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教学实录

时间:2022-09-17 08:06:0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乡愁的教学实录(整理18篇)由网友“二郎腿毛”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乡愁的教学实录,欢迎阅读分享。

乡愁的教学实录

篇1:乡愁教学实录

乡愁教学实录

一、情感导入,创设情景

师:是啊,同学们,你或许有过与亲人小别而倍感思念的时候,你或许有过因与亲人永别而深感切肤伤痛的时候,那丝丝缕缕的对亲人的怀念与痛悼,那刻骨铭心难于言表的伤感与惆怅,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样的愁,这样的痛,该用怎样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形象来表达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读质疑,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比看谁字音读的准。如有读错字音的,请其它同学举手帮助更正。

2、指名读(一人读一节,共十几人读)。〔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并板书;如无,则罢。〕

(可能读错的字音:一枚 méi 海峡 xiá)

3、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乡愁》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4分钟后,比谁能背诵课文,并能回答课文后的三道思考和练习题。

4、检查自学:

师:会背的同学举手,比比谁背得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如不多,则再给2分钟)

(生若背错了,请其它同学更正;背的比较流利的要多加表扬,坚持鼓励性评价)

三、合作探究,品味研读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已能背熟整首诗了,这是理解课文的必由之路。下面咱们通过自学看看能否把课文后的题目都正确回答出来,如有不会的,那就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讨论(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如这头、那头指什么?),3分钟后看谁回答得好。

师:谁来回答第1题?〔结合课文,说说你由“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而产生的联想〕

生: “这头”指自己,“那头”指思念的对方。

生:“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是指自己在不同时间段的思念。

生:前三种乡愁,是衬托第四种乡愁,使爱国之情更加突出。(多名学生回答)

师:对以上同学所说,你同意吗?

生:议论纷纷。

师:为什么?

生:多名学生回答后,有一学生逐个分析各个时期的乡愁。(此时师相机概括)

1、小时候,我外出求学、打工,最使自己思念的便是家中的母亲。对母亲的思念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之中,而保证这封信能够从“这头”到“那头”,关键就在一张邮票上。小时候的“我”一定最关注邮票;邮票便是小时候最突出的“乡愁”。

2、长大后,在外边了,最思念的是新娘,以此来衬托现在的乡愁。

3、后来呵,大概中年的我,祭扫母亲的坟墓时,脑海里浮现出昔日亲人的面容,还有那一 抔黄土,黄土下安睡的母亲。 “这一方矮矮的坟墓”是多么令人痛楚,黄土的里外是两个决然不能沟通的世界,无家书可达意,无舟船可抵达,它牵动着自己的全部思绪。中年丧母最令自己痛楚的,以此来衬托现在的乡愁。(无法解决的愁,终身的痛苦)以上三乡愁是在三个特定时期最令作者思念的。

4、台湾与大陆,本应密切往来,但却相互隔绝,既不能通邮,也不能通航,最令人痛心!(应该可以通的,而没有通,令人心痛)

四、点拔释疑,朗读指导

师:你能读出这些感情吗?(点名读)谁能有感情地背诵?点名背。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读诗的经验?

生:感情要饱满,语速不能太快。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生纷纷发言,略。)

师(小结):读诗首先要把握好感情,语速适当,还要读出节奏和重音。(板书:感情 语速 节奏 重音)

师:评价某位同学读得如何,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下面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然后互相听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

(教师巡回了解各组读的情况,学生积极性很高。)

师:下面我们开始朗读欣赏,谁先来?

生:(生争相朗读,并自由发言评价。约有六七个同学作了范读,大都声情并茂。)

师:(重点指导)重音并不一定重读,有时根据感情需要应处理为重音轻读。例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小小的”三字读为重音,但不能重读,而应轻读。

师:在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和诗人的心沟通了,我们读懂了余光中那殷殷赤子情怀。下面咱们听听余光中是如何用自己的心声来诠释乡愁的(大屏幕播放余光中的朗读)。

师:诗言志,同学们能不能用形象的.语言即兴表达出你思念父母的感觉呢?

多名学生回答:

母爱是一台电话机;

母爱是一座桥梁;

母爱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

母爱是一只洁白的信鸽;

母爱是一轮圆月。

(富有创造性的要表扬,如生比喻不恰当,则让他说出理由)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师:思乡是游子共同的心声。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另一位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自由朗读几遍,比较席诗和余诗的异同。

(学生朗读,然后讨论,自由发言)

生: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的乡愁。

师:不错,这是两首诗的相同点,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

师:乡愁本来是抽象的,作者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

生:我觉得两首诗在形式上不一样。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余光中的诗分了四节,每节的句数和字数基本上一样多,看上去比较整齐,而席慕蓉的诗看上去参差不齐。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吗?

生:席慕蓉的诗表达感情比较朦胧含蓄,余光中的诗比较直接清晰。

师:是啊,余诗与席诗尽管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表达的感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乡愁,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乡愁诗,大家可把范围放大些,课下把能搜集到的所有乡愁诗整理成《乡愁专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此诗完美的形式,也学会了以形象写抽象的方法,那么让我们模仿此诗来写自己的母爱吧,请大家把自己刚才没有完成的诗句完成,大屏幕出示模仿展示:

小时候,母爱是……

长大后,母爱是……

而今后,母爱是……

师:(大屏幕播放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伴随着余光中的乡愁,咱们就要说再见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而这种感觉,前段时间台湾的国民政府主席连战找到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找到了,祝愿饱受海峡隔离之苦的同胞都能早日找到这种感觉。

篇2:《乡愁》实录

《乡愁》实录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师:(微笑)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生:(齐声)会。

师:(微笑,亲切的俯身询问)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举手)

生1:想哭又哭不出来。

生2:酸酸的,涩涩的。

师(微笑):什么地方酸酸的,涩涩的。

生3:鼻子、心里,还有眼泪也想掉下来。

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其实老师跟你们一样,想当年老师在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想家的时候,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彻夜难眠。这时老师心里总是默默吟诵着王慧玲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其中有两句老师特别喜欢,至今还记忆犹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呢?

生(急切齐声):有。

师: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阵的懂惯;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生纷纷找出资料竞先举手)

生:余光中,1928年出生,祖籍泉州永春,著名的诗人、学者。

师: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的。(播放多媒体,余光中的介绍,年幼时与母亲的合影、晚年的照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是泉州永春人,跟我们是──

生:同乡(老乡)。

二、诵读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看课件上的演示,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生(急切):是深沉的。

师:对,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

生:缓慢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读这首诗。

生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这两节语速耍再慢点,要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B、O、e、i”就要读成“y(呀)”。“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师示范,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接着学生读第四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老师示范)。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比第一次更有感情。)

三、解读

1、想景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一阵小议论,有人举手。)

生: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生(齐声):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同学们,对吗?

生(齐声):对。

师板书: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师:其实诗人是巧妙的运用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板书)。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5分钟后总括)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想像,演释诗的内容。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他想念母亲时就给母亲写信,他想:邮票呀邮票,请你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逐渐的作者变成了青年成家立业了,船票联结他与妻子的感情;到了中年,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他痛哭流涕。(生饱含感情)母亲呀,母亲,我再也见不到您了;后来作者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登上台湾的最高峰时,眺望家乡,不由思绪万千,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全班掌声热烈)

师:哪个同学来评点一下这个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第三小节说得不够好,感情不够。

师:那请你有感情地体现一下。

生:到了后来,他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他跪在坟前痛哭道: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生感情哀痛,声音已是有点哭腔,眼角湿润。)

(全班学生一片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得很好。老师特别刚才这位同学用了“邮票呀邮票,请捎去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我觉得这些语句饱含着这位同学深深的感情,老师还欣赏地是,他很好地演译了诗中的时间,从“小时候(生跟着齐念)长大后后来现在”,而且说到晚年的时候,有外貌的细节描写,头发是:白发苍苍。

师:哪位同学能再来演绎诗中的内容。

生: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此时这个学生流下了眼泪,其他同学也轻轻拭起眼角的泪水。全班同学和所有听课老师掌声热烈。)

篇3:课文《乡愁》教学实录

课文《乡愁》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师:(微笑)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生:(齐声)会。

师:(微笑,亲切的俯身询问)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举手)

生1:想哭又哭不出来。

生2:酸酸的,涩涩的。

师(微笑):什么地方酸酸的,涩涩的。

生3:鼻子、心里,还有眼泪也想掉下来。

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其实老师跟你们一样,想当年老师在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想家的时候,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彻夜难眠。这时老师心里总是默默吟诵着王慧玲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其中有两句老师特别喜欢,至今还记忆犹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呢?

生(急切齐声):有。

师: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阵的懂惯;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生纷纷找出资料竞先举手)

生:余光中,1928年出生,祖籍泉州永春,著名的诗人、学者。

师: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的。(播放多媒体,余光中的介绍,年幼时与母亲的合影、晚年的照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是泉州永春人,跟我们是──

生:同乡(老乡)。

二、诵读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看课件上的演示,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生(急切):是深沉的。

师:对,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

生:缓慢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读这首诗。

生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这两节语速耍再慢点,要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B、O、e、i”就要读成“y(呀)”。“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师示范,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接着学生读第四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老师示范)。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比第一次更有感情。)

三、解读

1、想景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一阵小议论,有人举手。)

生: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生(齐声):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同学们,对吗?

生(齐声):对。

师板书: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师:其实诗人是巧妙的运用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板书)。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5分钟后总括)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想像,演释诗的内容。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他想念母亲时就给母亲写信,他想:邮票呀邮票,请你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逐渐的作者变成了青年成家立业了,船票联结他与妻子的感情;到了中年,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他痛哭流涕。(生饱含感情)母亲呀,母亲,我再也见不到您了;后来作者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登上台湾的最高峰时,眺望家乡,不由思绪万千,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全班掌声热烈)

师:哪个同学来评点一下这个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第三小节说得不够好,感情不够。

师:那请你有感情地体现一下。

生:到了后来,他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他跪在坟前痛哭道: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生感情哀痛,声音已是有点哭腔,眼角湿润。)

(全班学生一片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得很好。老师特别刚才这位同学用了“邮票呀邮票,请捎去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我觉得这些语句饱含着这位同学深深的感情,老师还欣赏地是,他很好地演译了诗中的时间,从“小时候(生跟着齐念)长大后后来现在”,而且说到晚年的时候,有外貌的细节描写,头发是:白发苍苍。

师:哪位同学能再来演绎诗中的内容。

生: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此时这个学生流下了眼泪,其他同学也轻轻拭起眼角的泪水。全班同学和所有听课老师掌声热烈。)

师:这个同学讲得太好了,动了感情,眼泪都流下来了,老师也被深深感动了。这首诗的第一小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这是一种──

生(齐声):亲情(教师板书)

师:第二节是对妻子的怀念,这是一种──

生(齐声):爱情(教师板书)

师:第三节则是写诗人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时候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哀痛(板书:哀痛);而第四节表现的是诗人盼望祖国统一(板书:盼统一)。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升到最后一个小节的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思乡之情”与“爱国之情”)

2、质疑: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这是为什么?(生一阵小议论)

生2:作者是因为盼望祖国统一,才说是“浅浅的”。

生3:他相信祖国早晚要统一,所以说是“浅浅的”。

生4(急切地站起来):因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远远深于海峡,所以说是“浅浅的”。(生交头议论。)

师(用手示意停下):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海峡浅浅”、“邮票小小”、“船票窄窄”、“坟墓矮矮”,看起来都是很小的,但它们却反衬了诗人那种深深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篇4:余光中《乡愁》教学实录

余光中《乡愁》教学实录

师: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九章·哀郢》中写到“狐死必首丘”,也就是说狐狸死时必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兽尚且如此,人又怎能不承受思乡之愁?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品读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诗,感受诗歌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吧。

一首新诗在手,你一定想先睹为快吧,先请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生:学生读诗

师:声音渐落,提一个问题:这首诗适合用怎样的语调朗读?

生1:悲伤的。

生2:低沉而满含深情

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不用欢快的、轻松的、愉悦的语调来读?

生3:因为这是一首写愁绪的作品。

师:是啊,这是一首饱含思乡之情的作品,读起来让人的心不免随之沉重起来。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故园暂不能还,便滋生了那宝马香车也载不动的乡愁!让我们带着这份对诗歌的理解,共同朗诵这首诗吧。

生:齐声朗读作品。

师:第一次朗读,就能读出如此神韵,老师为你们骄傲。但还是想提醒大家:每一节诗的朗读情感应各有侧重,你们发现了吗?

生4:第一节诗写小时候,应该轻松些;第二段写长大一些了;第三段写母亲去世,很悲伤;第四段写对国家的思念,很沉重。

师:很好,说得在细致些,能吗?第一节诗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当时什么境遇?

生:母子分离。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5:因为第一节诗中写到邮票,说明两个人要有书信往来,可见母子分离。

师:也就是说第一节诗,为的是展现“少小离家”的境遇,朗读时重在展现对母亲的依恋。让我们试读一遍。

生:齐读第一节诗。

师:那么第二节诗呢?

生6:表现的是对新娘的依恋。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7:其实这首诗的每一节分别有两个字表明是对谁的依恋:第一节的“母亲”、第二节的“新娘”、第三节的“母亲”、第四节的“大陆”,这些都是诗人思念的对象。

师:很聪明,他把每一节表明作者思念对象的词语都为我们找出来了。也就是说第二节诗,为的是表明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让我们来试读这节诗。

生:齐读第二节诗。

师:接下来看第三节诗,按照刚才同学的说法,第三节诗也是表现对母亲的思念,那和第一节不是重复了吗?

生8:第三节诗思念的是逝去的母亲。

生9:第一节诗表现的是离开家时一个小孩子想念母亲,能见而暂时未见的伤心,而第三节诗写的是一个成年人在母亲去世后想见却不能见的痛苦,感情是丝毫不同的。

师:你的分析很精彩。第三节诗,为的是表达天人永隔的悲哀,朗读时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挚情感。让我们一起来试读第三节诗。

生:齐读第三节诗。

师:那第四节诗怎样读好?

生10:第四节诗表现作者对两岸祖国团圆的期盼,读起来应该满含深情。

师:你试读一句好吗?

生11: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很好。给你作个小提示:说“两岸祖国”可以吗?

生:祖国两岸。

师:是啊,第四节诗,为的是展现诗人情感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让我们一起来读第四节诗。

生:齐读第四节诗。

师:读诗就应当透过文字读出其中所蕴涵的感情。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十六行,但是读的时候会发现,诗中的每一个词语都仿佛在低声地向我们诉说。就是这样一首诗曾经拨动了千万人的心弦,它究竟好在哪里呢?我想听一下同学们的意见,按照的你们的个性解读来说。

生12: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小我感情,还表达了希望大陆台湾统一的情感。用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表明对回归祖国的盼望之情。

生13:这首诗的感情是一步步升华的:最开始是母子分离、再到与新娘分离、再到生死之别、再到对祖国大陆的别离,感情一步步升华。

生14: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国之情。表达最为鲜明的是第四节诗: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15:作者是分不同的时间段来写的,分别抓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条理非常清楚,不仅是感情的脉络,也是诗歌节奏的分界,让我看到了结构富有音乐美的四节诗。

生16:作者把自己四个阶段所感受的乡愁,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不同的事物上。邮票和船票使我和母亲、妻子得以联系,使我一解乡愁之思。因为邮票使自己和母亲联系,而用船票他就可以坐船回家看他的新娘。后面两个事物阻隔了他,坟墓使他再也见不到母亲,而海峡就使作者再也不能回到他的故乡。母亲死了,即使穿越坟墓也不能见到活生生的母亲了。但是,如果穿越海峡就能回到大陆。死别无法改变,但生离更让我们不能接受。

师:;有了这样的解读,我们再来朗读一次吧。一位同学领读,读每节诗的一、二两句,女同学读每节诗的第三句,男同学读每节诗的第四句。

生:再读诗歌。

师:也许你们的声音还很稚嫩,但你们营造的诗歌味道浓厚而动人!正是这首诗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游子,我国许多著名表演艺术家都曾经深情演绎过这首诗,让我们共同领略这唯美的艺术世界吧。听范读。

生:听范读。

师:范读的好吗?你们要不要再来读一次?我相信你们读得会不亚于名家。

生:齐读诗歌。

师:我很激动,因为我从小小年纪的你们的朗读中已经听到了沧桑的味道。诗人曾经说过:如果乡愁只是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他说他慢慢的意识到,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一首诗,让我们走近了一个人。他就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余光中先生。1928年出生于南京, 1950年去台湾。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从此就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他在文章中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60年代余光中写下了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几十年间他多次想回到大陆看看,可惜都不能成行,在回乡无望的时候,他写下了《乡愁》。可这首仅仅用了20分钟写出的只有四节的乡愁诗带给人们的感动却在世代流传。在了解了作者的人生际遇之后,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感觉和效果应该有所不同。谁愿意读?

生17:读诗歌。

师:有人说,一首诗歌,只有读出来,它的生命才能得到最完美的展示。刚才同学的朗读已经让这首诗有了灵动的生命。《新诗鉴赏词典》中评价《乡愁》有如美术中柔美而略带伤感的“素描”。品读每一节诗,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你能根据诗歌进行大胆想像,描述每一节诗让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人物?会有怎样的故事?任务分组。

生18:我能想到作者站在船头上,望着大陆,泪水落在海中,流回到大陆。

生:啊?

师:你知道大家为什么“啊”?因为品读第一节诗时,有一个关键的时间词“小时候”,给你一个提示:作者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所以你的头脑中会想到什么?

生19:一个少年拿着笔在写信,

生20:母亲在故乡收到信时的思念和不舍。

师:第二节诗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21:作者结婚不久便和妻子分开了,他分外思念妻子却只能梦中想见,因为是战争年代无法想见。

师:给你一个背景提示:余光中婚后赴美读书,要想见妻子,便要坐轮船返台。

生22:作者在渡口徘徊,想念妻子,却无法想见。

师:你猜他这是会有怎样的表情?

生23:泪流满面。

师:那也许余光中是一个“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人呢?

生24:可能会沉思吧。

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沉重相思情感下的诗人剪影。接下来我们看第三节诗。

生25:也许作者会跪在母亲的坟前,即使他是一个“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人,此刻也会泪流满面,因为他在悔恨母亲临终前也未能尽孝,母亲魂归后也未能送母亲回归故土,很惋惜……

师:老师发现了一个细节,他在描述这个画面时,声音都有些哽咽了,尽管不知道有怎样的缘由,但诗歌带给我们的感动却清晰异常。接下来看第四节诗吧。

生26:最后一节诗让我仿佛看到一位老人,站在海峡边的礁石上,用饱含沧桑的眼神,遥望对岸的祖国。

师:这个同学用了几个非常好的词语“沧桑”、“遥望”,我想你们已经一步一步的走近了这首诗。老师在读这首诗时也写下了画面解读文字,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小时候,离家的思念尽数献给了母亲,看到母亲写的信会哭,穿上母亲缝的衣会哭,想起母亲翘首的期盼更会哭……当泪水滴落在邮票上时,我相信母亲读信时会闻到泪水的清香。

生: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师:长大后,我娶了娇妻又别了娇妻,曾经的缠绵终化成辛酸的记忆,脑海中只剩下一次次登船时,妻子的挥手别离、泪容凄凄……

生: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师:后来啊,我只能在您的坟前跪倒,任儿子怎样的悔恨与自责,也无法把您从土层中唤醒。今生今世,真的再也无缘膝下尽孝了吗?我在外头,母亲您在里头!

生: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而现在,我的大陆!我多想手挽起裤腿,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趟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多想在您的怀里深情的'叫您一声:“母——亲!”可现在却不能够啊!

生: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有没有使你们的头脑中闪现一个个凄美的画面?也许那份记忆会持续多年甚至终生,不想让这么美丽的画面凌乱无序,我们为诗中的四组画面取个名字吧。我们知道乡愁缘于离别,为了更好的表达诗中情感,每个名字的最后最好以“别”字结尾,好吗?请大家两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27:母子分别、夫妻分别、母子分离、两岸分离。

生28:我都用两个字:分别、告别、永别、离别。

生29:骨肉分别、夫妻分别、生死分别、两岸分别。

生30:母亲分别、新娘离别、生死永别、结果离别。

生31:骨肉分别、夫妻离别、生死永别、两岸暂别。

师:你为什么要把“暂别”重读音?

生32: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大陆和台湾终会统一的。

师:没有想到你们的解读会如此到位!尽管没有你们的拟题出色,可还是想把我的拟题展示出来

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家国别。

你们的解读带给我的震撼,让我有心课后再读这首诗,谢谢你们。

有人说,诗歌是跳动的音符,与你们合作,令我不禁回忆起诗歌长河中写“愁”的诗句: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李清照的愁“载不动”,李煜的愁“流不尽”,李白的愁“断不掉”,在那一刻,我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余光中的愁绪不及前人深厚,有诗为证:诗中说“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极言其小,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极言其少,如此乡愁寡淡的作者,也许他根本不配作“乡愁诗人”的代表,你们赞成吗?

生33: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学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浅浅的海峡,却也可望而不可即呀。

师:你前面的解读我都赞成,只是最后一节诗用“浅浅”,你也赞成,我不这样想。台湾海峡“浅”吗?

生34:很深。

师:其实台湾海峡长38千米,宽19千米,平均深度100米。作者把它说成 “浅浅的”,是因为它成了作者返回大陆看一看的巨大阻隔。浅浅这个词恰好的表达出作者有家不能回的沉痛感。1949年离开大陆,1972年写这首诗,23年不能踏入故土一步,那种感觉,那种滋味向谁去说,谁又能体会得到呢!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深深坠入余光中的情感世界中。如此好诗不背下来岂不遗憾?闭上眼睛,静想一分钟,理清诗歌思路,让我们带着对诗歌最真诚的理解共同背诵这首诗。

生:齐声背诵整首诗。

师:实在不忍心打断我们同学满是诗情的思绪。可人生就是这样,分别总是不期而至,一如乡愁。千百年来的人们提起乡愁总是心惊魄动,泪水涟涟。其实动人的乡愁诗还有很多,比如席慕容、李广田、李春生、舒兰等作家的乡愁诗,感情虽然一致,但写法各异,建议同学们课后找来品读一下、比较一下。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许多人不理解,余光中为什么如此眷恋自己的家乡?他自己揭开了谜底,他说:“我庆幸自己离开大陆时已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他曾在文章中真诚的写道:“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 他曾在诗中深情写道:我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的睡去,满足的想……但愿在余光中先生的艺术世界中我们都已满足了一回!

篇5:《乡愁》语文教学实录

《乡愁》语文教学实录

课前3分钟播放佟铁鑫演唱的《乡愁》歌曲,创设氛围。用二胡曲《江河水》作为整节课的背景音乐。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师:(微笑)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生:(齐声)会。

师:(微笑,亲切的俯身询问)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举手)

生1:想哭又哭不出来。

生2:酸酸的,涩涩的。

师(微笑):什么地方酸酸的,涩涩的。

生3:鼻子、心里,还有眼泪也想掉下来。

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其实老师跟你们一样,想当年老师在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想家的时候,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彻夜难眠。这时老师心里总是默默吟诵着王慧玲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其中有两句老师特别喜欢,至今还记忆犹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呢?

生(急切齐声):有。

师: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阵的懂惯;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生纷纷找出资料竞先举手)

生:余光中,1928年出生,祖籍泉州永春,著名的诗人、学者。

师: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的。(播放多媒体,余光中的介绍,年幼时与母亲的合影、晚年的照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是泉州永春人,跟我们是──

生:同乡(老乡)。

二、诵读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看课件上的演示,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生(急切):是深沉的。

师:对,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

生:缓慢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读这首诗。

生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这两节语速耍再慢点,要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B、O、e、i”就要读成“y(呀)”。“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师示范,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接着学生读第四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老师示范)。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比第一次更有感情。)

三、解读

1、想景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一阵小议论,有人举手。)

生: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生(齐声):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同学们,对吗?

生(齐声):对。

师板书:

小时候 邮票

长大后 船票

后 来 坟墓

现 在 海峡

师:其实诗人是巧妙的运用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板书)。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5分钟后总括)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想像,演释诗的内容。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他想念母亲时就给母亲写信,他想:邮票呀邮票,请你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逐渐的作者变成了青年成家立业了,船票联结他与妻子的感情;到了中年,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他痛哭流涕。(生饱含感情)母亲呀,母亲,我再也见不到您了;后来作者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登上台湾的最高峰时,眺望家乡,不由思绪万千,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全班掌声热烈)

师:哪个同学来评点一下这个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第三小节说得不够好,感情不够。

师:那请你有感情地体现一下。

生:到了后来,他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他跪在坟前痛哭道: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生感情哀痛,声音已是有点哭腔,眼角湿润。)

(全班学生一片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得很好。老师特别刚才这位同学用了“邮票呀邮票,请捎去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我觉得这些语句饱含着这位同学深深的感情,老师还欣赏地是,他很好地演译了诗中的时间,从“小时候(生跟着齐念)长大后 后来 现在”,而且说到晚年的时候,有外貌的细节描写,头发是:白发苍苍。

师:哪位同学能再来演绎诗中的内容。

生: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此时这个学生流下了眼泪,其他同学也轻轻拭起眼角的泪水。全班同学和所有听课老师掌声热烈。)

师:这个同学讲得太好了,动了感情,眼泪都流下来了,老师也被深深感动了。这首诗的第一小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这是一种──

生(齐声):亲情(教师板书)

师:第二节是对妻子的怀念,这是一种──

生(齐声):爱情(教师板书)

师:第三节则是写诗人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时候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哀痛(板书:哀痛);而第四节表现的是诗人盼望祖国统一(板书:盼统一)。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升到最后一个小节的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思乡之情”与“爱国之情”)

2、质疑: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这是为什么?(生一阵小议论)

生2:作者是因为盼望祖国统一,才说是“浅浅的”。

生3:他相信祖国早晚要统一,所以说是“浅浅的”。

生4(急切地站起来):因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远远深于海峡,所以说是“浅浅的”。(生交头议论。)

师(用手示意停下):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海峡浅浅”、“邮票小小”、“船票窄窄”、“坟墓矮矮”,看起来都是很小的,但它们却反衬了诗人那种深深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3、欣赏诗歌:

师:通过朗读,想景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这首诗美在哪里?同学们可以从结构、主题、意境、修辞等去欣赏。(生议论开来,有人举手。)

生1: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

生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富有结构美。

生3:意象美,每一小节诗人都把乡愁比某一种东西。

师(环顾四周):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像这么美的诗,应该把它背下来,但不要死记硬背,找找看这首诗有什么规律可帮我们快速背诵。

生1:每一小节的第一句都是表示时间,从小时候到现在。

生2:叠词。还有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是“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的是这首诗的结构特点。只要掌握了这些特点,背诵就容易了。老师先背给同学们听听,会背的同学也可轻声跟着(教师饱含深情地背诵这首诗,部分同学轻声跟着。)

(背诵完毕,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哪位同学愿意到讲台上来背给同学们听听。(有两位女生自告奋勇上台背诵,教室里一片寂静,每一声朗读都叩动同学的心弦。思乡之愁之痛,在每一张稚气而又严肃的脸上。)

师:这两位同学背得很好,现在我们全班一齐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

(学生充满感情地背诵着。)(背诵完毕。听课老师鼓掌。)

四、拓展

1、仿句:

师: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绪。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吗?(学生争着举手回答)

生1: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师:非常好,巧借了李煜的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2: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生3: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师微笑,生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很形象,很具体。

生4:乡愁是一串风铃,叮叮咚咚的,让人忧愁。

生5:乡愁是一滴泪水,酸酸的,涩涩的。

生6: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生7:乡愁是一湾湛蓝的海洋,望不着边际,看不到底。

生8:乡愁是河,流淌人生最初的梦。

生9:乡愁是一缕清烟,飘忽不止。

生10: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

生11:乡愁是家乡的小路,让人留恋忘返。(听课老师,香港课程专家点头微笑)

生12:乡愁是家乡的河,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流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整理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乡愁诗了,同学们就是这首诗的作者,也可尝试做诗人了。(学生笑)

2、各领风骚话说愁:

师: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颠,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

生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

生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生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生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下课铃声响了,还有许多同学举手想要发言。)

师:时间关系,我们暂时说到这里,课后同学们再互相交流。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的积累。(多媒体演示积累的有关“愁”的古诗词句,学生快速地抄写在笔记本上)

师:在结束这堂课时,我还想让同学们看看余光中先生创作此诗时的情景。(演示余光中的介绍,鼠标点在“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

师:老师也来想景悟情,想象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情景。

师: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了门窗,洒进了屋里,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一股思乡之情如潮水般地涌出,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学生充满感情地跟着考师背诵。)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向所有的来宾表示我们的谢意。 (学生转身向后鼓掌致谢)

篇6:《乡愁》教学实录素材

《乡愁》教学实录素材

课前3分钟播放佟铁鑫演唱的《乡愁》歌曲,创设氛围。用二胡曲《江河水》作为整节课的背景音乐。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师:(微笑)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生:(齐声)会。

师:(微笑,亲切的俯身询问)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举手)

生1:想哭又哭不出来。

生2:酸酸的,涩涩的。

师(微笑):什么地方酸酸的,涩涩的。

生3:鼻子、心里,还有眼泪也想掉下来。

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其实老师跟你们一样,想当年老师在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想家的时候,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彻夜难眠。这时老师心里总是默默吟诵着王慧玲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其中有两句老师特别喜欢,至今还记忆犹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呢?

生(急切齐声):有。

师: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阵的懂惯;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生纷纷找出资料竞先举手)

生:余光中,1928年出生,祖籍泉州永春,著名的诗人、学者。

师: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的。(播放多媒体,余光中的介绍,年幼时与母亲的合影、晚年的照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是泉州永春人,跟我们是──

生:同乡(老乡)。

二、诵读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看课件上的演示,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生(急切):是深沉的。

师:对,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

生:缓慢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读这首诗。

生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这两节语速耍再慢点,要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B、O、e、i”就要读成“y(呀)”。“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师示范,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接着学生读第四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老师示范)。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比第一次更有感情。)

三、解读

1、想景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一阵小议论,有人举手。)

生: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生(齐声):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同学们,对吗?

生(齐声):对。

师板书:

小时候 邮票

长大后 船票

后 来 坟墓

现 在 海峡

师:其实诗人是巧妙的运用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板书)。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5分钟后总括)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想像,演释诗的内容。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他想念母亲时就给母亲写信,他想:邮票呀邮票,请你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逐渐的作者变成了青年成家立业了,船票联结他与妻子的感情;到了中年,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他痛哭流涕。(生饱含感情)母亲呀,母亲,我再也见不到您了;后来作者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登上台湾的最高峰时,眺望家乡,不由思绪万千,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全班掌声热烈)

师:哪个同学来评点一下这个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第三小节说得不够好,感情不够。

师:那请你有感情地体现一下。

生:到了后来,他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他跪在坟前痛哭道: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生感情哀痛,声音已是有点哭腔,眼角湿润。)

(全班学生一片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得很好。老师特别刚才这位同学用了“邮票呀邮票,请捎去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我觉得这些语句饱含着这位同学深深的感情,老师还欣赏地是,他很好地演译了诗中的时间,从“小时候(生跟着齐念)长大后 后来 现在”,而且说到晚年的时候,有外貌的细节描写,头发是:白发苍苍。

师:哪位同学能再来演绎诗中的内容。

生: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此时这个学生流下了眼泪,其他同学也轻轻拭起眼角的泪水。全班同学和所有听课老师掌声热烈。)

师:这个同学讲得太好了,动了感情,眼泪都流下来了,老师也被深深感动了。这首诗的第一小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这是一种──

生(齐声):亲情(教师板书)

师:第二节是对妻子的怀念,这是一种──

生(齐声):爱情(教师板书)

师:第三节则是写诗人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时候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哀痛(板书:哀痛);而第四节表现的是诗人盼望祖国统一(板书:盼统一)。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升到最后一个小节的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思乡之情”与“爱国之情”)

2、质疑: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这是为什么?(生一阵小议论)

生2:作者是因为盼望祖国统一,才说是“浅浅的”。

生3:他相信祖国早晚要统一,所以说是“浅浅的”。

生4(急切地站起来):因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远远深于海峡,所以说是“浅浅的”。(生交头议论。)

师(用手示意停下):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海峡浅浅”、“邮票小小”、“船票窄窄”、“坟墓矮矮”,看起来都是很小的,但它们却反衬了诗人那种深深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3、欣赏诗歌:

师:通过朗读,想景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这首诗美在哪里?同学们可以从结构、主题、意境、修辞等去欣赏。(生议论开来,有人举手。)

生1: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

生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富有结构美。

生3:意象美,每一小节诗人都把乡愁比某一种东西。

师(环顾四周):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像这么美的诗,应该把它背下来,但不要死记硬背,找找看这首诗有什么规律可帮我们快速背诵。

生1:每一小节的第一句都是表示时间,从小时候到现在。

生2:叠词。还有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是“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的是这首诗的结构特点。只要掌握了这些特点,背诵就容易了。老师先背给同学们听听,会背的同学也可轻声跟着(教师饱含深情地背诵这首诗,部分同学轻声跟着。)

(背诵完毕,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哪位同学愿意到讲台上来背给同学们听听。(有两位女生自告奋勇上台背诵,教室里一片寂静,每一声朗读都叩动同学的心弦。思乡之愁之痛,在每一张稚气而又严肃的脸上。)

师:这两位同学背得很好,现在我们全班一齐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

(学生充满感情地背诵着。)(背诵完毕。听课老师鼓掌。)

四、拓展

1、仿句:

师: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绪。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吗?(学生争着举手回答)

生1: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师:非常好,巧借了李煜的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2: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生3: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师微笑,生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很形象,很具体。

生4:乡愁是一串风铃,叮叮咚咚的,让人忧愁。

生5:乡愁是一滴泪水,酸酸的,涩涩的。

生6: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生7:乡愁是一湾湛蓝的海洋,望不着边际,看不到底。

生8:乡愁是河,流淌人生最初的梦。

生9:乡愁是一缕清烟,飘忽不止。

生10: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

生11:乡愁是家乡的小路,让人留恋忘返。(听课老师,香港课程专家点头微笑)

生12:乡愁是家乡的河,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流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整理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乡愁诗了,同学们就是这首诗的作者,也可尝试做诗人了。(学生笑)

2、各领风骚话说愁:

师: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颠,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

生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

生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生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生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下课铃声响了,还有许多同学举手想要发言。)

师:时间关系,我们暂时说到这里,课后同学们再互相交流。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的积累。(多媒体演示积累的有关“愁”的古诗词句,学生快速地抄写在笔记本上)

师:在结束这堂课时,我还想让同学们看看余光中先生创作此诗时的情景。(演示余光中的介绍,鼠标点在“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

师:老师也来想景悟情,想象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情景。

师: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了门窗,洒进了屋里,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一股思乡之情如潮水般地涌出,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学生充满感情地跟着考师背诵。)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向所有的来宾表示我们的谢意。 (学生转身向后鼓掌致谢)

【点评】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教师成功之处在于用心去教,用感情教,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人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所以《乡愁》这一堂课声情并茂,使人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得到一种真正的艺术感受。下面谈谈我对这堂课的几点看法:

1、课堂导人设计新颖,让学生从想家的切身体会谈起,进而老师也叙述自己思乡的感受,吟诵短诗《想家的心情》层层铺设,喧染情感,自然引人新课,让学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突出探究创新的特点。体现了“诵读──解读──拓展”的教学模式,这是在课改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读熟、悟透、迁移”。这堂课这三大块很清晰,诵读的环节不仅有图文并茂的配乐朗诵,学生自由读,齐读,而且老师注重在朗读在中起示范作用和指导作用,如感情基调的把握很到位,“啊”字的变音指导,“头”读轻音等。解读环节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老师没有向学生灌输什么,而是让学生在小组中想景悟情,描述诗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质疑、答疑、讨论、评价,老师点拨及时弊确,并自己率先示范背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的环节,让学生模仿诗中的意象为乡愁打一比方,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例如学生说:“杉愁是一条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学生的想象力真是让人赞叹。“各领风骚话说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3、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恰到好处的辅助作用,体现了课堂资源的整合。课前的《乡愁》歌曲创设了氛围,作者的介绍、照片的展示,朗读的图文并茂,再加上如泣如诉的二胡曲《江河水》作为整堂课的背景音乐,都给人以审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

篇7:名师教学乡愁教学实录

名师教学乡愁教学实录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 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 “长大” “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 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

【问题二】

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 )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 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 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l:改过以后,感觉返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

生3: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

师: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采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

生4: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昧,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

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

【问题四】

还有一个问题: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是”,把所有的“是”全改为“像”,“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像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像 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像一湾浅浅的海峡”行不行?为什么?

生1: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是”更好一点。

师:这个没有说服我。“是”就深刻,改个“像”就好像不深刻,这个好像没有道理。谁再说?

生2:我觉得改为“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邮票上“船票上”坟墓上”和“海峡上”。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 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

(女生读)

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

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

师:会背了,请举手!

(两女生分别背诵)

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老师说课】

今天的课,我称之为“语感教学课”。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着一种怪现象:我们经常把语文课教变了昧儿,或者教成了历史课.或者教成了政治课,或者教成了科普课,唯独不是语文课,我们都热心去种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这个问题到今天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多听、多背、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是,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由无意识的自发状态提高到有意识的自觉状态,个材料等等。语感教学还要注意把握四个“结合”: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与思维训练结合,与审美陶冶结合,与语言知识传授结合。

我今天的课就是按照这一意图进行的。首先我的课堂重视读,不但要反复读,而且还要背。在此基础上,对语言进行琢磨。这就是语感分析。“四个结合”也有体现.不搞架空分析,不是大讲一通时代背景,不是大讲一通祖国统一,但学生还是感受到了余光中那种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尽早统一这样一种情感、思想。课堂上我提出的几个问题,除了第一个问题的“时间顺序”比较容易.其他都不容易,需要动动脑筋,这就是与思维训练的结合。此外,对诗歌的欣赏,读出美感来就是一种审美:至于语文知识传授,我今天也传授了一点——在本诗中“是”不能改为“像”,“是”在这里不是暗喻。

语感教学要运用多种方法.我们主要运用四种。

A.美读感染法。“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不能把思想情感读出来。不能把美感读出来,这样的语文教学,能说成功吗?

B.比较揣摩法。就是“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采用这些办法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段落进行“加、减、调、联、换、改”,设置一个参照物,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进而培养语感。今天采用了这个方法。

C.语境创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

D.切己体验法。在学习课文语言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去体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以培养语感。

篇8:《乡愁》的教学实录

《乡愁》的教学实录

《乡愁》充分运用了比喻、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语言新奇朴实,结构匀称,低回婉转,具有很深的艺术感召力。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师:(微笑)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生:(齐声)会。

师:(微笑,亲切的俯身询问)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举手)

生1:想哭又哭不出来。

生2:酸酸的,涩涩的。

师(微笑):什么地方酸酸的,涩涩的。

生3:鼻子、心里,还有眼泪也想掉下来。

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其实老师跟你们一样,想当年老师在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想家的时候,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彻夜难眠。这时老师心里总是默默吟诵着王慧玲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其中有两句老师特别喜欢,至今还记忆犹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呢?

生(急切齐声):有。

师: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阵的懂惯;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生纷纷找出资料竞先举手)

生:余光中,1928年出生,祖籍泉州永春,著名的诗人、学者。

师: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的。(播放多媒体,余光中的介绍,年幼时与母亲的合影、晚年的照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是泉州永春人,跟我们是──

生:同乡(老乡)。

二、诵读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看课件上的演示,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生(急切):是深沉的。

师:对,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

生:缓慢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读这首诗。

生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这两节语速耍再慢点,要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B、O、e、i”就要读成“y(呀)”。“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师示范,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接着学生读第四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老师示范)。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比第一次更有感情。)

三、解读

1、想景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一阵小议论,有人举手。)

生: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生(齐声):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同学们,对吗?

生(齐声):对。

师板书: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师:其实诗人是巧妙的运用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板书)。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5分钟后总括)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想像,演释诗的内容。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他想念母亲时就给母亲写信,他想:邮票呀邮票,请你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逐渐的作者变成了青年成家立业了,船票联结他与妻子的感情;到了中年,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他痛哭流涕。(生饱含感情)母亲呀,母亲,我再也见不到您了;后来作者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登上台湾的最高峰时,眺望家乡,不由思绪万千,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全班掌声热烈)

师:哪个同学来评点一下这个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第三小节说得不够好,感情不够。

师:那请你有感情地体现一下。

生:到了后来,他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他跪在坟前痛哭道: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生感情哀痛,声音已是有点哭腔,眼角湿润。)

(全班学生一片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得很好。老师特别刚才这位同学用了“邮票呀邮票,请捎去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我觉得这些语句饱含着这位同学深深的感情,老师还欣赏地是,他很好地演译了诗中的时间,从“小时候(生跟着齐念)长大后后来现在”,而且说到晚年的时候,有外貌的细节描写,头发是:白发苍苍。

师:哪位同学能再来演绎诗中的内容。

生: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此时这个学生流下了眼泪,其他同学也轻轻拭起眼角的泪水。全班同学和所有听课老师掌声热烈。)

师:这个同学讲得太好了,动了感情,眼泪都流下来了,老师也被深深感动了。这首诗的第一小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这是一种──

生(齐声):亲情(教师板书)

师:第二节是对妻子的怀念,这是一种──

生(齐声):爱情(教师板书)

师:第三节则是写诗人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时候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哀痛(板书:哀痛);而第四节表现的是诗人盼望祖国统一(板书:盼统一)。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升到最后一个小节的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思乡之情”与“爱国之情”)

2、质疑: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这是为什么?(生一阵小议论)

篇9:乡愁优质教学实录

乡愁优质教学实录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 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 “长大” “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 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

【问题二】

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 )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 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 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l:改过以后,感觉返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

生3: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

师: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采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

生4: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昧,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

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

【问题四】

还有一个问题: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是”,把所有的“是”全改为“像”,“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像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像 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像一湾浅浅的海峡”行不行?为什么?

生1: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是”更好一点。

师:这个没有说服我。“是”就深刻,改个“像”就好像不深刻,这个好像没有道理。谁再说?

生2:我觉得改为“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邮票上“船票上”坟墓上”和“海峡上”。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 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

(女生读)

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

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

师:会背了,请举手!

(两女生分别背诵)

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拓展阅读:《乡愁》赏析

乡愁 -----全诗是按时间顺序组织安排的。这四节诗层层深入,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对祖国的思念。同时表达了诗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抓住邮票这个意象,说小时候的乡愁,一个在外求学的学子的 乡愁,是母亲从远方寄来的信件上贴着的那一枚枚小小邮票引发了他的乡愁。(母子分别)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抓住了船票这个意象,说长大后的乡愁,一个在异国(异地)孤客的乡愁,是那一张张把他从新娘身边拉走的窄窄的船票引发的乡愁。(夫妻分离)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抓住坟墓这个意象,说母亲去世后留给他的乡愁,一个孝子的乡愁,是使他抱恨终天的是那一方矮矮的坟墓。(母子诀别)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抓住了海峡这个意象,说现在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抓住了海峡这个意象,说现在的 乡愁,引发他乡愁的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一个游子对故土的思念以及期盼早日统一的思想感情。(游子与大陆的分别)

《乡愁》的形式美。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传统的美。统一和变化,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篇10:乡愁的教学实录

乡愁的教学实录

乡愁的教学实录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 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 “长大” “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 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

【问题二】

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 )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 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 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l:改过以后,感觉返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

生3: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

师: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采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

生4: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昧,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

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

【问题四】

还有一个问题: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是”,把所有的“是”全改为“像”,“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像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像 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像一湾浅浅的海峡”行不行?为什么?

生1: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是”更好一点。

师:这个没有说服我。“是”就深刻,改个“像”就好像不深刻,这个好像没有道理。谁再说?

生2:我觉得改为“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邮票上“船票上”坟墓上”和“海峡上”。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 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

(女生读)

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

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

师:会背了,请举手!

(两女生分别背诵)

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篇11:《乡愁》教学实录片段赏析

《乡愁》教学实录片段赏析

一、“新”与“旧”

生:一定要选“邮票”这个意象吗?

师:你想换作什么呢?

生:可不可以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换作“乡愁是一句热热的叮咛”?

师:有意思。同学们评评。

生:我觉得可以,“叮咛”也是母亲常做的事情。

生:可以,但不太好,不够含蓄。

生:不好,很普通,大家都会这么想这么写,没有创意。

生:根本不行。余光中写《乡愁》的时候,恐怕电话还没有那么方便,母亲的叮咛不容易传达到吧。

生:“叮咛”不好,主要是引不起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不像“邮票”,这词语让人遐想联翩,让人想象这一封封信里传递着母亲和儿子多少故事啊!

生:“邮票”标志着分离与挂念,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所以会引起所有读者的共鸣。而且这个比喻很新颖别致。

生:如果不用“邮票”而用“叮咛”,后边的“这头那头”也不能用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就被破坏了。

师:讨论得非常好,因为大家已经在不自觉中涉及到了诗歌意象选择的要求,比如要新颖,要含蓄,要引发联想等等。来,读这一小节,把你们的感悟用朗诵表达出来。(生反复读)

师:如果你现在来写《乡愁》,你会怎么选择比较新奇的意象呢?

生:乡愁是一个短短的电话。

生:乡愁是一封淡淡的e-mail。

生:乡愁是电视台每日的天气预报。

生:乡愁是摄像头前久久的等待。

……

二、“重”与“轻”

生:我发现诗歌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

师:你是不是觉得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替换?

生:我们一般用的是“这边”“那边”“外边”“里边”。

师:那我们把全诗的“头”都换成“边”,再来朗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感觉是否一样。(生齐读)

生:“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距离的两个尽头,很遥远。“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远。

师:说得不错。再来读一二小节,除了距离的远,体会一下还有什么不同?

(生换读一二小节)

生:“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

师:好个厚度不够!汉语言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语音的不同就会使一个顿挫一个轻快。余光中用顿挫而弃轻快,这就是诗人内心世界很郁闷的折射。来,再比较着读最后一小节。争取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重。(学生换读比较)

三、“有”与“无”

生:四节诗中的四个形容词都用得很有意思。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些词语都很普通,但我觉得很耐人寻味。

师:发现得好。邮票自然是小的,但是如果删去“小小的”,味道会如何呢?读一读。

(生读:乡愁是一枚邮票)

生:不好,好像差点儿什么东西似的。

师:差什么?

生:“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

师:有意思。“大大的”什么呢?加上。小小的”,再读一读。

(生加上反复读)

师:说说“小小的”中间有什么“大大的”?

生:小小的邮票,大大的空间。

生:小小的邮票,重重的离愁。

生:小小的邮票,深深的思念。

生:小小的邮票,长长的距离。

师:小小的邮票,如那小小的蚱蜢舟——

生:载不动许多愁。

师:对了,邮票越小,离愁越多越沉越深。这实际上是诗人一种痕迹不露的情绪暗示吧。再来读,读出你们感觉到的小与大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奇”与“平”

师:我年年回老家去给妈妈扫墓,我妈妈的墓并不高大,但是我每次站在妈妈墓前,心里头总会涌起一种奇特的感觉,如果我来写诗歌,我只能写“思念是一座高大的坟墓”。老师和余光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大家评一评谁写得更好呢?

生:诗人的“一方矮矮的坟墓”和王老师的“一座高高的坟墓”都写得好,虽然不一样,但都表达出了相同的情感。

师:谢谢你的肯定。我们的情感相同在哪里呢?

生:都很苦闷。

师:那我们的表达为什么却恰好相反呢?

生:您站在高大的坟墓面前,您就很渺小。您的母亲睡在高大的坟墓里面。会很孤独。

师:很好。高大的坟墓衬托出了——

生:王老师的孤单。

师:是的,母亲在坟墓里边那样孤独,而女儿在坟墓外边同样孤单。当时我就是这样的感觉。另外,坟墓那么高大,似乎——

生:您和母亲的距离就更遥远了。

师:对,每年,就是这种孤单和遥远让我每一次扫墓的时候都泪如雨下。而余光中呢,那“一方矮矮的坟墓”又暗示了一些什么感情呢?

生:“一方”的意思就是小,母亲睡在那么小的坟墓中,会不会很逼仄,不舒服?

生:“矮矮”也是一样,坟墓这么小,但诗人和母亲的距离却是天人相隔,那样遥远。这些词语表达出了诗人的心痛。

生:“矮矮”也表达出了诗人情绪上的极端压抑。

师:其实第四节中的“浅浅”的运用也是一样的。换个人,他写的诗歌就可能是“乡愁是一湾深深的海峡”,没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海峡本来就是深的,不可能浅,浅只是诗人的一种错觉。

生:不是错觉,是希望,希望那海峡浅一些,再浅一些。

生:我认为这个“浅浅”,比“深深”表达的感情更为厚重。海峡虽浅,但是台湾和大陆却不能团聚,这和那“矮矮的坟墓”表达的无奈和痛心是一样的。

师:非常好。同学们用个性化的语言解读着诗人个性化的感受。这就是真正地读诗了。那我们来读吧,读出这两节诗中沉沉的.压抑和绵长的叹息。

(生反复读这两小节)

[以前讲《乡愁》,探讨得多的是“浅浅”的含义,没有想到这次却在“矮矮”上做出了一些文章。有些意思。]

五、“直”与“曲”

生:我发现这四节诗有一个不和谐的地方。第一节的开头是“小时候”,第二节是“长大后”,可是第三节开头变成了“后来啊”,第四节又变成了“而现在”,诗人为什么不一直保持一样的语言形式呢?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变呢?

生:第三节这样开头“中年后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第四节这样开头“老年后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小时候”到“长大后”到“中年后”再到“老年后”,这样形式上不是更整齐吗?

师:你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孩子,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那么,按照你的改法,我们来读一读,大家体会一下看行不行?(生读)

生:我觉得把“后来啊”改成“中年后”不好,“后来啊”,有点像讲故事那种味道,娓娓道来,让人觉得亲切。

生:一个“啊”字,给了我一种时间很久远的感觉,好像作者长长的一生就在这“啊”字中了。而“中年后”比较死板,没有那种一声叹息的沉重感。

生:“后来啊”还给人一种联想,母亲的去世带给诗人的惆怅一直延续到今天,延续到此刻,还会延续到未来。总之,我觉得“后来”是一个时间不确定的词语,这会让人联想到作者一生的坎坷,这就使全诗更有了一种沧桑感。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有几个词语用得好,“娓娓道来”“一声叹息”“不确定”“沧桑”,这表明大家对这个“后来啊”的体会比较深刻。“而现在”你们怎么看?

生:我觉得“而现在”好像一下子就把什么东西定格了。

生:我的感觉是“后来啊”,把人的情绪和思维拉得很远很远了,突然在最后一节来一个“而现在”,思路也就突然凝固了。

师:你们的感觉很有意思。到底是什么突然定格突然凝固了?需要定格和凝固吗?

生:最后一节是情绪的高潮,需要定格,需要凝固。

生:如果说“后来啊”把情感拉得很长很长了,最后一节猛一用“而现在”一收,就把诗人最深的一种乡愁——祖国情民族恨推到了读者面前。

师:你的意思是这就像电影中的——

生:大特写。

生:而如果用“老年后”,因为语言形式和前边完全一样没有变化,那么情感也就是一根直线,没有形成起伏,这也就不能凸现全诗情感的高潮。

师:大家的意思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变幻了形式出现的时间词语,一起连缀成了一根变化有致的情感线索,它牵引着读者去体会诗人坎坷的一生和复杂的思绪。因为语言形式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就呈现出了跌宕之势,诗人感情的高潮就被“宕”出来了,就被烘托出来了。非常佩服大家很有个性的解读。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诵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出情绪的跌宕和高潮。(生齐读)

篇12:《乡愁诗》优秀教学实录

《乡愁诗两首》优秀教学实录

师:我们中国有个非常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名字叫余秋雨。他说,很多外国友人都曾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推荐一个中国最值得观赏的地方,只选择一个,你会推荐哪里 他说,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峡。

我想说的是,如果有同学问我,老师,请你向我们介绍一种中国最值得欣赏的文学体裁,只介绍一种。我相信,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诗歌,中国的诗歌艺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无不浸润着诗歌所留下的印记。它早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潜移默化中流传下来。

师: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生活中,当我们吃饭时不小心浪费了一些粮食,我们的父母会敲敲桌子说,谁知盘中餐

生(集体):粒粒皆辛苦。

师:非常好。或者当我们在家里玩耍,浪费了时间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又会告诫我们说,少壮

生(集体):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再或者当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又会教诲我们,欲穷

生(集体):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非常好,不必再举太多的例子,诗歌早已渗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分离不开。因为诗中有爱,诗中有恨,诗中有温暖的友情,诗中有温馨的亲情。然而,更让我牵肠挂肚、费尽思量的却是那些带着忧伤的思乡之情。不必把栏杆拍遍,在唐诗的高峰中苦苦寻觅;也不必细说从头,在宋词的柔波里轻轻荡舟。单是书上的两首小诗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思乡所带来的惆怅与美丽。我们先来看一幅画面。(点击鼠标,屏幕显示画面,音乐响起。)

师:乡愁,当我们轻声朗读这两个字的时候,当我们在课前预习这两首诗歌的时候,心中是否会油然而生一种情感 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生:淡淡的怅惘和迷茫。

生:我感到一种忧伤。

师:很好,这正是诗人在诗歌中所着力营造的一种意境之美,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境产生呢 诗歌又是怎样在字里行间悄悄地将忧伤传递到每一个读者的心灵之中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乡愁,一起在乡愁中漫步!

师:请大家打开语文课本,翻到103页,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哪位同学告诉我,余光中和席慕蓉是何处的诗人

生:余光中和席慕蓉都是台湾人。

师:很好,他们都是台湾诗人。书上的介绍非常简单,我们再了解得稍微详细一些。请大家看屏幕。先看余光中。(点击鼠标,屏幕显示余光中的介绍)(生朗读)

师:《乡愁》写于1972年,作者是在1950年赴台,当时他年方

生(集体):22岁。

师:大家要记住这个数字,22岁到台湾。好,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诗人席慕蓉。(点击鼠标,屏幕显示席慕蓉的介绍)(生朗读)

师:余光中的诗写于1972年。席慕蓉的诗写于80年代早期,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可以公开互相来往。但是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都是身在海外,但心在大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两首《乡愁》。

师:我们说诗歌是文字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我们先一起回忆一下欣赏诗歌的四个乐章。(点击鼠标,屏幕显示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生朗读)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奏响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先听老师朗读一遍余光中的《乡愁》。请同学用心地体会一下诗中的那样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情。我读完之后,也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下。(师朗读)(生朗读)

师:好,我们再来看最后一节,感受一下我的朗读和大家的朗读有什么不同 (师朗读)(生朗读)

师:大家读得比前面有进步,但似乎仍然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是不是还有什么真挚的情感隐匿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没有被我们所发现呢 让我们每人都随身携带一个探测器,进入诗歌欣赏的第二乐章,这就是

生(集体):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点击鼠标,音乐停)

师:《三国演义》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我非常不忍心把我们的同学分成两块,我右手这边的同学请你欣赏余光中的《乡愁》,我左手这边的同学请你欣赏席慕蓉的《乡愁》。(向右)当然你可以说我对席慕蓉,(向左)你可以说我对余光中特别有感觉,你也可以背离你的组织,去自由欣赏。

师:好,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前后左右,一边讨论,一边圈点批注。要做到手中有笔,心中有书。(几分钟后)

师:有没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说诗里面有些词语、有些句子还不太理解 (没有同学举手)

师:没有,那就请同学开始发言了。先看甲方。

生:我所要讲的是《乡愁》这首诗,就是余光中写的,我觉得写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它的形容词,比如说在每一节里面,第二句话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和浅浅的海峡都很有味道,我就从第一节开始说,好吗

师:好。

生:小小的邮票说明邮票很小,但是却把年轻的作者和他亲爱的母亲分别两地。

师:一枚小小的邮票却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生:对,还有那个窄窄的船票,船票是窄窄的,却把作者与他美丽的新娘分隔两地。

师:一张窄窄的船票却造成了宽宽的伤痕。

生:对呀,还有矮矮的坟墓,坟墓只不过是一个包裹着他母亲躯体的土包,但是却把他与他亲爱的母亲生死相隔。

师:这是一种无比的悲痛。

生:嗯,还有那个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是浅浅的,却把作者的祖国相隔两地。

师:海峡是否真的很浅

生:海峡当然非常深,但作者为什么说是浅浅的海峡呢

生:我觉得表现出作者的一种无奈。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对祖国的深切思念。

师:更显出作者思念家乡的一种急切心情,非常好!

师:别急着坐下,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前面还有什么地方讲到浅浅的

生:浅浅的天河。

师:很好,我想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么你说这边的海峡宽不宽广

生:应该是比较宽广的吧!

师:哪个词语能看出来

生:一湾。

师:一个湾字,写出海峡非常宽广!这个湾字还有什么含义

生:我觉得好像是绕来绕去,非常曲折。

师:很好,作者非常想回家看看,但是呢,他又不得不面对宽广而又曲折的回家之途,叫作者怎能不愁从中来

师:正因为这样,诗歌带着一种很自然的淡淡的忧伤。那么怎样才能抚平作者心中的伤痕 怎样才能消除作者心中的惆怅 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怎样才能让作者不再有乡愁

生: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作者回他的家乡,见他的故土。

师:但是现在不能回去,台湾和大陆之间还不仅仅只有一个海峡。

生:那就是他盼望着祖国两地早日统一。

师: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这正是作者立意所在。他所想到的乡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之愁,更是一种民族之愁、国家之愁。这正是这一首诗境界高妙的地方。

师:大家欣赏得非常出色。我们把最后一节再来朗读一下,就更能体会作者心中那种难以抑制的惆怅。特别要注意,为什么在朗读的时候,大陆要停顿那么长时间 然后才缓缓地道出在那头。(师生朗读)

师:停顿最好再长一些。(师朗读)大陆可以望见,却不可以达到!真是可望而

生(集体):不可及。

师:这才是忧伤的根源。(师生朗读最后一句,朗读最后一节)

师:非常好,我们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好,下面来看一看席慕蓉这一方,乙方。

生:我觉得这一首诗的每一节都有不少词可以让人来体会。比如说第一节的清远,清远首先给人一种感受,声音非常空旷,它给人一种很大的空间感觉。

师:很好,而且这个笛声,我们在前面介绍过李益的一首诗:不知何处吹芦管

生:一夜征人尽望乡。

生:还有那个月亮,月亮我理解成中秋节,古诗不是说过每逢佳节倍思亲吗 而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作者却在异地孤单地看着月亮,想着家人,写出他回不了家的一种孤单感觉。

师:不是中秋节看到月亮想不想家人

生:想。

师:举个例子来说。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读得好一点。将李白全诗朗读一下。(生朗读)

师:很好,继续往下。

生:还有第二节的模糊。模糊给人一种感觉是朦朦胧胧的。而她说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说明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也可以体现出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生:最后一节没有年轮,也写得很好,说明他的思想感情是不能用年份来概括的,写了它的思乡之情非常浓厚。

师:而且是永不老去,永远不会消失。

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写树 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树

师:树有什么特点

生:长长的。(笑声)

师:长长的,而且会越长

生:越高。

师:乡愁也是

生:越长越多。(笑声)

师:越积越多。再讲一点:树啊,树到了秋天会有

生:落叶。

师:落叶都是

生:都要归根。

师:非常好,落叶归根,所以作者用树写出了乡愁的浓厚。

师:我们再一起朗读一下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师生朗读)

师: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

师: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真的没有问题了。(停顿)不,还有。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那美丽的画面中飞翔。这就是欣赏诗歌的第三乐章: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

诗中有画,这是多数抒情诗所共有的一个特点。我们先一起观看几幅跟诗意相近的画面。(点击鼠标,屏幕显示画面)

师:请同学们一起静思片刻,在书的空白处用你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属于你心中的那一幅优美的图画。(几分钟后)

师:好,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聆听最精彩的想象。

生:我想象的是余光中的《乡愁》第四节。夕阳西下,我坐在沙滩的礁石上,倾听着来自远方的声音。夕阳就像是一团熊熊的火焰,似乎永不燃尽,但我知道,夕阳会离我远去,就像这海浪一样,有一天我也会听不到它的声音。一串串脚印在沙滩上,望不到边,那正是我走向家乡的路。我问苍天,向着大海母亲喊道:妈妈!可是我却听不到任何的回答。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我听见了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这海浪是来自祖国的,可对面的亲人们,你们听见这里的声音吗

生:我想象的是席慕蓉的《乡愁》第一节。

师:请说。

生:夜轻了,静了;风缓了,停了;窗前的老树也似乎更苍老了。树梢上挂着一轮盈盈的满月,趁着柔和的夜撒下冷冷的月光,落叶夹杂着叹息从树上飘下,但是它终于还是回归到它所希望的地方那一片深情的土地。而我,只是孤单地倚在窗前,想念着,期盼着一团愁云遮住了月光,明亮的月光在凝重的云下挣扎着,试图想挣脱,但最终还是无力地放弃。直到一阵风吹过,吹散了云,吹散了那月光上的忧伤。风,何时也从我心上掠过,吹走我心头的愁。不知不觉,我已轻轻哼起故乡童年的歌谣。

师:好一幅略带忧郁的远眺思归图,好一幅充满伤感的月下思乡图。温婉的声音,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两首《乡愁》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如果说余光中的诗是手心,席慕蓉的诗是手背,手心、手背都是肉,问大家一个或许会令你难以回答的问题:你最喜欢哪一首 手心 手背

生:我比较喜欢手背,(笑声)也就是席慕蓉的《乡愁》。我觉得作者比喻用得非常好,她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怅惘,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我也是比较喜欢席慕蓉的《乡愁》,我认为这一首诗她写得比较含蓄,意境更加深远一些,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

师:非常好。有没有喜欢余光中的 有请男同学。

生:我觉得这一首诗,它的层次感非常强,给人一种在时光隧道驰骋的感觉。它从小时候一直到而现在,中间穿过很多的时空。另外,我觉得它的比喻也非常的贴近人心。

生:我更加喜欢余光中的《乡愁》,因为这首诗,第一个,它的时间感比较强。还有一个就是这首诗从他很小的时候,也就是童年时,他渴望见到他的母亲,一直写到长大以后,隔海远望,一层一层递进。这里面的乡愁有爱的`冉冉上升,而且到最后一句话,他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他萌生了一种对海峡的恨,他恨海峡阻隔了他与大陆的距离,而正是这种爱与恨之间的距离,才会有乡愁这种不可逾越的距离。

师:他是生活在爱与恨的边缘。非常好,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都非常精彩,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两首诗都有它美丽的地方,相对来说,余光中的《乡愁》境界更胜一筹,它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期望,所以它的诗里面体现了一丝阳刚之美,更带有一点男子的气概;而席慕蓉的《乡愁》,语言非常清新,感情非常细腻,更多的是一种阴柔之美,体现了女子的妩媚。

师:刚才这一步,正是我们欣赏诗歌的第四乐章比较映衬。

生(集体):感受诗歌新奇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

师:只不过我们所进行的还只是课内的比较。现在请同学们选择我们曾学过的,或者老师曾介绍过的,再或者你课外所掌握的关于乡愁的诗歌,和本文中的其中一首进行比较映衬,感受课文中的《乡愁》所具有的独特风韵。(思考讨论)(几分钟后)

师:好,你可能想得还不够成熟,还只是一些简单的比较,没关系,只要你把最真实的想法讲出来。

生:我觉得,从艺术手法来比较,余光中的比喻非常贴切,而郭沫若的《静夜》联想想象很丰富,使人感觉到鲛犹如此,人何以堪;从内容上,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被一湾海峡相阻隔,而李觏的《乡思》中说,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我觉得在这里可以改成:已恨碧海相阻隔,碧海还被暮云遮。

师:讲得不错,大家鼓励一下。(掌声)

师:我们再来听听这边将席慕蓉的诗和哪一首进行比较

生:我是将席慕蓉的《乡愁》和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作比较。席慕蓉的诗从艺术上讲比较含蓄,《七子之歌》相对来说表达得就比较明显,像孩子急切地盼着就要回家的心情。席慕蓉她身在台湾,和祖国是分开的,还没有回到祖国,所以她的心情就有一些淡淡的忧伤。

生:我是先拿席慕蓉的《乡愁》和《教我如何不想她》作了一下比较。

师: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你能不能背出一段给大家听听。(生背诵)

师:非常好,就背到这儿,你说吧!

生:刘半农是将祖国比喻成她,一个女性,我理解的是母亲。而《乡愁》中的比喻都是物,以物来传情。另外,《乡愁》中选取的一些事物都非常有特点,比如说清远的笛,笛自古以来就是表现一种忧愁,在李益的《受降城外闻笛》中也写到了笛。还有后面的月亮,月有阴晴圆缺,她就想到了人的悲欢离合。还有后面的雾,雾里的挥手别离,她有可能是泪眼模糊。

师:泪眼模糊,所以才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生:对,雾,它既阻隔了她和亲人之间的距离,而且也阻隔了她和祖国之间的一种交往。但作者没有特别地点出来,而是隐隐约约地去表现。

师:主要表现了她一种迷茫的心境。

生:对,而且这一首诗还写得非常含蓄,里面没有一句直接说啊,我非常的思乡,而是把那样一种思乡的感情寄托在字里行间。

师: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图画,诗中还有语言与新奇的美,正是这一切构成了诗歌的情景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意境之美。淡淡的月光,浅浅的海峡,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一方矮矮的坟墓,它们共同传递出的情感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但究竟为什么而忧伤呢 忧伤什么

生:在忧伤很多东西啊!(笑声)

师:举个例子来说。

生:比如说他很想家,想妈妈给他包饺子,包的饺子比外面的好吃(笑声);也比如说他看到这支笔,然后想到这是妈妈给买的。

师:一种想家的感觉,作者在此的忧伤仅仅只是思家的忧伤吗 还有什么忧伤

生:我想是两岸不能统一,也很想念自己的亲人。

师:这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忧伤,更是一种民族的忧伤,国家的忧伤。所以说虽然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却是一种浓浓的意境之美啊!这正是我们欣赏诗歌的最主要的地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师:让我们一起再次通过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崇高的情感。(点击鼠标,音乐响起)(生朗读)

师:很好。听,这样一首时时在耳边浮现的歌曲,这样一段轻轻在耳边萦绕的旋律,正是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让我们静静聆听一分钟吧!(一分钟后)

师:实在不忍心打断我们同学满是乡愁的思绪。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

师:好,下课!

附: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

篇13:《乡愁诗两首》教学实录

执教 寿光市建桥初中 潘继云

指导及点评:寿光市教研室 刘湘玉

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有没有较长时间,比如三、五天,十天八天的离开过家、离开过父母?

生1:有。

师:什么时候?

生1:去年暑假去青岛我姑姑家住过十几天。

师:你想家了吗?

生1:刚开始没想家,原打算多住些日子,后来想家,想爸爸妈妈了,就回来了。

师:想家时是什么感受?

生1:心里空荡荡的,象掉了魂似的,特难受。

生2:我想家时老担心家里会出什么事,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坐立不安”。

生3:我想家时什么都没心思去干,挺烦的。

师:是呀,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也有相家的时候。十年前,老师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便是我想家的时候,想念家中年迈的双亲,想念房前屋后的小树……家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心头的牵挂,我也因此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当心中那种想家念家的痛楚无以言表时,我就对着窗外的夜空默诵一首我喜欢的短诗——《想家的心情》。同学们有兴趣听吗?

生:有。

师:老师就给大家朗诵这首诗。(课件展示诗歌,师配乐朗诵)

想家的心情

——王慧敏

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的到/谁也说不清

师:想家的心情,谁也说不清,但想家的时候,我们可以拿起电话问候一声平安,可以坐上汽车常回家看看。可是啊——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外的游子呢?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之隔而长期不得一见的亲人呢?他们才真正称的上愁,称的上痛啊!台湾,这个大陆的游子,因为我们共知的原因一直在海中孤零零的飘荡,台湾人民有家难归,亲情难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台湾诗人余光中、席慕蓉的同题异作——《乡愁》,听一听两位台湾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唤!

(师板书课题、课件展示课题)

师:学习这两首诗,我们要品味诗歌的感情,分析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结构上的妙处。

先听老师来朗诵课文,听完后,说说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谈谈你的感受,老师更喜欢能提出疑问的同学,哪怕是一个不理解的字和词。感受和疑问没有标准答案,我们看哪位同学谈的感受多,提的疑问多。

(师配乐朗诵,课件展示诗歌)

师:准备好的同学可以站起来发表你的意见。

生1:我喜欢余光中的《乡愁》,我觉得诗人的思乡情表达的很真切。

生2:我喜欢席慕蓉的《乡愁》,相比之下,我认为这首诗的意境更美。

生3:这两首诗我都喜欢。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故乡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师: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哪位同学帮助解答?

生4:我认为月圆之时也是人们团圆的时候,笛声也总在这个时候响起。

生3:月亮弯的时候不行吗?

生4:不管圆月还是弯月,诗人是借月抒情。

师:对,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抒情物,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诗人无不是望月有感,借月亮抒发自己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生5:我的疑问在第一首诗中,我不明白乡愁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6:“没有年轮的树”并不存在,为什么把乡愁比作“没有年轮的树”?

生7:没有年轮,说明大树永远年轻,枝繁叶茂。而乡愁也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师:你对这个解答还满意吗?

生6:还可以吧。

(其他略)

师:疑问先提到这里,大家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有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有些问题需要边分析课文边解决。

师:余光中的《乡愁》抒发的是什么情感?(课件展示余诗)

生: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忧愁。

师:这种情感看得见么?

生: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表达的具体,就要借助于意象,意象也就是诗中的形象。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中借助了那些形象的事物?

生:这首诗中借助的形象事物有“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板书)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疑问,乡愁和这些形象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先从第一个形象--“邮票”开始,为什么把乡愁比作“邮票”?欢迎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儿子在外想家了,就给母亲写信,然后通过邮票邮寄给母亲。

师:装进信封的仅仅是那几页信纸么?

生:还有对家、对母亲的思念。

师:是呀,在外求学的儿子把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装进信封,一枚小小的邮票把母子连在一起。俗话说:“儿女情长,父母恩深,爱重如山,血浓于水。”不管相隔万水千山,母子间总有一条剪不断的线,那就是亲情。

朗读时,要把这份亲情,把儿子对母亲的思念读出来。请你读一下第一小节。

生1读。

师:你觉得自己的朗读能包含这份感情吗?

生1:还可以吧!

师:(问另一生)你认为呢?

生2:我认为还缺了点什么。

师:请你试着把缺了的东西读出来,好吗?

生2读。

师:读的很有感情。你跟大家说说,你读这节诗时的感受。

生:我读这节诗时好像就看到妈妈为我忙碌、送我出门的身影。想到妈妈对我的惦念和牵挂,心里热热的。

师:是的,要读出这份亲情,这份惦念,就要从心里发音,而不是用嘴去读。老师读这节诗时,仿佛就看到自己的母亲站在很远很远的那头,在初冬的风里翘首企盼,盼着鸿雁传书,盼着远方的孩子归来。听老师朗读这节诗。

(师读,指名生读)

师:哪位同学比较喜欢“船票”这个意象?你对“船票”怎么理解?

生1:诗人结婚后,可能夫妻分居两地吧?(众生笑)

生2:诗人回家可能经常乘船,连接诗人和新娘的就是船票了。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据我所知啊,诗人余光中是先成家,后立业。成亲以后便外出求学谋职。回家探亲总要乘船,诗人便将爱情的愁绪寄托到船票上。这时候的乡愁除了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这窄窄的船票上便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爱情。让我们边读边领会这份情感。

生齐读。

师:第三节中的“坟墓”与前两节相比在气氛上有什么不同?

生1:多了些悲凉。

生2:前两节是生者对生者的思念,这一节是生者与死者的诀别。

师:的确是这样。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的隔开了。面对亲人的离去,这种生离死别更让人心痛,可谓撕心裂肺般的疼啊!“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乡愁之强烈,怎不震撼人心?

(师朗诵第三节)

师:对于“海峡”这个意象能理解吗?

生:我认为是海峡把台湾和大陆隔开了,诗人只能隔海相望。

师:是呀,台湾人民有家难归,亲情难叙。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寄予这弯浅浅的海峡。前三个意象连接的是“我”与亲人间的亲情、爱情,那么被“海峡”隔开的“我”与“大陆”又是由哪种感情连接的呢?

生:应该是爱国情吧!

师:是的,到这里这首诗已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感情的寄托。诗人在他的诗《从母亲到外遇》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长江断奶之痛历时四十三年……”这不啻于泣血的悲啼,含泪的呼唤!“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揪扯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指名生读,齐读)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四个意象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子思母念,乡愁可人;夫爱妻恋,乡愁动人;祭母奠土,乡愁感人;愁系祖国,着笔惊人!如此动人的乡愁曲应该背下来。不要死记硬背,看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我们快速背诵?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讨论。

(生讨论后发言)

生1:这首诗四个小节都很整齐,字数相同,句式一样,只是个别词语不同。

生2:每节诗的开头都有一个表时间的词语,并且是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生3:每节诗的第二句都是“乡愁是——?”后边跟着的是诗中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生4:每个意象前面的修饰语不一样,分别是:“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还有“一枚、一张、一方、一弯”。

(其它回答略)

师:同学们总结的这些,正是这首诗结构上的特点。掌握了诗的结构特点,再来背诵就不难了。先听老师来背诵这首诗,能背下来的同学可以小声跟着背诵。

(师背诵,学生齐诵,指名生到台前背诵。)

师:品味了余光中的《乡愁》后,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席慕蓉的《乡愁》,这首诗,我们跟第一首比较阅读。既然是比较阅读,就要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

生朗读。

师: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大家先讨论讨论。

(生讨论后发言)

生1:我认为两首诗的不同点是选取的意象不同。

师:能谈具体些吗?

生1:余诗选取的意象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席慕蓉诗中的意象是“月夜的笛声、模糊的怅惘、雾里的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 。

(师板书“月夜┅┅没有年轮的树” )

生2:我认为两首诗的的相同点首先是题目相同,作者都是台湾诗人。

生3:我认为两首诗的感情相同,抒发的都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浓浓的乡思。

师:是的,同余光中的经历相类似,席慕蓉11岁就离开故乡,直到1989年她46岁时,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作为多情的诗人,她与故乡有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回国讲学期间,谈及故乡,她竟在几千人的会场里几次失声痛哭,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啊!海峡虽浅,诗人却只能隔海相望,在梦中,在诗中寄托无限的乡思。月夜的笛声,模糊的怅惘,直到绵绵无尽的思念化作了没有年轮的树,乡愁犹如影子,永远挥之不去。

生4:我认为两首诗的写法相同,也就是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师:是这样,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用一种形象的物体来触发这种情感,是这两首诗最重要的相似点。诗歌讲究意象。这两首诗中借用了“邮票、船票”等形象具体的事物来表达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乡愁离绪。其实呢,除了这些形象的事物,还有很多物象最能触动你心中的痛,触发你的情感,引起你的愁绪。想想看,还有哪些具体的物象,那位同学能再为乡愁打个比方?

(生思考后发言)

生1:乡愁是故乡的小路,弯弯曲曲望不到尽头。

生2: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总也理不出头绪。

生3:乡愁是雨中的泡桐┅┅

师:你的句子启发了老师,我再给你接上一句,借用李清照的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生4:乡愁是窗前的风铃,叮叮当当,令人心伤。

生5:乡愁是雨中的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生6:乡愁是一枚青橄榄,涩涩的,却有挥之不去的滋味。

生7:乡愁是秋天的落叶,飘飘悠悠,飘到何时愁方休。

(生将这些句子写下来,并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到大屏幕上。)

师:把这些句子连起来,不就是一首很美的乡愁诗了吗?同学们就是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诗人了。

最后,老师做个小结。请大家闭上眼睛,随老师走进充满乡思的秋夜——

(课件展示画面、音乐)

夜深了,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秋虫耐不住晚秋的寒意,止住了鸣叫,如水的月光推开窗户,洒满房间。一位诗人倚窗而立,双眼朦胧,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那 ——头—— !

板书设计

乡愁诗两首

邮票 月夜的笛声

船票 意象 模糊的怅惘

坟墓 雾里的挥手别离

海峡 没有年轮的树

点评:潘纪云老师这节课和刘俊英的《沁园春 雪》曾双双获得山东省创新课堂比赛一等奖。也是这两节课的光盘在今年5月份的全国中语会18届年会中,又均获全国课堂教学一等奖。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注重了情感教学,也就是说整堂课的感情氛围酿造特别到位。一上课教师首先用谈话法调动学生的情感。然后配乐朗诵王会敏的《想家的心情》这首小诗,这样在多次铺设的基础上点出:“我们想家的时候可以坐上车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的游子呢,他们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探,那才是真正的疼啊!”这个导入  看似长了点,但一点也不显累赘。我们反对老师多讲,但该讲不讲也不对。例如,中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思乡之情,老师也有一段独白:“调头一去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是白雪满头,长江断奶之痛,历史四十三年……”,还有那段有关作者回乡讲学时痛哭失声情景的独白,再加上思乡曲的配音渲染,使整堂课的基调都沉浸在浓浓的思乡情感中。

二是突出体现了探究、创新的特点。在老师范读、学生自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老师没有灌输学生什么,也没有照搬教参限制学生思维,而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诗歌意象后,有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也为乡愁打一比方,仿说一个句子,即找一个意象。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环节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烁。例如学生们说:“乡愁是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乡愁是窗前的风玲,叮叮当当令人心伤”;“乡愁是雨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乡愁是雨中的泡桐,那次怎一个愁字了得?”;“乡愁是满城风絮,一川烟草,梅子黄时的雨。”……学生的想象力令人钦佩。

三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许多语文课堂上使用的课件,还停留在幻灯片的水平上,线性结构的多;有的是鼠标一点出一个答案,机灌代替了人灌;有的是说星星出一个星星,说月亮画面上就是月亮,研究画面代替了研究语言;有的干脆放电影,屏幕形象代替了文学意境。而本堂课的课件从脚本设计、色彩的搭配、交互的效果等都有利于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的互动和学习。你看,底图是淡雅的,字幕效果是明显的,图文出现和消失效果再配上那首牵心入耳的《思乡曲》,这些都给人一种审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

当然,课堂教学没有十全十美的,语文教育大家于漪老师说:“我上了一辈子的课,一万两千多节,但没有一节是自己满意的,更谈不上示范。”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

篇14:《乡愁》教学实录与教学反思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师:(微笑)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生:(齐声)会。

师:(微笑,亲切的俯身询问)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举手)

生1:想哭又哭不出来。

生2:酸酸的,涩涩的。

师(微笑):什么地方酸酸的,涩涩的。

生3:鼻子、心里,还有眼泪也想掉下来。

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其实老师跟你们一样,想当年老师在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想家的时候,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彻夜难眠。这时老师心里总是默默吟诵着王慧玲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其中有两句老师特别喜欢,至今还记忆犹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呢?

生(急切齐声):有。

师: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阵的懂惯;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生纷纷找出资料竞先举手)

生:余光中,1928年出生,祖籍泉州永春,著名的诗人、学者。

师: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的。(播放多媒体,余光中的介绍,年幼时与母亲的合影、晚年的照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是泉州永春人,跟我们是──

生:同乡(老乡)。

二、诵读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看课件上的演示,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生(急切):是深沉的。

师:对,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

生:缓慢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读这首诗。

生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这两节语速耍再慢点,要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B、O、e、i”就要读成“y(呀)”。“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师示范,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接着学生读第四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老师示范)。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比第一次更有感情。)

三、解读

1、想景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一阵小议论,有人举手。)

生: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生(齐声):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同学们,对吗?

生(齐声):对。

师板书: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师:其实诗人是巧妙的运用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板书)。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5分钟后总括)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想像,演释诗的内容。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他想念母亲时就给母亲写信,他想:邮票呀邮票,请你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逐渐的作者变成了青年成家立业了,船票联结他与妻子的感情;到了中年,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他痛哭流涕。(生饱含感情)母亲呀,母亲,我再也见不到您了;后来作者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登上台湾的最高峰时,眺望家乡,不由思绪万千,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全班掌声热烈)

师:哪个同学来评点一下这个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第三小节说得不够好,感情不够。

师:那请你有感情地体现一下。

生:到了后来,他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他跪在坟前痛哭道: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生感情哀痛,声音已是有点哭腔,眼角湿润。)

(全班学生一片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得很好。老师特别刚才这位同学用了“邮票呀邮票,请捎去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我觉得这些语句饱含着这位同学深深的感情,老师还欣赏地是,他很好地演译了诗中的时间,从“小时候(生跟着齐念)长大后后来现在”,而且说到晚年的时候,有外貌的细节描写,头发是:白发苍苍。

师:哪位同学能再来演绎诗中的内容。

篇15:《乡愁》教案实录

《乡愁》教案实录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乡愁教学实录。

今天, 小编跟大家分享乡愁教学实录。在课文《乡愁》中,余光中分别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诗人思念,热爱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乡愁教学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一起来看看吧!

乡愁教学实录由 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一、教师导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愁,是出门在外的游子,深切思念家乡挥之不去的情愫。这深沉的情感流注于笔端,就化作精美的诗词歌赋。你能背诵或默写几首简短的古诗词吗?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生:“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

二、日暮斜阳下,清风明月中,诗人倾诉着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那是古人的乡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板书:乡愁,并出示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能背诵这首诗;2、抓住意象体会美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3、体味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乡愁,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1、大声朗读余光中的《乡愁》: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那么感情基调应该是?

(2)注意朗读技巧:(根据感情基调确定语速)本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

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用斜线标出。朗读注意读出节奏感。

注意轻重音的处理。能够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需要强调,轻读和重读都是一种强调。哪些词应轻读?哪些词应重读?

课件展示: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侯 后来呵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请同学试读。

注意语调(高、低、升、降):请同学们用深情的语调朗读。

指名读(一人读一节,共十几人读)。[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并板书;如无,则罢。]

[可能读错的字音:一枚e海峡后来呵y]

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乡愁》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4分钟后,比谁能背诵课文。

2、了解余光中: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3、检查自学

1、指名背。(背对的同学要表扬:好,对)

师:会背的同学举手,比谁背得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如不多,则再给2分钟]

[生若背错了,请其他同学更正]

2、比男生、女生谁背得好。

①女生背 ②男生背

3、比哪一组背得好。

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

4、齐背这首诗。

四、交流合作: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己的读书已能背熟了。这是理解课文的必由之路。通过自学能把课文后的题目都正确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有不会的,哪道题不会的,那就请前后桌讨论(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如这头、那头指什么?)如这3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一)指名回答。

师:谁来回答第1题?

若不对,则问:有不同意见的举手。你同意这种意见吗?(着重弄懂这头、那头指什么?说明什么?你怎么知道的?最深:其它任何思念都不及它)

若生能回答出:用前三种愁衬托现在的乡愁,使爱国之情更加突出。(喊多名学生回答)

师问:为什么?

多名学生回答,必定有学生逐个分析各个时期的乡愁。①小时候,我外出求学、打工,最使自己思念的便是家中的母亲,对母亲的思念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之中,而保证这封信能够从“这头”到“那头”,干系就在一张邮票上。小时候的“我”一定最关注邮票;邮票便是小时候最突出的“乡愁”。②长大后,在外边了,最思念的是新娘,以此来衬托现在的乡愁。③后来呵,大概中年的我,祭扫母亲的坟墓时,脑海里浮现出昔日亲人的面容,还有那一坯黄土,黄土下安睡的母亲。

“这一方矮矮的坟墓”是多么令人痛楚,黄土的里外是两个决然不能沟通的世界,无家书可达意,无舟船可抵达,它牵动着自己的全部思绪。中年丧母最令自己痛楚的,以此来衬托现在的乡悉。(无法解决的愁,终身的痛苦)

以上三种乡愁是在三个特定时期最令作者思念的。

④台湾与大陆,本应密切往来,但却相互隔绝,既不能通邮,也不能通航,最令人痛心!(应该可以通的,而没有通,令人心痛)

师:你能读出这些感情吗?[点名读]

谁能有感情地背诵?点明背。齐背。

(二)第2题谁来回答第2题的第1小题?

1、指名多生回答。[估计生能回答出:寄信、写信、等信、读信、保存信等]引导学生描述某一情景、细节。

2、估计生能回答出。

指名多名学生回答:

意味着台湾与大陆山水相连,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意味着隔不断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思念;

意味着可难逾越;

意味着宝岛与大陆,本应密切往来,但现实情况却相互隔绝,既不能通邮,也不能通航,令人痛心!

乡愁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感情,诗人却化抽象感情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意象,借助他们把台湾同胞思念祖国的深情表现出来,同学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齐读课文。

五、拓展:1、1、 以“这首诗真美,它美在--------------------------”的句式,说说你的感悟。

生:“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生:“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

生:“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立意上: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生:“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用词上: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

总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让我们再次背诵这一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

2、在《香菱学诗》中,黛玉指导香菱说“第一立意要紧”,你能从立意方面把刚上课时大家背的古诗和这一首比较一下吗?

生:“古人的乡愁只是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本诗既表达了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怀念,还表达了希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3乡 愁 ( 席慕容 )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地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中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雾里的挥手别离。”

生:“没有年轮的树。”

生:“也是乡愁,对故乡的怀念。”

师:“这首诗和余光中那首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并明确,教师补充:

相同处:①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② 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处: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六、达标测试

(一)我夯基,我发展:

1、背诵诗歌。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二)我综合 我提高

3.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拔尖 我快乐(选做题)

乡色酒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也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

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1.诗作由30年前后的两幅画面组成,第一幅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以及少年生活的________,第二幅画面体现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无法回到家乡的________与________。

2.是诗中的______,也就是________这个意象连接了两幅画面。

3.诗中以鲜明的_______营建出两种不同的氛围,这就更加增添了月圆人不圆的_______色彩。

4.乡愁,本是一种莫名飘忽难索的情怀,作者将其具象化,因用了故乡的月与飞觞____似,与浇愁之酒____似,使得“月”完全成了_______的代名词。

5.“明月”曾出现许多变称,比如苏轼词中即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_______”。

6._________说“……乡愁说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席慕容说“乡愁是一棵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出自各自的《________》,与《乡色酒》虽同题材,却不同角度,不同构思,也不同笔触。

篇16:《乡愁》课堂教学实录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

《乡愁》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下面是《乡愁》课堂教学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学生对余光中《乡愁》诗的理解。

2、通过老师的朗读指导和小组朗读竞赛,学生学会朗读诗歌的方法,得到美的熏陶,进而热爱诗歌朗诵。

【课前预备时间】

播放音乐,罗大佑的《乡愁四韵》。

师:据说当年在台湾开的现场演唱会上,罗大佑的这一曲荡气回肠的《乡愁四韵》,曾使全场观众热泪潸然。是啊,对于那些生于大陆、长于台湾的游子们来说,几十年的故园梦,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共有的情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显示课题)

师: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读这首诗。

生1读。

师:课下很多同学跟老师说喜欢这首诗,可是又说这首诗读起来很困难,很难把作者表达的情感读出来。那么,要读好一首诗,我们首先要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歌的──

生:情感基调。

师:不错。朗读技巧方面,还要注意──

生纷纷:语速,节奏,轻重音。

师:那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生:思念家乡。

师:那么感情基调应该是?

生:忧郁深沉。

师: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我们所选择的语速应该是什么样呢?

生:稍慢。

师:对,应该是稍慢且舒缓。

师:下面我们看节奏,请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用斜线标出。

生自由读书。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读诗,节奏停顿要夸张些,让大家听出你的节奏处理(演示文稿:朗读指导:节奏的划分)

生2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师:生2的节奏划分大家听出来了么?(听出来了)和你的一样么?(一样)

师:和老师的节奏划分方式也是一样的。我们再一起来看轻重音的处理。我们知道,能够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需要强调,轻读和重读都是一种强调。请同学用深情的语调再读一遍。

生各自抑扬顿挫地吟读。

师:通过几遍朗读,我想大家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领悟得更深刻了。谁能给我们读一读呢?

生3:我读一节行么?

师:行。想读多少读多少,想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生3:我读第二节。(学生朗读)

师:读得真不错。还有谁愿意为我们读一读呢?

生4:我读第一节。(学生朗读)

师:真好,很有感情。有两位同学为我们带头了,有没有人能为我们读完这首诗呢?

生5读。

师:她读得好么?

生纷纷:好。

师:哪儿读得好?

生6:第三节。

生7:矮矮的坟墓读得好,读出了哀伤。

师:哦。这节要读出哀伤来。(板书:坟墓)(这个地方缺少变通了,我应该问问她为什么读得好?读的时候都想到了什么?)

……(忘了还有些什么对话了)

师:谁再试读?

生8读。

师:读得真好,大家说说他哪些地方读的好?

生:“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一组词读得很轻。能体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特点。

师:我们刚才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承载了诗人的.思念,这种思念的程度怎样啊?

生纷纷:厚重的。

师:那么,用“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是否削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生9:不,是对比。

生10:更衬托出乡愁的厚重。

师:大家理解得很透彻。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我们都找到了,并且或轻读或重读给予了处理。大家在读这首诗时,还有什么困难么?

篇17:乡愁教学实录片段赏析素材

乡愁教学实录片段赏析素材

一、“新”与“旧”

生:一定要选“邮票”这个意象吗?

师:你想换作什么呢?

生:可不可以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换作“乡愁是一句热热的叮咛”?

师:有意思。同学们评评。

生:我觉得可以,“叮咛”也是母亲常做的事情。

生:可以,但不太好,不够含蓄。

生:不好,很普通,大家都会这么想这么写,没有创意。

生:根本不行。余光中写《乡愁》的时候,恐怕电话还没有那么方便,母亲的叮咛不容易传达到吧。

生:“叮咛”不好,主要是引不起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不像“邮票”,这词语让人遐想联翩,让人想象这一封封信里传递着母亲和儿子多少故事啊!

生:“邮票”标志着分离与挂念,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所以会引起所有读者的共鸣。而且这个比喻很新颖别致。

生:如果不用“邮票”而用“叮咛”,后边的“这头那头”也不能用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就被破坏了。

师:讨论得非常好,因为大家已经在不自觉中涉及到了诗歌意象选择的要求,比如要新颖,要含蓄,要引发联想等等。来,读这一小节,把你们的感悟用朗诵表达出来。(生反复读)

师:如果你现在来写《乡愁》,你会怎么选择比较新奇的意象呢?

生:乡愁是一个短短的电话。

生:乡愁是一封淡淡的e-mail。

生:乡愁是电视台每日的天气预报。

生:乡愁是摄像头前久久的等待。

……

二、“重”与“轻”

生:我发现诗歌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

师:你是不是觉得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替换?

生:我们一般用的是“这边”“那边”“外边”“里边”。

师:那我们把全诗的“头”都换成“边”,再来朗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感觉是否一样。(生齐读)

生:“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距离的两个尽头,很遥远。“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远。

师:说得不错。再来读一二小节,除了距离的远,体会一下还有什么不同?

(生换读一二小节)

生:“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

师:好个厚度不够!汉语言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语音的不同就会使一个顿挫一个轻快。余光中用顿挫而弃轻快,这就是诗人内心世界很郁闷的折射。来,再比较着读最后一小节。争取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重。(学生换读比较)

三、“有”与“无”

生:四节诗中的四个形容词都用得很有意思。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些词语都很普通,但我觉得很耐人寻味。

师:发现得好。邮票自然是小的,但是如果删去“小小的”,味道会如何呢?读一读。

(生读:乡愁是一枚邮票)

生:不好,好像差点儿什么东西似的。

师:差什么?

生:“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

师:有意思。“大大的”什么呢?加上。小小的”,再读一读。

(生加上反复读)

师:说说“小小的”中间有什么“大大的”?

生:小小的邮票,大大的空间。

生:小小的邮票,重重的离愁。

生:小小的邮票,深深的思念。

生:小小的邮票,长长的距离。

师:小小的邮票,如那小小的蚱蜢舟——

生:载不动许多愁。

师:对了,邮票越小,离愁越多越沉越深。这实际上是诗人一种痕迹不露的情绪暗示吧。再来读,读出你们感觉到的小与大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奇”与“平”

师:我年年回老家去给妈妈扫墓,我妈妈的墓并不高大,但是我每次站在妈妈墓前,心里头总会涌起一种奇特的感觉,如果我来写诗歌,我只能写“思念是一座高大的坟墓”。老师和余光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大家评一评谁写得更好呢?

生:诗人的“一方矮矮的坟墓”和王老师的“一座高高的坟墓”都写得好,虽然不一样,但都表达出了相同的情感。

师:谢谢你的肯定。我们的情感相同在哪里呢?

生:都很苦闷。

师:那我们的表达为什么却恰好相反呢?

生:您站在高大的坟墓面前,您就很渺小。您的母亲睡在高大的坟墓里面。会很孤独。

师:很好。高大的坟墓衬托出了——

生:王老师的孤单。

师:是的,母亲在坟墓里边那样孤独,而女儿在坟墓外边同样孤单。当时我就是这样的感觉。另外,坟墓那么高大,似乎——

生:您和母亲的距离就更遥远了。

师:对,每年,就是这种孤单和遥远让我每一次扫墓的时候都泪如雨下。而余光中呢,那“一方矮矮的坟墓”又暗示了一些什么感情呢?

生:“一方”的意思就是小,母亲睡在那么小的坟墓中,会不会很逼仄,不舒服?

生:“矮矮”也是一样,坟墓这么小,但诗人和母亲的距离却是天人相隔,那样遥远。这些词语表达出了诗人的心痛。

生:“矮矮”也表达出了诗人情绪上的极端压抑。

师:其实第四节中的“浅浅”的运用也是一样的。换个人,他写的诗歌就可能是“乡愁是一湾深深的海峡”,没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海峡本来就是深的,不可能浅,浅只是诗人的一种错觉。

生:不是错觉,是希望,希望那海峡浅一些,再浅一些。

生:我认为这个“浅浅”,比“深深”表达的感情更为厚重。海峡虽浅,但是台湾和大陆却不能团聚,这和那“矮矮的坟墓”表达的无奈和痛心是一样的。

师:非常好。同学们用个性化的语言解读着诗人个性化的感受。这就是真正地读诗了。那我们来读吧,读出这两节诗中沉沉的压抑和绵长的叹息。

(生反复读这两小节)

[以前讲《乡愁》,探讨得多的是“浅浅”的含义,没有想到这次却在“矮矮”上做出了一些文章。有些意思。]

五、“直”与“曲”

生:我发现这四节诗有一个不和谐的地方。第一节的开头是“小时候”,第二节是“长大后”,可是第三节开头变成了“后来啊”,第四节又变成了“而现在”,诗人为什么不一直保持一样的语言形式呢?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变呢?

生:第三节这样开头“中年后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第四节这样开头“老年后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小时候”到“长大后”到“中年后”再到“老年后”,这样形式上不是更整齐吗?

师:你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孩子,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那么,按照你的改法,我们来读一读,大家体会一下看行不行?(生读)

生:我觉得把“后来啊”改成“中年后”不好,“后来啊”,有点像讲故事那种味道,娓娓道来,让人觉得亲切。

生:一个“啊”字,给了我一种时间很久远的感觉,好像作者长长的一生就在这“啊”字中了。而“中年后”比较死板,没有那种一声叹息的沉重感。

生:“后来啊”还给人一种联想,母亲的去世带给诗人的惆怅一直延续到今天,延续到此刻,还会延续到未来。总之,我觉得“后来”是一个时间不确定的词语,这会让人联想到作者一生的坎坷,这就使全诗更有了一种沧桑感。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有几个词语用得好,“娓娓道来”“一声叹息”“不确定”“沧桑”,这表明大家对这个“后来啊”的体会比较深刻。“而现在”你们怎么看?

生:我觉得“而现在”好像一下子就把什么东西定格了。

生:我的感觉是“后来啊”,把人的情绪和思维拉得很远很远了,突然在最后一节来一个“而现在”,思路也就突然凝固了。

师:你们的感觉很有意思。到底是什么突然定格突然凝固了?需要定格和凝固吗?

生:最后一节是情绪的高潮,需要定格,需要凝固。

生:如果说“后来啊”把情感拉得很长很长了,最后一节猛一用“而现在”一收,就把诗人最深的一种乡愁——祖国情民族恨推到了读者面前。

师:你的意思是这就像电影中的——

生:大特写。

生:而如果用“老年后”,因为语言形式和前边完全一样没有变化,那么情感也就是一根直线,没有形成起伏,这也就不能凸现全诗情感的高潮。

师:大家的意思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变幻了形式出现的时间词语,一起连缀成了一根变化有致的情感线索,它牵引着读者去体会诗人坎坷的一生和复杂的思绪。因为语言形式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就呈现出了跌宕之势,诗人感情的高潮就被“宕”出来了,就被烘托出来了。非常佩服大家很有个性的解读。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诵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出情绪的跌宕和高潮。(生齐读)

精彩来于细读

xx华

这是一堂相当精彩的诗歌教学实录。

教师紧紧抓住诗歌意象与语言这两个核心要素,通过对比品味,引领学生体悟这首诗歌的深刻与厚重,读出了诗情,读出了新意,更是读出了“语文”。

整堂课,王老师紧紧抓住“体悟”与“诵读”两个环节。促进师生互动,共同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正是因为有了师生对文本的深入细读,才有了对文本的深层的“发现”。

例如“‘轻’与‘重’”这一环节,学生的发现可以说让人惊叹,能从“这头那头,里头外头”中的一个“头”字,品出一种遥远与厚重。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言:“文本细读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在“‘新’与‘旧’”的环节中,王老师请学生选择比较新奇的意象来写《乡愁》,学生选择了“电话”“e—mail”“天气预报”等。这些意象的选取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发现,对自我的发现,尤其是“天气预报”这一意象,初看令人愕然,细细一品。发现颇为耐人寻味,可能比其他几个意象有着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为丰富的意蕴。

总之,诗歌教学,必须通过文本语言深入诗的灵魂,在教学中最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活动。一旦学生的感情体验被激发,想象空间被扩展。教学就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

篇18:七年级语文下册《乡愁》教学实录

七年级语文下册《乡愁》教学实录

一、导入环节

在导入时,我设问题,采用说话训练的形式导入,而且说话的内容与课文进行对比,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课文抒发的感情与运用的表现手法。过程如下:

师:假设有一天你要离开家乡、亲人、甚至祖国到异地去学习、工作,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请用语言表述出来。

生:会想家。

师:怎么想?你能试着用语言表述出来吗?

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讨论起来,然后陆续地举起手来。

生1:会在夜里望着星星,想着家人。

生2:会在独自闲逛时感到孤独无依,那就是想家。

生3:会在遇到困难时想到爸爸、妈妈,要有他们就没事了。

学生们都笑了。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都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的,那么,今天我们来和诗人余光中比较一下,看一看诗人的思乡之情的抒发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二、整体感知环节

让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明确相应学法,这样才能为下面的问题的解决作好铺垫。过程如下:

师:猜一下题目“乡愁”的意思?

生:(齐声说)思念家乡的愁绪。

师:猜得非常准。诗人余光中是台湾著名诗人,但祖籍却在大陆,也出生在大陆,后来由于某种原因离开了家乡去了台湾,在台湾,诗人也时刻思念家乡。下面自己读《乡愁》。了解一下诗的大意。

生1:课文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之情。

生2:课文表现了作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生3:课文还有爱国之情。

师:几名同学的观点放在一起就非常准确了。那么怎么分析这首诗歌呢?想一想我们以前分析诗歌用到了什么方法?

生:(齐声说)一个基础,四个步骤。

师:谁给解释一下“一个基础,四个步骤”的含义?

生:以朗读为基础,了解大意,体会意境,体会手法,体味语言。

师:好,这一节课我们就以此方法来赏析余光中的《乡愁》。

三、赏析环节

这一环节即用“朗读为基础,了解大意,体会意境,体会手法,体味语言”的四个步骤来赏析诗歌。在分梯度进行朗读。具体过程分四部分:

第一步 朗读诗歌,明确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师:大声朗读课文,要求不高,只要读准字音和停顿,读两遍。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师:强调一下,课文抒发了什么感情?

生:抒发了思念家乡,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之情。

第二步 以新的要求读诗体会诗歌的意境

师: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明确了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再读课文,读的时候有了新的要求,要求读出感情。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再读课文,师生作点评。)

师:诗共分四节,齐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写了什么时期的乡愁?

生:(齐声说)小时候。

师:“小时候”诗人的“乡愁”是什么?

生:一枚小小的邮票。

师:“这头”指什么?“那头”指什么?

生:“这头”指异地,“那头”指故乡。

师:“异地”能否再说得具体点?

生:“异地”指的是诗人小时候到外读书的地方。

师:那么诗人为什么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邮票呢?”

(学生热烈地讨论)

生:因为诗人想家,经常往家中寄信,所以说“乡愁”是“邮票”。

师:理解得不错,在异地求学的诗人孤独、想家,想念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经常书信来往,所以才把“乡愁”比喻为“邮票”。这是“小时候”的“乡愁”。下面我们看看长大后,为生活驱遣的作者奔走他乡,此时的乡愁寄情什么?

生:(齐说)一张窄窄的船票。

师:为什么寄情于一张窄窄的船票?

生1:思念新娘。

师:最好说成是新婚妻子。

生2: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还增加了对新婚妻子的思念之情。

师:对,说得对。作者的乡愁只能靠来往于异地与家乡的船只来排遣,所以作者说“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

有寄托和排遣。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是什么把“我”与母亲永远的隔开了?

生:一方矮矮的坟墓。

生:(抢着说)死。

师:两种说法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一个说的是外在形式,另一个说的是实质内容。那么“后来”诗人的乡愁之情更加重了,悲剧气氛更强了,所以这一段在读的时候声音要舒缓、低沉、谁愿意为大家读一下?

两名学生读第三节,教师点评。

师:听老师读第三节,然后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老师读第三节,学生闭上眼睛体味诗的意境。)

生1:我想到的是一位老人站在母亲的坟前。

生2:我想到的是一位老人立于母亲的坟前,坟的周围是枯黄的草和秋天的黄叶,不时一阵阵风吹过,吹动老人的头发,老人两只手下垂,神情肃穆,一动不动地站立着。

师:诗人的诗写的真是不错,而同学们更是想象丰富,都能体会到诗的意境。那么我们看最后一节,看看现在作者的“乡愁”是什么?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生1:现在“乡愁”是一方浅浅的“海峡”,作者由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变为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生2:感情有了升华,由思念家乡变为爱国,盼望祖国统一之情。

师:的确,到此,作者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第三步 以更高的要求读诗歌,归纳诗歌的表现手法

师:经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对诗应该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诗中感情的变化,那么带着新的理解和感悟,我们再读两遍诗,注意把诗中的感情变化读出来。然后讨论归纳课文的表现手法。

(学生出声朗读诗歌,教师点评然后分小组讨论课文的表现手法。)

生1:我发现诗采用的是时间顺序,有明显的词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生2:抒情也是层层推进的,最后一节,抒情达到了高潮,抒发爱国之情。

生3:我认为,应归纳以时间变化,层层推进感情。

师:可不可以?

生:(齐声说)可以。

师:还有其它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生:我认为每一节都采用了比喻,这应该算一种手法,每一节都把乡愁比作具体的事物。

师:说得对极了,那么我们归纳,这首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那么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生(讨论):使抽象的乡愁显得更加具体、可感。

第四步 再读诗歌,体会语言的特点。

教师放录音,学生模仿录音读诗歌,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停顿、读出感情,并注意每一节、第一句的变化。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师:体会一下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生1:语言形象、含蓄、精练,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形象、精练地写出了小时候诗人对家乡、母亲的思念。

生2:象这样的句子还有如“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和“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三句。

生3:语言节奏感强,如“小小的邮票”中的“小小的”和下面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词读起来上口。

师:说得都不错,诗的语言特点我们归纳为形象、含蓄、精练、节奏感强。那么再读诗的时候,就不仅注意每一节、每一句的变化,更要注意每一个字的读法,我们读一遍,试一试。

学生练习读诗

四、小结环节

为了更好的明确本节课的知识,所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布置好写诗的任务。

齐读诗歌,找学生归纳总结。

生:采用“一个基础,四个步骤”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诗歌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之情;二是诗的意境的体会;三是诗的比喻手法的运用;四是体会语言的特点。

师:诗歌展开就是几个比喻句,简单不简单?

生:(齐说)简单。

师:写几个比喻句,你会不会?把比喻句写成诗的形式,你会不会?

生:会。

师:那好,今天回去之后我们每人都去写一首小诗,然后有时

间开一个“诗友会”,互相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行不行?

生:行。

自我解读

一、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我在讲《乡愁》时一直以此为依据,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讲《乡愁》时,我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能动起来,都能够诵读,都能够说点什么。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针对诗歌理解难这一问题,我注意化难为易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化难为易。我采用说话训练的形式导入新课并设置了这一内容,“想像一下以后当你离开家乡后的内心感觉,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之所以这样设置是想在最初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与课文中表现乡愁的方法作比较,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来促进自身的写作或说话。

其次,明确教学目标和学法,化难为易。我觉得有时明确教学目标,确实是形式,但这篇课文却很有必要明确教学目标。因为诗歌内容较多较杂,明确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中就有了侧重点,而且明确目标后我又追问了这么一句话,“要达到这个目标,要运用什么方法?”学生自然地回答用阅读诗歌的方法。因为,在讲这单元之前,我和学生学习了关于新诗的相关知识,并简单归纳了相应的学法,也就是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有了方法,有了思路,学生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

再次,通过朗读化难为易。朗读是学习新诗的基础,在课堂中我组织学生以齐读、散读、指名朗读多种形式读诗,一首诗都读六、七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对知识理解起来就更轻松。这一问题以下还要提到,所以在这简单说一下。

最后,在一些细节上注意化难为易。在问题的设置上我注意化难为易。让学生体会意境时,我这样问,“学完了这一节,在你头脑中会浮现什么画面?”这样学生回答起来比较轻松。在布置作业上我也注意化难为易。我不是直接让学生写小诗,而是问“诗歌展开就是几个比喻句简单不简单?写几个比喻句你会不会?”学生能很轻松的回答,紧接着我又追问,“把比喻句写成诗的形式你会不会?”,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述诗的写作学生就容易接受得多了。

三、针对诗歌内容杂又多的特点,我注意一线贯之,体现朗读的基础作用。

诗歌的内容比较庞杂、繁琐,怎样处理这一问题,我觉得用朗读最好。因为朗读是分析新诗的基础,朗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学习诗歌之前,我要求诵读诗歌,赏析诗歌之时也是边读边解决问题的,用朗读一线把要解决的问题穿起来,整体感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诵读训练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一节课是分梯度进行的。在赏析之前,我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重音和停顿;在把握诗歌抒发的感情后,我对学生朗读多加了感情上的要求;赏析完诗歌之后,再读时,我要求学生注意每一节,每一句的变化,进而朗读;在体会了语言特点后,我仅强调了每一个字的变化,到此,朗读才达到最完满的状态。这样分梯度地进行朗读训练,就可以使繁琐内容一体化。

四、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注意培养学生能力,教给学生方法。

七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有一定的分析领悟能力,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就能自己解决问题。所以我在这节课上注重了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教给。能力的培养侧重于诵读、领悟、自学能力的培养。诵读能力就不用再提了。领悟能力培养体现在学生对诗歌意境的体会上,我设置不同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作用只在于启发、引导学生赏析诗歌。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和关键。相反,对学生学法培养也很值得一提。常见的自学讨论法、朗读法,还有自己归纳的用来解决问题的阅读新诗的方法。我觉得有了这些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们就能够自己赏析新诗,这就是我教学中所要达到的又一个重要的目的,即教给学生学法。

以上是我讲《乡愁》的一点想法。总的来说学生在上课中表现得比我预想的要好,积极性较高,能正确地理解和赏析课文的内容。这一点使我认识到了我在以前的教学中不敢放手学生,对他们没有信心是错误的,学生都有潜力,都有能力。

实录教案

采薇教学实录

《打电话》优质教学实录

《难忘的一课》名师教学实录

《美丽的颜色》教学实录:向名师学教法

Book Two Unit21 Lesson 81课堂实录

《故乡的榕树》教学实录

采薇说课稿实录

我们的“课堂实录作文

课堂教学实录系统的开发初探

乡愁的教学实录
《乡愁的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乡愁的教学实录(整理18篇)】相关文章:

小学课堂教学实录优秀合集2023-09-20

《我的信念》教学过程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2022-09-08

一剪梅教学实录2023-12-01

乡愁写作思路2022-11-11

课堂教学实录2023-01-20

采薇教学2022-07-05

教学课例2022-12-22

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学实录与反思2024-04-22

梅花魂教学实录2023-08-09

初中课文乡愁教学设计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