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隐形课程下大学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论文(锦集11篇)由网友“发夹小妞”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试析隐形课程下大学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试析隐形课程下大学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论文
试析隐形课程下大学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论文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的重心,音乐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文章从隐性课程开发的角度,分析了隐性课程对于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提出实践中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隐性课程大学阶段音乐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4.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5.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快感,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快感,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是需要慢慢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其融合,进而形成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因此,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尤其需要关注音乐素质教育。如何从大学教育中开展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点。
(一)校方应当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条件,硬件主要是修建美术室、舞蹈室、钢琴室、音乐室等公共设施,为学生提供开展活动的场所;软件主要是建立良好的音乐氛围,鼓励学生们创新和开展活动。
(二)鼓励学生发展音乐社团活动。如创办吉他协会、合唱团、大学生管弦乐队、音乐小报等。这些活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活泼的性格,带着舒畅的心情投入学习,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三)定期举办艺术节及大型节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节,尤其是自发排演节目。充分利用大型节日或纪念日,通过义演、大型舞蹈助兴等方式把人文的理念和爱国热忱融入进去,加强道德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举办音乐文化讲座。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音乐素质文化讲座,尤其是名家的讲座。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与众多人文社科专家面对面的机会,聆听名家的声音,引发对社会的思考,感受学校浓厚而独特的“大学”气息。
(五)多渠道提供知识途径。包括:1.丰富的图书馆资料。面对新时代渴求知识和全面发展的校园学子,图书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资料的中心,在现代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音乐素质教育也尤为重要。因此,图书馆应该保证音乐资料的相对充足。2.校园网上资源。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校园网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一,保证学生能查到所需的知识是校园知识系统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隐性课程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定义,学术界对此也有很多的歧义,根源主要是隐性课程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计划性。沃伦斯将隐性课程的研究归纳为三个层次:1.师生互动、教师结构、教育制度的组织模式等学校教育的结构;2.价值的学习、社会化、阶级结构的维持等作用于学校的进程;3.从课程实施的偶然的、无意识的副产品到包含在教育里的历史的社会的功能中的各种结果的种种“意图性”或“隐蔽性”。这意味着隐性课程的研究从潜移默化变为强调有意图的安排。因此,在实际教学实施中,要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大方向衔接起来,进而组成协调的课程体系。
篇2: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资源利用论文
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资源利用论文
论文摘要: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音乐校本课程也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
论文关键词:学校特色;学生资源;当地民谣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中学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校本音乐课程能够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在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资源利用。
一、结合学校特色,大力开发校园音乐资源
我国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而课程的编制反过来也应根据学校自己的性质、需要、特点和条件进行。
我校通过了省三星级学校评估,在创建中积极寻求办学发展的“突破口”,确立了“合格+特色”的学生培养策略和办学改革方案。近年来,实现以普通高中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的教育特色,高中部每个年级开设了两个音乐专业班,有琴房10个,音乐多媒体教室2个,舞蹈房1个,并配有丝竹类、管弦类乐器,这些强大的硬件和软件的设施,极大地丰富了我校音乐课程的开发。我校音乐特色教育成果丰硕,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被著名艺术高等院校录取。我校根据音乐高考纲要,开设相应的试唱课、器乐课、乐理课。高中部音乐教师编写了相关的音乐教程。
另外,通过高中音乐专业班的学生,来影响非专业音乐班对音乐的学习,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展示音乐专业班学生的演出图片、获奖证书、演出实况,举行音乐会。在全校还可以开展各种音乐比赛,如校园歌手大奖赛、革命歌曲大奖赛……总之可以以音乐专业班为基点,促进校园音乐资源的利用。
二、结合学生实际,挖掘学生自身资源
学生的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他们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学生的学习经验来自他们的家庭生活,来自他们与其他孩子的.游戏与交往,来自他们与社区环境、传媒及文化的体验与影响,他们往往会把这些渠道获得的知识带到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把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增大教育的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这些经验与经历,我认为都是教学中宝贵的资源。教师应针对不同特点,善于挖掘学生的智慧和学习性,为我们的教学所用,使教学更深动有效的开展。
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比如:有些家长酷爱音乐艺术,擅长演奏、演唱……有的学生家长还热心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便可在时机成熟时,约请家长来校献技献艺,此举,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另外,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直接而强烈的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校本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三、结合地方特色,收集当地民间娱乐活动民歌民谣等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特色的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1.民歌民谣
民间歌谣按历史时期划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传统歌谣,二是近代革命历史歌谣。传统歌谣,源远流长,数量众多,是民间歌谣的主体。解放初期,还产生了大量以歌唱党和领袖、歌唱翻身幸福生活为内容的歌谣,如:溧阳来了陈司令,还有民歌《虞美人》等等。这些民歌歌谣至今仍在群众中流传,教师可选取比较短小、精悍、易唱易记的民歌编辑进教材,学生学起来一定非常有兴趣。
2.民间娱乐活动
(1)祈福消灾跳马灯,溧阳跳马灯约有四、五百年历史了。在数百年间乡村黑黑的场园上,火阵星冒看炭火在空中急速长旋,几十匹肚内点着蜡烛的竹马、在锣鼓的催促下,在村民的喝彩中,边穿梭边变换、边跳跃边奔腾,这充满着乡土气息的马与灯、人与马之舞,让人心动,让人难以忘怀!
(2)太平锣鼓
溧阳的太平锣鼓,在宁沪线上颇有名气。我校编排的舞蹈《天国勇士》代表常州市参加了江苏省先进县市群众文艺汇演获省二等奖。
学校适量安排这种地方特色课和课外实践活动,把当地民间娱乐活动和民歌民谣引进校园,通过“结合方言,结合媒体,结合教材,结合表演,结合欣赏,结合比赛,结合提高”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民间音乐中,增进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还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也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奠定了感情基础。
总之校本课程之推行,在一片鼓励与强力诉求声中,许多教师也想快速地尝试自己设计课程的喜悦。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新的课题,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真正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和本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 于雷; 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J]. 中小学音乐教育 12期
[2] 赵文斌; 浅谈音乐课程改革[J]. 教育艺术 06期
[3] 吴跃跃; 音乐教育学的发展方向与课程构建[J]. 中国音乐教育 01期
篇3: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一、音乐欣赏课程与素质教育
为了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针,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目前,音乐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主要载体,公共艺术课程已成为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程则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课程,是高校大学生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其地位和重要性毋庸置疑。
同时,音乐欣赏课更是被纳入到普通高等学校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其中包含《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音乐欣赏课程正逐渐成为许多大学生学习的必修课,他们通过学习音乐欣赏课程提高道德水准、审美水平、智力层次,形成青年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二、音乐欣赏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大学生的生活或多或少与音乐存在着联系。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音乐艺术工作者。通过提升大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形成由低及高的感知、体验、理解、联想的价值品评阶段。音乐欣赏课程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课程,是高校开展美育和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普及了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音乐教育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提高了大学生内在的审美修养境界和艺术鉴赏能力。
1.音乐欣赏课程是培育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载体
音乐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声音符号,用以表达人的所思所想。音乐是有目的、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怀,对于社会也具有一定教化功能和娱乐功能。《乐记》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古代的先王制乐,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国家,是治国的一种方法。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这些都说明音乐作为感性的艺术形式传播着理性的社会道德,在培养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精神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大学生要通过学习乐理知识,了解乐谱的渊源,在品鉴乐曲的同时,理解音乐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和品质。如广为流传的古筝曲《苏武思乡》,乐曲取材于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19载,但始终坚定不屈、忠汉不移的典故。
乐曲一开始采取了深沉、抑郁的旋律和缓慢的节奏,使人仿佛看到在冰天雪地的北国,两鬓斑白、额头布满皱纹的暮年苏武手执羊鞭艰难地放牧在北海边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苏武远离中原,困居他乡的苦闷心情;接着曲调渐趋明朗、激昂,表达出苏武对汉朝壮丽山河的怀念,以及决心排除万难返回中原的坚强意愿;乐曲结束时,多次出现用苍劲有力的扣指奏出的低沉愤懑的音调,表现出苏武对匈奴统治者的愤怒反抗和忠于汉朝的崇高民族气节。整个音乐对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具有示范意义。
2.音乐欣赏课程是健全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路径
柏拉图说过: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弃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 音乐欣赏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音乐家在自然、社会、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中发现美,便进行创造和表现。欣赏者则对音乐家的审美创造进行欣赏、理解、感悟,欣赏其中的绝响,理解其中的乐动,感悟其中的韵律。
音乐欣赏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大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透过对美妙的音色、优雅的旋律、律动的节奏、丰富的和声、清晰的结构,获得美好的审美感受,从而感受到美的内容、美的情绪。情绪是音乐欣赏中最为灵动的心理因素,所以大学生聆听《好日子》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生活是那么美好,一定好好珍惜;合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时候,内心会激昂,热血会澎湃,振奋整个精气神;吟唱《雨花石》的时候,会感到时间的恒远、岁月的沧桑和事物的坚贞;演奏《二泉映月》的时候,仿佛又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往事的悲伤,感受人生之无常。这种通过声音感受的艺术审美过程可以大大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从而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自觉生成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
3.音乐欣赏课程是打造大学生健康身心的有效手段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音乐可以锻炼提高人体机能、人的体质。经常练习声乐,如同在做口腔体操,使面部肌肉经常运动,锻炼呼吸功能,增强肺活量。练习管弦乐器时,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性、敏锐性。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视听觉的感知能力、反应能力更加敏锐、协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音乐和其他学科有明显的差别,无论声乐、器乐,都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劳动,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磨练,同时由于要求的精准度比较高,要想较好地完成演奏,必须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持久的耐心和机敏轻巧的细心。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音乐还可培养人的团结协作精神。因为音乐是一种需要精诚合作来完成的艺术,合唱重唱齐唱,合奏重奏齐奏,只有协调一致,才能成就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即使是独唱、独奏这样的形式,也要伴以和谐的伴奏或伴唱来完成。音乐作为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声波频率会引起体腔反应,声压可刺激大脑皮层,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实现心灵上的和谐。大学生在高校期间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易产生急躁、冲动等心理健康问题。为此,音乐欣赏课程应因势利导,引导在校大学生倾听经典剧目。
三、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程的思考建议
音乐欣赏课程正逐步成为高校公共课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方面,音乐欣赏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结合时代气息,高校将特色的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欣赏课程之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程已成为提高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的重要方法。但是,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设置与内容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例如,高校开设的音乐欣赏课程设置单一,上课形式单一,内容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创意。大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缺乏持续学习的兴趣,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掌握的音乐知识和具有的音乐素养依然较少。针对音乐欣赏课程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在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时可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发展创新,实现音乐素质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首先,设置不同的音乐场景,让大学生放下听不懂的包袱,引领大学生走进音乐殿堂。由于音乐艺术的基本材料音响没有造型性和语义性,所以许多大学生感觉音乐难以欣赏,尤其是严肃音乐。比如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在课堂教学上要求大学生闭上眼睛,打开耳朵,去感受不同的曲风,或舒展的、或安神的、或愉悦的、或激动的、或澎湃的,让大学生沉浸在曼妙的音乐氛围中。
与此同时,在播放的过程中解释不同音色、节奏、旋律的特点,使大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到不同的音乐形式及各种乐器的器质。这样的音乐欣赏课程不仅使欣赏音乐过程生动鲜活,潜移默化,更让大学生的身心得到无限放松,享受超乎听觉和情绪之外的东西,让音乐去激活青年的生活阅历与人生感悟。
其次,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将当地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音乐融入到音乐欣赏课程中,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比如赣南采茶乐,属于闽粤赣客家民系地方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
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像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将当地的音乐文化融入进高校音乐欣赏课堂中,既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开设了音乐校本课程,又结合健身阳光体育活动,让采茶乐的内涵、曲目、表演形式充满趣味性,编排了独具一格的采茶韵律操,达到健与美的完美结合,使大学生通过对客家人的音乐文化的演习,自觉地增强对地方音乐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音乐修养水平。
最后,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既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更是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切入点。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校风校貌的直接体现,是高校集体意识和历史积淀的集中表现;是高校精神的纽带,是吸引和团结师生的精神磁场。
要善于将音乐欣赏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因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约束力和规范作用,通过良好的环境、氛围、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建立起团结、友善、互助的集体氛围。同时也可借助校园文化来丰富音乐欣赏的课堂,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将课堂直接对接舞台,让大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在音乐表演中欣赏音乐魅力,在音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愉悦。
总之,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欣赏课程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调节作用。音乐欣赏课程要从培养大学生兴趣着手,挖掘创意原动力、锻炼表达能力,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高校可以结合体操、舞蹈、武术等运动项目开展音乐欣赏教育,也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学校形象的必要手段。音乐可以让当代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心灵愉悦和精神慰藉,还可以引起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反应,对稳定情绪有特殊的医疗功效。
篇4: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应注重地方特色论文
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应注重地方特色论文
摘要: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注重地方特色,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还能让学生更清晰知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音乐;校本课堂;地方特色
开发音乐校本课程,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培养且提高学生音乐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机会,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在使用过我校音乐校本课程后,收获了以下三点:
一、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注重地方特色,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选取的材料大多是开平的民间曲艺。在课程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开平的民歌形式之一――“卖鸡调”。
“卖鸡调”在江门五邑各地都存在,其中又以开平为盛。“‘卖鸡调’原是开平地方剧中的一种曲牌,起源于明、清时期,始于道士在祭神活动上的吟唱。”我觉得如果一种地方曲艺品种总是停留在它最原始的状态,是没有生命力的。诸如“卖鸡调”这类民歌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还能够从普通的曲艺上升到戏剧的地位,应该是开平人在艺术方面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的结果。“开平市文化局局长梁少锋同志如是说。正因为“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卖鸡调”才有了很大的发展。平常的音乐课,欣赏演唱的都是普通话的歌曲,但是介绍“卖鸡调”时,学生们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式突然很感兴趣。一打开《潭江小唱》这个视频,课堂里就议论纷纷,熟悉的同学就会跟着“卖鸡调”的旋律哼上几句,不太熟悉的同学就会自觉地相互讨论,去认识、学唱“卖鸡调”这种开平本地的'曲艺。一节课下来,几乎人人都会唱《潭江小唱》,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了真理。
二、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地方特色,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就拿我校所在的开平说,它靠近广州,毗邻港澳,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文化、艺术之乡,一百多年来的中西文化的融汇,创造了侨乡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开平旅游资源丰富,有湖光山色的大沙河旅游区,有秀夺峨眉的梁金山,有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立一代中西合璧园林之典范――立园等。
因而,在我校音乐校本教材里,我们选取了我校退休音乐教师张澄汉老先生创作的乐曲《花似锦》。“第一支春歌,唱给春天;第二支春歌,唱给侨乡大地。放眼百里侨乡,纵观侨乡百里,趁春风趁春潮赶春势,宏图鹏程正崛起。不再抚古炮台的苔痕;不再恋旧碉楼的斑迹。将往日的屈辱抛到九霄云外,把历来的荣耀埋藏心底……”激昂欢快的曲调描绘了侨乡大地的美丽风景,歌颂了侨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欣赏过《花似锦》之后,学生对本地原创音乐肃然起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三、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地方特色,能让学生更清晰知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共75万人,分布在世界上67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广大旅居海外乡亲热心支持家乡建设,兴办教育、卫生、慈善公益、文化和福利等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于是,有很多人都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出国,希望在海外谋得一份好差事,能够荣归故里,做一个体面的“金山客”。但是,不是每一个从开平走出去的华侨华人,都能在海外获得成功。“独在异乡为异客”,海外的气候、生活习俗、语言、文化氛围跟国内有着巨大的差距,适应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就有专门针对“留洋”的描述:“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这是一首开平民歌,是开平流行最广,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曲调形式――“木鱼”。这种调子悠扬纯朴,长于叙事,也能抒情。唱腔原分龙舟腔与金兰腔两种。后来经过艺人及广大群众的加工创造,发展成潭江水腔、龙头凤尾腔、葫芦腔、三级浪、回门腔、红花腔、清新腔、轻快腔、乙反腔等,这样一来它的表现力就更加丰富。还有一首“阿爸离家乡,赚钱把家养,去到金山捱凄凉,阿妈日盼夜夜想,挂心肠,金山入梦乡,梦里不识金山样,梦见阿爸泪沾裳……”。也描述了对海外亲人的思念,揭示了风光的“金山客”背后,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无奈,带给人们无限的惆怅。
如果从小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哪里都能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不仅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了发展,更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挖掘它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因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地方特色,才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加强教育和地方的联系。
篇5: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思考论文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思考论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 课程改革
【摘要】历史课程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和人类发展的一扇窗户,对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受到众多历史任课教师和专家学者的认同,笔者在这里就历史任课当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历史课程教学是中小学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眼里,历史属于副课,原因在与升学考试等考试中并没有历史课程,但是从整个学生的均衡发展来看,历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更好的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进展,各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农业和工业发展史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过去,并展现未来,所以历史一直受到中小学生的喜爱,但是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老师课程学习中往往把考试通过作为自己唯一的学习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就容易偏离我们历史课程设置和学习的初衷,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把一些历史事件年份和相关任务及事件名称就和背课文一样进行死记硬背
当你问起学生在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件中有什么人物等情况时,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很流利的把这些问题回答上来,但是当我们问到这个事件的具体内容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会很茫然,从这个问题上,我们所反映出来的时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味的强调学生的教学成果和成绩考核,把一些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和常常出现的考试重点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而忽视了在这个历史事件学习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事件的背景,时间的起因,事件的过程和事件的.结果,这些本应该是通过我们的教学手段活生生的展现在孩子面前的东西在我们很多教师的教学中却没有了。
(2)背诵成为目前历史课程学习唯一的手段,这是普遍存在于历史课程学习中的。
学生在学习中好像也适应了背诵,对于历史课程学习也积极的采用背诵的办法来解决,因为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对于教师而言,也在通过各种办法和手段来帮助孩子在考试中能够顺利过关。这种学习手段让学生很容易在心里和意识上认为历史课程学习就等同于背诵,这样,学生在整个历史课程学习中都会失去原本的学习快乐和兴趣,完全的被各种年月日、数字和人物名称所劳累。 笔者认为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帮助学生对于每一个时期发生的主要事件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都寻找到相应的背景因素,并对历史任务和历史事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学习和联系,只有这样我们学习完历史课本之后,才能对曾经发生的事情有一个生动的、鲜明的认识。对于历史课程学习而言,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和看电影一样,给学生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事情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顺事件,然后把这些死板的用文字表述的内容串联起来,用各种图片和影音资料展现给大家,这样孩子在学习中,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历史事件的了解中,通过了解,在学生的脑海中自然会对每一个事件进行整理和归纳,这就和学生在对自己小时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回忆和记录一样,通过这样的措施,让学生对每一个事件的周边事件都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学生对于历史中的人物不单纯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了,而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一方面,我们在历史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中,笔者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我们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次了解和把握,对后面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的一个基础,所以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还应该体现在考试手段和考试内容上,我们在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更多的时候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些外出学习历史和了解历史的机会,让孩子在每一次历史学习中,能够体会到当时的状况,并对每一次心得学习进行发自内心的归纳和总结,笔者认为这比单纯的要求学生记住某一个数字和某一个地方要好的多,也容易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留下比较深刻的记忆,否则,对于部分孩子而言,可能在学习中,就是简单的通过了一次考试,取得了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仅此而已,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于历史课程的要求。
综上所述,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需要我们的教师灵活多变的给孩子创造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机会,另外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准确认识历史课程,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学生的历史才能真正的学好。
参考文献:
[1]郭玲。新课改视野中的教学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03期。
[2]桂文通。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关注的过程[J]。中学数学。12期。
[3]王宝栋。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报告[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4]殷W宇。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变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期。
[5]李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期。
[6]徐忠明。用弹性预设促进教学生成[J]。教育科学论坛。年09期。
[7]陈木兰。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评价的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3期。
[8]刘运芳。新课程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赵玉生。试析新课程改革的人文主义价值趋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
[10]赵静。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教育[J]。学科教育。年08期。
篇6:素质教育下的礼仪课程改革与创新论文
素质教育下的礼仪课程改革与创新论文
摘要:为了突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礼仪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类的基础课程,应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大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素质教育 实践能力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而礼仪课程是一门是大学生成材的素质教育类课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对礼仪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作为基础类的课程,在本着为专业课程服务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原则的同时,也应有着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为此,在科学地组织礼仪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为理念,以职业场合中常用常见的礼仪知识为主整合了教学内容,对《礼仪》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改革与创新。
一、课程改革与创新思路
《礼仪》这门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是以营销专业的学生为例,从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按照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作为了重点,即对营销专业学生的团队沟通合作和领导能力、基本商务谈判、信息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文案写作等职业能力作为重点,对本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重新对课程内容进行的设计。此外,通过多次到企业进行调研,并走访了秦川艺校、石家庄烟草公司、天冰集团,最终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开发的基础上,由企业人员参与,共同构建了礼仪教学中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礼仪》中的内容摒弃了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以原理、概念分类为主线,从理论到理论为章节结构”的做法,而是打乱顺序,围绕行业企业需要以及专业任务类课程,突出“教为基础、训为核心”,按照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理念,走“任务驱动”模式,从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过程知识,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按照“任务导入-知识要点-核心技能-任务提示-任务分析-技能练习-典型案例-项目汇演”的主线来设计。
据此设计的课程内容,便形成了“一大基础”、“五大项目”的礼仪课程体系。“一大基础”是指对礼仪概述(即营销礼仪的内涵、内容、特征、原则、功能等内容的学习),“五大项目”是营销人员的职业形象礼仪、日常交际礼仪、语言沟通礼仪、营销活动礼仪、涉外民俗礼仪五个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在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上,我遵守了应用型高职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突出项目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其中重点贯彻实施了“礼仪”课程“四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3.1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礼仪素养是个人在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而职业素养是个人职业素质的重要考核标准。礼仪常识教育是基础,专业礼仪教育是中心,因此将通识性礼仪教育与职业性礼仪教育相结合是礼仪教育模式设计的起点。礼仪教育应根据不同专业性质和职业特点进行差别设置,这种差别不仅指的是内容上的差别,还包括课时、教学计划安排,特别是实训项目设计上的差别。如:市场营销专业的礼仪课程应体现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范畴,并且针对营销专业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使其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3.2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礼仪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仅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有说服力。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是指,一方面该讲授知识,解释道理时以讲授为主;该掌握技能时以训练或在信翔礼仪公司实践为主;另一方面要理论与实践互为支持,互相补充,统一于教学需要。因此,礼仪教育实践训练的教学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3.2.1讲授式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示范、图片展示、播放影音等方法教授学生基本知识,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训练过程中突出听、看、思、论、答等关键环节,进行礼仪知识的掌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模拟式教学。首先由教师来展示正确的职业礼仪的规范标准,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模拟情景。在模拟教学之初,如果学生遇到难题教师可以稍加提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模拟中相互评议,在进行中提高。在整个模拟结束时,教师应及时进行任务评价,将模拟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整体内容的把握。 3.2.3项目式教学。在运用该教学方法时,首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将要完成的任务,然后进行实际的工作式训练。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学院应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礼仪氛围,才能使学生避免在课堂之外的环境下,言行又逐渐恢复到学习礼仪之前的状态。因此,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如:指导学生举办营销人员个人形象设计大赛、开展礼仪大讲堂等校园文化活动。
(四)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
礼仪体现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个性特征和综合素质,要使高职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注重养成教育,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使礼仪的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
四、课程考评制度的转变
《礼仪》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为俩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平时的成绩和期末的考核。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的性质为人文素质课程,因此在考核评价的形式上更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与关心,考核方式的创新在于将分数转化为了评语。
分值礼仪修养评价
85-100分具有高级营销员潜能的人才
70-85分具有中级营销员潜能的人才
60-70分具有初级营销员潜能的人才
五、课程特色
(一)具备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礼仪教研室从成立了信翔礼仪公司,进行着教学公司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每位老师既是教师又是职员,担任着双重身份。除此之外,公司还外聘了有经验的兼职老师与学院教师共同组建着我们的教学团队。由于公司的建立,因此我们与多家企业进行着联系,目前的9名礼仪教师中,其中1人为礼仪公司经理,3人为高级礼仪培训师,其余教师均长期给企业培训,是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
(二)体现课程体系的配套教材
“礼仪”课程对应的教材是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我院礼仪教研室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完成的《现代礼仪》一书,教材内容案例丰富,每章节编写的情景实训练习实用性强,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并且它也是高职教育各专业进行交际礼仪训练以及开设通识类课程的理想教材。
(三)实践性教学环境的保障
我们曾多次带领学生参加政府部门以及大型企业的重要活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礼仪素养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张岩松——《现代交际礼仪》
2、金正昆——《礼仪金说》、《现代社交礼仪》。
篇7: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的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的论文
随着科学文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学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化,其变化速度也日益加快。学校要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需要对环境做出最敏锐的反应。学校意识到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以及教师培养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因而要积极对适于本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1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意义
现行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不能够满足学生有特色、个性化、多样性、多层次的需求,所以迫切需要进行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课程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这些资源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需要进行整理和整合,所以,对校本课程有关问题深入研究,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发展。
学生在发展中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表现出其差异性。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教育资源以及学生发展需求开发多样化的课程,开发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授课教师的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调整,以满足学校差异、学生差异对课程的需求。
2结合学校实际特点开发校本课程
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要从学校实际出发,选题要注意可行性和实用性。所谓“可行性”即是我们的选题必须注意到两方面:一方面所需的条件是具备的或是经过努力可以得到的,另一方面就是注意选题要适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负担状况。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安排不同的内容,工作量也不宜过大。实用性的.考虑主要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内容相联系,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师要在学生中开展广泛的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会谈等方式,让学生确定感兴趣的知识。从以上两条原则出发,结合学生课堂生物知识和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生命现象,以“为什么”或“怎么样”为题,就能开发到大量的校本课程。
3校本教材与生物新课程教材资源整合的开发利用
可针对生物新课程教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进行问题的调查、分析,在本校及其他高中学校进行新一轮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开发研究,促进高中生物教与学方式变革、优化课堂教学。高中生物教学实事求是地说还是离不开高考。校本教材如果仅仅是学科兴趣活动的延伸,或者是学科教学的零碎补充,这样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校本教材课程的开展肯定会受到许多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能把校本教材和高考有机的结合起来,岂不是两全其美。因此加强校本教材与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资源整合利用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根据学校的适应需要而出发的。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使学校的生物课程体系真正适应学校中每个学生发展的差异与特异需求。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从理论走向实践,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才能使校本课程开发的各方面工作趋于完善,最大限度地显出它的教育功效。
篇8: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生物校本 课程
【论文摘要】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学校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但由于各种各样的障碍致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状况。主要原因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积极主动、课程开发盲目、单一、课程管理杂乱、课程效果不理想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作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浅略的探讨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不断优化课程和资源配置,使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中心,让一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为国家课程做好有效补充。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可以培养完善人格的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对课程进行“国家、地方、学校”分级管理的政策。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新课程运动的一项具体措施,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全满人才、体现社会民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有利于人才多元化的培养、学校特色化的形成,以及课程创新的重要工作。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学校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但由于各种各样的障碍致使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的进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状况。主要原因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积极主动、课程开发盲目、单一、课程管理杂乱、课程效果不理想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作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浅略的探讨。
1、协调课程,加大社会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不同地方,不同个体学生差异的需要,建成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教育,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但是,就目前来说,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面前很难有一席之地,难以突破。学校教师教学任务重,精力有限,加之很多人认为校本课程是多此一举,没有得到国家课程的协调帮助以及社会的认可。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动力。为打破这一被动的局面,国家应该注重多方位培养人才,学历不等于能力,道德、智慧、健康、为人处世等素质和学历一样重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都要打破以前的局限,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具有全方位价值的课程体系,它可以充分弥补国家课程的疏漏和不足。因此,我们要对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任务上和目标上的协调后,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得到足够的保障和重视。
2、建立教师的课程开发制度,培养专业的校本开发人才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是课程构建的主导者,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将影响课程开发的实施效果。课程开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对课程开发理念,课程开发原则、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开发程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与分析。要开发高质量的校本教材,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课程开发能力。但是目前的师范院校并未对学生进行课程开发方面的`培训。所以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缺失,以及能力的缺乏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显得单薄无力。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高校和学校单位之间应该建立紧密的联系,专门针对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培训和指导。只有参加培训并评审合格后方可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格评审可以采用笔试、论文、答辩等形式,让每一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都具备足够的知识和信息,避免校本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当然,当地教育系统也可以建立一支专业的校本课程开发团队,该团队人员专门负责该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减少高中在职教师的负担。
3、合理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有效的课程管理有利于课程开发效力的提高,以及课程开发的上升式循环。完善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明确管理目的、个人责任、管理办法、以及反馈意见等问题。管理的过程应该分层次分步骤进行,当地教育局要在国家宏观的教育目标之下对所在区域的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管理,制定详细的管理机制,统筹安排,并定期对各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校长应该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做好把关管理,明确学校的办学特色与路径,统筹安排课程的开发工作,分配好各部门的任务;学校教务处和各科研小组则应该各司其职,安排好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各项具体事宜,制定具体的管理条例,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生物学科的带头人则应该组织好本科教师,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的选择、计划、实施、评价反馈等具体工作。
4、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向
4.1合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体系中更加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在教材中添加了很多探究性和模拟性的实验,以及一些调查报告等内容。但由于常规的教学形式很难完成这些内容,因此很多的教材内容如同虚设。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生物学有关,例如:植物的生存、人类疾病的预防等等。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学校、当地的现有资源对学生开设人类疾病的预防,学生的饮食营养搭配、以及食品安全等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专题。这不仅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4.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挖掘生物学知识的延展内容
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要面对群体,所以课程开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等特点。校本课程开发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和调查学生的兴趣,并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可行性的调查,并针对学生的年龄智力特点开发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教师团队中有很多都是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对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很擅长,所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各自专业领域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还合理利用了教师资源。
5、总结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科建设的需要,更是学生们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积极完善我们管理机制,使校本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成为国家课程的补充与延伸。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我们要积极学习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努力做好生物学科的开发与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饶玲.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J].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J].
[3]朱士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J].
篇9:浅谈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本课程的开发论文
浅谈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本课程的开发论文
【摘 要】现行的中职学校课程存在着许多弊端,而校本课程恰能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解决这些课程的“滞后性”等方面的问题。目前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辅助工具,为中职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职教育 校本课程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诸学科在都课堂教学中尝试网络化教学模式。网络化教学模式的运用,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起步于网络时代,且网络化教育正逐渐融入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当前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职学校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前沿。中职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更应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主动进行课程改革,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要求和特点的课程,进而构建起中等职业学校的“校本化”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智能化、网络化的特点,为中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辅助工具,为中职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一、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紧迫性
现行的中职学校大多采用统一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由于这些课程适用面广、硬性强、灵活性差,存在着许多弊端。许多课程不能与社会或时代同步,无法体现最新时代精神;有的课程体系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后的新情况,无法适应产业和企业现代技术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课程结构和教材建设严重滞后于企业行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无法适应新专业的需求;另外课程和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和有机的联系,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更不能贴切学生的实际需求状况;文化课程之间、专业课程之间、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都存在着大量重复和严重脱节现象。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
校本课程恰恰能够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以上不足,解决这些课程的“滞后性”问题。校本课程正是着眼于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网络校本课程开发的优越性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倡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策略,突出思维参与,注重学生主动寻找信息、综合分析材料能力的培养。网络校本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这也正是中职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课程开发,让学生更加深入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潜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掌握上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感。
网络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调查研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多的课题选择、研究参考和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社会性和时代性。中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符合当前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育内容应及时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向,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开办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2.基础性和专业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具备从事某种职业必需的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突出专业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所在,中职校本课程要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为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服务。同时,中职校本课程还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的雄厚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好未来发展才有后劲。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扎实,在知识经济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的大潮中,就能在激烈的竞争洪流中站稳脚跟,不断有新的发展。
3.选择性和灵活性。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资源鱼目混杂,有选择性的校本课程必须以扬弃的态度,有选择地将有效的网络资源收入麾下,使它不断做大做强。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意愿、自主性和承受能力,要求学生分层次的限时限量完成教学目标。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由于自身所具备的交互性、灵活性、可选择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充分发展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总之,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的研发和运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设创造性,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得到较大幅度的快速提升。学校凝聚力达到新的高度,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得到提高,潜在专业能力得以展现。我们坚信网络环境下的中职校本课程一定会在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日渐丰富、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学华.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J].课程教材改革,,(1).
[2]徐巧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方式和种类[J].辽宁教育,2004,(3).
[3]董忠昌.中职校本课程开发:辩护、批判与建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7).
篇10:音乐学院室内乐课程素质教育功能探析论文
音乐学院室内乐课程素质教育功能探析论文
一、室内乐的概念和特点
在以前,室内乐是西方国家宫廷中演奏的一种音乐,这种音乐类型与传统的歌剧音乐、教堂音乐有着很大区别。随着时代的变迁,室内乐意义有了一些新改变。在近代,简言之,室内乐就是指每一个声部均是由一样乐器演奏的合奏音乐。那么,如果声音是由两样乐器合奏出来,则称之为二重奏,这样来看,室内乐就出现很多的种类,包括三重奏、四重奏等。室内乐中每个乐器的地位是平等的。众所周知,中国很多民族音乐都是通过室内乐的方式来演奏的。室内乐的演奏形式不仅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而且还具有好的协调性,室内乐每个声部由于保持较好的独立性,演奏的个性化十足,这也是室内乐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二、室内乐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
一般来说,室内乐存在多种优点,室内乐可以增加音乐课堂的丰富性,并且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就教育方面而言,室内乐课程具有强大的素质教育功能,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
(一)培养群体意识、团队合作能力
室内乐课程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一大功能是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和团队能力的培养。基本上,学生在音乐课中所接触的音乐作品绝大部分是独奏方式来演奏的,因此这种形式只需要学生一个人自己去演唱练习,这就带来一个不良的后果,学生不愿意去跟别人合作,这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而室内乐课程这种形式,可以大大地丰富音乐形式,包括合奏、合唱、小组表演、乐队演奏等方式,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以及团队精神。在室内乐的课堂中,绝大多数的演奏都是集体性的活动,因此这就需要每个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集中和统一,学生们是一个团体在演奏,因此每个学生就需要共同协作,无论是在音乐的节奏方面,还是在音乐速度上面,都需要达到高度的一致。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全面认知能力
室内乐课堂的另一大素质教育功能就是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全面认知能力。虽然当今世界的音乐作品越来越多,但是室内乐作品还是具有其自身很大的优势。就室内乐而言,其不仅仅具有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内容,而且还具有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这是独奏音乐无法达到的。对于学生来说,室内乐课堂更容易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并且可以扩充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一旦学生音乐的视野扩大了,就可以不断提升自身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并增强对音乐作品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
在素质教育中,室内乐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通常情况下,学习器乐演奏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独奏能力,更需要强大的音乐综合能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社会对音乐方面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毋庸置疑,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且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通过室内乐课程的学习,可以突破学生对某个单一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局限性。因为在室内乐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音乐内容以及表演形式,来增加自身的舞台实践经验。这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将室内乐的课堂音乐知识与实践演出巧妙地结合起来。借助这种形式,学生就可以走出课堂去了解这个社会,并接触这个社会,从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四)培育器乐专业人才
不可否认,室内乐课堂对于器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对于学习器乐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仅在学校需要接受专业知识的教导,更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和自己,并且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对社会和他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学习室内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不但学习音乐的相关知识,更是在这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合作技能和素质。室内乐可以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大型的乐队演奏中,并且尽可能地给每一个学生练习的机会,这样学生就可以彼此学习,互相提高,并且通过互相的合作,来达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以此来更多地培养出合格的器乐专业人才。
三、器乐专业主科教学中开设室内乐课程的具体措施
(一)建设师资队伍
在我国,室内乐课程应该是器乐学生的主修科目,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很多的学校并没有将室内乐课程作为器乐学生的.必修专业训练课程。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室内乐课程无法得到广泛开展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应的师资队伍。所以,最主要的事情就是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器乐专业主科教学中开设室内乐课程的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学校可以采用引进先进和优秀教师的方式来吸引室内乐课程的教师,但是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严格。因为,对于室内乐课程来说,该课程的教师需要有渊博的音乐知识和学术知识,并且懂得如何传授知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将室内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二)制定教学计划
在室内乐课程中,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教学计划合理,才可以更好地将室内乐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要求统一起来。对于每个学校的室内乐开课时间,这需要根据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设置室内乐课程的课时。一般来说,室内乐课程的课时基本为每周一节或者两节。室内乐课程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考核音乐课程
对于室内乐课程,最后还需要制定一个严格的考核制度。一般情况下,室内乐课程的考核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观摩抽查的方式,而另一种是期终考核的方式。在室内乐的音乐课堂上,当学生学习完一首弹奏的音乐作品之后,老师就可以采用观摩抽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并根据对学生的考核结果做出一些反馈,以此对下一期的室内乐教学做出一些调整。另外,在考核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到点评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仅仅可以提高对室内乐课程的兴趣,并且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最后,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个期终考核,并将其成绩纳入到对学生的素质评分中。在学生的最后评分考核中,老师的观摩抽查和期终考核将作为一个比例纳入到学生的成绩中,此外,还需要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纳入其中,包括学生的上课情况、思想素质等等。
四、结语
较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提升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室内乐课程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培育专业化的器乐人才,由此可见,室内乐是提升我国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媒介。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室内乐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国高等院校必须不断完善器乐专业主科教学中开设室内乐课程的具体措施,加强重视,才能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篇11:深度推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论文
深度推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论文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体系生成方式 课程结构 引导机制 教学模式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在体系搭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选配机制同个性化成长需要的相适性、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与有效性等方面,同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尚有一定距离。需要尽快从课程开设及管理运作的基本形式建构,转向对质量与成效的重视与追求。需要在新的建设目标指引下,致力于课程体系生成方式的改进、课程资源结构布局的优化、课程选修引导机制的建立和课程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尽管各高校在科目设置、类属划分和概念使用上不尽相同,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课程管理的常规化已逐渐成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及其运作的共性特征。然而就总体而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尚处在课程体系的搭建和管理方式的成型阶段,课程建设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课程设置的类型与数量、课程开设的形式及课程学分的管理上,而在课程体系搭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选配机制同个性化成长需要的相适性、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与有效性等方面,依然同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存有一定距离。相对于质量与成效的关注来讲,无论是多种类型的课程提供,还是课程学分的赋予,都还属于数量保障型的基础性建设工作。为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功能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必须从体现数量宽度的形式建构,转向体现质量高度、成效强度的价值追求,推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步入新的建设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不仅需要重视理念的更新,更需要认识和把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和教学运作的规律性、科学性,需要在新的建设目标指引下,致力于课程体系生成方式的改进,课程资源结构布局的优化,课程选修引导机制的建立和课程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课程体系生成方式的改进
与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得以稳定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专业课程体系相比,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呈现出的是成型而非成熟的状态。专业课程体系因其有着特定学科群的支撑,显示出明确、集中的目标指向和系统、严谨的逻辑关系;科目纷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则源出于多种学科领域,学科背景的广泛性、目标内涵的丰富性、价值关联的多样性以及修读需求的差异性,使得课程体系建构的科学性面临着考验。
科学合理的体系建构需要通过主动探索、主动设计来实现,这种主动性是内在自觉性在课程建构行为方式上的外在表现。建构主体的自觉性意味着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不仅着眼于课程开设的种类和数量,而且关注到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价值。不仅着眼于课程设置的近期直接效用,而且预见到课程学习的长远持续效应。不仅着眼于知识能力补缺的局部需要,而且注意到人才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整体需要。
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目前高校中较多采用的是个体申报为主的管理方式。即先由学校有关部门拟定几条开课原则,而后由教学基层单位组织教师进行申报,申报的课程经审批后统一归类,供学生选修。这种体系生成方式在学校层面存在着全面深入研究和整体精心预设的缺位现象,导致课程体系系统性与科学性的不足。在教学基层组织层面存在着对开课任务的被动接应现象,其职能的履行主要表现为对任务的上传下达,缺乏在特定学科背景下进行局部性的课程结构谋划与设计。在教师个体层面,则存在着开课意图偏移现象,由学生本位偏移到教师本位,“因需(素质培养需要)设课”变成了“因人(教师)设课”。
课程体系是围绕统一的教育目标形成合理布局的一种系统化状态,因此,它的生成不能只是“拟定原则——自愿申报——汇总归纳”的简单操作程序。应当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主动设计、努力开发和精心组合贯穿于体系生成的全过程。在体系建构过程的前端,需要认真做好研究工作。一是深入研究相关理论主张,特别是分析借鉴西方曾先后出现的有关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成果(如精义论、均衡论、进步论、多元文化论等,并结合时代要求和本校实际,形成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前提。二是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及人才长远发展的素质支撑需要,结合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认真研究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结构。三是对学生的修读需求进行调研,在学校“给什么”和学生选择“要什么”的供需关系形成之前,添加一个了解学生“要什么”环节,并以此作为参考来确定学校“给什么”的必要环节。在体系建构过程的中端,需要在前端研究的基础上,依序展开三个层面的主动设计:
(1)学校层面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类别划分、结构框架和课程方向做出整体性的规划设计,而不仅仅是推出若干笼统、务虚的原则。
(2)教学基层单位利用所拥有的学科专业资源,对学校整体设计中的局部板块进一步做出模块化处理,精心谋划模块的要素组合。而不仅仅是行使组织申报职能。
(3)教师个体则根据课程模块的设计要求,依凭个体教学与科研的积累,积极开发文化素质课程资源。而不是将原本面向本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进行简化或压缩后加以提供。在体系建构过程的末端,应依据体系结构的预设方案对申报课程进行审选。并通过科目调整、补充开发以及校际资源交流共享等方式手段,使课程体系建构得以完成和完善。
二、课程资源结构布局的优化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无疑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但是,假如科目种类分布不适当,资源结构不合理,则一旦把看似很大的选择空间放在供与需的适应性关系中去衡量,可选度又会显得很有限。因此,与课程种类和数量的扩增相比,课程资源结构的优化显得更为重要。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改变了教学计划中原有的课程结构,而这种改变不仅是为了完善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更是为了完善其素质结构、能力结构以至人格结构。所以,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中对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是课程资源结构优化的基本依据。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不仅对素质教育提出了全面性协调性要求,而且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构成及课程设置也提出了多元组合、优化配置的要求。宽广的文化视野与合理的课程资源结构有助于在人才培养中构筑宽厚、合理的文化素质基础,而这种基础正是蓄积发展能量和触发创造灵感所需要的。为使课程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可以分别从不同维度考虑和设计课程组合关系。例如,从时间维度组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课程,从空间维度组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课程,从学科关系维度组构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课程,从能力结构维度组构培养科学思维、治学研究、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的课程。为保证文化营养结构的合理性,需要使每一种维度上对举并存的课程种类之间呈现相对平衡的关系状态,而不是有所偏失或出现“短板”。
目前,针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优化课程结构布局:
(1)以人文“化育”的素质教育理念对工具主义的影响进行纠偏,避免以狭隘的功利目光把各种考级考证视为主要目的.,偏重设置应用型课程,造成课程结构失衡。
(2)提炼课程结构特色,避免学校之间的趋同现象。要结合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区域文化背景,积极开发富有学校文化个性和区域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并把文化素质培养的普遍性要求同人才培养类别的特殊性需要结合起来,形成本校所特有的课程结构布局。
(3)分别为文理工等类专业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素质结构模型,并据此设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方案,增强课程资源组合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4)正确把握素质教育课程的类属划分以及各类素质教育课程的作用关系,避免因课程归类不清而造成课程分布的配比失衡。文化素质教育同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是同级概念,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助推的关系,但在内涵和作用上又不可相互替代。如果对课程属性缺乏清晰的判断或对各类素质教育的作用地位缺乏清醒的认识,就会因某类课程开设不足或开设过量而影响到素质教育课程结构的合理搭建。
三、课程选修引导机制的建立
通过必修与选修科目的同步设计,使接受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这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为课程修读“自选动作”提供的课程空间远比“规定动作”的空间要大得多。自选空间的设课和选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具有重要意义。从课程选修的实际状况来看,学生中由于存有一些意图误区而表现出课程选修的短期功利性、片面性、随意性甚至是盲目性。例如,有的为累积学分而根据课程考核的难易度来选课,有的为多拿证书而根据与考级考证的相关度来选课,有的则为满足一时兴趣而选课。针对缺乏整体设计和科学规划的选课现象,作为课程建设主体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不仅要致力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体系化建构,而且要对学生的选课行为予以积极引导。 课程的选修只有同个体自由发展的目标取向联系在一起,并且以对自我、对社会以及对课程的正确认识为前提,才有可能做出合理的选择。因此,
(1)要指导学生在思考个体生存意义的过程中,学会对多元存在的价值观进行比较、辨识和判断,进而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取向并进行人生规划。在人生规划指导下制订大学生涯的学习规划,在学习规划框架下确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选修计划。
(2)引导学生认识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认识人格完备建构的应然状态。在此基础上反观自身的主体构成,认识自身素质结构中的缺项或弱项,同时,结合自己的学习需求,了解和认识拟选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及课程功用。
(3)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近期有用性和长期有益性之间的关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兼具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所拥有的“功利价值、认知价值和发展价值”。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课程学习的价值,避免因受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影响而偏倚功利价值取向,造成选修范围的偏狭和选修结构的失衡。
引导力的加强不能仅靠单一的说教形式,需要在教育引导、制度引导、示范引导等多种形式的结合运用上进行探索与实践。
(1)在教育引导方面,将群体分类指导同个体具体指导结合起来,启迪学生增强课程选修的目的性、计划性与科学性。使学生的自由选择真正成为具有较高自觉程度的自主选择。
(2)在制度引导方面,通过相关规定的细化、调整和完善,强化制度的导向作用。使素质教育课程选修制度充分体现共性要求和个性需求相统一,近期现实需要同长远发展需要相统一。在学分管理上根据自选课程的类型划分,使选修课程的积分总量要求同各类课程的学分基准要求相结合,促使学生个体选修结构趋向平衡态与合理化。(3)在示范引导方面,通过重点指导,培养出典型范例,使其以亲身体会来回答在“课程超市”般的自选空间应如何做出选择,借助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增强说服力。
四、课程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
目前高校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模式中却存在不少“专业课程简约化”的现象。即把某些专业课程简单改造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仅在教学目标上降低高度,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减缩,在教学方式上则习惯于大课满堂灌输。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教学质量与成效的提高。在深度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设计的创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新的调整与探索,实现由“课程本位”向“学生本位”、由“知识灌输”型向“涵养教化”型、由“讲坛讲授”式向“开放延伸”式的转换。
(1)由“课程本位”转换到“学生本位”。“课程本位”意识支配下的教学设计往往是立足从专业课程搬移过来的知识体系来安排教学内容,拟定教学方案。其结果很容易造成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浅建构”状态,即依据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仅就教学内容的难易繁简程度和考核要求的高低程度作相应调整。由此带来的是学生的“浅接受”,即仅就课程的知识层面甚至只是常识层面做些泛泛了解。其实,学科属性相同的素质教育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不同,主要不在于知识深度与广度上的差异,而在于依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做出不同的意义建构,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立足学生的素质培养,广泛了解授课对象群体在学习需求、知识结构以至专业背景等方面的实际,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深度思考和深化设计改变课程教学的“浅建构”状态,形成适应文化素质培养要求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2)由“知识传播”型转变为“涵养教化”型。知识传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形式,但不是最终目的。文化素质的体现由低到高呈现为“知识——认识一一意识”三重境界,即宽广的知识视野——深刻的理性认知——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人格。因此,教学过程不仅要着眼于知识结构的宽度,还要着眼于对文化知识、文化现象的认识深度和对事物进行文化思考的深度,更要着眼于文化浸润下的心灵人格与文化理想的高度,以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强度。
(3)由“讲坛传授”式拓展为“开放延伸”式。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顾及知识传播的信息量,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来深化理性认知,强化心灵感悟。这显然存在着教学时间与教学任务的矛盾。而解决这种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开放延伸的态势。所谓的延伸,一是由课内续行到课外,以指导经典阅读、组织专题讨论以及在校园或社会中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等形式,构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衔接的后续教学环节。二是由教室环境续行到网络环境,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网络课堂同教室课堂相衔接,通过资源上传、网上论坛、网上答疑以及虚拟学习社区的对话讨论等形式,使学生由对文化知识的“浅尝”进入对文化内涵的“深味”。
参考文献:
[1]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4:285.
[2]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杜,1999:273.
【试析隐形课程下大学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论文(锦集11篇)】相关文章:
试析高校公共体育课应加强体育理论教学论文2024-04-30
试析对21世纪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的探讨论文2022-10-27
试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的教育建议教育论文2023-11-19
试析对皖西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2022-05-06
心理训练对小学生整体发展影响的研究2022-04-30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选题2023-10-29
试析摸清教师需求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论文2022-12-07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2023-10-14
美育在高职校园人文环境营造中的作用论文2022-04-29
试析我国英语新课改的意义和方法论文20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