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活动性热红外异常提取方法研究(共5篇)由网友“Limerick”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活动性热红外异常提取方法研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地震活动性热红外异常提取方法研究
地震活动性热红外异常提取方法研究
热红外遥感以其大视野、高精度和短周期等诸多优势以及对某些强震红外异常的良好反映,成为监测断裂活动性及地震短临前兆的很有前途的观测技术.热红外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地震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地表热红外辐射受云层、地形地貌、地物类型和气象等诸多非震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从复杂的红外遥感数据中提取出与地震活动有关的'热异常一直是这项研究中的瓶颈问题.在对若干震例和地震活动区的热红外影像进行长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一些实用化的异常识别与提取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地震红外异常是地表亮温的相对变化,判别地震异常时,至少需利用两年以上的卫星资料,从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加以综合对比分析,仅靠震前震后一定时段的卫星资料不足以排除所有非震因素的影响.
作 者:屈春燕 单新建 马瑾 QU Chun-yan SHAN Xin-jian MA Jin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刊 名:地球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年,卷(期): 21(7) 分类号:P315.72 TP79 关键词:热红外异常 活动断裂 地震 异常提取篇2:10月8日巴基斯坦7.8级地震热红外异常
10月8日巴基斯坦7.8级地震热红外异常
收集了20巴基斯坦7.8级地震区Noaa17/AVHRR的.-年的热红外遥感资料,并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到了以震中为中心7°×7°范围的地表温度值.经热红外图像解译与构造关系对比分析,表明热红外解译图像与构造分布具有一致性.震源区地表温度时间序列显示:震前大约3个月内震源区存在明显的热红外异常.
作 者:钟美娇 张元生 ZHONG Mei-jiao ZHANG Yuan-sheng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西北地震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年,卷(期): 29(2) 分类号:P315.72 TP722.5 关键词:巴基斯坦7.8级地震 热红外异常 遥感 地表表温度篇3:地震活动热红外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地震活动热红外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基础理论和各类地物的热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简略介绍;对地形地貌、地物类型和气象等非震因素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及地表热红外亮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各类非震因素的去除方法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充分研究活动构造区带在各类非震因素影响下的热红外影像特征,掌握无震条件下的红外亮温时空演化过程,建立红外亮温变化的基准模型及各类非震因素的扣除模型,将有可能较好地排除非震因素的影响,检测出与地震活动有关的热异常.
作 者:屈春燕 单新建 马瑾 QU Chun-yan SHAN Xin-jian MA Jin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刊 名:地震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7 30(2) 分类号:P315.7 关键词:热红外异常 地震 活动断裂 影响因素篇4:空变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研究
空变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研究
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和测井资料、综合考虑子波相位特性、直流分量和截断效应的影响,提取井旁子波的方法.对于无井地区,则从地震记录中提取振幅谱信息,并根据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子波展开相位谱的稳定性来求得相位谱信息,最终得到具有空变性质、却又相对稳定的'子波剖面,这将有助于改进地震反演效果.文中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作 者:孙成禹 Sun Cheng-yu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山东东营257062 刊 名: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4(1) 分类号:P631.4+2 关键词:地震子波 谱模拟 相位谱 约束反演篇5:琼州7.5级地震区深部电性异常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琼州7.5级地震区深部电性异常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通过对1605年琼州7.5级大地震震中区及邻近地区大地电磁探测,发现震中区地壳深部存在一低阻体.该低阻体自约13 km以下一直延伸到上地幔,推测其为正在上升的.地幔柱,并由此认为地幔柱的存在及其热物质的上涌,使上部地壳产生断裂和粘滑活动,是产生琼州7.5级大地震的重要原因.这次大地震后断裂活动表现为以蠕滑为主.推测未来再发生同等强度大地震的危险性将大大降低.
作 者:胡久常 白登海 王薇华 林镇 向小娟 王立风 Hu Jiuchang Bai Denghai Wang Weihua Lin Zhen Xiang Xiaojuan Wang Lifeng 作者单位:胡久常,林镇,向小娟,Hu Jiuchang,Lin Zhen,Xiang Xiaojuan(中国海口,570203,海南省地震局)白登海,Bai Denghai(中国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薇华,Wang Weihua(中国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立风,Wang Lifeng(中国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刊 名:地震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7 29(3) 分类号:P315.72+2 关键词:大地电磁 地震 低阻体 地幔柱 琼州【地震活动性热红外异常提取方法研究(共5篇)】相关文章: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2023-02-03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2023-04-29
无损检测年终总结2022-10-07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教学总结2022-09-23
上消化道真菌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2023-04-29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2022-04-30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及传感过程2022-04-30
无损检测公司年终总结2023-06-13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农业和食品分析上的应用2023-07-01
高一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