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时间:2022-09-25 07:53:0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探析(精选20篇)由网友“枕小路220284”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探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篇1: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普通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就业面临极大考验.因此,以机械类课程为主的传统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构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促进教育不断发展.“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是农业机械化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学生毕业后面临强大就业压力的重要突破口,为此,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内容体系,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传统的授课和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农业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作 者:孙勇 李文哲 王金武 Sun Yong Li Wenzhe Wang Jinwu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刊 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7(5)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   教学模式  

篇2: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 ――汽车维修专业一体

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 ――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阶段成果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重点阐述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具体介绍了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一体化教学模块课程的开发方法和课程结构,一体化教学课程组织实施方法和评价。为其他专业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汽车专业  一体化教学 课程开发与实施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在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广东省委、省政府已将汽车工业确定为广东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近几年,广东省汽车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广东省拥有汽车工业企业430多家,其中汽车生产企业52家。伴随着丰田、日产、本田、现代等世界著名汽车制造企业落户珠江三角,汽车后市场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汽车产业已成为促进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调研和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预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三十万做作业人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国家六部委列入“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四个专业领域之一。

汽车产业的发展给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和发展功能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我校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培训与就业技术指导中心等多位专家的指导下,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先导,在深入分析汽车后市场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努力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特点

(一)对传统课程体系实施改革的必要性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训教学相互脱节,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1、不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传统教学安排中,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性验证或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生的学习更谈不上“深入理解”、“举一反三”。尤其是教师把实践操作过程在课室进行板书教学时,学生更觉得“摸不清头脑”、“抽象空洞”、“枯燥乏味”。而到进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局限于模仿性操作训练,而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去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造成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结果是越学越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专业的信心,专业学习也就成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影响卫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不利于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

现代汽车技术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若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简单地把各子系统设置为各门学科课程进行教学,则各学科教学必将按各自的学科体系实施,各学科之间难以有机衔接,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有的知识可能各个子系统课程都会提及,造成内容重复,有的知识的学习先后顺序不协调,基础知识可能还未全部掌握,综合运用的内容就已经开始了,知识的学习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3、不利于造就“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若长期沿用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以专业理论知识为本位,强调知识的传授灌输,忽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将容易使教师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符合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要求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4、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大多是专科教学计划的压缩版,是学科型的知识体系,因此,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学非所用,学非所需,知识与能力联系断裂,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生产一线的要求。

因此,破除陈旧的职业教育理念,建立现代教育观,打破学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行业需要、具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论脱离实际的课程体系和陈旧的教学内容,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队伍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结构,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教学改革,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当前,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用工不仅仅需要经验型技能、技术型技能的人才,更需要一批掌握多种不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汽车后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从上岗操作型逐步转为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因此,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职业教育方法应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集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于一体,集计算机网络、动态仿真软件、现场设备控制综合运用于一体,既重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又突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以“一体化”教学模式产生聚集效应,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1、“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专业学习站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师与企业内训师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最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教师队伍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

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职业定向;

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对应,有的可以与工作岗位相吻合,其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十分明确。

(2)实用

“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感知、现场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实际工作需要要为度,课程重点在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养成,从而形成连贯的、全面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3)高效

“一体化”教学使多门理论、实践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形成连续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相辅相承、互相配合,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4)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

以“一体化”模式教学,能利用模拟环境和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能借助多媒体、模拟系统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探索学习能力;能运用人机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探索精神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以真实现场情境及真实系统实施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并通过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素质。

(5)教学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教学方式实现五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学习站、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实物、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一体化教学的模块课程的开发结构

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精益管理方式的推广,对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学习者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原有的课程体系是建立在“三段式”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分段排列;专业基础课安排过多,各学科仍过于追求各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各门课程各自独立,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足,培养目标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大的革命,改革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势在必行。

(一)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

要进行深刻有效的变革,人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必须先行。综观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模式,正在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一年多来,我们聘请了教育部、劳动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的多位职业教育专家来校讲座,用当前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武装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头脑,广泛开展教学研讨和小范围的实验,不断领会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内涵。

1、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按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工作任务分析是课程开发的源头。通过分析,把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一一列出,进行分类,层次清晰,整个流程表达完整。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以“能力”为基础,按照工作的相关性划分模块。打破了单纯以“重复、刚性”的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实训教学”的理解。注重职业情景中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3、以工作实践为起点

学生入学后,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尽早进入“一体化”教学氛围,在模块课题的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职业爱好,并逐步养成自我学习、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的态度。

(二)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校本课程

根据目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技术,我校举办了汽车专业工作任务分析的研讨会,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开发。

1、聘请来自于珠江三角洲的15名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专家担任汽车专业工作任务分析的行业专家。他们都是来自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不同性质、类型、规模、层次的汽车维修企业,并具有多年实践经验,保证了工作任务分析完整性,基本覆盖工作岗位群。

2、引导工作分析专家进行汽车维修任务的分析。由于企业专家来自不同的企业,其工作性质和内容都不尽相同,我们采取了头脑风暴法,尽可能地把不同意见展现出来,整合不同专家的意见,形成专家小组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3、聘请校内有企业工作背景的专业教学骨干作为课程开展专家,进一步对任务、项目、能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分析。分析出来的工作项目用于指导搭建课程结构,工作任务、工作行为用于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在工作分析时,必须确定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以便确立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和学时安排。

4、建立汽修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通过系统的工作任务分析,我们获得了汽车维修企业一线的工作任务情况,完成了工作任务分析表。在职业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参照美国ASE标准,将工作领域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全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形成一系列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校本教材等教学文件。

例如对汽车维护、汽车修复、汽车故障检测和诊断三大行动领域进行进一步的解剖和选择,根据汽车维修的项目确定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空调的检修、汽车维护为主要学习领域;按照汽车新技术维修的发展趋势和教学规律又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底盘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检修、典型车系维护和检修学习领域;根据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新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汽车商务、汽车维修管理、汽车美容、汽车钣金喷漆维修学习领域,可供学生选修,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此外,支撑上述主要学习领域的基础是基础素质学习领域,主要有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应用文写作、汽车机械基础、机械识图与制图、汽车电工电子、资料检索等模块。

目前我校正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汽车检测维修专业”中、高技专业的课程改革,把专业学习领域整合为必修十二个模块,选修九个模块。现有各专业可根据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模块。例如汽车商务、汽车钣金喷漆等模块作为学生选学能力拓展模块进行专门化的学习。培训大中专课程班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块及子模块.见表1-1:

序号  必修模块名称  序号必修模块名称

1    发动机检修模块  1汽车营销模块

2    底盘检修模块  2汽车配件销售模块

3    电气检修模块  3汽车旧车销售模块

4    汽车空调检修模块  4汽车维修管理模块

5    汽车美容模块  5汽车钣金修理模块

6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模块6汽车喷漆模块

7    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模块(AT、ABS、ESP)7    汽车维修顾问模块

8    车身电子控制检修模块8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模块

9    典型车系综合故障检修模块9汽车资料查询模块

10汽车检测模块

11汽车维护模块

12汽车考证训练模块

注: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另设教学改革的方案。

三、“一体化”教学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一)建立汽车模块一体化学习站

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要求,尽最大可能的节约教学资源,根据汽车专业模块的要求改造现有的汽车实训场,建立“一体化专业学习站”。参见图1。站内设置“汽车模块系统配套的教具”满足实训教学的现场操作、技能训练等。大力引进电化教学手段,使新的教学设施日益完善,使教学化管理与现代社会信息化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为实施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根据我校的实际运作和04、05级汽车专业的教学需要,制定出我校汽车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必修和选修部分。按每班25人的班级规模测算,汽车专业一体化课室在现有实训场的条件下进行改建和扩建,共建一体化教室40间,并实施配套建设,为一体化教学提供物质保障。目前,董事会已投入120多万元作为第一期的建设费用。

(二)教学文件的编写

专业科成立了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及教材审核小组。初步制定了实施的教学计划,配套的教学大纲。并按新组建的专业教研组为单位协调组成了十二个模块课程开发小组,每个小组二至三名专业教师,分别担任教学讲义(教材)的编写并在后教学过程中承担相应模块教学任务。

教学讲义(教材)的编写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单元是一种规范化讲义,有固定的栏目和格式;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开头,以进度(成绩考核)结尾,首尾紧密相连。

2、每个学习单元包含一项特定的技能或知识,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因内容庞杂、互相干扰而影响学习效果;每个技能型的学习单元都包含详细的工作步骤,能保证学生以最佳的方式掌握技能;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做”而不强调“知”;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结合维修案便增强实用性。

3、学习内容简明扼要,并配有大量插图,图文并茂的教材增强了直观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安排和整体运作

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根据该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过程,根据培养方向划分若干个学习模块,根据特点实行项目化教学。

为保证每个模块的课程容量,一般可根据内容和课时分解为4-6个课题,每个课题又可细分6-8个分课题(单元),以便于动作。

例:以在校汽车专业技工班级的教学安排进行说明。模块流程和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模块流程:

第一学年:

钳工--发动机检修--底盘检修--电气检修--空调检修--汽车美容

第二学年:

发动机电控--底盘电控--车身电控--整车检修--汽车检测--汽车维护--汽车考证

(1)将一年级全部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组(每组约25人),将各组以学年时间段为单位分别安排到第一学年的各模块之中,模块之间以6周为步进单位进行教学循环。各模块内可安排6组,每组以1周为步进单位进行循环。第二学年根据专业方向来选择相应的模块。

(2)将二年级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组(每组约25人),将各组以学年时间段为单位分别安排到第二学年的各模块之中,模块之间以5周为步进单位进行教学循环。各模块内可安排5组,每组以1周为步进单位进行循环。

(3)培训课程班,按25人每组分成小班,将根据开班时间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块,各组以学年时间段融入模块中。

(4)高职机电系汽车专业班级实训教学根据教学计划统一安排。必要时安排双班。

(5)汽车中、高级技工的公共基础课程分段安排在2年内模块教学之间穿插进行。

(四)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评估与反馈

1、实施过程:

(1)教学实施前检查:教学资料、设施检查,指导教师相关培训检;

(2)实施步骤:

根据教学安排,将各班级进行分组,一般按25人进行分组,每周定期轮换。指导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介绍教学场所的设施、安全规则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学习材料领取及贮放手续,工具材料的领取及贮放手续。

教学组织一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操作技能教学,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采用程序化技能培训法--五阶段教学法(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点评考核),部分学习单元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自我研究时,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和辅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当多数同学产生共同问题时,指导教师将情况反馈给学习单元开发者;

(3)教学管理: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对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日常加强教学秩序的巡查和监控。

2、教学评估

汽车专业科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对各个模块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和质量评估,每周五安排教师进行考核,实行教考分离。主要对学生进行应知、应会、应答进行考核。专门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和跟踪教学效果。定期举行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为了配合整个教学改革,我们还初步设计了学生与教师的评价方案,目前正在修改中。

四、课程改革的初步成果

1、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显著提高。由于一体化教学比较直观,学生认知效率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双边活动效果好,改变了以往学生厌学的局面。通过采用小组讨论和项目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

2、根据能力、知识和素质的需要而组合优化课程,课程体系实现了突破。

3、探索了新型的多样的教学方法。

4、改革了考试方法和评价体系。

5、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开发和实践,受到专家的好评。通过调查、座谈、问卷等方式听取教师、学生、家长对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满意度达97.4%。

6、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教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变化:全体教师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明确职教课程是以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为核心,认识到在学习化社会中,应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素质的重要性,通过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处,完善学生的人格--达到职教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另外从传统的职教课程“以教师为中心、技能为中心”观念的转变,推动职业教育向本质回归,极大地提高教师的责任心。由于分工明确,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7、涌现了一批教学的研究成果,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能力明显提高。目前已编写《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电气检修》等二十多本一体化教学讲义,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在洽谈出版事宜;撰写了论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探讨和实践》(获广东省技工学校优秀论文二等奖);根据工作任务分析开发设计的汽车维修教学计划和大纲,适合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具有推广价值。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校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8.构建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模式是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为依据。以我校汽车专业课程研究为个案所形成的全新课程体系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其它专业的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为下一阶段构建学分制的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意义。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构建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模式实施以来,虽然取得初步的成效,但我们在研究中也产生一些困惑,还有不完善之处。如中、高级技工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的区分有待深入研究和加强,课程评价体系还较粗略。我们还要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逐步构建完善的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

2.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3.蒋乃平  《符合型人才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程改革》

课题组主要成员介绍;

谢展鹏  课题组组长  校长  讲师  高级工

于仕斌  课题组副组长  教学副校长  讲师  高级工

邓育年  课题组副组长  职教所所长  高级讲师  工程师

乔本新  课题组副组长  教务处处长  高级讲师

潘伟荣  课题组副组员  汽车专业科科长  讲师  高级技师

杨庆彪  课题组副组员  汽车专业科副科长  讲师  技师

严安辉  课题组组员  汽车专业科科长助理  讲师  技师

谌其军  课题组组员  汽车专业科教研组长  讲师  技师

篇3: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谈起音乐学专业,当然要谈谈声乐课程,简单来说就是歌唱课程。音乐学专业声乐课程很受学生们的欢迎,老师们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中,本文对关于音乐学专业歌唱课程教学模式展开研究讨论,仅供各位老师参考。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歌唱课程;高等学校;兴趣

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学好歌唱课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模式。只有正确的教学模式,才能最大程度帮助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学好歌唱课程。

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歌唱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

全国各大高等学校近年来在不断扩招,而音乐学专业被录取的学生对于歌唱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却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从小就喜欢音乐,所以对歌唱课程的知识有所涉猎。有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好奇歌唱课程,并没有深入研究。更有甚者,不知歌唱课程为何物[1]。学生们掌握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而老师还是按照课标讲课,这会使得部分学生听不懂,影响这部分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浪费其他同学的时间,同时影响老师讲课的进程。

(二)老师重视技能培训,轻视理论知识

我国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歌唱课程大部分是教导学生歌唱技能,只有极少部分教导学生理论知识。由于歌唱课程的特殊性,技能培训是必须的,但同时理论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在理论知识指导下的技能培训才能更快的完成,也为学生学习歌唱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以后在音乐方面可以融会贯通提供思路。

(三)音乐学专业歌唱课程的授课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歌唱课程的授课方式还是和以往一样,一个学生对应一个老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歌唱方式。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尽得这个老师真传[2]。但同时学生丧失了接触其他老师的机会,也就丧失了接触其他歌唱方式的机会。学生不能接触更多的歌唱方式,就不能发现自己更适合哪种歌唱方式,也就不能更好的`彰显学生的个性。而学生学习音乐学专业只能选择一种唱法。学生想同时学习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中的其中两种都不容易实现。这会使学生丧失主动学习音乐学的兴趣,也就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二、教学模式改进的方法

(一)利用互联网让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同步掌握歌唱课程

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歌唱课程基本知识掌握的参差不齐,就需要老师对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同学多关心、多辅导[3]。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把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都整理成一个一个小小的视频,没有掌握的同学可以去互联网上观看,尽快掌握,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保证课程按时进行。

(二)在重视技能培训的同时重视理论知识的培训

老师在重视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培训。老师在课堂上认真讲解理论知识,课下可以让同学们参加理论知识大比拼。只有学生的理论知识过硬,才能在未来遇到乐曲的时候给出最有价值的评价,而不是雾里看花。高等学校可以在歌唱课程中加入口腔知识的培训,只有了解口腔知识,知道怎么发出声音,怎么保护自己的嗓子等等才能保证学生拥有一个好嗓子,才能掌握科学唱歌的方法,才能保证音调的平衡,最后才能谈音乐修养高不高。

(三)优化授课的方式

高等学校要适当优化歌唱课程的授课方式。可以让学生多接触几位老师,多接触几种歌唱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然后深入学习。后期也可以更换老师学习歌唱。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总结。让学生参与到授课当中,有利于学生自学,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可以选择一种唱法为主要学习对象,其他的唱法为次要学习对象。高等学校就需要设立各个唱法的大课堂和小课堂。大课堂是针对次要学习唱法的同学,小课堂是针对主要学习唱法的同学。这样学生就可以同时学习多种唱法,为将来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打好基础。

(四)提高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学能力

音乐学专业是一门艺术专业,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只有拥有很强的审美能力,才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最有价值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让同学们多看、多听优秀的曲目,然后给出评价,老师在旁边辅助[4]。审美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这也需要学生要有耐心。音乐从来没有停止更新,音乐学专业的同学就需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音乐领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不管老师教的多么好,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而且是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音乐的步伐。

三、结语

音乐学专业歌唱课程教学模式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音乐人,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音乐人才。当然教学模式的优化需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在学生的身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加强训练,同时老师也要带同学们多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的学习歌唱,才能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添加色彩。本次研究讨论受个人水平限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期待领导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丽.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效率的方法之初探[J].戏剧之家,,11:204+206.

[2]周涵.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J].戏剧之家,2016,22:223.

[3]郑Z华,徐艳芳,邹婷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艺术评鉴,,15:93-95.

[4]笪方能.新形势下高师声乐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6(03):145-149.

篇4: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机械加工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更加适合现在的机械加工行业。文章从中职旧教学模式的缺点、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措施两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机械加工;改革;人才培养

中职学校在为社会输送一些专业技术性人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机械加工方面,中职学校的作用尤为突出,由于有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会感到吃力。在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更专业更全面的人才才会被用人单位所录用,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全面的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一、中职机械专业旧教学模式的缺点

(1)师资力量较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人才要求方面也呈现出一些市场化的特征,中职学校不像以前一样可以包分配了,人才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中职学生作为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受其影响颇大。在本科生众多的今天,中职学生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必须下一番功夫,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实操技术方面中职学生要比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强得多。随着机械加工方面对人才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生必须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同时掌握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新技术。这些要求的前提是,学校的师资必须先达到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较弱,还达不到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要求,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实操能力却普遍偏低。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分析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的课表,可以发现,在实操专业课程上学校不够重视,而且课程都是一些老的效率低的旧技术,在高新技术方面几乎是空白,大部分学校都不敢有新的.尝试。有的学校对学生的课程都早已安排好,学生完全没有自主选择性,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十分单一,对培养出好的专业性人才造成了障碍。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限制,技术全面的人才很难被培养出来。这就是当今许多中职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适应工作的原因。这样的教学现状,使学生既没有专业的技术,也没有全面性的技能,更谈不上工作经验。因此,很难适应现在的机械加工行业。

(3)专业性强的教师紧缺

教师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桥梁,理应有过硬的素质,尤其在机械加工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为机械加工本身就是一个专业性和技术含量都较高的行业。对学生的高要求也就等于是对教师的高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师都是新毕业的大学生,虽然他们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实际操作方面的技能不足。中职课程需要注重实际应用的教学,而学生学到的大部分都是理论方面的知识,很难应对机械行业对从业人员技术和专业方面的要求。中职机械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包含机械、通信、电子、计算机、仪表等课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更多的是机电一体化,即机械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这就要求中职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

二、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1)教学应结合实际

因为中职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学习的重点在实际应用方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实际,进行有计划的教学,以此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需求才会产生大量的工作岗位,这也就是中职学校存在的意义,培养更多实操方面的出色技术人才是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

(2)提升教师的专业性

从各种渠道引进专业的年轻教师,专业意味着教师在机械专业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年轻教师对新技术的接受与学习可以使整个学校的技术都发生革新。另外,中职机械教师之间应该经常组织交流互动,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专业知识方面,都要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让知识互补,共同提高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

(3)采用互联网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中职学校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采用互联网和实操结合的教学方式。互联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得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机械加工的每一部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遇到一些精密昂贵的机械,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引导学生对其理解和使用,这就极大地节约了教学的成本,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学生在大型机械实操过程中的安全。

(4)校企之间密切合作

在中职学校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必须团结起来,为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的技术型人才而努力。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避免走弯路。校企合作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出适应当今机械加工行业的人才。

三、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专业性人才是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中职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只有在合适的教学模式下,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和作用才会体现出来,才能更好地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曙.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初探[J].职教通讯,2012(15).

[2]徐俊.校企合作机制下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06).

[3]忽建蕊.实施一体化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J].中国培训,2016(03).

篇5: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整合模式。如果我们能够清楚了解课程整合模式的类型,那我们就可以更轻松自如地安排自己的教学了。

信息技术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现,同时也给我们广大教师带来新的思考。怎样才能把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呢?下面我就结合我校的一些实例谈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几种教学模式,以供大家参考。

1、模拟演示型教学模式

模拟演示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较广,各学科都能运用,特别在数学中函数图形的变化、几何图形的空间结构、物理学、化学中的实验教学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在初中化学课程中酸、碱、盐的性质一章中,我们用Author ware软件制作的CAI课件《溶液的导电性》,它模拟了氯化钠晶体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的实验全过程; 氯化钠晶体先在水溶液中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和带正电荷的钠离子,然后再接通电路,氯离子就会向正极移动,钠离子向负极移动,之后就会产生电流,电路中的小灯泡就会发亮。这个实验也可以用实物实验演示,但是我们就只能看到小灯泡发亮,而不能看到氯化钠晶体在水中的微观变化过程,也就不能让学生明白氯化钠晶体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实质。而用计算机模拟此过程,就能很好地解决此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比较好地理解,为下一步学生学习酸、碱、盐的电离的知识奠定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

2、情景创设型教学模式

情景创设型教学模式是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和联想、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概括知识,形成概念。

现代教学论研究证明,如果教学过程中仅靠单一媒体以一种方式来刺激大脑,就容易造成学生脑细胞活动减弱,易感到疲劳,造成大脑的抑制状态,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都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如果全凭教师整节课在讲台上的讲解,除了黑板就只有粉笔,是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因为由于时代的变迁,现在学生的生活水平和周围环境与过去的年代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在老师只用文字的讲解下是很难理解鲁迅先生笔下的“我”的那丰富、快乐、有趣的童年生活的。我们在此课的教学中,选用了翰林汇多媒体教学课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内容,在多媒体功能教室中播放: 精彩的录像、优美的图片、轻松的旋律伴随着深情的朗诵,学生的情感深处很容易产生共鸣,也就容易理解“我”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得到更多的感受和启发,教学难点和重点也就不难突破,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3、竞争游戏型教学模式

竞争游戏型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优秀的教学性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创造一种带有竞争性的学

[1] [2]

篇6:计算机教学课程模式与创新论文

摘要:作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途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因此需要创新、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教学;课程模式

1引言

人类在开展科学思维活动时,计算思维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思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面向高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计算机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计算机这门学科中,计算思维是核心内容。新的发展形势下,教师应当努力创新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因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创新模式[1]。

篇7:计算机教学课程模式与创新论文

3.1分层、分模块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大学专业包括文科类、理工科类、艺术类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培训时,应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将跨学科元素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从而达成不同的教学目的。比如,对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可将视频编辑、音频编辑等内容加入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对文理科类专业学生而言,计算机教学中可以融入专业知识,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可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入学之初,学校可组织计算机基础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配班级。组织课程内容时,可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设定相应模块,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计算机知识[3]。

3.2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入网络教学,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相较于传统教学,混合教学模式能够综合传统教学、网络教学二者的优势,不仅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而且保留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计算机教学中有效达成更高一级能力的培养目标,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又能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精神。设计混合式计算机课程教学时,可分为四个基本步骤,即学生分析、课程分析、学习活动设计以及评价设计。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实现了角色转换,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有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充满兴趣,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同时,混合教学强调团队合作,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为了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考虑到学生基础水平的不同,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具备立体化、多层次特点,基本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即混合教学、学习活动设计和实践能力拓展。第一,混合教学。按照基础测试成绩划分教学层次,从低至高可分为三个层次:主要针对低水平学生的以面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中等水平学生的面授与网络教学并重的模式;主要针对高水平学生的以网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第二,学习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以任务为基础,将丰富的生活情境作为学习活动的来源,在任务设计中镶嵌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实现计算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课程教学的开放程度。设计学习活动时,应注重实践性与层次性,将基础任务、一般任务和复杂任务囊括其中。此外,学习活动可分为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两种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加强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协作精神,同时强化知识技能。第三,实践能力拓展。实践能力拓展主要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通过竞赛等方式,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优秀人才提供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

3.3发掘教学规律,引导学生科学学习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思维的基础和前提,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狄克斯特拉曾说过:“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思维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应努力发掘计算机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模式。首先,总结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内在规律,其次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时,教师可通过模型简化和抽象其工作原理。“I—P—O”结构代表计算机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其中I代表Input(输入),P代表Process(程序),O代表Output(输出)。作为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物质基础,该模型上运行的软件会产生相应的运行规律。软件学习过程中,只需将特定指令赋予I、P、O即可。计算机课程讲解时运用“I—P—O”结构模型,能够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础流程、基本规律,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计算机学习要领,促使学生在常用软件的学习过程中得心应手。以word为例,I代表文字输入、表格图片插入等指令,而在视频制作软件中,I则代表素材导入、采集等指令。相应的P、O在不同软件中代表的功能也存在一定差异。学习几项基础性应用软件后,学生学习其他软件时也可应用这一模型,首先需掌握软件的整体功能,其次深入研究软件的基本模块,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此外,教师通过教授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训练、提升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Windows系统的操作流程可抽象为“S—R—C”结构模型,其中S代表Select(选择)、R代表RightKey(右键)、C代表Command(命令),通过讲解这一抽象模型,无论是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还是操作系统文件和应用多媒体工具,都可以依靠基本方法进行操作,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操作效率[4]。

3.4转变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评价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还要创新评价方式,将考核与评价有机结合,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环节,教师要依照课程组织教学活动,而考核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方面尚未建立标准的量化评价模式,因此计算机课程考核的重点依然在于应用能力,实施这种评价方式时,教师应极力避免“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形式。通过研究当前大学计算机教学评价方式得知,采用阶段考试、综合作业、期末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比较科学,综合作业的权重应适当增加,过程考核要重点关注。考核内容不应局限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将计算思维相关知识点纳入其中,利用能力考核实现计算机思维品质的考核。比如,布置办公软件综合作业,全面考核学生的文字排版、编辑、表格制作、数据分析、信息检索和表达演示能力,这就是一种综合评价方式[5]。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思维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融入计算思维,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加快推进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思维和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具备科学的计算思维,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芳.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信息科技,,2(8):129-131.

[2]冯敏.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3):141-142,153.

[3]丁鹏,贾月乐,张静.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13):78-79.

[4]申璐,高淑香.创新创业与计算思维相融合下的教学改革—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3(17):171-172.

[5]张海琦.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计算机时代,2017(2):82-83,86.

篇8:计算机教学课程模式与创新论文

2.1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现阶段,计算机已普遍应用于全社会,许多单位在人员招聘与考核过程中,将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标准。因此,无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对这一技术做到应用自如。从计算机整体水平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高校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时,不能局限于几种常用的技能,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技术,确保学生具备计算思维。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只有对学生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才能提升学生日后就职的竞争力[2]。

2.2反映时代特征,学会基本思维方法

纵观当代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计算机逐渐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针对某一具体问题,人们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技巧,更要注重转换问题,之后交由计算机解决。计算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时,形成思维模式比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重要。

2.3揭示计算机内涵,形成科学思维模式

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和重大突破,人们对计算机和计算思维的认识产生了极大改变。目前,计算机不再被单纯地视作一项工具,人类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揭示了计算机的深刻内涵。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发展。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计算机教学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了科学设计、超前设计,拉近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实力。

篇9: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结合教学模式论文

一、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应拥有积极的人生观、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较高的实践水平;具备获得新知识与新技术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与行业发展有效适应;全面了解企业安装设备的程序,认真根据操作规定开展安装和维修。高职院校必须大力培养学生如下的专业技术能力:全面认识且绘制机械设备图纸;熟练掌握钳工、焊工、车工等专业的相关知识;熟练使用常见的电工工具以及相关的电工仪表;安装相对复杂的机械设备和配电箱;结合真实工作情况选择合理的PLC系统等。

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质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指职业校园详细分析企业典型工作目标,开发学习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模拟企业真实的实践环境,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始终穿插学生的学习,具体包括学习与工作涉及的各类知识,培养与用人企业需要相符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实践人才。简单来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容是将工作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利用工作推动学习。

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1.联系实践要求,建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形成八个能力训练项目,分别是安装、调试、验收、保养、维修、管理、识别和设计机电设备的能力训练任务,利用各个任务成功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通过不断转换工作任务项目形成一定的课程体系与内容。每一个项目包括大量任务,具体内容涉及有关知识、任务执行、职业态度等。任务和项目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一组5~7人,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综合讨论与学习培训、考核评价。2.按照教学内容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首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习小组统一开展讨论,每个同学提出设计方案,经过集体研究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学生利用课前预习与课堂讨论对学习内容加强理解,彼此形成启发,加深认识,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带着目标开展学习,全面了解工作流程、工作中采用的工具和方法。强化教学实践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工作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其次,不断变革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训车间操作、现场参观、实验室仿真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凭借生动的图文信息成功展示了之前不能在课堂上出现的内容,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教师应有效融合多媒体课件与板书口述等传统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课堂上采取动画的方式体现砂轮机磨削刀具的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职业操作内容,提升实践教学效率。回路实验室的构建把液压试验台作为一台设备,通过系统调试实验室会明显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实训车间和实验室内开展教学,高度融合知识传输与能力训练。例如,讲解提升设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实训车间开展现场操作,学生分组讨论并且完成训练工作,在教学整体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则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最后,积极改变课程设计方式。目前,大部分学生喜爱网络游戏,教师若把课程设计为游戏必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首先,大型游戏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专业知识,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其次,保证充足的游戏容量,把学习与游戏真正融合。再次,保证玩游戏的时间。课程设计还包括学生结束课程学习之后利用理论知识设计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拥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独立考核课程设计的成绩单,如制图测绘挑选一般复杂程度的组合体,指导学生测绘且绘制组合体的装配图与零件图,写出测绘说明书。帮助学生形成绘制普通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能力。再如,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可以选择减速器作为设计课题,鼓励学生利用相关设计手册和相应的技术数据开展结构设计以及计算工程,可以结合设计具体质量与学生思考水平考核成绩。综上所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应紧密联系学习目标,坚持教学内容实用和够用的基本原则,尽量避免讲解大量的理论知识,适度增加实践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楠.技工学校的工学结合教学[J].职业,

[2]郭晓军.如何做好工学结合教学实施[J].中国培训,

篇10: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整合模式研究

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整合模式研究

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整合是资源整合的需要,也是双语教学改革与研究深化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促进教师成长.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整合模式的`建构,首要的是树立整合理念,充分发挥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在双语教学中的互补性优势,从课程设置、课堂组织、专业实践、师资建设、教材筛选、教改科研、质量监控等维度进行思考,并把握课程整合模式应用的前提、关键、难点和保障.

作 者:杨秀宁 曾平生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国贸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   双语教学   课程整合   模式  

篇11:“双元制”教学模式引入机械专业教学的尝试

“双元制”教学模式引入机械专业教学的尝试

陈 英

德国“双元制”通过立法,确定了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解决了“教学”和“用工”脱节的问题,为德国培养了大量技术精湛的技术工人,成为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我们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思想,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机械类专业的教学、实习进行改革,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进一步贴近企业。学校从开始在机械类专业中探索、尝试“双元制”教学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技术农民为目标,以实践为核心,以企业为重点的职业培训模式。其中,一元是学校,一元是企业,双元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训。其主要特点:一是学校与企业互动办学。学校围绕经济发展需要开设中职专业的专业课程及确定教养模式,企业根据所需生产岗位决定培训什么工种及确定人数。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以工人身份工作,无偿使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进行实践操作,以尽早适应工作。二是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大多数企业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且主动与学校合作参与对学生的培养。几年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改革教学计划

以实践为主,理论为实践服务。学校参照德国“双元制”教学计划,结合中国国情,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合作企业一起研制了一套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 “双元制”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充分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突出实践的主导地位,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理论教学就按需设置相应的课程及课时量。如原有机制专业设有17门专业课程,而“双元制”机制专业仅设置专业文化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课、专业实训4门必需的专业主修课。第一学年50%的.时间学理论,50%的时间在校内实训车间实践;第二、三学年20%的时间学理论,30%的时间在校内实训车间实践,50%的时间在企业培训。

在教学内容上,按照新制定的“双元制”教学大纲,组织教师和企业专家重新编写专业课教案,删减大量与培训目标无关的理论知识和公式推导等内容,增加了许多实用性专业知识。“双元制”机制专业文化课开设政治、职业道德、语文、数学、就业指导、体育6门课,其中不包括工具学科――英语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基础理论课删减合并了电工学与机床控制、夹具与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材料力学和金属材料等。增加了CAD、CAM、数控车、数控铣等实用学科。还增加了钳工、焊工等实用性强的课程,以使学生获得综合谋生能力。一年级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时比例为3∶3∶4;二、三年级为1∶2∶7,从而加大了实训课的力度。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实例演示和动手操作训练。教师充分利用模型、挂图、标本及实物,注重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录像、投影等现代化教学媒体。实训课主要在实习车间和企业中进行。理论课教学也有半数以上是在有关的实习场所进行的。

二、制定切实有效的改革教学方法

实行“三点一线”。“三点”为课堂、实习车间和实习企业。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应知”问题,包括广阔的专业文化知识、专业基础 理论知识等。其目的是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是正确的。在实习车间中解决“应会”的问题,包括实际技能、知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互相协作的能力,并把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清楚怎样做。在实习企业中解决技能的熟练问题。成“一线”是这“三点”的有机结合,相互贯通。专业教学中涉及的每一知识环节的教学任务,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这个顺序过程来完成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循环往复、滚动式前进的教学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小循环、大循环反复进行的运转过程。以“双元制”机制专业为例:机制专业教学设有钳工、普工、焊工、数车、数洗等5个工种,备有6个专业实习车间。所谓小循环,是指对某一工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涉及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都必须由课堂到实习车间再到企业,以“三点一线”的方式组织教学。在这个“小循环”中,“掌握”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大循环,就是在每一循环完成之后,进入下一步的教与学,又是从一个工种开始,将7个工种全部轮换一遍。下一轮与上一轮形式相同,但有质的区别。理论要求相应更深,技能要求相应更高。就这样,由小循环到大循环,再回过头来由小循环到大循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往复循环前进,逐步提高技能培养层次,最终达到教学计划中要求的熟练程度。

三、制定校内实习和管理改革方案

1.采用专业教师负责制

专业教师上专业课的同时负责实习指导,学校定考证指标。教师根据考证要求进行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指导,有责任、有压力,学生在实习中也有明确的目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对专业教师有较高的技能要求。

2.校内实习采用交叉工种法

所谓的交叉工种法就是把一个教学班分成二个实习班。一班安排钳工实习,另一班安排机加工或数控实习,按一定的周期进行轮换。这样既解决了设备数量不足的问题,也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接触到各种机床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加了各工种的实际实习时间,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技能。

3.用企业管理方式来管理车间

重新制定了实习车间规章制度、各工种操作规程,并有专门的实习车间负责人进行全面管理,使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生产。尤其对学生着装(进入车间必须穿工作服)、考勤制度、设备保养、工量具领用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四、改革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办班的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通过签订委培协议书或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落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目前我们最接近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一种培养方式。学校连续几年与“驻马店昊华骏化集团”“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天方药业集团”等企业先后达成了“订单式”办班协议,并签订了正式的合同。学校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具体要求,修改教学计划,由学校负责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企业承担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前二年半中,50%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50%的时间下企业进行实习,学习专业技能,最后半年全部进入企业集团生产性实习,并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五、改革考试制度

对学生的考核分为阶段考查、学期考试和毕业考试三级。阶段考试是在每一个小循环完成后都要进行的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学管理处出题、阅卷。学期考试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出题、阅卷。3年培训到期,学生要参加用人企业组织的毕业就业考试――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被确认合格者,由学校颁发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学生毕业必须获得3个以上的证书:1个毕业证书、2个以上的技术等级证书。毕业生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方准就业。

随着学校对“双元制”教学模式尝试的不断加深,毕业生适应市场能力越来越强,并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来我校要求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篇12: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于教学的实施十分重要.“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本文在总结SEEK及专业规范对课程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 者:余颖 刘杰 李晓昀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刊 名:计算机教育 英文刊名:COMPUTER EDUCA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G642 关键词:SEEK   软件体系结构   设计模式   教学模式  

篇13: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

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

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构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教育行为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多媒体教学网络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信息传递媒介工具,可以成为极为有效的教学传输系统,依托这种传输系统可以构造满足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包括自我规划、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的自主学习提供更优越的前提条件,形成更为有效的支持作用。

多媒体教学网络在远程教学中的运用有着许多媒体无可比拟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也显示了它独特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恰当地运用,它仅起到常规媒体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网络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这是新的教育形势下,许多教师探讨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基本特征

由于多媒体教学网络是集多媒体的长处与网络的优势于一身,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它具备许多传统教学媒体不具备的特征,但主要的最基本的特征有以下三点:

1.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多媒体教学网络融超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于一体,集图形、图象、图表、声音、文字于一身。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引导下,可以轻松自如地在丰富多彩的网络共享资源中根据自身需要获取知识,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所有需要的信息,从而容易地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组织与调整的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灵活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交互的方式有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学伴之间。通过网络中的人机交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为中心的模式,学生处在了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的。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各种评价方式去帮助学生,至于学生学习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从而真正实现灵活的、多样的、个性化的教学。

3.多样的教学目标。学生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网络教学则克服了这一弊端。多媒体网络课程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它不仅有教师用口头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内容,而且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既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促进了学生的“一般发展”。学生从网络中的大量原始资料中广泛吸收了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加深了学生各方面知识的内在体验,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说教灌输,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轻松环境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二、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

1.多媒体教学示范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授教学内容,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多媒体网络仅是常规媒体的替代物。在这里多媒体教学网络的作用仅表现在根据教师教学的需要提供所需声像、文字的资料。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过程仍然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无论教师的语言多么生动形象,操作多么详细具体,仍是一种低效率、低质量的教学。与传统电教示范课的不同在于在一节课中教师通过讲一讲、演示演示,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一下、体会体会,并适时地穿插教师对学生的讲解辅导等多种手段来完成教学,这样的讲、演、练、辅助穿插的这种课堂结构更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多媒体群组协作教学模式

教师先采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其次利用计算机出题和反馈及时的功能,提供化难释疑、强化应用的同步练习,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以借助网络寻求帮助,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监控安排小组讨论,或直接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及时帮助,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对典型的错误和有创造性的见解可以在小组或全班广播。这样的群组协作教学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较轻松的伙伴环境中学习新知识,避免了在传统教学中个别学生容易产生的自卑心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借助多媒体网络的监控功能能适时、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3.多媒体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排斥其它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传统和现代各具特色。能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参与作用,是衡量媒体使用效率的一个指标。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采用现代媒体,或采用传统媒体进行教学,讲演结合,讲清原理、法则、概念等。在巩固阶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人机交互性强,信息传递双向的特点,借助网络监控功能,教师可以实时与学生建立反馈联系,学生可以方便提问,师生信息反馈较好。通过上机操作过程来了解学生当时的思维活动和概念掌握情况,及时辅导解疑,进行个别化教育,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避免了缺少教学网络时学生的上机变成学生自己的活动,使教学处于失控状态,并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个别的差异性。

4.多媒体自我学习教学模式

利用宽带技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每个学生机都能自如地选择共享资源(包括软件和硬件资源),使有限的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多媒体能完整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学生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程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

三、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时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

多媒体教学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等全方位的变革,而且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丰富了个别化教学,注重了学生的差异,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1.教师观念问题

多媒体教学网络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起推动作用。要消除教师对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会替代自己或降低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的顾虑,要消除教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对新技术的不适应心理。不能简单地认为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将教师的讲述转变成多媒体演示,师生间的口耳相传改换成网络的信息交互,教学质量就可能大有提高;也不能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是千锤百炼,而拒绝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任何时候都应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应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

2.与其它媒体的问题

现代教学媒体是社会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的产物,是教学媒体家族中新增加的成员,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然而现代教学媒体又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媒体,具有自己的特色,现代的和传统的二类媒体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很难互相替代,没有哪一类媒体能保证教学目的绝对实现。只有随着教学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媒体,才能收到显著教学效果。

3.学生适应问题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率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我们的学生已习惯于师生间的口耳相传的讲授法教学方法,习惯于传统教学媒体,毕竟教学容量较小,注意力容易集中。而多媒体中大量信息在课程中的出现,以及学生对媒体的使用,学生注意力的分配、转移、持久性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4.教学软件问题

教学软件质量和它能否被师生接受是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关键。软件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要了解师生的需要,要考虑到教学软件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相互关系。目前各种软件较多,但主要是单机版,网络版软件较少,软件的发展已明显滞后于硬件。作为教师要精心选择,另外尽可能发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行设计制作相关的积件。

多媒体教学网络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由此派生出来的教学模式,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教学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提高,必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篇14:法学课程教学模式选择与多媒体技术

法学课程教学模式选择与多媒体技术

摘 要:教学模式的选择是教学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本文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并联系法学教学中学科特点和目前存在的缺陷,得出多媒体教学模式是目前法学教学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很强的现实推广意义的结论,并提出了关于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法学教学应用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理论分析及实践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理论的深入发展,教学模式的分类也日益细致。

首先,根据教学主体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可以把教学模式分为三种:学生主动型、教师主动型、师生互动型。其中,学生主动型教学模式一直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践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各自的需要和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兴趣学习、实践学习、创造性学习和个别学习。甚至有的理论认为所谓“主体性学习模式”就仅指此模式。但是,绝对的学生主动型模式很难规模性地开展,原因有三:①应用这种模式,需要学生都具备很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而实际情况则是学生的学习素养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②应用此模式,必须有完善的教学辅件作保证,否则难以有效组织教学,这就需要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成本的高投入和高效率运转;但是,资金短缺、教学硬件不能配套、教学机构功能紊乱是当前各个学校的通病。③灵活开放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制,是开展该模式的外在环境保证,而目前以学历为标准、以集中教学为常规组织形式的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它的规模性开展。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普遍采取的一种形式,其最大的优点是能顺应目前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制,经济有效地组织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忽略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略了教学对象个体性的差异,容易产生僵硬呆板的学习气氛,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正好能够弥补前两种教学模式的缺点,并且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因此值得推广。

其次,教学模式也可以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因材施教的个别教学和统一集中的集体教学,就是一种以组织教学方式为标准的分类方法;也可以以实施教学的具体方式分为教师讲授型、学生讨论型、问答解疑型、实践型等多种。各种教学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已经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界的共识,也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制度改革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另外,教学媒体也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这一表现在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更加突出。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媒体常常被狭义地认定为课本、讲义、黑板、粉笔。随着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媒体的种类也不断地扩大。如实践教学环境本身也是一种教学媒体。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媒体技术的发展,这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就在于:①音频、视频技术的应用,可以模拟教学环境,全面刺激教学对象接受教学内容,进行创造

[1] [2] [3]

篇15: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

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

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领域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构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行为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多媒体教学网络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信息传递媒介工具,可以成为极为有效的教学传输系统,依托这种传输系统可以构造满足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包括自我规划、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的自主学习提供更优越的前提条件,形成更为有效的支持作用。

多媒体教学网络在远程教学中的运用有着许多媒体无可比拟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也显示了它独特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恰当地运用,它仅起到常规媒体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网络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这是新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形势下,许多教师探讨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基本特征

由于多媒体教学网络是集多媒体的长处与网络的优势于一身,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它具备许多传统教学媒体不具备的特征,但主要的最基本的特征有以下三点:

1.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多媒体教学网络融超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于一体,集图形、图象、图表、声音、文字于一身。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引导下,可以轻松自如地在丰富多彩的网络共享资源中根据自身需要获取知识,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所有需要的信息,从而容易地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组织与调整的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从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灵活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交互的方式有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学伴之间。通过网络中的人机交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为中心的模式,学生处在了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的。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各种评价方式去帮助学生,至于学生学习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从而真正实现灵活的、多样的、个性化的教学。

3.多样的教学目标。学生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网络教学则克服了这一弊端。多媒体网络课程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它不仅有教师用口头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内容,而且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既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促进了学生的“一般发展”。学生从网络中的大量原始资料中广泛吸收了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加深了学生各方面知识的内在体验,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说教灌输,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轻松环境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二、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

1.多媒体教学示范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授教学内容,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多媒体网络仅是常规媒体的替代物。在这里多媒体教学网络的作用仅表现在根据教师教学的需要提供所需声像、文字的资料。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过程仍然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无论教师的语言多么生动形象,操作多么详细具体,仍是一种低效率、低质量的教学。与传统电教示范课的不同在于在一节课中教师通过讲一讲、演示演示,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一下、体会体会,并适时地穿插教师对学生的讲解辅导等多种

[1] [2] [3]

篇16: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有机结合

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分割,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分割,知识排序的方式与知识习得的方式分割。这是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的。

传统的课程结构往往是:先基础文化课,后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的“三段式”。以学科为中心,强调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的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性验证或专业技能训练。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学生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根本谈不上举一反三、深入理解,而到进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忘得差不多了,无法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造成学生失去专业学习积极性,陷入学生怕学厌学,教师怕教厌教的恶性循环之中。

2.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的“一刀切”

传统教育在教学管理形式上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以班级为中心,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教法上强求一律,在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上,通常是以学生的卷面分数为标准,课程知识部分的考试作为评价该课程的唯一依据,强化了考试成绩的反馈作用,却难以保证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正确评价,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被忽视,同时容易使教师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造成实际教学效果较差。

3、传统教学模式下毕业生的表现

从对相关企业的调查、分析中获知,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如下。

(1)动手操作能力差。大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立即上岗单独完成工作任务,需要企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再培训才能真正上岗。

(2)综合职业能力差。某些学生单方面的能力较强,而其它方面能力极差。如某些学生的数控铣床操作能力强,但其它机床操作却一窍不通,当某些零件要用普通铣床或普通车床加工时,这部分学生就不能单独完成任务,或者是在数控机床出现了一些普通的机械、电气故障时,就一筹莫展。

(3)自学能力差。一些学生在就业岗位上能很好操作现有的数控机床,但当企业引入新设备时,他们却不能通过阅读资料自学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方法,表现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达不到工作更新的需要。

(4)再就业能力差。当公司或者自己的因素需要变动岗位时,学生再就业的岗位比较单一,只能从事原来岗位的工作,反映出学生的职业技能单一,不能适应多技能转岗的需要。

(5)个人发展潜力小。许多学生技能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严重影响个人事业的发展。如某些学生在工作数年后成为小组或者车间的管理者,但因为不懂管理知识或横向知识狭窄,很难开展管理工作,严重阻碍了个人事业的发展。

二、新教学模式的实施

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我们确立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分层引导”的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着重突破以下几个问题:①改变目前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脱节的现状,推进岗位需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②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将职业能力转化为教学目标,将获得能力所需时间转化为教学学时。③将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要解决以上三个问题,数控专业新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模式的一体化

数控专业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上,将原来先理论、后实践,单科独进、分科教学,分阶段实习、单科结业的模式改为理论课与实践课并进,穿插进行,即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或原理构造后,学生就动手操作,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照实物边讲边做;同时突破传统教学组织中课堂学习与实训场地分离的形式,组建专业教室,它既是理论学习的课堂,同时又是实训的场地,使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在时间、空间上有机地融为一体。

2.课程设置的模块化

根据目前数控专业学生就业后岗位技能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思路及步骤为: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课程内容整合重构和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模块内容制定→任务驱动化教学设计→课程建设→动态反馈循环提升。对数控车工专业分为以下四个课程模块。

(1)公共基础课模块。主要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社会教育,并为专业课和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逐步使学生了解社会和专业,达到将学生培养为“社会人”的目标。

(2)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学习与职业岗位群对应的大专业领域通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使学生进入专业,逐步成为“职业人”。

(3)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主要学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4个方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宽厚的专业岗位技能基础,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4)岗位技能专项课程模块。主要学习针对数控专业岗位的主要技能知识。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要求学生达到1~3个操作员岗位的职业资格(中级以上水平),以考取中级证为评定标准。教学的最终结果是学生掌握了就业岗位的技能和知识。

3.数控专业主干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综合化的目的是把目前门类众多、内容广泛、程度偏深、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开发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拓宽实践能力训练的范围。使新课程对岗位职业技能既有很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又有较宽的基础,能基本满足多种岗位或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将专业主干课程中的通用知识和职业技能(初级水平)整合为4门综合理论课: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计算机辅助制造(MasterCAM)、 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数控机床营销知识;4门综合实训课:数控机床操作实训、计算机仿真软件加工实训、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实训、数控机床设备营销实训。改革以上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体就是解决学生学什么、学多少的问题。

4.教师队伍的双师化

为适应新教学模式的要求,就必须努力成为“双师型”的教师。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为了能够充分体现“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体系的优势,就要以现代化、特色化的思想模式,培养出穿上工作服就能从事生产,脱下工作服就能上讲台,具有综合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否则教学过程难以控制,很难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融会贯通。因此,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结束语

在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方式以理论为导向转为以行为为导向。学生逐渐承担越来越多的对自己学习负责和自我管理的责任,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师的任务也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等中心工作转向辅导和咨询等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如设计和策划学习过程、设计和提供学习资源等。

在今后的数控专业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及周边地区市场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努力寻求适合国情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理论和实施方案,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振国 对“一体化教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职业教育研究, ,(3)。

[2]刘新春 加强师资队伍建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职教通讯, 2004,(10)。

[3]刘春生 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17:美国课程与教学专业研究生排名

美国课程与教学专业研究生排名

美国课程与教学专业研究生排名,大家在做美国留学该专业申请时,可适当借鉴。

1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3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4 Stanford University

5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6 Ohio State University

6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8 Vanderbilt University (Peabody)

9 University of Georgia

10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11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urry)

12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3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14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15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16 Harvard University

16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

18 University of Florida

如有更多美国留学问题,欢迎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

篇18:日语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新探索

日语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新探索

日语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新探索

―――以“模拟面试”为例

魏雅榕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摘 要:为提高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满足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我校日语专业开设“模拟面试”实训课程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探索。通过此实训课程,锻炼了学生的应对能力,使他们能更从容、积极、自信的面对就业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详细介绍我校的教学新模式――“模拟面试”.

关键词:模拟面试;自我分析;中日文简历;面试问答;面试礼仪

随着社会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日趋饱和,用人单位对日语人才的选择更加严格和苛刻。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高校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提高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满足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我校日语专业进行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探索,以大四日语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特开设了独立的实训课程“模拟面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采用无教材、重实践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模拟面试”实训课程内容

(一)实训目的

“模拟面试”实训课程通过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日语基本技能及面试技巧,进行综合模拟训练。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面试用语,并对衣着、举止、言谈以及面试材料等进行全面的学习和准备。使学生发现自身不足之处,从而有效克服自身弱点,锻炼学生的应对能力,提高学生的面试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实训项目教学的要求

1.小组成员进行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就是通过向自己发问。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喜好与厌恶、专业与能力、兴趣、将来的愿望与理想、价值观、人生观等进行思考和整理。教师鼓励小组成员进行相互分析和评价,通过分析“我眼中的我”以及“别人眼中的我”,使学生能更客观全面地了解剖析自我优缺点,以便在面试过程中扬长避短。对在校大学生而言,进行清晰准确的自我分析有利于筛选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在报名登记表、简历、面试等方面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2.撰写中日文自我介绍并发表

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自我介绍作为基本环节,是招聘者对应聘者最直接客观的判断依据。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对方眼球,给人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需要在自我介绍方面做足工夫。在本环节中,教师需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两点。(1)自我介绍内容需简洁有力,避免冗长无特色的阐述,同时能简洁的表达出自我优势。教师可提醒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如本人参加的社团活动等描述给对方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2)在撰写日文中,需要注意避免简单的语法错误。例如,“我的兴趣是听音乐”虽然是简单的日文,学生却容易表达错误。可以在学生撰写好中日文后由教师进行指导修改,最后在小组成员面前进行发表。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对面试进行有效的前期准备。

3.制作中日文简历

本环节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制作中日文简历,由于中日文简历模式大相径庭,学生在日文简历制作方面尤为薄弱,故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修改制作。在此环节中,学生上交的简历容易出现以下两点错误。(1)简历过于夸张复杂,给人感觉太过浮夸不实;而有些简历又显得太过单薄,甚至是直接复制他人简历,不能体现应聘者的`任何专业优势和特长。(2)简历中出现错字、漏字甚至漏行的现象,给人马虎、不认真的消极印象。

4.模拟面试问答

本环节要求学生全日文回答,增加了实训难度。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以及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全日文的面试问答更具有挑战性,通过此环节可以使学生在面试中能更自信从容的面对应聘者的提问。教师收集日企面试中的常用问题,在此环节设计了以下十个基本日语问题。(1)为什么到我公司应聘?(2)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3)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契机是什么?(4)你对我公司的印象如何?(5)请说一下你的优点和缺点。(6)能否接受加班?(7)如果得到这份工作,你讲如何开展工作?(8)你的英语怎么样?(9)你的作文怎么样?(10)你对我公司还有什么问题?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指导分析,在此基础上小组进行模拟问答,成员间可自行加入问答内容,互相探讨。其次,需特别指出的是,面试问答中有关日语表达的敬语表达是学生较为薄弱的地方。例如,“知道了”这句日文需用到敬语表达。诸如此类的词语需特别列举出来以便加强巩固学生正确得体的面试问答。最后,在面试问答中,需要重视对话的连贯性,尽量避免无人说话的尴尬的场面。

5.面试礼仪指导

求职过程中的面试礼仪可以说是保证求职成功的一种角色重塑与形象自审的关键。求职面试礼仪体现着求职者的道德水准、文化修养、个性特征。我国作为礼仪之邦,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是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在面试过程中个人的穿衣打扮以及言行举止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得体的外表以及言行举止在面试中将为应聘者加分,而邋遢的穿着甚至会直接导致面试的失败。本环节由两部分内容组成。(1)着装方面。首先师生共同讨论男女生在面试时合适的衣着打扮以及穿着方面的禁忌。然后专门设置两个学时教授女生适合的妆容打扮。提醒学生注意应聘者选择着装时,需要遵循两个原则。首先,着装要根据时间(time)、场合(place)和目的(object)相适应,简称“TPO原则”.其次,全身服饰颜色的色系必须限制在三种之内,简称“三色原则”.在遵循“TPO原则”和“三色原则”的前提下,应聘者的着装又因为男士和女士自身的特点而有所不同。(2)言行举止方面。提醒学生尽量做到不卑不亢,得体大方。特别引入日本的“商务礼仪”概念,让学生体验接受日本的企业文化礼仪,以便适应日后在日企工作。此环节设置四个学时进行现场演练,模拟学生到达应聘场所的整个行为过程。学生分组进行演习,教师进行点评修正。重点考核学生在守时、问候、递送简历、表情、交谈、互动等方面的处理能力。

6.一对一模拟面试

此环节为本实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考察实训成果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进行以上五个环节的训练以后,进行全面的准备。最后教师以日企招聘职位的形式进行全真模拟面试。通过考查学生的中日文简历、学生的自我介绍、面试中的问答、面试中的言行举止等方面,采用一对一的模拟面试方式,对学生的面试过程进行评价,提醒学生扬长避短,以便在日后真正的面试中拔得头筹,顺利进入理想企业。

二、“模拟面试”实训效果

通过“模拟面试”实训课程,学生不再感觉像无头苍蝇般对就业无从下手,既锻炼了学生的应对能力,使他们能更从容、积极、自信地面对就业活动,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较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模拟面试”是我校践行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一项新探索。此实训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为学生成功走向社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今后我们将继续丰富完善此实训课程的实训内容,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红。面试礼仪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价值和影响[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04)。

[2]卡伦・霍妮。自我分析:许泽民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3]赵茂廉,王曦,莫佳等。日语专业发展现状及就业分析[J].高等教育,(07)。

作者简介:魏雅榕,1986年出生,女,汉族,福建福州人,助教,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篇19:体育信息技术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体育信息技术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本文在理论与实际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如何提高我校体育信息技术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将程序设计能力应用于各类体育竞赛管理软件的开发,一方面提高我校新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发挥我校体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优势,提高体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作 者:李光军 蒋立兵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信息技术系,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计算机教育 英文刊名:COMPUTER EDUCA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G642 关键词:程序设计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   体育  

篇20: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论文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本文指出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介绍了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块化;教学模式

1、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别进行,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习教师更关心实际操作训练,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存在着理论学习比较抽象,不利于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新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则是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模块式教学模式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师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自主构建者,积极行动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和控制者,而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推动者。它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性,激发他们迫切的学习愿望,高昂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学习态度。通过主动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行动,让学生在真实或方阵的职业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的目标,将专业理论知识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重构,逐步形成职业能力。它也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等教学要素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生掌握了知识,具备了职业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模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突出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注重通过实践来构建知识。

3、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

3.1 职业分析 确定构成建筑工程行业的各种工作岗位,按复杂程度说明行业范围内的'具体工作――去建筑企业进行咨询。

3.2 工作分析 说明从事建筑工程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并将每一综合能力内的专项能力排出顺序――挑选从事土建工作的优秀人员进行。

3.3 专项能力分析 描述每一专项能力所要求最终达到的水平,即能力标准。写出实现的要求、步骤、工具、知识、技能、态度和安全措施,并对每一专项能力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排出顺序――可由所涉及的土建岗位的优秀工作人员进行。

3.4 教学分析 在专项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划分教学单元或模块(一组专项能力),将每一模块内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按顺序排列,将每个模块排出顺序并认定核心课程,写出课程大纲――可由教学专家与专业教师进行。

3.5 教学设计与开发 设计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内容组织、基本环境、开发模块课程课件和学习指南。以工作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3.6 教学实施 包括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在模块化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负责按各个工作任务提供学习资源,编制模块化课程的学习指南,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给学生注入“做”的信心,在所要求的工作习惯、态度、能力上起示范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边做边学,按学习指南的要求完成学习后先按考核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认为达到要求后再由教师、现场专家考核评定。

4、建筑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

4.1 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 模块化课程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结构,具有相对独立和便于灵活组装等特点,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前提下,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将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等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形成综合化课程。

4.2 实现课程教学真实化 模块化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开发的,必须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场景及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只有实现课程教学真实化,才能培养学生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3 实现课程评价企业化 每个一级模块课程教学结束时,学生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综合性的工作任务,其评价是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与教师共同完成的,这就有效缩小了课程教学与生产现状及职业要求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毕业生岗位适应性与就业能力。

4.4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模块化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职业能力明显提高,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4.5 促进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工学结合” 为了达到模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专业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学校必须主动寻求与现代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有效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成功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办学。

模块化课程体系打破 “教师、教材、课堂”的纵向学科体系,构建以形成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的横向体系――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突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特色。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模块化教学有效克服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病,在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基础上,能更好地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3.

[2]刘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际的技术路线[J].职业技术教育,2005,12.

航天航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交通运输概论结课论文

机械科技成果转变路径论文

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论文

数控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方向硕士论文题目选题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工程师论文

机械毕业论文

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农业机械化专业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探析(精选20篇)】相关文章:

核电机组联调试验技术管理与创新的论文2022-05-22

研究幸福家庭的构成因素论文2023-09-26

机械电子毕业论文范文2022-09-17

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及其思路论文2023-09-10

工程机械修理分析论文2023-01-20

工程机械维修工作2023-07-21

机械论文2022-08-03

机械安全生产分析和研究开题报告2023-01-25

对电气设备漏电保护技术的深入探讨2022-05-18

工程类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2023-02-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