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定势的故事(集锦6篇)由网友“阿奇抠”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关于思维定势的故事,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关于定势思维的故事
巴格达国王重金聘请了一位中国画师和一位希腊画师为王宫创作壁画 国王问两个人需要多少时间,中国画师说三个月可告成功,希腊画师说他也需要三个月。三个月后,巴格达国王请了许多客人来欣赏两位画师的杰作,他们来到中国画师的面前。那原是大厅的一面开阔的粉墙,现在却成了一座美丽的花园。画师用他最灵巧的笔,画上了盛开的百花,画上了依依的垂柳,画上了嬉戏的雀鸟,简直使人身临其境,连阵阵花香都闻得出来。
国王和他的客人拍手叫好,转过身来要希腊画家领大家去看他的杰作.希腊画师微微一笑,转身走到中国画师画了花园的粉墙的对面墙前,一把扯掉墙壁前那块腥红色的幕布,人们立即惊呼起来。原来墙上也是一座美丽绝伦的花园,鸟语花香,和风拂柳,国王和他的客人们竟然都在花园之中谈笑风生。
惊愕之后人们发现,墙上哪里是什么画,原来只是一面大镜子.那个花园,实际上就是中国画师的杰作。评议的结果,人人都认为希腊画师有个聪明的头脑,他不但也“画”了花园,而且还“画”进许多人物,重要的是,他比中国画师省时省力。
篇2:关于定势思维的故事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尊“撒尿小男孩”的塑像,孩子的天真烂漫使路人看着十分开心.有一天,有人发现这个叫作朱利安的孩子塑像撒出来的尿不再是无色无昧的自来水,似乎有股醇厚的酒香,于是渐渐地围上来许多人,议论纷纷。有个胆子大的人觉得不亲口尝尝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究竟是不是酒,他用手捧了尝了尝,立刻惊喜地告诉人们:这是极好的啤酒!人们立刻蜂拥而上,痛痛快快地抢着喝起朱利安的尿 来待到大家喝了个痛快,这才忽然想起要打听打听:哪个酒厂的酒竟是这样的好!
原来,酒是比利时撤利尔酒厂生产的,只是苦于市上啤酒品牌很多,人们并没有耐心去细细地各自品尝了才买,酒好,却销售得不好,将啤酒摆在大街上任人品尝自然可以吸引人。
但这是老办法,只会使人产生勉强推销之嫌。有什么办法呢?老板为此忧心忡忡。有一天,他偶尔经过“撒尿小男孩朱利安”的青铜塑像前面,见朱利安造型生动,神态天真,顿生一个念头,不用摆在街头吆喝着请人品尝的方式,那是惯用手法,让啤酒变成“尿”,让朱利安撒出来,人们闻到酒香。不是就会寻根索源吗?果然,撒利尔酒厂的酒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当它变成“尿”后,却立时名声大噪,很快便成为布鲁塞尔市民一尝为快的名酒而誉为抢手货。
这个主意是大胆的,发明这个方法的人自然知道做酒生意惯用的手法— — 免费品尝!但免费品尝往往使人产生心理抵触,认为销路不好的酒才采用这种销售下策,即使尝了,也不一定会说好。发明人一反常规,思维上突破定势,让酒变成朱利安的“尿”,将免费品尝的醒目标语或吆喝声变成朱利安“尿”的醇香四溢。人们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的,又是心甘情愿地去喝“尿”的,剩下的自然便是打听“尿”是哪里来的,撒利尔酒厂当然名传遐迩,厂里生产的酒汩汩地流进人们心田去了。
篇3:关于定势思维的故事
1940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科研人员在研制天然橡胶的替代物时,无意中发现有个配方很奇特,照它配制的合成物柔软而有弹性.可塑性十分的好,但它不能成为橡胶的替代物使用。技术人员评价这种新型台成物是以橡胶为对照物的,这无疑是囿于思维定势的作法:知道它新,却认为是无用的橡胶配方! 1947年,一名广告商以147美元的价钱买下了这个配方,他不傻,并没有想到用它去制造橡胶用品。他说,既然不能作橡胶用,为什么不否认这是橡胶替代物而派它别的用途呢?
于是他从耶鲁大学聘请了一名大学生将这种合成物做成一个个重lO0克的小球,用漂亮的塑料盒包装起来作为玩具.由于这种合成物像橡胶而非橡胶.像泥而非泥.人们很难喜欢它,第一轮推销并不理想。1949年.这名叫霍奇森的广告商利用为一家玩具商店做广告的机会,将这种合成物取名橡皮泥,编进了广告目录,立刻有人购买,很快便传开了“象口香糖而不粘手的小球很好玩”,连家庭主妇们也纷纷购买,清闲时抓在手里捏捏十分有趣。
篇4:关于定势思维的故事
宁夏人李长潇从事生物工程开发研究工作多年,长期以“试管内植物细胞快繁”为范本,不敢越这个40年前由外国专家“敷设”的“雷池”。实践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几千只代用试管的洗刷和消毒以及繁杂的工序跟不上发展需要,李长潇几乎是陡然间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搞试管外繁殖呢?这个念头,事实上是突破几十年形成并巩固了的思维定势的开端,于是李长潇成了试管外植物微型组织快繁技术的创始人。
李长潇有一个寻求突破的过程,可以说,也就是寻觅思维定势“定”在哪里的过程。如果李长潇将视点投向消毒与不消毒、工序的减少与否、试管放大的可能性以及操作的高科技化,无疑也有可能取得某些成就,却不是解决繁琐、慢速和不易推广等问题的根本办法,当然便是步入误区。关键之处在哪里?李长潇站在他的几十个木架上摆放着的几千只“试管”面前沉思时,猛然冒出一个念头:能不能不要它们?!于是李长潇开始了他的探索,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个思维定势,事实上是“定”在非试管不能谈植物微型组织快繁之上,让快繁技术走出试管便是突破。
篇5:关于思维定势的故事
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头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汽车修理工一听笑了:“哈哈,你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智商160的阿西莫夫,这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个“笨蛋”。而那位汽车修理工人却得理不饶人,用教训的口吻说:“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要答错,因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实际上,修理工所说的受教育多与不可能聪明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为学的知识多了人反而变笨了,而是因为人的知识和经验多,会在头脑中形成较多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束缚人的思维,使思维按照固有的路径展开。
篇6:关于思维定势的故事
魔术大师胡汀尼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没有人在旁边观看。
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能否从这里出去。
胡汀尼自信地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小镇居民关上了牢门后,就都远远走开了。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很快,时间过了30分钟,胡汀尼没有打开锁。45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他的耳朵紧贴着锁,紧张工作着。
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筋疲力尽地将身体往门上一靠,沮丧地坐在地上,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就这样,小镇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这位逃生专家。
★ 克服思维定势培养求异能力-用求异法指导小学生写童话、寓言两例

【关于思维定势的故事(集锦6篇)】相关文章:
创新思维训练有哪些环节2023-05-10
创新思维训练的价值问题2023-11-16
试论英语思维定势的训练方法2022-11-28
拆除思维的墙的哲理故事2023-07-01
高二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2023-10-10
《有盲子道涸溪》原文及翻译2022-05-28
如何在戏剧表演中联系自我与角色的关系论文2022-12-17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读后感2024-02-17
《盲子失坠》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2023-10-15
创新思维方法论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