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喜与忧(共7篇)由网友“Estell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喜与忧,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喜与忧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喜与忧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喜与忧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领域。这一新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为此,一些地区、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手段推崇备至,甚至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列为评课标准之一。应该说,以积极的姿态看待新生事物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不顾实际,任意“拔高”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效果
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是时代的需要和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巧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
1、多媒体的运用,加大了课堂内信息的容量
思想政治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思想政治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思想政治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思想政治学习的效率。多媒体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
2、多媒体的运用,易于启发想象
现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本所选的例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事例典型、人物具体、情节生动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
如果利用多媒体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判断是非能力。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带来强有力的冲击之后,也对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这一工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3、多媒体的运用,优化了课堂教学
多媒体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的不足,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4、多媒体的运用,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
现在,知识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广,如何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并在有限的四十五分种内有效地扩大容量,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面临的问题。我认为,巧妙运用多媒体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多媒体能方便迅速地处理信息,无论是文字、声音、还是图画,都可以根据需要随心所欲的进行操作,这就打破了“一书、一板、一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不仅只教课文,还能最大限度地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融进课堂,有效地扩大课堂容量。
5、多媒体的运用,易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具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是现代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多媒体可以通过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又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多媒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回答及时迅速地给出判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尤其是练习设计,容量大,方便快捷。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训练效果非常好,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的。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身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和重复练习等。
6、多媒体的运用,易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力
传统的教学注重书本内容,学生主要根据书本上的文字来学习的,而由于年龄、阅历、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仅仅只看抽象的文字,则往往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领会。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借助于多媒体教学,不但丰富了课堂所学内容,并进而促使他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二、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误区
但观诸现实,在思想政治学科中,多媒体手段运用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那种不顾实际,任意“拔高”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为用而用
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这一新式武器拖进课堂。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以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泥淖的评课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拉郎配式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2、盲目“拿来”
目前,真正能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上课的思想政治老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课件颇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总归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课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甚至班级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3、以辅代主
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是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甚至一个小小的提问,以及本应教师对学生活动作出的反应也由电脑代劳了,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的局面。
4、忽视文本
当前一些思想政治课件讲究视听冲击(图片、影视片段往往是课件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如果忽略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性,而试图将有着丰富想象空间的思想政治直观化,图像化,那就把思想政治课上死了。如一味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代替文本阅读,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
5、新瓶旧酒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任何教学手段的应用,都应以此为准则,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多媒体技术自然也不能例外。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课堂出现了将教师的讲解改为多媒体的演示,一些所谓的课件也没能摆脱“书本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的窠臼。
课堂上,教师手按鼠标只管一路点来,学生则随着屏幕呈现内容,步步紧跟,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充分体现。这种做法,虽然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包装,但其实质仍是“满堂灌”,是背离现代教学理念的,对改进教学没有多大用处。更有甚者,还会被一些教师当做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强练习密度的“法宝”,成为他们固守应试教育阵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帮凶”、成了禁锢甚至扼杀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现代杀手。
三、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研究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提高认识,正确定位。
多媒体技术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但它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如果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势必会导致人(教师、学生)为物(现代教学手段)役,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课件制作坚持以人为本。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旦掌握在观念落后的`教师中也会变异,成为“旧”教育的工具。因此,在推广现代教学手段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必须以人为本。具体言之,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自已驾驭多媒体手段,将自己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融进多媒体手段之中,从而极大发挥先进手段的教学优势。只有这样,多媒体手段才有可能不会成为摆设,不会论为实行“旧”教育的新式武器。
3、充分考虑学科性质。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思想政治也不例外,文字的表现力有时是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不可否认,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比如对微观世界的“再现”,对某些科学实验的模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到的作用,但思想政治学科却不同,它的特殊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换言之,文字所表面的东西不是能用一个有限的画面或一个活动场景(即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的。当然,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就直观性而言,语言文字虽然逊于其他传媒,但文字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让我们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其构筑的天地里“思接下载,视通万里”。
4、提高自身素质,为多媒体技术恰当应用提供保证。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亲自设计、编写课件。目前一些商业性软件价高质劣,高业行为较突出,许多软件开发商不懂教育,所开发出来的软件违背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变成教科书的电子翻版。软件开发商开发的教学软件即使是非常优秀,也会因教学对象不同、教学艺术不同、教学风格不同,未必适用于所有的教师。因此,特别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在掌握多媒体基本操作技术的同时,有必要掌握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制作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溶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总之,当一个新生事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热情拥抱的举动,但也应有冷静审视的头脑,这样方能为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在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效应。
篇2: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喜与忧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喜与忧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喜与忧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领域。这一新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为此,一些地区、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手段推崇备至,甚至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列为评课标准之一。应该说,以积极的姿态看待新生事物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不顾实际,任意“拔高”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效果
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是时代的需要和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巧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
1、多媒体的运用,加大了课堂内信息的容量
思想政治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思想政治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思想政治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思想政治学习的效率。多媒体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
2、多媒体的运用,易于启发想象
现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本所选的例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事例典型、人物具体、情节生动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
如果利用多媒体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判断是非能力。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带来强有力的冲击之后,也对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这一工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3、多媒体的运用,优化了课堂教学
多媒体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的不足,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4、多媒体的运用,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
现在,知识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广,如何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并在有限的四十五分种内有效地扩大容量,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面临的问题。我认为,巧妙运用多媒体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多媒体能方便迅速地处理信息,无论是文字、声音、还是图画,都可以根据需要随心所欲的进行操作,这就打破了“一书、一板、一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不仅只教课文,还能最大限度地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融进课堂,有效地扩大课堂容量。
5、多媒体的运用,易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具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是现代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多媒体可以通过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又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多媒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回答及时迅速地给出判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尤其是练习设计,容量大,方便快捷。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训
[1] [2] [3]
篇3:喜与忧
大家好,我是一颗菠萝软糖。我被人们装进了精美的玻璃盒里,和我在一起的还有我的兄弟姐妹,我们一起住在超市里。我们糖果家族繁盛,人才辈出,比如我们家族的魔术师泡泡糖,你把他放进嘴里,再一吹,便能吹出一个大泡泡。再比如我们家族的武林高手―跳跳糖,如果你把他放进嘴里,那你可要当心了,因为你稍不留神,他便会在你的嘴里拳打脚踢。最后是小淑女棒棒糖,她十分娇艳欲滴,你看了,准想尝尝!
而且他们的住宅也各不相同,有的住在坚硬的铁罐子里,有的住在玻璃宫里,最会享受的便是巧克力兄弟,他们把家安在花海中,让花香围绕着他们,日子过得赛神仙!
而我们的家都建在超市中。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来到了我们面前,他对他妈妈说:“妈妈,我想要这盒糖。”于是他妈妈便买了我们,我们跟着小男孩回了家,小男孩与我们形影不离,不是放在床头,就是捧在手中。有一次,小主人在吃糖,他说:“我最喜欢吃糖了,糖太好吃了!”我和兄弟姐妹们高兴地差点儿蹦出去,原来我们糖果这么受人喜爱!
但好景不长,我听说小主人长了虫牙,小主人的妈妈不久也知道了,便要把我们扔了,小主人又哭又闹,但他的妈妈还是把我们扔了,唉,和垃圾在一起的感觉真不好啊!
唉,下回我一定要做一个又甜吃了又不会长虫牙的糖。
篇4:将影视作品引入思想政治课堂
将影视作品引入思想政治课堂
将影视作品引入思想政治课堂育界对于影视教育的重要性造就有了共识,并在学校中开展了许多的活动。但是问题也确实存在,突出的一点是:将影视作品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不多见。有资料显示: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将电影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只占15%,而自录电视节目加以运用的教师就更少了。究其原因,除了片源、经费、教室等原因之外,教师主观上对影视作品的教育作用的模糊认识是根本原因。我在预备年级《公民》教学中大量运用了现有的教学录像,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调研,之后发现影视作品的教育作用是很强的,其对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 充分利用影视艺术的思想性功能 列宁曾说过:“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他还说:“电影具有在精神上影响群众的非凡能力。”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总是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打动人心,从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忘不了一部《雷锋》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唤起了全民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忘不一部《上甘岭》激励了多少对越自卫反击站的英雄们的斗志,以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忘不了一部《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多少人泪湿衣襟,在内心迸发出对伟大母亲的崇敬之情;又怎能忘得了一部《生死抉择》让多少人在荧屏前驻足深思――在改革大潮中如何防腐倡廉-敢作人民的公仆。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在观看了反映中国西部贫困落后的影片后,毅然决定放弃大成市的优越环境,决心远赴贫困地区,为社会尽责。可见,影视艺术的思想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的形成期,又具有感性认识占主导的特点。教学中,让他们观看富含思想性的影视作品,教师再在课堂上作画龙点睛的教育,这样便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接受了政治教育。那么,影视艺术的思想性功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呢?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影视作品相配合,教师要做有心人,去寻找这些教育资源多加以运用,让它们发挥出生动形象直观地诠释教材的作用,是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这对于改变目前政治课空洞、枯燥的泛泛而谈的不良现象可谓是一剂良药,对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有极大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影视教育的形象性功能 电影电视作品是具有形象的艺术。如果说小说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色彩和线条的艺术,那么影视则是“通过形象打动心灵的艺术”。一部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的展开,总是围绕人物形象的,动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思想内容。应此,形象是影视创作者的代言人,是这一门艺术的生命所在。学生喜欢其中的人物形象,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这是他们的模仿心理在影视方面的反应。有一份调查资料“请你回一看过的某部电影。”显示,许多人可能记不起电影的名字,但主人公的音容笑貌却历历在目。 在思想政治课中,我们应该理解学生,充分认识到影视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力,运用分析、理解形象的方法进行思想教育,这样的教育资源实在不少。比如,董存瑞、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焦裕禄等革命英雄人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袖形象和公仆形象等等。这些形象经过教师加工、提炼用于课堂上,能很好地感化学生。再比如,《泰坦尼克号》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真善美的人格魅力,《将军》中的男主人公的不畏命运所摆布的无畏精神、《世上只有妈妈好》中母亲的母爱至诚,以及美术片《狮子王》、《宝莲灯》、《中华小当家》、《奥特曼》等中大量个性鲜明的形象更是青少年们的所爱。有的学生在看了《林则徐》之后,写下这样的文字:“他有拳拳报国之心,毅然担起赴广禁烟的重任,可谓受命于危难之中。情形险恶无比,但报国之心不变,立下了‘鸦片不止,誓不回京’的誓言,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这番报国之心,可贵。在他被贬去新疆的路上遇见琦善,仍不忘赠一地球仪,以劝诫道光帝,亦是劝诫世人勿夜郎自大,闭目塞听。这份位卑却未敢忘国忧的爱国之心,可敬。”可见,林则徐的高大形象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起了多大的作用。这表明,一个形象可以向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多角度的,学生从中领悟到的也是多方面的。 三、充分利用影视的社会性功能 影视作品来自于社会,它反映社会现实。一个影片往往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缩影。为什么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风格的电影?就是因为它具有社会性的缘故。影视艺术之所以是一门艺术,也就是它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社会生活,生活是源泉,而影视是现实生活得提炼和升华。 让学生看一些过去的影片,以说“古”论今,这是很有意义的。不是吗?一部《地道战》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的历史画卷,让学生知道自己民族的伟大,从而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一部《今天我休息》反映了建国初期人们积极向上,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让学生观后联系当前社会的实际,想想这种精神在新时期还需要吗,是否过时了?这种教学的效果无疑是好的。而让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影视片,现时社会生活、社会心理、精神风尚和旋律都会一一呈现于他们面前。 小说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影视作品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而与小说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所不同,影视常常以其移动的画面、色彩和人物对白来对世界进行逼真的模仿,不断地加深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认识,观众往往情不自禁地就接受了电影语言。因此,学生通过影视不仅认识了社会和人生,而且这种认识更为生动、直观、形象,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那么,这种社会性功能对于政治课有什么意义呢?马克思说:人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存在中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它对人们的意识产生的影响最大。这一理论揭示了社会意识、思想产生的最一般规律。学生的思想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思潮的缩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他们道德素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广大中学生身处家庭、社会之中,亦不能成为“世外桃源”。商品经济对学生的冲击既有正效应,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负效应,因此我们思想政治课不应该回避社会现实,脱离现实,空洞地对学生进行本本式的说教。通过影视作品,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呈现在学生面前,让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身处各种社会缩影中去,从而将贯穿于人类历史长河的遗产展现在他们面前,去吸取去摈弃。这样的思想政治课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之中。我们每一个教师可以说是:顺应者则得其道,顺应者则的其理。如果再不对那些陈旧的、已不合时宜的教学法进行变革的话,学生是不会欢迎的,又谈何教育面向21世纪呢?(5月)
刘杰篇5:京剧进课堂的喜与忧
历史悠久的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但是,如今京剧的传播已经逐渐式微,京剧演出的现场观众,也大多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很少有喜欢京剧艺术的,更别说能唱上两嗓子了。和大家几乎都能哼上几句的流行歌曲相比,京剧这种高雅艺术确实到了“曲高和寡”地步。假如听之任之,或许要不了多久,京剧这门艺术就可能会消亡。这并非是危言耸听。
一个国荚冬一个民族,必须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往;而国人从小接受真正的传统文化熏陶,更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京剧经典唱段进课堂,确实是件好事。教育部此举并非是为了培养一批名角或者一批票友,由于京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像周杰伦、刘德华的歌曲那样流行和传唱,但是通过从学生时代起普及京剧经典唱段,至少能让中国的青年对祖国的这一传统艺术有所了解,而不是对此一无所知。
但是,京剧的表演程式相当复杂,不但要分“生”、“旦”、“净”、“末”、“丑”,还讲究“唱”、“念”、“做”、“打”,对于普遍缺乏京剧知识的孩子们来说,不要说能唱上几句,恐怕要学会听懂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此一来,京剧进课堂,是否会让中小学生们觉得“学习增负”呢?自然堂化妆品套装价格此喜中之一忧也。
其次,教育部分决定推行“京剧进课堂”,事先并未通过媒体展开民调,没有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于是选择的“指定唱段”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操纵性呢?例如其中除“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这样的传统唱段外,还有大量***时期的样板戏选段,这些选择是否恰当呢?此喜中之二忧也。
此外,如教育部分官员所称,“京剧进课堂”是为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题目,此论也值得商榷。由于京剧固然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一大瑰宝,但京剧并不具有唯一性。其他地方戏如沪剧、越剧、淮剧、豫剧、粤剧,还有我们四川的川剧等,都不能说就比京剧等而下之。大力发展京剧没有错,但唯有“京剧进课堂”,对其他戏剧的发展是否公平?会不会有害于民族文化的全面繁荣?此喜中之三忧也。
进步广大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进一步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把戏曲经典唱段植进中小学音乐课程,是一件非常必要的好事,但要把好事办好,还应谋划更加周密细致一些。例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青少年欣赏的经典唱段;根据各地的文化环境不同,在京剧之外,增加发祥和流传于该地区的地方戏,四川增加川剧,河南增加豫剧,以此类推;具体实施当中,对中小学生的全部课程科学规划和修改,避免“戏剧进课堂”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出现得不偿失的反面效果。
篇6:京剧进课堂的喜与忧
中国戏曲是世界最古老的三大戏剧之一,它博大精深,是艺术的海洋,是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东方瑰宝,理应发扬光大,代代传承。但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在物质至上的时代,影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对戏曲艺术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冲击,戏曲艺术面临不可否认的危机,青年观众不愿接受,演出上座率低,甚至有人认为戏曲是不合时宜的过时艺术,断言它的衰亡。戏曲艺术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而对于戏曲的传承,我们应该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戏曲的兴衰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命运,对戏曲的命运给予密切关注,并为戏曲的普及作出贡献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戏曲的振兴,需要继承和创新发展。任何文化艺术,只要不是当下流行的,要想让它有丰厚的土壤,认为它有价值,需要被保护和传承,都需要教育来完成。对于戏曲来说,戏曲演员的日渐匮乏,戏曲观众的日渐减少,仅仅依靠舞台和剧场来维系它的生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它真正进入人的生活,进入学校教育,戏曲教育从少年儿童抓起,随着戏曲知识的普及,使人们懂得戏曲、接受戏曲,进而欣赏戏曲,戏曲的传承、振兴才有希望,这不仅是在培养潜在的观众,对于戏曲人才的选拔、培养也水到渠成。京剧作为国粹有着辉煌的历史,它的艺术魅力甚至得到国外艺术界的承认,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在中国与世界沟通时,京剧能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剧种进人中小学生课堂,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形象的确立。因此,有志于振兴戏曲的政协委员提出将京剧纳入基础教育,教育部也正是为了传承戏曲艺术,让“京剧走进课堂”,使它成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内容。
戏曲的普及是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又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戏曲是世界戏剧的一种代表形态,戏剧是以演员的扮演角色为手段来表现生活的综合艺术,它能以直观有效的方式对人施加政治、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而产生教育作用。各国的戏剧理论家都曾论述过戏剧的教育作用。比如,莱辛认为戏剧是教育大众的最有效的办法;夏衍说:“戏剧是人生的缩影,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正应该是压缩了的精练的人生。”教育部制定的《艺术课程标准》把戏剧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艺术课程规划中,使之与音乐舞蹈并列,并指出,艺术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戏剧教育和其他的美育形式一样,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个全面发展的人。戏剧是人类性情的天籁,是人类形象的影子,与潜移默化地提高人的修养的音乐、美术相比,戏剧对人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鲜明,是一条便捷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途径。戏剧无论作为艺术形式或是作为教学手段,都会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少年儿童的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各个心理发展维度都能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具有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立体的教育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戏剧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戏曲进入中小学生课堂,不违背孩子的天性,不违背教育规律,它会促进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是符合世界艺术教育综合化方向的举措。
篇7:喜与忧作文
每次考完试,我的心情总是“忐忑不安”。是好呢?还是不好?如果好,我就享福了;如果不好,恐怕我的手就要“断”了。所以,成绩总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经过这次奋斗考试,我是提心吊胆地回家。虽然成绩还不知道,但凭我的直觉,这张试卷是“讨厌”我的,一定不好。但是,当我打开试卷时,一个龙飞凤舞的数字96。50映在我的脑海里,我开心地跳了起来,想给妈妈一个惊喜。果然,妈妈被我吓到了!就因为这“坏消息”,妈妈特意做好吃的,买好玩的玩具“献”给了我。看,成绩考好就是这种“高级待遇”。
如果考不好呢?又一次考试卷发下来了,我在掩人耳目下看分数。我的心在火海中跃动着,我的心在跳动
动,热血沸腾的我带着激情的火焰打开了试卷。令我惊讶不已地是,我才考了89分。我伤心至极,惊天地泣鬼神地叫了一声为什么会这么差?然而,这不可能的事情却落到了我的头上,给了我当头一棒,把我给打蒙了。不用说,我的手一定会再一次“英勇牺牲”的。
成绩有时让我欢喜,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忧愁。“成绩”,这可爱又可恨的名字,真是让我又喜又忧啊。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堂的喜与忧(共7篇)】相关文章:
什么是工作报告2022-06-21
寒冬带来的快乐与忧愁作文2022-09-06
青春主题班会活动教案2023-03-31
三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计划2022-05-25
告别幼儿园感言2024-02-05
小学品德教学计划2023-03-14
第二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2-05-06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2023-02-13
九年思想品德教学计划2022-05-08
家长签字给我带来的喜和忧作文600字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