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文化-论发达国家的城市环境设计

时间:2022-11-20 07:50:0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环境与文化-论发达国家的城市环境设计(精选8篇)由网友“Haru”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环境与文化-论发达国家的城市环境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环境与文化-论发达国家的城市环境设计

篇1:环境与文化-论发达国家的城市环境设计

环境与文化-论发达国家的城市环境设计

本文从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先后探讨了环境与文化的`继承性和差异性.通过比较东西方城市环境设计的异同,得出结论:现代的环境设计已不是简单的规划和美化问题,而是一种社会环境的全面再创造.

作 者:熊文思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现代艺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刊 名: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英文刊名:LITERARY THEORY 年,卷(期): “”(10) 分类号:G07 关键词:环境   文化   发达国家   环境设计  

篇2:论城市文化与城市个性

论城市文化与城市个性

文化是城市个性的体现,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城市建设趋同化现象却十分严重,亟需科学的城市文化理论支撑.因此,明确城市文化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特点等基本理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 者:李坚 李锐 LI Jian LI Rui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沙,410081 刊 名: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年,卷(期): 27(3) 分类号:G05 关键词:城市   城市文化   城市个性  

篇3:论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杠杆和动力.探讨环境文化的内涵、特征、要义、功能及发展环境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则与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作 者:周晚田 周庆 Zhou Wan-tian ZHOU Qin 作者单位:周晚田,Zhou Wan-tian(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办,湖南,长沙,410081)

周庆,ZHOU Qin(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xx 4(5) 分类号:G05 关键词:环境文化 内涵 特征 功能 生态文明建设

篇4:论环境文化

所谓会计模式,是指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其组成要素包括:会计目标模式、会计管理模式、会计规范模式、会计核算模式、会计报告模式、会计监督模式和会计教育模式。会计模式的研究必须紧紧围绕会计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展开,包括社会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技教育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本文拟从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影响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由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申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财富,因而由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茬不同的社会必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文化环境方面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国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以下将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子系统的影响作具体分析。

一、对会计目标模式的彤晌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服务方向,代表着社会各利益集团政治经济利益的基本要求。在会计模式系统中,会计目标模式处于最高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和运行导向,甚至被一些学者作为不同会计模式的标志。

会计目标模式的构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然受其文化环境尤其是价值趋向因素的制约。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趋向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创造以至个人冒险的个人价值观;二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注重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社会价值观。

在全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侧重于将维护私人投资者的利益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方向,形成以投资人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美国是这种模式的突出代表。美国政府及社会公众都非常重视个人价值,认为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有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价值。这种文化观反映在会计目标上,认为保护私人投资者利益与维护全社会利益是一致的。而在大力倡导社会价值的国家或地区,会计倾向于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公众利益。由于社会利益实质上是通过国家利益体现的,这就必然形成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我国社会公众看重集体主义精神,认为个人只是集体的一分子,个人价值也只是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个人价值开始受到重视,但传统的价值趋向并未改变。因此,从会计目标看仍然是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基本倾向。

二、对会计规范模式的彤巾

会计规范是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指导会计行为朝着合法化、合理化和有效化方向发展的路标。对各种会计法规制度和职业道德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即为会计规范模式。会计规范展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特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会计法规制度的特征与文化价值趋向密切相关,越是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价值的国家,会计法规制度的统一性越强,强制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如法国的会计总计划、瑞典的宏观会计制度都具有指令性、统一性和强制性特征,我国的会计法规更是如此。相反,崇尚个人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国家,则会计法规制度的灵活性越大,强制力越小,如美英等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只提供原则性指导,注重专业导向,提倡依赖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很少具有强制性。

其二,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与权力差距大小密切相关。荷兰学者何斯德在其著名的文化模式中把权力差距作为衡量各国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准,认为权力差距越大的社会,其成员越是认同组织结构、纪律和社会秩序,对权力的不公平分布越能默认,服从性越强,主观判断能力越差。相反,权力差距越小的社会,其成员的服从性越差,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这种文化现象反映在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问题上,必然出现:权力差距大的国家,会计人员喜欢按部就班地执行法规制度,对法规制度的完整性和具体性要求较高。不善于进行专业判断和政策选择,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死搬教条,依样画葫芦。我国的情况就基本如此。而权距小的国家,会计人员则喜欢独立思考,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专业判断,灵活机动地理解和执行会计法规制度,对法规制度的灵活性及务实性要求较高。美英等国的情况大体如此,法国则截然相反。

三、对会计管理模式的彤晌

会计管理模式是指国家对全社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进行组织管理的方式,它是会计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组织保证。会计管理模式取决于国家经济管理模式,但文化环境同样具有影响作用。如同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美国和法国,会计管理模式却大相径庭,不能说与文化环境没有关系。在美国,会计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协会模式,民间性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权限很大,作用明显,会计行业的自律性较强,政府的管理作用极其有限。这与结构松散的美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权力差距及思维方式等正好相符。法国的管理模式与我国类似,属于政府模式,即国家基本上控制了全国会计工作的管理权力,民间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作用极其微弱,其主要任务是解释国家的会计法规政策。这与法国比较注重集体主义、权力差距较大、强调社会组织程序、对不确定性问题和不明朗因素

比较敏感等文化特征密切相关。至于我国,从古到今都非常强调集权,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乐于接受来自政府的领导,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因此,我国的会计管理模式更为强烈地表现出政府特征。

四、对会计核算模式的彤呐

会计核算模式是对会计核算的依据标准、对象范围、程序方法等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其构成元素更多地表现为业务技术和方法,因此受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多地取决于会计的自身运动规律。但如果因此否定文化环境的作用则是错误的。美国与法德等国比较,会计核算的保守程度为什么偏低?方法、技术、手段的更新为什么较快?为什么更强调实用性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从美国社会的文化特征中找出合理的解释。众所周知,美国人对社会人生较为乐观豁达,标新立异、求真务实是大多数人的信念追求,重视现实、面向未来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这种信念追求和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成为美国会计人员大胆创新的精神动力。加之会计规范的灵活性、会计管理行业的自律性,留给会计人员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较大,客观上促使美国的会计核算模式偏向乐观,技术方法的发展更新较快,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因此更有利于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会计问题。而法德等国则相反。这说明社会文化越保守的国家,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市场越大。

五、对会计报告模式的彤晌

会计报告模式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披露内容、传递方式以及使用对象等进行的综合描述。各国会计报告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不同,二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同。两种区别的存在都与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一般来讲,凡价值观趋向于个人主义,社会成员要求公平分配社会权力的欲望较强、对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回避较弱,能够直面现实、敢于迎接挑战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要求较高,尤其是投资人和潜在投资者更加关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报告较为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既全面又详细,并把满足投资人要求作为首选目标。如美国的会计报告模式,既以信息充分披露又以最大限度地服务私人投资者要求而闻名于世。相反,社会价值观念较重、权力差距较大、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较强、个人成就欲和决断能力较弱、思想比较保守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不仅公开化程度低,而且更倾向于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例如,法国、德国、瑞典等国的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一般不超过法律和欧共体指令的最低要求,甚至提供一些经过加工、符合保密要求的会计信息,其透明度很难与美国相比。我国会计报告模式类似于法德等国,即公开化程度较低,强调会计信息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六、对会计监审模式的彤响

会计监督模式是围绕会计监督的对象范围、组织机构、依据标准以及运作方式而建立的经济监控体系。按照国际惯例理解?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社会审计(民间审计)机构。因此,一个国家的会计监督模式是否

健全完善,基本上可以从该国审计业的发展状况考察,而审计业的发达程度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尤其受到各民族观念意识的影响。

如果对中美两国的审计发展状况作一比较,将会迸一一步证明上述分析的'正确性。在美国,不仅社会审计业发达,从事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地位较高,其中介作用巨大,而且内部审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由副总经理专门领导,或由董事会属下的审计委员会领导,这与美国社会对人性的怀疑不无关系。相比之下,我国对人之本性的传统看法是人之初,性本善,这种文化观随着历史的发展,虽然受到当代人的怀疑甚至批判,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痕迹依然存在,有时还十分明显,可以说它对我国审计业的发展有直接的阻碍作用。当前社会审计地位不高、活动范围狭窄、中介作用有限、内部审计不受重视、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不能独立,无不与此有关。

七、对会计教育模式的彤晌

会计教育模式是关于会计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及组织管理方式的总称。会计教育是人类传授、延续和发展会计学文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构成会计教育模式的各个因素,都与特定的文化环境存在联系,所不同的是,各个因素具体受哪种文化现象影响以及受影响的程度大小有所区别。

先看会计教育目标。西方许多国家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会计教育的目标,认为会计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让学生一走上岗位就成为专业化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才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为在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界工作做好准备,使学生能够通过接受教育,在会计专业外其他方面也终身受益。而我国的会计教育目标尽管在学历教育的各个层次有所区别,并随着会计教育的改革有所变化和发展,但基本上都把培养会计专门人才作为最高目标,把学生上岗后能否立即适应专业工作要求作为目标实现与否的衡量标准。这种中西方会计教育目标的差异,与中西方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和社会成员的信念追求等文化因素不同密切相关。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人才的评价,除专业能力外,非常重视其想象力、创造力、决断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对挫折和失败的承受能力,社会成员在信念追求方面甚欢自我表现,张扬个性,全面发展,从而获取成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会计教育目标岂能局限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狭小圈子里。在我国,对人才的评价是以政治思想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另外才考虑组织观念、群众关系等,因此大多数社会成员把一技之长作为立身之道和终身追求。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即使把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会计教育目标,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再看会计教育内容。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会计教育不仅要传授必需的技巧和知识,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因为道德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比技巧和知识更为重要,特别是在会计人员遇到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时,技巧与知识都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唯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道德决策能力发挥作用。为此,美国的会计教育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强调道德是最基本的会计原理,许多学校在会计专业的第一间会计课程中,就专门讨论职业道德问题,使学生一开始学习会计就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树立起会计职业的尊严感。相反,我国的会计教育至今未把职业道德纳人其内容体系。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应当说与中美两国对人性。的看法不同有关。主张性善论必然忽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认为职业道德水准会因人之善良本性自发地提高。反之,则认为只有加强教育和培养,才能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道德决策能力。

篇5:论环境文化

国外关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研究,从18世纪末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20世纪实现了制度性的发展。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西方国家也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世界遗产相关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有关本体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处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是遗产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遗产存在的基础、背景和条件。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不仅有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世界遗产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自《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诞生以来,世界各国积极保护本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使世界遗产保护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遗产保护理论也日臻完善。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践工作,详细论述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有关论述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需要在空间上进行一个圈层结构的划分,一般划分为三个区,即遗产核心区、遗产保护区、遗产缓冲区。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遗产建筑、遗址或地区的环境,可以是直接的或者扩展的,也是遗产本身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二是指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去或现在的社会和精神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用途或活动,以及其他无形的文化遗产形式,它们创造并形成了环境空间以及当下的、动态的文化、社会、经济和经济背景。也有学者将遗产地周边环境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指向,主要是指遗产地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二是内容指向,主要是体现并保持遗产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资源,如土地、水、植被、矿产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等。这两种提法并无本质性区别。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UNESCO相关的建议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早已有共识:周边环境是体现其真实性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来加以保护。20xx年10月,ICOMOS第15次大会发表的《西安宣言》发展了这一认识,从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转向对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共同保护,反映出对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重视。它承认周边环境对古迹遗址重要性和独特性的贡献,呼吁要理解、记录、展陈不同条件下的周边环境,通过规划手段和实践来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监控和管理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改变,要与当地和国际社会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合作,增强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的意识。

二、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中国实践

国外关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研究,从18世纪末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20世纪实现了制度性的发展。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西方国家也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同等性。英国将文化遗产个体或区域与“周边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更注重外观特色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在整体一致的基础上,鼓励内部功能的更新与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世界遗产相关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其中涉及本体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处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为了加强西安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的环境整治,国家计委于20xx年7月正式批准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20xx年陕西省公布了《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明确指出:秦始皇陵保护区域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是指对秦始皇陵保护对象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秦始皇陵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秦始皇陵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实现彻底“保护陵区、另辟新区、移民建镇”的整治工程,体现了对保护秦始皇陵整体风貌和历史格局的充分认识。

再以丝绸之路申遗为例,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陕西丝绸之路7个世界文化遗产点有汉长安城未央官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官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其中彬县大佛寺石窟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主干线上,是目前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在丝绸之路申遗中,彬县大佛寺周边环境的整治规划设计秉承“大佛寺环境要好,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也要安排好”的理念进行整治规划。城固县张骞博物馆及张骞墓遗址的保护项目不仅使张骞墓园本体得到了有效保护,还使张骞墓园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总体来看,我国对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保护和展现历史遗址和历史文物。第二,在保护好本体的前提之下,让周边的环境体现出与历史文化资源相协调的整体风貌,建立各具特色的街区。第三、在各历史文化资源所在的具体地段内,通过环境整治,形成系统地展示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

作为世界遗产大国同时又是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着遗产保护负担巨大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由于世界遗产地周边各种本体资源可以向不同的功能资源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建设性破坏和旅游性破坏的问题与事件。究其原因,还是对世界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外部经济的制约、产权设置重叠、缺乏有效的环境质量管理等各方面原因所致。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国家住建部及各遗产所在地政府,借鉴遗产保护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已采取一定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在对这类具有特殊价值和作用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时,要充分认识到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世界遗产周边环境是遗产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遗产存在的基础、背景和条件。为此,各遗产缔约国在承担起保护、保存、有效展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并将它传给后代的同时,也必须同时承担起有效保护遗产地周边环境的重任,使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真实完整地传给后代。因此,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遗产地周边环境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展示问题也同样需要以“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法律依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有明确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非常重要的原则。完整性,意味着未经触动的原始条件,最初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而文化遗产同样也存在“完整性”(地理范围上的完整和文化概念上的完整)问题,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有景观,也是经过很长时期特定文化渲染而形成的综合体。遗产周边的区域文化体现、延续和发展了遗产本身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地周边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资源,都能从一定意义上完整有效地烘托和解读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对于任何一个遗产地的保护,都应当有意识地将真实性原则与完整性原则相结合,使遗产不仅要部分真实,而且要全部真实;不仅要总体真实,而且要细节真实;不仅要遗产本身真实,而且要遗产周边环境和氛围真实。

(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何为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提出了一个定义:“满足当前人类的需要,又不危害其子孙后代为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进行发展的能力”。在当代,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必须强调“代际均等性”,即后代有权利享受与当代同样的真实完整的遗产。因此,当代就有责任完好的把遗产保存下去。这是“保障民族历史连续性和文化创新、社会进步的前提之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就是其周边环境生存之核心,文化遗产资源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于某个环境当中,它必须与其所处的周边环境相关联、互动,才能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才能协调发展。遗产地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到相关利益者的不同利益和诉求。因此,世界遗产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际上就是这些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益的平衡过程。对世界遗产不分范围的进行任意的开发和利用,甚至任意的损坏,可能会换得一地、一时的经济利益,但必定会把遗产的生态效益、综合社会效益和长远经济利益牺牲掉。这种经济利益至上、眼前利益至上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短视行为。只有进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研究,才是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延续下去的必由之路。

(三)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世界遗产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吸引力,成为当地优秀旅游资源。自从1987年中国首批“世界遗产”问世以来,“遗产旅游”成为我国旅游新的热点,世界遗产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世界文化遗产因其自身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内涵,体现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依托它们所呈现出的城市环境,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典型的地方性和传统文化的烙印。

以“丝绸之路”为例,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文化融通的道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全长5000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一部分。它从西安出发,到中亚的七河地区为止,项目共涉及33个遗产点。其中,我国22个遗产点,分布在河南、陕西、甘肃和新疆。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如新疆段以古城遗韵为宣传重点,甘肃段以石窟画廊为特色定位,青海段突出青海湖畔的草原游牧文化,固原段以边塞重镇为宣传基点。丝绸之路蕴含着享誉世界的资源品位和厚重久远的人文精神,具有承继性的主题积累与线性资源区域分布的特征,完全“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正确认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以旅游开发为手段,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能带动我国的旅游业发展。

在科学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人类对其价值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永续的过程,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经历了由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到对文物及其周边环境共同保护的认识历程。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不论是对世界文化遗产本身,还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在规划之初就应在国际视野下对遗产地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把握遗产地的文脉和地脉,重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以期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篇6:城市环境设计与行为引导

城市环境设计与行为引导

对城市环境设计的内容、目的.以及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城市环境的设计对人的行为有引导作用.

作 者:杨友为 Yang Youwei  作者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3 刊 名:科学之友 英文刊名: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年,卷(期): “”(20) 分类号:X321 关键词:城市环境   设计   人   行为引导  

篇7:论环境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论环境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一、文化与环境《辞海》(1979年版)指出:“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D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既然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就决定了人类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因为,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其实,人类文化的产生正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产物,人类文化是在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及改造的过程中发展和创造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L?H摩尔根,把人类文化的发展阶段分为:低级蒙昧社会DD中级蒙昧社会DD高级蒙昧社会DD低级野蛮社会DD中级野蛮社会DD高级野蛮社会DD文明社会等7个阶段。每个文化阶段的标志是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改造密切相关的。在人类文化的低级蒙昧社会阶段,人类生活在他们原始的有限环境内,依靠水果和坚果为生。人类文化的中级蒙昧社会阶段始于鱼类食物和用火知识的获得。人类文化的高级蒙昧社会阶段始于弓箭的发明。人类文化的低级野蛮社会阶段以制陶术的发明或制陶业的流行为标志;而人类文化的中级野蛮社会阶段以东半球始于动物的饲养、西半球始于用灌溉法种植玉米等作物,以及使用土坯和石头从事建筑为标志;人类文化的高级野蛮社会阶段始于冶铁业。而文明社会始于标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按摩尔根划分的人类文化阶段及标志可以看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利用与改造同步的。在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产生和发展了文化。因此,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无一不包括了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无不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 人类与环境应该是协同进化的。人类用文化来适应环境,也用文化来改造环境,环境在进化,从原始的自然环境进化到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复合环境。人类的社会生态适应也在进化,从而有了人类的文化演进。当然,如果某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与环境协同进化,就会导致生态危机、资源耗尽,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态危机DD战争、疾病等。人类最后无法用文化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文化的退化和文明的衰亡。二、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人类宏大的文化体系是由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的。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文化层次的文化作为其主流,并以此成为特定时代文化的主要特征。(一)自然文化阶段 自然文化是人类进入社会生活时创造的第一文化,在以后的发展中,自然文化又构成了全部文化发展的基础。人类在与大自然的严酷斗争中,为了生存发现了火的使用价值,发明了原始的石器工具,创造出原始的社会组织形态。为了繁衍后代,创造了最初的婚配形式和家庭观念。在人类文化的初期,世界各民族的祖先在自然文化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这就是人与动植物的神秘的血缘关系的神话,原始形态的宗教DD图腾。图腾文化产生于原始公社的早期,与狩猎和采集经济密切相关。凡是能够给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的动物和植物,都在我们祖先的头脑中占据着头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当时的人类崇拜的偶像。当时的每一个氏族,都从当地动物群和植物群中创造出一个神奇的始祖和保护人DD图腾。 考察人类的原始图腾文化可以看出,以圣牛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竟是如此之多,这当然与人类对农业的重视分不开。原始部落的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的人格化的神灵DD图腾文化,正是早期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产物。随着人们思维能力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每D只野兽,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以及自然环境中所有自然现象DD山、水、林、风、雨、雷,电的抽象形式的结果,于是山神、水神、树神、风神、雨神,雷神、闪电之神……每一种自然现象都获得了D个超自然的神的化身。可以说,人类的原始文化以自然文化为主要特点,是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摇篮,社会的有序化刚刚在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开始它的初始阶段,而当时有人居住的地域环境多属于气候、地形,水源状况较好的地区,人类还远远没有能力来造就人工环境,这就决定了人类尚处在原始自然文化阶段。(二)民族文化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类居住的区域开始由地球的某些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的地区进一步扩大,而人类居住地区的地理的、资源的、人种的自然环境差异日趋增大,随之而来的自然文化环境的差异也日趋增大,这种自然的及文化环境差异的产生、放大。导致了文化发展上随机的涨落,使人类社会从部落、部族向民族形态演进,奠定了民族文化的基石。由于民族文化的产生,出现了民族的语言、文字,而那些各民族引为自豪的文化伟人,一次次地把这种涨落放大.使民族文化渐趋成熟。例如,屈原的诞生促成楚辞的繁荣,莎士比亚的戏剧推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等。 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的涨落放大机制,形成的世界上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人类文化史上的灿烂篇章。传统的民族文化无论从各民族创造的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上,都表现出其不同的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特点。因为,各民族需要从当地的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以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需要。例如,由于各民族居住区域的自然环境不同,居住在荒野草甸的民族便以饲养牲畜为业,出现了以畜牧为基础的民族文化;散居在山地和盆地平原的民族,便烧荒开垦田地,种植五谷杂粮,出现了以耕作为基础的民族文化,分布在湖泊沿海一带的民族,以捕鱼捞虾和获取海产品为生,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以渔业为基础的民族文化。 在地域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各民族在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在生活习惯、服饰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各有其特点,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禁忌,都有自己历史悠久的文化。 环境对于人类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就是同一血缘关系和同一心理素质的民族,只因居住环境的改变,他们的文化也随之改变。自古以来,纵马驰骋在蓝天白云下的广袤草原上的蒙古族,过着游牧的生活。而在元朝时随蒙古都元帅阿喇帖木耳征战到云南的蒙古族,后来定居在云南通海风山脚下的杞麓湖畔,这里平畴沃野,背山面湖,气候湿润,他们便放弃畜牧而从事农业,因靠近盛产鱼虾的杞麓湖,他们又将骏马变为舟船,荡漾在杞麓湖上捕鱼捞虾。 在精神生活方面,环境影响人的心理,给生活于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心理打上特有的印记。这些印记成为特定的民族心理意识特征,经过漫长的历史而积淀成特定的文化心理,具体表现为一种民族的心理意识、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

方式,这就是民族文化。因此,各民族的文化也无不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例如,如果把D些民族的传统建筑作一比较,就不难看出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少数民族民居的房屋设计,也与当地的环境十分适应。例如,傣家竹楼充分利用当地的竹林资源,竹楼通风,凉快而又避湿;苗族、土家族等都有吊脚楼,即将房屋的一半用支柱撑在水面上或坡上,一半安在土坪上。这种建筑既适应山区平地少、地形地貌复杂的特征,又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在湖南一带土家族的吊脚楼还兼有避湿的功能,并且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形成天平地不平、占天不占地的建筑形式。内蒙古的蒙古包,也是对西北草原多风沙,昼夜温差大,特别是适应游牧生活的一种建筑形式,这种多层毡子建的蒙古包可以形成隔热的气层。随着季节和温度的改变,可以改变毡层的厚度并开窗以调节温度。(三)科学文化阶段 科学和科学文化在民族文化时代就已经派生,甚至在自然文化时代就有了它的萌芽。科学文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特化走向泛化的。 科学文化往往与自然文化、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例如,人类要穿衣服,这就产生了自然文化。在原始人类的自然文化中,当时,人类对穿衣的要求是很低的,兽皮、树叶、纹身等,都是这种自然文化的表现。以后,出现了纺纱、织布,这就是科学文化的反映。同时,各民族又有自己的特有的服装,如西装、裙子、马褂、长袍等。由于科学文化的发展,毛料、合成纤维、棉布,各式各样的服装,各民族的特点又争相融合,这既是科学文化又是民族文化。 在科学文化以巨大的步伐迈进的今天,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的融合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融合的结果使传统的民族文化一次次受到冲击,相反相成,异性吸引,对比强烈的民族文化更易在相互交流中融合。而交流和融合的结果,将产生更加绚丽多彩的先进的民族文化。 当今世界是经济、技术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文化大变革的时代。今天科学文化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自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速度。科学文化跨越时空,跨越疆界,跨越传统,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新的挑战。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传统的中国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受到竞争机制的冲击,也受到中华民族内在的不甘落后、欲如东方巨龙腾飞的精神心理的冲击。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例如,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观,强调群体和谐、礼让团结等优秀传统)也强烈地冲击着西方文化。这种冲击、融合的结果,必将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三、文化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美国历史学家B?M?费根对文化的理解也是十分精辟的。他指出:“文化是我们适应所处的环境的重要手段。”这已经触及了文化的生态学内涵。人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即是人类文化。作为生物的人,人对环境的生物生态适应使人类产生了不同的人种,在体质形态及生理、生化等特征方面出现了差异的人群。作为社会的人,人以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自己创造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实现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从而形成了由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的宏大的文化体系。 人类文化是多样的,是对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的产物。因为,在人类生态学里,环境的概念既包括了多样化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了人类创造的多样化的文化环境。而人类对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和多样化的文化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也必然是多样化的。这就是环境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并存的原因。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多样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起,组成了庞大、复杂的生态体系。由于人类是地球上最广布的生物种,人与四大圈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四大圈层的相互配合形成的自然景观格局,以及人在地球景观格局上居住形成的人文景观格局,形成了人类人群生存的多样化的景观环境。这种多样体的景观环境,包括了地球景观的空间分异性和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及异质共生,生物地理群落的多样化与空间相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形成的景观地球化学多样性、人文景观多样性等诸多因素。因为,地球是由许多不同的生态系统相嵌起来的一个整体,它在空间上是由许多“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分”构成的系统,景观异质性是在许多基本生态过程和物理环境过程,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共同作用的产物,包括了空间组成(即生态系统类型、数量及其面积比例)、空间构型(即各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斑块形状、斑块大小、景观对比度和景观连接度)、空间相关(即各生态系统的空间关联程度、空间速度、空间尺度等)。整个地球的景观格局又是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在水平及空间的三维结构中显示出来的环境与资源的相嵌的产物。在整个地球景观格局中,自然的干扰和人为的干扰不停地作用于原有的景观格局,而使景观格局发生变化和演替。同时,人类又通过文化在地球景观中创造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包括城市景观和农村景观,以及城市中的工业与交通的文化景观,作物种类不同的农业景观、土地利用形态不同的农业景观,以及各式各样人类文化活动的景观等。 人在多样化的景观环境中生活,也就出现了多样化的文化的社会生态适应,这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在全球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为标志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蒙古是环境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D。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内蒙古现有总人口为2376万,有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40个民族。内蒙古地形多样,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地势较高,辽阔坦荡。有著名的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河套平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内蒙古有黄河、西辽河、嫩江、额尔古纳河、克鲁伦河、额济纳河、艾不盖河、塔布河、乌拉盖尔河等107条河流,还有1000多个大小湖泊。这些丰富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内蒙古多样化的民族文化。 文化的多样性还表现为,文化并不是简单地与生境相对应。同一生境下的若干民族,其文化又按各自的特殊路线演化,同一生境中的民族在资源的利用方式上趋于互相补充而不是剧烈竞争,往往又造成若干文化并存于相似的生境。同是居住在呼伦贝尔市的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因长期生活的地域特点不同,主要生活在草原地带的民族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文化;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带的民族形成了以狩猎业为主的民族文化;而主要生活在乎原地带的民族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文化。这正是环境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关系的最好例证。正如同一生态环境中的不同生物,往往以不同方式来适应环境,并高度分化出多样化的营养、空间、生物关系、

行为生态位一样。各民族的文化生态位也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以使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趋于D种相对平衡。四、绿色文化(一)绿色文化; 绿色文化也称为生态文化,绿色文明也称之为生态文明。 绿色文化从狭义来讲,是人类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一切以绿色植物为标志的文化,包括采集DD狩猎文化、农业、林业、城市绿化,以及所有的植物科学等。随着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深入,环境意识的普及,绿色文化有了更加广博和深层次的内涵,绿色文化即人类与环境和谐共进,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包括持续农业、持续林业和一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产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也包括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以及绿色运动、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二)绿色文化的发展进程 绿色文化是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 1,原始绿色文化时期 在早期人类社会,人类创造的图腾文化DD即对自然无限崇拜的文化,虽然有着极大的盲目性,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崇拜。但是,在这种古老文化中已经孕育了与自然结为血缘和手足关系的、朴素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学的萌芽,反映了人类祖先对大自然的依恋和纯朴的感情。要知道,人类就是从绿色中走出来的。现在对图腾文化和“天人合一”古典哲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2、古代绿色文化时期 人类创造的农业文化使地球上出现了一个个辉煌灿烂的古文明,由于古代人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认识环境与其支撑的文明之间的关系,古巴比伦文明、地中海的米诺斯文明、腓尼基文明、玛雅文明、撒哈拉文明……一个个随着人类早期农业对土地的不合理的利用和不合理的灌溉,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学的原因最终消亡了,那里原来充满绿色底蕴的土地变成了黄色的沙漠。而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古中华和古印度的文明发源地DD黄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环境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如今成为最贫困的地区。虽然这两个文明没有完全消亡,但文明的中心已发生了迁移。 文明古国的绿色悲哀证明,文明必须靠环境来养育和支撑,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必须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来适应新的环境。在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传统的农业文化阶段已孕育了新的绿色文化的曙光,包括西欧的轮作制,中国传统农业中积累的精耕细作和养地技术,以及生态农业的萌芽,都成为绿色文化的新内容和现代持续农业的基础。 3、近代绿色文化时期 19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但是,随之而来的资源短缺、环境危机、生态破坏,是大自然对人类实施的“报复”,人类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绿色意识开始猛醒,而摆在当代人类面前的一系列日益严重的问题DD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酸雨现象、森林资源大量毁灭、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绿色文化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环境,这种新文化就是广义的绿色文化。于是就有了1972年的人类第D个环境会议和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有了以美国生态学家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开始的世界生态保护运动;有了富裕和贫困的对话和世界性的各式各样的绿色环保组织;也就有了具有全球影响的绿色政治;也就有了较狭义的绿色文化,更先进的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有了众多的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生态工程、绿色商标和绿色产品,有了绿色的、花园般的城市。而以绿色的生态意识、全球意识为代表的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环境教育、生态旅游和以绿色为主导的环境科学、生态科学也迅速发展。所有这些都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与大自然结为伙伴关系的绿色文化。(三)狭义的绿色文化和广义的绿色文化之间的关系 绿色文化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由自然文化DD民族文化DD科学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层次。在自然文化阶段,人类的古代先民们创造了图腾文化,并以绿色图腾DD对植物的崇拜和以植物共生的动物崇拜作为文化的特征,这是人类创造的最早的绿色文化。该阶段,绿色文化在全世界出现惊人的D致性,是由于早期人类产生的环境相似。那时,由于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还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其居住的环境多属于气候、地形、水源状况较好的地区。随着人口逐步增加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改造能力的增强,原来的采集DD狩猎文化已不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人们开始拓展生存环境的范围,人口发生迁徙,人类的生产方式也由采集DD狩猎转向农业,畜牧业。这时人类社会由部族向民族形态演替,出现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但绿色文化仍处于狭义的绿色文化阶段,当绿色文化由狭义转向广义时,正是民族文化向科学文化的转化阶段。因为原有的文化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而被破坏的环境已不能支撑原有的文明。生态危机促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绿色文化来拯救自己的生存家园。这也正是文化的整合性。文化的整合是由向前发展的科学来整合的,而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所以,自然文化DD民族文化DD科学文化的三个阶段又可以看作文化的三个层次,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只是不断地向前、螺旋形地上升。这也就是狭义的绿色文化和广义的绿色文化之间的关系。(四)建立人类新文明DD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 由上可见,绿色文化也是包容在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中的。它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并在人类庞大的文化体系中举足轻重,关系着人类的家园和人类的命运。因此,绿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人类必须学习、总结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镜子。研究绿色文化,就要对人类的整个文明史,对人类社会进行生态学透视,对已有的文化多样性进行辨析,从教训中总结人类论环境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与环境协同发展的经验,从而使人类社会在保护生物圈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地球家园的同时得以持续发展。 中国有的学者提出建立人类新文明DD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的观点,并把农业文明称之为“黄色文明”,而把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称之为“黑色文明”。因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意味着人类在一定程度上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发展付出的代价是太惨重了。在自然界中,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最终也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当今,“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个环境保护的绿色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这一浪潮冲击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预示着人类史上的一场“环境革命”即将来临。这场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它,人类将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摒弃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而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

篇8:论包头城市文化形象

论包头城市文化形象

任何城市都有其文化的特质,给人们形成的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就是文化形象.树屯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一个城市吸纳和聚集外部资源,归纳和整合内部的先进要素,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其经济和社会事业.

作 者:王胤威  作者单位:包钢科技图书馆 刊 名:实践(思想理论版) 英文刊名:SHIJIANSIXIANGLILUNBAN 年,卷(期):2006 “”(4) 分类号:G0 关键词: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推荐

观念论

毕业论文范文题目模板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

课程与教学论相关论文

硕士论文选题攻略

环境与文化-论发达国家的城市环境设计
《环境与文化-论发达国家的城市环境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环境与文化-论发达国家的城市环境设计(精选8篇)】相关文章:

酒店管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2023-08-25

教师教学论文选题题目2024-01-19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选择2024-02-21

课程与教学论小论文2024-02-27

论文题目审核表范文2023-02-02

有关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题目2023-08-06

论文英文题目2023-10-14

优秀新闻论文选题2023-04-02

论文选题参考2022-05-12

论日常行为视域下的公民道德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