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雪《赤壁赋》教学实录.(整理18篇)由网友“Chironhovering”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东方雪《赤壁赋》教学实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东方雪《赤壁赋》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板书“面对不幸”。)
师: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生议论。片刻,教师指定一学生作答。)
生1:我认为要乐观地面对。既然不幸不可避免,我们为什么不去积极面对呢?战胜不幸,就能使我们意志上更加坚强。也能使我们更加成熟。
师:你遇到过什么不幸吧?
生1(思考):一时想不起来。
师:好,看来你是有不幸的,但是不幸给你的记忆远没有快乐给你的记忆深刻清晰,是吧?坐下。你说说看——
生2:不幸其实就是万幸。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的时候,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我们并不一定要去“战胜”它,而只是冷静地面对它,不急者把它赶走,等它自己消失,我们再去收获不幸留下的财富。
师:非常欣赏你的“不幸即万幸”的说法。你胸襟开阔,你视线长远。正如柳宗元被贬后,没有一味得怨天尤人,相反在那荒芜的山林里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净土,实现精神的再次超越,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中华文学才多了一些挺拔、清俊、通达的品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也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看看,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且基本失去人身自由的苏轼是如何面对的。
(教师播放鲍国安朗诵录音,学生听读,正音)
师:说说朗诵得怎么样。
生3:不错,感情很深沉,配乐也不错。
生4:他读错了几个字。比如“溯”读成“朔”了;“吾”应该读第二声,他读第三声了;第四节两个“夫”应该读第二声。
师:为什么要读第二声?
生4:因为这两个“夫”都解释成“那”,不是“男子”的意思。
师:好,你的基础知识很扎实。
生5:我觉得他的朗读并不像我们平时那样先把节奏划得明显,很多时候都是在停顿时间上长短不一样,有点散。
师:你觉得他读得乱?
生5:就是觉得不整齐。感情上还可以。
师:我再放第一自然段的录音,只是以它为例,大家来听听,是不是觉得散乱。
(听罢,学生发言)
生6:我觉得他的对偶句读得是整齐的,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都是清楚,只有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与前文对应的“而不知其所止”比较,在“登仙”前停的时间长了一点,节奏上有些变化。但这样的变化是可以的,因为是一个自然段结尾,可以慢慢收一下。
师:你听得很认真,分析得也很好。我先前听的时候,发现几乎每段结尾都渐缓。刚才周智文说乱,大概是说语速、语调处理的问题。确实,我们在朗读中应该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徐疾、语气的轻重缓急,(板书“词语抑扬顿挫、文句舒缓徐疾、语气轻重缓急”),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自己揣摩文章怎么去读。
(学生朗读,甚至拿腔拿调。)
师:刚才大家诵读都很认真,经过这样的诵读,我们感受到一些什么?
生7:文章写的是苏轼一次游览,在赤壁的江面上,跟朋友一起喝酒唱歌,谈论人生,一直到第二天早晨。
生8:我觉得苏轼的心情很好,很闲适。
师:说说看,怎么感受到的?
生8:他们自在地喝酒,喝得很尽兴,而且是一轮又一轮地喝。还有,看着美丽的景色,有明月,还有清风,他们的小船又在广阔的江面上行驶,我猜想苏轼心里很愉快的。
师:体会得好,主要是他想象得好,也可能他就是把自己换位成苏轼了。大家继续说。
生9:我觉得写洞箫的那一处写得好,四个“如”,写出了音乐的性格,或者就说是心理吧,很丰富,不单调。
生10:我觉得第三段和第四段比较难理解,希望老师讲一讲。
师:好,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大概印象。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篇赋的内容。那就是“事、景、情、理”(教师板书:“事、景、情、理”)大家说,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生(乱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不够凝练。
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还不够凝练。
生(大声):游赤壁。
师(笑):也太凝练了吧?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核舟记》中一句话,也就是那枚核舟的主题来概括,想想是怎么说的。
(生茫然)
师: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
生:“大苏泛赤壁”云。
(师板书:“大苏泛赤壁”)
师:作者还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11:泛舟赤壁图。
生12:月夜江水图。
生13:秋江风月图。
师:他们三个人的说法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秋江风月图。
师:那我们就用这个。(板书:“秋江风月图”。)这幅图中有哪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
生:清风、水波、月。
(教师板书“风、水、月)
师:在后面的赏析中,我们还穿越形象的屏蔽,品味这三者内在的意义。下面说说感情。我个人觉得只有两种感情,那就是——
生:快乐、悲伤。
(师板书:乐、悲)
师:具体看这五段的感情,文章一直在“乐”“与”之间转换。在这里提醒大家看第二节,应该是先什么后什么?(生答“先乐后悲”)显然这是感情转变的一段。再看三五段,一悲,一乐,而第四节也是一个感情转变的段落。(板书:两个“转”)
师:“理”,在课文中体现的哲理,或者就算感悟吧,大家说说有什么?
生14:人应该学会调剂心情。
师:为什么要“调剂”?
生14:因为在不幸面前,需要战胜不幸,化悲痛为力量的。
师:是的,要寻求一种精神的超越,哪怕只是解脱,对吧?好。结合文章,找找苏轼讲理的句子。
生15:在第四节,全是苏轼的议论。
师:大概是说了什么意思?
生15:就是说不要羡慕江水的无穷……
师:打断一下,是江水还是别的什么?
生15:应该是自然界吧,作者说人也是无尽,所以不要去羡慕。
师:很好。不去羡慕,那要怎么样呢?
生16:我注意到第四接末尾,“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就是要享受自然。
(板书:“何羡”“共适”)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赋的内容,但是,这只是粗线条的描画,要鉴赏它,还需要我们深入去阅读它。离下课还有两分钟,请大家自己再投入地读一遍课文。开始——
第二课时
师:将书翻到154页,我来请两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大家认真听,听完后来评价。
(生1读,声音洪亮,断句清楚,语调上缺少变化。生2读,声音轻柔,节奏明快,最后一句的感情没能读到位。)
师:谁来说说?
生3:生1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读快了,没那么一种舒适的感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衔接的不好,感情上不够豪放,显得不开阔。
生4:我觉得生2比生1读得好,反正我眼前是有那种一种意境的。生1读得就跟我们念书一样,没什么味道。(师微笑着看生1)生2最后的“羽化而登仙”,应该舒缓一些,应该读成这样“羽化——而——登——仙——”。
师:两位同学的朗读都有长处,而我想我们还是少说长处,因为不足才是我们需要弥补的,也就是我们的学习内容。他们评价得比较到位。老师也想接受两位同学的指点,来试一试——
(教师朗诵)
师:也请大家来批评。(无人举手发表意见)大家不说话,到底是读得好还是读得不好啊?(生说好)那还不给点掌声?(掌声)
师:其实啊,我想我们要读好它,必须要先理解它,感受它。下面全体同学按照两大组的形式,分别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说说第一段的内容。
(学生口头“乱”说,三分钟。)
师:你来说——
生5:在壬戌年七月十六这天,我和一位朋友到赤壁附近的江面上赏月。风打在我的脸上,很惬意。波平浪静,只有月光在水面上像银子一样跳动。(有学生议论这不合理)我们喝着酒,吟诵古代有关月亮的诗歌,非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船轻快的前进,越过了茫茫的水面,好象是离开了人世,来到仙境一样。
师:不错。你来——
生6:十六那天月亮最美,江上的月亮也格外明亮。苏轼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在船上喝酒,喝得很尽兴,触景生情,唱起《明月》诗中的《窈窕》篇章。月亮逐渐升高,满江都是月光,一直到天的尽头。他们的船越行越快,好象要飞到天上。
师:两个同学说完了,大家想想,以哪种人称来写这段好?
生7:我觉得第三人称好,她说的太美了。
生8:其实都可以,不过用第三人称就不能写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受了。
师:你发现的很好。两种人称都可以记事、描写,但是在直接抒发感情上是有差别的。你能说说作者在抒情的时候用了什么人称吗?
生8:第一人称,直接抒情,很自然。
师:那怎么理解文中的“苏子”呢?(学生答不上,师示意坐下)
生9:一般姓后面加“子”表示对他人的敬称,但是我感觉这篇文章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因为很少看到第三人称的痕迹,不知道“苏子”是不是自称。
师:那么,按照你的假想,苏轼为什么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
生9:可能他是急着要叙述,或者说要诉说吧。
师:好,这观点我同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饱受忧患的苏轼回忆刚刚过去的不幸。他要排解,他要倾诉,他要超越,显然,以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要饮酒,“我”要唱歌,我要追随那茫茫江面闪动的月光,到达一个属于自己的纯净的世界。这样似乎更为合理一些。我们不妨在理解文中多注意那潜藏着的“我”。
师:刚才生5说江面上月光在跳动,有同学可能有不同意见。大家想想,是随粼粼水波跳动好,还是月光像银子一样镀在江面上好?
生10:跳动好,有动感。假如江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虽然明亮,但是没什么生机。跳动就能表现轻松闲适的心情了。
(众人表示同意)
师:由此来看,“水波不兴”,并不是风平浪静,一点波浪都没有,而是没有大浪淘沙,卷起千堆雪的雄浑豪壮罢了。
师:这一段里,我特别喜欢两个句子,一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两句吗?
生11:“清风”是微风,吹得人很舒服,并且是慢慢吹来,恰到好处。可能老师喜欢这样的感觉。
生12:清风不仅清凉,清爽,而且轻柔。
生1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
生14: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已经是开阔的,苏轼的心胸也是开阔的。
师:大家说到我心里了。不过,“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句,我并不是按照书本注释上理解的,我认为这里的“白露”应该指的是月光,而并不是水气,理由是,前文写月光先升起后移动,紧接着应该华光丰盛,照彻江面。用白露这个比喻显示出月光的晶莹和充足。当然我也不能肯定的说说成“雾气”就一定不对。根据我的生活经验,在不到深夜的江面上是没有水气的。这个先存疑吧,以后大家有生活体验后再来解决。现在我们要看“横”与“接”这两个词,看它们用得好不好。
生15:“横”好,“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也很好。“接”字感觉一般化。
师:“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好在何处?
生15:小木船随便横放在那里,表现闲适的情趣。
生16:这里的“横”不是横放的意思,而是弥漫,本来是水气,哦,不,是月光,用横字写用动感,化静为动。“接”字我也感觉不出来,大概是固定用法。
师:对“横”分析得有道理。假如把“接”换为“通”呢?换为“连”呢?
(学生小声比较换过的句子。)
师:这个我不去解释了。但是,有时极平常的一个词,用在极平常的一个环境里,它可能就有不寻常的效果。好,大家还有哪些喜欢的句子,自己读读,说说喜欢的理由,就不在课堂上交流了。
(学生读、划、说)
师:现在能不能背下来?试一下吧——
(教师与学生齐背)
师:第一节,作者是以道家思维看风景,抒内心。下面看第二节,可以分几层,为什么?
生17:两层。第一层到“天一方”后,是写歌声。第二层写萧声。
师:大家同意吧?(生表示同意)都是从表现内容上思考的?
生18:第一层主要写“我”,第二层主要写“客”。
生19:第一层还有点欢乐,第二层就很悲伤了。
师:好,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分析。这里不管这么分析,就是这么两层。我们先看看苏轼为什么由《明月》诗唱到了类似楚辞的民歌,并且还把这几句写了出来?
生20:他们正划着船,自然就唱到“桂棹兮兰奖,击空明兮溯流光”了。
师:那后两句又怎么来看?
生21:“美人”在楚辞里指国君,这里大概是苏轼还想回到朝廷为国效力的想法。毕竟他是被贬的。
师:是啊,身在楚地,也是身在异地,苏轼的歌唱既有触景生情的因素,更有袒露内心的成分。作为一道来的客人,恩,这个“客”是翻译成“客人”好还是“朋友”好?
生22。肯定是朋友。不然苏轼怎么请他来喝酒,赏月?
师:你的意思,他们是酒肉朋友?
生22:不是。这个朋友和苏轼很熟悉,从它的伴奏来看,他很了解苏轼在想什么。并且把苏轼的想法也表现出了出来。
师:何以见得?
生22:四个“如”其实都是苏轼的想法。“客”应该是苏轼的知心朋友。
师:真正的朋友就应该是知己,应该是朋友的另一个“我”。我经常看到班级里总有几个人有吃的一起分,有超市一起去,有厕所一起上,这能算是“朋友”吗?
(生笑)
师:看苏轼这位知音,用音乐演绎苏轼的悲伤,连那洞箫的余音,缠绵不去,悲恻动人。即使是潜藏在深谷的蛟龙也无法抵挡这么寂寞,连那如同《琵琶行》中歌女遭遇的孤舟“嫠妇”,也不停抽泣。
这样看来,江面的色彩似乎暗淡了下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师:作业 ,回家自主默写这两段文字。下课。
第三课时
师:现在进行朗读测评。请生1朗读《赤壁赋》前两节。
(因为要打分,学生1比较有感情的朗读。)
师:亮出你们的分数。
(全体学生高举右手,满分为五分,伸出三根手指的人较多,评四分的较少。生1给自己评一分。)
师:放下。生1,你怎么只给自己一分?
生1:我本来我是可以读得更好,但开始没进入状态,还读错一个“顷”。读到萧声时才有感觉。
师: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这是好事情。最终评分:三点五分。(教师将分数写在记分册上。)可以想象,当无尽的忧伤随着萧声传入苏轼的耳膜又扩散到辽阔的江面上,那是怎样一种宏壮扩大又无限悠远的忧伤啊。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后三节,理解客人为何而悲,主人何以解悲。先请大家听我的朗读,同时思考,这段的层次是怎样来划分的?
(师读)
生2:分两层,第一层到“而今安在哉”。
师:有不同看法吗?
生3:这段是一问一答,第一层应该在“何为其然也”。
(多数学生点头示意有道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见没有)我要说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生3是在大层次上切分的,生2是从小层次来切分的?是不是听得有点迷惑了?换句话说,生4划分的层次没有错,但是第二层是不是还有些长?还需要作进一步切分。这就需要我们再分小层。只有学会从不同层面由大到小来理清文段的结构层次,才有真正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
师:客人的回答内容分这两层,大家同意么?
生:同意。
师:“同意”也得说说理由。你说——
生4:前面说的主要是古代的事,举了曹操的例子。后面回到眼前,写“吾与子”了。
生5:“况”是个连词,表示另有一层。以前你说《陈情表》的时候,就说了“况”“且”“但”三个连词,表示三层的。
师:很好,不愧是我的学生。(学生笑)分析文章结构,不仅可以从内容、叙述对象上来考虑,还可以着眼于能体现层次关系的关联词等“语文形式”。再这里,我还想就这种形式说说我的看法。请大家看客人回答的内容。第一层是三个文句,在形式上基本一致,可以合并为一层了。剩下的部分,我们来找找韵脚,看看有没有变化。你说说——
生6:韵脚有“鹿”“属”“粟”“穷”“终”“风”。不一样。
师:那就是换韵了。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换韵?是不是和层次也有关系?
(学生思考)
生7:我猜想前三个韵写的是个人在自然面前的现实,后面写的是由此生发的感想。
师:说的好。我个人就是想把客人的话分三层,并且是三次对比。
(板书:古——今;个人——自然;理想——现实。)
师:至于你们是不是觉得把“理想与现实”的第三层合并到第二层,并且认为都是关于“今”的内容,那是你们自己的思考,我们不再强求统一。我下面要就这一节问三个问题,大家写下来讨论:一、为什么要引述曹操的事例?二、“知不可乎骤得”,到底客人想得到什么?
(学生交流)
生8:写曹操是英雄是为了和“吾与子”对比,英雄都消失了,我们又算什么,所以写出了悲伤。
生9:曹操是客人心中的榜样,写榜样的失败,更能表达客人的悲伤。
生10:因为是十六晚上游玩了,他们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诗,而曹操也写过《短歌行》,“月明星稀”与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师:引这么两句,还有别的用意吗,结合曹操当时的心境来看。
生11:这两句是说,人才都流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内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苏轼写这两句,大概是说自己也是人才,没人赏识吧。跟第二段中引用的诗句作用差不多。
师:好。几位说的都很好。在写曹操的内容上,不仅写了他渴慕贤才,还写他的失败,“山川相缪”借地形缠绕写困窘之状,照理说,应该把这位伟人的英雄本色写出来,像第三个文句一样,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为什么用第二个文句来写他的失意呢?(无人答)我想,在“客”的心目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还是霸气的英雄,何尝不“浪淘尽”呢?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他们都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而今安在哉”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师:顺便说一下,我对“酾酒临江”的“酾”的解释不满意。显然苏轼是想用16个字写一代天骄曹操,极有气势,但是“酾”解释成“斟”,那气韵就削弱了许多。我每天在家斟一瓶啤酒,总体会不到做一回英雄的感觉。大家来“酾”一下——
(生模拟作斟酒状)
师:这个词的本意是滤,过滤酒中的杂质,显然此刻的曹操不会在这里做仆从做的事情。我个人想,还是把它解释为“洒”,(模拟“洒”状)来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师:第二个问题——客想得到什么?
生12:长生不老,还有和朋友在一起喝酒,与鱼虾、麋鹿友好相处。
生13:还有想和仙人一起遨游,抱着明月一同……
师:“长终”,什么意思。
生13:长久的结束,就是死吧。
(其他人笑)
师:不要取笑,我赞成他的看法。“长”为“永久”,“长终”当然是指死亡。看,客活着就希望与仙人一起遨游天地,自由自在;死也要心中长存明月,简直是诗意的死亡了。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声称要“人要诗意地栖居”,苏轼已经想到了诗意的死亡。我想这并不消极,反而浪漫美好。以诗意的死亡反观生存,我们就知道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又一个新的开始。好,还有什么想到的,继续说——
生14:概括一下,客就是想要生命长一些,最好和仙人一样,这样就可以更长久与自然相处了。
师:说的好,正因为生命短暂,那种永远与永恒的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没法实现,这组人与物在时间长度上矛盾,导致客生发了新的理想,而理想与现实又是矛盾了。所以他只能“托遗响于”什么?
生:悲风。
师:自己把这这段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看第四节,苏轼是怎么劝解“客“的?苏轼的话可以分几层?
生15:两层。在“且夫”前,“且夫”是标志。
生16:我想第一个文句是一层。不管苏轼怎么解释,“水与月”,下面两层都写到,起引起下文作用。
生17:你错了。水与月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风与月。
师:好,别吵。从意义上,我看第一层是以变与不变来看人与物的尽与无尽,含蓄地指出客审视角度的偏差:人在变而有尽,物不变而无尽。作者认为,说要变都在变,要说不变,都无尽。所以不存在羡慕什么的问题,这是“何羡论”。第二层从人与物的领属关系说,有些物属于某人或某些权力专有的,比如门口的树是属于校长的,你们是属于班主任的,(学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属于个人的,比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可以看出,这段是苏轼对人与物的看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和——
生:世界观。
师:我想称为宇宙观。好,这节大家再读读,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18:“盖将”的“将”是什么意思?
师:书本上说“盖”标假设,我认为“盖”是表示解释的连词“因为”,而“将”才是“如果”。
师:好,第五节大家应该能看懂并且会品味,我不再多说了。最后我提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在课后辩论,文中的“客”是具体的一个人,还是就是苏轼的另一个自我?下课。
盖玉春评:
看了东方老师的课例,再联系小燕子跟我说的东方老师那里师生的状况,越加使我要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课例研究,到底该怎么对待?
下面说说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谁掌握了绝对的真理?
认真学习了一些课例,见识了很多老师对课例的点评之后,我常常会感觉自己不会评课了。常常觉得只要立足点不一样,就可以从课例里找出不同的论据,或褒扬或批评。
[1] [2] 下一页
篇2:语文课《赤壁赋》教学实录
语文课《赤壁赋》教学实录
师:上一节课,我们大致疏通了《赤壁赋》的文意,解决了一些重点字词的意思。掌握了这些,只是为进一步学习《赤壁赋》打下了基础,因为这篇文章是苏轼的代表作,是一篇千古“文赋”,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的东西很多。有人从中分析苏轼的人格品质,有人由此追溯苏轼当年所经历的政治斗争,有人伴文就如和苏轼一起探讨广阔的宇宙和无垠的时空以及渺小的人类。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感受一下苏轼在这篇文赋里所融注的情感。
说到情感,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表达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
生:间接抒情。
师:间接抒情又分为议论抒情和……
生:描写抒情、叙述抒情。
师: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等的叙述、描写和评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所设置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为抒情服务的。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体会苏轼是怎样巧妙地把自己的情感融注在人、事、景物中的。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地自读课文,将你认为能体现苏轼的情感的文段找出来,在旁边写上批注。
生读文章,师巡视指导 。
师:我刚才看了大家所写的感想,有很多同学写得很精彩,真的是苏轼的知己。下面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大家的想法。谁先来说?
生:请大家看这一段:“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一段是描写客人听到苏轼的歌声时所和的音乐,这个音乐非常的悲凉,像是一个人在埋怨,在思慕,在哭泣,在诉说,作者还夸张地说音乐使幽壑里的蛟龙都无法安生,使孤舟上的寡妇更感身世的悲凉,哭了起来。我觉得苏轼是想通过这段对箫声的描写来反映他自己的处境非常的悲凉。
师:你的分析非常好,不但很好地把握了这段话的情感,还注意到了“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个特殊句式。但是有一个问题我要问你,吹洞箫的是“客”,你为什么说箫声反映了苏轼的心情呢?
生:因为我看过有关的资料,说这里的“客”其实就是当时政治失意而又悲观的苏轼自己,是作者潜意识里的自己。
师:你是个会学习的人,知道自己去查阅资料。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尤其是古文言文的学习中,查阅相关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生:我接着他刚才的问题。他说刚才的这段对箫声的描写反映了苏轼悲凉的心情,除了刚才的解释,我们还可以这么理解:这个箫声是“倚歌而和”的,箫声悲凉, 是因为歌声悲凉,而歌声是来自苏轼的。说明苏轼所唱之歌就已经有悲凉的感觉在里边了。
师:我又有问题了,第二段的开头是这么写的:“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既然是“乐甚”而“歌”,你从哪里知道他有悲凉的意思呢?
生:我们来看“歌”的内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话中出现的“兰”、“桂”、“美人”都能让我联想到必修一里刚学过的文章《离骚》,这些意象都是屈原所珍爱和自比的美好事物,而《离骚》是屈原“遭遇忧患”之后书写自己的“忧愁忧思”的文章。苏轼把这些意象用在这里,是不是在表达和屈原一样的心情呢?
师:说的真好,不仅有理有据,还联系了我们学习过的文章,看来书真的是越读越厚,真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 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说苏轼在这里所说的“乐”……
生:不是真正的“乐”。
教师板书:“乐”非真“乐”。
师:表面在写乐,其实在写“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乐景写哀情”……
生:使“哀情更哀”。
师:可不是!苏轼连自己以为“乐甚”的情形下都唱出了让人落泪的歌,唱歌的时候都是这么地不痛快,平时是怎么样的?可想而知了。那么,课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抒情方式,我们大家再找一找。
生:第一自然段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句也有这种味道。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结合书下的注视,苏轼当时所“诵”、所“歌”的《月出》这首诗,是描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意中人的诗歌,仿佛那个意中人就在月亮之中,可是他永远得不到,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思念。所以这里的描写也有“悲”的意思。
师:很好,结合书下注释,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尤其是学习古诗文,因为文章离我们的年代久远,一些字词在在流川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当然,还因为我们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匮乏,我们更不能忽视的作用,他们是我们正确理解文章的'得力助手,是教科书的编写者辛辛苦苦地找来帮助我们学习的,你看,很多时候,书下的注释和文章所占篇幅一样,可见它的作用非同小可了。还有一个关涉到你们切身利益的事情就是:书下的注释常常出现在考卷中。
我还要补充一点,其实这里的“明月”、“窈窕之女”我们也可以将她理解成是苏轼美好的政治理想,可是这种政治理想却因为当权派的阻挠无法实现,这样,这种寄托在明月中的愁思就更深沉了。古代的文章,因为政治斗争,又因为常常牵扯到“文字狱”,所以文人们都小心翼翼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对当局不满的思想。好了,我们接着交流我们对文章的理解。
生:我觉得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很美,这些景色描写反衬出苏轼的心情非常愉悦。
师:很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请你先将景物描写的句子给大家读一遍。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生读,师板书: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请你谈谈苏轼是怎样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把他的愉悦心情表达出来的?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句,描写了一种清风轻拂人面,江上风平浪静的宁静、优美的环境,而这应该是作者内心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既是对当时明月当空的真实写照,我想作者可能还想通过月亮的“徘徊”反衬人间的美景,你看月下赤壁是多么的美好,连月亮都舍不得离去。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一句描写了一种白露“横跨”江面,而水光与天色溶为一体的朦胧美,使人陶醉。
师:你几乎让我看到了一副美丽的水月图。可是为什么要用白露“横跨”江面呢?你觉得这个词合适吗?我怎么觉得跟你其他的语言有点不太和谐?首先说说什么是“白露”?是白色的“露珠”还是“节气”?
生:都不是。是白茫茫的雾气的意思。那把“横跨”改为“笼罩”或者“弥漫”吧。
师:改为“笼罩”或者“弥漫”,意思倒是能说得通,可是“横”字的作用去了哪里呢?其实你的“横跨”也是能说得通的,不就是江上有很多雾吗?可是我总觉得我们想到的这些词可能还不能贴切地说明苏轼当时写“白露横江”的那种情形。这样吧,你们打开字典查查这个“横跨”是什么意思?
生查字典,师巡视。
师:好,下面请一位同学把字典对“横跨”的解释念一下。
生:“横跨”有两个意思,
1. 在…上形成拱形;从一个界限展开、伸展或延伸到另一界限。如:一道彩虹横跨湖上; 2. 跨越(如距离,时间,空间),如:一座古代桥梁横跨这条河流。
师:请同学仔细分析,这两个解释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结合例句来思考。
生:……
师:同学们刚才回答的那么精彩,没想到被一个词语难住了。我谈谈我的感受:横跨,给我的感觉就是从一端到另一端,把中间的部分给超越了,脱离了中间的感觉,就像湖上的彩虹,就像河流上的桥梁,都是脱离了下面的“湖”和“河流”存在的。可是,我在想:雾,它能脱离当时的江面吗?
生:好像不能。
师:那就是雾与江融为一体了。我们既用上“横”字,又能把当时的情形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话,应该用一个什么词语好呢?你还是可以借助字典。大家讨论一下。
生讨论,师巡视。
师:我需要一个词语。
生:横贯。
师:理由?
师板书:横跨、横贯
生:“横贯”就是横向贯穿的意思。这样,既有横向的空间感,也有雾与江融为一体的画面感。
师:好,我赞同,我们就用“横贯”。美景、乐事,所以,作者才有了“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欲神欲仙的幻觉。还有没有其他能反映作者心情的文字?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荆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一段表现了苏轼功业难在,英雄易逝的感叹。
师:能不能说的具体一点?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操的《短歌行》,说的是人才无所适从的无奈,苏轼借用在这里的目的也是为了表达自己这个人才不被朝廷重用反而屡遭贬斥的压抑和苦闷。紧接着说的是曹操败于周瑜的惨况,与当年的霸气和英雄业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具有悲剧意识。
师:你解释的这么好,我没必要再做补充了。有两个问题大家再探讨一下,第一个问题:就像这位同学刚才所说的,既然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前后的感情色彩也应该有所不同,可是我刚才听他读的时候没有什么差别,你们体会一下应该怎么读,才能把这种对比中的悲剧读出来?
生:关于赤壁之战的文字应该沉重一下,后边写曹操的英雄形象的应该豪迈一些。
师:好!请你试着将这种感觉读出来,其他同学也想一想怎么该怎么读。
生读课文,前面的文字低沉,后边铿锵有力。
师:读的不错,基本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可是我有个建议,如果把“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荆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这些文字读的不但铿锵有力,而且语速加快一些,是不是会更好?大家还要注意“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句话的感情转变,这里是一种感叹,而且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要慢下来。大家试着读一读。
生读课文,师范读,生再读课文。
师:第二个问题:我刚才发现这一段里也有一个“横”字,我想听听大家对这个“横”字的理解,请大家先把这个字所在的句子找出来。
生:“横槊赋诗”。
师:谁来说一说?
生:注释上说是“横握长矛赋《短歌行》诗”。
师:我觉得这个注释有点局限了,我们把这个解释还原成一幅画,我总觉得这个画面有些呆板和单调,可能没有把苏轼对曹操这个人物的感情写出来。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
师:所以说,有时候我们不能拘泥于注释,注释只是可以帮助你大致地理解文章,要真正读懂、读透文章,主要还需要你自己的思考,一篇文章你能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感觉才是最成功的。“横槊赋诗”,你们说说苏轼要在这里表达什么?
生:他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师:那苏轼要说的仅是“横握长矛赋《短歌行》诗”这样一件事吗?
生:不是,这只是一个缩影。
师:还有,他只是“横握”着长矛吗?在如此壮观激烈的生死之战中,这个动作好像有点僵硬。
生:应该是“纵横”的意思,“纵横天下”,驰骋疆场。“槊”也只是一种兵器的代表。
师:好!好!那我们接着往后看,还有哪些句子中包含苏轼的情感,我们把它们找出来。
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一段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短暂、个体渺小以及仙愿难成的感慨,是一种个体面对广袤的宇宙和无穷的时空时常有的感慨。
师:你有哲学家的气质。这段话我觉得很熟悉,好像我们学过的那篇文章中也有类似的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生:“……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出自——
生:张岱:《湖心亭看雪》。
师:你看,多相似呀,舟小,人更小。
师板书: 舟:一叶、一芥
人:两三粒、一粟
师:那,就一直这样悲下去了吗?
生:不是。
师:是就不是苏轼了。苏轼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政治失意者,不会赢得后人如此多的赞誉了。我们具体看一看。大家先一起把最后一段话读一遍。
师生齐读课文。
师:这一段我们可以称为苏子说理,这段说理非常有名,从眼前的江天水月说起,其中运用了两对相对的哲学命题,大家再认真读一遍,看是哪两对,其实将课文中的词语稍微变通一下就可以了?从这段说理中,你能体会到苏轼怎样的心情?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师:好。我们一起来总结。
生:第一对是“变者”和“不变者”。
师:可不可以再简练些?
生:“变”与“不变”。
师板书:“变”与“不变”。
师:你再具体谈谈,“变”的是什么?“不变”又指什么?
生:从“变”的方面来说,“逝者如斯”,一切就像这眼前的水一样,从来没有停止过向前流去,谁也阻挡不了,“盈虚者如彼”,月亮也按照它自己的规律一直阴晴圆缺,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有丝毫的改变,而从“不变”的角度来说,“而未尝往也”,“水”还是水,无论怎样变幻,它仍然是这条江里的水,“而卒末消长也”,而月亮,穿越了多少时空,它仍然是哪个月亮,没有丝毫的缺损或者增长。
师:说的多好啊!可是为什么不说完?留着我说是不是,那我说吧:“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一句是一个结论性的句子,把从眼前的“水”与“月”中得出的道理普遍化了,谈到了“天地万物”,包括作者自己,都是一个“变”与“不变”的结合体,时刻在变化,但又终将归于永恒。那作者要通过“变”与“不变”表达什么啊?试着说一说。
生:从“而又何羡乎?”这一句可以看出苏轼将自己融于宇宙万物间,在他眼里,自己和眼前的水、月、乃至万物都是一样,既时刻变化,又归于永恒,没有什么可羡慕的,非常的旷达。
师:很好。我们接着看下一对矛盾。谁来试着说一说。
生:“取”与“不取”。
师板书:“取”与“不取”。
师:来,你分析一下。
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一句是“取”。
师:不是说“虽一毫而莫取”吗?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一切都有他们自己的主人,如果不是你的东西,你想“取”,据为己有,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师:你我注定无缘,强求也没用。
生笑。
师:接着说。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说的是“不取”,作者不刻意地去追求身外之物,陶醉在大自然的“清风”、“明月”之中,而这些东西,恰好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可以随时随地供我们享用,作者完全醉身于大自然之中了。
师:“不取”反而比“取”得到的更多。
我们上面所说的都是在挖掘文字中潜藏的感情,这些我们前面说了,都称为间接抒情,《赤壁赋》这篇文章中有没有直接抒情的文字啊?请同学们首先将文章中文章中明显地表达情感的句子找出来,分别有哪些?请同学们按照顺序来说。
生:“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子愀然。”“客喜而笑”。
师板书: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客喜而笑”。
师: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实这是这篇文章的情感变化过程,我们各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三个短语。
生:“乐、悲、乐”。
师板书: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客喜而笑”。
(乐) (悲) (乐)
师:很好。而且我们知道“饮酒乐甚”时的“乐非真乐”,“愀然”之后的“悲”是真悲,直到后来通过对宇宙万物之间的“变与不变”、“取与不取”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苏轼才真正“乐”了,终于敞开胸怀,一醉方休,“相与枕藉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板书: “饮酒乐甚”—— “苏子愀然。”——“客喜而笑”。
(乐) (悲) (乐)
(乐非真乐) (悲为真悲) (乐为真乐)
师:关于《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们暂时学到这里,但是这篇文章的可探讨之处,不仅于此,有兴趣的同学下去可以自己找找其他的资料看看。有一本书、一篇文章我推荐大家读一读,或许对这篇文章会有更深的理解:
师板书: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篇3:《雪》教学实录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儋州市职业中专学校 黎秀妩
师: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放松放松心情。
(播放〈塞北的雪〉)
师:这一首歌曾经传唱过祖国的大江南北,打动了千千万万的音乐爱好者的心,因为洁白的飞雪,不仅孕育出秀美的春天,而且令人遐思万千。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对雪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洁白的,就像鹅毛,像棉花,像飞絮
生:纯洁的,像少女,像小孩
生:活泼的,可以推雪人,打雪仗,我们学过<?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师:同学们的想像非常丰富,形容也非常贴切。雪花是冬天的精灵,是春天的使者。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为雪花的纯洁与漂洒所陶醉,为它写下了名传千古的优美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出示课题《雪》)
师:我们曾学过
生: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
生: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我们今天所学习的《雪》就是先自散文集《野草》。
生:他的名言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一生都是以这一句诗句为写照,为着救国救民目标而努力,与腐朽、黑暗的现实做着英勇而顽强的斗争,他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
(众生拍掌)
师:同学们的了解非常详细全面。有
第一,注意朗读感情处理,确定感情基调。二、边听边在头脑里想像文章所描绘的图面。
(师范读,生听读)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同学们有何感想呢?
生:老师读得真好,我都好像是身处于雪地当中了。
师:谢谢,你的想像力也很好。
生:我觉得读这篇文章是以两种不同的感情基调来读:首先是江南的雪的部分:我们都知道江南的水世界,所以江南的景色应是如水般温柔,而江南的雪也一样,是滋润美艳的,所以应读得柔婉,温和。而北国而就像东北大汉豪爽,大气。所以读北国的雪应读得慷慨激昂,富有气势。
师:能结合地域特色说明,非常有道理,有说服力。你能选一段给我们示范读一遍吗?
(生朗读一段江南的雪,语调柔和,舒缓,众生鼓掌)
师:文章写得很美,你读得更美,能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能读得这么美的吗?
生(有些不好意思):平时多读,边读边想像文中的景色与感情,还要注意朗读的语速、语调等等。总之就是多读多练多想。
师:好,多读多练多想,这也是学习所有知识的最好的方法。谢谢这位同学教给了我们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相信大家也能读得更好。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两处雪景的,他为何能描写得如此的美呢!
(生自由阅读书几分钟)
生:首先是抓住特点写: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还用了两个比喻句:是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的雪的生机与活力。而北国的雪则是如粉如沙,绝不粘连的。
师:是的,直接点明特点。
生:不仅抓住了特点,还加以了辅写:写江南的雪之外还写了江南的雪景中显露的缤纷色彩:如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陷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还有冷绿的杂草。更有趣的是还能在这片雪地里塑雪罗汉,不仅小孩子来了,还吸引了大人,可见这一片雪世界是富有生机的,是色彩斑谰的,是非常富有生活情趣的。
生:北国的雪则是蓬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的,在日光下灿灿地生光,弥漫太空,非常大气,富有气势。
师:还间接进行描写两处雪景的美
生:江南的雪是柔美的,如水般的柔。而北国的雪则是壮美的。
师:两处不同的美,概括简洁得当。我们经常说文章写景并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借景……
生: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师:那本文借写雪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两处雪景的不同应是寄寓了作者不同的情感: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但作者所处的时代与社会又是黑暗的,所以身处此种环境,写美艳的江南雪景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生:写江南的雪地里的塑雪罗汉,作者的家乡也地处江南,小时候出玩过这些活动,但现在人到中年,远离家乡,对这些活动与乐趣只能留在回忆里,所以写江南的雪景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生:在雪地里塑罗汉是非常值得回忆的,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可以说是美的,但这种生活的美却是易逝的,在晴天之下,雪罗汉却易于消融了,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美的事物虽美但却又容易消失的一种惋惜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师:通过对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但景虽美,情虽深,但美好的事物却又总是不长久的,使人难免心生惋惜之情怀。
生:而北国的雪景则一改描写江南雪景的情调,变得大气,豪雄,慷慨激昂。请大家听听:永远如粉如沙,绝不粘连,它是孤独的,但却又是雄健的。在晴天之下蓬勃地奋飞,灿灿的生光,旋转而且生腾。这就让我们想到人在碰到困难时的坚强不屈的精神。联系
师:不同地域不有形式的雪花,寄寓了作者不同的情感,那么作者的感情更加倾向于哪一方的雪景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则写作背景,联系写作背景,同学们交流讨论一番作者的感情倾向。
(出示写作背景:〈雪〉创作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中国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南方的革命形式正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面,北方却还处于一片寒冷之中,而对黑暗的现实和冷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找“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指导之下面对雪景他即兴创作了这一篇文章。)
(生交流讨论)
生:作者的感情更倾向于北国的雪。因为北国的雪象征了一种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生:作者的感情倾向是通过对北国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朔方的雪像征了一种不妥协的精神,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与南方的柔美相比,更值得称颂的应是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虽然孤独但仍不妥协,这是那个时代需要的精神。
生:在一个黑暗的腐朽的社会当中,需要的不仅仅是能欣赏美寻找美,更需要的是去怎样创造美。
生:读着朔方的雪,我就好像在读着
师:千言万语浓缩于一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生:是的,当大多数人还沉溺于精神的麻木当中时,先生是孤独的,但纵使孤独依然抗争,即使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也要“俯首甘为孺子牛”。
生:雪是死掉的雨的精魂,惟有死掉才得以升腾为纯洁的雪,可见作者愿将他最宝贵的生命都献给斗争,这是最完全的献身,这是最大无畏的精神。
师:先生有一首《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愿将热血洒在祖国的大地上。要冲破这浓重的黑暗,追寻一片美好的天地。在这两幅对立鲜明的图景中,贯穿着作者一个共同的心声: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师:请同学们再一次用对先生的崇敬之情朗读这一篇《雪》
(生满怀感情朗读课文)
师:在黑暗的社会现实前,
(生讨论后):
生:我选择第二条路,因为很明显,第二条路很少有人走过,前方说不定会有什么“圣地”,如果我找得到,呵呵,那我可就成了发现另一块新大陆的人了。
(众生笑)
生:我选择第二条,因为没有人走过,所以我才选择,走在这样的一条路上,会充满着探险的乐趣与发现新事物的惊喜。
生:第二条路更能煅炼人的意志力,我愿意接受挑战,把自己煅炼成为坚强的人,富有开创力的人。
生:我和他们不同,我愿意选择第一条路,现在已是一个和平的年代,阳光灿烂,春风正好,我们何不在这一条大道上纵横驰骋,去开创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生:我喜爱欣赏美景,所以我选择第一条,生活本是美好的,正如这一条开满鲜花的路,如果一生都能够走着这样的路,平凡的过生活,让我周围的人也都生活在开满鲜花的生活里,那是多么好的一种向往啊。
生:第一条虽然有美丽的景色,但我更倾向于第二条,因为
(生鼓掌)
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正是有着不同的选择,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的丰富多彩,正如一首歌所唱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只要勇于去开创,勇于去探索,前面的路就一定会更加地开阔。我们国家有许多的革命先烈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条无比艰辛的道路。但正是他们的选择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而今,在新的形式下,我们国家也正需要为将来开创美好道路而勇于探索创新的人。想念同学们也必能做一位勇于开创的人。去开创一片属于大家的更美好的春天。想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诗:“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啊,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愿希望与幸福永远陪伴着每一位。
篇4:《赤壁赋》语文优秀教学实录
《赤壁赋》语文优秀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朗诵一首最有名的中秋词,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那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师生集体背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普遍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东坡中秋对月,虽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有情有理趣,耐人寻味。当时,苏轼在山东密州担任太守,即党政军一把手,中国的大诗人对月亮似乎情有独钟,当然也包括对对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赤壁的月亮,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赤壁,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苏轼
学生:不是那个苏轼。
师:这时的苏轼的人生跌了个大跟头,看注解,你得到了哪些关于苏轼的人生的信息?
生:1057年考中进士,很聪慧,少年得志,官当得很大,礼部尚书。
师:那是必须的。还有呢?
生:运气不好,被诬入狱,屡遭贬谪。命运坎坷。
生:还远贬海南岛,倒霉透了。
师:当时海南岛不是现在的旅游度假胜地,是蛮荒之地,再贬就出国了。苏轼被贬的第一站是湖北黄州。(出示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师生共同朗读。
师:今天他来到赤壁的古战场,面对浩渺的江水和皓皓的明月,思绪万千,《赤壁赋》横空出世,用汉字中最优美和最纯正的文字,演绎成千古华章。他和和月亮对话,和江水对话,把世俗和官场横加在自己身上的伤害像蜘蛛网一样轻轻的抹去。
师:我们来梳理《赋》中有关月亮和江水的文字,轻轻的朗读,慢慢的体会。(学生自己查找)
生:第一节中诵明月之诗,月出于东山之上,水光接天。
师:后面还有哪些?
生: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师:哪里有江月?
生:空明就是指水月辉映的江面,流光是流动的月光。
师:好有意境啊。你这样一说,老师有些神往了。还有吗?
生:第三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还有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就是指水月
生:第四节直接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同学们把水月都找出来了 ,不错不错。怪不得有名家如此点评《赤壁赋》:(出示:此赋通篇只说风月——金圣叹,《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林云铭。)
师:这些江山风月表达的情感和角度是否一样?我们先朗读第一段。分享朗读后你的心情?你准备用怎样的语气和心情来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自得其乐)
生:我用舒缓的语气,悠然自得的心态来读,读起来很爽。
生:我用飘飘然的感觉来读,好像人要超脱尘世,飞到天上去。
生:有看破红尘的感觉,人得道成仙了。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各自的感觉,每一种体验都值得尊重,这一节写得顶呱呱,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在清风中饮酒作乐,是人生的快乐的 事。
生:我喜欢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徘徊。还有少焉,月亮好像有感情,呼之欲出,月亮像个美人,羞答答的。
师:刚才有人说得道成仙,谁得道成仙了?
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生:在朦胧的月色中,人的仿佛凌空而起,乘风飘去。飘向没有约束,没有烦恼的天上。
生:苏轼好似神仙,不是凡人。非常潇洒自由。而在人世间他是不自由,受压制,他不是贬官了吗,所以想脱离尘世。
生:一些天才级的人物从没把自己当人看,在《水调歌头》中说我欲乘风归去,他是来自天上,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师:现在想回家看看。天马行空,不是御风,而是相当拉风。很酷吧。
师:第一节描绘了一幅秋月大江泛舟图,诗意流淌,画境和心境融合。这些景和情在江月的背景下生成的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赤壁水月表现出柔和之美,欣赏之乐。(集体朗诵第一节,尝试背诵)
师:身披月光,朗诵明月,但朗诵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于是我就要歌唱,要唱的响亮,这是典型的宋朝好声音。
(师生朗诵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苏轼相当牛,作词,作曲,演唱都是一个人,苏轼是相当精通音律的,当个中国好声音的评委绰绰有余。唱的内容是什么?
生:就是在月光中就划船,划啊划,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游荡,游啊游,心情舒畅。
师:我把他改编一下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他一直高兴吗?刚才在朗读时有同学在笑,笑什么?
生:苏轼想美人,想妻子,有点伤心。
师:男人想妻子有错?童言无忌啊。美人是谁啊?谁是美人?
生:就是妻子,他自己不是情思悠远吗,我的心里只有她。
师:看来苏轼对爱情很忠诚啊,但老师说。这里的美人不是美人,你信吗?
生:不信。
师:说来话长啊,在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出现大量的美人和香草,于是美人就不是美人了 ,她具有比喻含义,《离骚》中多处提到美女。一般美女代指明君贤臣。:“美人”在楚辞里指国君,这里大概是苏轼还想回到朝廷为国效力的想法,美人还是个男人呢。想美人其实就是
生:想皇帝。想朝廷。
师:但美人却不想他,美人就像是水中的月亮,两年多的贬谪,是多么希望被召归呀!“渺渺兮予怀”都盼了两年多了,可是归期还是“渺渺”。美人可望而不可及,而是抛弃了他,伤害了他。苏轼似乎有些一厢情愿。人生的悲剧就是这四个字。你能理解吗?
生:能。
师:有人能理解苏轼吗?
生:客人,就是朋友。
师: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苏子唱歌,朋友伴奏,朗读有关箫声的句子,如何理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生:箫声发出呜呜一样的声音,像埋怨羡慕,像在哭诉,余音像丝线一样不断绝,让深渊里的蛟龙起舞,让孤舟里的寡妇哭泣.,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好像是女子的哭泣和怨恨,表示音乐极其感人,很伤感。
师:怎么感人?蛟龙潜伏在
生:幽壑中,深渊中。
师:他平时是不轻易动,现在蛟龙都起舞了,是说
生:箫声凄凉和动人。
师:寡妇哭了,怎么回事?
生:想丈夫了。
师:就像苏轼我
生:想皇帝,想朝廷
师:用夸张手法侧面描写,确实传达了箫声的悲伤压抑之情,尤其是在月亮升起的晚上,
生:潜蛟和嫠妇就是写自己。他的歌声自然而然就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情,而这被客人发现了,于是应和的箫声才有这样的悲凉。
师:这也有道理,幽壑潜蛟,,深藏幽壑,有才华而不见用于世,可能是苏轼自己的写照。孤舟嫠妇,多么孤独凄凉,这不正是苏轼此时的处境吗?苏轼被贬到黄州后,多次在给朋友的信中叮嘱友人“看讫火之”,看完后立即烧掉,好像我们地下党从事秘密工作一样。政治上的残酷斗争,让苏轼心有余悸,处境何其悲凉!第一、二两节的情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凄婉的箫声引发了苏子的身世之感,有乐甚转到了悲愁。为下一节的主客问答提供了前提。
第二课时
背诵第一、两节
师:经过箫声发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个情感的过渡,苏子的神情是
生: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师:如果提到赤壁,会引发我们哪些联想?会想到哪些人物?
生:火烧赤壁,赤壁大战。
生: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
生:曹操,孙权、刘备。
师:都是一代豪杰,英雄人物。这篇文字想到的是谁?
生:曹操
师:你喜欢曹操吗?这里怎么会想到曹操?
生:曹操是三国真正的大英雄。
生:曹操是伟大的诗人,军事家,文学家。
师:曹操的粉丝不少,老师代表曹丞相感谢你。在这个夜晚,到底是为什么,让苏子想到曹操?
生:曹操的诗歌中提到了月亮,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吗。
师:老师来背诵一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由曹操的明月诗句想到了赤壁大战。文章怎样描绘这次有非凡意义的大战。
生: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写出曹操气势之盛,势如破竹。
师:最能体现曹操英雄本色的语句是
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文能赋诗,武能横槊,写出了 当时曹操的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师:对,这个经典动作只有曹丞相能做,张飞能横槊,但不能赋诗;诸葛亮能赋诗,但不能横槊。文武双全,问天下英雄,谁与争锋。唯孟德耳。但文章强调的是哪一句?
生:而今安在哉?
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一句。
生:读出英雄人物逝去的沧伤感,一代英雄,在赤壁输掉了战争,留下了遗憾和伤心。
生:对伟人的同情和可惜。苏轼认为英雄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烟消云散了。
师:那作为赤壁的胜利者周瑜一方呢,而今安在哉?一切建功立业的伟人们也跳不出生死大限。英雄不好做。所以我很悲哀。那就做一位普通人吧?做一位退隐江湖的人士吧。普通人生活,苏轼是如何描绘的?
生:打打鱼,砍砍柴,和动物玩耍。
生:喝喝酒,划划船,和朋友开心。
师:注意其中的渔樵、侣、友的词类用法,完全把平凡的生活给诗意化了,多么浪漫,多么自由。平民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吗?
生:人生很短暂,就像蜉蝣朝生暮死,人生很渺小,就像沧海一粟不足挂齿,
生:哀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奈,在辽阔的天地间,人的脆弱和渺小。
师:可见凡人很烦人,最近比较烦。所以我很悲哀。那好,那神仙总没有烦恼吧。朗读有关神仙的句子。
生:想和神仙一起飞翔太空,伴随一轮明月而得到永生。非常有想象力。
师:当然现在我们神州飞船的宇航员可以这样做,在宋朝那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生:这里是说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所以这里的风是悲凉的。
师:心随境生啊,正所谓理想很丰满
生:现实很骨感。
师:神仙不敢当,所以我很悲哀。生命中有太多的悲哀,这就是有名的客之三悲。还是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句诗歌引发了对人生的思索。在强大的时空面前更显示出柔弱个体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人生只能羡慕宇宙的永恒,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怎样解决人生的痛苦呢?说说你的体会和经验。
生:我去打篮球,泡网吧。
师:你比较坦率。
生:我找朋友倾诉,或者写日记。
生:我去旅游,对着空旷地大声喊叫,发泄。
师:假如有一位朋友很痛苦,到你这里来诉苦,你怎么办?
生:我会安静的'听他讲,让他把话讲完。
生:我会告诉他我比他更痛苦,更烦恼。
师:这倒是一条好途径。人类痛苦的根源大概就在于欲求得不到满足。而不满足便成为痛苦。如果对生命进行本质的思考,变换角度,人是可以得到不同的心境。第四节对水与月进行了 更深入的探索,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苏轼怎样解读生命中的水月。(朗读第四节)
生:他认为水与月亮都有变与不变的一面。
师:你怎么理解变与不变?
生:逝者如斯,是说水在不停的流动,在变化,但不变的还是水和长江
生:月亮有阴晴圆缺,但月亮的本身没有变化。
生:人的生命有长有短,从不变的角度看,人和万物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
师:长江还是那条长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
生:那颗星星
师:我还是
生:那个我
师:所以我是永恒的。何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这种观点表明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肯定。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通过一个关联词语——
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应该知足,不应该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生: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过度追求事业和长生不老是不切实际的。
师:是说是我的总归是我的,不是我的
生:不必强求。
师:生活中我们不要太勉强自己,不要奢求,知足常乐。那怎样才能得到真正快乐和幸福呢?这就是第三层,又提到了清风与明月——
生:清风明月江水是可以消除烦恼,净化心灵。
生:并且自然界馈赠的美景是免费的,是无穷无尽的。人可以随时拥有。
生:人要回归自然,享受自然,
师:听清风习习,看明月溶溶,世界对于爱动感情的人,是个悲剧;而对于爱思考的人,是个喜剧。然而世界上爱动感情的人总是比爱思考的人多得多,所以悲剧就比喜剧多得多。是对清风明月的哲学思考,让苏轼从那种压抑和痛苦中冲杀出来,从被贬的失落和怨恨中挣扎出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突围,苏轼终于选择了一种快乐的生活状态,他要快乐的活下去,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文字最后一段的笑是怎样的笑?
生:是淡定的笑,是超脱的笑。
生:是微笑,不露声色的笑,是愉悦的笑,
生:是忘情的笑。
师:相与枕藉于舟中怎样理解?
生:酒喝高了,相互靠着睡觉,很坦然。
生:非常坦率。毫无顾忌,真正回归到自然,真正的解放了自己。
师:世间荣辱,仕途进退,人生得失,在这里都消失了,黄州的长江还在滚滚流逝,赤壁的月亮还在深情的凝视,一场精彩的赤壁盛宴过去了,借助美丽的赤壁风光、江上明月,记述已不是记游,是由身游、目游到心游神游,主客相与枕藉于舟中,感其所感,思其所思,东坡还荡漾着他的小舟,他的人生与水、月一般永恒,成为我们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经典。
篇5: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
第一课时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个单元的现代散文:《纪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道士塔》——
生:《泪珠和珍珠》。
师:如果允许我们自作主张,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给这四篇散文的体例加以描述的话,那么,我想可以把《纪念刘和珍君》叫叙事散文,那么《故都的秋》叫什么?
生1:抒情散文。
生2:写景散文。
生3:写景抒情散文。(众笑)
师:不要笑,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这三种书法都是一回事,都没问题。那么,《道士塔》呢?
生4:文化散文。
生5:历史散文。
师:这两个词要辨一下了。哪个说法比较妥帖?
生4:当然是文化散文准确,因为这篇文章不是写中国历史,也不是,就是说,写了中国历史只是为了关注中国文化的。而且,历史是文化的构成因素,文化包容历史。
师:说得不错。如果要说这是历史散文的话,恐怕与《史记》《资治通鉴》的差别还很大。就从内容的角度来命名——文化散文。(众人表示赞同)那最后一篇——
生6:哲理散文。因为它是写人生感悟的。
师:但是我觉得它与周国平的哲理散文不一样,它更多是从生活的层面感悟的,哲理性不是很强。所以叫抒情散文,好吗?
生6:这个不要紧。只要是明白了一种认识,有了看法的散文,应该是哲理散文,尽管它叙述比较多。但是作者不是书法个人情感,是有观点的!
师:恩,有道理,我被你说服了。那就听你的!
师:好。中国的散文源远流长,可以说,在古代诗歌诞生之时,散文也出现了。大家可曾知道:散文为什么叫“散文”?
生7:因为内容比较多,比较杂,什么都可以写。
生8:写得随意。
师:你说的是结构上看上去松散。
生9:有时我读散文就觉得它往往会离题,但是好文章是不离题的,这也大概是“散”吧。
师:你说的还是内容、材料上的感觉。其实散文最大特点是形散——
生:神不散。
师:我觉得用“神聚”比较好。什么叫“不散”?否定的描述是不准确的,以前我们做的习题中,概括语段就是要把否定句剔除掉的吧。正面说,才可以给人清晰的印象。“形散神聚”,这还不是散文之所以叫“散”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应该是:诗歌讲究压韵,而散文则不压韵,声律上显得散乱却很自由。下面你们要听我对散文的发展罗嗦一番,并且还要把我罗嗦的话写在笔记上——
(生动手准备)
师:一、先秦散文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诸子散文,如《孟子》《庄子》,大家说还有什么?
生:《荀子》《墨子》《老子》《韩非子》。
师:算不算《论语》。
生10:算。也算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了。
师:好。另一类散文是历史散文。比如《春秋》《左传》《国语》。大家说《战国策》算不算?
生11:当然算。
师:它反映的是战国的历史,但是成书于西汉,笼统的说,可以归到先秦散文里。我要着重说的还有一篇很棒的散文,就是秦相李斯的《谏逐客书》,是写给嬴政的一封信。针对秦王嬴政将其他各诸侯国的人才驱逐出境,发表了广揽贤才为秦国服务的主张,非常华美。鲁迅都说“秦无文章,唯李斯《谏逐客书》一篇而已。”但是这封信是秦王朝建立前写的,我们也可以将它归到先秦散文一类。
师:二、汉魏六朝散文。这阶段散文秉承了先秦散文的发展体式,有历史散文、政论散文等。历史散文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前四史”。政论散文呢,我们就学过贾谊的《过秦论》。另外还诞生出一种诗歌与散文结合的一类散文,叫赋,赋有大赋和小赋之分。大赋可以说是鸿篇巨制,洋洋洒洒,但内容上大都记述皇家生活,“劝百而讽一”,赞美一百处,最后提一条建议:园林固然美丽,皇帝您老人家出游,也别忘了保护龙体之类。所以现实感差了一些。不过当时写大赋的文人有不少。比较出名的“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前三位大赋都写得很大。张衡是天文学家,也是文学家,他的小赋篇幅虽小,但是有现实意义,针对性强。六朝散文主要以书信、奏章、辞赋为主。我们学过的有《出师表》《归去来兮辞》等。另外,才高八斗的曹植写过《洛神赋》,其中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出洛神步履轻盈,身材婀娜之美。南朝被称过“江郎才尽”中的“江郎”,也就是江淹,在名篇《别赋》一开头就来一句非常煽情的话:“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可惜生花的妙笔一旦失去,再也写不出美丽的散文里。还有一个我非常敬重的任务,他叫嵇康。在我们看的《遥远的绝响》里,曾记述过嵇康写过一封比较有名的书信,跟他的好朋友山涛绝交,叫《与山巨源绝交书》,很有趣,自己不跟他来往了,却把儿子交托给他抚养。山涛也欣然应允。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魏晋风度吧。
师:说得比较累了。还要不要讲下去了?
生:要!
师:隋王朝与秦朝一样短命,文学上总把它附着在强大的唐王朝一起来说。隋唐散文是中国散文的转型期。我们看初唐的魏征的《谏太宗十思书》时,大概有个印象,内容是有的,形式上还是比较华丽,这是宫廷文学的作风。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振作起来,极力批判六朝以来形成的绮丽虚弱的文风,与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声若洪钟,振聋发聩。他们的文章说是“古文”,其实是自己的创造,自由而实在,韩愈的《师说》多有现实意义啊,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还有“永州八记”《黔之驴》等,清新,现实,暗含讥刺,却又体现为人请命的深沉。真君子也!杜牧这人比较有才华,《阿房宫赋》说是写历史,何尝不是他早已觉察到衰落的唐王朝的政治嗅觉的表现呢。这是第三阶段。
师:第四阶段是宋代散文。任何一朝的散文都要解决形式与内容之间脱离的关系。欧阳修就大力割除形式主义文风,他做进士考试的主考时,就明确宣布“玩形式只能玩死自己的前程”之类的话,使“西昆派”无处遁形。实际上,欧阳修、苏轼等人散文眼光很宽广,取法范围也很大,他们对骈文并不那么深恶痛绝,相反还颇有喜好,所以他们的散文兼收骈文之长。在语言风格上,他们特别强调“切意”,虽也关心修辞,讲究章法、节奏,但都要符合“达意”的要求。不过相较于韩柳的散文,可以感觉到北宋几位大家散文的感情强度及语言张力是有所减退的。宋代理学兴起,在程朱看来,无论韩柳还是欧苏,尽管他们标榜儒道,却还是文人气过重,他们的文学追求仍然有害于道。随着理学渐盛,宋代散文也不得不走向衰落。
师:最后说明清散文。受到唐宋散文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明清散文基本上规唐仿宋,但复古中不断孕育变化。明代散文与诗歌相似,走过了一个类似马鞍形的发展历程。明初散文比较繁盛,代表人物是宋濂、刘基、高启和方孝孺等,《明史》本传称宋濂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是历来学子必读篇目。文中写他求学的时候要跑几十里路,在大雪天达到馆舍的时候,脚已经失去知觉,别人用温水浇灌,才复苏。问老师问题是要看老师脸色的。你们现在呢?老师基本上是你们奴隶了。刘基就是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军师了,他的一篇《卖柑者言》极有讽刺意义,直指当权者高高在上、飞扬跋扈以至社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实。随后是“台阁体”盛行近百年,明代散文步入低潮。直至明代中叶,文坛酝酿着新变。先是李东阳为盟主的“茶陵派”,继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又将复古革新运动推向了高潮,为晚明狂士之文和晚明小品文的出现作好准备。另有以袁宏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提出了以“性灵说”为核心的文学主张,提倡“独抒性灵,不拘一格”,文章清新洒丽,但也过于俚俗肤浅,之后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力倡“幽情”“别绪”,企图另辟蹊径。但他们又被后代正统文人讥为亡国之音。不管如何,晚明小品文以其清俊灵巧、富有情韵和具有时代特色而著称于世。除了公安派、竟陵派的作家外,还有徐渭、王思任、陈继儒、张岱等都是小品文的重要作家。清代散文也分三个时期:先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侯方域、魏禧、汪琬等的学者散文,接着是中期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散文,后期以龚自珍、魏源、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为代表,提倡“新文体”,为“五四”时期文体改革的先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曾国藩的家书,看看他的文章究竟与哪一派有联系。
师:累啊。也快下课了。课后请大家熟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预习题请课代表中午抄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谈了中国古代散文的进化历程。理解散文怎么来的,曾有过哪些主张、哪些样式、哪些手法,对我们学写散文是很有帮助的。还需要大家多读一些古代优秀散文篇章。上节课布置了一道思考题,“课文内容可以用‘一间破屋,两种情感,三个女人’来概括,说说自己的理解。”现在来检查一下——
生1:一间破屋就是指项脊轩,两种情感在第二段上写了“喜”与“悲”,三个女人指的是自己死去的亲人有三个:祖母、母亲和妻子。
师:好,没什么异议吧?
生2:我觉得题目不好,怀念的应该有四个女人,还有一个“老妪”。
师:那是不是还有叔叔伯伯一些人呢?我想站在思念的角度上,怀念应该如第一个同学说的祖母、母亲和妻子。是吧?
师:好了,这篇文章我们就学到这里了,好吧?
生:啊?不行!
师:为什么?
生:太简单了,内容太少了,考试过不了关的。
师:同学们真是好孩子啊。一篇文章只知道写了什么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善解其中味,才算是真正的消化。这节课我们就来慢慢品味品味。怎么品味呢?还是从内容开始——
师:一间破屋,是怎样的一间破屋?
生3:是一间狭窄的下雨时候雨水就会漏下来的破屋。
师:是狭窄还是狭小?
生3:狭小。
师:怎么看出它狭小?
生3:“方丈”,就是一丈见方,相当于现在10个平方,只能一个人住。所以很小。
师:下雨漏下的是雨水,不下雨的时候漏下的是尘泥。连放一张桌子东挪西挪,狼狈不堪。一个读书人的书斋简陋如此。你们家里像这样吗?
生:不!
师:珍惜啊。归有光没有掩饰家境的清寒,也不是哭穷。这么一写,不仅写出小屋特点,读来也很有情趣。
师:除了小、漏,两个特点,还有没有小屋修葺前其他特点了?
生4:老。说了小屋的历史有百年之久。另外还有暗。因为门朝北开,光线不充足,中午后就昏暗了。
师:好。修葺之后的项脊轩是怎么样的?
生5:问题解决了。不漏了,通过放一堵墙来反射日光,也亮了……
师:打断一下,什么样的墙?
生5:院子四周的墙,墙上应该刷白石灰的。
师:就叫“粉墙”了。好,关键问题解决了,但是小、老没法解决,还是给人阴森、陈旧的感觉。
生6:不是。他在小屋前种上一些树,美化了环境。所以,小和老的局限也没有了。作者的心情很高兴的。白天读书应该比较舒服,惬意,晚上,特别是月圆的晚上,景色也很美。
师:说的好。写三五之夜的景色注意到了动静结合,别有清雅。来读一下。“三五”——
(生齐读)
师:老师一直想啊,老师自己的房子也小,但是精神生活丰富,这物质上简陋也就荡然无存了,正是应了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啊。
(学生呈鄙视状)
师:这一段大概就是写第二段的“喜”了,那作为过渡段的第二节,又引出下文的“悲”。主要悲在什么地方?
生7:失去亲人。
生8:还有分家。
师:说到分家,我的心也禁不住悲凉起来。想当年,我们弟兄三人分家,姐姐嘛,按农村的规矩,已经是人家的人,就不参与财产的分割了。那天晚上,我爸爸召集我们开一个家庭会议,我从来没见过他那么严肃过。爸爸语调沉重,说:“你们都成家了,不能在合一起过了。自己都要有小家庭。今天就把分家的事情说一下。”我问:“爸,在一起不是很好吗?”爸爸说:“傻孩子,树大分杈,人大分家嘛。说是分家,实际上家里也没啥分的,两间楼房,老大、老二每人一间,你呢,在外地,就不需要了。田地呢,都是老大和老二的,每人一半。最重要的是债务啊。老大老二结婚的时候都借了不少钱,老大是五千,老二是两万五。造房子的债还欠外边一万三。这些是不是老大老二两个人来分摊?”大哥说好。大嫂跳出来,说:“不公平啊。我们还我们结婚的那五千,他们的自己来。”二嫂立即回应:“我们结婚的时候钱都不值钱了。再讲,你结婚时花的还不是全家的钱吗?”二哥拉过二嫂的胳膊,让他不要说。我当时真想跳出来说,所有的债务都归我,但是我确实没有那么多钱,现在购房贷款还没多少呢。父亲说:“好了,这样吧,所有债务除以三,分别由老大、老二和我们承担。老三没花什么钱,也没得什么。就这样吧。”大家都不做声。于是我把记录的文案让他们一一签字。第二天就是分农具,修建厨房。父母也搬出了楼房,住到那堆放杂物的小屋去了。跟书上说的“异爨”后的“鸡栖于厅”情景多么相似啊。想起这个,我都不想回家去探亲了。
生9:那说明你不孝!
师:为什么?
生9:你应该把父母接到你这里来住啊!
师:他们来住过一段时间,说很不习惯,比如进家后换拖鞋,再比如有时我们吃快餐,他们就说这一盒居然要十块,你这败家子!后来自己买菜又说这青菜居然还要五毛,家里的连五分都卖不出去。后来他们就走了。所以还是你们现在好啊,独生子女以后不存在分家的的悲伤了。
师:我是因这篇文章而感动啊,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会被其中的细节感动了?
生10:我觉得最后写枇杷树,睹物思人,怀念妻子,我觉得很凄惨。我那次到外婆家,外公已经不在世,看着他的遗像,我都要哭的。现在文章这么写,树越是有生命,越是茂盛,作者就越想念啊。
生11:祖母来说的几话,对发奋读书的归有光充满关心。想想,我妈妈天天跟我说学生,我还觉得她唠叨。不应该啊。
师:能有这样的感悟、唤醒,很好。
生12:我有一个地方不明白。归有光母亲为什么不跟自己孩子一起睡觉呢?而把孩子交一个老太婆带呢?
师:大家怎么看?
生13:大概她身边还有孩子的。
师:这推断有点道理。据说归母一共生了八个孩子,有两个夭折。归母就是因后来节育手术不当而死的。死的那年,归有光才八岁啊。母亲隔门相问,老妪作答,一方面看出老妪心有坏恩,另一方面归有光听到这里,也引发对母亲的思念。母亲的形象在他脑海里是一片模糊,但是我想在归有光心里一定是最美丽的!
(学生鼓掌)
生14:我觉得祖母拿象笏来,是给了归有光读书的压力。这样做不好。
生15:我们现在学习压力也很大。
师:那要看怎么对待这压力。归有光没有抱怨,相反是把它看作是激励。我们是不是要学习他这种调节心态的本领啊?
(下课)
师:该说还有很多,但是我说一句这篇文章对我们写散文的启示: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小事可以打动别人,关键在于自己首先感动。下一节处理这课的相关练习。
东方雪自评:
这节课上完后我感觉有以下不足:
一是学生文章读得还不熟。
二是字词解释还不到位。
三是如何把以小见大手法迁移到写作中来还需要探讨。
[1]
篇6: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诱导激发
1、导语引入新课:
生活在北方的我们,对雪并不陌生,早已司空见惯了,可是诗人对雪却情有独钟。诗仙李白面对纷飞的大雪,产生的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惆怅;边塞诗人岑参面对突降的大雪,产生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伟人毛泽东登高望远,面对弥漫的风雪,产生的又是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走进《沁园春 雪》,去领略北国的风光,感受伟人那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吧。(板书课题——沁园春 雪)
2、解题,回顾词的相关知识,了解“沁园春”词牌的由来。
(1)“沁园春”,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2)温故而知新: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阙。
3、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雄魂,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代表作有《沁园春 雪》《沁园春 长沙》《七律长征》等,作品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全集》。
4、背景介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长征部队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祖国壮丽山河,他意气风发,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名词。
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就赠以《沁园春 雪》。当即,《新民晚报》登载了此词,重庆整个山城都轰动了。
蒋介石气急败坏,要求他的御用文人日夜埋头写作以写出一首在气势上、意境上胜过这首的词。然而,那些御用文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也没有写出来。于是这首词就更加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
5、字词过关
(1)给生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沁园春_____ 惟余莽莽______
稍逊______ 数风流人物_____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风骚______ 江山多娇
(2)、词讲究押韵。《沁园春·雪》押的是____韵,依次写出韵脚(押韵的字)
飘 滔 高 娆 腰 骚 雕 朝
第二环节:自学质疑
1、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课文,边听边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眼前出现诗中的画面。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抑扬停顿,拖音,重音,轻音,有节奏,要读出感情,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音韵美,读出豪迈情,在朗读时感受词句的磅礴气势,体会词人的博大胸怀。
学生朗读训练:
学生根据朗读指导的要求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训练,教师指名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其他学生进行点评。点评后再找两名学生进行朗读,直到学生能把握诗人的感情读出豪迈的气势为止。
第三环节:释疑答难
回归文本,诗人写的词虚实结合,想象丰富,启发学生眼前浮现出几幅画面(“雪中图”,“雪晴图”,“历史英雄图”,“今朝风流人物图”)
(一)设问思考 :
1、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文中的“望”字统领了哪些内容?
“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
3、词中虚写雪景的一个句子是: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词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第四环节:教读课文
(二)学生探究问题:
1.这首词分上下两阙,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侧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上阙写景,抒发了毛主席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下阙议论抒情,纵论历史人物,抒发诗人的远大报负。
2、诗人是怎样由上阕的写景抒情转到下阕的议论抒情的?你从哪个字中读出诗人评价历史英雄人物的态度的?
3、惜”中含有多种意味:
“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英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惜”字又委婉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短于文治,缺少文学才华。“惜”字还包含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魄,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自信。
4、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你能理解它的含义吗?
主旨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含义:新的风流人物,是指代表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雄壮宣言,是全词主旨所在,是点睛之笔。
5、历代帝王在历史上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但已灰飞烟灭,今朝的风流人物又指谁呢?
指诗人自己,也指无产阶级人民大众。过去的都已过去了,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欣赏秀美山川,并能承担起振兴中华重任的人,还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这样的风流人物应该具有军事家的胆识和艺术家的气质,一定能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定能建立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6、纵观全词,你从哪几句词中读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本课重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欲与天公试比高。”诗人登高望远,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第五环节:综合训练
1、说说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顿失滔滔 惟余莽莽 略输文采 惜秦皇汉武
2、《沁园春 雪》中“沁园”是( ),( )是题目。
3、“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里的
( )和( )(时代)( )作的( )里的
( ),课文中指( )。
4、写出含“雪”的成语和诗句:
雪中送炭 风花雪月 雪上加霜 冰天雪地 阳春白雪
诗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第六环节:归纳总结
指名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及板书进行归纳总结:
这首词热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词的画面妖娆雄伟,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布置作业:
小练笔:根据下列情景,扩展成几句话,不少于50字。
篇7: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师:(手持一幅毛泽东的照片)请大家看,这是谁?
生:(齐答)毛泽东。
师:你能介绍一下有关毛泽东的情况吗?
生:毛泽东生于 1893 年,死于 1976 年,他是我们新中国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其他学生提醒:革命家),湖南湘潭人。
师:可在她说的基础上补充一点,毛泽东同志不但是我们大家所敬仰的伟大领袖,而且,他还是一位天才横溢的伟大诗人。一位著名的美国女记者叫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曾经待在陕北西安,与毛泽东谈过十几次话,也谈论过诗。她认为毛泽东首先是一位诗人,然后才是一位政治家。她的这种说法是否恰当,我们姑且不论,但也确实揭示出了毛泽东作为诗人才情横、可亲可敬的一面。我们小学时就学过他的一首七律《长征》,还记得吗?(生答:记得)我们先来一起背一下,好吗?(师生齐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我们今天来学习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请猜这首词是写的什么?(生答:雪)那么,沁园春是什么?
生:是词牌名。
师:哦,那么“雪”是这首词的什么?
生:题目。
师:板书“沁园春·雪”:书写时词牌与题目中间隔开,不要点点。词又叫长短句,它来源于隋唐民间所用的曲子词,跟音乐的关系密切,到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唐诗宋词。文人作词一般叫做填词,就是根据规定的词牌名来填字,自己不能任意增删。这首词写于 1936 年 2 月,毛泽东同志被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不久,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之际。当时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曾在一场大雪之后,登高望远、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学习这首词,主要要达到三个目标:第一,理解写景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第二,揣摩这首词语言运用准确的特点。第三,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师边说边板书。)
师:好,下面先请听老师来范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能入情入境的听,初步领会词作的意韵。第二,注意词作当中出现的多音字。
师朗诵完后:好,你听记了哪些多音字呀?(生答:朝 zhāo)(生答:分 fèn)好,不错,还有吗?(生答:汗 hán )哦,成吉思汗的“汗”,你能说一下成吉思汗的汗在这里为什么读作 hán 吗?(生答:它是蒙古人的音译字,所以读作 hán )哦,也就是说蒙古族对他们的君主称作什么?(生答:hán )还有数风流人物中的“数”(shǔ)。好,大家看这首词中间用空行自然分成两段,在词中前段叫做上阕,下段叫做下阕(师边说边板书),“阕”是词中的一个术语。这首词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写景、与抒情议论相结合。大家看,上阕主要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生答:写景)对,写景(师板书:写景)下阕呢?(生答:抒情议论)对,抒情议论(师板书:抒情议论)。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诗的上阕,请同学们先来齐读诗的前三句。(生齐读)透过这短短三句,你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生:雪景,北国的雪景。
师:哦,北国的雪景
那北国的雪景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展开想象并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生:整个北国白雪皑皑的,一眼望不到尽头。
师:哦,初步展开了想象,但还没充分放开。这里的“千里”和“万里”是不是实指?
(生答:不是)那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
生: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冰雪覆盖的面积极广,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
师:很好。这三句虽然没有具体展开写景,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漫天飞雪、弥地坚兵的壮阔画面,你们说读的时候应该带上怎样的语气语调啊?
生:高昂雄壮。
生:雄浑豪放。
生齐读。
师:不要读太快了,一定要读出气势,我们一块来看哪几个字要重读?(生答“千”、“万”、“封”、“飘”)我们再来读一遍好不好?(学生再次齐读,比上次有改观。)
师:从第四句起,作者开始具体描绘雪景,从哪个字眼可以看出来?
师:“惟”是什么意思?
生:“只”,说明整个世界完全被白茫茫的雪覆盖了。
师:很好,写出了冰雪覆盖的广阔。“惟”这个副词用得特别好,还有哪个副词用得特别好?
生:“顿失滔滔”的“顿”。
师:把它去掉好不好?
生:不好,“顿”是立刻的意思,写出了磅礴的气势。
师:“顿失滔滔”是写黄河汹涌的气势吗?
生:是写黄河河水滚滚。
生:不是,是写冰雪的气势,黄河结冰了。
师:对,是写严寒之厉。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咬文嚼字,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会传达出贴切传神的语境义。
师:眼前的雪景已经写透写足,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宕开一笔,敞开丰富的想象,陡然转到雪后初晴,另开一番新景象。看下面三句,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雪后初晴的景象是怎样的吗?
生:在太阳出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幅红白相间的美丽画卷。
师:“红装素裹”是什么?
生:“红装素裹”是指太阳和雪。
生:“红装”是指阳光,“素裹”是指白雪。
师:那这又是什么手法?
生:比喻。
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毛泽东同志放眼远望,看着看着,雪后的江山似乎幻化成了一位青春少女,红装素裹,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充满了美的气息。写雪景的词有好多,但是这首词写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既写亲眼所见,更有奇瑰想象,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气势磅礴、壮丽宏伟的北国雪景图
所以我们在朗读时,一定要驱谴我们的想象,读出韵味,读出情致李卫东老师《沁园春·雪》课堂实录阅读答案。好,现在把上阕放声自由朗读一遍。(生自由读,师来回走动指点。)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下阕,先看前两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全词结构上起一个什么作用?(生: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承上启下,那么,哪一句承上?(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显然是启下,表明作者由侧重于写景转移到抒情。这里也有一个领字,(生答“惜”)那么这一“惜”字领起到哪?是领起到下阕的结束吗?
生:不是到结束,是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师:都历数了哪几个英雄豪杰?
生:两个。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师:她说列举了两个,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对不对?再结合注释读一读,数一数。
生:应该是五个,秦皇、汉武两个,唐宗、宋祖两个和成吉思汗。
师:对,秦皇是指秦始皇,汉武是指汉武帝,唐宗是指唐太宗,宋祖是指宋太宗,还有成吉思汗。这可都是一代名君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那还惋惜什么呢?请思考一下。
生:因为他们都过去了。(生笑。)
师:哦,你的意思是惋惜他们都过去了。(生笑。)
生:因为他们都已经成为历史了。(生笑。)
师:哦,你的意思是他们都已经成为历史了,所以惋惜他们。有点道理,但思考仅仅停留在这里还不够,再结合上下语境想一想。
生:惋惜秦皇汉武文化治理方面做得不太够,唐宗、宋祖两个和成吉思汗只是在打仗方面做得好。
师:仔细琢磨一下句式,看看“文采”和“风骚”是什么意思?
生:文采是文学和才华。
师:是说他们不会写诗?(生:不是)老师说说自己的理解,“文采”和“风骚”在这里是指广义的文化,哲学思想、文化修养都在内,也就是说,虽然他们武功有余,但政治思想、文化方面不足。他们虽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都是封建帝候,语气是不是就要有所区分。实写部分重点突出雪景之壮,虚写部分重点突出雪景之丽。实写部分应该怎样朗读啊?
生:高昂的语气。
师:实写部分要读得高昂一些,虚写部分呢?
生:平缓柔和一些
师:好,那么我们现在来读一读,从望”字开始,谁想来试一试?一学生朗读。
师:哦,这位同学读得抑扬顿挫,不错!有一个词处理得很好,“顿失滔滔”的“顿”读重音,而“滔滔”读得比较轻缓,因为如重读“滔滔”(教师重读),这是在突出谁的气势?(生答:黄河流水的气势)因此重音应该加在“顿”上,“顿失滔滔”(师示范读)。
师:古往今来,写雪的诗词数不胜数,我们小学时就学过柳宗元的《江雪》,我们一起背一下好吗?(师生齐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同样是写雪景,这两首诗有什么区别?
生:这首《江雪》写得孤僻冷清李卫东老师《沁园春·雪》课堂实录阅读答案
师:是的,同样是写雪景,柳宗元的雪景则是那么幽僻冷清。千山万径死一般沉寂,一叶小舟,一个老翁独自在江边的风雪中垂钓,这是与作者当时孤独失意的心情分不开的。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有什么样的景物,写景与抒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情景相生、水乳交融。我们再来看这首词,你能想象一下当时毛泽东同志面对这雪景时的神情与姿态吗?请想象一下。
生:当时毛泽东应该是抬着头,挺胸,两手背在身后,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
师:哦,不错。还有吗?还有谁想说一下?
生:骄傲地望着。
师:骄傲地望着,换一个词。(另一学生答:自豪。)
生:我还是用骄傲,骄傲地望着祖国的美好河山。(生笑。)
师:不错,骄傲更能把自豪、豪迈的心情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毛泽东同志当时可能是身姿挺拔,两手背在身后,极目远视,神情庄重而又欣喜,踌躇满志而又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领袖的磅礴大气飘洒在冰天雪地之间。
生:望。
师:哦,这个“望”字是个领起字,那么它领起了了几句,是不是一直到诗的结束呢?
生:不是。是到“顿失滔滔”。
生:应该到“分外妖娆”。
生:应该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师:为什么?
生:前七句是作者登高望远、亲眼所见,后三句就是变成了作者的想象。
师:老师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望”字领起的七句,是实写;“须晴日”后面三句则是虚写。
师:“望”字领起的这七句,仔细分辨的话,可分为两层,你能看出来吗?
生:“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写静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写动的。
师:很好。前四句侧重于静态的描写,后三句侧重于动态的描写。下面来看这七句,你觉得哪些词用得比较好,富于表现力?
生:我觉得“山舞银蛇”用得比较好,写出了的起伏绵延,很有气势。
师:山会舞吗?
生:用的比喻手法,把山比作了银蛇。
师:这其中哪个字下得好?(生齐答:舞)对,在课本上圈起来。还有一个动词,
(生齐答:驰)对,也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比喻。
生:“蜡”与前面的“银”还都写出了冰雪的白。
师:很好,词中虽然没有出现一个“白”字,但巧妙的比喻不但写出了动静相宜,而且也涂抹上了颜色。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惟余莽莽”的“惟”用得好。
王统治,只是把美好江山、黎民百姓作为自己的猎获物。那作者是不是把他们批得一无是处,一点好处都没有?
生:不是,从“一代天骄”可看出来,还是有肯定的意思。
师:不错,还有补充吗?
生:从“略”和“稍”这些用词上也可以感觉到,只是说他们稍微差一点。
师:对。作者在评价他们的时候,惋惜之中带着肯定,议论中夹杂着抒情,分寸感掌握得很好。在“略”和“稍”下面加上圆圈。
师:好,我们接着往下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是什么意思?(生:都已经过去了)“矣”是个语末助词,相当于我们现代汉语中的“了”,“已过去了”。“数风流人物”中的“风流人物”是指的谁啊?
生:建功立业的人。
生:“风流人物”是指的有作为的人
生:那些伟大的功臣。
师:都有道理。“风流人物”在明清小说当中也经常出现,它指的是“轻浮、放荡的花化公子”,(生笑)但本文中所指的“风流人物”是截然不同的。“风流”就是“风之散水之流也”,“风流人物即喻指这种人所建立的丰功伟业引起的社会影响如“风之散,水之流”那样广泛深远。结合本首词特定的语言环境,你认为“风流人物”是指的谁?
生:毛泽东。
师:是哪位同学?别紧张。我想问一问,赞同这位同学,认为是毛泽东的举手?实事求是。(生左右张望,老师点数,约有六人)好,看课本下面的注释“风流人物”是指的谁?(生:人民大众)这后一种意见教材上有注释,有它的权威性,但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有道理吗?
生:“风流人物”就是就是指那些建功立业的人,不是一般的大众。
师:那人民大众没有建功立业吗?
生:建功立业小。
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生笑。)
生:我也觉得“风流人物”是指毛泽东,因为在这前面都列举了一些名君。师:老师说说自己的意见。说“风流人物”是指人民大众,如果脱离这首词的语境,我非常赞成。但结合本首词的语境及写作的时代背景来看,我更赞同“风流人物”就是指毛泽东本人这种意见。前面我们说过,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间是1936 年,是他刚被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不久,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之际,一场大雪之后,毛泽东登高远眺,触景生情。上阕描写的雪景壮阔宏大,气势非凡,黄河、群山,尽收眼底;下阕雄视千古,睥睨群雄,把自己与谁相比?对,把自己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相比啊,一种集圣贤与豪杰于一身,文治武功并举的宏伟抱负油然而生。时值九年之后,也就是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文人柳亚子曾向毛泽东索诗,毛泽东同志毫不犹豫地把这首词送给了他,后来登载在当时的《新民晚报》上,蒋介石读后,惊愕不已,很受震惊李卫东老师《沁园春·雪》课堂实录阅读答案。马上组织一伙文人,以“沁园春”为词牌来填词,想在气势上压倒毛泽东,但结果只能是自讨没趣,以失败而告终
因为什么?因为毛泽东的思想代表着历史的潮流,挥洒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充分的自信自立,只有这样的领袖,这样的风流人物才能写出这震撼寰宇的风流篇章。好,我们来看这后三句应该怎样来读?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俱往矣”应该以感叹、感慨的语气来读。
师:好,语调应该是平缓的。(师范读“俱往矣”)后两句应该怎样读?
生:高昂,自豪。
师:哦,高昂的。特别是重音,应该加在哪些词上?
生:“风流人物”,“今朝”。
师:为了渲染一种气势,可以“今朝”的“今”后稍有一个小的停顿。好,在课本上注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你们感觉怎么样?(生:不好)为什么不好?对,语调应该陡然上升李卫东老师《沁园春·雪》课堂实录李卫东老师《沁园春·雪》课堂实录。我给大家示范一下,大家注意听。(师范读)我们再来试一遍,进入情境。(生齐读)好,这一遍不错了。
师:好,这首词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下面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看谁先把这首词背过。请同学们结合几个“领字”,再回味一下整首词的结构,这样是不是背得快一些。(生自由背诵)看老师的手势,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生齐背)好,我们再把最后三句背一遍。(生齐背)一定要朗诵出它的气势李卫东老师《沁园春·雪》课堂实录阅读答案。再来一遍。(生齐背)好,不错。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篇8:《江雪》教学实录
一、课前准备:营造爱诗的氛围。
老师: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诗。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江雪》
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老师:请大家翻开课本。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学生自由读诗。
老师:谁来试一试?
学生:(读错了一个音)
老师:同学们听,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
学生:“径”不读第一声,应该是第四声。
老师:呵,你的耳朵真灵。我们一齐读。这个字的意思是??
学生:“径”是“小路”的意思。
老师:整个词呢?
学生1:许多路。
学生2:成千上万条路。
老师:刚好是一万条路吗?
学生:不是,这是一种夸张。
老师:是的,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一首诗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了这样的手法?
学生:“千山”。
老师:那么意思就是??
学生:许许多多的山。
老师:谁还想来读一读?
两名学生读。
老师:你们读得真流畅。尤其是读正确了一个新词“蓑笠翁”。
学生齐读。
老师(指着课件):你看,他身上穿着的是??
学生:蓑。
老师:头上戴着的是??
学生:笠。
老师:整个词的意思就是??
学生: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老师:我们一起来把整一首诗读一读。
学生齐读。
三、试讲诗意:感受寒江独钓的氛围
老师: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通了这首诗。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学生:弄懂诗的意思。
老师: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1:多读几遍。
老师:哦,朗读品悟。
学生2:可以了解一下诗人的历史情况。
老师:对,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学生3:先理解重点词,再把它们串起来。
老师:这就叫“串词连句法”。但是碰到解决不了的字或词该怎么办?
学生1:查字典。
学生2:找资料。
学生3:问老师。
老师:其实古诗下面的注解也是你的好帮手。接下来,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试着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学生试讲,教师巡回倾听。
老师:谁来试着说说?
学生纷纷举手。
学生1:许多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许多路上的人都不见了。只有一条孤单单的小船上,坐着一个老翁,独自在寒江上钓鱼。
老师:看得出他的自学很有成效。谁还想来说一说?
学生2:千山万岭上的鸟都看不见了,许许多多的路上也找不到人的脚印。在孤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一人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老师:呵,进步很明显呢!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说得好?
学生1:“踪”是脚印的意思,这个字解释得准确。
学生2:把“蓑笠翁”的意思说明白了。
学生3:“冒着风雪”这个词用得好。
老师:有没有不同的说法?
一学生犹豫举手:最后一句话应该是讲老翁独自钓雪吧?
众学生笑,老师却竖起大拇指:他说了一句大实话。你看,诗中不就是讲“独钓寒江雪”吗?
学生沉思。
学生1:可能是结冰了。
学生2:要不就是钓不到鱼。
老师:还是让老师来给大家解开这个谜底吧。在古代诗歌中,为了使诗歌表达更精炼,读起来更上口,诗人常常使用 “倒置”的方法。在解释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诗的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你看??
课件演示:把“独钓寒江雪”改为“寒江雪独钓”。
老师:所以这句话在解释的时候就可以说成??
学生:在寒冷的下着大雪的江面上独自钓鱼。
老师:看来大家很有收获。谁还想把整一首诗的意思再说一说?
四、意境探寻: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老师:学到这儿,我们对这首诗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请你静下心来,再细细地读一读。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轻声朗读。
学生:我感觉这个老翁很孤独。
老师:你的感受很准确。
学生:我觉得这个老翁很勇敢,这么冷的天还坚持钓鱼。
老师:哦!你的感受比较独特。
学生:我体会到一种悲凉的气氛。
老师:嗯,你很会品味。我们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
老师::嗬,好大的雪。我还看到了一个老翁,能读出他的孤单吗?
继续请学生读。
老师:哎,真是形单影孤。
老师: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学生2:难道他不怕冷吗?
老师: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1: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板书:1、捕鱼为生)
学生2:可能老翁想鸟都飞完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老师:那就是说老翁在独自享受这一份清静呢!(板书:2、独享清静)
学生3:老翁可能是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了。(板书:3、排解忧伤)
学生4:我想是他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的冷了。
老师: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钓鱼爱好者!(板书:4、喜爱钓鱼)
学生五:可能是作者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了。
老师:他也与老翁一样孤单了。(板书:5、心中孤单)
老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老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学生1: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
学生2:我感受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
老师: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与此情此景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
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老师: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
老师:你看他一脸严肃,心里一定是有什么不痛快。
再指名读。
老师:你看他抬着头,似乎有一股傲气。
老师:能背出来吗?
三个学生分别背。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运用注释,通过朗读,特别是借助诗人的简介充分地理解了诗意。
五、课外延伸:拓展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王士祯的生平简介。
老师:现在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秋江独钓图》?
指名两个学生说。
老师课件出示简图。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
学生1:加一筐鱼。
学生2:最好在船上放一壶酒。
学生3:在江边添上一些落叶。
学生4:再画上几笔火红火红的枫叶。
老师:看来每一个的理解不同,心中画出的图景也不同,所以想象也是体会诗意的一种好办法。
老师:那么,这一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1:相同点:都在江上;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都在钓鱼。不同点:一个是江雪独钓,一个是秋江独钓。
老师: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还有补充吗?
学生代表2:一个是“天寒地冻”,一个是“秋意正浓”。
老师:也就是景色也不一样。
学生代表3: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怡然自得的。
老师:你的发言真有水平。你是怎么知道王士祯是怡然自得的?
学生: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一曲高歌一杯酒”,也就是一边唱歌一边喝酒,能不高兴吗?
学生:从诗人的简介中也可以了解。当时王士祯是刑部尚书,而柳宗元却被贬永州。可以说一个是官场得意,一个是官场失意。
老师:人生经历不同,心境也不同。
学生:我感受到虽然都是独钓,但是他们表达的却不一样,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
老师:你体会得更深了。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在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老师: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那么多的资料。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
沈大安老师课后评价:(部分)
古人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也就是说没有唯一正确的解释。一首好诗,正因为他可以作多种理解,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这一节课上,在“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个问题上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这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问题的答案不会只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这对学生的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尊重多元解读,又要重视价值取向,这是阅读教学必须注意的两个侧面。拿“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来说,学生那么多的答案,有高下之分,教师不能简单全部肯定,而宜加以引导分辨。显然,“养家糊口”的解释不仅缺乏诗意,也有悖诗人的本意。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才出示柳宗元的简介,然后让学生联系诗人的经历来解读文本,使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篇9:《江雪》教学实录
设计理念:
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时刻谨记课堂上是学生在学,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促使每个学生在多重对话中自行建构文本意义,促使学生对课文获得自我感悟和独特体验。 教学目标:
1.理解“千山、万径、绝、灭、踪、孤、蓑笠翁”等词意思,理解“独钓寒江雪”的倒装句式,在想象画面中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语言(形式可为现代诗或散文)表达对诗歌的想象性理解。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情感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3.了解古诗“诗中有画、诗言志”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并用现代诗的形式写出来。
2.体会环境的冷寂,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情感和不屈的精神,通过朗读表现其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它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写的(出示柳宗元图像),题目是“江雪”,顾名思义,也就是江上雪景。这江上的雪景究竟是怎样的呢?(出示古诗),请你自由读一读这首诗。
二、正音,读准诗句 1.要求
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听清楚要求:自由朗读,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 指名试读,纠正字音。
评价语:你读得真好,字字正确。比如山是翘舌音,他读准了吗?径是第四声,他读准了吗?孤是生字,他读准了吗?蓑是平舌音,他读准了吗?
师:哪个同学再来读一读?
三、读出“凄凄雪景”,挑起诗语情场
师:读古诗,我们能读正确,读得有节奏,只能算是朗读能手,如果能读出诗中词语或句子的画面感来,那就是朗读高手了。比如“江雪”这个题目,怎么读,才读得有画面感?雪的大小不同,读得也就不同。 比如:
1、如果是轻轻飘落的几片雪花,你该怎么读?
2、如果是觉得江雪的雪花很好玩,很调皮,你会怎么读?
3、如果是鹅毛大雪让你觉得很寒冷,你会怎么读? 总结:读诗就要争取让别人听了你朗读的词语或句子,仿佛能看到一幅幅画面来。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这首诗。(生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同学们,注意听,你听了别人朗读的词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重点指导:千山、万径、蓑笠翁。 千山、万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蓑:蓑衣。笠:斗笠。
师:读着“蓑笠翁”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师:你们真是朗读高手!刚才一位同学读到“独钓寒江雪”,我有一个疑问。这位蓑笠翁明明在钓鱼,怎么说他独钓寒江雪呢?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啊,在古诗当中,为了让诗读起来更上口,诗人常常使用“倒置”的方法。在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诗的顺序做必要的调整,你看——(出示:独钓寒江雪——寒江雪独钓) 师:现在,谁再来说说“独钓寒江雪”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同学们真是朗读高手。你们不仅能读出画面感,有些同学还能听出画面,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四、悟出“万般孤寂”,建构儿童言语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现在,请大家听听朗读,想象这首诗的画面。(播放任志宏朗读的《江雪》)
师:听了这段朗读后,雪中老翁垂钓的场景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用自己的话把第一句诗的场景写出来了,大家看——(出示) 师:也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后面三句诗的画面写下来。(播放古筝音乐)
五、总结读法,读写结合
1、将学生作品展示
2、总结读法
篇10:雪鲁迅教学实录
一、猜谜背诗,激趣导入
师:同学喜欢不喜欢猜谜语呀?
生(齐):喜欢。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小黑板上的谜面(出示小黑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扬。”猜一猜,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
生(齐):雪。
师:聪明!反应快,猜得又准确。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吗?
生1:从“雨落横山”这四个字中,我就猜出谜底是“雪”了,“洁白”、“寒”、“漫天扬”这几个词,更证明了我猜出的答案是正确的。
生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来写冬雪的诗句。
师:除了岑参的这句诗外,同学们还学过哪些写雪的诗句呀?
生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生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生6:北国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生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生8: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生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生10: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生1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生1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13:说到雪的诗,我也想到了一首跟雪有关的诗。(忍不住笑)
师:这首诗真的那么有趣吗?欢迎你给全班同学朗诵一下,让同学们都来分享这首诗带来的快乐。
生13:不仅诗好笑,而写诗的故事更有趣。
师:讲雪故事,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他给大家讲故事呀?(鼓掌)
生13:古时候,有三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位当官的,一位懒汉,三个人在一个雪下得很大的日子里来到一位老农家躲雪,望着天上洋洋洒洒的鹅毛大雪一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三个人都觉得无聊极了,其中的读书人就说,咱们以雪为内容来做一首诗,于是,读书人先开了头“大雪纷纷坠地”,当官的,整天溜须拍马,也借雪歌颂皇恩,牵强出了一句:“这是皇家的瑞气”;懒汉不懂做诗,但很希望天天下雪,这样就不用下地干活了,于是也说了一句:“下个三百六十五天”,正在为天下雪不能下地干活的而忧愁的老农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于是骂了懒汉一句“放你娘的狗屁”。于是四人就凑成四句诗:“大雪纷纷坠地,这是皇家的瑞气;下个三百六十五天,放你娘的狗屁”。
师:从这个雪天里写雪的诗的故事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14:文如其人。故事中的四个人,身份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懒汉和农夫所作的两句诗太通俗了,简直不是诗,而读书人和官吏作的两句“大雪纷纷坠地,这是皇家的瑞气”书面色彩也较浓,“地、气”也押韵。
生1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各人的功利观念的不同,对同样的雪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差别也很大。
生16:这正印证了教师曾说过的一句话“一千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生17: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的雪,由于四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作出来的诗内容也不同。
师:真聪明!大家的悟性太高了,面对同样的一个雪的故事,大家却谈出了好几种理解和感受。那么,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雪,我们班的六十多位同学们会得出什么样的阅读见解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解鲁迅先生创作于1925年的散文诗──《雪》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词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先来检查同学们预习情况,请大家看上银幕来:
(投影显示下列生字生词,挑生读生字词,解释词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
忙碌
脂粉奁
灼灼
嘻笑
褪尽
朔方
凛冽
明确:磬口(qìng)
忙碌(lù)
脂粉奁(Iián)
灼灼(zhuó)
嘻笑(xī)
褪尽(tuì)
朔方(shuò)
凛冽(lǐn
liè)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
凛冽
天宇
精魂
消释
升腾
弥漫
明确: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融,溶化。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三、播放录音,感知意境
师:我们先来听《雪》这篇课文的朗诵录音,在听录音的过程中,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调动自己的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用心去感受朗读录音所描绘的画面。
(播放《雪》配乐朗诵录音,学生闭上眼睛听录音,感受录音描绘的画面)
师:散文诗朗诵都把同学们带入到什么样的画面中去啊?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从录音中感受到的画面。
生18:在我的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清晰的画面:白皑皑的雪地上,生长着血红的山茶花、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蜡梅、冷绿的杂草,远远望去,山花烂漫,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在雪野中,嗡嗡的蜜蜂也忙着在花丛中传粉、采蜜。
师:是一幅有声有色,声色和谐;有动有静,充满着自然情趣的雪野画。
生19:我眼前仿佛看到的是一幅江南戏雪景:一群小朋友在雪地中嬉戏,打雪仗,然后堆雪人,他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把一把地把雪往一处聚,可是由于小孩力太小,老是无法把雪拢在一块,最后在大人帮忙下,终于把雪人堆了起来,小朋友们用龙眼核镶入雪堆中做雪人的眼珠,又在雪人的脸上、嘴唇上涂胭脂,再把一顶小毡帽盖在雪人头上,一个活脱脱的不倒翁雪人便站在雪地中,小朋友看着自己亲手堆成的雪人,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对了着雪人拍手,点头,嬉笑。
师:好一幅小孩江南戏雪图,加入自己的想象成分,描述得更生动形象了。
生20:我想到的是,由于天气转暖,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小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人的鼻子渐渐没有了,脸上的红色慢慢模糊了,雪人最终化成了地上一泓水,我把这叫做融雪图。
生21:我眼前浮现的是朔方的雪景:在刺骨的寒冷的天宇中,一阵大风刮过,雪地上的雪像雾一样弥漫开来,向上升起,在天空中旋转,随风飘舞,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师:前面三位同学说的都是江南雪景,你给同学们讲述是朔方的雪。
生22:我脑海中出现是这样一幅画面: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寒风中,一位蓄着八字胡须,面容消瘦,嘴里刁着一支烟斗的老人神情凝重,目光炯炯地望着在旋风中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旋转、升腾、闪烁的飞雪,紧锁眉头,陷入沉思中。
(同学们鼓掌赞赏)
师:同学们的掌声说明大家对这个有创意的构思很欣赏,你应该告诉同学们,你构思这幅画的寓意以及你是怎想到这样的画面?
师:你感悟能力很强,又善于运用联想,大胆想象,给大家构思这样有人有景,寓意深刻的画面。
四、读议交流,理解寓意
师:前面,我们通过听课文朗读录音,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同学们也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交流了各自从声音方面感受到的雪景画面,那么,作者描绘的两幅雪景各什么特点呢?作者为什么要给描绘这两幅雪景图呢?鲁迅先生究竟要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就这个问题在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在课文中划道道,批眉注,写旁批;然后在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看法。)
师:下面,先来谈谈对两幅雪景图的特点有什么样认识?
生23:课文描绘的两幅雪景图,江南的雪滋润美艳,雪野中有血红的山茶花、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蜡梅、冷绿的杂草,多姿多彩,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和希望;朔方的飞雪是没有色彩的,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是向升腾上的,闪光的。
生24:江南的雪由于有多姿多彩的花草的衬托,显得光泽、柔媚,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是孤独的、冷寂的。
生25:江南的雪生意盎然,明艳秀丽,绚丽有趣;朔方的雪没有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更无奇花异草相伴,但却有着独立不羁、昂扬向上的性格。
师:几位同学的发言,虽然用词不尽相同,但都概括了两幅雪景图的特点: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绚丽有趣;(板书: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拈连。(板书:朔方的雪如粉,如沙)那么,同学们从这两幅雪景图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江南的雪描绘成明艳秀丽,滋润美艳,绚丽有趣的形象,而把朔方的雪写成如粉,如沙,决不拈连,随风升腾的形象呢?
生26:我从两幅雪景的描写中,读懂的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迥然不同,作者写江南雪的滋润,雪野中五颜六色的冬花开放,孩子们能把积雪堆成雪人,雪罗汉的最终融化,说明的是南方冬天气候的温暖、湿润;而写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拈连,随风升腾,奋飞,都说明了北方冬天天气的严寒、干燥、风力大。
生27:我不同意你把课文的当成说明文来解读,这是一篇散文诗,诗是用来抒发作者情感的,从文中写雪罗汉消融过程的字里行间,我读到是作者对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从江南雪的美艳,小朋友在雪地中塑雪罗汉的欢乐中,读懂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而不仅仅是南方冬天气候的温暖、湿润。
师:好!这已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同学们从各个度深入地发表见解。
生28:刚才,他说了他对南方雪景的读解,我接着说说,我对北方雪景的读解。“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正如前面的同学所说,是北方冬天天气的严寒、干燥造成,因此,从作者对朔方严冬的景象的客观描绘中,我领悟到了的是作者对把朔方雪花变得孤独的冬天的憎恨和厌恶之情。
生29:作者在本文中,着重写的江南的雪。作者把江南的雪描绘得多姿多彩,小孩玩雪那么富有的乐趣,雪人融化得十分可惜,课文表现的是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留恋和怀念。至于朔方的雪要表现什么,我想,这是一种对比衬托写法,目的是衬托江南的美好。
生30:我赞成你对本文写法的分析,本文运用的就是对比衬托写法。但我认为作者是以记忆中的昔日江南的雪滋润美艳雪野来衬托现实中的北方雪野的空旷寂寞、荒凉寒冷,描绘出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再借朔方飞雪“蓬勃地奋飞”的情景,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生31:我赞成为着重江南的雪的观点,我也认为文章写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拈连,是为了突出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的。作者用“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个比喻句写江南的雪,表现了江南雪景的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传递了鲁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生32:课文通过江南的雪中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自己向往春一般的雪景的美好理想;通过描述孩子们堆雪罗汉的场面,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生33:“文如其人”,鲁迅先生的散文是鲁迅斗争精神和个人性格的写照,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在对朔方的雪描写中,表达了作者对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品格和他永不停息的倔强精神的热情赞颂之情。
生34:我不赞成把两幅画面的主题对立起来的观点。上学期,我们曾学习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在《故乡》中,作者也描绘了两幅故乡的画面:美丽的海边西瓜地画面,表现的是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萧条冷落的故乡画面,表达的是作者对农村衰败的现实的强烈不满之情;而作者通过《故乡》两幅画面表现的主题是:要靠奋斗去开创出新生活之路。我认为,鲁迅的这种信念地他的一生中是一贯的,在《雪》中,作者通过两幅鲜明不同的画面:江南雪景是美好的理想的象征,朔方雪景是奋斗的象征,两幅画面统一起来,表现的主题应该是:要通过奋斗来实现美好的理想。
师:同学的发言充分展示各自对课文的个性理解,太精采了。本文看似只是单纯的景物描写,但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了自己的爱憎之情。作者描写江南雪的滋润,雪野中五颜六色的冬花开放,孩子们把积雪堆成雪人,雪罗汉的最终融化,抒发的是作者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板书: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而写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拈连,随风升腾,奋飞,表现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和反抗,抒发了对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品格热情赞颂之情。(板书:赞颂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作者通过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寄寓的鲁迅一个共同的信念:要用奋斗来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这种说法,既符合鲁迅先生的一生的斗争品格,又把本文的两幅画面的主题统一起来,很有见地,我十分赞赏。(板书:对比,哲理:要用奋斗来创造美好的世界)
五、互动探究,品味语言
师:通过听录音,我们感受了《雪》优美的意境;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又读解了《雪》的幽深的寓意;既有优美的意境,又有深刻的寓意,《雪》称得上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诗了,美文要品读,才能领会其精妙,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品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和构思的精妙之处,同时将品读过程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大家共同探究。
(学生采用各自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旁注发现的问题。)
师: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请大家谈谈。
生35:我发现课文用“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塑雪罗汉的特有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神、热闹、有趣。显得具体、形象、生动。
生36我领悟到比喻句“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的含义。作者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两个富有感情色彩的喻体,一虚一实,从形到质,突出强调了江南雪野的特色。
生37:我发现作者说江南的雪“隐约着青春的消息”,除了赞美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处,我隐隐约约觉得还应该有更深层的含义。可是我一时又说不出。
师:你是想请同学与你一道来解读这句话的含义吗?
生37:对,正是。
师:好!请大家仔细品读这句话,想一想,能不能帮助从中品出“隐隐约约觉得应有更的深层含义”来。
生38:用“处子的皮肤”来比喻雪,引起读者对江南的雪的形态的想象,写出江南的雪白皙、柔嫩、健康的特点,意境新美。
生39:我联想到诗人雪莱的一句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冬天来了,春天还会久吗?”。我想,江南雪野中隐约着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是在启示人们:冬雪之后,春天就不远了。
师:冬雪之后,春天就不远了。这是不是你隐隐约约感觉到而一时无法说了的那种的那层意思呀。
生37:对,这正是我意会到,却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的意思,我谢谢他们两人帮我破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生40:我发现的本文有一处多余的地方。本文是题目是《雪》,课文也是通过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来表现主题的,可课文却用一句“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开篇,我觉得好像是多余的,是不是可经以去掉?
师:能告诉教师,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吗?
生41:前面的同学在谈感受、分析主题时,大家都没有提到这句话,好像它就是可有可无的句子,我结合题目和大家对课文主题的分析这两个方面去思考,便想到了这个问题。
师:明白了,你采用的联系题目和主题的质疑方法,同学们,我们在以前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曾从课文质疑过程中,归纳了哪些质疑方法呀?
生42:联系题目质疑法,联系主题质疑法,分析修辞质疑法,关键词质疑法,联系上下文质疑法。
生43:有联系背景质疑法,从重复处质疑法。还有……我背不全。
师:背不全,没关系,我们能运用学过的方法去质疑问难就行了,前面的同学虽然没有背方法,不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了吗?下面,请同学们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进行思考,从课文中提出更多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
生44:第一自然段说“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可后面又说“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忙碌地飞着”,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师:你运用的又是什么方法发现问题呀?
生44:联系上下文质疑法。
生45:本文写的是两幅并列的雪景,课文由江南的雪景图的描绘转入朔方的雪景图,并没有转折的意思,可课文却用了一个表转折的连词“但是”,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我是采用语感质疑法发现问题的。
生46:课文结尾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师:你运用的又是什么方法发现问题呀?
生46:关键词质疑法。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提问题的方法了,越来越会提问题了,这几个问题非常有思考价值,下面请同学分组讨论,探究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
师:各组派代表汇报探究结果,让全班同学来分享探究资源,补充和丰富大家的阅读理解。
生47:我们组讨论后,对第一个问题的看法是,鲁迅先生写雪,把“雨”和“雪”作对比,借以引出下文的“江南的雪”,以“暖国的雨”的单调衬托了江南雪花的娇艳明媚,因此这句话不是可有可无的话。
生48:我们认为,作品的中心是写雪,以描写雨来开篇,用带戏谑色彩的发问,起笔有意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思索空间,也为下文留下了伏笔,别开生面。
生49:结合课文的结尾来看,我们组讨论后认为,课文开篇用“冰冷”、“坚硬”、“灿烂雪花”这些写“朔方的雪”特点的词语,把“暖国的雨”与“朔方的雪”联系起来,为结尾以“雨”收束全文埋下伏笔,使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生50:我们讨论的结论有二:第一这是反衬手法,以“暖国的雨”的单调衬托了江南雪花的娇艳明媚;第二用“暖国的雨”反衬出朔方的雨被凝结成冰雪的不幸。
生51:在分析本文的寓意时,我们组的同学发言就曾认为,作者是以南方的雪来衬托“朔方的雪”,第四自然段前的这个“但是”,把作者的这种意图就更加明显表现了出来了。
生52:我们组着重讨论了“但是”这个词的作用,通过反复的品读,我们发现,作者对两种雪景思想的情感的倾向性是不一样的,用了一个表示转折语气的“但是”,由上文对“江南的雪”的描绘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
生53:我们组在讨论时,认为“记不真切了”与“仿佛看见”并不矛盾。“记不真切了”是指回忆中对是否有蜜蜂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的印象已经不深刻,这是实写;“仿佛看见”是虚写,写作者想像中的“冬花”的开放,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生54:对于结尾那句话的含义,我们组的理解是:“孤独的雪”是因为“朔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
生55:我们对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理解的:“是死掉的雨”死掉的雨并不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转化;“死掉的雨”转化为雨水,滋润万物,迎来百花争艳的春天,因而说他是“雨的精魂”。
生56: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北方的雪的喜爱之情。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六、理解朗读,摘抄词句
师:通过读议交流,质疑解难,大家都了解了课文的寓意,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通过你的有声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
(学生朗诵课文,引导学生紧扣作者的情感,从重音、停顿、语调、音色等方面评议优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过程从略。)
师: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俗话说“厚积而薄发”,讲的都是在阅读过程中,要要注意积累词语、格言警句和精彩语段,累积在心,需要出口成章,落笔成文。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词语作业,摘抄本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段,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摘抄文中词语;然后挑生读一读各自摘抄的词语、句子、段落,过程从略。)
七、畅谈收获,归纳学法
师:《雪》这篇散文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通过本文的阅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请同学自由谈谈?
生56:在预习课文时,我对本文为什么要给读者描绘这两幅雪景图总把握不准,通过同学在课堂的交流,我不但理解了《雪》的深刻寓意,而且能通过自己的诵读,准确而的感情地把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生:我从本文的阅读过程中,领略到了两种雪景的美:从明艳绚丽的江南的雪景领略到的是清新艳丽的美,从朔方的雪中,我领略到的是鲁迅反抗黑暗社会现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豪壮的美。
生:我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就是这样简短的课文,同学们在意境、寓意、语言等方面说出了大家的.鲁迅先生笔下的雪的独特的富有个性的阅读见解。这不仅帮助我深入读解了课文,还开阔了我思考问题的视野,以前我在想问题总是考虑怎样才能正确,这节课让我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开阔思路,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生:从本文的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散文学习的方法,要真正读懂一篇散文,要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领悟散文描绘的意境,要深入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课文的深层含义,才能真正读懂作者通过文章的表达的思想情感。
师: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来学习本文的?请同学们回顾学习一下学习本文的过程。
生:首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领会散文诗描绘雪景图,感受我们优美的意境。
(板书:感知形象)
生:接下来,自读《雪》全文,透过两幅雪景图分析,理解了课文的主题。
(板书:分析主题)
生:品读课文,质疑探究,体会、感悟体会课文在语言和构思的精妙之处。
(板书:品味语言)
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摘抄文中的精采语段、句子、词语,积累语汇。
(板书:摘抄积累)
师:感知形象──分析主题──品味语言──摘抄积累。这就是我们学习《故乡》这篇小说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像这节课一样,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散文阅读中去,举一反三,反复训练,形成能力。下面布置这篇课文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去以后,以“我谈《雪》”为题,写一篇短评。
篇11:《赤壁赋》第一段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shenyao
师:大家先听老师朗读一下这一段,然后给我评评分,好吗?
(生点头,看书。师有感情的朗读,读完后,)
师:大家给我多少分啊?
(生窃笑,不置可否)
师:看来大家对课文不甚熟悉啊,那我们就来熟悉一下课文吧。
(生如释重负)
师:我们知道,赋文很讲究音韵美啊,我们就先来看看本段押了些什么韵,好吗?
生1:间.天.然.仙
生2:押an韵。
师:对!那么哪位同学把这些句子读出来?读时注意韵哦。
生3:(读课文,把押韵字拖得较长)
师:我们再来找找本段的骈句,好吗?
生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生5: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生6: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生7: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生8: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生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师:好,哪位同学把这些骈句一起读一遍?
生10:(一句句读来,尤其注意读出了句子的对称)
师:哪位同学能把全段读读?读时请注意押韵和对偶哦。
生11:(循规蹈矩地读完了本段,注意了句子的对称与句尾的押韵)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好吗?
生12:好是好,可总觉得缺点什么。
生13:缺点感情!
师:对啊,就是少了一点感情!那么我们来看看本段有怎样的情啊。
(生思考,不语)
师:大家找出七个“何”就知道了
(生迷糊)
师:何时,何地,何人,何景,何事,所见者何,所感为何
(生明白,速读)
师:大家找出来后,用自己的话把他们组合成一段话,好吗?
生14: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的晚上,苏轼与他的朋友们一起在长江之上.赤壁之下的一条小船上喝酒.诵诗,水面上清风微拂,水面非常平静。
生15:月亮出来了,它在天空高悬,江面上一片白茫茫水雾,江.天成为一个整体,苏轼他们啊,任小船在江面飘流,此时,他感到自己好象在御风而行,也不知将去何方,又好象离开人世,飞升仙境!
师:他们两位同学说得真好!那么本段有种什么意境啊?
生16:似梦境.似仙境
师:大家想想,此时他们的心情会怎样呢?
生17:高兴啊
生18:心旷神怡
师:如果此时你在那里,你会怎样/
生19:放声高歌
生20:我拿摄象机全都录下来,时时回味
生21:静坐,默想
生22:我会哭
师:哭?为什么?
生22:感动啊
师:那大家想想,读这段应该怎么读啊?
生23:抒情的
生24:舒缓的
生25:高兴的
师:好,那大家自己读读试试,好吗?
(生读)
师:哪位同学能读给大家听听?也让大家给评评分吧。
生26:(用抒情的音调高兴的语气读了一遍)
师:大家说可以得多少分?
生(齐):100分!
作者邮箱: yaoshen@hotmail.com
[《赤壁赋》第一段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2:解读与课堂深度-《赤壁赋》教学实录
文本解读与课堂深度-《赤壁赋》教学实录
课堂回放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PPT显示)
师:这是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阐述了自然山水具有消解士大夫“不得施于世”的悲剧意识的文化功能。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不得施于世”,“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自不待言。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等人生重大课题无可推脱地摆在了苏轼面前。在这种情形下,他在黄州除了躬耕渔樵、广泛交友外,最主要的活动恐怕就如欧阳修所说的“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了。苏轼自己也说,“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无往而不乐”。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再次来到黄州赤壁,试图以此“道羁臣之叹”,“写人情之难言”,思考宇宙人生,体味生命意义,调适内心冲突,实现人生突围。今天,让我们跟随苏轼,神游赤壁山水,走进他那崇高的内心世界,去感知独具苏轼特色的超越路径。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文,然后概括各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概括段意,略。)
师:文章情感变化的脉络是怎样的?
生:从赏景之中获得“乐”,因客之箫声而生“悲”,通过苏子之宽慰使客“喜而笑”。文章的情感脉络是“乐—悲—喜”。
师:很好。本文沿用了传统“赋”的主客对话模式,“主”与“客”都是指作者一个人。那么,作为“客”的苏轼,内心有着怎样的苦闷与悲伤呢?
生:功业无成、人生虚妄之悲。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可谓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这样一个功业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样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作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等闲之辈、戴“罪”之臣,功业全无,理想旁落,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生:生命短暂之悲。长江滚滚,悠悠不尽。宇宙自然,恒久永存。而生命却须臾飘忽,与之相比徒有羡慕之情。心中岂能不悲?
生: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透彻!这样的悲,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二、细部探究,感悟“圜道”思想所达成的超越路径
1.“水月之喻”——基于宇宙自然的生命超越之途
师: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潜伏于苏轼心灵深处的苦闷与悲伤多么沉重。人们常说,心有郁结,必须要找到一个散郁化结的出口与通道,亦即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方能走出心灵的阴霾。一般而言,这样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外释”,通过融合于外物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种是“内释”,通过内在的心灵审视、通变,在自我观照中达到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圆通之境。请问同学们,苏轼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结,超越人生困厄,最终走向旷达自适的呢?
生:您所说的两种路径,苏轼都采用了。
师:能详细说说吗?
生:就“外释”而言,苏轼畅游赤壁,借助外物摆脱萦绕于内心的失意与悲伤;就“内释”而言,“主”“客”对话,正是苏轼与自己的对话。
师:很好!苏轼从“外物”中获得了快乐吗?
生:获得了。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月夜美景,他举酒诵诗,任船漂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如登仙境,怡然之乐,溢于言表,暂时忘怀一己之忧,忘却自身存在。
师:就“内释”而言呢?谁来说说?
生:苏轼以水月为喻,阐述了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师:苏轼的水月之喻,是针对“客”的“羡长江之无穷”而言的,提出了他著名的“何羡论”。你能就水“逝而未尝往”、月“盈虚而莫消长”,说说你的理解吗?
生:他好像看了世间万物是处在一个“圆周运动”之中的。圆圈上的万物能够周而复始,对立转化。月亮的变化是在“盈”与“虚”之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无所谓起点,也无所谓终点。从这个角度看,月亮的确是“盈虚而莫消长”了。
师:说得好!你的看法好新颖啊!对课文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也看到了苏轼之所以能从寄情山水之中走向旷达自适的真正原因。你的话,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古人所推崇的“圜道”思想。
“日夜一周,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则藏,圜道也。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吕氏春秋·圜道》)(PPT显示)
意思是说:太阳一昼夜绕行一周,这是圜道……万物有了活力就会萌发,萌发而后滋生,滋生而后成长,成长而后壮大,壮大而后成熟,成熟而后衰败,衰败而后死亡,死亡而后形迹消失,这是圜道。水泉东流,日夜不停。泉源永不枯竭,大海永不满盈,小泉汇成大海,重水化作轻云,这是圜道。
师:刚才这位同学对苏轼所谓的月亮“盈虚而莫消长”作了深入的阐述,那么,水为什么又是“逝而未尝往”呢?
生:“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这几句话已足以说明。我依据自己的理解再作一点补充。地理课上我们学过水循环原理,由地表泾流到地下水,由雨水到泉水,由泉水到江河之水,由江河之水再到海水或冬雪,表面上看,水始终在“变”,但这种“变”只是一种循环,并没有“往”(流逝),也就是“不变”了。
师:说得好!苏轼正是基于“水月之喻”,得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看法。既然“物与我”都是“无尽”的,那么个体生命也完全可以长久存在,世俗、狭隘心态所认为的生命长短、荣辱、得丧,又有何意义呢?“一世之雄”的伟大功业,长江的“无穷”又何必要去羡慕呢?经由古代人物、宇宙自然、理想诉求所引发的“悲”自然也就得以“内释”。在对宇宙自然的“圜道”观照中,苏轼踏上了生命的超越之途。
2.“日月轮回”——基于时光流转的人生超越之路(内容略)
3.“圆融通变”——基于心灵觉醒的心理超越之法
师:美国心理学家拉·莫阿卡宁说:“圆圈是幽居于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意象,它是人类在内心迷惘混乱时恢复心理平衡和心灵秩序的一种自然方式。”依据这句话,回到课文中,我们还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生:苏轼的情感变化也呈现出“圜道”的特点,由“乐”到“悲”再到“喜”正好是一个圆圈运动过程。
生:起点的“乐”与终端的“喜”互为衔接,通过心灵的对话,从而自释、消解了中段的“悲”。
师:“乐”与“喜”都是一种乐观的心态,但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乐”是由“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夜景所引发的,是一种受外物影响而产生的注意力转移。而“喜”则是他内心的自释与圆融通变所获得的心灵觉醒,平静、舒展、旷达,是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超越。
师:佛教强调“洗心”,苏轼最终的“喜”是“洗心”之后心理、心灵、人格的蜕变。这种蜕变使苏轼对宇宙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是怎么说的?
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宇宙间的“变”与“不变”只是相对的,关键在于你以怎样的“心”去对待。
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必在乎别人所拥有的,各人有各人的“主”,是你的才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有用。这是对宇宙、人生、生命的理性认识,是消除生与死、荣与辱、永恒与短暂所引发的忧虑感的醒世良方。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融入清风明月,与自然山水化合为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享用这“无尽之藏”,人与宇宙自然并无“主”“从”之别,都是“无尽”的。
三、延伸拓展,探究“圆道”思想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师: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矩”便是圆转的“中和之圆心”;老子说“周行而不殆”,这“周”即是循环反复、运行不息。说到底,“圆道”思想即和谐循环,是一种以圆润通变、回归和谐为特征的思维模式。就个体生命而言,这种思想能有效调和我们的内心世界。同学对此有这样的认识呢?
生:我觉得人处世间,需要以“圆道”思想去平衡人生,求得内心的和谐统一,并能以圆融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生:宇宙万物都有始有终,生生灭灭,循环往复,因而我们应以大循环的眼界去理性看待生命的有常与无常、成功与失败,去构建和谐丰盈的内心世界。只有我们内心世界的力量足够强大,我们才能避免外界的干扰、裹挟,像苏轼那样臻于“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化境。
生:如果我们在现实人生之中,看取社会、人生、他人,处理事情,总是“一根筋”,不会圆融,不会“拐弯”,内心失去了和谐与圆融,这样的人生肯定是痛苦的。
研究选粹
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对苏轼《赤壁赋》的解读历来观点多多,异彩纷呈。篇幅所限,以下仅列有代表性的11种观点。
1.怀古说。晁补之无咎《续离骚叙》云:“赤壁前后赋者,苏公之所作也。曹操气吞宇内,楼船浮江,以谓遂无吴矣。而周瑜少年,黄盖裨将,一炬以焚之。公谪黄冈,数游赤壁下,盖忘意于世矣。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犹状瑜事而赋之。”①
2.讽今说。明代杨慎《三苏文范》引文征明语:东坡先生元丰三年谪黄州,二赋作于五年壬戌,盖谪黄之第三年,其言孟德气势皆已消灭无余,讥当时用事者。尝见墨迹寄傅钦之者云:“多事畏人,幸勿轻出”,盖有所讳也。然二赋竟传不泯,而一时用事之人何在?”②
3.忠君说。清人李扶九认为:“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离骚》尝以美人比君,旧解谓思同朝君子,岂知公之拳拳不忘者乎?厥后谥曰‘文忠’,良有以也。自来评者多以风月文字目之,误矣。”③
4.畅游说。马福清主编《唐宋文醇(下)》引“原编者评”云:“轼脱御史台狱,谪黄州团练副使。壬戌之冬,谪三年矣。其作二赋,盖与造物者游而天机自畅,并无意于吊古,更何预今世事?尝书寄傅钦之而曰:‘多难畏事,幸毋轻出者,畏宵小之捃摭无已,又或作蛰龙故事耳。’乃文征明谓以曹孟德气势消灭无余,讥当时用事者,转以寄傅钦之之语为证。谓为实有所刺议,可谓乌焉成马矣。东坡在黄,安石之党正烈,而谓消灭无余耶?若谓东坡以安石比孟德,谓终当消灭无余,则将置神宗于何等也?”④
5.旷达说。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一难一解,悠然旷然。”⑤
6.空漠说。李泽厚认为:“无论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提问’,或者是‘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解答’;无论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排遣’,……实际都与这种人生空漠、无所寄托之感深刻地联系在一起的。”⑥
7.抗议说。李金松认为:“对《前赤壁赋》所表现出的逍遥之乐与超越态度,我们决不能将之看作是苏轼的本意,其实,这只不过是苏轼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用反讽的艺术手法,正话反说,在更深的层面上间接地表达自己对仕宦而实同隐逸这种尴尬境遇的不满与抗议。”⑦
8.乐观说。臧克家认为:“作者的这种对人生和对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⑧
9.怨慕说。王晓瑜认为:“也许,他在怨皇上的不贤明,怨权贵的专权,怨自己的生不逢时,怨自己的忠而被谤,怨没有人了解自己,怨自己仕途的坎坷吧?也许,他在慕那些仕途得意、宏图大展的人,慕那些贤明的古代帝王,慕那些古代的名人高士,慕那无牵无挂的飞仙,慕那江上的清风明月吧?”⑨
10.激励说。杨问富认为:“《前赤壁赋》之所以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正在于作者通过水、月、风的原型传导出中华民族的乃至人类的某些普通心理和愿望,一方面借助水、月、风抚慰自身的痛苦和忧患,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渴望突破有限的时空,追求与宇宙同在的永恒。苏轼正是借助于艺术的幻想,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了人类的命运,通过原型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唤起人们并时时激励人类摆脱困境、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的力量。”⑩
11.消极说。苏轼的`这种思想和感情,对于一部分政治上失意的封建士大夫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这是一种纵情山水、得过且过的混世哲学。但人们往往被他描绘的江山美景所吸引,而忽略了浸透其中的消极落后思想,这是应该特别提出的。(11)
观察者语
听过太多的老师教学苏轼的经典名篇《赤壁赋》,在认同他们近乎“完美”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课堂结构之余,内心总有那么一点点的遗憾:他们大多把《赤壁赋》的教学定位在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作者对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阐述,进而得出作者在主客问答中表现了旷达情怀的结论。课堂所呈现的对文本的解读无一例外地是对教参观点的“释证”或“指认”,课堂在演绎与论证他人观点中走向平淡、平庸。在这样的课堂上,文本深厚的意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屏蔽掉了,作家独到的人格魅力被教参所谓的权威解说遮盖或消磨掉了,教师独立、独到解读文本的能力也在无形之中被替代或削弱了。
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有多少启发意义呢?我曾在听完某位老师的授课之后询问该班的一位同学。我说:“你对老师的讲解感兴趣吗?”回答说:“不感兴趣。” “为什么?”他说:“老师讲的,都在我们的资料上,预习时早就看过了,没有多少新意。”这样的教学对教师发展又有多少意义呢?我不想妄下结论,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课堂上理应发生师生间认知、情感的碰撞,教学理应超乎一般性的操作技巧而走向睿智与深刻,真正能够支撑课堂立于不败之地、让教师摆脱 “匠气”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先决条件显然是教师过硬的文本解读能力。惟有独到深透的文本解读,才能给学生以新颖的认识与积极的启发,才能以教者之“智”去点燃学生探赜索隐、沿波讨源的火花,为学生学会学习打下牢靠的根基。“假如教师只是知道一个‘多元’的目标,却连自己都无法‘多元’地理解作品,那教学的 ‘多元’又怎么可能实现?很多老师这方面的功夫不硬,不愿在独立理解作品上花气力;而借助参考书‘知其然’之后,又不能费心劳神去仔细揣摩,很好很深入地去‘知其所以然’,当然也就更难以从不同角度、方面和方法获得‘一文多解’了。”(12)
基于此,我觉得卫建云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教师优秀的语文学养和在课堂教学上的不俗追求。
首先,不因循旧说,不做学舌的鹦鹉,勇于在自主研习中将文本读透、读深,将阅读变成一种“慧读”。
自“赤壁二赋”诞生以来,历代的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探求其丰富意蕴的脚步,产生了多达几十种的观点。这么多观点足以汇集为一部前后相因、智慧大成的赤壁二赋“阐释史”。有追求的教师都会感到教学这样的名篇是有相当的难度的,难就难在该如何从诸多的“旧说”中开辟一条新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难就难在该如何找到一条既切合文本实际,而不是胡乱妄说,又能达成师生认知共鸣的最佳路径。
尽管各家观点殊异,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家几乎都不否认苏轼在寄情山水中实现了“乐—悲—喜”的情感转变,这样的转变表面上看是经由主客对话之“外力”所达成的,实际上是苏轼心灵深处那股强大的“内力”的一种“自释”。众多的解读多到此为止,却无视这样一个“空白点”:同样是寄情山水,触景生情,感悟人生,苏轼“自释”的“内力”究竟源自何处?他又是以何种方式感悟宇宙人生、超越人生困厄,进而走向旷达自适的呢?卫老师引进《吕氏春秋》中的“圜道” 思想,巧妙而令人信服地填补了这一空白点:从苏轼的“水月之喻”中看到其基于宇宙自然的生命超越之途,从时间流程的“日月轮回”中洞察苏轼基于时光流转的人生超越之路,从由“乐”到“喜”的“圆融通变”中窥见苏轼基于心灵觉醒的心理超越之法。这三个层面的确呈现出一种“圜道”回环的特点,起点与重点的最终融合,融化了苏轼内心世界的纠结,平复了心海深处的阵阵涟漪,使其对人生对生命本真的参悟臻于宁静平和,归于“波澜不兴”,止于淡定而“不知东方之既白”。这样的解读已然不只是新颖的问题了,更可以说是一种启智生慧的“慧读”!要做到这样的“慧读”,我相信,倘若没有沉潜于文本的“硬磨软泡”断然不能读得如此深透,倘若没有摒弃旧说、自寻新路的解读勇气断然不会有如此“柳暗花明”的习得之乐,倘若没有与文本的深度对话断然不会出现悟彻生命的共鸣之点!
其次,贴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恰当点拨,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课堂洋溢着谐和共进的民主氛围。
就全课而言,卫老师的“讲解”与“点拨”堪称适当和恰当。适当讲解,旨在提升学生的认识,在学生搞不懂或想不到的地方教给知识、指引方法。譬如,作为超越路径的“外释”与“内释”,学生不容易想到,教师一讲,学生懂了,也就有了回归文本、披文入情、一探究竟的欲望。而恰当点拨则是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重要手段。这里的“恰当”值得注意,即要“恰逢其时”,在学生最需要教师智力支持的时候帮助一把。譬如,当学生分析到“月亮的变化是在‘盈’与‘虚’之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无所谓起点,也无所谓终点”之时,卫老师机智地抓住这样一个“最恰当的‘点’”,巧妙引入《吕氏春秋•圜道》中的一段文字,详作阐释,并顺势启发学生以此去分析“水为什么又是‘逝而未尝往’呢?”这一问题。这就是“点”得“恰逢其时”。可以说,有效而巧妙的点拨,营造了课堂师生谐和共进的民主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收获了智慧,享受到了真正的平等。
第三,很好地矫治了现实课堂上仍大行其道的“现代病”,在平实质朴的智慧引领中启人心智,既彰显了教师自身的个性色彩,又巧妙融合了新课程理念。
这些年我较多地关注了语文课堂上的“现代病”,尤其对那种游离于文本之外的“人文性”说教,那种充斥于课堂各个环节的声光电、唱念打的所谓“技术”,以及由此而生的哗众与喧嚣、浮躁与虚空等诸多课堂不良现象提出了批评。卫老师的课,素面朝天,本真朴实,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而真实的语文课堂,是现代语文课堂的应有取向。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所有问题的设计都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思路清晰明了;二是课堂的所有讨论都能沉潜于文本深处,师生在深入细读中充分体验到了经典的魅力,挖掘到了经典的“宝藏”;三是三次使用多媒体都是切合文本探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作的“预设”,是必备而必需的,对拓展课堂深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就教学风格而言,这节课可以说是平实而质朴的。教师用语凝练准确,提问不瘟不火,有条不紊,有着较强的内在逻辑性。没有令人肉麻的煽情之语,也没有凌空蹈虚之辞。师生的对话互动呈现出一种亲切平和的状态,学生拥有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这样的平实与质朴又是智慧的,是师生认知、智慧的融合。课堂飘逸着浓浓的书香气,教者与学生身上也弥散着浓浓的书卷气。真实的课堂本该如此,真实的语文人更该如此!
卫老师显然是一个优秀的语文人,善读,博取,苦钻,深思,大智。但也正因为此,可能在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定位上,易于失之过难,高于学生阅读理解的实际。尽管教学片段中“生”的应答、师生的交流都比较到位,但参与的“学生”毕竟只是班级中的一部分,甚至有可能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我想,能否在课堂上将师生 “对话”的时空进一步紧缩,让每一个学生自主阅读、自己思考、自己形成观点,让学生能够像老师一样独立地获得文章的真谛,并据此而真正参与到课堂“对等” 的研讨当中来呢?如此,课堂中涉及的话题及问题的研讨和解决尽管难以这样全面而深刻,但其带来的学生乃至老师的思维拓展和智慧成长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的教学也许是更高的一层境界。
篇13: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鲁迅《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概括雪的特征。
2、比较探究,体验作者情感。
3、联系背景,感悟鲁迅精神。
教学过程:
一、朗读涵咏,把握情感
教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就告诉大家了,语文要读,文章要读,课文要读,而且昨天我们也找到了你们最喜欢的段落,现在我们来听听大家的朗读究竟怎样?
〔朗读课文,一,三段,读出情〕
男女同学分别读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体现江南雪的娇艳和北方雪的蓬勃奋飞
〔方式:指名朗读-评价(主要谈文字所表达的内容给同学们的感受-女同学读江南的雪――注重北方雪的朗读,读出雄浑,义无反顾,蓬勃奋飞的味道〕
二、精读课文,揣摩特点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课文仅仅读好了还不够,还好仔细体会,慢慢品悟。
1、默读课文描写南方雪景的部分,思考:
1)、在作者的眼里,江南雪景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请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这些印象是从哪些地方让你发现的?
而这些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句子①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A、朗读――品析句子:你在这个句子有什么发现?
滋润美艳之至――青春健壮―――极富有生命力
山茶、梅花、腊梅花,杂草――五彩缤纷――滋润美艳之至
句子②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A、解决词语:确乎
B、读读这个句子,你能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花儿盛开,蜜蜂采蜜是什么季节的典型景物?现在是冬天,怎么会好像出现春天的景象呢?鲁迅自己也说确乎没有,记不真切了,这样的冬季哪里来的蜜蜂呢,从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花在生长,蜜蜂在忙碌”――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革命胜利的希望
D、教师:如此充满生机活力,它不是春天,可是让我们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指板书),所以作者说:“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
生自然接:那是隐约的青春的气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快乐的―――堆雪罗汉――珍藏的回忆,美的象征,但是会褪尽
教师:对于江南雪的记忆鲁迅除了雪景之外还有着什么呢?
那是怎样的雪罗汉?
雪罗汉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呢?
从哪里你能发现?你能读好吗?
冬天里的雪罗汉有什么变化呢?――晴天,连续的晴天是他在不断的消退。
3)、你能感受到在描写南方雪景的过程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吗?除了喜欢,赞美之外可能还有些什么呢?(遗憾)
(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他脑海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这里,江南的雪和孩子们的欢乐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儿童欢乐的天地里,竟有童心未泯的成人掺入其中,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可以让学生找出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的词语,体味这富有诗意的形象。)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朔方的雪,朔方的雪是以怎样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孤独,旋转升腾,蓬勃奋飞
教师:哪些地方给了这样的印象?(提示学生勾出描写朔雪的词语,体会雪的形象。)
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具体摹写朔方雪的质地、形态,它们毫无色彩,与“枯草”为伴,孤独凄凉。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太空你觉得是怎样的?
描绘朔方雪动态之美,突出其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尽现朔方飞雪的壮美与独立张扬的个性。
教师:仔细看看这个句子,你能发现什么?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旷野怎么理解?凛冽的天宇怎么理解?升腾的.不是雪吗,怎么变成了雨的精魂,鲁迅是不是写错了呢?
雨和雪的关系,雨和雪的作用。
(将朔方雪置于苍凉悲壮的背景,俨然挑战的斗士,突出朔方雪孤独境遇下的抗争精神。)
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如“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抓住“孤独”这一北方雪的特点,而把“死”与雪的精神相联,如奉献等,“精魂”凝聚一种坚强)
三、研读探究,情感深化
4、作者将南北雪景对照描写有何目的?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义?
“南方的雪”,它是一种美的象征,是作者向往的美好理想,但这种美未经磨练,不能长久的保持;
“朔方的雪”虽然孤独,不被理解,但有一种战斗的豪情,一种澎湃激昂的斗志,使人联想到那艰苦卓绝又令人神往的战斗。,他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他要用战斗来实现理想。
5、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一种雪景,为什么?
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琢磨,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鲁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
提示:注意晴天的雪的表现
四、感悟精神,激励人生
1、联系鲁迅的生平,探究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难点)
鲁迅之所以要呼唤自然本性的野性与爱,正是为了给人间的现实战斗注入生命的活力。因此,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
2、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篇14:《沁园春 雪》教学实录素材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说到诗词学习,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平时主要用到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生:读!
师:是的,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这节课,老师想给大家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诵读。大家认为朗读与诵读有什么不同?
生:朗读就是大声流畅地读。
师:诵读呢?
生:强调读出感情。
生:读得生动。
生:读出表情。
师:不错,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腔调,读出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今天我们就体会一下诵读这一学习方法。老师不太熟悉你们,我想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
生:我推荐×××。
师:是哪位同学?
(该生起立)
师:大家推荐你,我想应该是因为你的朗诵水平不错,你认为在朗诵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生:我觉得理解作品是前提,再就是要注意把情感读出来。
师:嗯,是好经验,重点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今天老师先来读一首诗,看看老师能不能做到这些。同时,还请大家注意听诗歌的内容,看能不能听出诗中这位“伟大诗人”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范读诗歌《江上放歌》,之后学生鼓掌。)
师:谢谢!看来大家还是很会鼓励老师的。
(生笑)
师:那大家听出来了吗?这位“伟大诗人”是谁?
生:是毛泽东。因为诗里引用了他的很多诗句。
师:不错,就是毛泽东。他是一位伟人,也是一位诗人。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位伟人的一首词——《沁园春 雪》就按照刚才那位同学的方法来学习——先理解再诵读。相信大家在理解内容后,一定会比老师读得好。我们先来听一下朗读带,大家可以小声跟读,找一找诵读的感觉。
(老师放课件,提醒学生放出声音跟读。)
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对范读中的一个字有疑问,是不是觉得很别扭?
生:是的。读错了。
师:哪个字?
生:“汗”字。
师:我们曾经学过这个字。
生:《木兰诗》中有“可汗大点兵”一句。
师:看来朗读的第一要义是读准,否则就闹笑话了。那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确读清楚。
(学生朗读)
师:大家刚才跟读时,觉得我们平时的朗读习惯和朗读带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生:节奏快慢问题,平时读快了。
师:放缓节奏有什么好处呢?
生:应该有利于抒发感情吧,也比较好听。
(生笑)
师:是的,要把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就要注意语速适中,不可太快。咱们再用诵读的节奏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嗯,不错。有些诵读的感觉了。要读得更好当然还得准确把握这首词的意思。大家通过听读、自读几遍后,对这首词的内容有哪些了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你觉得上下阕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生:我认为上阕重在写雪,下阏重在写人。
生:我认为上阕是描写景物,下阕是抒发感情。
生:我认为上阕重在写雪景之美,下阕重在写英雄人物。
师:嗯,很好。从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对词上下阕的主要内容都有自己的感受。而且都认为上阕的内容与什么有关?
生(齐答):雪。
师:对,雪。下阕主要围绕什么来写?
生(七嘴八舌):人物、情感……
师:什么人?
生(七嘴八舌):古代的,也有现代的。
师:对,古今的英雄。那从表达方式上看,上下阕是否一样呢?
生:不是,上阕以描写为主,下阕以抒情为主。
生:我觉得下阕以议论为主。
师:很好,上阕写景,下阕议论。那上下阕是怎么衔接的?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生: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来连接。承上启下,浑然一体。
师:好,“承上启下”这个词用得好。我们要把词读得细腻感人,还得更深入把握词作的内容和情感。下面我们就来分阕讨论。先请大家把上阕再读一读,看看上阕写了什么。
生:上阕描绘的是北国的雪景,特点是很雄伟壮美。
师(强调):嗯,壮美。那我们怎样读出这种特点?
生:声音要雄壮。
师:好,大家试一下,读一读前三句。
(生读)
师:是每一个字都要大声吗?
生:不是。
师:那要读好哪些字?
生:我觉得要强调“千里”和“万里”,表现开阔之景。
师:那你试一下吧。
(生读)
师:嗯,的确有开阔之势。老师也想试一试,我想把“冰封”与“雪飘”读得不一样。
(师读,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听出有什么不一样吗?为什么?
生:“冰封”读得很干脆,读“雪飘”时声音就上扬了,我觉得表现了这两个词不一样的状态——一静一动。
师:好,你很会听哟。那大家一起来试试,体会这种用声音来表现画面的感觉。
(生再读,突出两种状态。掌声。)
师:很好,通过大家的诵读,我真的感受到了北国那漫天飘飞的大雪。这就是朗诵的力量——用声音再现词作的意境。下面请大家进一步尝试,根据你对词作内容的理解,用最有感情的声音把上阕读一遍。
(生踊跃诵读)
师:大家能否说说词作中哪些地方在朗诵时声音要有表现力?
生:我觉得要读好“望”字,声音要拉长些,读出站在高处看的感觉。
师:“登高望远”是不是?
生:是。
生:我觉得“莽莽”和“顿失”要读得不一样,就跟前面的“冰封”与“雪飘”一样,一动一静。
生:我觉得“山舞”“原驰”和“比高”这些词很形象,都是很生动的动词,因此要读出动的感觉。
师:怎么动?
生:就是一好像要重一点吧。
师:“舞”和“驰”是什么状态?
生:动。
师:那如何表现动态呢,老师可以提示一下——在语速上可以变化。
生:读快一点。
师:对,加快语速可以表达动态。那“比高”呢?
生:声音高上去。
师:好,我们一起来试一下:欲与天公试比高!(声音逐渐高上去)很好。还有吗?“须晴日”这两句与其他句子所写之景是一样的吗?
生:不是,是想象出来的景。
师:这一句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红装素裹。
生:分外妖娆。
师:“妖娆”的意思是——
生:美丽。
师: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生:赞美。
师:那读的时候我们面部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含笑。
师:对,朗诵时还要注意用表情来展现意境。下面就让我们齐读上阕吧。看能不能用声音表现词作的意境。
(生齐读上阕)
师:小结一下,通过刚才的诵读,你们认为上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热爱祖国,赞美山河。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当时作者的心情呢?
(学生沉思)
师:老师提示一下。我们在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情感时,还要会知人论诗、知时论诗,也就是说,在理解作者情感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处境。这首词写于1936年,想想,当时的中国时局和作者的经历是怎样的?
生:日本侵略中国。
师:对,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抗日救国宣言》,毛泽东亲率部队奔赴抗战前线,路过陕北袁家沟一带,恰逢天降大雪,作者登高望远,思接古今,挥笔写下这首词。可见,作者的爱国情感的实质是什么?
生:保卫国家。
生:为保卫祖国大好河山而战斗的责任感。
师:非常好。所以,我们诵读时应读出这种责任感。请刚才大家推荐的那位同学来读上阕。
(生读,掌声。)
师:的确读得好。那我们再来看看下阕。从过渡句能看出来,下阕是在评古论今,作者评议了哪些英雄?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古代帝王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还有今天的英雄人物。
生:古代帝王的共同点是都建立了很强大的.帝国。
师:作者对历代帝王和当代英雄的评价是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反映出来?
生:对古代帝王的评价是:惋惜。
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比如“惜”“略输”“稍逊”。对当今英雄的评价是赞,比如“数”“看”等。
生:我补充,对古代帝王的评价还有“只识”“往”等词。
师:找出了这些关键词,那如何读出惋惜之情呢?
生:我觉得要读得慢一点,声调要降一点。
师:那我们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嗯,不错。那对当代英雄呢?如何读?
生:作者是赞美当代英雄的,所以要读得有力量,声音要高上去。
师:那你来试一下。
(生读)
师:很好,读得坚定、豪迈、自信。表现了对“风流人物”的赞美。大家能不能说说词中的风流人物是指谁呢?
生:指建功立业的英雄。
师:这是文中的注解。那你们能不能结合时局看看,作者心中的风流人物指的是谁?
生:抗日英雄。
师:与古代英雄相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是为人民和国家,而不是为自己。
师:说得好,真正的风流人物就是那些为了民族独立而战斗的英雄们,而不是为一家一姓的江山。下面让我们用最饱满的感情读出作者对风流人物的赞美。
(读后三句)
师:在全民抗日的背景下,作者心中的风流人物是抗战英雄。那今天你来读,你心中的风流人物是什么人?
生: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是抗震救灾的军民,包括温总理等。
生: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有奥运健儿,还有奥运圣火传递的火炬手金晶等。
生:我心中的风流人物就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劳动者,他们默默地奉献着。
师:说得太好了,真正的风流人物就是在不同的时代,为了民族腾飞而建功立业的各行各业的人民。你们也是正在成长的风流人物。让我们满怀激情,齐读这首词,整体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情感。
(师生读全词)
师:今天我们用诵读的方式学习了这首词,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体会这种学习方法。最后,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词在古代是用来读的吗?
生:不是,是唱的。
师:何以见得?
生:词牌就是曲子名称。
师:今天我们虽然不能知道古代的“沁园春”是怎样的曲调,但当代的音乐家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首词谱了曲,著名歌唱家刘秉义倾情演唱,请大家边听边和,感受唱词的韵味,并深化理解。
(在听音乐、跟唱中结束课)
篇15:鲁迅雪的教学实录
鲁迅雪的教学实录
师:“鲁迅”,一个对同学们而言并不陌生的名字,哪位同学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课前预习简要地介绍一下鲁迅先生?
生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想要补充介绍? 生2: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师:看来同学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还真不少。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用深刻的文字、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1936年10月19日,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永远离开了我们,成千上万的民众自发地涌上街头,为他送行。先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呢?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赫然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这也许就是对他最好的诠释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走进鲁迅笔下雪的世界。(屏显。)
鲁迅——民族魂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现在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字词提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嗡嗡”的“嗡”,“磬口”的“磬”,“脂粉奁”的“奁”,这几个字的字音字形比较重要。 生2:老师,我发现课本上“蜡梅”、“胡蝶”、“壶卢”的写法和现在不一样。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开始不久,白话文的实践经验不足,还有待完善,因此很多字现在看来不对,但在那时却是正确的,因此可能有出入。不改是为了尊重原著并保留白话文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接下来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几个,第2自然段中“以自身的滋润相粘(nián)结”,第4自然段中“他们决不粘(zhān)连”,“旋(xuàn)风忽来”,还有上文中“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xuán)转而且升腾”。
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把整理出的字词齐声朗读两遍。 (生齐读。)
师:同学们分成男女生两组,女生朗读前三个自然段,男生朗读后三个自然段,比一比,看哪一组读得好。
(生分组朗读。)
师:同学们声音洪亮,对文章节奏、感情的把握较为准确。我想找两个同学问一下,男生和女生分别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相应部分的?生(女):读前三段,我们应读出南方雪的美好以及作者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师:我听出来了,那么男生呢? 生(男):后面三段应表现出对北方雪的赞美之情,要读出气势。
师:所以男生读的时候感情还可以更激昂一些,女生可以更甜美一些。文章我们读过了,下面我们就走进鲁迅先生的文字,领略先生的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文学之美和意境之美。(屏显。)
文学家——品味文学之美
思考:你认为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篇文章一共描绘了几幅雪景图? 生(齐):两幅。一幅是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朔方雪景图。
师:真是异口同声啊!
(板书: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师:“朔方”是什么地方? 生1:北方。
师:文章描绘了北方雪景和江南雪景,这里体现了什么的转换?
生2:地点的转换。
师:我们先看看作者在江南雪景图中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
生3:写了“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还写了草。
师:作者在描写花草的时候,抓住了花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生4:颜色!
师:我们一起把描写颜色的词读一遍。 生(齐):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 师:文章除了对植物的描写,还写了什么?生5:还写了动物。“胡蝶确乎没有”,“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
师:“胡蝶”、“蜜蜂”真的有吗? 生6:没有!
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没有?
生7:从“确乎没有”、“记不真切”、“仿佛”这些词可以看出来。
师:这种写法我们曾经学过,朱自清的《春》当中,描绘“春草图”时这样写到:“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生8:虚写,也就是想象。
师:很好!同学们对于学过的知识记忆犹新,老师很佩服。那么这幅图景中作者还写了其他内容吗?
生9:还写了孩子们堆雪人的场景。
师:这里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孩子们在冬天的活动,你觉得写这个情景有什么作用呢?
生10:孩子们在冬天玩得很开心,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 生11:我觉得江南雪景图前面描绘花草时有色有声,有对实景的描绘,也有想象中的虚写,景物描写是静态描写,而这里的塑雪罗汉又加上了动态描写。
师:这位同学的品读真的'很到位,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尝试着概括一下:江南雪景图有什么特点?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谁来说说看?
生1:江南的冬天是一种温润的美。 生2:应该是美艳、不能持久的。
师:你是指塑的雪罗汉很快就消释了,对吗? 生2:嗯。
师:同学们可以回到文本中再找找。 生3:我觉得是“滋润美艳之至”。
师:这位同学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这样一幅画,除了塑雪罗汉是在冬天做的事情,其他的情景像是冬天吗? 生4:不像。
师:如果非得说是冬天,也是暖冬。所以说,除了“滋润美艳”之外,这样的冬天还有什么特点? 生5: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生机盎然的。 师:概括得非常准确。下面我们集体来概括一下江南雪景图:江南雪景图是一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的雪景图。这样一幅声色和谐、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的江南雪景图美不美?生(齐):美。
师:同学们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生1:柔美。生2:优美。
师:很凝练,我们就用“优美”好不好? 生(齐):好。 (板书:优美。)
师:下面我们齐读前三段,相信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超越上一次的朗读。 (生齐读1—3自然段。)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品读一下朔方的雪景图中写了什么。
生1:写了雪的蓬勃。
师:文本中是怎样描绘的?谁来说?
生2:“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生3:“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 生4:“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师:同学们找得很全,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描写朔方的雪的关键词。 师生(齐):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奋飞,灿灿生光,旋转升腾。
师:那么朔方的雪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1:孤独的,没有南方的雪滋润。师:你从哪里读出了孤独? 生1:“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生2:我觉得朔方的雪还有一种旺盛、不可抑制的力量。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2:“如包藏火焰的大雾。”这个比喻写出了朔方的雪蕴含着伟大的力量。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很善于从文中归纳。文中有现成答案,你们找到没有? (生摇头。)
师:同学们好像忽视了文章的开头。 生3:找到了!是“冰冷、坚硬、灿烂”。师: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下。 (生齐读。)
师:“暖国”是哪里?
生4: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师:江南属不属于暖国? 生(齐):属于。师:江南有没有雪? 生(齐):有。
师:有雪。可是先生却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也就是说“冰冷、坚硬、灿烂”指的是何处的雪?生(齐):朔方的雪。
师:这几个词在文中如何理解?
生5:和江南温润的雪相比,朔方的雪是“冰冷”的;和江南在日光中渐渐消释的雪相比,朔方的雪是“坚硬”的、“灿烂”的,这和江南的雪是截然不同的。
师:很好,我们同学理解得非常好!刚才我们用一个词概括了江南雪景图,叫“优美”,那么与此相对的朔方雪景图该如何概括呢?生1:刚毅之美。 师:用两个字。 生2:壮美!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板书:壮美。)
师:下面我们齐声朗读一下后三自然段,读出壮美之感。 (生齐读。) 师:这两幅雪景图,一幅是江南优美的雪景图,一幅是朔方壮美的雪景图,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生(齐):对比手法。 师:正是对比。 (板书:对比。)
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雪景,这里仅仅是在描绘雪景吗?
生(齐):不是!
生1:作者通过写雪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2:这是借景抒情,借描绘朔方雪悲壮的战斗来表现自己的斗争精神。
师:大家都说这里不仅是写雪景,那么,你能感受到这两幅雪景图背后深沉的情感吗?作者分别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写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屏显。)
思想家——感受情感之切
思考:你能从这两幅雪景图中感受到作者更深沉的情感吗?
生1:我觉得江南雪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深切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师:鲁迅的故乡在江南,他在文中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江南的雪景,蕴含了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生2:写这篇文章时鲁迅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所以我觉得文章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师:这位同学能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非常可贵!回忆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所以说作者在写江南的雪时所表达的更重要的情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这是一种炽热的追求。
(板书:炽热的追求。)
师:下面大家再说说作者写朔方的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1:朔方的雪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决定要义无反顾地战斗,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志向。
师:什么志向?
生1:要为全人类服务,要为全国人民的解放而战斗。
师:要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战斗献身,你读出来了,很好。
生2:我觉得写朔方的雪是为了表现作者不懈的追求以及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就算别人不理解,他也依然要勇敢地与黑暗现实作斗争。
师:就是坚守那份孤独。我们生在南方,对北方的雪只能从电视上看到,但是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那幅画面:在空旷的原野上,你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天气的奇寒,你能感受到的只是旋风的呼啸,那里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灿灿生光,蓬勃奋飞,旋转升腾,冰冷,坚硬,灿烂。朔方的雪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其实就是作者的品质。我们看到作者有怎样的品质?
生1:独立张扬,反抗环境。 生2:不屈不挠,勇于斗争。师:很好,朔方的雪就是作者不屈抗争的写照。 (板书:不屈的抗争。)
师:作者在写景的时候不仅是单纯的写景,而是融汇了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叫什么? 生(齐):托物言志。 (板书:“托物言志”。)
师:在江南雪景图中,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朔方雪景图中,他表现了不屈的抗争精神。我们来思考,对理想的追求要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生(齐):战斗。
师:很好,作者的理想就是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板书:用战斗来创造美好世界。)
师:这两幅雪景图各具特色,当中蕴含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我们来分析一下,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更倾向于赞美哪里的雪?(屏显。)
革命家——追寻战斗之魂
思考: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赞美哪一个地方的
雪呢?说明理由。
生1:作者更喜欢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的精神是作者追求的。
师:因为朔方的雪的精神正好和作者的精神相契合,所以你觉得作者更喜欢朔方的雪。
生2:因为江南的雪固然美,但是它不真实,而且很容易融化,从“塑雪罗汉”事件就可以看出,作者应该是惋惜之情。
师:南方的雪非常美,它美艳、洁白、美丽,但是非常容易消融,所以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赞美朔方的雪。
生3:我也认为是朔方的雪。因为南方的雪晴天虽然很美,但晴天让雪罗汉皮肤消释,寒夜又使它的皮肤结一层冰,它很容易被坏境改变。而朔方的雪生活在严酷的环境中,勇于同严酷的环境作斗争,表达了作者那种不屈的精神。师:她回答好不好? 生(齐):好! (生鼓掌。)
师:大家都说作者更倾向于赞美朔方的雪。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
生1:作者固然是倾向于朔方的雪,但是他对江南的雪更热爱一些,江南的雪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南当时正处在相对来说比较光明的状态。
生2:作者更倾向于江南的雪,因为江南的雪是美好的,而朔方的雪却是孤独的,而且写江南的雪用了大量篇幅。
生3:美不经过雕琢是不可以长久保持的,所以作者还是更倾向于朔方的雪。文中“但是”这个峻急的转折很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师:你很善于抓关键词,非常好。大家的讨论很激烈,却都是经过思考得到的观点。江南的雪美不美?
生(齐):美。 师:作者爱不爱? 生(齐):爱。
师:有同学说南方的雪虽容易消融,但作者的喜爱之情仍显而易见,可是朔方的雪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才是作者倾情赞美的。喜爱与赞美是有区别的,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
师: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问题:作者称“朔方的雪”是什么? 生(齐):“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师:雨雪本无生命,作者却用了“孤独”、“死掉”、“精魂”这些字眼,我们如何理解?
生1:“孤独”是指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那种独立昂扬的精神。
生2:因为雪是雨变成的,所以雨的牺牲、死亡才换来雪的诞生。
生3:“精魂”是精髓、灵魂的意思,是指朔方的雪的献身精神和战斗精神。师:这闪闪的、旋转升腾着的不仅是雨的精魂,更是人的精魂,是谁的精魂? 生(齐):鲁迅!
师: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是在文化战线上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民族英雄!其实,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我们一起来看。(屏显。)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 师:《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我们会在高中阶段学到,这里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指具有何种精神的人?生(齐):具有战斗精神和献身精神的人! 师:很正确!《自题小像》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尽管如此,我仍然要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这些句子是不是让我们对先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生(齐):是的。
师:课文学到这里,老师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我来把文章读一遍好不好? 生(齐):好!
篇16:《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一)预习课
1、请全班同学各自提供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歌,准备课堂交流。
2、请找出课文中的一个会意字,并举例你所知道的3—5个会意字,并相互传看审定。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多义字,读准字音,把握意义用法;掌握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意义用法;课文中的“雾凇沆砀”中的“凇”是形声字吗?为什么?
3、在课文中标明作者写湖心亭雪景的量词,请试用其它量词置换。
4、作者全文很好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大小的对比、动静的对比、冷热的对比,请用课文中的语句一一说明。
5、试将柳宗元《江雪》诗和本课作一对比,并说明它们所写内容的异同,准备在全班交流。
6、你认为作者“痴”吗?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文中的“痴”?
(二)讨论课
师:同学们,上次布置本课的作业大家完成得很好,今天我们结合课文的学习一起来讨论讨论。先请几个同学自告奋勇朗诵你提供的描写西湖的诗。
生1:朗诵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生:朗诵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好!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生:朗诵《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师:有相同的举手。(生举手)好!看来选这三首的同学居多,那么我们看第一首写的是西湖的雨景,第二首是西河的荷景,第三首呢?
生齐:西湖的春景。
师:对!我们要学的明朝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的是西湖的……
生齐:西湖的雪景。
师:好!我们的作者登场了,他到西湖去进行一场与人不同的观光旅游。作者开篇就交待了游湖的时间、地点、人物、天气状况,还有呢?旅游方式是坐车、乘飞机还是—————?
生:划船。
师:对!还有旅游的用品是?
生:炉火。
师:毳衣算不算?
生:不算。
生:算!
师:为什么算?
生:因为冷,特别穿了毛皮衣。
师:对!毳是不是会意字?
生:是!
生:不是!
师:二木为林,三木为森,树多不多?日月为明,三日为晶,表示光亮。日落草丛中,暮,那么毳毛多,表示毛衣。下面接着写作者所见雪景,“雾凇沆砀”,“凇”是不是形声字?“冫”、“氵”同为形旁表义不同。
生:是形声字。
生:不是形声字。
师:为什么不是形声字?
生:形旁表义,声旁表声。“凇”是声旁,“冫”是形旁的话表什么义我说不出来。
师:形旁表“义”,是指表示那类字的类别和范畴,以“冫”为偏旁的字大都与寒冷有关,如凛、凝、冻等,“氵”表示相关水的字,“冫”表示为雾凝结而成冰花,全句意思是“冰花一片弥漫”。下面从大处来了个全景式拍照,“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作者接着又从小处作了特写式拍照,下面请同学出示你置换的量词。
生:我是这样转换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抹,湖心亭一豆,与余舟一叶,舟中人两三点而已。”
师:怎么样?还不错吧!“一抹、一豆、一叶、两三点”还算准确,还有不有?掌声鼓励。
生:我是这样置换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线,湖心亭一团,与余舟一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师:不够精确,也还可以。试想想,那水气迷蒙,光线不强,物体不太清晰,看堤、亭、舟、人似有似无,如梦似幻,我们用的量词有不有张岱那样精确传神?过去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开始用“过、到、入、满”,总嫌一般化,经过反复推敲,后来用一“绿”字,顿觉春意盎然,所以我们同学作文选词造句一定要选用最富于表现力的哪个词语,这叫画龙点睛。好!下面看张岱遇到了什么。
生:两个人。
生:同是观赏雪景的人。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同游人。
生:游客。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同志。
师:现代称呼。
生:知音。
生:(齐读)
师:这里写作者巧逢知音的交往三步曲,一是初识,二是交深,三是“告别”。作者欣逢知音大喜,你用一个什么词形容这种状态?
生:喜上眉梢。
生:喜气洋洋。
生:大出所望。
生:喜出望外。
师:“强饮”指什么?
生:勉强喝。
生:不想喝推不过喝。
师:再想想看。
生:我想起来了,是不能喝也要喝。
师:“强”,是不是多音多义字,该怎么读?
生:读“强”两音
师:对!人逢知己千杯少。“对影成三人”。同学们,前面写了静景,这里应该为什么?
生:动景。
师:这是景吗?
生:是态,对了,动态。
师:好了,我们回过头来看全篇。兴致勃勃赏雪观景的张岱感觉冷不冷?一同旅游的人冷不冷?
生:冷。
师:具体说。
生:冷,又加上是时候更定。
师:还有呢?
生:带了炉火,穿了毛皮衣。
师:还有呢?想想看。(师启发)“湖中人鸟俱绝。”鸟都怕冷。以上所说,是写自然界冷,那么人世间冷不冷?
生:冷呢,人烟稀少。
生:不冷呢,还有同游的人聊天喝酒。
师:要我说,又冷又不冷。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张岱内心说,他感到人世间象这雪天一样冷彻肌骨。张岱生活的年代,明亡清兵入关,他躲进深山,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连亲戚见到他都当作野人,当作洪水猛兽。为什么说不冷呢?大家把《江雪》诗头一个字连读一下。
生:千万孤独。
师:冰天雪地中的钓鱼的老人孤不孤独?
生:孤独。
师:自然界和内心冷不冷?
生:冷。
师:对!张岱也和这位蓑笠翁一样感到“冷”。但张岱和蓑笠翁不同的是不冷,一是内心热,热恋西湖春景,热爱大好河山,二是知音热,没想到和自己一样,人世间有知音,知音难求,知音难逢,你说张岱“热”不热?
生:热。
师:所以称得上“内心热,知音热”,那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翻译的舟子的喃喃之语呢?
生:不要说相公傻里傻气的,还有比相公更傻里傻气的人。
生:我觉得“痴”就是“呆”,呆里呆气的人。
师:还有呢?
生:“痴”就是“古怪”。
生:痴呆。
生:老师,我觉得热爱、喜爱、钟爱、酷爱都可以。
师:还有呢?
生:执著、钟情。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张岱象李白一样,一生好游名山川。他思恋故国,热爱西湖。他还专门为西湖写了一本书,叫《西湖梦寻》。《湖心亭看雪》选自他的另一本散文集《陶庵梦忆》忆梦、寻梦,对于这样一个痴情故国山河、钟情西湖的人,真可以说是“酷爱得有点呆气。”所以我的理解是“不要说相公酷爱西湖得有点呆气,还有比他更胜的人。”大家说对不对?[板书]
篇17:沁园春雪教学评价实录
教学目标
1、理解诗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这首词语言精确的特点。
3、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4、学情分析
5、时代背景讲解是理解主题的重要基础
6、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6.1这首词的创作和发表的重大意义。6.2这首词的意境博大深逮。
7、教学过程
8、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秀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3000多年来,有过不少的英雄好汉、帝王将相,试问: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谁?
──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形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
──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红军长征的胜利更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宣布:“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黄河东征。视察地形时,他看到雪后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满怀战胜敌人的信心,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形象地指出:中国的命运只有掌握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手里才能走上“光明的路”。未来是属于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
二、指导预习
1、给下列的字注音:
分外( ) 娆( ) 思汗( )
今朝( ) 数风流人物(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惟
须
上下
俱
文采、风骚
顿
素
妖娆
输、逊
风流人物
蜡
竞
折腰
数
今朝
3、思考下列问题:
⑴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但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上阕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下阕又侧重于哪两种表达方式?
⑵上阕写的什么地什么景?试按对景色的概括写、具体写、想象写的脉络,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⑶下阕如何引入对人物的评论,评论了哪些古人?又评论了哪些今人?试按此线索也将它分为三个层次。
三、研习新课
1、指名板书注音:
分外(fèn) 娆(ráo) 数风流人物(shǔ)
今朝(zhāo) 思汗(hán)
2、指名口头解释:
惟:只。
上下:上上下下,即上游和下游。
顿:立刻。
蜡:白色。
须:等到。
素:白色。
妖娆:艳丽多姿。
竞:争。
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输、逊:都是差的意思。
文采、风骚:都指文学才华,“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俱:都。
数:点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就是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今朝:今天。
3、教师范读,然后提问上面的思考题。
回答要点:上阕侧重于写景,下阕侧重于抒情、议论。
篇18:湖心亭看雪 教学实录
湖心亭看雪 教学实录
师: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先诵读一首诗,老师来开个头,如果大家能记住的话,就和老师一起大声地诵读出来:“千山鸟飞绝……”
生:齐背《江雪》。
师:同学们记得非常好,柳宗元的《江雪》幽僻清冷、寒江独钓,给我们展现出了独特的雪后意境。今天,我们来走入另外一番雪景,去感受不一样的情怀,我们一起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师:首先交给大家一些时间,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文,一边读一边将课文中你认为应当引起同学们注意的生字词标注下来,并思索应当如何识记最好。现在开始。
生:(出声齐读课文)
师:(击掌,叫停,笑着说)同学们,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八年级十三班的团结一致。老师要求自由地、大声的诵读,不要求齐读,听明白了吗?好的,再次开始。
生:(自由大声诵读)
师:好的,读完了。哪位同学能够提起一个字,觉得这个字应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生1:我认为在我们这篇文章的第二行“是日更定矣”中,“更”字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个字我们平常都是读四声,在这里应该读一声,要注意一下。
师:为什么它在这里要读一声?
生1:因为我们看文章一般都要看文下注解,课下注解标的是一声,所以我们就读一声。(众笑)
师:谢谢你的诚实。同桌有没有见解?
生2:我认为这个字在这里表示时间,不是表示程度,所以才读一声。
师:分析得真好,谢谢你。
生3:在第二行有一个“余挐一小舟”的“挐”字,它和“絮”字非常相近,读时、书写时应当引起注意。
师:那“挐”字和“絮”字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生3:一个下面是“糸”,一个下面是“手”。
师:看得很仔细,请坐。
生4:我觉得第三行的“雾凇沆砀”中,后面几个字都是生字,比较生疏,我们需要注意。
师:“沆砀”是生字,应当注意。那“凇”字见过吗?
生4:见过。
师:那请组个词。
生4:(思考不上来,不好意思地笑)
师:(笑)哦,你没见过。我们来看这个字,如果把这个两点水的“凇”字改成三点水的“淞”字,你看好不好?
生4:不好。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因为两点水的“凇”是文中一个词,三点水的“淞”不是原文中的词。(众笑)
师:(开玩笑说)这个同学回答得更诚恳——因为两点水是对的,三点水不对。(众笑)对于这个字,其他同学有没有自己的识记见解?
生5:形旁两点水是“冰”的意思,三点水是“水”的意思。“雾凇”是冰晶,应当与两点水相联系。
师:说得很好。形近字之间要注意形旁所表示的意义差别。
生6:课文第二行“拥毳衣炉火”中的“毳”字应当引起注意。这是个生字,想起三毛就会想起这个字。(众笑)
师:非常有意思。老师想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毛”和“三个毛”有何区别?
生6:“三个毛”更能突出它这个毛多。(众笑)
师:毛很多,毛很细,这种衣服非常保暖。
师:下面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本文中的一些生字词以及多音字,我们一起将含有这些字词的短语齐读一下。
生:(齐读含有生字词及多音字的短语)
1。【挐(ráo)】
2。【拥毳(cuì)衣炉火】
3。【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
4。【是日更(gēng)定】
5。【焉得更(gèng )有此人】
6。【强(qiǎng)饮】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其他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可以边听读边结合文下注释对课文进行口头翻译,如果遇到自己把握不准的字词解释,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如果遇到比较简单的地方,可以凭借语感“冲”过去。
生7:(朗读全文,“喃喃”读错音)
师:(纠正“喃喃”读音)同学们一边听读一边口头翻译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握不准含义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生8: “余住西湖”、“拉余同饮”、“见余,大喜曰”中的“余”字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有没有同学能帮助他?
生9:这三个“余”都是指作者自己,是“我”的意思。
生10:“莫说相公痴”中的“痴”字,我不明白它的意思。
师:(笑)其实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痴”字应当解释成“痴呆”,但又觉得不合适?(众笑)
生10:嗯…不是。(吐舌头,众笑)
师:(对学生)呵呵,他在向我吐舌头。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个字我们会在后面进行一个深入的理解,谢谢你的问题,请坐。
师: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本文当中有些文言词汇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我们把它提取出来。大家读词,然后读该词解释,读一遍即可,好吗?来,读起来。
生:(读重点词释义,记忆)
1。俱绝—消失
2。上下一白—全,都
3。一芥—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4。而已—罢了
5。及下船—等到
师:通过刚才我们在课上的两边通读课文,以及结合大家提前的预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对张岱的这篇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才课前我和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我问一位同学:“你喜欢这篇文章吗?”
他说:“不喜欢。”
我说:“为什么不喜欢呢?”
他说:(四川话)“没得意思!”(学生笑)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到文章里面,看一看能不能从感觉没意思的文章里面读出点儿“意思”来。
师:我们来看题目——“湖心亭看雪”,这是一个记叙性的题目,我们不妨从题目入手,理一理要素,看看有没有发现。首先我们思考第一个问题:湖心亭看雪,谁去看雪?
生11:作者张岱去看雪。
师: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1:课文中有“余”字,“余住西湖”、“拉余同饮”、“见余,大喜曰”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师:抓住文本信息,这个做法很好。第二个问题:在什么时间去看雪?
生12:崇祯五年十二月。
师:能不能再具体一些。
生13:“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日更定矣”。
师:“更定”是什么意思?
生13:是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师:你怎么知道?
生13:我看的文下注释。
师:做得非常好,能依据文下注释理解文意。那张岱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呢,还是和别人一起去的呢?
生14:他是一个人去的,然后在湖心亭遇到了两个有同样看雪兴致的人。
师:你从文中哪里可以读出是作者一个人去的?
生14:“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
师:(赞许的)抓得准。(板书:独行)别的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15:后面写的是“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说明应该不止作者一个人,还有舟子。
师:对呀,作者是和船夫一起去的西湖,可为什么却说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生16:我觉得舟子的职业是划船,承揽顾客,这和作者的出行目的不同,所以不矛盾。
师:那么再结合张岱晚上八点去湖心亭看雪,你初步猜测:你觉得张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16:我觉得他就是古代的那种文人学者,非常有闲情逸致,有时间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师:你自己有没有晚上八点独自出来赏雪的经历?
生16:没有,因为我们这边很少下雪。(众笑)
生17:我觉得张岱是很浪漫的人。
师:为什么用这个词?
生17:晚上八点别人都回家了,他却出来,这就很浪漫。
师:我能感受到你是一个崇尚浪漫的人。
生18:我觉得张岱是一个有怪癖的人。(众笑)冬天晚上八点左右天色应该已经很黑了,天又很冷,他居然还出来看雪,说明他有怪癖。(众笑)
师:恭喜这位同学,能从看似平淡的文章中找出怪异之处并思考,你找到了解读本文的第一把钥匙。
师:再思考下一个问题:湖心亭看雪,雪下得怎样?
生:大!
师:(板书:大雪)从哪些词句读出雪大?
生19:可以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读出雪大,雪下的时间长、西湖声音静。
生20:可以从“拥毳衣炉火”中读出雪大,因为很冷。
生21:可以从“雾凇沆砀”、“长堤一痕”等处读出雪大。
师:这位同学思考的答案一出,把我们指向了本文当中非常精彩的描写雪景的句子。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上这几个句子。这处描写是《湖心亭看雪》中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的经典描写雪景的文字,它好在哪里呢?你最喜欢这几个句子当中的哪一个词?
生:(思考)
师:谁来说一下?
生22:我喜欢“上下一白”中的“一”字,它写出了雪下得非常大,天地浑然一体,天气非常冷,雪天的颜色也很漂亮。
师:你把这个小短句朗读一下,并且把“一”字重读,强调出来。
生22:(朗读该句,强调重音)
师:你读的很好,读出了雪大。
生23:我特别喜欢“舟中人两三粒”中的“粒”。这个字写出了人在茫茫大雪中显得十分的渺小,也突出了雪的大。
师:你说的很好,用人的渺小反衬出雪大。那这个字可不可以在朗读的时候重读?
生:(小声:可以)
师:好,那我来重读试一下。(师范读该句,故意将“粒”字读重音,问生)这样读好不好?
生23:好像不怎么好。(众笑)
师:呵呵,谢谢你评价老师时谦逊的态度。怎么不好呢?
生23:这个字意图体现渺小,虽然很重要,但好像没有必要重读,只要轻轻地读出来就行了。
师:这是个很重要的字,但却不适合重读,那我们就把它轻读,这叫做“重音轻读”。你读一下试一试。
生23:(朗读该句,“粒”字重音轻读)
生24:我喜欢“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的“痕”、“点”、“芥”三个字。这三个字在我眼前犹如一幅画,大雪纷飞三日,雪很厚很漂亮。
师:那你看老师给改动一下好不好:唯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
生24:我觉得不好,这样改了之后,不能表现雪大……
生25:(补充)用这样的词更能够表现出“我”与万物的渺小。
师:你说的很好。我在想刚刚几个同学选择这几个词进行品析的时候,是不是受到了我制作的幻灯片背景的启示,这个背景大家知道吗?这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先生的同题作品《湖心亭看雪》,“痕”、“点”、“芥”、“粒”给我们勾勒出这样奇幻的画面。同时我们要注意,这几个字是不是都要重读呢?
生:重音轻读。
师: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痕”、“点”、“芥”、“粒”尝试重音轻读)
生26:我喜欢“唯长堤一痕”的“唯”字,这一个字能体现雪大,而且覆盖力很强,它把所有的东西几乎都覆盖了,能够看见的很少很少,“痕”可以理解为只是隐隐约约地露出一点痕迹。
师:你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种视觉感受——隐隐约约,这个词很传神。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意见?
生:(再次陷入思考,师等待)
生27:我还喜欢“雾凇沆砀”中的“沆砀”这个词,它写出了冰花一片弥漫,白茫茫的一片,说明雪下的大,像仙境一样的样子。
师:你形容得非常好,你给大家朗读这一句,读出你的这种感受。
生27:(朗读,缺乏意境)
师:你读得有一些胆怯。这样,你读的时候把“沆砀”这个词声音拖长,试一下。
生27:(朗读,把“沆砀”拖长)
师:挺好,你再尝试将这个词拖长并加上颤音,试一下。
生27:(朗读,拖长并加颤音,但没有托住气息,出现破句)(众笑)
师:气托不住了是吗。来,深吸一口气,托住气息,再读一下。
生27:(朗读,拖长并加颤音,很成功,台上台下报以热烈掌声)
师:你读得真棒,谢谢你,白气弥漫,不断扩散,你读出了应有的意境。下面同学们看这个句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老师觉得这里面有一个“与”字反复出现,是不是很繁复?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去掉?为什么?
生28:这三个“与”字的重复,更能加强这句话的气势,更能表现出雪的大,把天、云、山水的颜色化为一体,难以分辨。
师:说得好,三个“与”字增加了整体感,雄浑难辨。我们看,这处写景共有两句:前一句强调“极大”,我们要读出一种雄浑感,注意读出重音;后一句强调“极小”,我们要读出渺小感,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几个量词逐次渐轻,当读到“舟中人两三粒”的时候,停顿一下,把最后的“而已”读到最轻。老师先来范读一下,其间大家可以小声跟读。
师:(范读)我们想象这画面,一起齐读这处写景句,来,一起读起来。
生:(齐读)
师:前天与大家见面交流的时候,我曾问过一些同学:咱们这里下过雪吗?有个同学说:我们只在2010年冬天看到了几个雪花片片(四川话)。我们似乎对大雪的感受很少。有同学说:老师你要是让我写雪,我一定会写下雪多美。可是我们发现作者张岱写雪的时候,似乎并不是写雪“美”,而是侧重于写什么呢?
生:(齐)雪大。
师:你如何理解在这处写景中作者的用意呢?
生29:因为雪大才美,“大”即是“美”。(众笑)
生30:我认为,作者真正喜欢的是雪“大”这样一种气势,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师:我们看到,作者不写雪美,而直言其大,这又是一处奇异的地方。接着往后读,作者观完雪景,到了湖心亭却遇到了两个人。
生:(齐)金陵人。
师:他们相遇之后心情如何?
生:(齐)大喜。
师:(板书:喜遇)从哪里可以读出这种“大喜”?
生3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这个“强”字可以读出来,“白”是酒杯,他强尽力地喝了三大杯酒,说明他很高兴。
师:这个“强”字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我本来不爱喝酒,可是你非要我喝,我只能不情愿地喝,所以叫“尽力”?
生31:我不这样理解。我认为应该是很高兴、很痛快地喝。
生32:从“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的“更”中可以读出“大喜”。张岱没有想到能在湖心亭还能遇到人,很惊喜。
师:你把这一句话读一下,把你所选的词读重,强调出惊喜感。
生32:(朗读该句,强调“更”)
师:这个句子读的时候强调“更”字,读出惊喜。老师再教给大家另外一种读法。我们想:金陵人见到张岱感到很意外,这是为什么呢?
生33:因为他们觉得下这样大的雪一般应该不会有人这么晚出来,没想到居然也有“这样的人”。
师:“这样的人”在句子中指哪一个词?
生33:“此人”。
师:我们再读这个句子,强调“更”的同时,再将“此人”强调出来。
生33:((朗读该句,强调“更”、“此人”)
师:湖中遇到金陵人,双方见面分外高兴。可是有一个问题,难道张岱和这两个金陵人原来是老相识吗?
生:(齐)不是。
师:那他们为何会一见如故呢?
生34:我觉得张岱遇到金陵人,就像俞伯牙遇到钟子期一样,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情趣相投,同为知己,所以他们会有亲切感。
师:你说的很好。(总结内容)我们来看,在这样一个“大”雪天,作者张岱一个人“独”行,在湖心亭“喜”遇两个陌生人,还痛快地喝酒,然后潇洒地走了。于是有一个人不理解了,他觉得用一个字来形容张岱再合适不过了。
生:(齐)痴!
师:(板书:痴)这是谁说的?他所说的“痴”是什么意思?
生35:这是舟子说的。他所说“痴”表明他对张岱与金陵人的赏雪不理解,舟子觉得他很傻。
师:呵呵,课堂一开始那位同学的疑问得到了证实。(对生35)那你觉得“傻”是不是张岱把“痴”字写入本文的含义?
生35:不是。张岱的真正意思是是借这个字表现自己对湖心亭遇知己的欣喜、对西湖雪景的“痴迷”。
师:你提出了对这个词的理解——“痴迷”,请坐。张岱为什么如此“痴迷”于此景、此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示幻灯片——张岱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明朝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他入山以后。
师:我们研读这两段背景资料,一起看一个词“不仕”,何为“不仕”?
生36:“不仕”就是不做官。
师:是不是因为科举考不上,没有做官机会?
生36:不是。这是因为明朝亡国之后,张岱不想背叛祖国,有对祖国的怀思。
师:非暴力,不合作。
生36:对。
师:请坐。本着刚才我们对写作背景的了解,现在我们再重新思考课文中张岱的几个怪异行为:“独行、大雪、喜遇”,你对文章内涵有没有新的想法?
生37:从这三个行为,我看出他是一个孤独又豪迈的人,他于冬天大雪的晚上一人去看雪,可见内心孤独;遇到知己又痛快喝酒,可见他很豪迈。
师:那“大雪”如何理解?
生37:“大雪”看出他比较凄凉的感觉,因为他的祖国亡掉了,他自己隐于山中,过着隐士的生活,对现实很无奈,比较凄凉。
师:请坐。这个时候,让我们想象张岱的内心:他的心里充满对故国的怀思,内心里有国破家丧的阵痛,而自己又无所寄托。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怀,再次朗读本文中的描写雪景的句子,去体会张岱的情思。一起读起来。
生:(齐读)
师:带着这个情思,我们再将全文一齐读背。(示幻灯片)
生:(一齐读背)
师: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课下请同学们上网搜索并阅读张岱的《陶庵梦忆自序》,进一步体味张岱的情思。同时,我们回去进行比较,《湖心亭看雪》与课堂开始时柳宗元的《江雪》有何异同。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到这里,下课。
生:(起立)老师辛苦了。
★ 赤壁赋教学设计
【东方雪《赤壁赋》教学实录.(整理18篇)】相关文章:
《赤壁赋》教学实录两课时 (高一必修一)2023-10-19
《赤壁赋》第二课时..2024-05-01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雪陵.2022-11-24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2023-05-20
采薇教学实录2024-01-18
赤壁赋课堂反思总结2023-10-28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四)2022-05-04
课堂教学设计2022-11-15
《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2023-04-18
苏轼的书法有什么特点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