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及系统的实施论文(锦集10篇)由网友“刀疤熊”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及系统的实施论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及系统的实施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设备运行中发生任何故障或失效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因此,探讨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模式及其发展方向越来越重要。
篇2: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及系统的实施论文
一、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如何将经济效益最大化呢,对于企业来说工程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工作的基础,只有工程机械设备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正常运行,才能保障企业的经营效率有所提高,因此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的保养,对于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说提高经营效率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提高生产效益,第二种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两种方法中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求着工程机械设备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使用状态。
因此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来保障,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维修,才能够在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使得设备一直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工程机械设备的工作,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就需要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着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保障低故障率,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提升。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设备来讲机械设备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降低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二、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标准化管理缺失。
以石油行业为例,据统计资料显示,20xx年全国共有xx家石油产业园区,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达xx多家,整体规模较为庞大。根据企业规模的不同,对设备安全管理的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设备安全的标准化管理严重缺失,缺乏自觉性与主动性。一方面设备管理制度与操作方法不够完善,另一方面缺乏日常的维护保养制度及专职的设备管理人员。在一些安全附件的采购中,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经常选择价低质次的产品,安全保障水平低。在安全生产中,企业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到位,而导致了管理工作的疏忽,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2、应急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增速较快,设备的数量也因此大幅增加。尤其是一些设备已经接近或超出了设计使用寿命,进入故障多发的阶段,而相应的应急机制却不够完善。目前的应急公共平台包括了消防、环保与安全等方面,但彼此之间的衔接却不够紧密。出现突发事故时,难以做到快速集结有效力量,监测预警与指挥系统相对落后。中小企业自身不仅缺乏专职的应急救援机构,且应急装备不足,尚不具备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应急救援能力。在宣传教育工作方面也较为滞后,员工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与自救知识。当事故发生时,容易产生救援和疏散措施不当,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事态。
3、管理的机构不健全和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现如今很多企业对于企业工程机械管理上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企业缺乏对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制定的意识,现如今很多的企业缺乏完整、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档案的建立上仍不完善,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处于混乱的局面,没有明确的制度和机构去进行控制,尤其是有些公司对于新设备的购入,入账时候存在很大的遗漏,这使得现如今管理工作比较被动,公司管理的责任主体尚不明确。
4、工程机械装备落后和盲目购置设备。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如今,很多企业的工程机械设备比较老旧,机械设备没有及时地进行更新换代,科学技术也处在落后的状态,这就导致了企业再生产经营上以及某些项目的施工招标都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因此在某些时候影响了企业的日常发展。企业应当根据现在的市场情况及时对新的产品和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企业只有及时地根据自身发展来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
5、技术管理水平不足。
目前,虽然大部分企业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了机械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换比较频繁,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比较淡,对设备维修和管理人员进行的专业教育时间较短,技术管理水平较差。
三、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
1、增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
企业应加强对运营商使用的设备和操作的方法的教授,使其充分地理解机械和设备,以防止高频机械设备和过度使用,保证机械的使用是正常的,一个机械维修在平坦负载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用统一的操作模式,保护机械和设备可以光滑,防止起伏。对操作人员培训教育,我们应该注意了解机械设备操作和控制,使企业能够熟悉你的表现、机械原理和设备,提高操作人员维护、检查维修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人为失误造成的机械损伤。坚持一个人一台机器,责任到人的管理系统,可以配合适当的奖惩制度,通过日常检查工作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机器的知识和细致,调动积极性运营商设备的同时,加强责任心的培养。
2、设备的定期维修。
(1)定期检修模式。
所谓的定期检修模式,也被称为预知维修和定期检修等。该模式一般根据需要检修的设备技术标准或者是劣化规律而规定检修标准,掌握设备的时机进行检修非常关键,只有大量地搜集设备的相关数据,并依照设备运行的具体状态才能掌握。在该模式下,只要设备的使用达到了预定时间,无论当时的技术是怎样的状态,哪怕没有必要检修也要进行。因此定期检修模式一般适用于故障特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状况。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掌握检修的具体实施状况,控制好检修的时间,进而可提前准备及组织检修工作,能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2)事后检修。
所谓的事后检修,是指当设备已经发生了故障或事故以及损坏的时候,造成设备陷入停机状态后对设备进行的检修,这种检修模式也被称为故障检修。事后检修能够使设备功能得到恢复,并达到其原有的水平。这种检修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无法人为地控制设备的检修时间,必须在把各项检修资源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后,才可以让检修工作高效进行。
3、设备的润滑处理工作。
根据日常机械设备管理,大量的机械故障是由于润滑不良。因为工程机械部件的润滑效果精度、质量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正常合理的润滑是一种减少机械故障的有效措施。
选择一个合适的润滑剂,要根据机械结构的不同种类和应用程序,与普通润滑剂相比,根据机械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质量等级,根据机械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品牌。
第二,检查油质量和数量。及时补充不足,根据需求进行改变。
第三,根据维护周期,设备技术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使义务维护计划,时间必须润滑维护停机时间。
4、对于机械设备小故障的及时处理。
机械的使用难以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有时对机械设备的影响程度较低,有时故障比较严重,甚至威胁到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甚至对操作人员的操作使用产生很大的风险。据调查,大部分时间的设备大故障,往往因为一些小故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的小故障,经常因为生产要求,不及时处理故障,甚至不进行处理。因此在维修方面上,对于小故障我们要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不能任由小故障发展成为大事故,要保障能够及时地对小故障进行处理。我们要通过事前维护与定期维护相结合的维护和保养制度,在使用设备之前对一些小故障进行处理,操作人员也要通过日常对设备的使用观察,及时总结和分析,机械损坏和故障的规律,通过日常工作的总结,定期定时地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要坚持定期检查,定期维护的原则,通过对机械设备实际情况的分析来进行维护保养,这样就能够避免浪费和机械设备的损坏,为企业的生产需求提供基础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目前现代企业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系统实施进行了进一步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优秀的设备管理人员来共同探讨、学习现代企业设备管理,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葛文科,李虹霞。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及其系统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34:277。
[2]李浩。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及其系统的实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16:109。
[3]席俊杰。项目管理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
篇3:企业设备管理论文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
企业设备是企业的重要物质与技术保证,不仅关系着企业产品的质量与数量,而且间接影响着企业的服务水平与声誉。
【1】企业设备管理及相关技术问题与建议
0 引言
设备的正常运行、故障管理、设备保修等等构成了设备管理的内容。
尽管设备管理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致使设备管理水平低下,本文从设备本身、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1 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1.1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1设备本身管理方面
①设备选型。
企业在进行设备选购的时候,常常因为一些原因导致选取的设备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新旧设备的差异、不符合企业实际产品的制作等等。
②设备不达标。
在进行设备选购的时候,往往因为检测较困难难以保证设备的质量,使公司的损失较严重。
③运输损坏。
一些大型设备的运输往往比较困难,再加上路途可能较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设备的损伤。
④保养、维修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于设备的保养做不到要求的标准,直接导致设备的提前退休。
维修过后的性能可能会降低。
1.1.2操作人员方面
设备本身没有问题,不代表设备可以一直工作,调查可知,一半以上的设备故障是因为相关操作人员的原因。
人是设备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操作人员没有合格证书、没有专业知识都有可能在操作中造成设备的损坏。
1.1.3管理制度方面
企业拥有分工明确的管理机构是企业正常运行、提高效率的保障。
在设备管理方面也是,要有明确的设备管理机构。
现在一些企业在设备管理的制度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确的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导致了工作混乱、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等问题。
1.2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的特点
①技术要求高。
设备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技术,对企业生产来说极其重要,设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所以设备管理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性。
如若设备出现故障,维修也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
②复杂性。
设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
这就决定了设备管理是复杂的,管理内容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还包括经济财务与组织管理等等多个方面,为了设备的长久工作,在设备运用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管理维护。
除此之外,在进行设备管理时,还要考虑物资、制造、组织与质量控制等内容。
③故障的不确定性。
设备并不是一致正常工作,对于设备故障的出现,我们不能准确的把握。
未来减少故障出现的次数,减少公司的经济损失,要对故障做出及时的修复,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2 设备管理技术与方法分析
2.1技术分析
设备诊断技术分析:
在企业设备管理中,设备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设备诊断技术主要涉及三方面:①发现异常;②故障症状以及部位;③故障类型。
设备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简易诊断技术、精密诊断技术。
①简易诊断技术。
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诊断方法,主要运用的是人工检测,操作人员运用相关的知识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做出判断。
首先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复杂的检测流程,对于诊断所用到的诊断仪器,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
其次,这个方法需要现场实施。
最后,这种诊断技术易于掌握,对检测中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存档。
②精密诊断技术。
这种诊断技术区别于简易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更加详细准确的检测,通过运用精密的检测仪器。
经分析,确定故障的位置、原因以及相关的数据等,诊断分析的仪器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多数的诊断检测的辅助诊断运用计算机技术,有一些已经开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2.2方法分析
设备管理维修方法分析:
本章节以具体公司为依据,分析设备管理的方法,以顺特公司设备管理维修为案例,明确维修方法。
现代企业设备维修的方法突破了传统思维,主要内容如图1显示。
维修流程从日常监测、专业检测、状态检测开始,提交维修申请,运用一定的基础(项目委外、时间安排、备件支持、人员投入等)开展维修实施,并将故障维修进行记录、保存,然后分析得出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做出预测,整合分析,制定一、二级保养内容、计划流程,最后提出技改流程。
顺特公司设备管理维修流程
经过改革,企业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图2是设备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设备使用1-6个月的成果分析,可见设备损坏的程度很小,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技术的改进,设备完好率越来越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改进维修后设备完好率
3 关于设备管理建议分析
3.1设备本身
3.1.1设备选型分析
在选用设备时,先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对本公司产品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选择性价比最好的设备。
3.1.2设备验收分析
聘用专业人员对采购的设备进行验收,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避免问题设备的使用而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3.1.3设备安装分析
安装质量进一步强化,各个部门团结协作,保证设备的良好质量,为设备的稳定工作打好基础。
3.1.4检修制度分析
建立完善的检修制度,确保故障出现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利用设备诊断技术,强化设备状态检测,为预知机械设备的维修期提供可靠依据,即可做到有必要时才进行维修。
同时,便于及时准备维修部件,安排维修计划,克服定期维修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设备性能的下降,避免维修的盲目性,实现设备事后维修向预知状态维修过渡。
3.2操作人员
①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教育,保障了人的安全才有可能保障设备的安全。
②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③加强技术训练,开展培训教程。
④聘用专业人员,杜绝无证上岗。
3.3管理制度
3.3.1设备建档分析
对于企业的设备,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室管理分析设备的具体情况,做好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
对于新引进的设备,更是要做好管理备案。
3.3.2责任实名负责制度分析
关于设备的管理,不能出现问题没有负责任的现象,必须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人,建立完善的考核评比制度,使每位管理人员起到应有的本分。
3.3.3分析检修制度
对于设备出现的故障,需要做好分类整合,具体划分为可维修、必须维修、不可维修与不用维修四类,确定好故障的.级别,对症下药。
这种既严格又人性化的检修制度可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对设备的伤害降到最小。
4 结语
经过分析可见,设备管理不仅是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做好设备的选用、维护等,对于管理人员,专业的技术人员是重要的因素,最后,做好了前期的工作,还需要一定的制度加以约束,那么企业的长久发展就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军。
顺特公司设备管理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王枚。
带式输送机械设备管理及其信息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
[3]俞瑜。
ERP系统在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D].苏州大学,.
【2】企业设备管理体系的运营与设备保全
摘要
0 前言
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设备制造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等的大幅提高,设备购置费用,设备保全成本也有较大增长,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保全成本,原有设备管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设备保全的需要,
企业的设备使用、保全、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全体人员必须在参与体系的创建、实施和提升的过程中, 不断加以创新与发展, 以实现流程化的制度管理、目视化的看扳管理和信息化的数据管理。
篇4:电视设备管理系统探讨论文
摘要:在当前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电视台构建适合自身经营模式的电视设备管理系统提供了便利条件。基于此,电视台需立足当前电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理性认识计算技术的巨大优势,建立健全基于网络平台的电视设备管理体系,提高设备管理质量。
关键词:电视台;电视设备;管理系统;网络平台
近年来,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组成的新一代办公系统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人力办公模式,帮助企事业单位降低了成本,并大幅提高了办公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台设备管理也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软硬件设施和专业人才的投入,构建科学合理的电视设备管理体系,从而提高电视设备的利用效率,打造电视节目精品。本文着重围绕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1当前电视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力度不足
当前,各地电视台内部控制中计算机技术普及的程度不一,一些大型电视台已完全实现了信息化办公,而小型电视台则受运营经费或管理模式的.影响。目前,大多以半人工半信息化办公模式为主,电视设备管理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力度不足。因电视台在设备管理方面长期采用人力模式,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维定势,导致该项改革不受重视,影响了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1.2现有电视设备管理系统存在漏洞
严格来说,电视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立是将设备的基本资料和使用情况转化为数据,如电视设备的使用期、损耗情况、维修次数,等等,结合不同时段的数据变动实施数据分析,以此为依据实现对电视设备的动态掌控,提高设备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在这样的前提下,电视台应根据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选择适合自身经营模式的管理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管理系统的作用。然而,目前很多电视台不考虑自身的经营性质,盲目按照企业标准建立电视设备管理系统,导致使用的管理系统与实际需要不匹配,管理工作中出现漏洞。
篇5:电视设备管理系统探讨论文
2.1设备管理系统的选择
目前,可用于电视设备管理的系统模式主要包括C/S和B/S两种,其中,C/S是以“客户机/服务器”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和共享模式,其以互联网为媒介,依照信息传递的方式确认已实现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属性,通过多台计算机组成客户机群和服务机群,形成信息传递的交叉融合。在C/S模式下,当一台计算机向其他计算机提供数据分享服务,则这台计算机成为服务器,反之,当这台计算机访问其他计算机获得数据时,而这台计算机的角色转变为客户机。与C/S相比,B/S则以“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为主,而操作模式也更为复杂。它以C/S中的服务器为基准,将其分解成一个数据服务器和多个WEB服务器,使C/S模式下的服务器转化为客户机,并作为B/S系统的总接口集成各种数据,以浏览器为媒介实现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共享。综合来说,电视台的运营模式与企业不同,其电视设备管理程序较简单,因此,更适合以C/S模式构建设备管理系统,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对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不高。
2.2管理系统的应用设计
以C/S电视设备管理系统为主,在应用系统时可构建三级电视设备管理结构。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库管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将设备的使用情况提供给设备管理部门,由管理人员将设备的基本情况转化为数据,录入管理系统,以excel、access或sqlyog等软件建立数据档案。在此基础上,以数据管理系统作为C/S的服务器,在服务器所处的计算机上通过数据集成形成数据库,设立检索目录,建立查询系统,以互联网作为媒介,实现服务器与客户机的信息共享。同时,鉴于电视设备的保养维修在设备管理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因此,可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区别对待。将电视设备相关数据录入管理系统后,在系统的统一目录下,单独设立设备保养维修目录,下设四个子目录,分别为设备保养、维修、查询统计和备件管理,以便细化管理,提高电视设备的利用效率。此外,数据管理和系统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两个环节。其中,数据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承担着数据库更新的重要任务,即当某一电视设备因功能老化而报废,管理人员则需将系统数据库中的该项数据删除,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而系统管理主要负责设备管理系统和相关软件的维护更新,事实上,电视台管理部门可尝试着将C/S和B/S两种模式相结合,寻求设备管理的更优化,同时结合当前软件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相关软件的更新换代,从而为提高电视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3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网络时代背景下,电视台应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前瞻性思考,理性对待当前电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便利条件,全面推进信息化办公模式,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内动力和软实力,从而提升节目品质,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楠,孙军.基于网络平台的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3):72-76.
[2]马静芬.双向HFC网络必须配置网络设备管理系统――“有线电视双向HFC网络改造及网管技术研讨会”纪实[J].世界宽带网络,(8).
篇6: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论文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医院信息化也在不断加快与拓展。但是,就目前来说,医院设备的管理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千头万绪,包括了大量的维修、检查、购置、保养、工作记录、借用记录、使用记录等等。因此,对于医院而言需要一整套相应的软件来对医疗设备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1】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模块设计与功能实现
篇7: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论文
2.1 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主要指的是购置入医院的设备的基本资料,即为每一台设备都构建起专门的数字化个人档案。
由入院-使用-保养-淘汰等都要进行跟踪。
基本资料包括了厂家的基本信息、产品型号、注册号、说明书等等。
2.2 维修、保养数据库
建构此模块目的是为了创立一个非动态的维修资料数据库,包括了设备的品名、故障的情况、维修的过程与方法等等。
而这些资料的来源主要是一些医疗设备维修类的书籍,并且收集医院主要医疗设备的各类维修资料。
把一些医院在设备维修、送气过程中所遇到的故障输入库。
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快速查阅维修数据库的各类资料,为工作人员提供方便的工作手段,可快速从资料中发现规律的内容,方便排除故障。
2.3 设备的供需信息
主要是提供一个记录设备的供需信息。
因为在医院的一些科室中,经常会收到各类机器的产品介绍、价格单等。
这些信息可能在一时用不上,但是如果日后有需求却又找不到相关资料。
或者,有时希望可将一份某类机器或是耗材各个厂家的报价及主要性能的综合表单拿给相关部门科室或是领导参考时,或是需要采购时才想到某某产品的联系方式,却无法从找寻。
由此,设备的供需信息模块就是基于这类考虑而设想的。
用户可在平时将各类产品介绍和报价性能、联系电话等输入资料库,需求之时即可立刻查询。
篇8: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论文
1.1 医疗机械种类繁多
医疗器械的种类非常多样,而且伴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先进、高科技的设备已融入医疗行业的各环节。
从最初光、电等时代发展到今天的核磁等高端科学时代,管理越来越复杂,所包含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因此,传统的纸质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医疗设备的需求。
1.2 方便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的管理期限需要从统计资料中体现,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如设备购置的时间不同,专门设备维修人员的变动等,有时可能会忽视对设备的维修,而加强早期的维修、诊断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由此可见,构建起医疗设备的数据库就可以通过强大的数据支持,对各类设备进行系统的管理与保养,也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快速处置。
1.3 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医院虽然也使用了规模较小的管理系统软件,例如档案管理、工作统计、仓库管理等,但是,这些软件的开发与运用水平不高,多数都是在小型数据库开发的基础上研制的。
例如Microsoft Access,特别是在设备管理这方面,每个系统是单独分离,是以部门为基础设计的,不同的部门间未有充分的信息交流,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一直很低。
而在一个医疗系统中,医疗设备有着特别的运作及管理方式。
医疗设备管理的特点就是所涉及的部门非常多,内容有交叉。
主要涉及的部门有设备采购部、设备管理部、设备维修部、临床使用等等。
所有的数据,如购置情况、工作量这些散乱的信息都是由不同部门分别管理,无法形成一个综合设备信息。
因此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在设计医疗设备管理类系统软件时要全方位实现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
篇9: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论文
3.1 总体系统
以 XX 医院的系统为例,设备管理系统的主界面如图 1 所示。
[1]
一般来说,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信息修改、入库管理、设备检定信息管理、定期保养管理等方面,如图 2所示。
[2]
3.2 各模块功能说明
用户信息修改:目前登录用户个人信息修改,包括密码以及用户名等操作。
入库管理:入库管理比较复杂,包括了新设备的信息录入、当前设备的信息管理、淘汰管理等。
定期保养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了定期的保养计划、保养信息的录入和查询等。
设备检定信息管理:包括了检定计划、临检管理等内容。
3.3 运用效果
此系统的运用是从医院的维修、保养等实际工作需求而设计的,在投入使用后可以达到比较好的预期效果。
运用设备管理系统前,主要是靠手动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因此有时在查询、登记记录时间等会超过维修和检定的工作时间,造成资料不全的情况,给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但是,管理系统投入后,如果想要查询某台机器的资料以及相关信息时,只需要对机器的基本内容进行检索即可,检索后可查询到本台机器的所有信息,包括了检定记录、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等,同时还能显示出生产厂家、销售公司、联系号码等信息。
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设备的有关管理,提升了设备维修、检定的工作效率,为医疗的设备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马成钢。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程序的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11):71-72.
[2]扬斌,张美,袁钟清,等。
以设备维修为中心建立设备维护档隶[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78-79.
【2】强化医疗设备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
论文摘要
医疗设备的安全是医疗设备使用和管理的头等大事。
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中国医院院长设备管理高峰论坛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17% 的医疗事故是和医疗设备相关的,在与器械设备相关的医疗事故中,有 30% 左右是设备本身的原因,还有 60 ~70% 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
1 医疗设备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
医疗设备在原设计中由于客观条件、技术条件的限制,会存在一些考虑不周到的地方,使用前很难发现,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问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良事件。
另外,很多设备由于使用年份过长,尽管还能工作,但是存在的风险隐患较多,使用中突发的故障,可以给病人带来伤害,尤其是急救设备,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
一些诊断类设备由于元器件老化带来检测数据飘移不准,使诊断结果发生误差,严重影响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治疗,给患者安全带来隐患。
对医务人员来说,学会按操作规程熟练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一些生命支持系统、急救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人工心肺机、除颤起搏器、麻醉机等。
一旦发生设备使用不当,也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2 强化医疗设备安全管理 保证患者安全
全球医疗机构认证标准( JCI) 把以患者为中心作为两个论证指标之一,把患者安全放到一切医疗工作的首位。
核心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强调全员参与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疗设备应用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防范医疗设备引起纠纷的重要手段。
2. 1 对使用人员进行严格的`、全方位的培训 我院对新进设备的使用操作培训一直非常重视,要求设备原厂工程师对使用部门所有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一些操作比较复杂的设备,使用人员还需到国内三甲医院培训 1 周甚至两周,直至所有使用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为止。
从去年开始,我们对参加操作培训的使用人员进行书面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人员才能取得上机操作的资格。
2. 2 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不断培训 培训可以有多种方式: 一是通过日常的维修工作不断积累经验。
二是公司维修人员来院维修时的互相探讨交流。
三是通过科内定期组织的业务学习交流维修心得。
四是通过自学业务书籍丰富专业知识。
五是参加公司组织的业务培训班。
六是可以到其他三甲医院进行短期培训。
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医院工程技术人员的动手能力,切实解决医疗设备在使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2. 3 改变被动维修的工作模式 采取有效的预防性维护的方法。
我们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定期到科室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大型设备定期除尘。
今年设备科还根据临床科室的工作特点,适时推出了“驻点工程师”责任制,由各位工程师在自己分管的片区中选择设备比较集中、设备使用率较高的 1 -2 个点,在高峰时段提供驻点服务,现场解决临床科室在设备操作以及维护方面的问题,及时反馈设备维修情况,听取使用部门对设备维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还引进了专业的医疗器械检测设备,对医院在用设备进行质控。
例如通过对输液泵的质控,实时掌握输液泵实际滴速与设定滴速是否相符等情况。
通过对监护仪的质控,实测监护数据与患者实际情况的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对一些误差范围超过规定值的设备立即停用,经及时维修调试直至检测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2. 4 建立以质量保证为核心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把物资管理模式逐步转变到质量管理模式上来。
规范医疗设备应用安全管理流程,建立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首先从与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急救类设备入手,同时应有一套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考评标准。
篇10:企业设备管理的论文
随着制造业进入工业 4.0 时代,机器设备趋向于移动互联化,无人化和智能化,对设备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备件管理,作为设备管理的一部分,已成为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保障之一。
【1】制造企业设备备件管理探究
【第一章】S公司生产设备备件管理优化研究绪论
【第二章】设备维护策略及备件库存管理概述
【第三章】S公司设备及备件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第四章】S公司设备管理优化方案
【5.1】S公司备件分类
【5.2】基于设备维护策略下的备件需求预测
【5.3 5.4】备件分类下的库存控制策略
【5.5 5.6】库存总量的控制与持续优化
【结论/参考文献】如何改进企业备件管理方案结论与参考文献
摘要
S公司设备备件库存总量约占流动资金的5%,已超过公司玻璃原材料的库存总量。
从备件库存的周转情况来看,54%的备件属于呆滞库存,所以降低 S 公司的备件库存和提高其周转率已刻不容缓。
本文针对 S 公司备件库存过高,周转率低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 S 公司备件库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基于设备树下的设备管理优化方案和基于备件分类下的备件库存管理优化方案。
第一方案是从备件的需求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设备树下的备件分类,然后再根据备件的故障后果,故障特征等因素确立维护策略和设备维护优化措施,以提高备件需求的规律性,延长备件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对备件库存的依赖性。
第二方案则是从备件库存管理角度出发,运用 ABC 结合 VED 分类法对备件进行分类,然后基于指数平滑理论,正态分布预测法等来对备件需求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多库存控制模型及库存管理模式等优化措施来进一步缩少备件库存规模。
通过以上备件管理措施的研究,以期望对 S 公司的备件库存降低有参考价值。
本文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介绍设备管理及备件管理;第三章讨论 S 公司备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讨论 S 公司的.设备管理优化方案;第五章阐述 S 公司备件管理优化方案;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设备管理 备件管理 备件采购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设备维护策略
1.2.2 备件分类
1.2.3 备件预测研究
1.2.4 备件库存策略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设备维护策略及备件库存管理概述
2.1 设备维护策略发展及分类
2.1.1 维护策略的发展历史
2.1.2 典型维护策略模式
2.2 备件库存管理
2.2.0 设备备件库存的功用
2.2.1 备件的 ABCD 分类方法
2.2.2 备件需求预测方法
2.2.3 备件库存控制策略
第三章 S 公司设备及备件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3.1 S 公司简介
3.2 S 公司设备及维修部组织结构介绍
3.2.1 S 公司设备介绍
3.2.2 S 公司维修部组织结构介绍
3.3 S 公司设备管理现状
3.4 S 公司备件库存现状
第四章 S 公司设备管理优化方案
4.1 建立设备树下的备件清单
4.2 维护策略决策及应用
4.2.1 设备树下的维护策略决策过程
4.2.2 设备树下维护策略的应用
4.3 基于备件故障特征下的维护措施优化
4.3.1 计划件的周期优化措施
4.3.2 事故件的优化措施
4.3.3 消耗件的优化措施
4.4 S 公司设备管理优化效果
第五章 S 公司备件管理解决方案
5.1 S 公司备件分类
5.1.1 基于价值和频次的 ABCD 分类法
5.1.2 基于设备关键性和备件关键性下的备件优化分类
5.2 基于设备维护策略下的备件需求预测
5.2.1 计划件的需求预测
5.2.2 事故件的需求预测
5.2.3 消耗件的需求预测
5.3 备件分类下的库存控制策略
5.3.1A,B 类备件的库存控制策略
5.3.2 C 类备件的库存控制策略
5.3.3 D 类备件的库存控制策略
5.4 备件多种库存模式的应用
5.4.1 关键备件的库存模式
5.4.2 标准件的库存模式
5.4.3 集团内的库存模式
5.5 库存总量的控制与持续优化
5.5.1 控制新入库存积压
5.5.2 呆滞的库存的利库
5.6 S 公司库存优化成效
结论与展望
【2】某公司熔铸厂工业炉设备管理优化探析
【第一章 第二章】设备管理理论概述
【3.1 3.2】SWA公司熔铸厂概况
【3.3】SWA公司熔铸厂工业炉设备管理现状
【3.4】熔铸厂工业炉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针对SWA公司熔铸厂工业炉管理缺陷的解决方案
【第五章】熔铸工业炉解决方案的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工业炉设备管理机制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摘 要
当前国内铝加工行业已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各家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从各方面对企业的管理进行改良。
而铝加工企业的熔铸厂工业炉因其易损性和高能耗尤其受到企业设备管理者的重视。
本文首先通过对 SWA 公司熔铸厂的调查研究,大致阐述了该厂的企业性质、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产销状况和外部竞争环境,随后介绍了设备管理的相关理论。
再通过对 SWA 公司熔铸厂工业炉设备的管理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包括该厂工业炉设备的管理体制、维护模式、管理流程和资料管理制度,得出目前 SWA 公司熔铸厂工业炉设备管理存在的四个问题,即:忽视工业炉设备全过程管理;使用管理与维护管理脱节;考核指标不完善以及工业炉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下。
接着本文着重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改革目前 SWA 公司熔铸厂的经营体制,以便获得相当程度的自主经营权的方案;再通过改变现有的员工激励措施以促使企业内部各工种间的融合;完善现有的设备考核指标在消除设备维护人员消极怠工方面的作用;以及用 ACCESS 软件建立工业炉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工业炉,设备管理,体制改革
目录
摘要
1 引 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方法
1.3 逻辑结构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及系统的实施论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物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3-09-18
现代制造业项目管理论文2022-05-08
加强现代大学管理中的文化建设论文2022-11-07
工业工程教学论文2023-09-25
物流毕业论文2024-05-14
会计信息化及会计教学变革研究论文2022-10-25
大学会计毕业论文范文2022-06-04
成本管理与经营战略探究论文2023-07-01
浅谈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2022-06-05
管理会计的毕业论文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