侨乡是在乡村人口的跨境互动中步步形成并走向发展的,因此侨乡文化的跨界性还引入侨乡人在跨界空间营建自己的家庭、维系自己的家族以及对“家”的认同的含义。频繁的跨界互动直接影响着侨乡人本应恒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在本土一方,因男性缺失而导致的非正常家庭结构比比皆是。但传统的“家”的概念并未从他们心中磨灭,当他们赚得第一桶金后,回乡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盖屋起楼,为家中年迈的双亲和软弱的妻儿搭建坚实的家园,以弥补因常年往返两地而带来的遗憾,更是在建构他们对心中的“家”的认同。
但是,原本出于对“家”的建构与认同的消费行为,在侨乡氛围下又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家”的实体重塑俨然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同时还承担着光耀门楣、彰显成功的任务。李明欢(1999)曾问一位在荷兰餐馆打工且全家都在国外的温州人,为何将多年辛苦的积蓄买了两幢楼空置于家中。他是这样说的:“别人都买,我们不买,好像我们没本事。有两座楼在家乡,母亲脸上有光。”在闽浙侨乡中,只要与“侨”沾亲带故的家庭都会大兴土木,甚至倾尽家人在异域辛苦打拼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只为在洋房矗立的侨乡中、那个联系着生命之根的群体中求得一席之地。殊不知,这些风光无比的洋房由于主人常年在国外奋斗,并未能及时发挥“家”的实际效用,处于空置状态的居多。换句话说,侨乡人正是通过以“家”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来体现自己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
(三)炫耀性消费的社会层面解读
在消费文化史的研究中,研究个人消费如何受到群体的影响,往往把消费行为看作是一种共有行为,一种同时为某个群体所共同表现出来的文化。实际上,在侨乡社会中也存在着这样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离乡背井,投身海外劳动力市场,返乡后为了得到家乡人的认可,采取超越于一般人需求水平之上的消费策略来引起社会的注目、羡慕,甚至嫉妒,进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
米勒认为消费性物品可以作为那些期待别人的生活方式的人们的一种所谓的“文化人门之物”。因此,当衣锦还乡的移民群体被家乡人定位为一个“富裕”的群体,他们的消费方式和价值标准为潜在移民群体提供了特有的示范效应,不断刺激这些潜在移民抓住自己人生中的“特殊机遇”将移民愿望转化为移民行动。当潜在移民群体通过“出国—打工—返乡”这个也许耗时数年的艰辛历程完成了向移民群体的转化时,新一轮的“效仿式消费”以金钱力量为后盾在侨乡继续呈现。
在侨乡如此的社会氛围和群体观念的交相作用下,从解决温饱的消费到彰显个性的消费,从生物性驱动的消费到更加富于社会性的、象征性的现代消费,这是侨乡社会消费领域内的一场革命。凡勃伦在一个世纪之前就指出,某个人的生活水准应当是怎样的,这一点大部分决定于他所隶属的那个社会或那个阶级所公认的社会水准。毕竟消费并不只是纯粹而简单的个人事件,因为它表达了人追求荣誉的动机,所以不得不受到消费者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的制约。
应提倡对合理生活方式的追求,从经济理论上来讲,我们要讲究理性消费,要以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效用;从消费的发展规律来看,奢华消费之风也不可长。
篇2:酒店文化再造分析论文
【关键词】 酒店文化;企业再造;酒店再造
酒店文化在酒店的发展中起导向,维系、约束、凝聚和激励作用,酒店原有的文化对现有的经营模式有很强的维持作用。
一般的企业再造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原有体制下形成的企业文化会使员工直接或间接地阻挠酒店再造的实行,甚至会使再造工程半途而废。
酒店在进行系统化的再造工程时,必须重塑酒店的价值观,建立起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拼搏创新、追求卓越、服务至上和团队协作的酒店精神,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与制度,这样才能激发出员工参与再造的积极性,才能保证酒店再造顺利实行。
一、酒店文化再造的内涵
(一)酒店文化的概念
酒店文化是酒店文化在酒店行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酒店员工在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共同拥有的一系列价值理念。
在每一个酒店中,都存在着由历史沉淀下来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及实践体系或模式,这些共有的价值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酒店员工的看法及对周围世界的反应,以及形成酒店独有的“办事方式”。
很多酒店试图通过文化去影响员工,让员工去影响顾客。
例如香格里拉酒店推崇“热情好客香格里拉情”、“时刻让客人喜出望外”等文化信条。
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会让员工产生一种心理暗示:“我应该对客热情”、“我应该给客人提供超值服务”……所以说,酒店文化是酒店的灵魂。
良好的文化可以使酒店经营活动人格化,也就是说,酒店是人格化的酒店,酒店经营管理中的一切制度安排、战略选择等,最终都必须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以酒店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酒店文化再造的概念
酒店文化再造主要是指在酒店系统化再造中,提前或及时对酒店原有文化内容进行调整充实和对原有酒店文化模式进行质的根本性改造的过程,包括酒店在一个时期内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需要对酒店原有文化内容模式所做出的渐进性部分革新。
酒店文化再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新审视原有文化模式进行研究思考的过程,也是产生新文化建设成果和新文化模式的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来看,酒店文化再造主要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
一是酒店文化再造不仅包括对原有文化的重塑,也包括对原有文化的修补、完善。
谈到再造,并非就是要摈弃从前的完全革新,酒店文化再造并非就是要完全推翻原有酒店文化,进行重构。
实际上,在大多数的酒店里面,现有文化可能是与酒店发展阶段相符的,也可能是略为滞后,酒店进行的文化再造只需要对原有文化进行修缮即可。
酒店的经营状况不同,酒店文化再造的强度也不尽相同,对深陷深渊的问题酒店来说,酒店文化再造就是需要从根本上的革新;那些原来经营状况较好,只是发展速度减缓或者是潜伏着危机的酒店来说,酒店文化再造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改革,通过文化再造来实现酒店文化的更新。
二是酒店文化再造可能出现在酒店发展中的任何阶段。
酒店在再造过程中由于3C力量,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即使昔日辉煌的酒店文化也要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不仅是经营管理已经出现严重问题的酒店需要酒店文化再造,处于正常发展的酒店也有创新和丰富酒店文化的需要。
二、酒店文化再造的核心――价值观
酒店文化再造的核心主要在于酒店价值观的再造。
美国的肯尼迪和迪尔(1982)在《企业文化》一书中曾指出:“大部分企业的成功,在于全体员工能够分辨、接受和执行组织的价值观”。
米勒(1984)在《美国企业精神》中也指出:“新的文化并非只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新文化的产生是因为创造和接纳了新的价值观、新眼光,以及新的精神。”、“观念可以成为催化剂,使人类的潜能发挥出来。
如果我们想要在企业内创造新的文化,就必须决定要依靠哪些价值观来建立这种文化”。
万豪酒店集团的创始人马里奥特有一句著名的话:“生活就是服务,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为别人服务和被别人服务的环境当中”。
这是他的个人价值观,他将个人价值观融入到酒店的价值观中间,以此作为万豪酒店的精神文化,形成一种无形的资产,再结合万豪酒店出色的有形资产,万豪形成了卓越的酒店文化,成为世界一流酒店集团。
哈默关于在具体实践中塑造企业价值观提出六条规律:(1)使新价值观成为现实;(2)流程设计中包括新价值观;(3)让管理者身体力行新价值观;(4)在困难的情况下实践新价值观;(5)测评和奖励制度中体现新价值观;(6)清晰和独特地表达新价值观。
这六条规律对于酒店同样适应,我国酒店在再造实践中,可以结合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借鉴、吸收和创造。
把新的价值观的塑造作为酒店文化再造的根本任务。
酒店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结合现实情况,不断总结、提升,给予心理上的强化。
酒店的领导层与员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只有经过强化肯定后,才能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全体员工所接受的实际行动,才能形成强有力的酒店价值观。
三、酒店文化再造的步骤
1.确定酒店文化再造的方向。
确定酒店文化再造的.方向,因为是系统化的酒店再造,再造必须酒店的总体战略和经营目标为总依据,在酒店系统化再造的规划下构思,明确酒店文化再造的定位,提出包括愿景、使命、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首先是对原有的酒店文化状况诊断、分析。
了解原有文化的渠道很多,比如可以通过领导感知、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酒店文化相关资料对本酒店文化现状的基本估价。
估计的方法也很多,如可以采用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提出的SWOT分析法,对酒店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系统评价,得出酒店文化再造需要的方向。
SWOT分析主要是分析酒店在文化状况上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以及面临的威胁(Threats),同时明确进行酒店文化再造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动力。
虽然文化的影响不能以定量的数据分析,可以确定一个总体的方向。
在这一阶段中,应非常重视把握现有酒店文化状况与酒店文化再造目标的差距,以找出制定酒店文化再造目标和措施的根据。
2.制定酒店文化再造目标和行动方案。
在通过对酒店文化的评估与分析,确定好酒店文化再造的基本方向以后,接下来就是制定酒店文化再造目标和措施。
文化再造应当结合酒店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要求,从本酒店的实际出发,与酒店的建筑特色、经营特色、文化传统、历史沉淀、服务对象特色相结合,重点在酒店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酒店精神、行为规范等方面,包括机制、制度层面和精神意识形态方面。
制定的酒店文化再造行动方案,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比较强。
3.通过传播和沟通和培训,确保员工行为的转变。
酒店应通过多种内外渠道,使管理者与酒店员工以及顾客的建立一个多向的沟通机制。
通过一些活动,向员工传达酒店倡导的未来文化内容,使员工明确酒店进行文化再造的内容和方向,以达成共识,自觉行动。
反复传播还不够,在酒店文化再造过程中,为了确保员工行为与酒店文化再造目标相符合,酒店还可以设定体现酒店核心价值观的绩效考核指标。
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应该充分结合工作绩效和对酒店核心价值的遵守情况,对绩效高且遵守核心价值的优秀员工,进行奖励。
4.对酒店文化再造评估。
首先是进行酒店文化再造的初步总结,运用短期效果激励,酒店文化的再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容易造成人们的注意力疲劳。
短期成果的宣传、展示和总结,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热情,推动酒店文化再造的进行。
经常用阶段性的成绩来激励员工,是保持昂扬斗志的良方。
在酒店实施文化再造的各个阶段,要进行酒店文化再造的评估与诊断。
领导层需要特别关注反馈意见,并据此不断的修正完善文化再造原有方案,通过不断修正有效的酒店文化再造模式,来巩固和推进酒店文化再造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杨超.高星级酒店系统化再造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6)
篇3:酒店文化再造分析论文
摘 要:酒店文化是酒店企业存在的灵魂。
酒店管理中的礼仪文化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发挥酒店文化的激励作用应该遵循科学性、针对性、普遍性、有效性原则。
酒店管理中应当用儒家文化构建酒店的制度文化,用“忠恕”思想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
关键词:酒店文化;礼仪;激励;传统文化
酒店文化是酒店员工的价值观,酒店精神,经营哲学等一系列渗透在企业活动中的东西,是企业存在的灵魂,酒店文化对于培育酒店人的品质,是一种具有正激励作用的正能量,他通过塑造酒店员工的精神,观念和信念来提高员工的良好心态,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行为,是一种心态管理,酒店文化的内涵是企业人格化的一种表现,是企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风格
一、酒店管理中的礼仪文化
酒店礼仪文化作为酒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服务产品为依托,既给客人带来物质上的满足,也让客人体验精神上的享受。
加强酒店礼仪文化研究,有助于提高酒店内部管理效率,有利于提高酒店对外竞争实力。
按照文化的性质来划分,酒店礼仪文化包含了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理念文化作为酒店礼仪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指引礼仪行为的发展方向,处在最核心的深层次。
制度文化作为酒店礼仪文化发展的保障,规范礼仪行为,处在较外层。
礼仪行为是酒店礼仪文化的主体,是礼仪文化最显著、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因此处在最外层次。
酒店礼仪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自在酒店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篇4:地域建筑文化分析论文
地域建筑文化分析论文
1、巴渝传统建筑与生态环境
巴渝地处山地,地无三尺平,地形坡度较大,用地紧张,建设困难。建筑通常顺应地势依山而建,注重因地制宜和空间利用,巧妙地利用坡地和高差,争取较大建筑空间,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巴渝传统建筑有水平一条街式;一边傍水而筑,一边临崖吊脚或只靠山面呈半边街式;也有依山缠绕式,以梯道为主,背山面河,顺坡而上,如宽大廊桥、长廊街、骑楼街等。
1.1布局形式
巴渝传统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尊重地形地物,很少大挖大填破坏自然地貌,其哲学思想不讲究礼制的约束,而是注重依附自然、顺应自然,寻求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建筑群鳞次栉比,逐级而上,顺应等高线的起伏与走向,与原始自然地貌和谐统一。单体建筑处理灵活多变,以长短不一的脚柱为支撑,减少建筑主体与地面的接触,提高建筑对坡地的适应性。此外,巴渝传统建筑还可附贴于崖壁,与崖壁紧密相联,利用崖壁的承载能力支撑部分建筑荷载,节约材料,增强建筑稳定性。
1.2外观形态
巴渝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加上长江和嘉陵江两江环绕,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如吊脚楼等。山地地形起伏有致,体感强,赋予巴渝传统建筑别具一格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一种轻盈、灵活的建筑形态。巴渝传统建筑屋面举折,屋顶反翘,呈现出飞升飘逸之势,减轻了因吊脚楼底层架空带来的头重脚轻之感;而出檐深远的檐下通过设置柱廊,形成了一条为过往行人遮风避雨的过道,同时也是联系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建筑色彩以当地原材料本色为主,青瓦白墙,屋架构件通常为栗色。在绿茵植被的环抱之下,鲜明的色彩对比凸显了独特的建筑形象。
1.3结构体系
巴渝传统建筑结构方式主要分为木框架穿斗式、土石墙搁檩式和捆绑连接式3种。木框架穿斗式是继承干栏式梁柱木架承重结构体系的产物,构架组合灵活多变,受力传递明确,各结构构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对山地地形有很强的适应性。土石墙搁檩式直接用柱承接檩椽,梁使用较少,檩椽一端搭在斜坡或峭壁上,另一端搭在用楠木或杉木搭成的架子上,柱脚之间用竹木作横向或三角形固定。捆绑连接式是采用竹木材料捆绑作为房屋构架的一种临时性结构体系,主要应用于沿河一带吊脚楼。捆绑连接方式自由灵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于河岸陡坡悬台适应性较强,也可用于修建多层房屋。此外,吊脚楼底层架空的结构体系能有效缓解巴渝地区潮热气候条件下建筑的通风、防潮、隔热、遮阳问题,在经济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提高建筑舒适度。
2、巴渝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巴渝传统建筑所涵盖的尊重生态环境、高效利用空间和降低成本的建筑理念与我国倡导节约土地资源和建造绿色建筑的理念一脉相承,在今天仍可借鉴和运用。在建筑创作过程中,用时代的眼光审视巴渝传统建筑,寻求现代与传统的相通之处,将巴渝传统建筑设计理念融入现代设计中,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能使建筑作品具有更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对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也十分有意义。
2.1体现环境特征的适应性设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城市大众文化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发生改变,而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自然环境几乎恒定不变。因此,建筑创作可通过对地区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设计来表达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相对于环境气候、建筑材料而言,地形高差是巴渝地区城市建设一个无法逾越的话题,同时也是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建筑布局与场地地形条件、周边道路交通情况等有直接关联,因此,应对地形高差采取的设计手法和构筑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注重对场地的高差分析和剖面分析;其次,为提高大型综合体建筑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可将大体量建筑化整为零,使建筑室内外空间和功能相互协调统一。如重庆融汇丽笙酒店,坐落于歌乐山脚下融汇国际温泉城内,场地北靠山,南临河,地形高差达数十米。为保持场地原有地貌特征,减少大挖大填,通过对地形高差和剖面分析,综合朝向、景观因素,最终确定建筑总体布局、功能定位以及与场地的结合方式。建筑的主要造型部分集中在场地南侧临河的缓坡上,采用层层退台的处理方式沿等高线逐一展开。引用巴渝传统建筑“占天不占地”的建筑思想,通过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酒店主要出入口。酒店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顺应山体走势,与山体浑然一体,形成山体—建筑—水体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良好景观。
2.2构建独特的城市建筑空间
近来,巴渝地区的城市发展在不断进步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城市快速发展引起的城市风貌趋同和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完善和延续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通过整合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可以有效缓解山地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
2.2.1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筑化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筑化即通过建筑的构筑方式在坡地条件下建造出新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可借鉴巴渝传统建筑“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建筑思想,在坡地构筑水平基面,提高单位用地面积使用率。如重庆三峡广场就是利用建筑屋顶形成商业步行街,通过建筑的构筑方式克服地形高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保证商业建筑面积的同时又获得了更多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除此之外,三峡广场还利用自然水体,结合地形高差,借鉴三峡大坝外在形态,建成半下沉式喷泉广场,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2.2.2建筑内部空间的公共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公共建筑正大步朝着大型化、功能复合化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不仅缓解了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的压力,而且将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室外化,使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功能更完善、体系更完整,同时也给商业建筑内部带来更大商业价值。如重庆杨家坪龙湖西城天街,将建筑内部各楼层步行通道与室外不同标高的广场相连,同时将内部步行外廊作为供市民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使建筑内部空间室外化、公共化。这样,不仅缓解了城市快速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且也为商业建筑带来了更多消费人流和商业价值。
2.2.3建筑剖面设计的灵活化
巴渝传统建筑受地形条件约束,建筑规模通常较小。为尽可能地提高狭窄用地的使用价值,在节约土地和方便交通两大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布局通常比较紧凑,各功能体往往采用混合模式。商住楼是混合模式的典型代表,即将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相叠合,形成上部居住、下部商业或者办公的模式,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山地地形复杂地段,建筑用地时常处在两条高差悬殊的城市道路之间,为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常常在不同方向、不同高差处分别设置出入口,通过楼梯或坡道将两块不同标高的地块联系起来,提高山地城市的可达性,同时方便市民出行。
3、结语
一个缺失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城市,将很难在国际化大都市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位。以人文风貌和历史文化为基础的城市地域建筑文化特征,将成为衡量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合理、辨证地进行,反对照本宣科式地在现代建筑上简单地扣上大屋顶,或是将传统装饰拼贴式地附加在建筑立面上。地域建筑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前进、更新,设计师应在发掘传统建筑价值的同时,融入现代建筑元素,才能创造出更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新建筑。巴渝传统建筑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它是我国建筑形式中与自然紧密结合和因地制宜的典范。巴渝地区地形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给设计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建筑创作中,只有充分尊重原有场地地形地貌,将地形不利因素转化为景观优势,才能形成与山地和谐对话的基础。同时,充分挖掘传统巴渝建筑文化内涵,在辨析、梳理与评判的基础上汲取精华,融入现代先进文化成就,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需要,才能续起被割断的历史文脉,发扬被泯灭的地域文化,创造出富于地方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地域建筑和时代风貌。
篇5:少数民族德育文化资源分析论文
少数民族德育文化资源分析论文
一、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民族状况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各少数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浩瀚博大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保留在少数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多层面文化,包括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生活和礼仪风俗、制度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因素,一般包括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传承、信仰崇尚以及节日文化等主要类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基础,是维系各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支撑着民族的心理、意识,体现在独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之中。
高校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时不能忽视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深化,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如果高校德育仅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论教育,脱离民族学生的实际,忽视少数民族道德的特点,将缺乏针对性和认同感。如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贯彻落实高校德育目标,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弘扬主旋律,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又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途径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效率,是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和改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
生活即教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可以让学生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化,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构成中,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汉民族文化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社会调节功能,它承担着调整少数民族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的任务,是各民族用于调适本民族内部,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各种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的本质是“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1]。
伦理道德与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相结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就通过民间习俗、宗教仪式完成。带有经验性的伦理道德以乡规民约、各种禁忌、人生礼仪、节日庆典、谚语歌谣等形式散布和融汇在实际生活之中,这就使它比一般的伦理道德更具普遍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具有更为直接的社会功能。如果学校德育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赋予其时代的特征,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道德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强德育的人文底蕴,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丰富德育内容和提高德育效果,真正解决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宗教、民族风俗、民族节日等各种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表现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体现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语言文字或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道德观念对宗教、民族文化产生极大影响,而宗教、文化等又是道德观念的载体,各民族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式得到充分的表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蕴含在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宗教禁忌、格言谚语之中,以习惯法、乡规民约、社会舆论等社会调控方式保证其实施。这些道德内容渗透在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婚姻家庭,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之中。综合起来,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道德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2]。在道德价值上,各民族都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爱国主义观念贯穿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之中。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以顽强的精神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解放前,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呈现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族群的发展和繁衍,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团结互助的整体意识世代相传,构成了各族人民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并成为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重贤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观念作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规范在维护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社会道德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可以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几个方面考察。概括起来,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以物质文化的形式或以精神文化的形式,在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方面普遍渗透着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守信、公平合理的原则;遵守秩序、言不越规、行不逾矩的原则;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原则;勤劳勇敢、谦虚谨慎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坚实保证。
(三)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道德
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伦理道德是优秀的传统德育资源,善待自然的观念以广泛的影响力保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为的延续。总的来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为主,反映出朴素的自然观与道德观。在宗教信仰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与生存环境、与整个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现着对生命的崇敬,对待死亡乐观豁达的态度,这些观念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形成了大量世代相传必须严格遵守的生态伦理原则。
三、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主要途径
德育在选择、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内容,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德育通过发挥自身的传递功能,保存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积淀,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和继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以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桥梁建立起共同的道德基础,确立核心价值观念,在课堂上,课外教学活动中,在校园文化里树立文化对话意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利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德育资源构筑和谐的德育体系。
(一)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取得实效。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中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一致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伦价值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的人生和价值取向等优秀德育资源都可以赋予其时代的含义作为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结合实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出具有本民族、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程资源。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适当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观念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主题活动也是有效途径。
(二)在隐性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地理环境、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由此给高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在提升德育实效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善于运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以及班级管理等隐性德育环境的创新,关注时代的德育新视点,进行文化浸润、人文关怀,提升民族认同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中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主力军,仅重视德育师资的理论修养,忽视对民族地方高校师资的民族文化知识培训是不利于成功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德育工作者不了解民族文化知识,课堂上单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民族德育资源,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是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认同感,造成民族地方高校中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通过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师资队伍中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灵活地运用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同民族的历史结合起来,才是使高校德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要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同时又熟悉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德育队伍,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
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
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德育要求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问题,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实现找到有效途径就必须在开发和利用传统德育资源时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原则,不断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文化资源,“扬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就是要构建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德育体系;就是要在德育实践中联系具体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正确引导德育向纵深发展。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指导思想和必要前提。我们要对各族人民历经千百年来积累的优秀德育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其次,在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过程中不断继承优良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客观要求和实现形式。
(二)以唯物辩证的观点分析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对待少数民族传统道德资源,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具有双重性,各个民族几乎都有因循守旧、盲目排外、拒绝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原始平均、绝对平均的观念,安于现状的守旧意识等落后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消极成分。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对其认真辨别,利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去伪存真。在认识和处理道德冲突时,必须从具体的道德环境出发,尊重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现实,承认民族地区道德主体的特殊性,坚持主观与客观,目的和手段相统一的原则,针对道德主体的特征,要遵循针对性和创造性的原则选择利用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在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必须沿着在传承中超越,在超越中传承的发展道路前进,坚持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的指导下既善于吸纳以往的合理思想和有益做法,又要善于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新任务、充实新内容、探索新方法、实现新超越。
篇6:当代文化建筑设计问题分析论文
当代文化建筑设计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文化建筑要积极地融入城市之中,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环节,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魅力。文化建筑在布局时需充分考虑地势地形等自然客观条件,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要处理得当,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文化建筑与纯粹的以商业为目的的建筑是有本质区别的,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消费是不会长久的。要积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大众文化参与方式,获得更加独特的文化体验。
关键词:复合动词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文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林立,成为现代城市的靓丽风景。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或者特大城市中,文化建筑或者文化中心争奇斗艳,一方面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中,变换着造型和功能,另一方面又引领着人们对城市的观念和审美的多元化。不过,在社会和经济的推动下,在西方建筑的影响下,在城市文明的包容下,文化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难题,出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建筑师或者设计师,要对这些在实践中被发现的痛点加以分析和思考,为未来文化建筑积累经验。
一、文化建筑要融入城市
从建筑和城市的关系来说,文化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那就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扮演合理的角色,既不能主客颠倒,又不能被排挤到边缘地带。因此,文化建筑要积极地融入城市之中,要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环节,提升自己的文化魅力。说到融入,并不只是建筑上的包容关系,而是要在城市整体环境以及供需关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文化建筑多数集文化、商业活动于一身,关注度高,因此其是否能达到大众的认可至关重要。
(1)首先要对文化建筑进行科学合理布局。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非常丰富,内容多样,对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提升,无论是观演还是群艺,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从文化服务的角度分析,文化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要选择好地域,做好相应的环境分析,从人流量、基础设施配套、交通体系、建筑类型等出发,进行综合考虑。从空间上,是集中布局还是分散布局;从规模上,是打造建筑群落还是单体设计;从选址上,是选择城市中心还是周边地区;从功能选择上,是临近商业区还是住宅区,等等,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从宏观到微观,综合考虑,实现布局的利益最大化。文化建筑在布局时,也要充分考虑地势地形等自然客观条件,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要处理得当,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失衡,也势必会影响到景观的设计和布置。
(2)有效增强文化建筑的联动效力。没有一座文化建筑能做到完备的独立的生活配套系统,也没有哪一个文化建筑群落能独立于其他功能建筑而存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与城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与人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文化活动或者体验也越来越需要融入其他元素,因此,提高文化建筑与其他建筑的联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增强文化建筑与城市公共设施之间的联动效益,是势在必行的。例如,一般一座大的城市中会建设一个大型的文化广场,广场一定是依托文化中心、博物馆、商业活动中心而设立的,这个区域内,相关公共设施非常齐全,交通非常便利,人群相对集中,服务极为优越,现代的信息和元素传播非常迅速,活力四射。在应对市场低迷的环境时,文化建筑的联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抵抗力,保证了稳定的文化消费群体,为城市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文化建筑要强化内容建设
文化建筑有自己的独特性,其功能有不同于一般建筑的地方,人们对其期待性显然更高,作为人们精神追求的场所和载体,文化建筑要更注重于内容建设,确保对大众的吸引力。在大部分的城市中,文化建筑显然不缺少光鲜亮丽的外表,相对缺乏的是建筑内部的内涵,表现为功能上的雷同,设计上的模仿,服务上的做作,消费上的昂贵等,与大众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形式胜于内容,自然会让人有失落之感。因此,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营造相对生动真实的文化场景,设计现代文化的参与形式,增强大众体验文化的灵活性,赋予其更多的创意和个性,显得更加重要。当然,文化建筑与纯粹的以商业为目的的建筑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同时只是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消费是不会长久的,两者必须达到一定的契合,文化性始终是文化建筑的基础。
三、文化建筑要以功能为本
一是文化建筑满足使用需求。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建筑是供使用的,无论是实用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要满足大众的需求,文化建筑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大量的实践证明,很多的文化建筑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基于政府的盲目行为或者纯商业的目的,有一部分文化建筑建起来后被闲置,失去了其功能价值。还有一些文化建筑没有恰如其用,或者没有被充分利用,例如博物馆,传统的文化功能就是参观,建筑内部基本上都是展示空间的.打造,要么是藏品收藏,要么是藏品展览,功能非常单调。如今,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通过技术打造一个可以供参观者体验的场景,能丰富其文化参与方式,并获得更加独特的文化体验。再例如,由于戏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过去一些建成的剧院被长期闲置,一方面原有的设施设备维护费用昂贵,另一方面又占据了空间,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二是文化活动要寓教于乐。纵观文化的发展历程,一直都是在积极探索一种与民同乐、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众在体验中去领会文化的内涵。文化建筑类型多样,在很多的地方,将民俗和地域文化融合于文化建筑之中,获得了新的艺术的生命力。例如中国的茶馆,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在过去是人群集散之地,也是地域文化传播之地,很多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在这里诞生,人们不仅获得了教育,还体验到了文化的乐趣。这样的建筑形式应该给予现代文化建筑以启示,尤其是在大众参与的方式上要更注重其普及范围。换言之,文化场所或者建筑要有感染力,置身其中,会被深深吸引,会获得精神和灵魂上的享受,会得到思想上的升华,会感到轻松惬意。不再只是建筑带来的冰冷感,而是一种温暖感和亲近感。这才是文化建筑的温度,才是文化应有的包容性。
四、文化建筑要走向整合的集成设计
(1)文化建筑进行有机整合。站在政府层面,要做好文化建筑的规划和整合,从资源最优化的原则出发,从政策上、从规划上,要保证文化建筑与城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充分保证其文化空间的面积,要保障其文化功能属性。从建筑的角度来说,文化建筑是复杂的,有一套完整的结构,需要诸多层面的元素的整合,因此,无论是在施工上还是技术的选用上,要确保其功能分区的合理划分,不要忽视了其基本的作用,也不要顾此失彼大兴矫揉造作之风,破坏了整体设计的氛围。当今社会,大众对一座建筑的判断是越趋理性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建筑形式和功能是否统一,空间形态与设备是否有机整合,技术是否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科技创新是否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等等,都要有依据,有逻辑,有结构。有效避免人造奇观,有效避免建筑内部的失衡。
(2)文化建筑要做好集成设计。集成设计,即是将空间最大功能化,提高其使用效率。文化建筑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集成设计上可以走得更从容。首先,文化建筑的元素多样,集成设计可以将这些元素高度融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发挥双倍的或者更大的系统效应,避免了各自为战的力量悬殊。其次,集成设计更利于建筑方案的优化,在设计之初,在节约的、绿色的、环保的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可以有效提升文化建筑的性价比,避免不必要的材料的浪费和空间上的重复。再次,集成设计利于体验空间的打造,在文化建筑内部,集成设计可以实现最优路径,可以实现特色文化活动的高度集中,可以实现文化环境与人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高喜红.紧凑城市环境下的文化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
[2]彭瑞文.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探讨[J].艺术科技,(4).
篇7:中美篮球文化对比分析论文
中美篮球文化对比分析论文
一、中国篮球的现状
篮球运动在中国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可称世界之最。在中国的大学生当中,参加篮球运动的人数是最多的,这是连国球都无法企及的。我国拥有各种类型的篮球专业队和不同级别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CBA从诞生到蓬勃发展的今天已是第16届,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吸引了更广泛的篮球爱好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实践着中国篮球的商业化经营道路。,首届中国大学生CUBA联赛的成功举办,为那些身处大学校园的优秀篮球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可以文武兼修的平台,同时中国篮球后备人才的科学、规范化培养和选拔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球员陆续登陆NBA赛场,可以说篮球着实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一股新的浪潮。
二、中美篮球文化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佛”诸家的思想为基础,其传统的体育文化是以保健性、技艺性和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礼仪、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西方体育文化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文化启蒙运动以及近代工业革命的冲击,逐步形成了以竞技性、功利性、娱乐性为基本模式,以更快、更高、更强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两大主要类型。篮球运动虽然有超越国界、地域的特点,但受到文化的影响导致了中美篮球文化的内涵相迥异。主要表三现在“和谐对称”与“斗争”的差异,“体”与“个体”的差异,“严肃庄重”与“欢乐愉快”的差异。
我国篮球历来重视整体配合,追求整体实力,但却忽视了培养具有一定特点、个性的运动员。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创造力,表现为运动员缺少个性和特点,缺少从事篮球运动所应有的创造力。这些都影响了我国篮球运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构成了美利坚整合程度较高的一种复杂文化,形成了美国文化特有的“个人本位、富于创造、多元杂交”的文化特征。在这种文化精神下,美国篮球运动不是简单的继承和沿袭,而是大胆的进行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一种新进攻技术的出现,另一种防守新技术随之出现,使美国篮球水平始终处于世界篮球发展的前沿,表现出篮球技、战术不受限于僵化的模式,而是追求一种即兴、随机应变的风格,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表演色彩。美国文化特有的创新精神和崇尚个人表现的文化氛围以及求异思维,激励了运动员在篮球运动中的创造欲望和表现能力。这是美国篮球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在中美篮球文化交融中,中国篮球的发展走向
1.科学、合理的篮球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
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美国篮球运动,其人才培养和选拔体制已发展得相当完备。这对于中国篮球来说是有借鉴价值的。美国的许多学生从1~2岁就开始接受业余训练,并可以参加由NBA明星们举办的篮球夏令营。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受到较规范的启蒙训练。在大多数中学里都有校篮球队,而且有着完善的竞赛体制。从小学到中学毕业,学生篮球运动员已具备了相当的水平。这些学生运动员中的佼佼者会被选入NCAA继续打球,在这里距离那些年轻人梦寐以求的NBA殿堂也就更近了一步。除此之外,美国在篮球人才选拔过程中文化课的.成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当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一个不同阶段的人才梯队,并要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不能脱节,要顾及年轻篮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这样一来,我们还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校队教练的配备必须精良,而且配套设施也得一并跟上。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比赛,为今后一级的人才选拔作好准备。 2.发挥媒介功能促进中国篮球的发展
当今社会传媒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得到及时的信息,同时也将体育的快乐以最快的速度带给了人们。全世界的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下观看NBA总决赛,同时分享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带给人们的快乐。中国篮球不仅在人才培养、经营和管理上要向美国篮球学习,还应当学习他们在传播篮球文化方面的经验。美国篮球文化不会拒绝其他民族优秀的东西,正如姚明在NBA的宣传片中带领着一帮老外练太极的镜头,其中有一个吉祥物搞笑地跌倒,这迎合了西方人的口味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潮流———世界翘首东方。我们自己的CBA联赛正慢慢走向成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它、喜爱它,如果能够与各界传媒通力合作,制作出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节目,势必会将中国篮球带向一个新的高度。
3.建立、健全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转会制度
NBA在1946年成立之初就规定球员可以转会。这种自由、公平的转会制度使得数十年来NBA的比赛极具悬念、长盛不衰,球星的身价也不断提升,俱乐部老板也可从中得到丰厚的收入。而目前我们CBA的转会制度还存在一些管理及法规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当在正规的培养、选拔体制下,管办分离、权责明确的条件下进行公平、合理的转会。这样,中国篮球的水平将不断快速提升,并受到更多篮球爱好者的喜爱。
美国NBA在全世界的风靡,中国人在NBA舞台上开始上演绚丽的篇章,中美篮球文化逐渐交融,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一贯“内敛”、“中庸”的中国人也深深迷恋上了激情四射的美国职业篮球,并且也不甘人后的建立了自己的职业联赛CBA和大学生篮球联CUBA。中国的篮球事业在如今良好的基础之上已显示出蒸蒸日上的势头,但是我们要凭借我们中国人所特有的睿智去接收、选择、发展它,为世界篮球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篇8:体育文化的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SWOT分析等方法对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总结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层面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研究发现:社区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与体育设施缺乏之间存在矛盾,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经费渠道较狭窄,社区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缺乏领头者带领社区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等问题。
建议政府应加强对社区体育设施的管理并起领头作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在社区配备社区体育指导员并结合企业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为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体育;全民健身;体育文化发展;SWOT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思想观念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自身喜爱的生活方式有了更高的追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
社区发展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安定繁荣,社区文化发展对社区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社区体育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的一个分支,不仅能够保障社区居民健康的身体素质,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区的精神文化风貌,深入发展社区体育文化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提高社区精神文明程度。
从整体来看,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存在诸多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
因此,结合内外部条件、环境进行SWOT分析,并相应地提出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要发扬优势、克服弊端、紧抓机遇、化解威胁的建议,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尽一分力量。
1.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1.1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1.1.1外部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的通知主要任务指出要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
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的全周期和全过程,以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运动项目文化[1]。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为社区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指导性的政策方针。
(2)健康第一理念“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健康常态化已经成为武汉市体育事业发展潮流。
随着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在“健康”被视为第一的时代,体育价值观决定和支配着人们的体育行为趋向和选择[2]。
社区居民有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居民锻炼身体才会有动力并且方向正确,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还需要体育文化活动的引导,如体育比赛、体育健身讲座等。
体育比赛紧张激烈的节奏扣人心弦,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喜怒哀乐的情感交流,运动技艺的惊险性,比赛的对抗性,战术配合的准确性,稍纵即逝的偶然性,时间速度的节奏性,音响画面的艺术性,使人们欣赏到一种精彩超群的流动技术,极大地满足精神上的需要[3]。
(3)社区体育文化功能第一,社区体育文化促进居民参与。
社区体育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区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人,只有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社区归属感。
第二,社区体育文化改善居民的生活方式。
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区秩序稳定。
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作为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居民参与,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抵御了一些不健康的生活内容的侵蚀。
第三,社区体育文化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社区体育文化在物质上满足居民体育需求,在制度上规范社区,在精神上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1.1.2外部不利因素(1)社区体育法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表明了国家对社会体育的重视和支持,《体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
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面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同时,《全面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中国成人体质测定标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一系列体育法律法规相序颁布。
这有利于体育管理有秩序地进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大,而且实施法律法规时要求实行“一刀切”,这不利于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
由于法律方法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因时、因事、因地、因人随意更改,其修改要合乎法律法规的秩序。
这一系列限制因素对社区体育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的发展极其不利。
(2)举国体制下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较为困难在计划经济时代,举国体制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尤其提高我国在体坛的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市场经济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视健康为第一要义,对体育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
但是,近年来金牌战略举国体制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质疑,是因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与体育精英的辉煌成绩有较大落差[4]。
举国体制忽视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导致我国群众体制逐年下降,给我国国民健康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缺乏国家的支持,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较为困难。
1.2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内部环境分析
1.2.1内部有利因素(1)武汉市已举办的体育赛事及将要举办的体育赛事这些年,在武汉已经举办的和将要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包括:女足世界杯、汤尤羽毛球赛、男篮亚锦赛、武网、汉马。
成功举办一项大型赛事,可以彰显这个城市在国际规则、国际标准对交通、安全、旅游、住宿、饮食等领域的管理水平。
更重要的是向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展现武汉市人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
马拉松比赛,参赛选手在城市中穿行,相对一般馆内的赛事,管理上挑战更大。
并且参赛选手是全体民众。
跑马拉松赛成为全民健身时尚“赫然在列”,更是展现武汉市民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优质平台。
武汉市必然要重视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加强社区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为将要在武汉市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2)社区老年人口增多是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催化剂随着我国离退制度的建立,大批离退休人员涌向社区,人均寿命的增加,加快了人口老龄化速度,,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老年人拥有大量闲暇时间,又有迫切的健康长寿和重建社会交往圈的愿望。
体育活动正是他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扩大社会交往、消除孤独与寂寞、善度闲暇的理想途径。
老年人对体育的钟情,能够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3)保障措施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将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优化投资引导政策,推动落实财税等各项优惠政策。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
安排一定比例的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
这一措施为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更是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应牢牢抓住这一机遇。
1.2.2内部不利因素(1)社区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现状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
但是,一方面,社区健身器材利用率不高,这说明,社区内的健身器材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反映出社区管理者不能对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优化管理。
另一方面,居民选择在傍晚进行体育锻炼,反映出社区体育场地使用率不高与社区场地不足之间的矛盾。
(2)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经费来源武汉市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是以政府提供为主、企业赞助为辅的资金筹措机制。
但是,在政府对体育文化建设这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投入比例,从侧面反映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经费来源不具有稳定性,同时说明活动经费不足是制约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之一。
(3)社区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社区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社区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对工作人员。
他们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5]。
从调查中发现,只有7.64%的社区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仅有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是已经退休且热爱体育活动的社区居民,几乎没有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
65.03%的社区居民希望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也是制约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2)社区体育组织缺乏领头羊体育制度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包括两部分: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体育相关政策的宣传活动,对社区居民都具有宣传与教育的作用[6]。
社区体育活动无组织的状态为主,以锻炼者自发形成为辅。
这种无组织的社区体育活动很难起到宣传作用,更别说对社区居民起到教育作用。
2.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
根据SWOT分析法,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诸多影响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四方面:内部优势和劣势因素、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因素。
下面是这四个方面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2.1SO组合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内部优势条件,如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城市人口增多,对社区体育文化活动需求量大;《全民健身计划(2016-)》有效实施,中国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建设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果能够把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外部的因素结合起来发展,那么将是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最好趋势。
2.1WO组合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经费投资及人力资源管理,所以要想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更好地发展,社区内健身场地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明确在社区体育文化发展中的资金投入比例,同时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
积极响应《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以及中国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内容。
这些有利的外部机会因素可以极大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时调节社区体育文化氛围。
2.3ST组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们体育需求的增长,社区体育项目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社区居民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健身器材和场地,也可以借用附近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进行体育锻炼。
2.4WT组合
社区体育组织体系不完善,基本上是自发组织的,这对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社区居民对体育场地和设施需求量大,然而,社区内健身场地缺乏且健身器材破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加之社区内社会体育指导员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健身需求。
总之,当城市社区体育本身的劣势因素遇到外部环境威胁影响时,会极大地制约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3.建议
3.1物质文化方面
3.1.1解决社区体育场地使用效率不高与社区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
首先完善社区内体育场地和设施,再在社区之间建设供居民健身的体育中心,在区与区之间建立综合体育场馆,为社区之间或者区域之间举办小型比赛提供场所。
最后在武汉市建设大型场馆举办武汉市与周边市区的大型比赛。
3.1.2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体育文化建设职能,加大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社区体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使社区管理工作有机运转。
积极动员社会上的企业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赞助,建立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机制。
3.2制度文化方面
3.2.1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量大与数量和质量不足的矛盾。
第一国家或者政府部门应建立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并对其进行培训;第二,政府部门应联系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成立志愿者协会,不仅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能运用于实践,而且有利于社区居民得到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而加强社区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
3.2.2建立组织。
通过社区内已有的体育组织,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科学地、持久地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通过培养骨干队伍,加强人员管理和规划,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队伍,发展并壮大组织力量,使组织稳定。
3.3精神文化方面由政府牵头,社区居委会协调,通过社区内已有的体育制度及体育组织和体育社团,经常举办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让居民对体育价值有新的认识,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从而促进社区体育精神文化的发展。
篇9:大学英语文化理念分析论文
大学英语文化理念分析论文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以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第二教研室的六位青年教师(年龄在28~32岁之间,教龄为3~)及所授课的18个自然班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7~20岁,974人,平均每班人数为54人)。所授课程为大学英语,课程选用教材为《大学体验英语》(第1册)。为了比较教师在学习社会文化理论后是否会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以及引入课堂教学后是否会对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能力有所影响,只有三位教师被提前告知实验目的,并要求他们在研究开始前的暑假期间自行学习社会文化理论的相关内容。三位教师所教授的9个班(485人)将作为实验组。其余三位教师并未告知研究内容,他们只知道我们对课堂教学感兴趣,需配合研究者提供授课班级学习者的英语考试成绩。这9个班(489人)为对照组。由于个别学生不愿汇报高考成绩,所以参加实验人数与自然班人数有出入。两组学习者入学前均学过6~8年英语,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
本研究的自变量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入社会文化理论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因变量是阶段性测试成绩。阶段性测试采用笔试和口试两种方式。为了确保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们直接选用学习者入学前的英语高考成绩以及入学一个学期后的大学英语统考成绩。实验前我们统计了学习者高考英语成绩,并将其作为实验前的英语水平指标(前测)。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教材,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全部保持一致。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课堂教学后,英语综合能力是否提高则是以后测成绩(一个学期后的全校大学英语统考成绩)的比较为基础。由于这两项考试均无口试,所以口试为自行设计,但是保证18个班级的口试试题相同。口试选择两位教师作为考官,并且均不是测试班级的授课教师。笔试试卷的阅卷教师都不是学习者的授课教师(前者是各省统一阅卷,后者是校内英语教师流水作业阅卷)。口语评分采用等级相关计算,其等级相关数位0.64(属于0.5~0.8的范围之内),是显著正相关,评分结果可靠。本研究利用统计学统计工具(SPSS15.0)对两组学生实验前测和后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我们假设前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相当。我们通过X2检验对两组所得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根据适应条件:N≥40,理论频数≥5所设计的技术资料适宜使用X2检验。自由度(df)为4,X2(value)=2954
因此可以接受检验假设,即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英语高考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对于两组学习者一学期后的大学英语统考成绩,我们同样假设后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相当。通过X2检验对两组所得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此次自由度(df)为3,X2(value)=10.89>X2(3,0.05)=7.8。因此,通过查阅X2概率分布表,我们可以拒绝无差别假设,认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大学英语统考成绩有显著性差异。教师期中举行英语口语考试,用于比较融入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学习者口语水平有什么作用。因为样本总数>30,符合Z检验的条件。我们通过计算两组平均分差的Z值与规定的理论Z值,来确定两组平均数是否有显著差异。我们建立假设: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口语能力方面无差异,然后通过Z检验来比较结果。根据Z值计算公式得出Z值为40.39>2.58(理论Z值),两组平均分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二、结论
Vygotsgy的社会文化理论目前已经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社会文化理论角度出发,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分析中发现,虽然两组学习者入学前英语能力相当,但是仅仅一个学期后,两组学习者在听说读写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差异。因此,本研究证明: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社会文化理论后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英语教学,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大学体验英语》精读课程全是通过课堂教授完成的,大一学生的英语课堂又缺乏多媒体硬件辅助,教师们反映,融入社会文化理论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有所增加,学习者的积极性能够很好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很好,但很难坚持。
因此,融入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掌控能力以及信息量的把握要求很高,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量和备课难度。如能更多辅助以现代教学技术,将会增强课堂的视听效果,同时还会弥补教师因组织教学活动而导致的信息量不足。另外,本研究所采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一方面注重实证的、实验的方法,但是另一方面却通常会把语言学习情境中的某些变量量化,过分强调单一变量对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影响,人为地控制某些变量,从而割裂学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真实的语言课堂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是与所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如果未来研究能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辅助以定性研究策略(例如问卷调查、访谈等),将更有利于全面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学习感受,进而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分析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及影响因素。
篇10: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属于逆势而行的新兴产业,为充分发挥山东省文化资源优势,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强省,特以“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4个基本要素和2个辅助要素的现状。
【关键词】文化创意;钻石模型;转化
一、相关概念
(一)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在文化产业中,以创意、技能和智力投资为初始资本,对文化资源进行创意整合与提升,生产出有形或者无形的创造成果,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潮流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设计类方面的创意集群。
(二)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又称为“波特菱形理论”,是由美国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或者产业的竞争优势或竞争力的全方位动态理论。重点在于研究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多种因素和知识技能等。“钻石模型”提出了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四个基本要素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及辅助性行业和企业战略竞争结构与同业竞争两个辅助要素为:政府行为和机会如图所示:关于钻石模型的六大要素具体包括内容如下:①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或产业所具备的资源与才能要素,按照等级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人口特征等,高级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无形资产等。②需求条件:主要指本国市场对该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如何。③关联及辅助性行业:主要是指国内是否存在关联辅助行业关系,考察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竞争力。④企业战略、竞争结构与同业竞争:指一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以及国内竞争的本质,国内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⑤机会:指企业能否借助偶发事件,如世界或区域需求的剧烈波动、政府的政策变化、重大技术革新等,形成和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⑥政府:指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等与其他各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菱形分析
(一)生产要素
地理位置方面,山东省处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海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有极高的对外开放度,利于国内外的文化吸引与传承。自然资源方面,作为大汶口文明的发祥地,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有着大量的具有研究价值和保护性的文化历史古迹,包括文物、遗址、古籍文献等,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研究价值。人力资源方面,它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山东省已经出现了许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学院不断开辟此类课程并产生了许多专利成果等,这种优势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优异的独特的感染力。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人才,但是山东省相关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大,培养院校少且学校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和创新创意的培养。资本资源方面,依托山东省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2224.2亿元,同比增长18%,占同期GDP的比重达到5.6%,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有望首次迈入3000亿元时代,总量规模处于全国前列。据悉到,全省广播影视产业将突破300亿元,力争达到350亿元,产业增加值达到170亿元,力争突破200亿元。但是吸引外资的水平不高,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方式。基础设施方面,省城济南作为文化中心,在“十艺节”的推动下,已经建成了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占地480亩,包括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以及剧团、书城、影城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配套项目,其他城市文化配套设施如淄博市图书馆新馆、聊城市艺术馆、图书馆主体已经完工,一些现代化、多功能、标志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民众文化需求。
(二)需求条件
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仅供给资源丰富,也有很强的需求拉动。作为人口大省,山东不断与时俱进,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非常显著。济南、青岛、泰安、聊城、临沂、济宁等地区的高校聚集,高校学生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积极拥护者,并且响应国家号召,乐于创业创新活动。从乡镇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从电视到网络,山东省的文化创意产业需求潜力巨大。影视行业中,20第一季度省级卫视分周天收视率排名,山东卫视为0.202,居全国第五;会展行业中,制造业、生产流通企业、服务行业等都需要借助展览、展会开拓销售渠道。省内居民的文化创意点已不局限于影视、出版等一两个领域,而是扩延到动漫、游戏、传媒、演艺、旅游等更多空间。这些需求促使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文化创意网站等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使山东省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
(三)关联及辅助性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也取决于相互关联的辅助性行业,关联及辅助性行业的支撑越大,越能与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互惠互利的作用。一般文化创意产品需要通过制造业生产出来,更多概念性的文化创意产品则需要由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做支撑完成概念到产品的转变。此外,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打破原有行业界限的重组场域,迅速顺畅交换传播的数字网络和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相关性行业如软件开发、设计、金融、教育、信息等。山东省许多地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汇集了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形成了产业聚集,突出人才培养,真正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在面对出口方面也是强有优势,真正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企业战略、竞争结构与同业竞争
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2.7%,而同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则占GDP的7.4%,虽然十年时间已经有了两倍左右的增长,但是目前除少数形成规模的文化创意企业如齐鲁文化产业园,更多的是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可见还没有形成自身的企业战略竞争优势。竞争机构上以国有产业文化集团占优势,民营文化产业缺少培育条件,此外省内不同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不平衡。同业竞争中,据资料中国文化产业园区100强,山东省内的不超过七家,产业园区集中在淄博周村、青岛、枣庄、烟台等,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比较弱。
(五)机会与政府
入世之后,山东省可以依靠地理优势和先天资源优势,实现国内外市场的联合扩展。此外随着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软实力的象征,山东省更是将其发展上升到战略层次,备受人们关注。这些机会都会促使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山东省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前提下,目标是使山东省总体实力和竞争力走在全国前列,山东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高地。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引进建设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可以看出政府的强大支持力度。通过钻石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各要素发展不平衡,还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或产业集聚。必要时依靠政府支持,创意发展,赢得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刘爱华.基于“钻石模型”的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05,37—40
[2]段迎豪.基于菱形理论的河北会展业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44),25-27
[3]陈要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理框架的构建及政策建议[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6),73-76
[4]王静.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SWOT分析[J],中国商贸.2014(28),171-172.
篇11:体育文化的发展分析论文
体育文化的发展分析论文
第1: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摘要:分析了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策略,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应发展具有本省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要建立有利于体育产业科学发展的机制,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形成体育产业与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开发具有特色优势的体育项目和以体育产品为主导的体育产业基地,建立体育产业集聚区,使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的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现状;发展策略
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运作使得体育文化的内涵不断充分和丰富.总之,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产业共同为人们对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得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产业共同进步.所以,
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要通过准确定位体育文化,使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黑龙江省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环境分析
1.1资产存量有限,市场化转制过程中启动能力不足
在区域发展进程中,地方财政的支持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京广浙等地区基础好,政府财力支持力度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力度都很大,这就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好基础条件[1].但是,
如同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不比京广浙等一线城市,财政收入低、财力不足,尽管已经提高了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但还是与一线城市无法比拟,按照人均体育事业财政支出基础指标统计结果远远低于京广浙等地区.除此之外,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更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而社会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成熟,并不具备基本形成条件.
1.2消费水平不高,城乡间差异显著
居民收入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人们消费需求的可变量因素.不同城市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深圳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万元左右,同时期的黑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为0.7万元左右,
这样巨大的收入差距已经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2-3].从经济学角度上考虑,体育消费弹性较大,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黑龙江省居民收入水平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其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都落后于京广浙等地区.
对于黑龙江省居民来讲,体育消费还不能够成为其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没有因此产生需求结构.再加上黑龙江的各种体育发展要求随着市场的开发不断向外延伸,很大一部分关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资本、人才等都离开了黑龙江本土,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3区域体育市场开发难度较大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化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会带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城市创造的GDP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增长速度高达18%,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4].这足以说明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
而体育产业发展也要依托于城市载体,为城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黑龙江省城市发展滞后,左右我国全国城市总数670个,黑龙江省占50个,仅占全国总数的7%左右.黑龙江省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经济发展规模不健全,使得城市体育区域发展受到限制.
2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产业的关系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产业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潜在的经济价值.所谓体育文化产业,是将体育认识、情感、体育价值、体育思想、道德以及制度等体育文化中存在的经济价值作为商品进行生产、
等价交换所进行的一种行为[5].针对体育文化进行不断探究分析,不断开发出新的体育文化新产品,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对体育产品研发出来的经济价值,而且还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生产、交换以及消费等环节的产生的效益.
通过体育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来实现体育文化产业横向的发展,并为这一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体育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深远,具备所有文化的共性.在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基础上,培养人的坚强意志、提升人类的良好品格、具有熏陶和教化意义.除此之外,
体育文化自身也具备独特的意义,比如倾向于对人的身心能力的开发、培养以及锻炼,在严格的游戏规则下,通过竞技比赛,衡量出优胜劣汰.人类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适度地激发起人类身体内部潜在的天赋和能力,可以使得人们重新看待和认识自我,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挑战[6-7].这种自我超越可以体现在体育竞技比赛中,也可以体现在普通的强身健体活动中.通过长时间的体育锻炼活动,使得人们对自身体育素质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每个人的体育素质能力.
在体育文化意义上,则更多的是体现人的精神层面的提升,比如人的意志力、自信心等等.体育运动过程中,有助于帮助人忘却身边现实的桎梏,使得快速融入另一个存在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通过体育特有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达到精神层面的不断深化.
比如一个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逐渐转变了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其重新思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并逐渐释然,感受生活的愉悦.正如奥林匹克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一样,将体育文化充分融入到体育竞技比赛当中,强调运动员不仅要实现体育运动成绩的超越,
还要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超越[8].由此可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精神、人格的升华真实地体现了体育文化的使命和意义.从文化角度去考虑,人类通过创造有规律的活动来表现文化活动,追求其正义、自由的价值目标和重要意义.体育文化的价值也不缺乏这一点,
深切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完善人性发展,完善人类精神力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体育文化产业的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面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巨大挑战.这同样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黑龙江省只要结合现实发展情况,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就能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向另一个高潮.以下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几点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3.1选准切入点
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体育文化产业涵盖面极广,在资金投入不足的前提下无法全方位照顾到.所以,要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满足黑龙江省体育发展的需求.要充分考虑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发展特色,
优先选择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随之推动起来,将全面体育健身娱乐业作为最佳的切入点[9].
3.2主业与副业协调发展
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展可以分为3个部分,包括本体产业、相关产业、体育部门办的其他产业.综合考虑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发展体育相关产业或者体育部门举办的其他产业进行资金的积累,促进本体产业的发展[10].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不光靠体育经营,搞多种经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也就是说,体育本体产业与其他副业共同协调发展,避免出现本体产业的独树一帜,也防止其他副业对本体产业形成冲击和威胁.
3.3滑雪是我省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
综合考虑黑龙江省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冰雪运动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最好的选择.所以,我们将冰雪运动看作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滑雪项目作为黑龙江体育文化产业的切入点.目前,黑龙江省滑雪场地总共有大小80多家,根据不完全统计,
在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旺季接待国内旅游人数高达245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高达15亿元人民币,接待入境旅游者11.239人次,旅游创汇425.5万美元.例如,龙珠二龙山滑雪场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平均每天接待滑雪者在2 000人次以上,初三达到5 000人次;宾县吉华长寿山滑雪场仅初四一天就接待游客人次左右,
创下了该滑雪场接待游客人数的历史新高.而且滑雪运动开展向外延伸的旅游服务、机械加工、建筑、交通、餐饮以及宾馆等诸多行业都随之发展.滑雪旅游所带来的1元收入,随之拉动其他行业增值的幅度高达6元至7元左右,每增加一个就业机会,就会拉动其他行业就业增加6至7个左右.所以说,
冰雪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可能.目前,黑龙江省雪场大部分为民营资本建设,规模较大的'滑雪场并不多,滑雪用品涉猎的也比较少,这使得滑雪体育运动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虽然我国冰雪体育经济增长迅速,但是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增长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要引起相应的重视[10-11].
3.4树立品牌意识
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为东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给黑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12].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资金、技术等流通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黑龙江省要不断扩大本地区的知名度,
不断吸引外资进入黑龙江省进行注资投入,促进地方性经济发展.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利用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说法,将冰雪运动看成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品牌力量,将冰雪体育运动发展促使世界都熟知黑龙江省的滑雪运动.
比如策尔马特被认为是瑞士最好的甚至是世界最好的滑雪场;圣莫里兹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滑雪场之一,被誉为冬季运动的发源地,曾两次举办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还有圣安顿著名的高山滑雪圣地等等.这些著名的雪场是该国家该地区的重要标志.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不断提升城市的品牌,使得城市的知名度在国内外打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高额的资金支持.目前,黑龙江省的滑雪体育运动不仅面临着国内20多个省份的竞争,也有来自国外滑雪旅游产业的竞争,比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13-14].
3.5大力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黑龙江省体育管理部门要关注体育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人才留住黑龙江省,为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另外,要关注对观赏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扶持,不断引起和培养各类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
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要不断深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规范竞赛市场的规范化,使得社会各界承办各种体育赛事,活跃竞赛市场,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
4结语
体育文化产业在世纪之初被提出来绝不仅仅是一个新名词、新概念,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提出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一切体育文化现象为着眼点,
对它的文化内涵利用产业思维进行创意开发、生产、再生产、销售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形式.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利用有效的优势及寻找更多的优势,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通过合理的配置资源,克服困难,最终促进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在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2:山东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战略措施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着力发展作为朝阳产业的体育文化产业,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梳理,提出了积极构建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协调体育文化产业布局;实施特色品牌战略等相关战略措施。
旨在提升山东省体育文化软实力,促进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战略措施
近年来,体育文化产业作为融体育文化与经济为一体的低碳环保产业,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山东省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奥运会海上赛事、第十一届全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为山东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城市影响力的提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加速了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但一些矛盾与问题也逐步的显露出来,其中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出现了明显的“一高一低”现象。
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体育文化产业中虽然所占比重较高,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品牌,主要以加工作业为主。
作为核心产业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以及关联度极高的体育旅游休闲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提出积极可行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1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中指出要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年18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
7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印发《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对体育重点领域进行改革,并取得突破,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升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促进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
篇12:文化相关论文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先人的智慧结晶,记录了国家的历史与发展,其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是提升学生对我国文化认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
而小学语文是学生认识历史,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段,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因此,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与趣味性,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以下,笔者就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诗词解析中渗透传统文化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教材中蕴含大量古诗词,而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人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
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过于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忽视诗词中传统文化的讲解,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为改善这一情况,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古诗词所蕴含传统文化的讲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文化的美感与内涵。
以小学语文中贺知章的《咏柳》这首诗为例,本诗是一首七言绝诗,全诗短短28字就描绘出春柳的葱翠袅娜与生机勃勃。
诗中“妆”“裁”“剪刀”等字眼更是用的恰到好处。
在为学生讲解完相关教学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柳”字主题的学习。
可以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如“学习完本首诗,再看到‘柳’字,你会想到什么?”或“你认为柳可以形容什么?”问题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同步为学生展示柳树、柳条等相关图片,并鼓励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让学生更好的吸纳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在课文讲解中融入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的课文大多出于古今大家之手,课文中蕴含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但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为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忽视了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效果无法发挥最大化。
针对这一情况,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观念,在课文中积极融入对传统文化的讲解,以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以小学语文中《孔子拜师》这篇课文为例。
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文与弟子规中“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一内容相结合。
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孔子相关的故事、影视剧等导入教学,并为学生适当介绍一下孔子这个人物。
在学生对孔子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并提出相关问题。
如:“孔子在拜师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又为什么不远万里去拜老子为师呢?”“从孔子向老子拜师这一事件中你又学到了什么道理呢?”问题设置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自由阅读课文,生生讨论的时间。
然后随机抽取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讲解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弟子规中“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一内容为学生解释说明。
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谦虚、勤奋、好学的品行。
三、在课外实践中延伸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幅有限,已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此,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实践,借助实践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阅读对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定时组织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的阅读活动,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进而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如传统文化阅读主题、童话故事阅读主题等。
在传统文化阅读主题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成语故事等我国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三字经”为例,学生在读三字经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理解为主进行阅读,可以借助相关的历史故事理解三字经中“仁、义、诚、敬、孝”以及做人的道理。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妙,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篇13:文化相关论文
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
摘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属于政治范畴,而文化自信则属于精神范畴。
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附体的灵魂,既是它的精神显示,又是它的价值表现。
文化不仅凝结着过往历史的思想结晶,而且透现着预期未来的取向范本。
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不属于同一个范畴,文化具有的精神统领地位决定了文化自信的”最根本"意义。
关键词;文化论文
一、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念、信心,体现的是民族精神状态和凝聚力。
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优秀深厚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若星河的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蕴含着顽强的奋斗精神,包涵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诸多智慧。
这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特有贡献,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所在。
中华文化必定要走向世界,优秀深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的重要精神资源,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快速发展是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我们党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出发,制定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出台了许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措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这些表明我国文化软实力逐步增强,文化竞争力逐步提升,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三)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是文化自信的最大本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不仅极大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坚定了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虽然与快速提升的硬实力相比,与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曾经达到的高度、产生的影响相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还有所不足,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升,积累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能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最大本源。
二、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一) 坚定文化自信,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支撑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创造了灿烂的辉煌,包含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生生不息、勤于奋斗的民族精神,体现着和谐宽厚、追求进步的高贵品质和人格。
当前,我国社会格局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更加多元,群众思想和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在推进“四个全面”伟大实践中,碰到的矛盾和问题会比以往更加复杂,
篇14:文化论文
x文化论文范文【1】
一、体育生活文化
体育生活文化是公民的基本体育权益,涵盖公民参与锻炼、竞技、欣赏、观看比赛等,是以体育为媒介,通过运动个体的运动方式,满足运动个体心智发展为目的的文化活动,是公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恒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这就是体育生活方式。
体育生活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明下的生活方式,既是人性使然,也是公民体现其存在价值的生命属性和社会活动,强调人性释放,尊重并促进公民的身心发展。
★ 全民阅读总结
★ 蓬江区教学论文
【基于侨乡文化的分析论文(共14篇)】相关文章:
小港街道形象宣传主题口号摘抄2022-04-29
版福建厦门导游词2022-05-06
安全有奖征文2022-04-29
名班主任工作室班级管理工作计划2023-01-13
精彩旅游资源调查报告2022-06-11
户外登高文化活动方案2022-06-06
青海湖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口号2022-04-30
名班主任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2024-01-06
保密审查整改报告2023-06-23
优秀议论文:明天会更好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