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小论文(共18篇)由网友“canjian”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课程与教学论小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
新课程背景下一个物理教学论研究生向中学物理教师角色转变的成长经历与思考
建构主义教学论与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在线合作学习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探究基于叙事研究的英语教学论课程:在职教师培训的个案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研究
高师院校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构建化学教师教育学科课程群的研究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法分类研究
论柏林教学论模式与德国汉语教学
基于SNS的高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新课程下的高师物理中教法实验课程改革探究
教学论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低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论内容体系优化与完善
化学教学中教师角色转换研究
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知能课程实施的学生学习评价的宏观设计 高师微格课程效能的实证分析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沿革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教学资源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物理学专业师范生PCK研究
基于网络课程评价规范(CELTS-22.1)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生成性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
基于知能课程的“小论文写作”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在高师理论教学中的尝试
职前化学教师实验技能评价研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中的情感教育
我国物理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状况及发展研究
我国高师物理师范专业教育类教材的调查研究
科学创造的教学论意义与教学对科学创造的素质关怀
物理教学论教材中教育测量与评价部分的比较研究
初中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应用
中学世界史“融汇”整合教学论析
论语文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课活动课程探索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专业教学论”研究
篇2: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如何做到贴近实际
文/王栗鹃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必须贴近实际、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把握好和体现出在自身内容体系、教育对象和教育方式上的特点和规律,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抓住学生、调动学生,真实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实效。
篇3: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一、贴近实际,把握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方面: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基本理论包括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形势分析方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国的国情等;基本形势指国际形势、国内形势、行业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热点问题是学生社会普遍关注、学生特别关心的社会问题。这些构成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同时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要体现科学的、完整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相对稳定的,党和国家的政策是相对稳定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形势又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同时期呈现的问题、热点、焦点也不同。
正是因为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只有贴近实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政策的变化,专注社会热点,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思想实际,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才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才能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动态性把握好。
以专题“生态文明建设”为例。专题“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我国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更契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贴近他们的衣食住行。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标志着一种新发展观的诞生。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对过去走过的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倡导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发展观成为全球共识。在国内,“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十八大报告则明确指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和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贴近了学生生活的实际,从寝室的居住环境、水电等资源的利用、学校公共环境的建设与呵护整个学校所在城市武汉乃至于中国大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都与他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既实现了政策性与知识性、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又做到了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二、贴近实际,突出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它的教学过程和其他课程一样要求严谨而规范,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教学过程的规范和严谨是指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必须和其它课程一样有大纲、有教材、有课时、有学分等,要按课程建设的规范要求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灵活性则指具体内容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只有贴近实际,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规范要求才能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只有贴近实际,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掌握学生的需求,才能设定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不断创新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1.贴近学生实际设定教学目标
首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主体特征。90后大学生的主体特征非常明显。他们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责任感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同时大学生在成长阶段上正属于青年早期,呈现出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创造高峰等高峰特质。他们的情绪波动极大、两极情绪表现突出,转瞬间或豪情万丈或意志消沉。
其次,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期望也较大。我院“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如何做到‘三贴近’”的调查问卷中,“你希望通过‘形势与政策’课达到怎样的效果”一题中,33.5%的学生选择了A树立正确的“四观”、B及时获取国内外重大时事信息、C提高政治素养、D提高鉴别分析能力中的全部四项,45.2%的学生选择了其中的三项。这些都说明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超乎寻常,对于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
另外,通过对初高中阶段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了解和学生的课前交流、以前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的理论一般有初步了解,也基本认同,但是没有从理论上深入认识和把握,同时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于怎样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理论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
同样以专题“生态文明建设”为例。学生认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必须的、必要的,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尚停留在感性的层面,缺乏理性认识,而一般高职高专院校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并没有相关课程专门介绍生态文明,因此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为掌握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和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同时,我们的教育不单纯是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在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有效地教学策略和课堂组织帮助学生去观察分析问题所在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发展学生之间更多的人际联系,能力目标的设定应该紧紧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而我们文化建设和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于学生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而其中理想的确立必须确立在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前提之上,基于此,在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中必须将情感目标设定为培养节能环保意识、绿色消费观念、对国家社会发展的信心与责任感。
2.贴近课堂实际选择教学方式
提高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实效,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积极探索新方式和新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以课堂为主轴,特色活动为辅助。形势与政策应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借助课堂教学进行理论系统讲授,如十八大会议精神必须通过专题理论讲授来完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采用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媒体教学来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作为辅助教学,安排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如邀请专家讲座、观看教学资料、实地考察等,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角是学生。备课时,应以设计学生活动为主,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操作、实验的机会,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以专题“钓鱼岛”为例。专题“钓鱼岛”是我院形势与政策~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小组学习的方式。首先由老师讲授基本理论,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如日本主张的原因及为什么错误、大学生为保卫领土可以做些什么等不同的项目小组并设定任务要求,给予一定的时间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分析讨论并拿出小组结论并展示。最后由教师经过对各种情况的分析、归纳,作系统总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组学习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小组学习进程中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实现了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的转变,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和作答中能真正地发挥主体效应。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自己的讨论分析作答、最后的归纳总结,达到了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有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同时又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意识。总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以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为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必须贴近实际、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把握好和体现出在自身内容体系、教育对象和教育方式上的特点和规律,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抓住学生、调动学生,真实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实效。
参考文献:
[1]张松德。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云梦学刊,(06)。
[2]胡旭阳,费英勤。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06)。
(作者单位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篇4:体育论文: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1. 前言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是从学校体育学中分化出来的理论学科,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又是课程与教学的下位概念,两者都统一于教育学这个大系统。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它们属于不同学科范畴。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程是教学的前提,课程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没有课程理论作指导,教学活动就会陷入困境;教学是课程的表现形式,通过教学活动将课程理论转化成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课程理论,从而引领新一轮课程变革。因此,弄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体育教育的理论建设有价值,而且对体育教育实践也有重要意义。
2.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研究
2.1研究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必要性
体育属于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学的发展为体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令人遗憾的是体育学科研究还不够成熟,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起步较晚,关于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的专著和书籍并不是很多。我们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相关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含义;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含义,我们必须要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
2.2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
要想界定什么是体育课程,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课程?我国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为一种载体而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1]。这一观点为我们探讨体育课程概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当前关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例如李艳翎对体育课程下的定义: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学生自主发展目标所赋予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进度和进程 [2]。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体育课程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体育课程概念界定的理由和依据是这些概念中所欠缺的。对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本人倾向于张学忠的观点:体育课程是国家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的体育课程内容结构、时限、进程、学习或锻炼方式的过程,以及学生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文化和技能素养、实践能力和体质健康标准的总体规划或设计[3]。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阐述概念内涵的基本问题以及体育课程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功能特点,基本明确了体育课程的范畴。
2.3体育教学概念的界定
中国古代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分别出现“教”与“学”两个字。比较甲骨文中“教”、“学”两个字的构成,一般认为“教”字来源于“学”字[4]。据《礼记学记》中叙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5]在西方,learn与teach是同一词源派生出来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教育学者史密斯曾说:teach自古以来就同learn结下了不解之缘[6]。因此,从词源上讲,“教”与“学”被原始地规定到了一起。
根据以上对教学的阐述,结合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本人将体育教学定义概括为:体育教学是为实现体育教育目标,以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特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进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完善的个性品质和思想品德,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过程。
3. 学校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
3.1什么是学校体育课程论
根据现代课程论的思维观和方法论为依据,张学忠等人提出:学校体育课程论是研究学校体育课程领域最基本的理论、实践、管理和相关学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体系[7]。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为解决体育课程范畴领域诸多复杂的关系问题,以及处理体育课程内部和外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校体育课程论研究时间较短,仍然只是一种新兴理论体系,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因此,学校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建设中有许多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补充和完善。
3.2什么是体育教学论
根据教育史料的考察,德国的拉特克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他的教学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提出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夸美纽斯在拉特克的理论基础上完成《大教学论》,他把教学论定义为“教授术”,后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把这些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了传统的教学论思想,对我国的教育影响颇深。教学论发展到现在,有三种主流观点:①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学科;②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③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一种理论。
教育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这些理论为我们研究学校体育教学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教学论的基础上,体育教学论发展形成新的学科体系。在王伯英和曲宗湖著的《体育教学论》中阐述:体育教学理论是以特定的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揭示学校体育教学的规律,探讨和阐明体育教学的本质、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教学论是研究体育教学现象、特征、本质和规律等问题的一门学科[8]。
4.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4.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属于目的与手段、内容与途径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虽然相对独立,分别侧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影响着教学,教学也不断地反馈课程。美国学者塞勒等人曾经用三个隐喻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实质,对我们颇有启示。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作为设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做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队员根据对手和本队的具体情况共同制定的比赛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了的打球方案或意图,而达到这个意图的具体细节则主要由球员来处理,他们要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随时做出明智的反应;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同样的课程方案,不同的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欢迎,有的教学效果不好,不受学生的欢迎。其中的问题不在于课程方案本身的好坏,而是在于教师对课程方案的理解和创造性的实施过程中,是否采用创造性的方法和手段。教学的方法科学化,教学的效果相对就好得多,就会深受学生的欢迎。
4.2小结
总之,课程与教学之间肯定存在着各种联系和交叉重叠部分,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课程论必然要考虑课程的实施问题,教学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相关的教学内容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首先要摆正和处理好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现代课程不再局限于“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应成为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只有正确处理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德海,关于“课程”、“素质”两个概念的认识和界定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1。
[2] 李艳翎,体育课程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3] 张学忠,学校体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5。
[4]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5] 傅任敢,《学记》译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 张学忠,学校体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7。
[8] 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0
篇5: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论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论文
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地位及重要性
“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监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课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它被安排在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树木学、水文学及地质地貌等课程之后,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直接服务于现代水土保持和林业建设,具有鲜明的生产实践意义。国家林业局自1994年以来组织开展了4次全国荒漠化监测。2013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全面启动,这些国家监测项目的实施需要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监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所以与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监测相关的课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目前,我国已经在很多水土流失地区开展了多年的水土保持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治理措施的成效如何,则需要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才能确定。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水土流失监测管理,那么就会出现比“雾霾”更为严重的环境灾害,所以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监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特别是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相应的“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监测”课程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在国内为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治专业开设了“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专业课,并在2006、2008年对该课程进行了2次教学大纲的修订。
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使用的教材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编的《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方法》,李智广主编的《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而以上教材的涉及面和侧重点各有不同。《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主要侧重基础理论知识、监测方法和评价预测,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监测方法;《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方法》内容较广,既涉及了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也涉及了传统、成熟的监测方法和最新的监测方法,作为监测技术人员使用的工具书较好,但作为高校教材,其内容繁琐;《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主要涉及了开发建设项目,而对宏观设计涉及较少,所以也不能完全作为高校教材使用。由此可见,适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材相对较少,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二)单一的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只讲述课程内容,缺乏与学生的交流。这种传统的“板书”讲授方法,缺少对野外监测实践的分析。每节课超负荷的信息量使学生来不及理解消化,更不可能对众多的基本监测理论、监测方法及实际应用方法吃透和掌握。教学方式的单一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只能被动听课,学习效果差。虽然多媒体的引入使课堂教学中监测实践分析变得容易,弥补了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缺少互动环节,使学生思维变得迟钝,无法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要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必要的改进。
(三)实践教学学时有限
甘肃农业大学现行的教学计划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学时较少,仅有40学时,其中包括10学时的实验课。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教学内容庞杂、概念繁多,尤其需要野外观测及室内测定的实验内容较多,但由于受实习经费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土壤性质分析实验,而对野外观测只能在综合实习中出去考察一些科研院所的监测,且只能走马观花,对具体的方法了解较少。同时,由于缺少实习基地,学生们所见到的'监测仪器和设施少之又少,影响了学生对各种水土保持监测措施的感性认识和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考核方式仍以闭卷书面考试为主,学生只要在考试前死记硬背一下就可以应付。然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授课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背诵一些概念和理论,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状况及治理措施的效益进行实时监测,以了解水土流失的治理成效并做出相应评价。例如考核学生对径流小区监测的掌握状况,书面考核只要学生背出小区定义和指标即可,而对于学生在实际径流小区监测的动手能力却很难考察。因此,如何减少书面考试带来的弊端,真正激励学生为熟练地运用知识而学习,而不是为考试而学习,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满足水土保持监测实际工作的需要
1.课程教学突出重点内容
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尤其是实践內容更多的情况,应把握课程的重点,合理选取、整合教材内容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在考虑课程自身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挑选出一些重点内容在课堂上着重讲解,如径流小区监测、小流域控制站监测、水土保持效益监测、风力侵蚀监测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同时,对这些重点内容不但在理论课上讲,而且在实验课时也要重点讲解,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水土保持监测的相关术语,只着重介绍学生以前课程没有接触过的新内容,而对其他课程已经讲过的内容,只是简单的提示,避免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
2.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层出不穷。因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既要加强原有的、成熟的原型监测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补充新的监测方法和知识,介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因此,笔者参考近年来发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关于水保持监测方面的文章,将甘肃省水保局进行水保监测培训的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让学生了解目前水保监测做了哪些工作,出现了什么样的新技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验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实验内容方面,笔者尽可能减少其他课程已经做过的实验,将降水径流冲刷侵蚀沟量测、风蚀量监测、不同降雨强度(人工降雨仪控制)的径流小区监测及遥感在野外水土保持调查监测中的应用定为主要实验内容。结合生产实践编写监测规划、监测实施细则和监测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监测的计算方法及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的监测方法,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诱导式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当今国家和社会对水土保持专业的重视,逐步引入本课程当前发展的现状,向学生介绍从事本专业的优秀人才及成果,从而诱发学生为美好前途而发奋学习的雄心壮志。首先,从国家政策入手,向学生讲明水土保持监测既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又是国家评价所实施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通过监测掌握水土流失动态,认识水土流失规律,评价水土保持和生态工程的防治成效,建立土壤侵蚀模型,预报土壤流失量。以甘肃省案例来说明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如“舟曲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缺少水土保持监测方面的资料,导致舟曲人民损失惨重。生活中的实例最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明白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就是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山川秀美的“生态梦”而服务。
2.多媒体互动教学法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是一门研究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具有鲜明的生产实践性,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发展,监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监测方法不断更新,这对该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授课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授课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利用挂图、视频、实景图片和案例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较大的信息量,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气象要素监测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目前常用的气候和水文观测方法、观测仪器、数据处理方法等,重点讲解气候和水文要素的观测步骤和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各种观测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各种观测仪器的适用范围。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校园内的各种气候和水文观测设施,并做成ppt,在下节课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每节课结束时,安排4~5个学生在课后搜集一些水土保持监测的新进展和新方法,也可以选取自己家乡的某个小范围为监测区域,介绍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对当地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并做成ppt在课上展示给大家,让同学们提出意见和看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010年,学校和学院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土壤分析实验室,学生可以从监测土壤理化性质中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水保系老师结合各自课程需要,安装了水土流失径流监测固定小区、移动式微型径流小区,人工模拟降雨系统、GIS图像处理实验室等监测实验设施,购置了侵蚀因子监测仪器设备,包括自动气象站、降雨、蒸发、风速、温湿度等监测仪器,购买了风蚀监测的风蚀自动监测仪,基本满足了校内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学校还建立了腾格里沙漠南缘马路滩林场和定西安家沟流域水土保持野外教学基地,开展综合实习。学院目前正在积极和甘肃省治沙所协调,准备建立风蚀监测野外实习基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带学生去“甘肃省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西果园示范区”进行考察,了解常规监测、调查监测及生态效益监测的方法及实验设施。同时,部分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了解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常规监测和航空、遥感监测技术。
(四)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
以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考核方式多以最终一次的考核成绩为准,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水平。为了全面、准确、客观地考察学生学习“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效果,应优化考核标准,重点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以平时的学习表现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等为参考。以此为标准,确定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考核比例:平时成绩占15%,实习实验成绩占20%,监测报告占5%,期末考试成绩占60%,这种考核标准综合考察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全程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考试制度方面,课程实行了考卷责任制度,由任课教师出题(按照教学大纲命题,实行A、B卷制度),系主任检查签字,主管教学领导批准。考试由学校教务处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监考人员由学院教学工作人员安排在职教师监考,同时教务处和学院派教师巡考。这样的考核方式杜绝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作弊的现象,体现了客观、公平的原则,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
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改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目前,学生的出勤率达到90%以上,且课堂气氛活跃。同时,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由简单的听转变为参与式学习。在完成创新探索性实验时,教师只需扼要介绍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自己就能完成从“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制定方案—合理化设计—动手实验—撰写实验报告”的整个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技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先后撰写“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方面的毕业论文10多篇,申请校级科技创新课题10多项,目前结题8项。同时,有多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班的同学成功签约甘肃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甘肃省定西市水保局、天水水保站从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已成为单位监测工作的骨干。此外,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综合考核评分逐年提高,在教学改革初期2009—2010年第二学期的教学考核中,学生的综合考核评分为7591分;在教学改革中期2012—2013年第一学期的教学考核中,学生的综合考核评分为77.82分;在2013—2014年第一学期的教学考核中,学生的综合考核评分为82.64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课程的教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增长了学识,开阔了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资助项目: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度教学研究项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及“林业生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篇6:岩石物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论文
岩石物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论文
1课程建设
针对石油测井研究生教育的岩石物理学与其他领域的岩石物理学侧重点不一样,它侧重于与油气相关联的物理性质的实验研究和如何应用于油气勘探方面的知识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对于本校测井研究生的教学最早开始于1991年,当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只是为了让研究生了解用于测井的岩电实验技术和方法,因而只能从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上总结归纳出来一些岩石电学的研究结论和实验方法,同时结合实验装置的开发经验,汇总成讲义讲授给研究生。该课程经历了20多年来的积累,丰富了内容,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并且与现场的岩电实验技术紧密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该课程致力于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岩石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实验室测量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对于石油测井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岩石物理学开课旨在培养学生更好地理解储层岩石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其在测井储层评价的过程中解释储集层的能力。根据这些需求,我们制定了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编制了讲义,制作了多媒体,设计了课后练习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岩石的电学性质、岩石电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三部分。多媒体(PPT)图文并茂,生动直观,课后习题针对性强,方便学生在课后回顾课堂内容,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第一部分介绍岩石的电学性质(电导率或电阻率、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随岩性、孔隙度、孔隙流体、温度、压力和频率等因素的变化特性,并根据这些变化规律给出岩石的响应模型以便模拟岩石的电学响应,为电法测井资料的解释提供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分三章,第一章介绍岩石的导电性,内容包括水的导电性、黏土的导电性、影响岩石导电性的因素和岩石的导电模型;第二章介绍岩石的介电特性,内容包括水的介电特性、岩石的介电特性、影响岩石介电特性的因素和岩石介电常数理论模型;第三章介绍岩石电学参数的频散,内容包括介电常数的频散和电阻率的频散。第二部分介绍岩石电学参数的测量方法。这部分也分三章,第一章介绍岩石介电常数的实验室测量方法,内容包括低频段的测量方法、射频段的测量方法和高频段的测量方法;第二章介绍岩石电阻率的实验室测量方法,内容包括电桥法、伏安法,二极法、四极法、多极法、电极阵列测量、线圈法测量和岩心含水饱和度改变方法;第三章介绍岩心物性参数测量方法,内容包括岩石物理实验基本流程、岩石气体孔隙度、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润湿性、阳离子交换量和声学参数的测量。第三部分介绍实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回归分析和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另外,也安排了一次课进行实验室参观,内容包括HP4194A、HP4191A和HP8753C测量仪器的使用、用HP4194A测量岩石的电阻率、用HP4191A测量岩石的高频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用HP8753C测量岩石介电常数和用HP8753C进行时域测量等。
2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是促进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1],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只重视考试的结果,并且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2]。具体而言,教学改革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3]。针对石油测井专业的对岩石物理知识和技术的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是被重点强调的内容,根据这一需求,我们采取“因需施教”的策略,制定教学内容,编制讲义,多媒体以及习题集等。第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无法做出深入的了解,也认识不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需求[3]。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课程中部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小内容,例如岩石导电模型、介电模型及岩石物性参数测量方法等,事先分配给学生,让他们上课前去检索阅读文献,并总结编制成多媒体在课堂上讲解给大家听,讲完后如有听不明白的.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最后老师总结和补充,而且大家对讲解的学生进行打分作为平实成绩的一部分。第三,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在传统高校教学中,普遍使用讲授法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较少关注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过半后,组织学生做了问卷(问卷表如表2所示)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查结果是100%的学生对第1至第3选择答案C和第5题选择答案A,80%的学生第4题选择答案A。结果表明学生全部喜欢老师讲一部分,学生也讲一些,老师对学生讲的部分进行补充和总结,并喜欢课程成绩考核采用写课程报告的方式进行,认为这样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80%的学生认为让学生参与讲课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全部对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前沿更感兴趣。这些调查问卷印证了我们教学模式改革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结论与不足
通过岩石物理学课程的教改,制定了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内容,编写了讲义,制作了多媒体,编写了习题集,完善了课程体系,并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及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喜欢课程教学过程中多与老师互动,参与课堂教学,并认为互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2)学生更喜欢课程考核采用写报告的方式,而且认为那样能更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他们都对与课程相关的学科前沿感兴趣。虽然本教改建立了课程体系,改进了教学模式,但是还有一些不足,课程教学内容中主要是有关电学性质方面的,而声波及放射性方面的还没有,这有待于以后的补充。
篇7:探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论文
探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论文
[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需要与企业融合,建立实训项目,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项目教学 计算机调试 教学方法
经过近5年的《计算机组装及维护》专业课程的教学,深深体会到教师要想把这门课程上好,必须亲自到岗位一线体验,并结合学生自身和现有教学条件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我们了解到企业是需要真正技术过硬及工作作风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员工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及职业素养,并且与企业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尽早融入企业氛围。那么怎样做好教学工作呢?
一、从专业岗位分析到专业课程分析
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现在的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依赖性越来越强,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计算机故障问题越来越多,计算机调试员的出现就是为解决企事业乃至家庭的计算机需求及使用。计算机调试员的职业标准就是能够熟练进行电脑装配和故障排除及硬件维护的,也就是“攒”电脑和修电脑。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因此,要想通过这门课让学生可以胜任这项工作,就必须对其岗位标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一些相关企业调研我们了解到计算机装调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及调试。2.能够对常用办公设备进行维护。3.对客户提出的各种软、硬件故障进行详细解答。4.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判断计算机常见硬件及软件故障。5.熟悉本部门产品的品牌、型号、规格及性能。
因此确定了这门课程就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并且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包含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安装、调试、故障处理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学好其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其实际操作技能。同时知识更新换代很快,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二、教学项目与行业接轨
在确定本门课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标准以后,我们可以分析到该岗位所对应的专业知识点,进而我们可以确定与之对应的课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点是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概念、原理;硬件的拆装、操作系统与其他应用软件的安装、测试和使用;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计算机组装、维修和维护的基本技能,能跟进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适应行业相应岗位的需求。项目选取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标的,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选择难度适合的工程项目。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及学生的效果反馈,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学习模块:硬件识别;硬件组装连接;BIOS优化设置;硬盘初始化;操作系统安装;系统备份与恢复;应用软件安装;常见故障判断;日常维护等。这几个大的单元模块定了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适当的调整实践环节的难易程度。并根据校企合作企业的生产和需求进度有机灵活性的开展教学,将教学项目融入到企业工作流程上去,让学生成为员工,把项目当做工作,拿企业标准衡量结果,以职员化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学习,从而达到任务完成了,课程学会了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方法基于项目
基于职员化的教学模式,确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不同于传统讲授型的授课方法,必须采取多种方法来拉动学生学习。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引导法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指点,独立解决问题,必须让学生善动手、多动手。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强化动手能力,增加实训课程,概括来说就是要先学后做、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不断丰富知识强化技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熟练掌握每一个实际项目。而且每一个项目可以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学工作。
四、考核模式改革
本课程的考核应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以动手操作为主,笔试答卷为辅,实践操作的比重要高于笔试,从考试评价上引导学生重视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并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以考试引导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考核表,根据企业标准,列出一系列必须掌握的能力,制定出相应的考试标准,让学生反复动手、反复考试,直到合格,学生在不断的动手学习和考试中获得能力和经验。
教师要想上好这门课,学生要想学好这门课,就必须多与企业接轨,多参与企业项目,按照企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经常与一线技术人员交流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
参考文献:
[1]谢定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的应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3.
[2]刘瑞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2.
篇8:体育教学与体育课程关系分析论文
体育教学与体育课程关系分析论文
1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概念
1.1关于课程的观点
国外最常见的课程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我国的教学论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自学内容的综合”,也就是说,课程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综合,课程的本质是了解世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我国的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教学内容具体化”,该文比较倾向胡德海的观点。现代课程论的观点认为,课程的概念在教学概念的上位,课程的概念在学校教育的下位。课程应该使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规定的时间以一定的方式达到一定的程度。一门课程,应该有成熟的知识体系,经过规范后形成课程。
1.2什么是体育课程
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社会的要求给学生规定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体育学科课程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时间达到相应的能力和素质。体育课程应该是在不同的学段对体育标准和能力的设计。一门体育课程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学生生活的目的。
1.3什么是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按照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以体育课程作为媒介,师生双方互动、教与学相互结合的过程,体育教学是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领会了体育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的健康,培养意志和品质。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方法,体育教学是具体的实践,方法自主灵活。
2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2.1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性质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和体育教学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由国家的行政部门来决定体育课程的设计,体育课程的设计反映了国家的政策和要求,是学校体育的任务。我国的体育课程要体现出国家对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并根据这样的要求来制定课程、编写教课书,体育课程具有指导性。体育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由教师设计具体的方案,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体育教学的活动实现体育课程中的要求和体育的价值。体育教学的设计是一种很灵活的操作,带有教师自身的风格和主观性。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在设计的性质上是有区别的。
2.2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功能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的内容不仅有体育教学,还有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中介,我国学校的体育课程要体现体育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的要求,体育课程从宏观上提出规划,对体育教学起到了制约的作用,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标准,要对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和课外活动起到指导的作用,体育课程的规定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美国学者塞勒认为:课程仿佛是设计好的图纸,体育教学是照着施工。课程是编好的曲谱,教学是照着曲谱去演奏。体育教学的设计是如何把课程的内容具体落实。同样的一门体育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效果可能不一样。有的教师很有创造性,教学方法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学效果很好;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古板,教学效果不好。
2.3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本质关系
体育课程的本质是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体育课程的实施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体育教学的本质是体育教学的内容经过重新组合,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过程,学生获得了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了体育的思想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健康,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课程的本质是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总体作用,体育教学是指微观上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体育课程是通过设计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体育教学是通过主观努力,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2.4体育潜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体育潜在课程是教学过程中的班级关系、校园文化、社会价值、家庭教育等。这些课题也是体育教学研究中的新的方向和新的课题。体育潜在课程在正式的课程内容编制中并没有提出,只是在课程的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比如,不只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另外还有思想品德的要求。课程和潜在课程是互补的,相互结合,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时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潜在课程和课程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发挥潜在课程的正向作用,排除负面影响是教师面临的新的任务。教师根据特定的教材和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发挥潜在课程的正向功能,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价值认识、对不同课程的兴趣、对体育的投入和体验,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面对成功和失败的心态,认识到自身健康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教学,使潜在课程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当潜在课程和教学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学生会感到不满。教师要教育学生,消除心理的障碍。当潜在课程和教学目标相一致时,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很高,师生关系良好,在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下,潜在课程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规划运用好潜在的课程因素,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更好地做好创新教育。
2.5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体育课程是总体的方案,体育教学是在体育课程的范围内进行教学,教师确定每一堂课的内容、教学进度。教师不能自行设计课程标准,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时、在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时,一定要按照课程的计划和标准进行,不能超越教科书的范围。在评价教学效果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育教学工作是实施体育课程的设计方案,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3结论
(1)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讨论,我们了解了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对两者都有了更加清晰的印象。我们要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把学校体育课程教育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努力建设符合素质教育优质的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确立创新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如果体育课程决策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高,体育课程的设计就很好。体育教学是对体育目标的落实。体育课程设计得好,体育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素质和创造力。(3)通过认真研究,我们认识到,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提供具体的方案,体育教学是实施的过程。这两者并不是同一个问题,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要把体育课程设计好,然后有计划地完成教学过程,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相互联系和相互对立。研究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该文的研究只是初级的探索,以后还会从其他的方面,比如哲学、教学论等观点综合论证,科学地构建体育课程和教学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赵亮.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赤子,(15):86.[2]唐岳年,黄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体育时空,2013(15).
[3]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6(3):273-276.
[4]宋尽贤,赖天德,毛振明,等.专家学者畅谈新课改(之十):通过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看今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J].体育教学,(11):9-12.
[5]番绍伟.正确理解《课标》科学制定具体学习目标[J].中国学校体育,2013(6):2-3.
篇9:计算机教学课程模式与创新论文
摘要:作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途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因此需要创新、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教学;课程模式
1引言
人类在开展科学思维活动时,计算思维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思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面向高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计算机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计算机这门学科中,计算思维是核心内容。新的发展形势下,教师应当努力创新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因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创新模式[1]。
篇10:计算机教学课程模式与创新论文
3.1分层、分模块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大学专业包括文科类、理工科类、艺术类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培训时,应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将跨学科元素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从而达成不同的教学目的。比如,对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可将视频编辑、音频编辑等内容加入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对文理科类专业学生而言,计算机教学中可以融入专业知识,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可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入学之初,学校可组织计算机基础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配班级。组织课程内容时,可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设定相应模块,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计算机知识[3]。
3.2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入网络教学,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相较于传统教学,混合教学模式能够综合传统教学、网络教学二者的优势,不仅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而且保留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计算机教学中有效达成更高一级能力的培养目标,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又能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精神。设计混合式计算机课程教学时,可分为四个基本步骤,即学生分析、课程分析、学习活动设计以及评价设计。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实现了角色转换,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有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充满兴趣,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同时,混合教学强调团队合作,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为了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考虑到学生基础水平的不同,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具备立体化、多层次特点,基本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即混合教学、学习活动设计和实践能力拓展。第一,混合教学。按照基础测试成绩划分教学层次,从低至高可分为三个层次:主要针对低水平学生的以面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中等水平学生的面授与网络教学并重的模式;主要针对高水平学生的以网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第二,学习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以任务为基础,将丰富的生活情境作为学习活动的来源,在任务设计中镶嵌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实现计算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课程教学的开放程度。设计学习活动时,应注重实践性与层次性,将基础任务、一般任务和复杂任务囊括其中。此外,学习活动可分为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两种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加强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协作精神,同时强化知识技能。第三,实践能力拓展。实践能力拓展主要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通过竞赛等方式,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优秀人才提供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
3.3发掘教学规律,引导学生科学学习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思维的基础和前提,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狄克斯特拉曾说过:“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思维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应努力发掘计算机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模式。首先,总结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内在规律,其次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时,教师可通过模型简化和抽象其工作原理。“I—P—O”结构代表计算机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其中I代表Input(输入),P代表Process(程序),O代表Output(输出)。作为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物质基础,该模型上运行的软件会产生相应的运行规律。软件学习过程中,只需将特定指令赋予I、P、O即可。计算机课程讲解时运用“I—P—O”结构模型,能够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础流程、基本规律,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计算机学习要领,促使学生在常用软件的学习过程中得心应手。以word为例,I代表文字输入、表格图片插入等指令,而在视频制作软件中,I则代表素材导入、采集等指令。相应的P、O在不同软件中代表的功能也存在一定差异。学习几项基础性应用软件后,学生学习其他软件时也可应用这一模型,首先需掌握软件的整体功能,其次深入研究软件的基本模块,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此外,教师通过教授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训练、提升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Windows系统的操作流程可抽象为“S—R—C”结构模型,其中S代表Select(选择)、R代表RightKey(右键)、C代表Command(命令),通过讲解这一抽象模型,无论是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还是操作系统文件和应用多媒体工具,都可以依靠基本方法进行操作,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操作效率[4]。
3.4转变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评价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还要创新评价方式,将考核与评价有机结合,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环节,教师要依照课程组织教学活动,而考核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方面尚未建立标准的量化评价模式,因此计算机课程考核的重点依然在于应用能力,实施这种评价方式时,教师应极力避免“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形式。通过研究当前大学计算机教学评价方式得知,采用阶段考试、综合作业、期末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比较科学,综合作业的权重应适当增加,过程考核要重点关注。考核内容不应局限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将计算思维相关知识点纳入其中,利用能力考核实现计算机思维品质的考核。比如,布置办公软件综合作业,全面考核学生的文字排版、编辑、表格制作、数据分析、信息检索和表达演示能力,这就是一种综合评价方式[5]。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思维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融入计算思维,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加快推进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思维和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具备科学的计算思维,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芳.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信息科技,,2(8):129-131.
[2]冯敏.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3):141-142,153.
[3]丁鹏,贾月乐,张静.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13):78-79.
[4]申璐,高淑香.创新创业与计算思维相融合下的教学改革—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3(17):171-172.
[5]张海琦.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计算机时代,2017(2):82-83,86.
篇11:计算机教学课程模式与创新论文
2.1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现阶段,计算机已普遍应用于全社会,许多单位在人员招聘与考核过程中,将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标准。因此,无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对这一技术做到应用自如。从计算机整体水平看,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高校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时,不能局限于几种常用的技能,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技术,确保学生具备计算思维。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只有对学生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才能提升学生日后就职的竞争力[2]。
2.2反映时代特征,学会基本思维方法
纵观当代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计算机逐渐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针对某一具体问题,人们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技巧,更要注重转换问题,之后交由计算机解决。计算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时,形成思维模式比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重要。
2.3揭示计算机内涵,形成科学思维模式
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和重大突破,人们对计算机和计算思维的认识产生了极大改变。目前,计算机不再被单纯地视作一项工具,人类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揭示了计算机的深刻内涵。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发展。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计算机教学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了科学设计、超前设计,拉近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实力。
篇12: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
在新的课程计划中,德育活动在活动课程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反映了国内教育界已认识到德育活动在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从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德育实践来看,活动课程的引入不仅为那些早已在实行但又 无法正常纳入到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活动提供了一种使其系统化、正规化的结构框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打 破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学科化德育模式带来了希望。
一、德育活动应成为德育主要的教育形式
我国教育界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社会及历史等为主的德育学科课程体 系,在传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系统性道德知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尽管道德认识能给学生提供 未来行为的认知图式,它们在学生头脑中却往往只是以知识形态存在而不是以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即成为学生品 性的一部分的观念存在的。也就是说这样的道德知识对个体在具体道德情景中的行为影响是很小的,只有在个 体价值观念单一、不能或无须作出独立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的情景中,它们才会成为行动的线索。而对处在变革 与多元化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由于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十分复杂,因而仅有道德知识这一行为线索并不能有效 地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这是学科式德育课程教学效果低下的根本原因。因为道德行为的产生除了需要认识的 支撑之外,更需要行为动机(情感)的激发,需要对情景的认知和判断及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监控等。
而德育活动课程则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真实的道德情景和道德冲突,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 往,不仅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对道德情景的自 主判断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这就有可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 己的观念和品性,从而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受到类似情感的触发而引起道德行为动机。杜威认为, 这种使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关系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因此,德 育活动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具有学 科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主导形式。
但是,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不一定能保证人们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而且即使有做出道德行为的 意愿(动机),也不一定就能引发正确的道德行为。这就好像是人们懂得制造飞机大炮的原理却不一定能真的 制造出来一样,这里还有许多工艺问题、技术问题。同样的,能否做出恰当的道德行为也存在着类似制造工艺 技术的道德技能问题,如怎样表达同情和关心以正确地帮助别人,如何通过协商以避免冲突达成公正公平,怎 样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等,都涉及处理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怎样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和 行为等技能问题。也可以说,一个正确的道德行为既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还包含着适当和熟练的道德 “技能”。毫无疑问,这样的技能通过刻板的说教是很难获得的,就如学游泳而只在岸上听取理论讲解一样, 一旦真的下水很可能会被淹死,学科式德育课程的缺陷也在于此。德育活动由于是以个体和集体的各种具体活 动和行为展开的,活动过程本身就是各种行为技能的运用和学习过程,因而德育活动课程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 的道德认识,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而且也特别适合于道德行为技能的培养和获得。
总之,德育活动课程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着很大的互补性,事实上,它们 对学生道德品质中的不同方面起作用。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应当注意两方面的协调和衔接工作,就目前的学校 德育实践来看应更加注意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这对规划和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二、德育活动课程目标的确立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明确指出了活动课程应“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也阐述了活动课程和德育活动在学校德育中的 作用,这对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从课程设置的要求来看,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和 要求仍然不明确,在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学校进行的德育活动也缺乏应有的理论框架,这对中小学开设德育 活动课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混乱。因此对如何进行德育课程目标设置及活动内容的构架等的研究仍然是 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重视能力的培养是新的课程计划的重要特征。这一思想也在各科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得到了体现,这可 以说是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进步。由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活动为基础,并且也只能在活动 过程中体现,因而活动课程的提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培养目标上的这一转变。德育活动课程无疑也是为了满足 德育目标上的拓展,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教育能 力等。这一思想对目前各地开展的有关德育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对计划中所提出的 晨(夕)会、班队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学校传统活动等的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依据传统的以 学科教育为核心的知识与能力划分方法来确定德育活动课程目标的思想,虽然表面上解决了知行脱节问题,而 实际上还脱离不开传统的德目主义德育观,甚至会滑向枯燥的行为技能训练,同样难以解决学生遇到的或未来 会遇到的各种道德困境。事实上,知识与能力相加还不等于真实的道德行为,更不等于道德品质,因为道德行 为总是与情景相联系的,而且也只有与情景相联系才能产生激发行为的.动机和情感。笼统地以能力作为德育活 动目标是不适合于德育特有的内在规定性,也很容易使活动课程所具有的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受到威胁。因 而,我们认为在确定德育活动课程目标时必须对道德行为中的能力作出分析。
在学科教育中,知识与能力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能力作为一个比知识和技能包容范围更广的假设结构 ,既包含知识,也包括知识的运用。但我们在学科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只强调知识的运用,是一种智 力技能和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 能力。这说明,在学科教育中所说的能力大多只涉及人的理智领域,本质是由一些规则或操作程序构成的。而 在人们的道德领域,并不缺乏这样的规则和操作程序,但并不能像学科教育那样一旦形成就很容易迁移,并能 在另一种情景中得到贯彻,如学校中学生的道德表现与他们在家庭与社会上的道德表现有着很大的反差。这不 仅说明传统的学科式道德教育是有缺陷的,而且也说明了道德行为与情景之间的密切关系。因为在道德行为中 既包含认识和解释道德情景的认知技能和进行具体行为的操作技能,也包含属于情感领域中的动机和情感因素 ,而这种情感性因素在形成一种行为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与解决一道智力难题是完全不同的。换 句话说,要实现道德行为的迁移必须同时完成行为者认知、操作(动作)及情感三方面的迁移,而其中情感及 其体验又起着核心的作用,因而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中有关道德、良心或社会化、价值之类的是在“ 情感行为”的概念下进行阐述的。这也正是无法通过灌输来实现的教育目标,但在人们自觉自主的活动中却能 得到比较好地展现。
然而,我们也绝不能期望所有学科课程无法解决的问题,活动课程都能很好地解决。比如,要想把道德行 为能力进行分割培养,让德育活动课程只解决所谓的“能力”问题是不可能的。无论是作为情感行为,还是作 为一种判断推理,道德行为都依赖于特定的情景,离开具体的情景和条件去判定某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是不可 能的,因为对中小学生来说并不存在抽象的道德行为,所以不能离开具体的情景去培养道德行为,所以不能离 开具体的情景去培养道德行为能力,也不能把道德行为能力分解开来分别培养。这在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实践 中也暗示了这一点,他从开始推崇的所谓的新苏格拉底法转向所谓的新柏拉图模式(即以类似于以色列集体农 庄通过团体进行道德教育的公正团体法)并不只是方法上的转换,实质上说明了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的转变, 即从关注抽象的道德推理能力转向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的能力。这与我们一贯强调的集体教育思想的实质 是相通的。
所以,我们认为,德育活动课程应以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的能力为目标。 这种定位不仅符合活动课程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而且也符合德育的要求,符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可以说, 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和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能力,其实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情感和道 德行为能力结合起来了。比如,当学生面对某个具体的道德问题时,他必须通过分析、推理才能做出相应的判 断和行为,而解决某个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必然需要交往能力、自主自制能力等。因而这种定位与课程计划并 不矛盾。只不过课程计划中所提出的各种道德行为能力是针对具体的活动而言的,而作为课程目标这些能力显 然过于微观了,对课程研制是不利的。
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的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要求,这是整个学校德育目标 的总的出发点,正如杜威所说的,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运用真实 的道德情景及现实的道德问题的道德活动本身就是学生参与社会的一种直接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他们适应社会 能力的提高会有积极的作用。在国外有一种针对社会适应不良或有缺陷的中小学生设立的预备性课程(prepar e curriculum),就是以改善学生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为中心目标设计的,其中包含人际技能训练、情景 知觉与判断能力训练,情景调控能力及自我评估能力的训练等具体内容,而且这些训练完全是以活动方式展开 的,值得我们借鉴。
三、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构架
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不应是过去一些零散的德育活动,如晨(夕)会、班团队活动等的简单组合,也不应 是德育学科课程的实践补充,而应当依据德育活动课程目标来构架。这样既可以达到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的目 的,也可以使德育活动课程具有自身的逻辑性和课程体系,并改变目前许多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开设的随意性。
德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确定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以及各种道德 行为所包含的相应的行为技能和情感表达与体验技能。因此,我们认为,德育活动课程内容构架的关键是选择 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反映学生道德实践和社会需 要的德育活动。根据学生日常接触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可以构成一个横向的各种德育活动主 题,而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适应现实和将来的社会生活的要求,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纵向的德育活 动。也就是说,根据主题的需要及学生年级水平,可以把某一德育主题设计成具有前后衔接关系的系列活动, 这样可以使学生处理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因此,德育活动的构架从形式上来看可以设计 成系列主题活动或者综合活动,这种形式也便于随时调整和增删活动内容,使德育活动课程能有较强的包容性 和灵活性,能随时反映学生的道德实践需要和社会现实的要求。
在设计具体的德育活动过程中,需要抽象出各种处理现实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这是最为复杂和 困难的。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这些方面也包含着道德认知的成分。
一是道德交往能力的培养。皮亚杰曾说过,道德上的自律只能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水平表现出来。实际上 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以与其他人形成的各种权益关系体现出来的。社会交往能力 不仅是实现人际互动的基础,也是形成处理各种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基本技能。处理学生之间、个体与集体 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实质上都与学生的交往能力密切相关。在上面提到的预备性课程中,人 际交往能力的训练也被认为具有关键的作用。
二是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是目前学校与家庭都比较容易忽视的德育内 容。但是劳动是个体将来参与社会的最基本手段,也是构成学生品德的重要内容。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学生思想 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品质,所以马卡连柯曾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人们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发展。即使是最简 单的自我服务劳动也是培养人遵守纪律、培养人对别人的义务感的重要手段,能使一个人养成尊敬父母、兄弟 姐妹和同学的习惯。而且由于劳动具有具体的物质和活动形态,也特别适合于活动课程的要求。当然这种劳动 活动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劳技课或劳育。
三是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道德自律能力包括情绪自律、价值自律和行为自律等许多方面,而个体的自我 调节和监督能力则是促成自律的最核心的要素。儿童道德发展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实质上是儿童自我调节和监督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道德上自我调节和监督能力的发展不是通过灌输或者自然成熟就能实现的,而只能通过学 生自主的实践活动逐渐内化而来,因而是德育活动课程的重要任务。
四是自我权益的维护能力。我国的德育历来强调集体的利益,而不重视个体的需要,尤其是对儿童的教育 更是如此。但实际上不懂得个体权益及其界限,就谈不上尊重他人和集体的权益,仅有集体主义教育而看不见 学生个体的德育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在历史上和现实的宗教极端主义中都有深刻的教训。因而在运用集体 的德育力量的同时,必须充分地考虑个体的权益(包括法律上的权利)。柯尔伯格极力推荐的“公正团体法” 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努力达成‘公正’和‘团体’之间的平衡”,在运用集体力量的同时,保 护个体学生的权利,促进其道德发展。
五是道德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道德情感是推动道德行为的动力,没有对他人情感的体察和对自我情感 的反省能力,就不可能有道德活动的需要;没有道德情感的行为也不能说是道德行为。
应当指出,上述能力本身并不构成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它们只是设计德育活动的线索。在具体的活动中 ,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常常需要上述各种能力的结合。还应指出,活动课 程真正的生命力在于它在设计教育活动时的灵活性和现实感。因而我们绝不希望上述的内容能包括德育活动课 程的全部能力要素和内容,实际上也不可能。
篇13: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
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
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在小学数学开设了“综合与实践”内容,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涵与意义。尽管一线教师对它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仔细剖析实际教学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内容选择无从下手、活动组织力不从心、教学重心有失偏颇等,加上主观上将其简单等同于“综合练习”或者轻易看成“兴趣活动”,导致了教学方向的偏离,降低了活动的效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而“综合与实践”是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如何正确诠释该课程的内涵,演绎“综合”与“实践”的精彩?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突出学科特征,散发数学味
整合各个独立的学科,融合学科差别、建立大学科观是国际上教材编写时的共同趋势。但“融合”不等于“溶合”,不可以上着数学课却感觉是在搞社会活动,这样张冠李戴就丧失了学科特点,数学课必须要坚持数学特色。
散发数学味首当其冲就是要简约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要落实四基,于是为了达成所谓的情感目标,那些贴着爱国主义、互助友爱、公益环保等的标签都跑进数学课堂。由于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那样有鲜明的知识特点,它更多的是三部分知识的有机揉合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一些教师就以为是没有新知识,在教学内容轻松简单的情况下增加思想价值来为自己的课堂加码,这样的想法是很肤浅的。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费用的计算》一节综合实践课,曾有教师在旅游景点的选择环节就安排“看图片”“说经历”“谈感受”“选景点”四个步骤,近十分钟被强行挤占。可想在费用的理解、选择和计算等的教学上会是怎样的仓促,一节课就在学生涂涂画画中草草收兵。简约教学目标就是要突现数学学科内容,那些数学所特有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是必须要“放在头版头条”的。数学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要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数学才是最持久,也是最强大的动力。
二、整合数学知识,强调综合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综合与实践”的解释之一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很明显该注解的关键词中有“综合”,换句话理解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综合性的数学内容。正是借助这种综合性强的课程载体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面积是多少》一课,学习如何计算复杂的图形面积,学生不仅需要综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要灵活选择分割、拼接、旋转等解决方法,在不规则的面积问题上还要将精算与估算有机结合,这里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综合。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化腐朽为神奇。又如,学生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以创设《小鬼当家》的活动内容,在课余时间利用表格记录一周里全家的日常开支,绘制成折线和扇形统计图。一方面既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巩固了统计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理财常识,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开支,从小培养理财意识,也与语文教科书中设置的“勤俭节约”主题单元教学相得益彰。
三、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性
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践就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教师在教学其他三个板块的内容时是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则是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开展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既要“全程”也要“全员”.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活动流程是收集图形、观察特点、寻找并画出对称轴、创作轴对称图形。活动前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用自己极具个性的方式捕捉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拍照、绘画、录像、采集等。学生亲自实践了,他们的感官印象才深刻,没有了实际的观察,所谓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就成了部分人的独家发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发生在课外,在课内也一样可以生动模拟。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小小商店》就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内开办“小小文峰超市”.学生自己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并事先向家长了解具体的价格,再准备一些仿真的纸币。活动时学生扮演顾客、导购员、收银员等,自由购物、自行结算。在模拟实践中积累“买”与“卖”的经验,增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完善课题过程,加强研究性
“综合与实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何选择有现实意义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教师教学设计时的首要环节,接着是问题的展开、问题的解答和活动的总结。其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经历了选一选、问一问(选题),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开题),试一试、做一做(做题),讲一讲、评一评(结题)。这样的四个环节就和科学家做课题研究完全一样,只不过他们的课题历时较长、难度更大、综合性更强而已。
在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课题研究方面,国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方面得益于他们的学科整合设置,从一年级起就开设《社会研究》《科学》,而《图书馆课程》则是从幼儿园一直贯穿到初中阶段,前后一共历时九年。这些课程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献研究、信息采集与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数学自身的教学也重视课题的研究,一个星期的作业可能就是主动撰写一份研究报告,而不像我们多以被动型的练习为主。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高年级学生分组进行社区小调查,动手制作小模型,撰写微型调研报告或数学日记等;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不多,写作能力有限,借助日记来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可能有些难度,教师可以开展绘画日记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地卷进数学学习的“漩涡”中。
总之,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地积淀活动的经验,进而铺设出多姿多彩的数学学习之道!
篇14: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1.第1题 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A.哲学基础
B.社会学基础
C.心理学基础
D.自然科学基础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第2题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3.第3题 历时态课程要素,是构成作为一个时间动态系统的课程研制过程的基本因素。下列属于 历时态课程要素构成的是
A.教育宗旨和目标、教育内容、活动样式、效果
B.教育目标、课程研制者、教育效果
C.课程研制者、教育内容、课程学习者
D.课程学习者、教育效果、教育环境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4.第4题 首倡课程研制过程模式的教育学者是
A.波比特
B.泰勒
C.布卢姆
D.司滕浩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5.第5题 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 类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6.第6题 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7.第7题 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8.第8题 为了使课程与教学适合于学习者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生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估是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9.第9题 20世纪,独立于教学论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形成,课程理论成了一门独立的教 育学分支学科。在这个时期,一批专门的课程研究著作出现,其中美国教育 家波比特发表的著作是
A.《儿童与课程》
B.《课程论》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发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0.第10题 我国特级教师魏书生的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模式
A.活动教学
B.范例教学
C.程序教学
D.自学指导教学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1.第11题 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2.第12题 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3.第13题 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
A.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4.第14题 拉斯卡提出的“四种基本教学方法”是
A.呈现、实践、发现、强化
B.注意、期待、探究、行动
C.情境、疑问、推断、验证
D.动机、假设、验证、总结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5.第15题 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6.第16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施瓦布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7.第17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
A.学科设计
B.问题中心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8.第18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20世纪以来,许多 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流派提出, 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
A.“文化要素”
B.经验为核心
C.社会问题为中心
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9.第19题 课程与教学评价本身也是评价的对象。判断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价值与效果,即对课程与 教学的评价进行评价叫
A.自评价
B.相对评价
C.他评价
D.元评价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0.第20题 “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
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
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
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作业总得分:100.0 1.第1题 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第2题 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
A.哲学基础
B.社会学基础
C.心理学基础
D.自然科学基础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3.第3题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4.第4题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以经验为中心,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5.第5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 其中,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专著是
A.《理想国》
B.《论语》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6.第6题 历时态课程要素,是构成作为一个时间动态系统的课程研制过程的基本因素。下列属于 历时态课程要素构成的是
A.教育宗旨和目标、教育内容、活动样式、效果
B.教育目标、课程研制者、教育效果
C.课程研制者、教育内容、课程学习者
D.课程学习者、教育效果、教育环境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7.第7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8.第8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是
A.学科设计
B.生活领域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答案:A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0.0 9.第9题 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0.第10题 “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
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
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
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1.第11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
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
B.古代、近代和现代
C.原始、古代和现代
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2.第12题 根据波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 就是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目的
D.课程目标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3.第13题 课程的各个组成成份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是
A.课程类型
B.课程结构
C.课程平衡
D.课程组织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4.第14题 20世纪,独立于教学论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形成,课程理论成了一门独立的教 育学分支学科。在这个时期,一批专门的课程研究著作出现,其中美国教育 家波比特发表的著作是
A.《儿童与课程》
B.《课程论》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发展》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5.第15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
A.学科设计
B.问题中心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6.第16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属于影响课程的教育性因素
A.学制
B.宗教
C.生态环境
D.儿童的性别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7.第17题 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 类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8.第18题 把教育的根本目的看作是培养社会精英的课程与教学论是
A.发展主义理论
B.结构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社会改造主义理论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9.第19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施瓦布
D.夸美纽斯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0.第20题 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作业总得分:95.0 1.第1题 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第2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施瓦布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3.第3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
A.学科设计
B.问题中心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4.第4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5.第5题 意义学习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施瓦布
D.奥苏贝尔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6.第6题 课程与教学评价本身也是评价的对象。判断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价值与效果,即对课程与 教学的评价进行评价叫
A.自评价
B.相对评价
C.他评价
D.元评价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0.0 7.第7题 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8.第8题 通过详细分析学科结构,详细说明内容和选择内容,遵循程序原理来进行的课程研制模 式是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自然模式
D.情境模式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9.第9题 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0.第10题 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介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携带并传递着教学信息,影响师生信息相互交流与传递的工具被称为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形式
D.教学方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1.第11题 “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
A.教师、学生、课程
B.教师、学生、教材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D.教师、学生、环境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2.第12题 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3.第13题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4.第14题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以经验为中心,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5.第15题 教师不再分科系统地按照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活动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开放课堂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0.0 16.第16题 17世纪,《大教学论》,这本被认为是历史上专门而系统研究和阐述教育问题 的专门著作问世,一般人将这本专著的发表看作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这本 著作的作者是
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7.第17题 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 类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8.第18题 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19.第19题 “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
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
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
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0.第20题 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
A.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作业总得分:90.0 作业总批注:
篇15:课程与教学论读书心得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心得
《课程与教学论》这本书,它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我对其中的两个例子非常感兴趣,第一个例子,澳洲的课程故事:“稻米”的综合课程,这节课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了“稻米,全球性的作物”就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稻米是一种世界性作物和每天有24亿人要吃米。然后让学生在一张世界地图上找出主要的产米地区,说出来能在这些地方生产的原因。接着进行一场简短的辩论,问题是:米应该在澳大利亚生产吗?列出同意和反对的理由,再让学生对澳洲的产米技术和传统的亚洲的产米技术进行对比。讨论、辩论、比较等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做一些小测试。
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学习资料,是关于印度尼西亚稻米生长过程的描述,要学生把这些标题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有些学生还用彩笔画出了生动的稻米生长的图画。老师拿出了稻米和各门课程之间整合的专题、内容和具体的课程设计。整个综合课程的专题框架如下:稻米在课堂教育中:社会与环境、数学、科学与技术、音乐与美术。稻米与文化、稻米种植的用途、稻米与健康、稻米艺术画廊、世界各地的米、米的'加工过程……就看到这些标题,大家一定能体会课程开发的价值。一个稻米的专题与各门课程结合起来,开发出一门完全综合化的新课程。特别是与相关国家的稻米历史、饮食文化紧密结合,让小学生从小对世界多元文化有一个具体的感受。
这是何等宽松的课程政策环境!与时代和生活紧密结合,灵活开放。而我们国家的课程教材依然是学生的主食,那种结构式、系统式、科学化的经典内容太多,如果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只是教教材,那些鲜活的内容永远也进不了课堂。而我们国家的考试制度,也无形之中制约了老师的积极性,课程的改革不彻底,一方面是教材上适当的放手,另一方面还是用一次考试的成绩衡量老师的水平,考察的还是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对学生的成长无益,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更无力,这些矛盾处理不好,我们国家素质教育收效就会甚微。
第二个例子:刘老师是一位从教不满五年年轻的教师,孙老师是一位从教二十多年的中年教师,两人同上《货币的职能》,老师采用事先与学生一起走访了镇上的几家银行的储蓄所,并认真制作了有关的教学课件。上课他在银幕上出示小题做铺垫,让学生通过阅读后自己解答,主要是让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阅读、思考、争辩、训练、评判、归纳。
孙老师主要以讲解为主,介绍货币、货币的含义、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当今世界主要国家队货币……思路清晰,表达生动,学生回答的好,课堂气氛烘托的愉快而热烈。评课中,大家意见不统一,认为孙老师知识渊博,思路开阔。不赞同刘老师的课。但抽测学生则表明,刘老师所教班级学生成绩超过了孙老师的学生。
这个故事表明,自主学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理,自己分析,自己掌握知识。新的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原则性和艺术性。因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美的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现教师职业美和自身价值。
通过读《课程与教学论》我明白了,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在整合教学模式中创造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篇16: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
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既是概念内涵间固有的'联系,也是教育理论乃至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已有的整合研究试图从实践的视角整合课程论、教学论,但收效甚微.“教育工学”则有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实现课程论与教学论,以及课程与教学之间的联接,为其整合提供有效路径.
作 者:令狐艳丽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都,610068 刊 名:教育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FORUM 年,卷(期): “”(7) 分类号:G420 关键词:课程论 教学论 整合 教育工学篇1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C 3.C 4.C 5.C
6.A 7.A 8.A 9.C 10.B
11.D 12.C 13.B 14.C 15.C
16.A 17.B 18.C 19.C 20.D
21.D 22.A 23.B 24.A 25.A
26.A 27.A 28.D 29.A 30.C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目标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过程取向: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主体取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3.含义: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原则: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4.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5.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含义: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价值: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创造性、交往能力等。实施条件: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洞察和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利用。
2.趋势: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把信息技术知识和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重视教师进修;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化水平,建立专家咨询机构。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略。
篇18: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18.(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19.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20.(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
2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 )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2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2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2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26.(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2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
28.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随机访问教学 B.情境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问题教学
29.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 )
A.学术中心课程 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
30.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2.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夸美纽斯曾经写道:“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思想?应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 行善议论文
【课程与教学论小论文(共18篇)】相关文章:
文学场与澳门文学批评话语介绍2022-11-27
小乖遇险记作文2023-12-10
小乖优秀作文2024-03-13
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法的作用论文2023-11-13
工程测量的论文题目2022-12-07
法学论文题目2022-12-10
小乖又在干嘛作文500字2023-07-19
法学毕业论文题目2023-09-19
议论文结尾技巧2023-11-18
议论文精彩开头结尾常用技巧2022-11-15