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景观规划

时间:2022-10-07 08:03:5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景观规划(共8篇)由网友“joseph”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景观规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景观规划

篇1: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景观规划

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景观规划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对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视觉美学敏感性的分析,指出景观系统的`敏感性是指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系统对干扰的反应.揭示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大规模改变的同时,城市河道及其沿岸景观系统在结构、形态上也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河流水文、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功能的退化,城市水文洪涝灾害频发、水质污染严重和美学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用景观规划探讨城市河道系统的保护、修复与补偿系统及可持续发展途径.

作 者:王紫雯 符燕国 徐承祥 WANG Zi-wen FU Yan-guo XU Chen-xiang  作者单位:王紫雯,符燕国,WANG Zi-wen,FU Yan-guo(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徐承祥,XU Chen-xiang(浙江省围垦局,浙江,杭州,310006)

刊 名: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2(5) 分类号:X321 关键词:城市河道   景观敏感性   视觉美学敏感性   景观规划  

篇2:景观规划模式与景观韵律学

景观规划模式与景观韵律学

景观规划韵律学研究是目前国际景观生态规划的前沿领域.在总结景观规划的“斑-廊-基模式”基础上,将这一模式推广到 “斑-廊-网-基-体模式”,并尝试揭示隐藏在这一模式内的景观韵律.景观韵律包括景观要素的形状、结构、层次、组份、形态、配置、连通、辐射、尺度、时序等空间结构和空间过程,景观韵律可以定义为:一定区域内特定时段景观要素的镶嵌格局与空间配置规律.景观度量学的数量分析方法成为景观韵律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具体案例分析中,根据研究地区景观要素的空间配置特点、景观韵律的空间变化规律,规划形成3种战略点和四横四纵的景观结构体系.

作 者:宗跃光 甄峰 ZONG Yue-Guang ZHEN Fe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210093 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6(1) 分类号:Q149 TU981 关键词:景观规划模式   景观韵律学   景观度量学   城市景观规划  

篇3:城市河道景观有哪些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有哪些设计要点?

传统河道景观设计规划的绿地和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通常是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而在现代化的规划设计时注重保护和构造滨水地带的生态环境,避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和不合理的利用。

1.合理利用地形

在进行河道的规划与设计时,首先要求工程师对河流的上下游情况做到充分了解。一些河流附近散落的局部低洼,要在尽可能保持原状的基础上塑造生动的景观,并与河流连通起来。其次,设计水体的岸线要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代替僵硬笔直的直线,来体现流水的顺畅柔美。驳岸和池底要尽可能保持天然状况,并要与地下水连通,这样能使清洁和更新水体的费用大大减少。最后,可以用卵石和原木加藤本植物来稳固冲刷较强的区域。如果是抛石驳岸,在选择石块时应选用带棱角的,并依据风浪的冲击力来决定其大小;或是用碎石打底,上面再铺以大石块加固;或者先在河底设置钢筋框,再填充上比网孔大的石块。总之,要避免过多的使用钢筋混凝土和浆砌块石等不环保的材料。

2.河道护岸形式

在设计城市滨水景观的普通护岸时,要使其外表朴实自然,这样能很好的和周围环境相融合。在构思护岸的平面形状时,要将舒缓怡人作为出发点,避免小尺寸和小圆弧式的变化,以免破坏河川的美观;也不要为了追求视觉的变化而在护岸平面形状中使用不必要的曲线,

在平面形状的变化上,应该采用大单位空间变化为主细微变化为辅的方式,通过处理局部水体使水流形态发生变化,或者培植水生植物和鱼虾等小动物的方式,使景观变化自然得体。

3.景观节点和景区的设置

城市河流通常都不会太短,如果做成同一种主题风格,就会很容易让人产生千篇 一律的审美疲劳,也与设计者的本意大相径庭,同时也不利于营造滨河主题公园。因此,在场地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将一条河流分割成长短不一的数段,并使每一段的主题风格都不尽相同,可以使自然风格的,可以是彰显文化气息的,也可以是反映历史进展的,用与之相呼应的景观来营造以达到预定的效果,这样设置出来的景观将是人文与自然融合、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多层级结合。同时景观的主题应根据场地条件和环境来灵活设计,如在开阔的场地,其河面景观就要设计的相应开阔,可以通过设置生态驳岸的方法来达成,比如说在岸坡和附近大片地上上种植绿化植物,建造一些休憩设置以供人们游玩,以自然生态为主的亲水走廊必然会得到人们的喜爱。

4.水生植物的选择

一个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应该包含多种水生动植物。城市河道一般都没有深潭和缓冲带,所以水生植物不仅为鱼类提供着食物,还为它们提供栖息的场地。同时,还能通过生态循环起到净化水质、降低水体营养化的作用。从景观的方面来看,在水中种植各种形态特征和花期不同的水生植物,也符合了人文化水体景观的要求。

篇4: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个人相片 姓 名: 中国人才网 性 别: 女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91年7月9日 政治面貌: 团员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55cm 体 重: 45kg 户 籍: 广东 现所在地: 广东 毕业学校: 肇庆学院 学 历: 本科 专业名称: 园林(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 毕业年份: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建筑工程-园艺/园林/景观设计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 职位名称: 景观设计助理 ; 资料员 ; 预算员 工作地区: 广东 待遇要求: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四级 ; 普通话 标准 计算机能力: 良好 ;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206月 肇庆学院 本科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四会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7月 - 年10月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 农、林、牧、副、渔业 担任职位: 景观设计助理 工作描述: 工作主要是负责协助设计部的前辈做一些相关工作,有时候还会出去工地 离职原因: 实习期满了之后要回学校上课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本人喜欢运动,尤其喜欢篮球和跑步等,大学以来每年都积极参加院运会并取得较好成绩,也曾参加校运会得到一定的名次,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和篮球相关的。待人热情,能与人很好的相处。有上进心,学习成绩良好,大学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工作认真负责,有极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吃苦耐劳,积极主动,有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下定决心去做的事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到最好。学习新事物快,能很快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发展方向: 熟悉运用CAD,PS,3D,SKETCH UP等设计与办公软件,手绘能力和设计能力较好; 热爱篮球等体育运动及远足旅行。大学英语四级;粤语为日常用语; 四年平均成绩83分左右;专业课程包括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原理、测量学、树木花卉学、植物造景、园林设计、中外古典园林史、现代园林、园林工程、园林设计计算机辅助(CAD/PHOTOSHOP/3D max/Sketchup草图大师等设计软件)、美术学、环境心理学、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建模课程、室内设计等。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unjs.com

篇5:浅析城市生态景观规划

浅析城市生态景观规划

当代城市的`竞争不仅仅在于城市规模、城市功能,而在于影响城市发展质量,建设特色和生态环境的城市生态景观.鉴于此,本文对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进行了探讨.

作 者:吴巍 葛琳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X5 关键词:生态景观   城市   规划  

篇6:城市景观规划控制

第一章 城市景观

第一条 防护距离和防护绿地设置除应符合如下规定外,还应满足相应环境影响评价:

(一)仓储区内部、工业区内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应建卫生防护绿地,其宽度不得小于30米。

(二)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物的工厂应建卫生防护绿地,其宽度不得小于50米。对污染严重的工厂,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防护林带宽度。

(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污染源边缘宜设置宽度不小于100米的卫生防护绿地。

(四)生活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堆肥厂周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米的绿化隔离带。

(五)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绿化隔离带不应小于15-20米,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绿化带不应小于8米,小型生活垃圾转运站绿化带不应小于3-5米。

(六)污水处理厂厂区外围应设置不小于10米的卫生防护绿地。

(七)饮用水源水厂厂区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米的卫生防护绿地。

(八)变电站周边宜设置宽度不小于10米的绿化隔离带。

(九)高速公路两侧宜各设置宽度不小于50米的防护绿带,其中中心城区高速路宜按内侧300米,外侧500米的距离设置建筑控制地带;快速路两侧宜各设置宽度10-50米的防护绿带。

(十)铁路干线两侧宜设置宽度不小于30米的防护绿带。

第二条 单位附属绿地是指附属于居住区、工业区、仓储区、政府机关团体、商业性设施、对外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单位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单位附属绿地设置应符合如下规定:

(一)居住区附属绿地的设置应符合第三章第二节的有关规定。

(二)工业区附属绿地的设置应符合第六章表6.3的有关规定。

(三)其它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例宜符合表12.1的规定。 单位附属绿地规划指标 表12.1

用地类别 单位类别 绿地率(%)

医院、疗养院、宾馆、高等院校 R40

中小学、机关团体 R35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体育场馆、大型文化娱乐设施 R30

商业、服务业、商业性办公 R25

对外交通用地 交通枢纽 R25

仓储用地 10-20

(四)城市水面率计算纳入城市绿地中统一计算,具体控制指标可结合地块实际情况在规划设计条件中另行约定。

第三条 道路广场绿地是指道路和广场范围内可进行绿化的用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道路绿带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分为分车绿带、人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道路广场绿地的设置应符合如下规定:

(一)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二)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保证树木生长条件和生长空间。

(三)新建、扩建、改建道路时,应按照《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及相关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的规定,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

(四)城市道路绿地率指标宜符合表12.2的规定。

城市道路绿地率规划指标 表12.2

规划新建道路绿已建改造道路绿道路类别 地率(%) 地率(%)

园林景观路 R40 R35

红线宽度R50m R30 R25

40mQ红线宽度50m R25 R20

30mQ红线宽度40m R15 R20 红线宽度30m R10

(五)道路广场绿地的设置应符合如下规定:

1、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米;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米。

2、路侧绿带宽度不小于8米的,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并应计入城市绿地;开放式绿地中,其绿化用地不应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当路侧绿带与毗邻的其它绿地一起辟为街旁游园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公园设计规范》(CJJ48)的要求。

3、人行道宽度不小于5米的,应进行多排绿带种植;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及道路弯道内侧,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4、交通岛绿地应突出城市景观特色,保证行车视线通透,其中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道。

5、城市公共活动广场的周边宜种植高大常绿乔木。集中成片的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绿化覆盖率不应小于70%。

6、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以突出地方特色。集中成片的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绿地率不应小于25%。

第四条 北海作为南亚热带滨海城市,以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植被类型,各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应以地带性乡土树种为主。

(一)城市基调树种可选用樟树、小叶榕、黄葛树、龙眼、荔枝、扁桃、小叶榄仁、秋枫、火焰木、蒲葵等。基调树种与以下树种共同构成城市绿化的骨干:垂叶榕、白兰、凤凰木、麻楝、塞楝、木棉、人面子、海南蒲桃、苹婆、黄槿、幌伞枫、人心果、铁冬青、假槟榔等。红花羊蹄甲、菠萝蜜、秋茄、白骨壤、露兜树、炮仗花、光叶子花、大王椰子、鱼尾葵、苏铁等树种能够配合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在城市绿地中构成北海市独特的园林景观。

(二)不同绿地类型宜选用的乔木树种如下:

1、道路绿地:小叶榕、高山榕、白兰、麻楝、阴香、苹婆、扁桃、秋枫、樟树、蒲葵、加拿利海枣、假槟榔、海南蒲桃等。

2、公园绿地:小叶榕、高山榕、人心果、蒲桃、秋枫、樟树、芒果、黄槐、蒲葵、鱼尾葵、加拿利海枣、大王椰子、假槟榔、人面子、湿地松、竹柏、无患子、桂花等。

3、工业区防护绿地:构树、罗汉松、无花果、荷花玉兰、无患子、朴树、鸡蛋花、棕榈、蒲葵等。

4、居住小区绿地:棕榈、蒲葵、小叶榕、高山榕、羊蹄甲、刺桐、荷花玉兰、蒲桃、樟树等。

5、滨水绿地:垂柳、红千层、水杉、水松、湿地松、圆柏、臭椿等。

6、海堤绿地:小叶榕、小叶榄仁、黄槿、木麻黄、台湾相思、马占相思、橡胶榕、窿缘桉、露兜树、桑树等。

第二章 城市水环境

第五条 对冯家江、鲤鱼地水库、中心城区各内河支流、湖泊、水库等,应按相关专项规划及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执行;对尚未包括在上述规划中的城市水系的保护和利用,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并应满足《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的要求。

第一节 水体功能与利用

第六条 水体在城市中的主要功能可分为:城市水源、水上航运和生产、排水调蓄、行洪蓄洪、生态调节和保育、景观廊道与游憩、水产养殖等。

城市水体功能的确定应尊重原有的水体功能,并结合城市发展要求,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后予以合理确定。

第二节 岸线和滨水区

第七条 岸线按功能可分为生态性岸线、生产性岸线和生活性岸线。

第八条 岸线利用应优先保证城市集中供水的取水工程需要,并应按照城市长远发展需要为远景规划的取水设施预留所需岸线。

第九条 生态岸线的划定,应体现“优先保护、能保尽保”的原则,将具有原生态特征和功能的水域所对应的岸线优先划定为生态性岸线,其他的水体岸线在满足城市合理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前提下,应尽可能划定为生态性岸线。

划定为生态性岸线的区域必须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除保障安全或取水需要的设施外,严禁在生态性岸线区域设置与水体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

第十条 生产性岸线的'划定,应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确保深水岸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生产性岸线应切实注重提高使用效率,缩短生产性岸线的长度,重点考虑港口码头、重大市政设施等用地需要;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相关工程设施的生态性和观赏性要求,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

第十一条 生活性岸线的划定,应根据城市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区要求,充分考虑与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等用地相结合。生活性岸线的布局应充分体现滨水岸线的公共性、亲水性、生态性、景观性和可游览性等要求。

生活性岸线的布局应与毗邻的其它城市功能区保持整体的空间关系,应确保与其之间的空间延续性和交通可达性;

对水位变化较大的生活性岸线,应进行岸线的竖向设计,在充分研究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防洪排涝等工程要求,确定沿岸的阶地控制标高,形成梯级亲水平台,满足亲水活动的需要;

生活性岸线布局应以不同层次的绿化、景观为主,水域两侧宜留出一定纵深的绿地布置滨水的、连续的步行系统和集中活动场地,在重要地段合理安排城市节点和营造标志性景观,突出滨水空间特征,塑造具有亚热带滨海城市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

第十二条 水体及其周边一定范围的陆域共同构成承担特定城市功能的滨水区。该区域应根据功能定位合理划分保护区域及控制开发区域等,确定开发强度及可

进行的建设活动。保护区域内严格禁止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娱乐、旅游等活动之外的经济活动以及一切有悖于水环境保护的建设活动;控制开发区域依据科学的规划进行经济开发,并依此调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使其开发活动对水环境不造成明显影响。

滨水区一般可分为滨水生态保护区、滨水公共活动空间、滨水作业区和风景区等。

第十三条 滨水区规划布局应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以生态功能为主的滨水区,应预留与其他生态用地之间的生态连通廊道。

滨水区的建设不得损害水体和岸线功能的发挥,应有利于对水体及岸线的保护,有利于滨水景观的塑造,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滨水区应充分实现滨水空间的土地价值、文化价值和空间景观价值。

第十四条 水体保护必须将滨水功能区作为整体进行保护,包括水体、岸线和滨水区,并宜按蓝线、绿线和控制线三个层次进行界定。保护区域的三线(蓝线、绿线和控制线)界定应符合如下规定:

(一)蓝线是水体控制线,有堤防的水体蓝线为堤防堤顶临水一侧边线,无堤防的水体蓝线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设计最高洪水位时水边线。

(二)绿线为水体周边绿化用地范围线,按不同滨水功能区保护和利用的需要确定,并应符合如下规定:

1.滨水绿线一般不宜突破现有城市道路。

2.滨水绿线不宜分割现状滨水的森林、山体和风景区。

3.有堤防的水体滨水绿线宜为堤防背水一侧堤角或其防护林带边线。

(三)控制线为滨水功能区的影响线,应根据水体类别和规模确定,并符合如下规定:

1.滨水控制线一般不宜突破城市干路;滨江(湖)道路作为城市干路的,其控制线范围宜为该干路离江(湖)一侧一个街区。

2.滨水控制线距滨水绿线的距离不得小于一个街区。

第十五条 水体空间形态保护和开发应按保护区域三线划定的不同区域,分层次进行,并符合如下规定:

(一)蓝线区域内不得占用、填埋,必须保持水体的完整性;对水体的改造应进行充分论证,确有必要改造的应保证蓝线区域面积不得减少。

(二)生态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不得建设与水体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其它绿线区域应以绿色植被为主,必须保证其共享性和连续性,并应按不同的功能定位限制建设的性质和规模,避免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建设,不得建设与滨水功能合理发挥无关的建(构)筑物。

(三)控制线区域内的建设必须满足滨水视线、生态环境和景观控制的总体要求。

第三章 城市照明

第十六条 本章所称城市照明是指下列各类照明所形成的照明环境:

(一)功能照明:包括道路照明、桥梁照明、广场照明等。

(二)景观照明:包括建筑物室外照明、建筑物内光外透照明、市政公共设施装饰照明、绿化照明、户外广告照明、招牌照明、临街橱窗等照明。

第十七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市照明。

第十八条 下列城市道路、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或场所应当按规划设置景观照明设施。

(一)城市道路、港口、车站、码头、机场、广场、公共绿地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场所;

(二)城市主干道临街的主要建(构)筑物、绿化带;

(三)高度为40米以上的非住宅建(构)筑物和高度为60米以上的住宅建筑(含商住两用建筑);

(四)繁华商业区范围内的主要建(构)筑物;位于城市主要出入口的重要建(构)筑物;

(五)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和城市标志性建(构)筑物;

(六)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确定应当设置景观照明的其它建(构)筑物、设施和场地。

第十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按本规定应当设置景观照明设施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和交付使用。项目设计方案报请批准时,应同时报送夜景灯光设计方案。

第二十条 城市照明设施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光源,应做到高效、安全、耐久,避免造成城市光污染,并符合国家有关节能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一条 举行重大庆典的街道、广场、会场等场所的城市照明应考虑日常模式和节日模式。

篇7: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

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质量,对城市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环境质量

在人们对自然风景观念普及的同时,景观设计也早已深入人们的视野,”景观” 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我所认识的景观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 群) 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1.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建立生态意识的首要问题是确立自然生态观,自然生态观基于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认识,既包括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类明智地利用自然的观念,也包括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自然整体选择的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应该适应自然,而且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创造适于人居住的环境。

1.1城市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景观也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 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 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1.2 城市规划中生态意识的形成

尊重自然的建筑设计,就是具有环境意识的设计。将建筑融于自然,使其与自然有机结合,保持地方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持自然环境要素不被破坏,因为自然景观和大自然的环境质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应该说更符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应取得一种和谐的关系。在建筑实践中,以中国的风水理论为代表,风水理论对选址模式的论述,其实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这种环境观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西方现代工业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因而人们看到了改造自然的力量,西方一些建筑师认为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应表现建筑与自然成的反差才是完美的。

2.景观规划中的生态设计策略

当前,生态化建设实践正在我国蓬勃展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生态型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人、城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型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生态型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五大特征。

2.1 设计原则

2.1.1 稳定性原则

景观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强度的作用力产生不同的生态反应。不受干扰

时,景观水平结构向同质化方向发展,景观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适度干扰可迅速增加异质性,景观还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而严重干扰则使异质性迅速降低,景观难以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产生新的动态平衡。

2.1.2 生态美学原则

设计是一门艺术的学科,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设计师应当以现代艺术的思想理解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以此来创造即饱 含艺术美感,又满足社会功能的现代新景观。景观作为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不仅具有经济、生态价值,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2.1.3 实效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强调生态合理性,即相对符合自然规律合理规划,以达到符合人类生态的长远利益,在规划中深入分析区域及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能流与物流特征以及规划实施后的生态风险等,维护与改善景观的生态完整性,达到生态合理性。同时由于人类在景观系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景观生态规划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二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3. 生态原则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景观规划设计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知识,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优化利用。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景观设计学要解决的是“一切关于人类使用土地及户外空间的问题”。在有关环境规划设计的领域内,景观与生态的关联最为密切,景观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把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崭新的景观设计目标,是景观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则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 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是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部分,其目标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从景观的独特性,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景观的宜人性和景观的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适宜性分析的.方法有整体性、因子叠合法、数学组合法、因子分析法和逻辑组合法五类。由此可见,景观规划设计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公园景观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是对城市公园系统、绿地系统和城郊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是其对象与主体。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动态变化的特定景观,也就是说,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是一种特殊的景观,其主要特点在于自然景观的破坏和人工景观要素的扩大。

具体表现:( 1) 工业拼块数量增多,环境污染源增多、面扩大。( 2) 内部绿地和水域等环境资源拼块锐减。( 3) 城市建筑急剧膨胀,向郊区扩展,取代农田模地和绿地拼块。( 4) 城市景观的平均净生产力呈负值,比其它任何景观都更具有依赖性,需要依靠廊道运输大量燃料及其它形式的能量来维持其正常运转。

城市公园系统是城市绿量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城市中的生态景观。这些景观的形成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干扰的因素,有引进拼块又有残留拼块,具有镶嵌度高、景观元素类型多种多样、异质性大的特点。这类景观把自然伸入到城市之中,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是一种开放空间,开敞度大,以近自然的特色与魅力吸引人们去享受、理解,并提供开放游憩的功能。 总之,城市景观的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治理城市环境,提高其景观生态质量,对城市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减少污染; 二是提高绿地面积,增强城市景观的自净能力。城市公园系统的绿量是城市绿量的主体,城市公园系统生

态状况,生态功能发挥状况是衡量城市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它的开发建设要与模拟地带性生态,贯穿景观生态学的规划原理。

参考文献:

[1] 高黑,倪琪 .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手法初探 [J]. 华中建筑 . (04)

[2] 陈波,包志毅 .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J]. 中国园林 . (07)

[3] 王向荣 . 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 ? 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

[J]. 中国园林 .(02)

[4] 国卿 .浅析生态设计的理论及其应用 [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06)

篇8:城市景观河道生境改善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城市景观河道生境改善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摘要:介绍了城市景观河道生境改善技术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城市景观河道生境改善的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分析了城市景观河道生境改善技术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作 者:赵丰    宋英伟    黄民生    卢晓明    张勇    ZHAO Feng    SONG Ying-wei    HUANG Min-sheng    RU Xiao-ming    ZHANG Yong  作者单位:赵丰,黄民生,卢晓明,张勇,ZHAO Feng,HUANG Min-sheng,RU Xiao-ming,ZHANG Yong(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上海,200062)

宋英伟,SONG Ying-wei(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上海,200062;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

期 刊:净水技术  ISTIC  Journal: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27(4) 分类号:X522 关键词:景观河道    生境改善    技术   

谈秦皇岛碧海路道路景观设计论文

水喷雾自动消防系统在小区供气中的应用论文

论城市人工湿地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论文

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防洪规划论文

顶管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及其运用论文

浅析松浦三桥景观设计构思

银行个人工作总结存在问题与规划

城市下立交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工学论文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研究论文

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景观规划
《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景观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景观规划(共8篇)】相关文章:

河道生态景观系统建立哪些重要作用?2022-07-08

如何治理河流及其水生态修复论文2022-05-25

西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2-07-06

河道漂流设计规划范文2023-01-16

对刺猬河生态治理的论文2023-08-21

昆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3-12-15

生态园林建设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论文2022-08-22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2023-06-09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2-05-07

景观工程实践报告2022-10-2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